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海之歌》作者金景麦的风风雨雨

《欧阳海之歌》作者金景麦的风风雨雨

一、《欧阳海之歌》作者金敬迈的沉浮(论文文献综述)

康斌[1](2021)在《文艺再整合与革命畅销书的浮沉——以20世纪60年代的《欧阳海之歌》评价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金敬迈于1965年创作的《欧阳海之歌》,曾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可,同时也无可避免地身陷于不同政治文化力量的争夺和整合之中。细致梳理《欧阳海之歌》跃居此一时期文学典范的过程,辨明那些看似雷同的文学评判是否内含差异,呈现小说及其作者在不同政治文化力量角力过程中的兴衰沉浮,将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此一时期对"十七年"文学的再整合机制。

洪子诚[2](2019)在《重新构造“经典”》文中指出创造"样板"的实验对文学"经典"的大规模颠覆,导致在"文革"中,出现一个几乎是"无经典"的文学时期1。这种大规模颠覆、批判,是文化激进派的"开创人类历史新纪元的、最光辉灿烂的新文艺"的行动的一部分。他们使用了"样板"这一富于"大众化"意味的词,来替代诸如"经典""范本"等概念;其中似乎包含明显的可供模仿、复制的涵义2。在《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中,政府和军队的"领导人"组织力量,"搞出好的样板",被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提出;说"有了这样的样板,有了这方面成功的经验,才有

王卫平,穆莹[3](2016)在《如何正确认识、估价和研究“文革文学”》文中研究说明"文革文学"由于产生于非正常的时代,因此,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悲剧时代,这是毫无疑义的。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是"开采的富矿"。但"文革"是有文学的,尽管它的文学价值不高,但仍有研究必要。在中国文学史的链条上,"文革文学"这个环节是不能缺少的,否则,文学的历史就出现了"断裂"、"断代",就是不完整的。研究"文革文学",要注意克服三种倾向。应该设身处地,还原历史,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整理和发掘"文革文学",不能过度阐释、强制阐释。对于样板戏、《金光大道》、"地下写作"等都要辩证地分析,对于"文革"时期的"文学生活"资料也应进一步挖掘。

秦良杰[4](2015)在《“影像文革”与集体记忆:新时期电影中的文革叙事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新时期文革题材电影为研究对象,在解读90余部文本的基础上,以“电影如何参与集体记忆的建构”为切入点,结合不同创作阶段和创作群体的特征,探讨影像文革与文革记忆的形成、影像文革与社会思潮的互动,考察意识形态与当代消费文化对影像文革的影响与制约。力求融合文化学、社会学、政治哲学、思想史的观点与方法,对影像文革的创作规律与共性特征做出归纳。并以国外的人性灾难叙事为参照,指出当下影像文革的限度,描绘其可能拓展的空间。全文共五部分,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史述,下篇为专论。导论部分重点阐释本文使用的“影像文革”与“集体记忆”两个核心概念,及其对论文写作的启发意义。介绍了选题的价值、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一章分析1977-1989年之间的影像文革,认为这一阶段基本是在意识形态指挥棒下的奉命之作,是对政治空间“拨乱反正”“团结一致向前看”等命题的形象化解说。这些作品以度过动乱之后的信任危机,重建社会主义信念为主题。这一阶段的创作可细分为三个段落,“真理标准大讨论”之前为样板化叙事阶段,“三突出”创作原则持续生效,还带着文革电影的浓重痕迹,对“文革记忆”的塑造是单一指向的,只表达出对高层精神的领悟与呼应。1979-1984为爆发期,影片多以好人遇难与小人作恶为文革悲剧的基本阐释模式,指出背后的文化深层结构与替罪羊机制的发动,决定其故事走向,并对这一模式中的“群众”话语做一分析,指出其“平庸之恶”。1985-1990感性生活的表现开始得到重视,影像文革以此对抗政治异化,以家常性对抗戏剧性,在影像上强调写实性与暗示性。本章还对谢晋做了专门分析,指出他也一样参与了“秩序重建”,但谢晋的独特在于:道德评判与历史评判合一的价值秩序;意识形态规训、民间文化趣味、知识分子情怀合一的美学秩序;从革命激情走向中和与写真的镜语秩序。对这一阶段创作数量较大的第三、四代影人,通过比较认为:第三代特征是见证者视角与审慎的代言立场;第四代特征是“共和国情结”下的温柔批判与诗意回望。第二章抓住市场化之后社会核心价值的转移来分析文化消费视野中的影像文革,以个人言说的分途、规训中的审慎表达、欲望膨胀年代的人文焦虑来概括九十年代之后文革记忆逐渐分化的过程。并从旁观视角与忧患意识、文化反思和史诗追求几个层面把握第五代的特征;而第六代导演的文革记忆则以碎片化、情绪化、个人化为特征,投注了他们自身的成长焦虑和在世体验。影像文革关于身体和风景的叙事,也在不同阶段渐次体现出意识形态、文化象征和消费主义的倾向。第三章对影像文革中的文革符号做了梳理,将其重新置于历史现场,探寻其文化史与思想史的意义,从而揭示文革专制对日常生活的干预。在此基础上比较中外人性灾难和文化灾难的叙事,指出影像文革在在功能定位、价值定位、艺术构思、影像呈现方面的不足。过多拘泥于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段,在观念上被“再现论”束缚了手脚,把想象排斥于电影表现之外,镜头语言不丰富,镜头内涵不耐琢磨,甚至暗示、象征等传统手段都不能熟练运用。第四章就影像文革的创作类型、观众批评呈现的四种基本态度与文革舆论的构建进行分析,并提出影像文革的诸多可能性。指出影像文革的起点应该是个人权利的发现与张扬,应该体现人类的共同价值。作为“公共纪念”的样式,影像文革有两个基本的创作取向,一个就是作见证;另一个就是以反乌托邦的寓言辛辣地予以讽刺、揭露。最后在结语中,提出人类生活的真正价值,存在于对人类生活的批判态度中。认为影像文革当以见证者的姿态,坚持历史真实,坚持还原苦难;推动新的公民道德观和公民政治意识的出现;强化罪恶的反省机制,走向政治、文化的重生。随着文革灾难的直接参与者的逝去,后代的反思将越来越需要从政治制度、社会价值和政治文化的层面上进行,而影像对民众的唤醒力量,会在不断地制作、传播、研究过程中显现出来。

张囡囡[5](2014)在《文革前后《欧阳海之歌》版本变动的修辞分析》文中指出本文以长篇小说《欧阳海之歌》的两个不同版本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穷尽性地汇总整理版本变动内容,进而探究版本间的变动如何实现作者的修辞意图。文章主要以人物对话、行为、心理、肖像与环境描写为观察点,考察版本变动。通过对人物对话、行为、心理、肖像与环境描写变动的分析,发现版本的变动是为了塑造更加成熟的主人公形象,从而给人们带来更大的教育意义。

于继增[6](2012)在《《欧阳海之歌》作者金敬迈半生沉浮(下)》文中提出于是一版再版,一时洛阳纸贵。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谢镗忠说查查《欧阳海之歌》究竟印了多少?可不能超过《毛泽东选集》。检查结果印了三千多万册,还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向国外发行,创下了中国小说发行量之最。当时几乎所有的着名评论家、文艺家,都发表了评论文章;就连郭沫若这样的大家,都说看完《欧阳海之歌》自愧不如,要把他的书全部烧掉,并欣然题写了"欧阳海之歌"的书名。彭德怀元帅含泪连读三遍,写满眉批,表达自己的感想。陶铸以中共中

于继增[7](2012)在《《欧阳海之歌》作者金敬迈半生沉浮(上)》文中认为风靡上世纪60年代的长篇纪实小说《欧阳海之歌》,曾以三千万册创下中国小说发行量之最,也为作者金敬迈传奇而坎坷的人生埋下了伏笔。凭借这部小说,金敬迈一夜走红,从一个普通的部队作家,成为当时的中央文革小组文艺口负责人。但仅仅过了几个月,他就被江青送进监狱,从风光的顶端跌入谷底。伴随金敬迈的大起大落,夹杂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政治风云?面对半生沉浮,他是如何走

吕东亮[8](2012)在《《欧阳海之歌》与“文革”文学的发生》文中指出"文革"文学的发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文革"爆发之际面世的《欧阳海之歌》表现出了的新的文化元素和文学特质,即具有空泛激情的新人的出现、军队文化的胜利以及创世激情的奔突等。这些元素和特质是当时文化政治在文本中的典型呈现,使得小说带有强烈的隐喻色彩。因此《欧阳海之歌》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可以被视为"文革"文学的序曲。

王弘[9](2011)在《“文革”时期英模文化的历史解读》文中研究指明英雄模范是中国革命的先驱、中华民族的脊梁、子孙万代的楷模。他们所具有的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献身精神,使得他们成为引领时代前进,推动社会进步的先锋旗帜。对英雄人物的崇拜与效仿古之如此,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皆以此鼓舞士气、团结力量、共筑大业。时至“文革”,“英雄崇拜”更加泛滥。有学者说“文革”是一个“造神”的年代。伴随各类政治活动开展过程中,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榜样、标兵。他们与那些经受过“文革”洗礼幸存下来的老英雄、老模范,褶褶闪耀在时代的天空,而那些不幸被定性为“假劳模”的个体,不管之前他们的业绩有多辉煌,瞬间陨落。回归至这一特殊时代背景,从六十年代开始,受国内外环境影响,中国社会政治气味愈加浓厚。国内反修防修运动的急速推进,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逐渐达到顶峰,他的振臂一挥,得到几乎所有中国人的响应,由此导致了“文革”中一系列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及演变。红卫兵运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三支两军”,无不带有这方面的因素。另外,国际上与苏联关系的恶化升级,直接导致我国政府外交战略转移思路的初步构成。在此大环境下,置身在其中的英模人物,因缘际会的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众多英模人物相涌而出的同时,他们几乎无一例外的经历了一番荣辱沉浮的岁月。文章正是以此为主线展开考察论述。英模文化的存在意义在于他是一种具有正面示范和激励功能的文化形态,由此典型的挖掘确立,除了要符合人民大众的传统尊崇观外,也须突出执政党的主流价值观。基于此,文章通过对英模人物的培育机制、宣传推广机制以及表彰机制的历史考察,比较客观的还原了这一文化机制当时的状况。在今天很多人眼中,英雄只不过是一瞬间的行为成就其英名。三国刘备文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马克思唯物辩证论认为,量变是质变的前提。没有平时的点滴服务奉献精神的累积,又何谈危急时刻的挺身而出!基于此,在对英模人物的家庭、职业等个体因素考察的同时,对其心态、品德进行了概括梳理,总结自身成就其英雄壮举道路的点点滴滴。另外,诸如党的领导、教育、传统文化的客观引导、个人的社会实践也是其重要因素。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人性中的某些消极成分在某些因素的引导下被无限扩大,甚至于被曲解走向极端。这种双向成分的存在暴露是时代性的深刻体现。英模文化作为执政党主流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当政的政治思想无疑会是文化机制形成的重要因素。在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指导下,“文革”时期风云变幻的政局注定了这一文化机制的非正常走势。林彪担任国防部长以后在军队系统大肆推出“突出政治”,在这一标准被推广至各行各业以后,政治因素渐成评价忠诚与否、先进与否的硬性指标;“九一三事变”后,周恩来在部分领域进行了“左”倾思想的克服工作,重提实干精神。这一思想转轨为英模文化步入正轨提供了可能;“文革”后期,“四人帮”日益猖獗,出于打倒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目的,他们授意树立了一批“反潮流英雄”。思想政治领域难得的一点曙光再次遭到扼杀。文章通过对这一时期政治思想领域的历史考察,总结得出英模文化阶段性特征的呼唤因素。作为一种具有示范和激励功能的文化形态,英模文化从思想引导、实践榜样等方面实现其社会效应。受时代局限性影响,在取得某些正面效应的同时,伴随而来的还有诸多负面影响。在观其利弊基础上,进而对这一文化机制进行初步的总结评价。总之,考察这段时期的英模文化现象,便于我们认识和理解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具象地勾画时代特征。“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考察总结“文革”时期英模文化,不仅对我们实事求是地认识定位“文革”时的这一现象意义重大,对我们今天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亦颇有重大现实关照性和理论借鉴意义。

胡斌[10](2011)在《“超人英雄”欧阳海的视觉形象塑造以及历史语境》文中提出英雄形象的塑造与意识形态、社会心理的联动是非常值得探索的话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以英雄为题材的文学和美术作品尤为突出,"欧阳海"母题创作就是其中的显例,在文学上有金敬迈的小说,在美术上有唐大禧的雕塑,皆盛极一时。本文即以欧阳海形象塑造分析作为个案,试图梳理欧阳海形象产生及进入文学、美术领域的初始关系,以探讨特殊政治形态下艺术呈现、演变及评述的模式特征。

二、《欧阳海之歌》作者金敬迈的沉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欧阳海之歌》作者金敬迈的沉浮(论文提纲范文)

(1)文艺再整合与革命畅销书的浮沉——以20世纪60年代的《欧阳海之歌》评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热议”:社会与文艺界的阅读反馈
二、“推崇”:部队政治文化力量的先导之功
三、“修改”:不同政治文化力量的竞争
四、余论:对“十七年”文学的“再整合”及其难题

(3)如何正确认识、估价和研究“文革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4)“影像文革”与集体记忆:新时期电影中的文革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影像文革的意义
    一、核心概念释义:影像文革、集体记忆
    二、影像文革的研究价值
    三、影像文革的研究现状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上篇
    第一章 社会主义信念的重建(1977-1989)
        第一节 样板化叙事:影像文革的初期描述
        一、继续夺权——老干部的文革抗争故事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知识分子“未忘忧国”的文革故事
        第二节 好人遇难与小人作恶的阐释模式:文革叙事爆发期(1979-1984)
        一、好人\坏人斗法模式的叙事意义
        二、以“斗”为中心——视觉修辞的意识形态化与替罪羊机制
        三、无意作恶却助纣为虐的普通人
        四、阶级化叙事:被规训的文革记忆
        五、从路线斗争到人性复苏
        第三节 日常生活叙事与文革经验的分化(1985—1989)
        一、感性生活对抗政治异化
        二、家常性对抗戏剧性
        三、强调写实性与暗示性的影像追求
        四、历史真实活在感性世界之中
        第四节 谢晋——电影儒家的秩序重建
        一、道德评判与历史评判合一的价值秩序
        二、意识形态规训、民间文化趣味、知识分子情怀合一的美学秩序
        三、从革命激情走向中和与写真的镜语秩序
        第五节 凝重的传奇,还是飘逸的颤音?——比较第三、四代导演的文革叙事
        一、第三代导演:见证者视角与审慎的代言立场
        二、第四代导演:“共和国情结”下的温柔批判与诗意回望
    第二章 市场化年代的“影像文革”(1990年以来)
        第一节 社会核心价值的转移与文化消费视野中的影像文革
        一、责任担当、消费历史与个人言说的殊途
        二、意识形态、审查制度规训中的审慎表达
        三、欲望膨胀、价值多元年代的人文焦虑
        第二节 “红卫兵一代”的集体反思:论第五代导演的影像文革
        一、旁观视角与忧患意识
        二、文化反思
        三、史诗追求
        第三节 碎片化、个人化与情绪化的文革记忆:论第六代导演的影像文革
        一、成长中的个体焦虑与时代投影
        二、情绪性与自我颠覆的文革故事
        三、个人化、碎片化记忆
        第四节 意识形态、文化寓言与消费主义的胶着——影像文革中的风景与身体
        一、影像文革中的风景
        二、影像文革中的身体
下篇
    第三章 “后文革”时代的文革记忆与当下生活
        第一节 “文革那一套”——影像中的文革符号与“后文革”时代的记忆
        一、影像中的文革符号与人性状况
        二、生活符号背后的革命秩序观——以服饰、装饰品为中心的考察
        三、消费文化与怀旧时代的文革符号
        第二节 是否能走出文革——比较中外电影对人性灾难和文化灾难的叙事
        一、人性灾难中的中外影像叙事
        二、影像文革在功能定位、价值定位、艺术构思上的不足
    第四章 “影像文革”的视角与限度
        第一节 文革记忆的影像参与——类型导向、观众批评与文革舆论的构建
        一、政治主导型影片提供的封闭性历史答案
        二、商业主导型影像与文革记忆的分化
        三、观众批评中的文革态度与文革记忆
        第二节 “影像文革”的可能性
        一、起点是个人权利的发现与张扬
        二、体现人类共同价值
        三、拓展审美形态
        四、走出艺术思维的制约
结语:电影怎样彻底否定文革?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5)文革前后《欧阳海之歌》版本变动的修辞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重要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欧阳海之歌》研究成果概述
    第二节 本文的选题意义与写作思路
第一章 《欧阳海之歌》的版本及其变动情况
    第一节 《欧阳海之歌》版本交待和本文写作的版本依据
    第二节 《欧阳海之歌》的版本变动情况
    小结
第二章 欧阳海与他人对话描写变动的修辞分析
    第一节 欧阳海与周虎山对话描写变动的修辞分析
    第二节 欧阳海与家人对话描写变动的修辞分析
    第三节 欧阳海与战友对话描写变动的修辞分析
    小结
第三章 欧阳海行为描写变动的修辞分析
    第一节 欧阳海参军前行为描写变动的修辞分析
    第二节 欧阳海参军后行为描写变动的修辞分析
    小结
第四章 欧阳海心理及《欧阳海之歌》肖像描写变动的修辞分析
    第一节 欧阳海参军前心理描写变动的修辞分析
    第二节 欧阳海参军后心理描写变动的修辞分析
    第三节 《欧阳海之歌》肖像描写变动的修辞分析
    小结
第五章 《欧阳海之歌》环境描写变动的修辞分析
    第一节 《欧阳海之歌》自然环境描写变动的修辞分析
    第二节 《欧阳海之歌》社会环境描写变动的修辞分析
    小结
结语
    一、本文主要观点
    二、本文不足之处
附录1 《欧阳海之歌》版本变动汇总详表
附录2 《欧阳海之歌》相关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和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欧阳海之歌》作者金敬迈半生沉浮(下)(论文提纲范文)

政治压力下的多次修改
从风光无限到跌入谷底

(7)《欧阳海之歌》作者金敬迈半生沉浮(上)(论文提纲范文)

28天写完一部文学名着
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

(8)《欧阳海之歌》与“文革”文学的发生(论文提纲范文)

一创新焦虑中新人理想的实现
二小说文本的隐喻色彩
三军队文化的权威性突显
四创世激情下的新文学

(9)“文革”时期英模文化的历史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论证
        (一) 选题来源
        (二) 研究目的
        (三) 理论意义
        (四) 学术价值
        (五) 现实关照性
    二、学术史综述
        (一) 研究成果及现状
        (二) 有关英模文化研究的各种原始资料来源
    三、学术要点
        (一) 学术切入点
        (二) 学术考量重点
        (三) 学术探讨难点
        (四) 学术创新点
    四、相关界定
        (一) 时间
        (二) 空间界定
        (三) 内容、概念界定
第一章 “文革”时期英模文化的历史背景
    一、英模文化形成的国内因素
        1、极端的个人崇拜引发泛滥的英雄崇拜
        2、建国十七年教育成果与“教育革命”的碰撞
        3、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狂热再兴
        4、人民解放军参与地方“革命”—“三支两军”
        5、当权者命运的沉浮
    二、国际因素
        1、中苏关系的恶化升级
        2、中国外交策略的转移
第二章 “文革”英模文化之人物谱系
    一、“文革”中认可的中共成立后到建国前的英模
    二、“文革”中认可的建国后到“文革”前的英模
    三、“文革”期间涌现的英模
        1、军队英雄序列
        2、群众劳动模范系列
        3、知青系列模范
    四、“文革”中被打倒的英模
    五、“文革”期间举国尊崇的模范群体
        1、“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
        2、“老三篇”
    六、“文革”中受到推崇的“另类英模”
        1、“红卫兵闯将”、“反潮流英雄”
        2、“伪英模”
第三章 “文革”时期英模的宣传
    一、“文革”英模的培育机制
        1、英模人物的发现
        2、当权人物巩固权势的刻意所为
        3、英模形象的树立
        4、英模人物的安置
    二、英模的宣传推广
        1、媒体的宣传
        2、报告、事迹展览会以及演讲
        3、组织召开各类英模集会
        4、创作各类宣传英模的文艺作品
        5、出版英模日记、格言
        6、将英模事迹编入教材中
        7、设立具有象征意义的纪念物来纪念缅怀英模人物
    三、英模人物的表彰形式
        1、授予政治荣誉
        2、领导人接见、评价或题词
        3、建立纪念馆、纪念堂、陵园,或以英模名义发行邮票、连环画等
        4、附属政治待遇
第四章 “文革”英模之家庭及职业审视
    一、“文革”英模人物的家庭审视
        1、英模人物的家庭出身
        2、家庭观念
    二、“文革”英模人物职业、地域出身审视
第五章 英模人物之心态探究
    一、强烈的阶级斗争意识
    二、坚定的政治信仰
        1、对领袖的无限忠诚与敬畏
        2、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
        3、崇高的思想觉悟
        4、坚强的党性
        5、富于献身的心态
    三、强烈的感恩意识
        1、新旧社会的对比
        2、运动前后的遭遇
    四、积极向上的心理诉求
        1、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2、强烈的使命感
        3、艰苦奋斗的心态
    五、革命英雄主义情结
    六、光环荣耀下的隐性心理
        1、自我欲望的膨胀
        2、极端的“英雄梦”
第六章 英模人物之品德考察
    一、品德展现
        1、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
        2、舍己为人、舍生忘死的高尚品德
        3、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的的高尚情操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5、待人真诚、谦逊朴实的处事原则
        6、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职业道德
    二、“文革”时期英模品德的培育
        1、党的领导教育、鼓励
        2、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3、个人主动的社会实践
第七章 英模文化与政治思想
    一、林彪主政下大肆宣扬“突出政治”以及在与江青、康生相勾结过程中打造的“红卫兵闯将”
    二、周恩来主政下思想领域方面的部分革新以及维护、安置老英模
    三、江青反革命集团在“批林批孔”运动中的兴风作浪以及由此带来的思想领域的再次混乱-“反潮流英雄”的横行
第八章 英模文化与社会效应
    一、社会引导
    二、社会激励
        1、积极影响
        2、消极影响
    三、社会教化
        1、树立社会参照
        2、社会规范
    四、社会凝聚
    五、英模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1、经济建设的社会动力
        2、对精神文明的影响
    六、社会觉醒
        1、对大寨经验的渐次抵制与反思
        2、对“反潮流英雄”的抵制
    七、英模文化对外交工作的影响
第九章 “文革”时期英模文化的历史定位
    一、强烈的时代印记
    二、“文革”时期英模文化的正面影响
        1、对整个社会的积极影响
        2、对英模个体的影响
    三、英模文化的局限性
        1、政治干预成分的激增
        2、英模形象的绝对化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欧阳海之歌》作者金敬迈的沉浮(论文参考文献)

  • [1]文艺再整合与革命畅销书的浮沉——以20世纪60年代的《欧阳海之歌》评价为例[J]. 康斌.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5)
  • [2]重新构造“经典”[J]. 洪子诚. 鸭绿江(下半月版), 2019(03)
  • [3]如何正确认识、估价和研究“文革文学”[J]. 王卫平,穆莹. 中国文学研究, 2016(03)
  • [4]“影像文革”与集体记忆:新时期电影中的文革叙事研究[D]. 秦良杰. 苏州大学, 2015(03)
  • [5]文革前后《欧阳海之歌》版本变动的修辞分析[D]. 张囡囡.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5)
  • [6]《欧阳海之歌》作者金敬迈半生沉浮(下)[J]. 于继增. 乡音, 2012(11)
  • [7]《欧阳海之歌》作者金敬迈半生沉浮(上)[J]. 于继增. 乡音, 2012(10)
  • [8]《欧阳海之歌》与“文革”文学的发生[J]. 吕东亮. 文学评论, 2012(04)
  • [9]“文革”时期英模文化的历史解读[D]. 王弘.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 [10]“超人英雄”欧阳海的视觉形象塑造以及历史语境[J]. 胡斌. 美术学报, 2011(02)

标签:;  ;  ;  ;  ;  

《欧阳海之歌》作者金景麦的风风雨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