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连续机械通气3年10个月

1例连续机械通气3年10个月

一、连续机械通气3年10个月1例(论文文献综述)

耿介文,翟晓东,吉喆,向思诗,冯华,王天龙,刘健,朱巍,李文强,米热扎提·吐尔洪,刘海啸,郭为,伍聪,李路莹,梁锐超,曾云辉,郭慎全,何旭英,张鸿祺,杨新健,屈延,贺民,段传志[1](2021)在《中国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2021》文中研究表明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IA)较为常见,动脉瘤一旦破裂,致死率、致残率高。UIA诊疗过程包括动脉瘤检出、评估破裂风险及治疗获益、治疗策略选择及术后随访等,对UIA的全面了解和精准评估有助于更好地治疗该疾病。2015年美国卒中协会出版了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此后关于UIA的高质量研究及先进的诊疗技术陆续发布,但目前仍缺乏适合中国人群的UIA诊疗指南推荐。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和国家"十三五"中国颅内动脉瘤计划研究组,组织专家制订了《中国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2021》。该指南对UIA的流行病学特点、影像学检查、风险评估、介入治疗、开颅治疗及术后随访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撰写,旨在以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指导我国UIA的规范性诊疗。

冯爽,秦昊,孙昌志,陈彦球,罗仁忠[2](2021)在《婴幼儿颈深部病变压迫引起上气道梗阻的临床研究及误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以上气道梗阻为主要症状的婴幼儿颈深部病变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9年12月首诊误诊为上气道感染,最后经过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颈深部病变导致上气道梗阻而转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耳鼻咽喉科行手术治疗的婴幼儿患者,分析其诊疗经过及误诊原因,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共收集患儿资料13例,平均年龄为11个月。7例患儿首发症状为发热,6例为呼吸不畅,6例体格检查发现颈部及下颌部肿物。13例患儿首诊时均诊断为上气道感染,给予抗炎治疗无效,并进展为呼吸困难,行颈部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颈深部病变压迫上气道,转入我科手术治疗。最终确诊为咽旁、咽后脓肿8例,咽旁、咽后间隙神经母细胞瘤1例,鳃裂囊肿2例,梨状窝瘘伴感染1例,咽旁、咽后间隙淋巴管瘤1例。术后随访6个月~2年,除1例淋巴管瘤患儿复发再次出现呼吸困难,其余未见复发。结论婴幼儿颈深部病变可导致上气道梗阻,其早期表现缺乏特征性容易误诊和漏诊,临床医师应该加强对此类疾病的认识。颈部CT及MRI对诊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手术治疗是解除上气道压迫的首选方法。

孙永丰,张菁,王国华,周诚,董念国[3](2021)在《儿童心脏移植单中心回顾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回顾性分析本中心儿童心脏移植临床相关资料,总结临床经验,为中国儿童心脏移植发展提供积累。方法收集本院2008年9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完成的18岁以下心脏移植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统计分析供受体特点、移植围术期术后并发症和近中期生存率。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中位数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以全因死亡或再次移植为主要终点事件,运用K-M生存曲线计算生存率。结果男性45例,女性44例,心脏移植时年龄为(9.67±4.56)岁,体重为(29.50±15.61)kg。术前诊断包括心肌病68例(76.40%)、先天性心脏病19例(21.35%)、川崎病所致冠心病1例(1.12%)、心脏肿瘤1例(1.12%),17例患者既往曾接受心脏手术。术前平均肺动脉压力(34.58±12.67) mmHg(1 mmHg=0.133 kPa)。受体PRA均小于10%,无ABO血型不容心脏移植。供体年龄为(19.66±11.73)岁;供受体体重比为1.87±0.98,供心冷缺血时间为(324.08±95.66) min。采用双腔法78例,双房法10例,全心法1例(心脏肿瘤受体)。术中体外循环时间为(116.37±45.28) min,辅助时间为(78.56±46.35) min。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为(107.49±204.65) h,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停留时间为(10.34±9.48) d。术前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桥接移植4例,术后ECMO辅助5例,IABP 1例,CRRT 3例,ECMO+IABP 1例。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肺部感染26例(29.21%)、早期移植物失功9例(10.11%)、肾功能不全7例(7.87%)、多器官功能障碍4例(4.49%)、临床判断排斥反应3例(3.37%)、癫痫2例(2.25%)。患儿术后3周左心室射血分数为(64.52±4.09)%,86例患儿顺利康复出院,3例院内死亡。截止2021年4月30日,平均随访时间为(41.14±33.47)个月,术后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0.5%、83.7%、79.9%、71.9%。结论本中心儿童心脏移植术后临床疗效满意,经验可推广应用。心脏移植作为儿童终末期心衰治疗的最为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正迅速发展,其优秀的长期存活率使得儿童心脏移植之路充满光明和值得进一步为之探索。

张金林[4](2021)在《无创通气治疗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及预后分析》文中认为

蒋高立,金婷婷,陆泳,沈全力,马阳阳,陈伟明,朱晓华,王立波,钱莉玲[5](2021)在《儿童恶性肿瘤相关性间质性肺病5年生存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恶性肿瘤相关性间质性肺病(MT-ILD)的发病率低,但6个月生存率中位数仅为58.1%,目前儿童MT-ILD(MT-chILD)的报道不多。目的探讨MT-chILD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病理特点、疾病负担和预后,为早期识别及诊断治疗提供临床依据。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2月至2021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MDT团队确诊的MT-chILD,采集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检查报告、治疗、疾病负担和随访信息。主要结局指标MT-chILD 5年生存影响因素。结果 15例MT-chILD均首诊于我院呼吸科,首发症状:咳嗽或气促13例,伴发热9例,伴咯血丝痰4例,胸痛或胸闷4例,伴乏力、腹痛、腹泻各1例;9例肿瘤标记物正常;肺部影像示两肺弥漫性结节影、囊状影、双肺渗出伴多发条索状影、双肺透亮度不均伴磨玻璃影。MT-chILD基础病理分型为:朗格罕斯组织细胞增生症(LCH)5例,神经母细胞瘤4例,肺黏液腺癌、肺乳头状腺癌、T淋巴母细胞瘤、腺泡横纹肌肉瘤、肺纤维母细胞瘤、腺泡软组织肉瘤各1例。起病至确诊的中位时间为6.9个月,平均住院6次,9例被误诊为感染,确诊当次的平均住院费用7.0万元人民币。10例确诊后接受化疗,5例放弃治疗,确诊后的中位生存时间14个月,放弃治疗(OR=1.754, 95%CI:1.535~2.519)、营养不良(OR=1.231, 95%CI:1.020~1.428)、合并真菌感染(OR=1.232, 95%CI:1.018~1.492)、合并纵隔气肿(OR=1.298, 95%CI:1.002~1.681)、合并脓毒症(OR=1.251, 95%CI:1.035~1.787)为MT-chILD患儿5年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接受化疗(OR=0.658, 95%CI:0.525~0.993)为MT-chILD患儿5年生存的保护因素。结论 MT-chILD首发以非特异性呼吸道症状和体征为表现,实验室指标不特异,导致误诊率高,医疗费用高,影像学和活检病理对明确诊断有重要价值,不放弃治疗、接受化疗,防止合并症对远期生存有意义。

黄景思,刘琴,邹鹏,许伟滨,饶姣,孙善权[6](2021)在《新生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的解剖多样性及外科治疗》文中指出目的总结新生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TAPVC)的解剖多样性及外科治疗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2017年7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9例新生儿TAPVC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4例、女15例,年龄1~29 d(中位数10 d),体质量2.0~4.5 kg(中位数3.23 kg)。TAPVC根据Darling分型:心上型26例,心内型12例,心下型17例,混合型4例。53例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肺静脉回流受限:垂直静脉梗阻35例,限制型房间隔交通51例。35例因呼吸循环功能衰竭予呼吸机辅助治疗,行急诊或亚急诊手术;24例患儿行择期手术。59例患儿中,心上型、心下型及混合型共45例采用改良肺静脉共同腔与左心房切口、内膜对内膜的外翻缝合技术,12例心内型采用切除卵圆瓣及冠状静脉窦-左房间壁、心包片重建房间隔的方法,2例肺静脉共同腔细小(心上型、心下型各1例)采用Sutureless技术吻合。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患儿临床症状及生长发育情况,以及术后肺静脉梗阻、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情况;并行心脏超声检查,观察吻合口血流速度及心功能情况。结果 59例患儿中,15例延迟关胸,其余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59例患儿体外循环44~454 min(中位数97 min),主动脉阻断20~167 min(中位数35 min),辅助循环14~182 min(中位数38 min)。术中出血量40~90 mL(平均60 mL)。59例患儿住院11~75 d(中位数24 d),机械通气时间2~35 d(中位数5 min)。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21例,腹膜透析15例。术后死亡3例:1例心下型TAPVC合并左房三房心及左肺静脉发育不良患儿,术后死于心包填塞;1例心下型TAPVC患儿和1例心上型TAPVC患儿,因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叶、段支气管狭窄软化,反复呼吸道感染死亡。56例患儿术后心肺功能稳定后顺利撤除呼吸机,伤口愈合良好,出院后随访31~112个月,平均57个月。随访期间3例患儿术后3个月~2年出现肺静脉梗阻,均暂未再次手术干预;其余53例患儿术后恢复良好,生长发育正常,定期复查超声提示无吻合口狭窄,心功能I级。结论新生儿TAPVC具有解剖多样性,需根据解剖变异、分型及肺静脉发育情况选择不同手术方式,术中注重切口的设计、内膜对内膜的缝合等操作要点,可以获得满意的近、远期疗效。

尹叶[7](2021)在《《临床实践中的心力衰竭》(第3-4章)汉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此翻译实践报告选自《临床实践中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in Clinical Practice(2010)的第三、四章,主编为瑞典于默奥大学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学院和于默奥心脏中心心脏病学教授Michael Y.Henein。翻译选材共1.3万英文单词,介绍了心力衰竭中的瓣膜性心脏病与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在当下新冠疫情的发展背景下,人体健康备受人们的关注。该选材所涉心脏疾病在众多疾病中居致死因首位,心力衰竭亦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不可忽视。此翻译实践成果为临床医生、临床内科专业学生、医学爱好者等医学相关人士提供较为详细的心血管内科知识和疾病处理的具体方法。作者在报告中梳理了整个翻译流程,介绍了翻译过程中使用的翻译工具、平行文本和术语库;分析了原文本的特点和翻译过程中的难点。医学类文本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包含了大量的专业术语和其它一些独特的词汇特点,比如缩略语和名词化结构。而且,医学类英文文本中的句子多被动句、长难句。在翻译过程中,此类句式和定语从句的转换是翻译的重难点。此外,医学类语篇注重上下文的衔接、连贯,译文文本中该如何保持原文的语篇特点是译者需要考虑的对象。此翻译报告在纽马克的翻译理论的指导下,以交际翻译为主,尝试总结了医学类英文文本适用的翻译方法和技巧,着重从词汇、句型、语篇三个层次,通过翻译实例分析,探讨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对术语的翻译、被动句和定语从句的处理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本报告旨在和其他从事医学翻译的译者们交流学习,共同寻找应对医学翻译困难的解决方案,从而产出更高质量的译文。

陈立如[8](2021)在《局部晚期胸腺肿瘤的全胸腔镜外科治疗 ——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局部晚期胸腺肿瘤(locally advanced thymic malignancy,LATM)一般是指Masaoka III期及以上、但没有出现远处转移的胸腺肿瘤,是一种相对少见且疑难的疾病,其全胸腔镜下(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的手术治疗仍然存在诸多挑战和争议,主要争议点在于手术的肿瘤学效果和手术安全问题。近年来剑突下入路胸腔镜(subxiphoid VATS,SX-VATS)发展迅速,临床证明其在胸腺肿瘤的外科治疗中极有优势。然而,目前基于VATS入路的LATM治疗的报道均局限于病例报道,缺少临床病例对照或队列研究,特别是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而且临床上对于如何“严格”选择适宜的LATM病例使用VATS治疗仍然没有明确的标准,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等合并症对LATM的围手术期以及预后的影响仍不十分明确。本研究拟纳入近年来某省级胸腺肿瘤领先学科所在科室经治的LATM病例,进行单中心的回顾性队列研究及围手术期研究,以评价VATS治疗LATM的优势,探讨LATM进行VATS治疗的适应症、围手术期评估和合并症管理,为提高VATS治疗LATM的安全性、围手术期效果和远期效果提供参考。第一部分症状学评估和CT轮廓分析在LATM术前评估中的应用目的:探讨症状学评估和CT轮廓分析在LATM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在我院曾行胸部CT检查的40例LATM病例的临床资料、术前CT和手术/病理资料,对不同就诊症状和CT特征与手术/病理资料对比分析。结果:就诊时主诉包括非MG症状、MG症状和检查发现三类,三者的大血管侵犯率依次为62.5%、23.1%和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两比较,非MG症状就诊者大血管侵犯多于MG症状就诊者和检查发现者(非MG症状vs MG症状P=0.034,非MG症状vs检查发现P=0.008),检查发现者心包侵犯少于非MG症状就诊者(P=0.049)、其他周边组织结构侵犯情况在三者或两两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扫描对肺侵犯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6.9%、62.5%和90%,CT扫描对心包侵犯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为:88.5%、57.1%和77.5%;CT增强扫描对大血管侵犯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2.9%、75%和82.4%;CT扫描对膈神经侵犯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5%、62.5%和65%;CT扫描对种植转移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5.7%、100%和97.5%。结论:症状学评估和CT轮廓分析对LATM的侵袭性评估、可切除性评估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有重要参考价值。第二部分SX-VATS治疗LATM的临床研究目的:1.探讨SX-VATS治疗LATM的手术可行性、安全性及肿瘤学效果,并总结相关手术经验和技巧;2.分析胸骨下角(substernal angle,SA)、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手术经验等对SA-VATS治疗LATM围手术期结果的影响。方法:分析2016年6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经SA-VATS治疗的20例LATM病例的临床资料。主要分析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合并切除的周围组织结构、术中淋巴结切除数、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和随访结果等。同时根据胸骨下角(SA)的大小,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小角组(SA<77°)和大角组(SA>77°),以及根据BMI大小,将两组患者均分为低体重组(BMI<22.7kg/m2)和高体重组(BMI>22.7kg/m2),通过分别对比两组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研究分析SA和BMI对SX-VATS治疗LATM近期结果的影响。此外,还依据患者手术日期分为前期组和后期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情况,探讨手术经验对近期结果的影响。结果:本组20例患者均在SX-VATS下完成手术,均达到R0切除状态。术中结果:手术时间120-360min,平均190±64min,术中出血量10-650m L,平均130±160m L;术中切除的周围组织结构包括肺楔形切除15例,心包部分切除10例,左侧无名静脉切除3例(包括1例合并切除了上腔静脉侧壁切除),左侧无名静脉侧壁切除2例,左侧受侵犯膈神经切除3例,升主动脉外膜部分切除1例。术后结果:无手术相关死亡;6例出现了并发症,分别为:1例术后肌无力危象(postoperative myasthenia crisis,POMC),经血浆置换治疗等MG综合治疗,于术后19天康复出院;1例术后2周发生POMC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1例出现左上肢及左侧颈部、颜面部肿胀,术后1周内逐渐缓解消退;3例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经加强抗感染治疗后好转;除自动出院的患者,其余19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6-20天,平均12.1±4.2天。术后随访1-48个月,平均15.7±13.0个月。死亡2例,均因MG危象及相关并发症死亡;复发1例,为肺内及胸腔转移复发,再次手术治疗后存活至今。分组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SA和BMI大小对手术操作及术后近期结果无显着影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除了BMI大小与手术时间有正相关外(r=0.458,P=0.043),患者的SA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目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无相关性,BMI与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目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无相关性。手术经验对SX-VATS治疗LATM的影响表现为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和住院时间缩短,但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SX-VATS治疗经过选择的LATM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并且具有良好的近期治疗结果;2.患者的SA和BMI对近期手术结果无明显影响,但BMI与手术时间有正相关关系。第三部分MG对胸腺肿瘤VATS治疗的围手术期的影响目的:分析MG对胸腺肿瘤患者VATS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的影响,并探讨LATM患者围手术期MG相关风险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21年1月在我院就诊并行VATS手术治疗的91例胸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患者术前病史和诊断分为三组。A组:不伴任何类型MG(n=35);B组:伴轻症MG的患者,即伴单纯眼肌型MG(Osserman I型)或轻度全身性MG(Osserman IIA型)的患者(n=24);C组:伴有中度全身性MG以上类型的患者,包含Osserman IIB型、III型或IV型(n=32)。对比分析各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分析MG对胸腺肿瘤VATS围手术期的影响,及其对LATM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并按并发症分组分析发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三组患者在Masaoka分期、WHO病理分型及术后并发症、呼吸机使用时间、ICU滞留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方面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合并Osserman IIB以上类型的MG使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增加,术后呼吸机治疗时间、ICU滞留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均明显增加(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外科临床分期在发作/进展期、术前肌无力危象史、ASA分级III级以上和Osserman IIB以上类型MG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Osserman IIB型以上MG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30天时B组与C组MG症状有效率情况无显着差异(P>0.05)。单独对LATM病例术后指标分析,发现合并MG使LATM患者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ICU治疗天数和住院费用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并发症和总住院天数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合并MG使胸腺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增加;2.合并Osserman IIB型以上类型MG是胸腺肿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3.积极呼吸支持和监护治疗或有利于降低MG对LATM患者术后的不利影响。第四部分VATS与开放术式治疗LATM的回顾性队列研究目的:1.进一步评价VATS治疗LATM的安全性和肿瘤学效果;2.探讨LATM进行VATS治疗的适应症选择标准。方法:入选我院2016年6月1日至2021年1月31日入院并进行手术治疗的45例LATM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随访至2021年3月1日。依据患者手术治疗的方式分为全胸腔镜手术组(VATS组,n=25)和开胸手术组(open thymectomy,OT组,n=20),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结局的差异。结果:VATS组与OT组对比,VATS组术前接受穿刺或腔镜活检、新辅助化疗的比例明显少于OT组,肿瘤大小(CT测量最大直径)比OT组小(P<0.05)。两组患者术中指标对比,VATS组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其中手术时间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VATS在处理心包、肺、单侧膈神经等导致的外科性困难方面与OT组类似(P>0.05),在处理胸腔种植结节方面也相仿(P>0.05),但VATS在处理大血管相关的外科性困难方面劣于OT组,而且当外科性困难超过3处时VATS也处于劣势(P<0.05)。术后相关指标对比:两组的术后引流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T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OT组低,VATS组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ICU滞留天数、术后住院天数以及总住院费用均少于OT组(P<0.05)。两组病例在淋巴结阳性/切除例数比、WHO分型、切缘状态、Masaoka分期和TNM分期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全部患者随访1-57个月,平均19±16.9个月,随访中VATS组死亡3例,复发1例,OT组死亡4例,复发1例;VATS组与OT组的生存曲线提示两组间的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test,X 2=0.216,P=0.642)。单因素分析结果:新辅助化疗史、肿瘤大小(>5cm)、左无名静脉外科性困难、左无名静脉以外大血管外科性困难和外科性困难数超过3处(含3处)以上是选择开放手术的考虑因素(P<0.05);进一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术式选择的因素包括肿瘤大小(OR=2.207,95%CI:1.152-3.567,P=0.014)、左无名静脉以外的大血管外科性困难(OR=0.130,95%CI:0.020-0.860,P=0.034)和术中外科性困难≥3处(OR=8.778,95%CI:1.105-69.731,P=0.040)。结论:1.对于经过严格选择的LATM病例,VATS治疗的围手术期效果优于传统手术,同时远期肿瘤学效果与开胸术式相当。2.VATS治疗LATM需要严格选择适应症,符合以下条件的LATM可考虑选择VATS治疗:(1)肿瘤大小(CT测量最大直径)≤5cm,(2)无左无名静脉以外的大血管导致的外科性困难,(3)外科性困难<3处,(4)无新辅助化疗史。

吴丹[9](2021)在《“互联网+护理服务”对重叠综合征患者家庭无创通气治疗的干预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了解重叠综合征患者家庭无创通气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现状,通过探讨基于“互联网+护理服务”对重叠综合征家庭无创通气治疗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干预,观察对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评价整体干预效果,以期实现对重叠综合征家庭无创通气治疗患者从院内到家庭的全程管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评价成本效益,探索出“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对重叠综合征家庭无创通气患者干预的具体途径与方法。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类实验性研究设计。以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湖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科治疗出院的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106例重叠综合征家庭无创通气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类实验研究方法进行分组,在该院7家城市医共体服务范围内并选择该院“互联网+护理服务”信息技术平台的重叠综合征家庭无创通气治疗的患者列为干预组(n=53),未选择该院“互联网+护理服务”信息技术平台的患者列为对照组(n=53),对照组住院期间行无创通气治疗常规护理和出院指导,出院后进行临床现行以电话随访为主的延续性护理措施;干预组除给予常规护理宣教和出院指导外,出院后实施基于“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干预时长共6个月。患者可通过使用微脉应用程序中的医护上门选择本院的家庭无创通气项目板块,通过微信群管理、线上护理服务,线下上门服务的方式个性化针对性的满足患者多样化需求,实施护理干预。干预前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分别在干预前、干预6个月两个时间点,收集呼吸机使用时长>6h/d的实际天数、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测定、睡眠呼吸参数及Epworth嗜睡评分、护理相关成本指标及患者相关效益指标。应用SPSS2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2检验、t检验,检验水准α=0.05。研究结果:1.研究对象失访情况:干预前两组分别纳入53例,共失访4例,最终总样本量102例,其中干预组51例,对照组51例。2.基线调查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主要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一般资料中,其中男性83例,女性19例。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有67例,初中有23例,高中及以上有12例。干预组平均年龄为(47.20±5.52)岁,对照组平均年龄为(46.84±7.00)岁。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年龄、BMI值之间的均衡性,采用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居住方式、结算方式及是否吸烟之间均衡性,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病程、肺功能分级之间的均衡性。经检验得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前6个月平均每月呼吸机使用时长>6h/d天数:干预组为(13.41±5.27),对照组为(14.22±5.24);肺部呼吸功能包括PH、Pa CO2、Pa O2、FEV1及FEV1/FVC值,睡眠呼吸功能包括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最长低通气时间及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值与Epworth嗜睡评分数值,两组患者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互联网+护理服务”对重叠综合征患者家庭无创通气治疗的干预效果(1)平均每月呼吸机使用时长>6h/d天数: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干预后干预组天数(22.31±3.17)高于对照组天数(15.18±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干预组平均每月呼吸机使用时长>6h/d天数差值(8.90±5.67)大于对照组差值(0.96±7.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肺部呼吸功能指标: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显示:两组肺部呼吸功能各指标均有所改善。干预后两组肺部呼吸功能各指标进行比较,干预组PH、Pa O2、FEV1、FEV1/FVC值均高于对照组,Pa CO2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两组肺部呼吸功能各指标差值进行比较,干预组PH、Pa O2、FEV1、FEV1/FVC差值大于对照组差值,干预组Pa CO2差值小于对照组差值,两组差值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睡眠呼吸功能指标: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显示:两组睡眠呼吸功能各指标除Epworth嗜睡评分外均有所改善。干预后两组睡眠呼吸功能各指标进行比较,干预组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值高于对照组,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最长低通气时间、Epworth嗜睡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两组睡眠呼吸功能各指标差值进行比较,干预组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最长低通气时间差值均小于对照组差值,干预组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差值大于对照组差值,两组差值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组Epworth嗜睡评分差值(-1.25±4.73)小于对照组差值(-0.22±5.39),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4)成本效益指标: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后成本效益情况,干预组护理服务次数、总护理服务成本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ECOPD次数、住院次数指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互联网+护理服务”能够提高重叠综合征患者的家庭无创通气治疗依从性。2.“互联网+护理服务”能够改善重叠综合征患者肺部呼吸功能,升高PH与Pa O2值至正常范围,降低Pa CO2、FEV1、FEV1/FVC值至正常水平。3.“互联网+护理服务”能够改善重叠综合征患者睡眠呼吸功能,提高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降低AHI值、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最长低通气时间,但对日间嗜睡程度的改善不显着。4.“互联网+护理服务”可以应用于重叠综合征家庭无创通气治疗的患者中;每位患者申请护理服务次数半年内平均为1.5次,即重叠综合征患者家庭无创通气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普遍存在;护理服务成本处于中等水平,在本地区患者经济承受范围内,可为患者所接受;但“互联网+护理服务”对于患者效益指标中的AECOPD次数及住院次数的减少效果不显着。

卢沛令[10](2021)在《心脏瓣膜病并巨大左心室的外科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总结我院心脏瓣膜病合并巨大左心室患者的围术期处理经验及术后近、远期疗效,探讨可能影响术后早期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的高危因素,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楚雄州人民医院胸心外科行瓣膜置换术的51例巨大左心室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及随访相关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和回顾性研究。结果:1、51例巨大左心室患者行带主动脉瓣人工血管升主动脉替换术24例,主动脉瓣置换术21例,二尖瓣置换术3例,双瓣置换术3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6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5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动脉导管缝扎1例,主动脉窦瘤修补术1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2、术后好转出院49例,平均住院时间(27.71±8.53)天。术后出现并发症者21例,占41.18%,统计发现:LAD≥42.5mm,CPB转流时间≥156min,主动脉阻断时间≥91min是患者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P<0.05);3、好转出院49例患者术后半年复查彩超均未出现明显瓣周漏、置换瓣膜狭窄/返流情况,LAD、LVEDD呈进行性缩小,LVEF、FS改善明显(P<0.01);4、成功随访39例患者,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随访率79.59%,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26人(78.79%),Ⅱ级6人(18.18%),Ⅲ级1人(3.03%),较术前1周心功能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术后早期死亡2例,死亡率3.92%,主要死亡原因为恶性心律失常、多器官功能衰竭,对影响患者术后早期死亡的因素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年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平均年龄显着大于生存组,将“年龄”纳入Logisitic回归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心脏瓣膜病合并巨大左心室患者行瓣膜置换术近、远期疗效可靠,术后半年心脏彩超LAD、LVEDD、LVEF、FS较术前明显改善;2.术前心脏彩超LAD≥42.5mm、CPB转流时间≥156min、主动脉阻断时间≥91min是影响患者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3.术前LVEF值与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及SICU住院时间呈负相关,完善的心肺支持及积极防治并发症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4.室颤、多器官功能衰竭是导致术后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5.积极的术前准备,掌握好手术时机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二、连续机械通气3年10个月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连续机械通气3年10个月1例(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2021(论文提纲范文)

1 UIA流行病学特点、证据推荐等级
    1.1 UIA流行病学
        1.1.1
        1.1.2
        1.1.3
    1.2 证据、推荐等级
        1.2.1
        1.2.2
2 UIA的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
    2.1 UIA的症状、体征
    2.2 影像学检查
        2.2.1 MRA:
        2.2.2 CTA:
        2.2.3 DSA:
        2.2.4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 resolution magnetic vascular wall imaging,HR-VWI)及新的影像学技术
        2.2.4. 1 HR-VWI:
        2.2.4. 2 影像学诊断新技术:
3 风险评估、诊疗决策
    3.1 总体介绍(破裂和增大)
    3.2 流行病学危险因素
        3.2.1 高血压:
        3.2.2 吸烟:
        3.2.3 既往SAH史:
        3.2.4 家族性动脉瘤史:
        3.2.5 其他危险因素:
    3.3 形态学危险因素
        3.3.1 直径:
        3.3.2 纵横比(aspect ratio,AR):
        3.3.3 尺寸比(size ratio,SR):
        3.3.4 动脉瘤部位:
        3.3.5 不规则性:
        3.3.6 其他测量参数:
    3.4 血流动力学危险因素:
        3.4.1 动脉瘤形成:
        3.4.2 动脉瘤增大:
        3.4.3 动脉瘤破裂:
    3.5 血管壁病理特征及HR-VWI
        3.5.1 颅内囊性动脉瘤血管壁病理特征:
        3.5.2 颅内动脉瘤高分辨磁共振风险预测:
        3.5.2. 1 评估动脉瘤壁炎性反应:
    3.6 人工智能预测模型
        3.6.1 传统预测模型:
        3.6.2 人工智能预测模型:
    3.7 低风险UIA随访
4 介入治疗
    4.1 适应证
    4.2 囊状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4.2.1 介入治疗的主要方式:
        4.2.1. 1 单纯弹簧圈栓塞:
        4.2.1. 2 球囊辅助栓塞:
        4.2.1. 3 支架辅助栓塞:
        4.2.1. 4 FD:
        4.2.1. 5 覆膜支架置入术:
        4.2.2 介入材料选择适应证:
    4.3 非囊性动脉瘤
        4.3.1 IDA:
    4.4 介入治疗的麻醉管理
    4.5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使用
5 开颅治疗
    5.1 适应证
        5.1.1 开颅手术的疗效:
        5.1.2 开颅手术的风险:
        5.1.3 开颅手术的危险因素:
    5.2 夹闭手术
        5.2.1 外科技术的进步:
        5.2.2 夹闭术中影像技术:
        5.2.3 术中监测及血流控制:
        5.2.4 夹闭手术经验与预后:
    5.3 血管旁路移植联合动脉瘤孤立术
        5.3.1 血管旁路移植手术方式:
        5.3.2 侧支循环评价:
        5.3.3 手术适应证:
    5.4 开颅术中的麻醉
        5.4.1 麻醉监测:
        5.4.2 麻醉药物:
        5.4.3 麻醉管理要点
        5.4.3. 1 颅内压管理:
        5.4.3. 2 血流动力学管理:
        5.4.3. 3 术中脑保护:
        5.4.3. 4 呼吸管理:
        5.4.3. 5 体温管理:诱导性低体温是否是一种有意义的神
        5.4.3. 6 血糖管理:
    5.5 围术期用药
        5.5.1 渗透性脱水剂:
        5.5.2 抗癫痫药物:
        5.5.3 抗血管痉挛药物:
6 术后随访
    6.1 随访方式及时间点
        6.1.1 随访方式
        6.1.1. 1 DSA:
        6.1.1. 2 MRA:
        6.1.1. 3 CTA:
        6.1.2 随访时间:
    6.2 随访期宣教(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6.2.1 HRQo L的评价方式:
        6.2.2 UIA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
        6.2.2. 1 治疗方式:
        6.2.2. 3 精神心理状况与认知功能:
        6.2.3 干预措施:
    6.3 复发处理
参与讨论专家(按姓氏拼音排序)

(2)婴幼儿颈深部病变压迫引起上气道梗阻的临床研究及误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辅助检查。
    1.3 治疗方法。
2结果
    2.1 临床表现。
    2.2 诊断及治疗。
    2.3 影像学检查。
    2.4 手术情况。
    2.5 治疗效果。
    2.6 典型病例。
3讨论
    3.1 误诊原因分析。
    3.2 儿童颈部常见占位性病变诊断及治疗。

(3)儿童心脏移植单中心回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临床指标:
    1.2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供受体一般资料:
    2.2 手术信息:
    2.3 围术期机械循环辅助:
    2.4 免疫诱导及维持方案:
    2.5 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率:
3 讨论

(5)儿童恶性肿瘤相关性间质性肺病5年生存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方法
    1.1 诊断标准
        1.1.1 儿童ILD诊断标准[10,11]
        1.1.2 MT-chILD
    1.2 病例纳入标准
    1.3 临床资料的采集
        1.3.1 人口学、病史和预后
        1.3.2 实验室检查
        1.3.3 特殊检查
    1.4 随访资料
    1.5 生存分析
    1.6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临床症状和体征
    2.3 实验室检查
    2.4 病理特征
    2.5 影像特征
        2.5.1 胸部X线片
        2.5.2 肺部HRCT
    2.6 疾病负担
    2.7 MT-chILD的预后
    2.8 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7)《临床实践中的心力衰竭》(第3-4章)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Origin of the Project
    1.2 Significance of the Project
    1.3 Layout of the Report
Chapter 2 Description of Translation Process
    2.1 Pre-translation
        2.1.1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2.1.2 Reference to Parallel Texts
        2.1.3 Glossary Making
        2.1.4 Teamwork
    2.2 While-translation
        2.2.1 Selected Tools in Translation
        2.2.2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2.3 Post-translation
        2.3.1 Self Proofreading
        2.3.2 Proofreading by Others
Chapter 3 Introduction to Theoretical Basis
    3.1 Brief Introduction to Semantic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ory
    3.2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in the Translation
Chapter 4 Case Analysis
    4.1 Translation at Lexical Level
        4.1.1 Professional Terms
        4.1.2 Abbreviations
        4.1.3 Nominalization Structures
    4.2 Translation at Syntactic Level
        4.2.1 Passive Sentences
        4.2.2 Attributive Clauses
        4.2.3 Long Difficult Sentences
    4.3 Translation at Textual Level
        4.3.1 Cohesion
        4.3.2 Coherence
Chapter 5 Conclusion
    5.1 Enlightenment from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5.2 Limitations and Future Prospects
References
Appendices
    Appendix 1 Source Text & Target Text
    Appendix 2 Glossary
        Glossary of Medical Terms
        Glossary of Medical Terms with People’s Name
        Glossary of Medical Abbreviations
Acknowledgements

(8)局部晚期胸腺肿瘤的全胸腔镜外科治疗 ——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症状学评估和CT轮廓分析在LATM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1.1 材料与方法
        1.1.1 临床资料
        1.1.2 诊断
        1.1.3 CT检查
        1.1.4 CT征象
        1.1.5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不同就诊主诉患者周边组织结构侵犯的对比
        1.2.2 包膜及肺组织受侵犯评估情况
        1.2.3 心包受侵犯评估情况
        1.2.4 血管受侵犯评估情况
        1.2.5 膈神经受侵犯评估情况
        1.2.6 胸膜种植结节评估情况
    1.3 讨论
        1.3.1 术前症状学评估
        1.3.2 术前CT轮廓分析
    1.4 结论
第二部分 SX-VATS治疗LATM的临床研究
    2.1 资料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观察指标
        2.1.3 手术方法
        2.1.4 术后处理
        2.1.5 统计方法
    2.2 结果
        2.2.1 手术相关指标
        2.2.2 术后恢复情况
        2.2.3 病理结果
        2.2.4 随访结果
        2.2.5 胸骨下角对近期手术结果的影响
        2.2.6 BMI对近期手术结果的影响
        2.2.7 手术经验对手术指标的影响
    2.3 讨论
        2.3.1 SX-VATS治疗LATM的历史和现状
        2.3.2 SX-VATS治疗LATM的病例选择
        2.3.3 SX-VATS手术的安全性
        2.3.4 侵犯周围组织结构的处理方法与技巧
        2.3.5 SX-VATS治疗LATM的优势
        2.3.6 剑突区解剖及胸骨下角对SX-VATS手术的影响
        2.3.7 BMI对 SX-VATS手术的影响
        2.3.8 SX-VATS的学习曲线
        2.3.9 SX-VATS切除LATM时特殊情况的处理
    2.4 结论
第三部分 MG对胸腺肿瘤VATS治疗的围手术期的影响
    3.1 资料和方法
        3.1.1 临床资料
        3.1.2 方法
        3.1.2.1 围手术期胸腺肿瘤与MG处理方案
        3.1.2.2 分组
        3.1.2.3 观察指标
        3.1.3 统计学方法
    3.2 结果
        3.2.1 三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3.2.2 三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比较
        3.2.3 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3.2.4 MG治疗效果
        3.2.5 MG对 LATM围手术期的影响
    3.3 讨论
        3.3.1 合并MG对胸腺肿瘤VATS术前的影响
        3.3.2 合并MG对胸腺肿瘤VATS术中的影响
        3.3.3 合并MG对胸腺肿瘤VATS术后及预后的影响
        3.3.4 VATS治疗LATM围手术期MG的管理
    3.4 结论
第四部分 VATS与开放术式治疗LATM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4.1 对象与方法
        4.1.1 研究对象
        4.1.2 资料收集
        4.1.3 分组
        4.1.4 统计学方法
    4.2 结果
        4.2.1 术前基线资料对比
        4.2.2 术中相关指标比较
        4.2.3 术后相关指标的对比
        4.2.4 术后病理对比
        4.2.5 影响手术入路的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
        4.2.6 随访
    4.3 讨论
        4.3.1 LATM手术治疗的趋势
        4.3.2 VATS治疗LATM的围手术期效果
        4.3.3 VATS治疗LATM的肿瘤学效果
        4.3.4 VATS治疗LATM的不足
        4.3.5 VATS治疗LATM的适应症
    4.4 结论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论文综述 局部晚期胸腺上皮肿瘤的外科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9)“互联网+护理服务”对重叠综合征患者家庭无创通气治疗的干预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国内研究现状
        1.2.2 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国外研究现状
        1.2.3 家庭无创通气治疗依从性及效果的国内研究现状
        1.2.4 家庭无创通气治疗依从性及效果的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操作性定义
    1.5 理论依据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1.3 退出标准
        2.1.4 基线调查
        2.1.5 样本量计算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设计与分组
        2.2.2 干预方案
    2.3 技术路线图
    2.4 研究工具及量表
        2.4.1 研究工具
        2.4.2 研究量表
    2.5 评价指标
        2.5.1 主要评价指标
        2.5.2 次要评价指标
        2.5.3 资料收集步骤
        2.5.4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2.6 研究质量控制
        2.6.1 研究设计阶段
        2.6.2 干预实施阶段
        2.6.3 数据整理阶段
    2.7 伦理学原则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失访情况
    3.2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均衡性比较
        3.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均衡性比较
        3.2.2 干预前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指标的均衡性比较
        3.2.3 干预前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指标均衡性比较
    3.3 “互联网+护理服务”对重叠综合征患者家庭无创通气治疗的干预效果
6h/d天数比较'>3.3.1 干预前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平均每月呼吸机使用时长>6h/d天数比较
        3.3.2 干预前后干预组与对照组肺部呼吸功能指标比较
        3.3.3 干预前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睡眠呼吸功能指标比较
        3.3.4 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成本效益指标比较
4 讨论
    4.1 患者基线资料分析
    4.2 “互联网+护理服务”对重叠综合征家庭无创通气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4.3 “互联网+护理服务”对重叠综合征患者肺部呼吸功能的影响分析
    4.4 “互联网+护理服务”对重叠综合征患者睡眠呼吸功能的影响分析
    4.5 “互联网+护理服务”成本效益分析
5 结论
6 创新型及局限性
    6.1 创新性
    6.2 局限性
    6.3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互联网在青年癌症患者康复管理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心脏瓣膜病并巨大左心室的外科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中英文略缩词对照表
第1章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标准
    1.2 临床资料的收集
    1.3 统计学方法
第2章 结果
    2.1 术前资料
    2.2 术中资料
    2.3 术后资料
    2.4 远期疗效
第3章 讨论
    3.1 临床特点
    3.2 术前准备
    3.3 手术时机的选择
    3.4 术中处理
    3.5 术后处理
    3.6 并发症防治
    3.7 术后疗效及随访分析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巨大左心室并心脏瓣膜病患者围术期的治疗进展(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连续机械通气3年10个月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2021[J]. 耿介文,翟晓东,吉喆,向思诗,冯华,王天龙,刘健,朱巍,李文强,米热扎提·吐尔洪,刘海啸,郭为,伍聪,李路莹,梁锐超,曾云辉,郭慎全,何旭英,张鸿祺,杨新健,屈延,贺民,段传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21(09)
  • [2]婴幼儿颈深部病变压迫引起上气道梗阻的临床研究及误诊分析[J]. 冯爽,秦昊,孙昌志,陈彦球,罗仁忠.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21(08)
  • [3]儿童心脏移植单中心回顾分析[J]. 孙永丰,张菁,王国华,周诚,董念国.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1(04)
  • [4]无创通气治疗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及预后分析[D]. 张金林. 西安医学院, 2021
  • [5]儿童恶性肿瘤相关性间质性肺病5年生存影响因素分析[J]. 蒋高立,金婷婷,陆泳,沈全力,马阳阳,陈伟明,朱晓华,王立波,钱莉玲.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21(03)
  • [6]新生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的解剖多样性及外科治疗[J]. 黄景思,刘琴,邹鹏,许伟滨,饶姣,孙善权.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1(03)
  • [7]《临床实践中的心力衰竭》(第3-4章)汉译实践报告[D]. 尹叶.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8]局部晚期胸腺肿瘤的全胸腔镜外科治疗 ——单中心回顾性研究[D]. 陈立如. 南昌大学, 2021(01)
  • [9]“互联网+护理服务”对重叠综合征患者家庭无创通气治疗的干预效果评价[D]. 吴丹. 湖州师范学院, 2021(09)
  • [10]心脏瓣膜病并巨大左心室的外科临床分析[D]. 卢沛令. 大理大学, 2021(09)

标签:;  ;  

1例连续机械通气3年10个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