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接收有线电视增补频道节目的3种办法(论文文献综述)
陈若萱[1](2018)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文中指出台湾地区的无线电视事业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在“戒严”时期形成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足鼎立的无线电视格局。“解严”之后,随着政策的改变,第四家无线电视公司民视成立,公共电视独立建台并开播。2000年民进党上台之后,对台湾无线电视的格局进行了较大调整,“党政军”退出三台、媒体改革等成为无线电视媒介在“绿色执政”之后的关键词。本文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主体和中心,借鉴制度变迁理论,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主要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史”的维度,以丰富、翔实的第一手和第二手资料,采用案例比较研究和比较历史分析结合的方法,将历史研究与制度研究相结合,把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台湾历史现实的产物,并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关注其宏观历史脉络,分析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历史过程。二是“论”的维度,力求与史结合,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作批判性考察,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历史发展中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包括外生性变量、内生性变量和行动者等因素,研究这三个变量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综合影响;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其变迁轨迹及变迁类型。在研究方法上,笔者借助深度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法等方法,访谈多名台湾电视媒体业界人士、学界人士和政界人士,并对台视、中视、华视、民视和公视五家无线电视台及部分有线电视台进行观察,使研究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台湾无线电视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制度变迁。本研究具有较强的研究意义。首先,本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本研究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对象,运用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对其进行分析,这是新制度经济学与新闻传播学相结合的创新尝试,丰富和发展了制度变迁理论。其次,本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以史为鉴,对未来两岸电视媒介发展乃至政策制定有所帮助。本研究力求能为促进“一国两制”的中国新闻事业提供参考,在促进未来两岸电视媒体的进一步合作的基础上,增进两岸电视媒体的理解与互信,促进华文电视媒体共同发展。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思路,梳理理论及综述文献,讨论本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等。第二章为“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介绍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建立概况,本章梳理了在国民党严格的威权统治之下,以商业运营制度建立无线电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家无线电视台先后成立的过程,分析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三章为“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本章梳理了“戒严”令解除之后,媒体产业开始快速发展时,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情况;分析“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四章为“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本章梳理了民进党成为执政党之后,民众对所谓民主的需求愈加强烈,台湾无线电视媒介随之发生的变化;分析了“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五章为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媒介批判,笔者对每一阶段的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进行总结,得出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形成、制度变迁类型、各因素的影响模式和变迁全程的路径依赖作用等四条结论,并对政治力量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中的负面作用进行批判反思。经过研究,笔者发现,台湾无线电视的诞生源于政治制度的推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的制度变迁模式表现为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并行。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过程中,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发挥交互作用,政治、经济与技术因素是外生性因素中起到主导作用的因素;行动者之间成本和收益的不均衡成为制度变迁的重要动力;非正式约束对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产生强大作用,政治、经济等因素常以非正式约束的形式对实施机制发挥作用。本文在选题、研究内容和视角及研究方法上具有创新性,首先,本文填补了台湾电视相关研究的空白,采用最新的数据和资料,记录了台湾无线电视转型的重要时期;其次,本文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使研究具有较强逻辑性,运用制度制度变迁理论,对史料进行创新性的逻辑思考,是台湾电视史研究的一次创新;最后,本文通过深度访谈、观察法等质化研究方法,获得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克服了大陆的台湾研究往往缺乏第一手资料的缺陷。
胡晓东[2](2012)在《省级有线电视网络整合热点问题探讨》文中提出从2011年底国内省网有线电视网络整合的现状出发,从机构整合、人员整合、业务支持系统整合和业务整合这4个方面,阐述了省网整合方案的选择方法。最后,就省网整合的发展方向,包括与电力和通信运营商合作,开发物联网应用等内容,谈了笔者的思路。
易旭明[3](2011)在《中国电视产业的制度变迁与需求均衡》文中研究指明产业理论认为提升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是提升生产要素、创立良好市场环境、扩大国内需求、致力制度创新,那么当下影响电视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应该是制度创新。众多研究表明,制度变迁带来了西方世界的兴起,体制改革带来了中国经济的腾飞,政策制度决定着包括电视产业在内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对于中国电视产业制度变迁,众多学界、业界人士从理论的角度、实践的角度作出过各种解释,提出了各种不乏价值的制度创新建议,但是政策与实务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以及从不同学科理论研究电视产业得出的结论之间巨大的缝隙还远未弥合。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方法,通过详细考察我国电视产业制度变迁中的系列重大制度创新步骤、分析当下的数字时代制度创新的收益成本,并深入分析了电视产业相关主体各种“需要”和“需求”,就中国电视产业制度变迁的决定因素、作用机制、未来变迁方向等问题得出以下观点:一、中央党政机构、地方党政机构、电视台、广告商、投资者以及观众等电视产业利益相关者是电视产业制度创新的“行动团体”,这些“行动团体”之间的博弈推动着中国电视制度变迁的过程。市场需求变动是影响制度创新“行动团体”行动收益的直接原因;国内外制度环境变化是影响制度变迁“行动团体”行动成本的主要原因;技术进步同时影响着制度创新行动的收益与成本。根据电视产业制度创新对各个利益主体的调整关系,本文粗略地将创新分为“增量型”制度创新和“存量型”制度创新。“增量型”制度创新由于对原有相关者的既定利益基本不减少,其它相关者利益得到增加,所以制度创新行动相对顺利;“存量型”制度创新则是对既有的利益格局进行一定的调整,此类制度创新则推进缓慢。大致来说,中国电视产业制度创新模型可以表示如下:二、市场需求持续扩张,将带来持续的潜在收益,这将成为电视产业利益相关者采取制度创新行动的持续动力。“增量型”制度创新将持续、较快地进行,尤其是在新媒体相关业务领域,在意识形态较弱的节目制作领域及其他文化产品生产领域;“存量型”制度创新进展将相对艰难,尤其是在传统电视业态中,在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节目领域。但是在实力特别强和特别弱的地区,在市场需求紧缩的时机中,在善于降低风险、扩大收益的“制度创新企业家”出现的地方,“增量型”制度创新也能取得突破。制度环境的持续变革也将持续改变“行动团体”的行动成本和行动动力。随着中国共产党政权合法性的来源中,在传统合法性资源基础上经济绩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源的强化,随着文化产业、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高,制度环境总体是有利于电视产业制度创新的。但是制度环境变革的速度却充满着不确定性、甚至变革的方向也在短期内也存在不确定性,主要是我国党政机构对意识形态宣传的认知和需要、对舆论失控风险成本的评估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利益相关者行动博弈结果的也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存量型”制度创新短期内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从中长期来看加速产业制度创新趋势不可逆转。电视产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需求的满足,但是有购买力的需求并不等于观众的全面“需要”。我国目前满足观众更高需要的政治节目、公共节目供应不足,并且相关制度创新在“路径依赖”的格局中处于“无人行动”的窘境。本文论证上述观点的过程是这样的:导论部分介绍了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相对落后、文化价值相对混乱的研究背景,提出了研究问题,梳理了电视产业尤其是电视制度及的研究文献以及新制度次级行动团体配合制度创新行动电视需求变动制度环境变革预期纯收益变动初级行动团体采取制度创新行动经济学理论基础,阐述了核心概念等。第一章则考察了中国电视创建初期的制度——事业制度,通过详细介绍这种制度决策、执行的过程,并分析了这种制度的特征以及原因。不如此详尽、深入的地察中国电视制度的事业起源,就难以充分理解中国电视产业制度今天的本质。第二章考察了广告经营制度、“四级办”、有线电视制度等“增量型”制度创新的决策、实施经过,并介绍了这个过程中相应的人事、财务制度,以及上海、湖南、贵州制度创新的个案。这些制度创新的过程都是渐进的、边际突破的过程,是各个主体对创新行为成本收益权衡的结果。第三章考察了“治散治滥”、“集团化”、“制播分离”等“存量型”制度创新的决策、实施,分析了其中利益主体的成本收益权衡。第四章从生产能力、消费模式、规模经济等角度分析了数字技术的巨大产业潜能,分析了电视产业制度的瓶颈,论证技术革命对党政机构、电视台、投资商等主体的各种利益会带来改变,他们制度创新的成本收益从而行动动力会发生改变,“三网融合”制度创新的决策、实施过程也充分说明了这种利益权衡的存在。第五章则更深入的分析了观众复杂的需要结构和以购买力来衡量的市场需求变动,分析了党政机构对政权合法性的深层需要,从而分析了党政机构制度创新行动的动力及其变迁。本文提出判断电视制度效率的最终标准,是否利于全面满足包括有购买力的市场需求和没有购买力的收视需要,并分析了电视产业化的效率及其边界。结语部分则集中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结论。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从国家“赶超战略”实施、政权合法性巩固对宣传有着内在需要的高度论述我国电视宣传任务,这是认识我国电视政治宣传目标及其变动规律有效、有深度的观点创新;(二),在清晰界定外延的基础上,从制度创新的综合成本、收益权衡解释历史上的电视产业制度创新,相对于以往文献仅仅从市场利益的角度论述更有解释力,也有创新价值;(三),从社会原因、技术原因导致电视节目“私人产品”属性强化,从而解释我国电视产业化的原因,论述产业化的合理性及其边界,这是对我国传媒经济研究一个基本概念的理论创新。
吴信训,吴小坤,高红波,王建磊,李珠,靳子亭,江凌,宋超[4](2011)在《互联网与传统媒体融合趋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与传统媒体的融合趋势,现阶段主要反映在三大核心领域:一是互联网与传统电视媒体的融合趋势;二是数字报刊与传统报刊的融合趋势;三是手机电视、手机报纸呈现的媒体融合趋势——亦即"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与传统媒体的融合趋势"。本文即就此分三篇及结语共四个部分,对当前的互联网与传统媒体融合趋势进行论述。
张宏帮[5](2011)在《浅谈有线电视的频道配置与频率划分及其发展前景》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有线电视经历了20多年的艰苦奋斗,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今天已发展成为与电信业、计算机网并列的国家基础设施。本文分析了我国有线电视的发展现状,并详细介绍了我国有线电视系统的频率划分和频道设置,最后对我国有线电视的发展趋势提出一些看法。
党东耀[6](2010)在《中国地市级广电媒体组织形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市级广电媒体是中国广播电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组织形制的切入口着手,研究地市级广电媒体的改革进程,考察它们在确保合法性机制的前提下,努力提升效率机制运作水平的探索中积累的经验。地市级广电媒体处于中国广电业的低端层级,面临求生存、谋发展的诸多困难,对广电体制的变革十分敏感,有创新的动力,也有探索的胆略。淄博、无锡、牡丹江等地市级广电媒体在组织形制变革方面,走在广电业的前列,其他一些地市级广电媒体也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案例。笔者提出:组织形制的建立和变革是组织的合法性机制与效率机制的互动结果。文章分析了中国广电媒体的合法性机制和效率机制的要素构成,提出:合法性机制的要素有:实现意识形态功能的合法性(包括宣传合法性、公共服务合法性和文化建设合法性)、国家行政管理链中的合法性、经营合法性;并指出地市级广电媒体合法性要素要求经历了单向度合法性阶段、双向度合法性阶段、探索拓展合法性阶段等三个阶段;而效率机制的要素则有:宣传业务运作效率、信号传输效率和经营效率。笔者从中国的东部、中部和西部选取了在组织形制变革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无锡、佛山、淄博、牡丹江、南阳、红河、百色等地级市的广电媒体,还有整合了广东全省地市级广电媒体的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作为考察对象,通过实地观察、深度访谈、文献调研等方式,搜集大量资料,分别梳理了它们的组织形制变化历程,分析了它们的运行绩效。在综合个案考察的实证资料的基础上,笔者强调指出:地市级广电媒体实现意识形态功能的合法性和宣传业务运作效率的核心内容是政策宣传、民生新闻和对外(地市级区域之外)宣传。地市级广电媒体的经营效率与本地市的社会状况和经济环境紧密相关。区域守卫是地市级广电媒体生存的首要前提,而边界突破成为地市级广电媒体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提高掌控合法性机制和效率机制的能力,地市级广电媒体要强化改革意识、牢牢把握机遇、适时进行组织形制变革。在个案考察的基础上,笔者综合论述了中国地市级广电媒体的组织制度格局,提出必须妥善处理广电媒体与有线网络的关系,广电媒体与制作方的关系,乃至广电媒体内事业部分与产业部分的关系问题,并描述了多种关系引发的多种博弈的格局。文章指出,中国地市级广电媒体多方寻求制度变迁的突破点,推进媒体组织形制的变革。外界压力是合法性机制变化的原因,是推动组织形制变革的首要动力。危机拯救可以激发效率机制,是推动制度变迁的重要因素。行政力量推进制度变迁具有不确定性。学习效应可以减少制度变迁的成本,使制度变迁成果得以固化。文章总结了中国地市级广电媒体组织制度的变迁路径:要有一个方案设计,要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往往经历设计、试验、过渡,乃至反复。文章进而对中国地市级广电媒体组织形制进行制度经济学分析,重点分析了中国地市级广电媒体的产权问题和交易成本问题。笔者对未来中国地市级广电媒体的制度变迁做出预测,指出:随着以产权为核心的合法性机制的拓展,有可能实现地市级广电集团的跨区域组合,新的地市级广电媒体群可望支撑起中国未来大广电的格局。
金成勋[7](2009)在《电视购物企业品牌创建研究 ——以上海东方CJ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电视购物是“无店铺售卖”中直复营销的一种模式,是商品零售发展史上的重大变革。电视购物诞生在美国,并在美国形成了成熟的发展模式。电视购物受到关注是在上世纪80年代,随着电视购物的“美国模式”走向欧洲和亚洲,人们发现,作为无店铺销售的电视购物,能占到一国零售业总额的8-10%,在美国,达到了15%。与此同时,电视购物为消费者带来便利,为生产者降低成本,扩大渠道,对传媒业、物流业、IT行业,呼叫行业、金融支付行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从而对国家宏观经济的诸多方面带来积极影响,并有利于促进消费、拉动内需、增加就业。本文以当今电视购物产业的发展状况为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电视购物产业的发展规律以及电视购物产业与消费者(或观众)之间的关系,探索电视购物企业如何创建强势品牌,提出了电视购物企业品牌创建的概念模型。并通过中外电视购物产业的横向对比和历史发展的纵向比较,寻找中国电视购物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途径。本文主要以中国上海“东方CJ”电视购物为个案进行研究和介绍,但在案例适当加入国内外众多电视购物公司的发展历程,以使论述免于偏颇。本文第一章主要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进行了阐述,对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并对全球电视购物发展得比较好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了介绍。第二章对本文可能涉及到主要概念进行文献回顾。这些概念包括电视购物、品牌资产、品牌形象、品牌联想、品牌信任等等。第三章根据第二章的文献回顾和几位重要学者的思想,结合电视购物企业的特点,提出了电视购物企业品牌创建的概念模型,并对模型涉及的各个方面进行了介绍。第四章以上海东方CJ为案例,分析其中国大陆电视购物企业品牌创建的成功模式,并从东方CJ的产品开发、节目制作、市场营销、呼叫客服、物流支付等几个方面全面深度来探析中国大陆电视购物的成功之路。第五章是研究启示。首先介绍中国大陆电视购物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历程,总结了中国大陆电视购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借鉴的可能性,最后对中国大陆电视购物的发展给出了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对中国电视购物产业未来的健康发展有所贡献,对从事相关产业的企业有所启发。
杜庆[8](2008)在《数字电视机顶盒技术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数字化革命是一场全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电视的发展也不例外。电视技术的数字化是电视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电视网络化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它与传统的模拟电视技术相比产生了质的飞跃。数字电视是一个从节目摄制、编辑、发射、传输到信号接收、处理、显示完全数字化的电视系统。数字电视机顶盒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利用有线电视网的现有网络资源和宽频特性而设计出的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的终端接收设备。论文着重研究了数字机顶盒的相关技术以及重庆有线根据重庆市场特点对数字机顶盒的加入私有信息和功能。论文主要工作有:1.研究了数字视频技术、HFC(光纤/电缆混合网)原理与和特点、数字视频压缩及编解码技术,对数字视频信号的网络传输解决方案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论述传统的同轴有线电视网络和混合光纤同轴(HFC)有线电视系统区别。2.研究了数字电视的两大核心标准MPEG-2和DVB,重点研究了MPEG-2和DVB的复用机制和节目专用信息PSI/SI,详细分析了PSI各个表的功能和数据结构,对整个MPEG-2和DVB标准体系有了详细的理解。并且结合了重庆有线实际码流中的参数设置对TS码流进行了分析。3.研究了数字电视机顶盒的相关概念和原理,结合对数字电视两大标准的研究对数字电视机顶盒的硬件结构和软件系统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对嵌入式DVB-C数字机顶盒进行了总体规划和描述。并研究了软件分层模型结合重庆有线实际使用的QAMi5516芯片对整个机顶盒平台设计进行了研究。4.研究了重庆有线电视网目前的数字电视机顶盒所使用的几大核心功能包括条件接收系统、Loader、EPG等三大核心功能的设计原理,并根据重庆网络状况提出了各大核心功能的解决方案。还对重庆有线的私有业务如节目分类、排序和隐藏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对该方案所涉及的相关子系统进行说明。论文最后部分对未来多媒体终端的设计方案是笔者为重庆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对未来智能型家庭多媒体终端设计构想所作参考设计,设计充分考虑了重庆有线电视网络的需求以及未来家用多媒体终端德发展前景等相关特点。
周志强[9](2007)在《我国广播电视数字化现状与走向》文中研究说明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员会秘书长周志强向与会嘉宾全面系统的介绍了我国广播电视数字化目前所处的背景和现状,以及当前和今后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得到了现场嘉宾的积极响应。本文根据周秘书长现场录音整理,并摘要刊登。"十一五"期间广播影视发展——四项主要任务在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指引下,农村将是广播影视协调发展的重点。随着人民生活
韦公远[10](2004)在《接收有线电视增补频道节目的3种办法》文中认为
二、接收有线电视增补频道节目的3种办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接收有线电视增补频道节目的3种办法(论文提纲范文)
(1)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
1.1.3 基本概念界定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 |
1.2.2 搜集资料的方法 |
1.2.3 研究意义 |
1.2.4 研究框架 |
1.3 理论梳理与文献综述 |
1.3.1 理论梳理 |
1.3.2 文献综述——台湾电视研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 |
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2.1.1 试水电视业:教育电视台的成立 |
2.1.2 第一家商业电视台:台视 |
2.1.3 中视:率先播出彩色节目 |
2.1.4 华视:突出教育节目特色 |
2.1.5 公共电视节目的草创 |
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2.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2.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2.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2.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2.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 |
3.1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3.1.1 台视、中视和华视:进入激烈竞争时期 |
3.1.2 民视的成立:反对党“发声”,打破无线三台“三足鼎立”格局 |
3.1.3 公视:漫长的筹建之路 |
3.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3.2.1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3.2.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3.2.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3.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 |
4.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4.1.1 商业无线电视台的重组 |
4.1.2 公广集团版图的扩充 |
4.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4.2.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4.2.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4.2.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4.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5. 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批判 |
5.1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2 “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3 2000年“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4 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反思与批判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访谈人物列表 |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其他作品发表情况 |
后记 |
(2)省级有线电视网络整合热点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省网整合现状 |
2 整合方案的选择 |
2.1 机构整合 |
2.2 人员“整合” |
2.3 业务支持系统整合 |
2.3.1 前端优化 |
2.3.2 传输线路优化 |
1) 骨干网的优化 |
2) 城域网的优化 |
3) 接入网的优化 |
2.3.3 终端优化 |
2.4 业务整合 |
1) 电视服务资源的整合 |
2) 宽带服务资源的整合 |
3) 广告服务资源的整合 |
4) 多功能服务资源的整合 |
3 省网整合后的发展 |
4 基于物联网的省网整合考虑 |
(3)中国电视产业的制度变迁与需求均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背景扫描:令人“纠结”的中国电视 |
二 研究对象:中国电视产业制度 |
三 问题提出:制度变迁的因素、趋势 |
四 选题意义:实践探索理论探讨 |
五 文献综述:成果众多矛盾突出 |
六 研究方法:历史、文本及制度理论 |
七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及其适用性评述 |
八 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一章 电视事业制度起源 |
第一节 “十七年”时期电视概况 |
一 中国电视诞生 |
二 曲折发展之路 |
三 电视任务与内容 |
四 电视工作者与观众 |
第二节 “文革”时期电视军管制度 |
一 制度环境剧变 |
二 极“左”的电视任务、内容 |
三 电视建设进展 |
四 电视工作者与观众 |
五 个案透视电视制度 |
第三节 “两年徘徊”时期电视制度 |
一 制度环境变革 |
二 电视任务、内容 |
三 观众需求扩张 |
第四节 电视事业制度均衡分析 |
一 制度环境基础 |
二 早期电视制度特征 |
三 需求均衡评析 |
第二章 “增量型”制度创新 |
第一节 广告经营制度创新 |
一 电视需求的扩张与转型 |
二 广告产生过程 |
三 持续争议、持续创新 |
四 制度均衡分析 |
第二节“四级办”的扩张之路 |
一 需求扩张加速 |
二 “初级行动团体”制度决策 |
三 “次级行动团体”制度实施 |
四 政策与对策 |
五 制度博弈非均衡 |
第三节 有线电视的兴建与“收编” |
一 市场需求升级 |
二 有线电视兴建 |
三 有线电视政策变迁 |
四 制度均衡分析 |
第四节 产业增长中的制度均衡 |
一 财政、人事制度变迁 |
二 聚焦制度创新个案 |
三 制度均衡分析 |
四 “增量型”制度创新主导因素 |
第三章 “存量型”制度创新 |
第一节 “治散治滥”、“集团化” |
一 电视节目需求背景 |
二 “治散治滥”的决策与实施 |
三 “集团化”的决策与实施 |
第二节 “制播分离”制度创新 |
一 制播分离决策“走走停停” |
二 制播分离实施“因地制宜” |
第三节 产业整合中的制度均衡 |
一 制度环境变更 |
二 制度均衡分析 |
三 “存量型”制度创新主导因素 |
第四章 新技术下的制度创新 |
第一节 数字电视的产业潜能 |
一 生产能力提升 |
二 消费模式拓展 |
三 规模经济、范围经济 |
四 世界数字电视产业发展 |
第二节 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及政策 |
一 中国数字电视发展历程 |
二 传统电视产业进入蜕变期 |
三 中国数字电视制度瓶颈 |
四 制度瓶颈的产业症状 |
第三节 “三网融合”制度创新的博弈 |
一 “三网融合”的提出、纷争、停滞 |
二 “三网融合”的缓慢演进 |
三 国家强力推动三网融合 |
四 “三网融合”中的利益权衡 |
第四节 数字时代中国电视制度成本收益权衡 |
一 党政机构制度成本收益变动分析 |
二 国有电视台制度成本收益分析 |
三 投资商执行制度成本收益比较 |
四 潜在收益与行动团体 |
第五章 “需要”、“需求”的历史变迁 |
第一节 观众为什么需要电视? |
一 理论中的观众需要 |
二 生理型收视需要 |
三 社会型收视需要 |
四 发展型收视需要 |
五 收视需要的结构 |
六 收视需要的变化 |
第二节 计划经济下社会需要 |
一 电视的功能与效果 |
二 观众收视需要结构 |
三 党政机构宣传需要 |
四 电视台利益与需要 |
第三节 社会转型中“需要”与“需求” |
一 观众需要与需求变动 |
二 党政机构宣传需要变革 |
三 电视台利益与需要 |
四 社会投资机构需要 |
第四节 “产业化”:满足需要的效率与边界 |
一 制度效率取决于产品属性 |
二 电视事业制度效率评价 |
三 产业制度提升效率原因 |
四 产业化及其社会边界 |
五 观众需要满足了吗? |
结语 制度窘境——如何走出“路径依赖”?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浅谈有线电视的频道配置与频率划分及其发展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有线电视的发展现状 |
2 有线电视系统的频道配置 |
3 有线电视系统的频率划分 |
4 有线电视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
1) 数字化 |
2) 综合化 |
3) 网络化 |
4) 智能化 |
5 结论 |
(6)中国地市级广电媒体组织形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对象的确定 |
1.2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3 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路径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2 组织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组织两种机制 |
2.2 制度与制度变迁 |
2.3 制度设计的核心问题 |
2.4 中国广电媒体的产权制度 |
2.5 中国广电媒体的交易成本 |
3 中国地市级广电媒体的合法性要素与效率要素 |
3.1 中国地市级广电媒体的发展历程 |
3.2 地市级广电媒体的合法性要素及合法性要素要求的变化历程 |
3.3 地市级广电媒体的效率要素 |
4 中国地市级广电媒体组织形制与制度变迁考察 |
4.1 选择考察对象的说明 |
4.2 建立广电集团的地市级广电媒体考察 |
4.3 未建立广电集团的地市级广电媒体考察 |
4.4 作为考察对象的地市级广电媒体的组织形制变革综述 |
5 中国地市级广电媒体组织形制综论 |
5.1 中国地市级广电媒体的组织制度格局 |
5.2 中国地市级广电媒体的组织制度变迁 |
5.3 中国地市级广电媒体组织形制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
5.4 中国地市级广电媒体的制度变迁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东中西部所考察地级市的广电有线网络电视频道安排 |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电视购物企业品牌创建研究 ——以上海东方CJ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表目录 图目录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零售革命与电视购物的兴起 |
1.2 世界电视购物发展概况 |
1.2.1 电视购物的起源与发展 |
1.2.2 电视购物的市场情况 |
1.2.3 电视购物的模式比较 |
1.2.4 启示 |
1.3 电视购物的意义 |
1.3.1 对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
1.3.2 电视购物的营销模式对消费者有利 |
1.3.3 电视购物营销模式对生产者有利 |
1.3.4 电视购物模式的存在与发展对传媒产业有利 |
1.4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电视购物 |
2.1.1 电视购物的定义 |
2.1.2 电视购物特性及重要性 |
2.1.3 电视购物的相关研究 |
2.2 购买刺激与电视购物动机 |
2.3 品牌与品牌资产 |
2.3.1 品牌 |
2.3.2 品牌资产的定义 |
2.3.3 品牌资产的衡量 |
2.3.4 影响品牌资产的因素 |
2.4 品牌联想 |
2.4.1 品牌联想的定义 |
2.4.2 品牌联想的构成 |
2.4.3 品牌联想的建构方式 |
2.4.4 组织联想 |
2.5 品牌形象 |
2.6 品牌信任 |
2.6.1 信任 |
2.6.2 品牌信任 |
2.6.3 品牌信任的维度 第三章 电视购物企业品牌创建的概念模型 |
3.1 模型的理论基础 |
3.1.1 Martin&Brown对品牌资产来源的论述 |
3.1.2 Aaker对品牌资产来源的论述 |
3.1.3 Keller对品牌资产来源的论述 |
3.1.4 其它学者的论述 |
3.2 概念模型 |
3.3 模型分析 |
3.3.1 电视购物的感知品质 |
3.3.2 电视购物的品牌联想 |
3.3.3 电视购物的品牌(社会)形象 |
3.3.4 电视购物的可信赖感 |
3.3.5 电视购物的感知价值 |
3.3.6 电视购物的感知绩效 第四章 案例分析:上海东方CJ |
4.1 东方CJ的简介 |
4.2 东方CJ的诚信建设 |
4.2.1 东方CJ的诚信价值观 |
4.2.2 东方CJ的诚信教育 |
4.2.3 东方CJ的监督机制 |
4.3 全市场策略分析(TMS) |
4.3.1 播出前的服务内容 |
4.3.2 播出前的准备部门及内容 |
4.3.3 节目播出中的服务部门及内容 |
4.3.4 节目播出后的服务及内容 |
4.3.5 合作公司的选择 |
4.4 电视购物环节 |
4.4.1 产品开发 |
4.4.2 品质控制 |
4.4.3 节目营销 |
4.4.4 市场营销 |
4.4.5 呼叫客服 |
4.4.6 物流配送 |
4.4.7 财务结算 |
4.5 小结 第五章 管理启示:中国大陆电视购物发展对策 |
5.1 中国大陆电视购物现状 |
5.1.1 中国大陆电视购物起源分析 |
5.1.2 中国大陆电视购物发展回顾 |
5.1.3 目前中国大陆电视购物的主要经营实体 |
5.1.4 中国大陆电视购物的主要经营模式 |
5.2 中国大陆电视购物现存的问题 |
5.2.1 市场经济失灵的问题 |
5.2.2 营销与价值取向的问题 |
5.2.3 管理体制的问题 |
5.2.4 经营理念的问题 |
5.3 对中国大陆电视购物发展的建议 |
5.3.1 加强政府对电视购物的监管 |
5.3.2 提升电视购物的营销水平 |
5.3.3 培养以消费者为核心的理念 |
5.3.4 建设多渠道的立体购物 |
5.3.5 丰富电视购物频道的销售方式 |
5.4 小结-现存问题及对应方案 |
5.4.1 现存问题小结 |
5.4.2 对应方案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
(8)数字电视机顶盒技术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数字电视的产生 |
1.1.2 数字电视的分类 |
1.1.3 数字电视的优点 |
1.2 目前数字电视的发展概况 |
1.2.1 目前国际上各国数字电视发展概况 |
1.2.2 目前我国数字电视发展现状 |
1.2.3 目前我市数字电视发展现状 |
1.3 数字电视机顶盒 |
1.3.1 数字电视机顶盒的概念 |
1.3.2 数字电视机顶盒的分类 |
1.3.3 数字电视机顶盒的功能 |
1.4 本文研究的重点及内容安排 |
2 有线电视HFC 网络基础 |
2.1 数字视频基础 |
2.1.1 数字电视概述 |
2.1.2 数字视频的优点 |
2.1.3 数字视频的压缩 |
2.1.4 数字视频信号的传输 |
2.1.5 我国数字电视状况 |
2.2 CATV 网络的结构与特点 |
2.2.1 传统的同轴有线电视网络 |
2.2.2 混合光纤同轴(HFC)有线电视系统 |
2.2.3 CATV 网络的特点 |
2.3 本章小结 |
3 数字电视技术标准 |
3.1 数字视频MPEG-2 标准 |
3.1.1 MPEG-2 标准简介 |
3.1.2 MPEG-2 的编码方式 |
3.1.3 MPEG-2 传送流 |
3.2 数字视频广播DVB 标准 |
3.2.1 DVB 标准体系结构 |
3.2.2 DVB 标与MPEG-2 的逻辑关系 |
3.3 数字电视节目及业务信息 |
3.3.1 节目特定信息(PSI) |
3.3.2 数字电视业务信息(SI) |
3.4 本章小结 |
4 DVB-C 机顶盒的原理及软硬件构架 |
4.1 数字电视机顶盒的相关概念 |
4.1.1 数字电视机顶盒的概念 |
4.1.2 数字电视机顶盒提供的业务 |
4.2 有线电视数字机顶盒的基本原理 |
4.3 机顶盒设备硬件结构 |
4.4 机顶盒的软件系统 |
4.4.1 数字电视机顶盒的软件层次 |
4.4.2 数字电视机顶盒的软件模块 |
4.5 重庆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平台简述 |
4.5.1 目前重庆有线网络的状况 |
4.5.2 重庆有线机顶盒平台介绍 |
4.5.3 重庆有线机顶盒平台芯片介绍 |
4.6 本章小结 |
5 重庆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应用设计实现 |
5.1 条件接收 |
5.1.1 条件接收原理 |
5.1.2 DVB 标准对条件接收的支持 |
5.1.3 加密节目的基本处理过程 |
5.1.4 多个条件接收系统的协同工作模式 |
5.1.5 重庆有线采用的条件接收系统 |
5.2 LOADER |
5.2.1 Loader 系统的设计原则 |
5.2.2 Loader 系统的下载协议设计 |
5.2.3 重庆有线STB Loader 过程 |
5.3 重庆有线EPG 实现方式 |
5.3.1 EPG 数据接收分析 |
5.3.2 EPG 数据接收流程 |
5.3.3 EPG 数据 |
5.4 重庆有线私有业务实现方式 |
5.4.1 重庆有线节目分类实现方式 |
5.4.2 重庆有线节目排序及隐藏的实现方式 |
5.4.3 重庆有线节目列表及广告位更新的实现方式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未来的智能型家庭多媒体终端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接收有线电视增补频道节目的3种办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D]. 陈若萱. 厦门大学, 2018(06)
- [2]省级有线电视网络整合热点问题探讨[J]. 胡晓东. 电视技术, 2012(06)
- [3]中国电视产业的制度变迁与需求均衡[D]. 易旭明. 上海大学, 2011(11)
- [4]互联网与传统媒体融合趋势研究[A]. 吴信训,吴小坤,高红波,王建磊,李珠,靳子亭,江凌,宋超. 《世界传媒产业评论》第七辑, 2011
- [5]浅谈有线电视的频道配置与频率划分及其发展前景[J]. 张宏帮. 科技传播, 2011(03)
- [6]中国地市级广电媒体组织形制研究[D]. 党东耀. 华中科技大学, 2010(11)
- [7]电视购物企业品牌创建研究 ——以上海东方CJ为例[D]. 金成勋. 复旦大学, 2009(10)
- [8]数字电视机顶盒技术及应用研究[D]. 杜庆. 重庆大学, 2008(06)
- [9]我国广播电视数字化现状与走向[J]. 周志强. 中国传媒科技, 2007(11)
- [10]接收有线电视增补频道节目的3种办法[J]. 韦公远. 中国有线电视,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