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正式沟通与心理疏导(论文文献综述)
闫华[1](2020)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动力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群体,对于伴随网络成长起来的大学生而言,每个人都从属于多个现实群体和网络虚拟群体。群体是具有心理学意义的动力有机体,群体成员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群体以及群体其他成员的影响,因此,大学生归属的各类群体既可以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也可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教育者通过发挥群体动力功能,实现群体自我教育,从而促使大学生产生思想和行为的转变,推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施领域里,教育面对的群体呈现出不同特征,群体动力呈现出不同特点,群体动力的利用策略也因群而异。一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课堂里,学生群体由具有丰富知识和信息资源的个体组成,其群体动力能够激发学习动机、促进认知发展并生成群体智慧,而互助协作学习的引入最大程度开发和利用了课堂里学生群体的动力。二是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常见的群体动力有凝聚力、驱动力和耗散力。凝聚力是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只要群体发展方向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一致,那么群体的凝聚力越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越好;驱动力是群体对个体的推动,个体在群体压力的作用下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化和外化;耗散力是群体对个体的拒斥,是会分散群体的内部力量,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对耗散力实施有效控制。三是在高校群体性事件中,群体动力会推动群体认知趋同、促进群体情绪共鸣以及导致群体行为极化,了解了这些特点,教育者在应对群体性事件时,针对不同阶段的群体就可以更加得心应手地完成心理疏导等工作。除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之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正面对着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网络群体,给思政课教学、群体性事件应对以及学生日常管理都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网络教学互动形成新的群体动力,有助于实现实体课堂的深度互动;教育者通过引导网络群体的认知可以降低网络舆情的扩散,通过发挥网络群体动力的积极作用可以实现群体性事件的灵活应对;在网络交往技术和社交平台的支持下,网络社群层出不穷并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通过构建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学习型网络社群,教育者可以有效增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为大学生思想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程振凯[2](2012)在《非正式组织对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基于对郑州市部分高校大学生参加非正式组织的状况调研可以发现:非正式组织在高校普遍存在,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由于心理压力、内在心理需求、认同感等心理因素的存在,大学生产生了对非正式组织的心理依赖;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工作,要注意掌握非正式组织在大学生心理疏导方面的工作策略。
余萍[3](2019)在《我国台湾地区“少年事件处理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严重社会问题,许多国家或地区开展了这一问题的研究,并建构了独立的少年法体系,我国台湾地区就是一个典型。我国大陆地区少年违法犯罪日益严重,但却一直没有建构独立的少年法体系,整个少年司法制度依托与成人刑法体系,少年司法处遇以刑事处罚为主,先前适用的未成人收容教养、工读学校由于历史原因,处于萎缩、适用率极低的尴尬局面,因此,我国大陆地区少年司法处遇缺乏早期干预、以及后期追踪辅导,未形成一体化的罪错未成年人矫正体系。台湾地区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大陆地区存有一脉相承的道德传统、人文风俗、家庭观念,虽法律是治理国家的工具,但法律又根植于民族历史、社会传统、道德规范,相近成分的社会因素土壤必然适应同类法律植物的生长,剖析台湾地区少年刑事政策,借鉴台湾地区的“少年事件处理法”的运行机制无疑是我国大陆地区建立与完善少年司法的一条可靠捷径。我国台湾地区“少年事件处理法”的制定,标志着少年法体系脱离了成人刑法体系的束缚,逐渐形成了以“少年事件处理法”为中心圆点,并以“儿童及少年福利与权益保障法”、“儿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条件”等一系列的少年福利性质的法为支撑,共同形成以“保护主义优先”“儿童最大利益为根本”的独立少年法体系。我国台湾地区“少年事件处理法”从制定到其后多次修改,无不契合了少年刑事政策之演化。少年刑事政策是反应国家或地区预防少年犯罪的一面镜子,它客观回应了政治、经济、社会变革对于社会防卫的诉求,提出一系列针对防止少年犯罪的手段与策略。世界少年刑事政策在经过报应―惩罚性、保护―矫正性阶段之发展,到现在的保护―惩罚二元之刑事政策的摇摆,而台湾地区仍保持保护-矫正之少年刑事政策,并朝着少年福利保护方向发展,又出于保护双向原则的考虑,也加强对少年被害人的保护。“少年事件处理法”制定初衷,始终围绕着着解救陷入囫囵的少年,避免其受到非人道、残酷的刑罚,以及预防少年犯罪这两个终极目标而进行。为此,“少年事件处理法”将适用对象扩展为触法少年、触法儿童、虞犯少年。当然,由于虞犯少年在适用范围、存在的正当性、管控的适度、价值取舍等方面,均受到少年刑事政策的影响,为此,其处遇引发了少年法学界以及司法部门的争议,特别以逃学逃家少年处遇的争议尤甚,到底是纳入儿童福利保护中去还是继续保留在少年司法管辖之内?而我国大陆地区以传统刑罚观念为主,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低龄未成年人与虞犯少年被排除在司法管辖之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及相关的未成年人法律规定,对于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的管教责任主要在于家庭、其次在于政府的收容教养机构,但这部分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本身存在诸多问题,且收容教养处分的适用率极低,因此,低龄触法未成年人的矫正基本处于空白,所以,建议将低龄触法未成年人纳入司法管辖。其次,严重不良行为已被证明是少年犯罪行为产生的根源之一,治疗少年犯罪的最根本措施为提前预防,因此,对于严重不良行为的少年应采取提前预防。我国台湾地区少年法院的设立初衷是为了保障少年健全之自我成长,调整其成长环境,并矫治其性格。少年法院在少年事件处理中占主导地位。检察机关通过不起诉决定的提起,表明其具有协力保护少年的权力。少年警察队处于处理少年非行事件的第一线,具有前沿预防的职责。纵观我国少年司法组织存在资源有限、力量不足、独立性不够、配套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在借鉴台湾地区少年司法机构建设的经验上,我国大陆应当以少年审判组织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检察机构建设的推动作用,全面推进未成年人警务中心建设,整体谋划未成年人司法队伍建设。“少年事件处理法”规定对罪错少年采用保护处分与刑事处分之二元处遇机制,并以保护处分为主,刑事处分为辅。保护处分从弱到强的严厉程度排序为训诫、训诫并予以假日生活辅导、保护管束、安置辅导、感化教育。对于罪错少年处分之决定不能只评价“非行”,而应主要评价“需保护性”因素。保护处分与刑事处分之抉择在于权衡犯罪少年有责性后,再归于“需保护性”因素的评价。由于,我国大陆对犯罪少年只存在单一刑事处分机制,其弊病显而易见,有必要增设保护处分。设立保护处分应尽量限缩拘禁性措施的适用,扩展社区型矫治措施的运用,并建立分级干预机制和多元化保护处分措施,实现对罪错少年教育矫治措施的无缝衔接。“少年事件处理法”为了保护罪错少年的最佳利益,制定了不同于普通刑事案件诉讼规则的特别程序:全案移送、审前调查、先议权、审理、观护、逆移送制度。在少年事件审理过程中,少年法院对于被审理的少年采取急速辅导、交付观察等保护措施。对比台湾地区的少年审前调查制度,我国大陆地区也规定了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但调查主体混乱问题一直存在,建议未成年人社会调查主要由检察院设立专岗专人负责。“少年事件处理法”的多次修订为少年司法福利化奠定了法制基础,同时,具有社会法与权益保障等特点的儿童及少年福利、权益保障法律制度的制定,无疑为预防少年犯罪提供了有力的社会福利支持。此外,被害人保护制度的完善,弱化了保护罪错少年与保障被害人权益之间的矛盾,平衡了由少年司法制度与防卫社会之间所产生的价值取向差异。由于我国大陆地区未建立独立未成年人法体系,调整未成年人罪错行为仍沿用普通刑事法律制度,但其理念与“保护优先主义”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相冲突,造成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政策“教育为主,惩罚为辅”不能落实。具体梳理我国大陆地区罪错未成年人法律制度面临的问题:未成年人刑法法律制度存在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设定弹性有余、未成年人刑罚结构和种类设置的不适宜等问题;未成年人治安法律制度存在触法行为犯罪化、处遇程序简单化、矫治手段单一化等问题;未成年人刑事诉讼法律制度存在对办案人员专业化的要求无实质意义、附条件不起诉制度预设功能过于单一、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阶段中的保护矫正措施缺失等问题;未成年人刑事处罚执行法律制度存在对未成年犯的特殊保护规定过于原则化、未成年犯的教育矫正规定不足、未成年犯奖惩制度缺失;以“未成年人”命名的专门法存在不良行为设置不科学、罚则不足、预防再犯罪措施缺失、政府保护组织机构缺位、家庭、学校、社会保护不到位、强制通报缺失、强制力不足,法条规定过于模糊、空洞、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因此,通过对台湾地区“少年事件处理法”制定的价值取向、原则、运行机制等进行系统梳理与借鉴,提出我国大陆地区应当制定一部独立的调整罪错少年行为的法律,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切入:第一,该法核心在于体现未成人最佳利益,围绕该核心,重点调整不适宜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第二,该法重点在于设立分层次未成年人二元处遇机制,设置少年保护处分与刑事处分。第三,该法保障在于建立观护制度,明确相关人员的观护职责。第四,该法目标在于层级化预防模式建立,形成以家庭教育为重心,社会力量为支撑,司法机关为最后防线的预防体系。
史洒[4](2020)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提高思政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不断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该纲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亲和力和创新工作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柔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政策依据。刚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生硬,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复杂背景下,刚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不能很好适应当代大学生表现出来的主体意识增强、价值取向多元化以及追求个性化的特点。柔性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在教育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照,尊重学生主体性,重视学生的精神需求,激发学生内在动力,驱动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管理。符合新时代党中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适应社会发展和大学生特点的变化,具有独特的价值。因此,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柔性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研究和探索,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的实施策略,有助于弥补刚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不足,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进行研究,全文除引言外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的理论阐述。本部分分别对“柔性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两个概念进行阐释。首先从教育理念、教育技巧、教育方法三个方面阐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柔性化”表现。其次,整理归纳已有文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概念的阐述,给出自己对其的理解和界定。最后,阐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的特征:人本性、情感性和非强制性。第二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的必要性和意义研究。首先,从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适应当代大学生发展新特点、扭转刚性思想政治教育困境三个方面论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的必要性。其次,从提高学生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三个角度论述了实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的意义。第三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的策略分析。从树立柔性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把握柔性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技巧,运用柔性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柔性与刚性有机结合四个方面分别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的实施策略。
于钦明[5](2014)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如何有效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引领当代社会思潮,提升公民思想政治道德素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面临的新课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施教理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结构要素等已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特别是随着我国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经济发展的力度和开放程度越来越大,国内外各地域之间、各行业之间和各社会阶层之间的交流不断深化,使思想政治教育面对临前所未有的复杂状况,也极大地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由长期的战争环境转入和平环境,这是个最大的不同。我们政治工作的根本的任务、根本的内容没有变,我们的优良传统也还是那一些。但是,时间不同了,条件不同了,对象不同了,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方法要想“管用”,就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而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从满足人精神世界的知、情、意心理需要的角度,遵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规律,使“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接受度和教育效果,更好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中国梦”的宏伟大业服务。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综合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比较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为中心,分别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概念特征、思想基础、时代要求、建构视阈、内容体系、程序机制以及实践应用等问题,以期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思想来源、新时期的要求,具体的方法结构、过程、内容体系、机制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实践应用问题做出解答。具体来说,本文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逻辑起点和思想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时代要求和具体表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发展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实践应用”四个层次逐渐展开阐述的。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概念、特征和作用以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实践的历史梳理是本文分析的逻辑起点和思想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以体现人“知、情、意”心理活动的“疏”和体现人的思想意识要求的“导”为双维视阈,遵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对人们的思想观念问题通过启发思维、疏通心理、引导思想,从而帮助人们澄清思想困惑、排解心理压力,提高思想认识,实现自我教育而选择正确行为方式的一种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虽始终未被系统研究,但历史上不乏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历史实践。本文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实践应用进行了分期梳理、考察和挖掘,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和反思,认为这是笔丰厚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和思想道德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对进一步丰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确立和选择也应该注意时代的要求。经济全球化、网络信息化的推进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也对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选择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确立和选择应该有更加广阔的视阈,注重方法的多元性、实效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和时代要求。在此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类型及具体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包括宣传型心理疏导方法,团体型心理疏导方法、个体型心理疏导方法和内省型心理疏导方法,并对每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概念以及运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这是运用系统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结构内容进行的建构,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表现出系统化的特点,形成了层次分明、相对独立而又相互交叉、相互补充并呈现综合发展趋势的方法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显的认识性和交流性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结构、过程及运行机制也应该体现一定的交流性要求。本文主张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结构分为内涵结构、过程要素结构和逻辑结构。在对相关的结构要素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结构运行条件、运行过程及运行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力求把“知、情、意”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行”的全过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唤醒情感、启发思维、引导需求和促进发展的功能和价值。最后,本文在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相关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具体实践应用对策,提出了理性教育和感性教育相结合、预防教育和反复教育相结合、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相结合的“三个结合”实践途径,探讨了人际交往、社会实践、情境创设的有效手段,从而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独特作用。总之,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诠释和构建,需要在坚持科学性的基础上,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总结历史和现实的经验,针对现时代的特征和要求,形成有层次性、系统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体系。唯其如此,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接受度和教育效果,更好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中国梦”的宏伟大业服务。
罗敏敏[6](2017)在《多专业合作中的整合者:老人长期照护团队中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身份认同》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进程的加快,在一些像老人长期照护这样服务对象需求多元、服务周期较长且涉及部门较多的服务领域,参与多专业合作成为社会工作者无法回避的挑战。然而,由于多专业合作的复杂性和我国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基础比较薄弱等原因,专业身份不明确成为社会工作者在多专业合作中开展专业服务的首要困扰。不少研究也指出专业身份认同的厘清是社会工作者能否有效参与多专业合作的关键,只可惜他们没有进一步讨论专业身份认同的具体内容。因此,研究社会工作者在多专业合作中的专业身份认同显得非常急迫,特别是我国社会工作正处于专业化发展的关键阶段,通过明确我国社会工作者在多专业合作中的位置、价值和服务逻辑等,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多专业合作,推进我国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本研究希望在多专业合作情境中探索社会工作的实践方式和服务逻辑,为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提供一种参考路径。本研究以生态系统视角为理论框架,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选取X市一家医疗、护理和社会工作等多专业合作的老年社会服务中心为研究单位,针对中心多专业团队中的社会工作者开展研究,探索该多专业团队的服务开展过程和社会工作者在团队中的任务及社会工作者建构专业身份认同的历程。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法、深度访谈法和参与观察法等方法收集资料,并借助NVIVO质性分析软件和扎根理论的资料分析方法展开分析,研究发现:1.多专业团队的合作分工流程包括:寻找服务对象、筛选服务对象和建立专业关系、开展“医疗-护理-社工”综合需求评估、制定综合服务介入计划、实施综合服务介入、多角度评估服务成效和结案等7个阶段。在这些阶段中,社会工作者的任务涉及:有关老人的任务、有关照护者和老人家庭的任务、有关老人所在社区的任务、有关多专业团队的任务和有关社会工作机构的任务等5个方面。2.在多专业合作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与其所在的生态系统交流互动,这些系统包括:多专业团队、服务对象、社会工作机构、社区居委会和实务研究团队等微系统;社会工作机构与社区居委会、社会工作机构与实务研究团队等中系统;A机构与同领域机构之间的交流和竞争、政府和政策、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和文化等宏系统。在这些系统的影响下,社会工作者建构专业身份认同的历程包括:不明专业身份、初识专业身份、发展专业身份和明确专业身份等4个阶段,最终社会工作者明确自已的专业身份是“多专业合作中的整合者”。3.作为“多专业合作中的整合者”,社会工作者以服务对象的多方面需求以及其与周围他人和环境间的多层互动为出发点,注重不同的专业服务之间以及不同的专业服务与非正式支持之间的整合,提升服务对象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依据了一种以服务对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多元需求为介入取向,注重多元合作和延伸转换的服务逻辑。这一专业身份认同的形成体现了我国社会工作参与多专业合作具有阶段性和政策导向性的基本特征,是社会工作者不断提升自身服务成效的过程,是社会工作者能够处理复杂问题和促进多部门协作的本土扎根过程,可以帮助社会工作更好地应对我国社会工作发展所面临的新挑战,包括从简单问题的处理到复杂问题的解决、逐渐单专业实践转向多专业实践、以及由单一部门购买转向多部门协调推进等。由于研究能力与研究条件的局限,本研究在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方法的使用以及整体研究的设计上还存在需要进一步改善的地方。本研究包含六章: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研究问题和相关研究,明确研究的焦点是社会工作者在多专业团队中建构专业身份认同的历程;第二章介绍本项研究的研究设计,运用生态系统视角作为理论框架,选取扎根理论作为研究方法;第三、四、五章分别从横向和纵向维度呈现本项研究的发现,围绕社会工作者参与多专业团队合作的过程,探索社会工作者建构专业身份认同的历程及其影响因素;第六章围绕研究发现尝试阐述本项研究的理论发现,并总结本项研究的不足之处。
常锐[7](2019)在《社会支持视角下社工介入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的个案研究》文中认为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医疗需求巨大,近年来医疗行业正在快速稳步发展,医院接诊能力相较以前都有了大的提高。临床护士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为病患提供专业细致的护理服务,也为保障我国医疗行业稳步发展贡献着力量。在此过程中临床护士群体不仅承担了高强度的工作负荷,以及日益沉重的生活压力,而且还由于紧张的医患关系增添了许多精神压力,甚至遭受各类医疗暴力事件。这也导致了我国临床护士群体出现职业倦怠比例越来越高,情况愈发严重。但目前我国针对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研究大多从心理学、管理学角度出发,从社会工作实务介入角度出发的研究较少。本文将临床护士的职业倦怠改善作为研究问题,选取F医院王某为个案服务对象,撰写了完整的个案介入该问题的过程。文章主要分为七个章节。其中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问题的提出,明确研究意义,并对文献进行整理,将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有关社会工作介入职业倦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相结合,对文献进行了综合述评。其次详细阐释了理论基础并构建了基础的理论框架图。章末对本研究进行基础的设计,确定了深度访谈与参与观察等方法为本次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同时介绍了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图。最后总结了本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为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的现状与需求分析,首先选定了研究样本,通过对样本医院的23名临床护士依据访谈提纲进行了深度访谈,获得大量信息对其进行归纳整理,总结出临床护士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以及针对不同问题总结出的需求分析。第三章为社会工作介入方案的设计,该章节首先阐述社会工作介入该问题的可行性,确定社会工作介入的具体方法为个案工作方法,详细阐述选择个案工作的原因,确定个案工作的服务对象人选。其次介绍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问题预估与需求分析,最后根据以上材料制定服务目标与计划。第四章则进入了正式的社会工作实施过程,其中分为了四个阶段,分别是建立专业关系、走进案主内心、构建社会支持网络与结案。始终以社会支持理论为依据展开问题分析与方案确定,将社会支持视角贯穿于整个个案工作过程,除此之外在初期方案制定与对服务对象进行深入访谈时采用增能理论的观点,充分挖掘服务对象自我的潜能,发扬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核心理念。第五章对于本次个案服务进行评估,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服务过程评估,从个案介入初、中、后期三个阶段入手评估,二是成效评估,通过对服务效果的评估以及对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来综合考察此次个案的成效评估结果。第六章进入个案工作的经验与反思,首先总结本次个案实施中笔者值得借鉴的工作方法与理念,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参考,然后客观地分析本次研究存在的问题,同样为后来的研究提供参考,避免其他研究者再犯同样的错误。第七章则是对构建临床护士社会支持网络的建议,主要分为个人、医院、社会三个层面总结。依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社会工作者能够以社会网络支持理论为指导,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构建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解决多种临床护士面临的实际问题,发挥其积极有效的作用,发挥临床护士与其各个社会支持网络间的积极作用,从而有效改善临床护士群体职业倦怠问题。
张雯雯[8](2019)在《中年离异女性自我认知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 ——以成都市M社区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离婚率不断攀高,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增多,而这其中,中年女性离异后的自我认知问题导致的负面反应尤为突出,其生存状况令人担忧。该论文以成都市M社区的离异中年女性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访谈法、文献法、问卷调查方法,搜集、整理、归纳了M社区中年离异女性的自我认知状况,包括离异后产生长期消极的自我评价,期处于主观质疑的自我体验中,中年离异女性缺乏对自身的自我监控能力等;随后,分析了造成这种认知状况的原因,主要有缺乏正确婚姻观养成,缺乏应对离异的抗逆力,对社会舆论的选择性接收等;并在此基础上,提炼了M社区中年离异女性的自我认知需求,包括正视自身情绪反应,建立积极自我人生观,链接资源、获得社会支持,实现自我增能等。最后,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帮助M社区中年离异女性纠正错误自我认知,如运用ABC理论转变案主的自我体验,运用优势视角理论提高案主的自我监控,运用去标签化理论改变案主的自我评价等等,并通过个案、小组工作方法,帮助M社区中年离异女性宣泄情绪、实现自我接纳,完善其社会支持网络,最终促使其实现自我认知重建。
郝朝晖[9](2013)在《社会转型期高校师生冲突及调适研究》文中认为师生冲突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的各种差异而产生的潜在或者公开的排斥、对抗及其过程,是一种不协调的师生交往互动形式与状态。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期,社会结构、社会机制和社会观念都发生着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进行着重大调整,整个社会呈现出社会矛盾突出、新旧体制胶着、利益分化显著、价值取向多元、多元文化碰撞、社会失范严重等特点。在这一社会发展过程中,高校师生关系发生嬗变,师生冲突日益凸显。通过调查,当前高校师生冲突的基本状况为:一是师生冲突已经广泛存在,冲突强度日益加剧,并且已到了较严重的程度。二是在冲突类型、冲突成因、冲突结果、冲突功能认知、冲突处理等方面,高校师生冲突有其自身特性。三是高校师生冲突与师生个体特征紧密相关,不同的变量对冲突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在社会转型期,高校师生冲突的原因是综合的、复杂的,是社会环境、高校组织以及高校师生间多重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社会环境方面看,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对师生功利主义倾向的引致,政治的民主化对学生主体意识与权利意识的增强,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对师生文化异质性的加大,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对教师教育权威的消解等是诱发高校师生冲突的社会因素。从学校方面看,高校组织形式、组织目标、组织职能的偏差,高校内部管理制度的人性缺失、功利取向、功能异化及落实虚化,高校人才培养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评价标准的落后等是引发高校师生冲突的学校成因。从高校教师与学生方面看,师生角色认同分歧、角色行为与期望错位,师生之间沟通不畅、相互信息交流不足,师生认知归因偏差、个性心理特征缺陷,师生情感关系淡漠、相互理解尊重缺乏,教师教学行为失范、学生学习行为越轨等是导致高校师生冲突的师生个体原因。高校师生冲突的功能具有二重性,即具有消极与积极两方面的作用。从消极功能看,高校师生冲突影响师生事业发展,损害师生身心健康;妨碍教学活动进行,阻碍教学目标实现;降低高校组织效能,干扰高校正常发展。从积极功能看,高校师生冲突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的社会化;改善师生交往状态,促使师生关系重构;催生新的规范制度,激发高校组织变革;释放不良情绪压力,保持师生心理平衡。当然,在不同因素下,师生冲突功能不同,其性质与走向取决于冲突根源、冲突水平、冲突处理方式以及冲突整合机制的健全程度等。对于高校师生冲突应该进行合理调适,以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高校师生冲突调适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协调师生关系的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因而应该建立完善的冲突调适体系。首先,要确立正确的调适目标。其直接目标是合理化解、转化师生冲突,根本目标是建立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最终目标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其次,要明确合理的调适原则。调适必须遵循适度冲突、公平合理、合作共赢、多元共识、刚柔相济的原则。第三,要建立完善的调适机制。主要有冲突调适的价值引导机制、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冲突调控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心理疏导机制等。第四,要采取系统的调适策略。调适高校师生冲突需要社会、学校和教师、学生个体全部参与、共同努力,形成内外互动、多元合力、协同承担的统一体。在社会层面,主要通过构建社会主导价值观,强化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发挥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的规范与调整功能,促进高等教育的持续、协调发展,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创造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在高校组织层面,要畅通师生沟通渠道,完善学校管理机制,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完善高校组织内部机制调整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在高校教师与学生自身层面,要通过主观努力,树立正确师生观,加强交流沟通,彼此尊重宽容,提高素质修养,掌握交往技能,从而实现师生间的良性互动,促进师生关系和谐。
黄冬福[10](2014)在《高校突发事件思想政治教育疏导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高校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并有逐步增加的趋势。突发事件由于其突发性、破坏性、不可预见性、不确定性、扩散性等特点,给高校正常教学、管理和高校师生学习、生活、工作秩序带来了严重的威胁,甚至严重影响到高校的形象和声誉。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应对与处置高校突发事件,保持高校的稳定和发展,更好地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指导,立足我国改革开放三十五年以来的社会现实,在高校突发事件的语境中,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理论对高校突发事件展开研究,将思想政治教育疏导理论贯穿于高校突发事件的潜伏期、爆发期、善后期三个阶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疏导在预防、应对与处置高校突发事件中的“软武器”作用。除了绪论和结论,文章共有五章,从探寻高校突发事件思想政治教育疏导的理论依据出发,在分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行为理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疏导理论、中国共产党关于维护社会稳定思想和依法治国理论、行为动态管理理论作为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探寻“为什么”要开展高校突发事件思想政治教育疏导研究的问题,挖掘开展高校突发事件思想政治教育疏导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所在;接着对当前高校突发事件类型及其成因等进行了分析梳理,认识和把握高校突发事件的基本情况,解决高校突发事件“是什么”的问题;进而努力解析思想政治教育疏导理论在处置高校突发事件中存在问题与主要特点,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疏导在处置高校突发事件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疏导目标明确性与疏导过程不确定性、疏导要求的正当性与对象诉求的不合理性、疏导主体愿望良好与处置力量有限、疏导对象对问题认知正确与执行迟缓等,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疏导在处置高校突发事件过程中的主要特点:疏导主体和疏导客体的交替性与互动性、疏导过程的系统性与快速性、疏导方法的规范性与导向性;最后,文章回归到“怎么办”的问题上,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疏导理论具体分析高校突发事件思想政治教育疏导的路径与措施。通过研究,文章认为,在高校突发事件语境中,只有把高校突发事件的预防、应对与处置的焦点落实到“人”上,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疏导,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疏导理论在高校突发事件的预防、应对与处置中的“软武器”作用,加强对高校师生思想教育、危机意识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增强高校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提升高校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才能降低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对高校稳定安定的影响,为建设和谐校园提供有力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撑。同时,在预防、应对与处置高校突发事件的过程中,通过有效的预防机制建构和各种矛盾及时化解,努力促进高校管理机制完善和社会治理方式的创新,为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的思考。
二、非正式沟通与心理疏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正式沟通与心理疏导(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动力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 |
1.4.1 跨学科研究法 |
1.4.2 文献研究法 |
1.4.3 问卷调查法 |
1.4.4 访谈法 |
1.5 理论基础 |
1.5.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
1.5.2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 |
1.5.3 群体动力理论 |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群体动力及其功能 |
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和群体动力 |
2.1.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群体内涵 |
2.1.2 群体动力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群体动力的功能 |
2.2.1 教育功能 |
2.2.2 组织和管理功能 |
2.2.3 心理行为调节功能 |
2.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群体动力的功能发挥原则 |
2.3.1 主动性原则 |
2.3.2 方向性原则 |
2.3.3 灵活性原则 |
3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群体动力功能实现 |
3.1 课堂教学中的群体及群体动力 |
3.1.1 课堂里的群体组成 |
3.1.2 课堂里的群体动力表现 |
3.2 课堂教学中群体动力的功能 |
3.2.1 激发学习动机 |
3.2.2 促进认知发展 |
3.2.3 生成群体智慧 |
3.3 课堂教学中群体动力的功能发挥 |
3.3.1 明确思政课教师的课堂角色定位 |
3.3.2 构建思政课互助协作学习模式 |
4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动力功能实现 |
4.1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群体及群体动力 |
4.1.1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群体分类 |
4.1.2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群体动力 |
4.2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群体动力功能 |
4.2.1 树立规范意识 |
4.2.2 促进品德教育的内化和外化 |
4.3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群体动力功能发挥 |
4.3.1 加强正式群体的凝聚力建设 |
4.3.2 发挥群体规范的教育优势 |
4.3.3 主动利用从众的积极影响 |
4.3.4 降低耗散力的消极作用 |
5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应对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动力功能实现 |
5.1 群体性事件中的群体及群体动力 |
5.1.1 群体性事件中的群体 |
5.1.2 群体性事件中群体动力的形成 |
5.2 群体性事件中群体动力的功能 |
5.2.1 推动群体认知趋同 |
5.2.2 促进群体情绪共鸣 |
5.2.3 导致群体行为极化 |
5.3 群体性事件中群体动力的功能发挥 |
5.3.1 事前阶段实施群体预防性心理疏导 |
5.3.2 事中阶段实施群体调节性心理疏导 |
5.3.3 事后阶段实施群体恢复性心理疏导 |
6.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群体动力功能实现 |
6.1 网络群体和群体动力 |
6.1.1 网络群体的特征 |
6.1.2 网络群体动力的形成 |
6.1.3 网络群体动力的表现 |
6.2 利用网络群体动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教育效果 |
6.2.1 网络教学互动产生新的群体动力 |
6.2.2 处理好网络互动和课堂互动的关系 |
6.2.3 网络互动推动实体课堂的深度互动 |
6.3 利用网络群体动力助力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
6.3.1 网络社群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 |
6.3.2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型网络社群的作用 |
6.3.3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型网络社群的构建策略 |
6.4 利用网络群体动力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 |
6.4.1 转变网络群体为事件预防中的管理主体 |
6.4.2 引导网络群体认知以控制网络舆情的扩散 |
6.4.3 充分发挥网络群体动力的积极作用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互助协作学习教学改革前测问卷 |
附录B 互助协作学习教学改革后测问卷 |
附录C 互助协作学习访谈提纲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非正式组织对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郑州市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现状调研 |
(一) 大学生参与非正式组织的情况 |
1. 大学生参与非正式组织的人数 |
2. 大学生参与非正式组织的方式 |
(二) 参加非正式组织的原因 |
二、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分析 |
(一) 积极作用 |
(二) 消极作用 |
三、非正式组织对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发挥功效的分析 |
(二) 内在的心理需求加深了非正式组织对大学生思想与心理的影响 |
(三) 成员的认同感为非正式组织发挥心理疏导功效提供了认知和价值基础 |
四、非正式组织发挥心理疏导功效的策略 |
(一) 思想上全方位重视 |
1. 科学认识非正式组织 |
2. 正确处理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的关系 |
3. 善于发挥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 |
4. 深入了解非正式组织情况 |
(二) 途径上各层面突破 |
1. 建立非正式组织的管理制度 |
2. 培训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队伍 |
3. 培育优化利于非正式组织形成的舆论氛围和成长环境 |
4. 加强非正式组织的分类管理 |
5. 促进非正式组织向正式组织转化 |
6. 以人为本, 以情感人, 关心大学生身心健康 |
7. 构建通畅的正式沟通渠道 |
(3)我国台湾地区“少年事件处理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第一章 我国台湾地区“少年事件处理法”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清末少年司法理念的萌起 |
一、历史背景 |
二、少年司法机构的初设 |
三、清末少年司法制度的立法初显 |
第二节 民初少年司法制度的萌芽 |
一、少年适用《刑法》《刑事诉讼法》的特别规定 |
二、少年刑事处分执行的特别规定 |
三、少年审判制度的初设 |
第三节 我国台湾地区“少年事件处理法”的形成与发展 |
一、第一阶段(1955 年―1970年“少年事件处理法”形成) |
二、第二阶段(1971-1996年“少年事件处理法”施行) |
三、第三阶段(1997年至今“少年事件处理法”全面修订) |
第二章 我国台湾地区“少年事件处理法”的刑事政策背景 |
第一节 少年刑事政策之概述 |
一、刑事政策概念 |
二、少年刑事政策之意义 |
第二节 少年刑事政策之演化 |
一、“惩罚―报应”少年刑事政策 |
二、“保护―矫正”少年刑事政策 |
三、“保护-惩罚”二元少年刑事政策 |
第三节 对我国大陆地区未成年人刑事政策发展的启示 |
一、我国大陆地区未成年人刑事政策的实践偏差 |
二、我国大陆地区未成年人刑事政策的应然取向 |
三、我国大陆地区未成年人刑事政策动态发展 |
第三章 我国台湾地区“少年事件处理法”的适用对象 |
第一节 “少年事件处理法”适用对象的分类 |
一、触法儿童 |
二、触法少年 |
三、虞犯少年 |
第二节 虞犯少年适用对象范围之争议 |
一、争议之由来 |
二、争议焦点之博弈 |
第三节 对扩大我国大陆地区未成年人司法适用对象之启示 |
一、低龄触法未成年人应纳入司法管辖 |
二、严重不良行为少年应提前预防 |
第四章 我国台湾地区“少年事件处理法”的实施主体 |
第一节 少年法院的主导保护 |
一、少年法院(庭)建立的必要性 |
二、少年法院(庭)的组织 |
第二节 其他司法行政机关的协力保护与前沿预防 |
一、检察机关的协力保护 |
二、少年警察局(队)的前沿预防 |
第三节 其他机构(个人)的广泛参与保护 |
一、社会福利、教养机构的参与与福利保护 |
二、少年法定代理人参与与强制亲职教育 |
第四节 对我国大陆地区建构独立未成年人司法组织的启示 |
一、以未成年人审判组织建设为抓手 |
二、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检察机构建设的推动作用 |
三、全面推进未成年人警务中心建设 |
四、整体谋划未成年人司法队伍建设 |
第五章 我国台湾地区“少年事件处理法”的实体处遇 |
第一节 少年事件的实体处分 |
一、实体处分的裁定基础 |
二、少年保护处分与刑事处分的抉择 |
三、保护处分适用的比例原则 |
第二节 保护处分 |
一、训诫辅以假日生活辅导 |
二、保护管束 |
三、安置辅导 |
四、感化教育 |
第三节 刑事处分 |
一、少年免刑及免刑后处分的特殊性 |
二、少年适用刑事处分种类的特殊性 |
三、缓刑、假释适用要件的特殊性 |
四、刑事处分执行方式的特殊性 |
第四节 对我国大陆地区制定未成年人保护处分的启示 |
一、未成人保护处分设置的必要性 |
二、未成年人保护处分制度的经验借鉴 |
三、保护处分措施的具体内容 |
第六章 我国台湾地区“少年事件处理法”的程序保障 |
第一节 少年非行的发现与受理 |
一、少年非行的发现 |
二、少年法院的受理 |
第二节 审前调查 |
一、审前调查概述 |
二、审前调查的开展 |
三、审前调查结论的运用 |
第三节 开庭审理 |
一、审理方式之独特性 |
二、审理过程之开展 |
三、审理过程之保护措施 |
第四节 刑事案件逆移送制度 |
一、先议权的产生及作用 |
二、逆移送启动侦查程序 |
第五节 完善我国大陆地区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的启示 |
一、问题提出 |
二、我国未成年人社会调查主体的状况 |
三、由检察院主导开展未成年人社会调查的建议 |
第七章 我国台湾地区“少年事件处理法”的支持体系 |
第一节 儿童及少年福利与权益保障法律制度 |
一、我国台湾地区儿童及少年福利法律制度的发展背景 |
二、福利制度支持下的儿童及少年权益保障 |
三、儿童及少年的福利保护 |
第二节 儿童及少年被害人保护制度 |
一、少年及儿童犯罪被害人的立法保护 |
二、校园被霸凌人的保护 |
三、少年恢复性司法的开展 |
第三节 我国大陆地区相关未成年人制度完善的启示 |
一、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矫治的福利保护 |
二、“问题”未成年少女的福利保护 |
三、未成年人身份权、家庭生长权的福利保护 |
四、未成年犯罪被害人的福利保护 |
第八章 我国大陆地区罪错未成年人相关法律制度完善之借鉴思考 |
第一节 我国大陆地区罪错未成年人法律制度面临的问题 |
一、我国大陆地区未成年人刑法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二、我国大陆地区未成年人治安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三、我国大陆地区未成年人刑事诉讼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四、我国大陆地区未成年人刑事处罚执行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五、我国大陆地区以“未成年人”命名的专门法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对我国台湾地区“少年事件处理法”的梳理与借鉴 |
一、儿童及少年最佳利益下的福利性保护 |
二、需保护必要性调查下的行为科学配合 |
三、少年观护制度下的更生保护 |
四、层级化少年保护圈下的全面预防 |
第三节 我国大陆地区罪错未成年人法律制度的修法方略 |
一、修法总体思路的提出 |
二、我国大陆地区“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处理法”的立法建议 |
三、对我国大陆地区罪错未成年人法律制度的修订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重点难点 |
2.创新点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理论阐释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相关概念 |
1.柔性与柔性化 |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特征 |
1.人本性 |
2.情感性 |
3.非强制性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的必要性及意义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的必要性 |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需要 |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是适应当代大学生发展新特点的需要 |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是扭转刚性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需要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的意义 |
1.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性 |
2.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
3.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策略 |
(一)树立柔性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
1.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
2.树立服务学生的理念 |
(二)把握柔性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技巧 |
1.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重视与学生的沟通 |
2.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疏导 |
(三)运用柔性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1.情感激励法 |
2.心理契约法 |
3.模糊评价法 |
4.环境熏陶法 |
(四)柔性与刚性有机结合 |
1.刚中带柔 |
2.柔中带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5)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论文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
1.2.2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评述 |
1.3 论文内容与方法 |
1.3.1 论文思路与基本框架 |
1.3.2 论文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理论概述 |
2.1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内涵 |
2.1.1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内涵界定 |
2.1.2 心理疏导方法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阐释 |
2.2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依据及地位 |
2.2.1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依据 |
2.2.2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地位 |
2.3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理论渊源 |
2.3.1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指导 |
2.3.2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遵循了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 |
2.3.3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借鉴了西方心理学的科学理论 |
第3章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历史探析 |
3.1 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历史积淀 |
3.1.1 中国传统文化的“乐以教化” |
3.1.2 中国传统医学的“心理疏导疗法” |
3.1.3 中国“寓教于文艺”的育人传统 |
3.2 近代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探索 |
3.2.1 梁启超、蔡元培心理学思想中的心理疏导方法 |
3.2.2 鲁迅、陶行知儿童教育思想中的心理疏导方法 |
3.2.3 陈鹤琴“活教育”教学思想中的心理疏导方法 |
3.3 中国共产党建立及建国以后心理疏导方法的实践 |
3.3.1 建国以前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实践 |
3.3.2 建国以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发展 |
3.4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当代启示 |
3.4.1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倡导“寓教于乐” |
3.4.2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注重“因材施教” |
3.4.3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肯定“主体自觉” |
3.5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历史局限 |
3.5.1 重视“整体思维”抑制“个体意识” |
3.5.2 重视“师道尊严”忽略“人文关怀” |
3.5.3 重视“物式灌输”轻视“心理疏导” |
第4章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时代要求 |
4.1 全球化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发展 |
4.1.1 全球化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4.1.2 全球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要求 |
4.1.3 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发展的特点 |
4.2 网络信息化时代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发展 |
4.2.1 网络信息化时代特点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影响 |
4.2.2 网络信息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新特点 |
4.2.3 网络信息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
4.3 市场经济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发展 |
4.3.1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4.3.2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要求 |
4.3.3 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新特点 |
第5章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类型、特征及建构原则 |
5.1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建构原则 |
5.1.1 主体性原则 |
5.1.2 传承性原则 |
5.1.3 创新性原则 |
5.1.4 发展性原则 |
5.2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建构视阈及类型 |
5.2.1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建构视阈 |
5.2.2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基本类型 |
5.3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根本特征 |
5.3.1 表现形式具有艺术性 |
5.3.2 运用过程具有亲和性 |
5.3.3 功能价值具有启迪性 |
5.3.4 教育内容具有感染性 |
第6章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基本类型 |
6.1 思想政治教育媒介宣传型心理疏导方法 |
6.1.1 思想政治教育媒介宣传型心理疏导方法的内涵与要求 |
6.1.2 思想政治教育媒介宣传型心理疏导方法运用理念与思路 |
6.1.3 常用的思想政治教育媒介宣传型心理疏导方法 |
6.2 思想政治教育团体型心理疏导方法 |
6.2.1 思想政治教育团体型心理疏导方法的内涵与要求 |
6.2.2 思想政治教育团体型心理疏导方法运用理念与思路 |
6.2.3 常用的思想政治教育团体型心理疏导方法 |
6.3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型心理疏导方法 |
6.3.1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型心理疏导方法的内涵与要求 |
6.3.2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型心理疏导方法运用理念与思路 |
6.3.3 常用的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型心理疏导方法 |
6.4 思想政治教育内省型心理疏导方法 |
6.4.1 思想政治教育内省型心理疏导方法的内涵与要求 |
6.4.2 思想政治教育内省型心理疏导方法运用理念与思路 |
6.4.3 常用的思想政治教育内省型心理疏导方法 |
第7章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结构、功能及运行机制 |
7.1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结构 |
7.1.1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结构模式 |
7.1.2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结构运行条件 |
7.1.3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结构运行步骤 |
7.2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功能 |
7.2.1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
7.2.2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直接功能 |
7.2.3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间接功能 |
7.3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结构运行机制 |
7.3.1 教育主体思想信息对象化传播的增益机制 |
7.3.2 教育客体内化、接受过程的心理疏通机制 |
7.3.3 教育环体及其对诸要素的筛选和整合机制 |
7.3.4 心理疏导方法运行过程的反馈及调节机制 |
第8章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实践应用 |
8.1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实践应用遵循的原则 |
8.1.1 民主性原则 |
8.1.2 启发性原则 |
8.1.3 导向性原则 |
8.1.4 实效性原则 |
8.2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实践途径 |
8.2.1 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相结合 |
8.2.2 预防教育与反复教育相结合 |
8.2.3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
8.3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实践手段 |
8.3.1 以创设情境为手段营造心理疏导的良好氛围 |
8.3.2 以人际交往为手段引导受教育者的思想运动 |
8.3.3 以社会实践为手段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多专业合作中的整合者:老人长期照护团队中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身份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回顾 |
一、身份认同和专业身份认同研究 |
二、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身份认同研究 |
三、多专业合作研究 |
四、国内外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研究 |
小结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理论框架 |
一、生态系统视角的来源与发展 |
二、基于一般系统理论的生态系统视角 |
三、吸收社会生态学等理论后的生态系统视角 |
四、生态系统视角对本研究的指导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
第三章 多专业团队如何开展服务 |
第一节 多专业团队的合作分工流程 |
一、寻找服务对象 |
二、筛选服务对象和建立专业关系 |
三、“医疗-护理-社工”综合需求评估 |
四、制定综合服务介入计划 |
五、综合服务介入 |
六、多角度评估服务成效 |
七、结案 |
第二节 社会工作者在多专业团队中的工作任务 |
一、有关老人的工作任务 |
二、有关照护者和老人家庭的工作任务 |
三、有关老人所在社区的工作任务 |
四、有关多专业团队的工作任务 |
五、有关社会工作机构的工作任务 |
第四章 影响专业身份认同形成的生态系统 |
第一节 微系统与社会工作者专业身份认同的关系 |
一、多专业团队 |
二、服务对象 |
三、社区居委会 |
四、社会工作机构 |
五、实务研究团队 |
第二节 中系统与社会工作者专业身份认同的关系 |
一、社会工作机构与社区 |
二、社会工作机构与实务研究团队 |
第三节 宏系统与社会工作者专业身份认同的关系 |
一、A机构与同领域机构之间的交流和竞争 |
二、政府和政策 |
三、我国社会工作教育 |
四、文化 |
第五章 建构专业身份认同的历程 |
第一节 不明专业身份:行政总助理?还是社会工作者? |
一、社会工作者:“所有的都在做”和“没有我也可以做得很好” |
二、周围他人对社工的专业身份认知不一致 |
第二节 初识专业身份:装备专业知识 |
一、各方参与综合服务培训的原因 |
二、社会工作者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技巧 |
三、社会工作者与周围他人的互动中初识专业身份 |
小结 |
第三节 发展专业身份:提升专业能力 |
一、提升社会工作者与社区居委会合作的专业能力 |
二、社会工作者与多专业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能力的提升 |
三、与周围他人的互动中进一步扩展专业身份认同 |
第四节 深化专业身份:有根据的反思 |
一、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 |
二、在与周围他人的互动中明确自己的专业身份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何为“多专业合作中的整合者”? |
一、“多专业合作中的整合者”的基本内涵 |
二、“多专业合作中的整合者”形成过程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作为“多专业合作中的整合者”的服务逻辑 |
一、关注服务对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多元需求 |
二、注重多元合作和延伸转换 |
三、掌握整合功能的服务技术 |
四、运用多学科和多专业的基础知识 |
五、秉持整体格局下的专业价值观 |
第三节 多专业合作中专业身份认同内涵的中西比较 |
一、中西方多专业合作中的专业身份认同内涵的比较 |
二、中西方多专业合作中专业身份认同差异的原因分析 |
第四节 多专业合作中专业身份认同与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 |
一、目前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面临的挑战 |
二、多专业合作中专业身份认同对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影响 |
第五节 本研究的局限 |
一、研究对象上的局限 |
二、研究方法上的局限 |
三、研究设计上的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语 |
(7)社会支持视角下社工介入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提出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4.1 关于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的文献综述 |
1.4.2 关于社会工作介入职业倦怠的文献综述 |
1.4.3 综合述评 |
1.5 理论基础 |
1.5.1 社会支持理论 |
1.5.2 增能理论 |
1.5.3 理论框架 |
1.6 研究设计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1.7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现状与需求分析 |
2.1 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的调查分析 |
2.2 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的成因 |
2.2.1 个人层面 |
2.2.2 医院层面 |
2.2.3 社会层面 |
2.3 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的需求分析 |
第3章 社会工作介入方案设计 |
3.1 社会工作介入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3.1.1 社会工作介入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的必要性 |
3.1.2 社会工作介入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的可行性分析 |
3.2 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选择 |
3.3 筛选服务对象 |
3.4 服务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
3.4.1 服务对象背景资料 |
3.4.2 服务对象社会支持网络构成 |
3.5 问题预估与需求分析 |
3.5.1 问题预估 |
3.5.2 需求分析 |
3.6 制定服务目标与计划 |
3.6.1 确定服务目标 |
3.6.2 制定服务计划 |
第4章 个案工作介入的实施过程 |
4.1 第一阶段: 建立专业关系 |
4.1.1 第1次个案服务过程 |
4.2 第二阶段: 走进案主内心 |
4.2.1 第2次个案服务过程 |
4.3 第三阶段: 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
4.3.1 第3次个案服务过程 |
4.3.2 第4次个案服务过程 |
4.3.3 第5次个案服务过程 |
4.3.4 第6次个案服务过程 |
4.3.5 第7次个案服务过程 |
4.3.6 第8次个案服务过程 |
4.3.7 第9次个案服务过程 |
4.4 第四阶段: 结案 |
第5章 个案工作服务效果评估 |
5.1 过程评估 |
5.1.1 介入初期评估 |
5.1.2 介入中期评估 |
5.1.3 介入后期评估 |
5.2 成效评估 |
5.2.1 服务结果评估 |
5.2.2 服务满意度评估 |
第6章 个案工作的经验与反思 |
6.1 个案工作的经验 |
6.1.1 注重服务对象主观感受 |
6.1.2 把握临床护士性别视角 |
6.1.3 将理论切实运用到实践中 |
6.2 个案工作的反思 |
6.2.1 心理疏导知识不够深入 |
6.2.2 社会工作专业技巧不够熟练 |
6.2.3 链接正式社会支持网络资源较少 |
第7章 构建社会支持网络的建议 |
7.1 个人层面 |
7.2 医院层面 |
7.3 社会层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中年离异女性自我认知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 ——以成都市M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回顾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中年 |
1.4.2 离异 |
1.4.3 自我认知及认知偏差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法 |
1.5.2 问卷调查法 |
1.5.3 个案访谈法 |
第2章 M社区中年离异女性的需求评估 |
2.1 M社区中年离异女性的需求调查 |
2.1.1 M社区基本状况 |
2.1.2 M社区中年离异女性的基本情况 |
2.1.3 M社区中年离异女性的多种需求 |
2.2 M社区中年离异女性自我认知问题评估 |
2.2.1 M社区中年离异女性自我认知问题的不同表现 |
2.2.2 中年离异女性自我认知问题原因分析 |
2.3 社会工作介入中年离异女性自我认知问题的必要性 |
2.3.1 中年离异女性自我认知的危机干预需要社会工作的介入 |
2.3.2 中年离异女性负面自我体验的家庭治疗需要社会工作的介入 |
2.3.3 中年离异女性消极自我评价的“去标签化”需要社会工作的介入 |
2.3.4 中年离异女性社会支持网络的完善需要社会工作的介入 |
2.4 社会工作介入中年离异女性自我认知问题的可行性 |
2.4.1 社会工作介入中年离异女性自我认知问题与社会工作目标一致 |
2.4.2 社会工作介入中年离异女性自我认知问题有着独特的优势 |
第3章 M社区中年离异女性自我认知重建的社会工作介入方案设计 |
3.1 中年离异女性自我认知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目标 |
3.1.1 正视自身情绪反应 |
3.1.2 建立积极自我人生观 |
3.1.3 链接资源,获得社会支持 |
3.1.4 实现自我增能 |
3.2 社会工作介入中年离异女性自我认知问题的专业理论应用 |
3.2.1 运用ABC理论转变案主的自我体验 |
3.2.2 运用优势视角理论提高案主的自我监控 |
3.2.3 运用去标签化理论改变案主的自我评价 |
3.3 社会工作介入具体计划 |
3.3.1 开展情绪宣泄个案活动纠正中年离异女性错误的自我认知 |
3.3.2 开展五次成长小组活动扩大中年离异女性的社交圈 |
第4章 中年离异女性自我认知重建的社会工作介入路径 |
4.1 中年离异女性自我认知重建的个案工作介入 |
4.1.1 个案介入计划 |
4.1.2 个案工作介入具体服务过程 |
4.1.3 服务跟进 |
4.1.4 个案介入评估 |
4.2 M社区中年离异女性自我认知问题的小组工作介入 |
4.2.1 小组工作计划 |
4.2.2 小组活动内容 |
4.2.3 小组工作效果分析 |
第5章 中年离异女性自我认知问题社会工作介入的研究结论与反思 |
5.1 中年离异女性自我认知问题的研究结论 |
5.1.1 中年离异女性自我认知问题的具有多重表现 |
5.1.2 中年离异女性自我认知问题的因素多元 |
5.1.3 社会工作介入中年离异女性自我认知问题十分必要 |
5.1.4 个案工作介入中年离异女性自我认知问题的改善较为有效 |
5.1.5 小组工作介入中年离异女性自我认知问题的改善较为有力 |
5.2 中年离异女性自我认知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建议 |
5.2.1 需增强中年离异女性原生家庭等社会支持网络构建 |
5.2.2 需加强对社工的专业心理疏导培训 |
5.2.3 需适时开展面向未来的婚恋教育及咨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暖心行动,关爱离异女性”项目问卷调查 |
附录2 :自我认知量表 |
附录3 :小组活动服务对象反馈表 |
致谢 |
(9)社会转型期高校师生冲突及调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一) 研究背景 |
(二) 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
(一) 文献综述 |
(二) 问题提出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社会转型期高校师生冲突及调适研究的理论探讨 |
一、社会转型期高校师生冲突及调适研究的核心概念 |
(一) 社会转型 |
(二) 高校师生关系 |
(三) 高校师生冲突 |
(四) 高校师生冲突调适 |
二、社会转型对高校师生冲突的影响 |
(一) 社会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特点 |
(二) 社会转型期高校师生冲突加剧的必然性 |
三、社会转型期高校师生冲突及调适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 社会变迁理论 |
(二) 组织冲突理论 |
(三) 交往理论 |
第三章 高校师生冲突现状调查分析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方法 |
(一) 调查方式与对象选择 |
(二) 调查对象分布及特征 |
(三) 调查组织与实施 |
(四) 调查统计与分析方法 |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 高校师生冲突的总体状况 |
(二) 高校师生个体特征对师生冲突的影响分析 |
四、高校师生冲突调查的基本结论 |
(一) 社会转型期高校师生冲突已广泛存在,且具有一定的严重性 |
(二) 社会转型期高校师生冲突有其自身特点,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
(三) 高校师生冲突与师生个体特征紧密相关,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
第四章 社会转型期高校师生冲突形成的原因 |
一、高校师生冲突的社会原因 |
(一) 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导致师生功利主义引发高校师生冲突 |
(二) 政治民主化增强学生主体与权利意识激发高校师生冲突 |
(三) 社会文化多元化加大师生文化异质性诱发高校师生冲突 |
(四) 信息网络技术发展消解教师教育权威促发高校师生冲突 |
二、高校师生冲突的学校原因 |
(一) 高校组织社会角色偏差加剧师生冲突 |
(二) 高校内部管理制度缺陷导致师生冲突 |
(三) 高校教育教学模式落后激化师生冲突 |
三、高校师生冲突的师生原因 |
(一) 师生角色认同分歧,角色行为期望错位 |
(二) 师生之间沟通不畅,相互信息交流不足 |
(三) 师生认知归因偏差,个性心理特征缺陷 |
(四) 师生情感关系淡漠,相互理解尊重缺乏 |
(五) 教师教学行为失范,学生学习行为越轨 |
第五章 高校师生冲突的功能分析 |
一、高校师生冲突功能的二重性 |
(一) 高校师生冲突的功能具有二重性 |
(二) 高校师生冲突功能二重性的影响因素 |
二、高校师生冲突的消极功能 |
(一) 影响师生事业发展,损害师生身心健康 |
(二) 妨碍教学活动进行,阻碍教学目标实现 |
(三) 降低高校组织效能,干扰高校正常发展 |
三、高校师生冲突的积极功能 |
(一) 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
(二) 改善师生交往状态,促使师生关系重构 |
(三) 催生新的规范制度,激发高校组织变革 |
(四) 释放不良情绪压力,保持师生心理平衡 |
第六章 社会转型期高校师生冲突的调适 |
一、高校师生冲突调适的目标 |
(一) 高校师生冲突调适目标的作用 |
(二) 高校师生冲突调适目标的内容 |
二、高校师生冲突调适的原则 |
(一) 适度冲突原则 |
(二) 公平合理原则 |
(三) 合作共赢原则 |
(四) 多元共识原则 |
(五) 刚柔相济原则 |
三、高校师生冲突调适的机制 |
(一) 价值引导机制 |
(二) 诉求表达机制 |
(三) 利益协调机制 |
(四) 冲突调控机制 |
(五) 激励约束机制 |
(六) 心理疏导机制 |
四、高校师生冲突调适的策略 |
(一) 社会调适 |
(二) 学校调适 |
(三) 师生自我调适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创新之处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高校突发事件思想政治教育疏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Contents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高校突发事件思想政治教育疏导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行为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行为规律的科学揭示 |
二、突发事件中人的行为理论指导意义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疏导理论 |
一、思想政治教育疏导的理论内涵 |
二、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疏导的现实应用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关于维护社会稳定思想和依法治国理论 |
一、中国共产党维护社会稳定的思想 |
二、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的理论 |
三、突发事件中维护社会稳定思想和依法治国理论的作用 |
第四节 行为动态管理理论 |
一、行为动态管理理论内涵 |
二、突发事件中行为动态管理的现实意义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疏导在处置高校突发事件中的意义和价值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疏导的理论意义 |
一、疏导理论研究范畴延伸 |
二、思想政治工作平台拓展 |
三、社会治理方法手段创新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疏导的现实价值 |
一、促进社会安定稳定 |
二、维护校园有序运转 |
三、实现家庭和谐发展 |
四、保护个人生命财产 |
第三章 当前高校突发事件的类型及成因分析 |
第一节 高校突发事件的类型 |
一、高校政治类突发事件 |
二、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 |
三、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 |
四、治安安全类突发事件 |
五、学校管理类突发事件 |
六、心理健康类突发事件 |
第二节 当前高校突发事件的成因分析 |
一、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 |
二、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 |
三、高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四、教师的不当言行带来的影响 |
五、学生价值认同偏差带来的问题 |
六、学生心理健康方面产生的问题 |
七、家庭教育错位、缺位与不到位 |
八、网络世界恶意炒作造成的误导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疏导在处置高校突发事件中存在问题与主要特点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疏导在处置高校突发事件中存在问题 |
一、疏导目标明确性与疏导过程不确定性 |
二、疏导要求正当性与对象诉求不合理性 |
三、疏导主体愿望良好与处置力量有限 |
四、疏导对象对问题正确认知与执行迟缓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疏导在处置高校突发事件中主要特点 |
一、疏导主体和客体的交替性与互动性 |
二、疏导过程的系统性与快速性 |
三、疏导方法的规范性与导向性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疏导在处置高校突发事件中的路径与措施 |
第一节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疏导路径必须遵循的理念 |
一、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人民主体地位 |
二、坚持科学管理,规范相应规章制度 |
三、坚持法治思维,遵守法律评判标准 |
四、坚持时机、适度与效率的统一,把握处置突发事件的最佳期 |
五、坚持针对性,科学确立疏导目标和内容 |
第二节 高校突发事件思想政治教育疏导的路径 |
一、通过价值观引导,树立正确价值取向 |
二、通过思想引导,化解各种社会矛盾 |
三、通过心理疏导,构建良好心理环境 |
四、通过舆论导向,营造和谐社会氛围 |
第三节 高校突发事件思想政治教育疏导的措施 |
一、突发事件潜伏期贵在思想教育、问题化解与行为引导 |
二、突发事件爆发期重在组织领导、舆论引导与信息沟通 |
三、突发事件善后期旨在物质帮助、心理援助与信心重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非正式沟通与心理疏导(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动力功能研究[D]. 闫华.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
- [2]非正式组织对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的影响研究[J]. 程振凯. 河南社会科学, 2012(07)
- [3]我国台湾地区“少年事件处理法”研究[D]. 余萍.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研究[D]. 史洒.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研究[D]. 于钦明.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4(01)
- [6]多专业合作中的整合者:老人长期照护团队中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身份认同[D]. 罗敏敏. 厦门大学, 2017(07)
- [7]社会支持视角下社工介入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的个案研究[D]. 常锐.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8]中年离异女性自我认知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 ——以成都市M社区为例[D]. 张雯雯.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9]社会转型期高校师生冲突及调适研究[D]. 郝朝晖.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1)
- [10]高校突发事件思想政治教育疏导研究[D]. 黄冬福.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