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平行广义库恩-塔克必要条件

一个平行广义库恩-塔克必要条件

一、一个平行的广义Kuhn—Tucker必要条件(论文文献综述)

张建国,盛明光[1](1993)在《一个平行的广义Kuhn—Tucker必要条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引入能行锥的概念,得到一个新的约束品性,给出了最优化问题在一般约束条件下,目标函数f(x)在x 取得局部极小值的一个平行的广义Kuhn-Tucker 必要条件。

崔明涛[2](2006)在《不确定性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和柔性机构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工程实际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在结(机)构设计时就必须考虑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对不确定性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和柔性机构设计进行研究有着广泛的工程背景和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学术价值。本文对随机或区间参数连续体结构的静力分析、动力特性分析、概率和非概率可靠性拓扑优化、稳健拓扑优化、区间和随机参数分布式柔性机构或随机参数柔性铰链机构的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构建了随机载荷作用下具有随机参数的平面连续体结构静力拓扑优化设计模型,以结构总质量均值极小化为目标函数,以满足单元应力可靠性为约束条件;对应力可靠性约束进行了等价显示化处理;导出了随机参数结构的应力反应数字特征的计算表达式;提出了相应的求解策略和方法。2、在考虑结构物理参数随机性的情况下,建立了以质量均值极小化为目标函数、以拓扑变量为设计变量的基于概率的频率约束下的薄板结构(包括平面应力薄板和弯曲薄板)的动力特性拓扑优化设计模型。对频率概率约束进行了等价显式化处理,导出了随机参数结构的动力特性数字特征计算表达式,并提出了一种进化优化准则。3、考虑结构材料弹性模量和质量密度的随机不确定性,构建了以期望固有振型为目标的振动结构稳健拓扑优化模型,其中引入加权系数构建包括原目标函数均值及其标准差的新目标函数,引入原约束函数的标准差及满足约束的概率指标构建稳健性约束条件。利用Monte Carlo模拟方法求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的均值和方差。通过计算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对设计变量的灵敏度,采用序列线性规划方法进行优化求解。4、研究了具有区间参数的平面连续体结构在固有频率非概率基频约束和频率禁区约束下的拓扑优化设计问题。考虑结构弹性模量、质量密度和频率约束限具有区间不确定性,借助SIMP材料插值方法和区间变量运算法则,构建了基于频率非概率可靠性约束的弯曲薄板和平面应力薄板结构的拓扑优化数学模型表达式,并给出了进化优化准则。5、考虑了参数的区间不确定性,建立了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进行分布式柔性机构设计的数学模型。其中,利用固体各向同性惩罚法进行设计域材料的参数

路千里[3](2018)在《基于相场法的页岩水力压裂裂缝扩展规律研究》文中提出页岩气勘探开发对于保障我国油气安全具重要意义,国家对页岩气的开发利用高度重视,并制定了页岩气发展规划(2016-2020年)和配套政策[1]。页岩气的储集空间主要为纳米级有机孔隙,并主要以吸附状态赋存与其中,使用常规水力压裂方法难以获得经济产能。根据北美和我国的开发经验,水平井分段多簇大规模水力压裂技术是经济高效开发页岩气的必需手段,但目前的裂缝扩展理论研究仍难以有效指导工程设计。我国页岩储层的矿物组成变化大、天然裂缝发育,造成页岩具有较强非均质性和非连续性,导致水力裂缝在页岩储层中的扩展机理十分复杂,主要存在水力裂缝在非均质页岩储层中的扩展机理不明确、水力裂缝在非连续(含天然裂缝)页岩储层中的扩展机理不明确和多簇射孔起裂后水力裂缝同时竞争扩展机理不明确这三个主要问题。这三个主要问题也是限制我国页岩气压裂效果的瓶颈,亟需有效的理论研究手段解决这些难题。本论文依托于国家油气科技重大专项,基于相场法建立页岩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模型,针对上述三个问题开展研究,揭示页岩复杂储层条件下的裂缝扩展机理,为提高页岩水力压裂改造效果提供理论指导。本论文根据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的特点,考虑页岩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弹性能,导致岩体由完整状态逐渐损伤,直至完全破坏形成裂缝并产生耗散势的过程,推导了以扩散型裂缝为拓扑结构的裂缝密度函数、弹性能演化泛函、裂缝耗散势泛函和外力功泛函。根据能量守恒原理,以连续介质力学、断裂力学、损伤力学和变分原理等数学、力学理论为基础,建立了相场法裂缝损伤演化数学模型、页岩基质岩体应力场数学模型,二者形成了相场法页岩裂缝扩展数学模型。考虑压裂液经孔眼产生流量分配后进入复杂裂缝进行流动,并经过壁面孔隙和微裂缝滤失进入基质渗流的过程,基于页岩裂缝平板流动、基质达西渗流和基尔霍夫定律,建立页岩裂缝流动模型、基质渗流模型及其源汇项相关的多裂缝流量分配模型和滤失模型,形成页岩水力压裂流动系统数学模型。基于以上模型进行流动-应力-损伤耦合,建立了相场法页岩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数学模型。根据基质和裂缝边界不断变化的复杂模型特征,进一步通过有限差分法离散,使用显式方法和超松弛迭代隐式方法结合进行数值求解,并使用C++平台编程实现。通过与Wu基于位移不连续法的双裂缝同时扩展模型进行裂缝扩展对比验证,证明该模型能够准确模拟裂缝扩展过程。运用本论文建立的相场法裂缝扩展模型,针对上述非均质页岩储层和非连续页岩储层裂缝扩展问题以及页岩储层多裂缝同时扩展的问题,分别建立了相应的数值模型,对裂缝的分叉、交互和竞争扩展规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含软非均质条带的储层中,当原地主应力差为零且杨氏模量比(E条带/E储层)小于临界值0.25时,水力裂缝在进入非均质条带后发生分叉;在更大的主应力差下,裂缝不发生分叉。在含硬非均质条带的储层中,原地主应力差为零且杨氏模量比大于临界值2.5后水力裂缝发生分叉,且分叉出现在裂缝进入非均质带之前;随着主应力差的提高,发生分叉的临界杨氏模量比增加;在相同原地主应力差下,随着杨氏模量比的增加,裂缝分叉角度越大,控制的泄气范围越大。水力裂缝与单条天然裂缝交互时,模拟条件下的天然裂缝均被不同程度地开启。天然裂缝逼近角大于等于45°、主应力差等于0MPa、施工排量大于等于5 m3/min和压裂液粘度等于10mPa·s的条件有利于提高裂缝的控制范围和分叉裂缝长度的均匀性。明确了水力裂缝与大量天然裂缝交互扩展时,天然裂缝走向、施工排量和地应力差对网络裂缝带走向和展布的控制程度。连续性(无天然裂缝)储层在三簇射孔压裂时,随着簇间距增加,边部裂缝形态从弯曲逐渐趋于平直,三条裂缝均匀程度逐渐提高;随着施工排量提高,所有裂缝长度均增加,边部裂缝的整体转向角变大、弯曲程度加剧,裂缝均匀程度先增加后降低。基于裂缝形态和应力变化,得到模拟条件下的最优簇间距40m和施工排量15m3/min。在强非连续性(含大量天然裂缝)储层的三簇射孔压裂模拟中,明确了天然裂缝走向、施工排量对网络裂缝带走向和展布的控制程度。同时,基于模拟结果证实了连续性储层与强非连续性储层中的多簇射孔水力裂缝扩展的机理和最终裂缝形态存在本质上的不同。本论文基于相场法建立了页岩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模型,该模型能够有效模拟页岩储层中的水力裂缝分叉、交互、转向等复杂现象。初步探索了利用相场法对非均质、非连续性页岩储层的裂缝扩展进行研究的手段和方法,为精细化模拟页岩压裂裂缝扩展行为提供的新的理论模型和工具,得到的复杂裂缝扩展规律为压裂施工参数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

崔波[4](2014)在《有限字符输入的多天线系统物理层安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无线物理层安全技术旨在开发合法信道和窃听信道之间的空域特征差异,利用或创造合法信道的质量优势,为通信系统提供信息理论安全(Information Theoretical Security),可以辅助通信协议高层的加密安全方法。随着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等多天线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空间谱资源得到了有效开发,可以为物理层安全提供更大的空间自由度,同时保证无线通信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另外,考虑到无线数字通信的广泛使用,而数字调制信号具备有限字符特性,本文重点研究有限字符输入的多天线系统物理层安全技术。无线数字通信系统的有限字符特性给窃听者提供了攻击可能。为消除该安全隐患,本文基于信息论,从两个方面对有限字符输入的多天线系统保密互信息进行了优化:一是开发无线信道空域特征差异,如衰落、空间自由度和噪声等,最小化窃听信道互信息;二是对MIMO信道进行线性预编码,最大化合法信道互信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信息论,对有限字符输入系统中人工噪声辅助的波束形成方法进行安全性分析,指出有限字符输入信号(保密信号)与多天线窃听者的无噪接收信号之间可以等效成一个离散有噪无损信道(Discrete Noisy Lossless Channel,DNLC),致使安全方法失效。从几何角度而言,窃听者的无噪接收信号服从超平面分布,其特征规律可以被统计出来,从而实现窃密。据此,本文指出有限字符输入系统安全传输的充分条件是破坏窃听者的DNLC结构。根据该条件,分别设计随机幅/相调制的保密信号和类符号人工噪声,保证系统的安全性。2.基于MIMO系统提出一种内生隐藏的跳空安全传输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发送符号与接收天线索引之间的映射关系,实时生成跳空图样,无需分发跳空图样,扩展了应用范围。更为重要的是,该方法开发了收发双方之间冗余的无线信道资源,通过随机快速切换无线信道,有效隐藏了保密信号的有限字符特性,破坏了窃听者的DNLC结构,从而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3.将空间调制拓展到MIMO系统中,提出一种空间调制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将收发双方之间冗余的无线信道资源用于信息传输和保障安全。该方法将发送信息分为信道调制和信号调制信息两部分,建立数字调制符号与接收天线索引之间的映射关系,在信号调制信息的传输过程中,将接收天线索引映射为额外的信道调制符号,提高了传输效率。另外,由于信道调制符号的随机性,该方法随机切换无线信道,破坏了窃听者的DNLC结构,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4.设计MIMO线性预编码技术,最大化合法信道的平均互信息,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由于有限字符输入下信道互信息关于线性预编码矩阵非凸,现有的预编码最优化设计方法计算复杂度极高。本文基于空间分集增益改进了空时线性星座预编码(Space Time Linear Constellation Precoding,ST-LCP)方法,并融合最大化最小输出信号间距的方法,设计了一种联合预编码算法。该算法在各种信道和SNR条件下所得信道互信息均能逼近信道互信息的理论最大值,且无需迭代或搜索,计算复杂度很低。

周郭许[5](2010)在《盲信号分离若干关键问题研究》文中提出盲信号分离在众多科学领域,特别是在语音信号分离与识别、生物信号(如脑电图、心电图)处理、无线通信系统等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实际上,由于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盲信号分离已经成为当前信号处理领域最热门的新技术之一。经过大量学者的不懈努力,盲信号分离已经在多个方面得到深入的研究和发展,并涌现了大量优秀的盲分离算法。然而,盲分离仍然存在一些关键理论与实际问题需要解决。本博士论文针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主要作出了如下创新性工作:1.改进和推广了着名的盲分离几何算法——最小值域方法。盲分离几何算法能够为盲分离提供可视化的解释和分离过程。其中,最小值域方法有比较严格的理论基础,且对观测信号的个数没有限制。然而,其分离算法的可靠性和效率都存在不足。通过利用凸包的一些优秀性质,本文提出的改进算法效率更高,可靠性更好。另外,本文把最小值域算法推广到最大值域方法,从而扩展了这类几何算法的应用范围。2.首次对对角化器的条件数展开深入研究。联合对角化是解决盲分离的最重要工具之一,然而已有算法不能从根本上避免病态解。我们深入分析了联合对角化出现病态解的根本原因,首次把联合对角化问题建模成一个双目标优化模型。在此基础上,我们设计了具有较好条件数的联合对角化算法。该算法给出的对角化器,在最小化对角化误差的同时,还拥有尽可能小的条件数。从而彻底避免了平凡解、不平衡解和退化解。实际上,算法能够给出所给模型Pareto意义下的最优解。此外,该算法对需要对角化的矩阵束几乎没有任何要求。我们也简单讨论了算法的收敛性以及可辨识性。最后,我们还发展了可应用于在线盲分离的联合对角化算法,从而改变了联合对角化算法只适合盲分离批处理算法的现状。实际上,该算法也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联合对角化算法,尽管该算法对矩阵束有一些轻微的约束。3.为时间预测度/方差比方法建立了完整的可分性理论。我们的结果表明源信号在方差比意义下可分当且仅当源信号具有不同的时序结构(即各阶时滞自相关系数),于是,方差比方法的有效性和应用范围得到澄清。该理论还揭示了方差比方法与慢特征提取、二阶统计量方法的内在联系。算法方面,我们将联合对角化技术引入到方差比方法,并且给出了不依赖于源信号的评价指标。最后,我们用数值仿真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经过这些努力,方差比方法的可用性和可靠性得到显着增强。4.提出了在未知源信号数目的情况下估计混叠矩阵的算法。通过一非线性投影,该算法的目标函数的最大值刚好对应混叠矩阵的一列。于是,通过估计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以及随后的列屏蔽操作,混叠矩阵被逐列估计。因此该算法无须知道源信号的数目(即混叠矩阵的列数)。由于列屏蔽操作会导致大量无用的局部极大值,我们引入粒子群算法优化目标函数。仿真比较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特别是在源信号数目未知和源信号不是特别稀疏的情况。5.提出了基于最小体积约束的非负矩阵分解算法。非负矩阵分解是分离相关源信号的最有力工具之一。我们提出的算法在弱稀疏条件下也能得到理想的结果。我们从理论上分析了非负矩阵分解与稀疏性、最小体积之间的内在联系,解释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并提出了两个算法优化目标函数。第一个算法在处理较小规模数据集时非常有效,而第二个算法则更适合处理大数据集问题。仿真表明,我们的算法不仅可以分离一些高度相关的源信号,而且可以显着提高非负矩阵分解学习部分的能力,从而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总的说来,本文主要研究了盲分离的线性瞬时模型的相关理论和算法,特别地,对方差比分离方法和应用广泛的联合对角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杨烨阳[6](2018)在《科学表征中的隐喻建模与理想化方法》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隐喻与模型作为科学表征的重要方法越来越受到科学家们的关注,科学表征中的隐喻建模也逐渐成为科学哲学家们研究的重要话题。基于隐喻思维建构科学模型,是科学家表征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在科学解释和科学创新中起着关键作用。科学表征必然牵涉语境,在根本上是语境相关的,而语境是一种本体性的实在,因此,在语境实在论的范式指导下对隐喻建模进行研究,对我们进行科学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注意的是,隐喻建模是对现实世界的近似化或理想化表征,它充分地体现了人类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力,是对传统表征方式的必要补充。本质上,这种理想化过程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科学表征的方法论特征,同时,理想化的理论在逻辑上具有一种特殊的反设事实条件句形式,理解反设事实条件句的逻辑特征,有助于我们对理想化的本质特征进行把握,并进一步对理想化假设的可确证性进行考察。首先,隐喻概念化既具有经验上的普遍性,又具有随语境而变化的多样性。隐喻概念化的过程体现了隐喻意义产生的机制,即:抽象化与概要化,由这种认知过程所产生的概念系统具有层级性,基于此,不论隐喻还是模型,其表征实践都体现了一定的层级性;同时,由于语境在科学表征中的作用,隐喻表征与模型表征还具有语境关联特征,这种语境关联性在表征系统的层级上就表现为层级动态性。其次,隐喻建模分析意味着,在科学表征的整体语境框架内将隐喻与模型结合起来进行考察。本质上,隐喻建模是基于隐喻推理而进行的科学建模的表征实践,这些表征实践具有一些语境相关特征:语境关联性、动态层级性和理论建构性。鉴于语境具有本体论意义上的实在性,因此,基于语境实在论的隐喻建模的科学表征过程进行分析,主要体现三个方面:隐喻建模主体的意向性问题;隐喻建模本身的精确性问题;隐喻建模对象的实在性问题。再次,隐喻建模实践中常常引入理想化方法,实际上,科学的逻辑本质上包含着理想化的逻辑。一方面,理想化的方法论特征体现在:理想化是对系统的一种意向性的简化表征,同时,科学隐喻的理想化模型是在相似性的基础上对目标系统的简化表征,在理想化关系中,模型是可被描述为意向性的关系结构的部分世界。另一方面,在逻辑学意义上,基于理想化的隐喻陈述具有一种特殊的反设事实条件句的逻辑形式,同时,理想化的逻辑具有非经典性,而这种非经典性将会体现在具有理想化逻辑的条件句的非单调性中。最后,理想化的反设事实条件句具有合理的可确证性,根据最佳解释推理的方法,对于理想化的反设事实的确证是通过为已观察到的现象寻求最佳解释而实现的,同时,理想化假设与科学中的各种解释性实践和各种附加的方法论规范都是一致的,因此,基于理想化的隐喻建模与实在论之间也具有一致性。总之,立足于语境论的视角对隐喻建模进行考察,是科学表征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也是当代科学哲学研究的一种独特视角;将科学隐喻与科学模型综合在理想化的方法论框架中进行考察,在方法论意义上和逻辑学意义上充分体现了科学合理性,同时,以最佳解释推理作为理想化假设的确证理论,为我们把握隐喻建模中的理想化假设的可确证性及其确证条件奠定了基础。

于俊燕[7](2005)在《切换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最优控制》文中指出本文利用非线性最优规划问题的Karush-Kuhn-Tucker(KKT)条件,研究了非线性切换系统的指数稳定性和非线性时滞切换系统的渐近稳定性。对于线性切换系统的研究主要基于不变集理论,研究其线性Lyapunov函数的存在性。最后基于粘性解理论,研究了一类线性系统的鲁棒最优问题,给出了该最优问题的最优策略。本文由四部分组成: 1.非线性切换系统的指数稳定性 2.非线性时滞切换系统的渐近稳定性 3.一类线性离散切换系统的线性Lyapunov函数 4.一类线性切换系统的鲁棒最优控制问题

邢小军[8](2010)在《区域发展中的能源约束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能源不仅仅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的生产要素,而且是区域内部居民生存的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能源问题涉及面广。区域在发展中受到的能源约束会对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都会产生影响,因而,能源约束问题的研究异常复杂。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也是众说纷纭,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针对这种现象,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做出自己的努力:提出了能源问题研究具有层次性的观点。能源问题的研究从下至上依次可分为“基础层”、“认知层”、“分析层”、“解决层”四个层次。每一层次都构成了上一层次研究的基础。以此为基础对现有的关于能源的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基本上可以发现能源问题研究较为混乱的原因,即大部分文献仅仅对分析层和解决层的问题进行研究,而少有研究诸如“能源约束是否存在?”,“能源约束如何分类?如何度量?”等能源研究的基础层和认知层的问题。提出了区域能源需求层次论。认为区域能源需求也具有层次性,即区域会依次的满足其对能源的“基本生活需求”、“社会安全需求”、“生产需求”和“享乐需求”。虽然由于区域内个体众多,存在部分高级需求先于低级需求被满足的情况,但总体而言,区域的能源需求还是(也应该是)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被满足。以此为基础,证明了“区域发展中能源约束存在”的可能性。根据区域所受到的能源约束的程度、原因等标准,提出了区域能源约束分类的方法,进一步地提出了能源约束度的概念和具体的测算方法。从开放度和发展度两个方面测算区域的开放程度和发展水平,然后从区域能源供需的数量、波动性、能源种类和空间差异四个方面分别测算其能源约束度,最后将区域所受到的能源约束的大小与其开放程度和发展水平结合,构建了区域能源约束度的测算模型,为定量的测量区域能源约束提供了途径。在对区域能源约束进行分类、度量之后,研究了能源系统和经济、产业结构、人口等系统的联系,并以中国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产业结构、人口的年龄结构、空间分布结构、经济产出等因素会极大地影响区域的能源需求。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本文所提出的方法,以中国(包括各个省区)为例,实际测算了中国及各省区的能源约束度,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刘静[9](2004)在《协同进化算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化计算已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成功应用,但其理论和应用都还存在一些瓶颈问题。本文对其前沿方向之一——协同进化计算模型进行了深入地分析。针对海量数据分类问题、SAT问题、有约束和无约束数值优化、多目标优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布图规划等五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地研究。针对不同问题提出了多种新的算法和实现策略,主要工作概括如下: (1) 针对海量数据的分类问题,提出了组织协同进化分类算法。它与现有进化分类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采用了一种自下而上的搜索机制,即先使若干样本的集合得到进化,再从进化结果中提取规则。这样有利于避免在进化过程中产生无意义的规则。实验中首先用12个UCI标准数据集测试了算法性能,然后用上千万的海量数据对算法的扩展性进行了分析和验证。最后,将算法应用于两个实际问题——雷达一维像识别和遥感舰船目标识别,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2) 针对SAT问题,提出了求解SAT问题的组织进化算法。它将原问题分解成若干子问题,用每个子问题形成一个组织。逐个解决子问题后再通过一定方式协调不同子问题间相冲突的变量,以达到求解原问题的目的。实验中用3700个不同规模的标准SAT问题对算法性能作了全面测试,验证了其有效性和通用性。 (3) 针对数值优化问题,提出了组织进化数值优化算法。该算法与传统遗传算法、进化规划、进化策略求解数值优化问题的运行机制不同。它先由个体构成组织,再由组织构成种群。进化操作不直接作用于个体上,而作用于组织上。从理论上证明了其具有全局收敛性。用15个无约束标准优化问题和13个有约束标准优化问题验证了算法性能。并对算法中的各个参数变化机理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其取值范围,便于读者应用。 (4) 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进化算法求解VLSI布图规划问题的布图表示方法——移动模式序列。设计了移动模式序列到布局的转换算法,对其正确性和复杂度进行了理论分析。移动模式序列能表示多种类型的模块,解决了其它表示方法不易设计进化算法中交叉算子的问题。因此,它有利于进化算法在布图规划领域中的进一步应用。 (5) 基于移动模式序列,提出了求解布图规划问题的组织进化算法。它能同时处理多种类型模块混合的布图问题。对300个硬矩形模块问题、100个软矩形模块问题、100个软矩形模块和非矩形模块的混合问题均求得了高质量的解,表明这一摘要方法适于求解大规模布图规划问题,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6)提出了协同进化多目标优化算法,并根据其框架提出了求解布图规划问题的多目标优化方法。它一次运行就可求出各种不同的线长和面积组合,便于用户根据实际中面积和线长不同耗材比例进行选择。避免了调整权值,不用多次运行,既节省了计算量,又便于用户进行决策。关键词:进化算法协同进化算法组织数据挖掘分类雷达一维像识别 遥感图像识别SAT问题数值优化无约束优化有约束优化多目 标优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布图规划布图表示方法移动模式序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钱立卿[10](2013)在《现象学哲学作为严格的构造性科学体系 ——论胡塞尔的《观念》》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依照胡塞尔自己思想的展开顺序逐步推进,以解释性复述的方式全面研究《观念》三卷本的内容,并以它们为核心,结合其他早期着作,对其科学论和现象学思想作出详尽分析,力求阐明现象学哲学的基本观念,揭示哲学作为一门奠基和自我奠基的严格科学的实质。胡塞尔早年受教于魏尔斯特拉斯和布伦塔诺,这段经历使他产生了通过分析概念在意向体验中的构成情况来严格阐明科学基础的想法。《逻辑研究》从数学和逻辑的基础研究扩展到一般可能的科学理论形式,提出了流形论样态的纯粹逻辑学纲领,为完整的科学论奠定了形式上的可能性。在接下来对纯粹逻辑学的真理性与合法性的辩护中,描述的意向学或现象学成了关键,整个科学论问题被赋予了“逻辑学-意向学”的结构。在《逻辑研究》第二卷遭受的批评声中,胡塞尔意识到要真正解决科学论问题,为一般知识寻求普遍的、严格的基础,就必须考虑全部知识的可能性条件问题,早期的描述现象学只是第一步,认识论的彻底转向,考虑意识与超越性之间的关系才是唯一出路。同时,早期的经验科学和观念科学之争,以及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关系问题,也都成为胡塞尔关注的论题。通过1906年开始的一系列尝试,系统的先验现象学终于在三卷本的《观念》中第一次建立起来,使上述问题的彻底解决成为可能。先验现象学仍保留了《逻辑研究》中的结构,但将其变为某种复式“建筑学”,即各种本质科学和相应的意向性分析都被囊括到纯粹意识的领域中,得到先验的阐明。为此,《观念》第一卷的首要目标是将所有超越性对象都作为意向活动的相关物,分离它们的内容和存在性质,取消一切本体论上的默认条件之有效性,把它们看作纯粹意识的“创造”结果,所有不同性质的对象性在形式和内容方面都只是符合意识本质结构的“意义”。这奠定了一般可能认识的最普遍前提,它单独构成意识领域的科学或狭义的纯粹现象学。通过对“本质”的概念分析,胡塞尔将所有本质对象分为三个总体类型,分别构成质料区域、形式区域以及纯粹意识的原区域,要完全建立起严格的科学论,必须对这三类区域本身及每个区域上的本质科学分别作出现象学的描述与解释。主导的方法便是还原与构造。《观念Ⅰ》并未讨论形式区域及形式本体论的具体问题,而将精力集中在意识区域的结构分析上。《观念Ⅱ》对整个质料区域作了相当细致和全面的研究,把构造现象学的方法运用到下属的三种区域上,即物质自然、动物自然和精神领域。自然和精神分别具有不同的科学论和现象学,它们的对象与自我及整个世界的关系都可以按不同的态度形成独特的意义构型,只有以静态和发生构造的方式从对象之显现和领会次序中把握到原初的给予性和本质间的奠基情况,方能理解自然科学的局限性。自然主义态度必须以完整的自然态度——亦即精神或人格主义态度——为前提,自然实在必须从属于精神世界的绝对存在,才能使相应的科学成为普遍有效的知识。《观念Ⅲ》进一步考虑了区域之上的本质科学或本体论,研究以自然科学为代表的本质学和现象学的关系。它既是对作为本体论的科学论之正面说明,也是将科学论置于现象学基础上,考察双方的异同。通过分析自然科学中某些典型(物理学和心理学),我们关注描述科学内部的不同类型,以及现象学的描述对科学论的意义,试图说明本体论与现象学在自身性质和方法上各自有何特点,以及为何先验现象学是澄清一切本体论之意义与合法性的唯一途径。本文大体对应于《观念》系列的写作结构,总共七章。第一章从思想史和问题史的角度解释胡塞尔严格科学概念的形成和转向先验哲学的过程,第二章与第三章分别从本质学和现象学角度解读《观念Ⅰ》。第四章到第六章逐一考察《观念Ⅱ》划分出的三个区域的构造问题,阐明自然与精神的关系,第七章关于《观念Ⅲ》,研究自然科学的现象学基础。通过具体的分析我们最终得以理解,先验现象学的实质是用本质描述的方法研究一切对象性的意义在纯粹意识中的构造方式,考察对象本质间的静态结构关系和时间意识中的发生关系。从科学论的角度看,一切可能的知识都按其形式和质料的特性奠基于形式及区域的本体论上,而这些本体论的合法性与真理性最终都只能在严格的、构造的先验现象学中澄清。

二、一个平行的广义Kuhn—Tucker必要条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平行的广义Kuhn—Tucker必要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2)不确定性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和柔性机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和柔性机构设计研究综述
        1.2.1 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
        1.2.2 柔性机构设计
        1.2.2.1 柔性机构的特点
        1.2.2.2 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方法在柔性机构设计中的应用
    1.3 不确定性结构优化设计研究综述
        1.3.1 工程设计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及其描述方法
        1.3.2 结构可靠性优化设计
        1.3.3 结构稳健优化设计
    1.4 本文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随机参数平面弹性连续体结构静力拓扑优化
    2.1 引言
    2.2 随机载荷作用下的具有随机参数的结构分析
        2.2.1 单元刚度矩阵推导
        2.2.2 随机载荷向量
        2.2.3 具有随机参数结构的刚度矩阵
        2.2.4 基于概率的结构有限元分析
    2.3 结构可靠性约束的等价显示化处理
    2.4 非正态随机变量的当量正态化
    2.5 基于概率的拓扑优化数学模型的建立
    2.6 拓扑优化的求解方法
    2.7 优化程序与算例
        2.7.1 优化程序
        2.7.2 算例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随机参数平面弹性连续体结构动力特性拓扑优化
    3.1 引言
    3.2 具有随机参数的连续体结构动力特性拓扑优化模型
        3.2.1 优化模型的建立
        3.2.2 概率约束的等价显示化处理
    3.3 随机结构动力特性的数字特征分析
        3.3.1 随机参数结构的刚度矩阵
        3.3.1.1 平面弯曲薄板的刚度矩阵
        3.3.1.2 平面应力薄板的刚度矩阵
        3.3.2 随机参数结构的质量矩阵
        3.3.3 随机参数结构数字特征分析
    3.4 子空间迭代法
    3.5 拓扑优化模型的求解
        3.5.1 ANSYS 简介
        3.5.2 拓扑优化求解
    3.6 优化程序与算例
        3.6.1 程序说明和流程
        3.6.2 算例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固有振型的非确定性振动结构稳健拓扑优化
    4.1 引言
    4.2 优化数学模型
        4.2.1 均匀化设计方法简述
        4.2.2 确定性优化设计数学模型表达式
        4.2.3 用Monte Carlo模拟法求目标函数和约束的均值和标准差
        4.2.4 稳健性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4.3 优化求解
        4.3.1 优化子程序
        4.3.2 灵敏度分析
    4.4 数值算例
        4.4.1 算例1
        4.4.2 算例2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区间参数连续体结构频率非概率可靠性拓扑优化
    5.1 引言
    5.2 区间参数平面连续体结构频率非概率约束拓扑优化模型
        5.2.1 区间变量和区间因子
        5.2.2 基于区间分析的非概率可靠性度量
        5.2.3 基于SIMP 法的结构拓扑优化材料插值
        5.2.4 区间参数结构固有频率的均值和离差
        5.2.5 区间参数平面连续体结构频率非概率可靠性拓扑优化表达式
    5.3 优化求解策略
    5.4 算例
        5.4.1 算例1
        5.4.2 算例2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区间、随机参数分布式柔性机构的拓扑优化设计
    6.1 引言
    6.2 区间参数分布式柔性机构设计的混合元胞自动机方法
        6.2.1 数学模型
        6.2.2 优化求解
        6.2.3 算例及结果
    6.3 随机参数分布式柔性机构的多目标可靠性拓扑优化设计
        6.3.1 数学模型
        6.3.1.1 基于SIMP 方法的材料插值
        6.3.1.2 分布式柔性机构的性能测度
        6.3.1.3 分布式柔性机构的确定性拓扑优化设计模型
        6.3.1.4 多失效模式系统可靠性分析
        6.3.1.5 分布式柔性机构的基于可靠性拓扑优化设计模型
        6.3.2 优化求解
        6.3.3 算例及结果
    6.4 实物制造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概率可靠性的柔性铰链机构优化设计
    7.1 引言
    7.2 优化设计模型
    7.3 位移放大、输入和输出刚度的均值和方差的Monte Carlo 模拟
    7.4 优化求解和结果
    7.5 本章小结
    本章附录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的情况

(3)基于相场法的页岩水力压裂裂缝扩展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页岩水力压裂发展历程与分段多簇水力压裂技术
        1.2.2 裂缝扩展机理研究
        1.2.3 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数值模拟方法
        1.2.4 相场法裂缝扩展数值模拟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
第2章 页岩基质岩体的连续介质力学分析
    2.1 页岩基质岩体基本假设
    2.2 应力状态
        2.2.1 体力
        2.2.2 面力
        2.2.3 应力分量
        2.2.4 微分平衡方程
    2.3 应力与应变关系
        2.3.1 应变能
        2.3.2 格林公式
        2.3.3 广义胡克定律
    2.4 各向同性页岩基质岩体的应变能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变分原理的页岩裂缝扩展相场模型
    3.1 水力压裂中岩石损伤破坏过程与相场法
    3.2 扩散型裂缝结构拓扑分析
    3.3 基于变分的裂缝扩展能量守恒
        3.3.1 能量守恒
        3.3.2 裂缝密度函数
        3.3.3 弹性能泛函
        3.3.4 耗散势泛函
        3.3.5 外力功泛函
        3.3.6 边界条件
    3.4 裂缝相场演化数学模型
    3.5 页岩基质岩体应力场数学模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页岩水力压裂流动系统数学模型
    4.1 水力压裂中流体流动过程分析
    4.2 裂缝内压裂液流动数学模型
        4.2.1 裂缝流动连续性方程
        4.2.2 裂缝流动运动方程
        4.2.3 裂缝流动控制方程
    4.3 裂缝滤失数学模型
        4.3.1 受基质控制的压裂液滤失系数
        4.3.2 受微裂缝控制的压裂液滤失系数
        4.3.3 页岩储层压裂液综合滤失系数
    4.4 基质渗流数学模型
        4.4.1 基质渗流连续性方程
        4.4.2 基质渗流运动方程
        4.4.3 基质渗流控制方程
    4.5 流量分配模型
        4.5.1 流动通道假设
        4.5.2 井筒-孔眼-裂缝流动系统
        4.5.3 井筒流动压降
        4.5.4 射孔孔眼摩阻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相场法页岩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模型数值化
    5.1 有限差分原理
        5.1.1 基本思路
        5.1.2 基本步骤
        5.1.3 差分格式
    5.2 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模型数值求解
        5.2.1 裂缝相场演化模型离散
        5.2.2 基质应力场模型离散
        5.2.3 裂缝流动模型离散
        5.2.4 基质渗流模型离散
    5.3 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
        5.3.1 简单迭代法
        5.3.2 高斯-赛德尔迭代法
        5.3.3 超松弛迭代法
    5.4 数值模拟编程实现和计算流程
    5.5 模型验证
        5.5.1 裂缝宽度验证
        5.5.2 应力分布验证
        5.5.3 裂缝扩展验证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均质页岩储层单条裂缝扩展规律研究
    6.1 模型设置
    6.2 基质渗透率对裂缝扩展的影响
    6.3 岩石力学参数对裂缝扩展的影响
    6.4 压裂液粘度对裂缝扩展的影响
    6.5 施工排量对裂缝扩展的影响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非均质页岩储层裂缝扩展规律研究
    7.1 模型设置
    7.2 水力裂缝穿过软非均质带扩展规律
        7.2.1 无水平主应力差条件的裂缝扩展规律
        7.2.2 低水平主应力差条件的裂缝扩展规律
        7.2.3 高水平主应力差条件的裂缝扩展规律
    7.3 水力裂缝穿过硬非均质带扩展规律
        7.3.1 无水平主应力差条件的裂缝扩展规律
        7.3.2 低水平主应力差条件的裂缝扩展规律
        7.3.3 高水平主应力差条件的裂缝扩展规律
        7.3.4 定量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页岩储层水力裂缝-天然裂缝交互扩展规律研究
    8.1 水力裂缝与单条天然裂缝交互扩展规律
        8.1.1 模型设置
        8.1.2 逼近角对裂缝交互扩展规律的影响
        8.1.3 水平主应力差对裂缝交互扩展规律的影响
        8.1.4 施工排量对裂缝交互扩展规律的影响
        8.1.5 压裂液粘度对裂缝交互扩展规律的影响
        8.1.6 定量分析
    8.2 强非连续性储层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缝交互扩展规律
        8.2.1 模型设置
        8.2.2 水力裂缝与小逼近角天然裂缝交互扩展
        8.2.3 水力裂缝与大逼近角天然裂缝交互扩展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水平井段内多簇水力压裂裂缝扩展规律研究
    9.1 连续性储层段内三簇射孔压裂裂缝扩展规律
        9.1.1 模型设置
        9.1.2 簇间距对裂缝扩展的影响及优化
        9.1.3 施工排量对裂缝扩展的影响及优化
    9.2 强非连续储层段内三簇射孔裂裂缝扩展规律
        9.2.1 模型设置
        9.2.2 水力裂缝与小逼近角天然裂缝交互扩展
        9.2.3 水力裂缝与大逼近角天然裂缝交互扩展
    9.3 本章小结
第10章 结论与建议
    10.1 结论
    10.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4)有限字符输入的多天线系统物理层安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约定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物理层安全技术
        1.3.1 物理层安全的基本概念
        1.3.2 物理层安全的技术特点
    1.4 物理层安全的研究现状
        1.4.1 物理层安全概述
        1.4.2 多天线系统的物理层安全
        1.4.3 有限字符输入系统的物理层安全
    1.5 问题的提出与分析
        1.5.1 无线数字通信系统的有限字符特性
        1.5.2 有限字符输入系统的物理层安全问题
    1.6 研究思路和组织结构
        1.6.1 研究思路
        1.6.2 组织结构
第二章 有限字符输入的多天线系统物理层安全基础研究
    2.1 物理层安全的定义与评价指标
        2.1.1 三种经典的窃听信道模型
        2.1.2 物理层安全性能评价指标
    2.2 MISOSE系统的人工噪声方法
        2.2.1 MISOME系统的加性和乘性人工噪声方法
        2.2.2 加性和乘性人工噪声方法的异同
    2.3 有限字符输入下MISOME系统的波束形成
        2.3.1 有限字符输入的MISOME系统模型
        2.3.2 有限字符输入的MISOME系统保密互信息
    2.4 有限字符输入下MIMOME系统的线性预编码
        2.4.1 有限字符输入的MIMOME系统模型
        2.4.2 有限字符输入的MIMOME系统保密互信息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信号调制设计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
    3.1 离散有噪无损信道
        3.1.1 信号接收过程的Markov链表示
        3.1.2 离散有噪无损信道的定义及其几何意义
    3.2 人工噪声方法的安全性分析
        3.2.1 有限字符输入下MISOME和MIMOME系统的窃密算法
        3.2.2 有限字符输入的MISOME和MIMOME系统的安全条件
    3.3 幅/相随机变化的安全传输方法
        3.3.1 幅度随机变化的安全传输方法
        3.3.2 相位随机变化的安全传输方法
    3.4 类符号人工噪声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内生隐藏的跳空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
    4.1 跳空通信系统
        4.1.1 跳信道通信
        4.1.2 空间谱与跳空通信
    4.2 内生隐藏的跳空安全传输系统
        4.2.1 内生隐藏的跳空安全传输系统模型与方法
        4.2.2 系统的接收性能
    4.3 跳空物理层安全传输系统的安全性分析
        4.3.1 跳空安全传输系统的保密互信息
        4.3.2 正的保密互信息的充分条件分析
    4.4 仿真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空间调制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
    5.1 空间调制传输系统
    5.2 空间调制物理层安全传输系统
        5.2.1 空间调制安全传输系统模型与方法
        5.2.2 系统的接收性能
    5.3 空间调制物理层安全传输系统的安全性分析
        5.3.1 空间调制安全传输系统的保密互信息
        5.3.2 正的保密互信息的充分条件分析
    5.4 空间调制传输系统的互信息估计
    5.5 仿真结果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有限字符输入的线性预编码方法
    6.1 问题描述和三种现有的预编码方法
        6.1.1 问题描述
        6.1.2 三种现有的预编码方法
    6.2 预编码算法设计
        6.2.1 2 发2收信道的预编码方法分析
        6.2.2 3 发3收信道的预编码方法分析
        6.2.3 联合预编码算法
    6.3 均匀旋转的ST-LCP矩阵及其物理意义
        6.3.1 均匀旋转的ST-LCP矩阵
        6.3.2 均匀旋转的ST-LCP矩阵的物理意义
    6.4 基于信道奇异值矩阵的线性预编码算法
        6.4.1 未知SNR条件下的线性预编码算法
        6.4.2 已知SNR条件下的线性预编码算法
    6.5 有限字符集对称性的应用
        6.5.1 有限字符集的迭代表达形式
        6.5.2 有限字符集对称性的应用
    6.6 仿真结果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束语
    7.1 论文主要创新点与研究成果
        7.1.1 主要创新点
        7.1.2 主要研究成果
    7.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英文缩略语表

(5)盲信号分离若干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盲分离研究背景与数学模型
    1.2 盲分离的研究现状
        1.2.1 独立成分分析
        1.2.2 稀疏成分分析
        1.2.3 卷积盲源分离
    1.3 盲分离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 盲分离的几何算法研究
    2.1 引言
    2.2 算法改进
    2.3 批处理算法
    2.4 讨论
        2.4.1 算法鲁棒性的进一步提高
        2.4.2 最大值域方法
    2.5 仿真结果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联合对角化的盲分离方法
    3.1 联合对角化问题概述
    3.2 对角元约束的联合对角化算法
        3.2.1 可完美对角化定理
        3.2.2 算法
        3.2.3 仿真结果
        3.2.4 小结
    3.3 具有弹性条件数的联合对角化算法
        3.3.1 对角化器的条件数
        3.3.2 具有弹性条件数的联合对角化算法
        3.3.3 仿真
    3.4 基于联合对角化的盲分离在线算法
        3.4.1 制导联合对角化算法(GDiag)
        3.4.2 仿真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方差比方法的可分性研究
    4.1 引言
    4.2 时间预测度与方差比
    4.3 可分性讨论
    4.4 算法与评价
    4.5 仿真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信号稀疏性的盲辨识方法
    5.1 引言
    5.2 非线性投影与列消减
        5.2.1 动机
        5.2.2 非线性投影与列屏蔽算法
        5.2.3 可靠性分析与参数选择
        5.2.4 噪声对算法的影响
    5.3 目标函数的优化算法
    5.4 仿真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NMF的盲分离方法
    6.1 引言
    6.2 稀疏非负矩阵分解
        6.2.1 非负矩阵分解与稀疏性
        6.2.2 基于最小体积约束的非负矩阵分解
    6.3 算法
        6.3.1 QP_MVC_NMF算法
        6.3.2 NG_MVC_NMF算法
        6.3.3 基于KL散度的最小体积非负矩阵分解
        6.3.4 初始化
    6.4 仿真结果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科学表征中的隐喻建模与理想化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背景与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3.主要内容与研究思路
    4.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隐喻的意义建构与表征系统
    1.1 隐喻的概念化
        1.1.1 具身化与语境
        1.1.2 隐喻的意义建构
        1.1.3 概念系统的特征
        1.1.4 概念系统的层级
    1.2 隐喻表征的层级性与动态性
        1.2.1 隐喻的“互动论”
        1.2.2 隐喻表征的层级性
        1.2.3 隐喻表征的动态性
    1.3 模型的隐喻方法
        1.3.1 模型与科学表征
        1.3.2 科学模型与类比
        1.3.3 基于隐喻思维
    1.4 小结
第二章 模型表征的方法论特征
    2.1 模型表征的层级性
        2.1.1 语义学观点
        2.1.2 抽象的理论与具体现象的模型
        2.1.3 现象与模型表征
        2.1.4 模型的层级
    2.2 模型表征与理论的理想化
    2.3 虚构与模型
        2.3.1 一个简单的虚构解释
        2.3.2 对虚构解释的发展
        2.3.3 虚构主义的困境
    2.4 表征的稳健性与理想化
        2.4.1 寻求稳健性的定律
        2.4.2 三种稳健性
        2.4.3 稳健性与证实
    2.5 小结
第三章 隐喻建模的语境分析
    3.1 基于隐喻思维的科学建模
        3.1.1 作为隐喻的科学模型
        3.1.2 科学隐喻与科学模型的关系
        3.1.3 隐喻建模的方法论特征
    3.2 隐喻建模的语境相关特征
        3.2.1 隐喻建模的语境关联性
        3.2.2 隐喻建模的动态层级性
        3.2.3 隐喻建模的理论建构性
    3.3 基于语境实在的隐喻建模
        3.3.1 隐喻建模主体的意向性
        3.3.2 隐喻建模表征的精确性
        3.3.3 隐喻建模对象的实在性
    3.4 小结
第四章 隐喻建模的理想化表征及其逻辑特征
    4.1 科学隐喻中的理想化
        4.1.1 理想化的表征理想
        4.1.2 靶向建模语境中的理想化
        4.1.3 无特定目标的隐喻建模
    4.2 理想化的方法论特征
        4.2.1 简单化与近似真理
        4.2.2 意向性的关系系统
        4.2.3 理想化的普遍性与不可消除性
    4.3 理想化的逻辑特征:反设事实条件句
        4.3.1 理想化与反设事实
        4.3.2 反设事实条件句的确证
        4.3.3 理想化的逻辑
        4.3.4 理想化逻辑的非经典性
        4.3.5 可能世界的完备性
    4.4 小结
第五章 理想化假设的可确证性分析
    5.1 理想化与认知进路问题
        5.1.1 认知进路问题
        5.1.2 各种确证观点
    5.2 贝叶斯的确证理论
        5.2.1 贝叶斯确证理论的基础
        5.2.2 贝叶斯确证理论的问题
        5.2.3 贝叶斯理想化问题的解决方案
        5.2.4 贝叶斯主义者的辩护
    5.3 理想化与最佳解释推理
        5.3.1 解释的问题逻辑模型
        5.3.2 理想化假设的语境依赖性与确证准则
        5.3.3 最佳解释推理与理想化的确证
        5.3.4 解释与回归论证问题
    5.4 小结
第六章 科学实在论的维度与辩护
    6.1 实在论的维度
    6.2 实在论的辩护
        6.2.1 对卡特莱特反实在论的回应
        6.2.2 理想化模型的本体论地位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切换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最优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章 非线性切换系统的指数稳定性
    §1.1 预备知识
    §1.2 指数稳定性分析
    §1.3 一个等价的条件
第二章 非线性时滞切换系统的渐近稳定性
    §2.1 预备知识
    §2.2 渐近稳定性分析
    §2.3 一个等价的条件
第三章 一类线性离散切换系统的线性Lyapunov函数
    §3.1 预备知识
    §3.2 系统描述
    §3.3 线性Lyapunov函数
第四章 一类线性切换系统的鲁棒最优控制问题
    §4.1 预备知识
    §4.2 模型描述
    §4.3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硕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致谢

(8)区域发展中的能源约束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相关的研究成果综述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区域发展的相关理论
        2.1.1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2.1.2 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
    2.2 综合评价理论
        2.2.1 多准则决策理论
        2.2.2 多属性决策理论和方法
        2.2.3 多属性综合评价理论
    2.3 资源约束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区域能源约束的存在性分析
    3.1 关于命题“能源约束是否存在”的现有学术观点
    3.2 区域能源需求的层次性
    3.3 资源的共性及能源的独特性
    3.4 需求、有效需求和约束
    3.5 能源特点分析及能源约束存在的解释
    3.6 区域能源约束存在性的实证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区域发展中的能源约束的成因与分类
    4.1 区域发展中能源约束的成因
        4.1.1 区域能源供需在数量上的不匹配
        4.1.2 区域能源供需在时间上的不匹配
        4.1.3 区域能源供需在能源结构的不匹配
        4.1.4 区域能源供需在区域内部地理空间上的不匹配
    4.2 区域能源供需不匹配的定量验证分析
        4.2.1 基于Hausdorff 距离的能源供需的整体不匹配性
        4.2.2 基于动态弯曲距离(DTW)的中国能源供需的不匹配性
    4.4 区域发展中的能源约束的分类
        4.4.1 按照区域的开放程度进行划分
        4.4.2 按照遭受能源约束的区域的发展水平进行划分
        4.4.3 按照区域受到的能源约束的形成原因进行划分
        4.4.4 按照能源约束的程度的不同进行划分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区域能源约束的度量
    5.1 区域能源供需的不匹配状况的度量
    5.2 区域发展水平和开放水平的度量
        5.2.1 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及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5.2.2 现存的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体系
        5.2.3 对现有指标体系的评述
        5.2.4 O-EEES 模型的提出及其指标体系的构建
        5.2.5 数据分析方法的选择
    5.3 区域能源约束的度量方法
    5.4 实例分析:中国各省区2007 年的能源约束度的测算
        5.4.1 中国各省区2007 年的开放水平及发展水平评价
        5.4.2 中国各省区2007 年能源约束度的测算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区域能源约束对其他系统的影响
    6.1 能源系统与经济系统的相互影响
        6.1.1 经济产业结构与能源需求的关系
        6.1.2 其他经济变量与能源需求的关系
    6.2 能源系统与人口系统的相互影响
        6.2.1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6.2.2 研究结果及讨论
        6.2.3 能源需求与总人口数、人口城乡分布结构的数量关系
        6.2.4 研究结论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解决区域能源约束的相关政策建议
    7.1 解决能源约束的一般性建议
        7.1.1 解决区域能源供需在数量上不匹配的策略
        7.1.2 解决区域能源供需在时间上不匹配的策略
        7.1.3 解决区域能源供需在能源种类上不匹配的策略
        7.1.4 解决区域能源供需在地理空间上不匹配的策略
        7.1.5 解决区域开放程度不高的策略
        7.1.6 解决区域发展水平不高的策略
    7.2 针对中国所受能源约束的建议
        7.2.1 扩大开放程度,利用外部资源与市场缓解国内的能源约束
        7.2.2 提高发展水平,充分内部挖潜,解决国内的能源约束
        7.2.3 开源节流,双管齐下,解决国内的能源的数量约束
        7.2.4 减轻国内的能源需求波动的相关建议
        7.2.5 开展技术创新,解决能源种类的约束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可能的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9)协同进化算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从进化论到进化计算
        1.1.1 现代进化论
        1.1.2 生物进化与优化
        1.1.3 进化计算
    1.2 进化计算的基础
        1.2.1 进化计算的主要分支
        1.2.2 进化算法的数学基础
        1.2.3 进化算法的收敛理论
        1.2.4 进化计算的应用
    1.3 进化计算研究的反思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协同进化理论与算法发展现状
    2.1 协同进化的生物学基础
        2.1.1 达尔文进化论及其局限性
        2.1.2 协同进化论
    2.2 协同进化的动力学描述
        2.2.1 种间竞争的协同进化动力学
        2.2.2 捕食者与猎物系统的协同进化动力学
    2.3 协同进化算法的发展现状
        2.3.1 基于种间竞争机制的协同进化算法
        2.3.2 基于捕食——猎物机制的协同进化算法
        2.3.3 基于共生机制的协同进化算法
        2.3.4 其他类型的协同进化算法
第三章 组织协同进化分类算法
    3.1 分类问题与组织学习模型
    3.2 用于分类的组织
    3.3 组织适应度函数
    3.4 组织协同进化分类算法
    3.5 仿真实验比较研究
        3.5.1 UCI标准数据集
        3.5.2 算法扩展性分析
    3.6 算法实际应用
        3.6.1 雷达一维像识别
        3.6.2 遥感舰船目标识别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组织进化算法求解SAT问题
    4.1 引言
    4.2 用于SAT问题的组织
    4.3 组织进化算子设计
        4.3.1 自学习算子
        4.3.2 吞并算子
        4.3.3 分裂算子
    4.4 求解 SAT问题的组织进化算法
    4.5 仿真实验比较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组织进化数值优化算法
    5.1 引言
    5.2 用于数值优化的组织
    5.3 组织进化算子设计
        5.3.1 分裂算子
        5.3.2 吞并算子
        5.3.3 合作算子
    5.4 组织进化数值优化算法
    5.5 收敛性证明
    5.6 无约束优化仿真实验
        5.6.1 OEA的实验结果
        5.6.2 OEA与FEP和OGA/Q的比较
    5.7 有约束优化仿真实验
        5.7.1 OEA与已有方法的性能比较
        5.7.2 OEA的实验结果
        5.7.3 种群规模对OEA求解无约束优化性能的影响
    5.8 参数机理研究
        5.8.1 参数AS和CS对OEA性能的影响
        5.8.2 参数Max_os对OEA性能的影响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协同进化多目标优化算法
    6.1 多目标优化
        6.1.1 多目标优化问题的起源与数学模型
        6.1.2 经典的多目标进化算法
        6.1.3 种群多样性
        6.1.4 性能评价方法
    6.2 协同进化多目标优化算法
        6.2.1 适应度定义与选择机制
        6.2.2 协同进化算子
        6.2.3 算法描述
    6.3 仿真实验比较研究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移动模式序列——一种新的VLSI布图表示方法
    7.1 布图规划问题
    7.2 矩形模块移动模式序列
        7.2.1 移动模式序列的定义
        7.2.2 移动模式序列到布局的转换算法
        7.2.3 移动模式序列到布局转换算法的正确性与计算复杂度分析
    7.3 直线边界模块移动模式序列
        7.3.1 直线边界模块的信息表示结构
        7.3.2 移动模式序列到布局的转换算法
        7.3.3 移动模式序列到布局的转换实例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基于移动模式序列的组织进化算法
    8.1 求解布图规划问题的组织定义
    8.2 各类型模块形状的确定
    8.3 组织进化算子设计
        8.3.1 分裂算子
        8.3.2 吞并算子
        8.3.3 培训算子
    8.4 基于移动模式序列的组织进化算法
    8.5 仿真实验比较研究
        8.5.1 硬矩形模块的布图规划实验
        8.5.2 软矩形模块的布图规划实验
        8.5.3 软矩形模块与硬直线边界模块混合的布图规划实验
    8.6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协同进化多目标优化算法求解VLSI布图规划问题
    9.1 引言
    9.2 协同进化算子设计
        9.2.1 外部集交叉算子
        9.2.2 变异算子
        9.2.3 种群协作算子
        9.2.4 个体培训算子
    9.3 求解 VLSI布图规划问题的协同进化多目标优化算法
    9.4 仿真实验比较研究
    9.5 本章小结
第十章 总结与展望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博连读期间撰写的学术论文
硕博连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10)现象学哲学作为严格的构造性科学体系 ——论胡塞尔的《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观念》的历史与意义
    第一节 《观念》的问题意识与文本形成的历史
        一、《观念》的问题线索
        二、《观念》的文本历史
    第二节 《观念》的结构与本文的写作思路
    第三节 《观念》的研究状况与文献综述
    注释
第一章 通向《观念》的思想史线索
    第一节 胡塞尔的动力:“严格科学”的观念之起源
    第二节 胡塞尔的哲学起点:从严格性的探求到数学哲学之路
        一、对于严格性的追求到数学哲学问题
        二、数的观念:弗雷格与胡塞尔的基本立场
        三、早期胡塞尔的构造思想及其意义
    第三节 胡塞尔的基本立足点:作为普遍科学的纯粹逻辑学
        一、《逻辑研究》的总体目标与其第一卷的地位
        二、逻辑学及一般理论科学作为规范科学
        三、作为科学论的纯粹逻辑学的任务和形式
    第四节 更深层的立足:从描述性本质学向先验现象学的转变
        一、现象学的基本方法:描述性的本质科学
        二、转向先验现象学的契机
    注释
第二章 《观念Ⅰ》对本体论纲领的形式研究
    第一节 事实科学与本质科学
        一、哲学的目标与两种科学的辩难
        二、本质与明见性,本质观点对两种科学的约束
    第二节 本质科学的领域规划图:区域与形式的本体论
        一、区域和范畴,质料与形式的本质
        二、两种区域本质的系统性:形式性的研究
    第三节 区域科学的形态及描述科学与精确科学的关系
        一、区域科学的类型
        二、本质与先天的观念
        三、描述科学对精确科学的独立性
    附图一
    附图二
    注释
第三章 《观念Ⅰ》中的先验现象学与原区域本质学
    第一节 先验现象学的基本进路——自然态度与现象学方法
        一、对自然的两种态度
        二、自然态度之外的剩余和及世界与意识的关联
        三、超越对象与纯粹意识领域的关系和现象学还原的方法
    第二节 意识区域的研究方法
        一、先验现象学的自反性与清晰性
        二、意识的原区域及先验现象学的反思性
    第三节 意向性与意识区域的本体论
        一、作为Noesis与Noema之关联性的意向性
        二、Noema的结构及其意义
        三、意识区域内的本质形式
    第四节 意识的命题学和理性理论的科学
        一、意向性、本体论与命题学
        二、理性现象学与本体论的理性理论问题
    注释
第四章 物区域的构造:从《物与空间》到《观念Ⅱ》
    第一节 感性显现物的构造
        一、感知分析的一些基本问题
        二、不变的外感知
        三、变化的感知与运动的感知综合
        四、感知物在视动觉系统中的构造
    第二节 空间物与空间性的构造
        一、眼动场对空间的构造
        二、空间性的进一步构造及客观变化的构造
    第三节 实在物和物区域的构造
        一、实体或质料物的本质
        二、客观质料物在主体中的构造因素
    小结:物区域的构造和物理科学的关系
    注释
第五章 《观念Ⅱ》的进路与动物自然的构造
    第一节 《观念Ⅱ》的基本思路和诸态度之间的对观
        一、《观念Ⅱ》的进路
        二、理论态度和非理论态度
    第二节 自我的基本意义,纯粹自我作为内在的自我极
    第三节 作为心灵实在的自我与物质实在的关系
    第四节 身心结合体的构造和移情的现象学功能
        一、身体对心灵的构造意义
        二、移情对实在的构造作用
    注释
第六章 精神世界的构造与总体科学观念的辩护
    第一节 作为精神区域构造基础的人格主义态度
        一、自然主义和人格主义态度
        二、人格与周围世界
    第二节 动机引发与精神世界的构造关系
        一、动机的现象学意义
        二、动机、因果性与精神客体
    第三节 人格自我在精神中的构造
        一、人格自我的各个方面
        二、人格作为具有权能性的主体
        三、人格的自我理解和交互理解
    第四节 精神世界对自然世界的本体论优先性
        一、自然主义和人格主义的相互统摄与平行关系的可能性
        二、自然的相对性和精神的绝对性,两类科学的关系
    小结:构造现象学作为科学基础问题的解决方法
    附图一
    附图二
    注释
第七章 现象学与自然科学的本体论
    第一节 不同实在区域的科学与现象学的关系
        一、区域本体论与区域科学的现象学定位
        二、现象学和心理学,不同科学的本质性与描述性特征
    第二节 现象学对本质科学和经验科学的意义
        一、现象学和本体论的不同态度
        二、澄清科学基础的可能性
    注释
    结语:胡塞尔哲学“第一次体系化”的成败得失
        注释
参考文献
术语译名表
致谢

四、一个平行的广义Kuhn—Tucker必要条件(论文参考文献)

  • [1]一个平行的广义Kuhn—Tucker必要条件[J]. 张建国,盛明光. 工科数学, 1993(04)
  • [2]不确定性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和柔性机构设计研究[D]. 崔明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6(05)
  • [3]基于相场法的页岩水力压裂裂缝扩展规律研究[D]. 路千里.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4]有限字符输入的多天线系统物理层安全技术研究[D]. 崔波.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4(07)
  • [5]盲信号分离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 周郭许. 华南理工大学, 2010(12)
  • [6]科学表征中的隐喻建模与理想化方法[D]. 杨烨阳. 山西大学, 2018(04)
  • [7]切换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最优控制[D]. 于俊燕. 郑州大学, 2005(08)
  • [8]区域发展中的能源约束问题研究[D]. 邢小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01)
  • [9]协同进化算法及其应用研究[D]. 刘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4(02)
  • [10]现象学哲学作为严格的构造性科学体系 ——论胡塞尔的《观念》[D]. 钱立卿. 复旦大学, 2013(03)

标签:;  ;  ;  ;  

一个平行广义库恩-塔克必要条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