一、创新型中小学教师的培养与高师课程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寇金路[1](2021)在《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俄语专业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培养高质量的教师已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趋势,当前我国已全面推行师范专业认证以确保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而教师教育课程是实现教师职业专业性的载体,遵循师范专业认证对教师教育课程提出的新要求,高师院校应当审视当前俄语专业教师教育课程的现状,以“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引领课程改革,可以从教师教育课程的结构、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五个方面优化教师教育课程,进而提高俄语教师人才培养的质量。本论文在结构上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从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阐述了本研究的价值,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等;第二章,从理论基础与现实需求两方面分析了俄语专业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依据;第三章,解读了师范专业认证对教师教育课程的要求,阐释了师范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和课程设置的原则;第四章,实证部分,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的形式对国内4所高师院校师范俄语专业的教师教育课程的结构、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五章,对策研究,完善高师院校师范俄语专业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本章是根据课程设置的相关理论与师范俄语专业教师教育课程的现状,为优化高师院校师范俄语专业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培养创新型俄语教师提出了建议。
王玉娇[2](2021)在《新课改视角下高师音乐学专业舞蹈课程问题研究 ——以山东两所高校为例》文中提出高师院校音乐学专业担负着为中小学输送复合型音乐教育教学人才的重任。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这里简称《新课标》)以及《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指导性文件,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了素质教育飞速发展的时代。舞蹈课程作为该专业中的基础必修课程,是培养师范生综合能力全面发展,提升未来师资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认识舞蹈课程在该专业中的教育价值,使其在教育过程中更好的发挥作用,体现课程价值。但由于现行高师音乐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许多环节和关系尚未理清,在舞蹈课程设置上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应从科学性角度去审视课程设置中的各种现象,针对“师范性”培养目标不断探索和更新舞蹈课程设置,培养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音乐教育教学人才。本文共分为四个篇章:绪论部分,是为论文的展开做梳理和铺垫。第一章——第三章按照横向的研究思路,根据新课改的“六大改变”,笔者选择认为最重要的三个方面,即“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对该专业舞蹈课程设置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每章中按照纵向的研究思路,从现状出发,运用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找出舞蹈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对不合理现象进行透彻地成因分析,最后以舞蹈课程设置的原则和依据为基础,提出合理性解决对策。第一部分通过对舞蹈课程结构中存在问题和成因的分析,得出适当浓缩必修课,设置选修课,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举办舞蹈艺术实践活动,创设教育实习的“看—模—做—创”环节,提高学生舞蹈教学实践能力。丰富课程内容,提高学生舞蹈综合能力的结论。第二部分通过对舞蹈课程实施中存在问题和成因的分析,探究音乐与舞蹈的共同点,将音乐与舞蹈有机结合,把奥尔夫教学法引入舞蹈课堂。在舞蹈教学中采取情境教学法、即兴创作法等提高学生审美情感体验和学习兴趣。第三部分通过对舞蹈课程评价中存在问题和成因的分析,得出重视学生对舞蹈编创能力和舞蹈教育教学能力的评价。注重课程评价主体多元化,如将学生本人或同学作为评价主体等。运用判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方式设立档案袋法、观察法的结论。
孔雅文[3](2021)在《王耀华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其中涌现了众多卓有成就的音乐教育家,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先生就是这些音乐教育家中的重要代表之一。60余年的从教经历,宽阔的学术研究视野及对历次音乐教育改革的关注与思考,使王先生形成了明晰的音乐教育思想。本文选择王先生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思想作进行专题研究,既是对其个人的思想剖析与梳理,也是对我国近代以来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思想发展史的观察。本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从求学和工作经历、学术研究视野和教育改革浪潮影响三个方面,探寻王耀华先生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其次,从中小学音乐教育、高师音乐教育、“母语”音乐教育三个方面分别阐述王耀华先生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思想。再次,从“以创造为核心”的本质论、审美与文化功能的价值论、培养创造性思维和民族精神的目的论三方面对王耀华先生音乐教育哲学观进行论述。最后,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的意义对王耀华先生的音乐教育思想进行总结。王耀华先生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思想对我国音乐教育改革有重要的意义。他对音乐教育本质、价值、目的的认识,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目标的确立及“听、唱、奏、动、创”教学方法的提出,对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必以服务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实践为基础和依据的思想,以及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三边合力论”的论述等等,见解独特、思想深邃,立足教学实际,且具前瞻性,将继续对我国今后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参考、借鉴乃至指导作用。
宋林静[4](2020)在《卓越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研究 ——基于中师优秀教育传统分析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提出,“素养全面、专长发展”的卓越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尤其是随着中等师范教育向高等师范教育的改制,小学教师的职前培养迎来了新的契机。本研究主要以文献法和访谈法为主,研究如何在变化的师范教育体系中挖掘中师优秀的教育传统,探究传统与时代相结合的卓越小学教师职前培养过程与路径。论文主要由引言、核心内容以及结语三个部分构成。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相关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几个方面的内容。论文的核心内容包括四章内容,主要围绕卓越小学教师的素质、当前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薄弱环节、中等师范教育的优良教育传统以及完善路径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从培养层次、培养目标、培养理念三个方面介绍了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历史发展过程,并从时代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卓越小学教师的素质要求。第二章则是从生源选拔、培养目标、校园文化、课程设置和实习实训几个方面探究了目前高等师范院校在小学教师培养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第三章则是本研究的借鉴基础。分析了中等师范教育阶段哪些优良教育传统可为当下小学教师培养提供借鉴。第四章则是以中等师范教育的优良教育传统为分析视角,以现在小学教师培养的问题为分析焦点,以在传承中创新的态度,从吸引人才志做教师、坚持孕育师范特色、培养师范生“专广融研”的素质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路径参考,以期以历史营养滋润卓越小学教师的职前培养。结语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并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要求,提出了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新素养”,从而培养“兼善天下”的卓越小学教师。
乔璐瑶[5](2020)在《山西职前教师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动力源泉,承担着为国家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重要使命。合理的教师教育供给结构对于完善教师教育制度、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教师教育模式、响应终身教育理念和职业教育思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推进教师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山西省委、省政府印发《山西省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9-2022年)》对新时代山西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教育改革作出重大安排,明确提出“要以教师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这意味着深化教师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成为山西省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和教师教育振兴行动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本研究主要采用二次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首先通过对教育部、山西省教育厅所统计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山西省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教师数量、生师比、性别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的现状,分析山西省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专任教师数量不足;专任教师性别结构失衡;专任教师学历整体有待提高以及专任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等方面。之后,通过了解山西职前教师教育供给体系现状,对山西职前教师教育的院校供给结构、专业供给结构、课程供给结构、生源供给结构、师资供给结构等进行综合研判,分析山西职前教师教育供给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院校供给方面,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特色相对弱化,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积极性不高;专业供给方面,特殊教育专业和职业教育专业缺失,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需进一步扩大,未建立起教师队伍的需求研判机制及师范专业招生会商机制;课程供给方面,教师教育课程地位边缘化,教师教育必修课多而选修课少,教师教育实践类课程仍然较为薄弱;生源供给方面,师范类专业招生录取分数线普遍偏低,师范生生源质量不佳;师资供给方面,教师教育课程教师数量不足,缺乏一线基础教育的实践经历和任教经验,同时存在一定程度的“拼盘组合”的现象。最后,在准确把握山西职前教师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依据和原则的基础上,通过优化调整教师教育院校供给结构和教师教育专业结构,加强教师教育课程建设,提高师范生生源质量以及建设高水平教师教育师资队伍等改革路径,来切实开展山西职前教师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有效提升山西省教师教育的层次和质量。
胡晓珊[6](2020)在《中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学理上讲,师范教育的价值取向,乃至教育的价值取向,应当在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之间达成于某种合理的分寸。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却偏重于以社会发展为标尺,导致师范教育中“人”的边缘化,限制了师范生生命的完整性,制约着我国基础教育人才的质量。本研究旨在对国家所秉持的师范教育价值取向进行梳理和分析,尝试探讨国家作为决策者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在社会和个人之间所作的权衡与抉择,并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及其根源作出判断。在此基础上,基于对“人”的理解,阐明师范生作为完整的“人”的地位与价值,以此来重构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依据以上思路,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认识路径及分析框架。基于对价值取向主客体关系认识路径的明晰,以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主体相关的价值观念层、需要层和行动方向层为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构成要素,以该主体认知之下的师范教育定位、目的和实践路径为分析维度,从而整体、完整地构建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分析框架。第二部分是建国后我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回顾。以建国后至今的社会改革及教育调整为依据,将师范教育划分为四个阶段:急速发展期(1949-1957年),从建国初至“大跃进”前夕;调整停滞期(1958-1977年),从“大跃进”到改革开放前夕;恢复重建期(1978-1999年),改革开放至师范教育混合开放体系的初步形成;转型提升期(2000-现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至现今。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分析法,从各个时期社会改革、教育及师范教育调整、政策文本、具体的培养模式和措施入手,对国家的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之价值观念层、需要层及行动方向层进行了分析,以呈现各阶段师范教育的不同取向。第三部分是我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及其根源分析。基于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回顾,既往取向过于重视社会及其需要的价值导向,出现了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中价值观念层单一化、需要层片面化及行动方向层工具化等偏差,弱化了师范生的主体立场。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从传统社会对教育的影响、传统教育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以及传统社会教师定位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来分析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偏差的根源。第四部分是师范教育价值取向重构的人学视角。基于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历史进程中“人”的边缘化问题,反思人的地位与价值,对人的内涵、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教育的关系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在此基础上,对人的属性、存在方式及需要进行了解析,从而为师范生作为完整的“人”的立场来重构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五部分是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重构。结合师范教育领域,回归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分析框架,以师范生为核心价值,重新确立“以师范生为本”的价值观念,围绕个体性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职责,以师范生的生命完善为需要,并选择相应的激发师范生生命活力的行动方向,来全方位地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进行重构。
张华[7](2020)在《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构成与培养策略研究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依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师[2018]13号)精神,立足地理课程改革需要与卓越教师培养诉求,论文探讨了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相关要求,概括了我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实施现状,分析了基于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构成,围绕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构成实施了问卷调查,提出了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策略。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阐释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案、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第二章: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概述。简要介绍了我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提出背景、基本内容、实施现状与问题分析。第三章: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构成的理论分析。基于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相关要求,结合教师教学能力基本内涵,在理论上分析了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构成的指标体系。第四章: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构成的现状调查。在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和实施了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处理与结果分析,了解了一线地理教师对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及教学能力构成的认知情况,探讨了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构成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第五章: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策略。基于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的理论分析与现状调查,提出了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培养目标;二是职前职后一体,细化阶段培养;三是完善制度建设,健全保障体系。第六章:结论与展望。对本研究的主要结论进行归纳性总结,并对后续研究提出展望。
王菠[8](2019)在《成果导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成果导向教育是一种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认为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是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之一,是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的重要思想工具。在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背景下,成果导向对教师教育院校的教育实习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有必要对当前教育实习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审视,以成果导向教育为理念引领,建构教育实习课程预期学习成果,反向设计教育实习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以及评价等以优化与革新教育实习课程,进而推动教育实习课程质量的提升。研究采用文本分析法、访谈法,从静态层面分析了10所样本院校教育实习方案、教育实习手册等文本资料,并从动态层面深入访谈了实习指导教师、教育实习管理人员、园长、实习生等教育实习课程的重要参与人。在此基础上,从课程论视角深入分析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同时,以成果导向教育为突破点,对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进行反思与重构,从实践课程层面回应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研究采用德尔菲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对教育实习课程实施过程中“什么能力是在实习期间应该且能够培养的?”(即教育实习课程的预期学习成果)做三轮专家咨询,并运用EXCEL、SPSS 22等软件统计工具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处理,最终建置了5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的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学习成果(核心能力及能力指标)。基于此教育实习课程学习成果,反向设计教育实习课程目标、内容、实施以及评价。为解决上述研究问题,本文拟从以下九个部分展开研究:引言部分聚焦研究缘起。主要阐释了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问题、研究意义以及相关概念等。基于现有研究的整体状况,本研究试图以“基于成果导向的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设计”作为论题,运用斯派蒂(Spady)的成果导向教育作为理论基础,从课程论视角出发对教育实习课程目标、内容、实施以及评价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第一章是研究设计与实施,主要阐述了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范围与限制。本章对研究中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方法进行了整体设计,采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基于成果导向的本科学前教育实习课程设计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探索,并对研究范围与研究限制进行解释说明。第二章至第三章是基础研究,通过文本分析、访谈及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高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的现实样态进行考察,挖掘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同时,从理论视角探寻解决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症结的突破点。通过对成果导向教育理论进行深入剖析,本研究提出了高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重构的价值选择,即“成果导向”。第四章至第八章是核心研究内容,基于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学习成果,结合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的发展现状与问题,从教育实习课程目标的建构、课程内容的重构、课程实施的路向及课程评价的优化四方面分别探讨其设计的基本思路、具体化的操作步骤及可借鉴的典型案例。第四章通过专家咨询和专家访谈,参照《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确定教育实习课程学习成果的维度及具体内涵(即核心能力及指标),共5个一级维度和22个二级指标;第五章是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目标的建构研究,对目标建构的设计思路、原则进行了阐释,并在此基础上以B1校为例,构建其教育实习课程目标;第六章依据教育实习课程学习成果(核心能力),构建序列化、可操作性的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内容,以学习成果(核心能力)为目标,以项目模块为组织形式,以典型任务卡为实践单位,以落实学习成果(核心能力培养),重构教育实习课程内容体系;第七章从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实施的路向出发,分别探讨了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实习课程实施的原则、课程实施的条件(配套措施)、课程实施的步骤;第八章明确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评价的设计思路与评价原则,构建多元评价主体、科学评价标准、多维结果认证的,以“成果为本位”,注重鉴定、反馈、管理、调控、引导、激励的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评价体系。第九章是研究结论与反思,基于前面各章节的描述与分析,对基础研究、核心研究的主要结论进行了概述与总结,并反思本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及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程明喜[9](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课程价值取向是指课程设计主体进行课程设计时所持的导向性的价值观,具体表现为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确定中的选择性倾向。课程价值取向伴随课程设计的技术安排和要素实施的全过程,是课程设计具体技术背后的“幽灵”和“无形的手”。笔者在长期从事教师培训过程中发现,当前,我国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思想观念多样、课程设计理念纷繁芜杂、各种声音此消彼长现象。由于缺少研究,很多课程参与主体,包括不同培训机构、课程设计者、培训者、参培教师等课程取向意识缺失,无法在相对共识、清晰的课程立场下有效沟通、设计课程并形成合力,这是导致教师培训“无序”与“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立足于我国教师培训的历史与现实,视界从1978年起至2018年,整整贯通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研究旨在考察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三是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以教师培训历史发展为主线,聚焦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主要采取了文献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和德尔菲法。一是文献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的检索和阅读,确立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依据不同时期教师培训重要政策和关键事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进行了“四阶段”划分。将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置于历史坐标下,还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历史真相。二是文本分析。研究按教师培训发展四阶段展开,选取了不同时期多种形态的教师培训课程37份,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三方面展开文本分析,揭示了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并依据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做出判定,最后,确定了不同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而全面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变迁。三是德尔菲法和访谈法。通过文献阅读,初步圈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运用德尔菲法,通过对11位培训专家的函询,确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六个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教育改革与发展、培训政策与标准、培训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和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最后,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及参训教师的访谈,揭示了不同因素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以及“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取向;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课程呈现出能力中心取向;“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课程呈现出专业发展取向与综合素养取向并存取向。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整体上呈现出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专业发展、向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第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形成与变迁受多种因素影响。第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本研究提出的建议是:一是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第一,加强教师培训课程研究,提升课程取向意识,在明晰的课程取向指导下实施课程设计技术;第二,加强教师培训政策、标准和理论学习,确保正确的课程价值取向和规范的课程设计技术。二是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第一,把握教育改革与教育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作出正确判断;第二,有意识地建立课程设计团队,避免课程设计者个体视角偏见和经验束缚;第三,本着分层、分类、分岗的原则设置培训项目,基于教师实际,聚焦主题设计培训课程。三是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第一,立足教育改革与发展,及时更新教师专业标准,为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提供依据;第二,立足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及时出台教师培训政策、推广教师培训经验。四是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第一,进行综合素养取向下的教师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第二,选择知识社会学视角对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行深度分析。
宋艳丽[10](2019)在《新时代背景下本科师范生教学实践技能研究 ——以F大学为例》文中提出师范教育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部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强化师范生教学实践技能的培养是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重心。因此,通过调查本科师范生教学实践技能现状来研究本科师范生教学实践技能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本研究通过学习和分析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从哲学实践理论、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的角度出发,探寻培养新时代本科师范生教学实践技能的必要性。以F大学的本科师范生为样本随机取样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741份,分别对F大学师范类专业指导老师、实习基地的实习指导老师和毕业于F大学并已从教的本科师范生进行访谈,进一步了解本科师范生教学实践技能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主要发现如下:1.当前F大学本科师范生的教学实践技能整体情况欠佳。对教材的处理技能、课堂教学技能、教学评价与反馈技能和班级组织管理技能方面有待提高。2.本科师范生在实习环节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实习时间不充裕、实习次数偏少、独立授课次数不够、班主任工作实习安排欠缺、教育教学实习基地不稳定等。3.师范院校向综合性高校发展,对师范性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在全面深化改革与转型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出现了“重综合性弱师范性”的趋势,即对师范性的重视程度有所倾斜。4.师范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理想化,重理论轻实践。F大学在师范生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上,教育理论课时所占比例远超过实践技能课时,教学实践落实不到位,重理论轻实践,影响着师范生教学实践技能的培养。5.大班制教学阻碍创新教学的实施。F大学师范专业班额人数较多,科任教师难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因材施教和创新教学改革,导致师范生的教学实践技能整体效果差强人意。最后,根据以上研究发现,结合新时代教育政策,对本科师范生教学实践技能培养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设性教育意见和管理对策。
二、创新型中小学教师的培养与高师课程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新型中小学教师的培养与高师课程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俄语专业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基础教育改革对高素质教师的需求 |
(二)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
(二)师范专业认证 |
(三)教师专业发展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注释 |
第二章 俄语专业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依据 |
一、俄语专业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 |
(一)能力本位的课程理念 |
(二)人本主义的课程理念 |
二、俄语专业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现实需求 |
(一)中学俄语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 |
注释 |
第三章 师范专业认证理念下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
一、师范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 |
(一)学生中心的教育观 |
(二)产出导向的培养观 |
(三)持续改进的质量观 |
二、师范专业认证对俄语专业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要求 |
(一)师范专业认证对课程结构的要求 |
(二)师范专业认证对课程目标的要求 |
(三)师范专业认证对课程内容的要求 |
(四)师范专业认证对课程实施的要求 |
(五)师范专业认证对课程评价的要求 |
三、师范专业认证下俄语专业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原则 |
(一)持续发展性原则 |
(二)实践性原则 |
(三)主体性原则 |
注释 |
第四章 俄语专业教师教育课程的调查与研究 |
一、俄语专业教师教育课程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设计 |
(二)调查实施 |
二、俄语专业教师教育课程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一)样本描述分析 |
(二)俄语专业教师教育课程总体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三)俄语专业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现状各维度的调查结果分析 |
注释 |
第五章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俄语专业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与对策 |
一、俄语专业教师教育课程的问题 |
(一)课程结构不够合理 |
(二)课程目标达成度不够 |
(三)课程内容契合度不高 |
(四)课程实施效果不好 |
(五)课程评价单一 |
二、推动俄语专业教师教育课程发展的对策 |
(一)完善顶层设计,确立培养目标 |
(二)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
(三)基于“产出导向”的教学改革 |
(四)建立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机制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新课改视角下高师音乐学专业舞蹈课程问题研究 ——以山东两所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
第四节 高师音乐学专业舞蹈课程设置的原则和依据 |
第一章 高师音乐学专业舞蹈课程结构层面的分析 |
第一节 课程结构方面的情况调查 |
一、案例学校音乐学专业舞蹈课程设置概况 |
二、舞蹈课程设置情况问卷调查结果整理 |
第二节 课程结构安排上存在的问题 |
一、学生选择空间小,缺乏开放性 |
二、可持续发展机制不健全,缺乏延续性 |
三、过于强调技能训练,缺乏均衡性 |
第三节 造成课程结构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忽视学生潜能的发挥和个性化发展 |
二、学生缺少舞蹈社会实践机会 |
三、课程内容缺乏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相适应 |
第四节 课程结构问题的解决对策 |
一、增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
二、重视学生舞蹈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
三、提高学生舞蹈综合能力培养 |
第二章 高师音乐学专业舞蹈课程实施层面的分析 |
第一节 课程实施方面的情况调查 |
一、案例学校音乐学专业培养目标及要求 |
二、舞蹈课程实施情况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整理 |
第二节 课程实施情况上存在的问题 |
一、学科间各自独立,缺乏交融性 |
二、教学内容陈旧,缺乏创新性 |
三、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多样性 |
第三节 造成课程实施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忽视与基础教育音乐课堂实际需要联系 |
二、忽视高师院校“师范性”培养目标 |
三、忽视学生审美情感体验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
第四节 课程实施问题的解决对策 |
一、实施紧扣中小学《新课标》,将音乐与舞蹈有机结合 |
二、实施紧扣培养目标,将奥尔夫教学法引入舞蹈课堂 |
三、实施紧扣教学策略多样化,采取恰当的教学法 |
第三章 高师音乐学专业舞蹈课程评价层面的分析 |
第一节 课程评价方面的情况调查 |
一、案例学校音乐学专业舞蹈课程评价基本情况 |
二、舞蹈课程评价情况个人访问结果整理 |
第二节 课程评价标准上存在的问题 |
一、评价主体一元化 |
二、评价方式单一化 |
三、评价内容片面化 |
第三节 造成课程评价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
二、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 |
三、对学生发展内涵关注的不够全面 |
第四节 课程评价问题的解决对策 |
一、重视课程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
二、重视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
三、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3)王耀华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王耀华音乐教育思想形成背景 |
第一节 丰富的艺术人生经历 |
一、与音结缘,朝斯夕斯 |
二、心系教育,晨兴夜寐 |
三、生命不息,学问不止 |
第二节 广阔的学术研究视野 |
一、宏观:研究领域 |
二、微观:技术技巧 |
第三节 澎湃的教育改革浪潮 |
一、建国初期 |
二、改革开放时期 |
三、21 世纪初期 |
第二章 王耀华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思想 |
第一节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育 |
一、回顾过去,方能面向未来 |
二、中小学音乐素养培养的途径——听、唱、奏、动、创 |
三、对中小学教师提出新要求——认识学科性质,掌握必备能力 |
第二节 关于高师音乐教育 |
一、明确高师音乐教育“三性”培养目标和八个基本理念 |
二、提出高师音乐教育课程结构“三类课程合力论” |
三、提出高师音乐教育教学“三边合力论” |
四、坚持高师音乐教育以基础音乐教育发展为导向 |
第三节 关于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 |
一、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的内涵 |
二、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的实践 |
三、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的展望 |
第三章 王耀华音乐教育思想哲学观 |
第一节 “以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本质论 |
一、以音乐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 |
二、“音乐创造”在音乐教育中的具体表现 |
第二节 审美与文化教育——价值论 |
一、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 |
二、音乐教育的文化功能 |
第三节 培养民族精神与创造性思维——目的论 |
一、培养创造性思维 |
二、培养民族主义精神 |
三、传播民族音乐 |
第四章 王耀华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思想的意义 |
第一节 历史意义 |
一、促动音乐教育历史反思研究 |
二、推动音乐教育改革发展 |
三、促进我国音乐教育体系构建 |
第二节 现实意义 |
一、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
二、丰富音乐教育哲学观 |
三、重视民族音乐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4)卓越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研究 ——基于中师优秀教育传统分析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 |
1. 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客观需求 |
2. 教师质量卓越发展的现实诉求 |
3. 学习机缘和研究旨趣 |
(二) 研究问题 |
(三) 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现实意义 |
(四) 相关文献综述 |
1. 关于卓越教师的研究 |
2. 关于中师教育的研究 |
3. 现有研究述评 |
(五) 研究方法 |
1. 文献法 |
2. 访谈法 |
一、 卓越小学教师的“源”与“析” |
(一) 小学教师培养的历史变革 |
1. 培养层次:由“中师”到“高师” |
2. 培养目标:由“合格”到“卓越” |
3. 培养理念:由“阶段性”到“终身化” |
(二) 卓越小学教师素质解析 |
1. 专业精神高尚 |
2. 专业知识融通 |
3. 专业能力出色 |
二、 卓越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薄弱环节——基于现实的分析 |
(一) 生源选拔:师范生质量参差不齐 |
1. 师范改革:生源质量今非昔比 |
2. 卓师探索:师范生择优培养 |
(二) 培养:改进与问题并存 |
1. 培养目标:理念先进,但“小学性”凸显不足 |
2. 校园文化:师范性势微,综合化增强 |
3. 课程设置:模块比重失衡,内容欠整合 |
(三) 实训:“学、践”脱节,指导欠佳 |
1. 见习实习时间不足,后续指导有待完善 |
2. 与实践基地未实现有效联动 |
三、 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历史营养——中师优秀教育传统挖掘 |
(一) 政策优势与师范底蕴,孕育教师情怀坚定化 |
1. “定向”的政策优势,保障师范生的“去向” |
2. 严谨的招生方式,促生源“优质”与“适宜” |
3. 浓郁的师范文化,坚定师范生的“教育志向” |
(二) 课程设置与课外活动,造就教师素养综合化 |
1. 文理兼通的课程设置,造就教师知识全面化 |
2. 体艺兼备的课外活动,孕育教师能力多样化 |
3. 严谨的管理方式,造就教师性格严谨化 |
(三) 教技训练与系统实习,培养教师教学扎实化 |
1. 教技训练日常化,熟习三字一话两表达 |
2. 见习实习多样化,营造教学环境实效化 |
四、 卓越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路径探索——传承与革新并存 |
(一) 生源优质:吸引人才志做教师 |
1. 理念先行:凸显教师社会地位 |
2. 政策驱动: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 |
3. 招生改革:丰富生源选拔方式 |
(二) 目标定位:坚持孕育师范特色 |
1. 培养定位:宏观标杆与学校底蕴相结合 |
2. 文化彰显:凸显校园文化的师范性 |
3. 主体自觉:涵养个体的“师范我” |
(三) 专业塑造:造就“专、广、融、研” |
1. 锤炼教技:加强基本功训练,造就教师职业技能规范化 |
2. 整合视野:完善课程结构,促进学科知识融合化 |
3. 活动育能:设置多样活动,培养学生能力综合化 |
4. 更新实践:落地UGS模式,实现实训、反思、研究一体化 |
结语 —基于传承的创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山西职前教师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政策诉求 |
1.1.2 现实要求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教师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因的相关研究 |
1.3.2 关于教师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在问题的相关研究 |
1.3.3 关于教师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的相关研究 |
1.3.4 关于国外教师教育改革的相关研究 |
1.4 概念界定 |
1.4.1 教师教育 |
1.4.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1.4.3 教师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数据来源 |
1.8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8.1 研究重点 |
1.8.2 研究难点 |
1.8.3 研究创新点 |
2 山西省教师队伍现状及问题 |
2.1 山西省幼儿园及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数量变化 |
2.1.1 幼儿园教师队伍数量变化 |
2.1.2 中小学教师队伍数量变化 |
2.2 山西省幼儿园及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结构变迁 |
2.2.1 生师比结构 |
2.2.2 教师性别结构 |
2.2.3 教师学历结构 |
2.2.4 教师职称结构 |
2.3 山西省幼儿园及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
2.3.1 专任教师数量不足 |
2.3.2 专任教师性别结构失衡 |
2.3.3 专任教师学历整体有待提高 |
2.3.4 专任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 |
3 山西职前教师教育供给侧的现状及问题 |
3.1 山西职前教师教育院校供给现状及问题 |
3.1.1 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特色相对弱化 |
3.1.2 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积极性不高 |
3.2 山西职前教师教育专业供给现状及问题 |
3.3 山西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供给现状及问题 |
3.3.1 教师教育课程地位边缘化 |
3.3.2 教师教育必修课多而选修课少 |
3.3.3 教师教育实践类课程仍然较为薄弱 |
3.4 山西职前教师教育生源供给现状及问题 |
3.5 山西职前教师教育师资供给现状及问题 |
4 山西职前教师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依据和原则 |
4.1 山西职前教师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依据 |
4.1.1 师资需求变化是教师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前提 |
4.1.2 基础教育改革是教师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背景 |
4.1.3 现有的不足是教师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动力 |
4.1.4 山西省教师教育振兴计划是教师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契机 |
4.2 山西职前教师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原则 |
4.2.1 适用性原则 |
4.2.2 实践性原则 |
4.2.3 生态性原则 |
4.2.4 开放性原则 |
5 山西职前教师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 |
5.1 优化调整教师教育院校供给结构 |
5.1.1 支持一流师范院校建设 |
5.1.2 鼓励支持高水平综合院校参与教师教育 |
5.2 调整优化师范专业结构 |
5.3 加强教师教育课程建设 |
5.3.1 提高教师教育课程的地位 |
5.3.2 适当提高教师教育选修课程比例 |
5.3.3 加强教师教育实践课程建设 |
5.4 提高师范生生源质量 |
5.4.1 提高教师经济社会地位 |
5.4.2 改革师范生招生制度 |
5.4.3 增加政策供给,吸引优秀生源 |
5.5 建设高水平教师教育师资队伍 |
5.5.1 配足建强教师教育课程教师 |
5.5.2 与基础教育一线密切合作 |
5.5.3 提升高校教师教育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中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社会转型对师范教育提出的挑战 |
(二)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反思 |
(三)师范教育理论研究的诉求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价值的研究 |
(二)关于价值取向的研究 |
(三)关于教育价值取向的研究 |
(四)关于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研究 |
(五)已有研究的总结与启示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价值 |
(二)价值取向 |
(三)师范教育 |
(四)师范教育价值取向 |
四、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创新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的创新 |
五、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认识路径与分析框架 |
一、主客体关系的价值取向认识路径 |
(一)对价值取向主体的认识 |
(二)价值取向主客体关系的内涵 |
(三)价值取向的主体性原则 |
二、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 |
(一)师范教育价值取向构成要素划分的依据 |
(二)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构成要素 |
(三)师范教育价值取向构成要素的分析维度 |
第二章 建国后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回顾 |
一、师范教育急速发展期——社会政治经济取向(1949-1957年) |
(一)以政治、经济因素为主导的价值观念 |
(二)以培养服务于政治稳定、经济复苏的教师为需要 |
(三)政治突出、知识本位的行动方向 |
二、师范教育调整停滞期——社会政治取向(1958-1977年) |
(一)以政治因素为主导的价值观念 |
(二)以培养服务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教师为需要 |
(三)劳动为先、革命本位的行动方向 |
三、师范教育恢复重建期——社会经济取向(1978-1999年) |
(一)以经济因素为主导的价值观念 |
(二)以培养服务于经济发展的教师为需要 |
(三)知识中心、技能导向的行动方向 |
四、师范教育转型提升期——教师专业发展取向(2000年-现今) |
(一)偏向于以“人”为主导的价值观念 |
(二)以培养专业型教师为需要 |
(三)师德为要、实践导向的行动方向 |
第三章 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及根源分析 |
一、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透视 |
(一)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中价值观念层的单一化 |
(二)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中需要层的片面化 |
(三)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中行动方向层的工具化 |
二、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偏差的根源探究 |
(一)传统社会对教育的影响 |
(二)传统教育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 |
(三)传统社会教师定位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 |
第四章 师范教育价值取向重构的人学视角 |
一、人学依据 |
(一)人的内涵 |
(二)人与社会的关系 |
(三)人与教育的关系 |
二、人的解析 |
(一)人的属性 |
(二)人的存在方式 |
(三)人的需要 |
第五章 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重构 |
一、“以师范生为本”的师范教育价值观念 |
(一)以师范生为核心价值 |
(二)师范生的存在方式 |
二、以师范生生命完善为需要 |
(一)师范生个体性发展需要 |
(二)师范生社会性发展需要 |
(三)师范生生命完善需要 |
三、激发师范生生命活力的行动方向 |
(一)人文化的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
(二)生成性的师范教育教学范式 |
(三)平等交往的师生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7)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构成与培养策略研究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关于卓越教师的研究 |
(二)关于教师教学能力构成的研究 |
(三)关于卓越教师培养策略的研究 |
三、研究方案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技术路线 |
四、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五、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概述 |
一、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提出背景 |
二、我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简介 |
(一)《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简介 |
(二)《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简介 |
(三)《培养计划》与《培养计划2.0》的比较分析 |
(四)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新特点与新要求 |
三、我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实施情况 |
(一)我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情况 |
(二)河南省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情况 |
(三)存在问题 |
第三章 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构成分析 |
一、教学能力概述 |
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中有关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 |
(一)卓越教师的内涵与特性 |
(二)《培养计划》中有关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 |
(三)《培养计划2.0》中有关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 |
三、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构成分析 |
(一)地理教学设计能力 |
(二)地理教学实施能力 |
(三)地理教学管理能力 |
(四)地理教学评价能力 |
(五)地理教学研究能力 |
第四章 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构成现状调查 |
一、问卷设计与实施 |
(一)问卷设计 |
(二)问卷试测与实施 |
二、数据处理与分析 |
(一)教师基本信息分析 |
(二)了解度分析 |
(三)重要性与具备度分析 |
三、问题小结 |
(一)教育意识形态观念薄弱 |
(二)理论知识力量不足 |
(三)实践操作缺乏专业指导与系统评价 |
第五章 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策略 |
一、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培养目标 |
(一)全面开展卓越地理教师师德养成教育 |
(二)明确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 |
二、职前职后一体,细化阶段培养 |
(一)职前侧重地理教学设计、实施、评价能力的培养 |
(二)职后侧重地理教学管理、研究能力的培养 |
(三)深化信息技术与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融合 |
三、完善制度建设,健全保障体系 |
(一)发挥制度建设在卓越地理教师培养中的基础作用 |
(二)发挥高师院校在卓越地理教师培养中的骨干作用 |
(三)发挥监督检查机制在卓越地理教师培养中的续航作用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一)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是新时代我国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
(二)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构成的主要结论 |
(三)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构成现状调查的主要结论 |
(四)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策略的主要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成果导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契合师范类专业认证成果导向的理念 |
(二)顺应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化”趋势 |
(三)符合国家对高素质幼儿园教师的迫切需求 |
(四)满足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发展的现实诉求 |
二、研究现状 |
(一)关于成果导向的研究 |
(二)关于教育实习的研究 |
(三)关于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相关研究 |
(四)现有研究的思考与启示 |
三、研究问题 |
四、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一)成果导向教育 |
(二)教育实习 |
(三)教育实习课程设计 |
(四)核心能力 |
(五)能力指标 |
第一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思路与分析架构 |
(一)研究思路 |
(二)分析架构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本分析法 |
(二)访谈法 |
(三)德尔菲法 |
(四)案例分析法 |
三、研究范围与限制 |
(一)研究范围 |
(二)研究限制 |
第二章 高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高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现状 |
(一)教育实习课程目标现状 |
(二)教育实习课程内容现状 |
(三)教育实习课程实施现状 |
(四)教育实习课程评价现状 |
二、高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教育实习课程目标:定位不清晰,缺少发展性 |
(二)教育实习课程内容:缺乏目标导引,未能有效聚焦预期学习成果 |
(三)教育实习课程实施:缺少规范化指导与管理 |
(四)教育实习课程评价:形式化,无法科学评估课程目标的达成度 |
第三章 成果导向:学前专业教育实习课程设计的价值选择 |
一、成果导向教育的内涵释义 |
(一)成果导向教育的内涵 |
(二)成果导向教育的特点 |
(三)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的内涵 |
二、成果导向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目标教育理论 |
(二)能力本位教育 |
(三)精熟学习 |
(四)标准参照评量 |
三、成果导向教育的执行原则与架构 |
(一)成果导向教育的执行原则 |
(二)成果导向教育的执行架构 |
四、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设计的价值选择 |
(一)成果导向是提高教师教育质量,提升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理念引领 |
(二)成果导向是优化教育实习课程设计,促进教育实习课程发展的突破口 |
(三)成果导向是改善实习生学习体验,激发实习生内在潜力的关键 |
第四章 高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学习成果的建置 |
一、教育实习课程学习成果构建的依据 |
(一)专业资格认证标准与岗位职责 |
(二)领域内专家学者的研究 |
二、第一轮:教育实习课程学习成果的初步构建 |
(一)专家咨询问卷的初步设计 |
(二)专家咨询问卷草稿的分析和修正 |
三、第二轮:教育实习课程学习成果的修订与完善 |
(一)专家咨询的流程与步骤 |
(二)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
四、第三轮:教育实习课程学习成果的确认 |
(一)专家咨询的流程与步骤 |
(二)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
五、修改后的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学习成果 |
第五章 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目标的建构 |
一、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目标建构的设计思路 |
(一)领悟教育实习课程学习成果 |
(二)定义内部和外部需求 |
(三)开展多向度调研 |
二、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目标构建的原则 |
(一)清楚聚焦 |
(二)学生中心 |
(三)高度期许 |
(四)具体可测量 |
(五)沟通凝聚共识 |
(六)赋予时代意义与彰显特色 |
三、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目标体系的构建——以B1校为例 |
(一)案例高校背景分析 |
(二)实习生的学习需求 |
(三)实例分析 |
第六章 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内容的重构 |
一、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内容重构的设计思路 |
(一)基于核心能力需求,构建教育实习课程项目模块 |
(二)基于项目模块分析,编制典型任务卡 |
(三)基于典型任务完成,促进实习生的顶峰表现 |
(四)基于实践材料证明,落实核心能力培养 |
二、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
(一)练习目标的机会 |
(二)能达成多项目标 |
(三)任务多样化 |
(四)符合实习生的能力、兴趣和需要 |
(五)采用各种适当媒介 |
三、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内容重构 |
(一)职业感悟与师德修养项目模块 |
(二)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项目模块 |
(三)班级工作与学习指导项目模块 |
(四)保教研究与专业成长项目模块 |
四、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内容的特征 |
(一)学习成果:教育实习课程内容重构的导航框架 |
(二)可操作性:教育实习课程内容重构的编制思路 |
(三)行动导向:教育实习课程内容重构的实施方式 |
第七章 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实施的路向 |
一、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实习课程实施原则 |
(一)清楚聚焦:明确学习成果及预期表现 |
(二)扩大机会:弹性回应实习生的个别学习需求 |
(三)学生中心:赋予实习生自主学习与实践的权责 |
(四)协同指导:形成共同体,引导实习生获得预期成就标准 |
(五)合作学习:协同合作学习,促使实习生向高阶挑战 |
二、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实习课程实施条件 |
(一)加强教育实习理论研究,优化教育实习方案设计 |
(二)引领师生双方积极参与,强化指导教师遴选与培训 |
(三)加强教育实习的组织与领导,规范实习管理 |
(四)重视教育实习课程资源库建设,获得外部支持 |
三、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实习课程实施的具体步骤 |
(一)第一阶段:教育实习前的条件准备与定位 |
(二)第二阶段:实习中的过程管理与具体指导 |
(三)第三阶段:实习课程成果回顾总结与展示交流 |
第八章 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评价的优化 |
一、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评价的设计思路 |
(一)确定教育实习课程评价的范围 |
(二)明确教育实习课程评价的目的 |
(三)明晰教育实习课程评价的思路 |
二、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评价的理念 |
(一)评价主体:评价是利益相关者协同诊断的过程 |
(二)内容定位:评价是检视学习成果目标与标准的过程 |
(三)方法实施:评价是研判成果达成度的过程 |
(四)信息反馈:评价是提供成果改进资讯的过程 |
(五)结果呈现:评价是实习生教育实践能力可视化的过程 |
三、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评价体系 |
(一)评价主体 |
(二)评价标准 |
(三)评价方法 |
(四)评价实施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一、研究结论 |
(一)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现状分析研究结论 |
(二)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内涵的研究结论 |
(三)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学习成果建置的研究结论 |
(四)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研究结论 |
二、研究反思 |
(一)研究存在的问题 |
(二)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理解及界定 |
一、中小学教师培训 |
二、课程设计 |
三、价值与价值取向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理论意义 |
三、现实意义 |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的研究 |
一、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 |
二、教师培训历史分期研究 |
三、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研究述评 |
第二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的研究 |
一、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
二、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研究 |
三、教师培训课程内容研究 |
四、教师培训课程问题与策略研究 |
第三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
一、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 |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 |
第四节 关于教师培训的其他研究 |
一、教师培训思想研究 |
二、教师培训理论研究 |
三、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
四、教师培训需求研究 |
五、教师知识与教师素质研究 |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本体论研究 |
第一节 价值取向及其相关范畴 |
一、价值与价值取向 |
二、价值取向形成的机制 |
三、价值取向的特点、作用与规定性 |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及其价值取向 |
一、一般意义课程的多种界说 |
二、教师培训课程 |
三、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 |
第四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 |
第一节 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二节 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并举阶段(1989-1998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三节 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四节 “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 年至今)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五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分析 |
第一节 知识中心取向教师培训课程的探察(1978-1988 年) |
一、学历补偿培训:八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非学历培训:八十年代非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学历补偿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中心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
第二节 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分析(1989-1998 年) |
一、学历补偿与提高培训:九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课程特征分析 |
三、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向能力过渡取向的共性特征 |
第三节 能力中心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透视(1999-2009 年) |
一、全员教师岗位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教师培训课程能力中心价值取向的共性特征 |
第四节 专业发展与综合素养取向下教师培训课程的聚焦(2010 年至今) |
一、“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教师培训课程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
第六章 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影响因素的确定 |
一、可能影响因素的圈定 |
二、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 |
三、影响因素的分类 |
第二节 影响因素的分析 |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 |
二、培训政策与标准 |
三、培训理论与实践 |
四、教育技术的发展 |
五、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
六、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 |
第三节 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
一、社会学的视角 |
二、课程目标的社会应对与选择 |
三、课程结构的社会谋划与平衡 |
四、课程内容的社会筛选与重组 |
五、培训方式的社会惯习与创新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呈现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向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 |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受多种因素影响 |
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一、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 |
二、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 |
三、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 |
四、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新时代背景下本科师范生教学实践技能研究 ——以F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三、研究意义 |
(一)研究的必要性 |
(二)理论意义 |
(三)实践意义 |
第一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教学实践技能的研究 |
一、教学实践技能内涵的研究 |
二、教学实践技能分类的研究 |
第二节 国内外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研究 |
一、国外教师教育培养模式 |
二、国内教师教育培养模式 |
三、国内师范生教学实践技能培养现状的研究 |
四、对当前国内外已有研究的述评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师范生 |
二、实践技能 |
三、教学实践技能 |
四、教学实践技能的分类 |
第二节 研究的基本理论 |
一、教育哲学上的实践理论 |
二、教育心理学技能形成与发展理论 |
三、教育学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第三节 新时代师范生教学实践技能理论构建 |
一、师范生教学实践技能理论模型 |
二、师范生教学实践技能发展模型 |
第三章 本科师范生教学实践技能测评量表的修订与编制 |
第一节 本科师范生教学实践技能测评量表的修订 |
一、预测问卷的施测 |
二、预测问卷的检验分析 |
第二节 本科师范生教学实践技能测评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一、正式问卷的实测 |
二、信效度检验 |
第四章 新时代背景下本科师范生教学实践技能的现状调查与结果分析 |
第一节 调查的基本情况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工具 |
三、调查对象 |
四、调查步骤 |
第二节 本科师范生教学实践技能现状问卷调查分析 |
一、教学实践概况的统计分析 |
二、本科师范生教育见习/教学实习概况与反馈的统计分析 |
三、本科师范生教学实践技能在人口学变量及见习/实习次数上的差异比较 |
四、问卷调查结果分析讨论 |
第三节 本科师范生教学实践技能现状访谈与分析 |
一、访谈的设计及实施过程 |
二、访谈大纲的具体内容 |
三、访谈结果分析讨论 |
第五章 本科师范生教学实践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本科师范生教学实践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 |
一、教学实践技能整体情况不容乐观,亟待提高 |
二、见习/实习环节实践技能训练不足,问题突出 |
第二节 影响本科师范生教学实践技能的原因分析 |
一、师范院校向综合性高校发展,对师范性的重视程度不够 |
二、师范院校课程体系设置过于理想化,重理论轻实践 |
三、师范专业人数扩增,大班制教学阻碍创新教学的实施 |
四、公费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不强、学习主动性不高 |
第六章 新时代背景下强化本科师范生教学实践技能培养的管理对策 |
第一节 构建新时代全方位的教师教育实践体系 |
一、优化师范教育实践课程体系,强化教学实践技能训练 |
二、合理安排教育实践活动内容,规范教育实习活动管理 |
三、拓宽师范生教学实践的渠道,丰富创新教育实践形式 |
第二节 加强新时代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健全激励考核机制 |
一、加强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全面推行教育实践“双导师制” |
二、建立健全指导教师激励机制,完善教育实践考核评价体系 |
第三节 建设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切实保障教育实践经费投入 |
一、协同建设U-G-S发展共同体,建立长期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 |
二、建立师范生实践经费保障机制,切实保障教育实践经费的投入 |
结语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创新型中小学教师的培养与高师课程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俄语专业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 寇金路.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新课改视角下高师音乐学专业舞蹈课程问题研究 ——以山东两所高校为例[D]. 王玉娇.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王耀华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思想研究[D]. 孔雅文.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4]卓越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研究 ——基于中师优秀教育传统分析的视角[D]. 宋林静.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山西职前教师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D]. 乔璐瑶.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6]中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研究[D]. 胡晓珊.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2)
- [7]卓越地理教师教学能力构成与培养策略研究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视角[D]. 张华.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7)
- [8]成果导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设计研究[D]. 王菠.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 程明喜.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10]新时代背景下本科师范生教学实践技能研究 ——以F大学为例[D]. 宋艳丽.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