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用“实践—认识—实践”规律指导化学教学(论文文献综述)
历晶[1](2015)在《CPUP模型视角下化学优质课堂中逻辑性和参与性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深入,尤其是不断深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动,引发了人们对传统教学论演绎式的研究范式和浓厚的书院气质进行反思和改进,“教学论的研究者走出传统教学论的藩篱,在课堂教学实践的土壤中重建回归课堂教学生活实事本身”的现代课堂教学论悄然而生。教学论的学科之本在于研究教学现象,揭示教学规律,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学现象的重要发生地,自然是教学规律的重要来源处。走进课堂、研究课堂、反思课堂应然也已然成为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课堂上发生了什么,从哪里入手研究课堂,如何更具理性的反思课堂而不是只做简单的叙事呢?论文在提炼一线教师的观点和整理已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将入手研究课堂的问题聚焦在了“逻辑性”和“参与性”两个有效课堂教学的特征要素上,以化学优质公开课为研究对象,采用工具性个案、深入解析的思路,围绕“优质课堂中学生如何参与教学过程”和“优质课堂中体现怎样的内在逻辑”两个中心问题开展了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系列研究。论文由导论、基础理论研究、课堂实证研究和结语四个大部分构成。第1、2章阐述问题及其提出背景。借助特级教师对优质课堂的认识,阐述了研究主题——逻辑和参与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以及在高效课堂下二者的契合关系。逻辑性和参与性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两个核心要素,指向课堂中的学科和学生两个核心构成要素,代表了课堂内在的、深度上的特征和外在的、广度上的特征。第2章结合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梳理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路径。第3章阐述用于课堂研究的两个理论基础。搭建了CPUP课堂解构模型,该模型是依据系统科学理论,在大量的课堂观察和深入的教学过程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建构的。解析了以“教学逻辑”为主的核心概念体系,从理论分析和课堂实践两个方面论述了课堂教学逻辑的概念和课堂中学生参与概念的内涵与结构。CPUP模型分析课堂教学过程、深入研究课堂教学逻辑和学生参与的基本工具,概念的解析为后续课堂分析研究奠定基础。第4-7章为实证性的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第4、5章为“逻辑性”研究,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将研究者作为研究工具对视频资料进行深入分析,使用归纳法形成研究结论。研究内容由表及里,逐渐深入。构建了课堂教学逻辑的表征框架,梳理课堂教学系统联结关系,透析化学优质课的教学逻辑的外在特征;并从学科逻辑的视角评析优质课堂的系统联结,挖掘知识的逻辑形式在课堂教学中的特征体现。第6、7章为“参与”研究,参与问题的已有研究较为丰富,本论文侧重开发新工具,运用统计分析的手段,从新的视角研究优质课堂中的“学生参与”特征,包括学生课堂参与表征框架的构建和优质课堂学生参与性特征的实证研究两项内容。第8章将“逻辑性”和“参与性”问题归于同一课堂中进行综合分析,探寻内外兼修型课堂的特质,并提出对“好课”的思考。结论部分对整个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进行了归纳和提升。本研究以化学优质公开课为载体,研究课堂教学中的两个重要现象,揭示优质课的课堂教学在学生参与和教学逻辑上的特征。这样的研究对于化学课堂研究是基础性的,也是系统性的。
王世存[2](2013)在《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及矫正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在学习负迁移和教学诊断两大理论基础上,以中学一线问卷调查和班级实验为平台,以“负迁移评价量表”和“学习负迁移诊断模型”为工具,对高中化学学习负迁移的现状、特征、影响因素进行了细致的剖析,并尝试找到矫正不同类型知识化学学习负迁移的方法。根据这种构想,文章将每个章节的内容作如下安排:导言。首先阐述本文研究的缘起及其意义;然后在分析了大量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明确了本文研究的方向;对核心概念(迁移、负迁移、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教学诊断等)进行了明确的界定;指出了本文研究的具体内容和使用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框架和理论创新点。第一章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的理论基础。这一部分是开展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的理论基础和条件支撑。首先对迁移的涵义进行了系统的阐释,指出了迁移的方向、迁移的方式、迁移的效果等特征。其次,文章对诊断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说明,详细介绍了迁移的表征观、认知观和学习观等理论支撑。再者,本部分的重点是就化学学习负迁移的国内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归纳出了化学学习负迁移具有广泛性、肤浅性、顽固性、自发性、特异性、表象性、隐蔽性、重叠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并对化学学习负迁移理论进行了尝试性的拓展,提出了“负迁移度”的概念,构建了“负迁移诊断模型”,把它作为工具,对实证部分不同班级学生的化学学习负迁移情况进行量上的比对和分析。第二章化学学习负迁移的研究过程。本部分主要是对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与矫正的具体研究过程进行了梳理,主要叙述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本文研究的对象和载体。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把化学学习负迁移和化学教学诊断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分析了针对研究对象实施研究的理论支撑和研究工具。二是介绍了作为本文研究载体的河南某中学的具体情况、对比试验选择的过程、以及实验班级学生的整体情况。本部分还就本研究使用的主要方法(问卷调查、访谈、班级试验、出声思维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第三章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研究。本章节是论文实证研究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分为4个方面:一是介绍了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的特点(高度的概括性、有效的思维促成性和良好的科学教育性)。二是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实证研究部分,文章主要从4个方面(教学方式、训练因素、学业成绩和性别因素)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的化学学习负迁移情况进行了测试、分析和比对。三是针对实证部分研究的结果,就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四是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学策略,主要从教师教导和学生学习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矫正策略,并提供了具体的矫正案例。第四章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研究。本章节是论文实证研究的第二部分,主要内容分为4个方面:一是介绍了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的特点(基础性、生活化和繁杂性)。二是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实证研究部分,文章主要从4个方面(教学方式、训练因素、学业成绩和性别因素)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的化学学习负迁移情况进行了测试、比对和分析。三是针对实证部分研究的结果,就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四是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学策略,主要从教师教导和学生学习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矫正策略,并提供了具体的矫正案例。第五章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研究。本章节是论文实证研究的第三部分,主要内容分为4个方面:一是介绍了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的特点(抽象性、探究性和方法性)。二是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实证研究部分,文章主要从教学方式、训练因素、学业成绩和性别因素等方面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的化学学习负迁移情况进行了测试、比对和分析。三是针对实证部分研究的结果,就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四是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学策略,主要从教师教导和学生学习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矫正策略,并给予了具体的矫正案例。第六章化学问题解决学习负迁移研究。本章节是论文实证研究的第四部分,主要内容分为4个方面:一是介绍了化学问题解决的特点(理解的多元化、类型的多样性和机制的复杂性)。二是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的实证研究部分,文章主要从4个方面(教学方式、训练因素、学业成绩和性别因素)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的化学学习负迁移情况进行了测试、比对和分析。三是针对实证部分研究的结果,就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四是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矫正的教学策略,主要从教师教导和学生学习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矫正策略,并给予了具体的矫正案例。第七章研究总结。本部分内容主要是对文章的整个研究过程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文章研究的结论:隐蔽与顽固:化学学习负迁移普遍存在;试验与分析:化学学习负迁移诱因繁杂;策略与方法:化学学习负迁移可诊可矫;评价与标准:化学学习负迁移诊矫依据。在研究反思部分,文章指出了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与矫正今后努力的4个方向:化学学习负迁移理论尚待进一步完善:化学学习负迁移产生的心里层面的原因尚待进一步深入;化学学习负迁移试验尚待进一步深入;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尚待进一步开展。
魏钊[3](2019)在《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测评研究》文中指出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STEM)的学习中,学生会经常面临图形、动画、视频等非语言信息。这些信息很多时候比语言能更清晰、直观和准确地表达和传递复杂的概念。加工这些信息,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空间能力。具有较高空间能力的学生更容易产生和处理复杂思想的心理表征,从而在STEM学科学习中表现出创新能力。为了突出空间能力在STEM学科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相关的教育和实践,美国专门成立了空间智能与学习中心,促进相关实践和研究的不断进步。同时,化学教学的实践也表明,学生在涉及空间信息的化学问题解决中存在着很大的困难,有必要深入研究化学空间能力及其相关测量与评价问题。绪论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本研究的意义展开了详细的论述。接着,为了明确研究的内容和范围,明确地界定了研究的核心概念“化学空间能力”;在查阅了大量英文文献的基础上,对心理学中关于空间能力的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空间能力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的述评;最后,提出了本研究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一章梳理了化学空间能力的理论基础。首先回顾了在科学史上化学空间概念的发展和演变历程,指明了化学空间能力的加工对象是微观层面的物质结构问题。其次介绍了科学教育领域的视觉化理论和化学教育领域的三重表征理论。指出化学空间能力本质上是微观表征能力的一部分。第二章是建构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的评价标准。首先分析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对化学空间问题的相关论述。然后,以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SOLO分类理论、范希尔的几何思维水平理论,以及皮亚杰和英海尔德的儿童空间发展理论为基础,建构了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分成4个水平,包括学生的行为表现、涉及的化学知识、几何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内容。最后,为了检验建构的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邀请大学的化学教育学者、高中化学教研员、高中化学教师和化学竞赛教练等4类专家,进行了德尔菲法研究。结合专家的咨询意见,修订和优化了评价标准。第三章是开发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的测评工具。首先介绍了经典测量理论和Rasch模型等相关教育与心理测量理论,然后在测量理论的指导下,编制了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的测评工具,接下来对测评工具进行了两轮的质量检验,并分别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优化。最后,检验结果显示测评工具的质量达到了进行大样本测试的要求。第四章是运用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测评工具实施大样本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测试的数据表明,首先,研究者所建构的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评价标准是科学、合理的。其次,高中生的化学空间能力总体上呈正态分布。再次,经过训练以后,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高中生的化学空间能力没有显着性的差异,但是,不同学业水平和不同学校层次的高中生的化学空间能力有显着性的差异。第五章是对整个研究进行总结。首先认为研究的理论创新是建构了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的评价标准,其次是在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开发了较高质量的化学空间能力的测评工具,并通过大样本的测试发现: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呈正态分布等实证研究的贡献。在此基础上,针对高中化学教学与命题,提出了策略方面的建议。最后,结过反思发现,本研究存在着研究对象还不够多元、研究方法过少和定量研究水平不高等不足,这也指明了未来深入研究的方向。
王伟[4](2020)在《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高中化学教师对化学的理解(即学科理解)是课程与教学领域一个业已存在但容易忽视的研究领域,本轮新课程改革将学科理解作为一个核心问题提出,也是因为其是新课程改革亟待研究的一个领域。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是一个是基础、典型的教师实践活动,它是教师进行深度教学的前提。本研究结合科学教师的学科知识、科学本质研究成果,从梳理化学学科本质出发,充分利用文本分析法、访谈法、调查法、观察法等多种教育研究方法,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概念、特点、研究向度等诸多要素进行了理论研究,构建了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5个维度、28个指标的评价标准。并以此为标准,从整体调查、具体内容观察两个层面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进行评价,剖析两种水平的特点,挖掘水平、特点背后的影响因素,对此提出多维度、全方位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提升对策。研究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作为基础的、典型的教师实践活动,其评价标准是多维度、多层次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不高、差异较大,其中青年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水平尤为薄弱;高中化学教师在对具体知识学科理解及教学的水平也不高、差异也较大,且关系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以制约因素为主,因此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具有复杂性。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问题研究的缘起与意义,对教师学科理解概念进行了辨析、界定,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文献综述,确定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一章论述了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PCK理论和深度教学理论进行梳理,研究认为教师学科理解与PCK理论有着紧密的关联,教师进行全面、系统地学科理解是其进行深度教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确定了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问题以及研究向度。第二章是建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评价标准。首先分析科学本质与学科本质的关系,提出学科本质的研究展望,并梳理得出感知、解释、应用、评价四个理解的进程。其次结合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本体论视角,从化学学科发展史中梳理出理解化学学科本质的5个维度,将之作为学科理解的维度,对这些维度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最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对8位专家进行开放式访谈,确定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的初步指标,并结合CVI效度检验法,向10位专家进行内容效度咨询,得到5个维度、28个指标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第三章是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整体水平及现状进行评价。研究首先设计调查问卷,根据问卷对1 1 89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调查,再分析调查得到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及现状,最后对此提出了宏观层面的提升对策。第四章是以“原电池”为例,制定高中化学教师对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评价标准。首先,研究对课程标准、高中化学教科书、高考题以及大学教科书中有关“原电池”内容的呈现形式和特点进行分析。其次,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跳出以上几种材料来分析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内容学科理解的生长点,从而确定每个指标“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第五章是对以“原电池”为例,对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层面的学科理解及其教学水平进行评价。研究遴选10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研究,经过29课时的录像观察、1154多分钟访谈,整理了 31万余字的访谈资料,最终得出10位教师在28个指标上的“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和学科理解教学水平,分析这两个水平的特点以及联系。进一步通过文本分析法得出其两个水平的影响因素及特点,得到一些有益的信息。第六章提出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研究认为需要重新审视教师学科理解与“素养为本”教学的关系,并结合具体案例提出教师“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三重认识境界。研究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只有补足自身学科理解认识上的短板,及时更新自身的学科理解认识,才有可能在教学中去实施相关内容,进而真正达成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素养课”教学目的。在此基础上,研究从个人领域、外部领域、实践领域、结果领域四个方面提出整合性的提升对策。在这其中,特别地提出了基于学科理解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基于学科理解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标准。第七章是本次研究的反思与展望,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再次简要介绍了本次研究的结果,提出了研究可能的创新点,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戚静[5](2020)在《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研究》文中提出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指明了高校各类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同向同行、协同建设的根本方向。2017年12月6日,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提升实施纲要》,提出“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提出是对现实问题的积极探索和回应,是正确理解立德树人的体现,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题中之义。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和核心目标,要求各门课程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下的育人导向,开展思政资源渗透,将思想政治教育从学科整体规划和布局进行顶层设计,形成课程支撑专业、专业支撑学科、各学科之间立体、交叉、全面的协同育人框架,让每一个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独特个体,承担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职责。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和述评,认为对于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内容体系的搭建、对育人机制的构建是本研究的着力点。理解和把握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内涵必须从其基本历程和理论依据入手,课程思政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发展变化,从建国后高校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和曲折发展到改革开放后的恢复与重建,再到课程思政最新的实践探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新的问题。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遵循,以实践论为出发点、认识论为着力点、价值论为落脚点,最终旨归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的发展的重要观念,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指向。同时,中西方协同理论以及马克思协作合力理论为高校课程思政做好协同建设也提供了理论依据。除此之外,教育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以及学科、跨学科、合作教育的理论也能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课程、专业、学科间实现共同育人提供科学基础。本文以现实问题为导向,选取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实践案例进行分析。2017年,上海市出台《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专项计划》,全面推广“课程思政”建设,启动整体试点校12所、重点培育校12所、一般培育校34所。考虑学校类别、优势学科、建设过程等各因素,选取了在整体试点校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四所高校做相关案例研究,分别是复旦大学(部属高校、“985工程”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上海大学(“211工程”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上海中医药大学(市属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上海师范大学(市属高校、师范特色高校),以上四所学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时间早、特色明显、侧重点不同,是各高校中的先行者和排头兵,具有较强的典型示范作用和分析研究价值。在分析中发现,上海四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有其鲜明特色,并取得了很多经验。同时也存在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脱节即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认识不足、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挖掘不够准确,课程思政中协同不够即课程内部协同不够、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协同不够、课程思政资源间协同不够,教师课程思政协同的意识与能力存在问题即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不强、教师课程思政的动力不足、教师课程思政的能力欠缺,课程思政协同中的机制不完善即课程思政协同的培育机制不健全、课程思政的保障机制不健全、课程思政的激励机制不健全、课程思政的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针对案例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实施中,必须首先要以立德树人理念为指导,坚持系统性与长期性相统一的原则、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适应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的原则,正确把握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其次要明确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责任主体,保证党对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主导权,发挥教师在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主体性,落实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和思政工作队伍在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执行力,并处理好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责任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本文试图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体系结构,构建知识、能力、价值三维目标贯通,学科、专业、课程三级协同,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通识课)、专业课三类课程协同的全课程育人体系;构建融合三类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结合三类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打通三类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的全过程育人体系;构建全员协同互联、协同互通、协同互动的育人体系。为保证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体系的良好运作,通过构建高校教师协同育人意识和能力培育机制、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教学实施与管理机制、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平台机制、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保障机制,实现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有序开展。最后,对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开展进行评价,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能走对方向、取得实效。本文根据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两个核心环节、一个关键过程和一个保障设计指标体系,即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对协同合作的评价,并提出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体系优化的措施,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构建评价的长效机制,以指标为参考,改进和完善课程思政的质量,以“三全育人”为指引,推进协同育人建设。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和核心目标,以课程为出发点,各门课程、各类课堂、所有教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下的育人导向,开展思政资源渗透,将思想政治教育从学科整体规划和布局进行顶层设计,致力于构建起内容体系完整、机制体制协同、可操作性强的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格局,使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理念在高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得到更加充分的运用。
张先波[6](2019)在《中学数学思想的培养研究 ——基于深度教学的视角》文中提出从原始的结绳记事,到对于数与形的重视;从楔形文字、象形文字的表达,到初等数学符号的出现;从面向生活实践的零散数学规律,到系统性的数学学科体系。数学这门古老的学科,在迈过其漫长的发展历史之后,在学校教学的过程中继续生根发芽。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数学不仅致力于传递古今中外的数学知识和定律,更重要的是在与学校生活中其他学科的交融过程中,使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领会数学思想,感悟数学之美。曾有学者指出,数学是关于美的学科,数学是关于艺术的学科,数学是不断反思发展的学科。数学之美,体现在其数字的变幻之美,体现在数学公式的平衡之美,体现在数学发现的探索之美,同时也蕴含在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所体会到的获得之美。数学同时还是关于思想的学科,历代数学家根据自己对相关数学领域的研究,不断充实数学思想库,在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实现数学学科的不断发展。关于数学是一门艺术还是一门科学性学科的争论至今仍然存在,数学是一门艺术体现在数学通过艺术化的语言、简练的公式表达,使得数学思想得以发展,数学学科也称为学科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数学是一门科学,数学的语言及表达要求精确而凝练地指出相应的意图,要求数学学习者和研究者对于相应数学思想的深刻化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做到运用时的精准化。数学同时是一门生活化的学科,原始的数学便发端于人们对于生活问题的解决过程。如古埃及数学文明的发展,便是由于尼罗河三角洲的河道淤积以及洪水泛滥等问题,迫使数学家开始研究淤积的面积,并提供相应的预测。数学的发展往往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数学发展的每一个重要阶段必然伴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也在顺应社会的需求。这一点在近现代数学发展史中得到了印证,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以及基础数学研究的日益专门化和数学教育的大众化等趋势,均是数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表现。无论是古典时期阿基米德的几何《原本》,还是现代数学家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和关键突破,均为数学的发展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前数学的发展,除了需要数学家和相关研究者持续不断的努力,同时需要学校教育培养出对数学感兴趣、能够领悟数学之美的人才。学校教育的产生,在人类历史上无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使得人类文明的传承有了相对规范化和制度化的途径。学校教育的产生以及与之相伴随的学科教育的发展,使得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成果能够分门别类的进行传递和发展。正如学者所言,我们的数学教育并非是使每个孩子的都成为数学家,而是要在他们心中埋下数学的种子,使他们感悟和理解数学之美。学科教学的过程,不应当只是知识的传递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科教学应该成为思想领悟的过程,成为数学知识向数学思想跨越的过程。数学知识的学习是数学思想领悟与获得的基础,是数学深度学习达成的必要前提。基于深度教学的视角探讨中学数学思想的培养过程意味着,从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等方面进行中学主要数学思想进行培养。从深度教学的视角而言,知识的结构分为符号表征、逻辑结构和意义系统三个层次。数学知识教学过程中,应当是超越知识的符号性教学和表层化教学,进而深入到知识的内部结构之中,使学生在领悟数学学科知识的结构的基础之上,获得数学思想的熏陶。从数学知识到数学思想,不仅是数学教学的飞跃式发展,同时也是教学走向深度的必然要求。当前对于学生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最终需要回归到各个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来,通过学科教学逐步渗透相应的学科思想,培养学生优秀的学科思维,进而促使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的提升。尤其是对于中学数学教学而言,中学处于义务教育阶段是学生相应学科思想学习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的数学思想学习尤其需要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课堂教学应当以学科思想,即重要的数学思想为线索,将数学知识串点成线成面。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经由学科思想的浸润,通常能够加深对于数学学科的认识,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以及促进其对于学科结构的把握。因而,数学思想的教学之于数学教学过程而言至关重要,从数学知识到数学思想的跨越是当前课堂教学应当关注的重点。同时,如何在中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以及数学思维品质,也是一线教师及研究者应关注的的问题之一。
迮顺珊[7](2019)在《基于“素养为本”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文中认为2014年3月,我国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意见》明确要求“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规划“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把“核心素养落实到各科教学中”。但是,在高考指挥棒下的课堂,大部分教师为了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实现教学容量的最大化,对教学内容处理依旧是采取“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方式,与时代所需要的素养型人才培养理念背道而驰。对于化学教师来说,如何将教学真正转向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轨道上来,是萦绕他们眼前的重要难题。教学设计是决定教学质量优劣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教育实验法和教育统计法,探讨了目前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背后的成因,而且尝试构建了“素养为本”的教学设计模式,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原则,并开发了基本概念课、基本理论课、元素化合物三种课型的化学教学设计案例,相应进行了教育实验。本文共分成5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从时代发展需求说明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梳理了核心素养、化学核心素养和教学设计的研究现状,呈现了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主要界定了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素养为本”课堂教学特征等概念,同时简要阐述了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调查工具的编制、实施及结果分析,调查了“素养为本”教学设计在一线教师群体中的渗透现状,发现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①对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较少;②教学设计理念不够与时俱进;③教学活动形式流于表面;④教学评价不够细化。第四部分为教学设计模式及策略,探讨了基于“素养为本”教学设计的模式及原则,并开发了3种课型的教学设计案例。第五部分为实验及策略分析,通过对两个知识基础、能力水平相当的班级进行教育实验,经过前测和后测的检验结果,证实了素养取向的教学设计对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提高有作用。第六部分为研究结论与反思,总结了本课题研究的成果,同时对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反思。本研究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化学的学科本质和学科价值,提出了基于“素养为本”教学设计的策略,主要包括六点:①增进化学学科的深入理解,提高化学学科理解的能力;②挖掘教学内容的素养内涵,制定明确的教学与评价目标;③创设真实具体的学习情境,提炼精准恰当的问题线索;④科学划分课堂的教学板块,设计层级递进的学习任务;⑤开发高水平实验探究活动,合理拓展教学设计深广度;⑥突出教学设计的整体规划,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刘云[8](2016)在《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践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但如果学生一直以被动接受的方式来获取知识,那么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必然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转变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教科书编写“应把‘数学探究’等活动恰当地穿插安排在有关的教学内容中”,让学生通过数学探究活动,“初步了解数学概念和结论的产生过程,体验数学研究的过程和创造的激情,提高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在该标准指导下编写而成的各套高中数学教科书,与传统数学教科书相比,在内容、体例、结构、组织等方面有较大变革。尤其是人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在教科书正文及附录中设计了众多的数学探究内容,为高中数学探究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课程资源。这种在教科书中设计探究内容以顺应知识转型社会背景的教科书编写新方式,给习惯了传统讲授式教学的高中数学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与实施者,教师的教学方式往往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使用教科书来教学的活动中教师同样居于主导的地位。面对课程改革中教师对新课程提倡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误解,所带来的用“学生通过记忆和练习接受导学案上的数学知识”来替代“学生依据教科书设计进行知识探究”的错误做法,研究教师主体对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具有了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论文围绕“高中数学教师是否会使用教科书中的这些探究内容?会如何使用这些探究内容?哪些因素影响了教师对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应该如何促进教师使用教科书中的探究内容?”等问题,以教师为主要对象,兼涉学生,对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进行了系统研究,一方面可揭示高中数学教学方式改革的推进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为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提供来自实践和实证的考量。本研究将教科书视为课程的载体,亦为教学的工具,兼具课程文本和教学活动文本的双重身份,其本质属性包括内容属性和教学属性,内容属性侧重的是教科书的编制取向、内容选取、内容编排与组织等方面的特征,关注的是教科书内容的课程价值取向;教学属性则指向教科书在教学设计、学习评价和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属性,是教科书所体现或潜在地有助于促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特性。借鉴教科书分析及使用研究的已有成果,本研究认为探究内容作为教科书中的一类特定内容,其亦具有特定的内容属性和教学属性。本研究从探究内容的教学属性出发,借鉴教学设计“教什么、怎么教、达到什么目标”的三维度架构,建构了探究内容的分析框架,并将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操作化界定为:教师选取探究内容、执行探究内容教学策略、实现探究内容教学目标的活动。本研究视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为微观领域内的课程实施,故而以TIMSS(国际数学与科学趋势研究)课程框架为理论基础,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导下,采取文献法、内容分析法、课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了人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编写特点及教师使用活动中对这些特点的践行,并探查了影响高中数学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因素,提出了促进高中数学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策略。具体而言,研究首先对课程文件、教科书中探究内容已有研究成果以及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进行综合研究,以构建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文本分析的框架。其次采用该框架分析了人教版(必修和选修2系列)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在内容呈现和探究对象、教学策略和教学目标等侧面的编写特点。再次基于内容分析的结论,使用课堂观察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收集样本教师使用探究内容时对这些特点的践行情况及影响因素的相关数据,并在数据三角检证的基础上归纳出样本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情况及影响因素。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促进高中数学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建议。研究主要获得了如下结论:其一,探究内容文本分析框架由3个维度(探究内容、教学策略、教学目标)8个类目组成,包括:呈现探究内容的栏目、探究的对象、探究的主体、探究的组织、探究的技能、探究的水平、探究目标的类型和呈现。其中多数类目分为若干子类,如探究的对象分为陈述性知识探究、程序性知识探究、知识创造性应用探究和知识模仿性应用探究,而探究的水平则分为问题起始型、论据起始型、结论起始型和论证起始型。其二,文本分析发现,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编写具有如下特点:在内容方面,教科书中设计了众多的探究内容,主要有两种呈现方式,章节正文中的思考、观察和探究小栏目,以及章节附录中的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信息技术应用和实习作业大栏目;它们以引入数学新知识为主要意旨,72.4%的探究内容以数学知识的探究为对象(其中以陈述性知识居多,占58.7%,程序性知识仅占13.7%),余下27.6%以数学知识的应用为探究对象(其中创造性应用占11.8%,而模仿性应用则占15.8%)。在教学策略方面,教师用书中对探究内容的指导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62.2%的目标设计陈述及39.0%的探究内容教学建议陈述主体包括学生);强调应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探究内容仅占18.1%,强调给予学生充足时间来探究的仅占2.0%,明确标注多人探究的仅占4.2%,其余则未指出学生探究的组织方式;探究技能以基础技能为主(占总技能频次的84.1%),综合技能为辅(占总技能频次的15.9%),接近半数(48.0%)的探究内容训练的探究技能超过2种,在基础技能中推理、观察、比较最受重视,分别在50.1%、20.3%、18.1%的探究内容中需要使用,最不受关注的是控制变量、下操作性定义和形成假设的探究技能,分别在0.6%,0.6%和1.5%的探究内容中受到使用;探究开放水平以结论起始型最多占81.5%,证据起始型次之占10.2%,论证起始型第三占6.0%,问题起始型最少占2.0%。在教学目标方面,73.1%的探究内容教学指导中陈述了教学目标,其中陈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比例最大,占到57.8%,陈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比例次之,比例为26.1%,陈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相对最少,占到了13.3%;探究内容目标在陈述时以内部过程为主,占52.7%;其次是既不陈述内部过程也不陈述外显行为的,占10.0%,仅陈述外显行为的排第三,占6.4%,余下的则为既陈述内部过程也陈述外显行为的,占4.0%。其三,样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具有如下特点:探究内容的选择与改编方面,正文中的探究内容选用比例较高,观察课例中89.6%的探究任务得到了选用,问卷调查中64.8%的样本教师反映选用了教科书中多数探究内容,相对而言附录中的探究内容选用较少;教师较少对探究内容进行改编,观察课例中58.0%的探究任务未经过教师的任何改编,且教师的改编往往弱化了课堂上的学生探究(占58.6%),教师访谈中有5人改编弱化学生探究,有2人改编加强了学生探究。探究内容的教学策略执行方面,学生主体性地位获得了一定体现,问卷调查中仅5.8%的教师喜欢选用教师讲解的方式,其余94.2%的教师倾向于给予学生一定探究机会,课堂观察中比例相当;教师倾向于师问生答的师生互动方式,问卷调查中84.7%的教师喜欢采取师问生答的方式来进行探究,课堂观察中这个比例为81.5%;学生更多运用基础探究技能来进行探究,问卷调查中教师选择让学生提问创造的比例最小,课堂观察中则综合技能使用频次仅占到9.8%;探究开放水平维度的考察则发现,学生的探究空间较小,课堂观察中探究任务的平均开放水平为2.23。探究内容的教学目标凸显方面,接受访谈的9位教师,叙述了自己在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时所关注的教学目标,有7位(77.8%)谈及知识与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有4位(44.4%)谈及过程与方法领域的教学目标,另有5位(55.6%)谈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的目标。其四,样本教师对探究内容的使用,受到来自教师自身、学生、教科书、学校环境和社会文化五个方面的影响:教师自身方面,65.6%的教师认可探究内容的编写意图是提供师生开展探究教学的素材,但仅52.4%的教师认可探究内容的探究任务应由学生来完成;72.4%的教师认同高中数学教科书中的探究内容,且对教科书中探究内容内容属性与教学属性的认同均值超过对配套资源的认同均值;处于5个探究内容关注阶段(信息、个人化、管理、结果、合作)的教师比例分别为39.8%、77.3%、58.0%、73.3%、86.5%,表明教师主要关注探究内容对自身带来的影响,探究内容使用对学生带来的影响和与其他教师就探究内容的使用进行合作等三个方面;另外教师的个体能力水平和经验亦会对探究内容的使用带来一定影响。学生方面,学生的认知和能力水平、学生的参与性、学生的已有经验与兴趣分别有71.1%、64.2%、61.1%的教师认同会对其探究内容使用带来影响,另有81.3%的教师反映班级人数太大,影响了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实施。教科书方面,探究内容对考试的重要性、探究内容是否符合教学的需求、探究内容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探究内容的难度、探究内容的启发性与必要性、探究内容的生活性、探究内容的可操作性等均会对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带来影响。学校环境方面教学时间紧、硬件条件缺乏、教学以知识为取向而非能力为本位及政策制度层面的文化如是否提供给探究内容使用有利政策和教研制度支持等,亦是制约探究内容使用的重要因素。社会文化方面,对探究内容使用的影响则来自于科举制度的考试文化传统、实用主义的功利文化环境和精耕细作的农业文化传承。其五,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从教师内在提升、教科书编制、学校环境改善以及社会整体文化等四个侧面提出促进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策略:教师提升策略方面,对探究内容的选取与改编,教师应依据探究主线来取舍教科书中探究内容、依据“探究的流畅性”来增加探究内容、依据“探究的明确性”来改编探究内容、依据“教学的现实性”来创生探究内容;对探究内容教学策略的执行,教师应树立合理的教科书使用观、从数学本质和数学探究的特征以及数学探究的方法技能出发来引导探究、正确认识数学探究过程与结果的双重性、并分清教师和学生在探究中的角色地位;对探究内容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应正确认识并合理呈现探究内容的教学目标。教科书的编制方面,应通过广泛调研来确定并明确指出探究内容编制的目的,并正视不同教科书位置中探究内容编制目的的差异;探究内容的选择应遵循价值性、探究性、操作性、趣味性、层次性、文化性等原则;探究内容的呈现则应遵循集中性、完整性、问题性、阶梯性、阅读性、指导性等原则。学校层面应转变仅围绕高考的教学取向并在教研活动中关注探究内容使用。社会文化层面则应做到全面认识高中数学教育培养目标、家长和社会大众切勿给予学校教育过多外部干涉、高考命题应转向关注问题解决能力。论文分为8章,绪论、文献综述、研究设计、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编写特点分析、高中数学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现状透视、高中数学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影响因素、促进教师使用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策略、研究的结论与思考。本研究的创新之处:1)研究首次对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编写特点和使用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主题新;2)研究着眼于教科书的教学属性,将高中数学教师对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视为探究内容教学设计意图的实施活动,从探究内容的选取、探究内容教学策略的执行和探究内容教学目标的凸显三个维度对其进行了探查,研究的视角新;3)研究采用TIMSS课程框架作为理论框架,通过研究证实了其对探究内容使用这一微观课程实施领域的解释力,亦发现了课程、教师、学生、学校和社会文化各个层面因素对教科书使用及教学实践活动影响的交互性,揭示了教科书使用是一复杂的教育现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并提出了促进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策略,研究结论新。本研究的不足之处:1)研究仅涉及TIMSS课程框架中三个层面课程中的两个——预期课程与实施课程,且仅关注教师主体对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未能够揭示探究内容使用的效果;2)研究采取多种工具收集数据,原始资料非常庞杂,掌握不易,故不排除数据分析时忽略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的“整体意义”,而只作了片面推断的可能性;3)研究受取样局限,故而更追求理解性和建设性的结论,而缺少一般量化研究的确定性、普遍性和推广性。
刘前树[9](2011)在《基于化学素养的高中化学知识教学研究》文中认为作为当前科学教育中的一个关键词,科学素养这一概念的进步意义体现在对教育对象的大众化和教育价值的全面化的追求。在我国当前的科学教育研究中,对科学素养的提倡与对传统知识教学的批判联系在一起,许多研究表现出超越知识、超越学科的倾向,对传统的分科知识教学的正当性提出了挑战。其中许多研究者基于不同的研究立场和视角,对科学素养内涵和外延作出了不同的解读,一些研究缺乏对文化、教育和学科等现实背景的考虑。在本土理科教学实践的背景中,作为目标追求的科学素养的培养与作为基本途径的知识教学需要抛弃对立、寻求契合。科学素养的目标追求如何转化为具体的学科教学实践不仅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涉及到理论的创新。本研究由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部分组成,理论研究部分包括第二章至第五章,核心问题是在文化、教育和学科的背景中,对科学素养予以明确的界定、阐释和具体化,提出化学素养的概念模型;实践研究部分包括第六章和第七章,核心问题是运用第一部分的理论框架,深入反思知识教学实践目标偏离的原因所在并指出可行的变革方向。化学素养模型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三:一是从文化的视角,在对中西科学教育价值观的历史演变、国内外有关科学素养的研究及中国当代文化特征考察的基础上,分析本土文化背景中科学素养应有的价值追求,主要结论是需要关注个体,关注科学实体内容以及建立在理解科学实体内容基础之上的科学理性精神的培养(第二章)。二是从教育的视角,提出了科学知识的演变机制并分析了其教育意义,在分析知识的演变机制和迁移机制的基础上提出理解科学知识是形成科学素养的必要条件,并在学校世界、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相互作用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指向本土教育实践的科学素养模型,认为科学素养各维度的发展统一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学校世界中的知识教学需要关注与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融合(第三章)。三是从学科的视角,从研究对象和方法、知识结构与本质和知识表征与交流等方面分析了化学知识的特殊性及其在发展科学素养中的特殊价值,提出在学科教育领域需要突出学科特征,融合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两种思路(第四章)。由此提出存在着“基础性化学素养”、“学术性化学素养”‘文化性化学素养”三种不同类型的化学素养,并用三角双锥模型分析了其结构。认为不同类型的化学素养在不同维度虽各有侧重,但都包括了“化学基本观念”、“化学过程”、“化学文化”和“对化学的态度”四个维度,四个维度的发展统一在化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第五章)。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知识的演变机制为基本线索,运用化学素养概念模型以案例形式分析了教科书的知识呈现、教师共同体的知识约定、教师个体的知识改造及学生的知识内化等高中化学知识教学中的基本问题。认为新课程改革之后,学校化学知识并未发生实质的转变,这是因为学校化学知识带着特定教育文化的烙印,而提升学生化学素养依赖于“学校化学知识”的合理性(第六章)。在此基础上,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为例,分析了当前化学知识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化学素养的课堂教学设计模型,强调教学设计由“基于考纲的教学设计”转向“基于化学素养的教学设计”,内容的重构由“习题化改造”转向“素养化改造”,任务的设计由“形式的合理性”转向“内容的合理性”(第七章)。
常诗音[10](2019)在《基于模型认知下高中化学教学中思维模型建构的研究》文中认为思维模型的建构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和认知手段。在教学中,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必备的化学知识和书本内容之外,还要渗透并培养学生学习的科学方法。建构思维模型,有助于学生明白知识获取的本质,同时理解抽象的概念理论知识,并在科学探究的实验过程中,探寻现象的实质,提升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通过相关文献的查阅和整理、分析,以高中化学教学中思维模型建构的研究为主线,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界定了模型、思维、思维模型、模型建构的相关概念;通过问卷调查法,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修改并编制学生与教师问卷,了解学生在化学教学中对思维模型建构的基本情况和教师对中学生思维模型渗透与培养的现状调查,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给出初步的教学建议。通过文献和调查分析,提出思维模型建构的有效教学策略为基于物质类别和价态规律建构元素化合物的思维模型,基于核心知识体系建构概念和理论的思维模型,以实验为导向建立科学探究的思维模型,创设真实情境建立问题解决的思维模型,设置活动任务促进思维模型的建立五大教学策略。采用教育实验法,设置实验班和对照班,通过设计实施具体的教学案例,运用SPSS软件定量的分析教学效果,对比分析前后测化学成绩。由数据可知,在化学教学中建构思维模型,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成绩;通过学生访谈,了解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建构思维模型的方法对他们的学习兴趣、态度、思维方式及习惯等方面的影响,表明建构思维模型的方法能提升学生的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根据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结果,得出建构化学思维模型的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还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掌握化学核心知识,提升问题解决的能力和思维能力,证实了在化学教学中进行思维模型建构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当然,本研究还存在着许多局限和有待完善之处,在今后的教学研究中将继续对本研究进行不断的丰富和改进。
二、运用“实践—认识—实践”规律指导化学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用“实践—认识—实践”规律指导化学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CPUP模型视角下化学优质课堂中逻辑性和参与性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研究缘起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一、从特级教师的研讨说起 |
二、特级教师的观点实录 |
三、对教师观点的内容分析 |
四、分析结果 |
第二节 相关研究 |
一、逻辑、参与和有效教学的关系研究 |
二、课堂教学的内在逻辑性的相关研究 |
三、课堂外在参与性的相关研究 |
四、“课堂研究”的现状分析 |
第三节 启示 |
一、课堂教学视角下教学逻辑的现实分析 |
二、学生参与是开展有效教学的核心 |
三、逻辑性和参与性在高效课堂中的联系与统一 |
四、基于课堂研究逻辑性和参与性的意义 |
第二章 研究的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的问题 |
一、课堂教学视角下教学逻辑相关的研究问题 |
二、课堂教学视角下学生参与的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CPUP课堂解构模型的构建与解读 |
一、透析课堂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 |
二、课堂教学内容的层级性 |
三、课堂教学过程的行为系统 |
四、系统观下的CPUP课堂教学解构模型 |
第二节 “教学逻辑”概念的建构与解析 |
一、课堂教学逻辑的内涵 |
二、课堂教学逻辑的要素与结构 |
三、课堂教学逻辑概念的可操作性定义 |
第三节 课堂参与性概念的界定 |
一、课堂教学视角下学生参与的内涵与结构 |
二、学生参与是制约教学逻辑动态转化的条件 |
三、学生参与是影响教学逻辑实现优化的因素 |
第四章 化学优质课中教学逻辑的表征与特征分析Ⅰ:表征 |
第一节 CPUP模型下课堂教学逻辑的梳理 |
一、课堂教学联结关系的梳理框架 |
二、解构课堂,描述教学过程 |
三、板块间教学逻辑关系的梳理 |
四、活动组织的逻辑关系的梳理 |
五、基元活动的教学行为组织逻辑的梳理 |
第二节 学科逻辑下课堂教学逻辑评析视点的本源分析 |
一、科学概念形成的逻辑规则 |
二、科学概念形成过程中的科学认识活动和方法规则 |
三、提炼课例研究的分析视点 |
第三节 学科逻辑下课堂教学逻辑的评析框架 |
一、视点 1:从课堂内容组织探寻课堂内的知识结构关系 |
二、视点 2:从内容线索探寻课堂中概念自身的形成过程 |
三、视点 3:从教学活动展开过程挖掘课堂中的科学认识要素 |
四、视点 4:从教学行为组织探寻课堂中的科学方法要素 |
第五章 化学优质课中逻辑性的表征与特征分析Ⅱ:特征分析 |
第一节 案例研究的整体设计 |
一、研究问题、假设与内容说明 |
二、研究方法说明 |
三、研究个案的选择 |
四、优质课的分析过程说明 |
第二节 典型案例分析:“气体摩尔体积” |
一、课例基本情况 |
二、课堂中体现的知识结构关系 |
三、课堂中概念的形成过程 |
四、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科学认识要素 |
五、教学行为组织中的科学方法要素 |
第三节 典型案例对比分析:“弱电解质的电离”与“电离平衡” |
一、课例基本情况 |
二、课堂中体现的知识结构关系的对比 |
三、课堂中概念的形成过程对比 |
四、教学活动中的科学认识要素对比 |
五、介入科学方法的行为组织逻辑对比 |
第四节 化学优质课堂中教学系统联结关系的特征表现 |
一、优质课堂中板块间的联结特征 |
二、优质课堂中单元系统间的联结特征 |
三、优质课堂中基元系统内的联结特征 |
四、对教学系统联结关系优化设计的反思 |
第五节 化学优质课中教学逻辑的学科性特征表现 |
一、课堂中知识内容的组织结构与科学概念的知识结构对比 |
二、课堂中概念的形成活动与科学概念的认识过程对比 |
三、教学活动与科学认识活动的对比 |
四、知识的逻辑形式在微观教学层面的缺失 |
五、启示与思考 |
第六章 基于CPUP模型的课堂参与性的表征与特征分析Ⅰ:表征工具 |
第一节 学生课堂参与性表征框架的设计依据 |
一、表征框架要体现学生参与的内涵结构 |
二、尽量保持表征框架具有可操作性。 |
三、基于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 |
第二节CPUP模型视角下学生参与性表征框架的构建 |
一、重构观察单元的思考 |
二、基元系统中学生参与性指标的表征框架 |
三、表征框架的效果检验 |
第七章 基于CPUP模型的课堂参与性表征与特征分析Ⅱ:特征分析 |
第一节 研究数据整理:课堂描述与表征 |
一、选择研究样本 |
二、研究数据的整理:课堂描述、表征、分析 |
第二节 优质课堂的整体参与性的特征分析 |
一、数据的描述与信度分析 |
二、优质课在四个维度上参与程度的独立描述 |
三、优质课中学生参与情况的综合描述 |
第三节 参与程度在不同课例类型间的差异比较 |
一、不同类型课例中参与广度的差异分析 |
二、不同类型课例中参与方式的差异分析 |
三、不同类型课例中参与充分度的差异分析 |
四、不同类型课例中参与态度的差异分析 |
五、概念类课型与元素化合物类课型中参与情况的差异比较 |
六、初中课与高中课中参与情况的差异比较 |
第四节 参与程度与内容类型间关系分析 |
一、参与程度与内容重要性程度的匹配性 |
二、不同类型内容的参与特点分析 |
第五节 结论与启示 |
一、研究结论:化学优质课的学生参与性特征 |
二、启示:提升课堂学生参与性的对策 |
第八章 5节同课异构型优质课的综合评析 |
第一节 课堂宏观层面上的综合评析 |
一、课堂逻辑结构的对比 |
二、学生课堂参与的对比 |
三、特征归纳与反思 |
第二节 课堂微观层面上的综合评析 |
一、选择具体分析对象 |
二、逻辑组织的对比 |
三、学生活动参与的微观分析 |
四、特征归纳与反思 |
第三节 优质课堂应然性特征的理性思考 |
一、优质课堂具有“内外兼修”的契合性特征 |
二、优质课符合内在深度统整外在广度的设计要求 |
三、优质课堂保证“内外兼修”的策略要求 |
结论 |
一、缘于课堂,寻出研究的问题与起点 |
二、长于课堂,探寻优质课堂的特征表现 |
三、归于课堂,归纳并思考优质课堂的应然特点 |
四、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及矫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 |
二、研究的意义 |
(一) 有助于达成《纲要》陈述的学习能力目标 |
(二) 有助于深层剖析应试教育的原因 |
(三) 有助于提升学生化学学习能力 |
三、文献综述 |
(一) 有关概念的界定 |
(二) 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 |
(一) 研究的目标 |
(二) 研究的内容 |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五、研究方法 |
(一) 文献分析与比较 |
(二) 问卷调查 |
(三) 诊断测验法 |
(四) 出声思维法 |
(五) 作品分析法 |
(六) 实验法 |
(七) 统计法 |
六、研究框架与理论创新 |
第一章 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的理论基础 |
一、化学学习负迁移的特征 |
(一) 广泛性 |
(二) 肤浅性 |
(三) 顽固性 |
(四) 自发性 |
(五) 特异性 |
(六) 表象性 |
(七) 隐蔽性 |
(八) 重叠性 |
(九) 复杂性 |
二、化学学习负迁移的诊断 |
(一) 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的涵义 |
(二) 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的理论基础 |
(三) 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的原则 |
第二章 化学学习负迁移的研究过程 |
一、研究对象与载体 |
(一) 化学学习负迁移 |
(二) 化学学习负迁移研究载体的选取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整体研究思路 |
(二) 具体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 化学学习负迁移问卷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二) 平行班级实验结果统计与分析 |
(三) 化学学习负迁移产生原因统计 |
第三章 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研究 |
一、化学理论性知识的特点 |
(一) 高度的概括性 |
(二) 有效的思维促成性 |
(三) 良好的科学教育性 |
二、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实证研究 |
(一) 教学方式 |
(二) 训练因素 |
(三) 学业成绩 |
(四) 性别因素 |
三、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因素分析 |
(一) 学生元认知结构缺失 |
(二) 学生前概念的误导 |
(三) 学生需要诱因异化 |
(四) 学生记忆定势干扰 |
(五) 学生迷思概念影响 |
(六) 学习概括能力欠缺 |
(七) 教学迁移知识匮乏 |
(八) 师生过度情境化 |
(九) 学科特征取向繁杂 |
四、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学策略 |
(一) 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导策略 |
(二) 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学习策略 |
第四章 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研究 |
一、化学事实性知识的特点 |
(一) 基础性 |
(二) 生活化 |
(三) 繁杂性 |
二、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实证研究 |
(一) 教学方式 |
(二) 训练因素 |
(三) 学业成绩 |
(四) 性别因素 |
三、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因素分析 |
(一) 学生思维阶段局限 |
(二) 学生学习习惯不良 |
(三) 学生理解定势诱发 |
(四) 学生简单认知差异 |
(五) 学生类比定势引起 |
(六) 学生近因现象影响 |
(七) 师生“法蒂玛法则” |
(八) 教师情感教育缺失 |
(九) 教师教材处理不当 |
(十) 教师教导方法呆板 |
(十一) 教材内容抽象难懂 |
四、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学策略 |
(一) 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导策略 |
(二) 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学习策略 |
第五章 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研究 |
一、化学技能性知识的特点 |
(一) 抽象性 |
(二) 探究性 |
(三) 方法性 |
二、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实证研究 |
(一) 教学方式 |
(二) 训练因素 |
(三) 学业成绩 |
(四) 性别因素 |
三、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因素分析 |
(一) 学生认知风格差异 |
(二) 学生学习方法不当 |
(三) 学生知识理解错误 |
(四) 学生操作定势固化 |
(五) 学生图示定势固化 |
(六) 教师迁移意识淡薄 |
(七) 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
(八) 教学功利主义明显 |
(九) 教材呈现顺序不妥 |
(十) 学生实验技能固化 |
(十一) 学校实验条件简陋 |
四、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学策略 |
(一) 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导策略 |
(二) 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学习策略 |
第六章 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研究 |
一、化学问题解决的特点 |
(一) 理解的多元化 |
(二) 类型的多样性 |
(三) 机制的复杂性 |
二、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的实证研究 |
(一) 教学方式 |
(二) 训练因素 |
(三) 学业成绩 |
(四) 性别因素 |
三、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的因素分析 |
(一) 学生表征能力欠缺 |
(二) 学生思维定势趋向 |
(三) 过度训练导致僵化 |
(四) 学生分析能力欠缺 |
(五) 学生直觉定势困扰 |
(六) 学生心理状态不佳 |
(七) 学生解题方法缺失 |
(八) 化学反应阶段隐喻 |
(九) 思维“相似块”膨胀 |
(十) 试题设置“陷阱”所致 |
四、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矫正的教学策略 |
(一) 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矫正的教导策略 |
(二) 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矫正的学习策略 |
第七章 研究总结 |
一、研究结论 |
(一) 隐蔽与顽固:化学学习负迁移普遍存在 |
(二) 试验与分析:化学学习负迁移诱因繁杂 |
(三) 策略与方法:化学学习负迁移可诊可矫 |
(四) 评价与标准:化学学习负迁移诊矫依据 |
二、研究反思 |
(一) 化学学习负迁移理论尚待进一步完善 |
(二) 化学学习负迁移心理层面的成因尚待进一步研究 |
(三) 化学学习负迁移试验尚待进一步深入 |
(四) 化学学习负迁移诊矫尚待进一步开展 |
附录 |
附录一:关于迁移规律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应用情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二:化学理论性知识负迁移诊断性测验 |
附录三:化学事实性知识负迁移诊断性测验 |
附录四:化学技能性知识负迁移诊断性测验 |
附录五: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诊断性测验 |
附录六:常见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案例 |
附录七:作者读博期间科研情况统计 |
参考文献 |
(3)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测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空间能力”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
二、STEM领域中的空间能力 |
三、化学空间能力的界定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心理学对空间能力的研究 |
二、化学学习中的空间能力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化学空间能力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化学空间问题的科学哲学基础 |
一、化学空间概念及其演变过程 |
二、原子论分子学说的演变过程 |
三、化学键理论的发展:从路易斯到鲍林 |
第二节 科学教育中的视觉化 |
一、视觉化的概念 |
二、视觉化的作用 |
三、学生的“元视觉化能力” |
第三节 化学教育中的三重表征 |
一、化学表征 |
二、三重表征理论视角下的化学教学 |
第二章 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评价标准的建构 |
第一节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
第二节 评价标准的初步建构 |
一、评价标准的理论基础 |
二、评价标准的具体内容 |
第三节 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评价标准的德尔菲法研究 |
一、德尔菲法 |
二、研究过程 |
三、研究结果 |
第四节 评价标准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 |
第三章 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测评工具的开发 |
第一节 测评工具开发的教育测量理论基础 |
第二节 测评工具的开发路线 |
第三节 测评工具的项目设计 |
一、测评工具的编制 |
二、测评工具的质量检验及改进 |
第四章 大样本测评实施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一节 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测评的实施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数据分析 |
第二节 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测评的研究结果 |
一、测评数据的总体统计 |
二、测评数据的微观分析 |
三、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化学空间能力上的差异 |
四、不同年龄的学生在化学空间能力上的差异 |
五、不同层次学校的学生在化学空间能力上的差异 |
六、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在化学空间能力上的差异 |
第五章 研究总结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理论创新 |
二、实证贡献 |
三、实践策略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一、研究对象需要扩大 |
二、研究方法需要丰富 |
三、研究水平需要提高 |
附录 |
附录一 “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的评价标准”的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二 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测评试卷(初选) |
附录三 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测评试卷(第一轮) |
附录四 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测评试卷(第二轮)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致谢 |
(4)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概念界定 |
一、理解 |
二、学科 |
三、学科理解 |
四、学科理解水平 |
五、学科理解水平评价 |
六、相近概念辨析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研究现状框架的确立 |
二、化学等学科的理解研究 |
三、学科本质的理解研究 |
四、课程理解的研究 |
五、化学学科理解及发展演变 |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的内容 |
二、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教师学科理解理论基础与研究向度 |
第一节 PCK理论 |
一、学科知识概念及特点 |
二、学科知识与PCK |
三、学科知识与教师资格认定 |
四、学科知识与教师发展 |
五、学科知识测评研究 |
六、研究启示 |
第二节 深度教学理论 |
一、深度教学的概念 |
二、深度教学的特征 |
三、深度教学的启示 |
第三节 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及问题检视 |
一、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分析 |
二、教师学科理解的问题检视 |
第四节 教师学科理解的研究向度 |
一、教师学科本质的特征 |
二、教师学科理解的表征 |
三、教师学科理解的评价 |
四、教师学科理解的价值 |
第二章 化学学科理解的内涵及水平标准构建 |
第一节 学科本质理解—化学学科理解的起点 |
一、理解缘起: 科学本质理解的研究困境 |
二、学理分析: 理解研究转向的可行依据 |
三、研究维度: 学科本质理解的研究展望 |
四、结语 |
第二节 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的标准构建 |
一、从化学史中探寻学科本质的可行性分析 |
二、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原则 |
三、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的要素内涵 |
四、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的历史探寻与内容呈现 |
五、化学学科理解内容的其它解读 |
第三节 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的效度检视 |
一、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一轮专家咨询过程 |
二、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二轮专家咨询过程 |
第三章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调查方案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调查工具 |
第二节 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调查实施与结果分析 |
一、调查的过程分析 |
二、调查的分析过程 |
三、调查的主要结论 |
四、调查的主要启示 |
第四章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的水平划分——以“原电池”为例 |
第一节 高中化学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起点分析—以“原电池”为例 |
一、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
二、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
三、高考试题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
四、大学化学教科书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
五、研究小结 |
第二节 高中化学具体知识学科理解的水平分析——以“原电池”为例 |
一、化学学科价值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及水平划分 |
二、化学学科方法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
三、化学知识结构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
四、化学知识获取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
五、化学知识本质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
六、研究小结 |
第五章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测查—一以“原电池”为例 |
第一节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研究总体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设计 |
三、研究过程 |
第二节 基于学科理解的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教学水平分析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二、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教学水平的解读与分析 |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教学表现水平研究的结论 |
第三节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分析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二、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的分析过程 |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的研究结论 |
第四节 影响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的因素分析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二、影响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的因素解读 |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影响因素分析的结论 |
第六章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 |
第一节 重新审视教师学科理解与素养为本的教学 |
一、教师要重新审视素养为本的化学知识教学 |
二、教师学科理解要关照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 |
三、学科理解须纳入教师成长的专业发展指标 |
第二节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 |
一、个人领域的提升对策 |
二、外部领域的提升对策 |
三、实践领域的提升对策 |
四、结果领域的提升对策 |
五、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理论研究结论 |
(一)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是基础的、典型的教育实践活动 |
(二)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需要多维、多层的评价标准 |
二、实证研究结论 |
(一)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的差异较大 |
(二)青年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水平普遍较弱 |
(三)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具体水平较为薄弱 |
(四)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受多种因素制约 |
(五)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具有复杂性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一、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二、研究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学科理解维度的效度评价量表 |
附录二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建构表 |
附录三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现状的问卷调查 |
附录四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诊断表 |
附录五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内容学科理解水平的访谈提纲 |
附录六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诊断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研究中主要概念的厘定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一)高校课程育人与课程思政相关研究 |
(二)高校协同育人相关研究 |
(三)国外高校课程育人的相关研究 |
(四)课程思政相关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基本历程和理论基础 |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基本历程 |
(一)新中国成立后高校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和曲折发展 |
(二)改革开放后高校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恢复与重建 |
(三)2014 年以来以上海高校为代表的课程思政最新实践探索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二)协同相关理论 |
(三)教育学相关理论 |
第二章 上海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现状研究 |
一、上海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案例选择及建设情况研究 |
(一)上海四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分析 |
(二)上海四所高校课程思政具体课程分析 |
(三)上海四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特色 |
(四)上海四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可汲取的经验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
(一)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脱节 |
(二)高校课程思政中协同不够 |
(三)高校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与能力存在问题 |
(四)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机制不完善 |
第三章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基本原则与责任主体 |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基本原则和逻辑关系把握 |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基本原则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逻辑关系把握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责任主体 |
(一)保证党对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主导权 |
(二)发挥教师在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主体性 |
(三)落实职能部门、二级学院、思政工作队伍在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执行力 |
(四)处理好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责任主体之间的关系 |
第四章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体系与机制构建 |
一、构建全课程、全过程、全员协同育人体系 |
(一)构建全课程协同育人体系 |
(二)构建全过程协同育人体系 |
(三)构建全员协同育人体系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机制构建 |
(一)高校课程思政教师协同育人意识和能力培育机制构建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教学实施与管理机制构建 |
(三)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平台机制构建 |
(四)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保障机制构建 |
第五章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评价探索 |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评价 |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的内涵与特征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的核心、关键与保障 |
(三)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的指导理念和评价环节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依据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设计 |
(三)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 |
(四)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三、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体系优化的措施 |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构建评价的长效机制 |
(二)以指标为参考,改进和完善课程思政的质量 |
(三)以“三全育人”为指引,推进协同育人建设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中学数学思想的培养研究 ——基于深度教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数学育人价值实现与当前课堂教学实施的矛盾 |
二、数学学科思想教学与当前教学变革的错位 |
三、学生深度学习达成与课堂教学效果的偏离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一) 关于数学课程的研究 |
(二) 关于数学知识及其教学的研究 |
(三) 关于学科思想方法的研究 |
(四) 关于数学思想的研究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数学思想:内涵与意义 |
第一节 数学思想的发展回溯 |
一、数学思想的发展历史及阶段 |
二、我国数学思想在教学中的发展 |
第二节 数学思想的含义 |
第三节 数学思想的特征分析 |
一、内隐性 |
二、连续性 |
三、可迁移性 |
第四节 数学思想的价值分析 |
一、数学思想的教学价值 |
二、数学思想的发展价值 |
三、数学思想的应用价值 |
第二章 中学主要数学思想及相关概念辨析 |
第一节 数学发展史上的主要数学思想 |
第二节 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思想 |
一、数形结合思想 |
二、分类讨论思想 |
三、转化或化归思想 |
四、类比或递推思想 |
五、构造或建模思想 |
第三节 相关概念辨析 |
一、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 |
二、数学能力与数学思想 |
三、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 |
四、数学素养与数学思想 |
第三章 当前中学数学思想教学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学数学思想教学现状调查的描述分析 |
一、中学数学教师思想教学的基本情况 |
二、中学教师数学思想教学现状 |
第二节 中学教师数学思想教学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教师自身对于数学思想的认知 |
二、学生数学学习的阶段性与连续性 |
三、教材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联性 |
四、教学活动组织的适切性 |
第三节 问题与讨论 |
第四章 基于深度教学的中学生数学思想建立过程 |
第一节 中学生数学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以观察能力为基础 |
二、以猜想能力为辅助 |
三、论证思维的建立 |
第二节 深度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
一、深度学习之内涵 |
二、深度学习与数学思想的建立 |
三、深度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
第三节 深度教学以促进数学思想的培养 |
一、深度教学之意涵 |
二、深度教学与数学思想的建立 |
三、深度教学以促进数学思想的培养 |
第五章 中学数学思想及其培养策略 |
第一节 学科思想的特性与数学思想的价值 |
一、学科思想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
二、数学思想的学科意蕴 |
第二节 中学主要数学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中学数学思想培养所必备的学习经历 |
二、中学数学思想培养的教学过程 |
三、中学主要数学思想的培养 |
第三节 中学主要数学思想的培养策略 |
一、分类讨论思想的培养策略 |
二、数形结合思想的培养策略 |
三、转化或化归思想的培养策略 |
四、递推或类比思想的培养策略 |
五、构造或建模思想的培养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基于“素养为本”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紧跟信息时代教育改革的步伐 |
1.1.2 现实需要: 响应化学课堂教学变革的诉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 |
1.3.2 关于化学核心素养的研究 |
1.3.3 关于教学设计的研究 |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2 研究的理论依据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核心素养的界定 |
2.1.2 学科核心素养的界定 |
2.1.3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
2.1.4 “素养为本”的化学课堂教学特征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2.2.2 有意义学习理论 |
3 基于“素养为本”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调查 |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1.1 调查研究的目的 |
3.1.2 调查研究的程序 |
3.1.3 问卷内容的设计 |
3.1.4 调查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
3.1.5 被调查者的选择 |
3.2 调查问卷的实施及结果 |
3.2.1 调查问卷的实施 |
3.2.2 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
3.3 现存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3.3.1 基于“素养为本”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2 基于“素养为本”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问题的成因分析 |
4 基于“素养为本”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模式及案例 |
4.1 基于“素养为本”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模式 |
4.2 基于“素养为本”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 |
4.2.1 情境性原则 |
4.2.2 层次性原则 |
4.2.3 科学性原则 |
4.2.4 开放性原则 |
4.3 基于“素养为本”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案例 |
4.3.1 基本理论课案例——《电解池》 |
4.3.2 基本理论课案例——《化学平衡的移动》 |
4.3.3 基本概念课案例——《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
4.3.4 元素化合物课案例——《铁的重要化合物》 |
5 基于“素养为本”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实验及策略 |
5.1 实验方法及对象 |
5.2 实验设计及效果 |
5.2.1 前测 |
5.2.2 后测 |
5.3 基于“素养为本”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
5.3.1 增进化学学科的深入理解,提高化学学科理解的能力 |
5.3.2 挖掘教学内容的素养内涵,制定明确的教学与评价目标 |
5.3.3 创设真实具体的学习情境,提炼精准恰当的问题线索 |
5.3.4 科学划分课堂的教学板块,设计层级递进的学习任务 |
5.3.5 开发高水平实验探究活动,合理拓展教学设计深广度 |
5.3.6 突出教学设计的整体规划,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
6 研究结论与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设计现状调查 |
附录2: 《化学反应原理》部分模块测试卷(前测) |
附录3: “电解池”测试卷(后测) |
附录4: 实验班学生访谈提纲 |
致谢 |
(8)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研究教科书使用的原因 |
1.2.2 研究高中数学教科书使用的原因 |
1.2.3 研究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使用的原因 |
1.3 研究的问题与目的 |
1.4 研究的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与现实意义 |
1.5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对教科书本质属性的探讨 |
2.1.1 教科书的本质 |
2.1.2 教科书的属性维度 |
2.2 教师使用教科书研究的述评 |
2.2.1 教师使用教科书的内涵 |
2.2.2 教师使用教科书研究的视角 |
2.2.3 教师使用教科书的情况 |
2.2.4 影响教师使用教科书的因素 |
2.3 探究教学研究述评 |
2.3.1 一般探究教学理论的研究概览 |
2.3.2 数学探究教学的研究述评 |
2.4 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相关研究述评 |
2.4.1 一般学科教科书中探究内容文本分析及使用研究 |
2.4.2 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文本分析及使用研究 |
2.5 已有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的理论框架 |
3.2 研究的基本思路 |
3.3 研究的方法选取 |
3.3.1 质性为主量化为辅的研究策略 |
3.3.2 研究使用的具体方法与工具 |
3.3.3 调研数据三角互证思路 |
3.4 研究的对象选择 |
3.4.1 教科书的选择 |
3.4.2 教师样本的选择 |
3.5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
3.5.1 研究的信度 |
3.5.2 研究的效度 |
3.6 研究的伦理保障 |
第4章 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编写特点分析 |
4.1 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分析框架 |
4.1.1 数学课程标准中与探究内容相关的描述 |
4.1.2 文本分析框架的建构 |
4.1.3 数据编码方式的说明 |
4.2 探究内容的呈现及探究的对象 |
4.2.1 呈现探究内容的栏目分布 |
4.2.2 探究的对象侧重:以知识探究为主 |
4.3 探究内容的教学策略偏向 |
4.3.1 探究的主体:教师用书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
4.3.2 探究的组织:教师用书较少关注探究内容的教学组织 |
4.3.3 探究的技能:探究内容编写以基础探究技能的训练为主 |
4.3.4 探究的开放水平:往往从结论的获取进入探究 |
4.4 探究内容的教学目标指导 |
4.4.1 目标在三个维度的分布 |
4.4.2 目标陈述“内部&外显”的侧重 |
4.5 本章小结 |
4.5.1 探究内容编写的主要特点 |
4.5.2 探究内容编写存在的主要问题 |
4.5.3 文本分析获得的探究内容使用及其研究启示 |
第5章 高中数学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现状透视 |
5.1 调研数据分析的说明 |
5.1.1 调研数据的分析框架 |
5.1.2 调研数据的量化单位 |
5.2 探究内容的选取与改编 |
5.2.1 内容选取:正文中的探究内容选用比例较高 |
5.2.2 内容改编:教师对探究内容的改编程度普遍较低 |
5.3 探究内容教学策略的执行 |
5.3.1 探究主体:学生主体性地位获得了一定体现 |
5.3.2 探究互动:倾向于师问生答的师生互动方式 |
5.3.3 探究技能:学生更多运用基础探究技能 |
5.3.4 探究开放水平:学生的探究空间较小 |
5.4 探究内容教学目标的凸显 |
5.4.1 从探究内容的选用看探究内容教学目标的凸显 |
5.4.2 从探究策略的执行看探究内容教学目标的凸显 |
5.4.3 从教师访谈看探究内容教学目标的凸显 |
5.5 本章小结 |
5.5.1 探究内容使用的主要特点 |
5.5.2 探究内容使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6章 高中数学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影响因素 |
6.1 教师的因素 |
6.1.1 教师对探究内容的理性认识 |
6.1.2 教师对探究内容的认同感 |
6.1.3 教师对探究内容的关注阶段 |
6.1.4 教师已有的教学经验 |
6.1.5 教师个人的教学能力 |
6.2 学生的因素 |
6.3 教科书的因素 |
6.4 学校环境的因素 |
6.4.1 教学时间的因素 |
6.4.2 硬件条件的因素 |
6.4.3 学校文化的因素 |
6.5 社会文化的因素 |
6.5.1 科举制度的考试文化 |
6.5.2 实用主义的功利文化 |
6.5.3 精耕细作的农业文化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促进教师使用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策略 |
7.1 教师内在提升对策 |
7.1.1 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取舍与改编原则 |
7.1.2 教科书中探究内容教学策略的执行原则 |
7.1.3 教科书探究内容教学目标的达成原则 |
7.2 教科书探究内容的编写原则 |
7.2.1 明确探究内容编制目的 |
7.2.2 探究内容的选择原则 |
7.2.3 探究内容的呈现原则 |
7.3 学校内部环境的转变趋向 |
7.3.1 教学取向应跳离仅围绕高考的窠臼 |
7.3.2 知识探究应成为教研活动的关注焦点 |
7.4 社会文化的合理状态 |
7.4.1 对高中数学教育培养目标的认识应全面 |
7.4.2 家长和社会大众切勿给予学校教育过多外部干涉 |
7.4.3 高考命题应关注问题解决能力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的结论与思考 |
8.1 研究的结论 |
8.2 研究的反思 |
8.3 研究的不足 |
8.4 研究的展望 |
8.5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文本分析记录表 |
附录2 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使用调查问卷 |
附录3 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使用课堂观察表 |
附录4 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使用访谈提纲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9)基于化学素养的高中化学知识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反思“超越知识的科学素养观”:科学素养与科学知识的关系 |
1.1.2 反思“超越学科的科学素养观”:科学素养与学科学习的关系 |
1.1.3 反思“知识及知识教学理论”: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困境 |
1.2 问题的界定 |
1.2.1 问题的逻辑分析 |
1.2.2 核心概念分析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2章 本土文化与科学素养 |
2.1 中西科学教育价值观的历史考察 |
2.1.1 19世纪后半叶 |
2.1.2 20世纪初 |
2.1.3 20世纪中叶 |
2.1.4 小结 |
2.2 科学素养的理论框架 |
2.2.1 科学素养概念的历史演变 |
2.2.2 科学素养的合法性研究:为什么需要科学素养? |
2.2.3 科学素养的合理性研究:什么是科学素养? |
2.2.4 小结 |
2.3 中国本土文化视野下的科学素养 |
2.3.1 科学与本土文化的双向适应与改造 |
2.3.2 本土文化影响下的科学观和科学教育价值观 |
2.3.3 本土文化视野下科学素养的价值追求 |
2.3.4 小结 |
第3章 科学知识与科学素养 |
3.1 科学知识演变的基本框架 |
3.2 从“研究的科学”到“学科的科学”:学科化过程 |
3.2.1 科学论文:规范化还是异化? |
3.2.2 学科知识:客观还是主观? |
3.2.3 学科化过程的教育意义 |
3.3 从“学科的科学”到“课程的科学”:课程化过程 |
3.3.1 知识重组的信念因素:知识教育价值观 |
3.3.2 知识重组的现实因素:教育现实 |
3.3.3 课程化过程的教育意义 |
3.4 科学知识与科学素养的关系 |
3.4.1 代表性观点分析 |
3.4.2 理解科学知识:科学素养形成的必要条件 |
3.4.3 指向本土教育实践的科学素养模型 |
第4章 化学知识的特殊性 |
4.1 化学科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特殊性 |
4.1.1 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
4.1.2 研究方法的特殊性 |
4.2 化学知识结构与本质的特殊性 |
4.2.1 科学知识的类型与结构:认识论的视角 |
4.2.2 化学知识结构的特殊性 |
4.2.3 化学知识本质的特殊性 |
4.3 化学知识表征与交流的特殊性 |
4.3.1 外部表征的特殊性 |
4.3.2 内部表征的特殊性 |
4.4 小结 |
第5章 基于化学素养的知识教学(一):概念建构 |
5.1 国内外有关化学素养的研究 |
5.1.1 国外有关研究 |
5.1.2 国内有关研究 |
5.1.3 对三个问题的讨论 |
5.2 化学素养的定义:指向本土化学教育实践 |
5.3 化学素养的实现路径分析 |
5.3.1 化学基本观念 |
5.3.2 化学过程 |
5.3.3 化学文化 |
5.3.4 对化学的态度 |
5.3.5 小结 |
第6章 基于化学素养的知识教学(二):案例研究 |
6.1 教科书的知识呈现——以元素周期律为例 |
6.1.1 方法 |
6.1.2 比较与分析 |
6.1.3 结论与反思 |
6.2 教师共同体的知识约定 |
6.2.1 潜在约定的成因 |
6.2.2 潜在约定的类型 |
6.2.3 潜在约定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影响 |
6.3 教师个体的知识改造 |
6.3.1 新手教师知识改造的特点 |
6.3.2 专家型教师知识改造的特点 |
6.4 学生的知识内化 |
6.4.1 个案研究:碱金属氧化物的复杂性 |
6.4.2 比较研究:中美高中生网上化学提问的比较 |
6.5 结论 |
第7章 基于化学素养的知识教学(三):教学设计 |
7.1 内容的重构 |
7.1.1 “课程的化学”分析 |
7.1.2 内容的拓展与重构 |
7.2 任务的设计 |
7.2.1 内容的组块化 |
7.2.2 组块的任务化 |
7.3 教学设计案例分析——以化学反应速率为例 |
7.3.1 主题的切入 |
7.3.2 实验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7.3.3 有效碰撞模型和活化能理论 |
7.4 小结 |
第8章 结语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
附录:中美高中生网上化学问题分类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读博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基于模型认知下高中化学教学中思维模型建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新课程背景下,需要培养高中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
二、中学化学思维模型建构的必要性 |
三、思维模型的建构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
一、思维模型能深化对概念和理论本质的理解 |
二、思维模型能提升问题解决的能力 |
三、思维模型促进对科学探究本质的体会 |
四、思维模型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
五、思维模型对教学实践具有参考价值 |
第三节 研究的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模型 |
二、思维 |
三、思维模型 |
四、模型建构 |
第二节 相关理论依据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有意义学习理论 |
三、布鲁纳结构主义观点 |
四、问题解决理论 |
第三节 化学模型认知素养的分析 |
一、课程标准中有关模型认知素养相关内容表述 |
二、化学模型认知素养的内涵分析 |
三、化学模型认知素养与思维模型的联系 |
第三章 化学思维模型建构的现状调查分析 |
第一节 调查情况简介 |
一、调查的目的 |
二、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三、调查的方法 |
第二节 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一、学生对思维模型建构的现状调查 |
二、教师对中学生思维模型渗透与培养的现状调查 |
三、教学建议 |
第四章 化学思维模型建构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
第一节 基于思维模型建构的教学策略 |
一、基于物质类别和价态规律建构元素化合物的思维模型 |
二、基于核心知识体系建构概念和理论的思维模型 |
三、以化学实验为导向建立科学探究的思维模型 |
四、创设真实情境建立化学问题解决的思维模型 |
五、设置活动任务,促进思维模型的迁移应用 |
第二节 思维模型建构的步骤 |
一、创设情境,明确建模目的 |
二、寻找证据,感知模型 |
三、建构思维模型 |
四、评价模型 |
五、模型修正 |
六、模型应用 |
第三节 基于思维模型建构的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
一、以人教版选修4“化学平衡常数概念建立”为例 |
二、以人教版选修4“盐类的水解”概念建立为例 |
第四节 教学实施效果 |
一、成绩效果分析 |
二、学生学习效果访谈 |
第五章 结论及反思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反思 |
第三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运用“实践—认识—实践”规律指导化学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 [1]CPUP模型视角下化学优质课堂中逻辑性和参与性特征研究[D]. 历晶. 东北师范大学, 2015(08)
- [2]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及矫正研究[D]. 王世存.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3]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测评研究[D]. 魏钊.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4]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D]. 王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5]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研究[D]. 戚静.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中学数学思想的培养研究 ——基于深度教学的视角[D]. 张先波.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7]基于“素养为本”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 迮顺珊.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8]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研究[D]. 刘云. 西南大学, 2016(01)
- [9]基于化学素养的高中化学知识教学研究[D]. 刘前树.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5)
- [10]基于模型认知下高中化学教学中思维模型建构的研究[D]. 常诗音.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