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儿童的历史课

美国儿童的历史课

一、美国孩子的一段历史课(论文文献综述)

施赛华[1](2019)在《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实践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指南针,是教学活动组织的理论依据,对于各学科的教学来说都同样重要。在国家倡导传承传统文化、开展国学教育以及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之下,我国掀起了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潮。《中华好诗词》《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诗歌咏流传》等电视节目也应运而生。《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把“文化传承与理解”作为语文学习四大领域之一。新课标还指出,要加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作为涵盖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的语文学科来说,传播和教授传统文化成为了学科的重要任务。笔者通过对本市几所高中对传统文化教学情况的调研发现,教师们在教学环节中对课标普遍不重视,主导者的主观能动性不够,研究匮乏;教学的方式方法陈旧,不重视与课标的关系。因此研究在课程标准指导下高中语文传统文化的教学实践探索成为一个不错的选题。本文旨在顺应社会发展的脚步,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提起对课程标准的重视,创新教学实践并传承传统文化,以高中语文教学和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高中语文教材为例,研究课程标准指导下的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有效教学实践。论文运用文献调查法、统计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以及实证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查阅有关传统文化内涵和特点、高中语文教学实践的文献资料,统计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情况,调查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中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比较教学实践改进和创新的方式,通过实证分析探索有效的教学实践。最终得出了当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的现状和原因,总结了包括角色互换、自主学习、学科交叉整合教学、文化竞赛以及多元评价在内的五种教学实践,提出了可行的建议和策略。

张亚芳[2](2019)在《游戏化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人们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提出质疑,进行了更深入的改革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游戏化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悄然兴起,获得了人们广泛而又持续地关注。游戏的趣味性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游戏化学习既能让学生对游戏的乐趣进行回味,培养学习产生乐趣的潜意识,还能让学生从中获取知识。除此之外,还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游戏化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对教师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也有很大的帮助。论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游戏化学习的研究背景、意义、和研究内容的叙述,游戏化学习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其对于初中生的历史学习以及对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都有着积极的影响。第二部分指出游戏化学习的构成理论是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游戏化学习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方式,也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第三部分是对当前的中学历史教学现状进行的分析,从而得出游戏化学习是可以在中学的历史教学中应用的,文中所说的游戏化学习指的是课堂游戏。第四部分是将游戏化学习这一方式应用到初中历史学习实践中,分析游戏化学习对于中学历史教学的影响。第五部分是对本文研究内容的总结。

谢先军[3](2011)在《比较视角下的小学母语写作教学目标及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在比较学科盛行的新时代,我国新时期的小学母语写作教学也不应该墨守成规,而应了解和分析其他国家的教学,在比较中发现自身的优缺点,继承和改革,促进我国小学作文教学研究更好地发展。母语的交际性和应用性在国外作为从小培养学生的生活体验能力和生存技能的训练深受重视,英美日法等国在小学母语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上各有传统、各有千秋。美国小学母语写作注重写作实践,并强调文体的生活化。日本强调表达能力是教学的首要任务。国外小学母语写作教育在文体上比中国丰富和实用,大致总类有:实用文、自叙文、调查报告、文学作品写作、读书笔记、诗歌写作、议论文写作等等。这些国家的写作教学的系统性和阶梯性跟我国的现状相比显见科学。我国的小学写作更多的是停留在记叙文写作,文体相对单一和枯燥。诗歌和议论文写作在我国的小学课堂很少见到。没有看到诗歌写作对开发文学语言的价值。议论文在小学母语教学中没有出现,也是我国母语写作的缺失。较之国外作文教学,笔者认为,确定中小学作文文体的依据,主要不是文章学对文体的分类,也不宜过多考虑文体写作的难易度,而是应该从义务教育的育人功能出发,以培养学生社会交际技能为主要目标,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其实国外小学作文教学策略中还有一种我们不很熟悉的方式,就是围绕作文写作设计的综合性作文指导活动,这种作文指导往往不是简单地用两节课写一篇作文,而是围绕作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收集资料、起草修订、发表展示等一系列环节。相比较而言,我国的写作教学文体单调,教学策略也显得粗放,没有系统的操作方法。在分析研究国外和我国从古至今的写作教学目标及策略基础上,我们可以较清晰的看到我国小学母语写作教学呈现的无序性和模糊性及零散性。为此,笔者经过近十年的研究和实践,创立了妙笔作文教学法和策略,探索了一条系统化的写作教学系统。从培育写作兴趣入手,体验写作成就,传授写作规律,突破写作瓶颈,建立写作机制和辅助机制,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本文试图通过“两个比较,一个实践”探索我国小学母语写作的有效策略。

明晶[4](2009)在《小学体验式作文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新一轮课程改革突出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作文应与学生体验紧密相连。体验式作文教学能够很好的解决当前小学生写作文时“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本论文在深刻领会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精神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体验式作文教学加以阐释。本文从汉字作为表意文字传达民族生命体验谈起,全文共分为五章:在第一章基本概念与国内外研究进展中,主要对体验的内涵、体验教学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以及体验式作文教学概述三方面进行分析与总结,为下文论述的基础;第二章为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以质的研究为主,主要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和行动研究的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第三章是体验式作文教学的理论依据,主要以体验教学理论、写作心理学原理、主体性教育理论以及建构主义为主要理论基础,阐释体验式作文教学理论;第四章为小学生心理特征与体验特点,体验式作文教学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要有针对性,就必须建立在对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体验特点的研究基础之上;第五章是小学体验式作文教学分类与教学设计,是本论文重点论述内容。依据学生体验活动的外在行为表现以及体验内容真实性两个维度,将体验式作文教学分为身动体验与心动体验、记实体验与想象体验四种类型,并分别各自内涵及表现、主要教学形式、教学流程、案例展示以及教学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立足于课堂教学实际,将体验式作文教学理论具体化,使其具备可操作性;第六章为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成果、反思与展望,主要从体验式作文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和课程资源开发这两个影响体验式作文教学效果的关键问题加以分析,并畅想体验式作文教学与多学科整合、多媒体辅助与多渠道展示的未来发展方向。体验式作文教学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充分体现新课程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的基本理念,体验式作文教学作为科学合理的作文教学理论,作文课堂定会随着其推广实施焕发出更激越的生命活力!

刘蓉[5](2009)在《我们的历史该怎么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在大学里教历史专业的本科生和硕士生,每年都要带他们去中学进行历史教育实习。针对历史学和历史课,我们在学生中做过不少

胡庆芳[6](2004)在《美国高中课程发展研究——从失衡发展到基础振兴》文中研究指明美国高中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升学+就业+全人”的教育目标不断地在走向整合,为升大学做准备的学生、为就业做准备的学生以及接受普通教育获得高中文凭的学生正聚集“在同一屋檐下”。美国高中课程在过去一个多世纪里的改革运动中不断经历着数量上的增减和主次地位上的变换,以至于今天的美国高中课程可以用“超市”来形容,其设置大致可以概括地区分成核心的基础必修课程、丰富的选修课程以及各种怡情益智的活动计划;学生对课程享有广泛的选择性,学校从规定必修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以及升级和毕业必须达到的学分等方面进行弹性的管理。 作者认为,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美国高中课程的发展表现出了从“失衡”发展转向“基础振兴”的轨迹;20世纪70年代的“回归基础”运动是一个转折点,80年代的教育优异运动和90年代以来的新课程标准运动都是在沿着“基础振兴”的方向发展以追求教育优异的目标。作者经分析后指出,美国高中课程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种“失衡”现象是多种因素和多种力量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课程发展过程中课程及其功能的无限泛化、教育哲学流派影响的强弱变化、在“民主平等”和“社会功效”及“社会流动”这三种教育价值观之间的侧重、对“学科中心”和“社会中心”及“学习者中心”这三种课程主张之间的阶段性偏向,以及学校系统对课程改革的阻力等。作者进一步表明这样的观点:美国高中课程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失衡”现象归结起来都是因为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是“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和应急方式在现实改革中的反映;实践证明,单一的教育目标、某一种教育哲学流派或课程论主张都注定不能使课程改革持久和成功;同样,学校课程及其功能不可能无限止地泛化,课程的良性发展离不开系统诸要素的配套改革。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教育部和绝大多数州都一致认为:全美高中庞杂的课程设置必须整肃,混乱的课程标准必须规范,全国性的核心课程基准和各州基于全国基准的本州课程标准的出台势在必行;同时,只有更严格的学业标准和更高的期望值才能使学生达到更高的学业成就。作者认为,在新课程标准运动过程中,从美国各学科委员会制定的核心课程基准的出台到州一级课程指导框架的开发,再到基于这些课程基准和标准在各州各学区课堂层面的实施,这表明美国高中课程进入了规范化和高期望的新时代。在美国新课程标准运动的过程中,课程标准的制定过程是一个广泛对话和协商的过程,课程标准的听证会可以听到从联邦到州到学区到学校、从课程专家到教育官员,从教师到家长、学生等各方面的声音,所以在美国只会存在“要不要标准(统一的全国性标准)”的问题而不会存在“标准是否合适”的问题。作者在对新课程标准发挥作用的条件进行分析后进一步指出:课程标准一定要富有挑战性,具有发展性和灵活性;而且相关的测试还必须配套,以促进标准的达成。新课程标准运动从提高标准和振兴基础入手从而追求教育优异的目标代表了当今美国高中课程发展的方向,是对过去“失衡”发展惯性的又一次阻止,其基于标准和由标准驱动的改革理念与实践对课程的发展都是一种推动,同时诸如胜任新课程标准教学的教师队伍建设等学校系统的改革也同样刻不容缓。 作者根据对美国“基础振兴”阶段掀起的新课程标准运动的分析,认为我国当前在进行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过程中,在继续注重学生学业共同的核心基础的同时,还应当进一步加强全国性课程标准的广泛适应性,并建议:各地区应当在全国性课程标准的基础之上制定出符合本地区实际的课程标准从而体现出课程标准的区域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各地区还应当制定出科学可行的课程指导框架,为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行提供强有力的指导;各种相关的测试工作应当积极与新的课程标准相匹配,以指导和促进基于标准的课程实施。 学术性基础是课程的内核。课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永远没有终点。

黄花[7](2001)在《美国孩子的一段历史课》文中研究说明 六年级学生小黄花最近挺忙。乐队演出、舞蹈彩排、科技成果展、全州统考,不断上各种项目(project),快赶上“开发大西北热”了。别的我都没太在意,就是出出车,

二、美国孩子的一段历史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孩子的一段历史课(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概述
    第一节 高中语文教材和传统文化
        一、了解传统文化内涵,体会中华民族精神
        二、认识传统文化特征,奠定传统文化底蕴
        三、感知传统文化地位,重视文化遗传传承
    第二节 高中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的内容与意义
        一、高中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的内容分析
        二、高中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的教学意义
第二章 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的现状
    第一节 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现状
    第二节 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观念落后、知识缺失,对传统文化重视不足
        二、高中语文教材传统文化资源亟待开发
        三、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影响传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实践陈旧,传统文化教学评价落后
第三章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传统文化有效教学实践
    第一节 构建师生角色互换教学实践
        一、师生角色互换教学实践的主要内涵
        二、师生角色换教学实践的主要理论依据
        三、师生互换教学实践的操作要领
    第二节 构建小组自主学习教学实践
        一、小组自主学习教学实践的内涵
        二、小组自主学习教学实践的主要理论依据
        三、小组自主学习教学实践的操作要领
    第三节 构建学科交叉整合教学实践
        一、学科交叉整合教学实践的主要内涵
        二、学科交叉整合教学实践的理论依据
        三、学科交叉教学实践的操作要领
    第四节 构建传统文化竞赛教学实践
        一、竞赛教学实践的主要内涵
        二、竞赛教学实践的主要理论依据
        三、竞赛教学实践的操作要领
    第五节 构建传统文化教学实践多元评价方式
        一、传统文化教学实践多元评价方式的主要内涵
        二、传统文化教学实践多元评价方式的主要理论依据
        三、传统文化教学实践多元评价方式的操作要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2)游戏化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一)新课程改革
        (二)当前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模式
    二、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游戏化学习概述
    一、游戏化学习概述
    二、游戏化学习构成理论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二)心流理论
        (三)认知发展理论
    三、与历史学习相关的游戏种类
        (一)课堂游戏
        (二)教育游戏
        (三)网络游戏
第二章 游戏化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的可行性分析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教师的需求
        (二)学生的需求
    二、游戏化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可行性分析
        (一)历史学科特点
        (二)游戏化学习的特点
        (三)游戏化学习对初中历史教学的意义
第三章 游戏化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一、游戏化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案例实验
        (一)游戏化学习——编演历史剧
        (二)游戏化学习——历史知识竞赛
        (三)游戏化学习——制作历史图表
        (四)游戏化学习——历史猜猜猜
        (五)游戏化学习——历史小故事
    二、实验结果分析
        (一)游戏化学习的积极影响
        (二)游戏化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比较视角下的小学母语写作教学目标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0. 前言
    0.1 本文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0.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0.2.1 时代的需要
        0.2.2 严峻的现实
        0.2.3 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1. 中国母语写作危机
    1.1 中国高校(非中文专业)母语教学的危机
        1.1.1 汉语语法基础薄弱
        1.1.2 书面表达能力不足
    1.2 中国小学母语教学危机
        1.2.1 兴趣冷漠
        1.2.2 内容虚假化
        1.2.3 形式模式化
        1.2.4 目的功利化
2. 外国小学母语写作教学目标及策略概述
    2.1 教学目标
        2.1.1 美国小学母语教学目标
        2.1.2 日本小学母语教学目标
        2.1.3 英国小学母语教学目标
    2.2 教学文体
        2.2.1 文体分类
        2.2.2 小学母语写作文体研究
    2.3 教学策略
        2.3.1 小学低段学生写作启蒙学写句子
        2.3.2 小学中段学生写作学写段落
        2.3.3 小学高段学生注重阅读与写作并行
        2.3.4 综合实践
        2.3.5 修改
3. 中国小学母语写作研究概述
    3.1 古代母语写作教学经验
        3.1.1 基本功训练:对句
        3.1.2 思维训练:先放后收
        3.1.3 教学思路:多读多作多改
    3.2 1949年以来的小学母语写作教学研究
        3.2.1 继承和发展传统,倡导先放后收
        3.2.2 吸收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科学设计写作训练的序列
        3.2.3 站在整体观的视阈内,统整写作与其他相关因素
    3.3 主要的作文教学实验
        3.3.1 观察作文训练
        3.3.2 情境作文
    3.4 新世纪中国母语写作教学目标及策略
        3.4.1 写作教学的目标
        3.4.2 写作教学的策略
    3.5 民间社会的小学母语教学策略
        3.5.1 金笔作文
        3.5.2 旭日宏文
        3.5.3 巨人作文
        3.5.4 阳光喔作文
        3.5.5 小桔灯作文
        3.5.6 新东方树人作文
4. "妙笔作文"的教学策略和实践
    4.1 "妙笔作文"教学策略的理论
        4.1.1 杜威的教育本质论
        4.1.2 我国的相关教育理论
    4.2 课程目标
        4.2.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4.2.2 知识与能力目标
        4.2.3 写作实践运用目标
    4.3 兴趣系统
        4.3.1 综合评比积分制
        4.3.2 《班级作文周报》
        4.3.3 评奖机制
        4.3.4 分享机制
        4.3.5 推荐发表机制
    4.4 保障系统
    4.5 训练系统
    4.6 成果赏析
        4.6.1 生命的情感思考
        4.6.2 生活哲理思考
        4.6.3 童言童趣
5. 结语
    5.1 国内国外对比分析
    5.2 校内外对比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

(4)小学体验式作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基本概念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体验与教学
        1. 体验的内涵
        2. 体验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
    (二) 体验教学思想历史回顾及研究现状
        1. 体验教学思想的历史回顾
        2. 体验教学的研究现状
    (三) 体验式作文教学概述
        1. 体验式作文教学概念界定
        2. 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层次分析
二、研究的方法、思路及意义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三) 研究意义
三、体验式作文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 体验作文教学理论
    (二) 写作心理学原理
    (三) 主体性教育理论
    (四) 建构主义理论
四、小学生心理特征与体验特点
    (一) 小学生心理特征
        1. 感知和观察的特点
        2. 想象、思维的特点
        3. 情感、意志的特点
        4. 情绪、性格的特点
    (二) 小学生体验特点
        1. 体验对象为我存在
        2. 体验伴随着情感的参与和变化
        3. 体验对象就是我
五、小学体验式作文教学分类与教学设计
    (一) 行动体验与心动体验
        1. 内涵及表现
        2. 主要教学形式
        3. 教学流程简述
        4. 案例展示
        5. 教学重点难点问题
    (二) 记实体验与想象体验
        1. 内涵及表现
        2. 主要教学形式
        3. 教学流程简述
        4. 案例展示
        5. 教学重点难点问题
六、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成果、反思与展望
    (一) 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成果
        1. 作文兴趣提高
        2. 表达真情实感
        3. 善于观察和体验生活
    (二) 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反思
        1. 体验式作文教学中的教师角色
        2. 体验式作文课程资源开发
    (三) 体验式作文教学展望
        1. 体验式作文教学与多学科整合
        2. 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多媒体辅助
        3. 体验式作文成果的多渠道展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5)我们的历史该怎么教(论文提纲范文)

1. 我们应该怎么教历史
2.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科书
3. 我们的历史应该怎么考试

(6)美国高中课程发展研究——从失衡发展到基础振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美国高中形成至20世纪80年代课程发展述评
    第一节 美国高中独立设置前课程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20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高中课程的发展
    第三节 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中期美国高中课程的发展
    第四节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美国高中课程的发展
    第五节 20世纪70年代美国高中课程的发展
    第六节 20世纪80年代美国高中课程的发展
第二章 美国现行新课程标准运动(上):美国高中核心课程的标准分析
    第一节 美国新课程标准运动兴起的背景
    第二节 英语语言艺术课程标准、实施指导与分析
    第三节 数学课程的标准、实施指导与分析
    第四节 科学课程的标准、实施指导与分析
    第五节 社会研究课程的标准、实施指导与分析
第三章 美国现行新课程标准运动(中):美国州一级课程指导框架分析
    第一节 美国密执安州高中核心课程内容标准及分析
    第二节 美国密执安州课程设计
    第三节 美国密执安州基于标准的课程实施
    第四节 美国密执安州教学评价和教师专业发展
第四章 美国现行新课程标准运动(下):美国高中课程的实施分析
    第一节 美国各学科委员会确立的课程实施指导原则的共性分析
    第二节 美国新课程标准推动下最佳实践的课堂建构
    第三节 美国新课程标准推动下课堂最佳实践的特征
    第四节 美国高中课程实施的步骤分析
    第五节 美国高中课程实施的策略分析
    第六节 美国高中课程的选择指导与时间设置模式
第五章 美国高中课程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美国高中课程的整合化趋势
    第二节 美国高中课程的个性化趋势
    第三节 美国高中课程的微型化趋势
第六章 美国高中课程发展的反思与借鉴
    第一节 美国高中课程“失衡”发展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 美国高中课程基础振兴阶段新课程标准运动的评价
    第三节 从美国新课程标准运动看标准发挥作用的条件
    第四节 从美国新课程标准运动看测试与标准匹配的策略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美国孩子的一段历史课(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实践探索[D]. 施赛华. 扬州大学, 2019(06)
  • [2]游戏化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张亚芳. 河南大学, 2019(01)
  • [3]比较视角下的小学母语写作教学目标及策略研究[D]. 谢先军. 华中师范大学, 2011(11)
  • [4]小学体验式作文教学研究[D]. 明晶. 东北师范大学, 2009(11)
  • [5]我们的历史该怎么教[J]. 刘蓉.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09(02)
  • [6]美国高中课程发展研究——从失衡发展到基础振兴[D]. 胡庆芳.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
  • [7]美国孩子的一段历史课[J]. 黄花. 教师博览, 2001(01)

标签:;  ;  ;  ;  ;  

美国儿童的历史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