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视角下的庄子诗化

抒情视角下的庄子诗化

一、从抒情特征看《庄子》的诗化(论文文献综述)

季凤[1](2021)在《九十年代诗歌抒情形态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学术界对九十年代新诗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在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形态方面的研究则相对欠缺,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形态研究仍存在诸多值得深入研究之处。本文旨在结合中国诗歌抒情传统,从场域理论和文本细读等角度切入,对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形态进行较新颖深入的研究探讨。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研究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场域的裂变。本章分别从抒情语境的转型、情感特质变异两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二者又进一步从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互渗、消费文化下的接受心理和边缘化抒情、抒情的现时转向、多种焦虑影响和抒情范式对撞等层面透视九十年代新诗抒情背景。第二章主要研究九十年代新诗抒情主体的存在表征。本章分别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从树状的激情抒发走向块茎状的游牧呈现,诗歌抒情地理的“巴尔干化”,抒情主体的审美转型。本章着重对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场中抒情主体的共性表象进行研究。第三章主要研究九十年代新诗抒情的文本表征。本章分别分为四个板块:审美价值的纠偏——从形式美回归现时性,情感触点的游移——情与思,抒情话语的新质——后现代性、抒情策略的对话——综合性。本章将抒情理念和文本细读结合研究九十年代中国新诗抒情的文本体征。第四章主要对九十年代新诗抒情方面的若干问题进行估衡。主要从两个话题进行研究:九十年代新诗的史学意义;解构与重建的互文共生。本章对前三章之外的话题予以补充式探讨。

齐放[2](2020)在《庾信骈文研究》文中认为庾信是六朝最后一位文学大家,也是六朝骈文的集大成者。他先后置身南北两朝,受到不同文化环境的熏陶,表现出南北文学的不同特色:庾信前期依附于南朝萧梁皇族,流连于宫廷池苑,醉情声色俳偶,宫体骈文呈现出鲜明的齐梁文学风貌;后期羁身于北地敌国,濡染于北朝风物制度,文风变绮靡流丽为刚健质朴,开南北文风融合之先声。庾信骈文虽源出齐梁宫体,却在多艰的人生中结出文学的硕果,在骈文抒情深度、叙事广度、句式尝试、文体新变上成就巨大,不仅在六朝受到时人的热烈追捧,也深刻地影响了后世如初唐四杰、李商隐、陈维崧等大批文人学者,是名副其实的“四六宗匠”。但自唐宋古文运动以来,人们的文体观念发生了变化,古文逐渐取代了骈文的主导地位,庾信骈文一度受到了抨击或漠视。因此,本文旨在通过考察庾信骈文与历史背景、文学发展之关系,探究其文学风貌与文体创新,通过当时影响与后世接受两个方面,探讨他在骈文史上的重要地位。本文以倪璠注释、许逸民点校本《庾子山集注》中庾信的167篇骈文作品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梳理、文史结合、文本细读、接受研究、个案研究等方法,从齐梁到清代一千多年的社会发展中探究庾信作品的生成与传播,勾画庾信骈文的特殊地位与动态面貌。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从“文”“笔”两个向度对庾信骈文进行了体裁上的分类,从创作环境、作者心态、骈文作品的角度详细探讨了进行艺术分期的必要性,并从文献层面对庾信骈文的版本与流传情况进行了梳理归纳;第二章采用文史结合的方式分析了时代背景对庾信骈文风貌的影响,揭示了南朝士族衰微与骈文宫体化、北朝文化环境与文风质实化、句式四六化与骈俪进程、羁旅离乱与咏怀倾向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三章着重分析了庾信骈文的文体创新现象,阐述了庾信在骈赋诗化、以赋述史、应用性骈文赋化三个方面的独特成就与文体贡献;第四章重点选取了北朝、初唐、晚唐、清代四个骈文流行的典型时段,采取接受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交聘与交游两个角度探究了庾信对北周骈文演进的重要影响,从初唐君臣、李商隐与陈维崧的骈文创作中进一步明确了庾信举足轻重的文学史地位。

奥日莎[3](2020)在《盛唐诗歌艺术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于诗歌艺术的探寻是一次发现诗歌之美的历程。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巅峰,盛唐诗歌更是唐诗中最为璀璨夺目的明珠,盛唐一代之所以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奇迹与其独特的艺术特征有着重要的关系。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展开论述,把握盛唐诗歌在共时层面的总体艺术特征,探索盛唐诗歌在历时层面上与前代审美的渊源关系及后世影响。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盛唐诗歌兴盛的社会文化原因。主要从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国家自由开放、主动选择高尚的社会角色以及前代文学的铺垫四个方面来分析盛唐诗歌走向兴盛的原因。第二部分,盛唐诗歌的艺术特征。主要从审美观、情感观与语言观三个角度出发探究盛唐诗歌的主要艺术特点,具体而言体现在清真自然、风骨之力、至真至情与词约旨达上。第三部分,盛唐诗歌艺术特征的形成与“魏晋风度”及其审美观。主要讨论“魏晋风度”及其审美观对于盛唐诗歌艺术特征的影响,具体而言,在宏观层面上讨论魏晋“一往情深”“求真适意”“慷慨任气”“言意之辨”与自然审美观对盛唐诗歌的影响,在微观层面讨论盛唐诗歌对具体魏晋诗句的接受化用情况。第四部分,盛唐诗歌的艺术价值。主要从文学与美学两个角度讨论盛唐诗歌艺术特征的价值影响。

陈剑晖[4](2019)在《论中国散文的抒情传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外华裔学者陈世骧先生多年前提出中国文学注定要以抒情为主导,抒情精神是中国的一个文学传统。此观点在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文章通过对中国散文抒情传统的梳理考察,对陈世骧的观点作出了回应。在追溯中国散文抒情传统流变的基础上,文章归纳出"离—归"情感模式、"乐—忧"情感模式、"喜—悲"情感模式三种抒情形态。从抒情立场和内容上说,西方抒情文学倾向于个性解放,向往理想世界,强调个人的主体价值和自我感情的宣泄;中国的抒情散文更看重个人的感情表达与社会性的统一。就抒情的方式和手法而言,西方抒情文学更多的是采用直抒胸臆、以景喻情的写法;中国的抒情散文也有直抒胸臆的作品,但更多的是采用曲折含蓄、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中国散文不但具有中华民族特有的风骨、气度与神韵,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基因和情感密码。它是中国一笔巨大的文学遗产,也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可靠保证。

滕金桐[5](2019)在《汪曾祺小说抒情话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汪曾祺小说的抒情话语具有其独特的丰富内涵。作为一种话语体系,汪曾祺小说抒情话语具有多重维度,与“现实主义”和“人道主义”紧密相连。汪曾祺自身的抒情气质与自觉的现实主义追求,形成一种“抒情现实主义”,通过“时间”与“历史”的抒情化叙述,展现其柔性抒情特征以及抒情背后的乌托邦愿景。同时,小说中的抒情话语将人作为自身的抒情镜像,以抒情的诗意方式表达爱与欲的纠缠,在面对人的生存困境时,运用抒情想象的方式试图消解人物的苦难与困境。汪曾祺小说抒情话语在中西方的抒情脉络中具有独特定位,其文学资源既根植于本土化的抒情传统,又汲取西方的抒情资源,抒情话语的形态呈现出从“释放”到“潜伏”再到“反抒情”的异质性。通过对汪曾祺小说抒情话语独特性的探究,以“现实主义”、“人道主义”为切入点,来重新审视贯穿中国文学的抒情脉络,进一步发掘汪曾祺小说之于中国文学的当代意义。

吴畏[6](2019)在《抒情的主体:红柯小说艺术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抒情小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内一个丰富而复杂的文学现象,其概念的提出与界定缘起于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沈从文研究热”,在文学历史重评的背景下,一批现代抒情小说家的创作得以被重新挖掘。在抒情性作品的研究中,鲁迅、郁达夫、废名、萧红、沈从文、孙犁等作家作品的抒情性受到重视,抒情小说的发展轨迹也经由这些作家得到清晰的呈现。抒情性特征不仅是现代文学领域的一道风景,而且在文学向当代转型的过程中这种抒情性特征作为一种独特的美学内涵也得到了承接与创新。现代文学在向当代文学转型的过程中,抒情性作为一种文学经验与美学特质保留在文学创作中,当代作家的一些创作不仅讲述故事,而且在文中贯注了写作情怀,小说因为有了个人主观情感的融入、心灵世界的展现而具有浓厚的人情味与精神意蕴。在这一点上,当代陕西作家红柯展现了自己的笔力,作为诗人、小说家,红柯善于以诗性的思维建构自己的文学世界,同时他也十分重视古典的文学传统,有意将古典文学的诗性元素融入到创作中,展现壮美、富有理想色彩的西部世界,小说所充斥的强烈情感成为了其创作的独特风格。红柯作为当代文坛上独特的存在,因其小说浓郁的抒情氛围而受到评论界、学界的持久关注。现当代抒情小说的产生与作家所处的时代、作家的个人经历、文化熏陶等都有着直接的联系,具体就红柯而言,他由陕西到新疆最后又回到陕西,在这段迁徙的经历中他感受到西部别样的风土人情和浪漫野性的西域文化,回到陕西后他怀着对西域纯粹的热爱创作了一系列关于新疆的小说。选取红柯这位陕西作家,目的在于通过小说研究对其文学贡献作合理的评价;另一方面,透过红柯可以探讨抒情文学在80、90年代出现回潮的趋势有着怎样的社会语境?抒情文学在当下文坛有着怎样的表征与意义?这些问题都是探究红柯小说以及抒情文学不可缺少的思考向度。本论文从红柯小说的抒情性特征出发,以其90年代以来的小说创作为文本,分析其创作与抒情传统之间的联系、对抒情性文学的创新再造以及抒情性创作所表征的文学生产意义,从而由红柯来反观90年代的文学生态面貌与社会文化语境,试着探析抒情文学如何在当下文学环境中成为可能。

李春霞[7](2019)在《傅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傅玄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傅玄是魏晋之际重要的作家代表,他不仅创作了以儒家思想为主的子书《傅子》,而且有数量较多的诗、赋、文等文学作品存世。历来对傅玄的研究,关注局部的较多,系统化研究的较少。因此,对傅玄进行综合性研究还存在较大的空间。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分为上编傅玄及其《傅子》研究和下编傅玄文学创作研究两大部分,各四章,共八章。第一章傅玄人格精神、任职和着述情况考论。傅玄人格精神具有崇儒尚学、奖掖后进,务实建言、机敏通变,刚直火暴、缺乏雅量的特征。其人格精神的形成除受傅氏家风传承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经历的地理文化环境密切相关。傅玄一生经历汉末、曹魏和晋初三个时期,高平陵政变之后,他在学术背景的相似性以及利益一致性的双重作用下转投司马氏集团。他务实建言,对时政多有匡扶,实现了由寒素位至通显的人生逆转。傅玄着述丰富,不但着有数十万言的子书《傅子》,而且创作卷帙宏富的诗赋文集。但由于《傅子》与《傅玄集》在后期散佚严重,后人对其展开辑佚工作。《傅子》的辑佚工作开始于清代,辑本中较好的有方濬师本、叶德辉本、严可均本等,以严氏本运用最广。《傅玄集》的辑佚整理工作开始于明代,清代辑佚者在明人基础上又作了进一步的整理工作。第二章傅玄《傅子》创作环境与思想特征论析。《傅子》创作与当时的学术思想环境和社会政治环境密切相关。曹魏时文学自觉与文章地位的提高,对傅玄创作《傅子》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魏晋时期,随着法、道等思想的抬头,儒学不再如两汉定为一尊,社会呈现出多元化的思想特征。《傅子》在思想上呈现出对各家思想兼容博取的特征,是与这一思想多元化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的;魏晋统治者不但重视法纪,多次讨论肉刑废兴问题,而且在人才任用上,针对汉末吏选弊端与魏初人才政策得失围绕才性“四本”问题展开讨论;同时,魏晋时两次政权更迭,基于政权建构的需要,这一时期的礼学建设成绩显着。以上内容也都在《傅子》中有重要反映。由于魏晋世风浮华,《傅子》在内容上具有明显的社会批判性特征。《傅子》虽具有对各家思想兼容的多元化特征,但在思想性质归属上,《傅子》具有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并兼取名、法等其它各家思想的特征。第三章傅玄《傅子》与魏晋儒家政治思想。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汉代儒学,在汉末吏选危机、社会纲纪混乱以及两次党锢之祸中逐渐走向衰落。魏晋时,儒学虽不再处于一尊地位,但其在政治上的实际影响力并没有下降。针对汉末儒学弊端,一方面,傅玄等人吸收名、法思想,建立起德才兼备、量才与督责并重的新的人才吏选思想,对传统儒家人才思想的弊端进行了修正;另一方面,傅玄在前人对礼法、刑赏等问题讨论的基础上,援法入儒,建立起以儒融法、儒法相济的礼法政治思想,使魏晋儒家政治思想在具体政治实践中更加具有兼容性与通变性。从而更好地适应了新的时代要求。第四章傅玄《傅子》的文学特征。《傅子》具有浓郁的文学性,从《傅子》中直接体现的文学观点来看,具有明显的宗经意识与重视文采的特点。从《傅子》中不同体例内容来看,内篇属于政论文的部分,不仅具有主题明确、多种论证方法相结合的特点,而且具有构句之法形式多样、善于辩难与语言质朴朗畅的特征。其它有关“三国人物传记”的内容,在叙事思想上具有尚仁德、重信义;尚质实、轻巧言的特点;在叙事方法上具有直接叙事与推衍叙事相结合的特征。第五章傅玄诗歌研究。傅玄诗歌在主题上可以分为庙堂雅诗、女性主题诗、纪实诗与咏怀诗三个部分。傅玄是司马氏集团的得力干将,他本身博学解钟律,这使其成为西晋开国制礼作乐的不二人选。傅玄创作了数量较大的庙堂雅诗,这些诗歌具有颂美、劝谏与征实相结合的创作特征。傅玄女性主题诗歌具有关注视角深广、重视教化的创作特征。而且,傅玄柔婉情深的女性诗歌与其刚直、儒行的人格精神具有内在渊源上的一致性。傅玄纪实诗与咏怀诗真实、直接地表现了他的情感世界。与建安诗歌清刚劲健的充实之美相较,傅玄诗歌一方面在艺术感染力上呈现出“风力”下降的“力柔”趋势,这是傅玄诗风不同于建安诗歌的地方;另一方面,在诗歌创作中,傅玄重视人工“思力”而使其诗歌呈现出“采缛”的特征,这对西晋诗风的形成具有明显的导引意义。第六章傅玄辞赋研究。傅玄现存辞赋约六十篇,内容以咏物为主。在汉魏求实诚、讲真美的世风与魏晋尚实才、重博物的时代风气影响之下,傅玄辞赋在内容上具有明显的征实化特征。魏晋之时,随着文士生命主体意识的觉醒和文学自觉的出现,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在题材上逐步贴近文士自身的日常世俗生活,在创作上更加注重艺术技巧的展示,从而使文学作品呈现出世俗化、繁缛化的创作倾向。傅玄辞赋中出现的世俗化、精致化的创作特征正是在这一背景的影响下显露出来的。傅玄辞赋体物细腻,重视生活气息和情趣等特点,不但对汉代咏物赋有所超越,而且也影响到西晋咏物赋的风貌。魏晋时期诗歌句式与散文的骈偶化文风对赋体创作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建安时已经出现杂言诗句入赋体的现象,魏晋之际傅玄的赋作中更是较早的出现了以整齐的七言诗句入赋体的现象,这对刘宋之后大量诗体赋的出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第七章傅玄散文研究。本章主要以傅玄创作的箴、铭、奏疏和赋序为研究对象。傅玄箴、铭文大部分作品延续了这一文体传统的警戒功能。由于傅玄是一位较为传统的儒者,他大量的箴、铭作品均表现出君子戒己修身的内容特征。这与《傅子》中表现君子修身的内容可以相互发明。傅玄箴、铭作品整体上体现出温润义雅的艺术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傅玄的铭文作品,在大部分延续传统的规诫功能以外,又有部分作品表现出较单纯的赋物写景新功能,在这部分题咏式铭文作品中,传统的铭刻行为开始弱化,作品整体上呈现出由非文学应用文向文学美文过度的特征。傅玄奏疏文在内容上主要是针对时弊提出的建议和具体的改进措施,体现了傅玄的儒家忧世情怀与务实作风。第八章傅玄文学理论研究。傅玄文学理论主要表现在文学创作论与文体论两个方面。傅玄的文学创作思想主要体现在“承流而作”与“引源而广”两个方面。“承流而作”侧重宗经与模拟,“引源而广”注重通变与创新。受其影响,傅玄在文学创作上呈现出模拟与创新共存的特点。此外,在文学创作倾向上表现出教化与娱乐兼具的特征。而且,不同文学体裁表现的侧重点也不同。再者,魏晋时期,傅玄较早在其作品序文中表现出对文体的关注,并形成了系统的文体论。傅玄文体论的生成与其重视模拟的文学创作特征密切相关。而且,傅玄文体论在研究内容上已涉及到源流论、风格论、作家作品论等方面,在研究方法上已具有“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敷理以举统、选文以定篇”的最初形态,已初步架构起文体论研究的基本范式。傅玄文体论对之后的文学批评着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潘若兰[8](2019)在《论汪曾祺小说文体的“静穆”之美》文中认为作为四十年代崭露头角并在八十年代臻于成熟的作家,汪曾祺对艺术创作的自觉追求为其带来了“文体家”的美誉。本文旨在探讨,其小说创作的文体特征与“静穆”美学偏好的互动关系。主体部分如下所述:第一章:回答汪曾祺“静穆”美学偏好形成的原因。主要从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来进行分析论述。从内部原因上说,“静穆”美学理想的形成与作家的个性、气质不无关系。一方面,“丰富性”童年生活为汪曾祺带来了对美的独特兴趣及感知能力;另一方面,成年后面对坎坷人生时“随遇而安”的姿态表明其平和淡然的个性特征。从外部原因上说,作家生长的地域对其审美偏好的形成也有一定作用。江南的“诗性文化”孕育了其无功利化的审美追求;水乡自然景观的柔性之美也潜在地导致汪曾祺作品中弥漫着一种宁静的精神。第二章:作为本文所论述的重点,回答汪曾祺“静穆”美学偏好在其小说文体上的具体表现,主要从小说结构、叙事和语言三个维度展开论述。第一,汪曾祺小说结构呈现出“散文化小说”的典型特征。首先,从功能上来说,它根本体现着“审美”功能和“审智”功能的融合;其次,采用这种结构模式的深层原因是在构建一种新的意境小说审美范型。这两者都与“静穆”美学理想对直觉与理性沉淀的重视有关联。第二,汪曾祺小说叙事有两点显着特色,叙事空白艺术是一种消解冲突的叙事策略;而儿童视角叙事则是审美距离说在叙事学上的微观表现。此二者都是“静穆”美学理想中对“距离”说的强调在具体文体上的体现。第三,从色彩、画面、节奏三个维度分析其语言特征,会发现汪曾祺在色彩使用上倾向于“冷静”,在画面构建上倾向于凝滞、稳定、安静的“风俗画”书写,在小说节奏上,作品的语音、语义、语法特征均呈现平缓、宁静、少波澜的特征。综上三点,均是“静穆”审美偏好的具体外化。第三章:回答汪曾祺渗透着“静穆”审美偏好的小说创作在八十年代初抒情话语中的独异性价值。首先从京派的价值看汪曾祺抒情小说的价值;其次从抒情话语出发,探讨汪曾祺抒情小说在内核上与八十年代初其他抒情小说的不同;最后,主要是个案微观对比研究,通过研究王蒙抒情小说的演变过程透视具有“静穆”美学特征的汪曾祺小说在八十年代的根本价值。

王晴[9](2017)在《道家思想与《史记》的文学表现》文中研究表明《史记》与道家思想的渊源笃深,司马迁对道家思想的尊奉,流露在《史记》的写人叙事中,而《史记》里也能折射出道家学说在汉代发展、演变的规律。从文学角度研究道家思想与《史记》文学的关系,可以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史记》的文学成就及其成因。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司马迁与道家思想考论汉初,为修复秦二世之暴政遗绪,统治者在政治上选择了黄老道家思想,武帝后期,社会阶级矛盾严重激化,严峻的社会形势之下,道家的“无为”而治对社会政治再一次起到了调节作用;从家学影响看,司马迁自幼在父亲的濡染下学习成长,对道家思想的接受潜移默化;从个人选择看,李陵事件中遭受腐刑,司马迁于道家“无为”中获得精神解脱,以刑余之躯撰着《史记》。第二章《史记》对《老子》《庄子》的引用与化用《史记》中有大量的语句、对话、典故、甚至篇章都出自《老子》和《庄子》,有原文引用、历史题材的采用、寓言故事的化用等等。这种文字上的联系,是《史记》对道家思想接受的直接表现,也是研究司马迁道家观的重要基础。第三章道家思想与《史记》的人物塑造司马迁经常以是否秉持道家思想,作为衡量历史人物成败的重要标准。《史记》入传人物的选择标杆,不以社会地位、血统尊卑和爵秩高低为准绳,而是注重社会作用,选择性地将代表人物入传。对贤才,奇才、奇智、奇勇之人的偏爱,是司马迁“爱奇”的表现,其中寄寓了司马迁的思想取向和审美选择。第四章道家思想与“太史公曰”中的史学评论司马迁吸收了道家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将道家之“变”运用于评价历史人物之中。在社会政治观方面,司马迁喜欢称引道家学说来批判现世之腐朽社会。在人生观方面,一定程度地接受了道家的生死观,强调要正面生死,赞扬那些慕义而死,忍辱负重的勇士。第五章道家思想与《史记》的表现手法《史记》表现手法对道家思想的继承,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抒情性,《史记》与《庄子》在不同程度上诠释了悲情美;二是《史记》巧妙运用“庄”式讽喻手法,表达司马迁内心的悲愤之志;三是语言风格上,继承了庄子的“疏荡奇异”以及老子简约自然风格;最后,《史记》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庄子》中“史”的因素。

李建平[10](2015)在《中国现代诗歌叙述研究 ——以抒情诗为中心》文中提出叙述与诗歌有着不解之缘,即使抒情诗亦是如此。本文运用叙述学的基本原理研究中国现代诗歌,力求通过对现代诗歌抒情与叙述问题的解析和中国现代诗歌叙述形态的历时性梳理,对中国现代诗歌叙述问题给予较为全面的考察与研究。论文除导言和结语外,共分上下两篇。导言部分主要论述了叙述学的基本理论与诗歌叙述研究的可能性、九十年代诗歌叙事性研究的基本概况以及国内外关于诗歌叙述学研究的萌芽、理论自觉和倡导等问题。上篇论述中国现代诗歌抒情与叙述问题。现代诗歌中的事与情、智呈现辩证关系,分别是“事隐情显”、“事显情中”、“事显智中”“事体呈现”。“事隐情显”即是从表达方式看诗歌基本是抒情,但抒情背后自有“本事”,这个“本事”激发了诗人的抒情冲动,亦即“缘事而发”。一般来说如果诗歌局限于“本事”没有升华,与真实作者太近,没有从个人感受上升为一种普泛性的情感,诗歌也就难以获得普遍的共鸣。“事隐情显”还可以表现为意象叙事和典故叙事。“事显情中”即是诗歌中有叙述和抒情,叙述和抒情交织在一起,构成抒情、叙述的结合。这种类型诗歌的叙述形式有飞白跳跃性叙事、细节浓缩式叙事、铺陈式叙事等几种形式。“事显智中”就是诗歌中的事件叙述与智性传达结合在一起。“事体呈现”就是一首诗歌从表达方式来看全是叙述,事体类诗歌可分为事件叙述和事态叙述两种。事件叙述又有三种具体形态:象征化、智性化、抒情化。现代诗歌的抒情主体与叙述者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分别是:“我”的出现、“我”的弱化、“我”的含混。“我”的出现主要体现在郭沫若的诗歌中。郭沫若诗歌中强大的主体意识使中国诗歌开始真正突破古典诗歌的格律束缚,也使得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现代新诗的确立成为可能。“我”的弱化体现在象征派、新月派、九叶派等的诗歌中。“客观对应物”、“理性节制情感”、“新诗戏剧化”,都是为了达到表达上的客观、间接,避免主观情感的过分流露。“我”的含混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即是在同一个诗歌文本中,存在着“我”和“我们”两种抒情主体,但两种抒情主体似乎具有一致性。第二种情况则是“我”扩张为“我们”,“我”的扩张带来了诗歌叙事成分的减少和直陈的、决断式的陈述句的增加,议论色彩的强化,直至口号式的语句的出现。“我”的扩张其实恰恰是“我”的弱化,甚至是诗歌抒情主体的丧失。第一种情况一般出现在个体的“我”向群体的“我们”或群体的“我们”向个体的“我”过渡期间。个体的“我”向群体的“我们”过渡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出现在20年代中后期,无产阶级文学开始出现,另外一种出现在30年代后期、40年代初,抗日战争爆发初期,一些带有现代倾向的诗人开始发生文学转型。第二种情况是“我”成为超我的“我们”,大都出现在革命诗歌之中,如二十年代中后期的革命文学之中。“我”的含混主要原因是诗歌中个人话语和革命话语的碰撞。“我”的含混反映了诗人在个性化、人格化的“我”与克隆人的“我”之间的摇摆不定、心灵挣扎。时间是叙述学研究的重要维度。诗歌中的时间呈现多种建构形态。诗歌中的速率能够影响诗歌的抒情效果。诗歌中的时间可以终止、可以逆行,可以压缩,通过时间的终止、逆行和压缩,诗人表达了对存在的思考、对时间神话的瓦解、对瞬间永恒的体悟。此外诗歌中时间可以循环、趋短、趋长、空间化,时间的不同建构可以使诗歌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中国现代诗歌中时间的不同建构方式,既是叙述方式的变化,也是修辞性的变化。空间也是叙述学研究的重要维度。诗歌中的空间也呈现多种建构形态,空间可以凝聚、扩展、投射、转向、幻化、增深、简化、隔离、改造、和选择等,不同的空间建构使诗歌呈现不同的情感趋向。诗歌空间的叙事功能在于诗歌空间的建构与诗歌主题的呈现是密不可分的,抑或说空间就是诗歌主题呈现的一个有机部分。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审美单元,具有空间特性,可以分为情境意象和主体意象,情境意象主要表示时间、地点或隐含着时间、地点的意象,主体意象表示叙事对象态度、行为等的意象。诗歌意象具有以下几方面叙述功能:情境意象的氛围濡染、意象的组接方式制约整首诗歌节奏、意象的牵引流动推动诗歌的叙述进程。下篇分别论述中国现代诗歌不同的叙述形态。胡适的《尝试集》进行新诗尝试的主要手段是由传统的诗化变为散文化,具体来说采用了以下方法:运用白话古体诗和词曲体式进行创作,与传统格律诗相比,古体诗和词曲更接近天然口语。胡适此类诗歌已显示出一种单线递进的趋势,变成了一环一环的线性的因果关系的语义链,这正是散文语言的结构;句式增加了许多虚词,虚词的运用增强了诗歌句式的散文化特征,也增加了诗歌的口语色彩;通过增加人称、地点等词语对古典格律诗词进行稀释,增加诗歌的叙事性,进而增加其散文化特征;通过抽象的逻辑阐释、议论来说明抒情者对某一事件的看法、观点;通过叙述一个寓言、象征性的故事,增加诗歌的叙事性,进而增加其散文化特征。胡适特别推重最后一种类型,认为是他新诗进化的最高一步。胡适的翻译也与其创作一样经历了一个逐步挣脱旧体诗词的过程。胡适诗歌单线递进式的叙述程式、语言的散文化、增强故事性、通过抽象的逻辑阐释、议论来说明抒情者对某一事件的看法、观点,皆违反了诗歌的语句节奏原则、视觉直映原则乃至超分析性原则。反诗化的新诗尝试,自然不可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新诗,《尝试集》实际上是中国古典诗歌走向现代诗歌的过渡阶段,但胡适作为中国现代诗歌筚路蓝缕的开拓者,其历史功绩不可抹杀。郭沫若诗剧中的人物可以称为意绪人物,具体表现为形象象征化、主体投射化、人物观念化、刻画写意化。与意绪人物相对应的就是诗剧采用了抒情特征。抒情特征首先表现在变情节结构为心理情绪结构;其次抒情特征还体现在郭沫若的诗剧弱化外在冲突,强化内心搏斗,或者说诗剧把外在的冲突心灵化;再者抒情特征还表现在诗剧注重自然景物的刻画;最后抒情特征还表现在主人公在舞台上直接陈述主题、主人公就是体现主题的直接形象以及作家的主观性不加掩饰的介入。郭沫若诗剧整体具有一种浓郁的抒情色彩,同时抒情色彩与不注重个性刻画是结合在一起的,不同的人物区别是模糊的,甚至没有区别。郭沫若的诗剧偏于诗而弱于剧,在诗剧的形式上更多受到传统杂剧和戏曲的影响。新月派诗歌在时空艺术上有自己独特的探索,在他们的诗歌中,诗歌叙事时间长短与故事时间没有必然联系。新月派诗人注意以不同空间“面”的营构来渲染特定的艺术效果。此外,为了渲染氛围、传情达意、营造意境,往往采用时空对比、聚集、交错等方法,创造一种惝恍繁复的意境,使诗歌意味更加繁富、多样、复杂。另外新月派诗歌还通过隐含作者和真实作者的不同关系使得诗歌呈现出抒情倾向、反讽倾向和智性倾向。艾青诗歌中的叙事可以分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有我、无我交织之境”三个类型,抒情诗多用想象性语言,这种想象来自于“我”的主观心理,我只抒发情感、宣泄感受,所以侧重话语时间而非故事时间,故事时间有过去、现在、将来之分,而话语时间只有现在,这样自然产生瞬时性和并置性。另外与小说、戏剧相比,抒情诗最接近“作者=叙述者=人物”这一公式,也就是真实作者与隐含作者基本一致,艾青诗歌亦是如此。戴望舒、艾青是现代诗歌散文化的代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叙述性的散文化、口语化句式;由传统意象到散文化生活意象、由外物寄托、感物兴象到内心的直接陈述式呈现;独白和准对话性的结构、内在的叙事线索、环境氛围的渲染、人物形象的刻画。九叶诗派的诗歌呈现出戏剧化的特征,这种戏剧化的特征与视角运用关系密切,主体隐匿使诗歌获得了客观化的效果,避免了浪漫的感伤和现实的切近,反映现实又不粘滞于现实;主体的矛盾、分裂和冲突使诗歌中获得了丰富中的痛苦,痛苦中的丰富;主体的让渡和直接呈现则使诗歌既可以直接倾诉,同时又可以拉开距离,获得一种间离效果,一种客观化的呈现。穆旦诗歌具有复调叙述的特征,这主要体现在其诗歌中多种“对位法”和“微型对白”的运用,穆旦通过复调的叙述,展示了自我和世界的分裂,传达了现代诗人荒原般的人生感受。结语部分则指出了本文的研究阈限主要是中国现代抒情诗,因为这更有可能为中国现代诗歌研究开辟一个新的理论视域。

二、从抒情特征看《庄子》的诗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抒情特征看《庄子》的诗化(论文提纲范文)

(1)九十年代诗歌抒情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九十年代新诗的意义与地位概述
        (一)九十年代新诗的意义与命题
        (二)诗歌抒情和形态研究的辨析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九十年代新诗研究文献
        (二)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形态的文献概况
        (三)相关理论专着文献概况
    三、选题依据
        (一)目的与意义
        (二)学术价值
        (三)应用前景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五)论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场域的裂变
    一、抒情语境转型
        (一)全球化语境呼唤转型
        (二)消费文化下接受转型
        (三)诗歌消费陷入窘境
    二、情感特质变异
        (一) 浮躁语境下的关注现时
        (二)焦虑影响的催化作用
        (三)抒情话语权纷争
第二章 九十年代新诗抒情主体的存在状态
    一、抒情理念的多元游牧呈现
        (一)游牧趋向的必然
        (二)块茎状的游牧呈现
        (三)具体维度例析
    二、诗歌地理的“巴尔干化”
        (一)地理版图争相构建
        (二)诗人群体分化与分层
    三、抒情主体的审美转型
        (一)古典美学的“现代性”
        (二)及物的超验抒情
第三章 九十年代新诗抒情的文本表征
    一、审美价值的纠偏——现时性
        (一)个性化历史想象的抒情
        (二)从情感向经验的叙事性
    二、情感触点的游移——情与思
        (一)抒情之冷热
        (二)抒情之轻重
        (三) 个案例析
    三、抒情话语的新质——后现代性
        (一)从透明到含混
        (二)互文性抒情
    四、抒情策略的对话——综合性
        (一)戏剧性(小说化)
        (二)散文化
第四章 九十年代新诗抒情若干问题的估衡
    一、九十年代新诗抒情的史学意义
        (一)新抒情时代:从农耕文明走向工业文明和后现代性
        (二)当代诗歌本体重塑:“抒情”或“叙事”
    二、解构与重建中的抒情经典
        (一)什么是经典?
        (二)经典修正与解构重构
        (三) 九十年代抒情视野里的诗歌经典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2)庾信骈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庾信骈文范围的界定
    二、庾信骈文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庾信骈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四、各章旨要
第一章 庾信骈文概观
    第一节 庾信骈文的体裁与题材
        一、“文”类骈文
        二、“笔”类骈文
    第二节 庾信骈文的艺术分期及其依据
        一、创作环境与心态变化导致文风变迁
        二、艺术手法与文学风貌的变化
    第三节 庾信骈文的流传情况及相关考辨
        一、庾集版本考辨
        二、骈文流传考略
第二章 庾信骈文的艺术风貌
    第一节 士族衰微与庾信骈文的宫体化
        一、士族衰微与身份转变
        二、皇权加强与文学宫体化
    第二节 北朝文化环境与庾信骈文的质实化
        一、北朝“尚质”“尚实”的文化环境
        二、庾信骈文质实化的主要表现
    第三节 庾信骈文句式的四六化与骈俪深化
        一、四六隔对应用的广泛性
        二、四六隔对的艺术性
        三、四六隔对结构的多样化
    第四节 羁旅离乱与咏怀主旨的深化
        一、托物抒情
        二、借人咏怀
        三、借地理意象抒怀
第三章 庾信骈文创作的文体突破
    第一节 庾信骈赋的诗化
        一、庾信骈赋形式上的诗化表现
        二、“吟咏情性”观念下的诗化表现
    第二节 庾信骈赋的述史倾向——以《哀江南赋》为例
        一、骈赋叙事功能的拓展
        二、史传笔法的运用
        三、史家精神的彰显
    第三节 庾信应用性骈文的赋化
        一、作为“核心文类”的辞赋
        二、应用文的骈俪化
        三、应用文的才学化
        四、铺排之法的运用
第四章 庾信骈文的影响与接受
    第一节 从交游看庾信骈文对北朝之影响
        一、南北交聘中的庾信骈文
        二、庾信交游与西魏北周骈文写作
    第二节 庾信骈文在初唐的接受
        一、儒家文学观下的庾信骈文批评
        二、“南朝化”文学氛围下的庾信骈文接受
    第三节 庾信骈文在晚唐的接受
        一、政治文化环境与六朝骈风复归
        二、李商隐对庾信骈文的接受
    第四节 庾信骈文在清代的接受
        一、明末清初文化环境与对庾信骈文的崇尚
        二、陈维崧对庾信骈文的接受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3)盛唐诗歌艺术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盛唐诗歌兴盛的社会文化原因
    (一)国力强盛经济繁荣
    (二)国家自由开放
    (三)主动选择高尚的社会角色
    (四)前代文学的铺垫
二、盛唐诗歌的艺术特征
    (一)审美观:清真自然与风骨之力
        1.清真自然
        2.风骨之力
    (二)情感观:至真至情
        1.以诗缘情
        2.物我合一
    (三)语言观:词约旨达
        1.精约的表达
        2.韵外之致
三、盛唐诗歌艺术特征的形成与“魏晋风度”及其美学观
    (一)对“魏晋风度”的接受
        1.一往情深
        2.求真适意
        3.慷慨任气
    (二)对魏晋美学观的接受
        1.言意之辨与形神之论
        2.自然审美观
    (三)对魏晋诗句的化用
四、盛唐诗歌艺术价值
    (一)文学价值
        1.对于意境理论的进一步开拓
        2.开启“唐宋诗之争”序幕
    (二)美学价值
        1.体现盛唐人的诗性思维
        2.自然审美观的进一步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论中国散文的抒情传统(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的辨析与回归
二、 中国散文抒情传统的流变
三、 中国散文的抒情模式
四、 中国散文的抒情方式及文体表征
五、 散文抒情传统与中华文化精神

(5)汪曾祺小说抒情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抒情的“现实”与“理想”
    第一节 抒情气质与汪曾祺的现实主义
    第二节 “时间”与“历史”的抒情/叙述
    第三节 柔性抒情与理想的乌托邦
第二章 “人”的复归与抒情想象
    第一节 作为抒情镜像的“人”
    第二节 爱欲的诗意表达
    第三节 面对生存困境的抒情想象
第三章 中/西之间:现代抒情的“异质”
    第一节 抒情的本土化与西方语境中的抒情
    第二节 抒情的“潜伏”与“反抒情”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抒情的主体:红柯小说艺术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综述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红柯与古典抒情文学的关系
    第一节 红柯与古典文学
    第二节 红柯小说的古典韵味
        (一) 意象
        (二) 写意
第二章 抒情主体的再造
    第一节 文化对红柯的塑造
        (一) 伊斯兰文化
        (二) 道家文化
    第二节 东西方文学阅读影响
        (一) 中国文学的内在转化
        (二) 外国文学的有机融入
第三章 红柯小说抒情方式的再造
    第一节 内在空间的扩展
        (一) 意识流动
        (二) 魔幻和超现实
    第二节 空间化的抒情
        (一) 自然空间
        (二) 空间化的艺术技巧
第四章 当下社会语境中的红柯小说表征
    第一节 商业意识形态下的抒情回潮
        (一) 情的复归与精神返乡
        (二) 现代性文明反思
    第二节 抒情创作的美学意义
        (一) 文学的西部景观与精神
        (二) 叙事与抒情的统一
        (三) 红柯抒情创作的突破与贡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傅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上编 傅玄及其《傅子》研究
    第一章 傅玄人格精神、任职及着述情况考论
        第一节 傅玄人格精神形成背景与表现特征
        一、傅氏家风视阈下傅玄人格精神的形成背景
        (一) 傅玄家族谱系述论
        (二) 崇尚武力、果敢机智的远祖——傅介子
        (三) 勇敢、刚直、忠义的祖父——傅燮
        (四) 见识深远,恪守道义的父亲——傅干
        二、傅玄人格精神形成的地缘性因素
        (一) 郡望北地
        (二) 出生于邺城
        (三) 避难于河内
        (四) 入太学于洛阳
        三、傅玄人格精神的表现特征
        (一) 崇儒尚学,奖掖后进
        (二) 务实建言,机敏通变
        (三) 刚直火暴、缺乏雅量
        第二节 魏晋皇权转移环境中傅玄的仕宦道路考论
        一、曹魏时期
        二、司马氏掌权时期
        第三节 傅玄着述之着录与辑本流传考论
        一、《傅子》着录、辑本情况
        (一) 唐代之前《傅子》着录情况
        (二) 唐代之后《傅子》着录情况考论
        (三) 《傅子》重要辑本考述
        二、《傅玄集》着录及辑本情况
        (一) 着录情况
        (二) 总集、选集、类书选录情况
        (三) 明清人辑录情况
        (四) 诗歌补遗情况
        三、傅玄其他着作辑录情况
    第二章 《傅子》创作环境与思想特征论析
        第一节 《傅子》创作的学术思想环境
        一、文学自觉与文章地位的提高
        二、魏晋子书着述风气的盛行
        三、多元化的社会思潮
        第二节 《傅子》创作的社会政治环境
        第三节 《傅子》的思想特征
        一、《傅子》思想的多元化特征
        二、《傅子》思想的社会批评特征
        (一) 对奢靡无度社会风气的批判
        (二) 对虚诞谈玄、不婴世务的士人为官行为的批判
        三、《傅子》思想性质考察与定位
    第三章 傅玄《傅子》与魏晋儒家政治思想
        第一节 汉末社会流弊与儒学的衰落
        一、名实相乖的吏选之弊
        二、法纪松弛之弊
        三、党锢之祸加速儒学衰落步伐
        第二节 曹魏政权对汉末社会弊病的反思与矫正
        第三节 傅玄《傅子》对魏晋之际儒学的修正与丰富
        一、魏晋之际人才问题的讨论
        二、傅玄以德行为本、量才与督责并重的人才观的形成
        三、傅玄之前关于礼、法关系的讨论
        四、傅玄礼法政治思想的理论建构
    第四章 傅玄《傅子》的文学特征
        第一节 《傅子》的篇章特征
        一、《傅子》篇章主题特征
        (一) 主题鲜明、篇首举题
        (二) 主题纯正,一以贯之
        二、《傅子》篇章论证方法与特色
        第二节 《傅子》的句法、辩对及语言特色
        一、形式多样的构句之法
        二、善于辩难的论说艺术
        三、质朴朗畅的语言特色
        第三节 《傅子》的叙事特色
        一、叙事思想:尚仁德、重信义,尚质实、轻巧言
        二、叙事方法:直接叙事、推衍叙事
下编 傅玄文学创作研究
    第五章 傅玄诗歌研究
        第一节 庙堂雅诗
        一、庙堂雅诗产生的背景及创作情况
        二、颂美、劝谏、征实兼具的内容特征
        (一) 颂美
        (二) 劝谏
        (三) 征实
        三、古雅的艺术特征
        第二节 女性主题诗
        一、广深的关注视角
        二、重视教化的创作倾向
        三、女性主题诗歌创作与傅玄人格精神之关系
        第三节 纪实诗与咏怀诗
        一、纪实诗
        二、咏怀诗
        第四节 傅玄与魏晋之际诗风变革
    第六章 傅玄辞赋研究
        第一节 傅玄辞赋题材论
        一、辞赋题材类型
        (一) 花木瓜果类
        (二) 动物类
        (三) 器物类
        (四) 天象时序类
        (五) 朝会都城类
        二、辞赋题材特征及其影响
        第二节 汉晋时代背景下傅玄辞赋创作特征论
        一、汉魏世风转变与傅玄辞赋创作的征实化特征
        二、魏晋文学自觉与傅玄辞赋创作的世俗化特征
        三、魏晋华美文风与傅玄辞赋创作的精致化特征
        四、汉晋诗赋文体互融与傅玄辞赋的诗化特征及导引意义
    第七章 傅玄散文研究
        第一节 重视警戒的箴文
        第二节 规诫与题咏兼具的铭文
        一、规诫性铭文
        二、题咏式铭文
        第三节 义多规镜的奏疏
        第四节 形式多样的序
    第八章 傅玄文学理论研究
        第一节 文学创作论
        一、“承流而作”与“引源而广”共存的文学创作思想
        二、教化与娱乐兼具的文学创作倾向
        第二节 文体论
        一、模拟与文体论的生成
        (一) 重视模拟的时代风气
        (二) 拟作过程与文体论的生成
        二、文体论的内容与影响
        (一) 文体论的内容
        (二) 文体论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8)论汪曾祺小说文体的“静穆”之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
        (一) 思想艺术渊源研究
        (二) 文体风格研究
        (三) 汪曾祺与京派的对比研究
    三、研究方法及其创新点
    四、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第一章 内外兼融:“静穆”美学偏好的形成原因
    第一节 水边长大的孩子:审美与地域
        一、诗性江南:地域孕育的“审美精神”
        二、柔性之美:笔下浸透着水意
    第二节 富家子弟的士大夫品格:审美与个性
        一、幼时记趣:被艺术熏陶的“丰富性”童年
        二、坎坷记愁:困苦人生中的“随遇而安”
第二章 形式即内容:小说文体背后的美学根源
    第一节 结构特征:“苦心经营的随便”
        一、“小说散文化”:“审美”与“审智”功能的融合
        二、“散文化小说”的生成机制:意境小说的审美范型
    第二节 叙事特征:“我所追求的只是和谐”
        一、叙事空白艺术:消解冲突的叙事策略
        二、儿童视角叙事:“审美距离说”的文体表现
    第三节 语言特征:“清淡的文笔写平常的人事”
        一、色彩与画面:“风俗画”小说背后的“静穆”感
        二、小说语言节奏:微观分析中的“静穆”之美
第三章 “沉静时的回眸观照”:汪曾祺抒情话语在八十年代初的价值
    第一节 历史循环论:从京派的价值看汪曾祺的价值
    第二节 “抒情”多棱体:“除净火气”后回归“永恒人性”
    第三节 “静穆”:八十年代初抒情话语的另一面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道家思想与《史记》的文学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司马迁与道家思想考论
    第一节 时代文化
    第二节 家学渊源
    第三节 个人性情
第二章 《史记》对《老子》《庄子》的引用与化用
    第一节 对《老子》语句的引用及化用
    第二节 对《庄子》语句的引用及点化
第三章 道家思想与《史记》的人物塑造
    第一节 道家观照下的人物评价标准
    第二节 平等思想的秉持
    第三节“奇”人的塑造
第四章 道家思想与“太史公曰”中的史学评论
    第一节 以“变”论事
    第二节 以“术”论政
    第三节 以“同”论生死
第五章 道家思想与《史记》的表现手法
    第一节 道家思想与《史记》的抒情特征
    第二节 寄言寓意:“指事类情”的讽喻艺术
    第三节 《史记》语言的“雄”与“洁”
    第四节 《庄子》的史传笔法对《史记》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中国现代诗歌叙述研究 ——以抒情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叙述理论与诗歌叙述
    二、关于九十年代诗歌叙事性研究
    三、诗歌叙述学的理论自觉与倡导
上篇、中国现代诗歌抒情与叙述问题
    第一章 现代诗歌:事与情或智
        一、事隐情显
        二、事显情中
        三、事显智中
        四、事体呈现
    第二章 现代诗歌抒情主体与叙述者
        一、“我”的出现
        二、“我”的弱化
        三、“我”的含混
    第三章 现代诗歌时间建构与叙述
        一、时间与叙述
        二、时间建构的多种形态
        三、时间建构的本质
    第四章 现代诗歌空间建构与叙述
        一、空间与叙述
        二、空间建构的多种形态
        三、空间建构的本质
    第五章 现代诗歌意象与叙述
        一、诗歌意象的空间特征
        二、现代诗歌的意象类型
        三、现代诗歌意象的叙述功能
下篇、中国现代诗歌叙述形态分论
    第一章 初创期的诗歌叙述形式或类型
        一、胡适诗歌:叙述方式的衍变
        二、郭沫若诗剧:意绪人物和抒情特征
    第二章 现代格律诗的叙述方式
        一、新月派诗歌:时空诗学
        二、新月派诗歌:叙述方式和艺术倾向
    第三章 现代散文化诗歌的叙事形态
        一、艾青诗歌:我、叙事形态、叙事功能
        二、戴望舒、艾青诗歌:散文化、小说化
    第四章 现代诗歌戏剧化的叙述特征
        一、九叶诗派:叙述主体与戏剧化
        二、穆旦诗歌:复调叙述
结语
主要参考资料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从抒情特征看《庄子》的诗化(论文参考文献)

  • [1]九十年代诗歌抒情形态研究[D]. 季凤.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庾信骈文研究[D]. 齐放. 青岛大学, 2020(02)
  • [3]盛唐诗歌艺术特征研究[D]. 奥日莎. 内蒙古大学, 2020(11)
  • [4]论中国散文的抒情传统[J]. 陈剑晖. 文艺理论研究, 2019(04)
  • [5]汪曾祺小说抒情话语研究[D]. 滕金桐. 青岛大学, 2019(02)
  • [6]抒情的主体:红柯小说艺术论[D]. 吴畏.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7]傅玄研究[D]. 李春霞.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8]论汪曾祺小说文体的“静穆”之美[D]. 潘若兰.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9]道家思想与《史记》的文学表现[D]. 王晴. 辽宁师范大学, 2017(04)
  • [10]中国现代诗歌叙述研究 ——以抒情诗为中心[D]. 李建平. 山东大学, 2015(12)

标签:;  ;  ;  ;  ;  

抒情视角下的庄子诗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