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钛钢液下离心泵的制造和使用(论文文献综述)
周金豪[1](2019)在《熔盐堆燃料盐干法后处理中冷冻壁技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干法后处理是实现熔盐堆核燃料循环利用的最佳选择,铀氟化挥发分离又是干法后处理工艺的核心技术之一。由于高温氟盐介质和强氧化性气体(F2)的极端环境,氟化挥发过程中存在非常严重的腐蚀问题。腐蚀的发生既造成设备寿命缩短,又会增加燃料盐杂质含量,阻碍着氟化挥发技术的实用化进程。熔盐冷冻壁技术是解决铀氟化挥发工艺设备腐蚀问题的一种方案,通过传热控制在反应器内壁形成一层凝固盐层,防止气液腐蚀源与金属壁的直接接触,起到物理隔绝和防护的作用。冷冻壁技术的关键问题在于传热控制、厚度监测、形成维持及应用过程中稳定调节等。本文围绕熔盐冷冻壁技术应用关键问题,建立了专用实验装置和方法,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实验研究及试验验证等方法,对熔盐冷冻壁的传热物理模型、厚度监测及形成维持工艺、应用模式及防护性能等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获得的结果如下:(1)建立了熔盐冷冻壁固液相基本传热物理模型,利用熔盐凝固相界面的移动描述了冷冻壁的形成过程及维持原理,获得了熔盐冷冻壁形成过程中凝固界面位置与时间的关系模型,计算方法和结果对实验研究及实际工艺参数的设定起到了很好的指导意义。(2)分别在非稳态传热及稳态传热工况中,开展了多种冷冻壁厚度监测方法研究,建立了基于热电偶测温的温度梯度推算法为主的冷冻壁厚度在线监测技术,测量误差可控制在30%以内,完全满足冷冻壁厚度监测需求。冷冻壁厚度监测方法的建立为工艺研究及其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和保障。(3)通过实验考察了冷却传热速率对凝固盐的致密性、冷冻壁形成速率及冷冻壁平衡厚度的影响,获得了冷冻壁形成及维持中的传热规律及厚度控制工艺。结果表明,平均冷却功率在28 kW/m2时,所形成的冷冻壁孔隙率在10%以下,强度约为12 MPa,冷冻壁形成速率可控制在0.20.5 mm/min范围,冷冻壁在550mm范围内的任意厚度均可维持稳定,冷冻壁与反应器内壁可均匀牢固贴合,能达到物理隔绝的目的。(4)开展了批次处理模式下冷冻壁应用模拟研究,考察了待处理熔盐温度、熔盐发热功率、冷却介质温度、冷冻壁初始厚度等对应用过程中冷冻壁厚度波动的影响,获得了各个因素的影响规律。试验了厚度反馈实时调节冷却介质流量来控制冷冻壁的波动,并在熔盐中添加硝酸钇进行了跟踪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在线监测的厚度反馈实时调节冷却介质流量,可将厚度波动控制在±3 mm之内,冷冻壁层中Y元素的分布情况很好地反映了厚度波动变化历程。同时Y元素的分布也表明在冷冻壁固体盐层中不易发生物质迁移。(5)在500510℃FLiNaK盐中,0.2 L/min 20%F2/Ar鼓泡条件下,采用对比腐蚀实验的方式考察了冷冻壁防护性能。SS304、SS316L、Inconel 600及石墨受到冷冻壁防护(厚度510 mm)后,其腐蚀速率从直接暴露于熔盐内的57.94μm/h、25.3μm/h、8.1μm/h及49.5μm/h分别下降至1.37μm/h、0.43μm/h、0.17μm/h及0.34μm/h,均至少下降一个数量级以上,结果证明了冷冻壁具有良好的防护效果。综上所述,本论文在进行冷冻壁理论分析基础上开展了系列实验研究,建立了厚度在线监测方法,掌握了冷冻壁形成及维持的控制工艺,采用厚度反馈控制技术实现应用过程中的冷冻壁的稳定性控制,还获得了冷冻壁真实防护效果。本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冷冻壁工艺容器的设计提供很好的实验数据支撑,同时为冷冻壁技术在干法处理工艺中的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闫思敏[2](2019)在《焦化废水处理及再生工艺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特定项目为背景,研究了煤化工园区产生的污水,对不同来源的污水水量进行预测,水质进行检测,确定了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以及处理工艺,并对其运行成本和投资规模进行了估算。根据污水的来源,将废水分为有机污水、无机污水以及清净污水。根据园区的生产工艺,有机污水来源包括焦化生产废水、BDO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初期污染雨水四部分。在BDO生产中的有机污水又分为含甲醛废水、高浓度废水、低浓度废水。各种污水水量分别为:焦化生产废水为100m3/h,BDO生产废水95m3/h,生活污水为65m3/h,初期污染雨水及未预见污水折合连续量为20m3/h。无机污水为BDO生产过程产生的BYD反应活化废水和脱活废水,BYD反应活化废水为140m3/h,BYD反应脱活废水为35m3/h。清净废水为循环水系统排污水、脱盐水系统排污水,循环水系统排污水为260m3/h,脱盐水系统排污水为30m3/h,清净废水总水量为290m3/h。对水质进行分析,将废水处理工艺分为九个工艺段:BDO甲醛废水、高浓度废水预处理工艺;BDO甲醛废水、高浓度废水预处理工艺;BDO低浓度生产废水预处理及后续生化处理工艺;BDO活化废水酸碱中和处理工艺;新建焦化生产废水预处理工艺;BDO消防废水及初期雨水处理工艺;A/O处理及后续处理工艺流程;循环水系统排污水、脱盐水系统排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污泥处理工艺流程。最终污水达标废水外排总量200 m3/h,其中纳滤出水部分达标废水外排,外排量为192m3/h,无机处理部分出水达标外排量为8m3/h。反渗透装置出水回用作为循环补充水。纳滤浓水量40 m3/h、反渗透浓水量为80 m3/h,纳滤、反渗透浓水总量为120 m3/h,经过强氧化、沉淀处理后用于熄焦。
李凡禄[3](2008)在《氯气系统的稳定运行》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比较理想的氯气处理工艺流程。通过合理的设备选型、有效的连锁保护、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对故障的处理能力等措施可以保证氯气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
秦日增[4](1983)在《钛钢液下离心泵的制造和使用》文中认为我厂于1975年由纺织部从荷兰引进的12色园网印花机,是国际上较先进的印染设备,这种机器采用新型薄壁无接缝的园筒镍网做为照相制版的载体,简称镍园网。它取代了古老的笨重的铜质印花辊筒。这种镍质园网用特殊方法电铸而成,其电解液要求恒温、干净,
二、钛钢液下离心泵的制造和使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钛钢液下离心泵的制造和使用(论文提纲范文)
(1)熔盐堆燃料盐干法后处理中冷冻壁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熔盐反应堆及干法后处理 |
1.2 干法后处理中的腐蚀问题 |
1.3 腐蚀防护技术现状 |
1.4 熔盐冷冻壁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冷冻壁技术原理 |
2.1 冷冻壁体系传热分析及模拟计算 |
2.1.1 物理模型分析 |
2.1.2 换热量衡算分析 |
2.1.3 FLUENT模拟计算 |
2.2 冷冻壁稳固性分析 |
2.3 冷冻壁防护状态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冷冻壁技术实验装置及研究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装置 |
3.2.1 凝固盐制备装置 |
3.2.2 百升级熔盐实验装置 |
3.2.3 中心冷棒式实验装置 |
3.3 研究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熔盐冷冻壁厚度监测及形成维持工艺研究 |
4.1 熔盐冷冻壁厚度监测方法研究 |
4.2 冷冻壁形成工艺研究 |
4.2.1 冷却凝固盐的特性 |
4.2.2 冷冻壁形成速率影响因素 |
4.2.3 冷冻壁形成过程中传热规律 |
4.2.4 冷冻壁的均匀性及牢固性 |
4.3 冷冻壁平衡维持工艺研究 |
4.3.1 冷冻壁维持状态 |
4.3.2 冷冻壁平衡维持时热流量与厚度的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熔盐冷冻壁应用模式及控制工艺研究 |
5.1 冷冻壁应用模式设计 |
5.2 批次处理应用模式实验 |
5.3 批次处理模式中冷冻壁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5.3.1 待处理盐温度的影响 |
5.3.2 熔盐发热功率的影响 |
5.3.3 冷却介质温度的影响 |
5.3.4 冷冻壁初始厚度的影响 |
5.4 批次处理模式中冷冻壁稳定性的实时控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熔盐冷冻壁防护性能研究 |
6.1 防护状态建立 |
6.2 典型材料的防护性能实验 |
6.2.1 SS304防护实验 |
6.2.2 SS316L防护实验 |
6.2.3 Inconel 600 防护实验 |
6.2.4 石墨防护实验 |
6.3 防护效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果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焦化废水处理及再生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园区污水成分及性质 |
1.2.1 焦化生产废水的化学成分 |
1.2.2 园区生活污水的化学成分 |
1.3 园区污水处理工艺概述 |
1.3.1 物理化学法 |
1.3.2 生物化学法 |
1.4 项目来源、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4.1 项目来源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内容 |
2 建设规模和处理要求 |
2.1 建设规模的确定 |
2.1.1 污水来源 |
2.1.2 有机污水设计规模 |
2.1.3 无机污水设计规模 |
2.1.4 回用处理设计规模 |
2.1.5 熄焦及洗煤回用水处理设计规模 |
2.2 焦化综合污水处理程度与要求 |
2.2.1 园区污水水质检测与分析 |
2.2.2 园区污水水质排放标准 |
3 废水处理工艺比选 |
3.1 废水预处理工艺比选 |
3.1.1 BDO甲醛废水、清净废水和脱盐水浓水预处理 |
3.1.2 BYD脱活、活化废水预处理 |
3.1.3 BDO高浓度废水、焦化废水、消防水、初期雨水及BDO低浓度废水预处理 |
3.1.4 生活污水预处理 |
3.1.5 综合污水预处理 |
3.2 污水深度处理工艺比选 |
3.3 污泥处理工艺比选 |
4 工艺流程 |
4.1 工艺设计 |
4.1.1 废水预处理工艺流程 |
4.1.2 综合废水、污泥处理工艺流程 |
4.1.3 膜法深度处理工艺流程 |
4.1.4 浓水处理工艺流程 |
4.1.5 清净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
4.2 污水水量平衡 |
4.3 污水水质指标去除率分析 |
4.3.1 BDO含甲醛及高浓度废水预处理段 |
4.3.2 焦化废水预处理段 |
4.3.3 A/O及 MBR处理段 |
4.3.4 深度处理段 |
4.3.5 浓水处理段 |
5 设备清单及建筑(构)物尺寸 |
5.1 设备选型原则 |
5.2 工艺设备表 |
5.3 主要建筑(构)物尺寸 |
6 焦化园区污水处理厂厂址选择及总图设计 |
6.1 厂址选择原则 |
6.2 厂址选择 |
6.3 厂址所在地区的概况 |
6.4 厂址自然概况 |
6.4.1 气候气象 |
6.4.2 地质、地震 |
6.4.3 地表水 |
6.5 厂址综合评价 |
6.6 总图设计 |
6.6.1 污水厂平面布置原则 |
6.6.2 厂区地面高程布置 |
7 经济分析 |
7.1 运行费用测算 |
7.1.1 污水处理单元的年消耗量和运行费用统计 |
7.1.2 回用水处理单元的年消耗量和运行费用统计 |
7.2 投资估算说明 |
7.2.1 概述 |
7.2.2 主要设备及材料价格 |
7.2.3 估算指标 |
7.2.4 项目总投资 |
7.2.5 其它说明 |
7.3 投资估算 |
8 结论和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图 |
(3)氯气系统的稳定运行(论文提纲范文)
1 目前国内氯气处理工艺流程简述 |
1.1 双塔流程 |
1.2 单塔流程 |
1.3 填料塔流程 |
1.4 多塔流程 |
1.5 其他流程 |
2 比较理想的流程 |
3 氯气处理关键设备选型 |
3.1 主要静设备的材料选型 |
3.2 主要动设备的选型 |
4 氯气处理的工艺连锁设定 |
4.1 氯气干燥系统内部连锁 |
4.2 电解、氯气液化、氢气及氯化氢合成等系统的连锁 |
5 氯气处理工序职工培训 |
5.1 理论培训 |
5.2 安全培训 |
6 开车前的淡氯气试车 |
6.1 试车步骤 |
6.1.1 氯气液化系统淡氯气试车 |
6.1.2 氯气处理系统淡氯气试车 |
6.1.3 氯化氢合成工序淡氯气试车 |
6.2 淡氯气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
7 操作技能 |
7.1 干燥后氯气的含湿量偏高 |
7.1.1 泡罩塔气相温度较高 |
7.1.2 出泡罩塔气相温度高 |
7.1.3 出酸浓度过低 |
7.1.4 塔阻力降过低 |
7.1.5 塔板倾斜 |
7.2 干燥塔塔板积液 |
7.3 塔板上无泡沫层 |
8 开车后的氯气泄漏事故演练 |
四、钛钢液下离心泵的制造和使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熔盐堆燃料盐干法后处理中冷冻壁技术应用研究[D]. 周金豪.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19(07)
- [2]焦化废水处理及再生工艺优化[D]. 闫思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3]氯气系统的稳定运行[J]. 李凡禄. 中国氯碱, 2008(12)
- [4]钛钢液下离心泵的制造和使用[A]. 秦日增. 天津市电镀工程学会第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集,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