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纳米SiO_X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论文文献综述)
徐灿[1](2021)在《竹纤维/乙烯基树脂复合材料的RTM成型工艺及其性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竹材是一种绿色环保、循环可再生材料。我国的竹资源丰富,但其利用率整体偏低,竹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可为竹材的高效利用提供新的思路。树脂传递模塑成型(RTM)技术是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制品性能好等优点,将竹纤维的利用与RTM工艺相结合,可以实现竹资源的高效、高附加值利用。本研究以竹纤维为增强体,乙烯基树脂为基体,通过RTM工艺制备竹纤维增强乙烯基树脂复合材料,考察了纤维含量、注射压力、真空度等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性能、微观形貌的影响,优化了其成型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之上,用硅烷偶联剂KH602改性纳米SiO2,并采用超声的方式分别处理竹纤维和乙烯基树脂,研究了竹纤维与乙烯基树脂的改性效果及其改性机理;并将改性纳米SiO2作为界面相容剂制备纳米SiO2改性竹纤维/乙烯基树脂复合材料,考察改性纳米SiO2添加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旨在增强竹纤维与乙烯基树脂的界面相容性,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优化相关的工艺参数,建立和完善复合材料的改性体系,为竹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产品性能的优化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RTM工艺制备竹纤维/乙烯基树脂复合材料,考察了纤维含量、注射压力、真空度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性能、板材内部结构、冲模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纤维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纤维含量为39 wt%、注射压力为0.2 MPa、真空度为-0.08 MPa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和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1.3 MPa、79.6 MPa和208.4 J/m。竹纤维使得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但储存模量增加,长期抗变形能力增强。随着真空度的上升,复合材料的孔隙率降低。随着注射压力的升高,复合材料的RTM冲模时间减少。(2)通过硅烷偶联剂KH602改性纳米SiO2,利用改性纳米SiO2处理竹纤维与乙烯基树脂,考察改性效果并揭示改性机理。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通过Si-O-Si键成功接枝到纳米SiO2表面。改性纳米SiO2接枝到竹纤维表面,与竹纤维表面的羟基形成氢键结合。改性纳米SiO2表面的氨基官能团与乙烯基树脂中的环氧基团发生开环反应。当BF中改性纳米SiO2的添加量逐渐提高时,竹纤维的结晶度降低,树脂与纤维间的接触角减小,润湿性提高,纤维浸渍树脂的载胶量变大。当树脂中改性纳米SiO2的添加量为0.5 wt%时,Si元素的分布相对均匀。(3)利用改性纳米SiO2分别处理竹纤维与乙烯基树脂,采用优化的RTM工艺制备纳米SiO2改性竹纤维/乙烯基树脂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单一改性树脂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随着改性纳米SiO2添加量的提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乙烯基树脂中改性纳米SiO2的添加量为0.5 wt%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和冲击强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4.1 MPa、62.4 MPa和126.9 J/m。当树脂中改性纳米SiO2的添加量为0.5 wt%、竹纤维中改性纳米SiO2的添加量为1.0 wt%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其拉伸、弯曲和冲击强度与未处理竹纤维/乙烯基树脂复合材料相比分别提高1 8.9%、26.1%、70.7%。改性纳米SiO2在复合材料中分散均匀,改善了竹纤维与乙烯基树脂间的界面相容性。随着改性纳米SiO2添加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储存模量与损耗因子减小,复合材料的承载能力增强。所有竹纤维/乙烯基树脂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均略有提高。
郭晓彤,刘娟,周亚平[2](2020)在《热固性树脂改性研究现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述了广泛应用的几种热固性树脂(TSR)的优缺点和目前的主要改性方法。几种树脂的韧性均不理想,且有不同程度的收缩,影响产品质量。环氧树脂(EP)阻燃性最差,其他几种树脂有一定的阻燃性,但是远不能达到高阻燃的要求。酚醛树脂(PF)还存在固化速率慢,力学性能稍弱等缺点。脲醛树脂力学性能最弱,且老化快。这些缺点都限制了他们的应用。众多学者对几种树脂进行改性以拓展其应用领域,虽然改性后卓有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缺点。除了对传统TSR进行改性外,研发新型高性能的TSR也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苯并恶嗪因具有固化过程无需催化剂、收缩率接近为零以及分子的灵活设计性等优点成为人们关注的新焦点。
王振宇[3](2020)在《聚酯型碳纤维上浆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碳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CF/UPR)基复合材料以质量轻、强度高、价格低廉和固化速度快等优点,在轨道交通、风力发电、建筑材料和农村化粪池等领域广泛应用。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碳纤维生产企业在碳纤维生产上浆的过程中几乎都采用环氧树脂型上浆剂,由于固化机理不同导致上浆后的碳纤维与其它类型的树脂,如不饱和聚酯树脂、乙烯基树脂等之间不能形成有效的交联,使得纤维与树脂的界面结合能力变差。本课题为了提高碳纤维与不饱和聚酯树脂之间的界面结合能力,研发制备了一款新型的聚酯型碳纤维上浆剂。为了合成可以自乳化的上浆剂,首先利用缩聚反应合成端羧基的线性不饱和聚酯,随后加入环氧树脂和催化剂合成多羟基线性不饱和聚酯,以方便进一步对分子结构进行改性和修饰,接下来加入甲基四氢苯酐对产物进一步羧基化在分子链中引入亲水基团羧基,最后加入三乙胺和去离子水中和羧基即可得到聚酯型碳纤维上浆剂。对合成过程中的上浆剂分子链段结构的不同对上浆剂乳液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其中当采用脂肪族的己二酸、新戊二醇和马来酸酐作为原料时合成的上浆剂乳液最为稳定,乳液粒径大小约为152 nm左右,粒径分布PDI约为0.157,Zeta电位为-52.88 mV,表面张力为33.1 mN/m。在上述羧基化的分子结构中引入正硅酸乙酯(TEOS),所加入的TEOS在羧基存在的情况下会发生水解反应,随后加入三乙胺和去离子水中和羧基,即可得到原位合成纳米SiO2增强聚酯型上浆剂,考察了TEOS添加量对上浆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TEOS添加量为5 wt.%时,乳液具有较好的储存稳定性。将合成的上浆剂稀释后对碳纤维进行上浆处理,通过SEM、EDS、视频动态接触角测量仪对上浆前后碳纤维的表面形貌、元素分析和表面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上浆后碳纤维表面由于生产工艺原因而遗留下来的凹槽得到了有效的填充,纤维表面含胶量均匀,与未上浆碳纤维相比纤维表面O元素含量增加,当采用含有SiO2改性的上浆剂上浆后纤维表面增加了Si元素,通过SEM可以观察到碳纤维表面有SiO2突起,有利于与树脂之间发生机械啮合作用,进而提高CF/UPR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采用万能拉伸试验机对单向CF/UPR复合材料的ILSS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己二酸、新戊二醇和马来酸酐合成的上浆剂上浆后的CF/UPR复合材料的ILSS最高,较环氧树脂型上浆剂上浆后的CF/UPR提高42%。对于原位合成SiO2改性聚酯型碳纤维上浆剂中,当TEOS添加量为5 wt.%时,对复合材料的ILSS提高最明显,同比环氧型上浆剂上浆后的复合材料可以提高91%。
赵亚静[4](2020)在《高顺式端羟基聚丁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不饱和聚酯树脂(UPR)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电性能,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简便的加工工艺,成为用量最大的热固性树脂之一,其复合材料在汽车、航空、电子、建筑和包装行业中被广泛用作结构材料、粘合剂、涂料或绝缘材料。然其固化后硬而脆、冲击性能差,限制了其在更广领域的应用。增加不饱和聚酯韧性的同时尽可能保持甚至提高其刚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高顺式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对不饱和聚酯的化学改性,利用HTPB两端的羟基通过共缩聚反应将顺式聚丁二烯低聚物引入到UPR的预聚物主链中,进而考察它们的固化物在常温和低温下的力学性能及热性能。首先,考察HTPB分子量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分别采用1000~3000g/mol的三种不同分子量的HTPB,通过溶液共缩聚法合成了无规共缩聚型不饱和聚酯预聚物(UPR-HTPB)。力学性能测试表明,三种分子量的HTPB改性的UPR的断裂伸长率、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均高于纯UPR的对应值。其中,分子量为2000 g/mol的HTPB改性的UPR的综合力学性能显着优于另两种HTPB改性的UPR。为此,采用分子量为2000 g/mol的HTPB对不饱和聚酯进行改性,进一步考察HTPB加入量对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常温或低温下,改性UPR的断裂伸长率、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均高于纯UPR的对应值。HTPB质量分数为5 wt%时,改性UPR常温下的断裂伸长率、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分别比纯UPR相应性能增大了 124%、94%和132%;低温(-20℃)下,改性UPR的三项性能分别是比纯UPR相应性能增大了 220%、186%和167%,表明改性效果在低温下更为明显。DMA测得,HTPB质量分数为5wt%时,改性UPR的Tg比纯UPR降低19℃。此外,改性UPR具有显着的降收缩效果,HTPB含量为5 wt%时,改性UPR的固化收缩率降低至2.1%。冲击断面形貌分析表明,HTPB在不饱和聚酯预聚物链中的插入并参与交联反应,有效地阻止了弹性体在固化过程中的团块化聚集和大颗粒橡胶的形成,增多了可显着吸收能量的微相分离区,诱发了大量银纹和基体的剪切屈服,因而同时具有增韧和增强作用。进一步将HTPB与马来酸酐预先反应制备HTPB马来酸酯,通过共缩聚反应将其引入到UPR的预聚物主链中,合成了一系列不同HTPB含量的嵌段共缩聚型不饱和聚酯预聚物(UPR-MAH-HTPB)。结果表明,这种方式改性的UPR比纯UPR有更高的断裂伸长率、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和冲击强度。当HTPB含量为5 wt%时,改性UPR的上述四项性能分别比纯UPR相应性能增大了 118%、60%、7%和 130%。SEM 分析表明,与 UPR-HTPB 的断面相比,UPR-MAH-HTPB的断面出现更小的分散性粒径和更窄的粒径分布。DMA测试显示,UPR-MAH-HTPB固化样品存在2个玻璃化转变温度,MAH-HTPB的插入使得聚酯基体发生了微相分离。可见,这种改性方式可同时提高UPR的韧性、强度和刚性,且增韧增强效果与HTPB直接无规引入的方式相当,但模量、硬度和耐热性的改善效果则优于后者。这是因为HTPB马来酸酯的合成将HTPB的端羟基转化为活性更高的端羧基,且将其插入UPR预聚物主链后提高了改性UPR分子结构的规整性,增大了 HTPB与聚酯基体的结合力。
吕晶[5](2020)在《新型的纳米材料在体育器材中的应用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目前纳米SiO2和纳米ZnO来改性不饱和聚酯,把改性材料应用到球场用挡风抑尘板上并对其物理性能进行了研究,有效地解决了不饱和聚酯挡风抑尘板老化速度快、寿命短的问题,并提高了材料的拉伸性能和抗冲击的性能,为挡风抑尘板企业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将修饰后的纳米SiO2和纳米ZnO加入不饱和聚酯树脂中,制备了体育场用纳米改性不饱和聚酯挡风抑尘板,通过纳米ZnO和纳米SiO2改性后板材的力学性能研究,表明当纳米SiO2的含量占树脂量的1%时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优,其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为103.2MPa和56.7kJ/m2,SiO2与UV-9的联合使用使得板材具有良好的抗老化能力。
戴增辉[6](2020)在《阿魏酸基不饱和树脂体系及其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不饱和聚酯树脂是指分子主链中含有不饱和双键的一类聚酯,一般通过不饱和聚酯预聚物加入适量的乙烯基单体制备得到。市售不饱和聚酯树脂由不饱和聚酯预聚物和苯乙烯稀释剂混合所得,其应用广泛,但是苯乙烯的不可再生性、致癌性、高挥发性等缺点受到关注。此外,来源石油化工产品的不饱和聚酯预聚物也不利于可持续社会的发展。本论文第一部分以阿魏酸(FA)作为生物质原料经脱羧和乙酰化两步反应合成了活性稀释剂4-乙酰氧基-3-甲氧基苯乙烯(AC4VG)用于取代苯乙烯。我们以富马酸(FU)、1,2丙二醇(PG)、1,3丙二醇(PD)、衣康酸(IA)、琥珀酸(SA)五种生物质单体为原料,按醇/酸摩尔比1.2:1分别合成了 5种生物基不饱和聚酯预聚物。AC4VG溶解这些生物基不饱和聚酯预聚物后,经流变性能评价优化,选择出由IA、SA和PD合成的PISD不饱和聚酯预聚物的AC4VG溶液作为全生物基不饱和树脂进一步研究。该树脂室温下的粘度为2.11 Pa·s,80℃下为0.11 Pa·s,表明该树脂具有优良的加工性能。该树脂与棉织物复合所得棉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热力学性能,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可达135℃,热分解温度(Td5%)为223℃,拉伸强度最高为63 MPa。在上述工作基础上,为进一步提升材料的拉伸强度和耐热温度,论文第二部分以异山梨醇(ISO)、乙二醇(EG)、草酸(OA)、IA四种单体通过熔融缩聚合成一系列生物基聚酯预聚物PIOSE,与AC4VG混合制备全生物基不饱和聚酯树脂。与棉布复合的全生物基复合材料在热力学性能相近的前提下,力学性能及耐热性能较前一工作均得到改善,由动态热机械分析仪、热重分析仪和万能拉升试验机测试。其拉伸强度接近80 MPa,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可达131℃,热分解温度(Td5%)高达320℃。
郭妍婷[7](2018)在《MMT/SiO2/MWCNT增强C36二聚脂肪酸改性UPR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不饱和聚酯树脂(Unsaturated polyesterresin,UPR)具有原料易得、强度高、加工工艺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交通、化工、建筑及电子等方面。但还存在脆性大、抗冲击能力弱、易燃及收缩率高等性能缺陷。现有研究一般采用共混树脂、添加外加物等方式对其进行改性,但改性效果有限,且耐久性差。本文以修饰主链的方式,用C36二聚脂肪酸部分替代邻苯二甲酸酐,制得C36二聚脂肪酸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DFA/UPR)。然后采用原位聚合法和机械共混法,选用不同结构的蒙脱土、二氧化硅和碳纳米管分别对DFA/UPR进行二次增强改性,设计、制备了多种不同结构的树脂材料,并初步探索了蒙脱土、二氧化硅和碳纳米管分别与DFA/UPR的反应机理和增强机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以C36二聚脂肪酸、邻苯二甲酸酐、顺丁烯二酸酐和1,2-丙二醇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苯乙烯和丙烯酸为交联剂,过氧化甲乙酮为引发剂,制备了 C36二聚脂肪酸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研究发现,当酸醇摩尔比为1:1.3,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的用量为1.9mo/%,反应温度为170℃,反应时间为4h,C36二聚脂肪酸的用量为6 mol%,交联剂为摩尔比为1:1的苯乙烯和丙烯酸,引发剂过氧化甲乙酮的用量为2.0 wt%时,制备的DFA/UPR材料性能最佳。其中DFA/UPR的断裂伸长率和初始热分解温度分别是普通UPR的32.44倍和1.04倍,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普通UPR脆性大的问题,同时改善了普通UPR的热稳定性和耐溶剂性能。(2)采用原位聚合法,添加0.6 wt%含羟基的蒙脱土(DK-2),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 16.13%和30.57%,且蒙脱土在杂化材料中呈剥离态,均匀分散于树脂中;而层间距较大的蒙脱土(DK-4)仅可适当提高DFA/UPR的韧性,对材料其它性能改善较弱,甚至降低了材料的强度,说明以修饰主链的方式,添加含反应基团的无机粒子,材料性能改善效果更佳。(3)含环氧基的纳米SiO2(RNS-E)实现了对DFA/UPR的增强、增韧效果,作为反应单体可显着提高DFA/UPR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但以添加物方式加入体系,对DFA/UPR性能改善较弱。而采用机械共混法,在交联单体共聚过程中添加0.6 wt%含双键的SiO2(RNS-D),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和弹性模量分别提高了 19.63%和41.23%,说明在反应过程中,添加合适的外加物也可适当提高材料的性能。(4)添加含羧基的碳纳米管(MWCNT-COOH)或含羟基的碳纳米管(MWCNT-OH)均可大幅提高DFA/UPR的强度和韧性,且原位聚合法所得材料优于机械共混法。其中,采用原位聚合法,添加0.5wt%的MWCNT-COOH,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提高了 70.32%和156.32%;添加0.5wt%MWCNT-OH,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初始热分解温度分别提高了 187.58%和25.13%。显然修饰主链的方式优于外添加法,且纳米粒子自身性能越好,对材料性能的改善程度也越大。
刘明强[8](2017)在《高分散二氧化硅对不饱和聚酯树脂消光性和消泡性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不饱和聚酯树脂(UPR)是使用最为广泛的热固性树脂之一,具有低成本、低密度、高耐腐蚀性及优良的加工性能等优点。其在使用过程中常需要添加填料进行改性,利用无机粒子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常存在分散性和相容性差的问题。近年来,课题组采用原位表面修饰技术制备了一系列具有高分散性和可反应性的纳米二氧化硅,并研究了其对(硅)橡胶、尼龙、不饱和聚酯树脂等聚合物材料中的补强增韧作用。本文选用表面修饰有疏水性或(和)可反应性基团的高分散二氧化硅为改性剂,研究其对不饱和聚酯树脂消光、消泡及增强增韧等性能的作用。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乳化方式将二氧化硅均匀分散在不饱和聚酯树脂中,制备低增粘消光涂料。利用多角度光泽度仪、旋转粘度计、便携式铅笔硬度计、欧美克激光粒度仪等分析测试手段,考察了二氧化硅对不饱和聚酯树脂涂层材料的消光性能的影响,探索了二氧化硅粒径、吸油值、孔体积及表面羟基含量对消光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小粒径、大孔体积和高吸油值的二氧化硅的消光性能较好,其中DNS-3L可将纯树脂的光泽度从81.5降低到11.8,消光效果显着。同时发现,由于二氧化硅表面被疏水有机官能团包覆,因此可获得具有低增粘的消光不饱和聚酯树脂,添加量同为1%时,DNS-3L的增粘效果是未经修饰二氧化硅(DNS-0)的3/5,是气相法二氧化硅(EH-5)的1/5,为树脂的加工性能带来很大便利。2、选用高分散二氧化硅与二甲基硅油复配制成硅膏型消泡剂。考察不同型号、不同粒径的二氧化硅对消泡剂分散稳定性的影响,探究二氧化硅表面羟基含量、吸油值、添加量对消泡剂消泡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疏水性二氧化硅在消泡剂中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和防沉降性能,消泡剂对发泡液有优异的消泡性,小粒径、小羟基含量和高吸油值的二氧化硅的消泡性能较好。在60ml的发泡液中,添加0.02g的DNS-3L/PDMS就可在23s内除净泡沫,与市售疏水性二氧化硅相比,消泡性能提升明显,同时对不饱和聚酯树脂有较好的消泡性,明显减少了不饱和聚酯树脂涂膜的针孔,使其更加平整和光滑。3、为考察二氧化硅作为消光剂、消泡剂对不饱和聚酯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探究了不同型号、不同添加量二氧化硅对不饱和聚酯树脂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的影响,同时探究了二氧化硅对杂化材料的耐碱性影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失重分析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表征手段对二氧化硅和杂化材料进行结构和性质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DNS-3L型二氧化硅添加量为1%时杂化材料的拉伸强度比纯UPR提高了18.5%,在DNS-3L添加量为1.5%时杂化材料的冲击强度比纯UPR提高了60.7%。为改善二氧化硅与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结合方式,进一步研究了表面含有双键的二氧化硅对不饱和聚酯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不同双键修饰量的二氧化硅对杂化材料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表面双键修饰量为25mmol/kg的DNS-D型二氧化硅添加量为1%时,杂化材料的拉伸强度比纯UPR提高了54.2%,在双键修饰量为12.5mmol/kg的DNS-D型二氧化硅添加量为1%时,杂化材料的冲击强度比纯UPR提高了95.7%。且高分散二氧化硅DNS-3L和可反应性二氧化硅DNS-D均能明显提高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耐碱性。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改性的高分散二氧化硅可制得低粘度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用消光剂和消泡剂产品,并且能明显提高树脂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望将此类产品应用于其他涂料,如环氧树脂和聚氨酯等涂料制品中。
龚情[9](2015)在《湿热环境下GF/UPR性能演变研究及寿命预测》文中提出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材料(GF/UPR)以其轻质高强、比模量高、耐候性能优异、可设计性强、价格低廉等各种优异性能,在航天、航空、桥梁、建筑、运输、管道等各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成本的不断下降,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在城市二级供暖管道领域的应用也快速扩大。供暖管道的使用环境为高温、恒湿,这就对管道在湿热条件下的各项性能及使用寿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课题通过纳米二氧化硅(Si O2)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方法改善树脂基体及其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湿热环境下的各项性能,并通过实验与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复合材料在湿热环境下的性能演变与寿命预测。鉴于Si O2与不饱和聚酯树脂间较差的界面连接性能,本文通过控制工艺手段与条件将硅烷偶联剂KH570接枝到纳米Si O2粒子上,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的测试结果都证明了硅烷偶联剂成功接枝到了纳米二氧化硅粒子表面。KH570偶联剂的改性不仅能够改善Si O2粒子在树脂中的分散性,同时为粒子与树脂基体提供了良好的交联点。Si O2纳米粒子的添加量对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性能也有显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粒子浓度的增加能够提高树脂基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力学性能。当到达一定浓度后,粒子浓度的增加反而引起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力学性能的下降,这主要是由纳米粒子分散不均造成的。对于偶联剂改性的Si O2粒子的添加量为6%时,此时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了12℃,力学性能也有显着提高。根据缠绕工艺制备不同树脂配方的玻璃钢板材并切割成相应的试样,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湿热老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温度影响材料到达饱和吸湿的时间,但材料在吸湿开始阶段均满足菲克定律,后期则逐渐偏离了菲克定律。这可能是因为水与材料发生化学反应所致。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弯曲强度、层间剪切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衰减,且衰减程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85℃时,达到饱和吸湿后,剪切强度的衰减值达到了37.88%,弯曲强度衰减率为30.23%,拉伸强度的衰减值则为30%。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力学性能测试后的试样进行观察,结果显示材料在湿热水煮30天后,湿热环境对材料的破坏主要发生在界面。根据试验数据,应用doseresp方程预测了GF/UPR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层间剪切强度地衰减规律,并用拉伸强度的doseresp方程对GF/UPR复合材料的使用寿命进行了预测。
刘静[10](2014)在《纳米ZnO表面改性及ZnO/UPR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不饱和聚酯树脂是塑料工业中的一种重要热固性树脂,在工业、农业、建筑和国防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但是它的固化物存在强度不高、韧性较差、收缩率大等缺点,从而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为了克服上述不足之处并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有必要进一步提高树脂的性能。研究发现,将纳米级的无机粒子分散在聚合物中是提高基体力学性能、耐热性等的一个新方法。在众多的无机纳米填料中,纳米ZnO以其良好的紫外吸收性和无毒性而备受研究者的青睐。但是,纳米颗粒自身较大的比表面积、高表面能等性能限制了它在材料领域的应用以及纳米特性的发挥。为了使纳米材料得到广泛应用并充分发挥其具有的特殊性能,需要对纳米颗粒表面进行有效的改性。本研究通过直接沉淀法制备了纳米ZnO粉体,在改性过程中引入N,N’-羰基二咪唑(CDI)作为改性剂油酸的活化剂,通过CDI活化油酸偶合KH550接枝改性的方式,提高了表面改性的效果,制得了颗粒小、在有机相中具有高度分散稳定性的纳米ZnO粉体。此外,本文还对KH550接枝、油酸偶合KH550接枝等不同改性过程对纳米ZnO的分散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运用红外光谱法(IR)、热重分析(TGA)、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SEM)等方法对所制备的改性纳米ZnO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剂通过化学键与纳米ZnO表面连接,不同的改性过程获得的纳米ZnO在有机介质中的分散稳定性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CDI活化油酸偶合KH550接枝改性获得的纳米ZnO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最好。本研究将制备的纳米ZnO通过共混法添加到不饱和聚酯树脂中,制备了ZnO/UPR纳米复合材料。利用差式扫描量热仪、扫描电镜、万能试验机等对所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纳米ZnO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与其表面改性有关。纳米ZnO的加入提高了树脂的固化性能,UPR初始固化温度略有下降。在各种改性纳米ZnO中,CDI-OA-APS-ZnO对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提高最明显。
二、纳米SiO_X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纳米SiO_X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论文提纲范文)
(1)竹纤维/乙烯基树脂复合材料的RTM成型工艺及其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竹资源及其利用现状 |
1.1.1 竹材特性及竹资源利用 |
1.1.2 竹纤维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1.2 乙烯基树脂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1.3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应用现状 |
1.4 植物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改性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目的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技术路线 |
2 竹纤维/乙烯基树脂复合材料的RTM成型工艺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竹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2.3.2 竹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
2.3.3 竹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热性能的影响 |
2.3.4 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2.3.5 复合材料微观形貌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纳米SiO_2改性竹纤维及乙烯基树脂的性能及表征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改性竹纤维化学结构分析 |
3.3.2 改性竹纤维表面形貌分析 |
3.3.3 改性竹纤维X射线衍射分析 |
3.3.4 改性竹纤维浸润性分析 |
3.3.5 改性树脂化学结构分析 |
3.3.6 改性树脂表面元素分布 |
3.4 本章小结 |
4 纳米SiO_2改性竹纤维/乙烯基树脂复合材料的RTM制备及其性能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改性纳米SiO_2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2 复合材料的断面微观形貌分析 |
4.3.3 改性纳米SiO_2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均匀性 |
4.3.4 改性纳米SiO_2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动态热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5 复合材料的热重分析 |
4.3.6 复合材料界面改性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学术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2)热固性树脂改性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热固性树脂 |
1.1 酚醛树脂 |
1.2 环氧树脂 |
1.3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
1.4 不饱和聚酯 |
2 热固性树脂改性 |
2.1 增韧改性 |
2.2 耐热改性 |
2.3 阻燃改性 |
2.4 低收缩改性 |
2.5 其他改性 |
3 热固性树脂发展方向 |
(3)聚酯型碳纤维上浆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碳纤维简介 |
1.2 碳纤维上浆剂 |
1.2.1 碳纤维上浆的目的 |
1.2.2 碳纤维上浆剂的分类 |
1.2.3 上浆剂的性能评价体系 |
1.2.4 上浆剂的制备方法 |
1.2.5 上浆剂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介绍 |
1.4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理论 |
1.4.1 碳纤维与复合材料界面层 |
1.4.2 界面层作用机理 |
1.4.3 碳纤维表面处理方式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 |
2.2 碳纤维上浆剂的合成 |
2.2.1 聚酯型碳纤维上浆剂的合成 |
2.2.2 原位合成纳米SiO2 改性聚酯型上浆剂 |
2.3 上浆剂性能的测试与表征 |
2.3.1 酸值的测定 |
2.3.2 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分析 |
2.3.3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2.3.4 离心稳定性测试 |
2.3.5 乳液粒径大小和分布 |
2.3.6 Zeta电位分析 |
2.3.7 表面张力分析 |
2.3.8 上浆剂的热稳定性分析 |
2.3.9 差式扫描量热分析 |
2.3.10 上浆剂冷冻传输扫描电镜分析 |
2.4 碳纤维的上浆处理 |
2.4.1 碳纤维的脱浆处理 |
2.4.2 碳纤维的上浆处理 |
2.5 上浆后碳纤维性能的测试 |
2.5.1 碳纤维表面元素分析 |
2.5.2 碳纤维表面能分析 |
2.5.3 碳纤维表面形貌分析 |
2.6 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分析 |
2.6.1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 |
2.6.2 层间剪切强度分析 |
2.6.3 复合材料断面形貌分析 |
第3章 不同分子链段结构对聚酯型上浆剂性能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合成过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化学结构的确认 |
3.3.2 储存稳定性的分析 |
3.3.3 乳液粒径大小及分布 |
3.3.4 Zeta电位分析 |
3.3.5 上浆剂乳液微球的冷冻电镜分析 |
3.3.6 上浆剂热力学分析 |
3.3.7 上浆后碳纤维表面能分析 |
3.3.8 上浆后碳纤维表面形貌分析 |
3.3.9 复合材料ILSS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原位合成纳米SiO2 增强聚酯型碳纤维上浆剂 |
4.1 引言 |
4.2 合成过程 |
4.2.1 侧链带有羧基的线性不饱和聚酯的合成 |
4.2.2 原位合成SEAPE |
4.2.3 SEAPEs的制备 |
4.2.4 上浆过程 |
4.2.5 CF/UPR复合材料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上浆剂乳液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4.3.2 SEAPE离心稳定性分析 |
4.3.3 SEAPE粒径分析 |
4.3.4 碳纤维表面能表征 |
4.3.5 热性能分析 |
4.3.6 SEAPEs对复合材料ILSS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高顺式端羟基聚丁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不饱和聚酯概述 |
1.2.1 不饱和聚酯简介 |
1.2.2 不饱和聚酯合成 |
1.2.3 不饱和聚酯的发展及应用 |
1.3 不饱和聚酯的增韧改性 |
1.3.1 基于第二相材料物理共混增韧 |
1.3.2 形成互穿网络或杂化网络增韧 |
1.3.3 化学结构改性 |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含HTPB的无规共缩聚型不饱和聚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样品制备 |
2.2.3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HTPB的结构表征 |
2.3.2 UPR预聚物的结构表征 |
2.3.3 拉伸性能 |
2.3.4 冲击性能 |
2.3.5 机理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HTPB加入量对含HTPB的无规共缩聚型不饱和聚酯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样品制备 |
3.2.2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UPR预聚物的结构表征 |
3.3.2 拉伸性能 |
3.3.3 冲击强度 |
3.3.4 硬度 |
3.3.5 机理分析 |
3.3.6 动态力学性能 |
3.3.7 热变形温度 |
3.3.8 热稳定性 |
3.3.9 固化收缩率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含HTPB的嵌段共缩聚型不饱和聚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样品制备 |
4.2.3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HTPB马来酸酯的结构表征 |
4.3.2 UPR预聚物的结构表征 |
4.3.3 拉伸性能 |
4.3.4 冲击强度 |
4.3.5 硬度 |
4.3.6 机理分析 |
4.3.7 动态力学性能 |
4.3.8 热变形温度 |
4.3.9 固化收缩率 |
4.3.10 纯UPR、UPR-MAH-HTPB和UPR-HTPB综合性能对比 |
4.4 HTPB引入方式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
4.4.1 结构表征 |
4.4.2 拉伸性能 |
4.4.3 冲击强度 |
4.4.4 硬度 |
4.4.5 机理分析 |
4.4.6 动态力学性能 |
4.4.7 热变形温度 |
4.4.8 固化收缩率 |
4.4.9 不同HTPB引入方式改性UPR的综合性能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5)新型的纳米材料在体育器材中的应用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实验试剂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1.3.1 挡风抑尘板样品的制备 |
1.3.2 挡风抑尘板材质物理性能的测试(1)拉伸性能测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纳米SiO2对不饱和聚酯挡风抑尘板物理性能的研究 |
2.1.1 纳米SiO2对挡风抑尘板力学性能的影响 |
2.1.2 纳米SiO2挡风抑尘板抗老化性能的研究 |
2.2 纳米ZnO对不饱和聚酯挡风抑尘板物理性能的影响 |
2.3 不同种类抗老化剂对挡风抑尘板老化性能的研究 |
3 结论 |
(6)阿魏酸基不饱和树脂体系及其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清单、术语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简介 |
1.2.1 不饱和聚酯树脂制备 |
1.2.2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反应 |
1.2.3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分类 |
1.3 生物基不饱和聚酯的发展现状 |
1.3.1 生物基不饱和聚酯预聚物 |
1.3.2 生物基活性稀释剂 |
1.4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4.1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阿魏酸基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复合材料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3 实验方法 |
2.2.4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生物基稀释剂(AC4VG)的制备 |
2.3.2 不饱和聚酯UPP的合成与表征 |
2.3.3 树脂溶液加工性及流变性能分析 |
2.3.4 不饱和聚酯的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 |
2.3.5 UPR的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
2.3.6 固化树脂的热稳定性分析 |
2.3.7 聚合物基质对棉纤维的粘合作用 |
2.3.8 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及分析 |
2.3.9 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分析 |
2.3.10 复合材料的SEM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异山梨醇基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2.3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聚酯的核磁及红外图谱分析 |
3.3.2 聚酯的流变图谱分析 |
3.3.3 不饱和聚酯的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 |
3.3.4 固化树脂的动态力学分析 |
3.3.5 聚酯的拉伸性能分析 |
3.3.6 固化树脂的热稳定性分析 |
3.3.7 固化树脂的疲劳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致谢 |
(7)MMT/SiO2/MWCNT增强C36二聚脂肪酸改性UPR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不饱和聚酯树脂发展史简介 |
1.2.1 国外不饱和聚酯树脂发展史简介 |
1.2.2 国内不饱和聚酯树脂发展史简介 |
1.3 不饱和聚酯树脂改性研究进展 |
1.3.1 纳米粒子改性 |
1.3.2 弹性体改性 |
1.3.3 纤维改性 |
1.3.4 植物油改性 |
1.4 研究意义及内容 |
1.5 课题来源 |
第二章 C_(36)二聚脂肪酸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2.2 C_(36)二聚脂肪酸改性不饱聚酯树脂的合成 |
2.3 测试及表征 |
2.3.1 酸值 |
2.3.2 酯化率 |
2.3.3 红外光谱 |
2.3.4 拉伸性能 |
2.3.5 弯曲性能 |
2.3.6 邵氏硬度 |
2.3.7 耐溶剂性能 |
2.3.8 热稳定性 |
2.3.9 拉伸断面形貌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合成条件对改性不饱和聚酯的影响 |
2.4.2 制备工艺对DFA/UPR性能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蒙脱土对C_(36)二聚脂肪酸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综合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料及仪器 |
3.2.2 OMT/DFA/UPR的制备 |
3.3 性能测试方法 |
3.3.1 拉伸性能 |
3.3.2 弯曲性能 |
3.3.3 邵氏硬度 |
3.3.4 耐溶剂性能 |
3.3.5 热稳定性 |
3.3.6 拉伸断面形貌 |
3.3.7 X射线衍射 |
3.3.8 X射线能谱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DK-2型蒙脱土 |
3.4.2 DK-4型蒙脱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二氧化硅对C_(36)二聚脂肪酸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综合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料及仪器 |
4.2.2 SiO_2/DFA/UPR的制备 |
4.3 性能测试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RNS-E型二氧化硅 |
4.4.2 RNS-D型二氧化硅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碳纳米管对C_(36)二聚脂肪酸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综合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原料及仪器 |
5.2.2 MWCNT/DFA/UPR的制备 |
5.3 性能测试方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MWCNT-COOH |
5.4.2 MWCNT-OH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8)高分散二氧化硅对不饱和聚酯树脂消光性和消泡性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发展及其应用 |
1.2.1 不饱和聚酯树脂发展概述 |
1.2.2 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及其机理 |
1.2.3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种类及其应用 |
1.3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改性研究 |
1.3.1 增强增韧改性 |
1.3.2 阻燃改性 |
1.3.3 低收缩改性 |
1.3.4 其他改性 |
1.4 功能化二氧化硅的制备及其在聚合物中的应用 |
1.4.1 功能化二氧化硅的制备 |
1.4.2 功能化二氧化硅的应用 |
1.5 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选题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低增粘SiO_2/UPR涂层材料的制备及其消光性能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2.1.2 高分散性二氧化硅的选用 |
2.1.3 高分散SiO_2/UPR涂层材料的制备 |
2.2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型号二氧化硅在不饱和聚酯树脂中的分散稳定性 |
2.3.2 不同型号高分散二氧化硅对涂层光泽度的影响 |
2.3.3 不同二氧化硅吸油值对涂层光泽度的影响 |
2.3.4 不同二氧化硅孔体积对涂层光泽度的影响 |
2.3.5 二氧化硅添加量对涂层光泽度的影响 |
2.3.6 不同类型二氧化硅对不饱和聚酯树脂粘度及触变性的影响 |
2.3.7 二氧化硅对涂层材料硬度及透明性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高分散二氧化硅对不饱和聚酯树脂消泡性能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原料与实验设备 |
3.1.2 硅膏消泡剂的制备 |
3.1.3 发泡液的制备 |
3.2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型号二氧化硅在二甲基硅油中的分散稳定性 |
3.3.2 不同型号高分散SiO_2/PDMS的消泡性能 |
3.3.3 二氧化硅添加量对SiO_2/PDMS的消泡性能影响 |
3.3.4 DNS-3L/PDMS对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消泡性能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SiO_2/UPR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增强增韧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料及仪器 |
4.2.2 SiO_2/UPR杂化材料的制备 |
4.2.3 可反应二氧化硅的制备 |
4.2.4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SiO_2/ UPR杂化材料结构设计 |
4.3.2 消泡剂用高分散SiO_2对UPR杂化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3 可反应二氧化硅的结构表征 |
4.3.4 消光剂用可反应SiO_2对UPR力学性能影响 |
4.3.5 SiO_2/UPR杂化材料耐碱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问题与展望 |
个人简历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湿热环境下GF/UPR性能演变研究及寿命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不饱和聚酯树脂耐热改性研究 |
1.3.2 纤维/树脂吸水模式与机理 |
1.3.3 湿热环境下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演变规律研究 |
1.3.4 湿热环境下复合材料寿命预测研究 |
1.3.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仪器 |
2.2.1 万能试验机 |
2.2.2 耐热性能测试 |
2.2.3 烘干设备 |
2.2.4 扫面电子显微镜 |
2.2.5 红外光谱分析仪 |
2.2.6 超声粉碎仪器 |
2.2.7 线切割机 |
2.3 试验方法 |
2.3.1 搭建试验平台 |
2.3.2 GF/UPR复合材料单向板的制备 |
2.3.3 吸水试验 |
2.3.4 拉伸试验 |
2.3.5 弯曲试验 |
2.3.6 层间剪切试验 |
2.3.7 SEM形貌观察分析 |
第3章 纳米SiO_2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研究 |
3.1 纳米SiO_2表面处理 |
3.1.1 改性纳米SiO_2粒子制备方法 |
3.1.2 偶联剂与纳米SiO_2表面作用红外表征 |
3.2 纳米SiO_2浓度对不饱和聚酯树脂耐热性能的影响 |
3.2.1 纳米SiO_2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浇注体的制备 |
3.2.2 SiO_2粒子的浓度对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 |
3.3 纳米SiO_2浓度对不饱和聚酯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1 SiO_2浓度对不饱和聚酯树脂拉伸性能的影响 |
3.3.2 SiO_2浓度对不饱和聚酯树脂弯曲性能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湿热环境下GF/UPR的力学性能演变 |
4.1 加速老化方法的基本依据 |
4.2 GF/UPR复合材料吸水率研究 |
4.2.1 GF/UPR复合材料吸湿增重 |
4.2.2 GF/UPR复合材料吸湿机制分析 |
4.3 GF/UPR复合材料拉伸性能演变规律 |
4.3.1 拉伸强度试验结果 |
4.3.2 拉伸模量试验结果 |
4.4 GF/UPR复合材料三点弯曲性能演变规律 |
4.5 GF/UPR复合材料剪切性能演变规律 |
4.6 力学性能衰减比较 |
4.7 GF/UPR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衰减预测 |
4.7.1 GF/UPR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衰减模型的建立 |
4.7.2 GF/UPR复合材料弯曲强度的衰减预测 |
4.7.3 GF/UPR复合材料剪切强度的衰减预测 |
4.7.4 GF/UPR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衰减规律与寿命预测 |
4.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纳米ZnO表面改性及ZnO/UPR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纳米材料 |
1.2 纳米颗粒的制备和改性 |
1.2.1 纳米颗粒的制备 |
1.2.2 纳米颗粒的改性 |
1.3 纳米复合材料 |
1.3.1 聚合物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概述 |
1.3.2 不饱和聚酯基纳米复合材料概述 |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3 纳米 ZnO 表面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纳米 ZnO 的表面改性及表征 |
3.2.1 纳米 ZnO 的表面改性 |
3.2.2 表征方法 |
3.3 改性机理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红外分析 |
3.4.2 热重分析 |
3.4.3 SEM 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ZnO/UPR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4.1 引言 |
4.2 ZnO/UPR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4.2.1 ZnO/UPR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2 表征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SEM 分析 |
4.3.2 红外分析 |
4.3.3 X 射线衍射分析 |
4.3.4 DSC 分析 |
4.3.5 热重分析 |
4.3.6 力学性能测试 |
4.4. 纳米 ZnO 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机理初步探讨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四、纳米SiO_X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论文参考文献)
- [1]竹纤维/乙烯基树脂复合材料的RTM成型工艺及其性能[D]. 徐灿.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2]热固性树脂改性研究现状[J]. 郭晓彤,刘娟,周亚平. 塑料工业, 2020(S1)
- [3]聚酯型碳纤维上浆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王振宇. 吉林化工学院, 2020
- [4]高顺式端羟基聚丁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研究[D]. 赵亚静. 浙江大学, 2020(03)
- [5]新型的纳米材料在体育器材中的应用及性能研究[J]. 吕晶.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20(01)
- [6]阿魏酸基不饱和树脂体系及其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D]. 戴增辉.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7]MMT/SiO2/MWCNT增强C36二聚脂肪酸改性UPR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郭妍婷.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8(07)
- [8]高分散二氧化硅对不饱和聚酯树脂消光性和消泡性影响[D]. 刘明强. 河南大学, 2017(06)
- [9]湿热环境下GF/UPR性能演变研究及寿命预测[D]. 龚情.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02)
- [10]纳米ZnO表面改性及ZnO/UPR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D]. 刘静. 重庆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