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掌握领导经济工作全局的主动权──从河南省代省长李克强倡议召开的一次研讨会说起(论文文献综述)
何一[1](1999)在《掌握领导经济工作全局的主动权──从河南省代省长李克强倡议召开的一次研讨会说起》文中认为
王元成[2](2013)在《政治角色视角下的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 ——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例》文中提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当代中国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形式,是当代中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实际运行状况,是当代中国各项民主制度建立、发展和发挥作用的基础和条件,体现着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本质和发展水平。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和主要内容,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细胞,人大代表的履职行为是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作用的基础性环节。本项研究主要以政治角色理论为分析工具,以全国人大代表的履职行为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研究者本人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的若干履职行为和相关亲身经历进行研究。本文试图以对全国人大代表这一政治角色的行为描述为研究进路,通过展现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产生和角色扮演的全过程,分析全国人大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及其与相应角色规范和角色期望之间的联系,从而描述和解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运行情况,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相关制度规定及其运转情况,为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功能、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某些特点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项研究认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期望是全国人大代表这一角色产生的基础,也是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扮演的“剧本”和动力。作为个体的全国人大代表对代表角色期望的领悟以及代表再社会化过程对代表个体履职能力的影响使不同的代表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呈现出一定个性特点。代表角色所担当的其他角色,特别是代表所担当的其他政治角色对代表的角色扮演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代表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其行为与角色期望的一致性程度、角色冲突、角色错位、角色超载等角色行为特征既与代表个体特征有内在联系,但从更深层次的原因看,其行为特征更多地反映了当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在某些方面存在的欠缺。要使人大代表角色行为与角色期望实现更高程度的一致,解决代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角色冲突、角色错位、角色超载等问题,必须通过改革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其他相关政治体制。本文内容安排除导言和结论部分外,正文部分共分五章。导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介绍本选题的缘由和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对本文的主要分析概念进行解释,说明本研究的目的、研究思路、主要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等。第一章主要是介绍相关政治主体对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期望。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期望可以分为社会期望和角色自我期望。社会期望包括制度性期望和道德性期望。制度性期望对全国人大代表这一角色在履职过程中有明确的规范要求,这是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扮演的“剧本”;道德性期望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规范要求,主要靠社会舆论以及角色扮演者本人的内心信念发挥作用。角色自我期望是角色对自己行为模式的设想。角色期望最终要通过角色承担者本人对角色的领悟发挥作用,人大代表对角色期望的领悟是代表角色扮演的动力和主观前提。第二章主要是描述全国人大代表这一政治角色的挑选和确定过程,分析这一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对人大代表角色扮演可能产生的影响。人大代表的产生过程是人大代表这一政治角色的角色期望具体化为一个个代表的过程,当选代表是政治角色的具体承担者和扮演者。第三章主要是描述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角色扮演行为,并总结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第四章主要是研究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的角色扮演行为,并分析闭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行为模式的特点。第五章主要是研究全国人大代表再社会化的内容、主要途径、特点及其对代表角色扮演行为的影响等。本文最后概括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并对如何更好地发挥全国人大代表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朱世欣[3](2016)在《互联网背景下公众参与对公共政策的影响研究 ——基于公务员群体视角》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带来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带给公共管理运动新的变化因子。从互联网影响产生以来,人们都在探讨互联网对中国公共政策的影响。多年来,学者们对于这个问题有多重层面的解读。为了清晰地看到互联网对中国公共政策产生的真实影响,论文以访谈法为基本研究方法,走进政府系统,走近各个层级的政府公务员,观察、交流他们对不同问题的看法,试图深入理清互联网影响下政策系统运行新机理。在论文的写作中,按照公共政策过程理论设计了论述框架,以多源流分析等理论为基本工具,详细分析中国公共政策议题提出、方案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和终结等不同阶段,互联网对政策各种要素产生地影响,再集中探讨互联网影响下各要素汇集后对公共政策产生的影响。论文最主要的变量是政策的主体——政府系统的公务员群体。在整个论文的论述中,都贯穿了三个政策案例,一个是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政策案例,一个是河南省平坟案例,一个是郑州市治理雾霾案例。通过三个案例的具体剖析,试图理清网络对公众参与公共政策造成的实际影响。在具体论述中,论文试图把分析细化到不同的政策过程,通过不同政策阶段公务员、公众群体的不同行为选择来分析互联网环境下,公众参与对公共政策的实际作用。在政策问题建构阶段,虽然互联网的普及对于政策问题建构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政府系统,依然按照传统官僚制的特点在运行,公务员群体保持了对互联网上政策议题的敏锐性,但如果没有上级压力,不愿意把它作为政策议题的必要材料。在政策问题制定阶段,互联网对政府系统影响巨大。通过互联网,公务员们接触到公众的多元化利益及其表达,通过互联网学习提升自己的政策制定能力。但令人遗憾的是,政策制定其内在运作机理依然没有多大变化,互联网因素必须要迎合官僚系统自身的运作机理,才能真正起作用。不同层级政府对网络参与的接纳程度是不同的,级别越高,政策越宏观,对网络参与的态度越消极,县一级是最积极利用公众网络参与的政府层级。在县一级,政府系统更喜欢吸纳网络参与,以获得更完善的政策方案,并在执行中得到民众的配合。在政策问题执行阶段,互联网已经体现出政府系统的监督作用。但为了避免带来麻烦,政府系统及其公务员会有意识避免政策执行的公开化。在政策评估和终结阶段,互联网打破了原有的封闭系统,带来多元评估主体,对于公共政策的终结起到了重要的监督和促进作用。关于互联网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学者们以前有过很多论述。本文最大的创新点在于对于公共政策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公务员群体的研究,从一个新的维度重新审视当前互联网对公共政策产生的影响。论文通过三年多的访谈,得到了大量素材,可以看到互联网对政策系统中公务员群体的影响。此外,在访谈基础上,通过对中国当前多种政策实例的分析,提炼出三种不同类型来区分不同的网络公众参与公共政策类型,分别是动员型、博弈型和压力型。
蒋巍[4](2010)在《世纪大冲撞——多难兴邦:撬动历史的杠杆》文中研究表明"灾难史和文明史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蒋巍用宏阔而敏锐的目光,扫视了自上世纪末到新世纪以来国内外诸多大灾大难以及由此引发的重大国家行动、社会事件、文化思潮,在深入广泛的"田野调查"和"时事观察"的基础上,向读者奉献出了这部"断代史"式的纪实文学作品,警示世人要居安思危,常怀忧患。
张晨霞[5](2012)在《晋南帝尧传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帝尧是上古传说中的五帝之一,经过孔子等儒家思想的圣化,其“德”之精神得到传扬,他所开创的尧天舜日更成为中国古代理想政治生活的投影。帝尧传说具有高度的神圣性,通过历代社会的治道和实践,帝尧已经成为一种精神象征符号,对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影响深远,由此形成了帝尧神圣文化的“大传统”。这一传统在区域社会中逐渐地方化,晋南将帝尧传说视为本地的传统资源,通过对过去历史的选择、重组、诠释乃至构拟,将传说与地方风物、山水遗迹、风俗传统相结合,创造了帝尧文化的区域特色。帝尧传说植根于晋南生活之中,成为一个容纳丰富历史文化信息、具有神圣秩序意义与情感交流价值的象征性载体。帝尧传说与地方社会发生联系,其形成、展演与持续本身就是一个文化再生产的过程。民众通过对历史的集体记忆,将传说与地方风物相结合,延续了帝尧传说的口头叙事传统,表现了鲜明的民间叙事特征。民众对地方文化资源进行了分配、解释与命名,从而构筑了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神山圣水。在尧都区、翼城县、浮山县、洪洞县、绛县等区县形成的地域文化圈内,帝尧传说的分布状态和叙事主题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民众有时将传说与本地其他传统文化相结合,如威风锣鼓的源起、砂锅制作技艺等,增强了传说的表现力。帝尧传说已经融入了地方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在精神信仰、日常行为、节庆习俗方面,民众精英、香客与普通民众三个阶层的不同诉求,最终强化了晋南的尧王信仰。民众对庙宇神像的集体记忆、修庙时的禁忌、与大传统的冲突以及文化重建,都表明了他们对自身历史和现实社会的认知。地方学者是沟通民众与政府的中介,特定的身份使他们成为尧文化生产的重要力量。以乔忠延为代表的地方学者群体经过去神话化和功绩化,生产了真实而丰满的帝尧圣人,塑造了帝尧“国祖”、“文明始祖”的形象。他们以尧都平阳立论,通过追溯帝尧时代重现了临汾的过去圣地和历史中心地位。帝尧传说中体现的地域关系,不仅联结了临汾与周边区县,而且折射出临汾在这个晋南区域内的重要地位。在帝尧圣人与尧都圣地建构的基础上,地方学者从血缘、地域和尧文化主题三个方面使帝尧根祖化,创造性地发展了“圣人子孙”的身份,以此勾连起民众与帝尧、民众与本地、本地民众之间、帝尧与本地、外地民众与本地域等多重关系,为晋南烙印了“帝尧文化圣地”的地域标签。在面对外在的质疑和危机时,地方学者寻找了更加恰切的传说叙述模式,以演述的权力和自身的权威进行圣地建构。政府通过整合各种力量、重塑神圣象征意蕴等实践方式,谋划了晋南地方经济和社会新的发展空间。他们使权力政治与商业资本合谋,以追求旅游和经济效应为目标,将帝尧的传说内容及象征意义展演开来,具体体现为国家化、景观化、文化产业化,以期实现文化生产的最大利益。地方政府权力之间的更迭、相互的利益之争,导致尧文化传统建构的断裂,甚至出现危机。尽管如此,政府的积极建构使帝尧传说附加的历史观念和文化意识得到传播,新的文化象征重新在地方话语中活跃起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影响下,地方政府借助国家话语,开发本地尧文化资源,谋求地方新的发展,然而单纯的经济意识将使政府陷入文化发展的困境之中。晋南地区的帝尧传说,在多主体多层次的神圣叙事过程中,努力建构了当地的圣地形象。
孙建杰[6](2018)在《晚清民国河南演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地方戏变革与演剧生态为考察对象,结合丰富的史料,探讨了1840—1949年间河南地方戏发展与蜕变的时代背景、剧坛概况、发展态势与总体走向,并对这一时期的河南地方戏的班社、艺人、剧场、作家(作品)等做了考察。晚清民国(1840—1949)是河南地方戏取得大发展与大繁荣的一个历史时期,也是河南地方戏发展史上的重要机遇期,更是河南地方戏自内而外,实现全面革新的一个历史时期。它既回荡着传统文化的流波,又在时代风气的渲染之下孕育着诸多新变。总的看来,这一百余年间河南地方戏的发展历程以1914年“时李之争”事件为分水岭,分为前后两期。1840—1914年间,河南地方戏发生、发展的主要地域是在乡间,与乡间生活、民俗文化结合极为紧密,是谓之河南地方戏的乡村时代;1914年之后,河南地方戏由农村逐步迁徙至城市,从只能游走于乡村陋野、搬演于庙会高台之上的杂伎游艺之作逐步演进为在商业化、专业剧场演出的独立的艺术样式。在城市之中发展、演进的河南地方戏代表了这一时期的最高成就,是谓之河南地方戏的城市时代。自1840年以来社会形态、经济体制与时代思潮的变迁,构成了这一时期河南地方戏发展与演进的时代背景,晚清以来的戏曲改良运动及在其影响下诞生的河南戏曲改良思潮与实践则成为河南地方戏发展的时代机遇。在新的时代语境中,戏曲被赋予启迪民智、救亡图存的时代使命,河南地方戏也由下里巴人一跃而为新时代文化的象征、救国治民的利器,得到河南社会各界的广泛推崇。自1907年以来出现的清末民初的戏曲改良思潮、冯玉祥主导下的戏曲改良运动、樊粹庭引领的河南梆子革新实践这三次大的戏曲变革实践,扭转了时人对河南地方戏的偏见,形成了以观剧为时尚的社会思潮,重塑了20世纪上半叶河南社会的戏曲观念,在剧目、舞台、声腔等方面对河南地方戏做出了根本性的革新,全面提升了河南地方戏的文化品格,并建立一种契合时代背景,符合城市民众审美需求的新的戏曲形式,为后世河南地方戏的发展与创新树立了典范。剧种的繁多与民俗演剧的兴盛则构成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剧坛的两大特点。基于河南悠久厚重的戏曲文化,地处天下之中、沟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和人情地理的丰富,这一时期在河南剧坛生存、繁衍了的各类剧种多达40余个,其中河南本土剧种30个,外来剧种至少有15个。它们在中州大地上争奇斗艳、碰撞融合、竞相斗胜,形成了河南剧坛诸腔杂陈、百花竞放的盛景。1949年前,河南居民十九业农,大多数地区仍笼罩于农耕文明的余晖之中,强大的农业基因、庞大的农村人口为晚清民国河南民俗演剧的兴盛与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与充足的养分。确切地说,这一时期河南绝大多数演剧活动是发生在乡村之中的,而民俗演剧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演剧类型上看,都是这一时期演剧活动的绝对主体。一年四季,乡民或聚街头巷尾,或汇宗庙祠堂,或于场院村头,邀班做戏,吹拉弹唱,演唱歌舞和村坊小戏,娱神娱人兼而有之。春祈秋报、庙会演剧、节令演剧、崇圣演剧、集市演剧、行会演剧、喜丧演剧构成这一时期河南民俗演剧的主要内容。班社、剧场、艺人、作家(作品)作为河南地方戏的组成要素,是河南地方戏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组织单位,也是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地方戏演进与变革的主体与直接体现者。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地方戏班社在组织、运营上与全国其它地市、剧种的戏曲班社类似,大同小异,分科班(窝班)、江湖班、玩会班、龙虎班四种。20世纪20年代,冯玉祥两次督豫,在河南建立了由官方直接组织、管理的艺人培训机构,开启了河南官方培养戏曲艺人的先河。在它的影响下,一大批民间新式知识分子也积极投身于戏曲教育事业,出现一批以“学社”“剧社”“学校”“剧团”命名的新式戏曲人才培养机构。虽然这些机构未能完全抛弃旧式班社的陈规旧俗,但在培养模式、规章制度、训练方式等方面均有所变化,更加合理与科学,而且它们不拘泥于门户之见,积极吸纳京剧及其它兄弟剧种的艺术精髓,融汇于河南地方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良与革新之中,为这一时期的河南地方戏培养了大批人才。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地方戏剧场新旧兼收、中西并蓄,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类型极其丰富。既有经济便利,可就地搬演的临时性演剧场所,也有规模宏大、形制精美的专业剧场;既有模仿上海“新舞台”兴建的新式剧场,也有延续千年、遍布河南全境的古老戏楼。茶园剧场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三十余年间迎来了自己最后的辉煌,它见证了以河南梆子为代表的河南地方戏在城市的崛起。1909年落成的“丰乐园”剧场,标志着河南新式剧场的开端。1927年,冯玉祥主导兴建的“人民会场”,兼具政治与文化的双重含义,它催生了河南大规模修建剧场的浪潮。由永安、永乐、国民等七家剧院形成的“相国寺梆戏文化圈”第一次使梆戏剧场在河南剧坛站住了脚,并获得长久而稳固的发展,为河南地方戏的深度变革创造了条件。樊粹庭主导的“豫声剧院”则成为河南新式剧场的集大成者。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1949年,河南各地共有新式剧场有225所、茶园剧场26所,遍及河南各地区的中心城市,在较为偏远的乡村,更存在数目众多、难以统计的简易戏院。艺人始终是河南地方戏最为活跃的要素,它既是河南地方戏的传承者与守护者,又是河南地方戏的创造者,在饱受社会歧视的环境中,他们不仅保存了河南地方戏生存与发展的火种,提升了河南地方戏的艺术水平,更创造了曲剧、四平调等新的剧种。晚清民国是河南地方戏艺人大量涌现、名家辈出的一个历史时代,以“开封五云”为代表的一批艺人吹响了河南地方戏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号角,并为它在城市中的革新与发展开辟了道路。而坤伶的复兴与崛起,则成为这一时期河南地方戏发展史上最为值得关注的戏曲史现象之一,她们促进了河南地方戏唱腔风格的革新和审美范式的转变,加速了河南地方戏流派的融合,彻底改变了河南地方戏的行当体制。对河南地方戏作家(作品)研究,向来是河南地方戏研究的难点,在樊粹庭之外,少有河南地方戏作家被提及。宽泛地说,河南地方戏现存传统剧目,都经过民间艺人的加工与再创作,以此而论,它们都属于艺人创作的范围。在民间艺人之外,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批从事于河南地方戏创作的文人,由于时代的原因,他们或刻意隐藏行踪、或名声不显,所做剧本也大多散佚,极难对他们作出较为细致的描绘与综述。民国年间,又有樊粹庭、王镇南、蒋心惠等人相继投身于河南地方戏的创作,他们的作品代表这一时期河南地方戏的最高成就,彰显了河南地方戏的高度与深度。本文挖掘、整理了晚清民国时期36位河南地方戏作家及其作品,并对其中19位有较为详细资料者做了简单的考证和阐述,以补今日研究的缺憾。
魏云[7](2011)在《压力型体制下的行政问责模式研究》文中认为自2003年以来,中国行政问责实践取得了长足进展,一大批官员被问责,从而形成了引起各方广泛关注的“问责风暴”。与此同时,中国行政问责的制度化之门也逐步开启,从地方到中央,有关行政问责的规定纷纷出台。中国政府在推进行政问责方面,其决心和毅力超乎寻常。为何选择这样的时机,如此努力推动行政问责的进程,本文将试图进行分析。在目前行政问责的过程中,有行政体系内部的等级问责,表现为“上问下责”模式;也有来自行政体系外部的问责,即来自公民的“个体否决”模式,以及媒介的“跨地域”模式。由于政治传统和政治架构的影响,使得等级问责与行政体系具有较高契合性,因此“上问下责”成为当前行政问责的主要模式,并且制度化进程得到一定推进,当前所说的“行政问责制”基本也是指有关等级问责的制度。与此同时,行政体系之外的问责呼声也日渐高涨。从公民到大众传播媒介,无不发出了对于问责权的诉求。他们利用压力型体制的特点,不断寻觅开展行政问责的政治空间,并实际上已经开始了行政问责的行为,即公民的“个体否决”模式与媒介的“跨地域”模式。这样的问责行为,一方面有助于中国责任政府的建构,促使政府官员更好地对民众负责,但另一方面,缺少制度化的无序问责,也带来了种种弊端。
田建民[8](2010)在《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的构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之说,“仓禀实,天下定”,“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鉴于粮食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大国中的特殊战略地位,选择自给为主的粮食安全战略是由国情所决定,也是我国的既定方针。长期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尽管我国曾数次出现“卖粮难”现象,但都是市场不畅或制度缺陷引发的期间性过剩表象,并非根本上实现了粮食生产的充裕。然而正是这种时发性的粮食过剩表象,从而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为核心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天时机遇和有力保障,也从而彻底改变了我国历史上固有的“南粮北调”的粮食生产大格局。“鱼米之乡”之美誉已难再名副其实,“江浙熟,天下足”、“苏湖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等民谣说辞也不再有闻。到了上世纪末,我国再次出现粮食过剩现象,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粮食的过剩,还伴随着诸多大宗农产品的全面过剩,导致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价格大幅下滑。中央据此做出了我国农业已告别短缺时代,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并提出了对农业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的重大决策。也正是此时,我国中西部尤其中部地区开始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时期。然而进入新世纪后,全国粮食面积出现急剧下降趋势,加之自然灾害影响,到了2003年,我国粮食产量出现了大幅下降,并由此引发了全面通胀的发生。粮食安全问题再次成为中央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之后年份,中央开始连续出台一系列高含金量的刺激粮食生产的优惠政策,使我国粮食生产得以快速回复和持续增长。也正是由于这种高瞻远瞩的举措,使得我国在近年来发生的世界粮食危机和世界金融危机中立于极为难得主动地位。然而问题是这一系列的政策,尤其是以基本农田制度为核心的土地新政的实施,使得中西部地区的现代化路径将不可能选择东部地区以牺牲农业尤其是粮食为代价的现代化道路。这不谓是一个崭新课题。基于上述背景的分析,本文认为,长期以来,我国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践中的粮食安全政策,多是注重和围绕如何提高粮食产量、提高种粮农民收益等问题开展分析研究和政策制度的设计等。事实情况是,一方面现行的粮食安全政策对于增加农民收入,稳定粮食生产,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作用是有限的,是不足以弥补粮食生产的机会成本的。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我国新的粮食生产布局格局,使得粮食安全的主要职责落在了现有的粮食主产区。然而,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已经有着巨大差距的这些粮食主产省份(本文以河南省为例),正在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上推进的时期,既要推动整体经济社会的发展,又要肩负起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和义务,也就是说我国进入新世纪后,粮食安全也处在了一个新的形势下和新的阶段时期,在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目标约束下,这些粮食主产区的现代化道路将不允许选择牺牲农业的道路。然而,作为粮食主产区,选择粮食生产的同时,必将在资源的配置上发生巨大的机会成本。经调查和计算分析,农民收入水平的高低,以及所享受的社会福利水平,与所在地区的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差异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当前大多粮食主产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普遍偏低的状况,已经成为我国粮食安全与粮食主产区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矛盾和困惑,是我国粮食安全战略必须排除的隐患。因此在新的时期,新的阶段和新的形势下,必须从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促进粮食主产区区域经济发展两个视角,构建起我国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本文以河南省为例,从实证的角度,就上述观点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和佐证。文.中分析到,作为我国主要粮食生产省份的河南,从上世纪末至今,粮食生产一直保持着持续稳定的增长,成为了我国第一产粮大省。迄今为止,粮食产量已连续12年居全国之首,并连创新高,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文章通过对河南粮食生产持续增产现象的全面、深入剖析,一方面分析了河南在发展粮食生产上采取的“发展‘小麦经济’,拉长产业链条;集中打造核心产区,发挥规模集群效应;变‘天下粮仓’为‘国人厨房’再到‘世界餐桌’,推动产业不断升级;创新科技体系,夯实科技支撑”等成功有效的经验做法。另一方面也从中发现了河南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积累和暴露出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集中的表现一是“贡献”、“待遇”不对称,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差距越来越大;二是省内产粮大县经济发展长期落后,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洼地”;三是贫困这一尴尬现象的发生,粮食主产区竟然越来越成为贫困的主体,贫困人口开始了向粮食主产区的集中;四是经济落后的连锁反应导致的粮食主产区基础设施薄弱和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突出。在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粮食安全政策的成效和突出缺陷与隐患之后,本文最后结合河南实际,提出了通过粮食核心区建设,从建立利益补偿调节机制、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健全服务保障机制和创新粮食生产经营机制四个方面构建我国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的设想和对策建议,使粮食主产区走出一条粮食生产活力得到充分释放,农民收入得到快速增长,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粮食安全互为“双赢”、协调一致的全新发展之路。
二、掌握领导经济工作全局的主动权──从河南省代省长李克强倡议召开的一次研讨会说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掌握领导经济工作全局的主动权──从河南省代省长李克强倡议召开的一次研讨会说起(论文提纲范文)
(2)政治角色视角下的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 ——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选题的意义 |
1. 笔者本人的履职与学习经历是引发本项研究的直接原因 |
2. 本项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
3. 本项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 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研究 |
2. 对人民代表大会运行机制的研究 |
3. 对人民代表大会与执政党关系的研究 |
4. 对人大代表的研究 |
5. 对国外议会和议员的研究 |
三、研究目的、分析工具与研究思路 |
1. 研究目的 |
2. 分析工具和主要概念 |
3. 研究思路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六、篇章结构 |
七、研究个案的相关基本情况 |
第一章 角色期望: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扮演的“剧本”和动力 |
一、制度性期望 |
1. 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制度性期望 |
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制度性期望 |
3、全国人大代表履职旳制度性保障 |
二、道德性期望 |
1.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代言人 |
2.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是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维护者 |
3.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有丰富的法律知识 |
4.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认真履行代表职责 |
5.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正确处理党的意志和人民群众的要求之间的关系 |
6.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有为民请命的精神 |
三、自我期望 |
四、角色领悟 |
五、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期望的特点 |
1. 制度性社会期望的法律规范性特点不突出 |
2. 制度性社会期望与道德性社会期望之间无明显界限 |
3. 各种社会期望之间以及角色自我期望与社会期望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 |
第二章 推荐、考察与选举:全国人大代表角色的选择与确定 |
一、代表候选人名额的确定与分配 |
二、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提名过程 |
三、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组织考察与初步确定 |
1. 考察候选人预备人选的组织机构 |
2. 考察内容与过程 |
3. 候选人预备人选的初步确定 |
4. 后续材料工作 |
四、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正式确定 |
1. 省委会议讨论 |
2. 各党派和人民团体民主协商 |
五、正式候选人的确定与投票选举 |
1. 正式候选人的确定 |
2. 投票选举 |
六、当选代表的资格审查与确认 |
七、全国人大代表角色产生过程的特点 |
1. 代表产生过程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
2. 组织推荐提名是当选代表的重要前提 |
3. 组织推荐和考察过程集中体现了党对代表角色的社会期望 |
4. 投票选举是代表当选的决定性环节 |
5. 代表候选人个人在选举中难以发挥作用 |
6. 代表来源形式上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
7. 代表产生过程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特点 |
第三章 议案、审议与表决: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角色扮演 |
一、大会前的准备工作 |
1. 会议通知 |
2. 赴京报到 |
3. 建团会议 |
4. 预备会议 |
二、会议议程和日程安排 |
1. 会议议程 |
2. 会议日程安排 |
三、向大会提交代表议案和建议 |
1. 提交代表议案、建议的具体要求 |
2. 会议提交议案、建议情况 |
四、听取有关国家机关工作报告和各项议案的说明 |
1. 第一次全体会议 |
2. 第二次全体会议 |
3. 第三次全体会议 |
4. 第四次全体会议 |
五、审议各项议案和工作报告 |
1. 3月5日下午,代表团第一次全体会议 |
2. 3月6日,代表小组第一次会议 |
3. 3月7日上午,代表团第二次全体会议 |
4. 3月7日下午,代表小组第二次会议 |
5. 3月8日下午,代表小组第三次会议 |
6. 3月9日上午,代表小组第四次会议 |
7. 3月10日上午,代表小组第五次会议 |
8. 3月10日下午,代表团第三次全体会议 |
9. 3月11日上午,代表小组第六次会议 |
10. 3月12日上午,代表小组第七次会议 |
11. 3月12日下午,代表团第四次全体会议 |
12. 3月13日上午,代表小组第八次会议 |
13. 3月13日下午,代表小组第九次会议 |
六、会议简报交流 |
1. 印发简报的目的 |
2. 简报的特点 |
七、对工作报告决议案和其他议案决议进行表决 |
1. 大会表决办法 |
2. 大会议程和表决程序 |
八、选举和决定中央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 |
1. 选举、决定和表决办法 |
2. 会议期间代表对人选的酝酿过程 |
3. 投票选举和表决 |
九、大会期间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 |
1. 规范性一致是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基本取向 |
2. 审议过程客观上成为代表行为实现规范性一致的重要准备 |
3. 角色冲突是代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伴随现象 |
4. 代表在会议期间存在较严重的角色超载现象 |
5. 角色扮演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角色错位现象 |
6. 代表角色行为具有重要的象征性功能 |
7. 提交议案和建议成为代表个体发挥作用的重要方面 |
第四章 视察、执法检查与专题调研: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的角色扮演 |
一、代表视察 |
1. 会前集中视察 |
2. 专题性集中视察 |
二、执法检查 |
1. 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 |
2. 参加地方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 |
三、专题调研 |
1. 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专题调研 |
2. 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专题调研 |
四、参加代表小组活动 |
1. 驻泰全国人大代表小组成立情况 |
2. 驻泰全国人大代表小组活动 |
五、列席有关会议 |
1. 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 |
2. 列席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
六、联系人民群众 |
1. 接受群众来信来访 |
2. 通过走访联系群众 |
3. 通过新闻媒体及互联网征集群众意见和建议 |
4. 向有关专业人士请教 |
5. 应有关部门邀请担任社会监督员 |
七、闭会期间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 |
1. 代表角色行为规范性一致程度明显降低 |
2. 代表角色冲突广泛存在 |
3. 代表角色超载现象更为严重 |
4. 代表角色错位现象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
5. 代表角色行为的象征性功能淡化,制度性功能显现 |
6. 代表角色行为获得了较大的自主性空间 |
第五章 培训、研讨与经验交流:全国人大代表角色的再社会化 |
一、专题培训 |
1. 2008年第八期全国人大代表履职培训班 |
2. 2009年第一期全国人大代表法律学习班 |
3、2010年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代表培训班 |
4. 2011年第三期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 |
5. 2012年第一期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 |
二、履职经验交流与专题研讨 |
1. 履职经验交流 |
2、履职专题研讨 |
三、代表再社会化的其他途径 |
1. 有关部门寄送的履职所需资料 |
2. 地方人大常委会及其他相关部门为代表订阅的其他资料 |
3. 代表专用电子信箱 |
四、代表角色再社会化的特点 |
1. 代表再社会化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主体特点 |
2. 代表再社会化内容方面的特点 |
3. 代表再社会化过程中接受培训的代表构成方面的特点 |
4. 代表再社会化时间安排方面的特点 |
5. 代表再社会化的作用方面的特点 |
结论与讨论 |
一、本项研究的主要结论 |
1. 角色期望决定着代表角色的选择及其行为特点 |
2. 代表角色的产生过程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功能和特性 |
3. 代表角色行为模式反映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特点 |
4. 代表角色行为模式是现行政治体系稳定运行的基础 |
5. 代表角色扮演过程中遭遇的困境反映了现行制度的某些欠缺 |
6. 代表角色再社会化有利于提高代表的政治觉悟和履职能力 |
二、进一步的讨论:如何更好地发挥全国人大代表的作用? |
1. 更加突出代表角色制度性社会期望的法律规范性特点 |
2. 进一步完善代表选举程序 |
3. 实现代表角色与相关角色的有效分离 |
4. 完善人大会议制度 |
5. 加强和改进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调动代表履职积极性 |
6. 创新代表角色再社会化的实现形式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互联网背景下公众参与对公共政策的影响研究 ——基于公务员群体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起源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1.3 研究的起源 |
1.2 相关概念说明 |
1.2.1 公共政策 |
1.2.2 公众参与 |
1.2.3 互联网平台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关于互联网与民主政治的研究 |
1.3.2 关于互联网与公共政策的研究 |
1.4 论文研究目标:互联网影响下公众如何影响公共政策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路径与基本数据 |
2.研究理论基础介绍 |
2.1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 |
2.2 公共参与理论 |
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政策问题建构阶段 |
3.1 互联网平台与问题流 |
3.1.1 传统政策环境问题流要素分析 |
3.1.2 互联网平台对问题流影响分析 |
3.2 互联网平台与政策流 |
3.2.1 传统政策环境政策流要素分析 |
3.2.2 互联网平台对政策流影响分析 |
3.3 互联网平台与政治流 |
3.3.1 传统政策环境政治流要素分析 |
3.3.2 互联网平台对政治流影响分析 |
3.4 政策之窗的开启 |
3.4.1 政策企业家来源多样 |
3.4.2 政治溪流的流量扩大 |
3.4.3 三个溪流更易汇聚 |
3.5 案例分析: |
4.政策制定阶段 |
4.1 政策制定中的互联网环境 |
4.1.1 传统的政策制定环境 |
4.1.2 互联网环境带来的新挑战 |
4.2 政策制定中的各方参与者 |
4.2.1 政策制定者 |
4.2.2 专家与代表 |
4.2.3 机构力量 |
4.2.4 普通公众 |
4.3 网络公众参与的政策制定类型分析 |
4.3.1 网络参与和政策类型分析 |
4.3.2网络参与效果分析 |
4.4 案例分析 |
5.政策执行阶段 |
5.1 网络技术改造政策执行要素 |
5.1.1 政策执行主体的变革 |
5.1.2 政策执行质量的变化 |
5.1.3 政策主体与目标群体的互动 |
5.2 网络监督改变政策执行环境 |
5.2.1 网络监督避免政策失效 |
5.2.2 网络与公众监督 |
5.2.3 强化规范避免监督失范 |
5.3 网络问责保障政策执行效果 |
5.3.1 政策执行需要网络问责助推保障 |
5.3.2 政策执行需要网络问责全程参与 |
5.3.3 政策执行需要两种问责制协调发展 |
5.4 案例分析 |
6.公共政策评估与终结 |
6.1 网络公众参影响着政策评估 |
6.1.1 传统政策评估的不足 |
6.1.2 网络与政策评估新发展 |
6.2 网络公众参与影响政策终结 |
6.2.1 政策终结 |
6.2.2 政策终结的触发机制 |
6.2.3 网络影响政策终结 |
6.3 案例分析 |
7.结语:互联网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出路 |
7.1 互联网已经构筑起公众参与新平台 |
7.2 执政者必须正视公众参与的新要求 |
7.3 网络公众参与的思考与探索 |
参考文献 |
译着 |
着作 |
论文 |
电子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访谈对象情况表1(公务员) |
附录2 :结构式访谈大纲 |
附录3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决策过程 |
致谢 |
(5)晋南帝尧传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传说研究现状 |
一、帝尧传说的基础研究 |
二、帝尧传说与晋南研究 |
第三节 本文的理论视点 |
一、传说与历史、记忆理论 |
二、传说的地方化理论 |
三、文化阐释学与地方性知识理论 |
四、传统的发明理论 |
五、大小传统理论 |
第四节 主要问题、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主要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三、田野调查历程 |
四、写作思路 |
第一章 帝尧传说的历史语境 |
第一节 帝尧传说的历史演进 |
一、帝尧传说的形成期(先秦) |
二、帝尧传说的兴盛期(秦汉) |
三、帝尧传说的成熟期(魏晋南北朝至唐) |
四、帝尧传说的新发展(宋元) |
五、帝尧传说的推进期(明清) |
六、帝尧传说的学术反思(民国至建国) |
第二节 帝尧传说的圣化 |
一、帝尧圣人的特质 |
二、帝尧治世的内涵 |
三、帝尧的圣化 |
第三节 帝尧传说的地望辨析 |
一、尧之出生地 |
二、尧之起兴地 |
三、尧之都城地 |
四、尧之崩葬地 |
第二章 晋南尧文化资源考论 |
第一节 晋南文化地理资源 |
一、晋南历史地域沿革 |
二、山川地理环境 |
三、文化传统与陶唐遗风 |
四、考古文化 |
第二节 尧庙、尧陵与祭祀传统 |
一、尧庙与尧陵的历史 |
二、空间格局与意义特征 |
三、帝尧的国家正祀与地方祭尧 |
第三节 帝尧传说的风物特征 |
一、山川 |
二、祠庙 |
三、地名 |
四、古迹(附人物) |
第三章 民众与帝尧传说叙事 |
第一节 传说的叙事类型 |
一、帝尧成长传说 |
二、帝尧家事传说 |
三、农业事功传说 |
四、政治功绩传说 |
第二节 传说的地方化叙事 |
一、尧都区帝尧传说叙事 |
二、翼城县帝尧传说叙事 |
三、浮山县帝尧传说叙事 |
四、洪洞县帝尧传说叙事 |
五、绛县帝尧传说叙事 |
第三节 传说与民众信仰的生成 |
一、民众精英对尧王祖先的崇信和主导 |
二、香客对尧王天官的信仰巩固和强化 |
三、普通民众对尧王的认识和期待 |
第四节 以庙宇为中心的神圣叙事 |
一、庙宇与地方选择性记忆 |
二、民间修庙与文化重建 |
三、庙宇复建与信仰冲突 |
第五节 民间叙事的特性 |
一、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发明 |
二、信仰的实用性 |
三、集体的地域认同 |
第四章 地方学者与帝尧文化研究 |
第一节 晋南学者群体 |
一、探索起步阶段 |
二、蓬勃发展阶段 |
三、稳步推进阶段 |
第二节 彰显圣人形象 |
一、帝尧形象演变 |
二、帝尧去神话化 |
三、帝尧功绩化 |
第三节 巩固尧都地位 |
一、尧都临汾之说 |
二、平阳的帝尧时代 |
三、帝尧活动地域圈 |
四、考论地方风物 |
第四节 认同帝尧之祖 |
一、血缘上的子孙 |
二、临汾本土之根 |
三、从血缘寻根到文化寻根 |
第五节 危机与叙述模式 |
一、帝尧的原真性与建构性 |
二、尧文化的地域性与公共性 |
三、尧文化的影响力与局限性 |
第六节 重建文化圣地 |
一、尧文化生产语境 |
二、圣地中心的建构 |
三、尧文化与旅游开发 |
第五章 地方政府与帝尧文化生产 |
第一节 文化生产的“国家化”(1996—2000年) |
一、地方政府的历史意识 |
二、尧文化的多维生产 |
三、以尧庙为中心的行为建构 |
第二节 文化景观的再造(2000-2006年) |
一、景观建构的背景 |
二、想象中的尧都:华门景观的再造 |
三、想象中的尧都:华表、天安门、天坛等景观复制 |
四、想象中的圣人国祖:尧庙景观的再造 |
五、尧文化趋于“淡隐”:以旅游为中心的景观建构 |
第三节 打造“文化产业”(2006—2011年) |
一、现代发展中的文化乡愁:像“挖煤”一样“挖文化” |
二、尧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
三、尧文化的再“品牌化” |
四、尧文化产业群 |
第四节 周期性建构与内在博弈 |
一、地方权力主导者的博弈 |
二、地方政府的区别建构 |
三、周期性生产的困境 |
第五节 “非遗”与文化生产 |
一、政府的主导性地位 |
二、政府的“非遗”保卫战 |
三、尧文化申遗的两难 |
四、“后非遗”时代的文化产业 |
五、走向旅游文化商品 |
结语 神圣叙事中的圣地建构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6)晚清民国河南演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课题研究缘起与现状 |
二、本课题的意义与价值 |
三、本课题的目标与方法 |
第一章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曲概述 |
第一节 河南戏曲发展的历史脉络 |
第二节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的分期 |
一、乡村时代:1840—1914 |
二、城市时代:1914—149 |
第三节 河南戏曲改良运动的发展与实践 |
一、清末民初的戏曲改良思潮 |
二、冯玉祥主导下的戏曲改良运动 |
三、河南梆子的革新实践 |
第四节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剧种考论 |
一、地方史志所载剧种考 |
二、报纸刊物所载剧种考 |
三、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曲剧种的数量 |
第二章 晚清民国河南民俗演剧 |
第一节 民俗演剧的类型与名目 |
第二节 酬神演剧 |
一、春祈秋报 |
二、庙会演剧 |
三、节令演剧 |
四、崇圣演剧 |
第三节 日常事务演剧 |
一、集市演剧 |
二、行会演剧 |
三、喜丧演剧 |
第三章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班社 |
第一节 地方戏班社的历史与演进 |
一、河南地方戏班社的发展历程 |
二、民国以来河南地方戏班社的演变 |
第二节 班社的类型 |
一、科班 |
二、江湖班 |
三、玩会班 |
四、龙虎班 |
第三节 班社的成员与分工 |
第四节 班社的经济 |
一、戏班的经济收入 |
二、戏班的分配方式 |
第四章 晚清民国河南乡村剧场 |
第一节 画地做场 |
一、画地做场的历史与现状 |
二、画地做场与河南地方戏的关系 |
第二节 高台剧场 |
一、高台剧场的历史与发展 |
二、高台剧场对河南地方戏的影响 |
第三节 戏楼 |
一、河南戏楼的历史与类型 |
二、戏楼的变迁与发展 |
第五章 晚清民国河南城市剧场 |
第一节 河南地方戏与城市剧场 |
第二节 茶园剧场:清乾隆年间——1927 |
一、传统茶园剧场:清乾隆年间——1914年 |
二、席棚茶园:1914——1927 |
三、河南茶园剧场的特点与影响 |
第三节 新式剧场:1927——1949 |
一、“丰乐园”:新式剧场的发端 |
二、“相国寺梆戏文化圈”与河南新式剧场的发展 |
第四节 二十世纪上半叶河南其它地区的城市剧场 |
第五节 官方意志与民间诉求:河南新式剧场兴盛之原因 |
第六章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艺人 |
第一节 艺人与河南地方戏 |
一、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艺人数量蠡测 |
二、名伶涌现的河南地方戏 |
三、河南地方戏艺人的历史贡献 |
第二节 “开封五云”与河南地方戏的演进 |
一、“开封五云”辨析 |
二、河南地方戏城市化的先驱 |
第三节 坤伶与河南地方戏的新发展 |
一、坤伶的复兴 |
二、民国时期坤伶的崛起与发展 |
三、坤伶对河南地方戏的影响 |
第七章 河南地方戏作家、作品钩沉 |
第一节 民间艺人作家及其作品 |
第二节 传统文人作家及其作品 |
第三节 新式知识分子作家及其作品 |
第四节 河南地方戏存目作家、作品简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附录一 晚清民国时期河南本土剧种表 |
附录二 晚清民国时期流入河南剧种表 |
附录三 晚清民国河南民间常见演剧名目表 |
附录四 晚清民国时期河南戏曲班社统计表 |
附录五 晚清民国时期河南科班(窝班)统计表 |
附录六 晚清民国河南新式剧场数量简论 |
附录七 19 世纪末——1949 年河南剧场一览表 |
(7)压力型体制下的行政问责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由来 |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意义 |
一、关于问责类别的研究 |
二、行政问责制度的要素 |
三、行政问责的意义 |
四、行政问责制度面临的现实困境 |
五、研究空间与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一、压力型体制与"政治锦标赛" |
二、行政问责 |
第四节 研究视角和研究框架 |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理论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理论创新 |
注释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 |
第一节 行政问责的理论基础 |
一、人民主权理论与行政问责 |
二、中国行政问责的理论依据 |
三、中国行政问责的实践 |
第二节 行政问责的现实意义:维护合法性 |
一、合法性与合法性危机 |
二、民主问责:西方国家维护合法性的主要工具 |
三、行政问责:当代中国维护合法性的主要工具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等级问责:上问下责模式 |
第一节 地方分权体制与中央集权体制:两种不同的制度环境 |
一、地方分权体制下的行政问责 |
二、中央集权体制下的行政问责 |
第二节 非制度化集中人事控制 |
一、行政问责:非制度化人事控制的形式 |
二、庇护关系:非制度化行政问责的弊端放大器 |
第三节 虚置的问责与实质的复出 |
一、官员复出程序的缺失 |
二、责任区分 |
三、复出的必要性 |
第四节 对制度性规则的制度化抗拒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公民问责:个体否决模式 |
第一节 社会原子化背景下的"个体否决" |
一、公民参与和公民问责 |
二、"个体否决"和"团体否决" |
第二节 "个体否决"的生成机理及其运作形式 |
一、群众路线:公民问责的意识形态支撑 |
二、经济利益:公民问责的动力 |
三、信访:公民问责的路径选择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媒介问责:跨地域模式 |
第一节 媒介问责的政治逻辑 |
一、资本主义国家媒介问责的政治逻辑 |
二、中国共产党的媒介监督观 |
三、当代中国媒介问责的发展 |
第二节 媒介"本地问责"的约束因素 |
一、媒介的"喉舌"与"舆论导向"功能 |
二、媒介的管理体制与治理结构 |
第三节 商业逻辑刺激下的问责冲动 |
一、资本主义国家媒介的商业性 |
二、消费主义助推媒介商业化 |
三、商业化:媒介的问责动力 |
四、商业逻辑的张扬与中国媒介问责的兴起 |
第四节 "政治锦标赛"竞争下的媒介问责政治空间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当代中国行政问责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非制度化问责消解行政体系合法性 |
一、官僚自主性与行政体系合法性 |
二、政治精英的流出与行政体系合法性的衰减 |
第二节 建构民主合作体制基础上的行政问责 |
一、社会团体的培育与"团体否决"模式的建立 |
二、发挥人大问责功能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8)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的构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问题的由来 |
1.1.2 世纪之交的粮食过剩——一种幼稚粮食安全观的形成 |
1.1.3 "小麦经济"——粮食安全的新视野 |
1.1.4 粮食主产区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的构建——一个未能破解的困惑 |
1.1.5 "核心区"建设——构建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的创新之举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粮食安全的概念 |
1.3.2 粮食安全的测度 |
1.3.3 对我国粮食安全政策的分析和评价 |
1.3.4 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 |
1.3.5 对外国经验的借鉴 |
1.3.6 粮食安全的实现途径 |
1.3.7 河南粮食生产状况研究 |
1.3.8 粮食安全相关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数据来源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6 本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1.6.1 本研究的创新点 |
1.6.2 本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粮食安全长效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础 |
2.1 有关概念界定 |
2.1.1 粮食及粮食安全的概念 |
2.1.2 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的概念 |
2.2 粮食安全长效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础 |
2.2.1 机会成本理论 |
2.2.2 外部性理论 |
2.2.3 公共产品理论 |
2.2.4 产业关联理论 |
2.2.5 弹性理论 |
2.2.6 博弈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粮食安全状况的动态分析和战略选择 |
3.1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国际国内背景 |
3.1.1 世界粮食安全面临的新问题 |
3.1.2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国内背景 |
3.2 基于评价指标体系的我国粮食安全状况测算 |
3.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2 我国粮食安全水平的测算 |
3.2.3 基于测算结果的我国粮食安全变化态势分析 |
3.3 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粮食安全政策的经济学评价 |
4.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安全主要政策回顾 |
4.1.1 改革开放初期的提高粮食收购价格 |
4.1.2 大丰收之后的变粮食统一收购为合同定购 |
4.1.3 通胀后的国家粮食专项储备制度的建立与保护价收购 |
4.1.4 阻止粮价下跌的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为核心的"粮改新政" |
4.1.5 抑制粮食生产下滑的全面市场化改革与保障粮食安全全面政策体系的建立 |
4.2 当前我国保障粮食安全政策的成效及存在问题分析 |
4.2.1 主要成效 |
4.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 基于博弈分析的我国粮食补贴政策分析 |
4.3.1 政府财政补贴与粮农生产之间的博弈分析 |
4.3.2 中央政府政府与粮食主产区政府之间的博弈分析 |
4.4 粮食生产的机会成本分析 |
4.4.1 耕地生产粮食的机会成本 |
4.4.2 粮食生产中劳动力的机会成本 |
4.4.3 粮食主产区区域发展视角:粮食生产的区域机会成本分析 |
4.4.4 粮食生产机会成本的政策诠释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河南省粮食生产的实证分析1:主要举措与成效 |
5.1 发展粮食生产的实践举措 |
5.1.1 发展"小麦经济",拉长产业链条 |
5.1.2 集中打造核心产区,发挥规模集群效应 |
5.1.3 变"天下粮仓"为"国人厨房"再到"世界餐桌",推动产业不断升级 |
5.1.4 创新科技体系,夯实科技支撑 |
5.2 取得的主要成效 |
5.2.1 实现了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增长 |
5.2.2 "小麦经济"一枝独秀,推动食品工业快速发展 |
5.2.3 粮食及其转化加工食品逐渐走向世界餐桌 |
5.3 河南省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中的贡献分析 |
5.3.1 生产环节贡献 |
5.3.2 流通环节贡献 |
5.3.3 储藏环节贡献 |
5.3.4 粮食政策贯彻落实环节贡献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河南省粮食生产的实证分析2:困惑与问题 |
6.1 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与发达地区差距越拉越大 |
6.2 产粮大区的经济"洼地"现象:生产粮食越多的地区也是省内经济最落后的地方 |
6.3 必须引起警觉的贫困趋势:粮食主产区正在成为贫困的主体 |
6.4 自身难以破解的"连锁效应":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恶化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世界部分国家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政策措施及启示 |
7.1 美国的粮食安全政策 |
7.1.1 农产品最低保护价 |
7.1.2 粮食差额补贴 |
7.1.3 耕地保护措施 |
7.1.4 粮食储备制度 |
7.1.5 农业保险和灾害补贴 |
7.2 欧盟的粮食安全政策 |
7.2.1 60年代初,欧盟实施农产品支持价格政策 |
7.2.2 直接支付政策 |
7.2.3 干预价格政策 |
7.2.4 强制性关税 |
7.2.5 休耕计划 |
7.2.6 粮食储备 |
7.3 日本的粮食安全政策 |
7.3.1 农户直接支付制度 |
7.3.2 稻作安定经营对策 |
7.3.3 自然灾害补贴 |
7.3.4 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
7.4 印度的粮食安全政策 |
7.4.1 生产者价格支持政策 |
7.4.2 农业投入补贴政策 |
7.4.3 粮食分配政策 |
7.4.4 保护耕地资源 |
7.5 国外国家粮食安全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7.5.1 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 |
7.5.2 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 |
7.5.3 保护粮食生产者的利益 |
7.5.4 在加大政策扶持的基础上注重运用法律手段 |
7.5.5 完善粮食物流体制 |
7.5.6 加强粮食国际贸易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我国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的构建与探索 |
8.1 我国粮食安全长效机制构建的基本立足点 |
8.2 基于长效机制的粮食安全政策缺陷分析 |
8.3 粮食安全长效机制构建的制度安排与主要内容 |
8.3.1 建立合理完善的利益补偿调节机制 |
8.3.2 完善投入保障机制 |
8.3.3 健全服务保障机制 |
8.3.4 创新粮食生产经营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一览 |
致谢 |
四、掌握领导经济工作全局的主动权──从河南省代省长李克强倡议召开的一次研讨会说起(论文参考文献)
- [1]掌握领导经济工作全局的主动权──从河南省代省长李克强倡议召开的一次研讨会说起[J]. 何一. 领导科学, 1999(01)
- [2]政治角色视角下的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 ——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例[D]. 王元成.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2)
- [3]互联网背景下公众参与对公共政策的影响研究 ——基于公务员群体视角[D]. 朱世欣.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1)
- [4]世纪大冲撞——多难兴邦:撬动历史的杠杆[J]. 蒋巍. 中国作家, 2010(08)
- [5]晋南帝尧传说研究[D]. 张晨霞.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1)
- [6]晚清民国河南演剧研究[D]. 孙建杰. 河南大学, 2018(12)
- [7]压力型体制下的行政问责模式研究[D]. 魏云. 复旦大学, 2011(12)
- [8]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 田建民.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