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帮助丈夫度过中年危机(论文文献综述)
周芬芳[1](2018)在《德拉布尔后期老年小说的价值赓续主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玛格丽特·德拉布尔(Margaret Drabble,1939—)是英国当代着名作家。其新千年创作的四部老年小说深深植根于英国当代老龄化社会语境,反映了对老龄化这一社会现象及应对措施的理性思考,暗指了前大英帝国衰落后向何处去这一母题,体现了一位作家的时代责任与担当。这四部老年小说代表了德拉布尔小说创作艺术的最高峰,巩固了德拉布尔在英国文坛的地位。德拉布尔后期老年小说的价值赓续主题研究,极具美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目前,对其老年小说仅有针对单部作品的零散研究,没有将其老年小说作为有机整体进行探讨。作家后期的创作思想和美学追求也鲜见系统分析。德拉布尔后期老年小说的价值赓续主题研究着眼于解决上述问题,发掘老年小说的美学价值和现实意义,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提供启示,为了解帝国之殇后英国国民品格的变化提供参考,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大多数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德拉布尔的老年小说从积极视角探讨年老引发的个体境遇变化和社会问题及其应对策略。这与老年社会学的“活跃理论”不谋而合,展现了老龄化时代老年人价值的补偿性实现和代际延续的时代出路。老年并不完全意味着衰退,也应该是人生价值收获的季节,还是人生智慧积淀向下传递的阶段。德拉布尔笔下的老年群体基于自我审视和反思探寻,产生老年身份重构和价值延续的现实需求。为与“年老即无用”的文化价值观进行抗争,他们立足于西方个人主义的文化内核促生的自强自立精神,拒绝衰退并不断寻求现实进步与道德提升。最终在朋辈支持、社区关怀、政府和社会的保障下完成现世自治和价值实现。现世追求的实现也使得他们理性地看待死亡,催生了他们视死亡为道德救赎的死亡观,以超然的态度拥抱必将来到的来世。同时,其老年小说呼应了“日不落帝国”衰落这一母题,传达了延续民族共同体内在价值并构建文化帝国的思想。德拉布尔的后期创作仍然秉承形式服务于内容的创作观,力图通过其高超的叙事艺术完美地呈现出价值赓续主题的内涵:困境、奋争、实现和延续。在后现代多元疏离的社会语境中,德拉布尔通过作者闯入、不确定叙述、叙述视角杂糅、开放式结尾等离散叙事手段构建了立体、多元、开放的现实图景。直线叙事从时间镜像和空间居所两个维度刻画了最具年龄表征意义的身体。时间镜像中的身体冲破年老带来的衰退,在自我价值实现后由内而外地焕发出独有的美丽和光芒。游走于作为共同体的乡村乌托邦和“异化的”城市生存空间两极之间的身体,在遁世与融入之间徘徊与挣扎。这凸显了身份重构和价值实现的焦虑与困难,歌颂了超脱于物理空间的心灵提升。双轴叙事以老年群体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延续暗指昔日帝国文化传统和民族信仰内在价值的延续,深化了作品主题。英国的老龄化社会语境、“英国性”的文化浸染、前辈和同时代作家的影响、作家的个人经历与创作的提升与成熟综合作用,影响了作品中价值赓续主题的内涵与表现形式。英国是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之一,老龄化特征明显。此外,前大英帝国衰落后,整个社会和文化的价值体系面临危机。以“英式尊严”、节制和妥协为关键词的“英国性”是老年群体独立自强、理性抗争并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支柱。乔治·艾略特的道德伦理观、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是记录生命形式的创作观、多丽丝·莱辛的女性身份建构观使得作家选择以老年群体身份重构和价值实现为主线进行创作。此外,作家步入老年的个人经历、其充满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使命和创作内容与形式的创新需求都催生了后期老年小说的创作。德拉布尔老年小说的美学价值和现实意义都不容小觑。其美学价值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其一,德拉布尔在继承英国文学“伟大的传统”的同时,在后现代创作特征、对“真实”的理解、叙事结构的多样化、语言上诡异多变的黑色幽默四个方面锐意创新,实现了文学的严肃性和娱乐性,高雅性和大众性的统一。其二,身体书写的实践为文学创作提供了范例。其三,延续并发展了成长小说。同时,其创作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对英国而言,展现了“英国性”内涵变化对于重建民族共同体的作用,为帝国之殇后重建文化帝国的未来之路提供了参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其他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而言,就“活跃理论”指导下的养老,如何完成老年身份建构和价值实现及延续,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成,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启示。德拉布尔的老年小说犹如一幅时代画卷,描绘了老年群体在困境中奋争并实现自我价值的现实图景,展示了老年生活的宽度和温度,凸显了老年群体不惧衰退,成就自我的时代命题。并且,暗指了前大英帝国衰落后文化价值体系的延续。对德拉布尔老年小说价值赓续主题的系统研究丰富了德拉布尔研究,拓宽了文学研究的边界,为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了借鉴。
尹慧青[2](2020)在《“中年危机”还是“中年过渡”? ——城市职业女性步入中年的生活经历与自我调适》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居住在上海的中年职业女性为研究对象,选取了 15位年龄在40-55周岁的中年职业女性进行深度访谈。在对访谈资料进行筛选后,结合文献资料,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城市中年职业女性在个体、组织和社会三个层面的生活经历、互动过程和自我调适的分析,阐明了中年职业女性群体“中年危机”的建构性本质及其所面对的“中年过渡”的实际现状,进一步强调了中年阶段对于职业女性群体的正面意义,以及“中年过渡”的积极作用。并呼吁社会对中年职业女性群体提供更多的关注与支持,看到她们的真实需要和诉求所在。研究发现城市中年职业女性在中年阶段面临的问题主要包含了身心健康失衡,家庭负担增重,职场竞争加剧三个方面。而社会对于中年女性的既有想象与现实是存在偏差的,这种偏差影响到了中年职业女性对自我的认知,也是女性“中年危机”话语被建构的根源。城市职业女性“中年危机”的建构同时有生命周期、消费主义和互联网,也即个体、市场、社会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其背后还潜藏着父权社会和个体化社会的权力运作逻辑。但是用“中年危机”来概括中年职业女性的生活现状是有失偏颇的,因为这不仅高估和强化了职业女性在中年阶段的问题性,也否定了其主观能动性的存在,因此“中年过渡”更适合用以概括城市职业女性在中年阶段的真实状态和更大的可能性。
沈辰[3](2020)在《女性犯罪者家庭抗逆力研究 ——以J省N监狱为例》文中提出关于女性犯罪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如何有效控制女性犯罪等问题,已成为国内外学者以及社会各界研究和关注的重点问题。女性作为家庭重要成员,一旦发生犯罪的行为,其家庭功能必然受损,所带来的是家庭功能和作用的剧烈变化。家庭是社会组织构建的基础,同时也成为多数人最初参与社会实践的必要条件。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与发展,存在着各种来自社会中的风险。暴露在风险中的群体会承受着多重压力。压力既能是正向的,促使家庭积极的发展,也可给家庭带来困境,使家庭承受消极的破坏性影响。首先,由于女性犯罪入狱,对于家庭本身和家庭其他成员有着巨大的影响;其次,当女性犯罪这一特定家庭遭遇压力与变故时,其个人与家庭其他内部成员在逆境中会产生多重困境,犯罪者本人以及其家庭其他成员如何面对压力与应对压力?再次,当女性犯罪者回归家庭后如何再次面对家庭及其社会的适应度等等,都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研究通过对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结合“社会适应”的概念整合,试图在结构、社会适应、与能动性的互动关系中,探索分析女性犯罪者家庭“抗逆力”形成与展现的动态过程。基于此,完成下列问题的解答:首先,在女性犯罪者入狱或出狱后,其家庭中有哪些变化及特点?女性犯罪的类型及各犯罪类型与家庭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其次,以女性犯罪者家庭为例,家庭在遭受变故后面对逆境的适应与不适应,在抗逆力过程中都有什么因素影响其社会适应度?最后,应该采取什么策略来帮助这一群体减弱甚至消解他们适应过程中的张力?论文研究不仅有理论价值,同时也有实践价值。从理论角度来说,本文在研究中通过对社会认同以及认同理论观点的整合,探究女性犯罪者家庭的抗逆力适应问题,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考察女性犯罪者家庭成员面对来自危机后的自我认同、角色认同和物质认同,开展了家庭抗逆力的社会适应研究模式。本文从家庭抗逆力视角出发,依托社会学基础原则和理论,通过理论和实践多层次的研究解析,深入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女性犯罪的关键成因、趋势,以及其对家庭造成的一系列实质性影响等问题。实践层面,抗逆力作为一个动态过程是不断展开的,并没有一个简单的结果。生活是不断展开的行动流,所谓的结果只不过是生活的过程。对于女性犯罪者家庭而言,这个过程就是不断尝试突破结构的限制,利用自身能动性去重新进行社会适应,寻求支持从而回应生活的过程。当然,这样的突破在某种程度上是情景式的,并不能全然突破结构的制约。首先,本研究为女性犯罪者家庭和家庭成员提出家庭和个人生活等方面的发展策略和建议;其次,本研究从结构、社会适应度和家庭抗逆力视角研究在家庭逆境中的适应与不适应,通过实践依据证实分析家庭抗逆力的过程。已有国内有关女性犯罪问题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女性犯罪者本身。在女性犯罪的形成因素以及犯罪类型的研究视野上,对女性犯罪类别与控制研究较多,而关于这类群体家庭问题,目前社会上给予的关注度不足。从理论视角来说,由于不同学科分解,导致在进行家庭研究上没有融合观点出现。为此本文在进行阐释的过程中,需要实现社会认同、认同等理论的融入,深刻探究女性犯罪家庭成员经历家庭功能受损后在逆境过程中的认知、心理和行为过程,从而可以动态地把握其整体家庭的抗逆力程度和社会适应过程。以往的抗逆力研究多见于心理学的研究文献。其主要缺陷在于过分强调量化,缺乏对社会实践脉络和个体能动性的关注与分析,且在抗逆力的测量理论和方法上至今难以形成科学的共识。有鉴于此,本文将立足质性研究方法,转换研究视角,研究焦点不再局限于“抗逆力”的测量高低,或具有抗逆力之类的表象性问题,而是将“抗逆力”视为一种动态过程,一个在结构、社会适应与能动性的交互作用之中展开的过程,并以此视角去深度观察和解析女性犯罪者家庭的抗逆力形成。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考察女性犯罪者家庭在困境中的适应表现,以及可能出现的家庭抗逆力。论文在观点剖析上,共计发放了300份调研问卷与500份抽样问卷,结合对这些问卷结果的整理、研究,确定此类家庭的危机程度;通过对33组家庭46人的深度个案访谈,对女性犯罪者家庭及家庭成员的结构、社会适应过程和抗逆力的形成进行有效分析。则为本研究的核心叙述与类别分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本文中,我们先总结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女性犯罪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情况,随后建设性地提出了重新进行社会学意义下的女性犯罪研究,进而总结阐述了女性罪犯这一类家庭的突出特点。根据研究当前我国女性犯罪主要类型和主要表现特征等发现,我国女性在犯罪后表现出的自身及家庭内部结构等矛盾状态,可以通过资源、压力事件、对压力事件的认知以及危机这四个因素进行研究。面对这些因素,我们从社会群体、文化、变迁、家庭抗逆力等层面出发,依托社会学基本原理对诱发女性实施犯罪的核心因素及犯罪后对家庭及其他各方面造成的深层次影响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分析。在论文研究的过程中,运用了扎根理论方法,基于家庭发生变故后,家庭成员应对方式问题出发,进行观点的分析,探讨女性罪犯家庭内部成员在“逆境事件”后的保护因子、风险因子,以及家庭成员在“逆境事件”应对举措,而后实现对其抗逆力呈现方式的探讨和概括论述。角色认同方面,本研究从家庭认同和社会认同两个层面出发,考察女性犯罪者家庭群体在何种情境下产生困境与压力,存在矛盾和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紧张与不适。研究发现大多数女性犯罪者家庭对家庭生活、家庭收入、亲子关系、奉养关系等表示不满,这也是大多数女性犯罪家庭由于家庭功能发生改变而产生家庭压力的原因。大多数女性犯罪者家庭成员内心对原生家庭有较高的向往,其希望回归血缘家庭。对于这部分人而言,原生家庭非简单的生产与在生产的制度、架构,更是对抗外来风险与解决困境的避风港。笔者在论文中将充分的参考和借鉴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同时将立足于已有研究的盲点和缺陷,希望能够查漏补缺,同时立足于社会学的诸多研究优势,希望能够在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不断深化和拓展女性犯罪问题研究,希望能够在女性犯罪对家庭功能的影响方面进行全面审视和思考,这么做一方面能够进一步的拓展社会学在犯罪领域和家庭领域两个分支的研究,另一方面还能实现社会学同其他学科的融合与交流,提高社会学对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理论支撑和指导价值。最后,我们站在现代化发展的角度总结了我国女性犯罪的主要规律,与犯罪后家庭功能变迁的过程,分析在多重压力下此类家庭的抗逆力及其应对方法。探寻我国未来女性犯罪的趋势变化,以及她们回归家庭后的角色认同与家庭抗逆力的取向。本文挑战了现有的心理学和个体主义之抗逆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整合结构、社会适应、能动性三者的类属于动态的、关系主义之抗逆力的解释架构。这一架构既回应和弥补了现有抗逆力理论的不足,为女性犯罪者及女性犯罪者家庭问题的社会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域,对于专业社会工作实务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或实践价值。
杨建玫[4](2010)在《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樊篱 ——欧茨小说中的生态伦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乔伊斯·卡罗尔·欧茨(Joyce Carol Oates,1938-)是美国当代文坛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近十年来,虽然美国和中国学术界已经掀起了欧茨研究的热潮,但是有关欧茨的小说研究仍然处于发展阶段,评论者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于评析欧茨的部分小说所揭示的人与社会的关系,较少涉及其小说中展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文选取欧茨的九部具有代表性的小说,采用宏观把握与具体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中所展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生态语境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期研究欧茨小说中的生态伦理思想。这九部小说不同程度地表现了生态伦理思想的内涵,不但涵盖了欧茨创作的主要时期,而且大多在美国获得过重要的文学奖项。本文以生态伦理学中非人类中心主义学派的相关理论为框架。生态伦理学于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确立,是研究人与自然之间伦理关系的生态道德哲学,分为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两大学派。人类中心主义学派持一种人类高于一切生物的观点。非人类中心主义学派则打破了传统伦理学的研究界限,在批判人类中心主义的同时,将道德关怀的范围从人类社会扩展到了自然界以及自然界中的所有自然存在物。非人类中心主义是生态伦理学研究的主流学派,包括动物解放/权利论、生物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等理论。90年代以来,非人类中心主义学派中衍生出生态女权主义、生态正义等激进的理论,进而将生态伦理学研究的伦理关系扩展到生态语境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文从分析欧茨的生态伦理思想语境入手,研究欧茨小说中的自然关怀情结、生态女权主义思想和生态正义观。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探析欧茨的生态伦理思想形成的语境。通过分析欧茨的个人经历、社会、文学和创作的伦理观,提出欧茨的生态伦理思想得以形成的语境:欧茨个人的绿色人生经历是她自然关怀情结产生的源泉;美国当代环保运动是欧茨动物保护思想、生态女权主义思想以及生态正义思想形成的时代氛围;欧美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和美国环保运动先驱亨利·大卫·梭罗的自然保护主义思想成为欧茨关注美国现代社会生态危机的思想基础;欧茨强调艺术反映生活、艺术对人们有教育作用及帮助人们解决现实问题的功能,这一创作伦理观也成为她关注生态危机的一个因素。第二章探究欧茨小说中的自然关怀情结。主要分析欧茨在《人间乐园》、《任你摆布》、《我们是穆尔维尼一家》、《伤心布鲁斯》和《中年》中体现的敬畏动物生命以及尊重自然的生态伦理思想。在这些小说中,一些动物权利主义者抵制狩猎及一些道德素食主义者选择素食的行为体现出欧茨希望赋予动物生存权的思想;一些动物福利主义者采取行动拯救动物以减少动物痛苦的行为显示出欧茨关怀动物生命的思想。此外,小说中一些人物与自然界的动植物平等、和谐的关系展露出欧茨拥护生物共同体成员平等的生物中心主义观;欧茨还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些具有生态审美能力并与自然万物为友的人物形象,来表达她希望生态共同体能够保持整体和谐的生态中心主义观。第三章探讨欧茨小说中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想。欧茨在《人间乐园》、《我们是穆尔维尼一家》、《狐火》、《中年》和《妈妈走了》中展现了九位女性人物与自然的关系。本章首先研究了小说中一类因遭受男权压迫而在精神上与自然认同的女性。在这类女性中,一些人或与自然环境相互交融,或与动物具有亲和关系,她们的精神“自我”与自然的认同显示出她们试图反抗男权社会的意识。本章还研究了小说中另一类通过与自然密切地联系而反抗男权社会的女性。在这类女性中,一些女性或反对肉食,或反对折磨动物,欧茨通过她们的行为表达了关怀动物的女性关怀伦理思想;另一些女性曾经在男权社会的遮蔽下生活,她们回归自然界生活后重新塑造了自我,获得了独立的女性自我身份;还有一些女性主动承担起生态责任,通过投身于救助动物的工作,不但实现了自我价值,使自己获得了解放,还给予动物关怀,促进了动物的解放。这一类女性采取了积极的手段对男权社会进行反抗。欧茨通过她们的反抗行为批判了男权思想,表达了生态女权主义思想。第四章诠释欧茨小说中的生态正义观。本章以《大瀑布》为中心,首先研究了欧茨在小说中披露的生态问题与阶级之间的联系。她对现代社会中一些企业因一味追求工业发展而使环境遭到破坏的唯发展主义倾向进行揭露,并对环境恶物分配不均导致的生态不公正现象予以批判。本章还探讨了欧茨在小说中展现的生态问题与政治斗争之间的联系。小说中坚持生态正义斗争的杰出代表德克为了维护生态正义,与邪恶势力进行了艰苦的斗争。他代理的“爱的运河”诉讼案在十多年后胜利翻案,使生态正义得到了伸张。欧茨籍此表达了她的生态正义观。欧茨关注生态问题。她的九部小说体现了她关怀自然、关注遭受男权压迫的女性和自然、弘扬生态正义的生态伦理思想,表现出她的生态关怀。欧茨把她对生态的关怀与美国现代社会的相关现实问题相结合,表达了人们应当像关怀自然一样关怀女性和低收入群体这样一些弱势群体的人文思想,这是欧茨九部小说所体现的现实主义特征的独到之处。她的这些小说应当被归入生态文学的范畴,它们属于她现实主义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她创作的主要时期,欧茨的生态伦理思想经历了一个由弱到强的演进过程,这一过程与美国当代环保运动的发展密切相关。欧茨的小说创作越来越清晰地反映了她的生态伦理思想,显示出她作为一名现实主义作家的社会责任感。欧茨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樊篱,她的生态伦理思想有利于改变人们对待自然的传统价值观,从而使人们关爱自然,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本文的创造性研究成果体现在三个方面:一、较为全面地论述了欧茨小说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内涵;二、归纳出欧茨生态伦理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三、指出欧茨小说所体现的现实主义特征的独到之处。
唐艳茹[5](2020)在《整合视角下丧偶妇女抗逆力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丧偶妇女因为丈夫突然离世、身患重病等危机事件导致原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受损,引起学术界和实务界对其广泛关注。笔者在实务过程中发现,主动求助的丧偶妇女面临的压力和问题具有紧急性,需要危机干预辅导,而已有研究多为理论探究,较少紧急性事件的实务介入。研究发现针对研究问题与对策错位情况,在非正式支持系统中挖掘情感支持有利于促进双方统一;关于福利原则由普遍性向选择性过渡,强调挖掘丧偶妇女文化自觉的能力;关于抗逆力的构建需结合社会文化背景系统研究、微观层面分析、运用个别化原则、纵横结合方式促进文化自觉和社会自觉来实现。因而,基于实务所需的危机干预和理论引导的整合视角融合了多元服务模式的优势,从风险因素和保险因素探究压力分析源、需求预估、危机转折点,加深对发展机制的认识和丰富风险机制的内容,为丧偶妇女研究提供一般性和特殊性借鉴意义。对比分析协助社会工作者寻找特定丧偶妇女类型在危机情境下适应良好的策略,对比分析不同服务对象的抗逆力适应过程,发现支持资源的整合程度、一般需求和潜在需求的区分、社会工作者“使能”角色和功能影响了抗逆力提升的辅导进程。个案小组社区工作三大手法结合协助其搭建长效的社会支持网络,恢复原有的自我应对问题和解决的能力,绽放自身魅力。文章采用了危机干预、抗逆力、社会支持、叙事疗法等多元整合服务视角,借助“情感支持、隐喻、对质不合理信念、重构生命历程、危机中寻求例外和希望”策略,针对根据危机程度、应对能力、服务时长、丧偶年限、求助动机、知情同意的伦理原则、服务材料的完整性等八个维度选取和赛选的三个丧偶妇女作为个案研究对象,遵循个案工作研究方法,对比研究服务对象在面对强程度的危机时表现出应对能力不同的差异化的辅导策略。因此在三个服务流程收集基本信息、预估需求、设计辅导方案以及评估保险因素和风险因素的基础上,探索出三位服务对象抗逆力复原的四种个案辅导策略为个别化原则挖掘情感支持为切入点、运用萨提亚家庭疗法,以隐喻植入希望、重构生命历程,搭建长效支持、危机转为希望感。.最后形成关注精神救助避免问题政策错位、整合视角助力丧偶妇女抗逆力提升、分析面临困境提供特殊和普遍性意义、倡导接纳尊重和多方联动机制以及关于伦理、目标、时长、理论等方面的结论和专业反思。
高静[6](2020)在《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创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1931—)是加拿大首位摘此桂冠的作家,也是诺贝尔文学史上首位仅凭短篇小说创作而获奖的作家。门罗的作品展现了一直处于主流文学边缘的加拿大文学的无穷魅力,也使得短篇小说(short story)这一长期被误解、被冷落和被低估的文体形式大放异彩。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就已经开始了对门罗作品的学术研究,中国的门罗研究近年来也有逐渐升温的趋势。国内对门罗的小说研究主要着墨于“女性主义”和“叙事手法”等问题上,而对作家创作的深层意识和作品形成的隐性因素探究不多,对显性的文本下隐含的内涵及深层文学学理问题涉及也相对很少。本文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门罗文学创作的心理基础为切入点,结合文学地理学、文学心理学、后女性主义和接受美学等理论,对门罗笔下的形象范式、心理动势、隐喻手法、审美表征和文化传承进行多维论述。每部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心声”的表露,是什么样的创作心理让作者选择了短篇小说这一文体形式,又是什么样的创作心理决定作者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写和写给谁等问题?本文就是要对这些左右着门罗创作机制的种种复杂因素和交互关系进行学理探讨,就是对那些门罗创作过程中不易被察觉的、从那些文本表层难以一窥究竟的甚至连作者自己都难以意识到的隐性因素进行考察和揭示。论文的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是开宗明义,名实先明,对论文所使用的机制等基本概念进行解释,然后对门罗看似庸常的人生过往和看去波澜不惊的创作历程进行追溯,然后对门罗研究的国内外历史与现状进行评述,渐次将论题引向本论文的核心。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主要分五个部分展开,从文本分析到心理跟踪,从文本细析到语境关联,从语言表层到修辞界面,从内部研究到外部研究,从纵向掘进到横向影响,依次对门罗创作的心理机制、形象机制、隐喻机制、审美机制和文化传承机制进行分析。第一章从个性心理特征出发,结合地域情结、自卑情结和自主情结三个方面,分析作家独特的心理特征。门罗的童年经历以及成年后的婚姻生活与生命体验,形成了门罗隐秘的心理机制,影响了门罗小说中人物形象的设定、各种意象的内涵以及她对探索人物隐秘的内心世界的兴趣。因此,论文的第二章论述门罗小说的形象定势,即门罗笔下各类人物形象的艺术特色及成因。在门罗的小说中,复杂的男女形象和两性关系隐含着门罗对女性困境以及两性关系的深刻思考。门罗拒绝直白控诉男女两性间的各种冲突,但她开放包容的两性气质观更能抓住读者的心,这有别于传统女性主义的性别观。独特的生活体验、文化认知和审美感受使门罗得以利用简约的文学语言和各种修辞手段,赋予寻常事物以丰富的文化内涵。门罗正是透过日常生活中的这些普通意象来探讨人性的复杂,传达自身的感悟,从而给人以深刻启迪。这是论文第三章所着力探讨的内容。而第四章和第五章则从读者反应角度和文本之外的因素诠释门罗作品的美学风格。门罗作品真实细腻地记录了主人公顿悟的心智成长历程,又以“琐碎化”、“碎片化”为媒介,将作家内心活动和思想轨迹传递给读者,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第五章重点考察作为作家的门罗与所处大环境的关系及其受到的外部文化的三维影响,考察门罗和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及西方文学传统的密切关联,考察其所受到的熏染和浸润及其在作品中的能动反映。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正是其个性特征决定其面对相同的社会语境、文化传承和各种外部影响时才能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才能创造出具有独特美学表征和思想蕴含的文学作品。结语部分进一步分析门罗小说的艺术成就与其独特的心理动势间的关系。家庭背景、宗教背景、婚姻经历、性别身份和文化传承都会对作家的创作主题和艺术手法产生诸多影响,但这些影响作用于每个作家的结果却大异其趣。文学作品是作家心理建构的产物,其创作过程是一个包括文学家自己的需求、欲望、感觉、直觉、情感、想象等心理功能在内的极其复杂的过程。门罗是一位了解人类心灵的作家,对自然、人物和世事有深刻的认知和敏锐的感知,正是这种独特的审美心理指引着门罗摒弃宏大叙事、倾力庸常描写,才使其作品看似寻常却奇崛,在小说美学上实现了新的突破。
王峰灵[7](2019)在《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女性书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加拿大作家艾丽丝·门罗在近60年的创作生涯中,潜心于短篇小说创作,共创作了 14部短篇小说集,近200个故事。门罗专注于书写小镇平凡人物,尤其是平凡女性的日常生活。她们的生活看似平淡乃至平庸,但她们的爱恨情仇都在这“死水微澜”里。这里蕴藏着女性微妙敏感又复杂难解的心理变化与情感成长。门罗特别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普通女性心理的隐情与波动,不仅彰显出不同于男性作家的特异气质,也书写出不同于一般女性主义的文学世界。门罗的写作姿态,明显受到了 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社会轰轰烈烈的妇女解放运动和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她完整经历了女性主义多个发展阶段,在女性书写中审视女性生活的诸多历史与现实问题,形成了独特的女性观。门罗的成长经历让她深刻体会到女性在两性世界的生存困境并以此作为其写作的主题。其独特的成长经历与多重身份、加拿大多元文化背景等赋予门罗女性书写以复杂性和深刻性。本论文通过精读门罗文本,梳理女性主义与门罗文学之路的关系,分析门罗笔下的女性形象,提炼其不同于一般女性主义的女性观,总结其女性书写的主题,从而揭示门罗女性书写的深刻内涵。全文包括以下主要内容:绪论着重阐述门罗文学之路及国内外对门罗短篇小说的研究现状,厘清国内门罗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而阐明本论文的研究要点与目标。第一章追述加拿大地域文化、个人成长经历对门罗写作的深刻影响,并由此进一步探寻门罗自身女性意识觉醒的可能轨迹,进而探讨其成熟理性、温和平静的女性观。门罗生长于加拿大一个美丽但又闭塞的小镇,这促使她萌生了一种文化意味上的“边缘心态”。边缘心态使门罗在生活上不同于传统的家庭妇女,在创作上也有异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加拿大文坛主流女性主义书写。第二章力图厘清女性主义与门罗女性书写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以此阐释门罗女性书写的特殊性与复杂性。门罗的文学创作几乎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的女性主义思潮同步,但阅读其文本便不难发现门罗独有的女性主义特质。结合门罗的成长经历及其多次访谈记录,本章试图分析门罗独特的女性意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门罗不同于一般女性主义的女性观。门罗在长期的创作中逐步自觉地形成了一种温和的女性观,从而突破了传统书写对女性形象和性际关系的曲解,跳出了男女两性“非此即彼”的程式化循环。第三章着重分析门罗笔下不同的女性形象。细读其作品,我们便发现,地域色彩、女性主义只是其笔下女性人物的表面标签。她们有老有少,来自不同行业,仍然能够清楚地感知到男权社会的阴影存在。因此,她们或者面临某种生存困境,或者遭受某种误解,或者掀起某种情感和心理波澜,但她们最后都跟自己或他人达成了和解。她们的心理变化、情感成长已然超出二元对立的两性观,使我们看到更丰富、更真实的世界和人生。第四章总结门罗女性书写的主题意蕴。尽管每个女性人物的生活和故事不完全相同,但都不同程度地体验了婚恋、做母亲、年老和死亡等过程。在这些不同的人生过程中,不同的选择最终促成了不同的人生境遇。概括起来,门罗书写触及了成长、婚恋、母女、离开等主题,意在探讨女性在男权社会里怎样得到相对的独立空间,由此思索如何与这世界和谐相处而非破坏乃至颠覆这世界。第五章论析门罗小说的闪光点之一,即女性主题和叙事艺术的巧妙结合,旨在分析门罗小说的叙事策略、叙事视角、书信体叙事和开放式结尾对其女性书写的作用与意义。结语通过总结和引申“边缘”的文化意义审视门罗女性书写的意义。门罗的女性书写是一种融合共通的姿态,消解了男性/女性、男权中心/绝对女性、文明/野蛮、中心/边缘、城市/乡村等的对立对抗。沿着门罗的道路,文明可以思考,男女两性可以互融共通,其普遍的本质是人类性。同时,只有两种性状的动态互动才能够实现对对方的观察和反思,而静态对抗则难以实现。以此观之,“边缘”不是“有益而必要的补充”,而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场域,能够提供更丰富的文化资源、更多样的观察视角、更灵活的生存姿态、更柔和的处世态度。由此,门罗的文学世界才能被打开,其真正的价值才能被发现。
刘冰[8](2020)在《战后日本家庭观念的变迁研究(19452019)》文中指出家庭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特定社会制度的组成部分,探讨一定时期内家庭的演变,是探讨社会文化变迁的视角之一。战后日本走过了跌宕起伏的七十多年的历程,在这一过程中,作为社会生活最基本单元的家庭,无论是外在形式还是内在含义都发生了一系列潜在的变化。同时,伴随着一系列涉及家庭的社会问题的显性化和深刻化,日本的家庭逐渐成为全社会注目的焦点。家庭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与整个社会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个人所处的初始集团,家庭也通过对个人的影响,进而对整个国家国民性格的塑造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家庭为切入点,考察战后日本家庭的变迁,可以宏观地把握战后日本社会的发展动向,加深对日本国民性的理解,而且对未雨绸缪地处理好我国在未来有可能同样面临的家庭社会问题,亦具有一定的现实参考意义。本文从社会意识的角度入手,以反映家庭内部人际关系的家庭观念为焦点,结合战后日本现代化发展进程,分战后经济恢复期、增长期和低迷期三个阶段分别考察战后日本婚姻观念、生育观念及亲子观念的变迁历程。通过考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婚姻观念方面,以个人为本位的独立自主的婚姻观取代了以家庭为本位的家族主义婚姻观,在实现“夫妻同权”的基础上向着“夫妻平权”的方向发展,“男主外女主内”的角色分工模式经历了从形成走向衰落的过程,且家庭中的个体化倾向越发明显。在生育观念方面,主客观因素持续削弱人们的生育意愿,生育先后经历死亡率下降驱动阶段、功利性生育消退阶段和成本约束的低生育率阶段。在亲子观念方面,家庭中父权主导地位日益下降,育儿方面父亲角色缺失,母亲的丧偶式育儿现象延续,养老方面传统的父权子责的孝道观日渐式微,成年子女与父母的关系纽带日渐松散。整体上看,战后日本家庭先后经历了战后家庭模式的探索期、战后“标准”家庭的形成期,以及战后“标准”家庭的崩溃期,即来到新一轮的家庭模式探索期。高速经济增长阶段所形成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标准”家庭模式中,既有历史的传承,也有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内容,传统家族制度的残留使其带有保守的一面,现代化高速发展的经济基础又为其带来激进的一面,呈现出既传统又现代、既保守又激进的两重性特征。这对矛盾决定了战后日本家庭的演变进程,同时也是导致当下阶段日本家庭矛盾凸显的根本原因。战后日本家庭观念在传统与现代的矛盾纠葛中向前演进,对家庭、社会和国民性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关于日本家庭的未来,可以说家庭的亲情融合要素依然是维系家庭的重要力量,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个体价值观愈发多样化的当今社会,家庭也将呈现出愈发多样的形式。在新一轮的家庭模式探索期,“标准”家庭模式中现代性的因素必将战胜封建性的因素,平等协商的现代婚姻观念终将取代夫权主导的传统婚姻观念,随着人们对社会、对关系、对自我认识的不断深化,家庭观念的各个要素也必将不断完善并跃进到更为高级的形态。
谢鑫[9](2019)在《假面-费里尼“三部曲”电影中的人格分析研究》文中提出在导演生涯的前半程(1950年到1965年),费德里科·费里尼主要采用故事片形式展现当代人物。在角色的刻画中,费里尼通常会将角色的假面(persona)揭开,以展现其内心的真容(face)。这一手法加深了人物的心理维度,也构成了影片的一个母题。本文试图以假面为核心,分析费里尼三个“三部曲”——“人物三部曲”:《杂技之光》、《白酋长》和《浪荡儿》;“恩典三部曲”:《大路》、《骗子》和《卡比利亚之夜》;“背叛三部曲”:《甜蜜的生活》、《八部半》和《朱丽叶的梦》以及期间两部短片《婚姻介绍所》与《安东尼博士的诱惑》——探讨电影中人物假面的发展历程:假面的呈现(各种社会假面)、假面的深化(孤独的假面)以及假面的困境与出路(恩典时刻、接受与创造、自我意识与独立)。其次,结合镜头语言揭示费里尼展现人物假面的风格手法:主要体现在推拉镜头与面部特写、对白与表演、服饰与化妆中。在《甜蜜的生活》拍摄期间,费里尼接触到荣格心理学。荣格学说对费里尼的自我确认和艺术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尝试结合经典精神分析、荣格分析心理学以及人格理论,对三个“三部曲”的人格假面进行深入阐释:人生的发展阶段、假面原型、阴影、阿尼玛与阿尼姆斯、自性化过程等。再次,结合存在主义哲学和罗洛·梅存在心理学,对电影中现代角色面临的困境作出哲学分析;并尝试探索基于存在的自我救赎道路:人的自我寻求、爱与意志,自由与命运、创造的勇气等。
付秀莹[10](2020)在《他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这么多年了。这么多年了,我一直不愿意回忆往事。比起往事,如果一定要,我更愿意谈论现在。现在,我的生活似乎不算太坏。至少表面上如此。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的生活能够经得起深究,或者追问。那谁说过,难得糊涂。不是吗?上篇一我是什么时候开始爱上喝酒这件事的呢?好像是,来北京之后。帝都太大了,大到
二、帮助丈夫度过中年危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帮助丈夫度过中年危机(论文提纲范文)
(1)德拉布尔后期老年小说的价值赓续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选题意义 |
0.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0.2.1 德拉布尔研究现状 |
0.2.2 德拉布尔与老年小说研究 |
0.3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3.3 创新之处 |
第1章 德拉布尔后期老年小说价值赓续主题的内涵 |
1.1 自我审视与身份焦虑 |
1.1.1 “枯萎”的身体 |
1.1.2 孤独的心灵 |
1.1.3 美好的往昔 |
1.2 拒绝衰退与身份重构 |
1.2.1 另一自我的内驱 |
1.2.2 朋辈群体的助力 |
1.2.3 德智提升的旅行 |
1.3 现世自治与价值实现 |
1.3.1 老年英雄的人生积淀和智慧张举 |
1.3.2 老年英雄的自我拯救与社群联结 |
1.4 向死而生与道德救赎 |
1.4.1 不畏苦难的生存理念 |
1.4.2 道德救赎的死亡意识 |
1.4.3 爱和希望的价值延续 |
小结 |
第2章 德拉布尔后期老年小说价值赓续主题的叙事艺术 |
2.1 诗意表达的离散叙事 |
2.1.1 另一个声音:作者闯入 |
2.1.2 真实抑或幻象:不确定叙述 |
2.1.3 多元与去中心化:叙述视角杂糅 |
2.1.4 没有结尾的结尾:开放式结尾 |
2.2 哲理叩问的直线叙事 |
2.2.1 身体的时间镜像 |
2.2.2 身体的空间居所 |
2.3 理想追求的双轴叙事 |
2.3.1 老年与帝国隐喻 |
2.3.2 价值实现与希望追寻 |
小结 |
第3章 德拉布尔后期老年小说价值赓续主题的成因 |
3.1 英国深度老龄化社会之境 |
3.1.1 老龄化社会提出的挑战 |
3.1.2 老龄化时代的应对措施 |
3.2 英国国民品格之核“英国性” |
3.2.1 “英式尊严”:驱动之源 |
3.2.2 节制与妥协:渐进策略 |
3.3 前辈和同时代作家之影响 |
3.3.1 艾略特道德伦理观沿袭与老年道德要义书写 |
3.3.2 伍尔夫生命形式记录观承袭与老年境遇描述 |
3.3.3 莱辛女性身份建构观踵袭与老年身份重构 |
3.4 作家创作之提升与成熟 |
3.4.1 梦想与价值觅求的老年经历 |
3.4.2 道德与责任指向的作家使命 |
3.4.3 内容与形式合一的创作需求 |
小结 |
第4章 德拉布尔后期老年小说价值赓续主题的意义 |
4.1 美学价值 |
4.1.1 “伟大的传统”的传承 |
4.1.2 身体书写的创意与实践 |
4.1.3 成长小说的延续与发展 |
4.2 现实意义 |
4.2.1 帝国之殇后“英国性”的重新思考 |
4.2.2 英国国民建构文化帝国的理性期盼 |
4.2.3 全球老龄化时代的道德和现实观照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2)“中年危机”还是“中年过渡”? ——城市职业女性步入中年的生活经历与自我调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学者的前期研究成果 |
1.2.2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 |
1.2.3 研究不足与趋势评述 |
1.3 概念界定与理论视角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理论视角 |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第2章 人到中年:普遍的际遇 |
2.1 身心健康状况转变 |
2.1.1 衰老:身体的直观变化 |
2.1.2 消极:心理的多重压力 |
2.2 社会风险加剧 |
2.2.1 失业风险 |
2.2.2 婚姻风险 |
2.2.3 空巢风险 |
2.3 社会刻板印象 |
2.3.1 “大妈”:污名化的群体标签 |
2.3.2 “更年期”:从医学术语到贬义形容 |
2.3.3 “三明治”:在重压下隐忍的中年人 |
2.4 中国情境之特殊性 |
2.4.1 年龄主义:年轻偏好的审美取向 |
2.4.2 双重责任:工作与家庭的兼顾并重 |
第3章 个体生活:人际互动与情感调适 |
3.1 角色转变与适应失调 |
3.1.1 多重角色叠加 |
3.1.2 步入中年的适应失调 |
3.2 社会支持缺乏 |
3.2.1 工具性支持缺乏 |
3.2.2 情感性支持缺乏 |
3.3 沟通:情感调适的有效途径 |
第4章 职场生活:职场压力与职业发展 |
4.1 职场“玻璃天花板”现象 |
4.1.1 主要原因分析 |
4.1.2 可能的突破方式 |
4.2 职业倦怠与职业规划 |
4.2.1 职业倦怠 |
4.2.2 职业规划 |
4.3 主动突破职场瓶颈 |
第5章 社会生活:他者眼光与社会期待 |
5.1 源于年龄主义的质疑 |
5.1.1 “过于现实”的生活方式 |
5.1.2 “趋于平庸”的人生追求 |
5.2 针对女性气质缺失的批判 |
5.2.1 职场“女强人” |
5.2.2 家庭“掌权者” |
5.3 正面呈现,打破成见 |
第6章 从“中年危机”到“中年过渡” |
6.1 “中年危机”的建构与解读 |
6.1.1 “中年危机”话语的形成 |
6.1.2 话语背后的权力运作关系 |
6.2 “中年过渡”的意义 |
6.2.1 从“中年的意义”说起 |
6.2.2 从态度到行为 |
6.3 如何实现“中年过渡”? |
6.3.1 发挥职业女性的能动性 |
6.3.2 呼吁社会支持与关注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3)女性犯罪者家庭抗逆力研究 ——以J省N监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架构 |
1.3.1 本研究探讨的主要问题 |
1.3.2 质性研究架构 |
1.3.3 研究设计 |
1.4 本文的研究对象、创新点与难点 |
1.4.1 选择研究对象分类 |
1.4.2 创新点 |
1.4.3 研究难点 |
第2章 文献述评与理论基础 |
2.1 家庭抗逆力理论的相关研究梳理 |
2.1.1 家庭抗逆力的概念和具体内涵 |
2.1.2 家庭抗逆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
2.1.3 家庭抗逆力的模式 |
2.1.4 家庭抗逆力与家庭功能的联系 |
2.2 女性犯罪者家庭影响因素分析梳理 |
2.2.1 家庭的角色情境 |
2.2.2 家庭的冲突因素 |
2.3 家庭社会适应理论发展 |
2.3.1 哲学思源 |
2.3.2 认同理论发展 |
2.4 相关概念辨析 |
2.4.1 女性犯罪者家庭 |
2.4.2 结构 |
2.4.3 社会适应 |
2.4.4 家庭抗逆力 |
2.5 女性犯罪者家庭抗逆力研究的理论维度 |
2.5.1 女性犯罪者家庭抗逆力研究的理论整合 |
2.5.2 抗逆力的社会适应理论内含 |
2.6 述评 |
第3章 女性犯罪者家庭职能缺失及其困境生成 |
3.1 普通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功能价值考察 |
3.1.1 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 |
3.1.2 女性影响家庭功能的形式 |
3.1.3 女性在家庭中的职能作用 |
3.2 女性罪犯者家庭职能缺失 |
3.2.1 女性罪犯者承担家庭经济功能缺失 |
3.2.2 女性罪犯导致家庭内部中的劳动功能资源缺失 |
3.2.3 女性犯罪导致亲子关系中母亲角色缺失 |
3.2.4 犯罪女性空间“不在场”导致社会交往资源缺失 |
3.3 女性罪犯者家庭困境生成因素 |
3.3.1 夫妻关系冲突导致情感关系弱化 |
3.3.2 赡养关系缺损导致传承关系断裂 |
3.3.3 邻里关系疏远导致社区交往资源缺失 |
3.4 小结 |
第4章 女性犯罪者的家庭结构与其家庭抗逆力 |
4.1 女性犯罪者家庭结构的重建 |
4.1.1 家庭结构的资源扩充与抗逆力 |
4.1.2 家庭内部组织结构的稳定与抗逆力 |
4.2 女性犯罪者家庭内部仪式的可持续性 |
4.2.1 在破裂中维持稳定 |
4.2.2 适应改变后的能力 |
4.3 女性犯罪者家庭的社会结构资源网络 |
4.3.1 现代社会中的家庭结构网络 |
4.3.2 结构失能下的家庭结构网络 |
4.3.3 亲属关系中的家庭结构网络 |
4.4 女性犯罪者家庭情感沟通分享与合作解决问题 |
4.4.1 家庭内部沟通方面的理解互动与抗逆力 |
4.4.2 家庭内部信念方面的认知理性化与抗逆力 |
4.5 小结 |
第5章 女性犯罪者家庭的社会适应与其家庭抗逆力 |
5.1 家庭为逆境重新定义和社会积极适应 |
5.1.1 保持生活统合感 |
5.1.2 正面展望积极的意义 |
5.2 家庭从时间维度克服逆境的积极认知 |
5.2.1 分享情感 |
5.2.2 爱包容差异 |
5.2.3 促进正面互动 |
5.3 家庭从空间维度培养克服逆境的积极认知 |
5.3.1 发展区域 |
5.3.2 公共空间 |
5.3.3 社会环境 |
5.4 家庭从自我角度调适逆境的积极认知 |
5.4.1 减少家庭未成年人的负面连锁反应 |
5.4.2 促进老人的家庭抗逆适应过程 |
5.4.3 健全家庭中伴侣关系的平衡作用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概括 |
6.1.1 家庭抗逆力的整合性解释 |
6.1.2 家庭抗逆力整合性框架的应用 |
6.2 社会适应过程的认同性 |
6.2.1 角色认同决定社会适应程度 |
6.2.2 社会适应过程的多维度认同性 |
6.2.3 预期认同不清致社会适应不良 |
6.3 对策及建议 |
6.3.1 关注家庭生命周期中的家庭抗逆力研究 |
6.3.2 关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家庭抗逆力研究 |
6.3.3 以社区、政府抗逆力构建家庭抗逆力 |
6.3.4 促进家庭结构的优化 |
6.3.5 将家庭照顾纳入福利体系 |
6.3.6 政府提升家庭结构功能失能后的家庭发展能力 |
6.3.7 加强专业社工心理支持建设 |
6.4 研究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樊篱 ——欧茨小说中的生态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欧茨的生态伦理思想语境 |
第一节 个人经历与社会语境 |
一、绿色人生 |
二、美国当代环保运动 |
第二节 文学及创作语境 |
一、欧美文学传统 |
二、创作伦理观 |
第二章 欧茨小说中的自然关怀情结 |
第一节 敬畏动物生命 |
一、赋予动物生存权:抵制狩猎、选择素食 |
二、关怀动物:拯救动物、减少其痛苦 |
第二节 尊重自然 |
一、生物共同体成员的平等:与动植物和谐相处 |
二、生态共同体的整体和谐:与自然万物为友 |
第三章 欧茨小说中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想 |
第一节 女性与自然的认同 |
一、女性与自然环境的交融:精神慰藉之媒介 |
二、女性与动物的亲和:心灵之伙伴 |
第二节 批判男权思想 |
一、女性的关怀伦理观:反对食用和折磨动物 |
二、女性的自我身份:回归自然、重塑自我 |
三、女性的生态责任:救助动物、实现自我价值 |
第四章 欧茨小说中的生态正义观 |
第一节 反思生态不公正现象 |
一、揭露唯发展主义:工业发展的代价 |
二、批判生态不公正:环境恶物分配的不均 |
第二节 弘扬生态正义 |
一、维护生态正义:与邪恶势力的斗争 |
二、伸张生态正义:"爱的运河"诉讼案的翻案 |
结论 |
引用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5)整合视角下丧偶妇女抗逆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丧偶妇女的研究现状 |
1.研究结构倾向和关注系统研究 |
2.问题研究与对策研究错位 |
3.福利原则由普遍性向选择性过渡 |
4.建立长效社会帮扶机制 |
5.关注丧偶妇女的社会生活适应状况 |
(二)丧偶妇女的抗逆力研究综述 |
1.抗逆力概念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
2.在文化背景中系统探索本土化路径 |
3.丰富发展理论并拓展对保护和风险机制研究 |
4.微观层面去分析和理解丧偶妇女面临的困境 |
5.纵横结合以个别化原则构建丧偶妇女抗逆力 |
(三)个案工作介入的方法述评 |
1.整合视角介入丧偶妇女研究的重要性 |
2.抗逆力方面的干预策略 |
3.危机干预理论和干预模型 |
4.本文个案辅导主要关注方面 |
(四)本文研究切入点 |
1.整合视角扩宽社会支持网络 |
2.对比研究挖掘抗逆力提升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一)概念的界定 |
1.丧偶妇女 |
2.抗逆力定义 |
3.风险因素和保护因素 |
(二)理论基础 |
1.整合范式 |
2.整合视角 |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架构 |
1.个案工作 |
2.研究思路和架构 |
(四)研究对象 |
1.丧偶妇女的基本信息 |
2.服务对象选取维度和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丧偶妇女个案辅导过程的主要关注点 |
(一)收集基本资料建立专业关系 |
(二)对比问题列表发现差异性需求 |
(三)预估判断制定个别化辅导计划 |
(四)具体实施和跟进辅导的关键点 |
(五)结案和回访 |
(六)继续跟进方向和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整合视角下丧偶妇女的抗逆力复原和成长过程 |
(一)X街丧偶妇女的风险因素和保险因素分析 |
1.从风险因素分析危机和压力 |
2.从保护因素挖掘应对能力 |
(二)多元视角挖掘抗逆力提升四技巧 |
1.初期危机干预以个别化原则挖掘情感支持为切入点 |
2.借萨提亚家庭治疗的“隐喻”找寻危机转换为希望转折点 |
3.在社会支持指导下从过往经历中挖掘长效支持的方向 |
4.把叙事疗法“植入希望”原则作为“重新书写生命历程”支撑 |
(三)多元服务手法构建长效帮扶机制 |
1.正式支持改善FM01生活现状 |
2.就业招聘活动为FM02带来社会融入机会 |
3.手工互助小组舒缓FM03情绪压力 |
(四)对比分析不同服务对象抗逆力适应过程的差异 |
1.支持资源的整合程度影响抗逆力提升的辅导进程 |
2.面对危机注重挖掘和区分一般和潜在需求 |
3.发挥使能者角色和功能 |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件1:基本资料列表 |
附件2:问题和需求列表 |
附件3:辅导计划列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答辩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
(6)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创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门罗的生平及小说创作简述 |
第二节 门罗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第三节 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第一章 门罗创作的心理机制 |
第一节 情感体验中的地域情结 |
第二节 逃离想象中的自卑情结 |
第三节 细节描摹中的自主情结 |
小结 |
第二章 门罗创作的形象机制 |
第一节 反叛与内省的女性形象 |
第二节 沉默与怯懦的男性形象 |
第三节 相生与相克的两性关系 |
小结 |
第三章 门罗创作的隐喻机制 |
第一节 门罗笔下的空间隐喻 |
第二节 门罗笔下的动物隐喻 |
第三节 门罗笔下的服饰隐喻 |
小结 |
第四章 门罗创作的审美机制 |
第一节 门罗小说的入俗之美 |
第二节 门罗小说的顿悟之美 |
第三节 门罗小说的碎片之美 |
小结 |
第五章 门罗创作的文化传承机制 |
第一节 南安大略哥特文学的滋养 |
第二节 美国南方文学传统的影响 |
第三节 英国苏格兰叙事元素的浸润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呈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女性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艾丽丝·门罗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概况 |
二、国内研究概况 |
三、门罗研究的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意义、思路、方法和内容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三、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地域文化背景与门罗的女性书写 |
第一节 加拿大的多元文化背景 |
一、殖民史与边缘文化的“突围” |
二、移民潮与多元文化的形成 |
三、独特的地缘文化与宗教背景 |
第二节 门罗的边缘心态与女性书写 |
一、边缘心态——打开门罗女性世界的钥匙 |
二、小镇——边缘心态的表征 |
第三节 门罗的文学之路 |
一、独特的生命体验 |
二、加拿大女性主义运动与门罗的女性意识 |
三、加拿大英语文学传统与门罗的女性书写 |
第二章 女性主义与门罗的女性书写 |
第一节 女性主义思潮面面观 |
第二节 门罗女性书写的特点 |
第三节 女性意识与温和的女性观 |
一、女性意识的苏醒 |
二、温和的女性观 |
第三章 门罗短篇小说的女性形象书写 |
第一节 聪颖敏感而早熟的少女形象 |
第二节 “疯女人”形象 |
第三节 传统的家庭妇女形象 |
第四节 独立的职业女性形象 |
第四章 门罗女性书写的多重主题 |
第一节 成长:认知的觉醒与自我追求 |
第二节 婚恋:隐忍·觉醒与自我追寻 |
第三节 母女:对抗到和解 |
第四节 离开:家园隐喻与冲动 |
第五章 门罗短篇小说的女性叙事 |
第一节 女性视角的自我言说 |
第二节 碎片化情节的拼凑 |
第三节 书信体叙事的运用 |
第四节 含混的开放式结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8)战后日本家庭观念的变迁研究(1945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家”、“家族”与“家庭” |
(二)“家庭观念”、“家庭伦理”与“家庭价值观” |
(三)“家庭观念”、“家庭结构”与“家庭功能”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基本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基本思路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五节 创新点、难点及不足之处 |
一、创新点 |
二、难点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经济恢复期的家庭观念(1945年~1955年) |
第一节 经济恢复期的社会背景 |
一、战后民主改革 |
(一)政治改革 |
(二)经济改革 |
(三)文化改革 |
二、“家”制度的解体 |
(一)新民法的修订 |
(二)“家”制度的瓦解 |
第二节 经济恢复期的婚姻观念 |
一、择偶观:摆脱家长束缚 |
二、角色观:实现夫妻同权 |
三、经济观:保障妻子财产权 |
四、离婚观:离婚原因合理化 |
第三节 经济恢复期的生育观念 |
一、生育意愿:经济困难降低生育动机 |
二、生育行为:国家政策引导优生少生 |
第四节 经济恢复期的亲子观念 |
一、父辈对子辈的抚育:父权崩塌 |
二、子辈对父辈的赡养:亲权子责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经济增长期的家庭观念(1955年~1991年) |
第一节 经济增长期的社会背景 |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 |
(一)1955~1973年:高速增长期 |
(二)1973~1991年:低速增长期和泡沫期 |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
(一)1955~1973年:制度扩充期 |
(二)1973~1991年:制度调整期 |
三、女性思想解放运动 |
第二节 经济增长期的婚姻观念 |
一、婚恋观:爱情至上·晚婚显现 |
(一)自由恋爱 |
(二)择偶标准 |
(三)晚婚显现 |
二、角色观:“男主外女主内”模式由固化向松动 |
(一)50~70年代:“男主外女主内”模式的强化 |
(二)70~90年代:“男主外女主内”模式的松动 |
三、经济观:“三千万家总中流” |
四、离婚观:婚姻由稳定向动荡 |
第三节 经济增长期的生育观念 |
一、生育意愿:功利意愿消退接近情感需求 |
二、生育行为:生养成本增加抑制生育行为 |
第四节 战后增长期的亲子观念 |
一、父辈对子辈的抚育:父权失坠·幼者本位 |
(一)“父亲丧失的一代” |
(二)“以孩子为中心” |
(三)“教育妈妈” |
二、子辈对父辈的赡养:子女实质平等·父母自食其力 |
(一)继承观 |
(二)先祖观 |
(三)赡养观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经济低迷期的家庭观念(1991年~2019年) |
第一节 经济低迷期的社会背景 |
第二节 经济低迷期的婚姻观念 |
一、婚恋观:“三低”“三手”·晚婚不婚 |
(一)择偶观念 |
(二)晚婚不婚 |
二、角色观:夫权弱化·女性维权 |
(一)家务观念 |
(二)女性维权 |
1.再婚禁止期制度 |
2.选择性夫妇别氏制度 |
三、经济观:实用主义家庭消费 |
四、离婚观:家庭动荡·离婚剧增 |
(一)女性独立导致离婚增加 |
(二)出轨家暴加剧家庭动荡 |
第三节 经济低迷期的生育观念 |
一、生育意愿:生育成本、生育理念降低生育动机 |
二、生育行为:晚婚不婚、女性就业削弱生育基础 |
第四节 经济低迷期的亲子观念 |
一、父辈对子辈的抚育:母亲的丧偶式育儿 |
二、子辈对父辈的赡养:子女赡养意识淡薄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战后日本家庭观念变迁的影响 |
第一节 战后日本家庭观念变迁的特征 |
第二节 战后家庭观念的变迁对家庭的影响 |
一、家庭结构的核心化 |
二、家庭功能的专门化 |
第三节 战后家庭观念的变迁对社会的影响 |
一、少子社会 |
二、无缘社会 |
(一)老年人的无缘化 |
(二)青年人的无缘化 |
三、隐性贫困 |
(一)女性贫困 |
(二)老年贫困 |
第四节 战后家庭观念的变迁对日本国民性的影响 |
一、集团主义的动摇 |
二、等级秩序的动摇 |
结语 |
第一节 战后日本家庭观念变迁的特点概述 |
第二节 日本家庭的未来走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假面-费里尼“三部曲”电影中的人格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性及意义 |
第1章 费里尼的电影生涯及“三部曲”创作 |
1.1 早年岁月与编导时光 |
1.2 费里尼的三个“三部曲”及其后创作 |
1.3 费里尼电影的美学特征 |
1.4 小结 |
第2章 假面自我:“三部曲”电影中假面主题的发展流变与叙事呈现 |
2.1 “人物三部曲”(Trilogy of Character):角色的面具 |
2.1.1 《杂技之光》(Luci del varieta,1950):面具揭开的时刻 |
2.1.2 《白酋长》(Lo sceicco bianco,1952):社会面具和幻想面具 |
2.1.3 《浪荡儿》(I vitelloni,1953):揭下面具,告别童年 |
2.2 “恩典三部曲”(Trilogy of Grace):面具的深化 |
2.2.1 《大路》(La strada,1954):孤独的面具 |
2.2.2 《骗子》(Il bidone, 1955):表演的面具 |
2.2.3 《卡比利亚之夜》(Le notti di Cabiria,1957):面具下的天真 |
2.3 “背叛三部曲”:危机与出路 |
2.3.1 《甜蜜的生活》(La dolce vita,1960):面具中的绝境 |
2.3.2 《八部半》(8 1/2,1963):面具的破除——接受与创造 |
2.3.3 《朱丽叶的梦》(Giulietta degli spiriti,1965):面具的破除——女性的觉醒与独立 |
第3章 假面的舞蹈:“三部曲”电影中假面主题的影像表达 |
3.1 聚焦人物的流动镜头:摄影与场面调度(Cinematography andMise-en-scene) |
3.2 线性、交叉与意识流蒙太奇:电影剪辑(Editing) |
3.3 人声、音乐与音效的烘托:电影声音(Sound) |
第4章 假面的隐喻:“三部曲”电影中的人格面具与存在困境 |
4.1 电影主人公的成长危机 |
4.1.1 无法走出的童年 |
4.1.2 社会面具中的停滞 |
4.2 “集体潜意识”下的主人公人格解析 |
4.2.1 社会与他者的建构——人格面具(Persona)与阴影(Shadow) |
4.2.2 性别神话的人格呈现——阿尼玛(Anima)和阿尼姆斯(Animus) |
4.3 假面的探源——现代人的焦虑 |
4.3.1 电影中的“神经性焦虑” |
4.3.2 人物的童年创伤 |
4.3.3 焦虑的文化镜像 |
4.3.4 电影中焦虑的解决 |
4.4 假面与爱之困境 |
4.4.1 依赖的爱 |
4.4.2 电影人物的心理脐带 |
第5章 共同体的神话:“三部曲”电影中人格危机的哲学出路 |
5.1 自由与假面的超越 |
5.1.1 重新发现自我 |
5.1.2 自由与命运 |
5.2 假面的克服——自性化(Individuation)过程 |
5.3 人格的重建共同体神话 |
结语——创造的勇气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10)他乡(论文提纲范文)
上篇 |
一 |
二 |
三 |
四 |
彼此 |
五 |
六 |
七 |
八 |
跌宕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下篇 |
十四 |
十五 |
十六 |
十七 |
十八 |
十九 |
二十 |
二十一 |
二十二 |
二十三 |
二十四 |
谁起了反叛之心 |
二十五 |
二十六 |
二十七 |
二十八 |
二十九 |
三十 |
三十一 |
三十二 |
人生若只如初见 |
三十三 |
断章,或者浮云 |
三十四 |
亲爱的某 |
四、帮助丈夫度过中年危机(论文参考文献)
- [1]德拉布尔后期老年小说的价值赓续主题研究[D]. 周芬芳. 湘潭大学, 2018(12)
- [2]“中年危机”还是“中年过渡”? ——城市职业女性步入中年的生活经历与自我调适[D]. 尹慧青.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3]女性犯罪者家庭抗逆力研究 ——以J省N监狱为例[D]. 沈辰. 吉林大学, 2020(01)
- [4]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樊篱 ——欧茨小说中的生态伦理思想研究[D]. 杨建玫.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3)
- [5]整合视角下丧偶妇女抗逆力提升研究[D]. 唐艳茹.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创作机制研究[D]. 高静. 山东大学, 2020(09)
- [7]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女性书写研究[D]. 王峰灵.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8]战后日本家庭观念的变迁研究(19452019)[D]. 刘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9]假面-费里尼“三部曲”电影中的人格分析研究[D]. 谢鑫.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10]他乡[J]. 付秀莹.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