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产白僵菌 防治松毛虫(论文文献综述)
刘展翅[1](2019)在《利用酚氧化酶抑制因子提高球孢白僵菌毒力的研究》文中指出球孢白僵菌是一种重要的致病性真菌,已被开发成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生物杀虫剂,用于多种农业害虫的防治。然而,在生产实践中,球孢白僵菌的接受度并不高,市场占有率较低。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球孢白僵菌杀虫速度缓慢、防治效果不稳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研究者尝试通过遗传改造的方法提高球孢白僵菌的毒力,从而使其能更好地应用于生产实践。本研究中,在确定我们研究的球孢白僵菌菌株也是通过抑制酚氧化酶原激活反应等方式来抑制宿主昆虫免疫系统的基础上,我们用农杆菌介导转化的方法,将一种茧蜂多分DNA病毒(Microplitis demolitor bracovirus)携带的酚氧化酶抑制因子-Egf1.0转入到野生型球孢白僵菌中,获得了一株高表达Egf1.0的基因工程菌株,并对它的杀虫效果和生长性状进行了观察。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检测了球孢白僵菌对棉铃虫免疫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棉铃虫感染球孢白僵菌后,酚氧化酶原激活反应被抑制,浆细胞的延展能力也受到了抑制。2、原核表达Egf1.0,获得了重组蛋白。蛋白体外功能分析表明Egf1.0蛋白能抑制棉铃虫酚氧化酶原激活反应。3、以pCAMBIA1300质粒为骨架质粒,构建了适用于球孢白僵菌遗传转化的双元表达载体pCAMBIA1300-BAR。4、将Egf1.0基因的信号肽序列替换为球孢白僵菌几丁质酶基因的信号肽序列,人工合成这一融合基因。将该融合基因插入到pCAMBIA1300-BAR载体中,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入到球孢白僵菌中,经筛选及PCR和Western-blotting分析,获得了Egf1.0-1转化菌株。5、分析了 Egf1.0-1菌株对棉铃虫酚氧化酶原激活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Egf1.0-1菌株能更大程度上地抑制棉铃虫酚氧化酶原激活反应。6、毒力分析显示,与野生型相比,Egf1.0-1菌株感染棉铃虫后,半数致死浓度降低了 62.43%,半数致死时间缩短了 24.33h。这一结果表明,在球孢白僵菌中高表达Egf1.0能显着提高该菌的毒力。7、分析了 Egf1.0-1菌株的生长情况。结果显示,与野生型相比,转基因菌株的生长速率、产孢率、孢子发芽率没有显着差异。这一结果表明Egf1.0-1菌株中高表达Egf1.0不会影响真菌的生长。综上所述,本研究将酚氧化酶抑制因子Egf1.0基因导入球孢白僵菌中,使其能够更大程度上地抑制宿主昆虫的酚氧化酶原激活反应,从而提高了球孢白僵菌的毒力。这一研究结果为球孢白僵菌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资料。
李增智[2](2015)在《我国利用真菌防治害虫的历史、进展及现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利用虫生真菌防治害虫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50年代,迄今只有约60年历史。经过1969年在广东省新会县召开的南方8省(区)利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现场交流会以及2002年"杀蝗绿僵菌油悬浮剂"获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登记这两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我国不仅建立了世界生产规模最大而且技术先进的真菌杀虫剂产业以及形成以利用球孢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和玉米螟为代表的世界最大规模的成功的生物防治项目,而且在虫生真菌的分类学、病理生物学、遗传育种以及生态学等研究领域全面地赶上了国际先进水平,在分子致病机制、基因工程以及基因组学等方面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研究成果。本文综述了我国利用真菌防治害虫近60年的发展历史,介绍了近年来在细胞核及线粒体变异和菌种退化、分子致病机制、基因工程、比较基因组学、遗传多样性、利用真菌持续控制害虫的生态机制、真菌杀虫剂应用效果的精确评价以及真菌流行病的溯源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及现状。
黄翠[3](2013)在《中国球孢白僵菌马尾松毛虫分离株遗传结构及对家蚕毒力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对环境保护、生物安全的关注,生物防治的地位日渐提升。作为我国森林害虫生物防治重要手段的白僵菌杀虫剂在我国南方应用日益广泛。然而,白僵菌杀虫剂的使用有时被认为引起了家蚕白僵病的流行。随着我国蚕桑业的发展和“东蚕西移”战略的实施,桑蚕区与松林也愈来愈犬牙交错,生物防治与蚕病的矛盾也愈显突出。对于释放球孢白僵菌防治松毛虫是否会导致或加重家蚕白僵病一直存在较大争议,并时时影响真菌杀虫剂的应用。因此,采取现代手段,为解疑长期以来困惑科研和生产的难题提供可靠依据,具有长远而现实的意义。为追溯我国南方发生的家蚕白僵病的病源是否与南方广泛分布的马尾松毛虫白僵菌自然流行病以及人为施放防治松毛虫的白僵菌杀虫剂有关,本研究使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南方8省(区)327株松毛虫分离株及白僵菌杀虫剂生产株进行基于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这些菌株的遗传谱系与地理来源有关;同省份的菌株倾向聚为一类。对8省(区)的64株松毛虫分离株和4省(区)的12株家蚕分离株进行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松毛虫分离株群体与僵蚕分离株群体相互独立,二者间遗传关系较远。这说明家蚕白僵病不是源自外来的菌株(包括防治松毛虫所使用的白僵菌杀虫剂生产株),而是源于当地流行的土着蚕病菌株。为科学评价球孢白僵菌松毛虫分离株对家蚕的致病风险,并保证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和准确性,本研究共使用南方8省(区)的64株松毛虫分离株和4省(区)的12株家蚕分离株对三龄家蚕进行了三次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除一株松毛虫分离株外,不管是松毛虫分离株还是家蚕分离株,对家蚕都有一定致病性,但差异较大。在3×107孢子mL-1的浓度下,30株松毛虫分离株的平均侵染率10.2%,极显着低于8株家蚕分离株的89.6%;在1.5×108孢子mL-1的浓度下,34株松毛虫分离株对家蚕的平均侵染率36.4%,极显着低于6株家蚕分离株的90.6%;松毛虫分离株在1.5×108孢子mL-1浓度下的侵染率极显着高于其3×107孢子mL-1下的侵染率,而家蚕分离株在两种浓度下侵染率无显着性差异。在1.5×108孢子mL-1的浓度下4株对家蚕致病力较强的松毛虫分离株的LT50平均7.83d(7.458.20d),比6株家蚕分离株LT50(3.433.72d)的平均3.62d多4.21d。根据毒力较强的家蚕分离株B1和B5与毒力最弱和最强的松毛虫分离株D26和D22的致死浓度的比较,家蚕分离株的对家蚕的毒力是松毛虫分离株的13215733倍;根据它们的致死剂量的比较,家蚕分离株的毒力是松毛虫分离株的432201倍。这一对比充分地表明,尽管不同的松毛虫分离株对家蚕的毒力不同,但所有的松毛虫分离株都具有明显的寄主专化性。综合分析分子溯源和致病性试验的结果,不仅表明我国普遍发生的家蚕白僵病与松毛虫的自然白僵病和人为施放白僵菌杀虫剂无关,而且由于松毛虫分离株的寄主专化性,使用白僵菌杀虫剂防治松毛虫在家蚕中诱发流行病的风险也很小。
钟少雄,陈玉柳[4](2012)在《昆虫病原真菌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介绍昆虫病原真菌的主要类群及其治虫特点,重点阐述昆虫病原真菌的应用研究进展及其发展前景。
林源昌[5](2011)在《福建省松毛虫危害的生态经济损失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松毛虫是松林的重要害虫,以取食松林针叶为主,常常会把针叶吃光,引起松林成片死亡。福建省是受松毛虫危害较为严重的省份,每年有上万公顷的松林受到松毛虫的危害,造成的生态经济损失巨大。有关资料显示,福建省平均每年因松毛虫危害而枯死的松林大约有0.67万hm2,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000万元以上。由此可以看出,松毛虫危害的发生已经严重地威胁着福建省林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安全。本文综合运用生物学、生态学和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统一的研究方法,在现有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福建省松毛虫危害发生的实际情况,对福建省松毛虫危害所造成的生态经济损失进行系统地评估,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分析了福建省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危害性、发生现状和发生成因,并对松毛虫危害所造成的生态经济损失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构建了符合福建省实际情况的松毛虫危害的生态经济损失评估指标体系,并建立了各指标的损失评估模型。其经济损失部分主要包括松材材积损失、松脂产量损失、防治作业费用损失等3个指标;生态损失部分则主要包括蓄水效益损失、固土效益损失、保肥效益损失、吸收有毒气体效益损失、滞尘效益损失、杀菌效益损失、固碳效益损失、制氧效益损失等8个指标。第二,搜集损失评估指标有关数据,依据建立的各损失评估模型,采用生产率变化法、影子工程法、重置成本法、机会成本法、权变价值法等评估方法,计量松毛虫危害所造成的各部分损失,并对各部分损失进行了汇总,最终计算出总损失。研究结果表明,2001-2009年福建省松毛虫危害所造成的年均经济损失为2.95亿元,生态损失为2.04亿元,生态经济总损失4.99亿元。其中,2004年松毛虫危害的发生面积最大,其所造成的生态经济损失也最为严重,当年的经济损失高达11.69亿元,生态损失为8.27亿元,生态经济总损失合计为19.96亿元。此外,其他各年的损失额也较大,每年引起的生态经济总损失除个别年份外(2009年损失为0.91亿元)均在1亿元以上。第三,从控制机制、法律法规、投入、技术等方面,提出了防治福建省松毛虫危害的对策。在控制机制方面,认为应尽快地建立健全松毛虫危害防治的监测预报、应急反应、协调联动、奖惩等机制;在法律法规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调整松毛虫危害的防治方针,明确松毛虫危害防治主体的责任,提高松毛虫防治的法律地位,加快制定松毛虫危害防治的专门法律法规;在投入方面,应该建立多渠道的松毛虫危害防治投入体系,并设立松毛虫危害防治的应急储备金,以加强对松毛虫危害防治资金的管理;在技术方面,认为应通过强化高抗性树种的选育技术、营造混交林技术、封山育林技术和综合营林技术,不断地加强监测预报,并有针对性地采取人工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综合治理等防治措施。
李佳丽,栾丰刚,李增智[6](2011)在《安徽西南部家蚕白僵病病源及传播途径追踪》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明确安徽西南部家蚕白僵病菌株来源和传播途径,控制蚕病流行。【方法】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安徽西南潜山的病蚕、蚕室及其周边桑园、农田及松林的70株球孢白僵菌进行聚类分析和三维主坐标分析。【结果】该地区的球孢白僵菌为优势性明显的异质种群;6个类群中仅主病源第II-1类群和次病源第IV类群引起家蚕的地方性白僵病,与用于防治松毛虫的菌株及在附近松毛虫种群中自然流行的土着菌株关系较远。生物测定表明,使用松毛虫分离株使家蚕死亡25%的LC25、LD25和LT25分别为使用家蚕分离株使家蚕死亡75%的LC75、LD75和LT75的1 327、1 378和1.5倍。【结论】鉴于松毛虫分离株明显的寄主专化性,在该蚕区使用由这类菌株研制的白僵菌杀虫剂防治松毛虫对蚕业是相对较为安全的。另外,当年夏秋季蚕室附近螳螂种群的白僵病大流行与家蚕白僵病无关。
李佳丽,蔡悦,栾丰刚,王滨,李增智[7](2010)在《皖南与皖西南蚕区球孢白僵菌种群遗传结构的ISSR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由球孢白僵菌引起的家蚕白僵病是影响蚕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在皖南泾县和皖西南潜山县蚕区的病蚕、蚕室环境、蚕室周边桑园、松林及农田调查取样,共分离出124株球孢白僵菌;通过ISSR分子标记对它们及用于防治松毛虫的菌株进行种群遗传结构分析,追踪家蚕白僵病的来源及传播途径.结果表明:两个地区的球孢白僵菌种群均为异质性明显的种群.潜山的蚕病亚种群是多源的,而泾县的蚕病亚种群是单源的;泾县蚕病亚种群和潜山的蚕病优势亚种群具有典型的地方性,只在蚕室内循环侵染家蚕,引起低频常在性的地方性白僵病;而潜山的非优势亚种群可以在蚕室外的少数转主寄主中传播.在两地松林的松毛虫种群中流行的类群、真菌杀虫剂生产菌株以及在潜山蚕室附近引起螳螂种群流行病的类群均与蚕病类群无关,表明其对蚕业是安全的.
姚震[8](2010)在《真菌杀虫剂的应用现状及其产业化研究》文中认为从2007至2010年,借助较长时间的社会实践和进行有针对性的座谈、采访、私人通信和网上问卷调查,本论文针对真菌杀虫剂的应用及其产业化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和研究。2007年10月至2009年1月,通过收集资料、设计问卷、联系厂家和代理商并走访科研部门,在此期间总共联系了9个厂家、5个研究机构,设计3套调查问卷;2009年2月至2009年12月,开展市场调查和网上问卷调查、走访终端客户和开现场座谈会,在3个较大规模的生物农药市场做调查,从2008年3月在“中国农网”和“中国化工网”等网站进行网上问卷调查,召开了3场座谈会;2010年1月至2010年3月,统计数据、分析结果并撰写论文。真菌杀虫剂应用和产业化存在的问题需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合作,早期学者仅从真菌杀虫剂的品种、技术性和相关部门着手而未从社会学角度进行思考,最终获得的结果并不全面。导师的研究组成员从事农业和真菌杀虫剂研发近20年,与3家大型真菌杀虫剂厂商有着良好的合作,部分成果已经商业化。因此,本研究还讨论了相关农业政策、产业结构和真菌杀虫剂的发展。从社会科学角度来看,本论文研究目的旨在为政府部门、生产厂家、研发者提出合理建议,为真菌杀虫剂的应用和产业化提供参考。
曾凡宇[9](2009)在《白僵菌GIM3.428的优化培养及室内对桔小实蝇的毒力测定》文中研究表明采用改良的查氏培养基配合添加不同种类的碳,氮源及微量元素的方式,研究不同营养因素对白僵菌GIM3.428菌株的孢子萌发率,生长速率,产孢子量及胞外蛋白酶活力等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添加碳源能显着增加GIM3.428菌株的生长水平指标,并且以蔗糖的效果最好,菌落生长速率达到1.9mm/d;产孢量达到16.41×107孢子/cm2;蔗糖培养基胞外蛋白酶活性达到了114.82(μ.mg-1Pro.min-1)。(2)在添加氮源的培养基中生长速率提升显着,并且在含酵母浸膏的氮源培养基中达到最快的生长速率和最高的产孢量,分别为2.8mm/d和10.97×107孢子/cm2,胞外酶活力达到74.67(μ.mg-1Pro.min-1)。(3)通过对碳源,氮源及微量元素对产孢量的影响的正交试验分析,确定GIM3.428菌株的最佳培养基为:葡萄糖+酵母浸膏+ CaCl2。通过对温度,紫外线照射时间对菌株各生长水平指标的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19-31℃温度范围,0.5-8h的紫外线处理强度实验过程中,在25℃下经紫外线照射1h,菌株的萌发率最高,达到90.3%,甚至在连续8h紫外线照射条件下仍有40.9%的萌发率,其余各试验组的各项生长指标均较低。通过在19-31℃温度梯度及75-95%湿度梯度条件下GIM3.428菌株对桔小实蝇老熟幼虫及蛹的侵染能力的试验,结果显示:湿度是影响菌株侵染能力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在95%的湿度下,白僵菌对蛹的致死率达到62.5%;在19-25℃范围内,菌株对桔小实蝇的致死率呈上升趋势,在25℃时对老熟幼虫的致死率为50.33%,在28℃和31℃下分别为46.75%和28.66%。
侯佩华,吴宗仁[10](1998)在《江西省白僵菌生产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文中认为白僵菌是当前世界上防治害虫应用较广的一种虫生真菌,对多种农林害虫具有致死作用。我省从70年代开始生产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本文根据多年来我省白僵菌的生产应用情况,对近年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二、生产白僵菌 防治松毛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产白僵菌 防治松毛虫(论文提纲范文)
(1)利用酚氧化酶抑制因子提高球孢白僵菌毒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球孢白僵菌概述 |
1.1.1 球孢白僵菌的生物学特性 |
1.1.2 球孢白僵菌的致病机理 |
1.2 球孢白僵菌的应用现状 |
1.3 球孢白僵菌的遗传转化 |
1.3.1 筛选标记 |
1.3.2 遗传转化的方法 |
1.3.3 致病性真菌遗传改良的例子 |
1.4 多分DNA病毒蛋白Egf1.0作用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昆虫及真菌 |
2.1.2 实验药品与试剂 |
2.1.3 引物名称及序列 |
2.1.4 溶液和培养基的配制 |
2.1.5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球孢白僵菌活力的复苏与扩大培养 |
2.2.2 球孢白僵菌的注射感染 |
2.2.3 合适受体菌株的选择 |
2.2.4 球孢白僵菌供试浓度的选择 |
2.2.5 球孢白僵菌感染棉铃虫后在棉铃虫血腔中生长发育的观察 |
2.2.6 球孢白僵菌感染对棉铃虫浆细胞延展能力的影响 |
2.2.7 球孢白僵菌感染对棉铃虫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2.2.8 Egf1.0的原核重组表达 |
2.2.9 抗体制备 |
2.2.10 Egf1.0重组蛋白对棉铃虫酚氧化酶激活反应的影响 |
2.2.11 遗传转化标志的筛选 |
2.2.12 双元表达载体的构建 |
2.2.13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
2.2.14 转化子的荧光显微观察与验证 |
2.2.15 将外源基因Egf1.0导入野生型球孢白僵菌中 |
2.2.16 Egf1.0-1感染棉铃虫后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2.2.17 Egf1.0-1与野生型球孢白僵菌(Bb16)注射感染棉铃虫后半数致死浓度的测定 |
2.2.18 Egf1.0-1与野生型球孢白僵菌(Bb16)注射感染棉铃虫后半数致死时间的测定 |
2.2.19 Egf1.0-1与野生型球孢白僵菌(Bb16)的生长速率、产孢量、发芽率的测定 |
3.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球孢白僵菌感染棉铃虫进行活力复苏 |
3.2 球孢白僵菌受体菌株的选择 |
3.3 球孢白僵菌供试浓度的选择 |
3.4 球孢白僵菌在棉铃虫体腔内生长发育的观察 |
3.5 球孢白僵菌感染对棉铃虫浆细胞延展能力的影响 |
3.6 球孢白僵菌感染对棉铃虫酚氧化酶原激活反应的影响 |
3.7 Egf1.0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多抗制备 |
3.8 Egf1.0重组蛋白对棉铃虫酚氧化酶原激活反应的影响 |
3.9 遗传转化标志的筛选 |
3.10 双元表达载体的构建 |
3.11 农杆菌介导转化法 |
3.11.1 将外源基因Egf1.0转入野生型球孢白僵菌中 |
3.11.2 Egf1.0-1对宿主棉铃虫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11.3 Egf1.0-1与野生型球孢白僵菌感染棉铃虫后半数致死浓度的测定 |
3.11.4 Egf1.0-1与野生型球孢白僵菌感染棉铃虫后半数致死时间的测定 |
3.11.5 Egf1.0-1与野生型球孢白僵菌生长速率、产孢率、发芽率的测定 |
4.讨论 |
4.1 启动子的选择与改进 |
4.2 遗传转化方法的选择 |
4.3 Egf1.0-1对宿主棉铃虫毒力的影响 |
4.4 感染方法的选择 |
4.5 半数致死浓度和半数致死时间 |
4.6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2)我国利用真菌防治害虫的历史、进展及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历史 |
1.1 早期研究 |
1.2 新会会议 |
1.3 真菌杀虫剂产品登记和应用 |
2 进展与现状 |
2.1 病理生物学 |
2.2 分子生态学 |
(3)中国球孢白僵菌马尾松毛虫分离株遗传结构及对家蚕毒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文献综述 |
1.1 家蚕的研究与开发 |
1.1.1 蚕丝的应用现状 |
1.1.2 蚕蛹的应用现状 |
1.1.3 蚕沙的应用现状 |
1.2 家蚕白僵病 |
1.2.1 发病特征 |
1.2.2 发病规律 |
1.2.3 防治措施 |
1.3 白僵菌在生防领域的应用 |
1.3.1 防治农业害虫 |
1.3.2 防治林业害虫 |
1.3.3 防治卫生害虫 |
1.4 分子标记技术在白僵菌研究中的应用 |
2 引言 |
3 中国马尾松毛虫球孢白僵菌聚类分析 |
3.1 实验材料 |
3.1.1 供试菌株及其来源 |
3.1.2 培养基的制备 |
3.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1.4 主要药品与试剂的配制 |
3.2 实验方法 |
3.2.1 菌种的采集与分离 |
3.2.2 菌种的鉴定 |
3.2.3 菌丝体的制备 |
3.2.4 DNA 的提取与纯化 |
3.2.5 DNA 浓度和质量的检测 |
3.2.6 ISSR 扩增反应引物的筛选 |
3.2.7 ISSR-PCR 反应条件及程序 |
3.2.8 ISSR 扩增产物的检测 |
3.2.9 ISSR 电泳图谱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10 中国白僵菌松毛虫分离株的 UPGMA 聚类分析 |
4 基于 ISSR 的家蚕与松毛虫球孢白僵菌生测株的遗传谱系 |
4.1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4.1.1 供试菌株及其来源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UPGMA 聚类分析 |
4.2.2 主坐标分析 |
5 不同球孢白僵菌对家蚕的致病力测定 |
5.1 广西省松毛虫和家蚕白僵菌分离株对家蚕的致病力测定 I |
5.1.1 供试菌株与供试昆虫 |
5.1.2 实验方法 |
5.1.3 生测结果与分析 |
5.2 南方八省区松毛虫和家蚕白僵菌分离株对家蚕的致病力测定 |
5.2.1 供试菌株与供试昆虫 |
5.2.2 实验方法 |
5.2.3 生测结果与分析 |
5.3 广西省松毛虫和家蚕白僵菌分离株对家蚕的致病力测定 II |
5.3.1 供试菌株与供试昆虫 |
5.3.2 实验方法 |
5.3.3 生测结果与分析 |
5.4 三次生测结果综合分析 |
5.4.1 家蚕感染白僵菌症状 |
5.4.2 家蚕与松毛虫球孢白僵菌分离株对家蚕的致病力 |
6 讨论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福建省松毛虫危害的生态经济损失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标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标 |
1.2 林业有害生物及松毛虫危害的生态经济损失评估研究进展 |
1.2.1 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的经济损失评估研究进展 |
1.2.2 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的生态损失评估研究进展 |
1.2.3 松毛虫危害的生态经济损失评估研究进展 |
1.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2 松毛虫危害生态经济损失评估所依据的主要理论 |
2.1 森林灾害经济理论 |
2.1.1 森林灾害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
2.1.2 森林灾害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 |
2.2 森林健康理论 |
2.2.1 森林健康的涵义 |
2.2.2 森林健康的实质 |
2.3 森林生态资源的核算理论 |
2.4 林价及林地资产的价位理论 |
2.4.1 林价理论 |
2.4.2 林地资源价值理论 |
2.5 其他相关的理论 |
2.5.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2 森林多功能理论 |
2.5.3 森林环境资源的外部经济理论 |
3 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和危害性及福建省松毛虫发生的现状与成因 |
3.1 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 |
3.2 松毛虫的危害性 |
3.2.1 松毛虫对松林经济价值的危害 |
3.2.2 松毛虫对松林生态价值的危害 |
3.2.3 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
3.3 福建省松毛虫的发生现状 |
3.4 福建省松毛虫发生的成因 |
3.4.1 福建省松毛虫发生的自然因素 |
3.4.2 福建省松毛虫发生的人为因素 |
3.4.3 福建省松毛虫发生的技术因素 |
4 福建省松毛虫危害的生态经济损失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4.1 福建省松毛虫危害的生态经济损失内涵 |
4.1.1 经济损失 |
4.1.2 生态损失 |
4.2 福建省松毛虫危害的生态经济损失评估思路和步骤 |
4.2.1 损失评估的思路 |
4.2.2 损失评估的步骤 |
4.3 福建省松毛虫危害的生态经济损失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1 损失评估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 |
4.3.2 损失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4.4 福建省松毛虫危害的生态经济损失评估模型 |
4.4.1 经济损失评估模型 |
4.4.2 生态损失评估模型 |
4.5 小结 |
5 福建省松毛虫危害的生态经济损失实证研究 |
5.1 指标数据的来源 |
5.2 损失评估的方法 |
5.3 损失评估指标计量 |
5.3.1 经济损失计量 |
5.3.2 生态损失计量 |
5.4 损失计量结果及分析 |
6 福建省松毛虫危害的防治对策 |
6.1 建立和完善福建省松毛虫危害的控制机制 |
6.1.1 松毛虫危害的控制机制简介 |
6.1.2 建立健全松毛虫危害的控制机制 |
6.2 加强福建省松毛虫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
6.2.1 松毛虫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现状 |
6.2.2 完善松毛虫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体系 |
6.3 强化福建省松毛虫危害防治的投入措施 |
6.3.1 明确松毛虫危害防治的投入主体 |
6.3.2 建立和完善福建省松毛虫危害防治的投入政策 |
6.4 进一步完善福建省松毛虫危害的防治技术 |
6.4.1 强化预防技术措施 |
6.4.2 完善和综合利用各种治理技术 |
7 研究成果及尚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尚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安徽西南部家蚕白僵病病源及传播途径追踪(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株 |
1.2 菌丝体制备 |
1.3 DNA提取与ISSR引物筛选 |
1.4 ISSR-PCR反应条件及程序 |
1.5 数据分析 |
1.6 毒力生物测定 |
2 结果 |
2.1 ISSR扩增产物的多态性 |
2.2 UPGMA聚类分析 |
2.3 主坐标分析 |
2.4 对家蚕的毒力测定 |
3 讨论 |
4 结论 |
(7)皖南与皖西南蚕区球孢白僵菌种群遗传结构的ISSR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研究方法 |
1.2.1 菌丝体制备 |
1.2.2 DNA提取与ISSR引物筛选 |
1.2.3 ISSR-PCR反应条件及程序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ISSR扩增产物的多态性 |
2.2 聚类分析 |
2.3 两个白僵菌种群的遗传距离 |
2.4 两个白僵菌种群的基因流和遗传分化 |
2.5 两个白僵菌种群中家蚕分离株亚种群内的遗传距离 |
2.6 两个白僵菌种群中家蚕分离株亚种群内的基因流和遗传分化 |
3 讨 论 |
(8)真菌杀虫剂的应用现状及其产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微生物杀虫剂的研究现状 |
1.1 微生物杀虫剂的历史与种类 |
1.1.1 微生物杀虫剂的历史 |
1.1.2 微生物杀虫剂的种类 |
1.2 微生物杀虫剂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
1.2.1 病毒杀虫剂的应用 |
1.2.2 细菌杀虫剂的应用 |
1.2.3 真菌杀虫剂的应用 |
1.2.4 原生动物微孢子虫杀虫剂 |
1.2.5 线虫杀虫剂 |
1.3 微生物杀虫剂的产业化状况 |
1.4 微生物杀虫剂的发展前景 |
2 真菌杀虫剂的历史及常见类群 |
2.1 真菌杀虫剂的历史 |
2.1.1 真菌杀虫剂的发展史 |
2.1.2 真菌杀虫剂的生产史 |
2.1.3 真菌杀虫剂的应用史及存在的问题 |
2.2 真菌杀虫剂的常见类群 |
2.2.1 雕蚀菌属 |
2.2.2 虫霉属 |
2.2.3 白僵菌属 |
2.2.4 金龟子绿僵菌 |
2.2.5 汤普森被毛孢 |
2.2.6 拟青霉属 |
2.2.7 蜡蚧轮枝孢 |
2.2.8 座壳孢属 |
2.2.9 莱氏野村菌 |
2.3 真菌杀虫剂研究的现状 |
2.3.1 真菌杀虫剂的基础研究 |
2.3.2 真菌杀虫剂的应用研究 |
3 真菌杀虫剂的应用 |
3.1 应用方式 |
3.1.1 自然流行病利用 |
3.1.2 接种式放菌 |
3.1.3 引种定殖 |
3.1.4 淹没式放菌 |
3.2 应用情况 |
3.2.1 白僵菌杀虫剂的应用 |
3.2.2 绿僵菌杀虫剂的应用 |
3.2.3 其他真菌杀虫剂的应用 |
3.3 存在问题 |
3.4 对策与建议 |
3.4.1 加强真菌杀虫剂分子基础研究 |
3.4.2 真菌杀虫剂的毒素 |
3.5 前景与展望 |
4 真菌杀虫剂的产业化 |
4.1 真菌杀虫剂生产与工艺 |
4.1.1 真菌杀虫剂的生产 |
4.1.2 真菌杀虫剂产业化的工艺 |
4.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2 国外真菌杀虫剂产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3 国内真菌杀虫剂产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 对策与办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白僵菌GIM3.428的优化培养及室内对桔小实蝇的毒力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引言 |
1 虫生真菌的应用策略 |
1.1 球孢白僵菌的生物学基础 |
1.2 对球孢白僵菌的侵染机制的研究 |
1.3 各种营养条件对白僵菌的影响 |
1.4 环境条件对白僵菌的影响 |
1.5 白僵菌目前的应用与展望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拟解决的问题 |
二 营养及环境条件对白僵菌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供试培养基 |
1.3 孢悬液的配制 |
1.4 孢子萌发率的测定 |
1.5 营养生长速率的测定 |
1.6 产孢量的测定 |
1.7 胞外蛋白酶的测定 |
1.8 营养条件对白僵菌的影响 |
2 结果和分析 |
2.1 不同碳源对GIM3.428 菌株生长及胞外蛋白酶的影响 |
2.2 氮源对白僵菌的影响 |
2.3 正交法优化营养条件的设计 |
3 讨论 |
三 环境因素对白僵菌生长水平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供试培养基 |
1.3 温度对白僵菌生长水平的影响 |
1.4 紫外线射线照射对白僵菌生长水平的影响 |
1.5 温度,紫外线射线照射对白僵菌生长水平的影响 |
2 结果和分析 |
2.1 温度对白僵菌GIM3.428 生长的影响 |
2.2 紫外线射线对白僵菌生长的影响 |
2.3 不同温度和紫外线处理组对白僵菌GIM3.428 生长的影响 |
2.4 讨论 |
四 白僵菌GIM3.428 致病能力的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供试昆虫 |
1.3 孢悬液的配制 |
2 试验方法 |
2.1 温度对球孢白僵菌致病力影响的测定 |
2.2 湿度对球孢白僵菌致病力影响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温度对白僵菌致病能力的影响 |
3.2 湿度对白僵菌致病能力的影响 |
3.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生产白僵菌 防治松毛虫(论文参考文献)
- [1]利用酚氧化酶抑制因子提高球孢白僵菌毒力的研究[D]. 刘展翅.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2]我国利用真菌防治害虫的历史、进展及现状[J]. 李增智.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5(05)
- [3]中国球孢白僵菌马尾松毛虫分离株遗传结构及对家蚕毒力的研究[D]. 黄翠. 安徽农业大学, 2013(05)
- [4]昆虫病原真菌的应用研究进展[J]. 钟少雄,陈玉柳. 福建农业科技, 2012(01)
- [5]福建省松毛虫危害的生态经济损失评估研究[D]. 林源昌. 福建农林大学, 2011(07)
- [6]安徽西南部家蚕白僵病病源及传播途径追踪[J]. 李佳丽,栾丰刚,李增智. 中国农业科学, 2011(01)
- [7]皖南与皖西南蚕区球孢白僵菌种群遗传结构的ISSR分析[J]. 李佳丽,蔡悦,栾丰刚,王滨,李增智. 应用生态学报, 2010(12)
- [8]真菌杀虫剂的应用现状及其产业化研究[D]. 姚震. 福建农林大学, 2010(05)
- [9]白僵菌GIM3.428的优化培养及室内对桔小实蝇的毒力测定[D]. 曾凡宇. 福建农林大学, 2009(08)
- [10]江西省白僵菌生产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J]. 侯佩华,吴宗仁. 江西林业科技, 199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