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甘肃省少年自行车运动员的选材(论文文献综述)
张泽君[1](2020)在《我国优秀运动员地域分布特征研究》文中指出竞技体育(athletic sports)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要素之一,即是追求运动成绩最优化,也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体能力、不断突破和创造出优异的竞赛成绩,更是实现《奥运争光计划》、展现国家竞技实力和对外宣传的核心路径。国家进步的体现先决于竞技体育的发展,而竞技体育的发展则取决于各竞技项目人才资源的合理开发与配置。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在“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过程中,竞技体育优秀运动员成为摘金夺银、取得佳绩,以及提升我国竞技实力在国际地位的关键要素。而奥运会和冬奥会作为集规模最大、竞技水平最高、最具代表性的一项国际性的综合体育赛事,成为检验及展现我国优秀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平台。然而,纵观当前国内竞技体育的实际发展境况,在竞技项目布局、优秀运动员方面存在“两极分化”的显着失衡性时空分布格局。对此,基于上述现实背景,本研究尝试从地理学、经济学、人口学等学科相关理论基础出发,系统阐述与揭示出我国各竞技项群优秀运动员的地域分布特征、动力因素以及形成机制,这对我国优秀运动员地域分布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发现中国竞技体育人才流动与分布的地理学归因、革新区域间优秀运动员和项目发展的筛选与划分方法、优秀运动员的“跨界跨项选材”与“异地竞训”等相关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以及地理信息系统Arc-GIS技术等研究方法,对2012年伦敦奥运会、2014年索契冬奥会、2016年里约奥运会、2018年平昌冬奥会中参赛的832名优秀运动员的成长地为研究对象进行地学归因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优秀运动员的地域分布与中国人口分布特征高度吻合,并符合人口分界线“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分布的基本规律,在东部沿海、中部、西部地区中各项群优秀运动员呈现“两极分化”、“东密西疏”的显着性失衡分布势态;其中胡焕庸线右侧黑、辽、鲁、京、苏、沪、闽等沿海省、直辖市为高簇值集聚分布区域;线左侧的藏、宁、青、甘、新等省、自治区为低簇值分布区域。2.我国优秀运动员的时空分布恰似一把蓄势待发的“弓箭”,其中华东、华中、华南地区的城市群构成一把“弓”形;以新疆为起点,经甘肃、宁夏、陕西至上海;以西藏为起点,经四川、重庆至上海的连线构成西北内陆→东部沿海的“两支箭”;自东部沿海向西北内陆地区呈现出“点状扩充、团状分布”的格局;各项群运动员多数集中在胡焕庸线右侧经济较发达、环境舒适、人口基数大的沿海城市群,其中东北、华东地区沿海城市分布集聚度明显高于西南、西北地区,整体空间分布自东向西人口数量跨幅较大,具体表现出“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北地区”梯度分布的显着差异性特征。3.空间因素是制约运动员成才、流动与分布的主导要素,具体包括空间内的自然地理要素、经济基础要素、历史文化要素、人力资本要素,以及由体育产业、基建设施、个人职业发展等构成的社会环境要素。其中省域间各异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要素支配着竞技项目类型布局;而区域经济水平、人力资源储备量强弱程度,以及个人心理动机直接决定了运动员流动及分布格局。同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运动员分布规律呈正相关性,并随经济发展格局呈“T”字形特征,并将环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及老东北工业经济区的城市作为辐射源的中心引擎,按照海拔的高低顺序实现“高密度城市群向邻近省市流动”或“低密度城市群向高密度省市靠拢”的双向互动的辐射性流动。4.我国优秀运动员时空分布特征的形成遵循了经济、社会、人口等学科领域中运用较广泛的“马太效应机制、梯度推移理论、中心辐射效应、非衡效应模式”的理论基础。并通过运用其发展规律,有效阐释、厘清省域空间内各项群优秀运动员的成才、流动、分布与“人口—资源—环境—文化”组构的地理学归因与互动逻理性关系。根据上述结论,笔者提出如下建议:1.建议各级地方充分利用其自身的区位自然地理与社会环境的有力资源,在确定优势、潜优势和弱势项目的基础上,优先发展拔尖的优势项目、着重开展潜优势竞技项目和优秀体育人才的培育来权衡各区域内竞技体育的整体竞技实力,尽可能缩小各区域竞技体育人才的失衡性分布。2.建议尝试打破传统常规选材的认知观,充分利用区位互补优势,依托竞技项目结构属性和人才体格特征,健全“跨界跨项”选材、培育的指标系统与政策制定。3.建议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在竞技体育训练经费、场地(馆)设施建设、教练员与运动员薪资补贴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与金额比重;建立相邻地区竞技体育协同发展的联动机制,并通过“点-线-面”的辐射效应和扩充模式,提升竞技实力和优秀运动员的培育、储备与输送。4.建议我国科研工作者在后续体育学科领域的相关研究过程中加强创新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注重借鉴、引入和融合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等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视角,拓宽与创新在竞技实力格局、竞技项目分布、运动员成才与流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思路,推进对体育学科相关领域的研究;建构符合我国优秀运动员“成才—流动—分布”的系统体系,改善各地区竞技实力与竞技人才的均衡性,推动竞技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建议今后研究者选用大样本量的对象进行分析与论证,以此来提升更具翔实性研究结果的说服力和实证数据的参考性价值。
段丽宁[2](2020)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路径构建》文中指出自北京奥运会我国夺得金牌榜首位,至第30届、31届我国金牌榜排名下降以来,竞技体育的发展愈受关注。资源配置不均衡、人才效益不高等现象已经严重制约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快速发展。鉴于此,本文提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进行后备人才培养路径的改革,以满足新常态下我国后备人才培养的诉求,使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改革紧跟国家政策步伐,创新与丰富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理论体系的需要。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是本文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在文中首先诠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其次,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下,探究分析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五要素问题,为深度理解问题,进一步剖析问题存在的成因;最后,根据问题的本源、当今时代的新发展理念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引领等,构建相对应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路径。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系为:有效制度供给是供给侧改革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核心内涵体现;供给侧改革是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新常态情势驱动;结构性改革是提升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效益的内在诉求。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表现为:人力数量、质量结构失衡;经费来源、分配结构失衡衡;场地数量、开放结构失衡;制度数量、分类结构失衡;创新能力、转化结构失衡。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成因:项目类别归属差异、地区经济水平不均、系统归属不同、举国体制的路径依赖、运动员退役保障出路不足、运动竞赛数量差异、体育项目市场化程度不均、监督激励机制不健全。4.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路径构建的指导思想为新发展理念:创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集约发展的动力引擎、协调——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诉求满足的根本保障。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路径构建内容为“八双”:“双创”创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举国体制模式和创新社会力量培养的模式;“双化”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科学化训练和人文化教育;“双减”减少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政治功利化和工具性管理;“双扩”扩大后备人才培养的专项化训练项目数量和适度扩大竞技后备人才参加竞技比赛的项目与比赛级别;“双转”竞技后备人才的主要来源从竞技体校向普通学校转变和体教分离向体教融合转变;“双进”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体育系统和非体育系统共同进步、共赢共享;“双到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政府主导到位和市场主体到位;“双配套”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选、训、赛、管、医、科一体化”配套制度改革和运动员退役出路方面的配套制度改革。6.基于供给侧改革“八双”政策主张的“八双组合路径”:“双创”是发展动力和方向指引;“双化”是贯穿于培养过程的核心主线;“双减”、“双扩”和“双进”构成了竞技体育领域培养的思路模式和具体方案;而“双转”、“双到位”和“双配套”构成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的基础支撑;“八双”之间相互联系又互为条件,共同构成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路径。
安昕雅[3](2019)在《兰州市体育运动学校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策略研究》文中提出田径作为基础大项,在各大综合性比赛中都占有较大的奖牌比重,所以田径实力是衡量一个地区体育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准。各市级体育运动学校作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摇篮,则更是肩负着重要使命。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大潮,地级市体校办学效益低、成材率低、出路难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兰州市体育运动学校是甘肃省培养田径后备人才的重要基地,多年来为省队、国家队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运动员。然而若要在田径竞赛中保持竞争力,后备人才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如何为兰州市体校田径后备人才的培养找准方向,以期全面提高甘肃省各基层体校的田径竞技水平。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兰州市体校14名田径教练员和33名教师以及160名田径运动员进行相关调查研究,了解兰州市体校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现状,找出影响兰州市体校田径后备人才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发展策略。得出如下结论:1.兰州市体校田径项目设置不全面,竞走、中长跑项目参训人员居多。通过分析省十四运会比赛成绩,发现兰州市体校田径运动队在省内具有一定的竞技实力,为兰州市夺得了15枚金牌占60%。但在本省优势耐力性项群中竞技实力薄弱,仅获得女乙竞走3枚金牌。2.兰州市体校田径教练员运动经历丰富,92.8%具备国家一级及以上等级。但队伍男女比例失调,年龄结构老化,41岁及以上占64.3%。田径教练员职称结构合理,但年均培训次数较少。今后应增加年轻教练的引进,加大对基层教练培训的重视,保持田径教练员队伍的可持续发展。3.兰州市体校教师队伍建设较好。男女比例均衡,学历水平较好,年龄结构合理,对科研的重视度较高。但66.7%的教师年均无参与培训。加强对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的拓展,提高对文化课的重视。4.兰州市体校田径后备人才队伍需继续完善。田径后备人才男女比例不均衡,独生子女男女比例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58.1%来自于农村地区。田径后备人才“赛练结合”不紧密,有69.4%的田径运动员未达到二级运动等级。今后学校田径队应多承办、联办相关赛事,重视培养运动员参赛经验的积累。5.兰州市体校田径教练员选材依据和初期训练内容的科学化水平有待提高。选材途径单一,跨项转项认知欠缺,虽然大部分教练认为跨项可行,但未尝试过。田径后备人才运动负荷时间合理,但教练员多年训练计划制定与日常监测方面实施较为松懈。往后应加大科学选材力度,提升跨项转项认知水平,注重人才流动。6.兰州市体校田径队伍输送方向较为多样化。整体输送率逐年呈上升趋势,但近5年高校升学率仍不理想。田径后备人才学习时间不充分,比赛耽误文化课的现象常有发生,但学校并未制定相关的补课计划,造成“学训矛盾”日益凸显。学校应加强文化课教育重视度,实行“体教产”三结合培养模式,拓宽后备人才发展道路。7.完善的保障体系是后备人才发展的基础。运动员表示伙食和医疗很不好的分别达到52.5%和21.2%,可见学校在这两方面都亟待改进与完善。教职人员工资待遇不满,运动员奖金奖励较低,导致部分人才外流现象需引起重视。本文调查分析了兰州市体育运动学校田径教练员、教师、田径运动员的现状。对田径后备人才的培养进行归纳总结,希望对兰州市体校田径后备人才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对甘肃省田径队伍的培养、训练及其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李鑫[4](2020)在《竞技体育跨项选材的多元诉求、多维特征及实践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跨项选材”是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和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一项重大举措。面对我国奥运项目“夏强冬弱”和新兴项目开展落后的现实情况,要想达到“全面参赛、恶补短板”的备战目标,就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跨项选材,以期在短时间内培养出能够参加世界大赛的运动员。但目前,我国的跨项选材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现存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通过对竞技体育跨项选材多元诉求、多维特征及实践启示进行研究,以此丰富我国竞技体育跨项选材的相关内容。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案例分析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对跨项选材的相关研究进行了逻辑梳理,对文中相关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简要的诠释,并在此基础上,较为深刻的分析了我国竞技体育跨项选材的多元诉求。其次对当前我国跨项选材实施情况特点予以分析,并通过对国内外跨项或转项成才的运动员进行统计,分析跨项选材的多维特征。最后提出跨项选材对我国的实践启示。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竞技体育跨项选材是我国早期转项成才的本土理念融合国外的选材理念所形成的时代产物。2、我国竞技体育跨项选材的多元诉求表现为双奥备战诉求、人才不足诉求、项目失衡诉求、成材率低诉求以及人才内在诉求。3、我国竞技体育跨项选材实施特点表现为:“东京奥运会”为主的夏奥项目以新兴极限项目牵头,橄榄球、皮划艇、赛艇、田径等项目依次推进,各项目实施阶段相对明确,具备激励保障措施,新兴项目报名人数呈现较大差异。“北京冬奥会”为主的冰雪项目设项覆盖面广,选材来源丰富,人才选拔多重筛选,选材指标较为详细,政策制度保障完善,实施效果颇见成效4、以竞技能力主导因素对具有跨项或者转项经历运动员归类发现同项群之间跨项成功率明显高于异项群,多维特征表现为相似的身体形态特征、相似的个性心理特征、相似的运动素质特征以及相似的核心技能特征。5、我国竞技体育跨项选材的实践启示有客观应对跨项,正确认识跨项选材的竞技价值;转变培养理念,建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注重项间移植,提倡运动员早期多项目训练;善用科技助力,提升跨项选材训练的科技含量;强化国际交流,“请进来”与“走出去”有机结合;增设跨项比赛,充分发挥运动竞赛的杠杆作用;完善激励保障,推动跨项选材合理有效的实施。
罗梽月[5](2019)在《甘肃省竞技小轮车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自2003年竞技小轮车项目被正式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以来,竞技小轮车成为各国奥运会的夺金热点,我国对竞技小轮车项目越来越重视,目前,我国浙江省、广东省、山东省、甘肃省小轮车发展较好,但由于我国竞技小轮车项目起步晚、人才少,该项目发展相对缓慢。近几年甘肃省的竞技小轮车运动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竞技小轮车项目的强省,在国内的各大竞技小轮车赛事上成绩斐然。本文主要探讨甘肃省竞技小轮车的发展现状,以期对我国竞技小轮车运动的发展及运动水平的提高提出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本研究运用文献法、调查法、数据统计法和归纳演绎法,对甘肃省竞技小轮车的发展历程、独特的优势、制约其发展的劣势、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与剖析,以期对我国竞技小轮车运动的发展及竞技水平的提高提出理论参考价值。通过研究得出,甘肃省竞技小轮车目前存在的优势有:(1)甘肃省有着高原、亚高原训练的地理优势条件;(2)教练员有丰富的训练经验;(3)运动员有丰富的比赛经验,与国内外竞技小轮车队学习、交流机会多;(4)运动员们具有吃苦耐劳、团结拼搏的精神;(5)甘肃省自行车项目对竞技小轮车发展的促进;(6)政府对竞技小轮车项目的大力支持推进了小轮车项目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有:(1)运动员心理调节能力弱,文化知识欠缺;(2)教练员科研成果不足;(3)运动设施、运动装备不完善;(4)运动恢复手段单一,膳食营养有所欠缺;(5)后备人才培养不足;(6)科研支撑有待提高;针对甘肃省竞技小轮车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以下建议:(1)配备心理辅导人员、营养师、按摩师;(2)增加外语和文化知识的学习;(3)针对教练员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4)大力宣传竞技小轮车运动项目;(5)完善运动设施、场地设备;希望专家、教授以及科研机构关注甘肃省竞技小轮车队。
王亚萌[6](2019)在《我国铁人三项优秀女子运动员竞技能力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铁人三项运动起源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和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在1990年批准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CTSA)在北京成立,同年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加入了中国奥委会和国际铁人三项联合会(ITU)。2000年成为奥运会项目,2001年开始,全国各省市才陆续成立铁人三项专业队,我国铁人三项开始进入初步发展阶段。由于铁人三项在我国开展较晚,竞赛成绩一直没有较大的突破,整体竞技水平不高,发展不够均衡,与国外铁人三项优秀运动员相比具有较大的差距。本文运用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铁人三项优秀女子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我国铁人三项优秀女子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因素,以及我国铁人三项优秀女子运动员与国外铁人三项优秀女子运动员的差异,旨在提高我国铁人三项优秀女子运动员竞技能力,为我国铁人三项目前的发展状况以及今后的训练提供建议。研究结果显示:(1)在体能方面,铁人三项运动员既要具有身材高大的特点,又需要具有充实度适中、体重不过重的特点。运动素质方面力量耐力、有氧耐力以及速度力量是三个子项目的共同特征。国内外运动员体能方面的差异是运动素质。(2)在技术方面,最重要的技术分别是游泳项目的途中游,自行车项目的踏蹬技术、弯道技术,以及长跑项目的呼吸和“极点”的处理。国内外运动员游泳技术方面的差异是途中游,自行车技术方面的差异是弯道技术,长跑技术差异是呼吸的调整。(3)在战术方面,最重要的战术分别是游泳项目的前半程战术,自行车项目的小组战术和长跑项目加大最后冲击距离战术。国内外运动员游泳战术方面的差异是后半程技术,自行车战术差异是小组战术,长跑战术差异是匀速跑战术。(4)在心理方面,心理能力最重要的是抗干扰能力。国内外运动员运动心理差异体现在承受干扰能力方面。(5)在运动智能方面,最重要的是运动感知和运动注意。国内外运动员运动智能存在差异是运动感知。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1)根据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运动素质水平以及身体机能水平对运动员进行选材,加强运动员体能训练。(2)根据各子项目技术的重要程度进行针对性训练,同时加强对各子项目弱势技术能力的提升。(3)加强战术能力训练,在提升运动员自身竞技能力的同时,增加队友之间战术配合能力。使运动员能够在不同场地和比赛状况时灵活的运用战术配合。(4)关注运动员赛前、赛中、赛后以及日常训练中的心理状态,找出运动员心理状态欠缺的原因并帮助其克服,关注不同竞技水平运动员对心理能力的不同要求。(5)提高运动员专业理论知识使其认识到运动智能的重要作用,建立运动智能测定和评价制度,并结合训练、比赛实际情进行评定。
刘艳[7](2019)在《甘肃省山地自行车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甘肃省男女自行车队是一支吃苦耐劳,作风顽强,勇于进取的战斗集体,省政府曾与1986年授予“陇原铁骑”的光荣称号。在甘肃省的竞技体育中,山地自行车、摔跤、柔道、中长跑、马拉松、皮划艇、曲棍球等曾经都是传统优势项目,都为甘肃竞技体育增添过辉煌。但近年来,随着各省市对竞技体育重视,以及竞技体育的迅速发展,甘肃曾经的优势项目逐渐在减弱!在国内外的比赛中成绩呈下滑趋势,但山地自行车项目仍能在近年来的国内大赛中为甘肃竞技体育取得优异成绩。为了了解甘肃省山地自行车运动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同时结合国内外有关山地自行车运动发展的现状,从训练方法、人才储备、赛事筹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为甘肃省山地自行车运动项目的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提出适用于甘肃地区山地自行车训练的有效措施,推动这一事业的发展。在本文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特尔菲法、实地考察法、归纳演绎法和SWOT分析法,对甘肃省山地自行车运动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甘肃省山地自行车运动发展的优势(1)甘肃省各级政府对山地自行车项目的政策支持;(2)独特的高原地理位置和低氧气候;(3)山地自行车运动时甘肃省的竞技优势项目;(4)运动员吃苦耐劳的精神;(5)教练员对山地自行车项目执着的信念;(6)教练员积累了丰富的训练手段和训练方法。2.甘肃省山地自行车运动发展的劣势(1)组织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2)教练员队伍建设不全;(3)山地自行车项目后备人才不足;(4)山地自行车项目发展存在资金瓶颈;(5)场地器材不完善;(6)运动员营养补充不足;(7)缺乏医疗监督团队;(8)运动员专业理论知识欠缺;(9)与世界山地自行车先进国家的学习交流机会较少;(10)运动员专项力量与变速能力差;(11)科研薄弱。3.甘肃省山地自行车运动发展的机遇有(1)中国自行车协会的大力支持;(2)新时期下国家相关政策对体育事业的重视;(3)甘肃省相关政策对山地自行车运动项目的支持。4.甘肃省山地自行车发展面临的挑战有(1)甘肃省基础体育的发展制约山地自行车运动的发展;(2)与体育强国、体育强省之间的差距;(3)山地自行车运动与其它体育项目的竞争激烈;(4)赛事安排密集;(5)山地自行车项目成本投入高。针对甘肃省山地自行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发展建议:(1)加大山地自行车运动资金投入;(2)急需解决山地自行车远动员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可以在初中高中开设山地自行车课程,这样可以解决山地自行车后备人才的问题;(3)科研人员加入;(4)配备营养师、医疗团队、心理辅导人员、机械师这些不可或缺的人员;(5)加强运动员专业理论知识的和其它文化知识的学习。
陆国田[8](2018)在《我国12-17岁中长跑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标准研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田径整体竞技实力稳步提升,但男、女中长跑项目相对落后。非洲中长跑项目仍占据优势,邻国日本的中长跑竞技实力已经整体超越中国。建设“体育强国”的时代背景及2020年东京奥运会田径项目“全面参赛”目标,对提高我国中长跑竞技实力提出了要求,对加强中长跑“选材”与“育才”工作指明了方向,1992年全国范围测试的中长跑选材标准已时隔近30年,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手段的进步,青少年身体形态和竞技能力的变化等,亟待对选材指标体系进行更新和完善。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建立初选指标体系;通过专家访谈法确定测试指标体系及选材指标权重等;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相关数据资料;测试法严格按照测试程序执行;通过数理统计法对选材指标数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因子分析法筛选指标、百分位数法确定选材标准。研究结果与结论:(1)中长跑项目特征为本研究选材指标体系的确定提供了依据;论文的研究基础人类遗传学原理、人体生长发育规律和人体运动素质发展敏感期为不同年龄段选材指标体系的确定、权重的确定和最终标准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2)在选材指标筛选原则的指导下,经历了初步筛选、教练员与专家论证筛选、测试指标统计学筛选、多因素分析筛选等过程,最终确定了我国12-17岁中长跑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涉及到男、女不同性别,12-13岁、14-15岁、16-17岁不同年龄段的,包括身体形态指标、身体素质指标、身体机能指标、心理特征指标、家系调查指标及教练员经验评定指标在内的主观评价体系与客观评价体系相结合的选材指标体系。(3)在科学构建的选材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经历了一级指标权重的初步确定与修正;主观、客观二、三级指标权重的确定;确定了包括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及心理特征在内的选材客观指标的单项评价标准和综合评价标准;确定了包括专项技术、家系调查和教练员经验评定在内的主观评价等级和评分标准,最终有效制定出我国12-17岁中长跑运动员选材评价标准。同时对选材标准进行了回代检验,回代检验结果符合要求,体现出本研究选材标准制定的有效性。
徐全汛[9](2018)在《体育强国背景下甘肃省基层体校后备人才选材现状与问题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党中央适时提出了把我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战略目标,对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新时代体育事业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会议中强调:“一定要把发展体育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精心谋划,狠抓落实,不断开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加快体育强国建设步伐”。在向体育强国迈进的过程中,竞技体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运动选材、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管理是竞技体育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训练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差距在逐渐缩小,科学选材就成为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的关键。但查阅文献发现,2000年以来,我国关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材”的研究明显较少,很难全面反映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的现状。在推进体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下,目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材工作到底是如何进行的?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基层体校的选材工作又是如何进行的?与经济发达地区的选材工作差别在哪里?这些问题有必要做一下梳理和研究,以期进一步了解体育强国背景下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材研究的现状,为体育强国建设夯实基础。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对甘肃省8所基层体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材工作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并与山东省烟台市体校选材工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甘肃省基层体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材工作存在以下重要问题:1、甘肃省基层体校后备人才生源短缺,就业率较低、招生工作困难、生源质量较差。2、甘肃省基层体校领导对科学选材的重视程度较低,教练员对选材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导致教练员科学化选材程度较低。3、甘肃省基层体校选材指标使用率较低,无专业的选材组织机构,选材测试设备不齐全,无专业测试人员。4、甘肃省基层体校教练员选材以自己的经验为主,测试为辅,如遇到选材难题都是通过与自己体校的教练员交流解决,与科研所合作较少。5、甘肃省基层体校对后备人才选材经费投入较少,经费来源渠道单一,无法开展大规模选材工作和购买先进的选材测试仪器设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在体育强国背景下,甘肃省基层体校应该走“双向培养”之路,拓展生源渠道。2、更新基层体校领导管理观念,从选材、训练、管理等方面重新认识选材的重要性。同时基层体校领导还应该加大对教练员实施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共同为体育强国建设储备精英人才。3、在建设体育强国背景下,甘肃省基层体校应该重新组建专业的选材组织机构,其人员主要由教练员和科研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基层体校后备人才的选材研究和测试,并且配备相应的选材测试仪器,转变经验选材观念。4、加强基层体校选材工作与科研所合作,推进选材工作的科学性,选出优才,提高成材率。5、甘肃省基层体校应该走市场化道路,转变管理模式,加大经费投入,拓展经费渠道。
骆学锋[10](2011)在《青少年女子长跑运动员基础训练阶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个案(山东省省体校)法,对我国青少年女子长跑运动员基础训练阶段进行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我国青少年女子长跑运动员群体波动较大,队伍稳定性差,注册人数逐年递减,直接威胁我国潜优势项目人才储备;女子注册人数大大低于男子;后备人才年龄分布不合理,注册年龄限制偏大,未考虑性别差异;运动员选择专项时较盲目,缺乏宏观指导和调控,导致参与长跑项目人数分布极不平衡;少年优秀长跑运动员(女11-14岁,男11-16岁)年龄结构较合理,女子运动员比例趋于合理,甘肃、河北、内蒙古、青海等优势省份人才偏少。2、大部分长跑青少年家庭条件较差,进入少体校年龄偏晚,平均滞后1-3年;成就动机较高、训练目标切合实际,能够处理好文化课与运动训练关系,与教练员交流状况良好,但对将来就业有后顾之忧,对文化课持态度不积极;存在过度训练情况,损伤情况在接受范围之内,多为劳损和骨膜炎,且多为训练学原因造成。3、其执教教练员年龄分布较合理,高学历和高职称人才比例较低,专业运动员出身比例较高;基础训练指导思想不明确,执教目标存在偏差和短视行为,对文化课的态度和训练中的重视程度并不相符,参与科研和训练计划制定情况不甚理想,大部分体校经费和场地、科研条件不能满足训练需求;较少采用训练过程控制较为精细、科技含量高、对于客观条件要求高、不符合长跑项目竞技特征、过程控制性等训练方法;一般耐力、专项耐力、速度力量、心理训练内容单一,手段落后,其选用受经费设施等软硬件客观条件制约较大。4、女子长跑运动员青少年时期专项成绩的增长比例,在少年基础训练阶段增长过快,青年专项提高阶段增长比例低于训练大纲标准,高水平阶段增长预留空间不足,最终将限制运动员应该达到的最高成绩水平。5、女子长跑运动员基础训练阶段训练和参赛安排与青年阶段“趋同”,年(周)训练次数大大超出大纲标准,年度参赛略显不足,且分布不均级别不高,存在较为严重的早期专项化;一般训练、技术、速度、力量训练比例偏低,训练内容、方法和手段缺乏多样性,多项训练较少;训练负荷安排节奏变化合理,训练的高负荷量和高强度比例导致有氧训练不足,有氧和无氧训练比例失衡和倒置,训练效益不高;准备和整理活动监督管理情况较差,协调能力训练安排不足,少年长跑运动员协调能力(反复横跨)明显优于青年优秀长跑运动员。
二、甘肃省少年自行车运动员的选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肃省少年自行车运动员的选材(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优秀运动员地域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研究假设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空间分异”的概述 |
2.1.2 “胡焕庸线”的概述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关于人口地理学空间分布的相关研究 |
2.2.2 关于竞技体育区域发展及战略的研究 |
2.2.3 关于竞技体育项目区域分布特征研究 |
2.2.4 关于竞技体育人才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
2.2.5 文献述评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数理统计法 |
3.2.3 对比分析法 |
3.2.4 Arc-GIS技术 |
3.2.5 逻辑分析法 |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我国优秀运动员地域分布现况分析 |
4.1.1 优秀运动员数量的整体空间分布现况 |
4.1.2 各类竞技体育项群人才的整体空间分布现况 |
4.2 我国优秀运动员的地域分布特征分析 |
4.2.1 地域板块优秀人才的分布特征 |
4.2.2 格斗竞技类运动项群人才分布特征 |
4.2.3 身体接触性竞技类运动项群人才分布特征 |
4.2.4 隔网竞技类运动项群人才分布特征 |
4.2.5 同时竞技类运动项群人才分布特征 |
4.2.6 次第竞技类运动项群人才分布特征 |
4.3 我国优秀运动员地域分布的动力因素分析 |
4.3.1 自然地理环境因素 |
4.3.2 区域经济水平因素 |
4.3.3 地域传统文化因素 |
4.3.4 人力资本贮备因素 |
4.3.5 其它社会环境因素 |
4.4 我国优秀运动员地域分布的形成机制分析 |
4.4.1 “马太效应”机制 |
4.4.2 “梯度推移”理论 |
4.4.3 “中心辐射”效应 |
4.4.4 “非衡效应”模式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路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新常态”下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诉求 |
1.1.2 后备人才培养路径的言人人殊与亟待完善 |
1.1.3 贯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的需要 |
1.1.4 后备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构建的需求 |
1.1.5 创新与丰富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理论体系的需要 |
1.2 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
1.3 相关理论基础 |
1.3.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西方供给经济学 |
1.3.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1.4 文献综述 |
1.4.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我国不同领域的相关研究 |
1.4.2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案例分析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重要概念释义 |
3.1.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3.1.2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
3.1.3 人才培养路径 |
3.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逻辑关系诠释 |
3.2.1 有效制度供给:供给侧改革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核心内涵体现 |
3.2.2 供给侧改革: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新常态情势驱动 |
3.2.3 结构性改革:提升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效益的内在诉求 |
3.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3.3.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
3.3.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成因 |
3.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路径构建 |
3.4.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路径构建的指导思想 |
3.4.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路径构建内容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
附件二 |
附件三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兰州市体育运动学校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国内研究现状 |
2.1.2 国外研究现状 |
2.2 概念界定 |
2.2.1 体育运动学校 |
2.2.2 后备人才 |
2.2.3 田径后备人才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实地考察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兰州市体育运动学校田径后备人才培养历程 |
4.1.1 初建发展阶段 |
4.1.2 艰苦过渡阶段 |
4.1.3 稳定快速发展阶段 |
4.2 兰州市体校田径运动队伍基本情况 |
4.2.1 田径运动队项目设置 |
4.2.2 田径教练员队伍结构 |
4.2.3 教师队伍结构 |
4.2.4 田径后备人才队伍结构 |
4.3 兰州市体校培养田径后备人才现状调查分析 |
4.3.1 田径教练员选材情况 |
4.3.2 田径后备人才训练状况 |
4.3.3 田径运动队伍输送概况 |
4.3.4 运动员体教结合开展情况 |
4.3.5 田径运动队管理现状 |
4.4 兰州市体校田径后备人才竞赛成绩状况 |
4.4.1 参加甘肃省运会田径比赛成绩分析 |
4.4.2 兰州市体校田径优劣势项目分布 |
4.5 兰州市体校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 |
4.5.1 社会因素 |
4.5.2 家庭因素 |
4.5.3 教练员因素 |
4.5.5 运动员因素 |
4.5.6 综合因素 |
4.6 兰州市体育运动学校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策略 |
4.6.1 利用地域优势,突出重点项目,适当调整项目布局 |
4.6.2 提高教职人员综合素质,完善学校奖励机制 |
4.6.3 注重科学选材,拓宽选材渠道,重视人才流动 |
4.6.4 贯穿多年训练计划,加强后备人才全面身体素质发展 |
4.6.5 扩大经费渠道,优化竞赛体制多样化 |
4.6.6 实行“体教产”三结合培养模式,拓宽后备人才发展道路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致谢 |
(4)竞技体育跨项选材的多元诉求、多维特征及实践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
1.1.1 “舶来品”的跨项选材及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影响 |
1.1.2 跨项选材引起竞技体育界的“热潮”,众说纷纭 |
1.1.3 满足多元诉求:我国竞技体育客观窘况呼吁跨项选材 |
1.1.4 探寻多维特征:跨项选材培养运动员成功的关键要素 |
1.1.5 深思实践启示:创新和丰富我国运动员培养理论体系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理论基础 |
1.3.1 项群训练理论 |
1.3.2 运动技能迁移理论 |
1.4 文献综述 |
1.4.1 关于运动员选材的相关研究 |
1.4.2 关于运动技能迁移的相关研究 |
1.4.3 关于运动员转项训练的相关研究 |
1.4.4 关于跨项选材的相关研究 |
1.4.5 研究综述小结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案例分析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理论诠释:“我国竞技体育跨项选材”概念的提出 |
3.1.1 跨项选材的理念缘起 |
3.1.1.1 转项成才—我国跨项选材可参考的本土理念初探 |
3.1.1.2 天赋转移—我国跨项选材可融合的国外理念拓展 |
3.1.2 跨项选材的内涵界定 |
3.2 多元诉求:我国竞技体育跨项选材实施的深层原因 |
3.2.1 双奥备战诉求:我国竞技体育应对现实挑战的重要举措 |
3.2.2 人才不足诉求:我国冬季项目后备人才可选择资源匮乏 |
3.2.3 项目失衡诉求:我国竞技体育项目发展非均衡问题突显 |
3.2.4 成才率低诉求:我国竞技体育早期定向选材局限性较大 |
3.2.5 人才内在诉求: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利用效益最大化 |
3.3 实施现状:我国竞技体育跨项选材项目的开展情况 |
3.2.1 以“东京奥运会”为主的夏奥项目 |
3.2.1.1 新兴极限项目为主,部分项目依次推进 |
3.2.1.2 实施阶段相对明确,设置激励保障措施 |
3.2.1.3 新兴项目报名及集训人数呈现一定差异 |
3.2.2 以“北京冬奥会”为主的冰雪项目 |
3.2.2.1 项目设置覆盖面广,选材来源相对丰富 |
3.2.2.2 选拔经过多轮筛选,选材标准较为详细 |
3.2.2.3 政策制度保障完善,实施效果颇见成效 |
3.4 多维特征:国内外跨项及转项成才案例的实践探索 |
3.4.1 竞技能力归类:国内外跨项及转项成材运动员的项群流动 |
3.4.1.1 体能主导类向体能主导类 |
3.4.1.2 体能主导类向技能主导类 |
3.4.1.3 技能主导类向技能主导类 |
3.4.1.4 技能主导类向体能主导类 |
3.4.2 多维特征分析:国内外跨项及转项成才运动员的集中表现 |
3.4.2.1 相似身体形态—运动员具备跨项选材的外在特征 |
3.4.2.2 相似个性心理—运动员具备跨项选材的内在特征 |
3.4.2.3 相似运动素质—体能类项目跨项选材的核心特征 |
3.4.2.4 相似核心技能—技能类项目跨项选材的移植特征 |
3.5 实践启示:我国竞技体育跨项选材培养的理性认知 |
3.5.1 客观应对跨项,正确认识跨项选材的竞技价值 |
3.5.2 转变培养理念,建立“多样化”人才选拔培养模式 |
3.5.3 注重项间移植,提倡运动员早期多项目的训练 |
3.5.4 善用科技助力,提升跨项选材训练的科技含量 |
3.5.5 强化国际交流,“请进来”与“走出去”有机结合 |
3.5.6 增设跨项比赛,充分发挥运动竞赛的杠杆作用 |
3.5.7 完善激励保障,推动跨项选材合理有效的实施 |
4 研究结论 |
5 研究不足与展望 |
5.1 研究不足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甘肃省竞技小轮车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竞技小轮车运动项目的健身价值 |
1.1.2 竞技小轮车运动项目的娱乐价值 |
1.1.3 竞技小轮车运动项目的竞技价值 |
1.1.4 我国竞技小轮车运动水平处于世界后位 |
1.1.5 甘肃省竞技小轮车发展速度快 |
1.2 国内外竞技小轮车运动发展概述 |
1.2.1 国际小轮车运动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1.2.2 我国小轮车运动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价值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调查法 |
2.2.3 归纳演绎法 |
2.2.4 数据统计法 |
第3章 甘肃省竞技小轮车发展现状与分析 |
3.1 甘肃省竞技小轮车发展现状 |
3.1.1 甘肃竞技小轮车发展历程 |
3.1.2 甘肃省竞技小轮车队取得的成绩 |
3.1.3 甘肃省竞技小轮车人力资源现状 |
3.1.4 甘肃省竞技小轮车物力及政策保障现状 |
3.2 甘肃省竞技小轮车发展因素分析 |
3.2.1 促进因素分析 |
3.2.2 制约因素分析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附件 |
(6)我国铁人三项优秀女子运动员竞技能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依据 |
1.2.1 女子铁人三项运动竞技发展的需要 |
1.2.2 竞技体育科学训练理论的需要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相关概念界定 |
1.4.2 铁人三项运动成绩相关研究 |
1.4.3 铁人三项发展状况研究 |
1.4.4 铁人三项选材相关研究 |
1.4.5 铁人三项运动训练相关研究 |
1.4.6 铁人三项运动员特征相关研究 |
1.4.7 铁人三项竞技能力相关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法 |
2.2.2 调查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我国铁人三项运动发展现状 |
3.1.1 铁人三项比赛现状 |
3.1.2 铁人三项场地现状 |
3.1.3 铁人三项竞赛管理现状 |
3.1.4 铁人三项后备人才培养现状 |
3.1.5 铁人三项在群众中开展现状 |
3.2 我国铁人三项优秀女子运动员竞技能力分析 |
3.2.1 运动员体能分析 |
3.2.2 运动员技术能力分析 |
3.2.3 运动员战术能力分析 |
3.2.4 运动员心理、运动智能能力分析 |
3.2.5 我国铁人三项优秀女子运动员竞技能力重要程度分析 |
3.3 国内外铁人三项优秀女子运动员竞技能力差异分析 |
3.3.1 运动员体能差异分析 |
3.3.2 运动员技术差异分析 |
3.3.3 运动员战术能力差异分析 |
3.3.4 运动员心理能力差异分析 |
3.3.5 运动员运动智能差异分析 |
3.4 提高我国铁人三项优秀女子运动员竞技能力对策 |
3.4.1 提升训练科学性 |
3.4.2 建立科学培训、管理机制 |
3.4.3 制定程序化参赛方案 |
3.4.4 建立选材指标体系、完善选材标准 |
3.4.5 加强体能及技战术训练 |
3.4.6 加强心理素质训练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我国铁人三项优秀女子运动员竞技能力分析》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B 《我国铁人三项优秀女子运动员竞技能力分析》教练员调查问卷 |
附录C 《我国铁人三项优秀女子运动员竞技能力分析》运动员调查问卷 |
附件D 《我国铁人三项优秀女子运动员竞技能力分析》教练员问卷效度检验 |
附件E 《我国铁人三项优秀女子运动员竞技能力分析》运动员问卷效度检验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甘肃省山地自行车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山地自行车运动发展概述 |
1.2.1 国外山地自行车运动发展概况 |
1.2.2 国内山地自行车运动发展概况 |
1.3 国内山地自行车竞赛项目分类 |
1.3.1 山地自行车个人计时赛 |
1.3.2 山地自行车越野赛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1 目的 |
1.5.2 意义 |
1.6 研究价值 |
1.7 创新 |
第2章 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
2.1 研究方法 |
2.1.1 文献资料法 |
2.1.2 特尔菲法 |
2.1.3 实地调查法 |
2.1.4 归纳演绎法 |
2.1.5 SWOT分析法 |
2.1.6 问卷调查法 |
2.2 研究对象 |
第3章 甘肃省山地自行车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 |
3.1 甘肃省山地自行车发展的优势(strength) |
3.1.1 甘肃省各级政府对山地自行车项目的政策支持 |
3.1.2 独特的高原地理位置和低氧气候 |
3.1.3 甘肃省山地自行车运动取得的优异成绩 |
3.1.4 甘肃山地自行车运动员传承了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精神 |
3.1.5 教练员对山地自行车运动项目的执着信念 |
3.1.6 教练员积累了丰富的训练手段和训练方法 |
3.2 甘肃省山地自行车发展的劣势分析(Weakness) |
3.2.1 组织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
3.2.2 教练员队伍建设不全 |
3.2.3 后备人才不足 |
3.2.4 山地自行车项目发展存在资金瓶颈 |
3.2.5 场地器材不完善 |
3.2.6 运动员营养补充不足 |
3.2.7 缺乏医疗监督团队 |
3.2.8 运动员专业理论知识欠缺 |
3.2.9 与世界山地自行车先进国家的学习交流少 |
3.2.10 运动员专项力量与变速能力差 |
3.2.11 科研薄弱 |
3.3 甘肃省山地自行车发展的机遇(Opportunities) |
3.3.1 得到中国自行车协会的大力支持 |
3.3.2 新时期下国家相关政策给山地自行车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
3.3.3 甘肃省相关政策为山地自行车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
3.4 甘肃省山地自行车发展面临的挑战(Threats) |
3.4.1 甘肃省基础体育发展制约山地自行车运动的发展 |
3.4.2 与体育强国、体育强省之间的差距 |
3.4.3 与其它体育项目的激烈竞争 |
3.4.4 赛事安排比较密集 |
3.4.5 山地自行车运动项目成本投入高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附件 |
(8)我国12-17岁中长跑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标准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需求 |
1.1.2 体育相关政策、条令的严格要求 |
1.1.3 中长跑的“国际形势”及我国“中长跑地位”下滑 |
1.1.4 中长跑竞技后备人才“选材指标与标准”亟待更新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中长跑 |
1.3.2 运动员选材 |
1.3.3 选材标准 |
1.4 论文框架与创新 |
1.4.1 论文框架 |
1.4.2 研究创新 |
2 文献综述 |
2.1 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的发展历程、阶段划分与工作步骤 |
2.1.1 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的总体发展历程 |
2.1.2 我国运动员选材的阶段划分 |
2.1.3 我国运动员选材的工作步骤 |
2.2 运动员选材“模式”的历史发展与前沿动态 |
2.2.1 “阶段”选材模式(“哈雷”选材模型) |
2.2.2 “滑动群体法”选材模式(“里涅”选材模型) |
2.2.3 “理论三角”选材模式 |
2.2.4 “金字塔”选材模式 |
2.2.5 “发育分型”与“选育”选材模式(“综合评价”选材模型) |
2.2.6 “竞技能力主导”选材模式 |
2.2.7 “基因”选材 |
2.2.8 “跨界”与“跨项”选材 |
2.3 “国外”部分国家运动员选材的研究 |
2.3.1 德国 |
2.3.2 俄罗斯 |
2.3.3 美国 |
2.3.4 澳大利亚 |
2.4 运动员选材标准构建“方法”的研究 |
2.5 中长跑运动员“选材”方面的研究 |
2.6 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研究对象 |
3.1.2 测试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调查法 |
3.2.3 测试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3 研究技术路线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中长跑项目特征及“选材”的理论基础 |
4.1.1 中长跑项目特征 |
4.1.2 “选材”的理论基础 |
4.1.3 小结 |
4.2 我国12-17岁中长跑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选材指标筛选原则 |
4.2.2 选材指标筛选的步骤与方法 |
4.2.3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与分组依据 |
4.2.4 12-17岁中长跑运动员竞技能力测试指标筛选 |
4.2.5 12-17岁中长跑运动员选材测试指标因子分析筛选 |
4.2.6 12-17岁中长跑运动员选材主观指标确定 |
4.2.7 12-17岁中长跑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的确定 |
4.2.8 小结 |
4.3 我国12-17岁中长跑运动员选材标准研制 |
4.3.1 选材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2 选材客观指标等级与评分标准的确定 |
4.3.3 选材客观指标综合评价等级标准与回代检验 |
4.3.4 选材主观指标等级与评分标准的确定 |
4.3.5 我国12-17岁中长跑运动员选材标准的确定 |
4.3.6 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与建议 |
5.1.1 明确了中长跑的项目特征及选材的理论基础 |
5.1.2 科学构建我国12-17岁中长跑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 |
5.1.3 有效制定我国12-17岁中长跑运动员选材标准 |
5.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选材指标确定调查问卷(第一轮) |
附录B 选材指标确定调查问卷(第二轮) |
附录C 选材指标确定调查问卷(第三轮) |
附录D 运动员心理调查问卷 |
附录E 运动员家系调查问卷 |
附录F 选材指标测试细则 |
附录G 选材指标测试表 |
附录H 选材指标重要程度问卷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体育强国背景下甘肃省基层体校后备人才选材现状与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选材概况 |
2.2 国内选材概况 |
2.3 与研究有关概念界定 |
2.3.1 体育强国 |
2.3.2 人才选材 |
2.3.3 基层体校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第4章 结果与研究分析 |
4.1 体育强国背景下甘肃省基层体校生源情况、选材途径调查分析 |
4.1.1 甘肃省基层体校生源情况调查 |
4.1.2 甘肃省基层体校选材途径调查分析 |
4.2 甘肃省基层体校领导对科学选材的重视程度分析 |
4.3 甘肃省基层体校后备人才选材人员基本情况 |
4.3.1 基层体校教练员执教年龄 |
4.3.2 基层体校教练员学历分析 |
4.3.3 基层体校教练员选材培训情况 |
4.3.4 基层体校教练员执教前的经历情况分析 |
4.3.5 基层体校教练员选材论文发表情况 |
4.4 甘肃省基层体校后备人才选材指标选用情况 |
4.4.1 形态类指标 |
4.4.2 机能类指标 |
4.4.3 心理类指标 |
4.4.4 智力类指标 |
4.4.5 素质类指标 |
4.4.5.1 力量类指标 |
4.4.5.2 速度类指标 |
4.4.5.3 耐力类指标 |
4.4.5.4 柔韧类、平衡类和韵律类指标 |
4.4.6 技能指标、专项指标 |
4.4.7 无指标情况 |
4.5 甘肃省基层体校教练员执行选材标准现状 |
4.6 甘肃省基层体校后备人才输送情况 |
4.7 甘肃省基层体校运动员选材测试设备应用情况、经费现状 |
4.7.1 甘肃省基层体校运动员选材测试设备应用情况 |
4.7.2 甘肃省基层体校运动员选材经费调查情况 |
4.8 在体育强国背景下甘肃省基层体校选材和经济发达省市基层体校选材比较分析 |
4.8.1 两地区基层体校教练员选材指标使用情况比较分析 |
4.8.2 两地区基层体校领导对选材工作支持态度比较分析 |
4.8.3 两地区基层体校选材经费投入情况比较分析 |
4.8.4 两地区基层体校拥有选材测试仪器设备情况比较分析 |
4.8.5 两地区基层体校教练员选材与科研所合作情况比较分析 |
4.9 在体育强国背景下甘肃省基层体校后备人才选材存在的问题分析 |
4.9.1 甘肃省基层体校招生困难,生源质量差 |
4.9.2 甘肃省基层体校领导对科学选材重视程度较低 |
4.9.3 甘肃省基层体校选材指标选用较少,无专业选材组织机构 |
4.9.4 甘肃省基层体校选材工作与科研所合作较少 |
4.9.5 甘肃省基层体校选材经费严重不足,选材测试仪器设备不齐全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10)青少年女子长跑运动员基础训练阶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1.1 长跑项目训练的相关研究 |
2.1.2 基础训练的研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2.1 中长跑项目的研究 |
2.2.2 儿童和青少年田径运动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方法和技术路线 |
3.1 研究对象 |
3.1.1 长跑项目的确定 |
3.1.2 代表省份的确定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调研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个案研究法 |
3.2.4 实证研究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3.3 研究技术路线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我国长跑项目运动员基础训练阶段理论研究 |
4.1.1 长跑项目运动员基础训练的定义、阶段划分 |
4.1.2 国内外基础训练阶段训练、竞赛体制的比较研究 |
4.2 我国长跑项目青少年运动员及其执教教练员的调查研究 |
4.2.1 我国长跑项目青少年运动员执教教练员的调查分析 |
4.2.2 我国长跑项目青少年运动员的调查分析 |
4.3 我国女子长跑项目青少年基础训练阶段现状调查分析 |
4.3.1 女子长跑少年基础训练和青年专项提高阶段训练现状调查分析 |
4.3.2 青少年女子长跑运动员专项成绩的年龄增长规律调查分析 |
4.3.3 青少年女子长跑运动员训练的宏观状况调查分析 |
4.4 青少年女子长跑运动员基础训练阶段内容和负荷特点实证调研 |
4.4.1 典型周训练结构调研 |
4.4.2 赛前六周训练结构调研 |
4.4.3 协调能力调研和测试 |
5 结论和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研究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甘肃省少年自行车运动员的选材(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优秀运动员地域分布特征研究[D]. 张泽君.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路径构建[D]. 段丽宁. 天津体育学院, 2020(08)
- [3]兰州市体育运动学校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策略研究[D]. 安昕雅.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8)
- [4]竞技体育跨项选材的多元诉求、多维特征及实践启示[D]. 李鑫. 天津体育学院, 2020(08)
- [5]甘肃省竞技小轮车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罗梽月. 兰州理工大学, 2019(08)
- [6]我国铁人三项优秀女子运动员竞技能力分析[D]. 王亚萌. 河南大学, 2019(01)
- [7]甘肃省山地自行车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D]. 刘艳. 兰州理工大学, 2019(08)
- [8]我国12-17岁中长跑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标准研制[D]. 陆国田. 北京体育大学, 2018(01)
- [9]体育强国背景下甘肃省基层体校后备人才选材现状与问题分析[D]. 徐全汛. 鲁东大学, 2018(10)
- [10]青少年女子长跑运动员基础训练阶段研究[D]. 骆学锋. 北京体育大学,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