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康唑春季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效果

地康唑春季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效果

一、烯唑醇春季施药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张瑾英[1](2021)在《安徽淮北地区小麦枯白穗形成原因及防治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该文分析了安徽淮北地区小麦枯白穗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李佳琪[2](2021)在《向日葵菌核病菌对常用杀菌剂的抗药性检测及其治理》文中研究说明向日葵菌核病是危害向日葵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过,对向日葵产量有严重影响。目前,对该病的防治主要是施用化学药剂,并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然而,在内蒙古、新疆、甘肃等地区向日葵菌核病发生却逐年加重。本文监测了采自内蒙古、新疆和甘肃发病严重地区的向日葵菌核病菌对腐霉利、氟吡菌酰胺、多菌灵的抗药性;室内筛选了向日葵菌核病菌高活性的单剂与复配增效剂,明确了对向日葵菌核病菌无交互抗性的药剂。主要结果如下:1.向日葵菌核病菌对常用杀菌剂的抗药性检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00株向日葵菌核病菌对腐霉利的EC50分布在0.0331~0.9673μg/m L之间,最不敏感菌株的EC50值是最敏感菌株的29倍,其EC50平均值为0.1302±0.0617μg/m L;检测到赤峰地区两个抗药性菌株,抗药性菌株频率为4.26%。100株向日葵菌核病菌对氟吡菌酰胺的EC50范围0.0300~2.5338μg/m L,最不敏感菌株的EC50值是最敏感菌株的84倍;氟吡菌酰胺对向日葵菌核病菌的敏感性基线为(0.1417±0.0775)μg/m L,以敏感性基线为标准,内蒙古赤峰地区已检测到3株中抗菌株,抗性比例为6.3%;1株低抗菌株,抗药性比例达8.3%。区分剂量法检测到内蒙古通辽地区、内蒙古赤峰地区、甘肃六坝地区和新疆地区的病原菌对多菌灵以中抗菌株为主,占比分别为81%、59.6%、66.7%和58.3%,通辽地区和六坝地区未检测到高抗菌株;赤峰地区和新疆地区检测到高抗菌株,抗性比率分别为6.4%和8.3%;内蒙古五原地区以低抗菌株为主,占比75%,中、低抗菌株各占12.5%。2.向日葵菌核病菌抗药性菌株的治理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中咪鲜胺对向日葵菌核病菌的抑菌活性最强,其EC50为0.0261μg/m L,其次为已唑醇、烯唑醇、丙环唑和苯醚甲环唑;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中嘧菌酯活性最高,EC50为0.0230μg/m L,其次为氯啶菌酯、丁香菌酯和肟菌酯;酰胺类杀菌剂氟吡菌酰胺对病菌的活性最高,EC50值为0.0278μg/m L。其它类型的杀菌剂中嘧霉胺、恶霉灵和腐霉利对向日葵菌核病菌活性高于百菌清。用EC95的药剂浓度处理菌丝,菌核产量抑制率达89%以上,其中嘧菌酯和百菌清的活性最高;单菌核重量抑制率在73.29%~100%之间,嘧菌酯的抑制率最强。各个药剂均不影响菌核萌发。氟吡菌酰胺与腐霉利按照1∶9~9∶1的比例,各复配剂对向日葵菌核病菌的抑制作用均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对抑制菌丝生长的增效作用以3∶7的复配药剂效果最为显着,增效系数SR为9。所筛选到的复配药剂可治理对多菌灵的抗药性菌株。向日葵菌核病菌对氟吡菌酰胺与腐霉利、啶酰菌胺、咯菌腈、多菌灵这四种杀菌剂之间不具有交互抗药性。

曹军[3](2020)在《桃枝枯病病菌侵染机制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桃枝枯病(peach shoot blight)是我国南方桃产区发生严重的一种真菌病害,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有效控制该病害,本文研究了其致病菌桃拟茎点霉(Phomopsis amygdali)在桃树上的侵染机制,包括侵染过程、致病力影响因子、致病因子等,对桃枝枯病其他两种新分离株进行了病原学研究,同时开展了桃枝枯病绿色防控技术田间试验研究。对桃拟茎点霉分生孢子萌发过程进行了研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接种9 h后分生孢子全部萌发,9 h~12 h分生孢子萌发产生芽管及芽管开始伸长,接种12 h~24 h产生了新生菌丝,30h后菌丝开始出现隔膜,并开始向四周蔓延。运用扫描电镜连续观察桃枝枯病菌在桃枝条上的侵染,发现病菌对桃枝条韧皮部和中央髓部为害不大,主要为害枝条木质部导管结构,在导管中产生大量菌丝使组织结构逐渐稀疏、腐朽化,因此该病菌能侵入桃枝条木质部导管,破坏导管的结构和功能,阻断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输送,这可能是枝枯病菌侵染形成溃疡斑及枝梢枯死的原因之一。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温度、光照、湿度)对桃枝枯病菌致病力的影响,发现30℃时病菌致病力最强,其次是25℃;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抑制病菌的致病力,但低温的抑制作用更大。病菌接种后前24 h的不同光照处理对病菌致病力并无显着影响。不同湿度条件研究表明,需要达到较高的湿度病菌才能致病,湿度过低病菌致病降低甚至不致病。同时,研究分析发现温度和降雨量等气象因子能显着影响田间桃枝枯病的发生和发展。通过改良的Marcus培养基诱导桃枝枯病菌产生胞壁降解酶类,在病菌胞内和胞外都发现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PMTE)、多聚半乳糖醛酸反式消除酶(PGTE)和纤维素酶(Cx),其中PG和PGTE酶活性最高,PMTE酶活性相对较低。表明桃枝枯病菌可以分泌产生这5种胞壁降解酶类来降解寄主细胞壁。诱导并提取的桃枝枯病菌粗毒素在一定浓度下可引起桃枝条产生症状,其与桃枝枯病症状基本一致,表明病菌产生的毒素可能是其致病因子之一。另外,本文研究发现,除了Phomopsis amygdali,还有2种拟茎点霉也可以引起桃枝枯病,初步鉴定为P.liquidambari和P.eres,并对这2种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菌丝生长速度和致病力均显着高于P.amygdali,研究结果更新和完善了桃枝枯病原,为桃枝枯病的有效防控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形成了农业防治、生物农药(中生菌素、申嗪霉素)与化学农药(咪鲜胺、多菌灵、烯唑醇)复配防治相结合的桃枝枯病绿色防控技术模式,绿色防控与同期常规化学防治的防效差异不显着,在桃果品质方面也无显着差异性;但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同时显着降低了化学农药如多菌灵在桃果中的残留量。经济评价表明绿色防控具有较明显的经济效益,产值较常规化学防治增加8.15%。这为桃枝枯病高效、绿色防控和桃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桃园其他病虫害绿色防控提供了思路和技术模式。

李美霖,徐建强,杨岚,郑伟,夏彦飞,侯颖[4](2020)在《中国小麦纹枯病化学防治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随着秸秆还田等耕作栽培措施的推广,中国小麦纹枯病发生日趋严重,对小麦的高产、稳产造成了很大威胁。由于缺乏免疫及高抗病性小麦品种,生产中对纹枯病一直采用播期拌种及春季喷雾相结合的化学防治方法。文章总结了当前中国小麦纹枯病的发生现状及主要病原;评述了三唑类药剂对纹枯病菌的毒力及对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介绍了生产中小麦纹枯病菌对三唑类药剂的抗药性现状及机理,分析了三唑类药剂对小麦的安全性;同时阐述了井冈霉素、甲基立枯磷及其他种类药剂在小麦纹枯病综合防治中的应用;指出小麦纹枯病化学防治的发展方向应是将生防菌剂同化学药剂相结合,实现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的协同应用。

关治蓉[5](2020)在《异腈参与的多组分反应及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含氮杂环化合物作为一类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常被用于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的结构单元。且含氮杂环化合物易于进行结构修饰,可以引入各种官能化的基团,在有机合成、医药设计和新材料开发等方面具有广泛地应用。Ugi反应、Wittig反应、van Leusen反应、Biginelli等多组分反应具有很多优势,比如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易行、底物适用性优良、产物产率高,为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有力的工具。该论文利用上述反应分别与一些后修饰反应,比如说Michael反应,发生级联反应生成了多种含氮杂环化合物,并对这些合成的杂环化合物的性质进行了初步的探究。此外还利用Knoevenagel缩合/还原反应/铜催化偶联反应设计合成了三唑基苯并吡喃衍生物,且由于缩合反应存在Z/E式异构,通过Z式异构体的C-H活化/铜催化偶联反应意外得到了三唑并异喹啉衍生物,并均对其生物活性进行了探究,部分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生物活性。1.对多组分反应Ugi反应、Wittig反应、van Leusen反应、Biginelli反应、Michael反应以及三唑类杀菌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地概述。2.以酯基叶立德异腈、醛、胺和硫代羧酸为原料,在一倍当量的三乙胺存在下发生连续的Ugi反应/Wittig反应可以以高收率得到18个三取代噻唑化合物Ⅱ-5,且均为新化合物。而且酯基叶立德异腈和硫代羧酸发生二组分反应,也可以以高收率得到19个二取代噻唑化合物Ⅱ-6,其中5个化合物为新化合物,另外14个化合物已被报道,并均对结构通过波谱分析进行了确认。该方法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以及产物产率高。然后作者又对所合成的化合物Ⅱ-5和Ⅱ-6又分别探究了杀菌、杀虫以及除草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Ⅱ-5n和Ⅱ-6g在20 ppm浓度下对灰霉病原菌分别有90%和70%的抑菌活性。化合物Ⅱ-6e、Ⅱ-6g、Ⅱ-6h、Ⅱ-6i和Ⅱ-6m在100 ppm浓度下对蚕豆单胞锈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可高达90%、100%、72%、100%和77%。化合物Ⅱ-6q在32 ppm浓度下对早熟禾的除草活性为70%。3.以邻叠氮苯甲醛、胺和对甲苯磺酰基甲基异腈为原料,在碳酸钾存在的条件下以甲醇和DME(乙二醇二甲醚)为混合溶剂,发生van Leusen反应生成叠氮基咪唑化合物,然后再将叠氮基咪唑化合物与三苯基膦发生Staudinger反应生成膦亚胺,膦亚胺再与异氰酸酯发生aza-Wittig反应生成碳二亚胺,最后碳二亚胺在180℃条件下加热关环生成21个目标产物咪唑并喹啉衍生物Ⅲ-7,且均位新化合物,并通过波谱分析对结构进行了确认。对比其他合成方法,该方法原料易得、操作简便以及无需催化剂。作者对所合成的化合物Ⅲ-7又分别探究了杀菌、杀虫以及除草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Ⅲ-7c以及Ⅲ-7r在50 ppm浓度下对桃蚜有80%的杀虫活性。4.以邻丙烯酸酯苯甲醛为原料,与胺、异腈在20%的磷酸催化下,发生Ugi三组分反应先生成中间产物,然后在碳酸钾存在下发生Michael加成反应,以高非对映选择性以及高产率合成了 13个多取代的异吲哚啉衍生物Ⅳ-5。同时也以邻丙烯酸酯苯甲醛为原料,通过发生连续的Ugi-TMSN3反应以及Michael加成反应,以高非对映选择性以及高产率合成了 10个四唑基异吲哚啉衍生物Ⅳ-8,均为新化合物。并通过单晶结构和波谱分析证明了最终所得结构与作者预期结构一致。作者对所合成的化合物Ⅳ-5和Ⅳ-8又分别探究了杀菌、杀虫以及除草生物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Ⅳ-5h和Ⅳ-8b在2 ppm浓度下对腐霉病原菌分别有80%和70%的抑菌活性。化合物Ⅳ-5h在10 ppm浓度下对拟南芥有90%的除草活性。5.以邻丙烯酸酯苯甲醛为原料,与乙酰乙酸酯、脲(硫脲)先在乙醇作溶剂条件下在一倍当量的HCl催化下,发生Biginelli反应生成中间体嘧啶酮衍生物,然后再直接脱溶,换乙腈溶剂,加入1.1倍当量的碳酸铯发生Michael加成反应,在最优条件下以高非对映选择性以及高产率合成了 19个全新未报道的并环多取代嘧啶酮并异吲哚啉衍生物V-5。并通过单晶结构和波谱分析证明了最终所得结构与作者预期结构一致。作者对所合成的化合物V-5又分别探究了杀菌、杀虫以及除草生物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Ⅴ-5h在20 ppm浓度下对基本培养的小麦壳针孢病原菌有90%的抑菌活性。6.以邻碘苯甲醛和α-唑基酮为原料,通过发生Knoevenagel缩合反应,生成Z/E式α,β-不饱和酮,然后再通过E式α,β-不饱和酮发生还原反应和铜催化偶联反应设计合成了 9个预期产物三唑基苯并吡喃衍生物Ⅵ-6。接着将Z式α,β-不饱和酮通过发生C-H键活化/铜催化偶联反应意外地合成了 10个三唑并异喹啉酮衍生物Ⅵ-7以及9个三唑并异喹啉醇衍生物Ⅵ-8,均为新化合物,并通过波谱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认。同时作者对所合成的化合物Ⅵ-6、Ⅵ-7和Ⅵ-8又分别探究了杀菌、杀虫以及除草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化合物Ⅵ-6b和Ⅵ-6f对禾谷镰刀病原菌的抑菌活性优于商品化的烯唑醇,具有优良的抑菌效果。且化合物Ⅵ-6c和Ⅵ-8f对稻瘟病原菌的抑菌活性也优于商品化的烯唑醇。化合物Ⅵ-6a、Ⅵ-6i和Ⅵ-8a在20 ppm浓度下对灰霉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均为100%。化合物Ⅵ-7c在20 ppm浓度下对基本培养的小麦壳针孢病原菌的抑菌活性为100%。化合物Ⅵ-6d和Ⅵ-6g在50 ppm浓度下对桃蚜的杀虫活性均为100%。化合物Ⅵ-6b和Ⅵ-6d在500 ppm浓度下对小菜蛾的杀虫活性均为100%。

李娜,崔彦,卫笑非,杨文香[6](2020)在《河北省麦田农药减量控害增效集成技术体系》文中提出小麦是河北省重要的粮食作物,有害生物是影响其稳产与优质的主要原因。综述了现阶段河北省麦田农药减量控害增效集成技术的主要研究进展,内容涉及指导思想、技术路线、关键技术以及未来麦田有害生物防控的发展趋势。项目实施后,降低了麦田农药和人工成本,提高了小麦产量、质量和效益。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7](2020)在《2020年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文中指出据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全国植保体系和科研教学单位专家会商分析,预计2020年全国小麦主要病虫害总体中等偏重程度发生,发生面积8.4亿亩次,其中病害发生4.6亿亩次,虫害发生3.8亿亩次。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江淮和黄淮南部麦区偏重以上流行风险高,预计发生面积9000万亩,需预防控制面积在1.5亿亩次以上;

段学兰,秦庆连,宋春霖,赵彦翔,黄金光[8](2019)在《10种杀菌剂及其复配剂对小麦纹枯病菌的室内毒力》文中研究说明小麦纹枯病是由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引起的冬小麦种植区的一种重要土传真菌病害.为筛选防治小麦纹枯病的高效低毒杀菌剂,缓解和治理生产中病原菌对药剂的抗性,在室内离体条件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杀菌剂(原药)对禾谷丝核菌的毒力.结果表明:98%戊唑醇原粉、95%氟环唑原粉、96%烯唑醇原粉、96%三唑醇原粉、97%吡唑醚菌酯原粉、95%丙环唑原油的EC50分别为0.115,0.158,0.237,0.432,0.652和1.426mg/L,表明小麦纹枯病菌对上述杀菌剂比较敏感;95%苯菌灵原粉、97%咪鲜胺原油和98%噻菌灵原粉的EC50分别为8.034,9.225和14.894mg/L,病菌对药剂的敏感程度相对较低;97.56%甲基硫菌灵原粉的EC50为587.362mg/L,抑菌活性较差.将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吡唑醚菌酯分别与烯唑醇、三唑醇、噻菌灵和甲基硫菌灵按照有效成分1∶1的比例复配,联合毒力测定和评价结果表明,上述复配药剂对抑制小麦纹枯病菌具有明显增效作用.

张国彦,刘一,彭红[9](2019)在《河南省小麦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规范》文中研究指明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小麦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原则和防治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小麦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351小麦GB 27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4404.1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GB 7412小麦种子产地检疫规程

陈亚亚[10](2019)在《一种小麦悬浮种衣剂的研制与应用》文中提出悬浮种衣剂是目前生产实践中防治地下害虫和土传病害最有效的剂型之一,近年来逐步受到重视。小麦播种后土传病害、麦蚜、地下害虫是限制小麦健康生活在那个的重要因子,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本论文通过对上述目标病虫害,进行杀虫剂、杀菌剂及助剂的室内筛选和田间防效试验,为小麦新型悬浮的研制提供了依据。论文取得如下主要结果:通过对5种杀虫剂田间活性和室内安全性试验,表明噻虫嗪对小麦穗期蚜虫有较好的防效和对种子苗期有较好的安全性。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0种杀菌剂对小麦全蚀病菌和小麦纹枯病菌的室内毒力,表明小麦全蚀病菌对灭菌唑最敏感(EC 50为0.0944 mg/L),小麦纹枯病菌对Y13149最敏感(EC50为0.0340 mg/L)。通过杀菌剂室内安全性试验,表明吡唑醚菌酯对小麦种子苗期安全性较高。通过对杀菌剂吡唑醚菌酯和叶菌唑复配、吡唑醚菌酯和戊菌唑复配测定对小麦全蚀病和小麦纹枯病的室内毒力和增效系数,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叶菌唑=8:1~4:1和1:8~1:10对小麦全蚀病和小麦纹枯病的增效系数均大于1.5,表现增效作用。吡唑醚菌酯:戊菌唑=10:1~4:1对小麦全蚀病和小麦纹枯病的增效系数均大于1.5,表现增效作用。通过对种衣剂助剂比较筛选,确定10%噻虫嗪·吡唑醚菌酯·戊菌唑悬浮种衣剂的配方(按质量分数计):噻虫嗪7.5%、吡唑醚菌酯2%、戊菌唑0.5%、润湿分散剂NNO 2%+LF-5040 2%+L-64 1%、增稠剂皂土1%+黄原胶0.25%、苯丙乳液5%、碱性玫瑰精3%、乙二醇5%、磷酸三丁酯2%、络合钛微肥2%,余量水补足100%。种衣剂各项指标符合国标规定。通过种衣剂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10%噻虫嗪·吡唑醚菌酯·戊菌唑悬浮种衣剂小麦种子苗期安全,其中对小麦出苗数、根长、次生根数、鲜重、主茎叶龄、总茎蘖数、三叶以上大蘖无差异。该种衣剂可以有效防治小麦纹枯病和小麦叶螨。

二、烯唑醇春季施药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烯唑醇春季施药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安徽淮北地区小麦枯白穗形成原因及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小麦枯白穗形成原因和症状
    1.1 小麦纹枯病
    1.2 小麦茎基腐病
    1.3 小麦根腐病
    1.4 小麦赤霉病
    1.5 小麦全蚀病
    1.6 金针虫
    1.7 药害或肥害
    1.8 干热风
2 预防小麦枯白穗的对策建议
    2.1 农业防治
        2.1.1 轮作换茬
        2.1.2 选用抗(耐)病品种
        2.1.3 控制病原物数量
        2.1.4 合理密植
        2.1.5 合理施肥
    2.2 化学防治
        2.2.1 种子处理
        2.2.2 药剂防治
        2.2.2. 1 小麦纹枯病
        2.2.2.2小麦赤霉病
        2.2.2. 3 小麦根腐病
        2.2.2. 4 小麦茎基腐病
    2.3 控制农药药害和肥害
    2.4 预防干热风

(2)向日葵菌核病菌对常用杀菌剂的抗药性检测及其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及缩略语
前言
第一章 向日葵菌核病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1 向日葵菌核病的概述
        1.1 向日葵菌核病病原菌
        1.2 向日葵菌核病症状
        1.3 向日葵菌核病菌生物学性状
        1.4 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规律
    2 向日葵菌核病防治研究进展
        2.1 选用抗病品种
        2.2 农业防治
        2.3 生物防治
        2.4 化学防治
        2.4.1 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研究现状
        2.4.2 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研究的现状
        2.4.3 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研究现状
        2.5 农药复配
        2.5.1 农药复配目的
        2.5.2 杀菌剂的复配原则
    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常用杀菌剂的抗药性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供试病原菌
        1.1.2 供试药剂
        1.1.3 培养基
        1.1.4 供试仪器
        1.2 方法
        1.2.1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腐霉利和氟吡菌酰胺的抗药性检测
        1.2.2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腐霉利的抗药性检测
        2.1.1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腐霉利的敏感性基线
        2.1.2 不同地区向日葵菌核病菌对腐霉利的田间抗性频率及抗性水平
        2.2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氟吡菌酰胺的抗药性检测
        2.2.1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氟吡菌酰胺的敏感性基线
        2.2.2 不同地区向日葵菌核病菌对氟吡菌酰胺的田间抗性频率
        2.3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检测
    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向日葵菌核病菌抗药性菌株的治理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供试病原菌
        1.1.2 供试药剂
        1.1.3 培养基
        1.1.4 供试仪器
        1.2 试验方法
        1.2.1 防治向日葵菌核病菌的室内单剂筛选
        1.2.2 杀菌剂对菌核产量和萌发的影响
        1.2.3 复配药剂离体筛选
        1.2.4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药剂的交互抗药性
        1.2.4.1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氟吡菌酰胺的抗药性菌株的确定
        1.2.4.2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药剂的交互抗药性
        1.2.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治向日葵菌核病菌的室内单剂筛选
        2.2 16种杀菌剂对菌核产量及萌发的影响
        2.3 复配药剂离体筛选
        2.4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药剂的交互抗药性研究
        2.4.1 抗药性菌株对氟吡菌酰胺抗药性遗传稳定性
        2.4.2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4种不同类型杀菌剂交互抗药性分析
    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1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常用杀菌剂的抗药性检测
    2 向日葵菌核病菌抗药性菌株的治理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桃枝枯病病菌侵染机制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桃枝枯病研究现状
        1.1 桃枝枯病危害及其病原种类
        1.2 桃枝枯病症状及其发病规律
        1.3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1.4 桃枝枯病的防治方法
        1.4.1 农业防治
        1.4.1.1 田间管理
        1.4.1.2 合理施肥
        1.4.1.3 合理选种
        1.4.2 化学防治
    2 植物病原真菌的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2.1 植物病原真菌侵染结构
        2.2 植物病原真菌致病因子
        2.2.1 酶类
        2.2.1.1 角质酶
        2.2.1.2 细胞壁降解酶
        2.2.2 毒素
        2.2.2.1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种类及特性
        2.2.2.2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致病机理
        2.2.3 生长调节物质
    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菌株
        1.2 植物材料
    2 培养基
        2.1 葡萄糖马铃薯琼脂培养基(PDA)
        2.2 苜蓿煎汁+Czapck培养基
        2.3 PSK液体培养基
        2.4 改良的Marcus培养基
    3 主要试剂与仪器
        3.1 主要试剂材料
        3.2 主要仪器
    4 桃拟茎点霉分生孢子侵染过程观察
        4.1 桃拟茎点霉生活史
        4.2 扫描电镜观察桃拟茎点霉的侵染过程
    5 不同环境条件下桃拟茎点霉致病力的测定
        5.1 不同温度条件桃拟茎点霉致病力的测定
        5.2 不同光照周期桃拟茎点霉致病力的测定
        5.3 不同湿度条件桃拟茎点霉致病力的测定
        5.4 田间桃枝枯病发生动态调查与气象资料收集
    6 桃拟茎点霉胞壁降解酶诱导及其活性测定
        6.1 胞壁降解酶的诱导
        6.2 胞外蛋白的提取
        6.3 胞内蛋白的提取
        6.4 胞壁降解酶活性测定
    7 桃拟茎点霉毒素的诱导及测定
        7.1 毒素的诱导
        7.2 粗毒素的制备
        7.3 生物法检测毒素活性(离体枝条针刺法)
    8 桃枝枯病病原新种的鉴定与致病性
        8.1 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8.1.1 病原菌分离
        8.1.2 形态学鉴定
        8.1.2.1 病原菌菌落形态及营养菌丝生长速率
        8.1.2.2 分生孢子器形态数目观察
        8.1.2.3 分生孢子形态观察
        8.1.3 分子生物学鉴定
        8.2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8.2.1 桃树枝条致病性测定
        8.2.2 桃果致病性测定
    9 桃枝枯病田间绿色防控
        9.1 桃枝枯病绿色防控田间试验
        9.1.1 试验园(区)选择
        9.1.2 施药时间(共六次)
        9.1.3 常规化学防治
        9.1.4 绿色防控
        9.1.4.1 农业防治措施
        9.1.4.2 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复配防治
        9.1.5 调查及计算
        9.2 绿色防控园桃果品质检测和农药残留分析
        9.3 绿色防控经济评价
结果与分析
    1 桃拟茎点霉分生孢子侵染过程
        1.1 桃拟茎点霉生活史
        1.2 扫描电镜观察桃拟茎点霉的侵染枝条过程
        1.2.1 韧皮部
        1.2.2 木质部导管
        1.2.3 中央髓部
    2 桃拟茎点霉致病力影响因子研究
        2.1 不同温度条件对桃拟茎点霉致病力的影响
        2.2 不同光照周期对桃拟茎点霉致病力的影响
        2.3 不同湿度条件对桃拟茎点霉致病力的影响
        2.4 气象因子对田间桃枝枯病发生发展的影响
    3 桃拟茎点霉的胞壁降解酶及活性
    4 桃拟茎点霉毒素及活性
    5 桃枝枯病致病新种的发现与验证
        5.1 病原菌形态学特征
        5.1.1 菌落形态及生长速率
        5.1.2 分生孢子器形态特征
        5.1.3 分生孢子形态特征
        5.2 病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初步结果
        5.3 病原菌的致病性
        5.3.1 桃枝致病性
        5.3.2 桃果致病性
        5.3.3 柯赫氏法则验证
    6 桃枝枯病田间绿色防控
        6.1 防治效果
        6.2 桃果品质
        6.3 农药残留
        6.4 经济评价
讨论
    1 桃枝枯病侵染过程和侵染机制
    2 桃枝枯病影响因子
    3 桃枝枯病菌新种
    4 桃枝枯病田间绿色防控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中国小麦纹枯病化学防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现状及病原鉴定
2 当前用于防治小麦纹枯病的主要化学药剂
3 三唑类杀菌剂在小麦纹枯病防治中的应用
    3.1 河南省小麦纹枯病菌对三唑类杀菌剂的敏感性
    3.2 河南省小麦纹枯病菌对三唑酮的敏感性监测
    3.3 小麦纹枯病菌对三唑类杀菌剂的抗药性
    3.4 三唑类杀菌剂对小麦的安全性
4 其他种类杀菌剂在小麦纹枯病防治中的应用
5 其他防控手段及小麦纹枯病综合防控发展方向
    5.1 农业防治
    5.2 生物防治
    5.3 小麦纹枯病综合防控发展方向

(5)异腈参与的多组分反应及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Ugi反应研究进展
        1.1.1 Ug1-4CR反应
        1.1.2 Ugi-3CR反应
        1.1.3 催化型Ugi-3CR反应
    1.2 Wittig反应研究进展
        1.2.1 分子间Wittig反应
        1.2.2 分子内Wittig反应
        1.2.3 催化型Wittig反应
    1.3 van Leusen反应研究进展
    1.4 Biginelli反应研究进展
        1.4.1 催化Biginelli反应
        1.4.2 外界辅助Biginelli反应
    1.5 Michael反应研究进展
        1.5.1 Michael加成反应
        1.5.2 氧杂Michael加成反应
        1.5.3 氮杂Michael加成反应
        1.5.4 硫杂Michael加成反应
        1.5.5 双Michael加成反应
    1.6 唑类杀菌剂简介
        1.6.1 杀菌剂的发展简史
        1.6.2 杀菌剂作用机制
        1.6.3 三唑类杀菌剂
    1.7 课题的提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通过连续的Ugi/Wittig反应高效合成多取代噻唑衍生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2.1 引言
    2.2 合成路线
    2.3 实验
        2.3.1 仪器及试剂
        2.3.2 原料Ⅱ-1的制备
        2.3.3 目标化合物Ⅱ-5的条件优化以及制备
        2.3.4 目标化合物Ⅱ-6的制备
    2.4 化合物波谱性质
        2.4.1 目标化合物Ⅱ-5的波谱性质
        2.4.2 目标化合物Ⅱ-6的波谱性质
    2.5 结果与讨论
        2.5.1 目标化合物Ⅱ-5的合成与性质
        2.5.2 目标化合物Ⅱ-6的合成与性质
    2.6 目标化合物Ⅱ-5和Ⅱ-6可能的反应机理
    2.7 目标化合物Ⅱ-5和Ⅱ-6的生物活性测试
        2.7.1 目标化合物Ⅱ-5和Ⅱ-6杀菌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先正达公司测试)
        2.7.2 目标化合物Ⅱ-5和Ⅱ-6除草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先正达公司测试)
        2.7.3 目标化合物Ⅱ-5和Ⅱ-6杀虫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先正达公司测试)
    2.8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通过连续的van Leusen/Staudinger/aza-Wittig反应高效合成咪唑并喹琳衍生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3.1 引言
    3.2 合成路线
    3.3 实验
        3.3.1 仪器及试剂
        3.3.2 原料的Ⅲ-1的制备
        3.3.3 中间体Ⅲ-4的制备
        3.3.4 中间体Ⅲ-6a的制备
        3.3.5 目标化合物Ⅲ-7的制备
    3.4 化合物波谱性质
        3.4.1 中间体Ⅲ-4的波谱性质
        3.4.2 中间体Ⅲ-6a的波谱性质
        3.4.3 目标产物Ⅲ-7的波谱性质
    3.5 结果与讨论
        3.5.1 中间体Ⅲ-4的合成与性质
        3.5.2 目标化合物Ⅲ-7的合成与性质
    3.6 目标化合物Ⅲ-7的生物活性测试
        3.6.1 目标化合物Ⅲ-7杀菌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先正达公司测试)
        3.6.2 目标化合物Ⅲ-7除草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先正达公司测试)
        3.6.3 目标化合物Ⅲ-7杀虫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先正达公司测试)
    3.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通过连续的Ugi和aza-Michael反应以高非对映选择性合成多取代异吲哚衍生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4.1 引言
    4.2 合成路线
    4.3 实验
        4.3.1 仪器和试剂
        4.3.2 原料Ⅳ-1的制备
        4.3.3 中间体Ⅳ-4I的制备
        4.3.4 中间体Ⅳ-7a的制备
        4.3.5 目标化合物Ⅳ-5的条件优化和制备
        4.3.6 目标化合物Ⅳ-8的制备
    4.4 化合物的波谱性质
        4.4.1 中间体Ⅳ-41的波谱性质
        4.4.2 中间体Ⅳ-7a的波谱性质
        4.4.3 目标化合物Ⅳ-5的波谱性质
        4.4.4 目标化合物Ⅳ-8的波谱性质
    4.5 结果与讨论
        4.5.1 原料Ⅳ-1的合成与性质
        4.5.2 中间体Ⅳ-41的合成与性质
        4.5.3 中间体Ⅳ-7a的合成与性质
        4.5.4 目标化合物的Ⅳ-5合成与性质
        4.5.5 目标化合物的Ⅳ-8合成与性质
    4.6 目标化合物Ⅳ-5a的单晶衍射分析
    4.7 目标化合物Ⅳ-5以及Ⅳ-8的生物活性测试
        4.7.1 目标化合物Ⅳ-5和Ⅳ-8杀菌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先正达公司测试)
        4.7.2 目标化合物Ⅳ-5和Ⅳ-8除草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先正达公司测试)
        4.7.3 目标化合物Ⅳ-5和Ⅳ-8杀虫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先正达公司测试)
    4.8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通过连续的Binigelli和aza-Michael反应以高非对映选择性合成嘧啶酮并异吲哚啉衍生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5.1 引言
    5.2 合成路线
    5.3 实验
        5.3.1 仪器和试剂
        5.3.2 原料V-1的制备
        5.3.3 目标化合物V-5的条件优化
        5.3.4 目标化合物V-5的制备
    5.4 目标化合物Ⅴ-5波谱性质
    5.5 结果与讨论
        5.5.1 原料V-1的合成与性质
        5.5.2 目标化合物V-5的合成与性质
    5.6 目标化合物Ⅴ-5i的单晶衍射分析
    5.7 目标化合物Ⅴ-5的生物活性测试
        5.7.1 目标化合物Ⅴ-5杀菌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先正达公司测试)
        5.7.2 目标化合物Ⅴ-5除草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先正达公司测试)
        5.7.3 目标化合物V-5杀虫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先正达公司测试)
    5.8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3-三唑基苯并吡喃以及三唑并异喹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6.1 引言
    6.2 合成路线
    6.3 实验部分
        6.3.1 仪器及试剂
        6.3.2 原料Ⅵ-1的制备
        6.3.3 中间体Ⅵ-3和Ⅵ-4的制备
        6.3.4 目标化合物Ⅵ-6的制备
        6.3.5 目标化合物Ⅵ-7的制备
        6.3.6 目标化合物Ⅵ-8的制备
    6.4 目标化合物的波谱性质
        6.4.1 目标化合物Ⅵ-6的波谱性质
        6.4.2 目标化合物Ⅵ-7的波谱性质
        6.4.3 目标化合物Ⅵ-8的波谱性质
    6.5 结果与讨论
        6.5.1 原料Ⅵ-1的合成及性质
        6.5.2 目标化合物Ⅵ-6的合成及性质
        6.5.3 目标化合物Ⅵ-7的合成及性质
        6.5.4 目标化合物Ⅵ-8的合成及性质
    6.6 目标化合物Ⅵ-7f的单晶衍射分析
    6.7 目标化合物Ⅵ-6,Ⅵ-7和Ⅵ-8的生物活性测试
        6.7.1 目标化合物Ⅵ-6,Ⅵ-7和Ⅵ-8杀菌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
        6.7.2 目标化合物Ⅵ-6、Ⅵ-7和Ⅵ-8杀菌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先正达公司测试)
        6.7.3 目标化合物Ⅵ-6、Ⅵ-7和Ⅵ-8除草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先正达公司测试)
        6.7.4 目标化合物Ⅵ-6、Ⅵ-7和Ⅵ-8杀虫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先正达公司测试)
    6.8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全文总结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待)发表的文章
致谢

(6)河北省麦田农药减量控害增效集成技术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1 指导思想
2 技术路线
3 关键技术
    3.1 抗(耐)病虫品种替代易感品种
    3.2 新型大型施药机械替代老旧施药机械
    3.3“一喷综防”技术
    3.4 秋播拌种技术
    3.5 杂草秋治技术
    3.6 科学轮换用药技术
        3.6.1 防治小麦虫害的轮换用药方案
        3.6.2 防治小麦病害的轮换用药方案
        3.6.3 防治麦田杂草的轮换用药方案
    3.7 助剂介入小麦中后期病虫防控用药技术
4 麦田有害生物防控趋势

(7)2020年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一、防控目标
二、防控策略
三、防控区域
    (一)华北麦区。
    (二)黄淮麦区。
    (三)长江中下游麦区。
    (四)西北麦区。
    (五)西南麦区。
四、防控措施
    (一)小麦赤霉病。
    (二)小麦条锈病。
    (三)小麦纹枯病和白粉病。
    (四)小麦吸浆虫。
    (五)小麦蚜虫。
    (六)麦蜘蛛。
五、绿色防控与专业化统防统治主推技术
    (一)小麦条锈病全程综合防控技术。
    (二)小麦赤霉病预防技术。
    (三)穗期病虫综合防治技术。

(8)10种杀菌剂及其复配剂对小麦纹枯病菌的室内毒力(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禾谷丝核菌菌株对单剂药剂的敏感性
    2.2 禾谷丝核菌菌株对复配剂的敏感性
3 结论与讨论

(9)河南省小麦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规范(论文提纲范文)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3.1 小麦有害生物
    3.2 综合防治
4. 防治原则
5. 防治方法
    5.1 植物检疫
    5.2 农业防治
        5.2.1 轮作。
        5.2.2 品种选择。
        5.2.3 整地。
        5.2.4 施肥。
        5.2.5 排灌。
        5.2.6 播种。
        5.2.7 清除病虫草残体。
    5.3 天敌保护利用和释放
    5.4 药剂防治
        5.4.1 播种期。
        5.4.2 越冬前
        5.4.2. 1 化学除草
        5.4.2. 2 鼠害防治。
        5.4.3 返青至孕穗期
        5.4.4 抽穗扬花期
        5.4.4. 1 赤霉病防治。
        5.4.4. 2 吸浆虫防治
        5.4.5 灌浆期

(10)一种小麦悬浮种衣剂的研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小麦及其病虫害
        1.1.1 小麦
        1.1.2 小麦地下害虫、蚜虫及土传病害
    1.2 悬浮种衣剂研究进展
    1.3 常用原药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2 仪器
    2.3 试验方法
        2.3.1 杀虫剂和杀菌剂筛选
        2.3.2 复配杀菌剂的筛选
        2.3.3 种衣剂助剂的筛选
        2.3.4 种衣剂性质的测定
        2.3.5 田间药效试验
    2.4 数据统计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杀虫剂和杀菌剂的筛选
        3.1.1 杀虫剂室外活性的测定
        3.1.2 杀虫剂的小麦苗期安全性的测定
        3.1.3 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
        3.1.4 杀菌剂对小麦苗期安全性的测定
    3.2 复配杀菌剂的筛选
    3.3 种衣剂助剂的筛选
        3.3.1 润湿分散剂
        3.3.2 增稠剂筛选
        3.3.3 微肥的筛选
        3.3.4 其他助剂的筛选
    3.4 种衣剂的性质测定
    3.5 种衣剂对田间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4 讨论
    4.1 种衣剂配方的筛选
    4.2 种衣剂的性质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烯唑醇春季施药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安徽淮北地区小麦枯白穗形成原因及防治对策[J]. 张瑾英. 安徽农学通报, 2021(06)
  • [2]向日葵菌核病菌对常用杀菌剂的抗药性检测及其治理[D]. 李佳琪. 沈阳农业大学, 2021(05)
  • [3]桃枝枯病病菌侵染机制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D]. 曹军. 扬州大学, 2020
  • [4]中国小麦纹枯病化学防治研究进展[J]. 李美霖,徐建强,杨岚,郑伟,夏彦飞,侯颖. 农药学学报, 2020(03)
  • [5]异腈参与的多组分反应及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关治蓉. 华中师范大学, 2020
  • [6]河北省麦田农药减量控害增效集成技术体系[J]. 李娜,崔彦,卫笑非,杨文香. 河北农业科学, 2020(02)
  • [7]2020年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J].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农民文摘, 2020(04)
  • [8]10种杀菌剂及其复配剂对小麦纹枯病菌的室内毒力[J]. 段学兰,秦庆连,宋春霖,赵彦翔,黄金光. 植物医生, 2019(06)
  • [9]河南省小麦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规范[A]. 张国彦,刘一,彭红.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研究进展——河南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2019
  • [10]一种小麦悬浮种衣剂的研制与应用[D]. 陈亚亚.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地康唑春季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效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