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中的困惑——西宁市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人口掣肘(论文文献综述)
龙晓玲[1](2020)在《西宁市农村职业教育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农业经济是一个国家的基础经济,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短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将“三农”工作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乡村振兴战略既是民生根本,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要求。现阶段,需要解决自改革开放40多年来经济高速发展中积累的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充分问题,重点需要解决的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和农村发展的不充分。乡村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土地、依靠农业和农民,无论是村集体经济要发展壮大、还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都需要大量会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人才,现阶段依靠从外引进人才是不现实,也是不可持续的。归根到底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还是得依靠本地自己培养的人才,而农村职业教育就是最好的培养途径,这也是农民参与终生教育的做好方式。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为背景,围绕青海省西宁市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对现阶段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全面调查进行详细剖析,并利用国内外在农村职业教育方面的先进经验,针对西宁市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意见建议。西宁辖区内仅有1所省属的高职的畜牧专业技术学校,它从省级宏观层面针对青海牧区畜牧业的发展,但没有市属专门的农村职业院校,现有职业技术院校中涉农的专业少,职业教育的水平低。因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西宁市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迎来了国家的政策机遇,以及对口支援省市的扶持政策。西宁市应当抓紧机遇,充分利用现有的政策资源和社会资源,积极探索符合西宁市及周边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城镇化质量需求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引导职业院校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专业设置,突出重点学科,重点建设现代农业、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方向的新型主干专业。积极在广大农村搭建吸引专业技术人才的平台,切实提升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和学生的就业及发展能力。
赵彪[2](2019)在《改革以来我国市辖区体制变迁与空间扩展及政区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市辖区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降低城市发展成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所在,日益成为政府部门和学者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十九大又提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作为调控城市和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政策手段,市辖区正好处于纵向的行政体制改革和横向的城市空间布局重构的焦点所在。中国是一个转型国家,不仅包括经济体制转型,还包括社会体制转型和政治体制转型,高质量的发展需要有高质量的城市化支撑,市辖区的科学合理设置对于实现城市治理的现代化,促进农民转变为市民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基于体制维度和空间维度,探究市辖区应该如何更加合理有效地设置,以推动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当前中国经济外需不振、投资乏力,面临着巨大的下行压力,作为最大的内需,城市化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城市等级化造成的发展严重失衡、公共服务之车与建制之马不匹配、人口频繁流动与真实分布造成的资源错位等问题。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是现代社会的构成中心,其发展影响着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城市问题实质上也是整个时代的问题。当前的城市化更多的是土地城市化、产业城市化,人口城市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存在着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户籍人口城市化率远低于常住人口城市化率等问题,共有2.7亿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产生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长期的家庭分割对家庭关系、子女身心健康、老人养老等均有严重的不良影响。而要解决这些城市化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形成有效的城市治理体系,就有必要对市辖区进行行政体制改革。伴随着我国行政区划调整实践需求的不断增加,行政区划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在研究视角、方法、内容等方面都存在较强的局限性,关于市辖区改革的研究更是十分薄弱,已经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本研究在大范围调研的基础上,基于整体性治理、尺度重构、施坚雅区域体系等理论,运用了GIS和RS技术,通过对市辖区的体制内涵、演化历程、发展路径、调整模式、作用机制和政策绩效的研究,探索当前我国城市型政区体制改革的实践路径。通过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强调了降低体制成本对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而市辖区改革对于破除城市化的体制机制障碍意义重大。二是提出了行政区划研究必须具有跨学科的多重思维,市辖区改革必须与城市化和行政区划改革两个更宏大的系统相对接,才能看清当前市辖区面临的复杂问题及其改革方向。三是详细分析了县、县级市与市辖区的体制差异及其转换逻辑,提出行政区划调整是把“双刃剑”,若实际经济发展中行政区划“不需要调整的调了”,或“需要调整的没调”,都会产生体制与现实的“矛盾”,要把行政区划当作一种资源,做到有效化解矛盾,真正推进行政区划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四是阐述了建国以来市辖区设置可分为大幅调整期、波动上升期、地市合并期、大城市主导期和战略引领期,市辖区设置对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五是论述了改革以来我国市辖区的调整路径、主要模式和空间差异,发现市辖区设置呈由东向西逐步推进,自北向南与自南向北两种扩张路径相结合,“大区制”和“小区制”两种偏向共存的特征,提出市辖区变动可以分为规模增减、结构调整、建制转换三种模式。六是分析了当前我国市辖区设置存在的体制障碍和空间瓶颈,其中市辖区设置的体制障碍包括市与市辖区、市辖区与市辖区之间的体制摩擦,市辖区设置的空间瓶颈主要包括城市型政区地域化、市辖区面积过小、市辖区建制缺失和市辖区空间结构不合理四类,并对各类问题分别举例说明了其作用机制。七是发现了近年来我国撤县(市)设区显着地促进了城市经济增长,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撤县(市)设区的效果要明显优于中小城市,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县(市)改区效果更加显着,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也具有最佳调整期,并以大西安建设为例,实证分析了城市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的具体策略。最后,本文提出了市辖区优化设置的对策建议:(1)基于城市群思维统筹推进市辖区空间优化布局。城市群内要重点考虑(培育形成网状城镇体系),根据城市群发展需求和自身基础进行调整;城市群外重要发展轴线上(重在培育发展轴),根据发展战略和自身需求进行调整;城市群外非关键地区(重在培育自主发展能力),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调整。重点优化中心城区的行政区划,有效回应其市辖区规模不适当、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升其辐射带动能力,其次着重布局区域次中心城市,再次是县级市等其他中小城市,不同等级的城市空间距离要适度,特大镇问题的解决也要优先考虑城市市辖区的发展需求。(2)重点解决大城市市辖区规模不适度和结构不合理问题。只有大城市的区划先行调整好了,城市群内部的次一级区划调整才能进行,这是因为大城市的区划调整是上位规划,只有上位规划调整了,才能落实次一级的区划调整,大城市行政区划界线的划定落实,将成为城市群协调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保证,因此大城市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是城市群布局优化的重点。(3)调整山川形便与犬牙相入的行政区划设置原则。山川形便与犬牙交错共同作为历史政区边界的划定原则,造成一些完整的生态环境单元被不同的行政边界所人为分割,加大了行政区交界地的资源环境问题,为此要优化行政边界的设置原则,可基于实际情况跨河流设置行政边界。(4)市辖区调整应重点关注城市的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只有在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都较大的情况下才需要增设市辖区,在开发强度大、发展潜力小的城市,更需要进行内部城市空间重构,区县重组的可能性较大。增设市辖区时,首先要看中心城区是否具有迫切的现实需求,其次看拟设市辖区是否具有典型的城市型政区特征,再次要符合地域相邻、紧密相连的条件。
王茹[3](2020)在《青海省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乡村旅游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乡村旅游动力的相关文献,结合实地调研结果,准确把握青海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中深入分析、总结、提炼影响青海省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的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法从整体上科学筛选影响青海省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的公因子,进而对筛选出的动力公因子在不同类型乡村旅游发展动力之间进行差异性比较,明确不同类型之间动力公因子的差异体现。据此提出青海省乡村旅游发展动力提升的总体思路及针对性措施。第一,在对青海省开展乡村旅游的村落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依据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及乡村旅游发展特征,对青海省乡村旅游发展阶段进行划分,并依据乡村旅游阶段性发展过程中依托的不同产业基底,划分乡村旅游发展类型;第二,通过对实地调研访谈资料分析,挖掘出供需矛盾是青海省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访谈内容,分别对供需层面的矛盾问题进行分析;第三,针对青海省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旅游主体和旅游环境两方面,全面剖析影响青海省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的因素;第四,围绕影响青海省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的因素,遵循一定原则,将动力因素所含内容转化为初始动力因子,结合专家指导及动力因子测项的预测试结果,选取青海省乡村旅游发展动力因子,在此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搜集,并采用因子分析法筛选青海省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的公因子;第五,选取青海省乡村旅游不同发展类型的典型案例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筛选出的动力公因子在不同类型之间进行比较,以明晰不同类型间差异性公因子的体现;第六,紧密围绕研究结果,提出青海省乡村旅游发展动力提升的总体思路,并围绕青海省乡村旅游发展动力因子筛选及不同类型乡村旅游发展动力判析结果,提出针对性动力提升措施。
何治民[4](2018)在《文化要素对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影响 ——基于S村扶贫实践的反思》文中研究表明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进行扶贫调研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其后,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扶贫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各地扶贫攻坚举措从原来的“吃大锅饭”转向“精准到户”模式,扶贫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S村从2013年实施“精准扶贫”以来,通过一系列措施,保证了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同时,也通过一系列的扶贫举措,增加贫困农民的经济收入。如开展“异地产业扶贫”,在外村租地发展猕猴桃种植业;在村内发展黄桃和冬桃的种植;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引入S村山泉水产业等。通过3年多的扶贫攻坚,S村在2017年实现了整村脱贫。S村的扶贫举措中,有很多值得总结和推广的经验,同时在基层落实过程中的一些扶贫措施,值得认真讨论。从总体上来看,S村在这一阶段的扶贫攻坚中,取得的成绩是主要的。然而,虽然S村已经实现整体脱贫,但如何将脱贫成效持续下去,在接下来的扶贫实践和乡村振兴中实现其可持续性,将是学者们和扶贫工作者们重点考虑的问题。当前,S村的脱贫工作,主要聚焦于贫困个体,扶贫的措施针对的是贫困户。要实现整村的可持续脱贫和乡村振兴,这显然是不够的,需要从贫困群体的整体角度,分析出造成当地贫困的主要原因,以便针对致贫主因,制定相应的扶贫措施。而致贫主因,往往是当地的生态环境,民族文化以及长期的政策效应积累等众多非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需要查阅历史资料,并结合当代民族学的田野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发现,S村所在的武陵山区,在历史上并不一直处于贫困状态。相反地,在某些历史时期内,当地经济处于很高的水平。对比当代的贫困现状,不难发现,造成当地由富转贫的主要原因,是当地的优势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S村所在的武陵山区,拥有丰富的林地资源,桐油、油茶、生漆、杉木等众多林产品丰富,当地少数民族也积累了丰富的本土知识,能可持续利用这些资源。本地优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的时期,当地就处于富裕状态,而一旦优势资源被闲置或者被人为干预不允许利用,就会落到贫困的地步。因此,要想实现S村的可持续脱贫和乡村振兴目标,如何充分利用当地优势特色的资源,变得至关重要。S村是我国十四个连片特困区的典型代表,既是传统的第一产业区,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更是生态资源丰富的区域。这些处于贫困地区的农村,往往和S村一样,拥有着丰富的资源,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资源的闲置,才造成当地的贫困。因此,通过对S村的扶贫实践进行反思,能对我国其他贫困地区的扶贫措施的制定工作,带来一定的启示意义。
李天华[5](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青海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研究》文中指出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解决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青海省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落后,极大地阻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脚步,进而阻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论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对青海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进行研究。论文旨在帮助青海省农村富余劳动力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实现合理有序转移,力求将青海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融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截至2017年底,青海省共有农村富余劳动力31.97万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对青海省农村富余劳动力应采取就地消化为主、异地转移为辅的转移路径;必须依托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同时,要不断净化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外部环境、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以破解青海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困境。
蔡晓明[6](1993)在《发展中的困惑——西宁市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人口掣肘》文中研究说明 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西宁市总人口已达108.72万人,常住人口101.36万人,比1949年增长了4.3倍。其中农业人口43.07万人,占总人口的39.6%,比1957年增长了58.7%,年均递增1.37%。农村人口的膨胀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就此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张华[7](2018)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下的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进程中,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重要领域。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城镇化经历了大规模、快速度的发展,但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缩小的速度并不明显,离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相距较远。目前,中国城镇化进入到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新机遇。在此背景下,研究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基础、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与测度、城镇化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系、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原因、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等方面积累了许多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国外的研究大多建立在西方政治制度与行政制度基础上,带有典型的西方国家色彩;国内学者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的测度、非均等化原因的研究尚缺少系统性。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学者的论述之后,本文运用逻辑推演法构建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动态模型。从分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入手,阐述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制度条件,提出本文的核心逻辑: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目标在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其中应有之义。在“以人为本,公平共享”、“四化同步,统筹城乡”、“以工促农,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文化传承,绿色低碳”为基本原则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确立“政府-社会-市场-个人”多元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是必要的选择。在树立城乡发展一体化治理理念、完善均衡城乡资源配置的机制、健全公共财政制度、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等制度安排的驱动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呈现动态演进趋势。本文通过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城镇化演进中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进行了联合测度和综合计量检验,采纳区间数拓展DEMATEL法、基于实数编码的投影寻踪法和K-means聚类分析法实证验证,以29个省级行政区域样本和33个新型城镇化试点城镇样本实证测度了中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程度;其次,剖析了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原因,并采纳区间数拓展DEMATEL模型——差分演化算法——结构方程模型中混合模型的统计方法进行实证识别。在探寻推进中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之前,本文比较了英国、美国、北欧国家、日本与韩国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的实践情况,总结归纳了这些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并提出经验借鉴。在文章的最后,提出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要遵循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深化城乡二元经济体制改革,转变政绩考核机制,建立适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的财税机制,创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供给模式等对策。
安蕾[8](2015)在《区城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及其绩效评价研究 ——以西北典型城镇区为例》文中提出调整城乡关系,逐步消除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当前乃至今后长期发展的重大课题。城乡空间作为其重要载体,在社会经济急速发展中凸显出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土地利用及资源配置低效、生态安全局部失衡等空间问题表明,如何实现高效协调持续的城乡一体化空间发展已成为区域空间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而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及其绩效评价又成为了当前城乡一体化与区域空间研究交叉中的薄弱点和空白点。区域城乡空间模式演进与区域城乡空间关系的发展变化存在着内在联系,空间模式及其状态特征也综合的反映了空间整体运行,并对区域空间构成的具体城乡及其均衡协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如何实现区域城乡空间绩效的测度,实现不同区域城乡空间模式之间的空间绩效类比,进而对既有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实施反馈,寻求优化。将对深入认识不同区域城乡空间变化特征、空间发展绩效及其之间关系等问题有着重要意义,也将为科学指导区域城乡空间一体化协调发展及空间规划实践优化提供新的途径和借鉴。研究以城乡关系为源起,立足城乡规划学空间视角,探寻城乡关系处于城乡一体化特征时,城乡空间关系(外在的表现为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与城乡空间发展效率(内在的反映为城乡空间绩效)之间有怎样的内在关联,并通过构建空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模型,对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简称为“空间的形”)发展作用的结果--城乡空间发展绩效(简称为“空间的质”)进行测度,从而评判出不同空间模式下空间绩效的优劣,进而给出空间优化准则建议,对其模式予以调整完善。简言之:基于一个关系:城乡关系;形成一个对象:城乡一体化空间;总结一个模式: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引入一个认识:城乡空间的“形”与“质”;构建一个方法: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绩效评价;给出一个建议:城乡一体化空间优化准则。研究具有3方面意义:首先,系统梳理了城乡一体化及区域空间理论,提出了城乡空间模式、城乡空间绩效等概念,并构建了区域城乡空间系统研究的认知体系,这对于区域城乡空间(模式、绩效等)研究具有基础性的理论指导意义;其次,形成了对陕西关中、宁夏平原、青海海东三个西北典型地区城乡一体化空间形态结构模式及城乡空间发展状况的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西北典型城镇区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的特征性认识,这对于认识和引导西北地区城乡一体化空间发展进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其三,基于三个典型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作用下的空间绩效评价,通过分析反馈,可以给出其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的优化建议,为制定完善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规划具有实践意义。研究所采用的基本方法包括文献分析法与实证分析法、系统分析与田野调查法、归纳演绎法与历史比较分析法、数理分析(DEA、GIS)与空间计量分析、量化分析与定性分析等。论文创新性概括为3点:①理论完善创新:探索性构建了关于区域城乡空间系统认知的研究体系。提出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基本组织结构模式是由不同层级城乡空间、多类型空间联系通道、点线面交错、空间引力作用下构建的“自下至上层级式集束状城乡网络与城乡复合圈层空间体”;②学科知识融合创新:融合天文物理学、几何学、地理学和城乡规划学关于空间的认识,首次提出“基于城乡空间引力模型的城乡空间质心漂移说”构想;③方法移植引入创新:引入DEA(数据包络分析)构建针对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的绩效评价模型。
王媛玉[9](2019)在《产业集聚与城市规模演进研究》文中提出产业与城市是贯穿区域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产业集聚与城市规模演进是世界各国工业化以及城市化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结构性、空间性议题。工业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即非农产业在特定地域上的集聚,后者带来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进而形成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的城市化进程。在这一进程中,产业在城市空间内部的分工与布局形成城市集聚经济,推动城市规模不断调整演进。可见,工业化是近现代城市化发展的原始驱动力,产业集聚是城市规模演进的内生动力。产业集聚与城市规模之所以密切相关,源于二者在空间维度上的高度耦合。承载产业集聚的空间就是城市的物理存在形态,产业集聚的规模、分布和格局也就决定了城市的规模、形态与空间体系。产业集聚达到规模经济边界后出现产业扩散,城市化进程和城市规模的空间结构也将随之变化。当我们进一步考虑空间异质性的客观存在,关于产业集聚与城市规模演进问题的探讨也就需要细化和深化。产业在空间的分布因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经济要素的不同而呈现差异化格局,也就使得不同空间特征下的城市规模演进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作用机理和演化趋势。正因为世界各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具有不同的空间特征、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在面临城市集聚经济与集聚不经济的矛盾时具有普遍的困惑而没有统一的答案:究竟什么带来集聚经济,什么带来集聚不经济,城市经济的发展是否有一个合理规模的门槛,这些现实问题所引发的思考正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即以空间异质性为基本前提探讨产业集聚对城市规模的作用机制。本文的核心观点是,产业集聚是城市规模演进的内生动力,其作用机制因空间异质性的客观存在而具有不同的演化路径,城市集聚经济在当前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各类问题还需通过产业集聚的调整与完善从而得到根本性解决。本文在总结产业集聚与城市规模演进的相关研究与现实发展基础之上,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步骤逐层递进、逐级深入地论证上述核心观点。第一,产业集聚是通过空间因素、产业因素、制度因素和环境因素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外部效应,从而对城市规模的演进起到了决定性的内生作用。外部效应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正外部性,可看做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带来城市集聚经济,推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二是负外部性,即产业集聚的拥挤效应,带来城市集聚不经济,产业开始扩散或转移,进而引发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城市集聚经济与集聚不经济的临界点可视为城市合理规模。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的城市合理规模取决于“成本—收益”的一般均衡模型,是用静态的方法分析动态的城市规模演进,在实际中的应用性较差。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的城市合理规模则是两区域两部门市场均衡的结果,主要考虑产业规模化发展对城市集聚经济的溢出效应,而没有将产业过度集聚带来的拥挤效应纳入思考,也与经济现实不甚相符。第二,基于空间异质性的细化,产业集聚对城市规模演进的影响是一个多层次、嵌套性的内生作用机制,本文通过建立一个两阶层线性回归模型,采用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具体考察这一作用机制的完成过程。根据现阶段中国产业集聚的实际情况,将针对城市规模的检验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以制造业部门为集聚主导的部分城市,二是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集聚主导的部分城市。现阶段具有显着影响的因素包括技术水平、市场化程度、交通条件、自然资源禀赋、制度因素和环境因素等指标。实证结果表明,以制造业部门为集聚主导的城市发展内生动力主要源自制造业的专业化集聚,而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集聚主导的城市经济发展依靠产业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的双重作用。进一步地,将实证结果的一般性分析与典型城市的案例分析相结合,可知在现阶段的城市集聚经济效应中,技术水平、市场化程度、制度因素和环境因素一般产生正向的溢出效应,交通条件主要带来负向的拥挤效应,自然资源禀赋则视具体情况而产生不同的调节效应。第三,在新经济地理学城市规模演进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本文综合考虑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与拥挤效应,建立一个基于产业集聚的城市人均收益模型,考察当前阶段城市集聚经济的产出效益,并通过人均收益的最大化,间接计算得出中国地级市层面的合理规模。本文所计算的城市合理规模为城市二、三产业就业规模,可看做城市经济规模的体现。在空间异质性前提下,各个城市集聚经济的溢出效应与拥挤效应呈现明显差异,由产出效益最大化确定的城市合理规模也各不相同,因此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适用于所有城市的合理规模。通过模型所得与实际对比可以发现,仅有北京、上海、深圳三个超大城市的就业实际规模大于测算所得合理规模,其他城市发展的实际规模均小于合理规模,说明目前中国大多数城市空间的产业集聚还没有完全发挥规模经济效应。这一问题的形成既有产业集聚自身发展尚不充分的内在原因,也受到制度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作用。综上所述,中国城市规模演进是一个以产业集聚为根本动力,在空间异质性作用下演化出不同发展路径的过程。因此,若想解决当前阶段中国城市普遍面临的实际规模偏小、集聚经济尚未完全发挥规模效应等现实问题,必须要回到产业集聚根基上来寻求解决办法,加强正向的溢出效应,降低负向的拥挤效应。恰逢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方兴未艾的良好契机,技术、知识、信息、人才等创新型资源要素在产业集聚和城市经济产出效益的贡献率日益凸显,以技术创新为主导加强城市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是当前阶段推动城市规模演进的根本动力。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作用,优势资源向大城市的集聚符合市场指向的基本原则,因此应遵循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鼓励优势资源向大城市的空间集聚,以达到产出效益的最大化。对于实际规模偏大的三个超大城市北京、上海和深圳,则要积极引导产业的扩散和梯度转移,构建资源互通、产业互补、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的城市群空间结构体系。
王梅[10](2017)在《近代青海社会救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救济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对其很难下一个明确的定义,而相关论着中的定义也不尽相同。惟救济对象的划分一般都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因老、弱、病、残疾等个人生理原因以及其他因个人能力和社会原因导致的常态贫困人口;另一类是因遭受天灾人祸的打击而陷入困境的人们。依据救济对象的划分,本文的研究围绕常态的贫困救济和灾荒救济两大板块展开。又因青海民族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下社会救济事业的开展在沿着“国家大历史”轨迹行进的同时又具有独特性,因此本文选择以近代青海作为研究的特定时空背景。具体而言,本文的论述分六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为绪论,对社会救济的整体及区域研究的前期成果进行了回顾,指出对青海民族地区社会救济事业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必要性。同时提出在写作视角上,在关注官方的救助行为的同时,将视角转入普通人和下层社会,对各民族由血缘性和地缘性支撑下的互助共济、融入习俗中的慈善行为予以关注,探究在困境中基层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原动力。第二部分,从青海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以及人文环境、行政设置的历史沿革等入手,对本文的研究客体做一较为详细的介绍。指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海拔高,地形复杂,形成了以寒冷、干旱、多风为特点的高原大陆性气候。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使本区在近代一直频遭自然灾害的侵扰。而人文环境上,多民族聚居的青海,生计方式上农耕和畜牧并存;政治制度上,近代青海府县制与土司制度并存,并保留了一定的政教合一制度;宗教氛围浓厚,寺院在该地发挥着巨大的政治和经济功能。而且在传统社会多元构成的基础上,又有近代因素的发轫。人文特征的多样性,使救济活动的开展带有地域的烙印,有着与中原地区不同的异质性特征。第三部分,对近代青海常态贫困救济的开展,以救济活动实施的主体不同分官方(国家和地方)、民间、外来力量三个层面加以论述并兼论其成效。官方的救济活动包括:一,官办救济机构的设立;二,开展“冬令救济”,设立平民工厂,实行义务教育、平民教育以及多类奖助项目的助学活动,因突发情形而返贫的民众的灵活救济,等等。民间力量的慈善救济包括:民间由血缘性和地缘性支撑下的互助共济、融入习俗中的慈善行为;民间慈善团体施舍贫民的活动以及宗教组织在收容孤儿、流浪人员等弱势群体、医疗救助、助葬、举办冬赈等方面的作为。而作为外来力量,西方教会在传播“福音”过程中在教育、医疗等方面开展了一定的慈善救济活动。第四部分,对近代青海灾荒救济的开展情况,以救济活动实施的主体不同分官方(国家和地方)、民间、外来力量三个层面加以论述并兼论其成效。政府的救灾活动。政府的救灾除机构的设置和制度层面的建设外,具体分防灾、应灾、灾后善后三个阶段展开。灾前的防治包括植树造林、兴修水利、鼓励农垦、禁烟、发展仓储、备荒植物的推广种植、设立气象、水文监测机构等备荒措施,以及以卫生机构的免疫种痘、卫生清洁运动的发起、卫生观念的普及等为内容的防疫举措。灾害发生时,按规定勘灾、定灾后,政府开展了急赈、工赈、疫病的救治等赈济措施。灾后,政府通过安辑流民、蠲缓、灾后补种、借贷、对粮食流通进行管理等多种手段以平抑粮价、恢复生产。灾荒救济中的民间力量。世人以青海地处偏远,民众智识落后、保守性成,不思改革。实则不然,民众在防灾备荒方面有所实践。在面对灾害时,除向政府呼吁请赈外,也有一定的自救行为,包括结成互助关系、民间土法防疫、祈雨防雹等。此外,民间个体、宗教组织、救灾团体参与赈灾,形成多重的民间救灾格局。而作为外来力量,西方传教士在灾害发生时治疗时疫、救治伤员、发放赈济粮,为灾民提供了一定的帮助。第五部分,揭示近代青海的救济事业从晚清到民国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呈现的诸多特点,反映出的国家—地方—社会的互动模式。第六部分为结语,总结近代青海社会救济事业的成效,并结合当代地方实际,探讨近代青海民族地区社会救济研究留给我们的思考和启发。
二、发展中的困惑——西宁市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人口掣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展中的困惑——西宁市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人口掣肘(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宁市农村职业教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职业教育 |
2.1.2 农村职业教育 |
2.1.3 农民教育 |
2.1.4 农村教育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农村发展与教育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终身教育理论 |
2.2.5 巴洛夫和福斯特关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 |
第三章 西宁市农村职业教育现状调查及存在的问题 |
3.1 调查方法选取 |
3.2 调查说明 |
3.2.1 问卷及访谈提纲初稿设计 |
3.2.2 小规模预调查 |
3.2.3 问卷的定稿与发放 |
3.2.4 资料收集 |
3.3 西宁市农村职业教育相关情况 |
3.3.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3.3.2 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基本情况 |
3.3.3 西宁市农民培训情况 |
3.4 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 |
3.4.1 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3.4.2 访谈结果及分析 |
3.5 西宁市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
3.5.1 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不足 |
3.5.2 缺乏面向农村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 |
3.5.3 职业教育实训条件有限 |
3.5.4 欠缺就业机制 |
3.5.5 发展专门的农村职业教育难度较大 |
第四章 西宁市农村职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传统思想阻碍 |
4.1.1 学生和家长的观念 |
4.1.2 政府相关部门的理念 |
4.1.3 现有思想观念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影响 |
4.2 专业设置不合理 |
4.2.1 涉农专业稀缺 |
4.2.2 课程结构不合理 |
4.2.3 家长和学生缺乏对专业的认知 |
4.3 对师资的吸收和培养不足 |
4.3.1 总体师资不足 |
4.3.2 教师队伍缺乏创新培训机制 |
4.4 不重视实训和就业机制 |
4.4.1 不重视实训 |
4.4.2 不重视就业机制的建立 |
4.5 生源不足 |
4.5.1 职业教育生源少 |
4.5.2 职业教育生源素质偏低 |
第五章 国内外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及借鉴 |
5.1 国外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 |
5.1.1 德国的“双元制”模式 |
5.1.2 英国的CEBT(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模式 |
5.1.3 法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 |
5.1.4 澳大利亚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 |
5.2 国内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 |
5.2.1 江苏的中心辐射模式 |
5.2.2 山东省平度样板 |
5.2.3 河南省农学结合的弹性学制 |
5.3 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启示 |
5.3.1 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大 |
5.3.2 校企合作比较紧密 |
5.3.3 有效监督教育质量 |
5.3.4 国内其他省市的具体经验 |
第六章 西宁市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对策与建议 |
6.1 完善法规政策 |
6.1.1 制定相应国家政策消除落后观念 |
6.1.2 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 |
6.2 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
6.2.1 调整专业结构和层次 |
6.2.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
6.2.3 重视学生多元化发展 |
6.3 改善实训条件 |
6.3.1 动员企业和社会力量 |
6.3.2 加强与政府农业部门的互动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2)改革以来我国市辖区体制变迁与空间扩展及政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3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市辖区行政区划改革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国外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2.1.1 行政分割与政府碎片化问题 |
2.1.2 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经济发展 |
2.1.3 行政区划与财政体制改革 |
2.2 国内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2.2.1 城镇化与行政体制改革的关系 |
2.2.2 行政区划制度与市制改革取向 |
2.2.3 市辖区体系改革与建制创新 |
2.3 相关述评与本文的切入视角 |
第三章 基本概念辨析与相关理论基础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1.1 行政区划 |
3.1.2 县 |
3.1.3 县级市 |
3.1.4 市辖区 |
3.2 县、县级市与市辖区的比较辨析 |
3.2.1 县与县级市的体制差异 |
3.2.2 县、县级市与市辖区的体制差异 |
3.2.3 县、县级市与市辖区的体制转换 |
3.3 相关理论基础 |
3.3.1 整体性治理理论 |
3.3.2 尺度重构理论 |
3.3.3 施坚雅区域体系理论 |
3.3.4 其他相关理论 |
第四章 经济结构转型与市辖区体制变迁的阶段与脉络 |
4.1 阶段一(1949-1957):体制转轨下市辖区的大幅波动与逐步规范 |
4.2 阶段二(1958-1977):投资规模与粮食产量的双重制约 |
4.3 阶段三(1978-1997):经济分权与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
4.4 阶段四(1998-2011):土地财政催化大城市发展的空间需求 |
4.5 阶段五(2012 年以来):从适应性调整到战略布局引领 |
4.6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我国城市市辖区空间扩展的基本趋向与主要模式 |
5.1 城市布局调整与市辖区扩展的演化路径 |
5.1.1 由东向西逐步推进 |
5.1.2 自北向南与自南向北 |
5.1.3 “大区制”和“小区制” |
5.2 市辖区设置的基本类型及其主要模式 |
5.2.1 市辖区设置的基本类型 |
5.2.2 市辖区设置的主要模式 |
5.3 市辖区设置的现状特征及其空间差异 |
5.3.1 我国市辖区设置的基本状况 |
5.3.2 各省市辖区设置的现实需求 |
5.4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市辖区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 |
6.1 市辖区发展面临的体制障碍及其影响 |
6.1.1 市与市辖区之间的体制摩擦 |
6.1.2 市辖区与市辖区之间的体制摩擦 |
6.2 市辖区发展面临的空间瓶颈及其影响 |
6.2.1 城市型政区地域化问题 |
6.2.2 市辖区面积过小问题 |
6.2.3 市辖区建制缺失问题 |
6.2.4 城市空间结构不合理问题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体制转型与城市发展:市辖区调整的政策效果评估 |
7.1 研究回顾与理论假说 |
7.2 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
7.2.1 研究方法 |
7.2.2 数据来源 |
7.3 实证结果分析 |
7.3.1 基准回归结果 |
7.3.2 异质性分析 |
7.4 稳健性检验 |
7.4.1 平行趋势检验 |
7.4.2 改变控制变量 |
7.4.3 灯光指数检验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城市空间重构与市辖区改革:以大西安为例 |
8.1 大城市市辖区改革是中国城市空间重构的焦点 |
8.1.1 城市空间布局重构也是体制改革 |
8.1.2 中小城市转型的关键在于大城市 |
8.2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瓶颈与“大西安”的战略突破 |
8.2.1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的关键是建设大西安 |
8.2.2 行政区划改革:大西安建设的必由之路 |
8.3 大西安行政区划不合理导致的主要问题 |
8.3.1 城三区的城市管理问题 |
8.3.2 西咸新区发展的问题 |
8.3.3 城市发展与公共服务问题 |
8.3.4 咸阳城市衰落的问题 |
8.4 基于城市群思维重构大西安行政区划新格局 |
8.4.1 推动西安向北跨河发展 |
8.4.2 妥善解决咸阳出路问题 |
8.4.3 加快渭北地区设市进程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
9.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3)青海省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1.2.1 乡村旅游相关研究 |
1.2.2 乡村旅游动力相关研究 |
1.2.3 总体评价 |
1.3 研究范围、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1.3.1 研究范围 |
1.3.2 概念界定 |
1.3.3 相关理论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青海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
2.1 青海省乡村旅游发展状况 |
2.1.1 基本情况 |
2.1.2 阶段划分 |
2.1.3 发展类型 |
2.2 青海省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2.2.1 旅游供给拉力不够 |
2.2.2 旅游需求推力不足 |
2.3 小结 |
第三章 影响青海省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的因素 |
3.1 旅游利益主体因素 |
3.1.1 政府因素 |
3.1.2 旅游企业因素 |
3.1.3 当地居民因素 |
3.1.4 旅游者因素 |
3.2 旅游环境因素 |
3.2.1 自然环境因素(基础) |
3.2.2 社会环境因素(条件) |
3.2.3 经济环境因素(根本) |
3.2.4 文化环境因素(灵魂) |
3.3 小结 |
第四章 青海省乡村旅游发展动力因子筛选 |
4.1 动力因子选取 |
4.1.1 动力因子选取路径 |
4.1.2 动力因子选取过程 |
4.1.2.1 动力因子选取原则 |
4.1.2.2 动力因子选取 |
4.2 问卷设计及数据收集 |
4.2.1 设计调查问卷 |
4.2.2 数据收集过程 |
4.3 乡村旅游发展动力因子筛选 |
4.2.1 筛选方法介绍 |
4.2.2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动力因子筛选 |
4.4 小结 |
第五章 青海省乡村旅游发展动力因子判析 |
5.1 确定乡村旅游发展动力因子判析方法 |
5.1.1 方法介绍 |
5.1.2 操作步骤 |
5.2 乡村旅游不同发展类型典型案例地选取 |
5.2.1 选取依据 |
5.2.2 案例地概况 |
5.3 乡村旅游不同发展类型动力因子的判析 |
5.3.1 动力因子判析过程 |
5.3.2 动力因子判析结果 |
5.4 小结 |
第六章 青海省乡村旅游发展动力提升措施 |
6.1 乡村旅游发展动力提升的总体思路 |
6.2 乡村旅游发展动力提升措施 |
6.2.1 旅游利益主体层面 |
6.2.2 旅游环境层面 |
6.3 不同类型乡村旅游发展动力提升意见及措施 |
6.3.1 不同类型乡村旅游发展动力提升意见 |
6.3.2 不同类型乡村旅游发展动力提升措施 |
6.4 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附录 A 青海省乡村旅游发展动力访谈提纲及调查问卷 |
附录 B 青海省乡村旅游发展动力访谈内容 |
(4)文化要素对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影响 ——基于S村扶贫实践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
第二节 学术史的回顾 |
一、影响经济发展的非经济因素 |
二、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的研究 |
三、国内外有关精准扶贫的研究 |
四、国内外有关精准扶贫与乡村社会治理的研究 |
五、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与精准扶贫的研究 |
六、文章中“关键词”的界定与解读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与田野过程 |
三、研究价值、研究意义和研究创新 |
四、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田野点介绍 |
第一节 S村概况 |
一、花垣县概况及历史沿革 |
二、S村概况 |
第二节 富饶的资源与贫困的经济 |
一、富饶的资源 |
二、贫困的经济 |
第三章 S村的贫困对象识别 |
第一节 贫困对象识别问题 |
一、贫困对象识别标准 |
二、贫困对象精准识别与建档立卡 |
三、贫困对象瞄准偏差 |
四、贫困对象瞄准偏差的原因分析 |
第二节 S村贫困对象识别与社会争议 |
一、“光棍”SLJ与贫困对象精准识别 |
二、低保对象识别的瞄准偏差 |
第四章 S村的民族生境与产业扶贫策略 |
第一节 S村土地“稀缺”与“飞地”扶贫 |
一、S村的土地“稀缺” |
二、异地扶贫的理论依据 |
三、S村“飞地”扶贫的实施 |
第二节 “飞地”扶贫成效与问题分析 |
一、政府在扶贫中的作用 |
二、企业在扶贫中的作用 |
三、扶贫对象在扶贫中的作用 |
第三节 S村的在地扶贫产业 |
一、S山泉水项目 |
二、“11.3”工程和“418”项目 |
三、S村蔬菜产业 |
第五章 S村的习俗特点与旅游产业开发策略 |
第一节 S村乡村旅游的发展 |
一、S村乡村旅游资源 |
二、S村的乡村旅游开发 |
第二节 旅游开发与苗族传统习俗 |
一、S村苗族传统习俗 |
二、旅游开发过程中苗族传统习俗的缓慢调适 |
第三节 S村乡村旅游扶贫的思考 |
一、S村乡村旅游开发带来的扶贫成效 |
二、S村乡村旅游开发需要关注的问题 |
第六章 S村传统生计的生态原理 |
第一节 传统生计方式的实质 |
第二节 传统养蜂业的复兴与脱贫成效 |
一、孤儿LXL |
二、LXL的养蜂脱贫之路 |
第三节 S村林副产业与生态扶贫问题 |
一、S村林产业衰退与当地贫困 |
二、S村桐油产业衰退与当地贫困 |
三、S村油茶产业衰退与当地贫困 |
第七章 S村的生态脱贫之路 |
第一节 理论依据 |
一、生态民族学的理论源流 |
二、文化生态与贫困问题 |
第二节 S村的可持续脱贫 |
一、生态环境是可持续脱贫的根基 |
二、民族文化是可持续脱贫的工具 |
三、历史记忆是提高可持续脱贫的路径选择的指南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类 |
二、着作类 |
三、论文类 |
四、网络文献类 |
五、外文文献类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附录1:六盘山区等11 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分县名单 |
附录2:已明确实施特殊扶持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分县名单 |
附录3:生态扶贫工作方案 |
附录4:湖南省贫困退出验收细则 |
附录5:湖南关于推进立业产业精准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 |
附录6: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 |
附录7:花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 |
附录8:S村精准识别的贫困户 |
(5)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青海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 |
1.2.3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 |
2.1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
2.2 乡村振兴战略出台的背景及要义 |
2.3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良性互动关系 |
2.3.1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产业兴旺”的良性互动 |
2.3.2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生态宜居”的良性互动 |
2.3.3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乡风文明”的良性互动 |
2.3.4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治理有效”的良性互动 |
2.3.5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生活富裕”的良性互动 |
2.4 小结 |
第3章 青海省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劳动力现状分析 |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3.1.1 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的概念 |
3.1.2 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概念 |
3.2 青海省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3.3 青海省人口及农村劳动力现状分析 |
3.4 青海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分析 |
第4章 青海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测算、分类与特点 |
4.1 青海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测算 |
4.1.1 测算所需的基础数据 |
4.1.2 测算过程与结果 |
4.1.3 对测算结果的分析 |
4.2 青海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分类 |
4.2.1 替代性富余 |
4.2.2 周期性富余 |
4.2.3 结构性富余 |
4.2.4 人口增长性富余 |
4.2.5 资源短缺性富余 |
4.3 青海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特点 |
4.3.1 地域差距明显 |
4.3.2 季节性富余比例较高 |
4.3.3 文化水平较低 |
4.3.4 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4.3.5 受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大 |
第5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青海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困境 |
5.1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乡村振兴战略没有真正衔接起来 |
5.2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外部环境具有不确定性 |
5.2.1 区域发展水平低 |
5.2.2 劳务市场不健全 |
5.2.3 外出成本较高 |
5.3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较低 |
5.3.1 就业与择业观念落后 |
5.3.2 受教育程度较低 |
5.3.3 技能水平较低 |
第6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青海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路径 |
6.1 国内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经验借鉴 |
6.1.1 陕西汉中的经验借鉴 |
6.1.2 江西九江的经验借鉴 |
6.1.3 河南信阳的经验借鉴 |
6.2 不同视角下的路径选择 |
6.3 就地消化 |
6.3.1 就地消化的条件 |
6.3.2 就地消化的具体内容 |
6.4 异地转移 |
6.4.1 异地转移的条件 |
6.4.2 异地转移的具体内容 |
第7章 促进青海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建议 |
7.1 依托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
7.2 不断净化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外部环境 |
7.2.1 加快区域协调发展,着力发展产业 |
7.2.2 统筹推进劳务市场建设 |
7.2.3 完善公共服务,降低外出成本 |
7.3 提升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
7.3.1 加强宣传引导,转变就业与择业观念 |
7.3.2 优先发展教育,夯实教育基础 |
7.3.3 优化技能培训,提升培训质量 |
第8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青海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B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
附录C 1964-2017年美国通货膨胀率 |
作者简介 |
(7)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技术路线与主要内容 |
1.2.1 技术路线 |
1.2.2 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
1.3 主要研究方法 |
1.3.1 逻辑推演法 |
1.3.2 统计与计量分析法 |
1.3.3 制度分析法 |
1.3.4 比较分析法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基础研究 |
2.1.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 |
2.1.2 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准问题 |
2.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与测度的研究 |
2.2.1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 |
2.2.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测度 |
2.3 关于城镇化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关系的研究 |
2.3.1 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2.3.2 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提出 |
2.3.3 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2.4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成因研究 |
2.4.1 新型城镇化之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原因 |
2.4.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原因 |
2.5 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研究 |
2.5.1 国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模式 |
2.5.2 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 |
2.6 简要述评 |
第3章 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框架 |
3.1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公共服务与基本公共服务内涵的界定 |
3.1.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释义 |
3.2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
3.2.1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
3.2.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
3.3 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条件 |
3.3.1 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治理理念 |
3.3.2 均衡城乡资源配置的制度安排 |
3.3.3 健全的公共财政制度 |
3.3.4 完善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
3.4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动态模型 |
第4章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的测度评价 |
4.1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测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衡量标准 |
4.1.2 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指标体系 |
4.1.3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标体系 |
4.2 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证测度评价 |
4.2.1 29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测度评价 |
4.2.2 33个新型城镇化试点城镇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测度 |
4.3 测度结果分析 |
第5章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成因分析 |
5.1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原因的理论分析 |
5.1.1 城乡二元经济体制改革滞后 |
5.1.2 地方政府的城市偏好 |
5.1.3 财权与事权脱离的财政体制 |
5.1.4 失衡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
5.2 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成因的实证分析 |
5.2.1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
5.2.2 原因的测量 |
5.2.3 实证分析过程及结果 |
5.3 计量结果分析 |
第6章 国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经验借鉴 |
6.1 英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安排与实践经验 |
6.1.1 英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安排 |
6.1.2 政府干预为主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
6.2 美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安排与实践经验 |
6.2.1 美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制度安排 |
6.2.2 政府主导下多元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
6.3 北欧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安排与实践经验 |
6.3.1 北欧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安排 |
6.3.2 政府主导监督代理机构执行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
6.4 日本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安排与实践经验 |
6.4.1 日本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安排 |
6.4.2 政府主导与法律监管相结合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
6.5 韩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安排与实践经验 |
6.5.1 韩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制度安排 |
6.5.2 中央政府主导合作组织参与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
6.6 典型国家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经验借鉴 |
6.6.1 相关制度安排必须因客观条件的变化适时调整 |
6.6.2 完善的公共财政制度是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 |
6.6.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要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 |
6.6.4 政府主导是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保障 |
第7章 推进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 |
7.1 深化城乡二元经济体制改革 |
7.1.1 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
7.1.2 改革财政与金融制度 |
7.1.3 改革城乡二元土地制度 |
7.2 转变政绩考核机制,强化基本公共服务监管 |
7.2.1 建立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政绩考核机制 |
7.2.2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监管的民主化、科学化 |
7.3 建立适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的财税机制 |
7.3.1 建立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系 |
7.3.2 规范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7.4 创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供给模式 |
7.4.1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精准化建设 |
7.4.2 加强基本公共服务的信息化建设 |
7.4.3 创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PPP供给模式 |
7.4.4 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8)区城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及其绩效评价研究 ——以西北典型城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城乡一体化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核心 |
1.1.2 现实背景:中国城乡现实发展与空间问题 |
1.1.3 理论背景: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及绩效评价是当前研究的薄弱点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内容 |
1.5 概念界定 |
1.5.1 城乡差别和城乡关系 |
1.5.2 城乡一体化 |
1.5.3 城乡空间、城乡空间结构与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 |
1.5.4 城乡一体化的空间绩效 |
1.6 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1.7 本章小结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2.1 城乡一体化研究进展 |
2.1.1 经典着述中的城乡一体化 |
2.1.2 城乡一体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
2.1.3 城乡一体化的实践模式探索 |
2.2 城乡空间研究进展 |
2.2.1 文献分析 |
2.2.2 城乡空间研究内容 |
2.2.3 城乡空间研究评析 |
2.3 空间绩效评价的研究进展 |
2.4 本章小结 |
3. 城乡一体化与城乡空间的基本理论梳理及总结 |
3.1 城乡一体化的基本理论 |
3.1.1 早期经济学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城乡联系的理论观点 |
3.1.2 马恩列斯唯物史观有关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观点 |
3.1.3 近现代规划、经济、地理学界的理论观点 |
3.1.4 城乡一体化理论的系统梳理与总结 |
3.2 区域(城乡)空间理论 |
3.2.1 区域(城乡)空间认识论 |
3.2.2 空间布局与空间组织理论 |
3.2.3 空间结构理论 |
3.2.4 空间发展观及发展模式论 |
3.2.5 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及阶段划分论 |
3.3 本章小结 |
4. 区域城乡空间系统认知检讨及体系构建 |
4.1 古代和近代中国城乡空间历史格局演变回顾 |
4.2 建国后城乡关系演变和城乡空间发展过程审视 |
4.3 国内城乡空间的发展现状、特征及困境分析 |
4.4 区域城乡空间研究的若干转向 |
4.4.1 新空间价值观:凸显城乡空间发展的公平、效率、协调、可持续 |
4.4.2 思想认识层面:恢复城乡应有对等、互动、协调共生的关系 |
4.4.3 理论方法层面:城乡一体论、区域空间论、城乡政策与规划方法的综合 |
4.4.4 研究对象层面:国土范围城乡空间(规划管理)层次的划分 |
4.4.5 实践操作层面:区域空间研究从“分”到“统”、形质结合的范式 |
4.5 现代城乡空间系统的发展演变及其空间结构模式 |
4.5.1 区域城乡空间演变过程 |
4.5.2 城乡空间系统的基本运行 |
4.5.3 区域城乡空间类型 |
4.5.4 区域城乡空间属性 |
4.5.5 城乡空间结构的形成诱因与影响机制 |
4.5.6 城乡空间层级划分设想 |
4.5.7 区域城乡空间结构模式 |
4.6 本章小结 |
5. 西北典型城镇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空间模式 |
5.1 空间图形数据研究的时点选择 |
5.2 空间研究数据的来源构成及使用 |
5.2.1 空间图形数据来源构成 |
5.2.2 空间属性数据来源构成 |
5.2.3 数据处理方式 |
5.2.4 数据分析方法 |
5.3 关中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空间模式 |
5.3.1 关中地区发展现状 |
5.3.2 关中地区城乡空间发展变化相关统计数据分析 |
5.3.3 关中地区城乡一体化空间发展演化、形态结构及特征分析 |
5.4 宁夏平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空间模式 |
5.4.1 宁夏平原地区发展现状 |
5.4.2 宁夏平原地区城乡空间发展变化相关统计数据分析 |
5.4.3 宁夏平原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演化、形态结构及特征分析 |
5.5 青海海东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空间模式 |
5.5.1 海东地区发展现状 |
5.5.2 海东地区城乡空间发展变化相关统计数据分析 |
5.5.3 海东地区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格局演化、形态结构及特征分析 |
5.6 三个典型区域的城乡空间变化及模式比较分析 |
5.6.1 三个典型区域空间发展的历史背景类比分析 |
5.6.2 三个典型区域空间自然地理条件类比分析 |
5.6.3 三个典型区域城乡空间结构形态模式类比分析 |
5.6.4 三个典型区域区域空间发展水平类比分析 |
5.6.5 三个典型区域城乡发展协调特征类比分析 |
5.6.6 三个典型区域发展理念类比分析 |
5.7 西北典型城镇区城乡空间发展模式的归纳与提炼 |
5.8 本章小结 |
6. 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绩效综合评价 |
6.1 基于城乡空间引力与“质心漂移说”的城乡空间绩效定性分析 |
6.1.1 城乡空间引力模型与城乡空间“质心漂移说”构建的缘起 |
6.1.2 区域城乡空间引力模型 |
6.1.3 城乡空间质心与“质心漂移说” |
6.1.4 基于城乡空间引力与“质心漂移说”的城乡空间绩效分析 |
6.2 基于DEA-数据包络分析法的城乡空间绩效定量评价 |
6.2.1 城乡空间绩效评价模型指标体系 |
6.2.2 基于DEA区域城乡空间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
6.2.3 基于DEA的城乡一体化的空间绩效综合评价 |
6.3 本章小结 |
7. 区域城乡空间的模式优化及其空间发展取向 |
7.1 城乡空间优化的目标及准则 |
7.2 多维空间类型下的空间优化模式 |
7.3 DEA模型评测下的城乡空间优化 |
7.4 空间引力与“质心漂移说”评测下城乡空间发展优化取向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语 |
8.1 创新之处 |
8.2 主要结论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索引 |
博士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9)产业集聚与城市规模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2.3 对已有文献的思考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主要内容 |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1.5.2 论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产业与产业集聚 |
2.1.2 城市、城市化与城市规模演进 |
2.1.3 空间异质性 |
2.2 基础理论 |
2.2.1 产业集聚的基础理论 |
2.2.2 城市规模演进的基础理论 |
2.2.3 关于空间异质性的探讨 |
第3章 产业集聚视角下的城市规模演进历程 |
3.1 世界主要国家的产业集聚与城市规模演进 |
3.1.1 世界各国产业集聚与城市形成发展的历程回顾 |
3.1.2 世界城市规模演进的未来趋势 |
3.2 中国的产业集聚与城市规模演进 |
3.2.1 中国的产业与城市发展概况 |
3.2.2 产业集聚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
3.2.3 产业集聚视角下中国城市群的形成与演变 |
第4章 产业集聚推动城市规模演进的机理分析 |
4.1 产业集聚影响城市规模演进的因素分析 |
4.1.1 空间因素 |
4.1.2 产业因素 |
4.1.3 制度因素 |
4.1.4 环境因素 |
4.2 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与拥挤效应 |
4.2.1 产业集聚的外部性 |
4.2.2 城市集聚经济: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 |
4.2.3 城市集聚不经济:产业集聚的拥挤效应 |
4.3 城市规模演进的路径分析 |
4.3.1 城市规模的测度 |
4.3.2 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确定城市合理规模的一般均衡模型 |
4.3.3 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的城市规模演进分析 |
第5章 空间异质性前提下产业集聚影响城市规模演进的实证检验与案例分析 |
5.1 空间异质性与多层次作用机制 |
5.1.1 空间异质性的细化 |
5.1.2 多层次作用机制及其原理 |
5.2 两阶层线性回归模型 |
5.2.1 模型设定 |
5.2.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
5.2.3 产业集聚指标测度 |
5.2.4 实证结果 |
5.3 基于实证结果与案例分析的产业集聚溢出效应与拥挤效应.. |
5.3.1 以制造业部门为主导的城市集聚经济效应分析 |
5.3.2 以生产性服务业部门为主导的城市集聚经济效应分析 |
第6章 基于产业集聚的城市规模与产出效益探讨 |
6.1 考虑产业集聚溢出效应与拥挤效应的城市产出效益测定 |
6.2 中国城市产出效益与合理规模的测算:来自地级市层面的实证分析 |
6.2.1 数据来源 |
6.2.2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
6.2.3 实证结果分析 |
6.3 中国城市规模的现实发展 |
6.3.1 关于城市规模的争论 |
6.3.2 城市发展实际与合理规模的比较 |
6.3.3 中国城市规模演进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
7.1 研究主要结论 |
7.2 城市规模演进路径的政策启示 |
7.2.1 以技术创新为主导加强城市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 |
7.2.2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作用 |
7.2.3 依靠超大城市的集聚效应促进城市群协调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近代青海社会救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 关于社会救济史的整体研究 |
(二) 关于甘青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相关研究 |
(三) 关于西北及青海社会救济事业的区域研究 |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内容 |
(三) 拟解决问题及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青海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
第一节 青海的自然环境 |
一、地貌 |
二、气候 |
三、土壤与植被 |
四、河流 |
第二节 青海的人文环境 |
一、多民族聚居和传统地方社会的多元化 |
二、宗教氛围浓厚、寺院林立 |
三、近代因素的发轫与地方社会 |
第三节 近代青海的行政区划及建置的沿革 |
一、县以上的行政区划及建置 |
二、近代以来青海的基层行政组织 |
第二章 济贫事业 |
第一节 近代青海民族文化中的慈善观念及其发展 |
第二节 官方的济贫活动 |
一、官办救济机构 |
二、救济机构以外的官办救济事业 |
第三节 民间的慈善救济 |
一、血缘组织下的互助与济贫(汉族的宗族、撒拉族的孔木散、土族的舍房、藏族的“日科尔”) |
二、地缘组织(村落、藏族部落内、城镇会馆组织)下的互助济贫 |
三、宗教组织的慈善救济 |
四、民间社会团体的慈善救济活动 |
五、融入民间习俗中的济贫行为 |
第四节 西方教会的慈善救济 |
一、西方宗教的传入及发展情况 |
二、教会在医疗和助学方面的济贫活动 |
第五节 近代青海济贫事业的成效及其评价 |
第三章 灾荒救济 |
第一节 灾荒概况 |
一、灾荒概述 |
二、灾荒的影响 |
第二节 官方救灾 |
一、近代国家和青海地方的救灾机构及其制度建设 |
二、灾前预防 |
三、临灾赈济 |
四、灾后善后 |
第三节 民间救灾 |
一、防灾备荒的探索 |
二、民间赈灾款物的筹集与对政府救灾的支持 |
三、民间的应灾举措 |
第四节 西方传教士的救灾 |
第五节 近代青海灾荒救济的成效及评价 |
一、政府救灾活动的成效及评价 |
二、民间力量救灾活动的评价 |
第四章 近代青海社会救济的特点及反映的国家—地方—民间的互动关系 |
第一节 近代青海社会救济的特点 |
一、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
二、以政府为主导,民间力量为辅 |
三、多层次和多样化 |
第二节 近代社会救济事业中国家—地方—民间的互动关系 |
一、中央与地方的互动 |
二、地方政府与民间的互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有关近代青海社会救济的部分法规 |
附录二 近代青海自然灾害发生统计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发展中的困惑——西宁市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人口掣肘(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宁市农村职业教育问题研究[D]. 龙晓玲. 兰州大学, 2020(01)
- [2]改革以来我国市辖区体制变迁与空间扩展及政区优化研究[D]. 赵彪.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3]青海省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研究[D]. 王茹. 青海大学, 2020(02)
- [4]文化要素对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影响 ——基于S村扶贫实践的反思[D]. 何治民. 吉首大学, 2018(02)
- [5]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青海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研究[D]. 李天华. 青海大学, 2020(02)
- [6]发展中的困惑——西宁市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人口掣肘[A]. 蔡晓明. 西宁市人口问题研究论文集, 1993
- [7]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 张华. 辽宁大学, 2018(02)
- [8]区城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及其绩效评价研究 ——以西北典型城镇区为例[D]. 安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6)
- [9]产业集聚与城市规模演进研究[D]. 王媛玉. 吉林大学, 2019(10)
- [10]近代青海社会救济研究[D]. 王梅.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