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工会图书馆在企业中的职能(论文文献综述)
李恒[1](2021)在《中共对九江市旧工会接管工作研究(1949-1950)》文中认为
杨铮[2](2021)在《XX市总工会参与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作用研究》文中认为劳动关系是社会最为基础的关系之一,而和谐的劳动关系有利于社会发展,也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重点强调工会应该在协调劳动关系的时候发挥更大作用,更好的代表劳动者的利益,与企业协商,保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目前XX市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对于XX市总工会来说,只有有效把握企业劳资关系变化以及特征,才能有效解决企业内部劳动关系不协调问题,切实维护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推动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本文以XX市总工会为例,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对市总工会参与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作用进行了研究。首先,借助知网、图书馆等渠道,对工会推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相关研究结论进行归纳和总结,同时对工会推进和谐劳动关系所涉及到的新公共服务理论、公平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其次,基于目前XX市总工会基本情况以及工作开展情况,采用调查问卷方式,通过对XX市职工的随机访问,获取受访者的年龄、行业、性别等基本信息,也针对和谐劳动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设计,并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通过资料收集和问卷调查,从XX市总会参与基层活动较少,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作用不弱、监督管理能力不足、教育引导形式单一等方面,对XX市总工会在构建企业和谐稳定劳动关系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深入研究。通过分析,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法律赋予工会的监督与维权职能刚性不足、工会公共服务能力缺少联动与长效机制、工会自身能力制约协调作用发挥以及工会参与社会化协作的意识不足等。最后,从协调党政部门对工会工作的支持、推动总工会工作机制创新,加强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维护职工队伍的和谐稳定以及结合地区实际,发挥教育引导作用等方面,对XX市总工会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本文通过探讨XX市总工会参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以期能够进一步发挥和完善XX市总工会职能,进而为推动XX市的和谐劳动关系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晋江艳[3](2021)在《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文中认为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中国人民的社会保障实践持续了上千年,且随着社会发展,保障对象逐步扩大,保障措施日益多样,保障思想不断丰富,但严格来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始终没有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1949至1956年,较全国其他地区,东北地区经济基础较好,重工业相对发达,加上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处于战争前沿,优抚安置任务异常艰巨,促使社会保障事业迅速发展,建立了包括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在内的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之后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研究这一时期东北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丰富东北地区党史研究和完善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一定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重点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计量史学法,分六部分对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进行全面分析。作为文章的起点,第1章遵循党史研究基本思路,介绍了选题背景,说明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重点整理和介绍了国内外研究成果,认为到目前为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保障的研究已硕果累累,但关于东北地区的研究尚有不足,仍有一定的研究空间。任何实践都不是空中楼阁。研究社会保障,首先要追根溯源,探究其实践基础。1949至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开展的社会保障实践具有坚实的理论、历史和现实基础,三者缺一不可。第2章和第3章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认为这一时期东北地区党组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保障思想)为指导,受中国传统社会保障思想影响,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尤其是东北解放区的社会保障实践基础上,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形势,建设国家重工业基地、开展农业合作化的经济计划以及抗美援朝战争形势,在学习借鉴苏联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情况下,领导人民创建了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亟需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同时也具备了建立社会保障的条件。第4章和第5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始终没有明确提出“社会保障”概念,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完善,但无论是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还是社会优抚工作都已经开展起来。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相对系统的组织机构体系、广泛的社会动员以及以政府、社会和内部机构为主体的监督机制搭建了一个社会保障体系。第4章重点介绍了这一内容,即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在这一制度框架下,东北各地竭尽所能救济灾民、贫民和朝鲜战灾孤儿,收容改造旧社会遗留的娼妓和游民;重点在企业中建立劳动保险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福利,为社会上的孤寡老人、孤儿、残疾人以及精神病人建立民政福利;优待军烈属和革命残废军人,褒扬抚恤革命英烈,妥善安置回乡转业人员等,丰富的内容使社会保障由简单的制度构建层面跨越到充实的制度实践层面。第5章则重点介绍了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在充分认识制度结构和实践内容的基础上,第6章进一步提升,重点分析了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认为其对政治建设而言,通过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巩固了新生政权;对于经济建设而言,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进而促进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对于军事活动而言,激发了群众参军参战的热情,为抗美援朝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对社会保障制度本身而言,构建了社保制度的基本框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结合当前东北地区的社会保障现状,以史鉴今,提出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确保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坚持群众观点,反对官僚主义作风;坚持自力更生,克服“等靠要”思想。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总体来说,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实践是成功的,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稳定性和和可持续性不足。因此,对于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实践,本文采取在总体肯定的基础上加以批判借鉴的态度。
周会红[4](2021)在《F公司劳资关系改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产业结构动态调整和产业层次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劳资关系的管理对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保证、员工队伍稳定、客户关系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F公司系非公有制企业,所属行业为电子制造业,其劳资关系有一定的独特性。目前,F公司处于转型升级时期,股东要求利润回报,客户要求高质量产品。在双重资本力量控制下,劳动者要求体面劳动,主动运用法律维权。公司劳动争议案件增多,劳动力成本增加明显,劳资关系矛盾和冲突日益常态化。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社会比较理论和心理契约理论,在借鉴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使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结合公司实际,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从公司劳资关系的现状入手,发现存在企业高层的劳资关系改善意识相对滞后、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形式重于内容、劳资关系体系不够健全、劳动者对公司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成因分析,其中企业对劳动者的人文关怀不深、劳资关系制度执行不到位、劳资关系专业人才缺乏、企业用工制度导致劳资关系不稳定等是劳资关系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优化改进劳资关系管理标准、建立劳资关系改善体系、加强专业化高素质人才提升建设等对策,实现劳资关系的改善实施与保障。本研究有助于公司员工维护合法权益,有助于企业稳定发展,有助于劳资关系的改善与和谐,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童颖[5](2021)在《列宁建设苏维埃民主的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民主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列宁建设苏维埃民主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重要组成部分。1917年十月革命前夕及革命胜利后,列宁围绕着无产阶级国家政权要实现什么样的民主以及如何实现无产阶级民主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列宁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基础上,根据苏俄的国际政治形势和本国国情,逐渐形成和发展了苏维埃民主思想。纵观列宁的苏维埃民主思想,它有一个由“理想化民主”向“现实民主”的转变过程,即由建立巴黎公社式的民主向建设苏维埃民主的思想转变。十月革命前后,列宁主张在苏维埃俄国建立巴黎公社式的民主制度,即由工农群众直接管理和监督国家、直接选举和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并将其付诸了实践。然而,列宁在领导苏维埃民主制度建设的实践中认识到,由于苏俄工农群众整体的文化水平和政治素质不高等现实因素的制约,巴黎公社的民主原则在苏维埃俄国难以实施。经历国内战争以后,列宁民主思想发生了转变和升华,形成了符合俄国现实需要的、合理可行的苏维埃民主思想。列宁建设苏维埃民主思想转变的主要内容包括:由人民群众“直接掌握国家政权机关”转向党代表人民管理国家机关;由工人群众直接管理企业转向国家机关代表工人来管理企业;由人民直接监督公职人员转向党的监督、人民监督、法律监督公职人员相结合。思想的转变表明列宁对俄国民主发展道路的认识不断深化。本文紧扣列宁经典文献,不仅梳理了列宁苏维埃民主思想的转变,还重点阐释了1920年国内战争结束以后,列宁关于建设适合俄国国情和现实需要的苏维埃民主思想。这一时期,列宁就如何建设和巩固苏维埃民主的问题,提出以下思想主张:一是建设苏维埃民主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即共产党通过工会、苏维埃组织和非党工农代表会议实现无产阶级民主;二是建设苏维埃民主必须提高国家机构的管理能力,同时必须反对官僚主义;三是建设苏维埃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即制定苏维埃宪法以巩固苏维埃民主、制定符合广大人民群众要求和希望的法律、依靠法律机关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等。以上三个方面是列宁民主思想转变后的主要内容和实践探索。列宁关于苏维埃民主问题的许多论述和实践探索,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民主的思想,也指导和促进了苏维埃俄国民主建设的进程,并为以后其他国家建设民主制度提供了理论借鉴。现今而言,研究列宁苏维埃民主思想对当代中国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赵洪[6](2021)在《工会图书馆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以工会图书馆管理现状引入本研究论点,简述工会图书馆现代化建设困局;从馆藏图书、管理人员、管理意识、管理制度题、工会图书馆定位、工会图书馆管理创新能力入手,梳理工会图书馆管理存在的问题;基于工会图书馆管理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工会图书馆管理措施,旨在提高工会图书馆管理水平。
黄岑玥[7](2020)在《20世纪50年代国营企业职工福利制度的调整与探索》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国营企业在提高职工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产生了福利经费超支和浪费等问题。为更好地将改善福利与发展生产相结合,20世纪50年代,党和政府探索并尝试了规范福利开支、鼓励职工自办福利等方式,不断推动职工福利从国家"包下来"转向国家、企业、职工合理分担的模式。在探索过程中,党和政府始终坚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职工生活的方针,指导国营企业及时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偏向,保证了国营企业职工福利制度调整工作的顺利开展。
沈莉亚[8](2020)在《昆山市工会开展企业劳动用工风险评估工作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劳动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职工群众维权意识逐步提升,同时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社会改革不断深入,劳资矛盾层出不穷,我国每年的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居高不下,这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构成了一定挑战。工会作为工人阶级群众组织,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是其基本职责。在新形势下,工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维权观,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发挥出作用。本文所涉及企业劳动用工风险评估是工会履行劳动法律监督职能的创新手段,是工会维权的具体体现,本文主要以昆山市工会开展企业劳动用工风险评估工作为研究对象。本文通过文献分析、访谈分析、问卷分析等研究方法,对2012年以来,昆山市工会开展企业劳动用工风险评估工作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归纳出以下几个存在的问题:一是风险评估成效不明显,二是企业和职工支持率有待提高,三是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相关机制有待健全。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层面,一是工会自身层面,工会独立性不强、人力资源短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队伍专业性不够;二是企业层面,法律意识有待提升、对工会职能认识片面;三是职工层面,维权意识有待提高、对工会维权不信任;四是体制机制层面,工会维权职能缺少法律保障、评估结果落实缺乏联动机制保障。最后本文提出了工会在开展企业劳动用工风险评估工作时的优化建议:一是自身层面,增强工会工作自主性,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二是企业职工层面,加强工会正面宣传,提高职工技能素质;三是方法层面,坚持党建带工建,提升评估体系针对性,寻求与社会组织合作;四是体制机制层面,建立工会源头参与机制,健全企业民主管理机制,完善劳动法律法规协商监督机制。本文研究中涉及的企业劳动用工风险评估工作,是昆山市工会创新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的重要举措,在全国尚属首例,对此项工作的开展、落实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邹耀基[9](2020)在《领导工人作主人:新中国国有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生成》文中指出
冯慧敏[10](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工会维权中的集体协商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劳资关系问题日益突出,引发了许多深层次矛盾,对社会稳定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集体协商是企业与其员工之间通过合作和博弈的方式进行利益分割、利益共享的制度。平等且运行顺畅的集体协商制度不仅可以改善成果分享机制,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还有利于维持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从而达到双赢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在政府和工会的推动下,集体协商已迅速发展为减少劳资冲突,缓解劳资矛盾的重要机制。但是,在集体协商制度具体运行中,集体协商过程形式化问题严重,集体合同条款千篇一律,这些问题导致工会和集体协商制度没有发挥出实际的效用,相关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首先研究了工会维权和集体协商之间的关系,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工人逐渐形成比较成熟的权利观,工人的抗争逐渐变为理性的的集体行动,工会作为工人的权益代表需要积极开展维权职能,代表工人进行集体谈判和协商,通过集体的力量实现利益诉求。其次,文章对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协商制度的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描述了工会维权中集体协商的发展现状,分析并厘清了集体协商制度现存的主要问题。再次,文章分析了工会维权过程中集体协商各参与主体的行为,寻找其背后的动机并分析其议价能力,梳理哪些因素可能影响集体协商制度的运行效率,并在协商民主理论视角下对集体协商过程进行了论述,着重分析了集体协商所具有的阶段性和一般集体协商过程的特点。最后,针对工会维权中集体协商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条建议:第一,完善工会维权集体协商主体的参与机制;第二,内外结合,构建工会维权集体协商的制度保障;第三,培育工会维权集体协商的实施环境。近些年,集体协商的优势越来越凸显出来,面对具体运行中的相关问题,各级政府和工会应该加强调研,总结典型案例,详细分析集体协商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积极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活动完善集体协商的制度运行。
二、论工会图书馆在企业中的职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工会图书馆在企业中的职能(论文提纲范文)
(2)XX市总工会参与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主要内容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核心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工会的含义及职责 |
二、和谐劳动关系的含义及评判标准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二、公平理论 |
三、协同治理理论 |
第三节 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作用的发挥 |
一、协调劳资纠纷的纽带作用 |
二、疏缓职工情绪的宣传作用 |
三、提高职工素质的引导作用 |
四、维护职工利益的帮扶作用 |
第三章 XX市总工会推动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现状 |
第一节 XX市总工会基本情况及劳动关系现状 |
一、XX市总工会基本情况 |
二、XX市企业劳动关系现状 |
第二节 XX市总工会与企业工会关系 |
一、统筹企业工会形成服务职工格局 |
二、提升企业工会维护职工权益能力 |
三、指导企业工会构建帮扶职工网络 |
四、协助企业工会深化工会体制改革 |
第三节 XX市总工会参与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协调作用实践 |
一、指导企业实施工资集体协商机制 |
二、关注重点行业和企业的劳动关系管理 |
三、为企业职工开展法律援助服务 |
四、搭建职工维权网络服务平台 |
第四节 XX市总工会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问卷调查 |
一、问卷设计与发放 |
二、问卷统计分析 |
第四章 XX市总工会在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XX市总工会在参与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
一、参与企业内部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作用偏低 |
二、监督及协调机制不完善 |
三、教育引导作用发挥不够 |
第二节 XX市总工会在参与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法律赋予工会的监督与维权职能刚性不足 |
二、工会公共服务能力缺少联动与长效机制 |
三、工会自身能力制约协调作用发挥 |
四、工会参与社会化协作的意识不足 |
第五章 XX市总工会推动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议 |
第一节 协调党政部门对工会工作的支持 |
一、提高政府职能部门对劳动关系的宏观调控能力 |
二、明确工会的职责定位 |
三、强化劳动执法及监督力度 |
四、加大各级政府对工会能力建设投入 |
第二节 推动总工会工作机制创新,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 |
一、发挥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的作用 |
二、创新集体协商模式 |
三、完善各项法律服务调节机制 |
第三节 加强XX市总工会基础建设,维护职工队伍的和谐稳定 |
一、确立XX市总工会的独立地位 |
二、强化组织建设拓展覆盖面 |
三、推动干部队伍职业化建设 |
四、重视网络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 |
第四节 结合地区实际,发挥教育引导作用 |
一、提高企业经营者和职工队伍的素质 |
二、培育先进的企业文化价值观 |
三、畅通私企职工诉求表达渠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3)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保障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 |
2.1.2 列宁的社会保障思想 |
2.2 中国的社会保障思想 |
2.2.1 中国传统的社会保障思想 |
2.2.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主要领导人的社会保障思想 |
第3章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 |
3.1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历史基础 |
3.1.1 革命根据地的社会保障 |
3.1.2 抗日根据地的社会保障 |
3.1.3 解放区的社会保障 |
3.2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现实基础 |
3.2.1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
3.2.2 农业合作化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民经济的发展 |
3.2.3 处于抗美援朝战争前沿 |
3.2.4 苏联社会保障制度及其示范效应 |
第4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及其运行机制 |
4.1 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 |
4.1.1 社会救济的资金来源 |
4.1.2 社会保险的资金来源 |
4.1.3 社会福利的资金来源 |
4.1.4 社会优抚的资金来源 |
4.2 社会保障的组织机构 |
4.2.1 政府机构 |
4.2.2 社会团体 |
4.2.3 企业内部机构 |
4.3 社会保障制度的动员与监督 |
4.3.1 社会保障中的社会动员 |
4.3.2 对社会保障工作的监督 |
第5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
5.1 社会救济 |
5.1.1 灾害救济 |
5.1.2 贫民救济 |
5.1.3 娼妓游民收容改造 |
5.1.4 朝鲜战灾孤儿救济 |
5.2 社会保险 |
5.2.1 养老保险 |
5.2.2 医疗保险 |
5.2.3 伤残保险 |
5.2.4 生育保险 |
5.2.5 优异贡献待遇 |
5.3 社会福利 |
5.3.1 民政福利 |
5.3.2 职工福利 |
5.4 社会优抚 |
5.4.1 优待补助 |
5.4.2 褒扬抚恤 |
5.4.3 安置复员军人 |
第6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及启示 |
6.1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 |
6.1.1 增强了人们对新生政权的认同,提高了党的执政合法性 |
6.1.2 提高了劳动者积极性,促进东北工业迅速发展 |
6.1.3 激发了群众支前热情和军人士气,保障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
6.1.4 构建了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框架,为新中国社会保障奠定了基础 |
6.2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启示 |
6.2.1 坚持实事求是,确保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
6.2.2 坚持群众路线,反对官僚主义作风 |
6.2.3 坚持自力更生,克服“等靠要”思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
致谢 |
(4)F公司劳资关系改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一、国外研究概况 |
二、国内研究概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创新点 |
第二章 基础理论 |
第一节 劳资关系理论 |
一、理论内涵 |
二、理论特点 |
第二节 其它理论 |
一、公平理论 |
二、心理契约理论 |
第三章 F公司劳资关系概况 |
第一节 劳资关系概况 |
一、公司情况及简介 |
二、劳资关系情况 |
二、区域差异情况 |
第二节 劳资关系管理的体制机制 |
一、劳资关系管理体制 |
二、劳资关系管理机制 |
第三节 劳资关系管理的基本做法 |
一、基本做法 |
二、改善目的 |
第四章 F公司劳资关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一节 劳资关系存在的问题 |
一、企业高层劳资关系改善意识相对滞后 |
二、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形式重于内容 |
三、劳资关系管理制度体系不够健全 |
四、部分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 |
第二节 F公司劳资关系问题成因分析 |
一、企业对劳动者人文关怀不深 |
二、劳资关系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 |
三、劳资关系管理专业人才缺乏 |
四、多种用工制度易导致劳资关系不稳 |
第五章 F公司劳资关系改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加强文化建设提升企业高层改善意识 |
一、塑造平等互利合作文化 |
二、加强人文关怀改善工作生活环境 |
三、提升企业高层素质加强改善意识 |
第二节 贯彻法律法规制度夯实集体合同内容 |
一、贯彻好法律法规相关制度 |
二、处理好员工申诉和劳动争议 |
三、夯实好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内容 |
第三节 健全劳资关系管理改善体系 |
一、优化改进劳资关系管理标准 |
二、健全劳资关系管理制度体系 |
三、改进劳动规章制度建设 |
第四节 加强专业化人才提升增强认同归属 |
一、构建劳资关系管理人才梯队 |
二、建设互联互通平台达成高效沟通 |
三、加强专业化高素质人才提升认同归属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列宁建设苏维埃民主的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相关概念释义 |
(一)苏维埃和苏维埃民主 |
(二)巴黎公社原则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列宁建设苏维埃民主思想形成的背景 |
一、列宁建设苏维埃民主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必须建立自己的民主制度的思想 |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巴黎公社选举制和监督制的论述 |
(三)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建立无产阶级国家机关的思想 |
(四)马克思恩格斯反对官僚特权的思想 |
二、列宁建设苏维埃民主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一)俄国工人阶级在革命实践中创造了苏维埃 |
(二)二月革命至十月革命前夕俄国面临的形势 |
(三)考茨基等第二国际思想家反对苏维埃政权 |
(四)十月革命后苏俄国内出现极端民主化现象 |
第二章 十月革命前后列宁关于建立巴黎公社式民主的思想 |
一、工农群众“直接掌握国家政权机关” |
(一)由工农群众直接组织苏维埃政权机关 |
(二)由人民直接选举和监督苏维埃的一切公职人员 |
(三)由人民群众直接“履行立法和管理国家的职能” |
二、工农群众直接“管理国家和监督国家经济” |
(一)由工人群众“计算和监督”企业的生产和分配 |
(二)由农民代表苏维埃监督土地和粮食的分配 |
三、工农群众直接管理国家社会事务 |
(一)由人民普遍武装来“维持国家秩序” |
(二)由工农群众直接管理社会事务 |
第三章 国内战争时期列宁转向建设苏维埃民主的思想 |
一、列宁民主建设思想转变的原因 |
(一)认识到巴黎公社式民主的政治构想与苏俄现实之间的矛盾 |
(二)认识到无产阶级民主建设的渐进性和长期性 |
(三)认识到无产阶级政党在民主建设中的作用 |
二、列宁民主建设思想转变的主要内容 |
(一)由人民直接掌握国家机关向党代表人民管理国家机关的思想转变 |
(二)由工人直接管理企业向国家管理企业的思想转变 |
(三)由人民直接监督公职人员向党、人民和法律监督相结合的思想转变 |
第四章 建设苏维埃民主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
一、俄国共产党是实现苏维埃民主的领导力量 |
(一)布尔什维克党是建立苏维埃政权的领导力量 |
(二)实现苏维埃民主是俄国共产党的重要任务 |
二、共产党通过工会加强苏维埃民主建设 |
(一)工会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无产阶级群众组织 |
(二)通过工会教育和引导人民群众管理国家 |
(三)通过工会肃清旧民主制的思想残余 |
三、共产党通过苏维埃组织建设无产阶级民主 |
(一)苏维埃是体现无产阶级民主的组织形式 |
(二)通过苏维埃组织执行民主管理的政策 |
(三)通过苏维埃组织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
四、共产党通过非党工农代表会议实现无产阶级民主 |
(一)非党工农代表会议是党联系群众的一种方法 |
(二)非党工农代表会议选举代表来监督和管理国家 |
第五章 建设苏维埃民主必须加强国家机构建设 |
一、建设苏维埃民主必须加强国家机构建设 |
(一)苏维埃国家机关“在很大程度上是旧事物的残余” |
(二)“建立社会主义的、苏维埃的机关”有助于巩固苏维埃民主 |
二、加强苏维埃国家机关建设要求克服官僚主义作风 |
(一)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国家机关必须清除一切官僚主义” |
(二)借助工农群众的力量,反对官僚主义 |
(三)改革国家机关的工作制度,克服形式主义作风 |
三、苏维埃国家机关要加强文化建设 |
(一)文化建设是无产阶级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保障 |
(二)肃清“官僚或农奴制等等文化”影响,强化公职人员的公仆意识 |
(三)提高公职人员的文化水平,增强国家机构的管理能力 |
第六章 建设苏维埃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
一、制定苏维埃国家宪法以巩固苏维埃民主 |
(一)苏维埃宪法是巩固无产阶级政权的根本保障 |
(二)苏维埃宪法明确规定了苏维埃民主制度 |
(三)苏维埃宪法“现在和将来都始终不渝地有利于劳动者” |
二、制定“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希望的法律” |
(一)制定维护农民权益的法律 |
(二)制定保护工人权益的法律 |
(三)颁布维护各民族权益的法律 |
三、依靠法律机关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
(一)发挥苏维埃人民法院的职能作用,惩治损害人民权益的行为 |
(二)发挥司法人民委员部的监督,巩固无产阶级民主和专政 |
(三)建设高素质的司法队伍,提高立法和执法水平 |
第七章 列宁建设苏维埃民主思想的历史地位及当代价值 |
一、列宁建设苏维埃民主思想的历史地位 |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民主思想 |
(二)指导和促进了苏维埃俄国民主建设的进程 |
(三)为以后其他国家民主制度建设提供了理论借鉴 |
(四)列宁苏维埃民主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
二、列宁建设苏维埃民主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要立足于本国国情 |
(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三)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克服官僚主义作风 |
(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依靠法制的力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6)工会图书馆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工会图书馆管理现状 |
二、工会图书馆问题 |
(一)馆藏图书问题 |
(二)管理人员问题 |
(三)管理意识问题 |
(四)管理制度问题 |
(五)工会图书馆定位问题 |
(六)工会图书馆管理创新能力差 |
三、工会图书馆管理对策 |
(一)强化对图书管理工作的重视 |
(二)图书管理人员综合待遇改善 |
(三)工会图书馆民主管理办法 |
(四)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
(五)精准化管理定位,全面推动工会图书馆管理 |
1. 管理过程情感化 |
2. 管理形式多样化 |
3. 管理方法现代化 |
4. 经验制度化 |
(六)围绕“第一要务”创新图书馆管理 |
四、总结 |
(7)20世纪50年代国营企业职工福利制度的调整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营企业职工福利制度的创建及存在的问题 |
(一)国营企业职工福利制度的创建 |
(二)福利制度运行的初步效果 |
(三)福利制度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
第一,不利于正确处理生产与福利的关系。 |
第二,不利于建立新的企业管理制度。 |
第三,不利于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
二、国营企业职工福利制度的规范与反复 |
(一)限定福利开支 |
(二)纠正错误偏向 |
三、国营企业职工福利制度的整顿 |
(一)提出整顿方针 |
(二)落实整顿工作 |
(8)昆山市工会开展企业劳动用工风险评估工作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研究综述 |
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3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3.1 基本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概述 |
1 相关概念 |
1.1 工会 |
1.2 企业劳动用工风险评估 |
2 基本理论 |
2.1 风险管理理论 |
2.2 第三部门理论 |
第三章 昆山市工会开展企业劳动用工风险评估工作现状分析 |
1 基本情况及实施背景 |
1.1 昆山市企业发展及工会建设情况 |
1.2 企业劳动用工风险评估机制概况 |
1.3 昆山市工会推行企业劳动用工风险评估背景 |
2 昆山市工会在企业劳动用工风险评估工作中的作用发挥 |
2.1 昆山市工会开展企业劳动用工风险评估工作的主要做法 |
2.2 企业劳动用工风险评估工作取得成效 |
第四章 昆山市工会开展企业劳动用工风险评估工作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1 问卷调查及典型案例基本情况 |
1.1 问卷调查的对象和方式 |
1.2 100家典型企业案例基本情况 |
2 昆山市工会推行企业劳动用工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 |
2.1 风险评估成效不明显 |
2.2 企业和职工支持率有待提高 |
2.3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相关机制有待健全 |
3 昆山市工会开展企业劳动用工风险评估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1 工会自身层面分析 |
3.2 企业层面分析 |
3.3 职工层面分析 |
3.4 体制机制层面分析 |
第五章 优化工会落实企业劳动用工风险评估工作的对策建议 |
1 自身层面: 提升工作能力,突出工会主体地位 |
1.1 增强工会工作自主性 |
1.2 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 |
2 企业职工层面: 加强意识培养,争取多方主体支持 |
2.1 大力加强工会正面宣传 |
2.2 大力提高职工技能素质 |
3 方法层面: 坚持正确方向,引入社会资源和力量 |
3.1 坚持党建带工建 |
3.2 提升评估体系的针对性 |
3.3 寻求与社会组织合作 |
4 体制机制层面: 做好健全联动,保障评估取得成效 |
4.1 建立工会源头参与机制 |
4.2 健全企业民主管理机制 |
4.3 完善劳动法律法规协商监督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改革开放以来工会维权中的集体协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工会维权研究 |
(二) 工会集体协商问题研究 |
三、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
(一) 基本概念 |
(二) 基本理论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工会维权与集体协商之间的关系 |
一、权利意识崛起与工人维权 |
(一) 权利意识崛起——工人与企业之间的抗争 |
(二) 工人维权的组织化和理性化 |
二、工会对工人权利意识认知 |
(一) 工会与工人的互动——信任关系的建立 |
(二) 工会角色转型:从“维稳”到“维权” |
三、集体协商规则性功能的建构——工会对集体行动压力的回应 |
(一) 集体协商的必要性 |
(二) 集体协商的合法组织代表——工会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工会维权中集体协商的演化与发展 |
一、工会维权中集体协商的演化 |
(一) 集体协商重新确立阶段(1978年-1994年) |
(二) 集体协商快速发展阶段(1995年-1999年) |
(三) 集体协商全面推进阶段(2000年-2011年) |
(四) 集体协商深化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 |
二、工会维权集体协商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
(一) 工会维权中集体协商的发展现状 |
(二) 工会维权中集体协商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工会维权中集体协商三方主体的行为分析 |
一、集体协商中工会行为分析 |
(一) 工会推行集体协商的原因分析 |
(二) 工会代表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 工会的协商能力分析 |
二、集体协商中政府行为分析 |
(一) 公正性原则 |
(二) 均衡性原则 |
三、集体协商中企业行为分析 |
(一) 集体协商中企业的行为动机——利润导向 |
(二) 集体协商中决定企业让步底线的因素 |
第四章 工会维权过程中集体协商的过程分析 |
一、工会维权中集体协商过程的阶段性 |
(一) 员工内部的协商 |
(二) 工会与企业的协商 |
二、工会维权中协商过程的特点 |
(一) 协商主体地位的平等性 |
(二) 协商程序的建制性 |
(三) 协商过程的功能性 |
(四) 协商结果的认同性 |
第五章 工会维权过程中集体协商的制度构建 |
一、完善工会维权集体协商主体的参与机制 |
(一) 加强工会的代表性,提高其协商能力 |
(二) 把握政府干预集体协商过程的方式和尺度 |
(三) 对企业参与集体协商的方式和程序进行规范 |
二、加强工会维权集体协商的法治化体系建设 |
(一) 加强工会维权法制化建设,完善集体协商相关法律法规 |
(二) 整合工会内部资源、职能,优化工会治理体系 |
三、优化工会维权集体协商的制度实施环境 |
(一) 通过社会舆论宣传推动形成集体协商的良好氛围 |
(二) 通过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减轻工会工作压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阋及答辩情况表 |
四、论工会图书馆在企业中的职能(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共对九江市旧工会接管工作研究(1949-1950)[D]. 李恒.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XX市总工会参与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作用研究[D]. 杨铮.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D]. 晋江艳. 吉林大学, 2021(01)
- [4]F公司劳资关系改善研究[D]. 周会红.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列宁建设苏维埃民主的思想研究[D]. 童颖.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6]工会图书馆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 赵洪. 国际公关, 2021(04)
- [7]20世纪50年代国营企业职工福利制度的调整与探索[J]. 黄岑玥.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20(04)
- [8]昆山市工会开展企业劳动用工风险评估工作问题及对策研究[D]. 沈莉亚. 苏州大学, 2020(03)
- [9]领导工人作主人:新中国国有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生成[D]. 邹耀基.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10]改革开放以来工会维权中的集体协商问题研究[D]. 冯慧敏. 山东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