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稻大棚育苗床土调酸试验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申建宁,王红叶,芦俊俊,胡珊珊,胡潇怡,管延杰,吴海兵,苗得雨,王洪志,唐庆刚,曲明伟,张曦辉,杨文,刘凤艳[1](2015)在《寒地水稻秧田调酸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合理的调控寒地水稻秧田苗床土p H值,不仅能抑制病菌的侵染,而且还能达到壮苗防病的目的。本试验针对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的寒地水稻秧田育苗近年频发立枯病的现象展开了秧田调酸技术的研究。试验采用3种常用的调酸试剂,为了将苗床床土的p H控制在4.55.5的范围,分别定量3种不同类型调酸剂的用量及跟踪秧苗整个生育时期床土p H的变化情况,从而采取进一步的调酸措施。得出寒地水稻的苗床土需要在秧苗2叶期左右进行调酸,用p H在4左右的酸水进行浇苗能有效的控制苗床土的p H值,而且对秧苗不产生烧伤。
尚庆昌[2](1983)在《水稻大棚育苗床土调酸试验报告》文中认为我省农安县于1983年在6个公社推广水稻塑料大棚育苗技术。本文从为生产服务出发,对于大棚苗床土的调酸问题做了试验研究。通过研究土壤的缓冲性,确定了床土调酸的难易,确定了调酸曲线和用酸量,做了调酸曲线的育苗试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床土调酸的建议。
姜洪华,白莲香,侯定臣,王正华,王景华[3](1995)在《水稻旱育苗床土调酸剂的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研制的床土调酸剂,经93年在南郊董茹村试验,与用糠醛渣相比:调酸亩用量减少2600公斤,节省投资236元。培育的旱苗比糠醛渣苗株高增加3.9cm,叶片增多0.2片,单苗根数增多1.3条,地上部分百株干重增重1克;产量经t检验达极显着水平,(t值=7.03>t0.01=4.604)增产17.4%。
白莲香,贾仁会,王茂林,姜洪华,孙立艳[4](1997)在《水稻旱育苗应用移栽灵混剂的效应》文中研究指明新引进的移栽灵混剂,经1996年太原市南郊良种场试验,与当地用的调酸剂相比亩用量少365.3kg,节省投资253.2元。培育的旱苗比调酸剂苗增高0.24cm,叶面积增大0.2cm2,地上部百株苗干重增重0.2g,单株总根增多2.3条,有效分蘖增加25.1%,千粒重增重1.9g,亩增产32.6kg。
汤俊芳,李志洪,聂英斌[5](2021)在《苏打碱土改良与水稻育苗同步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吉林省西部苏打盐碱土可溶性盐含量、pH、离子(Na+)含量高,无法直接进行水稻育苗的问题,利用重碱土(WK)通过采用改良剂(硫酸铝、硫酸钙、硫酸亚铁、腐植酸)单施、3种无机改良剂分别与腐植酸配施,实现苏打碱土直接水稻育苗与改良同步进行,评估施用改良剂原土育苗后土壤的盐度、碱度、可溶性离子含量及水稻秧苗的生长情况,筛选出适合盐碱土水稻育苗的最佳施用量。结果表明:单施以CaSO4·2H2O(1.8%)、配施以R3(1.8%CaSO4·2H2O与1%腐植酸)处理效果较好,单施CaSO4·2H2O(1.8%)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pH降低3.26,交换性钠、CO32-、HCO3-降低幅度分别为78.72%、100.00%、79.79%。配施的R3处理碱土pH降低了3.60,交换性钠、CO32-、HCO3-比WK对照组分别降低98.19%、100.00%、78.72%。施用改良剂后通过培养期间淋洗而逐渐消除限制水稻生长的障碍因子,水稻秧苗成苗率、苗高得到明显提高,配施处理中S9(5%腐植酸、1.8%的硫酸亚铁)的成苗率、苗高表现较好,该处理腐植酸中的胡敏酸,富里酸等物质提高了水稻秧苗素质。结合育苗成本分析及对人体健康的考虑,综合筛选出适合盐碱土水稻育苗的最佳改良剂施用配比为R9(1.8%CaSO4·2H2O与5%腐植酸配施)处理。
金熙镛,金玉女,赵世龙,严光彬,许哲鹤[6](1993)在《水稻旱育秧营养土育苗技术研究报告》文中指出水稻旱育秧营养土母剂各种营养元素及离子成份的组合,当床土1m2含硫酸铵38.6g,氯化铵38.6g,过磷酸钙38.6g 硫酸钾11.7g,加少量的“敌克松”和“富士一号”等混合抑菌剂比较理想。如拔秧旱育苗时,每袋母剂(2.5公斤)加12.5公斤过筛早田土,经充分混拌均匀配制成营养土后撒施20m2床面。近几年省内外(包括盐碱地)2.500多亩旱育苗床地施用结果看均取得省工简便,无菌壮苗效果显着,育苗效果优于同类产品,能增产增收,显着提高经济效益。
杨洪涛[7](2019)在《盐碱化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土壤水盐特征及优化调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松嫩平原西部地区的草原受太平洋季风气候的影响,草原的水热条件较好,加之地势平坦,适合发展机械化的畜牧业。该地区草原物种丰富度高,在高覆盖度的草原植被下,发育了肥力较高的黑土,盛产多年生优质牧草(羊草)。然而,松嫩平原西部地区的草原位于闭流区,地下水矿化度高,导致盐渍土与黑土接壤,因此,这里是环境敏感区与生态脆弱带。松嫩平原西部草原受过度放牧、过度开发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退化与盐碱化。草地生产力低已成为制约当地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而草地生产力与土壤水盐动态密切相关。因此,本研究以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化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主要对盐碱化人工草地的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变异特征、土壤水盐动态、紫花苜蓿的水盐阈值进行研究,同时对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化人工草地的灌溉制度进行优化。主要的研究结果有:1)盐碱化人工草地土壤电导率(EC)和总碱度(TA)的强空间变异性主要是受气候与成土母质的影响,而土壤pH与土壤质量含水量则是受结构性因素与随机因素的共同作用的影响。2)盐碱化人工草地生物量(干重)与土壤pH显着相关,并可用Y(DM)=2699.73-276.496 pH(R2=0.403,7.17<pH<9.92),即紫花苜蓿的对土壤pH的耐受上限为9.92。3)中度盐碱化人工草地0100 cm的土壤容积含水量最高;此外,盐碱化人工草地0100 cm的土壤pH和SAR随种植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而轻度与重度盐碱化人工草地0100 cm的土壤EC和TA穗种植时间而呈增加的趋势。4)土壤盐碱化通过影响紫花苜蓿叶片数量对人工草地的生产力产生影响,即减少紫花苜蓿的叶片数量,进而对盐碱化人工草地减产同时降低牧草品质。5)在返青期、分枝期与花期中,分枝期是紫花苜蓿对水分亏缺最敏感的生长阶段,此时期缺水将明显降低盐碱化人工草地牧草产量。6)灌溉可提高中度盐碱化人工草地0100 cm的土壤容积含水量约10%;此外,0100 cm土壤EC、SAR和TA分别降低了182345μS cm-1、8.959.00(mmolc/L)1/2和3.294.65 mmolc L-1。7)灌溉可有效提高紫花苜蓿的水分利用效率。在各水分处理中,I5(在分枝期进行灌溉)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其次为I1(返青期+分枝期进行灌溉)处理下的水分利用效率。8)在综合考虑吉林西部地区的气候特点、地下水状况与土壤盐碱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情况下,在紫花苜蓿的分枝期进行灌溉,灌水定额以满足紫花苜蓿各阶段蒸散量(236.5 mm)为准。
师春祥,刘新元[8](2020)在《HAc在北方盐碱地水稻育秧调酸中的成功实践》文中研究说明在北方寒区春季水稻大棚育苗中后期,土壤容易发生返盐现象,秧苗易发生立枯病。以往出现返盐现象和发生水稻立枯病经常用硫酸来进行调酸与防治,但近年来国家对硫酸的管控力度增强,申请购买周期长、操作难度大。在2 a的实践中,改用醋酸作为调酸剂与防治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张立峰[9](2016)在《水稻复合微生物药肥壮秧抗病机理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水稻是黑龙江省第二大粮食作物,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推广应用对发展寒地水稻起到重要作用。黑龙江省水稻发展也受到一些限制:低温冷害的发生、水稻立枯病的发生、土壤盐渍化、旱灾。水稻育秧大量应用的化学壮秧剂是由矿质元素、工业浓硫酸和化学农药复配而成,工业浓硫酸和化学农药既有生产壮秧剂过程中的危险性,还会在应用过程中造成对水资源和土壤的严重污染。本文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在东北农业大学和绥化两地试验,把几种功能微生物菌与矿质营养复配成复合微生物药肥并用于水稻育秧,研究复合微生物药肥对水稻幼苗叶片抗逆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及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苗床土壤酶(纤维素酶、脲酶、磷酸酶)活性、苗床土壤理化性质、秧苗素质和水稻产量性状。具体结果如下:(1)复合微生物药肥能显着提高水稻幼苗抗逆酶活性施用复合微生物药肥能够增强水稻幼苗SOD、POD、PAL活性和Pro含量,且均高于或相似于化学壮秧剂,明显高于仅施用化肥和有机质,并抑制MDA合成且效果相似于化学壮秧剂,复合微生物药肥可以通过诱导防御酶提高水稻幼苗抗逆性。(2)复合微生物药肥能改善土壤肥力及环境复合微生物药肥能够诱导纤维素酶、脲酶、磷酸酶的活性,水稻旱育秧苗苗床土壤速效K、碱解N、速效P和有机质含量的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从而保证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良好的养分需求,苗床土壤p H值始终保持在4.55.5之间,为水稻幼苗生长提供适宜生长的酸性环境,对培育水稻壮苗起到重要作用,效果优于化学壮秧剂。(3)复合微生物药肥能够提高秧苗素质复合微生物药肥能够使水稻幼苗在茎基部宽、地上鲜重、根鲜重和地上干重、根干重、叶绿素含量都显着增高,较化学壮秧剂具有更好培育壮秧的作用。(4)复合微生物药肥能够防治立枯病的发生两年两地试验中复合微生物药肥对水稻立枯病防治效果优于化学壮秧剂。(5)复合微生物药肥能够促分蘖并提高产量复合微生物药肥培育的水稻秧苗插秧后分蘖发生早、速度快,每株平均穗数、水稻每穗平均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和产量显着性高于化肥单独施用,产量性状与化学壮秧剂相似。
张军[10](2013)在《双季晚粳高产形成特征及关键栽培技术研究》文中指出2009-2011年,试验先后在江西鄱阳和上高进行,在双季稻区晚稻季条件下,以6个粳稻(武运粳24、南粳44、镇稻11、常优1号、常优5号、甬优8号)和5个籼稻(黄华占,赣晚籼,岳忧9113,天优华占,五优308)品种为供试材料,比较研究籼、粳稻生产力特征,并探讨晚粳生产力优势形成的机理;2011-2012年,以上高百亩连片晚粳高产示范方为研究对象,以甬优8号为供试材料,在高产(8.25-9.75t hm-2)、更高产(9.75-10.50t hm-2)和超高产(>10.50t hm-2)3个产量水平上,进行晚粳超高产形成特征的研究;2010-2012年,在江西上高,选择手栽、2-连孔摆栽、单孔点抛和撒抛、毯苗机插五种栽培方式为研究对象,以武运粳24、镇稻11、常优5号、甬优8号、甬优12号为供试材料,根据各栽培方式的客观要求及当地茬口情况,分别设置各方式适宜播栽期,对晚粳稻不同栽培方式产量及构成、温光资源利用及群体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2011-2012年,在江西上高,以常优5号、甬优8号为供试材料,设计7个基蘖肥与穗肥比例(10:0、8:2、7:3、6:4、5:5、4:6、3:7),进行双季晚粳氮肥精确运筹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三年晚粳的平均产量分别为9.6、8.3、9.9t hm-2(2011年上高县甬优8号最高产量达10.6t hm-2),极显着高于晚籼,而其产量高的主要原因是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显着或极显着高于籼稻;晚粳的加工品质、食味品质显着或极显着优于晚籼(晚粳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显着或极显着高;其直链淀粉、蛋白质含量显着或极显着低,胶稠度显着或极显着长),外观品质逊于晚籼(晚粳的垩白率、垩白大小、垩白度显着或极显着高);晚粳的效益极显着高于晚籼(净产值分别为16382.7、15035.4、21731.2元hm-2,较籼稻高20.1%、20.4%、24.6%;其纯收益分别为11890.6元、10252.1-2、16565.9,较籼稻高23.8%、23.6%、26.7%。)。双季晚粳生产力优势形成的生理生态特征为,粳稻比籼稻全生育期明显延长,抽穗结实期,粳稻较籼稻更能适应凉爽气候,增强其对温光资源的利用,使得晚粳稻能够正常成熟:晚粳后期较高的光合物质生产能力,能够增大群体光合物质积累量,增大群体库容总充实量;同时,粳稻后期更能够适应低温气候不早衰,维持较强的根系和较大的茎鞘强度,增强群体抗倒伏能力,确保晚粳活熟到老。(2)较之高产、更高产水平,双季晚粳超高产水平群体的穗数足,穗型大,群体颖花量多(50000×104hm-2以上),虽结实率和千粒重略低,但差异不显着;群体起点高,有效分蘖早生快发,够苗后增长平缓,高峰苗数量少,后期群体下降平缓,至抽穗期具有适宜穗数,成穗率高(78.0%左右);群体叶面积指数前期增长相对较缓慢,最大值出现在孕穗期,为8.3左右,此后下降缓慢,成熟期仍保持在3.5以上;群体光合势生育前期较小,中、后期较大,抽穗至成熟期的光合势300×104m2dhm-2以上,总光合势560×104m2dhm-2以上;群体拔节前干物质积累速度相对较缓,拔节期积累量略低,拔节后积累速度较快,至抽穗期群体总生物量为10.5t hm-2左右,抽穗后积累量亦高,成熟期干物重高达19.0t hm-2左右,后期茎鞘物质转运率大于14.5%;超高产群体根量大、根冠比高、根系活力强;植株吸收氮素能力强、最终氮素累积量高。依据晚粳稻超高产形成特征,对培育双季晚粳超高产群体的关键栽培技术进行了讨论。(3)抛秧和机插的各生育期较手栽稻均相应推迟,且较之手栽两者全生育期亦缩短,其中抛秧方式全生育期平均缩短4.9d,机插平均缩短10.3d;不同类型品种间,晚粳稻全生育期缩短幅度较中粳稻大;同一熟期类型品种,杂交稻全生育期较常规稻缩短天数多。各类型品种全生育期及其不同生育阶段积温和光照时数及其利用率均表现出手栽>抛秧>机插的趋势,其中机插方式全生育期温光利用率最少,分别为85.66%和80.75%,三种栽培方式在双季稻区均适宜,但同时各方式需搭配适宜的粳稻品种才能充分挖掘晚粳稻产量潜力。与毯苗机插相比,手栽、摆栽、点抛及撒抛产量分别增加了16.8%-17.1%、11.7%-12.7%、5.4%-5.9%、1.8%-3.6%;手栽、摆栽、点抛、撒抛的群体茎蘖成穗率明显高,抽穗期有效和高效叶面积率、光合势、粒叶比、群体生长速率、净同化率、干物质的生产和积累显着高于机插方式;以上四种方式的株型特征也优于机插方式,同时其根系活力均强于机插方式。不同栽插方式营养生长期的长短是造成群体质量差异的主要原因。表明通过栽培方式的科学选用和优化集成,可以改善双季晚粳群体质量,获得更高产量。(4)在南方双季稻区,基蘖肥:穗肥在6:4-7:3范围内实施是利于双季晚粳高产高效栽培的运筹方案。从产量构成因素看,该运筹方案的晚粳群体穗数充足、穗型大、群体颖花量高,且结实率和千粒重也保持较高;从群体生长发育看,群体茎蘖消长较为平缓,高峰苗适宜,最终成穗率高(70%以上),生育中、后期,叶面积指数高,群体光合生产能力强,物质积累量高,最终实产高。从氮素吸收利用看,该处理方案较之其它处理,不仅氮素积累总量高,而且氮素当季利用率、施氮增产率及表观生产率均较高,但百公斤籽粒需氮量少;从稻米品质看,6:4-7:3的运筹方案能明显提升稻米加工品质,改善蒸煮食味和营养品质,同时也增加了垩白率和垩白度,使得晚粳稻外观品质变差, RVA谱特征值各指标不能同时达到最好。但综合来看,基蘖肥:穗肥在6:4-7:3范围内,能够使晚粳稻高产、优质、高效得到较好的协调统一。
二、水稻大棚育苗床土调酸试验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稻大棚育苗床土调酸试验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寒地水稻秧田调酸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区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方法 |
1.5 秧田管理措施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用量的3种调酸试剂p H值的变化状况 |
2.2 不同p H酸水浇苗烧苗状况及p H值变化状况 |
3 讨论 |
4 结论 |
(5)苏打碱土改良与水稻育苗同步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 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与培养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改良剂对土壤pH的影响 |
2.2 不同改良剂处理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 |
2.3 不同改良物质处理对土壤交换性Na+、CO32-、HCO3-的影响 |
2.4 不同改良剂配方对水稻育苗效果的影响 |
2.4.1 添加改良剂碱土直接育苗对水稻秧苗成苗率的影响 |
2.4.2 不同改良剂配方盐碱原土育秧后水稻秧苗株高的变化 |
3 讨 论 |
(7)盐碱化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土壤水盐特征及优化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松嫩平原土壤盐渍化与利用方式 |
1.2 松嫩草地概况 |
1.3 松嫩草地的退化 |
1.4 人工草地的重要性 |
1.5 人工草地牧草品种的选择 |
1.6 紫花苜蓿的耐盐碱性与耗水规律 |
1.7 盐碱地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8 草地盐碱化治理研究 |
1.9 空间变异理论研究 |
1.10 土壤水盐动态研究 |
1.11 松嫩平原土壤水盐动态规律及调控 |
1.12 人工草地水分生产函数及灌溉制度优化 |
1.13 国内外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3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盐碱化人工草地土壤水盐与牧草生物学-生态学空间变异特征及相关性研究 |
3.1 盐碱化人工草地土壤水盐空间变异特征 |
3.2 盐碱化人工草地牧草生物学参数的空间变异特征 |
3.3 盐碱化人工草地土壤理化性质与牧草生物-生态学特征关系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盐碱化程度人工草地土壤水盐动态及牧草生物学特征 |
4.1 不同盐碱化程度人工草地土壤理化性质 |
4.2 不同程度盐碱化人工草地土壤容积含水量 |
4.3 不同程度盐碱化人工草地土壤化学性质动态特征 |
4.4 不同程度盐碱化土壤对人工牧草生理和生态学特征的影响 |
4.5 不同程度盐碱化土壤对人工牧草Na/K的影响 |
4.6 不同程度盐碱化土壤对人工草地牧草产量、茎叶比和鲜干比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分调控对中度盐碱化人工草地生产力与土壤水盐动态的影响 |
5.1 水分调控对盐碱化人工草地土壤水盐动态的影响 |
5.2 水分调控对紫花苜蓿生理-生态学特征的影响 |
5.3 松嫩平原西部地区盐碱化人工草地灌溉制度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8)HAc在北方盐碱地水稻育秧调酸中的成功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方法 |
1.1 地点及育秧事故 |
1.2 方案设计 |
2 效果 |
3 结论 |
(9)水稻复合微生物药肥壮秧抗病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生物农药的研究进展 |
1.1.1 生物体农药 |
1.1.2 生物化学农药 |
1.2 水稻功能微生物菌与水稻病虫害的防治 |
1.3 水稻育苗主要病害 |
1.3.1 水稻立枯病的研究进展 |
1.3.2 水稻青枯病的研究进展 |
1.4 水稻复合微生物肥的概述 |
1.5 化学壮秧剂 |
1.5.1 化学壮秧剂的概述 |
1.5.2 化学壮秧剂的应用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
1.6 本文研究中的生防菌 |
1.6.1 枯草芽孢杆菌 |
1.6.2 蜡质芽孢杆菌 |
1.6.3 放线菌 |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8 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1.8.1 研究内容 |
1.8.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供试水稻品种 |
2.1.2 供试壮秧剂 |
2.1.3 供试菌种 |
2.2 主要仪器 |
2.3 试验设计 |
2.4 试验方法 |
2.4.1 抗逆酶的测定 |
2.4.2 土壤酶的测定 |
2.4.3 土壤养分及p H的测定 |
2.4.4 秧苗素质的测定 |
2.4.5 立枯病的调查 |
2.4.6 分蘖及产量的测定 |
2.4.7 叶绿素的测定 |
2.5 数据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复合微生物药肥对水稻幼苗抗逆酶的影响 |
3.1.1 复合微生物药肥对水稻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
3.1.2 复合微生物药肥对水稻幼苗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
3.1.3 复合微生物药肥对水稻幼苗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 |
3.1.4 复合微生物药肥对水稻幼苗脯氨酸(Pro)含量的影响 |
3.1.5 复合微生物药肥对水稻幼苗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
3.2 复合微生物药肥对苗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2.1 复合微生物药肥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
3.2.2 复合微生物药肥对脲酶活性的影响 |
3.2.3 复合微生物药肥对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3.3 复合微生物药肥对苗床土壤养分及p H的影响 |
3.3.1 复合微生物药肥对苗床土壤速效K含量的影响 |
3.3.2 复合微生物药肥对苗床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
3.3.3 复合微生物药肥对苗床土壤碱解N含量的影响 |
3.3.4 复合微生物药肥对苗床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3.3.5 复合微生物药肥对苗床土壤p H的影响 |
3.4 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3.4.1 对秧苗生长的影响 |
3.4.2 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5 对立枯病的影响 |
3.6 对分蘖的影响 |
3.7 对产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复合微生物药肥壮秧抗病机理—对抗逆酶活性的影响 |
4.2 复合微生物药肥壮秧抗病机理—对土壤肥力及环境的影响 |
5 结论 |
5.1 复合微生物药肥能显着得高水稻幼苗抗逆酶活性 |
5.2 复合微生物药肥能改善土壤肥力及环境 |
5.3 复合微生物药肥能够提高秧苗素质 |
5.4 复合微生物药肥能够防治立枯病的发生 |
5.5 复合微生物药肥能够促分蘖并提高产量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双季晚粳高产形成特征及关键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3 主要研究内容 |
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4.1 研究方法 |
4.2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研究进展 |
1 国内外粳稻生产概况 |
2 南方稻区“籼改粳”研究进展 |
2.1 江苏省 |
2.2 安徽省 |
2.3 浙江省 |
2.4 南方其它稻区 |
3 籼、粳稻生产力 |
3.1 籼、粳稻产量形成及生育特性研究 |
3.2 籼、粳稻品质及效益的研究 |
4 水稻超高产 |
4.1 水稻超高产的提出及其研究进展 |
4.2 水稻超高产产量等级的确定 |
4.3 水稻超高产形成特征 |
4.3.1 双季晚籼 |
4.3.2 单季粳稻 |
4.3.3 双季晚粳 |
5 水稻氮肥精确运筹研究 |
5.1 双季晚籼 |
5.2 单季粳稻 |
5.3 双季晚粳 |
6 水稻栽培方式研究概况 |
6.1 手栽稻 |
6.2 抛栽稻 |
6.3 机插稻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双季晚粳生产力及相关生理生态特征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叶面积 |
1.3.2 干物质 |
1.3.3 株型 |
1.3.4 叶片SPAD值 |
1.3.5 倒伏特性 |
1.3.6 产量 |
1.3.7 温光利用 |
1.3.8 稻米品质 |
1.3.9 计算与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晚粳稻生产力 |
2.1.1 产量及其结构 |
2.1.2 品质特征 |
2.1.3 生产效益特征 |
2.2 晚粳生产力优势形成的主要生态生理特征 |
2.2.1 生育期及温光利用 |
2.2.2 群体茎蘖动态及成穗率 |
2.2.3 株型特征及粒叶比 |
2.2.4 群体叶面积指数及光合势 |
2.2.5 结实期根冠比、剑叶SPAD值及抗倒伏性 |
3 讨论 |
3.1 双季晚粳稻生产力特征及品种间差异 |
3.2 双季晚粳生产力优势形成的生理生态特征 |
3.3 双季晚粳高产栽培技术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双季晚粳超高产形成特征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栽培概况 |
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2.1 茎蘖动态 |
1.2.2 干物质及叶面积的测定 |
1.2.3 根干重和伤流液测定 |
1.2.4 产量的测定 |
1.2.5 计算与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及构成因素 |
2.2 各生育期群体茎蘖数 |
2.3 叶面积指数、光合势 |
2.4 干物质积累 |
2.5 抽穗期叶面积组成与粒叶比 |
2.6 抽穗后期光合物质生产 |
2.7 根冠比与根系伤流量 |
2.8 氮素吸收量 |
3 讨论 |
3.1 关于双季晚粳超高产形成 |
3.2 关于双季晚粳超高产群体特征与指标 |
3.3 关于双季晚粳超高产的关键栽培技术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双季晚粳不同栽培方式研究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调查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1 生育期和气象资料 |
1.4.2 茎蘖动态 |
1.4.3 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的测定 |
1.4.4 株型 |
1.4.5 根干重和伤流液的测定 |
1.4.6 产量测定 |
1.5 计算与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双季晚粳不同栽培方式产量及温光利用 |
2.1.1 双季晚粳不同栽培方式产量及构成 |
2.1.2 双季晚粳不同栽培方式生育期及安全性 |
2.1.3 双季晚粳不同栽培方式温光利用 |
2.2 双季晚粳不同栽培方式群体质量 |
2.2.1 产量及构成 |
2.2.2 群体茎蘖动态及分蘖成穗率 |
2.2.3 群体叶面积 |
2.2.3.1 群体叶面积指数动态 |
2.2.3.2 群体光合势 |
2.2.3.3 抽穗期群体叶面积组成与粒叶比 |
2.2.4 群体干物重 |
2.2.4.1 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 |
2.2.4.2 各生育阶段干物质生产 |
2.2.4.3 单茎茎鞘重与茎鞘物质输出率 |
2.2.5 抽穗期株型特征 |
2.2.6 群体根系 |
2.2.6.1 根系干重及根冠比 |
2.2.6.2 根系伤流量与颖花根流量 |
3 讨论 |
3.1 有关双季晚粳不同栽培方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讨论 |
3.2 有关双季晚粳不同栽培方式产量及构成因素的讨论 |
3.3 有关双季晚粳不同栽培方式群体特征的讨论 |
3.3.1 群体茎蘖动态与茎蘖成穗率 |
3.3.2 群体叶面积和光合势 |
3.3.3 群体的物质生产与积累 |
3.3.4 群体根系特征 |
3.4 季晚粳适宜栽培方式及其搭配品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双季晚粳氮肥精确运筹研究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1 茎蘖动态 |
1.4.2 叶面积指数测定 |
1.4.3 干物质与氮素 |
1.4.4 产量测定 |
1.4.5 稻米品质测定 |
1.5 计算与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氮肥运筹对晚粳稻产量及形成影响 |
2.1.1 产量总体变异 |
2.1.2 产量及其构成 |
2.1.3 茎蘖动态 |
2.1.4 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 |
2.1.5 群体干物质积累 |
2.2 不同氮肥运筹对晚粳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2.2.1 不同处理对氮素吸收影响 |
2.2.2 不同处理对百公斤籽粒需氮量及氮肥利用率影响 |
2.3 不同氮肥运筹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2.3.1 加工品质 |
2.3.2 外观品质 |
2.3.3 蒸煮食味及营养品质 |
2.3.4 淀粉RVA谱特性 |
3 讨论 |
3.1 氮肥运筹对双季晚粳稻产量及形成的影响 |
3.2 氮肥运筹对双季晚粳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3 氮肥运筹对双季晚粳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1 主要结论 |
1.1 双季晚粳生产力特征及其生态生理特征 |
1.2 双季晚粳超高产形成特征 |
1.3 双季晚粳不同栽培方式产量形成特征 |
1.3.1 不同栽培方式产量及温光利用 |
1.3.2 不同栽培方式群体特征 |
1.4 双季晚粳高产氮肥精确运筹 |
2 讨论 |
2.1 关于双季稻区适宜晚粳稻品种的选择与利用 |
2.2 关于双季晚粳适宜栽培方式选择 |
2.3 关于双季晚粳基本苗的确定 |
2.4 关于双季晚粳氮肥的精确运筹 |
3 创新点 |
4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水稻大棚育苗床土调酸试验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寒地水稻秧田调酸技术研究[J]. 申建宁,王红叶,芦俊俊,胡珊珊,胡潇怡,管延杰,吴海兵,苗得雨,王洪志,唐庆刚,曲明伟,张曦辉,杨文,刘凤艳. 北方水稻, 2015(04)
- [2]水稻大棚育苗床土调酸试验报告[J]. 尚庆昌.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83(04)
- [3]水稻旱育苗床土调酸剂的效应[J]. 姜洪华,白莲香,侯定臣,王正华,王景华.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5(04)
- [4]水稻旱育苗应用移栽灵混剂的效应[J]. 白莲香,贾仁会,王茂林,姜洪华,孙立艳.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7(03)
- [5]苏打碱土改良与水稻育苗同步的初步研究[J]. 汤俊芳,李志洪,聂英斌.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21(01)
- [6]水稻旱育秧营养土育苗技术研究报告[J]. 金熙镛,金玉女,赵世龙,严光彬,许哲鹤. 延边农学院学报, 1993(01)
- [7]盐碱化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土壤水盐特征及优化调控[D]. 杨洪涛.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9(01)
- [8]HAc在北方盐碱地水稻育秧调酸中的成功实践[J]. 师春祥,刘新元. 北方水稻, 2020(06)
- [9]水稻复合微生物药肥壮秧抗病机理的研究[D]. 张立峰. 东北农业大学, 2016(02)
- [10]双季晚粳高产形成特征及关键栽培技术研究[D]. 张军. 扬州大学,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