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五大走向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朱永新[1](2021)在《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文中指出21世纪以来,新教育实验坚持以执着坚守的理想主义、深入现场的田野意识、共同生活的合作态度和悲天悯人的公益情怀为价值准则,以教师成长为逻辑起点,以营造书香校园等"十大行动"和相关课程为路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标,进行了二十年的田野实践探索。新教育实验提出的教师专业成长"三专模式"使数以千计的普通教师成长为卓越教师,在国内率先开展的"营造书香校园""家校合作共育"等教育理念与行动实践,为建设书香社会、推动家校社政共育提供了强大助力。在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抗教育异化,回归教育本质以及大面积改善区域教育生态等方面,新教育实验也进行了颇有成效的探索。展望未来,我们将通过持续完善课程体系、开展未来学习中心试点、探索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力争把新教育实验建设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使新教育共同体成为扎根中国大地的新教育学派。
苗国伟[2](2021)在《监狱的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以山西省P监狱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匡曼玉[3](2021)在《中美教师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李梦雅[4](2021)在《“就业导向”还是“升学导向”:中职学校发展困境的案例研究》文中指出中等职业教育一直坚持“就业导向”的办学方向,从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出发,为社会提供了大量技能型人才,对推动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产业的转型升级带动劳动力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中等职业教育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在“职教高考”、高职扩招等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家长和学生的升学热情被点燃,为了生存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中等职业学校开始以“升学”为导向进行人才的培养。本文将Y职中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它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理清发展脉络,它的发展随着国家政策的演变不断进行动态调整,因此,结合相关政策把它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分析研究,然后以“职教高考”为切入点,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分析“职教高考”对Y职中的影响,主要包括对人才培养模式、教师、教学、学生的影响。结合Y职中的发展现状,研究Y职中在“就业导向”与“升学导向”博弈下课程设置与课时、专业以及录取方式、教师与学校、“职教特色”与“升学率”之间的发展困境,最后,为破解当前的发展困境,建议Y职中采取以下策略:一是坚持“职教特色”,重视可持续发展;二是正确释放“职教高考”信息,积极提高学生职业规划能力;三是深化合作办学,构建“横纵联合”的职教发展立交桥;四是实施考核评价改革,提高教师能力。
周言艳[5](2021)在《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教育全球化趋势已经无法逆转,各国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日渐频繁。但与此同时,各国在教育领域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科技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掌握先进思想和技术的高素质人才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使得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继而转变为全球性的人才竞争。在人力资本理论和软实力理论的影响下,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教育全球化趋势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世界各国把教育看作是促进经济发展、增强自身软实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的关键阵地。因此,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中俄两国都十分重视教育水平的提升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中俄两国互为最大友好邻邦,且都拥有较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加强两国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是双方提高各自教育水平,增强自身经济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直面教育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此外,人文交流作为我国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双边和多边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教育是人文交流的重点领域。发展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对提升两国人文交流水平和推动两国双边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俄两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紧密,形式和内容越来越丰富,合作程度也不断加深,逐渐实现机制化和多层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因此,对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问题的研究具有明显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本论文主要围绕苏联解体以来的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问题展开研究,以中苏教育交流与合作作为论文的逻辑起点,以梳理和评价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成效为关键环节,落脚于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前景,以期对我国在全面了解掌握中俄教育与合作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制定新时代对俄教育政策有一定的咨政作用。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主要论述了本文的选题意义、与论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以及论文的思路与结构。第一章:中俄(苏)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历史回顾。本章主要对从新中国建立到苏联解体的中苏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历史进行回顾,阐述并归纳这一阶段不同时期两国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背景、主要成就和特点、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这一时期,中俄(苏)两国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受两国关系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当两国关系处于“蜜月”期时,双方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十分密切;当两国关系不断恶化时,双方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则逐渐走向低谷;当两国断绝来往时,双方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则处于停滞状态;而当两国关系逐渐恢复正常之后,双方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也逐渐恢复正常并发展起来。第二章: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成就。本章主要对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法律基础进行梳理,对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成果进行整理与评价。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随着中俄两国关系的不断深化,两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呈现出快速发展之势,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这一阶段,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程度逐渐加深,交流与合作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内容也越来越丰富,逐渐形成了交流与合作的机制化。第三章: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问题。本章分别对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中存在的部分交流活动及合作机制成效不佳、留学生培养质量有待提高、语言障碍以及俄罗斯对我国学生的留学吸引力不足这四个问题进行了探究,并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第四章: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前景。本章首先分析了两国国家关系和教育合作基础、两国的教育战略以及国际环境(全球化和中俄美三边关系的变化)对两国未来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的促进作用,然后阐述了两国的教育政策和新冠疫情对双方目前及未来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可能造成的影响,最后对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系统总结,在归纳中俄各时期教育交流与合作内容、分析未来两国教育交流与合作走向的基础上,指出中俄未来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邓双[6](2021)在《民办高校本科生学习性投入对学习收获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国家,民办(私立)教育都是一个国家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自改革开放后,我国民办教育在增加教育机会、实现教育公平和促进教育多样化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当前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还不足,民办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大学生学业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和呈现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而大学生的学习性投入影响着其学业发展水平,因此追根溯源民办高校迫切需要提升学生学习性投入水平。因此,研究民办高校本科生学习性投入的特点和现状,探讨学习性投入对学习收获的影响机制,对于提升民办高校本科生学习收获和改善民办高校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梳理已有文献,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之上,引入学习性投入概念,主要选取四川省G学院、C学院、Y学院以及J学院这四所民办高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从学习性投入的五个指标对四川省民办高校本科生学习性投入与学习收获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四川省四所民办高校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掌握大量一手数据和资料,以此为实证研究打好基础。利用SPSS 22.0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分析民办高校本科生学习性投入以及学习收获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性、本科生学习性投入以及学习收获的现状、学习性投入对学习收获的影响。结合访谈内容,依托学习性投入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民办高校本科生的学业挑战度与学习收获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学业挑战度处于中等水平,学生的阅读量、写作量偏低;主动合作学习水平居于中等水平,学习的主动性与合作性较差;生师互动居于中等水平,师生之间的互动内容局限且稍显被动;教育经验丰富度居于中等水平,学术讲座参与度不高,海外学习参与度低;校园环境支持度居于中等水平,本科生人际关系支持较为一般,学校硬件设施能满足学生需求;学习收获居于中等水平,本科生各方面需有进一步的提升;民办高校本科生的学习性投入及其各维度正向影响学生的学习收获。基于以上的研究结论,从民办高校本科生学习性投入的五个维度,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性投入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建议:适当提升民办高校本科生学业挑战度,实现合理“增负”;加强主动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合作性和主动性;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构建和谐、健康、良好的师生关系;便利课外活动的参与,促进学生教育经验更加丰富;优化校园硬件与软件支持,提升学生学习的方便性与满意度。
曹卫东,李崟,徐雁冰,黄道峻,刘青,姚守齐,何明,王欢,米银俊,王毅,朱传耿,郑永奎,兰景力,申富平[7](2021)在《“建党百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笔谈》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为系统总结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的经验与规律,本刊组织全国14所高等体育院校的专家以笔谈的形式,专题研讨"建党百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北京体育大学曹卫东提出,应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体育的4个重要作用,即"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发挥体育的多样功能和前置性作用,助力体育强国建设。上海体育学院李崟提出,人民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百年体育思想的价值追求与实践归旨:从价值主体看,中国共产党百年体育思想深刻体现了"体育发展为了人民"的根本导向;从实践主体看,中国共产党百年体育思想深刻体现了"体育发展依靠人民"的动力之源;从共享主体看,中国共产党百年体育思想深刻体现了"体育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归宿。武汉体育学院徐雁冰提出,中国共产党红色体育精神主要表现为服务需求的大局精神、体育为民的健民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兼容并蓄的包容精神和拼搏不止的奋斗精神,并从强种救国、强体认同和健康自信3个阶段对红色体育精神的历史赓续进行阐述。西安体育学院黄道峻提出,延安时期红色体育思想有其独特的形成基础和发展演进过程,在其指导下陕甘宁边区的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不仅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新中国体育事业开局起步积累了宝贵经验。成都体育学院刘青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道路的基本经验包括:坚持党对体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人民满意的体育事业;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推动体育各领域协调发展;坚持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坚持对外开放走向世界,与时俱进推动体育改革创新。沈阳体育学院姚守齐认为,红色体育丰富了红色精神的内涵,壮大了红色文化,其对助力体育人力资源的开发、培育和成长,助益"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与完善,助推体育强国建设的全方位发展,促进体育文化实力的增长等具有重要启示。首都体育学院何明提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通过发展体育事业尤其是奥林匹克运动,与世界人民在交流中消除隔阂和误解,在互鉴中携手前行,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天津体育学院王欢认为,天津体育事业的百年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体育强国的梦想,应在体育强国与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实践中探索有特色、有成效的群众体育发展模式。广州体育学院米银俊提出,作为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容国团及其"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站起来"的生动诠释和精神标志,至今仍具鲜活的时代价值,需要永续传承和不断升华。山东体育学院王毅提出,党的历任领导人都高度重视体育事业发展,从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与实际问题出发,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思想体系,成为实现体育强国梦的科学指导和行动指南。南京体育学院朱传耿提出,中国体育百年发展历经启蒙革新的"体育救国"阶段、改造创建的"体育兴国"阶段、改革创新的"体育报国"阶段、全面提升的"体育强国"阶段,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以人民为中心、为国家中心任务服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之路等是中国体育百年发展经验的重要启示。吉林体育学院郑永奎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的根本特征为:坚持党的领导,注重体育价值的体现;坚持宗旨意识,注重体育功能的实现;坚持制度优势,注重体育强国的建设;拓展开放视野,注重全新格局的打造;坚持奥运精神,注重体育灵魂的彰显。哈尔滨体育学院兰景力提出,应准确把握党的百年体育思想的科学内涵和新时代高等体育院校的发展定位,加快推进新时代高等体育院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办学模式、内部治理体系的转型。河北体育学院申富平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期间体育工作的理念与实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其改革举措体现了战略眼光与务实思维,为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和体育强国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指引。
张丹[8](2021)在《马克思主义人本观视域下大学生性格优势对延安精神传承的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全国各地掀起了学习延安精神的浪潮,特别是在建党10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开展的党史教育,要求把弘扬延安精神有机融入党史教育中去,充分利用红色文化丰富党史学习。但是现在的大学生中对于传统文化、传统精神的学习比较缺乏,学习中忽视了延安精神的巨大引领作用,也没有在延安精神传承与实践中引入性格优势的概念,无法通过心理学的相关概念对延安精神的传承与实践进行分析研究。这篇文章在马克思主义人本观、性格优势和延安精神等理论的指导下,以提升大学生对于延安精神的传承和实践为目的,对大学生延安精神思想传承、大学生性格优势24因素、大学生延安精神现实表现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在前人对性格优势对延安精神传承的效应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性格优势在延安精神的传承中的积极作用,以便为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延安精神更好的传承提供切实可行的思路。本研究实证资料来源于中共陕西省教育工委“2019年陕西高校大学生核心素养与心理育人大数据调研分析”数据库。以大学生作为延安精神的传承者和实践者,实证分析了大学生对延安精神的“思想传承与实践表达”及其“性格优势在传承与实践中的作用”等相关数据。采用SPSS23.0对调查数据资料做大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及AMOS13.0对调研大数据做结构方程拟合建模分析,经过上述实证分析和检验,得出了以下结论及建议:(1)延安精神的思想传承与实践表现存在着性别、所属院校的群组差异;(2)性格优势对延安精神的思想传承具有显着正效应;(3)性格优势对延安精神的实践表现具有显着正效应;(4)性格优势在延安精神的思想传承和实践表现中具有显着的中介效应;(5)建议:将延安精神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全过程、在素质教育中融入延安精神教学、培养积极的心理优势,树立正确价值观。虽然本研究对性格优势对延安精神的传承与实践进行了探索,但是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希望在以后的研究深入学习中不断进行完善。
严婉婷[9](2021)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幸福效应:实践创新路径研究 ——以陕西大学生实证分析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用其一生践行着为人类幸福而奋斗的誓言,并指出:“只有自由自觉的劳动才是人类获得幸福的唯一源泉。”马克思认为人类追求幸福应当以需求为动力、以实践为前提、以劳动为途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赋予了更为深刻、广泛的内涵,习近平提出:“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青年学生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将个体幸福的实现深深植根于其实践中。大学作为培育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大学教育必须全面把握“实践”的深刻内涵。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基础,研究以实践创新为外驱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驱动大学生幸福发展的路径,为高校教育工作提供了理论借鉴与实践指导。本文主要运用“陕西高校大学生核心素养与心理健康大数据调查问卷”进行抽样调查,结合“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量表”、“大学生幸福发展量表”、“大学生实践创新量表”,采用美国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21.0及结构方程建模软件AMOS18.0做大数据实证分析,探究实践创新如何激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驱动大学生幸福发展,得出结论如下:(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幸福发展产生积极的驱动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着规范公民行为、社会准则、国家发展的作用,引导大学生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驱动其幸福发展。(2)大学生实践创新蕴含着核心价值观驱动幸福发展的三大途径。劳动意识、技术应用与问题解决,分别对应实践主体、实践手段与实践客体,为实践创新驱动幸福发展创造了条件。(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驱动幸福发展中实践创新彰显整体协调作用。以实践作为中介,有效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大学生的行为方式,促进个体幸福发展,整体协调两者关系。(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驱动个体幸福发展受到各群组差别性调节。根据以上结论,本文就加强实践创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驱动幸福发展提出教育策略:首先,坚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夯实实践创新素养。其次,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类型学校针对性实施实践创新教育。最后,培育大学生实践创新素养,提升幸福获得感。论文立足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及实践观,探究大学生幸福发展的实现途径,力求为培养出积极向上、蓬勃发展的大学生做出应有的贡献。
邓晶艳[10](2021)在《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定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位。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与新要求,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探索新思路、新路径与新方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以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以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当前,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面集成与广泛应用,人类逐步迈入大规模数据挖掘、运用与创新的“大数据时代”。在此时代背景下,如何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加强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之富有时代性、增强针对性、彰显实效性,是新时期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课题。作为当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大数据广域的信息资源、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以及全新的思维范式,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即时性、精准性、前瞻性与个性化等创新发展的新动力与新空间。将大数据思维、技术与方法全方位嵌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各环节与全过程,促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革新思维、优化供给、改进方法、重构范式,建构科学化、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向“精准思政”“智慧思政”转型升级,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其进一步提质增效、焕发新机的重要生长点与强劲推动力。阐释大数据内涵、价值、特征与功能,阐释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并且辨析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探讨两者的深度融合。基于此,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概念得以提出。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资源、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技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思维三个维度全面阐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内涵与外延,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论析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生成逻辑、发展动因、方法论基础与价值取向,可以明确大数据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契合点,理清大数据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理。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与新要求,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仍然面临一些困境、存在一些短板和弱环。运用文献资料法、大数据文本挖掘方法与访谈调研法审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总结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并作原因剖析,同时探讨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指出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以及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教育内容体系以及教育工作的主体转型,有利于为新时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创新提供现实依据。通过分析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技术优势以及可能性,进一步探讨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精准画像”“规律探寻”与“超前感知”三个应用呈现。以之为基础,基于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理念滞后、模式粗放、知行脱节、供需错位等难题,提出利用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由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由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由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由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四大发展转向并详细阐述四大发展转向的实现路径。基于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遵循学科规律、注重理论深化,还要坚持实践导向,致力推动大数据应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转化。由之,宏观上,探索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与存储、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应用与可视化、数据解释与反馈五大工作模块与应用流程;微观上,对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典型场域中的“数据画像”“精准资助”“失联告警”三个应用进行数据模型构建,从而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大数据提供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大数据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大数据还存在观念性、路径性与机制性瓶颈,同时,大数据是一柄双刃剑,对数据的不当应用会带来诸如“数据垄断”“数据滥用”“数据侵害”“数据冰冷”等一些可能的风险与挑战。高校尚须在思维理念、技术开发、政策支持、制度完善、机制建设、校园环境建设等方面对大数据应用作出回应与调试。不仅如此,在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高校要注重发挥教育工作者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始终坚持数字技术与人文精神、数据智能与教育智慧相结合。
二、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五大走向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五大走向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新教育实验的发展历程 |
(一)实验酝酿期(1986年—1999年) |
(二)实验初创期(1999年—2002年) |
(三)实验建构期(2002年—2013年) |
(四)实验深化期(2013年至今) |
三、新教育实验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 |
(一)新教育实验的使命 |
(二)新教育实验的愿景 |
1. 愿景一: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 |
2. 愿景二:成为扎根中国大地的新教育学派 |
(三)新教育实验的价值观 |
1. 执着坚守的理想主义 |
2. 深入现场的田野意识 |
3. 共同生活的合作态度 |
4. 悲天悯人的公益情怀 |
四、新教育实验的哲学、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 |
(一)新教育实验的哲学基础 |
(二)新教育实验的伦理学基础 |
(三)新教育实验的心理学基础 |
五、新教育实验的十大行动 |
(一)营造书香校园 |
(二)师生共写随笔 |
(三)聆听窗外声音 |
(四)培养卓越口才 |
(五)构筑理想课堂 |
(六)建设数码社区 |
(七)推进每月一事 |
(八)缔造完美教室 |
(九)研发卓越课程 |
1. 新生命教育课程 |
2. 新智识教育课程 |
3. 新德育课程 |
4. 新艺术教育课程 |
5. 特色教育课程 |
(十)家校合作共育 |
六、新教育实验的主要贡献、问题反思与未来发展 |
(一)新教育实验的主要贡献 |
1. 通过教师“三专”培养模式,使大批普通教师得以成长提升 |
2. 通过书香校园建设,使大批乡村学校、普通孩子获得优质发展 |
3. 通过家校社政共育,形成多元协同教育效应,使许多实验区教育生态得以改变 |
4. 通过加强理论研究,形成了一系列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
(二)新教育实验的问题反思 |
1. 关于大规模教育实验与质量控制的问题 |
2. 关于新教育实验系统推进与重点突破的问题 |
3. 关于新教育实验话语体系与学派建设的问题 |
4. 关于如何提高新教育实验年会水平与成效的问题 |
(三)新教育实验的未来发展 |
1. 继续加强新教育的理论体系建设,完善新教育课程体系 |
2. 继续加强贫困地区、边远地区的新教育实验区建设,发挥新教育在推进教育公平方面的作用 |
3. 继续深化新教育教师成长模式,开展教师培养体系再造探索 |
4. 继续研究未来学校的转型,开展未来学习中心试点 |
(4)“就业导向”还是“升学导向”:中职学校发展困境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1.1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发展面临挑战 |
1.1.2 以升学为导向的中职教育发展势头突出 |
1.1.3 两种导向下中职学校发展困境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4.3 已有研究述评 |
1.5 概念界定 |
1.5.1 “就业导向” |
1.5.2 “升学导向” |
1.5.3 中等职业学校 |
1.5.4 中等职业学校发展 |
1.5.5 发展困境 |
1.6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方法 |
1.6.3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1.7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7.1 .组织转型发展理论 |
1.7.2 三重螺旋理论 |
1.7.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 基于政策变迁的Y职中的发展历程 |
2.1 起步萌芽阶段(1982-1993) |
2.2 政府主导、联合办学阶段(1994-1999) |
2.3 曲折中发展阶段(2000-2011) |
2.4 托管转型阶段(2012-2021) |
3 “职教高考”对Y职中的影响 |
3.1 调查设计 |
3.1.1 调查问卷的实施与发放 |
3.1.2 学生、教师访谈的实施 |
3.2 .中职学生对“职教高考”的认识 |
3.2.1 中职学生获取“职教高考”信息的主要途径 |
3.2.2 .中职学生对“职教高考”的认知 |
3.3 “职教高考”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
3.3.1 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影响 |
3.3.2 对班级设置的影响 |
3.3.3 对学校质量监测的影响 |
3.4 “职教高考”对教师的影响 |
3.4.1 增加了教师的压力 |
3.4.2 提升教师职业成就感 |
3.5 “职教高考”对教学的影响 |
3.5.1 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 |
3.5.2 对考核评价的影响 |
3.6 “职教高考”对学生的影响 |
3.6.1 对学生主体参与动机的影响 |
3.6.2 对学生参与技能比赛动机的影响 |
3.6.3 对学生文化学习动机的影响 |
3.6.4 对学生人生态度的影响 |
3.7 “职教高考”影响下中职学校发展的隐忧 |
4 “就业导向”与“升学导向”的博弈 |
4.1 课程设置以及课时的博弈 |
4.2 专业以及录取方式的博弈 |
4.3 教师和学校的博弈 |
4.4 “职教特色”与“升学率”的博弈 |
5 中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建议 |
5.1 坚持“职教特色”,重视可持续发展 |
5.2 正确释放“职教高考”信息,积极提高学生职业规划能力 |
5.3 深化合作办学,构建“横纵联合”的职教发展立交桥 |
5.4 实施考核评价改革,提高教师能力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四、论文思路与结构 |
第一章 中俄(苏)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中苏“蜜月”时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
一、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背景 |
二、富有成效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
三、教育交流与合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二节 中苏关系恶化时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由萎缩走向停滞 |
一、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萎缩 |
二、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停滞 |
第三节 中俄(苏)关系趋缓时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回暖与恢复 |
一、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逐渐恢复 |
二、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正常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成就 |
第一节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法律基础 |
第二节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成果与评价 |
一、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 |
二、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程度逐渐加深 |
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机制化日趋完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问题 |
第一节 交流活动及合作机制成效不佳 |
第二节 留学生培养质量问题 |
一、留学生培养质量有待提高 |
二、影响留学生培养质量的原因 |
第三节 语言障碍问题 |
一、俄(汉)语水平欠佳 |
二、语言障碍产生的原因 |
第三节 俄罗斯对我国学生留学吸引力问题 |
一、俄罗斯对我国学生留学吸引力相对不足 |
二、俄罗斯对我国学生留学吸引力不足的原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前景 |
第一节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有利因素 |
一、两国国家关系及教育合作的顺利发展 |
二、两国教育战略的促进作用 |
三、国际环境的推动作用 |
第二节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不确定因素 |
一、两国教育政策的影响 |
二、新冠疫情对两国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影响 |
第三节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前景预测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相互承认学历、学位证书的协议》 |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在俄罗斯联邦学习汉语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习俄语的协议》 |
附录三 本科及以上教育中俄合作办学机构和办学项目名单 |
附录四 高等专科教育中俄合作办学机构和办学项目名单 |
(6)民办高校本科生学习性投入对学习收获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1 研究缘起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问卷法 |
1.3.2 访谈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5 相关概念辨析与研究内容 |
1.5.1 相关概念辨析 |
1.5.2 研究思路 |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6.1 可能的创新点 |
1.6.2 不足之处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学习性投入的相关研究 |
2.1.2 民办高校本科生学习性投入的相关研究 |
2.1.3 学习收获的相关研究 |
2.1.4 研究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学习性投入理论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假设 |
3.2 研究工具 |
3.2.1 问卷的借鉴与编制 |
3.2.2 问卷预调研及修订 |
3.2.3 问卷计分方式 |
3.2.4 访谈提纲的设计 |
3.3 研究对象 |
3.3.1 四川省民办高校的发展基本概况 |
3.3.2 取样方法与取样分布 |
3.4 本章小结 |
4 民办高校本科生学习性投入与学习收获的实证分析 |
4.1 民办高校本科生学习性投入与学习收获的现状 |
4.1.1 学习性投入与学习收获的描述性分析 |
4.1.2 学习性投入与学习收获在人口统计学特征上的差异比较 |
4.2 民办高校本科生学习性投入与学习收获的关系 |
4.2.1 学习性投入各维度与学习收获的相关性关系 |
4.2.2 学习性投入各维度与学习收获的回归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调查结论与提升民办高校本科生学习性投入的策略 |
5.1 民办高校本科生学习性投入与学习收获的研究结论 |
5.1.1 学业挑战度处于中等水平,学生的阅读量、写作量偏低 |
5.1.2 主动合作学习水平居于中等水平,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合作性较差 |
5.1.3 生师互动居于中等水平,师生之间的互动内容局限且稍显被动 |
5.1.4 教育经验丰富度居于中等水平,学术讲座参与度不高,海外学习参与度低 |
5.1.5 校园环境支持度居于中等水平,本科生人际关系支持较为一般,学校硬件设施能满足学生需求 |
5.1.6 学习收获居于中等水平,本科生各方面均有一定的进步与发展 |
5.1.7 民办高校本科生的学习性投入正向影响其学习收获 |
5.2 提升民办高校本科生学习性投入的策略 |
5.2.1 适当提升民办高校本科生学业挑战度,实现合理“增负” |
5.2.2 加强主动合作学习,促进学生提高学习的合作性和主动性 |
5.2.3 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构建和谐、健康、良好的师生关系 |
5.2.4 便利课外活动的参与,促进学生教育经验更加丰富 |
5.2.5 优化校园硬件与软件支持,提升学生学习的方便性与满意度 |
5.3 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民办高校本科生学习性投入与学习收获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7)“建党百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笔谈(论文提纲范文)
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四个重要”的论述 |
1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 |
2体育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
2.1体育事关人民的美好生活 |
2.2体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
3体育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
3.1体育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体育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3.2体育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
3.3体育具有显着的生态功能,有利于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 |
4体育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 |
4.1体育可弘扬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 |
4.2体育是展示良好国家形象的重要平台 |
人民主体性:中国共产党百年体育思想的价值追求与实践归旨 |
1中国共产党百年体育思想的发展脉络 |
2人民主体性:中国共产党百年体育思想的价值追求 |
2.1从价值主体看,中国共产党百年体育思想深刻体现了“体育发展为了人民”的根本导向 |
2.2从实践主体看,中国共产党百年体育思想深刻体现了“体育发展依靠人民”的动力之源 |
2.3从共享主体看,中国共产党百年体育思想深刻体现了“体育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归宿 |
3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性体育思想的实践路径 |
3.1坚持党对体育事业的全面领导 |
3.2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道路 |
中国共产党红色体育精神的理论意涵与历史赓续 |
1中国共产党红色体育精神的理论意涵 |
1.1红色体育精神的基本内涵 |
1.2红色体育精神的文化来源 |
1.3红色体育精神的哲学智慧 |
2中国共产党红色体育精神的历史赓续 |
2.1红色体育精神的萌发(1921—1949年):强种救国 |
2.2红色体育精神的发展(1950—2008年):强体认同 |
2.3红色体育精神的升华(2009年至今):健康自信 |
3结束语 |
延安时期红色体育思想的演进、实践与时代价值 |
1延安时期红色体育思想的形成基础和发展演进 |
1.1延安时期红色体育思想的形成基础 |
1.2延安时期红色体育思想的发展成熟 |
2延安时期红色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
2.1体育组织的建立健全 |
2.2军事体育的普及提高 |
2.3学校体育的丰富多彩 |
2.4群众体育的广泛开展 |
3延安时期红色体育的精神实质及其时代价值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道路的形成发展与基本经验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道路的形成与发展 |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道路的开创与探索 |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道路的发展与成熟 |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道路的新发展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道路的基本经验 |
2.1坚持党对体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
2.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人民满意的体育事业 |
2.3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推动体育各领域协调发展 |
2.4坚持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 |
2.5坚持对外开放走向世界,与时俱进推动体育改革创新 |
3结束语 |
历史、特征、启示:中国共产党红色体育研究 |
1红色体育的概念、历史分期与基本特征 |
1.1概念 |
1.2历史分期 |
1.3基本特征 |
1.3.1直面军事需求的实用性 |
1.3.2放眼未来的人民性 |
1.3.3务实与创新融为一体的科学性 |
2红色体育的重要作用 |
2.1丰富了红色精神的内涵 |
2.2壮大了红色文化 |
3红色体育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的重要启示 |
3.1助力体育人力资源的开发、培育和成长 |
3.3助推体育强国建设的全方位发展 |
3.4促进体育文化实力的增长 |
4结束语 |
坚守百年初心汲取奋进力量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
1以体育促进思想觉醒,实现民族独立与救国图强 |
2曲折发展中的中国体育,艰难探索奥运之路 |
3中国体育深化发展,与奥林匹克运动交融 |
4汇聚五环旗下,共筑同一个梦想 |
5筑牢人文基石,实现可持续发展 |
天津体育事业的百年实践探索与启示 |
1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体育强国的梦想 |
2在体育强国实践中探索有特色、有成效的群众体育发展模式 |
3体育强国与健康中国共同构成未来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国家战略 |
4结束语 |
“人生能有几回搏”:中华民族“站起来”的时代强音 |
1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中华民族“站起来”的生动诠释 |
1.1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的诞生是中国体育事业走上世界舞台的光辉一页 |
1.2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的励志誓言成为激励中国人在各行各业艰苦奋斗的时代音符 |
2“人生能有几回搏”:中华民族“站起来”的精神标志 |
2.1“人生能有几回搏”展现出中华民族刚健自强的坚韧品格 |
2.2“人生能有几回搏”秉承了中国革命精神的特质禀赋 |
建党百年党的历任领导人体育观整体考览 |
1党的历任领导人体育观的思想主线 |
1.1毛泽东将体育作为“关系着国家民族的盛衰和兴亡”[68]的国之大事,奠定了中国体育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方针 |
1.2邓小平将体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 |
1.3江泽民将全民健身作为体现人民福祉的重要标志,推动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制定和实施 |
1.4胡锦涛将中国体育精神作为推动“事业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74],倡导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体育事业 |
1.5习近平将体育强国梦作为中国梦的重要组成,融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谋划实现 |
2党的历任领导人体育观的实践主题 |
2.1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
2.2提高竞技水平,为祖国争光 |
2.3加强学校体育,提高学生素质 |
3党的历任领导人体育观的价值解析 |
3.1坚持党对体育工作的坚强领导,永葆体育强国的政治本色 |
3.2坚持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体育工作的根本宗旨 |
3.3坚持走适合国情的体育发展道路,不断完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 |
3.4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把改革创新作为体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
中国体育百年发展特征及启示 |
1中国体育百年发展历程及其特征 |
1.1“体育救国”阶段(1921—1949年):启蒙革新 |
1.2“体育兴国”阶段(1949—1978年):改造创建 |
1.3“体育报国”阶段(1978—2012年):改革创新 |
1.4“体育强国”阶段(2012年至今):全面提升 |
2中国体育百年发展经验启示 |
2.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2.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2.3坚持为国家中心任务服务 |
2.4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之路 |
党旗引领奋力前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探究 |
1坚持党的领导,奋力前行,注重体育价值的体现 |
2坚持宗旨意识,布局谋篇,注重体育功能的实现 |
3坚持制度优势,立足国情,注重体育强国的建设 |
4拓展开放视野,高瞻远瞩,注重全新格局的打造 |
5坚持奥运精神,培植文化,注重体育灵魂的彰显 |
传承弘扬党的百年体育思想助力新时代高等体育院校高质量发展 |
1准确把握党的百年体育思想的科学内涵 |
2准确把握新时代高等体育院校的发展定位 |
2.1办学模式定位 |
2.2服务面向定位 |
2.3办学特色定位 |
2.4办学水平定位 |
3加快推进新时代高等体育院校转型发展 |
3.1教育教学理念转型 |
3.2办学模式转型 |
3.3内部治理体系转型 |
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期间体育工作的理念与实践 |
1增进健康与丰富精神:“县运会”的举办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体育工作理念的人民性 |
2重视人才与协调发展:从对留村体校的关心看习近平总书记体育工作的战略高度 |
3结束语 |
(8)马克思主义人本观视域下大学生性格优势对延安精神传承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马克思主义人本观在延安精神传承中的研究 |
1.2.2 延安精神相关研究 |
1.2.3 性格优势及大学生性格优势相关研究 |
1.2.4 前人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马克思主义人本观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本观 |
2.1.2 列宁的人本观 |
2.1.3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本观 |
2.2 延安精神 |
2.2.1 延安精神的内涵 |
2.2.2 延安精神的价值 |
2.3 积极心理学 |
2.4 性格优势 |
2.4.1 性格优势的提出 |
2.4.2 性格优势的特征 |
2.5 中介效应 |
第三章 对象和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资料来源 |
3.1.2 随机抽样 |
3.2 研究工具 |
3.2.1 调查工具 |
3.2.2 分析工具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文献综述法 |
3.3.2 理论分析法 |
3.3.3 问卷调查法 |
3.4 假设检验 |
3.4.1 理论假设 |
3.4.2 实证检验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延安精神传承与实践及性格优势调查信效度检验 |
4.1.1 延安精神传承与实践及性格优势问卷信度检验 |
4.1.2 调查资料真实性分析的效度检验 |
4.2 本研究人口学与社会学统计资料分析 |
4.2.1 调查大学生总样N28694 及所在学校频数率 |
4.2.2 调查大学生总样N28694 性别分布频数率 |
4.2.3 大学生抽样、学校分布、性别及年龄频数率 |
4.3 男女生延安精神传承与实践及性格优势均值比较分析 |
4.3.1 男女生延安精神传承四大优良传统均值比较 |
4.3.2 男女生延安精神实践4 大现实表现均值比较 |
4.4 延安精神传承与实践及性格优势因素相关分析 |
4.4.1 延安精神传承四大优良传统相关系数 |
4.4.2 延安精神实践四大现实表现相关系数 |
4.4.3 大学生人格美德六大性格优势相关系 |
4.5 大学生性格优势预测延安精神传承与实践的人格因素预测 |
4.5.1 大学生性格优势预测延安精神传承指数回归分析 |
4.5.2 大学生格优势预测延安精神实践综合指数回归分析 |
4.5.3 大学生延安精神传承指数预测实践指数的回归分析 |
4.5.4 大学生性格优势预测延安精神传承与实践指数的回归分析 |
4.6 性别*组别对性格优势预测延安精神传承与实践的调节交互效应 |
4.6.1 性别*学校对性格优势预测延安精神传承与实践的方差分析 |
4.6.2 性别2*7 成长对性格优势预测延安精神传承和实践的方差分析 |
4.7 拟合“延安精神传承—性格优势—延安精神实践”结构方程模型 |
4.7.1 “延安精神传承—性格优势—延安精神实践”各因素中介模型 |
4.7.2 “延安精神传承—性格优势—延安精神实践”部分中介模型 |
4.7.3 “延安精神传承—性格优势—延安精神实践”完全中介模型 |
4.7.4 “延安精神传承—性格优势—延安精神实践”中介前引效应模型 |
4.7.5 “延安精神传承—性格优势—延安精神表现”后导中介效应模型 |
第五章 讨论与建议 |
5.1 大学生传承与实践延安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群组差异 |
5.2 大学生性格优势在延安精神的思想传承中具有积极激励效应 |
5.3 大学生性格优势在延安精神的实践表达中具有积极驱动效应 |
5.4 大学生性格优势在延安精神传承与实践中具有中介传导效应 |
5.5 大学生传承与实践延安精神以激励全面发展工作教育和建议 |
5.5.1 将延安精神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全过程 |
5.5.2 在素质教育中融入延安精神教学 |
5.5.3 培养积极的心理优势,树立正确价值观 |
第六章 结论、不足和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幸福效应:实践创新路径研究 ——以陕西大学生实证分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
1.3.1 关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和实践观的研究成果述评 |
1.3.2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成果述评 |
1.3.3 关于塞利格曼幸福理论的研究成果述评 |
1.3.4 关于核心素养中“实践创新”的研究成果述评 |
1.3.5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幸福发展、实践创新关系的研究成果述评 |
1.3.6 前人相关研究述评与本研究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课题来源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和实践观的相关理论 |
2.1.1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
2.1.2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
2.1.3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实践观 |
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论述 |
2.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与外延 |
2.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构与功能 |
2.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途径 |
2.3 塞利格曼幸福理论 |
2.3.1 幸福要素 |
2.3.2 幸福功能 |
第三章 对象和方法 |
3.1 资料与对象 |
3.1.1 资料来源 |
3.1.2 研究对象 |
3.2 方法与工具 |
3.2.1 研究方法 |
3.2.2 实证工具 |
3.3 假设与检验 |
3.3.1 理论假设 |
3.3.2 实证检验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信度效度检验与基本资料分析 |
4.1.1 问卷信度检验 |
4.1.2 答卷效度检验 |
4.2 对象人口学与社会学资料分析 |
4.2.1 学校样本:总样调研高校频数 |
4.2.2 性别样本:总样调查男女生频数 |
4.2.3 研究样本:随机抽取5%样本N1697 |
4.2.4 学校分布:抽样大学生N1697 所在高校的分布频数 |
4.2.5 性别分布:抽样大学生N1697 男女性别分布频数 |
4.2.6 年龄分布:抽样大学生N1697 年龄均值与分布频数 |
4.3 多元线性分析与预测模型 |
4.3.1 男女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均值比较T-Test |
4.3.2 男女生实践创新三大指标均值比较T-Test |
4.3.3 男女生幸福效应五大要素均值比较T-Test |
4.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幸福发展、实践创新等之间两两相关分析 |
4.4.1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类指数相关系数 |
4.4.2 大学生实践创新三大指标相关系数 |
4.4.3 大学生幸福效应五大要素相关系数 |
4.5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预测实践创新及幸福效应回归分析 |
4.5.1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预测实践创新回归分析 |
4.5.2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预测幸福效应回归分析 |
4.5.3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预测实践创新与幸福效应的层次回归分析 |
4.6 性别*组别对核心价值观激励实践创新进而增加幸福的调节及交互效应 |
4.6.1 性别*学校分类对核心价值观激励实践创新而增加幸福的方差分析 |
4.6.2 性别*父母教养对核心价值观激励实践创新而增加幸福的方差分析 |
4.6.3 性别*内外控点对核心价值观激励实践创新而增加幸福的方差分析 |
4.6.4 性别*年龄对核心价值观激励实践创新而增加幸福的方差分析 |
4.7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实践创新进而增加幸福的结构方程模型 |
第五章 讨论与建议 |
5.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幸福发展产生积极的驱动作用 |
5.2 大学生实践创新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驱动幸福发展的三大途径 |
5.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驱动幸福发展中的实践创新彰显整体协调作用 |
5.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实践创新驱动幸福受到各群组差别性调节 |
5.5 建议:加强实践创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驱动幸福发展教育策略 |
5.5.1 坚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夯实实践创新素养 |
5.5.2 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类型学校针对性实施实践创新教育 |
5.5.3 培育大学生实践创新素养,提升幸福获得感 |
第六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10)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大数据让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大数据与教育交叉研究综述 |
三、研究评析 |
第三节 逻辑结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内容框架 |
第四节 重点、难点及预期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解读 |
一、大数据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 |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审视 |
一、感性对象性活动之数据生成逻辑 |
二、实践的社会历史性之数据发展动因 |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数据应用的方法论基础 |
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之数据应用的价值取向 |
第三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自组织系统阐释 |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复杂自组织系统特征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数据转化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数据转换 |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数据工作机制 |
第二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依据 |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现实困境 |
一、基于大数据文本挖掘方法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困境分析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者访谈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 |
一、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
二、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与原则 |
三、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体系 |
四、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转型 |
第三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技术优势 |
一、大数据关键技术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应用 |
二、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数据交互 |
三、教育管理平台载体的数据智能 |
四、教育管理实践数据的跨域应用 |
第四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可能性分析 |
一、基于数据技术的效率提升 |
二、基于证据的日常教育管理 |
三、基于数据评价的工作改进 |
第三章 基于大数据促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转向 |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应用呈现 |
一、精准画像:大数据精确反映学生行为状态 |
二、规律探寻:大数据有效呈现学生活动规律 |
三、超前感知:大数据准确研判学生活动趋向 |
第二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 |
一、线性思维 |
二、系统思维 |
三、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的全面性与准确性 |
第三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转变 |
一、普适教育 |
二、个性化培育 |
三、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转变的适应性与有效性 |
第四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转变 |
一、认知培育 |
二、实践养成 |
三、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转变的实效性与长效性 |
第五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转变 |
一、需求侧适应 |
二、供给侧发力 |
三、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转变的精准性与有效性 |
第四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 |
第一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
一、以人为本原则 |
二、守正创新原则 |
三、趋利避害原则 |
四、循序渐进原则 |
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资源库建设与运行 |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采集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预处理与存储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挖掘与建模分析 |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可视化与应用 |
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解释与反馈 |
第三节 利用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应用 |
一、数据画像 |
二、精准资助 |
三、异常告警 |
第五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条件保障 |
第一节 个体主观条件 |
一、培育大数据意识与大数据思维 |
二、掌握大数据知识与大数据技能 |
三、提升大数据伦理与管理理性 |
四、把握大数据应用的价值导向 |
第二节 技术条件保障 |
一、开发和搭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技术平台 |
二、培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核心技术团队 |
第三节 组织与制度保障 |
一、加强组织领导 |
二、推进教育政策实施与制度建设 |
三、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
第四节 文化环境保障 |
一、优化校园网络环境 |
二、培育校园数据文化 |
三、优化校园人文环境 |
结语:数据智能与教育智慧结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五大走向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J]. 朱永新.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11)
- [2]监狱的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以山西省P监狱为例[D]. 苗国伟.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3]中美教师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比较研究[D]. 匡曼玉.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就业导向”还是“升学导向”:中职学校发展困境的案例研究[D]. 李梦雅.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5]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问题研究[D]. 周言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6]民办高校本科生学习性投入对学习收获影响研究[D]. 邓双.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7]“建党百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笔谈[J]. 曹卫东,李崟,徐雁冰,黄道峻,刘青,姚守齐,何明,王欢,米银俊,王毅,朱传耿,郑永奎,兰景力,申富平.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21(06)
- [8]马克思主义人本观视域下大学生性格优势对延安精神传承的效应研究[D]. 张丹.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幸福效应:实践创新路径研究 ——以陕西大学生实证分析为例[D]. 严婉婷.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10]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 邓晶艳.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