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制备技术(续)

中草药制备技术(续)

一、中草药制剂技术(续)(论文文献综述)

王美红,张晓芹,王慧玉[1](2018)在《中草药医院制剂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表明医院制剂是我国药品市场的有效补充体,然而近几年我国医院制剂处于萎缩状态。文章在搜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中草药制剂对常见病、多发病、重大疾病的治疗作用,我国医院制剂的研究开发现状,中草药制剂的质量控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明确了医院制剂在治疗疾病中的有效作用,探讨了医院制剂质量控制标准的发展趋势,以为中草药医院制剂的进一步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丁自勉,石凤敏[2](2013)在《中国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现状与展望》文中指出本文综述了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为研究者继续深入开展研究提供科学的参考。中草药添加剂有望解决长期困扰畜牧业发展的抗生素残留、提高生产率低、环境污染、安全性等问题,为发展绿色畜牧业、满足人民的食品安全需求、缩小我国畜牧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我国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持,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效益。

童建国[3](2005)在《中草药提取物对育肥猪生产性能和肉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选择体重60kg左右的“长大”二元杂交阉公猪180头,根据“胎次一致、品种相同、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配对分成复方1#、复方2#、复方3#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重复9头,共45头猪。试验开始和结束对猪进行称重,结束时每重复选取2头共40头猪进行屠宰测定肉质,每天称重并记录各重复猪采食量和健康状况,试验结果如下: (1)试验复方1#、复方2#、复方3#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分别提高4.83%(P<0.05),3.41%(P>0.05)和8.84%(P<0.05),料重比降低5.14%(P<0.05),0%(P>0.05)和5.43%(P<0.05),总疾病发生率较对照组分别下降48.9%(P<0.05)、53.5%(P<0.05)和17.3%(P<0.05)。 (2)试验复方1#、复方2#、复方3#和对照组的屠宰率差异不显着。瘦肉率分别提高2.27%(P>0.05)、3.95%(P<0.05)和2.98%(P>0.05)。板油重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12.31%(P<0.05)、9.23%(P<0.05)和18.46%(P<0.05)。平均背膘厚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4.13%(P<0.05)、13.22%(P<0.05)和2.06%(P>0.05)。眼肌面积复方1#比对照组降低0.58%(P>0.05)、复方2#、复方3#较对照组提高2.61%(P>0.05)和12.99%(P<0.05)。表明试验各处理与对照组相比,胴体瘦肉率提高,板油重降低,背膘厚降低。 (3)试验复方1#、复方2#、复方3#的肌肉嫩度、滋味、多汁性和汤味均优于对照组。表明植物提取物组方试验各处理均有效改善了肉质和风味。 研究结果表明:本试验研究的中草药提取物组方能提高生长肥育猪的生长速度和提高饲料报酬;有效提高猪的抗病能力;可显着提高猪的胴体瘦肉率,增大眼肌面积,降低背膘厚;有效改善育肥猪肉质。

关俊威[4](2018)在《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林下经济是稳固林业生态建设成果、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林区职工收入的重要渠道。林下中草药是东北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符合黑龙江省森林资源情况、自然环境状况与经济发展格局,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林区生态持续完善、林区经济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协调稳定的重要选择。在东北(内蒙古)重点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的关键时期,林下中草药成为国有林区现代林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成为国有林区接续替代产业与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重要主体。从当前来看,国有林区林下中草药产业普遍存在产业链种植无序化、林下中草药生产加工附加值低、林下中草药制品营销活力不足等突出问题,严重地抑制了林下中草药行业的产业替代作用、极大地弱化了林下中草药行业的经济促进作用。如何实现林下中草药产业链上游、中游、下游环节的横向耦合与纵向协同,林下中草药产业供需链、技术链与空间链的多维支撑与融合发展;如何培育具有较高操作性、实践性、系统性与科学性的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推动林下中草药产业链主体的多维联结、链内资源的优化配置、产业技术的研发创新、产业结构的网络构筑,这是提升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培育效率与运行效能,增强林下中草药产业主体的竞争优势与运行绩效的重要基础,也是国有林区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以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为研究对象,应用产业链类型理论、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新产业组织理论、产业关联理论,论述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资源的分布与特点,以及产业链的现状与问题,分析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等整体发展态势;论述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基本原则,构建的战略层次、结构层次和价值层次等核心思想;从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结构维度培育方面,全面阐释产业链上游-林下中草药种植、产业链中游-林下中草药生产加工、产业链下游-林下中草药制品营销等环节的发展模式与关键技术;又从价值维度培育方面,系统描述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供需链、技术链、空间链的基本模式与实现路径,切实推动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供需动态平衡、技术协同创新、空间合理分布;提出了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的基本原则,分析了相关主体的博弈行为,确定了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并提出了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支撑体系,以提升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培育效率,增强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运行效能。

田丽娟[5](2006)在《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岁月里,经过长期的实践,共同创造了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史。中国药学史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药学史的任务是按照年代顺序,应用具体事实揭示并阐明药学发展的规律。通过药学史的研究,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和可记取的教训,为现代药学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指导。现代药学史是中国药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近代药学发展的沿袭和进步。为了更好的理解现代药学发展的历程和前后衔接,本文首先概要论述了古代和近代药学发展的历史,研究了各个阶段药学发展特点和取得的主要成就。研究之余,我为祖先所创造的优秀的中医药传统文化而感到由衷的敬佩和自豪。接下来,在现代药学史研究部分,本文从药学事业发展和药学科学研究进展两个方面加以论述。在药学事业发展部分,分别从中药事业的发展、药品监督管理、制药工业、医药商业、药学教育、医药科技、医院药学、药学社会团体、药学书刊与网站、香港和澳门药学发展共十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药学事业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在药学科学研究部分,分别从现代药学史研究、中药研究、药学分科研究和药物学研究四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药学科学的进展和成就。研究之余,关心祖国药学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通过研究现代药学史发现,新中国药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研究的进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巨大的挫折,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此时的广大药学工作者,面对困难,怀着对祖国的高度热爱之情和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心,排除干扰,尽自己最大所能在工作岗位上发出各自的光和热,很多科研成果就是在这样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通过他们忘我的辛勤劳动而产生出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大药学工作者焕发了高度的热情和能量,积极投身到药学事业发展的洪流之中,创造了令全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现代药学工作者要学习前辈们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团结起来,全身心的投入到现代药学事业的发展中去,为药学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而共同努力!

徐莲英,陶建生,冯怡,张彤,朱卫丰[6](2000)在《中药制剂发展的回顾》文中指出回顾了我国20 世纪中药制药的发展历程,对文献追踪、整理分类、分析归纳,丰富了中药药剂学理论,中药制药前处理技术及剂型成型技术的改进与创造,优化了中药制剂的质量,扩大了中药剂型的品种和应用范围,从整体上提高了中药制药的技术水平。中药制药技术的发展为21 世纪实现中药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贾晓斌,杨冰,封亮,石心红,汪豪,刘利根[7](2018)在《中药药剂学研究前沿:组分制剂技术基础与关键科学问题》文中认为组分制剂在遵循中药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将中药多成分的复杂问题简易化,为中药制剂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可行的模式,已成为中药制剂研究的热点,也被认为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在既往组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工作,重点针对组分性质及其表征技术、组分释药单元的构建及多元释药系统等方面阐述组分的研究前沿,探讨组分制剂技术基础与关键问题,为相关研究者带来一定的启发及思考。

赵帅[8](2019)在《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立项评价及研发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经典名方是中医药服务人类健康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医处方的典型代表。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的研发是中医药经典的传承和挖掘,也是推进中药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简化注册审批管理规定》《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的发布实施,古代经典名方成为中药企业关注的热点和学者研究的重点。但是目录方剂涉及的药味基原、炮制方法、药味剂量、制法工艺等关键点尚未形成共识与标准。至今我国也未有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研发成功的案例可借鉴。本研究在对比分析国内外传统复方制剂研发、注册、监管衍变过程基础上,构建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立项评价模型,以L企业5个品种研发项目为实证研究对象,从利益相关者视角探究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立项与研发障碍,为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科学立项决策和研发监管提供参考。方法:(1)运用对比分析法比较了日本、韩国和我国香港、台湾、大陆的传统复方制剂研发、注册、监管等情况,为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的研发和注册提供启示。(2)采取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和筛选有关中药企业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立项评价的影响因素和指标,并结合专家访谈,构建中药企业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的立项评价指标体系。(3)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其次应用灰色关联度-TOPSIS法对项目进行排序,并实施于L企业5个品种项目的立项评价。结果:(1)通过对比分析日本、韩国和我国香港、台湾、大陆的传统复方制剂研发、注册、监管等情况,启示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的研发和注册应坚持政策扶持、严控质量标准,运用先进技术。(2)通过专家访谈法构建立项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为市场因素、临床因素、技术因素、环境因素4项,二级指标为市场特征、经济可行性分析、临床价值、临床与试验数据等8项,三级指标为18项。利用问卷调查法和熵权法计算出各个层次指标权重,其中指标权重排序为:与企业战略匹配度0.3260>临床安全性评价数据0.0929>剂量情况0.0912>处方量0.0845>临床应用优势0.0760>市场容量潜力0.0591>工艺可行性与产业化程度0.0456>药材炮制情况0.0372>药材资源、基原情况0.0321等。(3)运用灰色关联度-TOPSIS法对项目进行排序,并实践于L企业的项目评价,结果为:F项目0.7562>D项目0.6735>G项目0.6022>H项目0.4788>E项目0.3304。结论:从政府、企业两个方面提出以下建议:企业方面是一是保持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立项评价模型的长期有效性;二是严控质量标准,将经典名方复方制剂做成精品制剂。政府方面一是应鼓励经典名方复方制剂剂型改革;二是设定用药剂量范围;三是设立经典名方专家委员会和设置不同的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简化方式,推动高品质、高质量的精品制剂发展。

田萍[9](2003)在《猪用中草药添加剂组方及应用效果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根据中医理论和养猪的实际情况及各不同生长时期的特点,采取基础方酌加减的方法进行中草药组方,研制开发了猪三个阶段(小猪、中猪和大猪)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通过饲养试验、屠宰试验和肉质分析检验其应用效果。 选用20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72头,随机分成负对照组、试验组、正对照组三组,每组24头,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分别进行饲养试验,屠宰试验和肉品质分析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1)猪在20~30kg阶段,试验组、正对照组的日增重,分别比负对照组提高了9.57%(P<0.05)、和5.98%(P<0.05)。料重比分别降低了4.97%、1.10%。试验组供试猪未发生腹泻,正对照组猪的腹泻率,较负对照组降低了93.64%(P<0.01)。在30~70kg阶段,三组之间的日增重差异不显着(P>0.05)。但料重比,分别比负对照组降低了8.76%、5.52%。在70~110kg阶段,试验组、正对照组的日增重,分别比负对照组提高了13.76%(P<0.05)和12.74%(P<0.05)。料重比分别比负对照组降低了11.43%、7.01%。在20~110kg的全程饲养试验中,试验组、正对照组的日增重,分别比负对照组提高了8.60%(P<0.05)和7.19%(P<0.05)。料重比分别比负对照组降低了14.12%和10.58%。 (2)猪体重110kg左右屠宰时,三个组的屠宰率差异不显着(P>0.05)。瘦肉率试验组比正对照组和负对照组分别提高了3.22%(P<0.05)和3.33%(P<0.05)。脂肪率:试验组分别比正对照组和负对照组降低了33.72%(P<0.05)和38.35%(P<0.05)。眼肌面积:试验组、正对照组分别比负对照组增加了12.22%(P<0.05)、和0.73%(P>0.05);试验组比正对照组增加了11.41%(P<0.05)。平均背膘厚:试验组分别比正对照组和负对照组降低了27.42%(P<0.05)和28.57%(P<0.05)。表明添加中草药添加剂与正对照组和负对照组相比,胴体瘦肉率提高,脂肪率降低,差异显着;平均背膘厚降低,差异显着。 (3)试验组的肌肉嫩度、滋味、多汁性和汤味都达到优秀;负对照组和正对照组,除嫩度、多汁性指标达到良好外,滋味和汤味均为中等。表明添加中草药添加剂与正对照组和负对照组相比,有效的改善了肉质和风味。 以上试验结果证明:通过合理组方,提取天然中草药有效成分添加到猪日粮中,能有效改善生长育肥猪的生长速度,促进猪的生长发育,其效果与抗生素相当。表明中草药添加剂可以替代抗生素,起到促生长的作用,并能有效防止20~30kg仔猪发生腹泻。特别是在提高生长性能的基础上,显着提高胴体瘦肉率,增大眼肌面积;降低胴体脂肪率、背膘;改善肉品风味。 研制开发的猪用中草药添加剂,通过饲养试验、屠宰试验和肉质分析,证实其达到了在组方时的目的:提高肉猪整体的防病抗病能力,均衡、协调生长;替代流行的抗生素、化学合成药物饲料添加剂,生产安全优质的猪肉;解决当前养猪生产上猪皮毛不红亮、腹泻等问题。经济效益明显。我们研究开发的不同阶段的猪用中草药添加剂值得在养猪生产上推广应用。

周晋,刘惠,肖美凤,杨岩涛,刘文龙,邓凯文,贺福元[10](2018)在《基于超分子“印迹模板”的中药成药性及制剂修饰研究策略》文中指出中药为多成分体系,除了重视单成分成药性研究外,其重点应放在如何整合单成分成药性规律,构建适宜中药多成分的成药性研究体系。中药基于中医药基础理论指导,其成药性已由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积累完成,疗效确定;目前最关键问题在于怎样对疗效明确的中药成分群进行归属并确定分子间相互作用规律,开发出组分中药。然而,怎样在单成分特性理化与生物性质基础上,整合形成多成分的表观理化与生物性质是中药成药性与制剂制备研究的关键。因此,中药的成药性研究既要完成单成分成药性的研究,还要利用中药配伍原理和现代超分子化学理论,研究中药多成分"分子社会"经配伍后其成药性变化规律,并与制剂、化学修饰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中药新药创制的成功率。中药超分子"印迹模板"的自主"气析"作用规律对中药成药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作用。

二、中草药制剂技术(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草药制剂技术(续)(论文提纲范文)

(1)中草药医院制剂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草药制剂对常见病、多发病、重大疾病的治疗作用研究
2 我国医院制剂的研发现状和趋势
3 中草药制剂的质量控制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4 结语

(2)中国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饲料添加剂与抗生素
    1. 饲料添加剂
    2. 抗生素
二、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1.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发展
    2.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资源
    3.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
        (1) 纯天然, 低毒性。
        (2) 人为选择, 比较安全。
        (3) 不易产生抗药性。
    4.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应用
        (1) 治未病。
        (2) 增强食欲。
        (3) 促进动物生长, 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和饲料转化率。
        (4) 抗应激作用。
        (5) 改善动物产品品质。
        (6) 提高免疫力、抗菌驱虫和预防疾病。
        (7) 增强繁殖性能。
        (8) 抗生素替代。
三、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研发和申报审批
    1.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研发
    2.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申报审批流程
四、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展望
    1.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1) 中草药添加剂的生产工艺方面。
        (2) 中草药添加剂的配伍及作用机理方面。
        (3) 中草药添加剂的质量标准方面。
    2.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发展前景

(3)中草药提取物对育肥猪生产性能和肉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饲料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1.1.1 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1.1.1.1 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的促生长作用机制
        1.1.1.2 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1.1.2 其他饲料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1.1.2.1 微生态制剂
        1.1.2.2 寡糖
        1.1.2.3 酸化剂
        1.1.2.4 中草药添加剂
        1.1.2.5 酶制剂
        1.1.2.6 有机微量元素添加剂
        1.1.2.7 生物肽添加剂
        1.1.2.8 卵黄抗体添加剂
        1.1.3 目前饲料添加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1.3.1 激素类添加剂的滥用影响饲料的安全
        1.1.3.2 抗生素类添加剂的使用引起的负面效应
        1.1.3.3 重金属元素的危害问题
    1.2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
        1.2.1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概述
        1.2.2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养殖业上的作用
        1.2.2.1 增进食欲,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和促进动物生长
        1.2.2.2 增强免疫功能
        1.2.2.3 抗菌驱虫,保持动物机体健康
        1.2.2.4 提高畜产品品质
        1.2.2.5 促进泌乳、改善乳的品质
        1.2.2.6 抗应激功能
        1.2.3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应用现状
        1.2.4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1.2.5 国内外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发展方向
        1.2.5.1 微量化
        1.2.5.2 系列化
        1.2.5.3 降低成本
        1.2.5.4 标准化
        1.2.5.5 作用机理
        1.2.5.6 中西结合
    1.3 畜禽肉品质和风味改良的研究进展
        1.3.1 畜禽肉品质存在的主要问题
        1.3.1.1 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的残留
        1 3.1.2 重金属污染
        1.3.1.3 农药在畜禽产品中残留
        1.3.1.4 体脂过多、肉质无香味、适口性差
        1.3.2 肉质改进剂的研究进展
        1.3.3 饲料添加剂对肉品质的影响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时间
    3.2 试验材料
        3.2.1 中草药提取物复合添加剂和基础日粮配方
        3.2.2 试验猪的选择分组与饲养管理
    3.3 试验方法
        3.3.1 饲养试验观测指标与记录统计
        3.3.2 屠宰测定
        3.3.3 胴体性状
        3.3.4 肉品质
        3.3.5 品味鉴定
    3.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中草药提取物复合添加剂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4.2 中草药提取物复合添加剂对育肥猪屠宰性能的影响
    4.3 中草药提取物复合添加剂对育肥猪肉质特性的影响
    4.4 中草药提取物复合添加剂对育肥猪抗病能力的影响
    4.5 中草药提取物复合添加剂对肌肉风味的影响
5 讨论
    5.1 中草药提取物对育肥猪的生长促进作用
    5.2 中草药提取物对育肥猪的抗病作用
    5.3 中草药提取物添加剂对育肥猪胴体品质和肉质的影响
        5.3.1 胴体品质
        5.3.2 肉质
    5.4 中草药提取物不同成分对育肥猪生产性能和肉质的影响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林下中草药资源的相关研究
        1.3.2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相关研究
        1.3.3 林药结合的相关研究
        1.3.4 国外中草药产业相关研究
        1.3.5 评述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5.1 研究技术路线
        1.5.2 研究创新点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产业链
        2.1.2 林下中草药
        2.1.3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链类型理论
        2.2.2 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
        2.2.3 新产业组织理论
        2.2.4 产业关联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资源与产业发展整体态势
    3.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资源分布与特点
        3.1.1 黑龙江省林区的自然环境
        3.1.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资源的分布
        3.1.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资源的特点
    3.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现状与问题
        3.2.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种植的现状与问题
        3.2.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生产加工的现状与问题
        3.2.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制品营销的现状与问题
    3.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整体SWOT分析
        3.3.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S)
        3.3.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劣势分析(W)
        3.3.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机会分析(O)
        3.3.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威胁分析(T)
    3.4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框架设计
    4.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基本原则
        4.1.1 关联性-吸引力均衡原则
        4.1.2 相关差异性原则
    4.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战略层次
        4.2.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S-O战略
        4.2.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S-T战略
        4.2.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W-O战略
        4.2.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W-T战略
        4.2.5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4.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结构层次
        4.3.1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基本结构
        4.3.2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结构属性
    4.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价值层次
        4.4.1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价值维度
        4.4.2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价值属性
    4.5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总体框架
    4.6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结构维度培育
    5.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上游环节培育
        5.1.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GAP基地建设
        5.1.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GAP基地建设的关键技术
        5.1.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企业GAP生产品种的选择
        5.1.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GAP基地组织模式
    5.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中游环节培育
        5.2.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生产加工环节培育
        5.2.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生产加工环节培育的关键技术
        5.2.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生产加工企业优化
    5.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下游环节培育
        5.3.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制品营销环节培育
        5.3.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制品营销环节培育的关键环节
        5.3.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制品营销企业优化
    5.4 本章小结
6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价值维度培育
    6.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供需链培育
        6.1.1 林下中草药产业供需链培育的原则、目标与标准
        6.1.2 林下中草药产业供需链培育的基本模式
        6.1.3 林下中草药产业供需链培育的实现方法
    6.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技术链培育
        6.2.1 林下中草药产业技术链培育的思路
        6.2.2 林下中草药产业技术链培育的基本模式
        6.2.3 林下中草药产业技术链培育的实现方法
    6.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空间链培育
        6.3.1 林下中草药产业空间链培育的思路
        6.3.2 林下中草药产业空间链培育的基本模式
        6.3.3 林下中草药产业空间链培育的实现方法
    6.4 本章小结
7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
    7.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的基本原则
    7.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相关主体博弈机制
        7.2.1 产业链上游与中游的主体博弈行为
        7.2.2 产业链中游与下游的主体博弈行为
    7.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
        7.3.1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的基本框架
        7.3.2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比例确定
    7.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应用的关键问题
        7.4.1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的决定因素筛选
        7.4.2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格局的持续优化
        7.4.3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的不断完善
    7.5 本章小结
8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支持体系
    8.1 完善林下中草药产业的政策支持体系
        8.1.1 优惠扶持政策支持
        8.1.2 产业外向型发展支持
        8.1.3 产业发展的领导与政策支持
    8.2 健全林下中草药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
        8.2.1 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8.2.2 引导创业基金注资
    8.3 构建林下中草药产业的技术支持体系
        8.3.1 建立林下中草药“研产”一体化技术平台
        8.3.2 建立林下中草药科研创新基地
        8.3.3 突破中草药制品的国际技术壁垒
    8.4 搭筑林下中草药产业的中介支持体系
        8.4.1 培育林下中草药产业中介服务机构
        8.4.2 充分发挥林下中草药行业协会的作用
        8.4.3 加强林下中草药行业的技术中介服务
    8.5 本章小结
9 实证分析——黑龙江省林下五味子产业链培育
    9.1 黑龙江省域五味子资源基本概况
        9.1.1 黑龙江省域五味子野生情况
        9.1.2 黑龙江省域五味子种植情况
    9.2 黑龙江省五味子产业链存在问题
        9.2.1 上游种植产业不规范,田间管理不到位
        9.2.2 中游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少
        9.2.3 下游营销创新能力薄弱,营销手段单一
    9.3 黑龙江省五味子产业链发展的战略选择
        9.3.1 五味子产业链的SWOT分析
        9.3.2 五味子产业链培育的战略选择
    9.4 基于S-O发展战略的黑龙江省五味子产业链培育
        9.4.1 五味子产业链的结构维度培育
        9.4.2 五味子产业链的价值维度培育
    9.5 黑龙江省五味子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和支撑体系
        9.5.1 五味子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
        9.5.2 五味子产业链发展的支撑体系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黑龙江省中药材种植企业
    附录二: 黑龙江省中药产品生产企业
    附录三: 通过GAP认证的中药企业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5)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的源起
    2 课题国内研究现状
        2.1 药学史研究相关着作
        2.2 药学史研究文献
    3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4 论文的研究意义
    5 论文的创新点
    6 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古代药学史概论
    1 原始社会药物的萌芽
    2 夏、商、周及春秋时期的药学
    3 战国、秦汉及三国时期的药学
    4 两晋、隋唐至五代时期的药学
    5 宋辽金元时期的药学
    6 明清(至鸦片战争)时期的药学
第三章 近代药学史概论
    1 近代中药发展概况
        1.1 药物学的发展
        1.2 方剂学的成就
        1.3 旧中国歧视中医药和中医药界的反抗斗争
        1.4 中医药教育与科研
        1.5 中医药学术团体与刊物
    2 近代西药发展概况
        2.1 西方药学的输入
        2.2 西药商业的兴起与发展
        2.3 制药工业的诞生与发展
        2.4 药事管理制度与药事法规
        2.5 药学(西药)教育
        2.6 药学(西药)研究
        2.7 医药学术团体和医药期刊
    3 解放军革命根据地的医药卫生工作
        3.1 中医药工作的开展
        3.2 医药教育
        3.3 医药工业
        3.4 药事管理制度与药事法规
第四章 现代药学史研究
    1 药学事业的发展
        1.1 中药事业的发展
        1.2 药品监督管理
        1.3 制药工业
        1.4 医药商业
        1.5 药学教育
        1.6 医药科技工作
        1.7 医院药学
        1.8 药学社会团体
        1.9 药学书刊与网站
        1.10 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药学事业的发展
    2 药学科学研究进展
        2.1 现代药学史研究
        2.2 中药研究
        2.3 药学分科研究进展
        2.4 药物学研究
第五章 结论
    1 对现代药学史的研究意义重大,有关单位必须加强这方面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出版工作
    2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宝贵遗产,必须坚决地继承并发扬光大
    3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药学事业各项改革
    4 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5 实施“科教兴药”战略,推动药学事业全面进步
    6 加强药品监督管理法规体系建设,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7 加强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中医药的国际影响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附表1

(6)中药制剂发展的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制剂制备的工艺与技术
    1.1 中药制药的前处理工艺技术
        1.1.1 粉碎技术
        1.1.2 浸提技术
        1.1.3 分离纯化技术
        1.1.4 浓缩干燥技术
    1.2 中药制剂工艺技术
        1.2.1 制粒技术
        1.2 包衣技术
        1.2.3 固体分散技术
        1.2.4 包合物技术
        1.2.5 微型包囊技术
        1.2.5 灭菌技术
2 中药剂型的研究
    2.1 口服给药剂剂型
    2.2 注射给药剂型
    2.3 经皮给药剂型
    2.4 粘膜给药剂型
    2.5 药用辅料
3 中药新药开发和中药制剂现代化
    3.1 中药新药研究新药系指我国未生产过的药品。
    3.2 中药制剂现代化的思考

(7)中药药剂学研究前沿:组分制剂技术基础与关键科学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物质基础“组分结构”理论的科学内涵与中药组分
2 中药组分性质及表征
    2.1 组分结构解析
    2.2 理化性质
        2.2.1 外观性状
        2.2.2 酸碱性
        2.2.3 溶解性
        2.2.4 稳定性
        2.2.5“手性”
        2.2.6 粉体学性质
    2.3 中药组分生物药剂学研究
        2.3.1 吸收
        2.3.2 分布
        2.3.3 代谢
        2.3.4 排泄
        2.3.5药动学研究
        2.3.6 组分内各成分相互作用与组分间相互作用与机制研究
    2.4 成药性
        2.4.1 毒性
        2.4.2 药效
    2.5 组分整体性质表征与组分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构建
        2.5.1 相似度评价
        2.5.2 中药组分整体性质表征方法
        2.5.3 组分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
3 以组分为基本单元的释药单元制剂技术
4 基于中药多组分多单元制剂技术的多元程序释药系统构建
    4.1 中药组分多元释药系统的构建
    4.2 多组分程序性释药
    4.3 中药组分多元释药系统的评价
5 总结及展望

(8)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立项评价及研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中药类产品国际化进程
        1.1.2 我国中药新药注册审批现状
        1.1.3 我国中药注册审评体系构建情况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3.1 对比分析法
        1.3.2 文献研究法
        1.3.3 调查问卷法
        1.3.4 专家访谈法
        1.3.5 熵权法
        1.3.6 灰色关联度-TOPSIS法
    1.4 创新点
    1.5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国内外传统复方制剂研发、注册、监管情况
    2.1 日本汉方制剂
        2.1.1 日本汉方制剂的研发
        2.1.2 日本汉方制剂的注册审批
        2.1.3 日本汉方制剂的监管制度及法律体系
        2.1.4 日本汉方制剂评析
    2.2 韩药
        2.2.1 韩药的研发
        2.2.2 韩药的注册审批
        2.2.3 韩药的监管制度及法律体系
        2.2.4 韩药的评析
    2.3 香港固有药
        2.3.1 香港固有药的研发
        2.3.2 香港固有药的注册审批
        2.3.3 香港固有药的监管制度及法律体系
        2.3.4 香港固有药评析
    2.4 台湾固有成方
        2.4.1 台湾固有成方的研发
        2.4.2 台湾固有成方的注册审批
        2.4.3 台湾固有成方的监管制度及法律体系
        2.4.4 台湾固有成方评析
    2.5 经典名方复方制剂
        2.5.1 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的研发
        2.5.2 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的注册审批
        2.5.3 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的监管制度与法律体系
        2.5.4 经典名方复方制剂评析
    2.6 传统复方制剂比较分析
        2.6.1 传统复方制剂研发比较
        2.6.2 传统复方制剂注册比较
        2.6.3 传统复方制剂监管制度与法律体系比较
第三章 构建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立项评价模型
    3.1 构建立项评价指标体系
        3.1.1 评价原则
        3.1.2 立项评价指标
        3.1.3 指标体系
    3.2 确定立项评价指标权重
    3.3 应用灰色关联度-TOPSIS法
        3.3.1 规范化处理指标值
        3.3.2 计算欧氏距离
        3.3.3 计算灰色关联度
        3.3.4 得出相对贴近度
第四章 实证分析
    4.1 项目简介
    4.2 经典名方立项评价
        4.2.1 确定专家资质
        4.2.2 专家调查得出主观权重
        4.2.3 求出客观权重
        4.2.4 确定综合权重
    4.3 评价模型的计算
    4.4 结果分析
    4.5 D项目物质基准研制
        4.5.1 D项目可行性分析
        4.5.2 D项目物质基准的制备
第五章 推动经典名方复方制剂发展的建议措施
    5.1 保持经典名方立项评价模型的长期有效性
    5.2 严控质量标准
    5.3 鼓励经典名方复方制剂剂型改革
    5.4 设定用药剂量范围
    5.5 制定政策,推动经典名方复方制剂发展
        5.5.1 设立经典名方专家委员会
        5.5.2 设置经典名方复方制剂不同简化方式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A 结构性访谈提纲
附录 B 经典名方复方制剂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9)猪用中草药添加剂组方及应用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抗生素应用于生长育肥猪的研究
        1.1 抗生素使用的正面效应
        1.2 抗生素使用的负面效应
    2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研究
        2.1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特点
        2.2 中草药有效成分及其作用
        2.3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应用效果及其作用机理
        2.4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优势
        2.5 中草药研究概况与存在问题
        2.6 中草药添加剂的前景与展望
第二章 猪用中草药添加剂的组方研究
    1 中医理论对养猪生产实际问题的认识
    2 养猪生产中常用的中草药及其作用
    3 组方原则
    4 猪用中草药添加剂处方组成及药义简析
        4.1 处方组成
        4.2 药理简析
第三章 猪用复方中草药添加剂的应用效果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动物
        1.1.2 中草药及其它药物
        1.1.3 试验日粮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分组设计
        1.2.2 饲养试验
        1.2.3 屠宰试验
        1.2.4 肉品质分析试验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草药添加剂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中草药添加剂对生长育肥猪胴体品质的影响
        2.3 中草药添加剂对生长育肥猪肉质的影响
    3 讨论
        3.1 中草药添加剂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3.1.1 中草药添加剂对生长育肥猪的促生长作用
        3.1.2 中草药添加剂对仔猪腹泻的防治作用
        3.1.3 经济效益显着
        3.2 中草药添加剂对生长育肥猪胴体品质和肉质的影响
        3.2.1 胴体品质
        3.2.2 肉质
    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基于超分子“印迹模板”的中药成药性及制剂修饰研究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单成分新药创制与成药性研究的现状
    1.1 单成分新药创制研究现状
    1.2 单成分药物成药性研究的现状
2 中药新药开发的现状与成药性研究
    2.1 中药成药性的本质分析
    2.2 中药成药性超分子“印迹模板”研究的核心内容
        2.2.1中药对人体作用遵循超分子“印迹模板”自主作用规律
        2.2.2 中药成药性的超分子化学研究
3 中药成药性的制剂制备修饰
    3.1 中药成药性制剂学修饰
        3.1.1 中药提取
        3.1.2 提取物物性改造
        3.1.3 中药控缓释及靶向制剂修饰
    3.2 中药成药性的化学改造作用
4 重大新药创制对中药成药性的要求
5 结语

四、中草药制剂技术(续)(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草药医院制剂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 王美红,张晓芹,王慧玉.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8(20)
  • [2]中国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现状与展望[J]. 丁自勉,石凤敏.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3)
  • [3]中草药提取物对育肥猪生产性能和肉质的影响[D]. 童建国. 华中农业大学, 2005(03)
  • [4]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研究[D]. 关俊威. 东北林业大学, 2018(02)
  • [5]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D]. 田丽娟. 沈阳药科大学, 2006(04)
  • [6]中药制剂发展的回顾[J]. 徐莲英,陶建生,冯怡,张彤,朱卫丰. 中成药, 2000(01)
  • [7]中药药剂学研究前沿:组分制剂技术基础与关键科学问题[J]. 贾晓斌,杨冰,封亮,石心红,汪豪,刘利根. 药学学报, 2018(12)
  • [8]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立项评价及研发策略研究[D]. 赵帅.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 [9]猪用中草药添加剂组方及应用效果的研究[D]. 田萍. 湖南农业大学, 2003(04)
  • [10]基于超分子“印迹模板”的中药成药性及制剂修饰研究策略[J]. 周晋,刘惠,肖美凤,杨岩涛,刘文龙,邓凯文,贺福元. 中草药, 2018(18)

标签:;  ;  ;  ;  ;  

中草药制备技术(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