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干旱区盐碱地排水标准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张万银[1](2020)在《石河子垦区盐碱地食叶草根系分布特征研究》文中认为人口的迅速增长、工农业用地的增加导致土壤资源短缺。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发展,致使土壤资源更加紧张。盐碱地作为一种重要的土地资源,进入人们的视线,改良和利用盐碱地成为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的有效手段。生物改良措施是改良盐碱地重要方法之一。食叶草作为新型蓼科植物,具备抗盐碱特性。为研究盐碱地食叶草根系分布特征,本研究利用原位监测法和剖面采样法对食叶草根系进行观测采集,研究不同观测方法盐碱地食叶草根系相互关系,盐碱地不同时期食叶草根系剖面分布特征,盐碱地不同时期食叶草生物量变化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原位法与剖面法测得食叶草根长、根体积变化趋势一致,呈现正相关性,且两种方法在020cm土层测得根长、根体积都是最大。剖面法测得的根长、根体积高于原位法测得的。剖面法与原位法测得的根长、根体积呈现显着的线性关系,R2分别为0.354和0.941。2.随着月份的增加,食叶草根系逐渐向下生长。食叶草根系6月份分布在050 cm,9月份增至70 cm,11月份增至80 cm。食叶草根长、平均根直径、根体积都变化表现为: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垂直方向上,6月、9月、11月份食叶草根长、平均根直径、根体积主要分布在030 cm。从不同土层来看,6月、9月、11月份根长、平均根直径、根体积都表现为表层(030 cm)>底层(3080 cm)。3.食叶草根系的生物量主要分布在030 cm土层中,食叶草根系生物量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小,随月份的增加呈现增长的趋势。随着月份的增加,食叶草生物量是逐渐增加的。食叶草根系生物量的表层土壤(030 cm)中占很大比例。原位法与剖面法测得的食叶草根长、根体积变化趋势一致,呈现正相关,且在020 cm土层测得的根长、根体积都是最大。食叶草根系分布区域随着月份的增加逐渐增加。根系主要分布在030 cm土层。根长、平均根直径、根体积随着月份的增加,呈递增趋势,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食叶草地上部生物量与根系生物量都随月份的增加逐渐增加。
李开明[2](2020)在《灌水量和暗管埋深对排水排盐规律的影响与数值模拟》文中提出目的:中国的西北部属于干旱地区,水资源严重匮乏,土壤盐渍化问题突出。20世纪末,新疆地区大面积推广膜下滴灌技术之后,逐渐荒废了原有的排水渠,形成了“滴灌无排”的模式。这种模式短期内可以湿润根系层,使得根系层暂时脱盐,但长期会使新疆地区土壤次生盐渍化加剧,严重影响了该地区农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暗管排水工程是治理土壤盐渍化的重要手段,其中灌水量和暗管埋深是排水排盐效率的2个重要影响因素。方法:本文基于暗管排水模型试验和HYDRUS数值模型,通过控制暗管埋深和灌水量,研究二者对水盐运移规律的影响,确定单指标优化的最佳暗管埋深和灌水量组合,验证数值模型后,利用优化后的数值模型参数,建立146团盐荒地的数值模型。结果:研究了暗管埋深和灌水量对农田各土层水盐运移的影响和总盐变化规律,确定出最优治理方案。结论:(1)土柱试验利用回归方程确定出各响应变量所对应的最优灌水量和暗管埋深组合,其中,D60W42.96(D代表暗管埋深,cm;W代表灌水量,L)处理下,060cm平均脱盐率达到最大,为83.15%;D73.88W42.45处理下,080cm平均脱盐率达到最大,为78.74%;D80.41W42.96处理下,0100cm平均脱盐率达到最大,为77.28%;D100W45处理下,暗管排盐率达到最大,为30.65%;D96.73W45处理下,地下水排盐率达到最大,为50.76%。(2)土柱和土槽在暗管排水的影响下,各土层脱盐显着。利用HYDRUS软件得到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度较高,土柱含水率最大RMSE值和最小R2分别为1.677%和0.857,含盐量最大RMSE值和最小R2分别为1.720g·kg-1和0.865;土槽含水率最大RMSE值和最小R2分别为0.972%和0.731;土槽含盐量最大RMSE值和最小R2分别为0.205 g·kg-1和0.729,均在可接受范围内。(3)利用数值模型对146团盐荒地进行模拟显示,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土壤的脱盐程度越来越大,随着暗管埋深的增加,土壤的脱盐效果越来越好,但暗管埋深对土壤平均含盐量的影响较小。暗管埋深2.2 m和灌溉定额480 m3/亩处理下的0200 cm深度范围脱盐率最大,为最佳灌水量和暗管埋深组合,膜下和整体脱盐率分别达到了51.72%和16.67%。(4)随着距暗管水平距离的增加,各层土壤含水率和含盐量除了在数值上有一些微小变化之外,变化趋势几乎一致,这说明在相同暗管深埋条件下,距暗管水平距离对各层土壤盐分运移的影响较小。
王致凯[3](2020)在《节水灌溉对贺兰县灌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文中指出本文针对宁夏干旱区贺兰县节水灌溉对灌区生态环境影响的问题,系统的研究了节水灌溉对灌区景观格局、适宜规模、绿洲稳定值、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宁夏现代化生态灌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Arcgis10.2软件,计算出贺兰县灌区节水灌溉两个阶段的土地利用类型综合动态度,分别为0.99%和0.93%,每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绝对动态度和相对动态度,确定了节水灌溉后灌区23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规律;通过Fragstats 4.2软件,得出节水灌溉两个阶段的12个景观指标值和景观格局变化特征,揭示了贺兰县两个阶段整体景观破碎程度、复杂程度、景观异质性、优势斑块支配影响、多样性程度的景观格局变化规律。(2)利用面积定额法计算植被需水量,采用水量平衡法和水热平衡法,计算和预测灌区适宜灌溉面积。计算得出了节水灌溉两个阶段的植被最小和适宜生态需水量,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阶段,灌区植被最小和适宜生态需水量为1.23亿m3和2.01亿m3。计算出灌区适宜灌溉面积和绿洲稳定性指数H0,2008年、2010年、2018年H0值分别为0.54、0.51和0.58,表明高效节水灌溉阻止了灌区稳定性的下降,防止灌区生态环境退化。(3)计算出灌区生态服务价值(ESV),确定了灌区生态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特征,高效节水灌溉阶段ESV值比节水灌溉阶段增加15.4%,高效节水灌溉之后灌区的生态服务价值有向西迁移的趋势,水源涵养功能有衰减的趋势。构建了节水灌溉条件下基于“压力-状态-响应”准则的灌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综合模型,计算得出2008年、2010年、2018年灌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估值分别为3.743、3.794和3.909,均处于Ⅱ级一般脆弱水平,生态环境综合评估值呈递增趋势,表明节水灌溉条件下灌区生态环境向好的方向演变。
汪勇[4](2020)在《干旱区绿洲生态安全与地下水位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对内陆河干旱区生态水文大规模的研究始于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大项目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1996-2000)。经过多年研究,对西北内陆河干旱区水文循环与生态格局的结构关系与演变机理有了明确认识。山区降雨产流,平原区径流消耗,出山口径流形成地下水潜流场,形成并支撑平原区绿洲-过渡带-荒漠共生体系,即由水分驱动的干旱区平原生态圈层结构。水资源开发利用改变了地下水位的空间分布,生态圈层结构也随之改变。因此生态系统的安全取决于地下水潜流场的稳定性,关键在于保持绿洲荒漠之间一定规模的过渡带,阻止荒漠扩张,使绿洲与荒漠保持安全距离。根据生态圈层结构理论,这需要过渡带保持一定的地下水埋深。绿洲安全是内陆河干旱区生态保护的核心。灌溉是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常见形式,这是水分向绿洲集中的过程,对绿洲生态安全会造成重大影响。一方面,由于水资源向绿洲集中,潜流场外缘地下水位下降,导致绿洲荒漠交错过渡带植被退化消亡,过渡带面积减少,荒漠向绿洲进逼。另一方面,灌溉排水不畅,导致绿洲内部地下水位剧烈上升,产生次生盐碱化。例如,地处河西走廊的黑河流域1970年代至1990年代,天然绿洲萎缩,过渡带面积减少了 6972km2,荒漠扩大了 14281km2。1990年代至2016年,人工绿洲面积又增加了 732km2,而过渡带进一步减少4127 km2,荒漠面积持续扩大。与此同时,次生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大,累积达到722.22km2,初步估算因盐渍化而蒸发损耗与被咸化的水量合计约6.92~8.22亿m3/年。这种由地下水位(埋深)变化导致荒漠化与盐碱化并存的生态问题,内外夹击,严重威胁着绿洲生态安全。本文旨在研究探索一种系统解决内陆河干旱平原绿洲生态安全问题的综合技术方法途径,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考察,对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形成演变机理及其内在联系进行深入研究,通过人工干扰局部地下水位,协同消除次生盐渍化、恢复过渡带以遏制荒漠化扩张。基于干旱区内陆河平原生态圈层结构原理,论述绿洲-过渡带-荒漠共生体系与地下水埋深变化机理联系,建立绿洲生态安全的理论基础。内陆河出山口以下平原为径流耗散区,潜水蒸发是其主要形式,以潜水影响层概念描述毛管上升水分布规律,建立地下水位(埋深)与地表生态单元补排关系,从机理上揭示荒漠化与盐渍化的地下水埋深条件。对绿洲生态安全的关键绿洲荒漠交错过渡带进行深入研究,开展过渡带野外调查,包括群落构成、群落演替、地下水埋深等,界定过渡带合理范围,以阻止荒漠化扩张。通过潜水影响层与过渡带植被根系作用层关系定义控制荒漠化边界的临界地下水埋深,以潜水影响层与地表面关系定义产生次生盐碱化的地下水临界埋深,并提出相应的定量计算方法与结果。基于支撑生态圈层结构的地下水连续潜流场概念,提出协同解决灌区内部次生盐碱化和过渡带荒漠化的地下水位调控思想及技术方法。本文以黑河流域中下游平原区为例,并选择罗城灌区(绿洲)深入剖析,通过大量的野外实地调查和研究分析,开展内陆河干旱区绿洲生态安全应用研究。论文取得了如下主要研究成果。(1)建立了干旱区绿洲生态安全的理论基础。根据干旱区内陆河平原生态圈层结构原理,通过揭示绿洲-过渡带-荒漠共生体系与地下水埋深变化机理联系,表明过渡带对于遏制荒漠化扩张、保障绿洲生态安全起决定性作用,因此保护并恢复过渡带是绿洲整体生态安全的关键。由于以灌溉为主的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是水资源向绿洲集中的过程,必然导致地下水位的空间分布发生变化:一是潜水蒸发最薄弱的过渡带地下水位下降,结果是过渡带退化,荒漠化随之扩张,导致绿洲直接面对荒漠;二是灌区排水不畅使地下水位超乎寻常地上升,导致绿洲内部出现大量盐碱地,直接威胁绿洲自身安全。显然,水资源利用不可避免地同时引发过渡带退化荒漠扩张与次生盐渍化。潜流场的连续性使得二者既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又具有互补性,为协调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2)建立了干旱平原潜水蒸发概念性模型,从机理上揭示荒漠化与盐渍化的地下水埋深条件。内陆河出山口以下平原为径流耗散区,潜水蒸发是其主要形式。由于毛管吸引力驱动,依附于潜水面形成潜水影响层,地下水通过潜水影响层与地表生态产生联系。地表植被通过根系作用层从潜水影响层吸收水分,对于过渡带,当地下水位下降,潜水影响层与过渡带植被根系作用层脱离接触,由于失去水分补给,导致过渡带植被消亡,形成荒漠入侵。当地下水位上升,潜水影响层接触到地表,携带土壤中的盐分不断输送到地表析出结晶,形成次生盐碱化。潜水影响层概念描述了潜水面毛管水的分布规律,将毛管水最大上升高度定义为潜水影响层厚度用以概括土壤毛管上升水活动范围,以土壤水垂直分布描述潜水影响层内土壤水分布结构。利用自主推导研发的土壤毛管当量孔径推理计算公式,通过分析参数取值方法,探讨了液体表面张力在不同生态问题中取值问题,深化了潜水影响层厚度的计算方法。利用经验公式拟合曲线,同时尝试从理论推导了潜水影响层土壤水分布结构。(3)对影响绿洲生态安全的关键因素绿洲荒漠交错过渡带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大量野外调查与研究分析,确定了黑河流域中下游平原区合理荒漠边界。在黑河流域平原区开展过渡带野外调查和研究分析,包括植被演替、群落构成、根系作用层范围、地下水埋深等,共计235个野外植被取样点,8个河岸典型断面植被与地下水关系调查,68个地下水观测点。确定了黑河流域平原区过渡带植被主要群落类型为骆驼刺、梭梭、白刺、沙拐枣、柽柳,主要分布规律为多呈单一物种、中低盖度形式。得到了水分改变条件下植被演替的规律,随着水分条件的改变,过渡带灌木半灌木过渡型植被群落逐渐向荒漠地带性植被演替甚至消亡。根据野外调查的不同植被群落的根系作用层厚度及地下水埋深资料,分析了过渡带获得地下水补给的埋深条件,确定了黑河流域中下游平原区过渡带合理保护范围,通过界定过渡带-荒漠边界阻止荒漠化扩张。(4)根据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产生机理,定义对应的地下水临界埋深并实施计算,作为治理和管控的重要依据。当潜水影响层与过渡带植被群落根系作用层发生接触才开始吸收水分,二者有交叉地下水才能够对过渡带植被形成稳定补给,因此将潜水影响层厚度与过渡带植被根须作用层厚度之和定义为荒漠化地下水临界埋深。在潜水蒸发作用下土壤盐分被溶解并随着水分运动,当潜水影响层与地表发生接触后,携带的盐分将在地表析出结晶,因此将潜水影响层厚度直接定义为次生盐碱化地下水临界埋深。通过罗城灌区实施计算,并进行大量野外实证分析,获得罗城灌区外围过渡带梭梭+白刺+沙拐枣、柽柳、骆驼刺+芦苇+沙蓬3种植被群落的荒漠化地下水临界埋深分别为8.26m、11.26m和13.26m,绿洲灌区内部次生盐碱化地下水临界埋深为1.29m。(5)基于支撑生态圈层结构的地下水连续潜流场概念,提出了协同解决过渡带荒漠化和灌区内部次生盐碱化的地下水位调控思想及技术方法。过渡带荒漠化是绿洲外围潜流场收缩,地下水埋深过深,导致过渡带植被缺水而消亡;绿洲内部次生盐碱化是地下水埋深过浅,水量过剩。显然二者从水量上高度互补。基于地下水流场的连续性,可以对地下水进行局部人工干预,调控地下水位,协同解决过渡带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地下水位调控:抽取盐碱地咸水,将地下水位调降到盐渍化临界埋深之下以消除盐渍化;将抽出的咸水输送到过渡带调升地下水位至荒漠化临界埋深之上以恢复过渡带,阻止荒漠扩张。本文以罗城灌区为地下水位调控示范进行分析研究,并对黑河流域进行了潜力估算。得到:①罗城灌区盐碱化区域被矿化水量为1.76×106~4.70×106 m3,另有自盐碱地蒸发耗用水量为1.99×107m3,通过调控,预计可恢复宽度约为0.85~2.37km、面积约为23~212km2的过渡带范围。②黑河流域平原区次生盐碱化被矿化的水资源量约为0.43~1.73亿m3,盐碱地蒸发耗用水量约为6.49亿m3,如果实现协同调控,预计可恢复过渡带面积约258~2110km2。
石培君[5](2019)在《膜下滴灌暗管排水规律对灌溉过程响应研究》文中指出土壤盐渍化是全球关注的一个农业土壤环境问题,也是仅次于荒漠化的生态环境问题,其改良和治理一直备受学者的青睐。近年来,暗管排水技术被大多学者研究证实是改良盐碱地最有效、最直接的水利工程措施之一。针对新疆这样一个近三分之一耕地受土壤盐碱化危害的农业大区,盐碱耕地的改良和治理是亟待解决和关心的问题。本研究在地下水设置较浅条件下,通过土柱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暗管埋深和灌水量对暗管排水排盐效果及土壤脱盐效果的影响,基于土槽试验探究了灌水过程对暗管排水排盐规律及土壤脱盐效果的影响,并利用HYDRUS软件模型模拟验证了灌溉排水过程中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对于干旱区盐渍化农田暗管排水工程技术参数的确定以及制定科学合理的灌溉淋洗制度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主要结论如下:(1)灌水量对土壤水盐分布特征及运移规律有明显的影响,020 cm土层内水盐含量变化速率较快,20100 cm土层内水盐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灌水量越小下层土壤盐分积累越多,灌水量越大暗管下方土层盐分积累越少,且上层土壤脱盐速率大于下层脱盐速率。暗管排水矿化度、排水排盐量、地下水和地下水盐分增量均随灌水量的增大而增大,但当灌水量最大时,地下水盐分增量远大于排水排盐量,表明灌水过量不仅会造成地下水位抬高而且使上层土壤盐分大量地淋洗到地下水中,造成淡水资源的浪费和地下水的盐化。(2)三种暗管埋深下各土层内盐分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相同灌水量下,暗管埋深越深同一土层内水盐含量越小,暗管埋深越浅同一土层内水盐含量越大。暗管埋深越深,暗管排水排盐量越大,地下水增量越小,地下水含盐量随灌水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表层020 cm土层内脱盐率最大为90%,0100 cm土层内最大脱盐率为78%,最小脱盐率为42%。相同灌水量不同暗管埋深处理下各土层内脱盐率没有明显差异,相同暗管埋深不同灌水量处理下各土层内土壤脱盐率存在明显差异,表明暗管埋深对暗管排水排盐效果影响较大,而灌水量对土壤脱盐效果影响较大。(3)在地下水位埋深较浅条件下,基于埋深1 m,间距4 m的暗管排水试验装置开展研究,灌溉排水过程中暗管排水规律及土壤脱盐率变化明显,经过六次灌水试验得出,060 cm土层内盐分含量下降至4 g/kg,达到了轻度盐化水平,0100 cm土层内盐分含量下降至6 g/kg左右,达到了中度盐化水平。经计算080 cm土层盐分含量整体下降了72.9%,暗管排盐量占0100 cm土层内总盐分含量的30.8%,其余盐分淋洗到了100 cm以下土层,或者溶解到了地下水中。水平距离暗管间距越大,土壤脱盐率越小,距离暗管间距越小,土壤脱盐率越大。排水矿化度随灌水次数的增加基本稳定于46 g/L范围内,排水流速稳定于06 L/h范围内。通过模型模拟验证分析得出,土壤盐分和水分的均方根误差RMSE最大分别为0.632和1.324,决定系数R2最小分别为0.992和0.906,结果表明模拟值和实测值吻合度较好,HYDRUS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排水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规律。
卢晶[6](2019)在《基于3S技术的土壤盐碱化时空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内蒙古磴口沈乌灌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土壤盐碱化是由地质、水文、气候等多种自然因素以及人类不合理的耕作与灌溉共同作用的结果。内蒙古河套灌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土壤盐碱化一直制约着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利用科学有效的手段获取土壤盐碱化信息并分析其时空动态变化规律,综合全面地探究其影响因素,可以为盐碱土的改良以及防治提供科学的支持,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本文选择内蒙古磴口沈乌灌域为研究区,以Landsat ETM+/OLI影像为数据源,利用3S技术手段,基于二维特征空间理论构建了MSDI(Modified Salinization Detection Index)模型,对土壤盐碱化信息进行了定量提取和分类,结合野外土壤样品的盐分数据,分析了2000年以来盐碱化的时空分布规律。最后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对土壤盐碱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获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选取盐分指数(salinity index,SI)和修改型土壤调节植被指数(modified soil-adjusted vegetation index,MSAVI)作为特征变量构建MSDI模型,利用此模型对SI、MSAVI、NDVI与土壤样品盐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MSAVI与土壤含盐量的相关性为0.8365,高于NDVI以及SI;MSDI与土壤含盐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568。该模型提取盐碱化信息的总体精度为87.5%,Kappa系数为0.726,能够有效地对土壤盐碱化进行定量分析与监测。2)利用MSDI模型对研究区2001、2010和2017年影像进行了盐碱化信息提取和分类,结合土壤样品盐分数据分析了土壤盐碱化空间分布及动态变化:土壤盐分类型主要为钠盐型、硫酸盐-氯化物和氯化物-硫酸盐型,重度盐碱地分布于西北部、沙地及水体边缘,中、轻度盐碱地呈碎片状零星分布。2000年来非盐碱地面积由18.5%增加至30.47%,沙漠面积减少52.18%,其中20002010年盐碱地面积有所增加,而之后又逐渐减少,总体上盐碱化状况得到了有效地改善。3)综合地质、气候、水文及社会经济等资料,初步分析了研究区土壤盐碱化的影响因素:地质构造上的长期断陷下沉、河湖相沉积及干旱炎热的古气候是形成高盐量母质层的内在因素;砂质土壤为盐分的流通和聚集提供了有利条件;干热少雨的气候是形成土壤盐碱化的重要诱因;地下水运动模式造成盐分难以向外排泄;人口、经济、政策及渠网密度等通过改变土地利用格局,间接或直接影响土壤盐碱化的程度和分布。
隽伟超[7](2019)在《酒泉边湾农场盐碱化弃耕地的改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甘新内陆盐渍区是我国最大的盐碱区,包括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大部分地区,因为盐碱化严重,导致农业生产难以进行,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当地人民的幸福生活收单严重影响。为此,本文选取了该盐碱区典型的地区酒泉市边湾农场,首先进行土壤盐碱化特征分析,然后开展改良试验研究工作,以期为该农场的盐碱化弃耕地复垦以及甘新内陆盐渍区的盐碱地改良提供可行性参考依据和指导意见。本文通过在对研究区实地详细考察基础上科学确定样地和样点,随后采集酒泉边湾农场的典型土壤,剖面土层采集深度为0100 cm(010cm、1020cm、2030cm、3050cm、5080、80100cm)以及7号样地的耕层土壤采集深度为030 cm;土样带回实验室进行土壤的盐碱化特征分析、改良以及盆栽试验。改良试验选择了单施不同梯度的脱硫石膏(0kg/hm2、11250kg/hm2、22500kg/hm2、33750kg/hm2、45000kg/hm2)以及混施不同梯度的脱硫石膏和糠醛渣,在改良试验基础上,进行盆栽试验,配方选择了33750kg/hm2脱硫石膏+7500kg/hm2+鸡粪不同梯度的糠醛渣。通过测定改良前后的盐碱化程度指标以及种子的萌发和生长情况,得出最佳的盐碱化弃耕地混合改良方案,从而为酒泉边湾农场盐碱化弃耕地复垦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区的不同样地的土壤盐碱特征指标Ca2+、Na+、Mg2+、K+、Cl-、SO42-、CO32-、HCO3-、碱化度、总碱度、钠吸附和含盐量呈现出表聚的趋势,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总的趋势为逐渐减少。其中7号样地的盐碱化指标最重,耕层土壤的盐碱化指标显着高于30cm以下的指标,耕层土壤的碱化度为35.20%,为重度碱化度土,含盐量为27.2(g/kg)。整个边湾农场的平均土壤盐碱化趋势呈现出从表层开始向下递减(010cm、1020cm、2030cm、3050cm、5080cm、80100cm),符合干旱区土壤的盐碱化分布规律。(2)平均耕层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12.733g/kg,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中土壤有机质分级标准》,本研究区的有机质含量属于四级(偏低)。因此,在酒泉盐碱化弃耕地改良复垦时,需要补充营养物质。(3)在对酒泉边湾农场的土壤进行主成分分析时,发现土壤的盐碱化状况受到了盐化程度、碱化程度和土壤结构三方面的共同影响。(4)在酒泉市边湾农场7号样地耕层土壤盐碱化改良试验中,单施脱硫石膏的最佳施用量为33750kg/hm2,但改良效果不如混合施用脱硫石膏和糠醛渣的改良效果;经过对不同改良处理的土壤盐碱化指标进行测定表明,得出脱硫石膏施用量为33750kg/hm2+糠醛渣施用量22500kg/hm2时土壤的盐碱化改良效果最显着。(5)在酒泉边湾农场的7号样地耕层土壤盐碱化改良试验中,不同的梯度处理中,根据盆栽试验种子的萌发情况以及生长状况,得出最佳的处理为(33750kg/hm2脱硫石膏+22500kg/hm2糠醛渣+鸡粪7500kg/hm2)盆栽试验的效果最好。因为7号样地的盐碱化程度相对最重,在其他不同样点,相应的可以适当减少混合施用量。
衡通,王振华,张金珠,李文昊[8](2019)在《新疆农田排水技术治理盐碱地的发展概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田排水技术是解决土壤盐渍化的重要方式之一。近年来依赖合理的农业节水技术和管理理念对耕地进行改造,地下水位逐年降低,绿洲农业的快速发展使人们产生重灌轻排的思想。然而本质上盐分并未脱离土壤,耕地存在次生盐渍化风险,农田排水技术任重道远。实践证明,长期应用农田排水技术在盐碱地改良、提高作物产量、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对解放以来新疆农田排水技术治理盐碱化的发展及概况进行梳理和总结,指出农田排水技术在实际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提出新形势下通过排水技术治理盐碱化的措施与建议,为今后新疆滴灌盐渍区土壤治理提供参考。
李阳[9](2017)在《新疆未利用土地开发评价与动态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新疆未利用土地进行合理分区与开发,不仅可以高效利用新疆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还能够改善新疆的生态环境、实现新疆未利用土地的潜在价值。本文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水土资源承载力、系统论与水土资源耦合关系、比较优势理论,区位理论的指导下,借助ArcGIS空间分析、数理统计等软件平台,综合分析地貌、经济区位等对新疆土地格局及其变化的影响,对新疆未利用土地进行分级、评价与动态变化模拟。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首先界定本文研究的“未利用土地”,再从“未利用土地”的自然属性角度出发,采用小波分析构造新疆各区域气温、降水的分布图;以新疆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及耦合情况及各县(市)级区域未利用土地面积为分析数据,通过FCM与竞争型神经网络模型对县级区域未利用土地情况进行聚类分级与结果修正,其中选择五类指标聚类中心作为最佳未利用土地分区聚类指标,最终得到新疆地区未利用土地类型分类后的各指标等级结果表。结果显示一级的未利用土地中难开发的沙地与盐碱地较少,而有利于开发的荒草地与沼泽地较多;二级和三级的未利用土地中裸地占有较大比例;四级和五级以沙地为主。2: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熵值法分析方法的融合,以新疆历年统计年鉴数据及土地利用数据为研究数据,以优先选择已利用耕地牧地综合状况较好、地区综合情况有利于宜耕宜牧未利用土地开发为目的构建以县(市)为评价单元的评价体系,得出新疆未利用土地宜耕地、宜牧的空间分布结果,由空间分布图可以看出,宜耕宜牧地主要集中分布在新疆的北部、中部及西南部区域。为了更好地对未利用地可开发程度进行分析,建立了基于FCM模糊分类中心和更为有效的竞争型神经网络的分类中心为依据的模糊综合识别模型,由所得结果的可开发程度等级空间分布可以得出,一级分类占有新疆绝大地方,分布于新疆中部、西南部和北部。二级分类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和西部边缘地带。然而新疆的西南地区以三级和四级分类为主,该区域新疆西南部年降水量比较少,且主要是南疆盆地地形为主。五级分类的空间分布属于新疆的高山冰川地带,可利用程度极低。并对霍城县进行县级未利用土地评价,细化不同尺度的未利用土地评价指标,对未利用土地进行分级。3:本文最终通过CLUE-S与Logistic模型模拟新疆全区的未来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其中针对未利用土地的开发情况,在整个模拟过程中,未利用土地之间限制为不能相互变更,且其它非未利用土地也无法变更为未利用土地。从结果可以看出荒草地的变更量最大,其次是裸土地,之后依次为盐碱地、沙地和沼泽地。该数据也进一步说明未利用土地的变更和规划利用是土地类型本身特征、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及生态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于文婧[10](2016)在《基于环境小卫星和GIS的灌区土壤盐渍化研究》文中提出土壤盐渍化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最主要和极易发生的土地退化现象,严重影响生态环境质量,制约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已成为限制我国生态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更对我国的粮食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平罗县作为我国传统的农业灌溉区和产粮大县,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十分严重。亟需对该区的土壤盐渍化程度和分布情况进行快速、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本文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手段对研究区的土壤盐渍化进行有效监测,并深入分析了影响土壤盐渍化形成与发展的自然与人为因素,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该区土壤盐渍化的模拟和预测。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区的土壤盐渍化有明显的表聚现象,土壤表层的含盐量有较强的空间变异。利用冗余分析得到K+、Na+、SO42-、Cl-与土壤全盐量的相关性很强,HC03-和Ca2+与pH值相关性更强,而且S042-和Na+是对盐渍化程度贡献最强的阴阳离子。各层土壤含盐量都具有中等强度的空间相关性,其半方差函数模型均可以用指数模型进行拟合。表层与深层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布格局存在一定的差异。(2)对环境小卫星的高光谱数据进行线性光谱混合分解。利用纯净像元指数和最小噪声分离法提取了水体、盐分、植被和暗色物质等端元。对不同条件下的线性光谱混合分解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全约束条件下的线性光谱混合分解的效果最好且物理意义更明确。基于该方法的盐分丰度结果探讨了环境小卫星高光谱数据在土壤盐渍化等级分类与制图中的应用。(3)充分利用环境小卫星多光谱数据的优势,基于研究区内的农业种植模式和物候信息,建立了适合研究区的土地利用/覆被分类系统。构建能够反映地表植被信息变化的NDVI时间序列,提取了表示该区物候信息且对各地类有较强分异性的时间维特征参数。结合光谱特征参数构建了基于专家知识的决策树,实现了研究区高精度的土地利用/覆被分类。(4)以采样点的实际控制面积为土壤盐渍化研究尺度,利用环境小卫星遥感数据、DEM等地理数据以及土地利用数据等,提取了影响土壤盐渍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构建了样方尺度中既能间接反映不同作物对盐分的响应,又能直接反映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盐渍化影响的以作物面积为权重的冠层响应盐分指数这一综合指标。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各指标因子对EC的预测模型。研究区土壤盐渍化程度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且不同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不同的尺度效应,对盐渍化的预测精度有一定影响。
二、干旱区盐碱地排水标准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干旱区盐碱地排水标准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石河子垦区盐碱地食叶草根系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研究背景 |
1.1 盐碱地改良研究进展 |
1.2 食叶草研究进展 |
1.3 根系形态结构研究进展 |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内容 |
2.3 试验区概况 |
2.4 试验方案 |
2.5 测定方法 |
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7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两种方法监测食叶草根系根长和根体积相互关系 |
3.1 原位监测法和剖面采样法监测食叶草根长相互关系 |
3.2 原位监测法和剖面采样法监测食叶草根体积相互关系 |
第四章 剖面法监测盐碱地食叶草根系剖面分布特征 |
4.1 剖面法监测盐碱地食叶草根长剖面分布变化特征 |
4.2 剖面法监测盐碱地食叶草平均根直径剖面变化特征 |
4.3 剖面法监测盐碱地食叶草根体积剖面变化特征 |
4.4 剖面法监测盐碱地食叶草根系变化特征 |
第五章 盐碱地食叶草生物量变化特征 |
5.1 盐碱地食叶草地上部生物量变化特征 |
5.2 盐碱地食叶草根系生物量剖面变化特征 |
5.3 盐碱地食叶草根系生物量变化特征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6.1 讨论 |
6.2 结论 |
第七章 创新与完善 |
7.1 本论文的创新点 |
7.2 论文的不足之处与完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2)灌水量和暗管埋深对排水排盐规律的影响与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方案与试验方法 |
2.1 试验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数据处理及方法 |
2.5 试验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灌水量和暗管埋深对暗管排水排盐规律的影响 |
3.1 灌水量对土壤盐分运移影响 |
3.2 暗管埋深对土壤盐分运移影响 |
3.3 不同处理下土壤脱盐率显着性分析 |
3.4 不同处理下各土层水盐动态变化 |
3.5 灌水量和暗管埋深对排盐量和地下水的影响 |
3.6 讨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土柱和土槽数值模型的建立及参数验证 |
4.1 HYDRUS模型简介 |
4.2 模拟内容 |
4.3 模型基本方程 |
4.4 数值模型建立和边界条件 |
4.5 数值模型参数率定 |
4.6 模型验证与结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田暗管排水数值模拟与分析 |
5.1 模拟工程概况 |
5.2 数值模型建立 |
5.3 土壤含水率和含盐量随时间变化规律 |
5.4 灌水量对水盐运移规律的影响 |
5.5 暗管埋深对水盐运移规律的影响 |
5.6 棉花生育期内土壤平均含盐率的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3)节水灌溉对贺兰县灌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节水灌溉对生态环境的效应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节水灌溉条件下贺兰县灌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进程 |
2.1 贺兰县灌区概况 |
2.2 节水灌溉条件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进程 |
2.3 节水灌溉条件下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进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节水灌溉条件下贺兰县灌区的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
3.1 数据来源 |
3.2 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划分 |
3.3 图像处理和景观成图 |
3.4 节水灌溉条件下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3.5 节水灌溉条件下土地利用变化类型分析 |
3.6 景观指标选取 |
3.7 节水灌溉条件下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节水灌溉条件下贺兰县灌区生态适宜性分析 |
4.1 灌区生态适宜性计算模型构建 |
4.2 贺兰县灌区生态适宜模型数据来源及参数选定 |
4.3 贺兰县灌区生态适宜规模与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节水灌溉条件下贺兰县灌区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
5.1 节水灌溉后对灌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
5.2 节水灌溉条件下灌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
5.3 节水灌溉条件下贺兰县灌区生态环境脆弱性演变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干旱区绿洲生态安全与地下水位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造性成果评价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干旱区生态水文概况 |
1.2.2 绿洲生态安全要素 |
1.2.3 潜水蒸发与生态圈层结构稳定研究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第二章 内陆河干旱区绿洲生态安全机理 |
2.1 内陆河干旱区生态水文原理 |
2.1.1 水文循环特征 |
2.1.2 生态圈层结构 |
2.2 绿洲生态安全机理分析 |
2.2.1 人工作用下地下水潜流场变化 |
2.2.2 水文原理 |
2.2.3 绿洲安全与地下水位调控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绿洲生态安全的潜水埋深 |
3.1 潜水蒸发原理 |
3.2 潜水蒸发概念性模型 |
3.2.1 毛管水运动与潜水影响层 |
3.2.2 概念性模型 |
3.3 荒漠化地下水临界埋深 |
3.3.1 地下水补给植被概述 |
3.3.2 荒漠化临界地下水埋深计算方法 |
3.4 次生盐碱化地下水临界埋深 |
3.4.1 潜水蒸发形成次生盐碱化概述 |
3.4.2 盐碱化地下水临界埋深计算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分析 |
4.1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特点 |
4.1.1 降雨分布及径流规律 |
4.1.2 地下水运移转化规律 |
4.1.3 水文循环转化过程与特点 |
4.2 水土资源利用与生态水文情势变化 |
4.2.1 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
4.2.2 灌溉与地下水潜流场的变化 |
4.2.3 生态圈层结构的变化 |
4.3 黑河流域平原区植被格局 |
4.3.1 黑河流域生态环境调查概况 |
4.3.2 黑河流域中下游平原区植被调查 |
4.3.3 典型河岸断面植被调查 |
4.3.4 黑河流域平原区植被组成和分布规律 |
4.3.5 过渡带群落构成与演替 |
4.4 盐渍化调查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黑河流域示范区生态地下水位临界埋深分析计算 |
5.1 示范区基本概况 |
5.1.1 植被分布与土壤类型 |
5.1.2 水利工程及灌区用水分析 |
5.1.3 土地利用类型分析 |
5.2 过渡带与荒漠边界分析 |
5.2.1 边界植被与地下水位调查 |
5.2.2 荒漠化地下水临界埋深计算 |
5.3 防止盐碱化地下水临界埋深 |
5.3.1 盐碱化情况 |
5.3.2 次生盐碱化地下水临界埋深 |
5.4 野外实证 |
5.4.1 荒漠化地下水临界埋深野外实证分析 |
5.4.2 盐碱化地下水临界埋深野外实证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绿洲安全的地下水位调控 |
6.1 调控原理分析 |
6.2 调控关键技术方法 |
6.2.1 确定合理荒漠边界 |
6.2.2 互补潜力估算方法 |
6.2.3 调控工程关键计算 |
6.3 应用案例分析 |
6.3.1 罗城灌区互补潜力分析 |
6.3.2 黑河流域平原区互补潜力分析 |
6.4 干旱区地下水位管理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成果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5)膜下滴灌暗管排水规律对灌溉过程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方案与试验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装置 |
2.4 试验方法 |
2.5 试验指标测定 |
2.6 试验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灌水量对暗管排水排盐效果及脱盐率影响 |
3.1 不同灌水量下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变化 |
3.2 不同灌水量下暗管排水排盐效果变化 |
3.3 不同灌水量下土壤脱盐效果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暗管埋深对暗管排水排盐效果及脱盐率影响 |
4.1 暗管埋深对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影响 |
4.2 暗管埋深对暗管排水排盐效果影响 |
4.3 暗管埋深对土壤脱盐效果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灌溉过程对暗管排水规律及脱盐效果影响 |
5.1 灌溉过程中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变化 |
5.2 灌溉过程中暗管排水排盐规律变化 |
5.3 灌溉过程中土壤脱盐效果变化 |
5.4 灌溉过程中水盐运移模拟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6)基于3S技术的土壤盐碱化时空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内蒙古磴口沈乌灌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现状 |
1.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
1.1.2 土壤盐碱化研究现状 |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完成工作量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与交通概况 |
2.2 区域地理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候及水文 |
2.2.3 土壤植被 |
2.2.4 社会经济 |
2.3 区域地质概况 |
2.3.1 区域地层概况 |
2.3.2 区域构造 |
2.4 研究区盐碱化现状 |
3 盐碱化信息提取 |
3.1 数据及处理 |
3.1.1 遥感数据源 |
3.1.2 影像预处理 |
3.2 研究方法与原理 |
3.2.1 特征参量选取 |
3.2.2 水体及沙漠的提取 |
3.2.3 数据的归一化处理 |
3.3 盐碱化信息提取 |
3.3.1 二维特征空间的建立 |
3.3.2 遥感监测模型的构建 |
3.4 样品采集及处理 |
3.4.1 土壤样品采集 |
3.4.2 样品处理过程 |
3.4.3 数据分析处理方法 |
3.5 精度验证及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土壤盐碱化时空分布规律 |
4.1 研究区土壤盐碱化分类结果 |
4.1.1 土壤盐碱化程度分类 |
4.1.2 土壤盐分类型 |
4.2 土壤盐碱化空间分布格局 |
4.2.1 土壤盐碱化程度空间分布 |
4.2.2 土壤盐分类型空间分布 |
4.3 土壤盐碱化动态变化及分析 |
4.3.1 空间分布动态变化 |
4.3.2 时间动态变化分析 |
4.3.3 转化类型变化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土壤盐碱化影响因素分析 |
5.1 自然影响因素 |
5.1.1 地质构造 |
5.1.2 土壤质地 |
5.1.3 气候 |
5.1.4 水文条件 |
5.2 人文影响因素 |
5.2.1 人口、经济、种植结构及政策 |
5.2.2 居民地及渠网密度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不足 |
6.1 结论 |
6.2 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 |
(7)酒泉边湾农场盐碱化弃耕地的改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盐碱土概述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社会经济状况 |
3 酒泉边湾农场弃耕地盐碱化特征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酒泉边湾农场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分布状况分析 |
3.3 酒泉边湾农场土壤理化性质的平均值垂直分布状况分析 |
3.4 酒泉边湾农场土壤的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 |
3.5 酒泉边湾农场土壤的理化性质的主成分分析 |
4 酒泉边湾农场7号样地耕层土样改良试验 |
4.1 单施脱硫石膏改良试验 |
4.2 混合改良试验 |
5 酒泉边湾农场7号样地耕层土样盆栽试验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6 酒泉边湾农场种植向日葵的经济可行性分析 |
6.1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种植向日葵的优势 |
6.2 酒泉边湾农场改良盐碱地的成本核算 |
6.3 总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新疆农田排水技术治理盐碱地的发展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新疆农田排水技术发展概况 |
2 农田排水技术种类及进展 |
2.1 明沟排水排盐 |
2.2 暗管排水排盐 |
2.3 竖井排水排盐 |
2.4 排水技术的优劣比较 |
3 新疆农田排水技术存在的问题 |
3.1 灌排失衡、排水设施老化、淤积问题突出 |
3.2 排水出路得不到解决 |
3.3 农田排水模型构建研究进度缓慢 |
3.4 明沟排水积水侵蚀对环境影响恶劣 |
3.5 暗管排水资金投入大、施工工艺复杂, 清淤与观测困难 |
3.6 竖井排水排水难度大、超采 |
4 措施与建议 |
4.1 完善配套排水系统 |
4.2 以水利改良措施为主, 提倡上排下灌 |
4.3 加强水盐动态及调控研究, 将田间排水试验与模型相结合 |
4.4 健全排水工程管理体制 |
4.5 其他措施与建议 |
5 结语 |
(9)新疆未利用土地开发评价与动态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土资源承载力的研究 |
1.2.2 国内外土地分类的定义 |
1.2.3 国内外土地资源评价 |
1.3 理论基础 |
1.3.1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水土资源承载力 |
1.3.2 系统论与水土资源耦合关系 |
1.3.3 比较优势理论 |
1.3.4 区位理论 |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技术路线 |
2 新疆土地利用与开发现状 |
2.1 新疆土地类型与利用现状 |
2.1.1 土地类型及分布规律 |
2.1.2 土地资源特点 |
2.1.3 土地利用现状 |
2.2 未利用土地类型及开发利用 |
2.2.1 未利用土地的分类 |
2.2.2 未利用土地分布现状 |
2.2.3 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利用 |
2.2.4 未利用土地数量变化原因 |
2.3 小结 |
3 基于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及耦合的未利用土地分区 |
3.1 基于温度、降水的小波分析 |
3.1.1 温度、降水情况概述 |
3.1.2 小波分析研究进展 |
3.1.3 小波分析的理论基础 |
3.1.4 基于小波分析的新疆各区域气温、降水指标分析 |
3.2 以地州市为单元的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及耦合分区 |
3.2.1 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
3.2.2 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 |
3.2.3 水土资源耦合分析 |
3.2.4 水土资源的综合承载力及耦合分区 |
3.3 以县(市)为单元的未利用土地模糊聚类分区 |
3.3.1 模糊聚类的理论基础 |
3.3.2 基于模糊聚类的未利用土地分区结果 |
3.4 未利用土地FCM聚类模型的建立 |
3.4.1 FCM聚类方法研究进展 |
3.4.2 FCM聚类方法的基本理论 |
3.4.3 未利用土地指标级别的建立 |
3.5 未利用土地聚类模型的优化 |
3.5.1 竞争型神经网络的基本理论 |
3.5.2 竞争型神经网络研究进展 |
3.5.3 新疆未利用土地分区及土地分级 |
3.6 小结 |
4 新疆未利用土地的评价 |
4.1 基于耕牧现状的未利用土地宜耕宜牧评价 |
4.1.1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宜耕宜牧评价 |
4.1.2 基于熵值法的宜耕宜牧评价 |
4.1.3 基于主成分和熵值法的宜耕宜牧评价 |
4.2 基于FCM与竞争型神经网络的模糊评价 |
4.2.1 基于FCM的新疆未利用土地宜耕宜牧模糊评价 |
4.2.2 基于竞争型神经网络的新疆未利用土地宜耕宜牧模糊评价 |
4.3 霍城县未利用土地宜耕评价 |
4.3.1 霍城县概况及未利用土地现状 |
4.3.2 霍城县未利用土地评价 |
4.4 小结 |
5 新疆未利用土地空间格局变化模拟 |
5.1 基于灰色系统的土地利用变化预测 |
5.1.1 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 |
5.1.2 灰色预测模型基础理论 |
5.1.3 未利用土地灰色系统建模实证分析 |
5.2 基于CLUE-S与Logistic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空间分析 |
5.2.1 CLUE-S模型的基础理论 |
5.2.2 Logistic回归分析 |
5.2.3 基于CLUE-S与Logistic模型的未利用土地分析应用 |
5.3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各类型未利用土地空间格局模拟分析 |
5.3.1 元胞自动机模型 |
5.3.2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新疆未利用土地变化模拟 |
5.4 小结 |
6 模拟成果与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成果的对比分析 |
6.1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工作的情况简述 |
6.1.1 区域耕地后备资源的分类与含义 |
6.1.2 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 |
6.2 模拟成果与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成果的对比 |
6.2.1 模拟成果与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成果数量成果的对比 |
6.2.2 模拟成果与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成果空间分布的对比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10)基于环境小卫星和GIS的灌区土壤盐渍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准备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土壤样本的采集与处理 |
2.3 遥感数据的获取与预处理 |
第三章 土壤盐渍化特征及其空间分布 |
3.1 研究区土壤盐渍化统计特征 |
3.2 土壤盐渍化剖面聚类分析 |
3.3 土壤盐渍化的等级类型划分 |
3.4 盐渍化指标与盐分离子的冗余分析 |
3.5 土壤盐分及盐渍土的空间分布格局 |
3.6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HSI光谱混合分解的盐渍化等级分类 |
4.1 HSI数据在盐渍化监测中的应用 |
4.2 混合像元分解模型 |
4.3 端元的选取 |
4.4 研究区光谱混合分解结果与检验 |
4.5 基于盐分丰度的土壤盐渍化等级制图 |
4.6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HJ-CCD的土地利用/覆被分类研究 |
5.1 分类体系的建立 |
5.2 时间序列的构建与样本的选取 |
5.3 特征参数的提取 |
5.4 决策树分类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土壤盐渍化影响因素分析与模拟 |
6.1 盐渍化指标的提取 |
6.2 土壤盐渍化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6.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土壤盐渍化模拟预测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讨论 |
7.3 创新 |
7.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干旱区盐碱地排水标准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石河子垦区盐碱地食叶草根系分布特征研究[D]. 张万银.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2]灌水量和暗管埋深对排水排盐规律的影响与数值模拟[D]. 李开明.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3]节水灌溉对贺兰县灌区生态环境的影响[D]. 王致凯. 宁夏大学, 2020(03)
- [4]干旱区绿洲生态安全与地下水位调控研究[D]. 汪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20(04)
- [5]膜下滴灌暗管排水规律对灌溉过程响应研究[D]. 石培君.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6]基于3S技术的土壤盐碱化时空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内蒙古磴口沈乌灌域为例[D]. 卢晶.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7]酒泉边湾农场盐碱化弃耕地的改良研究[D]. 隽伟超.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7)
- [8]新疆农田排水技术治理盐碱地的发展概况[J]. 衡通,王振华,张金珠,李文昊.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03)
- [9]新疆未利用土地开发评价与动态变化研究[D]. 李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9)
- [10]基于环境小卫星和GIS的灌区土壤盐渍化研究[D]. 于文婧.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