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产优质棉田高光效群体生态结构模式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吴莘玲[1](2021)在《密度与氮素对小麦后直播棉产量品质影响及氮素利用、株型及生理活性的调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明确密度与氮素对小麦后直播棉产量品质的影响效应及相关机制,本文通过设计不同密度和氮素水平探讨密度氮素对产量形成、氮素吸收利用、株型调节及碳氮生理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高密中氮有利于小麦后直播棉高产和纤维品质改善在120000株·hm-2密度下配合施氮150kg·hm-2,小麦后直播棉更易实现高产,籽棉产量达4147.8~5119.2 kg·hm-2。产量形成表现为,群体现蕾数高达111.0~126.1万个·hm-2,成铃数高达87.7~95.3万个·hm2,群体果节量达300.4~302.4万个·hm-2,生殖器官干重积累高达1922.6~1955.5 kg·hm-2,占总干重的50%以上,且现蕾强度和成铃强度高;高密中氮有利于小麦后直播棉形成优质纤维,纤维长度达29.98~30.20mm、比强度达29.87~32.18cN/tex,麦克隆值达4~4.2。因此120000株·hm-2密度配合施氮150kg·hm-2既能达到高产优质,又能实现集中现蕾与集中成铃。2.高密中氮有利于小麦后直播棉氮素的吸收利用本研究表明,120000株·hm-2密度配合施用150kg·hm-2氮素有利于促进棉株氮素吸收,实现氮素的高效利用。高密中低氮处理下,氮肥回收利用率达44%~54%,氮肥农学利用率达7.16~8.72kg/(kg N),氮素生理利用率达15.79~19.16kg/(kg N),氮肥偏生产力达21.12~32.00kg/(kg N),氮素利用效率达10.40~10.86kg/(kg N)。3.高密度中氮配合有利于构建群体高光效株型高密中氮处理下(120000株·hm-2配合施氮150kg·hm-2),株高适宜,保持在72~77cm,株高日增量以蕾期生长速度最快,保持在1~3cm·d-1;节枝比较高,保持在2.23~2.79;上、中、下部果枝长度分别保持在9~15 cm、16~20 cm、25~29 cm左右;上、中、下部主茎节间直径分别保持在0.4~0.6cm、0.5~0.7 cm、0.8~0.9cm。上、中、下部主茎节间长分别保持在2~5 cm、5~8 cm、4~6 cm,果节间直径随果节位外延分别保持在4.5~4.6 mm、3.0~3.8 mm、2.8~3.3 mm、2.1~3.0 mm。此外,果枝弯曲度最小,果枝向值最大。4.高密中氮使棉株保持适中的氮代谢水平,高的碳代谢强度,为高产优质提供提供协调的碳氮代谢生理基础。本试验研究表明,120000株·hm-2配合施氮150kg·hm-2,有利于提高叶绿素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保持适宜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和GPT活性;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功能叶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回归分析表明,棉株叶绿素、游离氨基酸含量与籽棉产量、纤维长度和比强度呈显着以上水平线性正相关;可溶性蛋白含量、GPT活性与籽棉产量、纤维长度和比强度呈开口向下抛物线关系,进一步说明小麦后直播棉在高密中氮下有利于棉株保持高的碳代谢强度和适中的氮代谢水平,为高产和优质纤维的形成提供了合理的碳氮生理代谢基础。
许好标[2](2021)在《陆地棉GA20氧化酶的全基因组鉴定及GhGA20ox6的克隆和功能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株型相关性状对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绿色革命”期间,由于对植物株型结构的成功改良,从而促进了作物生产力的大幅提高。植株高度除受环境条件影响外,还受到包括多种内源激素的调控,例如:赤霉素(GAs)和油菜素内酯(BRs)等。其中,GA20ox基因家族编码的蛋白在GAs合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手段在棉花中从全基因水平分析了GA20ox基因家族,并对棉花中该基因家族的GhGA20ox6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功能分析。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GhGA20ox蛋白序列含有其他物种共有的保守结构域:DIOX_N超家族结构域、2OG-FeⅡ_Oxy超家族结构域、GA底物、2-酮戊二酸结合有关的保守序列LPWKET和NYYPACNEP以及与Fe2+结合的H和D残基。通过分析拟南芥、水稻和陆地棉GA20ox蛋白进化关系,发现同物种最先聚合,符合物种进化关系,预示着GA20ox家族蛋白在遗传进化方面较为保守且符合遗传进化规律。亚细胞预测显示大部分GhGA20ox蛋白定位在细胞质(6个)和细胞核(4个)中,极少部分定位在叶绿体(2个)中和细胞外(1个)。2.在拟南芥中遗传转化GhGA20ox6基因发现,过表达转基因拟南芥株系相比于野生型表现出植株高度提升和开花提前的现象,这些结果表明GhGA20ox6参与了拟南芥株高和成花诱导的调控通路。推测过表达GhGA20ox6后能促使拟南芥体内活性GAs含量提高,从而促进了拟南芥的快速生长。3.在陆地棉品种‘中棉50’中利用病毒诱导基因沉默(VIGS)技术降低GhGA20ox6基因的表达水平,阳性植株表现出节间缩短,高度降低的现象。
牛煜[3](2020)在《液体有机肥及减量追施氮肥对玉米养分吸收和产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针对东北农牧交错区玉米施用化肥过量和畜禽粪污资源利用低的现状,探讨了应用液体有机肥作基肥,不施种肥,仅追施化肥可行性及化学氮肥减量比例。采用田间试验,试验设T1:不施氮肥、T2:化肥(种肥+追肥)、T3:液体有机肥(67.5 t·hm-2)、T4、T5、T6处理基肥与T3相同,化学氮肥追施量分别为T2的40%、60%、80%,共6个处理。研究了液体有机肥及减量追施化学氮肥对玉米生长发育、养分吸收转运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基肥应用液体有机肥并减氮40%(T5)和减氮20%(T6)与单施化肥(T2)相比在营养生长期SPAD值提高5.9%(P<0.05)和5.2%,且在生殖生长期仍提高2.7%和0.7%。基施液体有机肥减量追施氮肥利于玉米叶绿素合成并能延缓叶片衰老。(2)应用液体有机肥不施用种肥与T2处理相比在拔节期总干物质积累量提高22.4%(P<0.05),T5和T6处理与T2处理相比在成熟期总干物质积累量、籽粒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提高1.1%和0.3%、16.4%(P<0.05)和8.4%,在生育后期植株、籽粒生长速率提高了34.3%(P<0.05)和28.6%(P<0.05)、32.0%(P<0.05)和15.8%,收获指数提高了15.0%(P<0.05)和8.2%。基施液体有机肥减量追施氮肥可提高干物质积累量、调节各器官生长速率、优化籽粒所占比重。(3)T5和T6处理籽粒氮、磷、钾积累量分别提高22.4%(P<0.05)和9.5%(P<0.05)、46.6%(P<0.05)和28.3%(P<0.05)、46.6%(P<0.05)和63.7%(P<0.05);总氮、磷、钾积累量提高10%(P<0.05)和2.9%、23.6%(P<0.05)和24.1%(P<0.05)、5.2%和20.1%(P<0.05);氮、磷转运对籽粒贡献率提高20.4%(P<0.05)和34.2%(P<0.05)、77.1%(P<0.05)和42.6%(P<0.05);氮、磷、钾素收获指数提高11%(P<0.05)和6.3%、18.8%(P<0.05)和3.3%、39.2%(P<0.05)和36.4%(P<0.05)。基施液体有机肥减量追施氮肥可促进养分吸收、优化养分在各器官的分配与转运。(4)T5和T6处理百粒重提高3.16%(P<0.05)和0.53%,产量分别提高8.42%和5.78%,粗脂肪、蛋白质、淀粉含量提高4.9%(P<0.05)和5.7%(P<0.05)、1.8%和2.1%、1.2%(P<0.05)和1.1%(P<0.05)。基施液体有机肥减量追施氮肥可实现高产优质。(5)T5处理的化肥氮利用率、化肥氮贡献率分别提高27.78%(P<0.05)、1.54%(P<0.05),T5、T6处理的化肥氮农学利用率、化肥氮偏生产力、总氮贡献率分别提高9.26 kg·kg-1和2.69kg·kg-1(P<0.05)、45.73 kg·kg-1(P<0.05)和18.26 kg·kg-1(P<0.05)、6.46%(P<0.05)和4.55%(P<0.05),收益增加854元·hm-2和245元·hm-2。基施液体有机肥减量追施氮肥具有良好的肥料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综合而言,在本试验条件下,基肥应用67.5 t·hm-2液体有机肥,不施用种肥对玉米拔节期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具有积极作用。应用液体有机肥减施40%化学氮肥,对玉米生长有积极作用。不仅能使植株提前进入生殖期,使籽粒率先形成,还能延长生殖生长时间,延缓玉米穗位叶的衰老,利于籽粒持续积累,具有良好的收获指数及经济效益。此外对玉米养分吸收积累也有较好的的效果,不仅能将营养器官内的大量养分转运至籽粒,还能将在生育后期从外部吸收的养分高效输送至籽粒,从而提高化学氮肥利用效率,并有利于籽粒品质的提升,达到高产优质的效果。本试验选用由丹麦先进工艺加工的液体有机肥,能够充分回收利用畜禽粪污;有效减少氮肥的施用量,提高化学氮肥利用率;基肥应用液体有机肥且不施用种肥,提高农机播种效率,在生育旺盛期追施化肥的施肥模式,可缩短玉米营养生长期并延长生殖生长期,加快籽粒对养分的吸收速率,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王洪预[4](2019)在《东北春玉米不同种植模式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现有耕地面积条件下,增加密度是挖掘玉米单产的重要技术手段,是实现我国玉米高产高效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最经济有效,农民易于掌握、易于推广应用的措施。现代集约化农业生产条件下,玉米密植栽培后,群体内通风透光和田间小气候均发生改变,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活动亦随之改变。玉米高密度栽培易出现病虫害加重、倒伏、空秆、早衰等问题。为保持高产,肥料和农药的用量加大,环境风险增加。因此,密植条件下,种植模式的选择尤为重要。基于这一点,本研究于2012年至2018年在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吉林大学农业实验基地(43°54′N,125°16′E)进行了多年田间试验。采用田间定位试验方法,重点研究了缩垄种植、玉米宽窄行种植、玉米与大豆间作和玉米与大豆轮作四种种植模式,分析了不同种植模式下春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变化,并总结了四种种植模式下的高产高效氮肥施用技术,以期为我国东北黑土地区春玉米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行距可以显着的影响玉米穗位叶的叶倾角、叶面积以及群体LAI(叶面积指数),在开花期和灌浆期差异显着,表现为40cm>50cm>60cm处理,XY335在开花期最大LAI为5.91,ZD958最大LAI为6.12。随行距的增加LAD(光合势)有降低的趋势,小行距(40cm)处理下群体光能利用率显着或极显着的高于其它处理。整个生育期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呈S型逐渐增加的趋势,不同行距下玉米籽粒产量与相关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玉米籽粒产量GY和生育期光合势LAD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且相关性达显着水平。(2)宽窄行种植模式,增产与否与玉米耐密性及株型密切相关。株型收敛、耐密性强的玉米品种,宽窄行种植更易获得高产。宽窄行与等行距种植方式均表现随种植密度增加,百粒重下降,穗粒数减少,此时产量提高,依靠有效穗数的增加。宽窄行种植模式下,N肥深施(种下15cm)较N肥浅施(种下10cm)有更好产量表现。底肥结合追肥的氮肥施入方式,显着优于底肥一次性的施入方式。相同密度条件下,缓释尿素较常规尿素有更大叶面积,更高收获指数,更低根冠比,有利于产量的提高。宽窄行种植方式与均匀垄种植方式相比,显着降低穗腐病的发生。(3)玉米与大豆间作种植,要获得间作优势,需加大间作主作物玉米的种植密度。主作物玉米的种植密度在在9.2万株/公顷之间时,产量最高,可达14044kg/hm2,额外增收大豆947 kg/hm2。间作体系最佳氮肥施用量为255公斤/公顷。以生物学产量计算的土地当量比(LER)为1.02-1.17,以籽粒产量计算的LER为1.06-1.16,均大于1,说明该间作系统具备间作优势。(4)玉米短期连作种植,与轮作玉米相比,籽粒产量变化不显着,但衔接大豆茬口的轮作玉米,与衔接玉米茬口的连作玉米相比,籽粒产量均有增加趋势,且随轮作年限延长,增产趋势更加明显,轮作5年以后,轮作玉米籽粒产量显着高于连作玉米(F=5.70,P=0.0245),增产幅度在20%以上。玉米多年连作(连作7年)后,土壤有机质和pH值均有下降趋势;玉米和大豆轮作7年后,土壤有机质变化不显着。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年际间波动幅度较大,无明显规律。玉米连作改变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连作玉米特有细菌属为产黄杆菌属(Rhodanobacter)和(RB41)属,而轮作玉米特有细菌属为慢生根瘤属(Bradyrhizobium)和(CandidatusSolibacter)属。玉米连作后改变了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轮作玉米相比,玉米多年连作后,子囊菌门(Ascomycetes)和被胞菌门(Toectomyces)相对丰度分别降低了10.23%和0.63%;担子菌门(Basidiomycetes)相对丰度升高了12.03%。在真菌属分类水平上,轮作土壤根际微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
杨小琴[5](2019)在《玉米平菇间作共生期内玉米叶片碳同化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文中提出东北地区是我国玉米的最大产区,尤其是吉林省的玉米产量占全国1/8,而吉林省玉米以单作为主,长期的单作使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下降,产量降低。近年来,间作、保护性耕作(如免耕、秸秆覆盖等)等种植模式得到普遍应用,有利于维持农田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在生产实践方面,玉米间作平菇系统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基础研究还比较薄弱,特别是对于吉林省中部玉米高光效保护性种植模式下,玉米平菇间作共生期间内玉米叶片碳同化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相结合的研究甚少。本研究在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春综合农业试验站设置了2种种植模式:单作玉米(C)和玉米平菇间作(CM)。测定玉米叶片的碳同化相关生理生态指标,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玉米平菇间作处理对玉米叶片光合生理生态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结构的影响,阐明了间作模式下玉米叶片光合碳同化与微环境的关系、土壤化学性质与微生物丰度及群落结构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玉米平菇间作共生期(7/118/23)显着提高了玉米群体田间空气湿度和CO2浓度,改善了田间的小气候。与单作玉米相比,一、二茬菇间歇期间作田间空气湿度和CO2浓度呈现出下降趋势,差异明显缩小。玉米平菇间作对土壤化学性质产生了显着影响,且表现出明显的动态变化。一、二茬菇间歇期,间作显着提高了土壤pH,降低了有机质(SOM)、全氮(TN)、硝态氮(NO3--N)和铵态氮(NH4+-N)的含量。采菇结束期,间作条件下土壤pH、SOM、TN均高于单作玉米。玉米平菇间作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显着提高了细菌和真菌多样性,且促进了细菌的碳氮代谢。一、二茬菇间歇期,间作显着降低了鞘脂单胞菌属、罗河杆菌属的相对丰度。二茬菇期,间作显着增加了真菌可操作分类单元(OTU)丰富度、变形菌和细菌氨基酸代谢的相对丰度,显着降低茎点霉属、青霉菌属的相对丰度。采菇结束期,间作显着增加了细菌OTU丰富度、Shannon指数、浮霉菌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的相对丰度。冗余分析表明,SOM和pH在细菌群落结构中起着关键作用;pH和TN对真菌群落分布有较大影响。相关分析表明,细菌Shannon指数与TN呈显着正相关,真菌Shannon指数则与TN、NO3--N、NH4+-N等呈显着负相关关系。玉米平菇间作提高了玉米叶片碳同化效率,为玉米生长中后期光合产物的积累奠定了基础,从而提高了玉米产量。一茬菇期,间作显着提高了玉米叶片的光系统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二磷酸腺苷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活性;一、二茬菇间歇期,间作玉米的光合速率和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显着高于单作玉米,且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积累增加。相关分析表明,玉米叶片Fv/Fm、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微环境参数(空气温度、CO2浓度)呈显着正相关关系。相对于单作玉米,2017年、2018年米菇间作下玉米净增产量为376 kg·hm-2和325kg·hm-2,平菇净增产量为16560 kg·hm-2、14064 kg·hm-2,土地当量比分别为2.5和2.4。本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吉林省中部黑土区高光效保护性耕作种植模式下玉米平菇间作共生期内微环境变化及其对玉米叶片碳同化的影响,阐明了玉米平菇间作土壤微生物丰度及群落变化规律。玉米平菇间作为玉米群体提供合适的生长微环境;对土壤化学性质产生了显着影响,有利于改善土壤质量;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提高了细菌和真菌多样性,创造了有利的微生物生态环境;碳源增加,促进玉米中后期碳同化效率,增加了玉米产量。这为玉米间作平菇处理下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和作物高产提供了参考理论和实践依据。
巨飞燕[6](2019)在《植物内源激素对棉花果枝节间伸长的调控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提高棉花全程机械化水平是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得以稳定的关键,合理密植则是棉花生产中提高综合产量的一项关键栽培技术,适当提高棉花的种植密度是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然而宽大松散的株型结构已成为生产上限制棉花机械化水平及种植密度的瓶颈。因此合理的植物株型和群体结构对棉花高产具有重要意义。棉花的果枝类型是棉花株型表现的决定性状,开展棉花果枝伸长调控的分子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两个株型差异显着且果枝节间长度显着的棉花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分别选择了棉花植株倒一、倒二、倒三果枝的第一节间进行转录组测序和植物内源激素含量测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转录组测序,共检测到76331个基因。KEGG Pathway通路富集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发现差异表达基因显着富集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中。转录组测序数据和qRT-PCR荧光定量验证结果均表明,参与生长素信号转导的GH3基因家族成员和能降低细胞分裂素含量水平的细胞分裂素氧化脱氢酶(CKX)相关基因在短果枝品种XLZ77品种内高表达。而乙烯信号转导途径中与乙烯合成酶(ACS)、EIN2/3和ERF转录因子相关的基因以及在茉莉酸信号转导途径中与JAR1、COI1和MYC2相关的基因也在XLZ77品种果节内高表达。2.对两品种果节内源激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长果枝品种L28果节内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均显着高于短果枝品种XLZ77,而乙烯合成前体ACC和茉莉酸的含量则显着低于XLZ77。3.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与促进细胞伸长相关的GO通路,如细胞分裂、细胞周期过程和细胞壁组织等,均得到了显着富集,且相关基因在L28果节内高表达。然而,与鞘脂代谢过程和木质素生物合成过程等相关的抑制细胞伸长的基因则在XLZ77果节内高表达。4.此外,本研究在两品种间共发现2067个转录因子,其中WRKY、ERF和bHLH转录因子家族为所有转录因子中最活跃的三大基因家族,且编码这些转录因子的大多数基因在XLZ77果节内的表达量显着高于L28。综上所述,本试验得出以下结论: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棉花果枝节间伸长过程中的正调控因子,与之相反,乙烯和茉莉酸为棉花果枝节间伸长过程中的负调控因子。此外,WRKY、ERF和bHLH转录因子家族被鉴定为棉花节间伸长的重要抑制类调控因子。在XLZ77果节内,乙烯的大量合成和生长素的氨基酸化抑制了植物细胞的伸长,而茉莉酸含量的增加和细胞分裂素的降解导致细胞分裂减缓,最终导致XLZ77产生株型紧凑且果枝节间相对较短的表型。本研究结果不仅能为棉花株型结构的遗传改良提供基因资源,而且为进一步阐述棉花果枝节间伸长的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梁哲军,王玉香,张冬梅,杨印斌,南雪琴,齐宏立,董鹏,袁嘉玮,张健[7](2018)在《运城地区棉花优化成铃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田间挂花试验,分析运城地区棉花时空优化成铃规律。结果表明,棉铃在空间分布上,第310果枝12节位的棉铃单铃籽棉质量、皮棉质量、棉铃体积增长速率高于单株平均值,即内围铃和中部铃为优势铃;在时间分布上,优势棉铃开花成铃时间集中在7月上旬至7月下旬,吐絮时间主要集中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
齐海坤[8](2017)在《陆地棉机采株型主要性状解析及QTL定位》文中指出本研究以中571(Z571)和中棉所49(CCRI 49)两个株型有明显差异的陆地棉品种为材料配制F1、F2及F2:3组合,对株型性状与激素之间的生理生化机理进行研究,同时分析株型性状与产量和品质间的相关性,初步明确差异品种间激素的时空变化和株型性状对产量和品质之间的影响,并通过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GBS)和F2及F2:3两年田间表型数据相关联,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控制株型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为选育适合机械化采收的陆地棉品种提供理论参考,为棉花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技术支持。取得的结果如下:1)株型性状的植物激素调控机制研究。在现蕾期到打顶后时期,中部叶片吲哚乙酸(IAA)含量急剧下降,玉米素(ZA)含量增加,ZA/IAA含量比值低,诱导腋芽分化,促进CCRI 49营养枝数增多;下部叶片中赤霉素(GA3)含量各时期均低,抑制CCRI 49果枝始节高和株高伸长生长;中部和下部叶片中脱落酸(ABA)含量、GA3/ABA含量比值在初花期到打顶前高,抑制CCRI 49主茎和果枝始节高度伸长生长。2)株型性状与产量和品质相关性分析。F2:3群体株系材料间农艺性状发生了显着分离,且后代中出现了许多超亲个体,在田间进行选择时要注意农艺性状之间复杂的关系;株高、单株果枝数与公顷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单株果枝数与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呈极显着负相关,与马克隆值呈正相关;单株营养枝数与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呈极显着正相关,与马克隆值呈显着负相关;产量构成因素中的公顷铃数与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呈极显着正相关,与马克隆值呈极显着负相关,铃重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与公顷铃数相反。3)遗传图谱构建。对亲本进行基因分型,经过严格的标记筛选,共获得29263个高质量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符合F2群体分离要求的高质量SNP标记12853个。利用F2群体剔除异常碱基,完整度、偏分离过滤后,获得高质量SNP标记5886个,去掉严重不能连锁标记位点,最终获得SNP标记5571个,将完全相同的标记划分成Bin标记,获得上图Bin标记3187个,分布在26个连锁群中,与棉花单倍体染色体数相同。遗传图谱总长为3829 c M,平均距离缩小到0.687 c M。4)株型性状QTL定位。应用Win QTL软件中的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对F2及F2:3两年单环境株型性状分别进行QTL定位,共检测到17个QTL位点。其中,定位到控制株高性状QTL位点7个,分布在第5和25号染色体上,解释表型变异的比例最高21.5%,最低3.5%;果枝始节高度8个,分布在第3、4、7、9和23号染色体上,解释表型变异的比例最高9.6%,最低2.2%;营养枝个数2个,分布在第17和19号染色体上,分别解释表型变异的比例0.3%和0.7%。
刘帅[9](2017)在《新型化学调控技术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棉花(G hirsutum L.)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目前我国棉花生产用工多,成本高,纤维品质一致性差,品质不高。本文针对新型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AFD)对花芽分化,株型,熟性,成铃模式等方面的影响,开展研究,试图探索得到更加合理的化学调控方法,以较少的生产投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试验结果表明:1.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AFD对棉花生理性状和熟性的影响较之DPC与对照显着。AFD可促进棉叶中叶绿素含量的提高,使叶片叶色加深,对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吸收加强,从而增强叶片的光合作用。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而对于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则影响不大。对赤霉素(GA)的活性有较强的抑制性,喷施AFD可以增加棉叶中ZA含量,降低IAA含量,提高ZA/IAA比值,能够促进花芽分化。2.施用AFD的处理在初花期对棉花具有明显的保蕾效果,而且具有较高的由蕾向铃转化的效率,盛花期则有较多的吐絮铃数;同时施用AFD还可增加内围果节铃重,1-4果枝第1果节平均比对照增加0.93g,第2果节平均比对照增加4.2g。可以看出AFD对棉花促进集中吐絮,提早成熟作用明显。3.不同浓度的AFD对棉花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冠层郁蔽程度与AFD施用浓度呈反比例关系。生殖部分所占干物质量在AFD施用浓度为1350和1800 ml·hm-2时最大。纤维长度在AFD施用量为900ml·hm-2时与未施用AFD化控的对照组相当,显着于其他各处理,可以看出AFD对纤维长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施用量为450和900ml·hm-2时的纤维整齐度显着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此外各处理的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伸长率之间不存在显着差异。AFD化控有助于产量的提升,在AFD施用量为1350 ml·hm-2时,籽棉百铃重最大,并显着高于未施用AFD化控的对照组。在AFD施用量为900和1350 ml·hm-2时衣分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4.化控次数的不同对纤维品质没有不良影响。生育期内不同化控次数的产量之间差异不显着,但生育期内AFD2次化控对产量提升的影响相对最大,且用工少,为较理想的调控方式。生育期内AFD1次化控为最省时省工的化控次数,这种方式虽然降低了劳动强度,但同时产量也相对有所降低。综上所述,不同化控浓度和次数,均会对棉花的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但适宜的AFD化控浓度和化控次数能改善棉花株型结构,提高冠层PAR截获率,促进棉花集中成熟,提高内围铃成铃率和铃重。生产中,应根据实时棉花长势和环境因素选择合适的化控方式,在尽可能的减少生产成本,提高棉花质量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朱家辉[10](2016)在《棉花新品种新陆中76号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新陆中76号是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于2014年9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早中熟陆地棉新品种(新审棉2014年第6 5号),该品种丰产稳产性好,纤维品质综合指标优良,抗病性、抗逆性及适应性强。为了最大限度发挥优良品种作用,良种良法配套推广,在新疆业科学院库尔勒试验站,对新陆中76号开展了播期、种植密度、化学调控、打顶时期、肥料配比及施用方式、灌水量试验研究,为科学制定新陆中76号的配套栽培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结果如下:(1)新陆中76号在不同播期试验中,单株结铃数、单铃重和衣分率及产量等以播期4月15日最高,提前或推后均有所下降;霜前花率随着播期则呈下降趋势;纤维品质指标以播期4月15日最佳,但处理间差异不显着。(2)新陆中76号在种植密度试验中,皮棉产量最高的是密度为20.5万株·hm-2处理,其次为22.2万株·hm-2,高密度处理26.7万株·hm-2的产量最低,表明密度过高或过低均难以获得高产。从产量构成因素来看,单株铃数随密度的增加而明显减少,但单位面积上的总铃数显着增加,但单铃重略有降低。种植密度对纤维长度和比强度有一定影响,随密度增大,纤维长度和比强度呈现降低趋势,但是差异没有达到显着水平。(3)新陆中76号在化学调控试验中,缩节胺用量在210g·hm-2的时候,它的产量较高,缩节胺用量过少和过多均难以获得高产。随着缩节胺用量的增加,株高和果枝数呈下降趋势,而经济系数却有所增加,纤维品质各项指标无差异性变化。(4)新陆中76号在不同时期打顶试验中,皮棉产量最高的是7月15日,其次为7月10日,7月25日打顶产量最低,表明打顶过早或过晚均难以获得高产。从产量构成因素来看,单株铃数随打顶时间的推后的增加而增加,但单铃重和衣分在7月20日却显着降低。不同时期打顶对纤维长度和比强度有一定影响,随打顶时间的推后,纤维长度和比强度呈现降低趋势,而马克隆值却变小,但是差异没有达到显着水平。(5)新陆中76号在肥料配比及施用方式试验中,处理B1的产量较高,氮、磷、钾的不同配比及施用方法对产量有显着性差异,对纤维品质没有差异性变化。(6)新陆中76号在灌水量试验中,生育期灌水量在4500M3·hm-2时产量最高,灌水量过少或过多产量均下降并出现显着性差异,但灌水量对纤维品质没有显着影响。
二、高产优质棉田高光效群体生态结构模式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产优质棉田高光效群体生态结构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密度与氮素对小麦后直播棉产量品质影响及氮素利用、株型及生理活性的调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表 |
1、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棉花密度和氮素的适宜水平 |
1.2.2 密度和氮素对棉花产量形成的影响 |
1.2.3 密度和氮素对棉花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1.2.4 密度和氮素对棉花株型的影响 |
1.2.5 密度和氮素对棉株生理活性的影响 |
2、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调查与测定项目 |
2.2.1 农艺性状 |
2.2.2 产量及其构成 |
2.2.3 不同器官干物重 |
2.2.4 叶面积指数、叶倾角的分布 |
2.2.5 氮肥利用率 |
2.2.6 株型 |
2.2.7 生理活性 |
3、结果与分析 |
3.1 密度和氮素对小麦后直播棉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
3.1.1 对产量及构成的影响 |
3.1.2 对纤维品质的影响 |
3.2 密度和氮素对小麦后直播棉产量形成的影响 |
3.2.1 对现蕾数及现蕾强度的影响 |
3.2.2 对成铃数及成铃强度的影响 |
3.2.3 对果枝台数的影响 |
3.2.4 对果节数的影响 |
3.2.5 对产量器官干物重积累的影响 |
3.3 密度和氮素对小麦后直播棉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3.1 对氮素积累的影响 |
3.3.2 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3.4 密度和氮素对小麦后直播棉株型的影响 |
3.4.1 对株高的影响 |
3.4.2 对节枝比的影响 |
3.4.3 对果枝长度的影响 |
3.4.4 对主茎节间直径与主茎节间长的影响 |
3.4.5 对果节间直径的影响 |
3.4.6 对果枝弯曲度及果枝向值 |
3.4.7 对叶面积指数和MTA的影响 |
3.5 密度和氮素对小麦后直播棉叶片生理活性的影响 |
3.5.1 对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
3.5.2 对游离氨基酸的影响 |
3.5.3 对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GPT)活性的影响 |
3.5.4 对光合特征的影响 |
4、小结与讨论 |
4.1 高密中氮有利于小麦后直播棉产量提高,改善品质 |
4.2 高密中氮有利于小麦后直播棉氮素的吸收利用,实现减氮高效 |
4.3 高密中氮有利于群体高光效株型的塑造,改善群体光合性能,为产量和品质形成奠定合理的群体结构基础 |
4.4 高密中氮有利于协调棉株生理代谢活性,为产量品质形成奠定生理基础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陆地棉GA20氧化酶的全基因组鉴定及GhGA20ox6的克隆和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棉花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和意义 |
1.2 我国棉花生产现状和主要问题 |
1.3 棉花株型研究 |
1.3.1 棉花的株型性状 |
1.3.2 棉花株型与产量、品质的关系 |
1.3.3 棉花株型的调控途径 |
1.4 赤霉素在植物体内的生物学功能 |
1.4.1 植物体内赤霉素的生物合成与代谢 |
1.4.2 植物体内赤霉素的信号转导途径 |
1.5 通过调控植物体内赤霉素含量改良作物株型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数据的获取 |
2.2.2 GhGA20ox蛋白多序列比对及保守位点分析 |
2.2.3 GhGA20ox家族基因的进化树构建 |
2.2.4 GhGA20ox蛋白序列的保守结构域分析 |
2.2.5 GhGA20ox蛋白理化性质分析 |
2.2.6 GhGA20ox基因结构与染色体定位分析 |
2.2.7 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 |
2.2.8 RNA的提取 |
2.2.9 反转录 |
2.2.10 PCR扩增与电泳 |
2.2.11 片段纯化 |
2.2.12 阳性单克隆的筛选 |
2.2.13 质粒的提取 |
2.2.14 PCR引入酶切位点 |
2.2.15 片段及载体双酶切 |
2.2.16 冻融法转化农杆菌 |
2.2.17 拟南芥的种植 |
2.2.18 农杆菌侵染拟南芥 |
2.2.19 T_0代种子的种植与筛选 |
2.2.20 qRT-PCR的方法及数据处理 |
2.2.21 pCLCrVA-GhGA20ox6载体的构建 |
2.2.22 棉花的种植与侵染 |
3 结果与分析 |
3.1 GA20氧化酶的全基因组鉴定 |
3.1.1 GhGA20ox基因的获取 |
3.1.2 GhGA20ox蛋白的多序列比对及保守位点 |
3.1.3 保守结构域分析 |
3.1.4 GA20ox家族系统进化分析 |
3.1.5 GhGA20ox蛋白理化性质分析 |
3.1.6 GhGA20ox基因结构和染色体定位分析 |
3.1.7 GhGA20ox基因家族调控元件分析 |
3.2 GhGA20ox6基因的功能分析 |
3.2.1 棉花总RNA的提取 |
3.2.2 棉花GhGA20ox6基因的克隆 |
3.2.3 重组质粒pMD18-T-GhGA20ox6的检测 |
3.2.4 重组质粒pBI121-GhGA20ox6的检测 |
3.2.5 重组质粒转化农杆菌检测 |
3.2.6 转基因阳性植株的鉴定 |
3.2.7 转基因拟南芥中表型观察 |
3.2.8 转基因拟南芥中表达量检测 |
3.2.9 VIGS片段的PCR检测 |
3.2.10 重组质粒pCLCrVA-GhGA20ox6的检测 |
3.2.11 农杆菌转化检测 |
3.2.12 VIGS阳性植株检测 |
3.2.13 VIGS阳性植株表型观察 |
3.2.14 VIGS阳性株表达量测定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3)液体有机肥及减量追施氮肥对玉米养分吸收和产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减施化肥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
1.2.2 有机无机配施对作物SPAD值的影响 |
1.2.3 有机无机配施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1.2.4 有机无机配施对玉米养分吸收的影响 |
1.2.5 有机无机配施对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1.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供试地点 |
2.1.2 供试品种 |
2.1.3 供试肥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SPAD值的测定 |
2.3.2 玉米干物质测定 |
2.3.3 玉米养分含量测定 |
2.3.4 玉米产量品质测定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SPAD值的影响 |
3.2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及生长速率的影响 |
3.2.1 玉米的干物质积累及分配 |
3.2.2 玉米的生长速率 |
3.3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氮素吸收及转运的影响 |
3.3.1 玉米的氮素积累及分配 |
3.3.2 玉米的氮素吸收速率 |
3.3.3 玉米的氮素转运 |
3.4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磷素吸收及转运的影响 |
3.4.1 玉米的磷素积累及分配 |
3.4.2 玉米的磷素吸收效率 |
3.4.3 玉米的磷素转运 |
3.5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钾素吸收及转运的影响 |
3.5.1 玉米的钾素积累及分配 |
3.5.2 玉米的钾素吸收效率 |
3.5.3 玉米的钾素转运 |
3.6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产量及品质影响 |
3.6.1 玉米的产量及构成因子 |
3.6.2 玉米的品质 |
3.7 不同施肥处理对肥料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3.7.1 玉米的肥料利用率 |
3.7.2 玉米的经济效益 |
4 讨论 |
4.1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SPAD值的影响 |
4.2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及生长速率的影响 |
4.3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养分吸收及转运的影响 |
4.3.1 玉米的氮素吸收及转运 |
4.3.2 玉米的磷素吸收及转运 |
4.3.3 玉米的钾素吸收及转运 |
4.4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产量及品质影响 |
4.5 不同施肥处理对肥料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东北春玉米不同种植模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玉米宽窄行种植方式 |
1.2.2 高光效种植方式 |
1.2.3 行距对玉米株型结构及光能利用特性的影响 |
1.2.4 行距对玉米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1.2.5 行距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1.2.6 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模式 |
1.2.7 玉米和大豆轮作种植模式 |
1.2.8 玉米产量形成的相关理论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缩垄种植对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1 群体形态指标 |
2.3.2 群体光合生理指标测定 |
2.3.3 群体透光率的测定 |
2.3.4 群体物质积累量和转移速率 |
2.3.5 群体产量和穗部性状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缩小行距对玉米株型结构的影响 |
2.4.2 不同行距对玉米光合生理的影响 |
2.4.3 缩小行距对玉米群体透光率及光能利用的影响 |
2.4.4 缩小行距种植对玉米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2.4.5 缩小行距种植对玉米产量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
2.4.6 不同行距处理玉米籽粒产量与相关性状的分析 |
2.5 讨论 |
2.5.1 缩垄种植与群体产量的关系 |
2.5.2 不同行距配置与光能利用的关系 |
2.5.3 缩垄种植与群体结构的关系 |
2.6 小结 |
第3章 宽窄行种植方式对玉米产量及N肥利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试验设计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密度对宽窄行与等行距种植玉米产量影响分析 |
3.3.2 玉米宽窄行种植氮肥施入方法研究 |
3.3.3 宽窄行种植对穗腐病发病率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玉米大豆间作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4.1 引言 |
4.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4.2.1 试验设计 |
4.2.2 试验方法 |
4.2.3 测定指标 |
4.2.4 数据处理及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间作玉米最佳种植密度 |
4.3.2 间作玉米最佳氮肥施用量 |
4.3.3 间作玉米根系形态变化 |
4.3.4 间作边行优势效应 |
4.3.5 间作系统土地当量比(LER:Land equivalent ratio) |
4.3.6 间作体系和单作体系氮肥利用效率差异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连作和轮作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5.1 引言 |
5.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5.2.1 试验设计 |
5.2.2 试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连作和轮作玉米产量 |
5.3.2 连作和轮作玉米农艺性状 |
5.3.3 连作和轮作玉米穗部性状 |
5.3.4 连作和轮作玉米功能叶片光合生理特性 |
5.3.5 连作和轮作玉米土壤肥力和生物学特性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5)玉米平菇间作共生期内玉米叶片碳同化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间作群体微环境特征 |
1.2.2 间作系统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的影响 |
1.2.3 间作系统对作物光合生理生态的影响 |
1.2.4 玉米种植模式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实验设计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2.1 大田试验设计 |
2.2.2 测试方法 |
2.2.3 数据统计分析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3.1 间作系统对玉米群体微环境的影响 |
3.2 间作系统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3.3 间作系统对土壤微生物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
3.3.1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 |
3.3.2 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 |
3.4 间作系统对玉米光合生理参数的影响 |
3.4.1 叶绿素 |
3.4.2 光合参数 |
3.4.3 荧光参数 |
3.4.4 光合作用5 种关键酶活性 |
3.4.5 光合生理参数与环境参数的相关性 |
3.5 间作系统对玉米碳代谢和产量的影响 |
3.5.1 玉米碳代谢关键酶活性 |
3.5.2 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淀粉 |
3.5.3 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和土地当量比 |
3.6 讨论 |
3.6.1 间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6.2 间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3.6.3 土壤化学性质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关关系 |
3.6.4 间作对玉米群体微环境和叶片碳同化的影响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植物内源激素对棉花果枝节间伸长的调控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1 引言 |
1.1 棉花株型的概念及分类 |
1.2 棉花株型与产量品质的关系 |
1.3 棉花株型的调控途径 |
1.4 植物激素对植物株型的影响 |
1.4.1 生长素对植物株型结构的影响 |
1.4.2 赤霉素对植物株型结构的影响 |
1.4.3 细胞分裂素对植物株型结构的影响 |
1.4.4 乙烯对植物株型结构的影响 |
1.4.5 油菜素内酯对植物株型结构的影响 |
1.4.6 茉莉素植物株型结构的影响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形态指标的测定 |
2.3.2 样品的制备 |
2.3.3 棉花果节内源激素含量的测定 |
2.3.4 RNA提取 |
2.3.5 转录组测序与数据处理 |
2.3.6 不同长度棉花果枝节间内差异基因的筛选与功能富集分析 |
2.3.7 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检测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XLZ77和L28 两品种的株型结构特点 |
3.2 两品种棉花果枝节间的生长进程 |
3.3 转录组测序数据质量及比对统计分析 |
3.3.1 转录组测序数据质量分析 |
3.3.2 转录组测序数据比对统计分析 |
3.4 差异表达基因统计分析 |
3.5 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富集分析 |
3.6 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 |
3.6.1 各比较组间差异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 |
3.6.2 组间差异表达基因聚类分析及模块GO功能富集分析 |
3.7 两品种间转录因子统计分析 |
3.8 荧光定量验证转录组数据可靠性 |
3.9 两品种果枝节间内源激素含量的测定 |
3.10 外源激素处理对棉花果枝节间长度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植物激素在棉花果枝节间伸长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
4.1.1 生长素对棉花果枝节间伸长的调控作用 |
4.1.2 乙烯对棉花果枝节间伸长的调控作用 |
4.1.3 茉莉酸对棉花果枝节间伸长的调控作用 |
4.1.4 细胞分裂素对棉花果枝节间伸长的调控作用 |
4.2 转录因子对棉花果枝节间伸长过程的调控作用 |
4.2.1 WRKY家族转录因子对棉花果枝节间伸长的调控作用 |
4.2.2 ERF家族转录因子对棉花果枝节间伸长的调控作用 |
4.2.3 bHLH家族转录因子对棉花果枝节间伸长的调控作用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7)运城地区棉花优化成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棉花开花成铃习性分析 |
2.2 不同铃位棉铃体积增长规律分析 |
2.3 棉铃时空分布分析 |
2.4 棉铃性状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8)陆地棉机采株型主要性状解析及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机采棉发展现状 |
1.1.1 国外发展现状 |
1.1.2 国内发展现状 |
1.2 株型育种在机采棉中的应用 |
1.2.1 机采棉株型要求 |
1.3 株型性状与内源激素 |
1.3.1 吲哚乙酸 |
1.3.2 玉米素 |
1.3.3 赤霉素 |
1.3.4 脱落酸 |
1.4 株型性状与产量和品质 |
1.4.1 株型性状与产量 |
1.4.2 株型性状与品质 |
1.5 常规株型育种方法及应用 |
1.5.1 选择育种 |
1.5.2 有性杂交育种 |
1.5.3 杂种优势育种 |
1.5.4 诱变育种 |
1.5.5 离体组织培养育种 |
1.6 分子辅助株型育种方法及应用 |
1.6.1 基因工程育种 |
1.6.2 分子辅助育种 |
1.7 棉花遗传图谱构建 |
1.7.1 遗传图谱简介 |
1.7.2 GBS技术简介 |
1.7.3 遗传图谱研究进展 |
1.8 QTL基因定位 |
1.8.1 QTL定位方法 |
1.8.2 QTL在棉花株型性状中的研究进展 |
1.9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机采株型主要性状的植物激素调控机制 |
2.1 实验材料 |
2.1.1 棉花材料 |
2.1.2 取样时期 |
2.1.3 标准品的配制及测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ZAA含量动态变化 |
2.2.2 IAA含量动态变化 |
2.2.3 GA3含量动态变化 |
2.2.4 ABA含量动态变化 |
2.2.5 ZA/IAA含量比值动态变化 |
2.2.6 GA3/ABA含量比值动态变化 |
2.3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机采株型主要性状与产量和品质相关性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棉花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Z571和CCRI 49 杂交后代株型性状与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变化 |
3.2.2 Z571和CCRI 49 品种杂交后代主要株型性状的变化 |
3.2.3 Z571和CCRI 49 品种杂交后代株型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 |
3.2.4 Z571和CCRI 49 品种杂交后代株型性状与品质性状间的关系 |
3.2.5 Z571和CCRI 49 品种杂交后代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关系 |
3.2.6 高产高品质类型株系的株型特征 |
3.3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遗传图谱构建及机采株型主要性状QTL定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DNA提取 |
4.1.3 文库构建及测序 |
4.1.4 比对分析 |
4.1.5 群体SNP检测和开发 |
4.1.6 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和株型性状的QTL定位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
4.2.2 与参考基因组比对分析 |
4.2.3 亲本间标记开发和子代基因分型 |
4.2.4 遗传图谱的构建及验证 |
4.2.5 机采株型主要性状QTL定位结果 |
4.2.6 候选基因注释 |
4.3 讨论与结果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5.1 株型性状间相关性分析 |
5.2 机采株型主要性状的植物激素调控机制分析 |
5.3 机采株型主要性状与产量和品质相关分析 |
5.4 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成功构建 |
5.5 机采株型主要性状QTL定位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新型化学调控技术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化学调控技术在我国棉花生产中的应用 |
1.2.2 化学调控技术对棉花株型结构和熟性的影响 |
1.2.3 化学调控技术的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
1.2.4 新型化学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新型化学调控技术对棉花生理性状和熟性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2.2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2.2.3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叶片激素含量的影响 |
2.2.4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叶片酶含量的影响 |
2.2.5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熟性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讨论 |
第三章 不同化学调控浓度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方法 |
3.1.2 调查取样 |
3.1.3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化控浓度对成铃结构的影响 |
3.2.2 不同化控浓度对冠层PAR空间分布的影响 |
3.2.2.1 棉花群体冠层不同空间点PAR截获率的量化 |
3.2.2.2 棉花群体冠层不同空间剖面线PAR截获率的量化 |
3.2.2.3 棉花群体冠层不同空间区域PAR截获率的量化 |
3.2.3 不同化控浓度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 |
3.2.4 不同化控浓度对棉花产量以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结论 |
第四章 不同化学调控次数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设计 |
4.1.2 调查取样 |
4.1.3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化控次数对成铃结构的影响 |
4.2.2 不同化控次数对冠层PAR空间分布的影响 |
4.2.3 不同化控次数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 |
4.2.4 不同化控次数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结论 |
第五章 总结与研究展望 |
5.1 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棉花新品种新陆中76号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棉花生产及育种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棉花生产及育种栽培研究现状 |
1.2.3 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现状 |
1.2.4 新疆棉花品种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地概况 |
2.3 供试品种介绍 |
2.4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4.1 不同播期试验 |
2.4.2 种植密度试验 |
2.4.3 化学调控试验 |
2.4.4 打顶时间试验 |
2.4.5 肥料配比及施用方式试验 |
2.4.6 灌水量试验 |
第三章 播期对新陆中76号生物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3.1 结果与分析 |
3.1.1 播期对生育进程的影响 |
3.1.2 播期对主要农艺性状影响的研究 |
3.1.3 播期对产量性状影响的研究 |
3.1.4 播期对纤维品质影响的研究 |
3.2 小结与讨论 |
3.2.1 播期与生长发育规律及特征性状的关系 |
3.2.2 播期与产量构成因子的关系 |
3.2.3 播期与纤维品质指标的关系 |
第四章 新陆中76号种植密度的研究 |
4.1 结果与分析 |
4.1.1 种植密度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4.1.2 种植密度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4.1.3 种植密度对纤维品质的影响 |
4.2 小结与讨论 |
4.2.1 种植密度与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关系 |
4.2.2 种植密度与纤维品质的关系 |
第五章 新陆中76号化学调控的研究 |
5.1 结果与分析 |
5.1.1 化学调控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5.1.2 化学调控对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5.1.3 化学调控对纤维品质的影响 |
5.2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打顶时期对新陆中76号生物学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
6.1 结果与分析 |
6.1.1 打顶时间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6.1.2 打顶时间对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6.1.3 打顶时间对纤维品质的影响 |
6.2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肥料配比及施用方式对新陆中76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7.1 结果与分析 |
7.1.1 肥料配比及施用方式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7.1.2 肥料配比及施用方式对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7.1.3 肥料配比及施用方式对纤维品质的影响 |
7.2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灌水量对新陆中76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8.1 结果与分析 |
8.1.1 灌水量对生育进程的影响 |
8.1.2 灌水量对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8.1.3 灌水量对纤维品质的影响 |
8.2 小结与讨论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新陆中 76 号的适期播种 |
9.2 新陆中76号的适宜密度 |
9.3 新陆中76号化学调控技术的应用 |
9.4 新陆中76号的适时打顶 |
9.5 新陆中76号合理的水肥应用技术 |
9.6 新陆中76号的纤维品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四、高产优质棉田高光效群体生态结构模式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密度与氮素对小麦后直播棉产量品质影响及氮素利用、株型及生理活性的调节[D]. 吴莘玲. 扬州大学, 2021(09)
- [2]陆地棉GA20氧化酶的全基因组鉴定及GhGA20ox6的克隆和功能分析[D]. 许好标. 浙江农林大学, 2021
- [3]液体有机肥及减量追施氮肥对玉米养分吸收和产质量的影响[D]. 牛煜.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4]东北春玉米不同种植模式比较研究[D]. 王洪预. 吉林大学, 2019(02)
- [5]玉米平菇间作共生期内玉米叶片碳同化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D]. 杨小琴.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9(01)
- [6]植物内源激素对棉花果枝节间伸长的调控作用研究[D]. 巨飞燕.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3)
- [7]运城地区棉花优化成铃规律研究[J]. 梁哲军,王玉香,张冬梅,杨印斌,南雪琴,齐宏立,董鹏,袁嘉玮,张健. 山西农业科学, 2018(01)
- [8]陆地棉机采株型主要性状解析及QTL定位[D]. 齐海坤.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05)
- [9]新型化学调控技术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D]. 刘帅.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05)
- [10]棉花新品种新陆中76号配套栽培技术研究[D]. 朱家辉. 石河子大学,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