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车用汽油诱导期自动分析仪(论文文献综述)
柏锁柱,姜石,曾旭东,陈庆坤,赵刚[1](2019)在《汽油在线调合系统在炼油厂的应用分析》文中提出汽油调合是汽油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使用在线调合软件配合高性能分析仪表实现汽油在线调合,能够极大提高调合准确性和经济效益,这也是当前国际上的普遍做法。在哈萨克斯坦PKOP炼油厂改造项目中,增加投用了Honeywell汽油在线调合系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姜石,柏锁柱,曾旭东,陈庆坤,赵刚[2](2019)在《汽油在线调合系统在PKOP炼厂的应用与实践》文中提出汽油调合是炼油厂汽油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成品汽油生产的关键环节。由于油品各指标并非全部呈线性关系变化,使得调合前的比例计算非常困难,所以汽油调合比例配比一直以来都是生产过程中的难点。使用在线调合软件配合高性能分析仪表实现汽油在线调合,能够极大提高调合准确性和经济效益,这也是当前国际上的普遍做法。在哈萨克斯坦PKOP炼油厂改造项目中,增加投用一套Honeywell汽油在线调合系统,收效非常明显。
李欢[3](2016)在《车用汽油质量分析及快速检测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现代产业和经济的发展进步,成品油市场也随之不断扩大。然而市场上的汽油质量好坏兼而有之,劣质油不单造成大量汽车出现质量问题,还加重了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的程度。在发展低碳环保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下,严格的环境法规和质量要求推动我国汽油产品标准不断提升,这就需要有更加科学准确的检测技术为保障,更新更完备的检测方法作为科学依据,从而逐步完善质量标准体系。本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研究,并从中获得了一些新认识:(1)对四川省车用汽油的质量情况进行了随机抽检,根据国家汽油标准和企业内控指标综合分析了710组油样数据,发现目前市场上普遍存在使用非常规抗爆剂调和汽油的现象,证实了国家汽油标准中并未对汽油添加剂做出限量规定,提出了研究非常规抗爆剂对汽油质量指标影响的必要性。(2)根据N-甲基苯胺、甲缩醛、甲醇和碳酸二甲酯的危害性和检出率,分析了它们给油品安全带来的风险程度。结果表明,现阶段四川省车用汽油质量情况并不理想,部分油品疑为化工调和油,且大多数油品中都含有甲缩醛、N-甲基苯胺和甲醇,这样的化工调和油存在较大的风险,必须采取措施防止此类油品流通于市场。(3)采用台架试验、物相定量分析、化学分析和物理性能测试等方法,对比分析了几种抗爆剂的作用效果以及对汽油各项理化指标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N-甲基苯胺等非常规抗爆剂虽然能有效提升汽油辛烷值,并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它们对油品的挥发性、腐蚀性、安定性能方面可能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应限制这些非常规抗爆剂的使用。(4)通过使用中红外汽油机分别进行样品和空白油样加标测试实验,计算出检测非常规抗爆剂的检出限,分析该仪器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并对该仪器测试的非常规抗爆剂含量进行线性拟合分析,验证了中红外汽油机可以较为准确、可靠地定量测试出汽油中的非常规抗爆剂。(5)采用多维气相色谱,通过观察向基础油中加入已知物质后多维气相色谱图谱的变化规律,以此判断分析汽油是否为化工调和油。实验结果表明,多维气相色谱法能区分出加入了化工废料的调和油与直炼油,所以可以通过油品在多维气相色谱图谱内的变化来判定油品中是否添加了化工废料,从而提高油品质量管理水平。(6)结合实验结果及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合理的快速检验顺序,为车用汽油的质量检验工作节约能源、节省资金提供有力的依据,为快速准确判断油品是否合格提供了新方法与新思路。
李跃[4](2016)在《绿色环保型芳基汽油燃烧稳定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车用汽油的清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汽油质量标准中硫、烯烃、芳烃、苯等含量及锰、铅等有机有灰类燃油稳定剂含量不断降低,汽油辛烷值难以维系。为提高内燃机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汽油内燃机的压缩比日益增加,需要匹配高辛烷值的汽油。受国内资源限制,我国难以通过异构化、烷基化等高辛烷值汽油调和组分来有效提高汽油辛烷值,使用燃油稳定剂仍然是企业提高辛烷值有效补充手段。燃油稳定剂一般含有金属、不饱和键、非烃元素,在使用中易引起汽油胶质、诱导期变化和PM的增加,从而引起一系列的消极影响,研发出清洁、高效的辛烷值促进剂成为油品升级的关键。以有机无灰类为主的燃油稳定剂具有可完全燃烧、不增加污染物的排放、对发动机的磨损较小等优势,是经济、环保、高效的燃油稳定剂。本实验选用对氨基苯乙醚和小分子一元醇为原料,将氨基上的氮进行烷基化反应,合成的产品作为燃油稳定主剂使用。通过试验和响应面法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211℃,醇胺比为2.2:1,空速为0.83h-1,此时得到最佳转化率为85.72%,选择性为94.38%。与传统苯胺类稳定剂相比,虽然只多了乙氧基和氨基烷基化结构,但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苯胺作为燃油稳定剂的使用性能,同时也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稳定主剂的溶解性、低温流动性、氧化安定性有限,直接加入汽油中对汽油的其它性质产生不利影响。通过一系列实验得出燃油稳定剂混合液的最佳配方为:主剂为N-烷基-4-氨基苯乙醚,添加量56%(wt);溶剂为二甲苯,添加量35%(wt);抗氧剂为BHT2%(wt);汽油清净分散剂为丁二酰亚胺,添加量5%(wt);调节凝点的为乙二醇,添加量2%(wt)。混合液加入汽油中,对汽油辛烷值及其他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当添加量低于2%(wt)时,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辛烷值的提高较快,平均每添加0.5%(wt)RON提高1.25个单位,当添加量为2%(wt)时,辛烷值提高5个单位。并且对汽油胶质、诱导期、馏程等参数均无明显影响。因此燃油稳定剂的研究对提高汽油辛烷值、清洁化生产意义重大。
孙久和[5](2015)在《汽油在线调和优化技术》文中提出汽油调和技术优化是指通过不同的优化手段,提高油品的质量指标。优化的目标是在满足成品油质量指标的前提下,尽量使得效益最大化、质量最优化。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炼油厂采用的是人工调和技术,油品调和工作是由调油员在对生产工艺流程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凭借个人长期积累的实践经验,人工制定调和方案,下达给现场操作人员,由现场操作人员完成调和。人工调和技术在控制产品质量等方面存在很多缺点,如质量过剩、产品一次调和率低等问题。人工调和过程虽然有很多缺点,但现在大多数炼油企业受资金、技术的制约还无法进行汽油在线调和技术的应用。本文通过对人工汽油调和过程控制、人工调和工艺、人工调和汽油模型建立、人工调和过程中计算机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总结经验并应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对人工汽油调和技术进行了不断优化。通过技术优化,降低了成品汽油的辛烷值和抗爆指数的过剩量,同时减少了添加剂的加入量,保证了汽油产品质量达到国Ⅳ汽油标准,增加了高附加值汽油产量,提高了企业效益。虽然,人工调和技术的优化可以提高产品效益,但产品的质量指标还会有过剩,这是其工艺生产过程无法解决的。为此,为追求更加优化的汽油调和技术,本文对汽油在线调和技术的工艺流程、原理、设备设施、技术优越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对汽油在线调和技术在国内相关企业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调研。同时,与油品在线调和技术的研究单位、设计单位,对大庆炼化公司现有调和设施、调和工艺等现状进行了分析。综合整体情况,可以得出,无论在调和工艺、调和技术、控制措施等方面,还是在优化调和、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劳动强度等方面,大庆炼化公司具有实施在线汽油调和技术的硬件条件和需求。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汽油调和技术的优化提供了经验,在同类炼油厂油品调和过程质量控制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苏伟[6](2015)在《汽油管道调合优化控制方法及半实物仿真实验平台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汽油调合是炼油厂生产汽油过程中的重要工序,在这个过程中,将各种组分油按照一定的比例和质量指标进行混合,调合成各种牌号的成品油,组分油的各项质量指标直接影响着成品油的质量。汽油调合过程是一种典型的复杂工业过程,具有非线性、多变量等特性。本文以汽油调合过程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汽油管道调合优化控制的研究,主要分为优化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实验平台三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1)提出了优化设定层和回路控制层两层结构所组成汽油管道调合优化控制方法,优化设定层包括工艺计算模型和优化算法,前者是通过分析调合过程中的辛烷值和蒸汽压等成份的调合关系,建立汽油调合过程中的调合配比模型;后者通过运用序列二次规划法(SQP)得到配方;底层控制回路则采用PID控制方法来控制底层组分油流量。(2)根据现有的设备条件,结合对象模型,采用西门子S7-300PLC设计并开发汽油管道调合优化控制系统,包括系统硬件的设计和软件的开发。(3)结合S7-300PLC的控制功能、Matlab强大的计算能力、VB的编程功能以及WinCC丰富的界面功能,开发出汽油管道调合优化控制系统的半实物仿真平台,该平台由西门子S7-300PLC控制器、优化设定计算机、监控计算机和模型计算机组成,从而实现了对汽油管道调合优化控制系统的半实物仿真研究,提高了仿真精度,弥补了现场试验的不足。
刘亚飞[7](2014)在《燃油氧化安定性快速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氧化安定性是油品质量监管领域在进行燃油品质评价时的重要依据。诱导期、胶质含量是对油品的安定性进行评估的重要指标。我国燃油市场汽油流通量较大,但目前仍采用传统GB/T8018-87方法测定汽油诱导期,GB/T8019-2008法测定胶质含量。传统GB方法工序繁琐,耗时较长,易受外界因素影响,难以实现对每批油品及时检测,无法满足汽油品质快速检测的监管需求。分子光谱中富含物质结构及浓度信息,操作简单且分析快速,广泛用于石化领域。目前还没见到关于应用分子光谱分析技术评价汽油安定性方面的研究报道。本课题旨在对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近红外光谱在汽油氧化安定性评价指标检测方面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提出了采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测定汽油诱导期的快速分析方法。收集了64个不同牌号、不同生产时间的汽油样本。设计了合适的测量附件。研究了光谱扫描次数和重复装样次数对光谱采集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最佳测量条件。建立了ATR-FTIR法定量测定汽油诱导期的PLS模型,模型的决定系数(R2)0.897,校正标准偏差(SEC)68.3min,预测标准偏差(SEP)91.9min。新方法预测汽油诱导期结果的重复性、再现性基本满足相应GB法要求。此外,实验还对近红外光谱(NIR)法检测汽油诱导期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测定模型,该模型Rc、SEC、SEP值分别为0.9571、72.71min.108.74min,预测汽油诱导期的相对偏差均小于5%,同样满足GB方法重复性允差要求。其次,实验还对ATR-FTIR、NIR分析技术在汽油未洗胶质、溶剂洗胶质含量测定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究,分析了油样体系分散稳定性对测量的影响,并利用PLS法进行数据关联,分别建立了ATR-FTIR法、NIR透射法、单波长近红外背散射高度扫描法、单波长近红外透射高度扫描法检测胶质含量的回归曲线,并对四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进行汽油未洗胶质、溶剂洗胶质含量分析时,NIR法优于ATR-FTIR法。且汽油体系不稳定,体系分布对胶质含量的测定有影响,故而要想建立较为准确的胶质含量定量模型需将传统NIR技术与近红外透射/背散射高度扫描技术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最后,实验筹集了360个含6种不同添加剂(MTBE、甲醇、乙醇、碳酸二甲酯、醋酸仲丁酯、甲缩醛)的汽油样本,采集其红外光谱,利用SIMCA方法,实现对不同添加剂的分类识别,模型识别率可达90%。此外,实验还建立了6种添加剂的定量测定模型。其中,MTBE、甲醇、乙醇定量模型预测精密度满足SH/T0663-1998要求,碳酸二甲酯、醋酸仲丁酯、甲缩醛模型测量重复性、再现性分别在0.12%、0.29%以内。
滑海宁[8](2014)在《车用汽油性能测试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带来了很多负面的社会问题,比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成品油供应日趋紧张等。提高车用燃料品质,不仅可以从源头减少甚至杜绝非常规排放污染物的生成,还可以改善混合气的形成质量,提高车用燃料燃烧的完全程度,减少车用燃料的消耗和常规排放污染物的生成。但是很多车用燃料的生产厂家和经营者在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过度追求自身利益,不顾大局,以次充好,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带来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因此,研究车用汽油的使用性能、总结车用汽油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完善车用汽油性能指标的检测方法,对于指导正常的生产经营行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缓解社会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认真研究了车用汽油的使用性能,将车用汽油使用性能大致分为车用汽油的抗爆性、蒸发性、氧化安定性、腐蚀性、清洁性以及车用汽油中的有害物质等几大类;分析了车用汽油各项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以及评价车用汽油各项性能指标的意义;汇总了车用汽油各项指标测试方法用到的试验仪器、试剂材料、具体试验步骤和注意事项,为车用汽油性能指标检测提供操作指南;提出了马达法辛烷值测试法、研究法辛烷值测试法、石油产品常压蒸馏特性测试法、气相色谱法、荧光指示剂吸附法在测定车用汽油马达法辛烷值、研究法辛烷值、馏程、苯含量、芳烃和烯烃含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本文还阐述了采用红外光谱技术测定车用汽油辛烷值、馏程、苯含量、芳烃含量和烯烃含量的优势和基本原理,总结了采用中红外汽油分析仪测定车用汽油辛烷值、馏程、苯含量、芳烃含量和烯烃含量的具体实验步骤。
陈先银[9](2013)在《浅谈调合油品中的苯胺物质等非常规汽油添加剂》文中提出本文概述了苯胺物质、乙酸仲丁酯、甲缩醛、碳酸二甲酯等非常规汽油添加剂的理化性质、对油品质量指标的影响、对车辆使用的影响及其合成和检测方法。
姚昱晖[10](2013)在《催化汽油降烯烃降硫技术在高桥石化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各国对汽油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汽油中的硫含量和烯烃含量。降低催化汽油的烯烃含量和硫含量是解决我国汽油质量的主要途径。本文对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烯烃和硫含量技术进行了综述。论文以中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的清洁汽油生产为背景,对汽油降烯烃催化剂-Q、MIP工艺技术、MIP工艺专用催化剂CR022在3“催化裂化装置工业应用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技术均可以满足催化汽油降烯烃的要求,但MIP工艺是理想的降汽油烯烃技术;重点对催化汽油吸附脱硫S Zorb技术的工业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S Zorb技术可以使催化汽油硫含量降低至30μg/g甚至10μg/g以下,完全满足国Ⅳ甚至国V标准汽油对硫含量的要求,而汽油辛烷值(RON)损失仅为0.6左右;国产吸附剂的脱硫效果略低于进口剂,但减少汽油辛烷值损失方面性能强于进口剂;指出了S Zorb技术T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的相关建议,为S Zorb装置的平稳运行打下了良好基础,并可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同类装置的运行提供重要参考。
二、车用汽油诱导期自动分析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车用汽油诱导期自动分析仪(论文提纲范文)
(1)汽油在线调合系统在炼油厂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项目概况 |
1.1 PKOP炼厂组分油的性质及产量 |
1.2设备概况 |
1.3添加剂使用 |
2实际投用情况 |
3遇到的问题 |
4结束语 |
(2)汽油在线调合系统在PKOP炼厂的应用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项目概况 |
1. PKOP炼厂组分油的主要性质及产量。 |
2. 设备概况。 |
3. 添加剂使用。 |
二、实际投用情况 |
三、结束语 |
(3)车用汽油质量分析及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汽油质量评价标准研究 |
1.2.2 车用汽油主要质量指标及检测方法研究 |
1.2.3 车用汽油抗爆剂研究 |
1.2.4 非常规抗爆剂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四川省车用汽油质量情况分析 |
2.1 抽样点确定 |
2.2 样品检测 |
2.2.1 仪器设备 |
2.2.2 检测指标及方法 |
2.3 抽检结果分析 |
2.4 主要不合格指标分析 |
2.4.1 辛烷值不合格 |
2.4.2 烯烃含量不合格 |
2.4.3 硫含量不合格 |
2.4.4 氧含量不合格 |
2.5 油品安全风险监测 |
2.6 安全风险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抗爆剂对汽油质量的影响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基础油 |
3.2 对汽油抗爆性的影响 |
3.2.1 实验试剂及设备 |
3.2.2 实验原理及步骤 |
3.2.3 实验结果分析 |
3.3 对汽油挥发性的影响 |
3.3.1 雷德蒸气压 |
3.3.2 蒸馏曲线 |
3.4 对汽油安定性的影响 |
3.4.1 实际胶质 |
3.4.2 诱导期 |
3.5 对汽油腐蚀性的影响 |
3.5.1 实验试剂及设备 |
3.5.2 测试原理及方法 |
3.5.3 实验结果分析 |
3.6 经济效益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车用汽油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
4.1 中红外汽油机可靠性研究 |
4.1.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1.2 仪器的检出限 |
4.1.3 仪器精密度验证 |
4.1.4 仪器准确度验证 |
4.1.5 线性拟合 |
4.2 快速评判化工调和油的多维气相色谱法研究 |
4.2.1 评判方法 |
4.2.2 实验材料与准备 |
4.2.3 实验结果分析 |
4.3 油品快速检验方法建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及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研项目 |
(4)绿色环保型芳基汽油燃烧稳定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燃烧 |
1.2.1 爆震 |
1.2.2 汽油抗爆性能表示方法——辛烷值 |
1.2.3 爆震的消除 |
1.3 汽油燃烧稳定剂的发展 |
1.3.1 发展历程 |
1.3.2 燃烧稳定剂分类 |
1.4 燃烧稳定剂的作用机理 |
1.4.1 有机有灰类作用机理 |
1.4.2 有机无灰类作用机理 |
1.5 优良燃油稳定剂具有的特性 |
1.6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1.7 课题内容、研究意义及技术路线 |
1.7.1 课题内容及意义 |
1.7.2 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对氨基苯乙醚的N-烷基化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仪器和原料 |
2.1.2 燃油稳定主剂的合成 |
2.1.3 催化剂的选择 |
2.1.4 合成及分离工艺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2.1 对氨基苯乙醚的N-烷基化过程 |
2.2.2 产品的分离 |
2.2.3 红外光谱表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燃油稳定剂的配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3.1.2 抗氧剂的选择 |
3.1.3 清净分散剂的选择 |
3.1.4 流动性改进剂的选择 |
3.2 配方的确定 |
3.2.1 抗氧剂的添加量 |
3.2.2 清净分散剂的添加量 |
3.2.3 乙二醇的添加量 |
3.2.4 混合液的配制 |
3.2.5 油溶性实验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燃油稳定剂的抗爆效果及其他性质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仪器 |
4.1.2 低温稳定性实验 |
4.1.3 铜片腐蚀性实验 |
4.1.4 辛烷值实验 |
4.1.5 诱导期实验 |
4.1.6 胶质实验 |
4.1.7 馏程实验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1 铜片腐蚀实验 |
4.2.2 辛烷值实验 |
4.2.3 诱导期实验 |
4.2.4 胶质实验 |
4.2.5 馏程实验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5)汽油在线调和优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成品油调和技术 |
1.1.1 成品油人工调和技术 |
1.1.2 成品油在线调和技术 |
1.2 成品油调和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成品油调和技术国内发展现状 |
1.2.2 成品油调和技术国外发展现状 |
1.3 汽油在线调和工艺的现状 |
1.4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 |
1.4.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成品油人工调和工艺技术 |
2.1 成品油人工调和技术的工艺流程类型及特点 |
2.2 成品油人工调和技术的工艺存在的问题 |
2.2.1 成品油人工调和工艺流程存在的问题 |
2.2.2 成品油调和优化问题 |
2.3 解决方法 |
2.3.1 建立汽油调和数据模型 |
2.3.2 汽油调和指标的优化 |
2.3.3 人工调和技术优化带来的效益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汽油在线调和工艺技术 |
3.1 汽油在线调和工艺流程 |
3.2 在线优化调和技术的优势和功能 |
3.2.1 油品在线优化调和技术的优势 |
3.2.2 在线优化调和软件的组成及其功能 |
3.3 采用汽油在线优化调和技术的目的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汽油在线调和技术的应用 |
4.1 国内汽油在线优化调和技术应用的现状 |
4.1.1 青岛炼化 |
4.1.2 齐鲁石化 |
4.1.3 大连石化 |
4.1.4 延安石化 |
4.2 大庆炼化汽油在线优化调和技术应用的研究 |
4.2.1 大庆炼化公司汽油调和工艺现状 |
4.2.2 建设在线调和工艺 |
4.2.3 建设汽油在线优化调和软件 |
4.2.4 建设调和检测和控制系统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6)汽油管道调合优化控制方法及半实物仿真实验平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 |
1.3 近红外分析技术 |
1.4 半实物仿真系统的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2 汽油调合工艺 |
2.1 汽油调合的原理 |
2.2 汽油的组成、分类及质量性能指标 |
2.3 汽油调合过程的工艺流程 |
2.3.1 罐式调合 |
2.3.2 管道调合 |
3 汽油管道调合过程的优化控制方法 |
3.1 引言 |
3.2 优化设定层 |
3.2.1 工艺计算模型 |
3.2.2 优化计算方法 |
3.3 回路控制层 |
3.4 本章小结 |
4 汽油管道调合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开发 |
4.1 引言 |
4.2 优化控制系统的结构 |
4.3 优化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4.3.1 SIMATIC S7-300 |
4.3.2 SIMATIC 通信网络架构 |
4.3.3 优化控制系统的硬件选择 |
4.3.4 优化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 |
4.4 优化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4.4.1 优化控制系统的程序设计 |
4.4.2 优化控制系统的监控画面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半实物仿真实验平台设计 |
5.1 引言 |
5.2 半实物仿真实验平台的整体结构 |
5.3 优化设定计算机 |
5.3.1 优化设定界面与 MATLAB 通信 |
5.3.2 优化设定界面与 WinCC 通信 |
5.3.3 优化设定界面 |
5.3.4 优化计算 |
5.4 PLC 控制系统 |
5.5 模型计算机 |
5.5.1 调节阀模型 |
5.5.2 监控计算机与 MATLAB 的通信 |
5.6 监控计算机 |
5.6.1 登录界面 |
5.6.2 主页面 |
5.6.3 各槽液位界面 |
5.6.4 流量界面 |
5.6.5 设备状态界面 |
5.6.6 报警窗口界面 |
5.7 仿真平台运行结果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燃油氧化安定性快速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燃油的氧化安定性 |
1.1.1 燃油氧化反应机理 |
1.1.2 重要性 |
1.1.3 氧化安定性的影响因素 |
1.1.4 氧化安定性的评价指标 |
1.2 燃油氧化安定性的改善方法 |
1.3 氧化安定性研究现状 |
1.3.1 汽油安定性标准检测方法 |
1.3.2 柴油安定性标准检测方法 |
1.3.3 其他检测方法研究 |
1.4 分子光谱分析法 |
1.4.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
1.4.2 近红外光谱 |
1.4.3 化学计量学 |
1.4.4 光谱-化学计量学分析法在油品检测方面的应用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意义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光谱分析法测定汽油诱导期的可行性研究 |
2.1 ATR-FTIR测定汽油诱导期可行性研究 |
2.1.1 实验部分 |
2.1.2 结果讨论 |
2.1.3 结论 |
2.2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测定汽油诱导期可行性研究 |
2.2.1 实验部分 |
2.2.2 结果讨论 |
2.2.3 结论 |
第三章 光谱分析法测定汽油胶质可行性研究 |
3.1 ATR-FTIR法测定汽油胶质含量可行性分析 |
3.1.1 实验部分 |
3.1.2 分析与讨论 |
3.2 NIR法测定汽油胶质含量可行性分析 |
3.2.1 实验部分 |
3.2.2 分析与讨论 |
3.3 方法对比 |
3.4 汽油分散稳定性分析 |
3.4.1 油样分散稳定性NIR透射分析法 |
3.4.2 油样分散稳定性NIR反射分析法 |
3.5 近红外高度扫描法测定汽油胶质含量研究 |
3.5.1 近红外背散射高度扫描法测定汽油胶质含量 |
3.5.2 近红外透射高度扫描法测定汽油胶质含量 |
3.6 方法对比 |
3.6.1 模型性能对比 |
3.6.2 方法精密度分析 |
3.7 结论 |
第四章 ATR-FTIR用于油品添加剂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2 分析与讨论 |
4.2.1 ATR-FTIR谱图分析 |
4.2.2 含氧添加剂分布情况 |
4.2.3 SIMCA定性识别添加剂种类 |
4.2.4 添加剂含量定量测定 |
4.3 结论 |
第五章 论文结论及前景展望 |
5.1 论文结论 |
5.2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和作者简介 |
附件 |
(8)车用汽油性能测试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车用汽油的使用性能及其评价指标 |
1.2.1 抗爆性 |
1.2.2 蒸发性 |
1.2.3 安定性 |
1.2.4 腐蚀性 |
1.2.5 有害物质 |
1.2.6 清洁性 |
1.3 现行车用汽油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车用汽油抗爆性的测定 |
2.1 评定车用汽油抗爆性的意义 |
2.1.1 划分车用汽油的牌号 |
2.1.2 评价汽油质量,指导油品生产 |
2.2 测定车用汽油的抗爆性 |
2.2.1 车用汽油抗爆性的测试方法 |
2.2.2 主要测试仪器和试剂材料 |
2.2.3 具体测试步骤 |
第三章 车用汽油蒸发性的测定 |
3.1 车用汽油馏程的测定 |
3.1.1 测定车用汽油馏程的意义 |
3.1.2 车用汽油馏程的测定方法 |
3.1.3 主要测试仪器和试剂材料 |
3.1.4 具体测试步骤 |
3.2 车用汽油饱和蒸气压的测定 |
3.2.1 测定车用汽油饱和蒸气压的意义 |
3.2.2 车用汽油饱和蒸气压的测定方法 |
3.2.3 主要测试仪器和试剂材料 |
3.2.4 具体测定步骤 |
第四章 车用汽油安定性的测定 |
4.1 车用汽油胶质含量的测定 |
4.1.1 测定车用汽油胶质含量的意义 |
4.1.2 测定车用汽油胶质含量的方法 |
4.1.3 主要测试仪器和试剂材料 |
4.1.4 具体测试步骤 |
4.2 车用汽油诱导期的测定 |
4.2.1 测定车用汽油诱导期的意义 |
4.2.2 测定车用汽油诱导期的方法 |
4.2.3 主要测试仪器和试剂材料 |
4.2.4 具体测试步骤 |
第五章 车用汽油腐蚀性的测定 |
5.1 车用汽油硫含量的测定 |
5.1.1 测定车用汽油中硫含量的意义 |
5.1.2 测定车用汽油中硫含量的方法 |
5.1.3 主要测试仪器和试剂材料 |
5.1.4 具体测试步骤 |
5.2 车用汽油中硫醇含量的测定 |
5.2.1 测定车用汽油中硫醇含量的意义 |
5.2.2 测定车用汽油中硫醇含量的方法 |
5.2.3 主要测试仪器和试剂材料 |
5.2.4 具体实验步骤 |
5.3 车用汽油铜片腐蚀试验的测定 |
5.3.1 车用汽油铜片腐蚀试验的意义 |
5.3.2 测定车用汽油铜片腐蚀性的方法 |
5.3.3 主要测试仪器和试剂材料 |
5.3.4 具体测试步骤 |
5.4 车用汽油水溶性酸或碱的测定 |
5.4.1 测定车用汽油水溶性酸、碱的意义 |
5.4.2 测定车用汽油水溶性酸、碱的方法 |
5.4.3 主要测试仪器和试剂材料 |
5.4.4 具体测试步骤 |
第六章 车用汽油中有害物质的测定 |
6.1 车用汽油中苯含量的测定 |
6.1.1 测定车用汽油中苯含量的意义 |
6.1.2 测定车用汽油中苯含量的方法 |
6.1.3 主要测试仪器和试剂材料 |
6.1.4 具体测试步骤 |
6.2 车用汽油芳烃、烯烃含量的测量 |
6.2.1 测定车用汽油中芳烃、烯烃含量的意义 |
6.2.2 测定车用汽油中芳烃、烯烃含量的方法 |
6.2.3 主要测试仪器和试剂材料 |
6.2.4 具体测试步骤 |
6.3 车用汽油中铅含量的测定 |
6.3.1 测定车用汽油中铅含量的意义 |
6.3.2 测定车用汽油中铅含量的方法 |
6.3.3 主要测试仪器和试剂材料 |
6.3.4 具体测试步骤 |
6.4 车用汽油中锰含量的测定 |
6.4.1 测定车用汽油中锰含量的意义 |
6.4.2 测定车用汽油中锰含量的方法 |
6.4.3 主要测试仪器和试剂材料 |
6.4.4 具体测试步骤 |
6.5 车用汽油中铁含量的测定 |
6.5.1 测定车用汽油中铁含量的意义 |
6.5.2 测定车用汽油中铁含量的方法 |
6.5.3 主要测试仪器和试剂材料 |
6.5.4 具体测试步骤 |
第七章 车用汽油中其它物质含量的测定 |
7.1 车用汽油中机械杂质及水分的测定 |
7.1.1 测定车用汽油中机械杂质及水分的意义 |
7.1.2 测定车用汽油中机械杂质及水分的方法 |
7.1.3 主要测试仪器和试剂材料 |
7.1.4 具体测试步骤 |
7.2 车用汽油中氧含量和甲醇含量的测定 |
7.2.1 测定车用汽油中氧含量和甲醇含量的意义 |
7.2.2 测定车用汽油中氧含量和甲醇含量的方法 |
7.2.3 主要测试仪器和试剂材料 |
7.2.4 具体测试步骤 |
总结与展望 |
工作总结 |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浅谈调合油品中的苯胺物质等非常规汽油添加剂(论文提纲范文)
1 苯胺类物质 |
1.1 苯胺类物质的理化性质及对油品质量和车辆使用性能的影响 |
1.2 N-甲基苯胺的理化性质及抗爆机理 |
1.3 N-甲基苯胺的合成及检测 |
2 乙酸仲丁酯 |
2.1 乙酸仲丁酯的理化性质 |
2.2 乙酸仲丁酯对油品质量和车辆使用性能的影响 |
2.3 乙酸仲丁酯的合成及检测 |
3 甲缩醛 |
3.1 甲缩醛的理化性质 |
3.2 甲缩醛对油品质量和车辆使用性能的影响 |
3.3 甲缩醛的合成和检测 |
4 碳酸二甲酯 |
4.1 碳酸二甲酯的理化性质 |
4.2 碳酸二甲酯对油品质量和车辆使用性能的影响 |
4.3 碳酸二甲酯的合成及检测 |
5 结束语 |
(10)催化汽油降烯烃降硫技术在高桥石化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本论文创新点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环保对清洁汽油的质量要求 |
2.1.1 发达国家的汽油质量标准 |
2.1.2 我国的汽油质量标准 |
2.2 汽油烯烃的危害 |
2.2.1 汽油烯烃对发动机沉积物的影响 |
2.2.2 汽油烯烃对发动机排放的影响 |
2.2.3 汽油烯烃对汽车尾气光化学反应活性的影响 |
2.3 控制并降低汽油中硫含量的作用 |
2.4 我国炼油装置结构和汽油组成特点 |
2.5 降低催化汽油烯烃含量和硫含量的途径 |
2.5.1 优化催化裂化的操作条件 |
2.5.2 催化裂化原料的预处理 |
2.5.3 采用降烯烃和降硫催化剂或助剂 |
2.5.4 降低汽油烯烃含量的催化裂化工艺 |
2.5.5 催化汽油后处理技术 |
2.6 小结 |
第3章 降烯烃措施在3#催化装置的应用 |
3.1 装置及降烯烃措施使用过程简介 |
3.2 各措施同催化裂化比较分析 |
3.3 小结 |
第4章 S Zorb装置的工业应用 |
4.1 装置情况介绍 |
4.1.1 装置技术特点 |
4.1.2 反应原理及影响因素 |
4.1.3 装置工艺流程 |
4.2 装置生产运行情况 |
4.2.1 原料加工量及收率 |
4.2.2 装置主要操作数据及分析 |
4.2.3 产品质量情况及分析 |
4.2.4 主要能耗、物耗情况分析 |
4.2.5 不正常生产及事故分析 |
4.3 生产标定情况 |
4.3.1 标定介绍 |
4.3.2 主要标定内容 |
4.4 国产吸附剂试验情况 |
4.4.1 试验情况 |
4.4.2 标定情况 |
4.5 存在问题及建议 |
4.6 国内S Zorb装置存在问题及建议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车用汽油诱导期自动分析仪(论文参考文献)
- [1]汽油在线调合系统在炼油厂的应用分析[J]. 柏锁柱,姜石,曾旭东,陈庆坤,赵刚. 炼油与化工, 2019(06)
- [2]汽油在线调合系统在PKOP炼厂的应用与实践[J]. 姜石,柏锁柱,曾旭东,陈庆坤,赵刚. 中国石油企业, 2019(10)
- [3]车用汽油质量分析及快速检测方法研究[D]. 李欢. 西南石油大学, 2016(03)
- [4]绿色环保型芳基汽油燃烧稳定剂研究[D]. 李跃. 西安石油大学, 2016(04)
- [5]汽油在线调和优化技术[D]. 孙久和. 东北石油大学, 2015(04)
- [6]汽油管道调合优化控制方法及半实物仿真实验平台的研究[D]. 苏伟. 辽宁工业大学, 2015(06)
- [7]燃油氧化安定性快速评价方法研究[D]. 刘亚飞. 北京化工大学, 2014(06)
- [8]车用汽油性能测试技术[D]. 滑海宁. 长安大学, 2014(03)
- [9]浅谈调合油品中的苯胺物质等非常规汽油添加剂[J]. 陈先银.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12)
- [10]催化汽油降烯烃降硫技术在高桥石化的应用[D]. 姚昱晖. 华东理工大学,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