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车与电器之间的技术配合(论文文献综述)
陈开运[1](1995)在《机车与电器之间的技术配合》文中提出机车上的电器产品虽然通过型式试验考核,但在机车运行中常出故障,通过对这种情况的分析,提出电器产品技术条件与机车实际运行情况脱节的种种原因,关键在于机车与电器之间没有建立起良好的技术配合。要搞好这个技术配合,首先应该从机车标准上着手,明确机车电器基本技术条件同样是机车质量要求的一个重要部分.
严鹏[2](2013)在《战略性工业化的曲折展开:中国机械工业的演化(1900-1957)》文中研究表明战略性工业化是指国家为实现其意志而介入战略产业的工业发展过程。具体而言,一国为维护其生存与独立,在工业化进程中可以重点培育与国防有直接关联且具有技术引领性之产业。机械工业即属于此种战略性产业,因此,本文拟按历史时序对1900-1957年间中国机械工业的演化进行考察,以探究后发展国家战略性产业的成长机制。1900年,大清帝国处在风雨飘摇的危局中,机械工业却开始成长。清季之机械工业是在国家与市场的双重引导下发展的。然而,清政府对产业的引导十分低效,且随着清廷国势日衰,市场逐渐成为主导性力量。辛亥革命以后,在民族主义的刺激下,伴随着市场诱导,中国机械工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然而,北洋政府治下,国家渐趋失序,自由市场对产业而言构成了双刃剑。由于市场需求结构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机械产业的技术发展受到抑制,本应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机械工业沦为技术能力低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面对日本加紧侵华,国民政府在加强战备的过程中,亦强化了对机械工业这一战略产业的引导。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机械工业重新布局,国统区国营企业发展壮大,其技术导向战略提升了产业实力。同时,国民政府还通过一系列政策对产业实施干预。尤为重要的是,国民政府的订货政策有力地扶植了机械工业,维系了一批民营企业的生存。但是,战后,国民政府放弃了战时政策,再加上重新开放市场,国内幼稚产业遂暴露于进口美货的严重打击之下,机械工业受灾尤重。1949年,中共建政后,形成强势国家对产业全面渗透的态势。为了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巩固国家独立,新政权将机械工业视为战略产业,采取重点扶持的态度。苏联及东欧技术大规模向中国转移,改变了中国机械工业的技术轨道,使该产业跨越式发展。在诸多因素作用下,一个“军事-工业-大学综合体”开始在中国诞生,这意味着中国的战略性工业化,在历经曲折后,终于得以大规模展开。因此,对欲改善其所处国际地位之后发展国家而言,自由市场乃双刃剑,适度的国内市场竞争能激发企业的创造力,但过度的开放会将后发展国家幼稚的战略性产业暴露于发达国家资本的打击之下,而且市场的比较优势原则会诱导后发展国家的高端产业低端化,挫败其技术能力之提升。因此,国家嵌入产业是必要的,但这要求国家统治集团有坚强的战略意志,并以高度的使命感克服牟取小集团私利的倾向,由此形成强韧的国家能力。进一步说,不管在企业层次还是国家层次,战略都意味着对于追求短期利益的经济理性之超越,唯有此种战略意志能使后发展国家追赶先进,而这种战略意志之不易获取及保持,可以解释为何数百年来能改善其国际地位的后发展国家屈指可数。
孙超杰[3](2020)在《电力机车真空断路器故障度在线检测系统研究》文中认为真空断路器是电力机车的核心设备之一,其安全稳定运行是电力机车安全稳定运行的保障。真空断路器在运行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故障,且有些故障难以捕捉。因此,对真空断路器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检测,是电力机车安全稳定运行的需要。本文针对目前电力机车真空电路器工作状态缺乏检测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电力机车真空断路器故障度在线检测系统。该系统通过采集真空断路器的实时数据,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判断真空断路器的实时故障状态,减轻了真空断路器维护和检修工作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电力机车稳定运行的安全系数。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结果如下:(1)研究了真空断路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了真空断路器的电路模型、合闸、分闸等动态过程,总结了真空断路器常见的故障及其故障产生的原因。针对真空断路器的机械特性故障,分析了故障度模型输入层所要确定的参量,设计了故障度模型输出层参量,搭建了真空断路器故障度模型。(2)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电力机车真空断路器故障度模型并验证了其可靠性和准确性。对真空断路器的故障度模型与原有检修策略进行了仿真分析对比,验证了真空断路器故障度模型与原有检修策略的结合效果,为实现状态差异性检修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对故障度模型进行了实际效果验证,确定了故障度模型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对真空断路器所采集的训练组数量进行了分析,通过仿真分析,得出当数据组达到100组及以上时,故障度模型的拟合程度最高。(3)提出了电力机车真空断路器在线检测系统的设计思路。根据电力机车真空断路器在线检测系统的设计需求,提出电力机车真空断路器在线检测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方案,构建了电力机车真空断路器在线检测系统的框架结构,根据在线检测系统的方案和结构,设计了在线检测系统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为在线检测故障度模型提供了软硬件平台。(4)构建了真空断路器故障度在线检测试验平台并进行了现场试验。首先对真空断路器故障度在线检测系统进行了实物研制,并结合具体情况,对系统的各种界面一一进行了阐述。其次对真空断路器故障度在线检测系统进行了实地安装和试验,通过检测信号数据,分析出真空断路器的实际故障原因,并发现和解决了真空断路器故障度在线检测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缺陷和不足,验证了该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陈开运[4](1988)在《提高机车电器可靠性的措施》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调查机车电器工作情况入手,分析了影响机车电器可靠工作的各种原因(包括机车与电器之间的配合问题,机车电器的设计、制造、使用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加强技术交流提高全行业技术水平的建议。
康健[5](2019)在《新时期包头西机务段铁路机车运用质量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铁路机车运用质量管理是保证铁路运输稳步发展的重要因素,铁路运输生产在大密度、高速、重载的形势下,机车运用质量管理是机务系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既体现在机车检修、整备、运用方面的内在综合管理水平,更决定着和直接影响全铁路局整体运输组织的顺畅与否,是凸显运输综合完成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以近年来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呼铁局集团公司”)运输形势变化情况为背景和前提,以包头西机务段机车运用质量管理为实例,在分析20092016年机车运用质量管理主要成因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机车运用质量管理基本原理,从提高运输效率与确保机车运用质量的角度,运用铁路改革创新思路、企业管理思想、机车检修整备一体化管理方法、机车修程修制改革方式,探讨、研究呼铁局集团公司包头西机务段优化传统的机车检修模式、提升机车整备质量保障能力、转变机车运用管理方式的一套科学的铁路机车运用质量管理方法。构建和设计与呼铁局集团公司包头西机务段机车运用质量管理相匹配、相适应的管理、组织、运作模式,探讨验证其可行性和合理性,为具体实施提供实证和理论依据。为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呼铁局集团公司包头西机务段机车运用质量管理和机务系统的管理水平,更好地适应呼铁局集团公司运输新形势,乃至内蒙古自治区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提供了新的选择,对呼铁局集团公司铁路运输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章涛林[6](2016)在《基于铁路机车火灾发展规律的防火监测系统开发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是近年来,铁路机车火灾的频繁发生也给铁路安全运营带来了严重威胁。本文针对当前铁路机车火灾安全系统存在的问题,通过开展富有针对性的铁路机车火灾研究,如铁路机车材料燃烧特性、火灾功率、结构耐火性等实验研究,探寻铁路机车火灾发展规律,改进和优化现有铁路机车防火监测系统,提高铁路机车防火安全性能。首先开展了铁路机车典型材料燃烧特性、火灾功率、结构耐火性等实验研究,分析研究并建立了不同材料的着火时间、外界辐射热流与临界入射热流的关系。同时结合危害性指数HI模型、N-gas模型、FED模型进行对比分析,针对材料燃烧危害性评价,建立了材料燃烧的HNF模型。HNF模型可以较好地评估和预测材料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的危害性。此外,又具体根据CKD0A型内燃机车内可燃物的分布情况、结构特点、各区域使用功能,确定火灾危险性研究的火灾场景设置,对发生火灾后的各种情况、各个部位进行分析。同时通过现场实测实验研究铁路机车火灾发展规律,研究铁路机车防火监测系统的实效性。其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铁路机车典型火灾发展规律进行研究,以利于发展针对铁路机车火灾的复合探测技术。选取两种典型机车CKD0A和HXN5的动力室为主要研究对象,构建特殊条件下的铁路机车火灾数值模型,结合铁路机车所处的特殊环境及铁路机车内部系统的复杂分布,研究不同控制条件下的铁路机车火灾发展规律,车内可燃物早期热解产物特性,火灾初期的烟气迁移特性,产物组分浓度分布规律,烟气温度增长特性,同时研究铁路机车内部不同可燃物可能的火灾增长特性和火灾蔓延规律。之后为有效分析各种易燃材料在机车内阴燃以至燃烧的过程中,各探测器采集的温度、烟雾浓度、以及CO等参量的变化,同时为深入研究机械间灰尘、油雾、电磁干扰等因素对探测器正常探测的影响,分别在小尺寸实验箱,6A实验室和1:3尺寸机车开展了机车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实验,并结合铁路机车火灾的增长特性和火灾蔓延规律,针对铁路机车火灾早期条件下内部的温度场和组分浓度场分布,分析不同火灾探测器的优缺点,研究铁路机车火灾适用的火灾探测器类型和布置方式。进而,根据铁路机车火灾环境和日常运营环境中的火灾探测器作用参量的差别,改进火灾探测算法,降低火灾监测系统的漏报和误报率。并基于信息融合技术对机车火灾探测报警机制进行了优化研究,自主开发出新型机车防火监控系统,并在大同HXD2型号铁路机车进行实车检验。最后结合机车火灾模拟实验及大量的机车运行数据分析,开展机车防火系统设计装车应用,并对HXD2机车和HXN5机车的防火装车方案进行改进与应用。
刘铁[7](2017)在《无线智能开关站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型工矿企业和国防工程的专用线铁路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基础之一,其接触网的供电安全可靠,直接影响行车。在专用线与干线铁路的接触网连接处设置“智能开关”,对快速诊断和切除专用线接触网故障,保障干线铁路正常运营,意义重大。由于现有的供电线路故障诊断不完善,例如:不能够辨识瞬时与永久性故障等原因,采用现有技术不能够实现“智能开关”的功效,不仅缺乏相关的理论研究,也没有相关的工程探索。为此,本文在理论和工程上研究了这样的“智能开关”,研究成果可以为新建铁路和既有铁路改造工程的设计、建设和安全运营,提供参考和借鉴。首先,本文基于智能电器定义和专用线铁路供电的实际需求,提出了智能开关站的技术要求,详细地阐述开关站的设计内容,包括开关站的一次主接线、箱体结构、断路器、自动化测控系统、工作电源,电磁兼容与接地等。针对开关站检修期间要保证专用线铁路不间断供电的特殊要求,研制了新型三位隔离开关。为实现对接触网故障的智能诊断,分析变电所和开关站故障跳闸过程,依据故障电压电流的物理机理,建立等值电路,研究故障性质辨识的新算法。发现瞬时性故障辨识是关键,其暂态残压按指数规律衰减,而且衰减曲线有2个时间常数,即:衰减曲线存在拐点。基于研究结果,总结归纳出故障性质的智能辨识判据。为检验理论研究成果,在专用线铁路的接触网上进行了试验。试验创造了用接地导线串联保险丝模拟瞬时性故障的新方法。试验测量值与计算值的比对表明:在暂态残压的拐点时刻,两者相对误差仅为1.5%。试验结果证明了研究理论的正确性,新算法具有工程应用价值。针对专用线铁路用电负荷超载问题,提出自动控制的新策略是:对负荷临时超载进行提示性跳闸警告,依靠自动重合闸技术立即恢复供电;对负荷持续超载实行惩罚性断电。建立负荷电流模型,推导负荷电流计算公式,采用神经网络BP算法,控制检测信号与样本的误差为5%,在实际工程中验证了新策略的可行性。为保障开关站的真空断路器安全运行,基于现有传感器技术,设计和实施了反映真空断路器的机械特性和电气特性的在线监测。分析合闸与分闸的物理过程,确定了合闸与分闸的开始时刻和换位点时刻,并提出了合闸与分闸速度的牛顿插值差分算法。在实验室让实际的ZN-27.5型手车式真空断路器一次回路带上27.5kV高压电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方法能够对真空断路器的机械与电气参数进行在线监测。参照技术规程要求、出厂试验数据和历史运行数据,提出了真空断路器的智能预警策略。分析开关站的无线通信技术需求,提出了开关站无线通信的6条技术要求。为保障GSM网络通信可靠,提出采用小波分解和重构的加密算法,推导了小波分解重构公式和程序流程。针对电力机车或动车的弓网电磁噪声影响无线通信的问题,考虑到电力机车实际运行中弓网非离线状态才是弓网运行的绝大部分情况。本文运用工程电磁场理论,基于弓网接触点邻域空间放电会产生等离子体,建立了电磁辐射天线阵模型,推导了弓网非离线电磁辐射的场强计算公式,按照实际参数进行了仿真。为验证算法的正确性,采用场强测量仪对电力机车和动车的受电弓在非离线状态下取流产生的电磁噪声辐射进行了实测。在距离铁路中心线5m6m之外的区域中,实测结果与仿真计算值相当吻合。将上述研究的理论与实测总结的规律,应用到研制的智能开关站中,进行了工程实践,几年的运行效果表明:解决了现场需要,达到了研究目标。
杨朝辉[8](2014)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创新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是生存的挑战,更是发展的机遇,金钱搭建的“纸牌屋”有可能风一吹就会散乱,通过一时的投机或所谓“机会”而攫取的财富有可能“富不过三代”,只有长期创新发展而形成的创新传统才能使一代代人充满激情地适应环境的变化,甚至通过创新投资改变和塑造环境而保持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对于高科技的大型企业更为如此。这些创新型的大企业用高科技架起了钢筋铁骨,用创新精神和组织管理经验高效地调配人力物力资源的最佳组合,增进企业资源力量潜能的发挥,并最大限度调动起整个国家相关的经济社会资源,在企业自身发展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对于创新型企业如何在约瑟夫·熊彼特描述的“循环流转”的经济运行状态下,为实现未来长期发展而将经济运营中的资金、人力、物力、组织管理经验等资源创新性地重新组合,进行“创造性毁灭”,以实现新的、跨越式的经济增长与发展,论文从研究大企业发展历程的历史学者、创新经济学者、技术创新经济学者、企业理论研究学者、管理学者和创新型企业理论等研究学者的实证和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成果中,逐渐发展出企业创新机制的理论假设。但是,要验证之前学者的观点与这一假设的虚实真伪,还需要有扎实的实证分析。本文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将历史学中的企业史研究与创新经济学范畴内的创新型企业理论综合交叉,以相关史实资料为依据,用历史发展和比较历史的研究方法,集中于一家具体企业—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从19世纪末组建到20世纪60年代初的创新发展历程,尝试分析论证和发展创新型企业理论。同时努力发现通用电气公司创新机制的一些独有特征,及其在美国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积极作用。通用电气公司不仅承袭了汤姆生·休斯顿电气公司和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两家前身企业的各类优势资源,也继承了两家公司相互补充和强化的创新传统,并将之发扬光大。在公司成立初期和随后而来的1893年经济危机的冲击下,总裁查尔斯·科芬领导通用电气公司建立起完善高效的中央集权式职能制组织结构,有效利用公司合并获得的各类优势资源和力量,对以前不完善的组织结构,如爱迪生公司系统的销售组织等进行改革,以最大限度减少劣势,最大限度发挥合并的优势。之后,公司在新的发展时期,由于技术和产品创新对科学研究和科学进步的需求加强,公司创新构建起以相关领域基础科学研究为主的科研机构,拥有了自己的科学研究实验室和有组织且实力雄厚的科研力量。在第二代领导者总裁杰拉德·斯沃普时期,通用电气公司发展了更加完善的市场战略,“良性循环”多元化发展进入消费类电气产品等全新业务领域,加强了公司的市场力量,使公司的业务发展更加平衡健康稳定,增强了发展的可持续性。在美国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战后到1951年总裁拉尔夫·科迪纳对公司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改革之间的时期,通用电气公司迎来了又一次历史上的跨越式大发展。公司的科技实力、业务多元化、公司规模和价值总量都经历了另人叹为观止的巨大发展。为了继续释放和发挥公司的规模、科技、和各种人力、物力资源力量,把大公司的规模优势和小公司的灵活性、专业性与专注度相结合,继续推动公司的长期多元化发展战略,20世纪50年代初,在总裁拉尔夫·科迪纳领导下,公司创新组织结构,实行分部制和分权化改革,构建职业化管理制度,培养大批优秀管理人才,高效运营改革后的全新通用电气公司。公司不仅成为美国最优秀管理人才的西点军校,为美国企业界培养了大批优秀领导者和管理者,而且,通用电气更是科技进步的代表,创新的源泉,长期不断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安全,以及国家整体科技实力和竞争力的提升做出重大贡献。总之,通过对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从19世纪末组建,到20世纪60年代初这段时期创新发展历程的分析和研究,论文的结论既显示出通用电气公司创新机制和一般性创新型企业理论的共同点,也有诸多自己的独有特征。通用电气公司的企业创新机制总体归纳为,这是一个在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战略高层领导、控制与协调下,科研、组织结构、人力资源、资金、市场力量和外部关系等要素间协同合作,互动发展,推进公司的不断成功创新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动态机制。通用电气公司的创新机制不是一朝一夕建立而成,创新机制本身会随着公司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在新的时期会带有新的特征,但其宗旨是在具有创新精神的战略高层领导下,不断创造和整合各种创新资源,在公司整体利益和长期发展目标指引下,最大限度地成功实现创新,最大限度降低创新投资的风险,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做出贡献。
赵阳[9](2020)在《电力机车检修计划优化与车间调度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铁路的高速发展,电力机车已经成为客货运输的主要牵引动力来源。电力机车的检修具有复杂度高、标准要求严、多部门协同等特点,是决定电力机车安全运行与使用效率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到铁路客货运输的质量与效益。电力机车的检修目前普遍采用固定周期的计划预防修模式,检修内容和机车实际质量状态存在一定的脱节,容易造成“检修不足”或“检修过度”;同时由于检修车间可能存在的工艺布局及工作调度的不合理,造成检修耗时延长,降低了机车的使用效率。因此研究检修计划与内容的优化,研究检修车间工艺与调度的优化,使检修工作更加科学合理,从而进一步提升检修质量与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工程价值与理论意义。本文在阐述电力机车检修计划优化及车间调度优化问题的工程价值与现实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与研究的问题实际,确立了使用智能算法求解问题的思路。论文重点研究了电力机车小辅修检修计划编制优化问题及中修车间调度优化问题,进行的主要工作有:1.明确了机车检修的非理想状态,引入两阶段延迟时间理论来描述部件退化过程,建立基于可靠度约束的数学模型,在求解中加入机会检修策略对检修方案进行优化编制,将各部件检修时刻适当提前或延后以实现同时检修,从而优化检修周期,减少停机次数,实现了最小化单位停机损失费用目标。2.分析总结电力机车中修车间工作流程,从检修车间进行检修工作时粗放和缺乏宏观组织调度的问题出发,以工序拓扑关系和配件装配关系为主要约束条件,借助经典车间调度问题的思路建立以最小化最长检修时间为优化目标的数学模型,使用加入拥挤度的改进蚁群算法求解,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和算法能较为有效地提高中修车间的工作效率。
陈鹏宇[10](2017)在《韶山3型4000系电力机车逻辑控制单元的设计与加装改造》文中提出随着我国铁路电气化里程的不断增加,电力机车的数量也在逐年递增,同时对电力机车控制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部分韶山3、韶山4、韶山6B等主力车型的电气控制还采用传统的有触点继电器控制。这种控制方式在机车长期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接触表面不洁净、氧化和因电弧烧蚀而成的凹凸不平滑,导致触点接触面变成点状接触,容易引起动静触头的接触不良,导致控制电路的误动作。同时由于机车速度的提高,车体振动加剧,继电器触点的振动也随之增大,从而危及行车安全。为了克服有触点继电器控制不足,改善机车控制性能,采用逻辑控制装置(Logic Control Unit-LCU)代替传统的继电器控制成了通行的办法。该方法运用先进的微型计算机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组成的逻辑控制单元控制,提高了机车运行的安全性。本文以韶山3型4000系电力机车为研究对象,对该车型的逻辑控制单元(LCU)进行了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梯形图的设计、结构的设计、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设计等,接着对所设计的逻辑控制单元(LCU)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LCU是完全满足机车实际运用的产品。此外本文还制定了韶山3型电力机车加装机车逻辑控制单元(LCU)的具体实施方案,主要从高低压柜配置、低压柜布局变化和逻辑控制单元的布线图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最后从逻辑控制单元的运用、维护和故障分析等方面对机车运行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本文关于韶山3型电力机车加装逻辑控制单元的方案可行有效,加装后的电力机车更便于使用和维护,同时预留部分输入、输出通道,为后期逻辑控制功能扩展提供条件。最后,分析逻辑控制单元日常运用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提出的相应的维护措施,通过故障现象描述,分析故障原因并制定解决方案,对后续故障的排查、定级和处理,有一定的帮助。
二、机车与电器之间的技术配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机车与电器之间的技术配合(论文提纲范文)
(2)战略性工业化的曲折展开:中国机械工业的演化(1900-195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战略性工业化 |
一、工业化的政治经济学 |
(一) 何谓“战略性工业化”? |
(二) 经济思想史上的分歧 |
(三) 产业选择及时空范围说明 |
二、对学术前史之梳理 |
(一) 中国大陆地区研究综述 |
(二) 中国大陆以外地区研究述评 |
三、框架设计与结构安排 |
第一章 战略性工业化的启动与受挫(1900-1927) |
第一节 清末国家与市场对机械工业的双重引导 |
一、清廷对战略工业之培育 |
二、市场对机械工业之诱导 |
三、国家与市场的协同作用 |
四、参照系:明治日本的机械工业 |
第二节 民初国家失序下机械工业的自发演化 |
一、市场支配下机械工业的发展与危机 |
二、国家保护缺失下的企业自救 |
小结 |
第二章 民族危机与战略性工业化重启(1927-1937) |
第一节 市场对机械工业发展的抑制 |
一、产业技术的低端化:以农机工业为例 |
二、战前机械工业的劳动密集化趋势 |
三、企业制造高端技术产品的成败 |
第二节 战备压力下国家对机械工业的引导 |
一、南京国民政府应对日本蚕食之战略 |
二、南京国民政府推动机械工业发展之举措 |
三、战前东亚工业化道路之竞争 |
小结 |
第三章 战争刺激下战略性工业化的加速(1937-1945) |
第一节 战争对机械工业地理格局的重塑 |
一、国家主导东部机械工厂内迁 |
二、国统区民营机械企业的发展 |
三、敌占区机械工业之演化 |
第二节 战时国营机械企业的壮大 |
一、后方国营机械企业的发展概况 |
二、资源委员会领军企业承担国家战略 |
三、高端部门:航空发动机工业之萌芽 |
四、普通部门:国家资本介入农机工业 |
第三节 战时政策下国家对产业之嵌入 |
一、选派机械技术人才出国实习 |
二、编订检验规范培育机床工业 |
三、依靠订货政策维持产业发展 |
小结 |
第四章 政权交替时期战略性工业化之顿挫(1945-1949) |
第一节 战后中国机械工业的重组 |
一、开放性自由市场之重启 |
二、机械工业地理格局之再塑造 |
第二节 国家在机械工业中扩张的多重面相 |
一、国家资本之膨胀与国企技术弱化 |
二、国营企业对民营企业家之吸纳 |
三、非国营企业对国家权力之认同 |
第三节 自由市场重启后机械工业的衰颓 |
一、政策转向与机械工业的行业危机 |
二、国家再嵌入产业之失败 |
小结 |
第五章 战略性工业化的强势展开(1949-1957) |
第一节 强势国家嵌入机械工业 |
一、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之确立 |
二、机械工业管理体制的建立 |
三、国家权力对机械工业全面渗透 |
第二节 机械工业技术演化路径之变更 |
一、对苏联与东欧技术的大规模引进 |
二、社会主义研发模式之构建 |
第三节 军-工-学综合体之形成 |
一、军-工-学关系之协同演化 |
二、中国大陆机械工业发展之绩效 |
小结 |
结论 战略性产业演化的历史逻辑 |
一、影响战略性产业演化的相关因素 |
二、市场对后发展国家战略性产业的抑制作用 |
三、战略意志对后发展国家的重要性 |
余论:战略性工业化的普遍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电力机车真空断路器故障度在线检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真空断路器在线检测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真空断路器的特性及故障度分析 |
2.1 真空断路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2.2 真空断路器的特性分析 |
2.2.1 真空断路器电路模型的分析 |
2.2.2 真空断路器开合过程分析 |
2.2.3 真空断路器线圈电流的分析 |
2.3 真空断路器常见故障分析 |
2.4 真空断路器故障度模型 |
2.4.1 输入层参量的确定 |
2.4.2 输出层故障度的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真空断路器故障度模型 |
3.1 BP神经网络模型 |
3.2 故障度模型数据处理 |
3.2.1 样本数据的选取 |
3.2.2 数据的预处理 |
3.2.3 网络层数与神经元个数的确定 |
3.3 故障度模型仿真分析 |
3.4 故障度评价模型的验证 |
3.5 故障度评价模型的分析 |
3.5.1 效果分析 |
3.5.2 训练组数量对结果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真空断路器故障度在线检测系统设计 |
4.1 真空断路器在线检测方案设计 |
4.2 在线检测系统结构 |
4.3 在线检测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4.3.1 直流电压采集电路 |
4.3.2 直流电流采集电路 |
4.3.3 交流电流采集电路 |
4.3.4 USB数据下载电路 |
4.3.5 嵌入式控制器最小系统电路 |
4.3.6 霍尔传感器以及微型精密电流互感器 |
4.3.7 电源电路设计 |
4.4 在线检测系统软件设计 |
4.4.1 主程序流程 |
4.4.2 USB数据下载部分流程 |
4.4.3 GPRS无线数传部分流程 |
4.4.4 串口屏显示部分流程 |
4.4.5 数据采集部分流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真空断路器故障度在线检测系统的研制及试验 |
5.1 故障度在线检测装置的研制 |
5.1.1 在线检测装置实物 |
5.1.2 检测系统软件界面 |
5.2 故障度在线检测装置的试验 |
5.2.1 HXD1B0009 机车数据分析 |
5.2.2 HXD1B0099 机车数据分析 |
5.2.3 HXD1B0221 机车数据分析 |
5.2.4 试验分析及总结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5)新时期包头西机务段铁路机车运用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情况及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1.3.1 优化传统机车检修模式 |
1.3.2 提高机车整备质量保障能力 |
1.3.3 转变机车运用管理方式 |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 |
1.5 本文研究主要方法 |
第2章 呼铁局集团公司机务系统发展背景及现状 |
2.1 全国铁路发展现状 |
2.2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现状 |
2.3 呼铁局集团公司基本情况 |
2.4 呼铁局集团公司包头西机务段基本情况 |
2.5 铁路机务生产指标及基本概念 |
2.6 铁路机车运用指标及计算方法 |
2.7 2009至2016年呼铁局集团公司机车运用指标情况 |
2.8 近几年包头西机务段机车运用质量情况 |
2.9 实际生产对机车运用质量管理的影响 |
2.10 铁路机车运用质量管理评价标尺 |
第3章 传统机车检修模式的优化 |
3.1 包头西机务段传统的机车检修方式与作业流程 |
3.1.1 包头西机务段机车辅、小修检修作业流程 |
3.1.2 包头西机务段机车整备作业流程 |
3.1.3 包头西机务段机车辅小修与机车整备作业相关联的作业流程 |
3.2 包头西机务段传统机车检修模式的不足 |
3.3 根据作业流程再造理念形成的新型机车检修模式 |
3.4 再造后的检修作业流程的组织结构变化 |
3.5 机车检修作业流程再造后的显着特点 |
3.6 再造后的新型机车检修模式下的信息化技术支持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机车整备质量保障的提升 |
4.1 机车整备信息管理系统研究设计的概况 |
4.2 机车整备信息管理系统的层次结构 |
4.3 机车整备信息管理系统的构成 |
4.4 机车整备信息管理系统的信息数据去向 |
4.5 建设机车整备信息管理系统的目标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机车运用管理方式的转变 |
5.1 万吨重载列车操作能力水平的加强 |
5.1.1 万吨重载列车起动操作技术 |
5.1.2 万吨重载列车制动操作技术 |
5.1.3 万吨重载列车坡道运行操作技术 |
5.2 机车乘务方式和机车运用交路的转变 |
5.2.1 包头西机务段机车值乘组织方式 |
5.2.2 机车运用实行长交路运行需要满足的条件 |
5.2.3 实行长交路轮乘制方式需解决的问题 |
5.2.4 机车在长交路运行的运用效率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基于铁路机车火灾发展规律的防火监测系统开发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内机车简介 |
1.1.2 铁路机车火灾简介 |
1.2 研究现状与总结 |
1.2.1 机车火灾特性研究 |
1.2.2 机车典型材料燃烧特性实验研究 |
1.2.3 机车火灾探测相关研究 |
1.3 本文的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1.4 章节安排 |
第2章 铁路机车火灾发展规律实验研究 |
2.1 CKD_(OA)型机车火灾实验研究 |
2.1.1 CKD_(OA)实验简介 |
2.1.2 材料燃烧特性分析 |
2.1.3 CKD_(OA)型内燃机车火源功率计算 |
2.2 典型机车车载材料火灾实验研究 |
2.2.1 内燃机车铝面-聚氨酯保温材料实验研究 |
2.2.2 铁路机车太阳能材料实验研究 |
2.3 机车火灾早期探测实验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典型机车火灾数值模拟研究 |
3.1 火灾模拟基础 |
3.1.1 模型介绍 |
3.1.2 模拟基础 |
3.2 CKD_(OA)型内燃机车火灾数值模拟研究 |
3.2.1 模拟模型及工况设计 |
3.2.2 模拟结果分析 |
3.3 HXN5型内燃机车火灾数值模拟研究 |
3.3.1 模拟模型及工况设计 |
3.3.2 模拟结果分析 |
3.4 HXN5内燃机车动力间防灭火方案简介 |
3.4.1 水喷淋对机车火灾的抑制影响研究 |
3.4.2 HXN5内燃机车动力间防火方案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机车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实验研究 |
4.1 火灾探测器原理分析 |
4.2 小尺寸实验箱机车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实验 |
4.2.1 实验设备 |
4.2.2 实验结论 |
4.3 6A实验室内机车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实验 |
4.3.1 实验过程 |
4.3.2 实验结论 |
4.4 1:3尺寸机车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实验 |
4.4.1 实验室及实验方法设计 |
4.4.2 实验过程及数据分析 |
4.4.3 实验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机车火灾探测报警机制优化研究 |
5.1 火灾探测算法优化 |
5.1.1 单输入偏置滤波算法 |
5.1.2 复合传感器信号相关算法 |
5.2 防火监控子系统运行现状 |
5.2.1 装车运行概况 |
5.2.2 报警数据统计 |
5.2.3 报警原因分析 |
5.3 探测器报警方案 |
5.3.1 探测器类型选择 |
5.3.2 探测器响应时间 |
5.3.3 探测器布置方案 |
5.3.4 报警关联方案 |
5.4 改进方案推演 |
5.4.1 探测器点位布置 |
5.4.2 报警控制模式 |
5.4.3 报警诊断算法 |
5.4.4 数据分析功能 |
5.5 防误报功能论证 |
5.5.1 灰尘干扰 |
5.5.2 电磁干扰 |
5.5.3 油雾干扰 |
5.6 报警有效性论证 |
5.6.1 报警有效性 |
5.6.2 挡板有效性 |
5.7 机车防火增强型改进方案及实施 |
5.7.1 探测器改进 |
5.7.2 探测器点位布置 |
5.7.3 报警控制模式 |
5.7.4 报警诊断算法 |
5.7.5 数据分析功能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机车防火系统设计开发测试及装车应用 |
6.1 机车防火监控子系统设计开发 |
6.1.1 系统设计简介 |
6.1.2 开发过程与调试 |
6.2 机车防火监控子系统测试 |
6.3 大同厂实车实验 |
6.3.1 实车实验概况 |
6.3.2 实验记录分析 |
6.3.3 实验数据处理与结论 |
6.4 机车防火装车方案 |
6.4.1 HXD2机车防火装车方案简介 |
6.4.2 HXN5机车防火装车方案简介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总结 |
7.2 本文工作创新点 |
7.3 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7)无线智能开关站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电气化铁路 |
1.1.2 专用线铁路 |
1.1.3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智能电器与开关站 |
1.2.2 接触网故障诊断 |
1.2.3 断路器在线监测 |
1.2.4 接触网供电设备的无线通信与控制 |
1.2.5 弓网电磁噪声对附近通信设备的干扰 |
1.3 论文的研究任务与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
2 智能开关站设计 |
2.1 铁路牵引供电与专用线 |
2.1.1 铁路牵引供电 |
2.1.2 专用线铁路 |
2.2 智能开关站及其技术要求 |
2.2.1 智能电器 |
2.2.2 智能开关站 |
2.2.3 专用线接触网智能开关站基本要求 |
2.3 主接线与总体结构设计 |
2.3.1 一次主接线设计 |
2.3.2 总体结构设计 |
2.4 真空开关特性与参数选择 |
2.4.1 真空开关特性与结构 |
2.4.2 主要技术参数选择 |
2.4.3 真空断路器电气控制 |
2.5 新型三位隔离开关设计 |
2.5.1 新型三位隔离开关本体设计 |
2.5.2 新型三位隔离开关主要技术参数 |
2.5.3 电动操动机构及电气控制 |
2.5.4 电动操作机构的主要技术参数 |
2.5.5 新型三位隔离开关样机与安装方式 |
2.6 高压设备及其参数选择 |
2.6.1 变压器 |
2.6.2 高压熔断器 |
2.6.3 电流互感器 |
2.6.4 避雷器 |
2.6.5 高压穿墙套管 |
2.6.6 支撑绝缘子 |
2.7 自动化测控装置 |
2.7.1 计算机系统 |
2.7.2 数据采集单元 |
2.7.3 数字量输入/输出(I/O)接口 |
2.7.4 通信接口 |
2.7.5 电源部分 |
2.8 电磁兼容与接地 |
2.8.1 电磁兼容措施 |
2.8.2 开关站的接地 |
2.9 本章小结 |
3 智能辨识接触网故障 |
3.1 接触网故障与跳闸分析 |
3.1.1 接触网故障 |
3.1.2 接触网故障跳闸分析 |
3.1.3 接触网故障智能诊断 |
3.2 故障智能诊断算法 |
3.2.1 接触网故障检测 |
3.2.2 数字滤波 |
3.2.3 阻抗算法 |
3.3 故障性质辨识机理 |
3.3.1 故障性质辨识机理 |
3.3.2 故障性质辨识的外部条件 |
3.4 专用线故障等值电路与残压算法 |
3.4.1 开关站比变电所跳闸快 |
3.4.2 开关站和变电所同时跳闸 |
3.5 故障性质综合判据 |
3.6 故障性质辨识试验 |
3.6.1 瞬时性故障试验 |
3.6.2 永久性故障试验 |
3.6.3 试验与计算比对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智能控制负荷超载 |
4.1 负荷超载与控制策略 |
4.1.1 负荷超载 |
4.1.2 超载控制策略 |
4.2 负荷电流模型与算法 |
4.2.1 负荷电流模型 |
4.2.2 负荷电流快速算法 |
4.2.3 负荷电流超载判据 |
4.3 人工神经网络控制及应用 |
4.3.1 控制策略的BP算法 |
4.3.2 专用线负荷电流BP算法控制的实现 |
4.3.3 工程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5 智能监控真空开关 |
5.1 监控参数与信号提取 |
5.1.1 在线监测参数 |
5.1.2 信号提取 |
5.1.3 数据处理 |
5.2 合分闸物理过程与换位时刻 |
5.2.1 监控参数的有关定义 |
5.2.2 合分闸物理过程与换位点时刻确定 |
5.3 机械特性参数算法 |
5.3.1 向前差分表 |
5.3.2 牛顿插值算法 |
5.4 试验及分析 |
5.4.1 机械特性参数测试与分析 |
5.4.2 电气参数测试与分析 |
5.5 安全预警策略 |
5.6 本章小结 |
6 智能开关站的通信 |
6.1 通信需求与方式 |
6.1.1 通信技术需求分析 |
6.1.2 无线通信方式的选择 |
6.1.3 开关站无线通讯模式 |
6.2 通信可靠性分析 |
6.3 小波加密算法 |
6.3.1 小波加密原理 |
6.3.2 小波分解与重构 |
6.3.3 小波加密的分解与重构流程 |
6.4 通信可靠性试验 |
6.5 本章小结 |
7 弓网电磁噪声辐射及防护 |
7.1 弓网离线电磁噪声 |
7.1.1 弓网离线与电弧 |
7.1.2 弓网电磁辐射模型 |
7.1.3 电磁噪声的横向传播 |
7.2 弓网非离线电磁辐射建模与仿真 |
7.2.1 弓网非离线电磁噪声产生与特征 |
7.2.2 非离线弓网电磁辐射建模 |
7.2.3 弓网电磁辐射仿真 |
7.3 弓网非离线电磁噪声实测 |
7.3.1 对普速电力机车的测试 |
7.3.2 对高速动车的测试 |
7.3.3 测试数据分析 |
7.4 电磁噪声干扰的防护 |
7.4.1 铁路通信系统 |
7.4.2 电磁噪声干扰方式与危害 |
7.4.3 防护措施 |
7.5 开关站应用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创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状况述评 |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基本思路和创新点 |
第一章 创新型企业理论与通用电气公司创新机制 |
第一节 创新型企业理论的归纳总结 |
第二节 通用电气公司的创新机制 |
小结 |
第二章 通用电气公司创新传统的形成 |
第一节 汤姆生·休斯顿电气公司的创新发展 |
一、伊莱休·汤姆生与其开发的优良弧光灯系统 |
二、汤姆生的企业家精神与初期创业时期 |
三、汤姆生·休斯顿电气公司的成功发展与公司创新组合的形成 |
第二节 爱迪生公司系统的发展与爱迪生的企业家精神 |
一、发明家爱迪生的企业家精神 |
二、爱迪生公司系统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三、开发电力交通设备业务的案例 |
第三节 两家前身企业对通用电气公司创新传统形成的影响 |
一、托马斯·爱迪生对通用电气公司创新传统的影响 |
二、企业家式发明家伊莱休·汤姆生的影响 |
三、工程与生产领导者埃德温·赖斯的影响 |
四、查尔斯·科芬领导型企业家精神与作为的影响 |
小结 |
第三章 公司中央集权式职能制组织结构的建立 |
第一节 美国电力制造行业资源力量的发展与集聚和通用电气公司的成立 |
第二节 通用电气公司成立时拥有的主要资源和组织力量 |
第三节 新公司面临的各种问题 |
第四节 中央集权式职能制组织结构的建立 |
一、改革后公司整体组织结构的分析与介绍 |
二、生产工厂布局和组织管理的合理化 |
三、销售力量的组织结构与管理制度改革 |
四、各主要职能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机制 |
五、经济危机和改革期间公司工程技术的进步与新市场领域的开拓 |
第五节 公司中央集权式职能制组织结构的独有特征 |
第六节 创新机制中的人力资源—公司战略发展与科技人才的招募 |
小结 |
第四章 工业研究实验室建立的原因与条件分析 |
第一节 研究实验室建立的原因分析 |
一、已有业务职能制组织结构对新产品创新的阻碍 |
二、欧美新型照明设备的威胁与公司科研专家的推动 |
三、电力制造行业整体发展趋势的需求 |
第二节 企业外部环境创造的条件 |
一、美国早期形成的重视科技和创新的传统 |
二、美国从立国时期到20世纪初对科技进步和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视 |
三、20世纪前美国科学界对工业发展的重视与贡献 |
第三节 公司较成熟的创新型和效率型企业组织的建立 |
第四节 电力制造行业整体发展趋势带来的成熟时机 |
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实验室的建立与早期运作 |
第一节 研究实验室的建立 |
第二节 工业研究实验室的早期贡献 |
一、新型照明设备的成功研发 |
二、研究实验室研发活动对公司多元化发展的推动 |
第三节 研究实验室的内外部协调合作机制 |
一、研究实验室内部运作的协调合作机制 |
二、研究实验室和公司其它部门的协调合作 |
三、研究实验室和公司外部环境的协调合作 |
四、惠特尼的激励式领导与实验室自由开放式研发环境的形成 |
小结 |
第六章 通用电气公司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初的科技进步、多元化发展与公司规模扩张 |
第一节 斯沃普的企业家精神与作为和多元化发展战略 |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公司业务的多元化发展与公司规模的扩张 |
一、战时业务的急速增长 |
二、战时公司的科技进步 |
三、战时和战后公司研究实验和工程与生产设施的扩充 |
四、20世纪50年代初的公司规模 |
第三节 公司未来十年发展规划(1951年制定) |
小结 |
第七章 通用电气公司的分部制和分权化改革 |
第一节 斯沃普和威尔逊时期对公司分部制和分权化改革的探讨 |
第二节 通用电气公司改革后的整体组织结构 |
第三节 公司业务多元化基础上分部制组织结构的建立 |
一、改革后公司运营机构的整体分析 |
二、事业部的划分标准和运营部门的动态发展 |
第四节 改革后公司运营部门的具体发展状况和改革成绩 |
一、国防设备集团 |
二、电力设备集团 |
三、工业产品与照明设备集团 |
四、附属公司和国外公司集团 |
五、电器和电子集团 |
第五节 公司咨询式职能服务部门的建立和职责 |
一、公司各职能服务机构的发展历程—从运营性到咨询服务性 |
二、改革后公司各职能部门的发展状况和作用发挥 |
第六节 公司战略高层对分权化组织结构的中央控制与协调 |
一、通用电气公司的目标管理 |
二、权力、职责与责任链 |
三、通过职业化管理制度实现的战略高层中央控制与协调 |
小结 |
结论 |
一、大企业的创新机制与贡献 |
二、通用电气公司的创新机制及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
三、通用电气公司自身创新发展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电力机车检修计划优化与车间调度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基于可靠性的设备维修理论 |
1.3.2 车间调度问题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检修工作介绍及相关理论概述 |
2.1 电力机车检修方式与制度 |
2.1.1 基本维修方式 |
2.1.2 维修制度 |
2.2 可靠性理论 |
2.2.1 可靠性基础理论 |
2.2.2 常用故障分布函数 |
2.3 车间调度问题概述 |
2.3.1 最优化问题与局部搜索 |
2.3.2 计算复杂性 |
2.3.3 车间调度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3 智能算法的选取与相关理论介绍 |
3.1 智能优化算法简介 |
3.1.1 各类智能算法介绍 |
3.1.2 本文研究问题智能算法的选取 |
3.2 遗传算法理论与实现 |
3.2.1 遗传算法的基本流程 |
3.2.2 遗传算法参数与操作的设计 |
3.3 蚁群算法概述 |
3.3.1 蚁群算法模型的建立 |
3.3.2 状态转移规则 |
3.3.3 信息素更新规则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可靠性约束的机车检修计划优化 |
4.1 检修工作及延迟时间理论介绍 |
4.1.1 检修工作概述 |
4.1.2 两阶段延迟时间理论 |
4.2 部件退化过程和检修过程分析 |
4.3 基于可靠度约束的机车检修计划优化模型 |
4.3.1 机会检修策略 |
4.3.2 条件假设 |
4.3.3 模型建立 |
4.3.4 求解算法设计 |
4.4 仿真验证 |
4.4.1 案例介绍 |
4.4.2 相关数据参数估计及检验 |
4.4.3 多部件预防性检修优化模型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机车检修车间调度问题优化研究 |
5.1 机车检修作业介绍 |
5.2 检修车间调度优化问题描述 |
5.2.1 机车检修流程概述 |
5.2.2 优化模型的建立 |
5.2.3 求解调度工艺序列的方法 |
5.3 求解方法 |
5.3.1 求解算法的选取 |
5.3.2 传统蚁群算法模型 |
5.3.3 加入拥挤度的改进蚁群算法 |
5.3.4 蚁群算法优化调度流程 |
5.4 算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韶山3型4000系电力机车逻辑控制单元的设计与加装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1.4.1 逻辑控制单元输入信号的主要类型 |
1.4.2 电力机车逻辑控制单元与PLC比较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韶山3电力机车逻辑控制单元的设计 |
2.1 韶山3型4000系电力机车概述 |
2.1.1 韶山3型4000系电力机车技术参数 |
2.1.2 韶山3型4000系电力机车电气线路 |
2.2 逻辑控制单元装置设计 |
2.2.1 梯形图设计 |
2.2.2 结构设计 |
2.2.3 硬件设计 |
2.2.4 软件设计 |
2.3 逻辑控制单元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韶山3型电力机车加装机车逻辑控制单元方案 |
3.1 加装原因和目的 |
3.1.1 加装的原因 |
3.1.2 加装的目的 |
3.2 加装逻辑控制单元前高低压柜配置 |
3.2.1 低压电器柜设备布置 |
3.2.2 高压电器柜设备布置 |
3.3 加装逻辑控制单元低压柜布局变化 |
3.3.1 Ⅰ端低压柜改造 |
3.3.2 Ⅱ端低压柜改造 |
3.4 加装逻辑控制单元布线图设计 |
3.4.1 Ⅰ端高压柜 |
3.4.2 Ⅱ端高压柜 |
3.4.3 Ⅰ端低压柜 |
3.4.4 Ⅱ端低压柜 |
3.4.5 车体布线图设计 |
3.5 高低压柜改造后实物图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逻辑控制单元的运用、维护及故障分析 |
4.1 逻辑控制单元运用情况 |
4.2 逻辑控制单元的维护 |
4.2.1 日常检查维护 |
4.2.2 定期维护 |
4.2.3 乘务员交接班时专项检查 |
4.3 逻辑控制单元运用中故障分析 |
4.3.1 故障分析及处理示例 |
4.3.2 故障统计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机车与电器之间的技术配合(论文参考文献)
- [1]机车与电器之间的技术配合[J]. 陈开运. 机车电传动, 1995(01)
- [2]战略性工业化的曲折展开:中国机械工业的演化(1900-1957)[D]. 严鹏.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3]电力机车真空断路器故障度在线检测系统研究[D]. 孙超杰. 湖北工业大学, 2020(11)
- [4]提高机车电器可靠性的措施[J]. 陈开运. 机车电传动, 1988(03)
- [5]新时期包头西机务段铁路机车运用质量管理研究[D]. 康健.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6]基于铁路机车火灾发展规律的防火监测系统开发及其应用研究[D]. 章涛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02)
- [7]无线智能开关站技术研究[D]. 刘铁. 北京交通大学, 2017(06)
- [8]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创新机制研究[D]. 杨朝辉. 南开大学, 2014(12)
- [9]电力机车检修计划优化与车间调度问题研究[D]. 赵阳.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10]韶山3型4000系电力机车逻辑控制单元的设计与加装改造[D]. 陈鹏宇.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