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 numerical study of the impact of SST anomaly in the warm pool area on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in winter(论文文献综述)
袁媛,申乐琳,晏红明[1](2022)在《年代际尺度的拉尼娜事件对中国西南地区冬季气温的影响》文中认为本文利用多种资料并基于统计分析方法,详细分析了1970—2019年期间的拉尼娜事件与我国西南地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冬季气温的关系.结果表明,拉尼娜事件对西南地区冬季气温的影响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1970—1996年期间的拉尼娜年冬季西南地区气温均偏低,并表现为"冷干型"特征;而1997—2019年期间的拉尼娜年冬季西南地区则可能为"冷湿型"或"暖干型".进一步分析发现青藏高原500 hPa高度场是拉尼娜事件影响西南地区冬季气温的重要桥梁,并且高原高度场明显滞后热带海温异常,其与赤道中太平洋海温的正相关关系表现出显着的年代际变化.在1970—1996年期间,高原高度场与赤道中太平洋海温显着正相关,这期间的拉尼娜事件会导致高原高度场偏低,配合蒙古气旋偏强、冷空气以偏西北路径南下影响西南地区,从而共同导致该地区冬季气温偏低.而在1997—2019年期间,高原高度场与热带海温相互独立,只有强度较强且冷海温范围较大的拉尼娜事件才会导致高原高度场偏低,进而西南冬季低温;而较弱的拉尼娜事件对高原高度场影响不明显,在这些年冬季,高原高度场偏高,冷空气不易南下影响我国西南地区,西南地区冬季气温偏高.
李天宇,张丽,付冬雪,李晓帆,刘宁[2](2021)在《2019年12月吉林省降水异常偏多成因分析》文中认为本文从大尺度大气环流和海温异常方面对2019年12月吉林省降水异常成因进行分析,并探究前期秋季日本附近关键区海温异常对吉林省12月降水异常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1981—2019年吉林省12月降水有明显增多的趋势,在降水年代际偏多的气候背景下,2019年12月吉林全省降水量为常年同期的227.5%,居1981年以来同期多雨雪第4位。前期秋季日本附近关键区海温异常偏暖是12月吉林省降水异常偏多的驱动条件之一,在前期海温异常偏暖年:鄂霍茨克海至日本上空为异常反气旋,阻塞高压活跃,贝加尔湖附近地区为负高度距平,东亚冬季风系统减弱,局地海温的异常升高使其上空的水汽含量增加,配合东亚冬季风异常为吉林省上空带来了充足的水汽;另一方面,由于中纬度45°N附近为西风距平,为东北地区带来冷空气,在槽前正涡度平流作用下,有上升运动,为降水提供了动力条件。在前期海温异常偏冷年:中国东北地区盛行西风,东亚冬季风偏强,中国东部沿海有北风异常,西伯利亚高压偏强,吉林省降水的水汽和动力条件不足,降水异常偏少。
于玲玲,纪忠萍,麦健华[3](2021)在《1961-2019年广东前汛期持续性暴雨的变化及前兆信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提高前汛期降水集中期及雨量的短期气候预测能力,利用小波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近59年广东前汛期持续性暴雨日数的变化特征,探讨了它在前冬大气环流场和海温场上的前兆信号及影响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1)近59年广东前汛期持续性暴雨过程108次,总日数398日,主要发生在5-6月,达到或者超过10日的长持续性暴雨过程主要出现在6月。持续性暴雨日数具有准2年、准7年及准12年的周期振荡;(2)前冬大气环流影响持续性暴雨日数异常偏多(少)的前兆信号:500 hPa欧洲(45°N-60°N,0°-30°E)脊(槽)偏强、西亚北部和中亚地区(30°N-50°N,50°E-70°E)及其以北的高空槽(脊)偏强,850 hPa南海北部(18°N-22°N,107°E-120°E)南风偏强(弱),它们主要通过调节后期东亚大槽和南海北部南风的强弱影响前汛期持续性暴雨日数;(3)前冬北太平洋中部(15°N-30°N,170°E-160°W)SST是影响广东前汛期持续性暴雨日数的SST关键区。在4~8年和8~18年尺度上它与广东前汛期持续性暴雨日数具有较好的相反变化关系。它通过影响后期大气环流影响广东前汛期持续性暴雨日数变化。
王婧,吕俊梅[4](2021)在《“暖北极—冷欧亚”模态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北大西洋海温的联系》文中提出本文利用美国航空航天局戈达德空间研究所地表气温、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环境科学协作研究所20世纪再分析资料,以及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的多模式Historical试验结果,去除外强迫影响后,研究1910/1911~2019/2020年冬季(DJF)欧亚中高纬地区"暖北极—冷欧亚"(WACE)模态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物理原因。结果表明:WACE具有显着的年代际变化,在WACE正位相时期,乌拉尔阻塞发生频率偏高,有利于热量向极区输送使得极区出现异常暖平流,且水汽向极区输送导致极区水汽辐合,向下长波辐射增加,另外对流活动增强导致潜热释放,进而极区温度上升。与此同时,极涡及欧亚大陆西风减弱且乌拉尔阻塞发生频率偏高,有利于冷空气侵袭欧亚大陆造成异常冷平流,且欧亚地区水汽辐散,向下长波辐射减少,对流活动减弱进而潜热释放减少,导致欧亚大陆温度降低。最后利用CAM3.0大气环流模式模拟了北大西洋海温正异常对WACE的影响,模式结果与统计结果相符合,进一步说明了北大西洋海温正异常可以通过强迫低层与高层大气环流异常,导致极区水汽辐合,欧亚大陆水汽辐散,进而影响WACE的年代际变化。
周雅蔓,刘晶,赵勇,马超,李娜[5](2021)在《春季热带海温与北疆夏季极端降水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于1961—2017年北疆47站夏季逐日降水资料、NOAA海温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利用90%分位确定北疆夏季单站降水阈值,得出极端降水量,讨论了春季热带海温与北疆夏季极端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北疆夏季极端降水和春季热带印度洋(20°S~15°N,50°~110°E)及赤道东太平洋(15°S~15°N,90°~180°W)海温呈正相关,两个关键区春季热带海温异常偏暖时,北疆夏季极端降水偏多,仅春季热带印度洋关键区海温异常偏暖时,北疆西北地区夏季极端降水偏多。当春季热带印度洋和赤道东太平洋关键区海温同时异常偏暖时,200h Pa西风急流轴明显偏南,500h Pa西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低值系统活跃,南方路径输送的水汽增加,有利于北疆夏季极端降水的发生;仅春季热带印度洋关键区海温异常偏暖时,200h Pa西风急流强度增强,500h Pa西西伯利亚地区低值系统活跃,配合偏东路径的水汽输送,北疆西北地区夏季极端降水偏多。
仇丹妮[6](2021)在《1970-1995和1996-2018年春季热带大西洋海温异常对欧亚大陆春季气候的不同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数据集、NOAA和英国气象局哈德莱中心提供的逐月海表温度资料、University of Delaware提供的逐月降水资料和地表气温资料以及CAM5.1数值模式,利用统计诊断,如合成分析,回归分析等,分析了春季热带大西洋海温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别讨论了,1970-1995和1996-2018年春季热带大西洋海温异常对欧亚大陆气温和降水的不同影响以及可能原因。最后利用数值模拟对诊断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春季热带大西洋海温异常的大值区主要出现在热带大西洋东北地区,且在1995年前后,热带大西洋海温存在突然增暖的变化趋势。另外,局地海气相互作用可以通过风场-蒸发-海表面温度(Wind-Evaporation-Sea Surface Temperature,W-E-S)机制,使得热带大西洋海温异常得以维持和发展。(2)1970-1995和1996-2018年春季热带大西洋海温异常对欧亚大陆气温和降水的影响有所差异。1970-1995年期间,春季热带大西洋海温异常与欧洲北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和中南半岛的春季气温异常高度相关,但是以上气温的显着异常在1996-2018年期间均消失;相反,1996-2018年期间,我国东北华北地区以及中西伯利亚地区的气温暖异常十分显着,但1970-1995年期间不存在。另外,欧亚大陆的降水异常在1970-1995和1996-2018年期间也有差异:中南半岛和中亚地区的降水异常在1995年前后发生了由正转负的位相变换,欧洲西北地区的降水负异常在1995年之后消失,而我国东北地区的降水正异常在1995年之后变得更为显着。(3)春季热带大西洋海温异常与欧亚大陆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关系发生改变,这归因于热带春季热带大西洋海温异常关键区可以激发出中高纬横跨大西洋-欧亚的纬向型波列,而1970-1995年期间欧亚大陆上空缺乏清晰的大气波列。1995年前后大气波列的不同可能是依赖于基本态的改变,导致在暖海温背景场下,从海洋向大气传输的地表热通量强度更大,范围更广,并伴有更为明显的降水正异常,使得从热带大西洋到欧亚大陆存在清晰的大气波列,反之,冷背景场则不存在。
蒋子瑶[7](2021)在《2016年秋季中国南方降水异常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及其与海温的联系》文中提出2016年秋季中国南方降水异常偏多,是近50年来秋季降水最多的年份。本文利用中国气象台站观测降水、英国Hadley中心海温和NCEP/NCAR再分析数据集等资料,对造成2016年秋季中国南方降水异常偏多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及其与海温的联系进行了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2016年秋季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强,我国南方地区位于急流入口区的右侧,有利于产生上升运动;同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面积偏大、位置偏北偏西,对应副高西南侧的东南风将热带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向我国南方输送,有利于降水偏多。(2)2016年秋季中国南方降水异常偏多的原因之一是同期登陆我国的台风异常偏多,频繁活动的台风给我国南方带来了大量降水。(3)2016年秋季南方降水异常偏多与同期赤道西太平洋和东南太平洋海温异常偏高以及北大西洋年代际异常增暖有关。通过CAM5.3(Community Atmosphere Model Version 5.3)一系列的敏感性试验表明,热带西太平洋海温异常偏高时,一方面通过激发一个类似夏季东亚—太平洋型遥相关的波列,导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明显增强、位置明显偏北偏西,另一方面,通过在对流层低层产生类似Gill型的大气响应,在南海至菲律宾以东地区产生异常气旋性环流(类似于夏季南海—西太平洋季风槽),从而对我国南方秋季降水产生影响。而东南太平洋海温异常偏高时,通过激发一个类似跨越东南太平洋—南印度洋—澳大利亚的遥相关波列,引起热带西印度洋、南海和热带西太平洋上空大气环流异常,从而对我国南方秋季降水带来影响。至于北大西洋的年代际增暖则可能主要通过在热带地区激发向东传播的Kelvin波,从而对西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产生影响,进而对我国南方秋季降水产生影响。
黄昱[8](2021)在《ENSO强迫的与独立于ENSO的印度洋偶极子发生和发展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印度洋偶极子(Indian Ocean dipole,IOD)是年际时间尺度上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的东西向偶极子模态,它既可以由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遥强迫产生,也可以通过热带印度洋海盆内海气相互作用产生。本文在揭示IOD建立机制和增长机制的基础上,分析了ENSO强迫变率和独立于ENSO变率对IOD时空演变过程的影响。从观测分析和数值模拟两方面入手,讨论了“ENSO强迫的与独立于ENSO的IOD发生和发展机制研究”中几个关键问题。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扩展EOF(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分析,分离了1900-2012年观测数据中ENSO强迫的与独立于ENSO的IOD。ENSO强迫的与独立于ENSO的IOD都依赖“离岸平流-温跃层”正反馈和“风-蒸发-海表温度”正反馈机制增长。“离岸平流-温跃层”反馈是对传统温跃层反馈的改进,其详细物理过程如下:苏门答腊-爪哇岛沿岸平均上翻流将次表层更冷的海水向表层输送,接着平均离岸流将沿岸异常冷海温向热带东南印度洋内平流,使得整个热带东南印度洋海温变冷。北半球夏季,热带东南印度洋位于气候态对流活动活跃区。因此,局地冷海温可以有效抑制对流活动,产生赤道印度洋异常东风。异常东风可以通过激发东传的冷性Kelvin波,进一步增强苏门答腊-爪哇岛沿岸次表层冷海温异常,形成闭合的海气相互作用正反馈过程。然而,ENSO强迫的与独立于ENSO的IOD建立过程不同。ENSO强迫的IOD主要通过两种不同的ENSO遥强迫“大气桥”效应触发,第一种为ENSO对热带印度洋-太平洋沃克环流的影响,第二种为ENSO通过影响西北太平洋夏季风和印度夏季风变化,进而驱动热带印度洋异常跨赤道气流。独立于ENSO的IOD的建立则与对流层准两年振荡(tropospheric biennial oscillation,TBO)的季风-暖池区海气相互作用和热带印度洋延迟海洋波动有关。此外,基于CESM耦合模式设计了热带中东太平洋起搏器试验(tropical Pacific pacemaker experiments,PM-TP),分离了数值试验中ENSO强迫的与独立于ENSO的IOD,解释了两类IOD的增长机制和建立机制。数值试验结果表明IOD的增长机制和建立机制与观测结果基本相同,验证了我们提出的IOD相关机理。(2)为了研究ENSO对IOD的影响,基于CESM耦合模式设计了两类数值试验,一类为控制试验——存在ENSO变率的全球海气耦合试验(Picontrol run),另一类为敏感性试验——抑制热带中东太平洋SSTA变率的无ENSO试验(no ENSO run)。在无ENSO试验中,模拟的IOD空间分布特征和季节演变与观测结果相似,表明IOD可以通过热带印度洋海盆内海气相互作用产生。对比两组试验结果发现,ENSO对IOD周期和强度存在调节作用。存在ENSO变率时,IOD功率谱分布情况与ENSO相似;无ENSO变率时,IOD呈强烈的准两年变化。此外,存在ENSO变率时,IOD强度要大于无ENSO变率情况。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以下两个过程导致:第一,在ENSO遥强迫作用下,热带东南印度洋-西北太平洋关于赤道的反对称加热场更强,其造成的苏门答腊-爪哇岛沿岸异常跨赤道气流更强;第二,在ENSO发展年夏季对应有印度夏季风减弱,使得热带西印度洋平均季风环流减弱。(3)评估了FGOALS-f3和FGOALS-g3模式对IOD的模拟能力。FGOALS-f3和FGOALS-g3模式对IOD的空间分布、周期和季节演变有一定模拟技巧。由于FGOALSf3和FGOALS-g3采用不同的大气模式,使得两个模式对IOD强度的模拟存在差异。以下两个原因造成了FGOALS-f3对IOD强度的模拟大于FGOALS-g3:第一,FGOALSg3中热带东南印度洋的负“云-辐射-海表温度”反馈强度更强;第二,FGOALS-f3能够模拟ENSO-印度夏季风的负相关关系。
王旭栋[9](2021)在《夏季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季节内至年际尺度变化特征与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夏季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对局地不同时间尺度海气变化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利用观测资料与ECHAM5大气模式输出资料等,采用统计分析和动力学诊断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夏季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季节内至年际尺度变化特征,得到:(1)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是局地大气跨尺度共同模态。经20天低通滤波后对印太海域对流层高低层风场进行EOF分析,揭示夏季印太地区大气低频主模态为热带季节内振荡(ISO)模态。EOF分析得到前两个印太海域大气年际主模态,分别代表西北太平洋反气旋模态EOF1rec与南亚夏季风增强模态EOF2rec。EOF1,2rec亦可作为ISO的正交基底用于表征夏季ISO的传播与发展。EOF1rec存在准两年振荡周期,与ENSO位相转换有关。而EOF2rec在年际尺度为白噪声信号。能量学分析表明,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产生位置和对流层低层风场的平均态分布有关。在对流层低层季风西风和信风东风的合流区,大气正压能量转换与对流反馈过程可将能量从平均动能和平均有效位能传递到扰动态,使得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态在不同时间尺度得到维持。(2)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生成和逐月演变特征与ENSO不同位相之间均存在密切联系。ElNino衰减年与同期La Nina夏季西北太平洋对流层低层存在反气旋式环流异常。反气旋式环流异常存在逐月差异。中国东部夏季逐月降水变化与西北太平洋反气旋环流异常引起的温度平流有直接联系。此外,青藏高原大气热源、中纬度西风急流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均可与西北太平洋反气旋环流异常协同作用,引起夏季中国东部降水逐月变化。(3)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年际变率不仅与ENSO密切相关,也可独立于ENSO,仅由大气内部过程产生。以8月份作进一步分析发现,观测中非海温影响主模态和ECHAM5模式成员间差异主模态类似,空间模态表现为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深入分析表明大气内部过程产生的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主要由ISO引起。(4)基于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作为局地大气共同模态,可定义一个表征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实时监测指数RTI1及其正交模指数RTI2,用于东亚夏季风区热带ISO的实时监控。通过对2016年厄尔尼诺衰减年夏季和2020年夏季的个例研究,发现2016年8月,ISO抵消ENSO引起的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造成西北太平洋局地气旋环流异常,降水增多,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减少。而在2020年夏季,年际尺度上,北印度洋增暖和同期中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协同作用,可造成西北太平洋反气旋式环流异常和长江流域降水增多。同时,ISO是引起长江流域降水增多的主要原因。RTI指数能较好反映2020年夏季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时空特征。(5)在ISO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水汽的水平平流及“气柱过程”起到了重要作用。夏季大气整层水汽倾向超前水汽本身,引起ISO的传播并影响中国东部地区降水。其中,水汽的水平平流作用有重要贡献。同时,“气柱过程”也有利于ISO向特定方向的传播。这些结果有利于深刻认识夏季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跨时间尺度特征、物理机制及其对亚洲夏季风环流系统的影响,可为进一步研究亚洲夏季风多尺度气候变率和气候预测预警提供线索。
倪雯洁[10](2021)在《华北冬季强降温事件年际年代际异常特征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1980-2016年共37年的站点最低温度资料、NCEP/NCAR的再分析大气环流资料、NOAA的逐月海表温度资料以及英国Hadley中心的海冰密集度资料,根据定义选出单站强降温事件,并通过分析其频数的年际、年代际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异常、海温和海冰等外强迫因子异常的相关关系,探究单站强降温事件频数异常的机理,并寻找预报信号,为华北短期气候预报提供参考。主要结论总结如下:(1)华北冬季单站强降温事件频数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2008年前逐渐减少,之后显着增加,这是由后冬(1月、2月)单站强降温事件频数引起的。区域强降温事件频数空间分布与单站相似。(2)北半球中纬度海温对华北单站强降温事件频数年际异常存在显着影响,主要影响区域在山西东部、河北南部和山东的华北中部和南部区域。当冬季北太平洋海温出现“类El Ni(?)o”异常时,在对流层中下部触发了北极涛动负位相(-AO)、太平洋北美型正位相(+PNA)和欧亚-太平洋遥相关型正位相(+EUP)的大气遥相关型异常;同时,冬季北大西洋海温呈现“逆C”型负异常,大气环流呈北大西洋涛动正位相(+NAO)、(+PNA)型和(+EUP)型异常。二者共同作用使得贝加尔湖以南的高压脊加强,西伯利亚高压北弱南强,对流层高层东亚副热带急流偏弱,东亚冬季风偏强,导致华北地区冬季单站强降温事件频发,尤其是华北中部和中南部。当北太平洋海温夏季到秋季呈“类El Ni(?)o”发展时,华北冬季单站强降温事件频发的概率更高。中纬度海温异常影响华北冬季强降温事件频数年际异常的机制是:夏秋季北半球中纬度海温异常激发北太平洋—北美—北大西洋—欧亚大陆遥相关波列,大气强迫海洋,使得大西洋储存这些异常信号。到冬季,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海温的协同作用增强了欧亚遥相关波列。随着波动能量从欧亚上游向下游扩散,波列中心随季节向东移动,导致华北冬季单站强降温事件频发。前期秋季北极海冰对华北中南部的冬季单站强降温事件频数年际异常也存在一定影响,海冰关键区主要集中在哈德孙湾附近。当关键区海冰异常偏多时,AO处于负位相,引导大范围冷空气控制欧亚大陆,冷空气被锢囚在欧亚大陆,从而使得华北冬季单站强降温事件频发。(3)北半球中纬度海温异常对华北单站强降温事件频数的年代际异常存在显着影响。通过对海温和频数的奇异值(SVD)分解发现,在1995年前后,频数和海温都出现年代际转折,海温影响显着的区域在华北中部,即山西和河北的交界处。1995年以前,当冬季北太平洋海温呈PDO暖位相、北大西洋海温呈AMO冷位相时,海平面气压场上表现为(+EU)型遥相关,同时北太平洋-北美大陆存在的(类+PNA)型遥相关波列,北大西洋上存在(+NAO)型遥相关;500h Pa位势高度场与之类似,槽脊系统深厚,来自高纬新地岛以西-巴伦支海附近的冷空气被槽后脊前的西北气流引导南下,传输至中西伯利亚,然后沿着亚洲东岸侵入华北,从而导致华北地区冬季单站强降温事件频发。1995年之后与之相反。这与华北单站强降温事件频数年代际分量EOF的第三和第四模态对应较好。前期秋季海冰影响华北单站强降温事件频数的年代际异常关键区主要位于新地岛和东西伯利亚海-波弗特海,此区域海冰的变化将对山西北部及其与河北交界处的单站强降温事件频数产生显着影响。将前秋海冰和冬季华北单站强降温事件频数的年代际分量做SVD分解后可以发现,其第一耦合模态在1997年前后发生年代际转折,当前期秋季海冰偏多时,西伯利亚高压北弱南强,贝湖到巴湖之间的脊加强,高层对应偏弱的副热带西风急流,有利于冷空气南下,使得华北冬季中部和南部单站强降温事件频发。1997年之后对应情况与之相反。
二、A numerical study of the impact of SST anomaly in the warm pool area on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in winter(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 numerical study of the impact of SST anomaly in the warm pool area on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in winter(论文提纲范文)
(1)年代际尺度的拉尼娜事件对中国西南地区冬季气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数据和方法 |
2 西南地区冬季气温特征和拉尼娜事件的关系 |
3 拉尼娜事件影响西南地区冬季气温的年代际差异 |
3.1 冬季海温和西南地区气温的年代际差异 |
3.2 高低层大气环流的异常特征 |
4 高原高度场的重要作用及其与热带海温的关系 |
5 总结和讨论 |
(2)2019年12月吉林省降水异常偏多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分析 |
2.1 2019年12月吉林省降水异常特征 |
2.2 2019年12月吉林省降水异常偏多的成因 |
2.2.1 大气环流异常特征 |
2.2.2 海温异常对降水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3)1961-2019年广东前汛期持续性暴雨的变化及前兆信号(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资料来源和方法介绍 |
3 广东省前汛期持续性暴雨过程的变化特征 |
4 广东省前汛期持续性暴雨日数在前冬大气环流场上的前兆信号及物理机制 |
4.1 前汛期持续性暴雨日数在前冬大气环流场上的前兆信号 |
4.2 前冬大气环流关键区影响广东前汛期持续性暴雨日数变化的物理机制 |
5 广东省前汛期持续性暴雨日数在前冬海温场上的前兆信号及物理机制 |
5.1 前汛期持续性暴雨日数在前冬海温场上的前兆信号 |
5.2 广东省前汛期持续性暴雨日数与前冬关键区海温的关系 |
5.3 前冬关键区海温异常影响5-6月大气环流的物理机制 |
6 结论 |
(4)“暖北极—冷欧亚”模态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北大西洋海温的联系(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资料和方法 |
2.1 资料 |
2.2 方法 |
2.3 模式试验 |
3 WACE的年代际变化和相应的大气环流异常 |
3.1 WACE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
3.2 WACE不同年代际位相时期大气环流异常 |
4 北大西洋海温与WACE年代际变化的联系 |
5 结果与讨论 |
(5)春季热带海温与北疆夏季极端降水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数据与方法 |
2 北疆夏季极端降水与春季热带海温的关系 |
2.1 北疆夏季极端降水与春季热带海温的相关分布 |
2.2 北疆夏季极端降水与春季热带关键区平均海温的时间变化特征 |
3 春季热带关键区海温异常与北疆夏季极端降水和大气环流的关系 |
3.1 春季热带关键区海温异常与北疆夏季极端降水的关系 |
3.2 春季热带关键区海温异常偏暖型与夏季大气环流的关系 |
3.3 春季热带关键区海温异常偏暖型与水汽输送的关系 |
4 结论 |
(6)1970-1995和1996-2018年春季热带大西洋海温异常对欧亚大陆春季气候的不同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热带大西洋海温异常的主要特征 |
1.2.2 热带大西洋海温异常对周围地区及其欧亚气候的影响 |
1.2.3 热带大西洋海温异常与大气环流异常的联系 |
1.2.4 大西洋海温对各种气候要素影响的不稳定性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文章结构安排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2.1 资料介绍 |
2.2 方法说明 |
2.2.1 去除时间序列样本中的线性变化趋势 |
2.2.2 去除ENSO信号 |
2.2.3 标准化方法 |
2.2.4 Morlet小波分析 |
2.2.5 回归分析 |
2.2.6 合成分析和信度检验 |
2.2.7 滑动相关 |
2.2.8 局地温度变化方程 |
2.2.9 波作用通量 |
2.2.10 Mann-Kenddall检验 |
第三章 春季热带大西洋海温的变化特征 |
3.1 春季热带大西洋海温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 |
3.2 春季热带大西洋海温异常的可能机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春季热带大西洋海温异常与欧亚气候的关系 |
4.1 春季热带大西洋海温异常与欧亚大陆气温的关系 |
4.2 春季热带大西洋海温异常与欧亚大陆降水的关系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春季热带大西洋海温异常对欧亚气候不同影响的可能原因 |
5.1 欧亚大陆气温异常的诊断分析 |
5.2 欧亚大陆降水的垂直运动分析 |
5.3 大气环流异常分析 |
5.4 数值试验的验证和分析 |
5.4.1 引言 |
5.4.2 模式简介 |
5.4.3 数值试验方案设计 |
5.4.4 数值试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 |
6.1 全文总结 |
6.2 本文特色与创新点 |
6.3 讨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7)2016年秋季中国南方降水异常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及其与海温的联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降水异常 |
1.2.2 降水异常的季节性 |
1.2.3 影响大范围异常降水的因素 |
1.2.3.1 大气环流的直接影响 |
1.2.3.2 外强迫信号的影响 |
1.3 问题的提出及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2.1 资料说明 |
2.2 方法介绍 |
2.2.1 相关分析及检验 |
2.2.2 合成分析及检验 |
2.2.3 谐波分析方法 |
2.2.4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
2.2.5 水汽通量及其散度的计算 |
2.2.6 识别热带气旋降水 |
2.3 模式简介 |
第三章 2016 年秋季降水和环流异常特征 |
3.1 降水量异常分布 |
3.2 大气环流异常特征 |
3.2.1 秋季平均的大气环流场 |
3.2.2 季节内大气环流变化特征 |
3.3 台风对降水的影响 |
3.3.1 台风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 |
3.3.2 去除台风影响分析 |
3.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环流异常成因分析 |
4.1 2016 年秋季海温异常特征 |
4.2 海温年际异常对我国南方秋季降水的可能影响 |
4.3 海温背景场增暖对我国南方秋季降水的可能影响 |
4.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海温影响的数值模拟 |
5.1 单片海区试验方案 |
5.2 单片海区试验结果分析 |
5.2.1 赤道西太平洋海温异常试验 |
5.2.2 东南太平洋海温异常试验 |
5.2.3 北大西洋海温异常试验 |
5.3 多片海区试验方案 |
5.4 多片海区试验结果分析 |
5.4.1 赤道西太平洋和北大西洋海温异常试验 |
5.4.2 东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海温异常试验 |
5.5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内容总结 |
6.2 本文特色与创新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ENSO强迫的与独立于ENSO的印度洋偶极子发生和发展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IOD的基本特点 |
1.2.2 IOD的发生机制 |
1.2.3 IOD的发展机制 |
1.2.4 数值模式中的IOD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ENSO强迫的与独立于ENSO的 IOD发生和发展机制研究:观测分析 |
2.1 引言 |
2.2 资料和方法 |
2.2.1 资料 |
2.2.2 方法 |
2.3 ENSO强迫的与独立于ENSO的 IOD信号的分离 |
2.3.1 两步逐月EOF分析法 |
2.3.2 空间分布和周期的差异 |
2.4 IOD的季节依赖增长机制 |
2.4.1 IOD增长阶段的混合层热量收支诊断 |
2.4.2 离岸平流-温跃层反馈 |
2.5 IOD的建立机制 |
2.5.1 ENSO强迫的IOD |
2.5.2 独立于ENSO的 IOD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ENSO强迫的与独立于ENSO的 IOD发生和发展机制研究:数值模拟 |
3.1 引言 |
3.2 模式介绍和试验设计 |
3.3 数值模拟中的IOD |
3.3.1 模式对气候态的模拟情况 |
3.3.2 模式对IOD的模拟情况 |
3.4 模拟的IOD季节依赖增长机制 |
3.5 模拟的IOD建立机制 |
3.5.1 ENSO强迫的IOD |
3.5.2 独立于ENSO的 IOD |
3.6 本章小结和讨论 |
3.6.1 本章小结 |
3.6.2 讨论 |
第四章 ENSO对 IOD周期和强度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试验设计 |
4.3 数值试验中的IOD |
4.4 ENSO对 IOD强度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FGOALS-f3和FGOALS-g3 模式对IOD强度模拟的比较分析 |
5.1 引言 |
5.2 模式介绍和方法 |
5.2.1 模式介绍 |
5.2.2 FGOALS模式中的IOD |
5.3 模式模拟IOD的基本能力 |
5.4 模式中IOD的季节演变 |
5.4.1 IOD东极SSTA差异 |
5.4.2 IOD西极SSTA差异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夏季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季节内至年际尺度变化特征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夏季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年际变率 |
1.2.2 印太海域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特征、理论模型及影响 |
1.2.3 MJO-ENSO相互作用对亚洲夏季风的影响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2.1 资料 |
2.1.1 观测资料 |
2.1.2 ECHAM5 大气模式的多成员集合模拟 |
2.2 方法 |
2.2.1 水汽诊断 |
2.2.2 能量诊断 |
第三章 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亚洲夏季风区的跨尺度共同模态 |
3.1 引言 |
3.2 夏季热带印太地区的季节内与年际尺度主模态 |
3.2.1 季节内主模态的结构与特征 |
3.2.2 90 天低通滤波后的主要模态 |
3.3 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夏季局地大气跨尺度共同模态 |
3.3.1 跨尺度共同模态的相应贡献 |
3.3.2 跨尺度共同模态的形成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夏季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年际变化的逐月演变特征及其与ENSO的联系 |
4.1 引言 |
4.2 前冬El Ni?o对后期夏季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逐月变化的影响 |
4.2.1 与SSTA和对流层低层风场的联系 |
4.2.2 对流层环流异常的逐月特征 |
4.2.3 降水与对流层垂直运动的逐月变化 |
4.2.4 El Ni?o衰减期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对中国东部降水影响的机制讨论 |
4.3 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与同期 LaNi?a的联系 |
4.3.1 与SSTA和对流层低层风场的联系 |
4.3.2 对流层环流异常的逐月特征 |
4.3.3 降水与对流层垂直运动的逐月变化 |
4.3.4 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对中国东部降水影响的机制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热带季节内振荡对非ENSO引起的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年际变率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海温强迫信号与大气内部变率的分离 |
5.2.1 同期ENSO影响模态 |
5.2.2 印太电容器效应模态 |
5.2.3 大气内部过程模态 |
5.3 ISO与大气内部变率的联系 |
5.3.1 利用EOF揭示的夏季ISO模态及位相传播特征 |
5.3.2 夏季ISO对大气内部变率引起的西北太平洋反气旋的贡献 |
5.3.3 机制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对2016与2020 年夏季局地气候异常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2016 年夏季印太海域气候异常及其成因 |
6.2.1 降水与低层环流的次季节特征 |
6.2.2 热带ISO对2016年8 月气旋环流异常的贡献 |
6.3 2020 年长江中下游梅雨异常与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联系 |
6.3.1 2020 年梅雨特征 |
6.3.2 2020 梅雨的年际成因 |
6.3.3 2020 年长江中下游梅雨的季节内特征及其成因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夏季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ISO北传特征及机理研究 |
7.1 引言 |
7.2 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与“水汽模” |
7.2.1 季节内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指数的构造 |
7.2.2 “水汽模”理论的适用 |
7.3 夏季ISO的水汽方程诊断 |
7.3.1 水汽的水平平流作用 |
7.3.2 水汽方程其余项的作用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本文主要结论 |
8.2 本文创新点 |
8.3 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状况 |
致谢 |
(10)华北冬季强降温事件年际年代际异常特征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强降温事件本身特征 |
1.2.2 影响强降温事件变化的因子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拟解决的问题和论文结构 |
1.3.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简介 |
2.2 方法简介 |
2.2.1 谐波分析 |
2.2.2 相关分析与t检验 |
2.2.3 回归分析 |
2.2.4 合成分析与t检验 |
2.2.5 经验正交函数(EOF) |
2.2.6 奇异值分解(SVD) |
2.3 强降温事件的定义 |
第三章 华北冬季强降温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 |
3.1 引言 |
3.2 华北冬季单站强降温事件 |
3.2.1 空间分布 |
3.2.2 时间分布 |
3.3 华北冬季区域强降温事件频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华北冬季单站强降温事件频数年际异常特征及其可能影响因子 |
4.1 引言 |
4.2 华北冬季单站强降温事件频数的异常时空特征 |
4.3 大气环流异常对华北冬季单站强降温事件频数的影响 |
4.3.1 回归分析 |
4.3.2 合成分析 |
4.4 中纬度海温异常对华北冬季单站强降温事件频数年际的影响 |
4.4.1 中纬度海温与华北冬季单站强降温事件频数的关系 |
4.4.2 大气环流对北太平洋海温异常的响应 |
4.4.3 大气环流对北大西洋海温异常的响应 |
4.5 海冰异常对华北冬季单站强降温事件频数年际的影响 |
4.5.1 海冰与华北冬季单站强降温事件频数的关系 |
4.5.2 大气环流异常对前秋海冰异常的响应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华北冬季单站强降温事件频数年代际异常特征及其可能影响因子 |
5.1 引言 |
5.2 年际、年代际变化的分离和方差分析 |
5.3 华北冬季单站强降温事件频数年代际的异常时空变化特征 |
5.4 大气环流异常对华北冬季单站强降温事件频数年代际的影响 |
5.4.1 回归分析 |
5.4.2 合成分析 |
5.5 中纬度海温异常对华北冬季单站强降温事件频数年代际的影响 |
5.5.1 同期冬季中纬度海温与单站强降温事件频数的关系 |
5.5.2 中纬度海温异常与冬季大气环流的关系 |
5.5.3 中纬度海温异常与冬季大气环流时滞耦合关系 |
5.6 海冰密集度异常对华北冬季单站强降温事件频数年代际的影响 |
5.7 华北冬季单站强降温事件频数EOF第一模态的可能影响因子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A numerical study of the impact of SST anomaly in the warm pool area on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in winter(论文参考文献)
- [1]年代际尺度的拉尼娜事件对中国西南地区冬季气温的影响[J]. 袁媛,申乐琳,晏红明. 地球物理学报, 2022
- [2]2019年12月吉林省降水异常偏多成因分析[J]. 李天宇,张丽,付冬雪,李晓帆,刘宁.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1(06)
- [3]1961-2019年广东前汛期持续性暴雨的变化及前兆信号[J]. 于玲玲,纪忠萍,麦健华. 高原气象, 2021(05)
- [4]“暖北极—冷欧亚”模态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北大西洋海温的联系[J]. 王婧,吕俊梅. 大气科学, 2021(04)
- [5]春季热带海温与北疆夏季极端降水的关系研究[J]. 周雅蔓,刘晶,赵勇,马超,李娜. 冰川冻土, 2021(04)
- [6]1970-1995和1996-2018年春季热带大西洋海温异常对欧亚大陆春季气候的不同影响[D]. 仇丹妮.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7]2016年秋季中国南方降水异常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及其与海温的联系[D]. 蒋子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8]ENSO强迫的与独立于ENSO的印度洋偶极子发生和发展机制研究[D]. 黄昱.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9]夏季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季节内至年际尺度变化特征与机理研究[D]. 王旭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10]华北冬季强降温事件年际年代际异常特征及机理研究[D]. 倪雯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