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尾矿物料沿尾矿池淤积的长度上某些参数的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肖利兴[1](2020)在《尾矿库渐进式溃坝物理模型试验与数值模型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尾矿库是矿山三大控制性工程之一,其稳定性关系到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我国由尾矿库溃坝而引发重大事故,给处于尾矿库周边的人民群众造成了极大损害。在我国,大部分尾矿库采用上游式筑坝法进行修筑,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多数尾矿库下游存在大型居民区。以江西省为例,在其62座“头顶库”中,51座处于谷口,尾矿坝下游为开阔区域,存在居民区及大片农作物,一旦发生溃坝,必将对此地区人民群众造成生命安全威胁,并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在进行尾矿库灾害预防性研究中,对具有开阔下游区域的尾矿库进行溃坝模拟研究是很有必要性的。针对我国尾矿库所处的现状,本文基于永平铜矿燕仓尾矿库工程,采用物理模型试验对尾矿库进行缩尺溃坝研究,并利用数值模型试验,开展同步模拟研究工作,以此来研究尾矿库在遭遇极端恶劣天气条件下,发生洪水漫顶溃坝过程,以及溃坝后水砂流演进的过程,并分析水砂流对下游开阔地区的影响程度。根据下游的受灾程度,选用合适的工程措施来保护下游居民区和种植区。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1)通过数据收集及资料分析,将尾矿库按下游地形地貌条件进行分类,大致可分为两类:深切河谷地貌与开阔平原地貌。(2)介绍了物理试验的场地搭建过程,主要包括对原型尾矿库的资料分析、尾矿砂物理参数测定、物理试验模型制作、测量数据的采集与收集以及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型试验的工况设计。(3)系统的开展了尾矿库溃坝后水砂流对下游的影响分析,以及工程措施实施后,对尾矿库下游水砂流的演进过程的影响分析。主要研究了本次物理模型试验所采用的相似比尺;溃坝过程中的水位过程线、淹没范围、淤积范围和溃口区域流速分析。针对试验中出现的灾害提出了工程防护措施,开展了具有工程防护措施的尾矿库溃坝物理模型试验,对比分析了工程措施对下游开阔区域水砂流演进作用的影响。(4)利用FLOW-3D软件对燕仓尾矿库进行了 1:1建模,对下游居民区进行定点观测,并设置不同监测断面,对水流在不同区域的流量及其变化进行监控。在此基础之上,开展了与物理模型试验相同洪水条件的漫顶溃坝实验。通过对计算结果的提取与整理,得到了溃坝全场流速云图、淹没深度云图、水砂影响范围、居民区敏感点处水深与尾砂沉积厚度、监测断面处的流量变化。而后,为了减轻溃坝水砂流对下游区域的影响,开展了工程防护措施对下游区域的影响研究,并与未设置防护试验组进行对比。通过使用两种不同研究方法来对燕仓尾矿库进行研究,并对比试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未设置工程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下游居民区建筑建基面低于83.78m时,都会受到水砂流的影响,地势越低洼处,影响越为严重,且洪水退去后,尾砂会大量淤积在低洼地区。在采取防护措施后,水流会对建基面低于83.38m居民区建筑造成影响。并使得居民区遭受水流影响时间推后10分钟,水流洪峰到达居民区时间推后30分钟。
刘银坤[2](2020)在《细粒尾矿库沉积特性及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尾矿库是用来储存矿石经筛选后有再利用价值部分的场所。作为一个大型的生产经营场所,尾矿库的运行是否正常,不仅关乎企业自身的业绩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更加关乎尾矿库周围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一旦尾矿库的运营出现异常,发生溃坝、管涌等一系列严重的事故,不仅会给环境带来难以复原的污染,还会威胁周围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从尾矿库建设至运行的整个工艺流程分析可以得出,影响尾矿库正常运行的因素有库区选址、堆坝方式、总体设计及日常运行管理等各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异常都将会导致尾矿库出现事故。本文以四川典型细粒尾矿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细粒尾矿的沉积特性及稳定性。依照原有尾矿库建立矿浆的放矿试验模型,并应用FLAC3D软件的有限差分法模拟分析该尾矿库在不同粒径、不同放矿浓度以及不同放矿流速下的稳定性,本文所完成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研究得出,颗粒粒径、放矿浓度以及放矿流速对堆积细粒尾矿的沉积特性及稳定性影响显着。(2)根据模型实验分析了矿浆在不同放矿条件下的沉积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粗颗粒较细颗粒更容易沉积,且分选沉降浓度为28%;相同浓度下,整体上尾矿料内摩擦角随放矿距离增大而减小,当流速较小时(如0.9L/s)更加明显;当流速较大时(如1.2L/s),滩面各位置内摩擦角变化幅值较小;同一浓度下,流速越小,内摩擦角越大;流速对内摩擦角的影响比浓度影响更大。(3)运用FLAC3D建立三维数值模拟模型,模拟计算得到的图形和安全系数值与室内模型试验的结论相吻合。通过稳定性分析的结果,当颗粒粒径偏细时,不利于细粒堆积尾矿的稳定性,而放矿浓度高、放矿流速小有利于细粒堆积尾矿的稳定性。该论文有图50幅,表26个,参考文献83篇。
艾敏[3](2020)在《库水作用下尾矿材料强度劣化及其坝体稳定性研究》文中指出尾矿库是指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的用以堆存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的场所,是维持矿山正常生产的必要设施。作为一种具有高势能高破坏力的人造危险源,尾矿库一旦发生失稳破坏,将对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危害,同时对周边环境也将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尾矿排放时通常伴随大量选矿水,使尾矿库水呈现不同的酸碱性,其长期浸泡下的尾砂会发生不可忽视的物化特性改变,进而影响坝体的稳定性。因此,本文结合实际工程项目,通过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开展了酸、碱性溶液对尾矿材料物化特性及坝体长期稳定性影响的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探索了酸、碱性溶液对尾矿宏观物理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酸、碱性溶液作用下,尾矿颗粒细化,粉粒和黏粒含量增大,主要表现为中间粒径含量增多;不同固结压力条件下尾矿材料的孔隙比随着溶液PH值的增加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且从总体来看是减小的;渗透系数随溶液酸碱性的增强而逐渐减小;化学溶液作用下尾砂粘聚力逐渐增大,内摩擦角逐渐减小,抗剪强度降低。(2)开展了酸、碱性溶液作用下尾矿颗粒形态变化的细观研究。电镜扫描图像显示:酸、碱性溶液均会减弱尾矿颗粒感,降低其完整性,具体表现为酸浸后尾矿颗粒细碎,棱角性减弱,碱浸后尾矿呈团簇状和絮状;酸、碱性溶液浸泡后的尾矿孔隙面积减小,中、大孔隙面积占比高,可用来表示尾矿的排列熵,即尾矿中骨架颗粒的排列情况;颗粒表面分维数随粒径的增大而增大,磨圆度随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圆形度随粒径变化不明显,且分维数与抗剪强度的相关度最高。(3)通过COMSOL及Geo-studio软件模拟,揭示了化学作用下尾矿坝渗流场的变化规律。酸、碱性库水作用下坝体排渗能力差,坝内渗流场流速低,尾矿库干滩面缩短;尾矿坝各层材料渗透系数的比值对浸润线埋深影响较大,当坝体上层渗透系数小于下层渗透系数时,浸润线埋深较浅,出渗点位置可能在堆积坝坡面,不利于坝体稳定性,且上下层渗透系数差值越大浸润线埋深越浅。(4)通过COMSOL软件模拟,分析了多场耦合作用下尾矿库的安全稳定性。结果显示:多场耦合作用下坝体位移形变增大,且z方向位移分量变化最明显,表明沉降是坝体变形的主要方式;尾矿库安全系数的计算结果表明,不同PH值库水作用下坝体当前的结构均是稳定的,但相较于原样工况,酸、碱性库水的作用使坝体安全系数不断减小,对特殊工况的承载能力也逐渐减弱。
杨曌[4](2019)在《山谷型尾矿库失稳数值模拟及工程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截止到2017年底,我国共有7793座尾矿库,其中大部分为山谷型尾矿库。尾矿库比较特殊,兼顾着储存尾矿和水两种功能,具有高势能、高危险性的特点。尾矿库事故总量的三分之二是坝体失稳事故,特别是山西发生一起特别重大溃坝事故,导致281人死亡。因此,山谷型尾矿库数值模拟的研究具有典型性、适用范围广的特点且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本文从尾矿库失稳理论分析与数值仿真模拟应用两方面开展研究,分析尾矿库溃坝风险指标之间的关系;分析坝高、坡度对坝体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关系,进一步研究坝体在增高扩容时坝高和坡度与安全系数之间的变化规律;研究坝体在地震作用下的应力应变的变化趋势、坝体内部结构位移变化以及液化情况;并提出尾矿库安全运行对策措施。结论如下:(1)在统计归纳尾矿库分布、较大以上事故基本情况和分析尾矿库失稳风险的基础上,建立了尾矿库溃坝风险指标体系。(2)浸润线高度降低速率与坝体高度和上游水位有关,高坝体在高水位下容易发生渗透破坏。(3)坡度一定,坝体高度越高,边坡安全系数越低。坝高一定,坡度越小,边坡安全系数越高。(4)修筑子坝进行增高扩容时,不同子坝高度、堆积坡比条件下边坡稳定性系数变化趋势与增加初期坝的高度的变化一致。(5)在地震作用下,坝体变形主要发生在坝坡附近,有效应力逐渐降低。局部孔隙水压随着地震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并且呈现线性关系。震后液化区显示在尾矿砂水下部分长期处于饱和状态,尾矿坝坝体中下部,也易发生地震液化。
曹启增[5](2019)在《基于Geo-studio的降雨条件下隧道弃渣场边坡稳定性分析》文中指出为了研究降雨入渗对隧道弃渣场的影响,提高多雨区弃渣边坡的安全性,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现场勘察、室内外试验测试与数值模拟分析等手段结合的研究方法,汇总中南多雨区某铁路隧道弃渣场的边坡工程概况,得到弃渣体的物理力学参数,校核了弃渣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并运用GeoStudio数值模拟和极限平衡方法建立了隧道弃渣场边坡降雨入渗数值模型,最后得到该弃渣场边坡在暴雨条件时的稳定性定量结果。试验测得弃渣体为砾类土并确定土类的物理力学参数,降雨入渗数值模拟计算得出孔隙水压力随降雨入渗的变化规律,最终得出隧道弃渣场稳定性分析。本文的主要内容有:首先通过对弃渣场边坡的分类和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研究,在普通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基础上归纳出隧道弃渣场边坡滑坡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结合渗流计算原理和稳定性分析理论,确定使用Geo-studio数值模拟软件对隧道弃渣场的降雨入渗过程和边坡稳定性进行计算。经过项目工程现场的实地调研和勘察工作,分析了该隧道弃渣场的工程地质和水文气象条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通过对弃渣场现场的定性分析和定量试验研究显示,该弃渣场弃渣体状况良好,排水措施较为完善,从定性上看弃渣场边坡较为稳定。通过对该隧道弃渣场的降雨条件和汇排水量等的计算分析得出,该隧道弃渣场顶部排水沟能够基本满足其排水需要,但冗余排水能力不足,本文还针对隧道弃渣场排水方案的综合评价,并就不足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本文通过Geo-studio软件的SLOPE/W模块与SEEP/W模块,对该隧道弃渣场在强降雨工况时的渗流场和边坡稳定性进行模拟计算,首先对边坡等级和计算工况进行研究确定,通过渗流场的分析模拟两个计算剖面在3h暴雨条件下和096h降雨入渗过程中的渗流场变化规律,最后通过软件自带的四种极限平衡方法计算该弃渣场的边坡稳定性,结果显示,该隧道弃渣场边坡整体和局部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系数,受3h暴雨入渗工况条件下影响较小,隧道弃渣场稳定性较好。
李凤娟[6](2019)在《变权AHP-模糊综合评估某尾矿库安全现状及分析》文中提出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我国建设的尾矿库也越来越多,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最主要的问题是尾矿库数量大、小库多、生产管理粗放、安全生产措施不到位,而且尾矿库一旦发生事故就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因此对导致尾矿库事故的致灾机理进行分析和现状评价,从而确保尾矿库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收集各方面资料得出了尾矿库事故的致灾因子,详细分析了各风险因素的特点,建立了尾矿库溃坝风险指标体系。其次对平江县下砂区尾矿库进行综合安全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尾矿库溃坝的各因素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通过引入变权函数,建立了变权AHP-模糊综合风险评价模型,既考虑各因素的作用,又考虑各因素之间的作用,具有科学性。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通过查找资料,构造了尾矿库溃坝风险指标体系,包括失稳溃坝等5个准则层指标和平均粒径等17个底层指标。根据风险指标体系平均标准,将尾矿库平均等级分成了五个等级。(2)在计算指标权重时,通过变权理论,引入变权函数,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构造变权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并对平江县下砂区尾矿库进行了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得出该尾矿库处于较安全的生产状态,这一结果和安全评价单位给出的结果是一致的。同时对常权计算下的指标权重和变权计算下的指标权重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变权计算能够对指标权重值进行一定程度的削弱和加强,突出得分低的指标的权重值,对指标权重进行更合理的分配。(3)由于对尾矿库安全综合评价的整个计算过程较复杂,通过MATLAB软件开发一个程序来简化整个综合评价的计算过程,得出各指标的得分情况,也得出了整个尾矿库评价体系的最终得分和评价等级,与手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值小于1%,节约了计算时间,保证了计算精度。(4)通过改变指标的状态值,得出在变权计算过程中尾矿库的安全状态随着指标参数的改变而改变,符合实际,而常权计算过程中尾矿库的安全状态变化不明显。通过geostudio软件模拟该尾矿库在不同工况下的渗流情况及坝体安全状态,得出该尾矿库的安全系数均符合要求。
张箭[7](2016)在《YYX尾矿库安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目前尾矿库单一与分离的安全评估模式,建立尾矿库安全评估理论体系,更加科学有效地实现尾矿库动态安全评估与预测预警,研究多因素耦合条件下影响尾矿库安全稳定指标参数的特征规律及安全敏感因素,提出尾矿库安全对策措施,为决策层的安全态势评估提供判定依据。论文主要工作如下:通过以往尾矿库事故原因,分析影响尾矿库安全的主要因素,最终辨识尾矿库有害因素包括:溃坝或垮坝、洪水漫顶、滑坡危害、渗漏、管涌、泥石流危害、生物危害、雷电危害以及地震危害;通过功能分区将尾矿库划分为尾矿库的整体布置、尾矿坝、排水构造物及排洪、尾矿输送、尾矿回水等安全评价单元,并通过预先危险性评价、安全检查表评价、事故树分析方法、坝体稳定性验算,尾矿库调洪演算等方法对尾矿库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根据对尾矿库设计方案以及现有设施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评价结果,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针对工程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库区环境安全、尾矿坝的坝体安全以及排洪系统安全等3个方面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为尾矿库安全提供保障。
高玉芬[8](2011)在《矿业建设工程的环境影响分析 ——以河北省涞源县柏叶铁选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河北省涞源县柏叶铁选厂建设工程为例,对建设过程中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进行了科学的分析,提出了保护区域环境的一些建议。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果:(1)河北省涞源县柏叶矿业有限公司的年产15万t铁精粉的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项目的选址合理。项目生产规模、生产工艺、设备和产品均不属于国家经贸委发布实施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淘汰、限制类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当前部分行业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录》之内。(2)工程分析表明,本工程各产污节点均采取了比较完善的污染防治措施。其中矿石堆存和运输扬尘采用路面硬化+洒水抑尘措施,二次扬尘产生量大大减少,对破碎、磁选过程中产生的工艺粉尘采取吸尘罩+布袋式除尘器的防治措施,吸尘率98%、除尘效率98.5%,废气出口浓度为26.1mg/m3,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标准。含尘废气总排放量为16200万m3/a,共计排放粉尘5.76t/a;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全部排放尾矿池,澄清后返回选矿生产循环使用,不外排;固体废物主要有废石、除尘灰和尾矿砂,其中废石作为修路或建筑材料或用于尾矿坝的堆积,除尘灰返回磨矿工序作原料,尾矿全部输送到尾矿池内堆存,处置率达100%;各噪声源采取厂房隔声、基础减振等防噪措施后,经距离衰减厂界噪声达标《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中3类标准的要求。(3)项目尾矿库位于项目的二车间西南300m的北沟的一条沟内,沟长1.0km,沟底平均纵坡7%左右,汇水面积0.338km2,尾矿库初期坝坝高14.5m(坝顶标高475.0m),后期堆积坝高30m,设计总坝高44.5m,尾矿库拟建占地面积225亩,大致呈三角形。总库容85.3x104 m3,有效库容68.2x104m3,按尾矿年产生量16.47万t,尾矿容重2.5t/m3计,可堆放尾矿10.35年。尾矿库洪水的防洪标准为:初期(1-4年),按洪水重现期50年一遇,使用中、后期(5-10年)按洪水重现期200年一遇进行的设计,排洪设施采用排洪斜槽(排洪涵)系统。(4)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唐河支流银坊村评价段的水质状况良好,pH、高锰酸盐指数等2项指标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本区地下水水质良好,pH、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等4项指标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适于生产和生活饮用;本区声环境质量较好,厂界噪声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5)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表明,项目占地为荒沟地,不涉及居民搬迁问题;项目施工期短,土方工程量不大,厂址距银坊村1700m、北坛村1500m以外,对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影响采取了较完善的防治措施,施工建设不会对集中居民点产生明显污染扰民现象。(6)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表明,项目原料堆场和汽车运输产生的二次扬尘,经采取路面硬化、加湿抑尘措施后,可把二次扬尘的污染影响减少到最小,对破碎、磁选过程中产生的工艺粉尘采取吸尘罩+布袋式除尘器的防治措施,排放粉尘量为5.76t/a,不会对环境空气产生明显污染影响;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全部排入尾矿库,澄清后返回生产循环使用,不外排,不会对唐河支流产生污染影响;尾矿库选在山谷中基本不渗漏,在尾矿库南侧设有监控井,不会对库区下游地下水产生污染影响;本项目尾矿产生量为16.47万t/a(干基),尾矿主要成分为SiO2、CaO、MgO、Al2O3、FeO等,属一般工业固废,全部送尾矿库存储,得到妥善处置,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各车间厂界噪声预测结果表明,项目建成投产后,本区噪声值会有一定的提高,声环境将有一定变化,各预测点噪声昼间增加4.5-7.3dB(A),夜间增加8.5~9.3dB(A),厂界噪声水平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要求,由于厂址远离村庄,均大于1500m,不会产生噪声扰民现象。(7)项目生产过程能够满足国家清洁生产的要求,清洁生产处于同类规模铁选企业中的先进水平。本项目的生产工艺比较先进,其中干磁选甩去了一部分废石,减少了球磨机入磨量,节约能源,打捞机可进一步提高铁回收率,符合清洁生产要求;项目生产所需的矿石是含铁品位在25~30%左右,矿石中有害组分硫、磷含量低,矿石硬度较小,易破碎加工,磁选矿石为中细粒,易分离,属易选矿石;铁回收率93.0%,电耗22.65kwh/t产品,水耗量6.24 m3/t产品,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3%。(8)项目固体废物产生总量约为21万t/a,其中废石4.5万t/a,尾矿砂16.47万t/a,除尘灰278.01t/a。废石全部综合利用,作为库坝材料;尾矿砂全部用砂泵输送到尾矿库堆存;除尘灰返回磨矿工艺,回收利用。固体废物均得到妥善处置,不外排。
马敏[9](2008)在《尾矿库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安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文中提出基于大量的尾矿库安全评价案例和安全评价经验,作者从尾矿库的安全管理、自然条件、尾矿坝、尾矿排放、排洪系统和尾矿输送系统6个方面对尾矿库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建立了尾矿库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模型。通过专家对安全评价指标重要性的判断,构建了尾矿库安全评价指标的不确定性判断矩阵,利用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逼近原则与误差理论来计算尾矿库安全评价指标的误差权重。结合相似性与差异性的原理确定了各专家判断的可信度,联合误差权重计算了指标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从而确定了各安全评价指标的最终权重。利用所建立的尾矿库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风险评估指数法进行改进。将安全评价指标的权重与危险因素的危险性结合,并且用区域内存在某一危险因素的尾矿库数目代替危险发生的概率,建立了一种尾矿库区域安全状态评价方法。提出了区域安全等级的计算公式,以此来确定一个区域内的尾矿库的整体安全状态。另外,针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尾矿库评价信息的管理,建立了尾矿库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尾矿库评价信息的系统管理。本文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不确定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安全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初步制定了尾矿库安全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对风险评估指数矩阵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尾矿库区域安全状态评价方法,实现了对区域内所有尾矿库整体安全状态的评价。编制了尾矿库安全评价信息管理软件,初步实现了尾矿库安全评价信息的计算机管理。
张祖刚[10](2005)在《梅山铁矿尾矿高压浓缩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减少环境污染和提高尾矿浓缩浓度,已成为梅山铁矿选矿科研工作面临的最重要的技术挑战。通过高压浓缩生产工艺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尾矿底流浓度主要依靠高压浓缩先进技术的应用和絮凝剂的选择及影响絮凝沉降因素的合适控制。论文主要的研究目标是研究改善尾矿沉降性能的途径,研究影响絮凝沉降的主要因素和分析普通浓密机、高压深锥浓密机的沉降浓缩机理,实现尾矿高浓度浓缩和输送。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Ⅰ) 用静态沉降试验研究了改善梅山尾矿沉降性能的途径,选择出絮凝剂种类、确定絮凝剂用量范围、合适的絮凝浓缩条件以及温度对沉降性能的影响。确定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是梅山尾矿的有效絮凝剂。(Ⅱ) 温度对压缩时间的研究表明,随浓度提高温度系数KC变大,温度对压缩时间的影响愈显着,随浓度增高越难压缩;10℃-18℃温度区段的KC值最大,表明在此温度区段温度对压缩时间的影响最显着;6℃-10℃温度区段难压缩,所以KC值小,18℃以上非常易压缩,因此KC值也小。(Ⅲ) Φ1.5m高压深锥浓密机对梅山尾矿的分流试验得出高压深锥浓密机具有较高的设备处理能力,高压浓密机加絮凝浓缩可获得较高的稳定的底流浓度。实践证明,应用高压浓密机与Φ50m浓密机高效化改造浓缩新工艺处理梅山尾矿取得了成功,底流浓度达到45%,溢流含固量≤300×10-6。(Ⅳ) 运用流体力学对固体颗粒在普通浓缩机不同区的沉降理论进行研究,对高压深锥浓密机的液固相进行两相流运动分析,研究了高分子絮凝剂在尾矿固体颗粒表面的吸附行为、吸附过程以及絮凝机理。
二、尾矿物料沿尾矿池淤积的长度上某些参数的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尾矿物料沿尾矿池淤积的长度上某些参数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尾矿库渐进式溃坝物理模型试验与数值模型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尾矿库溃坝机理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概况与设计 |
2.1 试验概况 |
2.1.1 洪水计算 |
2.1.2 尾矿砂物理性质 |
2.2 试验设计 |
2.3 物理模型试验布设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物理模试验中溃坝水砂流对下游的影响分析 |
3.1 尾矿库溃坝物理模型试验原理 |
3.1.1 模型相似条件 |
3.1.2 模型砂的选取 |
3.1.3 模型比尺 |
3.2 物理模型溃坝试验 |
3.2.1 溃坝过程概述 |
3.2.2 水位过程线 |
3.2.3 溃坝后下游断面形状 |
3.2.4 淹没范围及对下游村庄的影响 |
3.2.5 下游淤积范围 |
3.2.6 溃坝流速场测量分析 |
3.3 工程防护措施对溃坝后果的影响 |
3.3.1 溃坝过程概述 |
3.3.2 工程措施对水位过程线的影响分析 |
3.3.3 工程措施对溃坝后下游断面淤积形状的影响 |
3.3.4 淹没范围及对下游村庄的影响 |
3.3.5 工程措施对下游淤积范围影响分析 |
3.3.6 溃口下游流速测量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尾矿库溃坝数值模型实验 |
4.1 尾矿库溃坝数值模型试验原理 |
4.1.1 控制方程 |
4.1.2 计算模块 |
4.2 模型设置及试验参数确定 |
4.3 溃坝水砂流对下游影响 |
4.3.1 溃坝水砂流全场流速及淹没深度分析 |
4.3.2 溃坝水砂流影响范围及敏感点监测数据分析 |
4.3.3 各个监测断面水砂流流量与尾砂沉积分析 |
4.4 工程措施对溃坝水砂流的影响 |
4.4.1 拦挡坝对全场淹没深度及流速影响分析 |
4.4.2 拦挡坝对下游受灾范围及敏感点受灾程度影响分析 |
4.4.3 拦挡坝对下游流量与尾砂沉积厚度的影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细粒尾矿库沉积特性及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细粒尾矿库概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及技术路线 |
2 工程概况 |
2.1 尾矿库工程概况 |
2.2 库区水文地质条件 |
2.3 筑坝实验基础资料 |
2.4 本章小结 |
3 细粒尾矿颗粒级配及分选沉降浓度 |
3.1 细粒尾矿颗粒组成试验 |
3.2 尾矿浆的沉降及分选沉降浓度 |
3.3 矿浆流变特性 |
3.4 本章小结 |
4 细粒尾矿沉积特性模型试验及分析 |
4.1 概述 |
4.2 模型试验的内容及目的 |
4.3 模型实验的要求 |
4.4 实验模型的设计准则 |
4.5 模型堆积坡度影响因素分析 |
4.6 模型试验放矿参数的选择 |
4.7 模型的设计布置及试验方案 |
4.8 模型实验成果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5 稳定性评价方法分析 |
5.1 概述 |
5.2 尾矿坝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5.3 尾矿坝稳定性分析方法对比 |
5.4 极限平衡法 |
5.5 数值分析方法 |
5.6 本章小结 |
6 细粒尾矿稳定性计算分析 |
6.1 Flac3D简介 |
6.2 三维尾矿坝分析模型建立 |
6.3 尾矿坝稳定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库水作用下尾矿材料强度劣化及其坝体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尾矿库废水酸碱性研究现状 |
1.2.2 尾矿坝饱和-非饱和渗流研究现状 |
1.2.3 尾矿材料物理力学性质研究现状 |
1.2.4 多场耦合作用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化学溶液作用下尾矿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
2.1 化学溶液的作用效应 |
2.1.1 化学腐蚀对尾矿砂力学性质的影响 |
2.1.2 流固化学效应 |
2.2 化学溶液浸泡试验 |
2.3 化学溶液作用下尾矿材料的颗粒组成变化规律 |
2.3.1 颗粒组成和级配变化 |
2.3.2 孔隙比 |
2.4 化学溶液作用下尾矿材料的抗剪强度 |
2.4.1 试验过程 |
2.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化学溶液作用下尾矿材料的强度劣化规律 |
3.1 化学溶液作用下尾矿材料细观结构及组成变化 |
3.1.1 尾矿材料细观颗粒形态研究 |
3.1.2 尾矿材料矿物成分研究 |
3.2 尾矿颗粒基本特征及其强度关系 |
3.2.1 颗粒的几何形状特征参数 |
3.2.2 尾矿几何特征与抗剪强度的关系 |
3.3 化学溶液作用下尾矿排列熵比较 |
3.3.1 不同条件下尾矿材料孔隙数量变化 |
3.3.2 不同条件下尾矿材料孔隙面积变化 |
3.3.3 不同条件下尾矿材料微小孔隙与大中孔隙分组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化学溶液作用下尾矿坝渗流场分析 |
4.1 化学溶液对尾矿材料渗透特性的影响 |
4.1.1 试验过程 |
4.1.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 尾矿坝渗流场分析的理论基础 |
4.2.1 达西定律及适用范围 |
4.2.2 稳定渗流基本微分方程及定解条件 |
4.2.3 渗流有限元分析方法 |
4.3 尾矿库工程概况及COMSOL介绍 |
4.3.1 尾矿库工程概况 |
4.3.2 COMSOL介绍 |
4.4 影响渗流场的多因素分析 |
4.4.1 尾矿渗透系数对渗流场的影响 |
4.4.2 各层渗透系数比对浸润线的影响 |
4.4.3 降低尾矿坝浸润线的措施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场耦合作用下坝体稳定性研究 |
5.1 耦合模型的基本方程 |
5.1.1 应力场方程 |
5.1.2 渗流场方程 |
5.1.3 化学场方程 |
5.2 多场耦合关系的分析 |
5.2.1 应力场-渗流场耦合关系分析 |
5.2.2 化学场-渗流场耦合关系分析 |
5.2.3 化学场-应力场耦合关系分析 |
5.3 化学作用下尾矿坝稳定性数值模拟 |
5.3.1 模型建立及参数选取 |
5.3.2 Comsol软件模拟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 |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 C 获奖情况 |
(4)山谷型尾矿库失稳数值模拟及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及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山谷型尾矿库失稳风险研究 |
2.1 山谷型尾矿库基本特征 |
2.2 尾矿库基本情况分析 |
2.3 山谷型尾矿库风险分析 |
2.4 其它风险分析 |
2.5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尾矿库溃坝风险指标体系 |
2.6 本章小结 |
3 某山谷型尾矿库渗流场分析研究 |
3.1 尾矿库基本概况 |
3.2 地下水渗流软件计算原理 |
3.3 建立渗流分析模型 |
3.4 渗流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某山谷型尾矿库静力稳定性分析研究 |
4.1 边坡稳定性分析软件计算原理 |
4.2 建立边坡稳定性分析模型 |
4.3 边坡稳定性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某山谷型尾矿库动力稳定性分析研究 |
5.1 应力应变软件计算原理 |
5.2 动力响应软件计算原理 |
5.3 建立动力稳定性分析模型 |
5.4 初始静态分析 |
5.5 动态响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某山谷型尾矿库安全运行对策措施 |
6.1 尾矿库危险性预防措施 |
6.2 尾矿库日常管理措施 |
6.3 尾矿库加强监测措施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基于Geo-studio的降雨条件下隧道弃渣场边坡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2 弃渣场稳定性硏究现状 |
1.2.3 降雨入渗条件的渗流场及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弃渣场边坡渗流与稳定性分析理论 |
2.1 弃渣场边坡滑坡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
2.1.1 弃渣场边坡滑坡的类型 |
2.1.2 弃渣场边坡滑坡的影响因素 |
2.2 弃渣场渗流计算基本理论 |
2.3 弃渣场稳定性计算基本理论 |
2.4 数值模拟软件 |
第三章 弃渣场工程概况及弃渣特性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1.1 弃渣场工程地质条件 |
3.1.2 气象、水文地质条件 |
3.1.3 不良地质现象 |
3.2 弃渣场物理力学特性试验 |
3.2.1 弃渣场定性分析 |
3.2.2 弃渣场土样采集 |
3.2.3 弃渣物理特性 |
3.2.4 弃渣力学特性 |
第四章 弃渣场排汇水分析 |
4.1 弃渣场汇排水特点 |
4.2 隧道弃渣场汇排水计算方法 |
4.2.1 汇水面积确定 |
4.2.2 汇水量确定 |
4.2.3 排水量计算 |
4.3 区域汇水情况分析 |
4.4 隧道弃渣场排水系统合理性分析 |
4.5 排水方案综合评价与建议 |
第五章 基于GEO-STUDIO数值模拟的弃渣场边坡渗流与稳定性分析 |
5.1 边坡等级与计算工况 |
5.2 隧道弃渣场边坡稳定性评价标准 |
5.3 边坡渗流场分析 |
5.3.1 计算地质模型 |
5.3.2 计算方法 |
5.3.3 计算模型与参数 |
5.3.4 渗流计算方案 |
5.3.5 A-A剖面 |
5.3.6 A-A'剖面 |
5.4 边坡稳定性分析 |
5.4.1 A-A剖面 |
5.4.2 A-A'剖面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变权AHP-模糊综合评估某尾矿库安全现状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尾矿库概述及灾害因素分析 |
2.1 尾矿库基本概述 |
2.1.1 尾矿库的类型 |
2.1.2 尾矿库等级划分 |
2.1.3 尾矿库库容 |
2.2 尾矿库溃坝因素分析 |
2.2.1 尾矿库溃坝风险特点 |
2.2.2 尾矿库溃坝风险因素及致灾分析 |
2.3 尾矿库溃坝风险指标体系的建立 |
2.3.1 风险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
2.3.2 风险指标体系的建立框架 |
2.3.3 风险指标体系的评价标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变权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 |
3.1 安全评价方法介绍 |
3.1.1 定性安全评价法 |
3.1.2 定量安全评价法 |
3.2 评价方法的选择 |
3.3 变权AHP-模糊综合风险评价模型介绍 |
3.3.1 运用AHP确定指标权重 |
3.3.2 变权权重的确定 |
3.3.3 变权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平江县下砂区尾矿库风险评价模型的应用 |
4.1 工程概况 |
4.1.1 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 |
4.1.2 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及地层岩性 |
4.1.3 地下水、地震效应及不良地质 |
4.1.4 尾矿库库区水文气象 |
4.1.5 尾矿库库型、坝型、库容及坝体 |
4.1.6 尾矿库排洪系统、坝体防护及尾矿滩面 |
4.2 变权AHP-模糊综合风险评价法的应用 |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指标权重的计算 |
4.2.3 变权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运用 |
4.3 常权与变权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结果对比分析 |
4.3.1 权重对比分析 |
4.3.2 结果对比分析 |
4.4 MATLAB开发综合评价体系计算系统 |
4.4.1 MATLAB计算程序简介 |
4.4.2 计算系统建立的思路、结构及过程 |
4.4.3 综合安全评价体系计算系统的构造 |
4.5 尾矿库风险指标状态变化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平江县下砂区尾矿库稳定性分析及措施 |
5.1 资料介绍及建模 |
5.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5.2.1 正常工况下计算结果及分析 |
5.2.2 洪水工况下计算结果及分析 |
5.2.3 特殊工况下计算结果及分析 |
5.3 对策及措施 |
5.3.1 安全技术对策措施 |
5.3.2 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A:尾矿库安全评价指标隶属度统计表 |
附录B:平江县下砂区尾矿库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专家调查表 |
附录C:综合安全评价体系计算系统 |
附录D:平江县下砂区尾矿库安全检查表 |
(7)YYX尾矿库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尾矿库有害因素分析 |
2.1 尾矿库概况 |
2.1.1 工程简介 |
2.1.2 现场观测方法 |
2.1.3 尾矿坝稳定性分析计算 |
2.2 排洪及尾矿输送回水系统 |
2.2.1 尾矿库排洪系统 |
2.2.2 尾矿输送及回水系统 |
2.3 主要危险与有害因素分析 |
2.3.1 以往尾矿库失事原因分析 |
2.3.2 危险与有害因素分析 |
3 尾矿库安全评价单元的划分与方法选择 |
3.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3.1.1 安全检查表(SCA) |
3.1.2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
3.1.3 事故树分析(FTA) |
3.1.4 坝体稳定性分析 |
3.1.5 尾矿库调洪演算 |
3.2 评价单元 |
3.2.1 评价单元划分 |
3.2.2 各评价单元采用的评价方法 |
4 尾矿库安全评价 |
4.1 总体布置单元评价 |
4.1.1 方案安全检查 |
4.1.2 总体布置单元预先危险性分析评价 |
4.2 尾矿坝单元评价 |
4.2.1 尾矿坝方案安全检查 |
4.2.2 尾矿坝单元预先危险性(PHA)分析评价 |
4.2.3 尾矿坝溃坝事故树分析 |
4.2.4 尾矿坝稳定性验算 |
4.2.5 尾矿库调洪演算 |
4.3 排洪及尾矿输送回水系统单元评价 |
4.3.1 排水构造物及排洪单元评价 |
4.3.2 尾矿输送及回水系统单元评价 |
4.4 尾矿库溃坝重大事故模拟分析 |
5 尾矿库安全对策措施 |
5.1 库区环境安全对策措施 |
5.2 尾矿坝体安全对策措施 |
5.3 排洪系统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矿业建设工程的环境影响分析 ——以河北省涞源县柏叶铁选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自然环境概况 |
1.2.1 地理位置 |
1.2.2 地形地貌 |
1.2.3 气候 |
1.2.4 水文 |
1.2.5 水文地质 |
1.2.6 生态环境 |
1.3 社会环境概况 |
1.3.1 涞源县概况 |
1.3.2 银坊镇概况 |
1.4 环境功能区划 |
1.5 研究目的与分析评价原则 |
1.5.1 目的 |
1.5.2 分析评价原则 |
1.6 研究内容 |
1.6.1 主要内容 |
1.6.2 研究重点 |
1.6.3 研究区域 |
1.7 相关的法律法规 |
1.8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
1.8.1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
1.8.2 评价因子筛选 |
1.9 评价工作等级 |
1.9.1 环境空气 |
1.9.2 水环境 |
1.9.3 声环境 |
1.9.4 生态环境 |
1.9.5 风险评价 |
1.10 评价标准 |
1.10.1 环境质量标准 |
1.10.2 污染物排放标准 |
1.10.3 其它标准 |
第二章 涞源县柏叶矿业铁精粉选厂工程分析 |
2.1 基本情况 |
2.2 生产工艺流程 |
2.2.1 破碎系统 |
2.2.2 磨选系统 |
2.2.3 废石、尾矿排送系统 |
2.3 主要生产设备 |
2.4 主要原材料和能源消耗 |
2.5 公用工程 |
2.5.1 供水 |
2.5.2 排水 |
2.5.3 排水 |
2.6 尾矿处理设施 |
2.7 主要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 |
2.7.1 废气 |
2.7.2 废水 |
2.7.3 固体废物 |
2.7.4 噪声 |
2.8 污染防治措施及污染物排放量 |
2.8.1 废气 |
2.8.2 废水 |
2.8.3 固体废物 |
2.8.4 噪声 |
第三章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
3.1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
3.1.1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
3.1.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
3.2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
3.2.1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
3.2.2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3.3 声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
3.3.1 监测点布置 |
3.3.2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3.4 常规气象资料分析 |
3.4.1 气象资料 |
3.4.2 相关"估算"参数 |
3.4.3 估算模式计算结果与分析 |
3.4.4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
3.5 废气排放污染影响分析 |
3.5.1 原料堆场二次扬尘 |
3.5.2 汽车运输二次扬尘 |
3.5.3 破碎工序工艺粉尘 |
3.6 尾矿库环境影响分析 |
3.6.1 尾矿库对生态影响分析 |
3.6.2 尾矿库事故影响分析 |
3.6.3 尾矿库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分析 |
3.6.4 尾矿库对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
3.6.5 尾矿库服务期间以及闭池后的处置及生态恢复措施 |
3.7 固体废物处置影响分析 |
3.8 车间厂界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
3.8.1 预测计算模式 |
3.8.2 预测结果 |
第四章 厂址选择合理性与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
4.1 厂址选择合理性分析 |
4.2 厂区布置合理性分析 |
4.3 尾矿库选址合理性分析 |
4.4 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
4.4.1 矿石堆场和运输扬尘治理 |
4.4.2 破碎工序含尘废气治理 |
4.5 废水治理措施可行性分析 |
4.6 噪声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
4.6.1 隔声 |
4.6.2 减振 |
4.7 固体废物处置措施可行性分析 |
4.8 尾矿处理设施可行性分析 |
4.8.1 尾矿库工程概况 |
4.8.2 尾矿库的污染防治与事故防范措施 |
第五章 水土保持与生态保护措施 |
5.1 概述 |
5.2 水土保持现状与水土流失预测 |
5.3 水土保持方案 |
5.3.1 防治范围确定 |
5.3.2 制定方案的原则 |
5.3.3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布置 |
5.3.4 水土保持工程技术要求 |
第六章 环境风险影响分析 |
6.1 环境风险识别 |
6.2 事故源项分析 |
6.3 风险分析 |
6.3.1 最大泄流量分析 |
6.3.2 溃坝事故危害分析 |
6.4 风险防范措施 |
6.5 应急预案方案 |
第七章 产业政策与清洁生产评述 |
7.1 产业政策评述 |
7.2 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
7.2.1 原料的清洁生产水平 |
7.2.2 产品的清洁生产水平 |
7.2.3 生产工艺和装备水平 |
7.2.4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第八章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与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
8.1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分析 |
8.1.1 总量控制因子 |
8.1.2 总量控制原则 |
8.1.3 总量控制建议指标 |
8.2 经济效益分析 |
8.2.1 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 |
8.2.2 环保投资经济效益分析 |
8.3 社会效益分析 |
8.4 环境效益分析 |
8.4.1 环境效益分析 |
8.4.2 环保投资环境效益分析 |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尾矿库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安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尾矿库安全评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流程 |
2 尾矿库危害因素辨识 |
2.1 尾矿库简介 |
2.2 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危害因素辨识 |
2.3 自然条件造成的危害因素辨识 |
2.4 尾矿坝存在的危害因素辨识 |
2.5 尾矿排放中存在的危害因素辨识 |
2.6 排洪系统中存在的危害因素辨识 |
2.7 尾矿输送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因素辨识 |
2.8 本章小结 |
3 建立尾矿库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 |
3.1 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
3.2 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 |
3.3 建立指标体系的流程 |
3.4 本章小结 |
4 尾矿库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4.1 建立尾矿库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模型 |
4.2 确定尾矿库安全评价指标的权重 |
4.3 尾矿库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5 尾矿库区域安全状态评价 |
5.1 尾矿库区域安全状态评价的意义和方法 |
5.2 RAC矩阵法 |
5.3 改进的RAC矩阵法 |
5.4 尾矿库区域安全状态评价的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6 尾矿库安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 |
6.1 系统需求分析 |
6.2 系统总体设计 |
6.3 数据库结构设计 |
6.4 系统界面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成果 |
参考文献 |
附件 |
(10)梅山铁矿尾矿高压浓缩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铁尾矿浓缩沉降工艺进展 |
1.1我国尾矿浓缩生产工艺概况 |
1.2 尾矿浓缩沉降工艺的技术现状 |
1.2.1 多段浓缩工艺 |
1.2.2 高效旋流器-浓密机混凝沉降工艺 |
1.2.3 旋流器分级-高效浓密机尾矿脱水工艺 |
1.2.4 国外用深锥浓密机处理尾煤浓缩工艺 |
1.3 浓缩沉降技术的研究方向 |
1.3.1 重力浓缩设备的大型化研究 |
1.3.2 国外浓缩设备的高效化研究 |
1.3.3 国内浓缩设备的高效化研究 |
1.3.4 沉降技术的研究 |
1.4 本课题的提出、目标及研究内容 |
2 试验样品、试验设备及研究方法 |
2.1 梅山尾矿物料性质 |
2.2 尾矿试料的采取 |
2.2.1 重选尾矿 |
2.2.2 降磷尾矿 |
2.2.3 重选降磷混合尾矿 |
2.2.4 溢流样 |
2.3 试验方法及试验装置 |
2.3.1 静态沉降试验 |
2.3.2 分流试验 |
3 静态沉降试验 |
3.1 药剂选择 |
3.1.1 无机凝聚剂 |
3.1.2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
3.2 絮凝剂用量试验 |
3.2.1 絮凝剂常温用量试验 |
3.2.2 絮凝剂低温用量试验 |
3.3 尾矿浓度试验 |
3.3.1 重选尾矿浓度试验 |
3.3.2 降磷尾矿浓度试验 |
3.4 尾矿温度试验 |
3.4.1 温度对沉降速度的影响 |
3.4.2 温度对压缩时间的影响 |
3.5 混凝方式试验和重选尾矿自然沉降试验 |
3.5.1 混凝方式试验 |
3.5.2 重选尾矿自然沉降试验 |
4 现场分流试验 |
4.1 现场分流试验工艺流程 |
4.2 降磷尾矿分流浓缩试验 |
4.2.1 降磷尾矿自然浓缩和絮凝浓缩对比试验 |
4.2.2 降磷尾矿絮凝浓缩分流稳定试验 |
4.2.3 降磷尾矿絮凝浓缩设备选择计算 |
4.3 重选尾矿分流浓缩试验 |
4.3.1 重选尾矿絮凝浓缩条件试验 |
4.3.2 重选尾矿絮凝浓缩分流稳定试验 |
4.3.3 重选尾矿絮凝浓缩设备选择计算 |
4.4 混合尾矿分流浓缩试验 |
4.4.1 混合尾矿絮凝浓缩条件试验 |
4.4.2 混合尾矿絮凝浓缩分流稳定试验 |
4.4.3 混合尾矿絮凝浓缩设备选择计算 |
4.5 尾矿溢流样分流浓缩试验和模拟环水试验 |
4.5.1 尾矿溢流样分流浓缩试验 |
4.5.2 溢流水质和模拟环水试验 |
5 梅山选矿厂尾矿高压浓缩新工艺的改造与实践 |
5.1 梅山选矿厂尾矿浓缩沉降系统改造方案选择 |
5.1.1 方案1高压浓密机与φ50m浓密机并联方案 |
5.1.2 方案2对现有φ50m浓密机进行高效化改造 |
5.1.3 方案3增加两台HRC-25高压浓密机方案 |
5.1.4 三种尾矿沉降浓缩方案对比 |
5.2 普通浓缩机存在的弊端和高效化改造 |
5.2.1 普通浓密机的弊端 |
5.2.2 普通浓密机高效化改造 |
5.3 高压浓缩系统工艺流程和高压浓密机结构特点 |
5.3.1 高压浓缩系统的工艺流程 |
5.3.2 高压浓缩系统设备配置方案 |
5.3.3 高压浓密机的结构特点 |
5.4 高压浓密机的自动控制技术 |
5.4.1 高压浓密机的系统变量 |
5.4.2 高压浓密机的底流控制方案 |
5.4.3 高压浓密机底流浓度的自动稳定 |
5.5 梅山选厂尾矿高压浓缩系统的工业调试 |
6 沉降浓缩工艺机理研究 |
6.1 普通浓密机沉降浓缩机理 |
6.1.1 普通浓密机重力浓缩过程研究 |
6.1.2 固体颗粒在浓缩机的沉降理论 |
6.1.3 普通浓密机高效化改造的理论研究 |
6.2 高压深锥浓密机的液固相运动分析 |
6.2.1 液相运动状况分析 |
6.2.2 高压深锥浓密机中固体浓度分布 |
6.2.3 高压深锥浓密机的工作原理 |
6.3 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絮凝机理 |
6.3.1 高分子絮凝剂的作用力 |
6.3.2 高分子絮凝剂的水解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6.3.3 高分子絮凝剂吸附状态 |
6.3.4 高分子絮凝剂的絮凝过程及机理 |
6.3.5 絮凝动力学 |
7 结论 |
致谢 |
附录1: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参考文献 |
四、尾矿物料沿尾矿池淤积的长度上某些参数的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尾矿库渐进式溃坝物理模型试验与数值模型实验研究[D]. 肖利兴. 南昌大学, 2020(01)
- [2]细粒尾矿库沉积特性及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D]. 刘银坤. 华北科技学院, 2020(01)
- [3]库水作用下尾矿材料强度劣化及其坝体稳定性研究[D]. 艾敏.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4]山谷型尾矿库失稳数值模拟及工程应用研究[D]. 杨曌. 华北科技学院, 2019(01)
- [5]基于Geo-studio的降雨条件下隧道弃渣场边坡稳定性分析[D]. 曹启增. 长安大学, 2019(01)
- [6]变权AHP-模糊综合评估某尾矿库安全现状及分析[D]. 李凤娟.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7]YYX尾矿库安全评价研究[D]. 张箭.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6(04)
- [8]矿业建设工程的环境影响分析 ——以河北省涞源县柏叶铁选厂为例[D]. 高玉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8)
- [9]尾矿库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安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D]. 马敏. 山东科技大学, 2008(03)
- [10]梅山铁矿尾矿高压浓缩工艺研究[D]. 张祖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