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周恩来在浙江

1939年,周恩来在浙江

一、1939年,周恩来在浙江(论文文献综述)

彭文文[1](2021)在《全面抗战时期浙江红色报刊的抗战动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黎景[2](2021)在《民国后期越剧发展的纸媒呈现 ——以《半月戏剧》为研究视角》文中研究说明

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3](2021)在《红色商人卢绪章》文中提出卢绪章(1911-1995),浙江鄞县人,中国对外贸易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担任广大华行上海分行经理,后任总经理,以此作为中共秘密工作机构。随后积极扩展广大华行业务,在重庆、贵阳、成都、昆明等地设立分行,并先后组建多家企业。1948年到香港主持广大华行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曾先后在中国进出口公司、外贸部、国务院侨办、华侨旅行社、国家旅游总局、

刘东庆[4](2021)在《胡宗南与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胡宗南主持的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是国民党为对日持久作战、与中共争夺知识青年、弥补干部不足的短板而创设的干部训练机构。该训练团存续时间长达七年,几乎贯穿整个全面抗战时期。战干团一方面延续黄埔模式与国民党干部训练传统,另一方面又加入胡宗南个人治军特色。受训干部大多被派遣到部队基层、西北地区或沦陷区。战干团在源源不断地为持久抗战补充新鲜血液的同时,更成为胡宗南限制中共力量发展、垄断地方资源、实现个人政治抱负的工具。围绕"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引发的国共摩擦及国民党内部军政冲突,凸显了胡宗南在多元势力中拓展个人权力网络的尴尬遭遇,也折射出战时地方力量消长背后的独特政治生态。

姜迪[5](2021)在《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研究》文中指出调解作为一种纠纷解决手段,根植于中国的法制传统,在漫长的传统中国历史时期,调解一直是官方化解民间矛盾纠纷的重要方式,甚至被置于高于正式司法审判的地位。而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正是生发于这种法制传统根脉的一片崭新枝叶,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年代对传统中国调解制度的继承、发展和创新。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及实践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受到传统和现实两种因素的所用:首先,传统中国社会的乡村自治模式、民间千百年来的“无讼”和“惧讼”观念以及传统中国的小农经济模式均对仍处于乡土社会中的陕甘宁边区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使其在纠纷解决模式的设计和选择中不得不予以考虑;其次,中国共产党在对陕甘宁边区进行社会改造过程中,导致纠纷大量增加,这与边区本就孱弱的司法供给能力产生了极强的张力,而这种矛盾在生存环境极其恶劣、资源紧张的革命战争年代注定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中国共产党急于探求一种新的社会治理模式以缓解社会治理压力。所以,在充分吸收借鉴传统社会治理模式、有效盘活根据地现有社会治理资源的基础上,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这一崭新的社会治理模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是采取社会团体、司法机关、政府、个人等多元主体参与调解的全民参与社会治理模式。在中国共产党早期政权的建设过程中,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政治动员与自下而上的政治参与相结合的方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引导人民参与边区民主政治和经济建设,激发人民的政治热情,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边区政府将边区人民组织起来,激发了人民生产和抗战的积极性,实现了最广泛的社会动员,避免了国民党政府权力下沉中出现的“国家政权内卷化”的问题。在这一对边区社会组织、动员、整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培养了大量的新式精英,培育了众多的新式基层组织(社会团体)。新式精英取代了旧式精英成为乡村社会的领袖,他们在乡村社会中具有极大的号召力和榜样的力量,获得了群众的支持与拥护。新式基层组织也进一步削弱了宗族组织和家族组织等传统社会组织在乡村社会的影响力,重新完成了边区社会的组织化进程。新式精英与新式基层组织都成为中国共产党进行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资源,推动新式基层组织与新式乡村精英积极参与纠纷调解,极大地拓展了共产党在边区社会的治理空间,实现了调解工作的最广泛覆盖,使权力的触角深入到乡村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中最受众多学者关注的就是人民司法的象征—马锡五审判方式。在司法调解中,马锡五认真贯彻群众路线并运用审判与调解相结合的方式,缓解了法律理想与法律实践之间的张力,客观上推动了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的发展。马锡五审判方式中蕴含多重治理技术,拓展了司法的功能,它打破了司法审判的固有模式,其所表征的“身体在场”、“司法广场式”司法治理策略和理念,被作为典型树立起来。模范的塑造和符号资源的生产进一步塑造、凝结了司法认同,构筑了政治合法性。正式借由马锡五审判方式在陕甘宁边区以及其他根据地的推广,在中国共产党控制的区域内悄悄发起了一场心灵革命,使中国共产党在边区的执政地位更为稳固。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创立代表着一种新的社会治理理念和新型司法模式的诞生。调解制度在陕甘宁边区不仅仅是弥补司法资源供给不足、化解社会纠纷冲突的有效手段,更成为参与乡村社会治理、改造边区人民群众思想的有力武器,在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灌输革命意识、贯彻党的路线方针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的时代,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的影响力仍在,从浙江诸暨的“枫桥经验”到浙江永康的“龙山经验”,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到“大调解”,在这些具有典型意义的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和纠纷解决模式中仍然能够看到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的潜在影响。我们应充分挖掘其社会治理的精髓,坚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依归,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贯彻基层民主自治原则。在社会治理模式创新中,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培育乡村治理主体实现多元治理。

张明明[6](2021)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研究》文中指出抗日战争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的民族战争。在这场正义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以科学的动员策略、灵活高效的动员方式、卓越的政治动员力,团结国内外的抗日力量,建立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了全民族共同对敌的团结局面。重新燃起了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反对战争、反对侵略、救亡图存的希望。实现了打击外来侵略,扞卫民族权益的正义目标。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是反对侵略,爱好和平的国家;中国民众是不畏强暴、忠于国家的人民。树立了中华民族由衰转兴的拐点,开辟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因此,系统的研究与总结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的政治动员内容与方式方法,于今日高质量发挥共产党的政治动员作用,指导共产党今天的政治动员,有着不容小觑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史论结合法与归纳分析法,寻查文献与资料,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系列研读与探索,从中提取精华,总结抗战时期共产党的政治动员成功的经验,以及今日启示。首先,本文介绍了抗日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的理论渊源与历史背景。理论渊源的阐述集中于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政治动员的认知。共产党的政治动员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展开的。民族危机加深,但广大民众却缺失抗战意识。相较国民党范围内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亲英美势力派消极抗日的态度,这时具备政治动员经验与军事力量积累,同时深怀爱国救亡初衷的中国共产党就成为了担当抗日政治动员的领导力量。其次,本文描述了在抗日发展的过程中共产党进行政治动员的主要内容和动员的展开方式。抗日是一场民族的战争,只有让更多支持抗日人士走上抗日的战场,才能为抗战的胜利建构力量。从组织领导,民生改善,社会宣传的显性传播,到文化教育的隐性灌输,内容与方式的贴切实际,为动员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再次,本文归纳了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的特征与产生的效果。轰轰烈烈的动员的结果一方面是实现党的自身的发展与壮大,另一方面便是人民对这个政党的衷心支持。在这场浩大的政治动员中,更勾勒出了其独特的民族特征。最后,本文总结了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的政治动员带给我们今天的经验与现实启示。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的政治动员经验深刻揭示了其在抗日全过程中的“定海神针”作用。抗战时期共产党高质量、高效率的政治动员措施与方式也表明,为提升动员效果:第一:要立足于新时代的新要求;第二:要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导向;第三:要建立正确的政治动员方式。今天的中国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着更多时代考验。动员人民群众发挥主人翁力量,乘势而上。同时间竞赛,与时代共行,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周浒[7](2021)在《社会关系网络视阈下的新闻人范长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胡仲恺[8](2020)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的青年运动——中国共产党及中国共青团在浙江的百年奋斗历程和历史启示》文中研究指明"小康"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讲人们劳作不休,希望能够过上好的生活。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回顾百年中国共产党及中国共青团在浙江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浙江历史是全党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风气之先的浙江籍的早期共产主义者为建党建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浙江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之一,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的最多、并作出许多重大决策的地方之一,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省份之一。与全国党史和团史一样,浙江党团的百年历史大致可分为三段,第一段实际是28年,从1921年到1949年;第二段实际上是29年,从1949年到1978年,第三段实际上是42年,也就是1978年至今。第一段的关键词是"革命",浙江在第一段的最大亮点是诞生地之一;第二段的关键词是"建设",浙江在这段时期的最大亮点是决策地之一;第三段的关键词是改革,浙江在这一阶段的最大亮点是先行地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窗口"。

李宁[9](2020)在《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文中提出教会医学是基督教在近代中国传播的产物,从十九世纪下半叶产生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消亡,历经近百年崎岖波折又波澜壮阔的历史。“齐鲁医学”曾经是中国教会医学的一张“名片”,其典型性和代表性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齐鲁医学”的发展历程几乎贯彻整个山东教会医学从起源到消亡的全部过程,代表着山东教会医学的最高水平,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就与“北协和、南湘雅、西华西”等国内三大头牌医学齐名,并称为“东齐鲁”,在国内外医学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齐鲁医学”品牌由英美加中四国共同缔造和培育,其人员和经费至少由四个国家的十三个基督教组织供给,亦是洛克菲勒基金会重点资助的医学机构之一,其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及其对不同势力态度的矛盾性恰好为研究“齐鲁医学”与地方社会的互动提供了绝佳机会;三是“齐鲁医学”由教会医学向“人民医学”转型的过程异常复杂,经历了南迁福州、内部分裂、派系争斗、与美决裂、思想改造等多重洗礼,最终在全国院系调整中完成蜕变与重生,其过程既具有全国教会医学转型的通性特征,又有独特的发展脉络,对于整个教会医学转型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齐鲁医学”的转型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已开始。1948年济南解放前夕,在国民党势力的怂恿和西方差会的鼓动下,齐鲁医学院做出了南迁福州的决定,大部分医学教授和本科生由山东济南迁往福建福州,齐鲁医院和少部分师生继续留守济南。不久,医预科随文理学院南迁杭州。一时间国内出现三处齐大校区和两个领导核心,形成南北对峙。南迁不仅造成“齐鲁医学”的内部分裂和派系对立,更为后来被新政权认定为“落后”和“反动”埋下了伏笔。随着杭州和福州的相继解放,齐鲁医学院在南迁一年之后选择回迁济南,“齐鲁医学”在形式上实现了合体和统一,但是南迁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没有消除,反而在旧有矛盾的积累效应下被扩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新旧两派势力之间的校权之争。以吴克明为代表的亲国民党守旧势力与以杨德斋为代表的亲共产党新晋势力为获得学校控制权展开了激烈博弈,最终新派势力在新政权的支持下两次挫败“倒杨”运动,赢得校权之争的胜利。随后,“齐鲁医学”开启了行政体制方面的改革,在齐鲁医院建立第一支党小组,不断扩大共产党的影响力,积极向新政权靠拢。自1949年底收回校权到1952年院系调整,“齐鲁医学”随着齐鲁大学同步启动了思想、政治、经济、教育、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系统改革,开始了艰难而又深刻的历史转型。思想政治方面的改革是新政权非常关注的重要议题,也是其他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针对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宗教氛围浓厚、“亲美”“崇美”思想严重、政治意识淡漠、片面强调专业技术等状况,新政权以齐大行政管理层和共产党工作小组为媒介,在全校范围内发起了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运动,通过开展爱国爱党教育、常规思政教育、亲苏学苏教育等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使“齐鲁医学”广大师生和医护人员增加了对新政权和共产党的了解,提高了思想政治意识。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转向全面控诉美国侵略和爱国主义教育,将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亲美”“崇美”“恐美”情绪逐渐改造为反美仇美排美情绪,通过鼓励学生参军参干、组织抗美援朝医疗队、收治志愿军伤病员等实际行动与美国划清界限,将全体师生团结在爱党爱国拥军的旗帜下,为后来的院系调整打下了思想基础。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的同时,“齐鲁医学”其他方面的转型改革亦在同步进行。在教学育人方面,齐鲁医学院积极响应新政府提出的“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指导方针,在招生对象、招生名额、入学资格、培养目标、学制学时、教学课程等方面进行深刻改革,不断满足新中国对医学人才的迫切需求。在社会服务方面,齐鲁医院主动参与灾区医疗救灾、疫病防治服务、公共卫生教育,将发挥专业优势与服务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在经济方面,面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齐鲁医学院及齐鲁医院改变过去单纯依靠中外教会拨款的传统方式,积极争取新政府的资助,通过有条件地接受捐赠、开展资产清查运动、增产节约运动等多种途径拓展筹资渠道,最终与外国教会彻底割裂经济联系,完全实现了经济自立。上述改革措施的实施,既体现了新政权和新执政党对“齐鲁医学”提出的外在要求,也体现了“齐鲁医学”人审时度势、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调适和努力。1952年10月,齐鲁大学在全国院系调整中走向消解,包括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在内的原有组织被撤并重组,随之而来的是“齐鲁医学”在性质内涵和组织属性方面的根本性变化。齐鲁医学院与山东医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山东医学院,附属齐鲁医院则成为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齐鲁医学”从此涅盘重生,进入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虽然“齐鲁医学”在名称、性质和归属等方面发生了变化,但其优秀的文化基因和传统的人文根脉得以传承和保留下来,并最终发展成当今的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齐鲁医学”发展史实际上也是教会医学与山东地方社会的互动史,二者互相影响、相互形塑而又彼此同化、趋于融合。“齐鲁医学”在西方传统与中国文化之间、宗教信仰和世俗生活之间、外国资源和本土力量之间、现代化转型与传统惯性之间不断寻求某种平衡,并以彻底本土化、中国化的结局完成转型使命。

李雷波[10](2020)在《皖东摩擦前新四军抗战战略的调整与演变》文中研究指明1940年春皖东摩擦前,中共中央对新四军的抗战战略先后做出过几次重大调整。从最初改编时提出的"保存南方革命运动的战略支点",到开赴前线后强调的"独立自主的敌后抗日游击战",再到六中全会后定位为"发展江南(浙、皖南、苏南)闽粤赣游击战争之‘产婆’",基本还是立足江南、辐射东南的框架。江北指挥部获准设立后,中央顺势提出以指挥部作为"华中武装力量之中心"推动"发展华中"战略,并要求皖南、苏南抽调骨干北上,便已是整体战略格局的大逆转。后经多方协商讨论,中央为新四军确定了"巩固江南、发展江北、向东行动"的战略方针。虽重视江北的特殊机遇,但三个方面基本上还是无分轩轾,直到皖东摩擦前,中央重划各大区抗战任务,大致为新四军确立了江北、江南多线并重的敌后抗战战略。

二、1939年,周恩来在浙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39年,周恩来在浙江(论文提纲范文)

(3)红色商人卢绪章(论文提纲范文)

创办广大华行
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
赴重庆接受周恩来直接领导
化名送经费
为党赚钱“同流而不合污”
具有历史意义的贸易谈判

(4)胡宗南与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论文提纲范文)

一、渊源与经纬
二、主导与掌控战干团
    (一)人脉资源与关系网络
    (二)招揽学员与扩充师资
    (三)训练形式多样化
    (四)存废之争中的坚持
三、国共围绕战干团的摩擦与博弈
四、战干团毕业学员派遣中的军政对立
结 语

(5)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的历史沿革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二、抗日战争时期
        三、解放战争时期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一、边区的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
        二、边区工业的建立和发展
        三、抗战前边区落后的社会文化
        四、边区政府对边区社会文化的改造
        五、陕甘宁边区经济、社会与文化对纠纷解决的影响
第二章 陕甘宁边区调解的制度建构
    第一节 传统中国调解制度的历史发展与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的历史沿革
        一、传统中国社会调解制度的历史发展
        二、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的萌芽
        三、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的形成
        四、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的发展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调解的类型
        一、民间社会调解
        二、群众团体调解
        三、边区政府调解
        四、司法机关调解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调解的适用范围
        一、民事调解的适用范围
        二、刑事调解的适用范围
    第四节 陕甘宁边区调解的原则
        一、尊重双方意愿
        二、非诉讼前置程序
        三、遵守政府法令、兼顾善良习惯
第三章 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传统历史的社会文化因素影响
        一、传统社会乡村自治模式的影响
        二、传统“无讼”和“惧讼”观念的影响
        三、传统小农经济模式的影响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社会变迁的影响
        一、人口迁移流动导致社会治理难度增加
        二、土地政策调整导致纠纷大量增加
        三、婚姻制度变革导致社会失序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司法制度形式化不足
        一、边区司法干部长期短缺
        二、边区司法干部专业能力欠缺
        三、诉讼程序不能满足边区民众的需要
    第四节 陕甘宁边区的大力推广
        一、边区政府、边区高等法院的推广
        二、边区领导人的推动
第四章 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的组织网络与治理功能
    第一节 国民党基层社会的整合困境
        一、国民党“以党治国”思想的确立
        二、国民党权力下沉及其内卷化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基层政治动员的探索与新式调解权威
        一、推进民主选举进行广泛的政治动员
        二、吸纳农民先进分子参与政权管理
        三、开展社会教育植入新的政治理念
        四、“内生型”精英与新式乡村调解人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乡村社会的组织化
        一、边区民众团体的政治基础
        二、边区民众团体的规范发展
        三、边区民众团体与社会组织化
    第四节 调解组织网络的形成与治理功能
        一、新式乡村精英、民众团体与调解的组织化
        二、调解组织网络的治理功能
第五章 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的治理策略与权力技术
    第一节 革命、婚姻与法律——陕甘宁边区社会治理的困局
        一、陕甘宁边区建立前的封建婚姻制度
        二、陕甘宁边区婚姻制度变革的法律表达
        三、陕甘宁边区婚姻治理的积极影响
        四、婚姻治理中的革命理想与实践困局
    第二节 正式权力的非正式运作——婚姻治理中的司法调解
        一、马锡五审判方式与陕甘宁边区的政法环境
        二、马锡五审判方式的核心理念
        三、封捧儿婚姻案——婚姻治理实践的个案解析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司法调解与个别化的权力技术
        一、塑造典型与符号资源的再生产
        二、“身体”在场的司法治理
        三、“司法广场”中的革命教化
    第四节 陕甘宁边区司法调解在社会治理中的角色定位
        一、国民党司法政策在乡村社会的困境
        二、司法认同与政治合法性建构——中国司法新传统的形成
第六章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的精神血脉
    第一节 继承和发扬马锡五审判方式的核心理念
        一、马锡五审判方式回归的必然性
        二、坚持司法为民的核心理念
        三、通过司法实践推进社会治理
    第二节 培育新式乡村精英实现多元治理
        一、“悬浮”状态下的乡村治理困境
        二、新乡贤的理性塑造
        三、纠纷解决中的新乡贤
    第三节 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
        一、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纠纷治理
        二、建立社会组织调解工作机制
        三、建立健全多元化调解组织网络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1.选题背景
        2.研究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理论渊源与背景
    (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的理论渊源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政治动员的论述
        2.中国共产党关于政治动员的论述
        3.概念界定
    (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的背景
        1.日军发动侵华,世界范围内中国缺乏援助
        2.农村政治文化建设落后,广大民众抗日意识匮乏
        3.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抗战态度消极
        4.中国共产党抗日态度明确,具备政治动员经验
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主要内容与方式
    (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的主要内容
        1.战略防御阶段的政治动员
        2.战略相持阶段的政治动员
        3.战略反攻阶段的政治动员
    (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的主要方式
        1.组织控制
        2.社会宣传
        3.利益推动
        4.文化教育
三、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特点与效果
    (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的特点
        1.动员领导的独立性
        2.动员思想的民族性
        3.动员内容的务实性
        4.动员方式的灵活性
    (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的效果
        1.中国共产党的逐渐成长与壮大
        2.广大民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与支持
四、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经验与启示
    (一)经验总结
        1.抓好党的组织建设是成功动员的核心
        2.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成功动员的根本
        3.制定好正确的动员策略是成功动员的基础
    (二)现实启示
        1.立足新时代的新要求
        2.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导向
        3.树立正确的政治动员方式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学术着作
    (二)学位论文
    (三)期刊论文
    (四)报纸资源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的青年运动——中国共产党及中国共青团在浙江的百年奋斗历程和历史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共产党及中国共青团在浙江90年的奋斗历程
    (一)充满艰辛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全国和浙江解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28年时间。
    (二)艰难探索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岁月,从1949年全国和浙江解放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共29年时间。
    (三)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现在,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共42年时间。
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青团在浙江100年的历史启示

(9)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史料与文献回顾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五、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第一章 南迁福州与北归济南:转型的时空背景
    第一节 南迁福州
        一、酝酿南迁:三派势力博弈
        二、选址福州:各方推进南迁
        三、南下福州:顺利完成迁移
        三、福州一年:勉强恢复教学
        四、留守济南:艰难维持残局
    第二节 北归济南
        一、山东情结:回归原动力
        二、校产羁绊:难舍的家业
        三、协商回济:积极的态度
        四、顺利回迁:各方的帮助
    小结
第二章 校权之争与行政改革:行政上开启转型
    第一节 校权之争:新旧势力的博弈
        一、留济齐大校务:旧权把持
        二、校权回收运动:大势所趋
        三、两次“倒杨”运动:斗争不止
    第二节 行政改革:运转机制的蜕变
        一、软弱的齐大校政
        二、积极的行政改革
        三、齐鲁医院的调整
        四、争取“国立”运动
    小结
第三章 教育改革与医疗服务:业务上推行新政
    第一节 教育改革
        一、招生改革
        二、教学改革
    第二节 公卫服务
        一、参与医疗救灾
        二、疫病防治服务
        三、公共卫生教育
    第三节 支援战争
        一、踊跃参军参干
        二、组织抗美援朝医疗队
        三、收治志愿军伤病员
    小结
第四章 经费改革与资产管理:经济上实现自立
    第一节 美国经济封锁
        一、教会拨款的限制
        二、进口设备的限制
    第二节 拓展筹资渠道
        一、有条件接受捐赠
        二、向政府申请补助
    第三节 改革资产管理
        一、资产清查:奠定改革基础
        二、资产纠纷:化解资产矛盾
    第四节 增产节约运动
        一、“三自”革新运动
        二、医院经费改革
        三、“三反”“五反”运动
    小结
第五章 抗美援朝与思想改造:政治上实现新生
    第一节 建国初期师生思想状况
        一、宗教色彩浓厚
        二、亲美思想严重
        三、政治意识淡漠
    第二节 抗美援朝教育运动
        一、保卫和平签名运动
        二、控诉美国文化侵略
        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四、全面驱离美籍教师
    第三节 革命政治教育
        一、常规思政教育
        二、爱国爱党教育
        三、亲苏学苏教育
    第四节 思想改造运动
        一、原有问题及改造过程
        二、改造效果和影响
    小结
第六章 院系调整与明确隶属:全方位完成转型
    第一节 院系调整:完成转型的直接推动力
        一、全国院系调整的背景与过程
        二、齐鲁大学的调整
        三、齐鲁医院的归属变更
    第二节 山东医学院的调整适应
        一、原山东医学院基本情况
        二、调整初期的混乱情况
        三、初步的改革调整
    第三节 齐鲁医院的改革调整
        一、院系调整初期的混乱现象
        二、齐鲁医院的全面改革
    第四节 明确归属:步入新的起点
        一、医院承担医学教学任务
        二、行政体制上的关系不明确
        三、明确隶属与管理关系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皖东摩擦前新四军抗战战略的调整与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 最初的议题:保存南方革命运动的战略支点
二、 战略定位:立足江南兼顾闽粤赣之抗日游击战
三、 发展华中:江北发展方案的讨论与调适
四、 凝聚新的共识:关于新四军江南主力北上的讨论
五、 结语

四、1939年,周恩来在浙江(论文参考文献)

  • [1]全面抗战时期浙江红色报刊的抗战动员研究[D]. 彭文文. 浙江理工大学, 2021
  • [2]民国后期越剧发展的纸媒呈现 ——以《半月戏剧》为研究视角[D]. 黎景.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红色商人卢绪章[J]. 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文明, 2021(07)
  • [4]胡宗南与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J]. 刘东庆. 抗日战争研究, 2021(02)
  • [5]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研究[D]. 姜迪. 吉林大学, 2021(01)
  • [6]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研究[D]. 张明明.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7]社会关系网络视阈下的新闻人范长江研究[D]. 周浒.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8]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的青年运动——中国共产党及中国共青团在浙江的百年奋斗历程和历史启示[A]. 胡仲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青少年发展——第十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优秀论文集, 2020
  • [9]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D]. 李宁. 山东大学, 2020(06)
  • [10]皖东摩擦前新四军抗战战略的调整与演变[J]. 李雷波. 抗日战争研究, 2020(03)

标签:;  ;  ;  ;  ;  

1939年,周恩来在浙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