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代电缆的红外线通信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马天[1](2019)在《基于Wi-Fi无线通讯技术的交通数据检测方法研究》文中指出交通检测器系统是获取交通参数的重要手段,交通监控中心可以通过对这些参数的整理、判断和分析,发出合理的交通控制方案信息。可以说交通管理系统是否稳定运行、有效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使用的交通检测器系统的技术水平。本文提出并设计了一种通过利用Wi-Fi物理地址的无线检测设备来完善交通数据检测系统,其主要模块包括:CPU数据处理模块、电源管理模块、时钟管理模块、Wi-Fi模块、蓝牙模块、GPS模块、GPRS模块、USB接口、数据存储模块等,可实现MAC地址收集、时钟时间读取、数据存储及数据传输功能。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获取车辆乘坐人员的智能手机设备的MAC地址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并得到相应路段的行程时间、行程车速等交通参数。检测系统主要包括:布置于检测区域的各检测设备终端、供操作人员进行软件设置的笔记本电脑和远端分析处理数据的服务器。通过实际测试顺利采集到了实验路段一定时间内携带智能手机用户的MAC地址,完成了检测器信号采集及分析的工作,验证了基于Wi-Fi无线通讯技术的交通检测器系统的可行性。通过对比研究现有传统类型的交通检测器技术的优缺点进和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特点及在交通检测器应用领域中的价值,探讨并拓展了Wi-Fi技术的应用领域,丰富了交通数据的来源和检测手段。
孙佳铭[2](2019)在《基于语义网络的数据化室内设计应用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语义网络的数据化室内设计应用策略研究是以语义网络知识表示方法作为室内设计领域知识形式化表达的构造形式,将数据引用到室内设计中,是对室内设计应用方法的全新探索。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语义网络知识表示方法,将数据的科学性、逻辑性融入现有室内设计方法体系中,是对现有室内设计方法的拓展性研究。论文采用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将计算机学科理论与相关技术引入到室内设计的方法策略中来,对语义网络知识表示方法特点、语义网技术栈重点技术以及室内领域知识数据内容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室内语义网络知识体系。室内语义网络知识体系的基本理论研究是在语义网络知识表示特点和室内领域知识特点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室内语义网络知识体系的基本理论问题。这部分研究阐述了语义网络知识表示的基本内涵、组成部分,为构建室内语义网络知识体系确定了组成元素和组织结构;论述了语义网络知识表示的关系转换、推理过程,为室内语义网络知识体系智能化系统进行数据语义推理提供了理论支撑。从而实现了室内语义网络知识体系概念的建立。室内语义网络知识体系的基本技术研究是在智能家居的硬件设计应用和语义网技术栈的软件设计应用基础上研究的室内语义网络知识体系智能化系统的基本技术实现问题。这部分研究首先对RFID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数据网络传输技术、控制网络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进行研究阐述,为智能化系统提供了数据获取和数据传输的硬件技术支撑;其次在语义Web基本体系结构的基础上,重点阐释了语义Web信息表示RDF技术和语义信息模型本体技术内容,为智能化系统提供了对数据内容进行形式化表达的软件技术支撑。为实现室内语义网络知识体系智能化系统的数据应用做了技术层面的基础准备。室内语义网络知识体系的数据内容研究是在室内设计专业特点、工作特点、空间使用特点的基础上,从室内环境形态、水电能源、空调系统计、照明与音响系统、消防与安保系统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层面对数据内容进行的研究与梳理,为室内语义网络知识体系的技术框架注入了专业领域知识数据内容。室内语义网络知识体系的应用策略研究是在基本理论研究、基本技术研究、数据内容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室内语义网络知识体系智能化系统的数据应用载体,即虚拟数据模型。虚拟数据模型基于数据内容在室内语义网络知识体系智能化系统中的应用组织,为设计人员提供数据语义分析下的设计问题决策方案合集,为空间使用者提供智能化空间服务。总之,语义网络数据化室内设计应用策略研究通过将计算机科学中的语义网络知识表示方法、语义网技术栈重要软件技术、智能家居硬件技术与室内专业领域数据内容的交叉融合,构建了以虚拟数据模型为最终实现形式,能够实现智能化系统操作的室内语义网络知识体系。形成了能够用于设计、施工和空间使用的语义网络数据化室内设计应用策略。论文运用数据的思维促进了室内设计更趋合理化和科学化,为室内设计添加了新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能够有效扩宽数据化在室内设计中的研究思路。
任毅[3](2018)在《单片机常用接口通信技术》文中指出在单片机通信技术应用中,红外线通信技术、I2C总线通信技术、串口通信技术都是单片机常用的通信技术。单片机在工作中不仅是程序对输入、输出端口的控制,还要将数据和相关设备进行通信。笔者从单片机常用的几种通信技术做了介绍和分析,几种通信方式各具特点,选择一种更符合工作场景需求的通信方式才是最佳的通信方式。
陶涛[4](2018)在《基于多主冗余通信网络的天然气场站测控设备研发》文中认为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智能化仪表已逐步取代传统机械式指针计量表,推动着天然气测控领域自动化的飞速发展。在天然气场站、调压站等场站测控系统(Station Control System,SCS)中,信号量多以4-20mA模拟信号和非总线式数字量为主,每一个模拟量设备至少需要2根信号传输线,每一个非总线式数字量需要3根信号传输线,故随着测控点的增加,从现场到控制室的信号传输线将成倍的增加,由于其距离从几十米到几百米不等,则电缆的铺设周期较长和成本较高,系统的安装以及后期维护将会变得较为复杂,同时系统的稳定性也会下降。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利用现场总线来代替原有数据采集和传输方式从而减少电缆走线数量。在天然气场站测控系统中,以太网常作为上位机与现场测控系统的唯一数据传输通道。而当单一的数据传输通道(以太网或现场总线)发生故障时,数据传输将会直接中断,现场状态得不到实时监控,可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考虑于此,本文提出了给以太网和现场总线原有传输方式均提供一组无线冗余通讯方式,使得在有线通信通道异常时,系统通过相应的冗余无线通信方式保证数据稳定传输。整个设计开发过程中,首先对国内外现状进行研究分析,然后根据功能需要,选择STM32为MCU,以及合适的通信芯片及其相应的外围芯片。利用Altium Designer进行电路原理图绘制和PCB设计与制作。结合Keil-MDK进行MCU软件设计与撰写。以QT5.8为平台设计并开发了上位机通信参数配置软件,为使用者提供无代码更新与下载的参数修改方式。结合以上方法与步骤,最终实现了一整套双冗余通信设备设计开发。本文采用的现场总线通信为CAN总线,两类无线通信分别是GPRS通信和ZigBee通信。其中以太网和GPRS通信形成冗余通信,CAN总线和ZigBee形成冗余通信。设计的冗余设备包含网关端模块和终端模块两类模块。经试验表明,该双冗余通信测控设备实现了自主通信方式切换,保证了上位机与现场的数据不中断传输。
林韬[5](2017)在《基于非接触测量的电表线路智能巡检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和家庭用电量的日益增长,电表线路容量和数量越来越庞大,对供电部门电能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电力部门通过电能表对居民进行用电情况进行统计,电能表的安装或改造,居民私自改装电表线路都容易导致串户、串线等问题频繁发生,不仅给台区线损计算造成偏差,而且由于电费异常时常引起用电纠纷。现有的排查方式往往只能针对已经通电电表线路进行排查,这种巡检排查方式一般通过家中负载的工作状态去判断线路的连接,如果家中无人总开关跳开导致线路空载就难以完成线路的排查工作;对于未通电的线路通常只能进行线路与电表信息一一核对,若信息本身存在错误将导致线路错接不可避免。若遇上线缆埋墙内或者处于封闭空间的情况,将导致检测设备接入困难。本文针对现有居民电表线路巡检排查存在的不安全、效率低、兼容性差等缺点,设计了基于非接触测量的电表线路巡检系统,能够在电表线路带电及无电两种情况下均实现对线路的逐条巡检。本研究设计的巡检系统主要包括:非接触式前端传感器、采样信号处理电路、ZigBee无线通信模块、上位机显示模块等组成。整个系统由巡检终端和现场终端组成,带电情况下现场终端接在表箱出线处进行各户电气数据采集,巡检终端进行逐户排查,并接收现场终端发来的数据进行比对完成巡检,同时将巡检的数据发送给上位机系统,实现巡检数据的显示和巡检结果的记录。无电情况下现场终端在前端发送一个电压信号,巡检终端通过在用户侧检测该信号完成线路巡检。采用非接触电压传感器可以解决线路空载或无电模式的巡检难题,其设计是本系统的重点。基于电场产生耦合电容的原理,通过理论推导和建立等效模型等方法证明其可行性。利用Ansoft Maxwell软件对不同结构的非接触感应电极进行建模仿真,设计合适的电极尺寸和屏蔽结构。通过对信号处理电路的仿真和调试,实现了对电压信号的非接触测量,同时使用ZigBee构建数据传输网络,保证数据传输可靠性。另外,本文针对了巡检系统搭建了实验平台,进行了非接触电压测量模块调试实验以及整体巡检系统的实验,验证了智能巡检系统的可行性。最后,针对无电巡检模式需要直接接入信号源的问题,对利用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来实现该功能的方案进行了探讨,为实现全过程非接触巡检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杨华新[6](2017)在《基于电力载波光伏微型逆变器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普及,消费市场上急需研究一种高效率的、具有远程监控功能、针对家用小功率光伏发电的光伏并网逆变器产品。家用光伏并网逆变器比传统电站光伏逆变器功率更小,因此其可克服日照分散性缺点,具有更灵活广泛应用场景,且整套光伏发电系统成本更低,有利于推向家用市场。本文以“基于电力载波光伏微型逆变器系统研究”为题,采用交错反激拓扑,使逆变器具有整机效率高、系统成本更低、占用空间小等优点,具有重要实际价值与实际意义。本文首先介绍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分析了光伏逆变器、并网逆变拓扑、发电系统监控等关键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详细分析与计算光伏微型并网逆变器的硬件参数:分析与设计输入的去耦电容、反激变压器、主开关管、钳位电容等主拓的主要器件。分析与设计精密电阻分压检测电路、电网电压检测电路、并网电流检测电路和电网电压过零点检测电路等信号调理电路。采用基于状态机控制的数字化控制电源软件架构,搭建系统控制状态机;系统研究光伏微逆变器的控制任务时序,阐述如何合理安排各控制任务时序以达到最优设计。研究基于扰动观察算法的最大功率跟踪算法,结合前馈补偿器和并网电流环补偿器完成光伏微型逆变器的主要功能。讨论发电系统中对于分布式、电力载波、无线等通讯方式的优缺点,最后选用电力载波的通讯方式。选用了瑞斯康威公司的RISE3501E芯片,围绕着该芯片设计载波发送、载波接收、信号解耦、供电电源等硬件电路。建立基于电力载波的光伏微型逆变器的并网小信号模型,得到并网电流开环传递函数,通过Matlab对比系统校正前后的开环传递频率特性,搭建基于simulink的光伏微型逆变器模型和并网电流控制器模型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研制出光伏微型逆变器样机。
李明[7](2016)在《基于PLC的混凝土砌块成型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事业的飞速发展,对混凝土砌块成型设备的需求量也大幅增加。混凝土砌块成型设备在国内拥有巨大的市场发展前景,同时也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我国自主研发的砌块成型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低,容易出故障且维修不方便,生产效率低,所以满足不了我国现阶段市场的需求。但国外对我国砌块成型自动化技术实行关键技术封锁,其产品对外销售价格昂贵,所以我国市场急需研制一款价格便宜、自动化程度高、性能优越、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砌块成型生产线设备。本文先对砌块成型生产线的具体流程进行了分析,再对其具体的控制要求进行了研究,以砌块成型生产线为研究对象,通过松下系列PLC,变频器,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传感器等硬件结合现代控制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可靠性技术,完成了砌块成型生产线的程序设计和硬件控制电路设计。再通过组态软件和触摸屏技术,实现了对控制系统的监控、动态参数调整、工艺参数设置、上位机与下位机的通信等功能。然后,介绍了 PID控制器,并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最后,通过对配料系统和砌块成型振动平台进行数学建模和Simulink仿真,对系统控制方案进行了优化,验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仿真的准确性。本次设计的砌块成型生产线控制系统方案可行,可靠性强,满足现场生产的要求,对我国自主品牌的砌块成型生产线的发展都一定的参考价值。
韩梅[8](2016)在《红外通信技术在数据通讯中的作用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数据通讯中,红外线通信技术是常用的无线通讯技术,能够传递数据信号。红外线通信技术实现成本较低,多用于小型移动设备和电气设备的控制系统中。
李雪莹[9](2014)在《基于单片机的空调红外线编解码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无论中央空调还是家用空调都是采用红外线控制的方式。空调机处于红外接收端,空调遥控器处于红外发送端。与电视机、DVD、机顶盒等常用家用电器的红外通讯不同,空调红外通讯系统所需传送的信息内容种类和信息数据总量远远大于其他家电。这就使得空调红外编解码的帧格式、通讯协议和编解码算法更加复杂,要求通讯系统具备更高的抗干扰能力。空调红外编解码系统传送的信息内容,包括例如:温度、风速、模式、开关机及其他特殊功能等。电视等家电一般都是传送一组固定键码值。因此,具有高效编解码能力的空调红外线编解码系统已成为行业研究的焦点。本课题以红外线编解码技术为基础,针对空调数据信息繁多的特点,研究一种基于空调系统的红外线编解码系统。该系统集成红外编码和红外解码功能,针对空调红外通讯数据的复杂性,创新的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空调的红外数字通讯的校验算法,并完成专用的数据帧格式、编解码算法以及通讯协议的设计,达到可靠传输数据的目的。通过测试,该系统具备很好的抗干扰特性。该系统充分考虑并分析了红外线经过光电转换器后生产的数字信号的的特征,系统所采用的编解码方法简单、可靠、高效,易于操作。课题拟采用PIC24单片机作为系统的主控MCU,软件系统采用C语言编程。在该课题的研究工作中,本人通过对MICROCHP的PIC24单片机的运用,以及对单片机应用技术、C语言、空调红外线编解码技术的学习和研究工作,要完成的设计工作主要包括:软件系统设计、软件流程图设计、核心功能函数功能定义、软件代码编写、红外线编码、红外线解码、编解码功能仿真、调试、验证及程序烧录等工作。最后,完成系统所需的各项测试工作。主要包括:软件测试、电路测试、编解码测试几方面。通过相关测试,完整实现了整个编解码系统。
东辉,唐景然,于东兴[10](2014)在《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信息技术产业的第三次发展浪潮。通信技术能够使物联网将感知到的信息在不同的终端之间进行高效传输和交换,实现信息资源的互通和共享,是物联网各种应用功能的关键支撑。文中首先介绍了物联网的概念、系统组成,然后重点阐述了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接着分析了物联网通信技术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最后结合信息通信技术和物联网的发展情况,对物联网通信技术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和预测。
二、取代电缆的红外线通信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取代电缆的红外线通信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Wi-Fi无线通讯技术的交通数据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现存交通数据检测系统技术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
1.2.1 磁频检测器 |
1.2.2 波频检测器 |
1.2.3 视频检测器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本文技术路线 |
第2章 短距离无线通讯及WI-FI技术对比分析 |
2.1 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分析 |
2.1.1 Zig Bee无线通讯技术 |
2.1.2 IrDA红外线通信技术 |
2.1.3 低功耗蓝牙无线通讯技术 |
2.1.4 GPRS无线通讯技术 |
2.2 无线WI-FI通讯技术分析 |
2.2.1 Wi-Fi技术演进及各标准对比 |
2.2.2 Wi-Fi技术特点 |
2.2.3 物理层关键技术 |
2.2.4 抗干扰技术 |
2.2.5 移动切换技术 |
2.2.6 路由器及Wi-Fi指针技术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WI-FI技术的交通数据检测器硬件设计 |
3.1 交通数据检测系统组成 |
3.2 交通数据检测终端硬件电路设计原理说明 |
3.2.1 数据处理模块(STC15W4K48S4) |
3.2.2 电源管理模块 |
3.2.3 时钟管理模块 |
3.2.4 Wi-Fi模块 |
3.2.5 蓝牙模块 |
3.2.6 GPS模块 |
3.2.7 GPRS模块(SIM800L) |
3.2.8 USB接口 |
3.2.9 数据存储模块 |
3.2.10 串口扩展 |
3.2.11 按键及LED控制 |
3.2.12 PCB Layout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交通数据检测系统使用及数据验证 |
4.1 检测器系统工作原理 |
4.2 检测器设置说明实例 |
4.2.1 供电模式选择 |
4.2.2 设置及模块上电 |
4.2.3 程序下载 |
4.2.4 设备预置 |
4.2.5 服务器软件操作 |
4.3 测试数据及分析 |
4.3.1 采集测试说明 |
4.3.2 数据采集 |
4.3.3 数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基于语义网络的数据化室内设计应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方法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基本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国内外相关方向发展现状 |
1.4.1 国外智能家居设计发展现状 |
1.4.2 国内智能家居设计发展现状 |
第2章 语义网络及相关概念阐述 |
2.1 语义网络概念阐述 |
2.1.1 语义网络概述 |
2.1.2 语义网络基本要素及组成部分 |
2.1.3 语义网络的语义转换方式 |
2.1.4 语义网络知识表示推理过程 |
2.2 其他相关概念简述 |
2.2.1 语义 |
2.2.2 语义网 |
2.2.3 知识表示 |
2.3 知识表示方式比较 |
2.3.1 知识表示方式类别 |
2.3.2 室内设计领域知识特性 |
2.3.3 语义网络知识表示适用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语义网络数据在室内设计应用的技术途径 |
3.1 语义网络数据在室内设计中应用的软件技术 |
3.1.1 语义web基本体系结构相关技术 |
3.1.2 语义网络信息表示基础——RDF |
3.1.3 语义web中的语义信息模型本体技术 |
3.2 语义网络数据在室内设计中应用的数据采集技术 |
3.2.1 RFID射频识别技术 |
3.2.2 传感器技术 |
3.3 语义网络数据在室内设计中应用的数据传输技术 |
3.3.1 室内语义网络知识体系内层系统网络传输技术 |
3.3.2 室内语义网络知识体系内层系统控制网络技术 |
3.3.3 室内语义网络知识体系内层系统信息网络技术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室内语义网络知识体系中的数据内容 |
4.1 室内原始环境形态数据 |
4.1.1 室内域内基础数据 |
4.1.2 室内域外小环境数据 |
4.1.3 室内域外大环境数据 |
4.2 室内能源数据 |
4.2.1 室内水电能源数据 |
4.2.2 空调系统数据 |
4.2.3 照明与音响系统数据 |
4.2.4 消防与安全系统数据 |
4.3 室内使用者行为数据 |
4.3.1 空间使用者生理数据 |
4.3.2 使用者静态及动态数据范围 |
4.3.3 使用者空间占用信息数据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室内语义网络虚拟数据模型应用策略 |
5.1 室内语义网络数据内容在系统中的应用组织 |
5.1.1 数据内容的组织结构 |
5.1.2 数据内容的应用方式 |
5.1.3 数据内容的输出形式 |
5.2 数据模型在室内设计中的辅助分析 |
5.2.1 对室内空间功能分区设计的辅助分析 |
5.2.2 对室内空间能源应用系统的辅助分析 |
5.2.3 对室内空间应用材料的辅助决策分析 |
5.3 数据模型在施工中的监督管理 |
5.3.1 数据模型对施工进度的监督管理 |
5.3.2 数据模型对施工问题的调试 |
5.3.3 对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 |
5.4 数据模型在使用中的智能服务 |
5.4.1 智能化运行设备服务空间使用者 |
5.4.2 监管能源使用数据 |
5.4.3 智能化监控运营设备状态(问题预测)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图片引用 |
附录2 表格引用 |
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单片机常用接口通信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红外通信技术 |
2 I2C总线通信技术 |
3 串口通信技术 |
3.1 上位机PC和单片机的通信 |
3.2 蓝牙设备和单片机的通信 |
(4)基于多主冗余通信网络的天然气场站测控设备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天然气场站测控设备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技术路线 |
1.3.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3.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冗余测控设备总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设计原则 |
2.2 系统需求 |
2.3 总体方案设计分析 |
2.3.1 通信方式的选择 |
2.3.2 可行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冗余测控设备硬件设计 |
3.1 硬件总体设计 |
3.2 微处理器最小系统 |
3.3 外围硬件电路设计 |
3.3.1 以太网硬件电路设计 |
3.3.2 GPRS硬件设计 |
3.3.3 CAN总线硬件设计 |
3.3.4 ZIGBEE硬件设计 |
3.3.5 模拟量模块硬件设计 |
3.3.6 数字量模块硬件设计 |
3.3.7 电源部分设计 |
3.4 硬件PCB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冗余测控设备软件设计 |
4.1 冗余通信设计 |
4.1.1 以太网和GPRS冗余通信设计 |
4.1.2 CAN总线和ZIGBEE冗余通信设计 |
4.1.3 数据传输协议定义 |
4.2 冗余测控设备程序设计 |
4.2.1 Keil-MDK软件平台概述 |
4.2.2 嵌入式操作系统简介 |
4.2.3 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
4.2.4 RS485通信程序设计 |
4.2.5 网关端MCU程序设计 |
4.2.6 终端MCU程序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配置软件设计 |
5.1 QT平台概述 |
5.1.1 QT开发环境及主要构成 |
5.1.2 信号与槽机制 |
5.1.3 QT5.8工程新建 |
5.2 基于QT的UI界面设计 |
5.3 QT应用开发 |
5.3.1 串口通信功能实现 |
5.3.2 刷新参数功能实现 |
5.3.3 修改参数功能实现 |
5.3.4 重启功能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冗余测控设备测试 |
6.1 网络参数配置及配置软件测试 |
6.2 以太网和GPRS通信测试 |
6.3 CAN和ZIGBEE通信测试 |
6.4 终端数据采集与控制测试 |
6.5 整机测试 |
6.6 结论 |
总结与展望 |
1.总结 |
2.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5)基于非接触测量的电表线路智能巡检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巡检技术的现状 |
1.1.2 电磁式互感器的研究现状 |
1.2 非接触式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
1.2.1 非接触电压传感器 |
1.2.2 非接触电流传感器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非接触式传感器的设计 |
2.1 引言 |
2.2 非接触电压传感器 |
2.2.1 电压传感器测量原理 |
2.2.2 电压传感器等效结构 |
2.2.3 感应电极的建模仿真 |
2.2.4 电压传感器的制作 |
2.2.5 双电极结构电压传感器 |
2.3 非接触电流传感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能巡检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
3.1 系统整体设计 |
3.2 硬件电路设计 |
3.2.1 差动前置电路 |
3.2.2 处理器最小系统 |
3.2.3 信号处理电路 |
3.2.4 电流采样电路 |
3.2.5 电压信号控制模块 |
3.2.6 按键和显示模块 |
3.2.7 无线通信模块 |
3.2.8 开关电源模块 |
3.3 软件程序设计 |
3.3.1 定时器中断子程序 |
3.3.2 通信模块子程序 |
3.4 上位机软件程序设计 |
3.4.1 VISA模块 |
3.4.2 数据处理模块 |
3.4.3 数据校验模块 |
3.4.4 上位机前面板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 |
4.1 引言 |
4.2 输入阻抗测试实验 |
4.3 非接触电压传感器测试实验 |
4.3.1 稳定性分析 |
4.3.2 线性度分析 |
4.3.3 长距离测量的稳定性分析 |
4.3.4 线路断点检测实验 |
4.4 巡检系统整体调试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在智能巡检系统中的应用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基于电力载波光伏微型逆变器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光伏微型逆变器硬件系统分析与设计 |
2.1 光伏微逆变器硬件系统 |
2.2 主拓扑参数设计 |
2.2.1 去耦电容原理分析 |
2.2.2 有源钳位反激变换器 |
2.3 信号调理电路分析与设计 |
2.3.1 光伏阵列电压信号调理电路 |
2.3.2 电网电压信号调理电路 |
2.3.3 并网电流信号调理电路 |
2.3.4 反激初级电流信号调理电路 |
2.3.5 反激电压过压检测电路 |
2.3.6 电网电压过零检测电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光伏微型逆变器的并网控制研究 |
3.1 系统控制软件总体框架与状态转换图 |
3.2 关键控制软件设计 |
3.2.1 最大功率点跟踪软件 |
3.2.2 孤岛检测软件 |
3.2.3 锁相环程序 |
3.2.4 补偿器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力载波通信系统设计 |
4.1 分布式发电系统通讯方式 |
4.1.1 分布式发电通讯系统基本要求 |
4.1.2 各有线无线通讯方式分析 |
4.2 电力载波通讯技术 |
4.2.1 电力载波通信系统技术 |
4.2.2 电力载波通讯系统特点 |
4.3 PLC主芯片 |
4.3.1 电力载波模块 |
4.3.2 主控制器及通信接口 |
4.4 主芯片外围电路 |
4.4.1 主控制器及通信接口 |
4.4.2 载波接收原理及电路设计 |
4.4.3 信号耦合原理及电路设计 |
4.5 电源电路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光伏微型逆变器仿真及实验 |
5.1 光伏微型逆变器并网小信号建模与仿真 |
5.2 光伏微型逆变器的并网控制算法仿真 |
5.3 光伏微型逆变器硬件实验平台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基于PLC的混凝土砌块成型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的选题背景 |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混凝土砌块生产线控制系统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发展趋势 |
1.3 本课题主要的研究内容 |
1.4 本文主要结构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生产线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2.1 生产线的主要结构 |
2.2 生产线的主要设备系统 |
2.2.1 配料系统 |
2.2.2 主机系统 |
2.2.3 窑车系统 |
2.2.4 码垛系统 |
2.3 系统总体设计 |
2.3.1 控制方案的基本原理 |
2.3.2 控制系统结构设计 |
2.4 生产线工艺流程 |
2.5 控制系统可靠性设计 |
2.5.1 工作环境 |
2.5.2 合理的布线 |
2.5.3 安全保护环节 |
2.5.4 软件措施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产线控制系统硬件部分设计 |
3.1 可编程控制器的型号选择 |
3.1.1 PLC的工作特点 |
3.1.2 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过程 |
3.1.3 可编程控制器的分类 |
3.1.4 可编程控制器的选择 |
3.1.5 FPX-60T性能特点 |
3.2 变频器选择 |
3.2.1 变频器的作用 |
3.2.2 变频器的速度调节机理 |
3.2.3 变频器的选型 |
3.2.4 变频器抗干扰技术 |
3.3 伺服电机与驱动器选型 |
3.3.1 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 |
3.3.2 选型比较 |
3.3.3 调试方法 |
3.3.4 选用的型号与参数 |
3.4 触摸屏的选择 |
3.5 传感器的选择 |
3.5.1 传感器的主要分类方法 |
3.5.2 传感器的选型 |
3.6 上位机的选择 |
3.6.1 控制系统中上位机的作用 |
3.6.2 上位机型号的选择 |
3.7 切块成型控制系统接线平台搭建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产线控制系统软件部分设计 |
4.1 生产线的控制要求 |
4.1.1 信息要求 |
4.1.2 性能要求 |
4.2 生产线控制系统流程图设计 |
4.3 I/O端口分配 |
4.4 生产线控制系统梯形图编程 |
4.5 生产线的控制电路图设计 |
4.6 人机监控界面 |
4.6.1 工业触摸屏的概述 |
4.6.2 触摸屏选型 |
4.6.3 砌块生产线主机界面设计 |
4.7 组态软件的选择 |
4.7.1 组态软件的介绍与概述 |
4.7.2 力控组态软件与松下FPX-60T之间的通信 |
4.8 组态模拟生产线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SIMULINK的建模与仿真分析 |
5.1 PID控制器的介绍 |
5.1.1 传统PID控制 |
5.1.2 模糊PID控制 |
5.2 配料系统的建模 |
5.2.1 配料伺服电机的数学模型 |
5.2.2 伺服电机三环模型 |
5.2.3 配料机械系统的数学模型 |
5.3 切块成型振动平台的建模与仿真 |
5.3.1 建立振动过程力学模型 |
5.3.2 建立振动过程微分方程 |
5.3.3 Simulink仿真及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件 |
(8)红外通信技术在数据通讯中的作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红外通信技术的主要工作原理 |
三、红外线通信技术在数据信号传输中的优势 |
四、红外通信技术在数据通讯实际应用中的缺陷 |
五、红外通信技术进步和完善的重要意义 |
六、结言 |
(9)基于单片机的空调红外线编解码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课题来源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
1.3.1 红外线通讯技术的发展 |
1.3.2 红外产业的市场需求 |
1.3.3 单片机技术的发展 |
1.3.4 PIC24单片机特点 |
1.4 课题主要工作 |
1.5 论文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红外线编解码系统设计相关理论 |
2.1 红外线通信技术 |
2.1.1 红外线通信技术概述 |
2.1.2 红外线通信技术原理及特点 |
2.2 红外线编码系统软件技术 |
2.2.1 红外线编码原理 |
2.2.2 红外线数据帧格式 |
2.2.3 红外线编码格式 |
2.2.4 红外线校验方法 |
2.2.5 NEC编码标准 |
2.3 红外线解码系统软件技术 |
2.3.1 红外线解码原理 |
2.3.2 红外线解码方法 |
2.3.3 红外线编解码系统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
3.1 可行性分析 |
3.1.1 技术可行性 |
3.1.2 经济可行性 |
3.2 系统需求分析 |
3.2.1 系统硬件需求分析 |
3.2.2 系统软件需求分析 |
3.3 系统总体设计 |
3.3.1 系统硬件总体设计 |
3.3.2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
3.3.3 开发平台和工具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硬件的设计与实现 |
4.1 关键元器件选型 |
4.2 原理图设计 |
4.3 超低功耗电路设计 |
4.4 PCB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软件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 软件系统流程图 |
5.2 空调系统红外通讯协议设计 |
5.2.1 空调系统帧格式设计 |
5.2.2 空调系统帧数据定义 |
5.3 数据校验算法设计 |
5.3.1 常见校验算法 |
5.3.2 校验算法设计 |
5.4 系统初始化 |
5.5 数据编码发送设计与实现 |
5.5.1 编码流程图 |
5.5.2 具体功能代码实现 |
5.6 数据接收解码设计与实现 |
5.6.1 解码流程图 |
5.6.2 具体功能代码实现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及运行结果 |
6.1 软件测试 |
6.2 测试方案 |
6.3 测试环境 |
6.4 功能测试 |
6.5 性能测试 |
6.6 结果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物联网概述 |
1.1 定义 |
1.2 系统组成 |
2 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 |
2.1 传感器网络通信技术 |
2.1.1 RFID通信技术 |
2.1.2 NFC通信技术 |
2.1.3 Bluetooth通信技术 |
2.1.4 Zig Bee通信技术 |
2.1.5 UWB通信技术 |
2.1.6 60 GHz通信技术 |
2.1.7 Ir DA红外通信技术 |
2.2 电信传输网络通信技术 |
2.2.1 Wi-Fi通信技术 |
2.2.2 Wi MAX通信技术 |
2.2.3 3G移动通信技术 |
2.2.4 4G移动通信技术 |
2.2.5 5G移动通信技术 |
3 物联网通信技术发展面临的问题 |
4 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
4.1 适应泛在网络的通信技术 |
4.2 支撑异构网络的通信技术 |
4.3 支持大数据与云计算的通信技术 |
5 结语 |
四、取代电缆的红外线通信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Wi-Fi无线通讯技术的交通数据检测方法研究[D]. 马天.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2]基于语义网络的数据化室内设计应用策略研究[D]. 孙佳铭. 吉林建筑大学, 2019(01)
- [3]单片机常用接口通信技术[J]. 任毅.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8(09)
- [4]基于多主冗余通信网络的天然气场站测控设备研发[D]. 陶涛.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9)
- [5]基于非接触测量的电表线路智能巡检系统[D]. 林韬. 福州大学, 2017(03)
- [6]基于电力载波光伏微型逆变器系统研究[D]. 杨华新.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2)
- [7]基于PLC的混凝土砌块成型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设计[D]. 李明. 广西大学, 2016(05)
- [8]红外通信技术在数据通讯中的作用分析[J]. 韩梅. 中国新通信, 2016(20)
- [9]基于单片机的空调红外线编解码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 李雪莹. 电子科技大学, 2014(03)
- [10]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综述[J]. 东辉,唐景然,于东兴. 通信技术,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