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昌故城和交河故城(论文文献综述)
李现彩,徐承炎[1](2018)在《丝绸之路新疆段遗址文化价值审视及保护利用策略研究——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新疆段遗址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从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三个方面分析了"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新疆段遗址的文化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新疆段遗址保护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旅游视域下,提出若干保护利用策略。
汤文霞[2](2011)在《旅游业冲击下的少数民族村寨 ——吐鲁番二堡乡古城村个案研究》文中指出“村寨旅游”最早于1960年代出现在西方人类学家的研究中,进入到我国学者视野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1995年前后,国家旅游局从国家政策层面大力提倡少数民族地区村寨旅游,1997年全国范围内实行双休日制度,1999年实行旅游黄金周制度,随后又有乡村旅游年的推动,使少数民族地区村寨旅游业得到篷勃发展。2009年7月,国务院出台《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提出要在全国实施“千万亿乡村旅游工程”,力争到2015年实现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达到7.71亿人次。2009年12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促进了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业更快的发展。2010年7月,农业部与国家旅游局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每年联合组织开展以“全国欢乐乡村游”为主题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系列活动,这为少数民族地区村寨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村寨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相关问题,比如利益分配不公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受到挑战等。在这样的村寨旅游业发展背景下,本论文依据民族学、人类学与旅游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与研究方法,结合相关实地调查资料,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得出一些相关的结论:我国部分少数民族村寨的农业生产已经没有出路,生产方式迫切需要转型,很多民族村寨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他们走发展旅游业的道路是实现生产转型、民族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现阶段当地村民没有能力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发展旅游业,只有在政府政策、资金与技术等的支持下,才能使当地旅游业走上发展之路;当地政府的资金大多来源于旅游企业,但是外来的旅游企业一旦参与进来,当地村民的利益就会受到较为严重的冲击,因此民族旅游的发展与其初衷渐行渐远。在此情景下,失去当地民众基础的民族旅游会出现诸多问题,因此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业只有以当地民众为参与主体和受益主体才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这也是解决当地民生问题的有效手段。论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这部分对论文的选题缘由、意义及相关理论进行了具体说明,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相关研究的动态,阐述了论文的思路、主要观点、调查过程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论文的正文部分,包括五方面的内容(正文的第二章至第七章):第二章具体介绍吐鲁番地区的基本概况与旅游业发展的现状、高昌历史及高昌故城的兴废。第三章描述高昌故城遗址的整体布局、对游客开放的旅游点的概况及目前高昌故城的保护现状。第四章阐述了古城村自开展旅游业以来,相关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过程以及村委会在古城村旅游业中的作用。第五章运用对比的方法,分别从横向及纵向两方面论述两部分村民自开展旅游业以来经济生活的变迁。第六章同样用对比的方法,探讨了两部分村民在旅游业发展中不同的文化变迁。第七章介绍了目前古城村村民开展旅游业的困境及其产生的背景。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结论部分。结论认为少数民族村寨发展旅游业是促进我国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地村民在需要提高管理水平与服务水平的同时,也需要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发展民族旅游业应该走参与式发展道路。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和发展只有以当地广大民众的利益为根本,让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参与其中才是可持续的发展,民族旅游业必须以当地少数民族为主体才是正道。
江红南,张永兵,徐佑成,孟优[3](2015)在《新疆吐鲁番地区土遗址及其环境变化空间信息分析》文中认为新疆吐鲁番地区的土遗址数量较多,且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故对土遗址及其环境的时空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大型土遗址的发现保护多利用考古、实地调查和空间信息技术等方法。鉴此,本文分析了吐鲁番地区土遗址及其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60年代至2010年间该区域土遗址本体及其内部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病害发育和人为破坏。病害主要为裂隙与坍塌、风害、酥碱病害、水蚀、表层剥落、生物病害等,其中,普遍的病害是裂隙与坍塌和风害。1990-2010年,研究区土遗址外部地表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耕地和居民地明显增加,草地和未利用地明显减少,尤其是交河故城和高昌故城这2个世界文化遗产区域发生的变化更明显。土遗址周围的人类活动强度在增加,绿洲内部土遗址的外部环境较绿洲边缘或外部更加剧烈;内部的土遗址更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外部环境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人类的耕地和居民地开发活动。
李桐林[4](2020)在《土遗址加固方法及其抗震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遗址作为中华民族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军事的历史见证,凝结着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丝绸之路作为古代西域交通要道,沿线分布着众多著名的土遗址建筑,但这其中却有高达85%的土遗址分布在地震高烈度区和多发区,时刻威胁着土遗址的安全,因此对土遗址潜在震害评估和抗震稳定性研究已然成为岩土文物领域的热点问题,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目前土遗址加固保护工程主要侧重于抢救性工作,缺乏对抗震稳定性的考虑。现有土遗址抗震稳定性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土遗址现状整体抗震性能,缺少加固方法技术指标参量的不同对于遗址体抗震稳定性影响的系统研究。本文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对典型土遗址实地勘察、土工试验、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现有土遗址加固方法及其抗震稳定性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如下成果:(1)通过对丝绸之路沿线典型遗址土进行土工试验研究,总结归纳典型遗址土抗剪强度、抗拉强度、动应力应变关系等土体特性,填补原状遗址土土工试验研究数据方面的空缺,为典型土遗址的抗震稳定性研究提供了基础参数。对典型土遗址建筑进行脉动测试分析,确定不同土遗址结构自振频率,总结其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振动规律,为后续开展土遗址抗震性能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2)基于病害情况和震害资料总结现有土遗址加固方法,将土遗址加固方法分为化学加固、物理加固和化学物理加固三种,重点分析以改变土遗址内部应力应变属性的物理加固和化学物理加固方法,列举典型土遗址加固案例,归纳典型加固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并对同种加固方法的不同加固方式进行对比分析,为土遗址加固保护工程提供可参考的技术指标参量。(3)结合加固案例资料与实地勘察资料,总结土遗址加固方法技术指标参量,对典型已加固土遗址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对比土遗址加固方法技术指标参量变化对其抗震稳定性的影响,建立技术指标参量与地震作用下土遗址结构动力特性之间的关系,提出加固方法技术的最优指标参量,为加固技术的抗震安全稳定性评价提供依据。
夏立栋[5](2017)在《试论高昌地面佛寺的类型与分期》文中指出高昌地面佛寺呈现出以佛殿为中心、以塔庙为中心和前殿后塔式布局三条基本的演变谱系,其形制布局、壁画题材、装饰纹样、墨书榜题可与当地及龟兹、焉耆、河西等地石窟寺院、地面佛寺比对者良多。本文所论高昌地面佛寺分别营造于5世纪前期、6世纪后半至8世纪初、9世纪末至10世纪中叶、西夏至元代四个时期。各谱系寺院在不同时段的影响源流不断变迁。
杨丽[6](2009)在《吐鲁番地区乡村生态旅游深度开发研究》文中认为旅游学是地理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管理学、生态学等的交叉学科。旅游开发更是涉及到“生态系统平衡”和“人地关系和谐”这些重要问题。“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在我国开展的时间较晚,这使得本文所研究的问题在旅游学科领域上属于前沿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首先是概念的讨论和甄别。对于“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的界定,国内外学者有数百种解释和认识,基于对上百篇文献的研究,笔者提出从旅游的产生去认识和解释“乡村旅游”的概念,即从产业的角度去理解乡村旅游。对于“生态旅游”概念的认识,本文认为生态旅游的理念是在生态旅游开发中最重要和必须一直要遵循的原则,并提出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理论和自然—经济—社会系统理论是生态旅游的基石,必须从系统和整体的观点上去理解生态旅游的定义,它既包括自然生态部分,也包括基于自然的人文生态部分;在概念的理解上,更应强调一种人、自然、社会文化和经济和谐统一的思想。理论部分笔者的主要观点为:(1)本文所指的是从产业角度去理解乡村旅游,去研究乡村旅游的发展给社区、地区乃至国家带来的经济效益,研究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乡村的社会、环境带来的影响。只有从这个意义上理解,乡村旅游也才具有开发、管理等宏观研究的价值。(2)乡村旅游与“农业旅游”或“观光农业”的关系:这两个概念是独立的,但相互交叉、紧密联系。(3)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之间的关系:对于国外学者认为乡村旅游就是生态旅游中的一种类型和自然性旅游的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乡村旅游不是生态旅游的子集;乡村生态旅游才是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的子集。是一种在可持续发展观念指导下,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乡村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旅游方式。(4)在综合理解基础上给出乡村生态旅游的定义:乡村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方式,也是一种经济活动方式,发生在乡村地域环境,是以乡村独特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以及基于自然环境而发展演变的人文生态环境为吸引物,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强调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和谐,在旅游活动中融教育、观光、游览、休闲、度假、考察、体验、娱乐等旅游需求于一体,并兼顾社区发展和公平原则,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5)对其他一些相关概念进一步阐述,提出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应遵循的原则是:可持续,开发与保护相结合、以人为本原则、社区参与原则。(6)在国内外对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基础上,指出吐鲁番地区必须采取依托景区开发模式,并从系统的观点构建了乡村生态旅游开发良性循环图。笔者认为,必须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来进行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应综合考虑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旅游者、旅游服务提供者和当地社区应通过生态旅游的良性循环,在其中履行重要的功能。旅游服务提供者通过社区参与式的乡村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旅游设施的供给、企业经营,使社区受益并大大增强当地居民对旅游资源保护的热情;通过对旅游者生态性形象定位和营销,引起生态旅游者的关注,在对游客提供满意的生态体验和生态性旅游产品服务的同时,积极进行有序管理和生态教育,这样,在游客参与的过程中,既获得了满意的旅游体验,又增强了游客的生态意识,整个旅游活动的破坏未超过生态旅游资源恢复的阈值,乡村生态旅游系统良性循环,获得满意的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三章至第八章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吐鲁番地区进行实证研究,具体工作如下:第三章按照国家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Classification,investigation andevalu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8972-2003)标准,对吐鲁番地区的主要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汇总,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吐鲁番地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并对吐鲁番地区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制定了相关发展战略。第四章进行了吐鲁番地区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类型划分,并采用专家赋值法、文献综合法对吐鲁番地区的乡村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和定性评价。第五章关注了吐鲁番地区乡村生态旅游市场的现状,并针对葡萄沟景区进行了重点调研,在资源评价和问卷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形象策略与“绿色”营销策略。第六章进行了吐鲁番地区乡村生态旅游社区相关利益主体调研,调研对象为吐鲁番地区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吐鲁番地区位于乡村的重要景区的景区从业和管理人员和普通乡村居民。通过问卷分析了解了社区相关利益主体对旅游发展的态度(包括旅游发展收益感知、旅游发展代价认知、社区居民对旅游参与的现状与态度)研究。研究发现吐鲁番地区的社区参与情况属于诱导参与(参与形式的第二阶段),通过相关分析,得出结论:旅游发展已经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方面带来了一定影响,如改变了居民价值观念,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习惯等;旅游的发展也给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使本地风俗文化受到一定程度上的不良影响,但是当地居民对此似乎并不关注。因此,有必要警示的是在旅游发展获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可能会被忽视的将付出的环境代价。尤其在旅游开发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第七章阐述了吐鲁番地区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问题。提出系统开发的理论,并指明了保护性开发的原则,进行了乡村生态旅游容量的部分测算;明确了乡村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开发的要求;针对吐鲁番地区乡村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可开发的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类型推荐;并提出具体开发思路和开发的具体项目。最后从六个方面强调了乡村生态旅游保护对策。第八章是反思和回顾,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指出文中不足之处。
邵明申[7](2010)在《PS加固对非饱和遗址土的渗透特性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土遗址的防风化加固是岩土工程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高模数硅酸钾溶液(简称PS)以其良好的加固效果在西北地区土遗址的加固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也面临一些关键技术问题,例如PS的入渗特性,PS加固后遗址土的渗透性,以及PS的加固效果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扩大推广PS加固土遗址的应用,特别是提高PS加固土遗址的效果。本论文以新疆高昌故城夯土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试验和室内研究相结合的手段,运用非饱和土的理论和技术方法,较为系统的研究这三个关键技术问题。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在交河故城施工现场人工夯筑两段试验墙,模拟遗址中需要加固的夯土部位,通过Ps的入渗试验,研究了PS在现场开放条件下的入渗特性,结果证实低浓度PS(3%-7%)具有和水相近的入渗规律和渗透速度。同时进行的非饱和状态下的渗透试验表明,在土样含水率为9%时PS的入渗性能最佳,含水率达到15%时仍具有较好的渗透性;在持续饱水的状态下,PS加固样仍具有更大的抗剪强度,表现出良好的水稳定性。(2)利用压力膜仪测试了PS加固土的土-水特征曲线,同未加固土相比,饱和含水率θs和残余含水率θr下降,曲线斜率和进气值增大。结合PS与土颗粒的反应机理以及相关试验对此进行了分析,认为矿物成分、孔隙结构、土体的收缩性等因素是导致土-水特征曲线变化的主要原因。在室内进行了封闭条件下的PS入渗试验以及加固土的渗透性试验,利用SWCC和Mualem-Van Genuchten模型推导出非饱和土的相对渗透系数,结果表明PS加固对非饱和土的渗透性能产生了有利的影响,渗透性大幅提高。粒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测试等表明,粘土颗粒加固前为层状、片状的结构,各颗粒之间相互分离,颗粒多有明显的棱角,加固以后,几何形状发生变化,片状结构变为致密的网状结构,颗粒粒径增大,大量棱角弱化或消失,孔隙表面粗糙度随之降低,有效孔隙相对增大,这些变化大幅提高了土体的渗透性。(3)模拟现场的环境变化及特殊的环境条件,对Ps加固和未加固试样进行水稳定性测试、耐风蚀的风洞试验、冻融循环破坏、温度循环破坏及湿度循环破坏等相关试验,以评价Ps加固后的土遗址耐环境诸因素影响的性能。结果证明,经PS加固以后试样抗环境影响的能力数倍甚至十几倍的提高,也说明用PS加固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土遗址是切实可行的,可以有效的抵御环境因素的不利影响,起到抢险加固的效果。
樊传庚[8](2005)在《新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文中指出人类从远古蛮荒时代一步步走来,途径不同的历史时期,留下一个个辉煌的文明脚印。在整个人类发展的漫漫长河中,自觉不自觉地创造出绚烂多彩、各具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现代社会称其为我们人类的文化遗产,即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研究的空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占国土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地处中国的西北、欧亚大陆的腹地,是距离海洋最远的地区,又是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汇之地。其地理特征是由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三山夹着准噶尔、塔里木两大盆地,即众人皆知的“三山夹两盆”地形。按照民族学的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新疆主要分为农耕经济文化类型组的以维吾尔族为代表的绿洲耕牧型(主要分布在两大盆地边缘)及畜牧经济文化类型组的以哈萨克族为代表的盆地草原游牧型,新疆的文化遗产明显带有这方面的类型差别。著名的横跨欧亚的经济文化大通道--丝绸之路主要地段就在新疆境内。本文跨越的时间--活跃在新疆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的过去、现在、未来。新疆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南来北往、东进西出或西进东出的人在这里相遇相知,相互交流,互通有无。这里像一个巨型的大巴扎,几大古代文明的人们在此穿梭踏路,或逗留,或定居,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所以,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大熔炉。人如风,文化如影,风影随行。数千年来,随着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的交替和演变,生产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一代一代地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灿烂的西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明引以为荣的光彩篇章。 本文研究的对象—新疆大地上流传至今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先人的创造,是历史的馈赠。新疆的文化遗产是这块辽阔的土地上结出的人类文明成果,除具有一般文化遗产价值之外,还蕴藏着几大文明交融的特殊价值。保护好它们,并使之完整地传于后世,是今人的责任,别无选择。 本文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运用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新疆的文化遗产进行价值分析,对其保护意义、利用的可行性进行探讨。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30多年来对文化遗产不断发展、日渐完善的认识和有效合理的保护措施、可持续的利用方式的总结,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遗产保护的经验与教训,对新疆的文化遗产事业进行一次从总体到细节的全面把握。 基本思路是: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法将新疆的文化遗产划分为两大类,对新疆的文化遗产进行摸底、分类、分级,也即常说的摸排。然后,对其意义、价值进行分析,主要分析其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社会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等。再后,对新疆的文化遗产的功能进行分析,从立法性保护、技术性保护、项目保护、全民保护等方面,结合国内外的有关经验与措施,对新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进行可操作性分析,以及对新疆文化遗产的宣传、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和振兴等方面给予可行性的建议。 第一章,绪论。提出总体设想,包括论文的缘起、理念、研究视角、所运用的理论与方法、框架结构等。第二章为新疆地理、历史的简单介绍,以及新疆文化遗产的总体分类概述。第三章为新疆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价值分析,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艺术、科学等价值。第四章,探讨新疆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以及保护现状和未来规划设想。第五章,新疆物质文化遗产利用方式的可行性分析,以及可持续性发展的利用,利用与保护的关系。第六章,对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历史、艺术、文化、民俗等方面的价值分析。第七章,探讨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及保护现状和发展方向。第八章,分析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及其保护与利用的良性互动关系。最后为结语,对整篇论文进行了回顾总结,提出新疆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统筹保护与利用的思路,指出尚未解决的难题,提出对应的解决办法和几点希望。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陈爱峰[9](2018)在《高昌回鹘时期吐鲁番观音图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昌回鹘佛教是以汉传佛教为主导,在唐西州佛教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蒙元时期,随着藏传佛教的传入,进而形成了汉藏佛教共融的格局。从吐鲁番石窟壁画和出土的回鹘文佛经来看,高昌回鹘时期主要流行法华信仰、华严信仰、阿弥陀信仰、弥勒信仰和观音信仰,其中观音信仰尤为繁盛。因此,本文以吐鲁番的观音图像为基本研究素材,通过对图像内容的释读和绘画风格的分析,以期揭示高昌回鹘观音信仰的特点及与周边地区的交互。第一章首先简要叙述了高昌回鹘佛教的兴衰和艺术遗存,其次,将这一时期吐鲁番的观音图像分为三期、五种组合和两大体系。从绘画风格上看,观音图像可分为三期:(1)9世纪中叶至10世纪,这一时期的观音像与敦煌的观音像非常相似,模仿痕迹较为明显。(2)11至12世纪,这一时期的观音像本土绘画风格已然成形,造型庄严,遵循一定的造像法度,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3)13至14世纪,这一时期的观音像,虽也有部分精品,但总体上已呈现衰落趋势。石窟内的观音像以观音经变的形式呈现,与窟内其它壁画题材构成五种组合,分别为:(1)单一的观音经变。(2)观音经变与佛本行经变的组合。(3)观音经变与鹿野苑说法组合。(4)观音经变与净土经变的组合。(5)观音与文殊、普贤构成的华严三大士组合。以上五种组合归属净土信仰和华严信仰两大体系。第二章以柏孜克里克第14、41窟的两铺千手千眼观音经变画为中心,探讨了高昌回鹘时期千手千眼观音的绘画传统及其所蕴含的宗教思想。两铺千手千眼观音经变画中,主尊观音饰以莲瓣形装饰图案,与敦煌的圆形装饰图案不同,观音两侧配置六身菩萨,与主尊一起构成七观音组合,这与敦煌亦不相同,体现了回鹘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与信仰传统。第14、41窟正壁塑绘阿弥陀经变,侧壁塑绘千手千眼观音经变。两种经变画相结合,完整的呈现了西方净土信仰体系下的现世救难与来世往生思想。此外,第41窟正壁阿弥陀经变中的阿弥陀佛来迎图,体现了宋代中原和河西地区流行的新的净土往生思想在高昌的传播。第三章以柏孜克里克第39窟的壁画为中心,探讨了三大士(观音、文殊与普贤)图像的华严思想背景及其与周边地区的关系。第39窟的观音位居正壁,与两侧壁的文殊与普贤构成洞窟的主体,而中央佛坛的释迦牟尼佛塑像与两侧壁的十大菩萨与四大天王,共同构成了宏大的说法、听法和护法场景,信徒礼拜三大士时宛若置身于庄严的华严海会之内。第39窟的三大士图像均以经变画的形式呈现,三大士各有眷属为其助会,某些眷属的像式与敦煌、黑水城同类题材的像式非常接近,体现了三地之间在绘画传统上的承袭关系。此外,第39窟新样文殊中难陀童子的首次出现(不见于其它地区),反映了高昌回鹘时期吐鲁番与五台山之间的文化交流。第四章集中探讨了柏孜克里克第40窟右侧壁的如意轮观音经变,与敦煌石窟的如意轮观音经变相比,内容更加丰富,有许多题材是敦煌所未有,如十大明王、释迦与弥陀组合像等。这些新增的题材彰显了宋代中原与高昌回鹘的佛教文化交流,中原的佛经翻译和佛教实践为高昌回鹘佛教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是高昌回鹘佛教繁盛的源泉。从宗教修习角度来看,该经变中山林禅定和月轮像,体现了修行者通过观想猴子来收摄心猿,心专则可念诵如意轮陀罗尼咒,以心月轮观想入手,观想本尊如意轮观音及诸像,从而生发菩提心,证入初地菩萨终至成佛的美好愿望。从绘画风格来看,该经变融合了中原和龟兹两种画风,体现了高昌回鹘时期吐鲁番佛教艺术的多元化。第五章重点探讨了柏孜克里克第17窟券顶的几幅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变。该经变是根据北宋时期印度来华僧人天息灾翻译的《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而绘制,由此可以说明中原的佛经翻译是高昌回鹘佛教发展与繁盛的源泉。同时,该经变作为新创作的经变画,不见于全国其它地区,反映了高昌回鹘时期观音信仰形式的多样化和丰富的内涵。第17窟壁画的绘制年代,学界一般认为是在唐西州时期,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变的首次释读纠正了这一错误。该窟壁画的绘制年代,上限当在《开宝藏》入传高昌的景祐四年(1037),根据窟内出现的回鹘供养人判断,其下限当在回鹘归顺蒙古之前的13世纪初叶。第六章从柏孜克里克第29窟左侧壁的六字观音经变入手,首先分析了该窟的壁画内容与藏汉混合的绘画风格。其次,讨论了六字观音经变的像式,即主尊为六字观音,与两侧的六身观音共同构成了七观音组合。这样的组合,在吐鲁番石窟壁画和纺织品绘画中屡见不鲜,反映了高昌回鹘时期七观音信仰的繁盛。最后,从观音信仰的角度分析了该窟蕴含的宗教思想,指出出资修建洞窟的功德主有意将弥勒菩萨置于正壁,而将阿弥陀佛“偏居”侧壁,这至少反映了功德主在选择往生何种净土时,更倾向于弥勒净土。
林立[10](2020)在《古代高昌佛塔及佛寺中心塔柱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古代高昌地区的佛塔和中心塔柱的类型学分析,可以发现高昌最早的佛塔产生于4~5世纪的十六国时期,是受楼兰和龟兹两个地区的佛塔和中心塔柱影响而产生的新样式;高昌地区的佛塔和塔柱有着自身的发展演变轨迹,总的变化规律是不断增加塔基的层数和每层开龛的数目,这种样式是龟兹中心塔柱发展成云冈模式中心塔柱的过渡形式。
二、高昌故城和交河故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昌故城和交河故城(论文提纲范文)
(1)丝绸之路新疆段遗址文化价值审视及保护利用策略研究——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新疆段遗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遗产之路”新疆段遗址文化价值 |
1.1“遗产之路”新疆段遗址简介 |
1.2“遗产之路”新疆段遗址文化价值 |
1.2.1 历史文化价值 |
1.2.1. 1 高昌故城 |
1.2.1. 2 交河故城 |
1.2.1. 3 北庭故城 |
1.2.1. 4 克孜尔尕哈烽燧 |
1.2.1. 5 克孜尔石窟 |
1.2.1. 6 苏巴什佛寺 |
1.2.2 艺术观赏价值 |
1.2.2. 1 古城址 |
1.2.2. 2 石窟寺 |
1.2.3 科学考察价值 |
1.2.3. 1 古城址 |
1.2.3. 2 石窟寺 |
2“遗产之路”新疆段遗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1 土体破坏严重 |
2.2 壁画肢解流失 |
2.3 管理保护难度大 |
2.4 价值挖掘不充分 |
3 旅游视域下“遗产之路”新疆段遗址保护利用策略 |
3.1 普及文化遗产知识, 强化公众保护意识 |
3.2 完善文化遗产法律, 加强制度保护建设 |
3.3 搭建专业保护平台, 形成科学式保护利用 |
3.4 创新遗产旅游方式, 实现双赢式保护利用 |
(2)旅游业冲击下的少数民族村寨 ——吐鲁番二堡乡古城村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一、选题的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理论依据 |
一、民族发展理论 |
二、文化变迁理论 |
三、社会实践理论 |
第三节 国内外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文献回顾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第四节、论文的思路、主要观点与研究方法 |
一、论文的思路 |
二、论文的主要观点 |
三、调查过程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吐鲁番地区的基本概况与历史回顾 |
第一节 吐鲁番地区的地理环境与行政区划的沿革 |
一、吐鲁番地区的地理环境 |
二、吐鲁番地区行政区划的沿革 |
第二节 高昌的历史及高昌城的兴废 |
一、九世纪中叶以前的高昌 |
二、回鹘统治后的高昌 |
第三节 高昌回鹘王国的经济与宗教文化 |
一、高昌回鹘王国的经济状况 |
二、高昌回鹘王国的宗教文化 |
第四节 吐鲁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一、吐鲁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历程 |
二、吐鲁番地区旅游业服务现状 |
小结 |
第三章 高昌故城遗址景区的开发与保护现状 |
第一节 高昌故城遗址的整体布局与高昌故城景点的概况 |
一、高昌故城遗址的整体布局 |
二、高昌故城景区里的主要旅游景点 |
第二节 高昌故城遗址的特殊保护及日常管理 |
一、高昌故城遗址的特殊保护 |
二、高昌故城的日常管理 |
小结 |
第四章 古城村旅游业发展中的组织管理 |
第一节 古城村的基本概况 |
第二节 古城村旅游业的兴趣与发展 |
一、古城村旅游业的兴起与影响 |
二、古城村旅游业发展历程 |
第三节 村委会对旅游活动的管理 |
一、制订并履行村民赶毛驴资格的抽签制度 |
二、管理人员与村民上班时间的规定及对收入的管理 |
三、对游客的接待工作 |
四、对高昌故城景区环境与卫生的管理 |
五、对旅游服务质量的管理 |
第四节 村委会在古城村旅游业中的作用 |
一、村委会是旅游业的创建者及监督管理者 |
二、村委会是旅游业的组织者及旅游规则的制定者 |
三、村委会是从事旅游业村民利益的维护者 |
四、村委会对旅游业集体收益的再分配 |
小结 |
第五章 旅游业冲击下古城村村民经济生活的变迁 |
第一节 古城村两部分村民经济生活的变迁 |
一、不从事旅游业村民的经济生活变迁 |
二、从事旅游业村民的经济生活变迁 |
第二节 旅游业淡旺季时古城村两部分村民的经济生活 |
一、旅游业淡季时两部分村民的经济生活 |
二、旅游业旺季时两部分村民的经济生活 |
第三节 高昌故城旅游商品市场的形成及运作 |
一、旅游商品市场的形成 |
二、旅游纪念品市场的基本情况 |
三、旅游商品市场的竞争 |
四、村民在旅游纪念品市场的收入 |
小结 |
第六章 旅游业冲击下古城村的文化变迁 |
第一节 古城村民族旅游文化资源的特色化 |
一、毛驴——旅游业发展的生态选择 |
二、维吾尔服饰——少数民族文化的外在表现 |
第二节 不同村民在民族文化表现中的差异 |
一、语言的差异 |
二、宗教道德问题 |
三、村民思想上的变化 |
小结 |
第七章 目前古城村旅游业发展的困境及其背景 |
第一节 目前古城村旅游业发展的困境 |
第二节 古城村旅游业困境产生的原因分析 |
一、吐鲁番地区旅游统一营销模式的实行 |
二、吐鲁番地区旅游统一营销模式对吐鲁番旅游业产生的影响 |
三、吐鲁番旅游营销模式对古城村旅游业产生的影响及原因 |
小结 |
结语 |
一、少数民族村庄发展旅游业是促进我国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途径 |
二、少数民族村庄发展旅游业需努力提高村民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
三、少数民族村庄发展旅游业需要相关政策的支持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古城村旅游业影响调查"问卷 |
附录二:"游客对高昌故城评价的调查"问卷 |
附录三: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3)新疆吐鲁番地区土遗址及其环境变化空间信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2研究区地理背景与数据源 |
3吐鲁番地区土遗址及其环境的空间信息分析 |
3.1吐鲁番地区土遗址区域划分 |
3.2大型土遗址本体及其内部环境时空变化 |
3.2.1高昌故城遗址时空变化 |
3.2.2阔坦吐尔古城遗址时空变化 |
3.2.3柳中城遗址时空变化 |
3.2.4土遗址及其内部环境变化影响因素 |
3.2.5土遗址遗产区外部环境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
(1)地表环境类型面积变化 |
(2)地表环境类型综合变化速度 |
(3)吐鲁番地区地表环境类型变化 |
4结论 |
(4)土遗址加固方法及其抗震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土遗址保护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文物保护研究现状 |
1.2.2 我国遗址文物保护研究现状 |
1.2.3 土遗址加固技术研究现状 |
1.2.4 土遗址抗震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影响抗震稳定性的土遗址主要病害 |
2.1 主要病害类型及成因机制 |
2.1.1 片状剥蚀 |
2.1.2 掏蚀 |
2.1.3 开裂、坍塌 |
2.1.4 冲沟 |
2.1.5 生物破坏 |
2.1.6 人为破坏 |
2.2 病害对土遗址稳定性的影响 |
2.2.1 土遗址形状改变 |
2.2.2 土遗址重心改变 |
2.2.3 土遗址支撑面改变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抗震稳定性的土遗址加固方法 |
3.1 化学加固 |
3.1.1 无机材料加固法 |
3.1.2 有机材料加固法 |
3.1.3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加固法 |
3.2 物理加固 |
3.2.1 锚固加固法 |
3.2.2 支护加固法 |
3.2.3 砌补加固法 |
3.3 化学物理加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典型土遗址数值计算模型参数 |
4.1 基本物理参数 |
4.2 抗剪强度参数 |
4.3 抗拉强度参数 |
4.4 变形特性参数和强度特性参数 |
4.5 动力特性参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土遗址加固方法的抗震可行性分析 |
5.1 土遗址抗震稳定性评价准则 |
5.1.1 基于力的稳定性分析 |
5.1.2 基于位移的稳定性分析 |
5.2 典型加固方法的抗震可行性分析方法 |
5.2.1 数值模拟法介绍 |
5.2.2 输入动力荷载 |
5.3 典型加固方法的抗震可行性研究 |
5.3.1 锚固法加固研究 |
5.3.2 支护法加固研究 |
5.3.3 砌补法加固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试论高昌地面佛寺的类型与分期(论文提纲范文)
一地面佛寺的类型划分 |
二各类型单体地面佛寺的年代 |
(一) 地面佛寺相对年代的排比 |
(二) 各类型单体佛寺的营造年代 |
1.A型寺院 |
2.B型寺院 |
3.C型寺院 |
三各类型地面佛寺的分期 |
(6)吐鲁番地区乡村生态旅游深度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技术路线 |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相关概念界定 |
2.1 乡村旅游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1 关于起源、概念和研究重点 |
2.1.2 关于实践 |
2.2 生态旅游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关于起源、概念 |
2.2.2 生态旅游综合理解 |
2.2.3 生态旅游发展的理论基石 |
2.2.4 研究重点 |
2.3 乡村旅游、生态旅游、乡村生态旅游概念理解与辨析 |
2.3.1 乡村旅游概念理解 |
2.3.2 乡村旅游与“农业旅游”或“观光农业”的关系 |
2.3.3 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乡村生态旅游 |
2.4 其他相关概念的理解与界定 |
2.4.1 几个有联系的相关概念 |
2.4.2 几个问题的进一步探讨 |
2.5 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基本原则与模式 |
2.5.1 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基本原则 |
2.5.2 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 SWOT分析 |
3.1 吐鲁番地区旅游业概况 |
3.1.1 旅游资源及其开发 |
3.1.2 旅游业现状 |
3.1.3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
3.2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必要性 |
3.2.1 拉动乡村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
3.2.2 拓宽农民就业空间的重要渠道 |
3.2.3 加强乡村“三个文明”建设 |
3.2.4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引领可持续发展 |
3.2.5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
3.3 吐鲁番地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 SWOT分析与发展战略 |
3.3.1 优势(Strength) |
3.3.2 劣势(Weakness) |
3.3.3 机会(opportunity) |
3.3.4 威胁(Threat) |
3.3.5 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战略 第四章 吐鲁番地区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类型划分与评价 |
4.1 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类型划分 |
4.1.1 吐鲁番地区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分类 |
4.2 乡村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
4.2.1 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
4.2.2 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第五章 生态形象策略与“绿色”营销策略 |
5.1 乡村生态旅游市场调研内容与重点研究区选择 |
5.1.1 乡村生态旅游市场调研内容 |
5.1.2 重点研究区选择 |
5.2 吐鲁番葡萄沟景区乡村生态旅游形象定位与推广策略 |
5.2.1 乡村生态旅游的典型—葡萄沟形象定位研究的必要性 |
5.2.2 旅游主题形象设计的基础 |
5.2.3 吐鲁番葡萄沟景区主题形象定位 |
5.2.4 旅游主题形象的塑造 |
5.3 吐鲁番葡萄沟景区乡村生态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
5.3.1 研究背景 |
5.3.2 乡村生态旅游市场营销目标 |
5.3.3 调研分析 |
5.3.4 绿色营销组合—4P策略 第六章 吐鲁番地区乡村生态旅游社区相关利益主体研究 |
6.1 吐鲁番地区乡村生态旅游社区调研的意义 |
6.2 社区相关利益主体对旅游发展的态度 |
6.2.1 社区居民认为旅游发展带来的收益 |
6.2.2 社区居民认为旅游发展带来的不利方面 |
6.2.3 社区居民对旅游参与的现状与态度 |
6.3 问题与反思 第七章 吐鲁番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 |
7.1 乡村生态旅游开发 |
7.1.1 深度开发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
7.1.2 乡村生态旅游容量研究 |
7.1.3 乡村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开发 |
7.1.4 具体开发思路 |
7.1.5 重点项目 |
7.2 乡村生态旅游保护对策 |
7.2.1 加强领导,坚持政府主导的发展战略 |
7.2.2 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景富民”,保障农牧民利益 |
7.2.3 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农牧民参与旅游业 |
7.2.4 强化培训教育,提高农牧民旅游意识 |
7.2.5 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提升乡村旅游的品牌 |
7.2.6 加强市场监管,规范乡村旅游秩序 第八章 反思-回顾、结论、问题与未来发展 |
8.1 反思与回顾 |
8.2 结论 |
8.3 本文的创新之处 |
8.4 问题 |
8.5 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Ⅰ 开发项目表 附录Ⅱ 问卷调查表 博士期间科研简历 致谢 |
(7)PS加固对非饱和遗址土的渗透特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索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土遗址保护的研究进展 |
1.1.3 PS在文物保护中的推广应用 |
1.2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2.1 选题依据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2.4 论文提纲 |
1.3 论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非饱和渗流基本理论 |
2.1.1 土中水的形态 |
2.1.2 土水势理论 |
2.1.3 入渗理论 |
2.2 非饱和土的渗透特性 |
2.3 土-水特征曲线 |
2.3.1 土-水特征曲线的定义 |
2.3.2 土-水特征曲线的基本特征 |
2.3.3 土-水特征曲线的滞后现象 |
2.3.4 土-水特征曲线的预测公式 |
2.3.5 土-水特征曲线的应用 |
2.4 非饱和渗透系数的确定 |
2.4.1 渗透系数预测理论 |
2.4.2 常用统计模型 |
2.5 非饱和土渗透性影响因素分析 |
2.5.1 饱和度对渗透系数的影响 |
2.5.2 土中水的变化过程对渗透系数的影响 |
2.5.3 影响渗透系数的其他因素 |
2.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非饱和土的渗透特性研究 |
3.1 PS材料非饱和入渗的现场试验 |
3.1.1 土的基本物理性质 |
3.1.2 土样制备 |
3.1.3 试验墙的夯筑工艺及流程 |
3.1.4 试验方法 |
3.1.5 试验结果分析 |
3.2 PS加固土非饱和渗透特性的室内试验 |
3.2.1 土的基本物理性质 |
3.2.2 试样制备 |
3.2.3 试验设备特征参数 |
3.2.4 试验方法 |
3.2.5 试验步骤 |
3.2.6 试验结果分析 |
3.2.7 PS渗透与水渗透特性的差异 |
3.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非饱和土渗透系数的确定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土-水特征曲线测量 |
4.1.1 土-水特征曲线测试原理 |
4.1.2 土-水特征曲线测试方法 |
4.1.3 试验结果 |
4.1.4 影响因素分析 |
4.2 渗透系数的计算 |
4.2.1 饱和土渗透系数的计算 |
4.2.2 非饱和土渗透系数的确定 |
4.3 PS材料对非饱和土渗透系数的影响 |
4.4 PS材料对遗址土渗透性影响因素分析 |
4.4.1 粒度成分的影响 |
4.4.2 矿物成分的影响 |
4.4.3 孔隙结构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PS加固效果评价 |
5.1 崩解对比试验 |
5.2 抗剪强度试验 |
5.3 风蚀模拟试验 |
5.4 雨蚀模拟试验 |
5.5 冻融循环试验 |
5.6 温差循环试验 |
5.7 干湿循环试验 |
5.8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新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缘起及目的 |
1.2 研究的理念及意义 |
1.3 本文研究的视角 |
1.4 理论方法及框架 |
第二章 新疆文化遗产概述 |
2.1 新疆概述 |
2.1.1 地理特征 |
2.1.2 历史沿革 |
2.2 新疆文化遗产概述 |
2.2.1 物质文化遗产 |
2.2.2 非物质文化遗产 |
2.2.3 丝绸之路 |
第三章 新疆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分析 |
3.1 政治价值 |
3.2 经济价值 |
3.3 文化价值 |
3.4 历史价值 |
3.5 艺术价值 |
3.6 科学价值 |
第四章 新疆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
4.1 保护现状 |
4.2 保护措施及规划 |
第五章 新疆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 |
5.1 功能分析 |
5.2 利用方式探析 |
5.3 可持续性发展 |
第六章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分析 |
6.1 历史价值 |
6.2 艺术价值 |
6.3 休闲价值 |
6.4 社会价值 |
第七章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
7.1 保护措施探讨 |
7.2 保护现状与发展方向 |
第八章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 |
8.1 利用方式探讨 |
8.2 保护与利用的互动 |
结束语 |
参考书目 |
后记 |
(9)高昌回鹘时期吐鲁番观音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回顾 |
三、研究思路、内容、方法与材料 |
四、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一章 汉藏共融:高昌回鹘佛教与观音图像调查 |
第一节 高昌回鹘佛教及其艺术遗存 |
第二节 观音图像的调查、分类与年代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救难与往生:西方净土信仰体系下的千手千眼观音经变 |
第一节 图像内容考析 |
第二节 绘画传统与艺术风格 |
第三节 西方净土信仰体系下的救难与往生思想 |
第四节 高昌回鹘时期的千手千眼观音信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慈悲、妙慧与万行:华严信仰体系下的三大士图像 |
第一节 图像内容考析 |
第二节 华严三大士图像的滥觞与发扬 |
第三节 华严思想的彰显及其与密教观音的融合 |
第四节 难陀童子所反映的吐鲁番与五台山之交流 |
第五节 天部像和于阗王像及其与敦煌、黑水城之关联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山林、猕猴与月轮:禅观意境下的如意轮观音经变 |
第一节 图像内容考析 |
第二节 山林禅定与月轮观想 |
第三节 绘画题材、风格及其与周边地区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威德神力:观音与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变 |
第一节 图像内容考析 |
第二节 宝王经变与壁画绘制年代 |
第三节 宝王经变在石窟中的宗教意义 |
第四节 宝王经变与汉译佛经入传吐鲁番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净土的选择:汉藏混合风格的六字观音经变 |
第一节 图像内容考析 |
第二节 六字观音像及其信仰 |
第三节 七观音像及其信仰 |
第四节 观音信仰的净土选择 |
本章小结 |
结语 多元荟萃:高昌回鹘时期吐鲁番观音图像的若干认知 |
附录一: 吐鲁番出土胡汉诸本观音经典、赞美诗、发愿文、功德疏一览表 |
附录二: 散藏世界各地吐鲁番观音图像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10)古代高昌佛塔及佛寺中心塔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研究概述 |
二 高昌佛塔和中心塔柱的类型 |
三 高昌佛塔和中心塔柱的年代与文化渊源 |
四 高昌佛塔和中心塔柱与云冈石窟、河西地区中心柱窟的比较 |
五 结语 |
四、高昌故城和交河故城(论文参考文献)
- [1]丝绸之路新疆段遗址文化价值审视及保护利用策略研究——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新疆段遗址为例[J]. 李现彩,徐承炎.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8(03)
- [2]旅游业冲击下的少数民族村寨 ——吐鲁番二堡乡古城村个案研究[D]. 汤文霞.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2)
- [3]新疆吐鲁番地区土遗址及其环境变化空间信息分析[J]. 江红南,张永兵,徐佑成,孟优.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5(08)
- [4]土遗址加固方法及其抗震稳定性研究[D]. 李桐林.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020(08)
- [5]试论高昌地面佛寺的类型与分期[J]. 夏立栋. 敦煌研究, 2017(02)
- [6]吐鲁番地区乡村生态旅游深度开发研究[D]. 杨丽. 新疆大学, 2009(01)
- [7]PS加固对非饱和遗址土的渗透特性影响研究[D]. 邵明申. 兰州大学, 2010(09)
- [8]新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D]. 樊传庚. 中央民族大学, 2005(04)
- [9]高昌回鹘时期吐鲁番观音图像研究[D]. 陈爱峰. 武汉大学, 2018(06)
- [10]古代高昌佛塔及佛寺中心塔柱研究[J]. 林立. 西域研究,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