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文学艺术的两个批示(论文文献综述)
王彬彬[1](2012)在《“十七年文学”:红线黑线有异,实行专政则一——一九七六—一九七八年文艺界的“拨乱反正”》文中研究指明一一九六三年十二月九日,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印了《文艺情况汇报》第一一六号,其中,有《柯庆施同志抓曲艺工作》一文,介绍了上海市委书记柯庆施"抓评弹的长编新书目建设和培养农村故事员的做法"。十二月十二日,毛泽东看了介绍上海的这篇文章,决
王广锋[2](2016)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研究》文中认为通过召开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即:文代会)的形式,为一段时间内全国文艺工作设定方针、政策和任务,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共管理文艺事业的主要方式和手段。自1949年9月起,中共已经连续召开了9次全国文代会。作为开拓新时期文艺事业繁荣的“里程碑”,第四次全国文代会是处于历史转折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大会,既面临着深重的历史遗留问题,也面临复杂的现实困境,有着十分丰富的时代蕴含。从学理层面,将第四次文代会作为一个研究视点,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本文借助179期大会简报、大会组织材料等为主的直接史料,以及大量的与会者回忆录、日记、个人传记,对第四次文代会(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的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还原和勾勒,力图展现出历史本来的“众生喧闹”景象。同时,本文还对大会蕴含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进行阐释和生发,寻求其对当下文艺管理工作的借鉴意义。本文共分: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前言主要包括研究缘起、学术综述、研究方法、创新点、难点以及内容简述。正文内容共分五章:第一章:第四次全国文代会召开的历史背景。该章节从两个部分着手:一,对第一次至三次全国文代会进行简要介绍,以讲明第四次文代会的历史制度由来;二,简要探析了文艺界面临的历史、现实和政策难题,以阐明第四次文代会召开的必要性及历史意义。第二章: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的筹备工作及召开简况。该部分共分两节:第一部分从文艺机构的重建、大会代表的产生及大会文件的起草等几个主题来探讨这次大会的筹备工作;第二部分则是这次大会召开全程的概览,主要包括大会党员代表会议、大会日程安排以及邓小平的大会《祝词》、周扬的主题报告等内容。第三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文艺发展的审视。该部分共分为两节:第一节,与会代表对建国后“十七年”时期文艺发展的讨论,包括对“‘十七年’时期的文艺路线”、“电影《武训传》批判运动”、“胡风事件”、“文艺界反右斗争”、“毛泽东‘两个批示’”等历史问题的探讨;第二节,对“文革”十年及“文革”结束以来文艺发展概况的讨论,包括“给大会的一封信”、“对‘歌颂与暴露’关系的讨论”、“如何看待社会上流行歌曲”、“对两部倾向性作品的讨论”等几个主题。第四章:大会代表对如何繁荣新时期文艺的思考和讨论。该部分共分为四节:文艺体制改革(改革现行文艺体制成为与会者共识,与会代表对“文艺体制改革”的思考,与会者对电影体制改革的热议);禁止横加干涉(“横加干涉”的表现及危害、造成“横加干涉”的原因、如何实现“禁止横加干涉”现象);加强文艺队伍建设(文艺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加强文艺队伍建设的措施);加强文艺工作的法制建设;加强对文艺遗产的抢救、整理和使用工作。第五章: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精神。该部分主要包括:主流媒体及文艺刊物的宣传和报道;《中共中央关于认真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精神的通知》的下发;剧本创作座谈会的召开。结语部分主要阐释了大会的历史意义、现实启示以及局限性。历史意义: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道路,促进了由革命文艺观到社会主义建设文艺观的更新,实现了中共文艺理论上的创新和发展,取得了对文艺队伍的重建及文艺机构恢复后的进一步调整。现实启示:文化政策制定过程中,要充分地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当社会上文化领域出现问题时,允许争鸣,并从政治方面进行必要的规劝和引导。历史局限性:由于大会上突出强调“团结”,一些问题未能得到充分议论,致使一些重大的历史问题诸如“胡风事件”,未能在这次大会上给以恰当的判定。
徐玉松[3](2016)在《中国当代文学范式的嬗变(1949-1985) ——基于第一次至第四次文代会的考察》文中认为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以下简称“文代会”)对当代文学的发生、发展、转型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第一次至第四次文代会,它宣喻党的文学方针政策,统一文学工作者的思想观念,建构或调整文学体制,规定文学创作与批评的理论方法,制定文学创作和研究的活动框架,规划了当代文学生产的方向。范式(paradigm)理论经由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Thomas Samuel Kuhn,1922-1996)提出,已广泛运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领域。本文运用库恩的范式理论,认为文学范式是文学观、文学体制和文学范例的总和,指特定时期一定范围内从事文学创作和研究的文学工作者所一致遵循的文学观念、理论原则、制度规范、话语类型和应用范例。本文认为:在共和国初期三十余年的当代文学发展史上,文代会的召开是构建中国当代文学范式的仪式,也是中国当代文学范式嬗变的标志性事件。中国当代文学的前四次文代会构建了三种形态的文学范式。第一次、第二次文代会构建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文学范式(1949-1956)。在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完成这段期间,新生的国家展开“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文学想象,按照苏联模式和解放区文艺运动经验,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方向,整合文学共同体,达成反映论文学观共识,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文学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原则,初步建立高度集中和组织化的文学体制,并以解放区文学为范例,工农兵美学由此崛起。第三次文代会构建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学范式(1956-1976)。1956年,国家正式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经由文学战线的斗争、摇摆,迟至1960年第三次文代会的召开,才完成文学范式的革命,由“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文学范式转向“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学范式。由于国内动荡的政治经济形势,直到“文革”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学范式才走向常规文学阶段,工具论文学观成了共同信仰,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取代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建立了专制化的文学体制,“样板文学”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学范例。第四次文代会构建了“新时期”文学范式(1976-1985)。随着专制文学时代的结束,政治与文学的关系得到重新认识,审美论文学观得以确立,文学体制日渐松动,文学创作和批评获得了相对独立性,文学题材、文学方法、人物类型等禁区被打破,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提倡与西方文学理论方法的引进并行不悖,文学范例日趋多元化,文学逐渐回归到自身的发展轨道。中国当代文学三种范式在文学观、文学体制、文学范例上存在明显差异,却又在文学资源、思想逻辑和活动框架上呈现了连续性。因为文学体制改革,1985年后,垄断地位的、统一的文学范式解体。不过,文学工作者根据各自的文学知识、文学观念和审美取向,形成新的文学共同体,从而产生新的文学范式。
武善增[4](2005)在《"文革"主流文学话语的生成》文中提出"文革"主流文学话语的生成,是对建国初基本话语规范的突破和发展,它经历了萌芽 期、萌芽后的阻遏期、萌芽后的发展期以及全面形成和定型期四个阶段。
王迪[5](2019)在《茅盾晚年生活研究 ——以《茅盾日记》为主体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茅盾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一直是文学界、史学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多年以来,文学界中关于茅盾的学术研究硕果累累,但是学界研究茅盾的文学成果多属于文化史的范畴。相对来说,学界对于茅盾的日常生活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建国后茅盾晚年的生活研究。所以研究茅盾晚年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直至茅盾一九八一年去世这段时期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对茅盾晚年的身体状况、家庭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等进行分析,以期发现社会政治环境对茅盾晚年日常生活所造成的影响。从茅盾的日记出发,将《茅盾日记》作为研究主体,对其进行思想、文化、社会和政治的综合考察,研究茅盾晚年的日常生活,解读隐藏在茅盾日记中茅盾在晚年的个人生活状况和社会生态变化,从新的角度研究茅盾。通过对茅盾晚年生活的研究可以发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直至茅盾去世期间,茅盾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对茅盾产生了包括身体和心理的巨大的影响,尤其是茅盾晚年的思想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些变化体现了特殊时代背景下知识分子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明哲保身与坚持社会责任感之间的矛盾。
王尧[6](2002)在《“文革”对“五四”及“现代文艺”的叙述与阐释》文中研究说明
王尧[7](2014)在《《中国当代文学:史料与回忆》前言与题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前言作为逐渐成熟的学科,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越来越重视文献的整理。三十多年前由茅盾、周扬、巴金等担任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苏州大学、复旦大学等联合编纂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有数十种之多,对当代文学史料建设起过推进作用。这些年来,陆续出版了林林总总的中国当代作家文集、文学大系、作家传记、论争集、文学活动编年、词典和其他工具书等。常见的有江曾培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王蒙、王元化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一九
周晓风[8](2003)在《新中国文艺政策与中国当代文学》文中提出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 ,是文学发展的自律与他律诸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 ,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制订的一系列文艺政策具有尤为突出的作用 ,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代文学的性质和方向 ,推动了当代文学的发展 ,而且也产生了诸多消极作用 ,影响了当代文学所能达到的历史水平。
薄一波[9](1993)在《文化领域的大批判》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薄一波同志新着《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的一篇。作者对“文化大革命”前夕开展的文化领域的大批判,作了系统的论述。征得作者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同意,本刊特予转载,以飨读者。
李卫国[10](2005)在《互动中的盘旋 ——“十七年”的读者与文学》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建国后“十七年”(1949——1966年)间各报刊关于文学问题的“读者来信”为主要研究材料,着重关注“十七年”间以否定性阅读为中心的读者与文学互动过程及其内涵,以此剖析主流意识形态掌控文学阅读的可能与局限。 根据话语特征,本文将“十七年”间的读者话语分为大众型读者话语、专业型读者话语、权力型读者话语三类。同时,本文根据社会角色将“十七年”间的读者分为大众型读者、专业型读者、权力型读者。但必须强调的是,读者的话语类型与社会角色并非一一对应,而是交叉混和关系。本文更多涉及各类读者对小说、诗歌等语言艺术的阅读情况。同时,当读者(严格地讲是观众)对戏剧、电影等表演艺术的反映仅仅与内容有关而不涉及灯光、舞美等专业领域时,笔者也会将其纳入研究范围。 论文的主体分三部分,另有序论和结语。 第一编包括三章内容。第一章“读者与文学互动关系的理想建构”,梳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讲话》等经典文本建构的读者文学互动的理想图景。第二章“读者与文学互动关系的初步实践”,侧重史实考辨,研究读者与文学互动的理想图景如何应用于实践。第三章“读者与文学互动关系及其初步实践的意义”,考察这个理想图景及其初步实践中显现的成绩以及暴露的问题。 第二编包括第四至第七章。第四章“‘十七年’间读者生成的话语空间”承上启下,主要梳理“十七年”间主流话语对读者与文学互动理想图景的调整以及文学界对这个理想图景的阐释。第五章至第七章依次论述三种读者话语的基本特征、发展脉络及其相互间的影响。 第三编是在前两编内容的基础上详细考察“十七年”间读者与文学互动的几种模式。第八章“1949—1957年的左支右绌”,作家的检讨和对读者的批评构成了这一阶段的特色景观。第九章“1958—1962年的秩序与权威”,研究分别由文学编辑和政治权威引领的两种读者与文学互动模式。第十章“1962—1966年的急转直下”,论述意识形态对阅读活动与读者话语的全面掌控。 本文认为,邓小平同志于1979年发表的《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乃是对读者与文学互动理想图景的新推进。
二、关于文学艺术的两个批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文学艺术的两个批示(论文提纲范文)
(1)“十七年文学”:红线黑线有异,实行专政则一——一九七六—一九七八年文艺界的“拨乱反正”(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2)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难点 |
第一章 第四次全国文代会召开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第一至三次全国文代会的召开 |
一、“大会师”:第一次全国文代会 |
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方法的确立:第二次全国文代会 |
三、“批资反修”:第三次全国文代会 |
第二节 文艺界面临的历史、现实及政策问题 |
一、历史遗留问题十分深重 |
二、出现了新的思想混乱状况 |
三、文艺政策亟需进一步调整 |
第二章 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的筹备及召开 |
第一节 大会的筹备工作 |
一、筹备工作的起步 |
二、大会代表的产生 |
三、主题报告的准备工作 |
第二节 大会召开简况 |
一、党员代表会议 |
二、大会日程概览 |
三、邓小平的《祝辞》 |
四、周扬做主题报告 |
第三章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文艺发展的审视 |
第一节 对“十七年”时期文艺发展的探究 |
一、“十七年”时期文艺路线的判定问题 |
二、对《武训传》批判运动及“胡风事件”的讨论 |
三、对“反右”斗争及毛泽东“两个批示”问题的争论 |
第二节 如何看待“文革”十年及结束以来文艺发展 |
一、给大会的一封信 |
二、对“歌颂与暴露”关系的讨论 |
三、社会上流行歌曲引起的争议 |
四、对《“歌德”与“缺德”》处理方式的不同意见 |
五、对两部有倾向性问题作品的辩论 |
第四章 对繁荣新时期文艺措施的探讨 |
第一节 改革现行文艺体制 |
一、对文艺体制进行改革成为共识 |
二、“文艺体制改革”的三个方面 |
三、讨论“焦点”:电影体制改革 |
第二节 禁止对文艺工作横加干涉 |
一、“横加干涉”的表现及危害 |
二、造成“横加干涉”的原因探析 |
三、如何实现“禁止横加干涉” |
第三节 加强文艺队伍建设 |
一、文艺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 |
二、加强文艺队伍建设的措施 |
第四节 繁荣新时期文艺的其他建议 |
一、加强文艺工作的法制建设 |
二、加强文艺遗产抢救、保护工作 |
第五章 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精神” |
第一节 主流媒体及文艺刊物的宣传 |
第二节 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精神的通知下发 |
第三节 剧本创作座谈会的召开 |
结语: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的历史意义、现实启示及局限性 |
一、历史意义 |
(一)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道路 |
(二)实现了中共文艺观的更新 |
(三)推动了中共文艺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
(四)实现了文艺队伍、文艺机构的重建和调整 |
二、现实启示 |
(一) 以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方式来推动文化政策的制定、调整工作 |
(二) 以允许争鸣和政治引导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文化领域中的现实问题 |
三、局限性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一、出版文献类 |
二、内部资料类 |
三、个人着作类 |
四、学术期刊类 |
五、报纸杂志类 |
六、网络材料类 |
后记 |
(3)中国当代文学范式的嬗变(1949-1985) ——基于第一次至第四次文代会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现状 |
一、文代会研究现状 |
二、当代文学范式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范式理论的提出与内涵 |
二、范式理论的基本概念 |
三、文学范式的结构与功能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意义与创新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意义与创新 |
第一章 文代会与当代文学范式的嬗变 |
第一节 文代会与当代文学范式的形塑 |
一、文学观的统一 |
二、文学体制的建构 |
三、文学范例的塑造 |
第二节 文代会与当代文学范式的形态 |
一、重新认识当代文学史分期 |
二、当代文学范式的延宕特征 |
三、当代文学范式的三种形态 |
第三节 文代会与当代文学范式的革命 |
一、革命的原因:反常现象和危机 |
二、革命的表征:文代会的召开 |
三、革命的完成:嬗变与进步 |
第二章“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文学范式 |
第一节 新想象:国家文学的设计 |
一、建国前的文学观论争 |
二、反映论文学观的确立 |
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的提倡 |
四、文学共同体的构成 |
第二节 新体制:文学体制的初建 |
一、文学机构的建立 |
二、文学期刊的管理 |
三、文学批评的法则 |
第三节 新美学:工农兵文学的崛起 |
一、工农兵文学的范例培植 |
二、工农兵文学的话语编码 |
三、工农兵文学的话语类型 |
第三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学范式 |
第一节 新道路:社会主义文学道路的探索 |
一、工具论文学观的形成 |
二、走向常规文学的曲折历程 |
三、工农兵创作主体的涌现 |
第二节 新机制:文学体制的专制化 |
一、文学机构的专制 |
二、文学期刊的专制 |
三、文学批评的专制 |
第三节 新风格:样板文学的突起 |
一、样板文学的范例变迁 |
二、样板文学的话语编码 |
三、样板文学的话语类型 |
第四章“新时期”文学范式 |
第一节 新认识:改革时期的文学想象 |
一、文学思潮解放的潮汐 |
二、审美论文学观的形成 |
三、革命现实主义的提倡 |
四、文学共同体的分裂 |
第二节 新状态:文学体制的重建 |
一、文学机构的民主管理 |
二、文学期刊的自主管理 |
三、文学批评的审美转换 |
第三节 新征程:走向多元的新时期文学 |
一、新时期文学的多元范例 |
二、新时期文学的话语原则 |
三、新时期文学的话语类型 |
第五章 当代文学范式嬗变的辨识 |
第一节 范式的边界与阻抗 |
一、范式的边界 |
二、短暂的反复 |
三、主流与支流 |
第二节 范式的断裂与承续 |
一、范式的区隔 |
二、范式的承续 |
三、革命与进步 |
第三节 范式的解体与新生 |
一、解体的原因 |
二、危机的呈现 |
三、范式的再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茅盾晚年生活研究 ——以《茅盾日记》为主体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茅盾晚年的家庭生活 |
第一节 衣食住行 |
一、简单的居住环境 |
二、朴素的饮食习惯 |
三、节俭的日常生活 |
四、晚年的独居生活 |
第二节 茅盾与家人 |
一、携手一生的夫妻 |
二、固执的父亲形象 |
三、对孙辈非凡宠爱 |
第二章 茅盾晚年的身体疾病与治疗 |
第一节 严重的失眠症 |
第二节 多病缠身痛苦不堪 |
一、常年累积的眼疾 |
二、无休止的肠胃病 |
三、旧疾未除又添新病 |
第三节 身心俱疲的晚年 |
第三章 茅盾晚年的精神文化生活 |
第一节 对电影的狂热爱好 |
第二节 对文学作品的评价 |
第三节 对青年作家的提携 |
第四章 茅盾晚年的政治生活 |
第一节 从文化部长到政协副主席 |
一、导火索——大连会议 |
二、“两个批示”的下达 |
三、被靠边审查 |
第二节 历史的证人 |
一、破“四旧”与抄家风 |
二、孙女参加大串联 |
三、亲友的相继离世 |
四、书写别样“文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文革”对“五四”及“现代文艺”的叙述与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五四”与“文革”的“五四” |
青年节:红卫兵与“五四” |
鲁迅是如何“介入”“文革”的 |
北京大学:“五四”与“文革” |
作为纪念“五四”的“批孔” |
解释“现代文艺”的基本思路 |
变与不变:断裂中的两个问题 |
“大批判”与“无作者文本” |
知识分子与“文革”主流话语 |
知识分子在“民间” |
(7)《中国当代文学:史料与回忆》前言与题解(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上卷题解 |
关于文代会 |
新的人民的文艺 |
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 (存目) |
继往开来, 繁荣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艺 (存目) |
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学在阔步前进 (存目) |
关于方针政策 |
一九五○年全国文化艺术工作报告与一九五一年计划要点 |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文艺干部整风学习的报告 |
中国作家协会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的工作纲要———中国作家协会第二次理事会会议 (扩大) 通过 |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一九五六年五月二十六日在怀仁堂的讲话 |
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 |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 (存目) |
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 |
关于当前文学艺术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 (草案) |
中央关于加强文艺战线的指示 |
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 (存目) |
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
关于文艺运动 |
编导《武训传》记 |
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 (存目) |
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 (存目) |
关于几个理论性问题的说明材料 (节选) |
中国作协党组关于批判胡风文艺思想的报告 |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团、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联席扩大会议决议 |
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 |
“再批判”按语 (存目) |
《文艺报》编者 |
一九八一年批判《苦恋》的前前后后 |
关于创作方法 |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中国文学前进的道路 |
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 |
各报刊关于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问题的讨论 (综述) |
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的斗争是文艺历史发展的规律 |
搞好“三结合”, 坚持“三过硬”, 创作更多好的作品 |
关于人情、人性、人道主义 |
论人情 |
论“文学是人学” |
关于马克思主义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 (存目) |
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 (存目) |
关于京剧革命 |
文化战线上的一个大革命 |
谈京剧革命———一九六四年七月在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人员的座谈会上的讲话 |
让文艺舞台永远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阵地 |
京剧革命十年 |
关于“文革” |
关于文学艺术的两个批示 (存目) |
《文艺报》资料室 |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
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 |
评“三家村” (存目) |
评反革命两面派周扬 |
关于电影《创业》的批示 (存目) |
为林彪、“四人帮”迫害逝世和身后遭受诬陷的作家、艺术家们致哀 |
驳“文艺黑线”论 |
关于“新诗潮” |
致读者 |
在新的崛起面前 |
令人气闷的“朦胧” |
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 |
崛起的诗群 |
关于“现代派” |
现代化与现代派 |
关于“现代派”的通信 |
关于“寻根文学” |
文学的“根” |
文化制约着人类 |
关于“女性写作” |
黑夜的意识 |
关于理论和批评 |
十年来文学理论和批评上的一个小问题 |
为文艺正名 |
要不要制订“文艺法” |
关于“重写文学史”专栏的对话 |
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
论文学的主体性 |
论新时期文学的“向内转” |
文学:失却轰动效应之后 |
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 |
关于文学创作 |
文学十年历程 |
《红旗歌谣》编者的话 |
题材问题 |
在大连“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
《伤痕》也触动了文艺创作的伤痕! |
“中国潮”报告文学征文百家期刊联名征文启事 |
“新写实小说大联展”卷首语 |
断裂:一份问卷和五十六份答卷 |
下卷题解 |
我所知道的中央文献研究所和所长丁玲 |
随江青参加武训历史调查 |
零零碎碎的记忆 |
斗争经过 |
筹建中国作家协会 |
四十年间半部书 (节选) |
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案件 |
我写《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的由来 |
不该发生的故事 |
在颐年堂听毛泽东谈“双百方针” |
我和“三家村” |
难忘的广州会议 |
大连会议·中间人物·刘志丹 |
《二月提纲》和东湖之行 |
《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产生前后 |
中国作协“文化大革命”的历程 |
十七年文艺战线的一些大事 |
一九七○-一九七八年北京的地下诗坛 |
文艺界真理标准大讨论 |
春花秋月系相思 |
批判《苦恋》前后琐忆 |
为周扬起草文章始末 |
马克思百年祭 |
人与事:我所亲历的八十年代《诗刊》 |
有关“杭州会议”的前后 |
(10)互动中的盘旋 ——“十七年”的读者与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英文摘要) |
序论 |
第一编 原型论 延安文学中的读者与文学互动 |
第一章 读者与文学互动关系的理想建构 |
第一节:读者与文学互动的理想图景 |
第二节:政治组织文化向文学场域的渗透 |
第三节:读者与文学互动图景的创新意义 |
第二章 读者与文学互动关系的初步实践 |
第一节:批判《三八节有感》和《野百合花》 |
第二节:《白毛女》的创作与评议 |
第三节:群众创作 |
第三章 读者与文学互动关系及其初步实践的意义 |
第一节:读者与文学互动理想图景的理论贡献 |
第二节:读者与文学互动理想图景的理论缺口 |
第二编 读者论 “十七年”间的读者话语 |
第四章 “十七年”间读者生成的话语空间 |
第一节:从七届二中全会到第一次文代会 |
第二节:主流话语对读者与文学互动理想图景的微调 |
第三节:专业人士对读者与文学互动理想图景的阐释 |
第五章 “十七年”间的大众型读者话语 |
第一节:大众型读者话语的常识意义 |
第二节:大众型读者话语的实用主义倾向 |
第三节:大众型读者话语被掌控的可能与局限 |
第六章 “十七年”间的权力型读者话语 |
第一节:权力型读者话语的内部张力 |
第二节:权力型读者话语的教条主义倾向 |
第三节:权力型读者话语的权威性 |
第七章 “十七年”间的专业型读者话语 |
第一节:专业型与大众型读者话语的互动 |
第二节:专业型与权力型读者话语的互动 |
第三节:读者话语研究的意义 |
第三编 互动论 “十七年”间读者与文学的互动 |
第八章 1949-1957年的左支右绌 |
第一节:1949-1954年的作家检讨书 |
第二节:1955-1957年对读者的批判 |
第三节:小结 |
第九章 1958-1962年的秩序与权威 |
第一节:秩序化的读者与文学互动模式 |
第二节:权威化的读者与文学互动模式 |
第三节:小结 |
第十章 1962-1966年的急转直下 |
第一节:意识形态对阅读活动的掌控 |
第二节:意识形态对读者话语的掌控 |
第三节: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四、关于文学艺术的两个批示(论文参考文献)
- [1]“十七年文学”:红线黑线有异,实行专政则一——一九七六—一九七八年文艺界的“拨乱反正”[J]. 王彬彬. 当代作家评论, 2012(06)
- [2]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研究[D]. 王广锋.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3]中国当代文学范式的嬗变(1949-1985) ——基于第一次至第四次文代会的考察[D]. 徐玉松. 苏州大学, 2016(08)
- [4]"文革"主流文学话语的生成[J]. 武善增.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 [5]茅盾晚年生活研究 ——以《茅盾日记》为主体的考察[D]. 王迪. 三峡大学, 2019(03)
- [6]“文革”对“五四”及“现代文艺”的叙述与阐释[J]. 王尧. 当代作家评论, 2002(01)
- [7]《中国当代文学:史料与回忆》前言与题解[J]. 王尧. 东吴学术, 2014(01)
- [8]新中国文艺政策与中国当代文学[J]. 周晓风.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2)
- [9]文化领域的大批判[J]. 薄一波. 中共党史研究, 1993(04)
- [10]互动中的盘旋 ——“十七年”的读者与文学[D]. 李卫国. 复旦大学, 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