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授予参加抗洪抢险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荣誉称号和荣誉称号

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授予参加抗洪抢险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荣誉称号和荣誉称号

一、中央军委发布命令 给参加抗洪抢险部队先进单位及个人授予荣誉称号和记功(论文文献综述)

杜明鸣,袁娟[1](2020)在《应急管理表彰奖励的激励功能与实施管理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自媒体空前活跃的信息化社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成为万众瞩目的热点。对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及时予以表彰奖励,建立适时的激励制度,对于强化应急队伍、促进妥善应急、提升应急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应急管理表彰奖励在管理体制以及工作实践等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进一步实现应急管理表彰奖励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有必要尽快完善应急管理表彰奖励制度体系,健全应急管理表彰奖励管理体制,细化应急管理表彰奖励具体措施,推动全社会形成褒奖奉献、弘扬人性光辉的良性机制。

郑哲[2](2018)在《新时期军队英模人物成长路径研究》文中认为我军是一支战功彪炳、英模辈出的伟大军队。进入新时期,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一代代官兵英勇无畏、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立下了不朽功勋,涌现出一大批英模人物和先进集体。正是他们在枪林弹雨中舍生忘死、浴血奋战,在各项工作中拼搏进取、锐意创新,在引领风尚中躬亲践行、模范带头,才有了人民军队凯歌高奏、发展壮大的生动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如火如荼的新军事变革,迫在眉睫的军事斗争准备,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审时度势鲜明提出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深化军队改革,加快推进我军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根本方向;为促进新时代我军官兵成长成才指明了根本路径。时势造英雄!强军兴军的伟大实践必将会造就千千万万个新时代的英雄模范。纵观新时期我军英模人物,无不是从一名普通官兵一步步成长为享誉军内外的英雄模范,成为军中娇子、时代楷模。其过程之复杂,参与因素之多,反应之剧烈,非常人所能想象。本研究旨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对新时期以来数百名军队英模人物的成长历程、先进事迹的梳理,从文化环境、成长历练、主要贡献、组织因素等方面考察新时期军队英模人物的精神内核和成长路径。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对相关概念进行了区分界定,讨论了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吸收和借鉴相关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从履行使命、文化传统、自身素质、组织关怀等角度探索新时期我军英模人物成长路径。认为广大官兵必须将自己置身于时代的大环境下,响应党和国家号召、立足本职、瞄准使命、迎势而上才能有所建树,成长为众人景仰的英雄模范。在这个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党的优良作风、我军光荣传统等文化传统为广大官兵成长为英模人物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土壤,而其自身所具备的坚定的理想信念、过硬的专业素养、昂扬的战斗精神、高尚的道德品格是其成长为英模人物的坚实基础,各级组织又从筑牢思想根基、搭建实践平台、提供制度保障等方面为英模人物的成长进步发挥了重要的服务保障作用。文化熏陶、自身努力以及组织关怀,这三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对英模人物的成长自始至终,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从深入学习英模、依法扞卫英模、形成崇尚之风三个方面对开创新时代英模辈出新局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李俊霖[3](2014)在《改革开放以来军队英雄模范培养塑造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英雄模范辈出的伟大军队,在我军的光辉征程中,从来不乏英雄模范,人民群众赞誉我军为“英雄模范的摇篮”。人民军队中涌现出的众多英雄模范,不仅是鼓舞我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支撑中华民族屹立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脊梁,军队英雄模范培养塑造历来是我党我军政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改革开放是深层次改变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变革,其影响深入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改革开放以来,军队英雄模范的类别由以前的以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为主转而越来越多样化。国家、军队有关英雄模范的法律法规、条令条例不断健全,军队英雄模范培养塑造的内容、平台、方法手段也越来越丰富,改革开放以来其方法途径在继承我军历史上好的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培养途径和塑造方式。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的社会形态以及人们的思想意识均发生了显着变化,军队英雄模范培养塑造在实践工作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以及与新形势不太适应的地方。笔者将正反两面经验融入其中,从进一步严格标准要求、优化宣传策略技巧以及营造良好氛围三大方面提出加强和改善军队英雄模范培养塑造的建议措施。

周晓瑾[4](2018)在《《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文中认为《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是党的政治宣传的具体方式之一,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贡献了巨大力量。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宣传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思想宝库。但是,时代的发展却暴露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局限性,民众主体意识的高涨、价值观的多元化、新媒体的勃兴、使《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巨大挑战,于此,非改进其报道无以阻止《人民日报》“英模报道”之颓势。本文在绪论部分梳理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研究的历史和界定了相关核心概念。第一章分别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苏联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并介绍了《人民日报》创刊和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其“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与报道栏目变化。第二章分析了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情况。通过结合不同时期《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数量和类型的变化统计表,分析了变化的整体趋势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态势。在第三章中,论文分时期呈现了英模报道数量变化和英模报道类型变化、分析了报道英模的形象变化和形象变化的原因,最后阐述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形象变化造成的社会效应。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构成的挑战和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具体而言,《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宣传理论更新的挑战、社会价值多元和英模精神单一的挑战以及政治宣传效应衰退的挑战。应对挑战,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和方法,其次,要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再次,要改进报道方式、技巧和风格,最后,要运用新媒体技术提升英模报道的实效性。

于院芳[5](2012)在《拨乱反正时期的英模文化研究(1976-1982)》文中研究表明泱泱五千年的中华历史,英才辈出,前仆后继,记录了一幅幅令人难忘的英模画面,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几千年来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早已渗透到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日常行动中。英雄模范所展现出的崇高理想和献身精神,使他们成为引领时代前进,推动社会进步的先锋旗帜。时势造就英模,时代需要英模,这是社会进步之必然,之必需。英模是时代的产物,它直接或间接地折射着一个国家或是民族、一个社会或是团体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取向。一直以来,对于英模人物的研究,人们多是将其视为一种政治环境,从思想教育、政治宣传等角度来认识,而较少的将其视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来进行理性的学术解读。拨乱反正是党和政府为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改变当时国内混乱局面,使国内局势趋于稳定而进行的一场政治改革。它作为社会主义时期全党工作实现伟大转折的前奏和开端,在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鲜明的历史转型特色。这一时期党和政府对“文革”时期的英模人物进行了拨乱反正,同时也对涌现出的大量的英模人物进行了表彰和宣传,像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英雄、优秀的科学家等等。通过对这些英模人物的归类整理,以英模人物谱系为切入点,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构成英模文化的主体进行解读,从而揭示这一时期英模文化形成与发展的社会机制。树立英模典型在中国已绝不是仅仅意味着一种普通的宣传方式,英模文化对中国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文革”结束后,经过党和全国人民的努力,我国实现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重心的重大战略转移,对中国历史上的若干失误和错误进行了全面纠正,扭转了国内混乱的局面。英模文化也逐步走上正轨,进入复苏期,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英模文化是一种具有正面示范和激励功能的文化形态,也是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社会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具有普世性的特点。结合拨乱反正这一时代背景,英模文化还表现出一些新变化和新特色:英模人物类型多样化;对英模人物报道的真实性得到一定的回归;英模文化的宣传方式得到进一步发展;对于英模人物的报道宣传,受众参与度提高等等。英模文化具有积极的社会效应,但是由于受到时代的局限,也不可避免的带有一定的缺陷。通过对英模文化各个方面详细的分析,认识和理解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文化形态,进而尝试构建中共倡导的英模文化史学体系,深入探讨中共主流意识形态的流变。这一时期英模文化的考察和研究,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模式的构建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李晨阳[6](2020)在《中共抗日根据地英模的宣传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抗日根据地的英模是顺应抗日战争的历史大势、得益于中共的塑造培养而大规模涌现的时代典型,他们具有着无私忘我、不辞艰险的精神品质,坚持为人民利益而斗争的价值导向,是令人敬佩的最可爱的人。抗日英模的出现,对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成立以及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他们进行宣传教育,一方面可以展现人民英雄的丰功伟绩、积淀典型人物宣教的重要经验、坚定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另一方面更加有利于英模文化史以及抗日战争史的丰富研究,丰富抗日胜利的影响动因,提供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研究的新视角,以及拓宽中华人民共合国史的研究新思路。抗日战争的爆发是抗日英模诞生的直接动因,面对这场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战争,中国人民在领土不断沦丧、悲观情绪蔓延的情形下通过不断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成功的开辟了敌后战场,英模人物的出现可以起到稳定人心、增加斗志的重要作用。伴随着抗日战争的进一步发展,更深层次的社会变革带来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成为抗日英模诞生的根本动因。为了更好的宣传教育抗日英模,中共在学习借鉴苏联革命英雄主义、功勋奖章制度及自身土地革命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的宣教模式,并进一步体现出伴随抗日战争而不断发展的初始阶段、发展阶段、丰富阶段为主要特征的阶段特征。在对于抗日英模进行宣教的过程中,中共通过不断积累经验,塑造出完备的英模宣教的制度体系。首先,中共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塑造出符合时代条件的战斗英模、劳动英模、国际友人、爱国华侨的人物谱系,并具有特殊的类别和等级划分,进而体现出贫苦的家庭出身、鲜明的党员角色、多重的身份特征、平民英模比例的鲜明特征。其次,为了服务于抗日战争的主要目标,中共划分出针对根据地、国统区、敌占区三个地区的不同宣教对象,构成了以缅怀与悼念、表彰英勇斗志、宣传劳动事迹和工作成绩的宣教内容。此外,在具体形式上,中共结合中国古代经验、苏联经验、土地革命时期的经验创造出以表彰优抚、新闻报刊、文学艺术、题词标语、会议运动为主要特征的宣教形式,并进而构造出以党政宣传教育机构、文艺机构、报刊机构、党校及培训机构为主的组织基础,以评选制度和奖励制度为基础为主的制度基础。抗日战争是一场事关中华儿女的全民战争,抗日英模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对于抗日英模的大规模宣传教育,其重要性体现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改革与建设过程的方方面面。此外,其现实作用体现在英模人物的榜样示范作用、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历史传承、党的领导的鲜明导向、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因此,对于抗日根据英模宣教的研究既有着历史意义也有着现实意义,既存在学理价值也存在政治价值,既是一项广大青年的思想洗礼又是一项爱国主义的政治教化,回顾和重温那艰苦的抗日岁月,缅怀用鲜血和生命铸就胜利的英雄是包括我们在内的每一代人始终努力的方向。

张瑜[7](2020)在《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文中研究表明中共对于人的塑造和培养的重视程度是一以贯之的。本研究关注的是集体化时代中共对于社会主义新人的塑造和培养问题,通过考察乡村社会中的“问题人物”、各类模范、干部、妇女、儿童、民兵六类不同身份的人物群体或具体的人物代表,集中探讨了集体化时代国家在基层乡村社会中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实践方式和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并不断完善的培养机制和治理技术。从国家的角度来讲,通过政治学习、日常劳动、军事训练、树立典型等方式向“新人”们传输中共的价值观,将不同的人纳入到不同的组织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就成为国家为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在乡村具体的实践方法。从民众的角度来讲,他们主动或者被动地去适应社会主义新人的标准,通过具体的行动实践着国家在不同阶段对于新人的要求,体现了国家意志,使得国家不再是事不关己的遥远存在,而是化身为一个熟悉的邻人,他可能是一名干部、模范,又或是五类分子。在塑造新人的过程中,国家的权力不仅触及到乡村的每个角落,也触及到了生活在这里的人,将个人与国家紧密地联合在一起。不同群体和个人在中共的领导下,共同缔造了集体化时代。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乡村“问题人物”的思想改造与人生际遇。本章是对四个乡村社会中“问题人物”个人生活史的研究,主要运用个人档案,还原这些曾经生活在村庄五类分子的平凡人生,试图揭示出他们在那个政治挂帅的时代环境下,那些隐藏在不合时宜言行中的复杂内心世界与性情。第二章:“公”“私”之间:集体化时代的乡村干部。乡村干部作为村庄里的领导人,他们是沟通国家与基层社会的桥梁。因此,他们的自身素质、作风问题、与村民的关系问题则成为影响基层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教育、培养好各种类型的乡村干部,也成为国家控制、动员广大的农民的前提和基础。本章主要从组织架构、干部正面和负面的形象等方面,尽可能全面揭示集体化时代真实的干部面向,探讨国家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将乡村干部塑造成为符合中共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新人。第三章:榜样的力量:集体化时代对模范的塑造。集体化时代是模范辈出和“模范引领”的时代,国家重视模范的引领作用,不遗余力地评选模范。本章既关注模范作为一种精神的存在,也关注模范作为具体个人的存在。将以村级档案为核心史料,尝试揭示集体化时代基层普通模范的形象和模范评比制度在基层的运作及不同时期对劳模标准的变化,以求尽可能真实、立体、动态地展示各类模范被塑造的过程。以此呈现新中国通过树立模范典型来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过程,进一步阐释中共在群众动员方面的成功之道。第四章:家庭·劳动·革命:妇女形象的嬗变。本章将依照集体化时代不同“表征”的顺序,探讨中共期望新妇女在新社会中扮演怎样的角色。通过分析集体化时代妇女参加劳动的基层实践,揭示国家对妇女角色和形象如何在劳动的过程中得以塑造,妇女劳力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如何被一步步开发以及开发的程度,又如何从家庭逐步走向社会的过程,进而考察妇女参加劳动生产的成绩和问题;同时,也尽量从妇女的角度出发,分析其自身体验,从而尽可能全面地、连续地呈现国家如何培养、塑造新时期女性的努力,进一步回答社会主义新妇女何以产生的问题。第五章:“新人”的启蒙:集体化时代的儿童教养。中共对儿童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式塑造和培养赋予了儿童新的角色、定位、属性和“儿童—国家”关系。通过梳理集体化时代儿童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发展与变化,可以追寻特殊历史背景下童年经历的蛛丝马迹,不失为理解集体化时代和集体化时代的人们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和途径。因此,本章以集体化时代幼儿教育的发展、变化以及国家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阶段如何去塑造社会主义新人为线索,尝试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探讨儿童观念在这一时期的变迁和国家在塑造“共产主义接班人”过程中与儿童的互动,试图为理解集体化时代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和途径。第六章:从拿镐到拿枪:建国以来山西乡村的民兵。民兵制度作为集体化时代的一项重要制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民兵是中共把老百姓组织起来的一种方式,是集体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本章主要突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揭示民兵制度如何嵌入到农村并逐步完善起来;二是将农民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考察他们在民兵制度下的心态与行为以及与国家的互动,进一步探讨国家借助民兵形象为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努力。本研究将采用传统史学中重资料重描述的方式,注重村庄一手档案的整理与利用,并以此为主,结合地方文献、官方档案和口述资料,试图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来阐释集体化时代国家与个人互动的场景及其背后的微妙关系,再现权力与利益博弈的历史图像。力争把宏观的理论构想和微观的个案分析相结合,更全面系统地研究集体化时代和集体化时代的人们,试图诠释集体化时代社会与文化的深层内涵,思考集体化时代的留给后人的经验和教训。在具体研究中,既关注人物群体也关注具体个人,既关注历史进程也关注具体事件,既关注制度层面也关注执行效果,既关注成绩又考察问题与矛盾,希望以“社会主义新人”为线索,体现出集体化时代不同时期国家对社会主义新人要求的动态的变化过程,以揭示共产主义革命对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改造和重塑历程,进而去解读集体化时代在乡村的运行逻辑和历史进程。回答“集体化时代基层民众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国家与个人是怎样互动”、“国家如何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问题。研究表明,劳动是集体化时代塑造新人的重要途径,是理解集体化时代的一条重要线索。劳动成为了中共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主要方式和重要载体,在劳动的过程中,集体化时代的人们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身体上,都得到了塑造和锻炼。集体化时代所塑造的各类新人形象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时代的命运休戚相关,但是也夹杂着问题与矛盾,其中问题的根本还应回到对人的关照上来。因此,对待集体化时代的认识,也应当放到动态地、连续的情境中,将历史的解读更为人性化。集体化时代的乡村社会研究应当在重视档案史料的基础上,终究回归以人为中心,以历史学为本位的研究,这样才能实现整体史的研究。

尹传政[8](2013)在《当代中国的优抚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纵览建国以来优抚制度的发展历史,主要经历了这样几个发展阶段:确立时期、发展时期、停滞时期、完善时期。抗美援朝时期是当代中国优抚制度的确立时期。在总结革命战争实施的优抚制度基础上,1950年12月,内务部制定了《革命烈士家属革命军人家属优待暂行条例》、《革命残废军人优待抚恤暂行条例》等。自此,确立了国家的优抚法律体系,奠定了国家优抚制度的基础。当时,根据保家卫国的需要和实际的经济状况,国家对伤残军人、烈军属等采取了诸多优抚措施。在优待政策方面,国家在农村主要推行了以社会负担为主体的代耕制度,在城市主要实施了优待就业政策,同时还对烈军属在医疗费用、子女上学费用等方面予以优待。在抚恤方面,针对伤残军人的抚恤要求,国家提高了抚恤标准,完善了评残办法。在褒扬方面,国家给烈士追功授予,并举行各种悼念扫祭活动及修建烈士纪念建筑物等。此间的拥军优属活动丰富多样,包括节日间下发通知慰问、召开会议、座谈会及文艺汇演等;平日则经常动员有关人员给烈军属做家务、给志愿军写慰问信等。从抗美援朝到文革发生是优抚制度的发展时期。和平的建设环境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推动优抚制度进行了一些改变。在优待制度方面,代耕制度逐渐为优待劳动日所替代,而且实物补助作为一种优待辅助手段被推行。抚恤制度方面,国家再一次提高了伤残抚恤标准,同时为解决以前战争遗留的伤残问题,国家再次对伤残军人实施医疗费用的减免。褒扬政策方面,除了继续推行原来的做法之外,国家加强了烈士纪念建筑修建的监督管理,严禁乱建。文革时期,阶级斗争的声浪冲击了整个优抚工作,其主要表现为:优抚机构被撤销;优抚政策被废止;抚恤标准难以提高;优抚对象受到迫害等。但是一些做法仍被坚持了下来,比如,优待劳动日、定量补助等;拥军优属活动也一直开展,形式还比较多样。改革开放以后,优抚制度逐渐恢复,并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主要表现为一系列新的优抚法规诞生。比如,国家先后颁布了《革命烈士褒扬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由此,原来的优抚政策更加制度化、法规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又先后颁布了《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管理保护办法》、《伤残抚恤管理暂行办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和《烈士褒扬条例》等。由此,优抚制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优待制度方面,农村的优待劳动日被优待金所取代;定期定量补助最终以定期抚恤的形式确定下来。抚恤制度方面,国家先后十三次提高伤残抚恤标准,进一步完善了评残条件。褒扬制度方面,国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完善了烈士评定条件,扩大了参评范围;其指导思想是既注重精神奖励又重视物质奖励。拥军优属方面,积极开展双拥活动,特别是设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和奖励制度。综上所述,当代中国的优抚制度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到抗美援朝时期发展到一个高峰。从某个角度看,它成为促使军人形象改变的一种背后的重要支撑,传统的观念是“好男不当兵”,而在中共的领导下则变为社会中“最可爱的人”,人人争而为之。显然,它使中共在赢得人民支持和战争胜利方面起了无比重要的作用。和平时期,优抚制度则担当着支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它逐渐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李朦[9](2013)在《现代命令体公文语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公文是时代的产物,历朝各代的统治者依据各自需要选择不同的文种为自身服务。命令体公文作为公文产生初期就存在的文种,并未随着朝代的更迭而消亡,而是一直沿用,成为现行行政公文中最具权威性和强制性的公文。这与命令体公文的用途、特点及语言特色不无关系。本课题以现代命令体公文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其结构和语言,拟通过对其结构和语言的研究,促进命令体公文写作的规范化。全文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介绍研究命令体公文的意义、学术界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以及所选语料的来源。第二章是从整体上对命令体公文进行分析。首先是从外部环境和公文自身发展对命令体公文的演变过程作系统梳理;其次是对现代命令体公文的种类、特点和适用范围进行具体介绍。第三章和第四章是从语言学方面对现代命令体公文的结构和语言进行论述。第三章研究了公文的标题结构和正文行文结构,并将命令体公文与易混淆的公文进行对比分析;第四章运用现代汉语的知识分析了公文的词汇、句法、辞格、语言风格及其成因。第五章是总结出命令体公文的写作要求以及在长期写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刘广雄[10](2010)在《中国维和英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京时间2010年1月13日凌晨5时53分,海地强震。联合国驻海地稳定特派团大楼瞬间倒塌,8名中国维和人员被埋入废墟。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一个略显陌生的名词在接下来的10天之内全方位进入公众视野。10年维和,彰显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8名中国警察,为世界和平献出宝贵生命。2010年1月22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命令,追授李钦、钟荐勤、和志虹同志"维和英雄"荣誉称号。2010年5月3日,第八支中国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壮丽凯旋。从缉毒勇士到维和英雄,从缅北丛林到加勒比岛国,来自中国禁毒斗争最前沿的云南公安边防部队独立组建中国第六、第八支中国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10年维和的风雨历程,鲜为人知的异国风情,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铁骨柔肠的家国情怀,强震之后的生死救援,痛失战友后的顽强奋战,交织成一曲"责任、荣誉、国家"的英雄壮歌。

二、中央军委发布命令 给参加抗洪抢险部队先进单位及个人授予荣誉称号和记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央军委发布命令 给参加抗洪抢险部队先进单位及个人授予荣誉称号和记功(论文提纲范文)

(1)应急管理表彰奖励的激励功能与实施管理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表彰奖励在应急管理中的激励功能
    (一)发挥褒扬和鼓励作用,加强应急队伍建设
    (二)发挥激励和推进作用,促进妥善应急
    (三)发挥引导和培育作用,提升应急能力
二、应急管理表彰奖励的实施与管理
    (一)应急管理表彰奖励的授予主体
    (二)应急管理表彰奖励的授予对象
三、应急管理表彰奖励的种类、形式、待遇与程序
    (一)奖励种类
    (二)表彰形式
        1. 证书
        2. 奖章、奖牌、奖状、奖旗、奖匾
        3. 奖金
    (三)表彰奖励相应待遇
        1. 荣誉称号:享受规定等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等待遇
        2. 经济报酬:薪酬提升、临时津补贴及工伤保险
        3. 聘用任用:优先提拔、直接聘任事业单位人员
        4. 晋级晋职:优先推荐职务级别晋升和职称评审
        5. 日常福利:休假、培训、免票、参与庆典等待遇
        6. 家庭保障:应急工作人员家属的经济帮扶、入学照顾等
    (四)烈士褒扬和评定
    (五)应急管理表彰奖励的实施程序
四、完善应急管理表彰奖励管理制度的思考
    (一)分层分类,搭建应急管理表彰奖励制度体系
    (二)统筹协调,健全应急管理表彰奖励管理体制
    (三)明确原则,细化应急管理表彰奖励具体措施

(2)新时期军队英模人物成长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二章 新时期军队英模人物成长路径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及区分
        2.1.1 新时期、新世纪新阶段与新时代
        2.1.2 英雄模范、先进典型与榜样
        2.1.3 成长路径与成长规律
    2.2 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2.2.1 开展新时期军队英模人物成长路径研究的必要性
        2.2.2 开展新时期军队英模人物成长路径研究的可行性
    2.3 相关理论支撑及借鉴
        2.3.1 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3.2 依据军队政治工作相关规定
        2.3.3 借鉴其他学科相关理论成果
第三章 在履行使命时涌现
    3.1 在维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中身先士卒
        3.1.1 维护社会稳定
        3.1.2 支援经济建设
        3.1.3 参与抢险救灾
    3.2 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冲锋陷阵
        3.2.1 自卫还击作战
        3.2.2 应对突发威胁
        3.2.3 扞卫海外利益
    3.3 在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中大显身手
        3.3.1 参与维和行动
        3.3.2 实施人道救援
        3.3.3 中外联演联训
第四章 在文化传统中熏陶
    4.1 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淀
        4.1.1 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4.1.2 传承朴素的传统美德
        4.1.3 吸收优秀的传统武德
    4.2 党的优良作风的滋养
        4.2.1 在理论联系实际中成长
        4.2.2 在密切联系群众中提升
        4.2.3 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进步
    4.3 题军队光荣传统的教诲
        4.3.1 牢记听党指挥的根本原则
        4.3.2 践行服务人民的根本宗旨
        4.3.3 坚持英勇善战的根本要求
第五章 在自身素质上着力
    5.1 锻造坚定的理想信念
        5.1.1 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5.1.2 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5.1.3 坚定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5.1.4 坚定对党中央、中央军委的信赖
    5.2 磨砺超群的专业素养
        5.2.1 刻苦学习不断积累
        5.2.2 反复实践逐步提高
        5.2.3 勇立潮头锐意创新
    5.3 锤炼昂扬的战斗精神
        5.3.1 在思想教育中认同
        5.3.2 在训练管理中磨砺
        5.3.3 在重大任务中锤炼
    5.4 锤炼昂扬的战斗精神
        5.4.1 树立正确的道德认知
        5.4.2 恪守自觉的道德养成
        5.4.3 投身积极的道德实践
第六章 在组织关怀下成长
    6.1 筑牢坚实的思想基础
        6.1.1 构建科学的世界观
        6.1.2 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6.1.3 培育正确的价值观
    6.2 搭建广阔的实践平台
        6.2.1 选送交流学习
        6.2.2 变换岗位历练
        6.2.3 下达任务考验
    6.3 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6.3.1 崇高的政治地位
        6.3.2 严格的管理监督
        6.3.3 优厚的生活待遇
第七章 开创新时代英模辈出新局面
    7.1 谦逊的进取态度学习英模
        7.1.1 学习英模人物要在领会精神
        7.1.2 学习英模人物重在躬亲践行
        7.1.3 学习英模人物贵在持之以恒
    7.2 严正的法律手段扞卫英模
        7.2.1 确立弘扬英模的法律地位
        7.2.2 依法维护英模的合法权益
        7.2.3 打击诋毁英模的不法行为
    7.3 有力的政策措施崇尚英模
        7.3.1 建立和完善英烈纪念制度
        7.3.2 兴建和修葺英烈纪念设施
        7.3.3 宣传和褒奖英烈光辉事迹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3)改革开放以来军队英雄模范培养塑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理论意义
        1.1.3 实践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主要创新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军队英雄模范培养塑造概述
    2.1 相关概念
        2.1.1 改革开放以来
        2.1.2 军队英雄模范
        2.1.3 军队英雄模范培养塑造
    2.2 改革开放以来军队英雄模范培养塑造的重要意义及作用
        2.2.1 军队英雄模范培养塑造的重要意义
        2.2.2 军队英雄模范培养塑造的作用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军队英雄模范培养塑造的方法途径
    3.1 军队英雄模范的培养途径
        3.1.1 教育熏陶启发英雄模范的觉悟
        3.1.2 学习锻炼提升英雄模范的素质
        3.1.3 使命任务搭建英雄模范的舞台
    3.2 军队英雄模范的塑造方式
        3.2.1 领袖人物接见、评价英雄模范
        3.2.2 授予英雄模范荣誉称号、颁发奖(勋)章
        3.2.3 举办有关英雄模范的会议
        3.2.4 利用多种媒介宣传英雄模范
        3.2.5 建造英雄模范纪念设施
        3.2.6 以英雄模范的名字命名
第四章 加强和改善军队英雄模范培养塑造的建议措施
    4.1 进一步严格标准要求
        4.1.1 军队英雄模范培养塑造必须求真求实、优中选精
        4.1.2 军队英雄模范培养塑造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4.1.3 军队英雄模范培养塑造必须贴近群众、注重实效
    4.2 优化宣传策略技巧
        4.2.1 宣传英雄模范先进事迹的同时要善于刻画人物细节
        4.2.2 宣传英雄模范崇高精神的同时要注重表达平凡人性
        4.2.3 巩固传统宣传阵地的同时要积极抢占新兴领域
    4.3 大力营造军队英雄模范辈出的良好氛围
        4.3.1 强化英雄模范的荣誉激励
        4.3.2 夯实英雄模范(家属)的权益保障
        4.3.3 关注英雄模范的后续成长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A 改革开放以来被总部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英雄模范个人名单
附录B 改革开放以来总部以上单位授予的荣誉称号一览(英雄模范单位部分)

(4)《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界定
        (一)研究方法
        (二)核心概念界定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创新点
第一章 政治宣传与《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概述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在苏联的实践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第二节《人民日报》的创刊
        一、创刊及发展
        二、功能地位
    第三节《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一、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
        二、“英模报道”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栏目变化
第二章 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
    第一节 历年英模报道总量统计
        一、报道统计概述
        二、报道数量与分布
    第二节 英模构成的类型分布
        一、英模行业结构分布
        二、英模性别结构分析
        三、英模的政治面貌结构统计
    第三节 英模报道的品质结构分析
        一、政治品质
        二、劳动品质
        三、道德品质
第三章 《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演变
    第一节 建国头十七年《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一、数量变化
        二、英模形象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四、社会效应
    第二节 极“左”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一、数量变化
        二、英模形象
        三、变化原因分析
        四、社会效应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一、报道数量变化
        二、形象分析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四、社会效应
第四章 《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挑战及其应对
    第一节 英模报道的挑战
        一、新时代需要新宣传理论
        二、社会价值观多元,英模精神单一
        三、政治宣传的效应衰退
    第二节 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方法
        二、群众路线理论的实践与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
        三、改进报道方式、技巧、风格
        四、新媒体技术运用与提升英模报道实效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1950 年—1965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附录二:1966 年—1976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附录三:1977 年—2002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拨乱反正时期的英模文化研究(1976-198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简介
    二、选题论证
    三、学术史综述
    四、学术要点
    五、相关界定
一 、英模文化的缘起
    (一)英模文化
        1、“英模”的语意
        2、“文化”的语意
    (二)英模文化形成的因缘
        1、英模文化形成的根源
        2、英模文化形成的有利支持
        3、英模文化形成的文化根基
    (三)拨乱反正时期英模文化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
        1、英模文化形成发展的政治氛围
        2、英模文化形成发展的经济基础
        3、英模文化形成发展的文化基础
        4、拨乱反正时期的国际背景
二、 拨乱反正时期对英模人物的拨乱反正
    (一)拨乱反正时期对“文革”时否定的英模人物的重新恢复
    (二)拨乱反正时期追认的“文革”中的英模
        1、军队英模序列
        2、同“四人帮”作斗争的英雄
        3、对“知青”英模的社会政治认定
        4、对“万能典型”大寨的社会政治认定
    (三)拨乱反正时期否定的“文革”中的英模
三、拨乱反正时期新生英模之人物谱系
    (一)军队序列
    (二)共青团序列序列
    (三)“三八红旗手”
    (四)群众劳动模范序列
    (五)科教领域
    (六)运动员序列
    (七)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英雄
四、 拨乱反正时期英模人物之探究
    (一)英模人物类型的多样化
        1、劳模典型
        2、军人典型
        3、知识分子典型
        4、运动员典型
        5、时代特色典型——“全国新长征突击手”
    (二)英模人物之心态探究
        1、朴素的感恩心态
        2、坚定的政治信仰
        3、积极向上的心理诉求
        4、革命英雄主义情结
    (三)英模人物之品德探究
        1、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
        2、舍生取义、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
        3、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4、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五、 拨乱反正时期英模文化的形成机制
    (一)拨乱反正时期英模文化的指导思想
        1、华国锋提出“两个凡是”成为新的思想枷锁
        2、邓小平思想对英模文化的影响
    (二)英模的选树
        1、树立英模的标准
        2、英模类型的确定
        3、英模形象的树立
    (三)英模的宣传与培养
        1、英模的宣传
        2、英模的培养
    (四)英模的旌表和优抚
        1、授予政治荣誉
        2、附属政治待遇
        3、提高经济待遇
六、 拨乱反正时期英模文化的社会效应
    (一) 英模文化的社会引导作用
        1、人生观引导
        2、精神引导
        3、政策引导
    (二) 社会教育
        1、社会规范
        2、榜样示范
    (三) 社会凝聚
    (四) 时代特征的合格承载者
    (五) 促进社会发展
        1、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发展
        2、为道德建设指引方向,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
七、 拨乱反正时期英模文化的历史定位
    (一) 拨乱反正时期英模文化的特点
        1、拨乱反正时期英模文化发展概述
        2、拨乱反正时期英模文化的特征
    (二) 拨乱反正时期英模文化的局限性
        1、树立典型的政治性
        2、英模形象的绝对化和片面化
        3、棺材效应
    (三) 拨乱反正时期英模文化的现实启示
        1、英模文化的出路和改进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中共抗日根据地英模的宣传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二、选题论证
        (一)现实意义
        (二)理论价值
    三、学术史综述
        (一)对抗日根据地宣传教育的研究现状
        (二)对于抗日根据地英模的研究现状
    四、相关界定
        (一)时间界定
        (二)空间界定
        (三)概念界定
    五、学术要点
        (一)选题切入点
        (二)学术探讨难点
        (三)学术创新点
第一章 抗日战争的爆发与抗日英模的诞生
    一、中共对英模宣传教育的渊源探析
        (一)中国古代的旌表制度
        (二)苏联英模宣传教育的借鉴作用
        (三)土地革命时期对英模宣传教育的历史经验
    二、抗日战争对根据地英模人物的呼唤
    三、社会变革与抗日英模的涌现
    四、抗日根据地英模宣教的阶段划分
        (一)初始阶段(1931—1937)
        (二)发展阶段(1937—1942)
        (三)丰富阶段(1942—1945)
第二章 抗日根据地英模宣传教育的人物特征
    一、类别概览
        (一)战斗英模
        (二)劳动英模
        (三)国际友人
        (四)爱国华侨
    二、称号概览
        (一)类别划分
        (二)等级划分
    三、特征概览
        (一)贫苦的家庭出身
        (二)鲜明的党员角色
        (三)多重的身份特征
        (四)平民英模比例
第三章 抗日根据地英模宣传教育的内容及对象
    一、英模宣传教育的内容
        (一)缅怀与悼念
        (二)表彰英模的英勇斗志
        (三)宣传英模的劳动生产事迹
        (四)宣传英模的工作成绩
    二、英模宣传教育的对象
        (一)面向根据地的党政军民
        (二)面向国统区的党政军民及海外华侨、爱好和平者
        (三)面向敌占区的敌伪军和广大群众
第四章 抗日根据地英模宣传教育的形式
    一、抗日根据地对英模的表彰优抚
        (一)对英模的表彰奖励
        (二)对于英模的优待抚恤
    二、抗日报刊对英模的宣传教育
        (一)抗日根据地报刊对英模的宣传教育
        (二)国统区报刊对英模的宣传教育
    三、抗日根据地文学艺术对英模的宣传教育
        (一)小说诗歌及报告文学
        (二)戏剧美术
        (三)影视作品
    四、抗日根据地题词标语对英模的宣传教育
        (一)纪念题词
        (二)标语口号
    五、抗日根据地会议运动对英模的宣传教育
        (一)会议宣传
        (二)运动宣传
第五章 抗日根据地英模宣传教育的机制
    一、机构沿革
        (一)党政宣传教育机构
        (二)文艺机构
        (三)报刊机构
        (四)党校及培训机构
    二、制度类别
        (一)英模评选制度
        (二)英模奖励制度
第六章 抗日根据地英模宣传教育的典型案例分析
    一、陕甘宁劳动英模吴满有
    二、晋察冀爆炸英雄李勇
    三、模范党员张初元
    四、归国华侨民族英雄李林
    五、国际友人白求恩
    六、英雄主义的刘老庄连
第七章 抗日根据地英模宣传教育的历史与现实
    一、历史作用
        (一)促进抗日战争的早日胜利
        (二)积淀解放战争的雄伟力量
        (三)积累新中国英模宣教的丰富经验
    二、经验启示
        (一)充分发挥英模人物的榜样作用
        (二)推进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现实融入
        (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四)发挥人民群众蕴含伟大力量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7)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理论反思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四.研究区域及史料特点
第一章 “问题人物”的思想改造与人生际遇
    一.精诚所至:董心诚的重归“群众”之路
        (一)学生时代
        (二)军旅生涯
        (三)成为“反革命”
        (四)接受改造
        (五)成为“群众”
    二.我行我素:石逢生难以被改造的本性
        (一)成长过程一波三折
        (二)青年时期因言获罪
        (三)政治渗透下的家庭关系
        (四)本性难改:回村后的表现
        (五)学会使用政治话语保护自己
        (六)人生悲剧的心理分析
    三.大起大落:一个皮革手工业者人生的“高潮”与“低谷”
        (一)坎坷波折的前半生
        (二)改造生活
        (三)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四.“学而优则仕”:宁家成士绅梦想的破灭
        (一)求学
        (二)工作
        (三)管制
        (四)改造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公”“私”之间:集体化时代的乡村干部
    一.集体化时代蔚村权力结构的变迁
    二.大队的核心干部
        (一)大队书记
        (二)大队长
        (三)其他干部
    三.小队干部
        (一)小队干部的基本设置
        (二)大队干部与小队干部之间的关系
    四.“三通四化”的干部形象
        (一)党课制度
        (二)干部参加劳动制度
    五.“人无完人”:干部的另一面
        (一)违反国家政策问题
        (二)“四清”与整风运动中的干部问题
        (三)作风问题
    六.本章小结
第三章 榜样的力量:集体化时期对模范的塑造
    一.制造模范
        (一)制造模范的标准及变化
        (二)制造模范的困难与问题
    二.解读模范
        (一)模范贴近生活
        (二)模范无处不在
        (三)模范的奖励
    三.典型模范
        (一)水利专业队队长赵世喜
        (二)第七生产队长卫胜利
        (三)“保险会计”杨家星
    四.事件中的模范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家庭·劳动·革命:妇女形象的嬗变
    一.互助组时期:妇女走向生产的准备
        (一)“互助”的早期理解
        (二)妇女参与生产的背景
        (三)效果和经验
        (四)理想的妇女形象
    二.初级社、高级社时期:从家庭妇女到劳动妇女
        (一)以妇女参加劳动生产为中心
        (二)妇女参加劳动生产的成绩
    三.人民公社时期:“劳动妇女”和“革命妇女”的双重身份
        (一)新的要求
        (二)新的举措
        (三)新的变化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人”的启蒙:集体化时代的儿童教养
    一.幼托事业的发展及幼儿教养
        (一)合作化时期“保育为主、教育为辅”的方针
        (二)人民公社化时期对“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培养
        (三)集体化时代后期:“儿童本位”的回归
    二.儿童的小学教养
        (一)集体化时代农村小学教育普及概况
        (二)“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三)“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三.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从拿镐到拿枪:建国以来乡村社会中的民兵
    一.民兵制度的数据分析
        (一)人数统计
        (二)组织、干部结构
        (三)年龄分析
        (四)基本情况
    二.民兵的日常管理
        (一)军事训练制度
        (二)宣传、学习制度
        (三)武器管理制度
        (四)评优制度
        (五)问题及对策
    三.民兵的模范带头作用
        (一)改造种子山
        (二)抗旱蓄水
        (三)抗洪抢险
        (四)科学种田
    四.民兵营中的女民兵
    五.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8)当代中国的优抚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关于选题的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的难点、重点和创新点
    四 研究的范围和思路
    五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优抚制度的确立(1950—1953 年)
    第一节 国家和社会的优待
        一 农村代耕与城市就业
        二 “提高烈、军属社会地位”
        三 全方位的物质优待
    第二节 助伤抚亡
        一 抚恤体系建立
        二 救助伤残
        三 安抚亡灵
    第三节 褒扬英烈
        一 条例与政策
        二 各种活动
    第四节 拥军优属运动
        一 全民参与
        二 “帮助军属解决困难”
        三 赴朝前线慰问
        四 保障与实施
第二章 优抚制度的巩固与发展(1954 年—1966 年)
    第一节 社会优待的变化
        一 政策和机构的调整
        二 优待劳动日和就业
        三 国家补助办法
    第二节 关爱伤亡
        一 抚恤政策
        二 伤残待遇
        三 抚恤金的不同标准
    第三节 铭记先烈
        一 纪念活动
        二 纪念建筑物的修建与保护
        三 追认授誉
    第四节 社会动员
        一 节日慰问
        二 评选模范
        三 组建机构和团体
第三章 优抚制度的破坏与维持(1966 年—1976 年)
    第一节 动荡中的停滞
        一 优抚机构受到全面冲击
        二 优待、抚恤和褒扬的倒退
    第二节 困境中的坚持
        一 优待的实施
        二 抚恤、褒恤的做法
    第三节 “向解放军学习”
        一 节日动员
        二 日常宣传
第四章 优抚制度的恢复与革新(1977 年—1995 年)
    第一节 重建优待体系
        一 优待工作的规范
        二 优待金发放
        三 定期定量补助
        四 优待形式的多样化
    第二节 尊重生命
        一 伤残评定及相关待遇
        二 牺牲和病故的全面褒恤
    第三节 褒扬立法
        一 永久纪念
        二 法规条例
        三 烈士评定工作的发展
    第四节 给军与属送温暖
        一 节日与日常
        二 保障与规范
第五章 优抚制度完善与发展
    第一节 优待工作的大幅改善
        一 优待金的筹集与变化
        二 定期定量补助的提高
        三 物质优待的丰富
    第二节 抚恤的全面提高
        一 伤残人的生活
        二 死亡者的补偿
    第三节 褒扬的新趋向
        一 内容与形式
        二 褒扬金制度
    第四节 双拥活动
        一 与时俱进
        二 双拥建设
结语
    一 社会影响
    二 基本经验
    三 问题与解决
参考文献
后记

(9)现代命令体公文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课题研究意义
    1.2 课题研究现状
    1.3 语料来源
2 古今命令体公文概述
    2.1 命令体公文的起源及发展
    2.2 现代命令体公文的种类和特点
    2.3 现代命令体公文的适用范围
3 现代命令体公文的结构解析
    3.1 现代命令体公文的标题结构
    3.2 现代命令体公文的正文结构
    3.3 命令体公文与其他公文的比较
4 现代命令体公文的语言分析
    4.1 命令体公文词汇分析
    4.2 命令体公文句法分析
    4.3 命令体公文修辞分析
    4.4 命令体公文的语言风格
5 命令体公文语言的规范问题
    5.1 命令体公文的写作要求
    5.2 命令体公文的规范内容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中央军委发布命令 给参加抗洪抢险部队先进单位及个人授予荣誉称号和记功(论文参考文献)

  • [1]应急管理表彰奖励的激励功能与实施管理探析[J]. 杜明鸣,袁娟. 中国人事科学, 2020(04)
  • [2]新时期军队英模人物成长路径研究[D]. 郑哲.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
  • [3]改革开放以来军队英雄模范培养塑造研究[D]. 李俊霖.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4(03)
  • [4]《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D]. 周晓瑾.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1)
  • [5]拨乱反正时期的英模文化研究(1976-1982)[D]. 于院芳. 山东师范大学, 2012(08)
  • [6]中共抗日根据地英模的宣传教育研究[D]. 李晨阳.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7]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D]. 张瑜. 山西大学, 2020(01)
  • [8]当代中国的优抚制度研究[D]. 尹传政.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 [9]现代命令体公文语言研究[D]. 李朦. 四川师范大学, 2013(06)
  • [10]中国维和英雄[J]. 刘广雄. 中国作家, 2010(10)

标签:;  ;  ;  ;  ;  

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授予参加抗洪抢险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荣誉称号和荣誉称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