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功能动词和功能动词结构

德语功能动词和功能动词结构

一、德语的功能动词和功能动词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陈鹤[1](2014)在《中国德语学习者篇章写作中的词汇错误分析 ——一项基于语料库和三语习得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一体化的进程,多语化和多种语言习得也有了越来越重要的意义。不仅是在拥有诸多国家和语言多样化的欧洲,甚至在中国,学习多种语言的人也越来越多。多种语言间的互动引起了语言学家们的关注,对掌握了三门、甚至超过三门语言的学习者进行研究成为了一些语言学和教学法领域的新的主题。本论文从“第三语言”这一概念出发,尝试在篇章语用学的框架下,采用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德语学习者作文中出现的词汇错误进行研究。本研究有三个目的:首先,研究作为母语的汉语和第一外语的英语对中国德语学习者的词汇错误有着怎样的影响;其次,研究学习者在作文中出现不同类型的词汇错误的原因是什么;最后的目的是研究学习者如何能够更有效率地习得德语词汇。本论文是一项跨学科的研究。篇章语用学中的动态篇章观、三语习得中的语言间的互动性、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以及一直以来都普遍运用的错误分析领域的理论共同构成了本论文的理论基础。在实证部分,本论文选取了全国德语专业八级考试中的大学生作文作为语料。在分析部分,本论文借鉴了三语习得领域和错误分析理论中的词汇错误的分类方法,并考虑了汉语的语言结构特殊性,把学习者的错误类型分为了五类:借用错误、语义错误、混淆错误、习语错误和仿造错误。实证部分在语料数字化的基础上采用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运用软件对这些词汇错误进行手动标注、分类、分析和检验。本论文在进行了实证分析后,得出了以下的研究结果:第一,在学习者出现的各种词汇错误类型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语义错误,所占比例最低的是借用错误。同时,出现比例较高的错误类型证明是学习者在语言习得中的困难所在;第二,学习者已经习得的语言对词汇错误均有影响,其中最大的影响是来自于德语内部规则的泛化,其次是来自于母语汉语的影响,而来自于英语的影响相比较最小;第三,学习者出现词汇错误的数量和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呈现反比的关系,也就是说,学习者水平越高,在作文中出现的词汇错误就越少。通过统计显著性检验证明,高水平的学习者和低水平的学习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综上所述,本论文的重要学术价值和创新尝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本研究是在若干学科的理论基础上进行,除了蓬勃发展的篇章语言学和错误分析理论外,还使用了上世纪末新兴的科学理论,即语料库语言学和三语习得。多个理论基础和不同角度框架下的研究主题有助于全面和深入地阐释研究问题。第二,以往在研究德语习得时大多采用的是二语习得理论。而中国的特殊情况,也就是德语学习者在习得德语之前已经在中小学至少接受了六年的英语教育,却被忽略了。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二语习得的理论是不合适的,因为必须把英语对学习者在德语习得过程中产生的影响也考虑在内,同时要有三门语言间的互动。第三,三语习得领域的专家之前针对不同的学习者进行了研究,他们通常把词汇错误分为四类。汉语作为母语的特殊性是本文的一个要点,因为汉语和德语、英语不属于同一个语族,同时又具有特别的语言结构。因此,结合这个特点在本研究中增加了一种新的词汇错误类型,即主要是和介词错误有关的习语错误。第四,在德语语料的实证分析过程中,运用了语料库语言学的标注软件和检索程序,采用定量和定性的结合的方式,加强了分析的精确性和客观性。第五,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学习者在词汇习得方面的困难。针对目前中国德语课堂的教学现状也提出了多种教学方法,也为帮助学习者如何更有效率地习得德语词汇提供了新的视角。

柏寒夕(Michael Bauer)[2](2013)在《德国汉学家甲柏连孜(Georg von der Gabelentz)《汉文经纬》(Chinesische Grammatik)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此篇博士论文研究探讨了德国汉学家和语言学家甲柏连孜(Georg von derGabelentz,1840-1893)撰写于1881年的《汉文经纬》(《ChinesischeGrammatik》)。笔者作为汉语非母语的研究者,选择具体分析研究德国同胞甲柏连孜撰写于19世纪下半叶的古汉语语法经典著作《汉文经纬》一书。第一章中,笔者主要以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视角出发,由此得出结论:甲柏连孜的《汉文经纬》虽然在汉语语法研究中享有盛誉,被视为古汉语语法描写和分析的杰出、经典之作,但迄今尚未有人对这部著作中的语法做具体的研究和分析,而这篇博士论文也意在填补这方面的空缺。第二章中,笔者指出甲柏连孜在撰写《汉文经纬》时,所参考的主要作品和前人对甲柏连孜汉语语法体系的影响。一方面,我们从普通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的角度出发,论述了洪堡特(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和斯塔恩塔尔(Heymann Steinthal,1823-1899)关于汉语语法的思考和论述,对甲柏连孜的影响;另一方面,笔者也研究论述了19世纪法国汉学杰出代表人物:雷慕萨(Jean-Pierre Abel-Rémusat,1788-1832)和儒莲(Stanislas Aignan Julien,1797-1873),以及德语范畴中汉学界的杰出汉学家硕特(Wilhelm Schott,1802-1889)和恩德利希(Stephan Ladislaus Endlicher,1804-1849)对甲柏连孜的影响。此外,在这章中,读者也将了解到甲柏连孜对这些前人汉学贡献的评价。第三、四、五、六章是本文的重点,在具体的分析和论述过程中,笔者也把甲柏连孜的《汉文经纬》与现代古汉语研究著作对比。在对比的过程中,笔者突出《汉文经纬》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意义和价值,也为现代语法研究提供了很强的语料参考价值。第三章主要从现代语法学的角度,描述和分析了《汉文经纬》一书的结构。此章首先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汉文经纬》一书的目录。随后,笔者论述了《汉文经纬》中第二卷“分析系统”和第三卷“综合系统”的区别,并特别突出“综合系统”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讨论中的意义和价值。此外,笔者还从词类划分、词类活用、语序等汉语特色出发,阐述这些汉语特色对《汉文经纬》的重要性。在第四章中,笔者对实词做了具体的研究和分析,主要从现代古汉语研究的角度出发,具体分析了现代研究中属于实词的具体字词:之、其、者、是、何等。在这部分,笔者主要论述的实词有代词(主要包括了第一、二、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等)、动词和数词。第五章与第四章相呼应,以现代古汉语研究的视角,论述了虚词。具体分析和研究了连词、介词、句末语气词和助词。所具体涉及到的虚词有:以、与、也、乎、哉、所等。通过具体的分析和论述,笔者突出甲柏连孜在《汉文经纬》中对虚词的论述接近现代汉语研究水平,代表了当时语法研究领域的最高水平,对现代研究也具有参考和启迪作用。在第六章中,笔者着重论述了句法。在第一部分首先论述了句法结构,其中特别研究分析了短语和词序。笔者具体论述甲柏连孜《汉文经纬》中所涉及的短语,以及具体的词序,其中特别突出了宾语前置这个典型的古汉语语法特色;在第二部分中,笔者分析了《汉文经纬》中涉及到的句类,主要论述三种主要句类:否定句、疑问句和祈使句;在第三部分中,笔者研究了甲柏连孜《汉文经纬》中的复句。复句主要分为两部分:联合复句(连贯复句、递进复句)和偏正复句(条件复句、因果复句、让步复句和转折复句)。这些语法分析表明:甲柏连孜《汉文经纬》中所论述的古汉语语法,不仅在19世纪下半叶显得卓越出色,而且在此后以及当今的古汉语语法研究中也具有突出的意义和价值。笔者在第七章中,把甲柏连孜的《汉文经纬》与马若瑟(Joseph Henri de Prémare,1666-1736)的《汉语札记》作对比。在这章中,笔者还具体对比了虚词:“者”和“也”,同时笔者也强调了甲柏连孜《汉文经纬》的独立性。在最后第八章中,通过本论文第三至第七章对甲柏连孜的《汉文经纬》一书详细具体的研究和分析,总结《汉文经纬》对汉语语法研究所作的贡献、意义和价值。突出甲柏连孜的《汉文经纬》对古汉语语法研究所作的贡献意义深远,不仅在德语汉学界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对对外汉语教学和学习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从现代研究的视角来看,《汉文经纬》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的汉语语法研究中,仍然起到重要的参考和启迪作用!

孔蕾[3](2015)在《事件语义视角下的英汉“言者导向语”对比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从概念语义出发,以事件语义为对比基础,对比分析了关涉言者态度的概念语义信息(表层实现为“言者导向语”speaker-oriented expressions,简称SOE)在英汉语中的实现方式及其在两种语言中词汇化、语用化的差异。研究还以“言说行为表达”(speech-act expressions,简称SAE)为例,从历时角度考察了英汉语SAE的形成和词汇化进程,藉此探讨了SAE的语用化、语法化和词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语言演变现象的跨语言共性和语言个性特征。最后,辅以多语言证据,本研究考察了语言的形态特征与SOE词汇化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1)编码方式的多样性及英汉语词汇化差异。英汉语都有不同的语言手段编码关涉言者态度的概念语义信息,如词汇、短语和小句;但在编码复杂的事件语义时,英语SOE的词汇化程度高于汉语。这一差异与两种语言中的形态手段有关,即,较之汉语,形态相对丰富的英语更可能借助形态变化将丰富的事件语义信息融入到单个词汇中。(2)编码方式会影响英汉语SOE的句法表现。总体上看,英汉语SOE句法位置的灵活性与其词汇化程度有关;词汇式的SOE句法表现更为灵活,组合式SOE的句法灵活性相对受限。(3)英汉语SOE存在语用差异。汉语词汇形式的SOE做语用标记的能力较弱,承担语用标记功能的大都是组合式表达;英语词汇式和组合式SOE均有做语用标记的能力。(4)历时分析表明,英汉SAE的演变过程相似,但词汇化方式和程度存在差异。英汉语SAE都是先由命题内成分语法化为句外附加语,再进一步语用化和词汇化;英汉语SAE词汇化方式和程度的差异与语言类型特征有关。(5)多语言的证据证明,语言的形态特征与SOE的词汇化密切相关。形态手段丰富的俄语、德语、法语在SOE的词汇化程度上总体高于形态不丰富的泰语、越南语和缅甸语。基于英汉语SOE对比结果和多语言证据,本研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词汇编码事件语义的能力与语言形态特征密切相关;语言越是缺少形态变化,就越难在语用化或语法化过程中使用词汇编码丰富的事件语义信息;但形态手段只是为概念的词汇化提供了可能,是促成SOE词汇化的必要条件,并非充分条件。研究表明,语言之间的差异有其内在的原因和机制,一部分可以从语言编码概念语义的手段和方式上得到解释。基于概念语义的对比研究可以发现形式对比无法发现的语言现象。事件语义是跨语言对比的有效平台。

赵志勇[4](2018)在《概念驱动的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久以来,在我国的德语教学中,让初学者倍感困惑的通常是与汉语语法相差甚远的德语语法。然而,随着学习活动的不断深入,由词汇带来的学习困难往往令人始料不及。学习者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却越来越感到无法恰当得体地运用德语词汇。人类学习外语的经验充分表明词汇学习对于掌握一门外语的重要性以及词汇学习活动本身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因此,就学习者而言,对词汇学习本质的认识还需要不断深化;就教学者而言,对词汇教学方法的研究更是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有更多的工作要做。时间进入21世纪,科学研究也迈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交叉学科理论为外语教学研究提供了多学科领域的视角,使外语教育工作者能够站在交叉学科的逻辑起点上重新审视外语教学。用单一学科理论指导外语教学已永远成为过去时。基于此,本论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为指导,以心理语言学中思维与语言相互作用的理论为引领,以对词与概念辩证统一关系的考察为切入点,探索以概念为驱动的德语词汇学习策略,力争解决目前我国德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使心理语言学理论在德语教学中实现更大价值。本论文在教学反思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从词与概念辩证关系视角解决中国学习者德语词汇学习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并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在理论层面,本论文在语言学领域明确了“概念”的特征,进一步完善了“语元”的思想,确立了概念—语元—词的内在逻辑关联及其辩证统一关系和驱动性关系。在实践层面,本论文通过访谈的方式从教师的视角了解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现状;基于对现状的分析,进一步面向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以掌握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的运用情况。最终拟构出“概念驱动的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体系”。绪论部分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理论视角和研究内容,陈述了对研究方法的设想,并提出三个研究问题:一是词与概念关系分析的基本单位是什么,二是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中所运用的策略具有哪些特征,三是概念驱动的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体系包含哪些内容。第一章回顾了中西方学界在概念研究、词汇研究、词与概念关系研究、词汇学习策略研究等领域取得的诸多成就。在此基础上,本论文指出,词汇研究有必要以哲学对概念的探讨为根基,基于心理语言学和认知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深化对概念及其与词的关系的认识;词汇学习策略研究要以此为先导。第二章基于对语元的内涵分析结合语言学分析和心理现实性分析,进一步完善了“语元”思想;依据概念在哲学、认知科学、心理学和语言学领域所具有的特征对其进行了重新界定。按照本论文的观点,概念是经由人类个体的主客观互动而形成的思维单位。这一单位在生理层面形成特定的、具有一定权值的神经通路,在心理层面引发具有社会依存性的判断和映射意象,在语言层面通常具有形式接口和语义接口。语元是言语活动中用以表征概念的最小话语单位。其内核是思维领域的概念,其形式具有任意一种语言的形态特征,其线性延展长度取决于语义的整体性和结构的稳定性。从内在逻辑关联的角度来看,语元是概念在言语活动领域的映射,是对词的具体运用;它一方面由词组构而成,另一方面又以语言的物质形态表征概念。它既是概念在语言中的固着点,是思维进入语言的凭藉;又是词在言语活动中的形成物,是语言深入思维的通道。第三章基于洪堡特的语言哲学思想和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心理学思想,通过学理分析进一步确定概念—语元—词的辩证统一关系。洪堡特从原像与形象的角度,结合语言与精神的关系、人类概念的一致性特征以及母语概念与外语概念,对词与概念的关系进行论述,从语言哲学的高度指明了概念—语元—词的辨证关系。维果茨基依照心理学的研究范式,基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儿童概念形成过程以及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对概念与词的关系进行阐释,从文化历史观的高度、以马克思主义心理学的确凿证据建立了概念—语元—词的心理关联,使三者内在地统一在一起。另外,洪堡特的对比语言学方法论和维果茨基思维与语言关系的单元分析法在本论文对研究方法的选用方面起到了指导作用,奠定了本论文研究方法论的基础。第四章从概念—语元—词的辩证统一关系出发,提出“不同语言以语元为表征形式,在同一概念中得到统一”的理论假设。并以对比语言学和单元分析的方法论为指导,运用社会语言学中词感测量的方法,以汉语词感调查为基础,通过对平行语料的分析,基于英语、德语、法语语元形态调查,证明“不同语言可以表达相同的概念”且“表达同一概念的不同语言表征形式为该语言中的语元”,进而从逻辑论证的角度使总的理论假设得到证实,在言语实践层面建立了概念—语元—词的驱动性关系。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具有原发性的思维领域的概念外化为言语活动领域的语元,再行分解为传统语言研究中狭义的汉语字或印欧语词;从形态学的角度来看,语言学领域的字/词组构为言语活动领域的语元,从而进入思维领域表征概念。三者相互作用,互为驱动。因此,外语词汇学习应该以概念为驱动,以表征概念的语元为内容,以组构语元的词为归宿,在用词组构语元、用语元构成句子的基础上,用概念形成判断,不断提高学习者的外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外语思维能力。第五章运用访谈法,通过对中国德语教学界四位资深专家和五位优秀青年德语教师代表的访谈,从教师的视角了解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现状。分析表明,中国学生整体上不注意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在词汇深度上全面把握词的语义信息和句法信息,不重视语境在词汇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习惯于机械记忆词汇表中所列德语单词及其对应汉语释义,不能充分利用德语语言学知识和词汇学知识辅助词汇学习,过高估计英语词汇学习方法对德语学习的迁移作用,过分依赖汉语对德语理解和产出的中介作用。上述倾向必然使中国德语学习者的词汇学习策略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消极特征。第六章运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全国大陆地区十六个省和直辖市共二十五所院校近千名德语学习者的调查,了解其德语词汇学习策略的运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德语学习者群体整体上的词汇学习策略水平较低,缺少对词汇本质和德语词汇特点以及中国德语教学特色的关注,没能很好地协调词汇学习与思维发展的关系,不注意从认知层面对词汇进行深层加工,忽视了语境和文化在词汇学习中所能产生的积极效应,不能结合语言学和德语词汇学知识进行词汇学习。这是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效果不理想的根本原因,也是概念驱动的德语词汇学习策略体系必须克服的弊端。第七章以前六章的研究结论和调查发现为基础,结合德语词汇特点及中国德语教学特色,建构出概念驱动的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体系。该策略体系分为观念系统和方法系统两大部分,观念系统包含“以概念为驱动”、“以语元为内容”和“以词为归宿”三个理念。三个理念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分别从“用”的维度、“义”的维度和“形”的维度解决德语词汇学习问题。作为对观念系统的回应,方法系统相应地包括“活动任务法”、“情境效应法”、“文化移情法”,“语元配对法”、“整体含义法”、“组合搭配法”,“词类特征法”、“词素识记法”、“词形变换法”等九种具体操作方法,力求使中国德语学习者的词汇学习融功能、意义和形式为一体,集文化与知识于一身,基于思维运作和语言运用,以形成德语思维为目标,以概念互构为追求。两大系统、三个理念、九种方法连通互动,有机结合,构成作为整体的词汇学习策略体系。在该策略体系的指导下,中国德语学习者的词汇学习有望取得更好的效果,从而满足“新国标”对其在外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能力和思辨能力等多个方面的要求。第八章对整部论文的理论出发点作了总结,对各章的内容进行了简要回顾,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研究的走向。

骆蓉[5](2015)在《认知构式语法视阈下的致使移动句研究》文中提出致使移动是一方通过施加作用力致使另一方发生移动的事件。致使移动是人类普遍日常经验,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构建了认识大千世界的基础和桥梁。作为移动事件和致使范畴的交叉领域,致使移动在语义概念和句法表现上具备独有特征。以往研究多是基于移动事件大框架,将致使移动作为自主移动的陪衬,缺乏对致使移动表达的深入细致研究,尤其对东方语言中的致使移动表达关注较少。该领域还留有不少研究空间,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思索和探究。遵照认知语言学“现实-认知-语言”的三维理念,本研究采用从语义到句法的从内到外的研究路径。语料来源是三百万字的自建中英文小说语料库、在线语料库、词典和互联网语例。本研究基于认知构式语法,吸收其他认知语言学理论中的相关部分,从致使移动概念的认知建构出发,对致使移动语义要素和框架、英汉语致使移动构式表达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梳理致使移动语义框架结构,廓清英汉致使移动构式网络,并展开对比研究和分析。本研究从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角度,对英汉致使移动表达展开全方位调查。首先,我们从微观角度出发结合语义要素与语义参数,归纳出致使移动五大语义要素在英汉语中的基本特征,这是基于“点”的维度进行的考察。调查结果发现:英汉致使移动表达均涉及六类致事、五类使事和五类致使力(物理力、心理力、自然力、社会力和泛力)。致使移动内容不止包括物理空间移动,还涉及抽象空间移动,后者包括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英汉致使移动路径成分均可表达三种矢量、四种方向和四种维度。其次,基于语料库调查,对英汉致使移动构式进行分类讨论,详细说明从英汉概念层面到语言层面的投射过程,这是基于“线”的维度进行的说明。相对于词汇,构式是更为整体化的形义结合体和句法语义接口。关于同一概念下不同构式之间的关系,向来存在争议,它们是“同一种构式的变体,是来自同一构式的派生体,还是并列的不同构式”(陆俭明2009)?本研究侧重考察同一致使移动概念下的不同图式化表征。通过语料库调查,概括整理出5大类英语致使移动构式和8大类12小类汉语致使移动构式。这些构式源自同一语义范畴,是对不同类致使移动事件的图式化凝结,属于同一致使移动构式家族。随后,在归纳总结英汉致使移动构式的基础上,构建英汉致使移动构式网络,比较英汉语言系统差异,这是基于“面”的维度建立的观察。我们基于语料库调查,分层分类对致使移动表达系统进行梳理,廓清英汉致使移动构式网络。调查发现:致使移动构式形成一个自在独立的构式网络,自上而下包含各类从抽象到具体的构式。上层是各类抽象概括的图式构式,可以激活下层的承继构式。各承继构式通过隐喻延伸形成实例,再由原型构式义拓展到引申构式义。本研究比较了英汉致使移动构式和网络的差异,总结为:英语构式概括性强,多为专用构式,种类集中,层次清晰;汉语构式结构灵活,多为兼职构式、种类多样,层次复杂。接下来,通过对动词本原构式和超动词构式的区分,将进入构式的动词语义与构式的整体语义结合起来,对语言进行了全息性解释。本研究详细说明了不同类动词参与英汉致使移动构式的整合过程:典型和非典型致使移动动词基于不同的动词本原构式与超动词构式发生不同层次上的不同接口整合。通过对常规与偶然致使移动句进行统一解读,发现常规现象与偶然现象有相通之处,特殊中蕴涵了一般,特殊突显了一般。对特殊致使移动句的解释集中说明了构式的集约性,这是语言运作的基本规律。最后,对六门中外语言进行致使移动调查,从东西方语言的视角进行综合的立体比较,这是基于“体”的维度展开的全面调查。英语与德语的致使移动表达最为接近,都使用较为简约的‘’NP,+VP,+NP2+PP"构式。法语在伴随移动和间接致使移动表达上,表现出与汉语较为接近的结构特征。日语的致使移动表达类型丰富,体现出接近汉语表达的语言多样性和象似性。汉语、日语、韩语采用不同构式对应不同致使移动事件,与三种西方语言形成明显差异。以上基于构式语法理论对六门东西方语言的致使移动表达进行的概括,从一个全新角度对语言类型学研究进行了补充,打开了观察语言基本规律的一扇新窗口。相比于以往其他同类研究,本研究的创新点和亮点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本研究在移动语义框架研究系统下,细化了致使移动语义框架。以往研究对于致使移动框架的分类描写较为粗略,缺乏深入细致研究。本研究在致使移动事件框架下,划分出8大类致使移动框架类,下又包括34个致使移动框架式。这从细节上完善和明确了移动事件的语义框架结构。同时,基于词典、权威专著和语料调查,本研究尝试建立了英汉致使移动词元库,分别包括583个英语致使移动动词和259个汉语致使移动动词。这是对以往研究专注于自主移动动词的全新突破和改进,对移动事件框架的细节问题进行了填充和深化。其次,丰富和整理了针对移动表达的类型学研究。以往学者(Talmy1985,2000:Slobin2003,2004)根据移动事件表达的词汇化模式将世界语言概括为二分法与三分法。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东西方典型语言的致使移动调查来对以往研究进行检验。英语致使移动表达主要通过[方式动词/路径动词+介副词]方式呈现。汉语致使移动的词汇化模式较为多样,主要集中在[方式动词/路径动词+趋向动词]和[方式动词/路径动词+复杂路径动词]这两类。从词汇化模式角度看,英语是典型的附加语框架语言。而汉语致使移动由主要动词和路径动词复合表达,更为接近附加语框架语言。这是对经典类型学分类的广义验证和深入研究。再次,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是语言表现的深层机制。本研究通过对比英汉致使移动表达差异,揭示了背后的英汉语言规律和民族思维方式。英语致使移动构式各成分明确,分工具体,集中概括,以专用构式为主;汉语致使移动构式表达灵活,允许度高,以兼用构式为主。基于对比英汉语致使移动构式基本差异,我们将英汉语基本规律和思维方式概括为:精确与灵活、分析与综合、聚集与流散、静态与动态。以上是立足致使移动个案在英汉对比研究领域取得的新发现。最后,本研究的价值和亮点还体现在可为语言翻译、外语教学、以及语料库建设等问题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南。通过对直接致使移动、间接致使移动、伴随移动、连续移动表达进行的英汉构式概括,可为英汉互译提供翻译标准。在外语教学上,采用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结合,当母语与目标语表达图式接近时,可不用显性教学,最终使学习者掌握对此类移动事件的地道英汉语表达。通过提取和概括英汉致使移动表达的基本句式特征,可为今后语料库搜索中的句式搜索提供捷径和新式搜索方法。本研究立足微观视角,对英汉致使移动表达的语义要素、致使移动构式特征及其内在整合机制进行细致分析;同时立足宏观视角,梳理了致使移动语义框架和英汉致使移动构式网络,并展开了六种语言中的致使移动表达对比研究。本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是对认知构式语法的完善和发展。

李怡霏[6](2019)在《德语为母语的汉语中高级水平学习者动宾式离合词偏误分析》文中指出离合词一直以来都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其特殊之处在于构成离合词的两个成分可“离”可“合”。目前针对离合词的研究已不在少数,对于离合词教学的研究也成果颇丰,但对于离合词问题的偏误研究大多是针对在华留学生群体,对不同母语的汉语学习者的偏误研究还存在空白。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德语为母语的汉语中高级水平学习者在使用动宾式离合词时,特别是这些词的离析形式时,会出现哪些偏误,并对造成偏误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研究步骤包括设计离合词测试、下发测试题、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最终发现学生对动宾式离合词的掌握情况不佳,对不同的离合词、同一离合词的不同离析形式学生的掌握情况都有所不同。偏误率较高的离析形式包括离合词中插入结构助词“的”、前置离合词的后一成分、离合词与趋向补语组合以及离合词的重叠形式等。另外,在使用离合词时,学生表现出如下特点:把离合词当作一般的双音节动词只会使用其整体;只能对离合词进行有限的扩展;过度泛化离合词的离用规则以及把离合词与包含相同词素的词混用等。对学生的偏误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后,论文探讨了造成偏误的原因。从母语负迁移的角度来看,学生受到德语词义的影响,容易把离合词与德语中一般的及物动词相对应,从而造成错序的偏误,把应置于离合词之中的成分前置或后置于离合词整体;学生受到德语词形变化的影响,容易将离合词与动态助词“过”、“了”组合记忆并使用;学生受到德语语序的影响,会把汉语中充当补语的成分用作句子的状语,放在句子的“中场”,造成错序的偏误。从目的语负迁移的角度来看,学生容易过度泛化汉语中的一些规则,如把离合词当作了一般的动词而运用了适用于一般动词的规则,在离合词后直接加上补语;对于助词“了”、“过”、量词、动词的重叠形式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过度泛化现象。除了语言规则的迁移之外,学生的心理因素同样影响离合词的习得,相比于规则复杂、口语色彩重的离合词离析形式,学生更倾向于使用形式简单的单音节动词或已经熟悉的表达方式,对使用离析形式存在一定的回避行为。针对学生只会合用离合词的问题,我们建议教师在教学时注意离合词作为“离合字组”的形态特征,通过讲解构成离合词的汉字加深学生对离用形式的印象;针对学生对离析规则的过度泛化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德语语法中框架结构的思维对离析规则进行总结,方便学生更好地记忆;对于较为复杂、口语色彩明显的离析形式,教师可以利用语境教学法进行教学,而利用语块教学的理念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离析形式。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对选题缘由、研究内容等进行了概述,对关于离合词的本体研究情况进行了总结;第二章介绍了测试题的设计情况、被试学生的整体情况,并对测试中各题目的偏误情况进行了统计,总结了不同离析类型的偏误情况;第三章按照离合词离析形式的不同对测试中出现的偏误进行了分类,这些类型包括离合词中插入补语、定语、助词、离合词的重叠形式、倒装形式以及离合词搭配宾语等,最后总结了这些偏误的特点;第四章从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负迁移及学生心理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造成偏误的原因;第五章给出了一些具体的教学建议和教学方法;第六章为结语,对全篇论文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论文的不足之处,讨论了其他需要补充或继续研究的内容。

毛帅梅[7](2012)在《现代汉语副词及类副词的功能层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语言的层级观、语言的类型学观和语言的功能-认知观为理论视角,立足于现代汉语副词的丰富语料,建立了现代汉语副词及类副词的功能层级分析结构,从宏观层面取得了对语素层副词、词层副词、短语层副词、小句层副词、句子层副词和语篇层副词以及跨层副词、副词语义类型与层级对应关系、跨语言副词比较等一系列较新的认识或发现,在理论和实践中尝试探索了现代汉语副词宏观研究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本研究由六章内容构成。第一章绪论提出了研究的问题,论证了研究的意义,界定了研究的对象和范围、给出了本文的副词定义和分类简表、制定了四个工作假设、描述了研究的方法、说明了语料的选择。对全文框架作了较为统一的交代,为下文各章节的论述提供必要的线索。第二章文献综述部分主要从两个大的方面来梳理前人和时贤关于副词的论述。其一从宏观探索和微观分析两个角度考察了现代汉语副词的研究现状;其二结合副词的一般性研究和层级研究探讨了国外副词研究的动态;并提出副词的“修饰语+中心语”视角,以此为切入点修改第一章的分类简表,产生本文参照各语言单位层级的中心语和副词结构分析框架。第三、四、五章是全文的核心部分。其中第三章通过语料分析,验证本研究的第一、二个工作假设。概括起来,首先综合讨论语素层副词(MAdv)中单、双音节副词的分布情况和语法特性;然后考察词层副词(WAdv)的附谓副词和附体副词与动词、形容词、名词的组合情况;接着分析短语层副词(PAdv)对名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进行修饰以及副词连用的情况;其次关注小句层副词(CAdv)在保持小句的衔接和连贯的同时,还兼有词、短语层副词的限定作用或句子、话语层副词的传情表态作用,是几个层级之间的必要过渡;再次讨论对应命题内容之外的情态成分的句子层副词(SAdv);最后探讨语篇层副词(DAdv)的形式特征和篇章功能。就部分副词可跨越层级以修饰不同层次中心语的情况而言,语料分析显示出一定的倾向性和规律性。第四章检验第三、四个工作假设。一方面对照国内汉语学界对副词语义的常规分类模式,寻找不同层级的副词与不同范畴语义之间的对应关系。另一方面以汉语之外的多语种语料来验证副词层级结构的普遍性,以及可能的留白或差异。第五章为上述发现提供一些理论解释。汉语双音化的演变对现代汉语副词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单音节副词作为典型成员,表现出相对更高的使用频率和更多样的功能表现。单、双音节副词在韵律和语义上都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人类的认知因素和语用动因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副词的概念化内容和词汇化形式。第六章结论部分总结全文的研究,归纳前文的主要发现和创新点,指出本文的局限性和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指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研究前景。本文对现代汉语副词的层级研究主要有以下创新点:(1)现代汉语副词的宏观研究极少,现有文献中仅张谊生(2000b)单篇论文和褚俊海(2010)历时视角的宏观研究,而综合性共时宏观研究的缺位,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本研究试图弥补这一盲点。本文不但建立了贯穿各个语言单位的现代汉语副词层级研究的宏观框架,并且在此框架下,将语素层副词和语篇层副词单独列出,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分析,挖掘了此两类副词的特性也兼顾了层级框架的系统性。(2)有效廓清了对多义副词和位置灵活多变的副词的笼统认识,指出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通过对跨层副词的系统性分析,发现了副词层级分布中的某些倾向性和规律性。充分重视副词语义类型的传统研究,将之与本文的副词层级研究对照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了不同于以往的一维的研究体系,形成意义-分布二维观照的宏观框架。(3)首次以汉语副词为本体,整体将汉语副词的层级特性置于语言类型学的视野下,以欧洲和亚洲国家的多种语言进行了跨语言的比较。综合提出了韵律、语义、语用、功能、认知、类型学、文化、历史等多个角度的理论性解释,这在以往的单个研究中也不多见。本文对副词的层级研究具有普通语言学的理论意义。本文尝试使用统一的理论框架来分析副词,一方面立足现代汉语,拟构建一个描写和解释副词的理论模式,可以为丰富现代汉语理论语言学作出一定贡献;另一方面面向世界多种语言,希冀为副词的类型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基础。此外,国外语言学理论对副词的分析以英语为主要语料,汉语的语料研究能提供跨语言的检验证据,有望对现有理论有所发展或补充。同时,本研究也将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根据尹斌庸(1986)和郭锐(2002)等的统计,副词的平均出现频率仅次于动词和名词。换言之,副词的活动能力,即副词平均能量是很高的。由于副词使用的高频率和高活动能力,副词用法呈现丰富的多样性,势必给语言学习者造成学习上的困难。通过本文对副词的梳理,我们期望挖掘出副词意义、功能和分布上的某些共性规律,为对外汉语教学、翻译、中文信息处理等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魏阳阳[8](2019)在《汉语平比范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比较是人类共有的思维认知能力,投射在人类语言中的比较语义范畴也具有广泛的普遍性,不同语言表达比较语义的词汇句法形式更是丰富多样,以上现象使得比较范畴始终是语言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不过目前学界对差比句的关注度要远高于平比句,为了实现对平比范畴的充分观察、描写和解释,本文力求从宏观层面建立平比范畴的概念体系,从结构形式层面探讨汉语及周边民族语言平比结构的句式类型、编码类型和语序类型,从语义认知层面解释汉语和周边民族语言平比概念的来源、衍生以及平比标记的多功能语义兼用模式。全文除结语之外,共有七章:第一章首先介绍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梳理汉语比较句研究的发展脉络。前人对汉语比较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讨论比较范畴的定义,确定比较范畴的研究对象;运用结构主义的理论方法对比较句的形式进行描写;追溯汉语比较标记和比较句式的出现时间和形成过程;将比较句的语序作为基本语序考察的重要参项,研究汉语比较句的语言类型学特征;测量汉语中不同比较句的二语习得难度,为比较句式的语法项目选取和排序提供标准。总体上对差比句的关注度要远高于平比句,而关于平比句还存在着众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第二章遵循以语法意义为起点的思路,对比较范畴的语义概念进行界定,将比较事件抽取出比较目标、比较基准、比较点、比较结果和比较事件过程五个语义要素。涉及到比较范畴的句法问题,主要包括比较目标和比较基准的对称性问题、基准标记的句法性质和特征问题、比较结果的句法性质和对称性问题以及比较句的语法功能问题。第三章对现代汉语平比结构的句式类型进行了调查,平比句的比较结果成分是整个句式最显著的标志,因此本章以形容词类平比结果标记、代词类平比结果标记和助词类平比结果标记为标准,将现代汉语平比句式分为相应的三种。继而,本章对各类平比句式在实际语料中的出现频率进行统计:总体来说,形容词类结果标记平比句式在实际语料中是平比表达的主体,其中“一样”与“和”类并列介引型基准标记的共现频率最高;指称代词充当平比句结果标记的能力呈现“这样>那样≈那么>这么”的序列;助词类结果标记“似的”与象似型基准标记共现频率最高,助词性结果标记“似的”体现出最强的固定搭配特征,并且理性语义的磨损程度最高。第四章对汉语平比结构形式类型之一的编码类型进行了讨论,所依据的理论主要是Nichols(1986)的附从标志和附核标志概念,以及Haspelmath(2017)提出的六种平比句编码类型。我们认为现代汉语主要使用“基准标记+结果标记型”“等同/达到义次谓语型”两种编码类型的平比结构,都使用的是核心和从属语双重标志的编码方式;古汉语也曾经大量地使用过“仅有基准标记型”和“仅有结果标记型”编码类型平比结构,但总体上来说古汉语倾向于使用附从标志的编码手段来构建平比结构。另外本章还抽取了汉语及周边民族语言平比结构普遍存在的三条编码特征:第一,平比标记和差比标记在历时和共时层面上存在混同和分化;第二,平比结构具有单标记和双标记两种类型共同存在的特征;第三,比较标记可以兼及平比、相似和比拟三种语义功能。上述类型学特征在世界上其他语言的平比结构中也广泛存在。第五章对汉语平比结构形式类型之二的语序类型进行了讨论,所依据的理论主要是Greenberg(1963)、Dry(1992)提出的差比句语序蕴含共性,以及Haspelmath(2017)在对世界上119种语言平比结构进行调查与分类的基础上,总结的两条与基本语序有关的蕴含共性。本章收集了汉语周边民族语言三种平比结构的语料,发现Haspelmath(2017)提出的两条语序蕴含共性对不同类型平比结构的可预测能力有非常大的区别,具体表现为:对少数民族语言“和”类并列介引型平比结构和达到型平比结构语序情况的可预测性非常低,对象似型平比结构语序情况的可预测性很强。我们的解释是:与普遍语序规则匹配程度很高的民族语言平比结构,更有可能来源于语法系统的自身演化;而与普遍语序规则匹配程度很低的平比结构,更有可能是受到强势的汉语平比结构特殊语序的影响。而汉语平比和差比结构语序情况的特殊性,是汉语介词结构语序特殊性的一种表现。魏晋时期开始的汉语介词结构前移给平比结构带来的影响有两条:第一,基准成分的前移加速了基准标记由相似义动词向介词发展的进程;第二,基准成分的前移突破了原始句式对语法成分的性质限制。第六章从宏观的语义认知角度对汉语平比范畴的历时演化类型进行了讨论,我们认为汉语平比和相似范畴的来源和衍生方向具有类型学上的普遍意义。本章发现世界语言的平比范畴与空间概念、领有概念和方式概念之间存在着历时演化关系,上面三种来源都遵循从具体概念到抽象概念的语法化规则。具体总结为:来源于空间概念的比较范畴,被世界上最多语言所使用,包括使用某些静态方位词或动态趋向动词作为比较标记;来源于领有概念的比较范畴,是汉语历时语义演化的一种特殊类型;来源于方式概念的比较范畴,主要出现在与罗曼语和拉丁语有亲缘关系的印欧语系语言之中。平比和相似概念的衍生也同样能够反映世界语言的普遍演化规律,平比标记的演化目标主要包括:比拟和差比标记、推断义副词、话题标记、例举标记和从句引导标记,汉语的“像”可以说是虚化程度比较高的平比标记,另外在很多非洲语言中也能够发现与汉语“像”具有相似衍生方向的平比标记。第七章从微观的语义认知角度考察汉语及周边民族语言常用平比基准标记的多功能语义认知模式。本章将语义地图的基本研究方法应用在汉语平比范畴的研究领域,分别绘制了并列介引型基准标记、象似型基准标记和“有”字达到型基准标记的概念地图和语义地图,在此基础上,我们发现汉语平比基准标记的多功能语义兼用模式在世界语言范围内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具有语言类型学研究上的参考价值。过去普遍认为“和”类平比标记与伴随功能具有语义相邻关系,与并列功能并不存在直接蕴含关系,但是本章发现有些少数民族语言“和”类平比标记只兼及并列连词功能,因此本章重新调整了平比、并列与伴随三种功能之间的概念地图,认为平比标记功能同时是并列和伴随功能的下位概念。另外,有些具有汉语特色的平比基准标记的语义兼用模式也能够在民族语言中发现,本章提出导致这种高度相似性的原因可能不是语言内部因素的驱动,更可能是东亚地区各语言之间经过接触而引发的区域扩散。

教育部[9](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指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刘磊[10](2014)在《中国德语专业大学生作文中的篇章衔接与连贯 ——一项基于语料库与潜伏语义分析的研究》文中提出计算机语料库所提供的大量真实语料与相关软件相结合,使语言学研究产生了丰硕的成果,也对外语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国内首个德语学习者语料库的建立,基于它的语言学研究也逐渐出现。基于计算机技术,对中国德语学习者语料库中的作文进行研究,能够为中国德语写作教学的完善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论文选取中国德语学习者语料库中PGG子库和自建德国母语者语料库中的作文作为语料,借助计算机技术对两者作文中的衔接与连贯进行研究。研究目的在于:一方面,使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篇章语言学研究范畴不断拓展;另外一方面,为中国德语专业教师和学习者提供建议。本论文分为八个部分,即:前言、理论基础、语料加工处理技术与原则、实证分析、教学建议、结束语、参考文献、附录。在前言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对象的界定、语料的选择、国内外研究现状、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结构。在论文的理论部分(第二部分),首先探讨了不同视角的篇章观并将钱敏汝的篇章语用学视角下的动态篇章观作为基本出发点。然后,在相关学者衔接与连贯理念的基础上并结合中国德语学习者作文的语言特点,确定了本研究的衔接与连贯类别。其次,对语料库语言学哲学基础、研究方法、语料库定义进行了阐述。接下来,又论述了潜伏语义分析的基本原理、实现、应用、衔接和连贯与潜伏语义分析之间的关联。最后,从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篇章与人和世界的关联以及建构主义理论的角度出发,为计算机辅助德语写作教学构建了理论基础。在论文的第三部分,阐述了中国德语学习者和德国母语者语料数据加工处理技术与原则。在实证分析部分(第四部分),对中国德语学习者和德国母语者作文中的衔接手段的使用、局部连贯和整体连贯进行了分析。在论文第五部分,主要为中国德语专业教师以及学习者提出了计算机辅助德语写作教学的建议。论文的第六、七、八部分是结束语、参考文献和附录。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得出了如下结论:(1)在衔接手段使用的总体分布上,中国德语学习者和德国母语者是相同的,即:使用重复最为频繁,其次是关联词和替代,使用替换最少。中国德语学习者作文中完全重复、同义替换、代词替代、并列连词(对立关系)、从属连词(目的关系、dass/ob)的使用显著多于德国母语者,部分重复、代副词替代、并列连词(叠加、选言关系)、从属连词(结果、让步关系)、连接副词(并列、时序、让步关系)的使用显著少于德国母语者,而上下义替换、并列连词(阐释、因果关系)、从属连词(因果、条件、情态、时序关系)、连接副词(因果、对立关系)的使用与德国母语者没有明显差异。通过相关性检验发现,在所研究的24种衔接手段中,仅有4种(同义替换、代副词、并列连词阐释、连接副词并列)能够预测作文质量,而其它20种并不能预测作文质量。(2)中国德语学习者和德国母语者作文相邻句子间、相邻段落间、全部句子间的LSA余弦均值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中国德语学习者作文全部段落间LSA余弦均值要显著低于德国母语者。这也就说明,中国德语学习者和德国母语者作文在句子间的局部连贯性、整体连贯性,段落间的局部连贯性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中国德语学习者作文段落间的整体连贯性要显著低于德国母语者。通过相关性检验发现,中国德语学习者作文中相邻段落间、全部段落间的LSA余弦均值能够预测作文质量。(3)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笔者为中国德语专业教师和学习者提供了计算机辅助德语写作教学的建议。一方面,中国德语专业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来自主创建微型文本、探索中国德语学习者作文的语言特点、研发德语测试试题、探索学生作文的自动评判。另外一方面,中国德语学习者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自主建构语言层面的知识、自主建构文化层面的知识、使用第四代语料库工具进行自主学习。综上所述,本论文的学术贡献以及创新尝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本论文将篇章语用学视角下的动态篇章观以及篇章和人与世界的关联和语料库语言学、潜伏语义分析相结合,这是对篇章语用学的拓展和发展。借助计算机技术对自然语言进行研究,也不断由词汇、句子层面拓展到篇章层面,这展示了未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2)本论文首次尝试使用潜伏语义分析对学习者作文中的连贯进行研究。以往对篇章连贯的研究基本都停留在篇章表层结构之中。本论文的尝试对篇章连贯测量标准的确立具有一定的贡献。(3)本论文结合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篇章和人与世界的关联、建构主义构建了计算机辅助德语写作教学的理论框架。篇章语用学的相关理念除了应用于语言研究中,同样可以应用到德语写作教学之中。(4)由于目前在德国还没有母语者描述型篇章语料库。因此,笔者建设了首个小型德国母语者描述型篇章语料库。这样的德国母语者语料库不仅能够为基于语料库的研究做参照,而且能够作为语言材料直接应用到中国德语写作教学之中。(5)本论文所提供的计算机辅助德语写作教学的建议能够提高德语教师的工作效率并且改善德语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德语的功能动词和功能动词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德语的功能动词和功能动词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德语学习者篇章写作中的词汇错误分析 ——一项基于语料库和三语习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辞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目录
前言
    0.1 本论文的研究问题
    0.2 本论文的结构
    0.3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0.4 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
    0.5 语料的选择和提取
    0.6 本论文研究对象的界定
    0.7 本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 理论基础概述
    1.1 篇章语用学和动态篇章观
        1.1.1 篇章的定义
        1.1.2 动态篇章观对本文的指导性作用
    1.2 三语习得基础理论
        1.2.1 三语习得研究的发展历史
        1.2.2 三语习得的研究方法
        1.2.3 三语习得的研究现状
        1.2.3.1 语言之间的相近度
        1.2.3.2 语言接触和文化接触
        1.2.3.3 先英语后德语的实证研究
        1.2.3.4 中国三语习得的特点
    1.3 语料库和语料库语言学
        1.3.1 语料库概要
        1.3.1.1 语料库的定义和代表性
        1.3.1.2 语料库的发展
        1.3.1.3 语料库的分类
        1.3.1.4 德语语料库及国内语料库概览
        1.3.1.4.1 德语语料库概览
        1.3.1.4.2 国内语料库概览
        1.3.2 语料库语言学概要
        1.3.2.1 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
        1.3.2.2 语料库语言学的特点
        1.3.2.3 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错误分析理论
    2.1 错误分析三大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发展
        2.1.1 对比分析理论
        2.1.2 创造性建构理论
        2.1.3 过渡语理论
    2.2 词汇错误的研究
        2.2.1 词汇错误的定义
        2.2.2 涉及词汇错误的词类
        2.2.3 词汇错误的研究现状
        2.2.4 词汇错误理论分类方法
        2.2.5 本论文中词汇错误分类的方法
        2.2.5.1 借用错误
        2.2.5.2 语义错误
        2.2.5.3 混淆错误
        2.2.5.4 习语错误
        2.2.5.5 仿造错误
    2.3 词汇错误研究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2.4 从不同角度看词汇错误产生的原因
        2.4.1 从动态的篇章观看词汇错误产生的原因
        2.4.2 从语言系统差异看词汇错误产生的原因
        2.4.3 从学习者的学习策略看词汇错误产生的原因
        2.4.4 从学习者的交际策略看错误产生的原因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证分析中的数据处理和标注
    3.1 本研究的语料库建设
        3.1.1 语料库的大小与内容
        3.1.2 语料库的抽样
    3.2 本论文所用分析软件的描述
        3.2.1 Annotool
        3.2.2 AntConc 3.2.4
        3.2.3 SPSS 18.0
    3.3 语料库的标注设计和人工标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证分析中的数据统计和评述
    4.1 五种类型词汇错误的总体分布情况
    4.2 词汇错误中词类的总体分布情况
    4.3 造成词汇错误各语言影响来源所占比例
    4.4 词汇错误描述和分析
        4.4.1 借用错误具体分析
        4.4.1.1 低分作文借用错误分布的特点描述和归类分析
        4.4.1.2 中分作文借用错误分布的特点描述和归类分析
        4.4.1.3 高分作文借用错误分布的特点描述和归类分析
        4.4.2 语义错误具体分析
        4.4.2.1 低分作文语义错误分布的特点描述和归类分析
        4.4.2.2 中分作文语义错误分布的特点描述和归类分析
        4.4.2.3 高分作文语义错误分布的特点描述和归类分析
        4.4.3 混淆错误具体分析
        4.4.3.1 低分作文混淆错误分布的特点描述和归类分析
        4.4.3.2 中分作文混淆错误分布的特点描述和归类分析
        4.4.3.3 高分作文混淆错误分布的特点描述和归类分析
        4.4.4 习语错误具体分析
        4.4.4.1 低分作文习语错误分布的特点描述和归类分析
        4.4.4.2 中分作文习语错误分布的特点描述和归类分析
        4.4.4.3 高分作文习语错误分布的特点描述和归类分析
        4.4.5 仿造错误具体分析
        4.4.5.1 低分作文仿造错误分布的特点描述和归类分析
        4.4.5.2 中分作文仿造错误分布的特点描述和归类分析
        4.4.5.3 高分作文仿造错误分布的特点描述和归类分析
    4.5 不同分组学习者错误类型分布的差异性研究
        4.5.1 借用错误的独立两样本t检验
        4.5.2 语义错误的独立两样本t检验
        4.5.3 混淆错误的独立两样本t检验
        4.5.4 习语错误的独立两样本t检验
        4.5.5 仿造错误的独立两样本t检验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本研究的教学思考
    5.1 三语课堂的词汇教学策略
        5.1.1 词汇教学石化现象的消解
        5.1.2 充分利用学习者的语言习得经验
        5.1.3 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习得词汇
        5.1.4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习者词汇输入
    5.2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6.1 本文内容综述
    6.2 研究结论
    6.3 研究新意
    6.4 本论文的局限性
    6.5 对该领域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本研究抽样作文文本名称

(2)德国汉学家甲柏连孜(Georg von der Gabelentz)《汉文经纬》(Chinesische Grammatik)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及其意义
    1.2. 前人研究述评
    1.3. 理论与方法
    1.4. 文献来源
第二章 19 世纪德国和欧洲语言学和汉学的贡献对甲柏连孜的影响
    2.1. 普通语言学
        2.1.1. 洪堡特(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
        2.1.2. 斯塔恩塔尔(Heymann Steinthal,1823-1899)
    2.2. 汉语语言学
        2.2.1. 法语范畴内的语言学和汉学家:雷慕萨(Jean-Pierre Abel-Rémusat,1788-1832)、儒莲(Stanislas Aignan Julien,1797-1873)
        2.2.1.1. 雷慕萨对甲柏连孜的影响
        2.2.1.2. 儒莲对甲柏连孜的影响
        2.2.2. 德语范畴内的语言学和汉学家:硕特(Wilhelm Schott,1802-1889)、恩德利希(Stephan Ladislaus Endlicher,1804-1849)
        2.2.2.1. 硕特对甲柏连孜的影响
        2.2.2.2. 恩德利希对甲柏连孜的影响
第三章 甲柏连孜《汉文经纬》的结构
    3.1. 《汉文经纬》目录
    3.2. 论述《汉文经纬》中“分析系统”和“综合系统”的区别,突出“综合系统”的意义和价值
    3.3. 词类划分的依据是基本含义和句法功能
    3.4. 第二卷“分析系统”和第三卷“综合系统”中的词类划分
    3.5. “实字”、“虚字”、“活字”、“死字”及词类活用
    3.6. 相对固定的语序及宾语前置现象
    3.7. 小结
第四章 甲柏连孜《汉文经纬》实词分析
    4.1. 代词
        4.1.1. 人称代词
        4.1.1.1. 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代词
        4.1.1.2. 第三人称和指示代词,疑问代词
        4.1.2. 之
        4.1.3. 其
        4.1.4. 者
        4.1.5. 是
        4.1.6. 何
    4.2. 动词
        4.2.1.“综合系统”中的动词
        4.2.2.“分析系统”中的动词
        4.2.3. 以“为”字为例
    4.3. 数词
    4.4. 小结
第五章 甲柏连孜《汉文经纬》虚词分析
    5.1. 连词和介词
        5.1.1. 以
        5.1.2. 与
    5.2. 句末语气词
        5.2.1. 也
        5.2.2. 乎
        5.2.3. 哉
    5.3. 助词:所
    5.4. 小结
第六章 《汉文经纬》句法研究
    6.1. 句法结构
        6.1.1. 短语
        6.1.2. 词序
    6.2. 句类
        6.2.1. 否定句
        6.2.2. 疑问句
        6.2.3. 祈使句
    6.3. 复句
        6.3.1. 联合复句
        6.3.1.1. 连贯复句
        6.3.1.2. 递进复句
        6.3.2. 偏正复句
        6.3.2.1. 条件复句
        6.3.2.2. 因果复句
        6.3.2.3. 让步复句
        6.3.2.4. 转折复句
    6.4. 小结
第七章 甲柏连孜的《汉文经纬》与马若瑟(Joseph Henri de Prémare,1666—1736)的《汉语札记》对比
    7.1. 马若瑟生平和作品简介
    7.2. 甲柏连孜对马若瑟的评论
    7.3. 甲柏连孜与马若瑟语料引用对比
    7.4 甲柏连孜与马若瑟的虚词对比
    7.5. 甲柏连孜与马若瑟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第八章 甲柏连孜对汉语语法学研究所作的贡献
    8.1. 甲柏连孜对现代古汉语语法研究的贡献
    8.2. 甲柏连孜在德语汉学界举足轻重的地位
    8.3. 《汉文经纬》对对外汉语的贡献
    8.4. 甲柏连孜对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贡献
    8.5. 总述
参考文献
附录一:论文第四章至第六章及第七章中的“7.4.甲柏连孜与马若瑟的虚词对比”小标题目录
附录二:甲柏连孜像
致谢

(3)事件语义视角下的英汉“言者导向语”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言者导向语
    1.2 研究缘起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假设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假设
        1.4.2 研究方法
        1.4.3 语料来源
    1.5 研究意义
    1.6 论文结构
第二章 英汉副词系统及言者导向语
    2.1 英汉语副词系统
        2.1.1 英语副词系统
        2.1.2 汉语副词系统
        2.1.3 英汉语副词系统的跨语言共性
        2.1.4 英汉语副词类别的重合和阙如
    2.2 英汉语副词对比研究
        2.2.1 研究现状
        2.2.2 存在的问题
        2.2.3 解决问题的思路
    2.3 言者导向语
        2.3.1 英汉语SOE的分类
        2.3.1.1 SOA在英语里的分类
        2.3.1.2 SOA在汉语里的分类
        2.3.1.3 英汉语SOE的分类
        2.3.2 SOE的句法和语用特征
        2.3.2.1 SOE的句法特征
        2.3.2.2 SOE的语用特征
        2.3.3 SOE的相关研究
    2.4 事件语义视角下的英汉SOE对比研究框架
        2.4.1 理论基础
        2.4.2 事件语义学研究方法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2.5 小结
第三章 概念语义理论
    3.1 Jackendoff的概念语义理论
        3.1.1 理论模式
        3.1.2 概念的组合与投射
        3.1.2.1 概念元和概念结构
        3.1.2.2 概念结构向句法结构的投射
        3.1.3 语义分解观
    3.2 概念的词汇化
        3.2.1 概念的词汇化与语言类型之间的关系
        3.2.2 与概念词汇化有关的英汉对比研究
    3.3 概念语义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3.4 小结
第四章 事件语义平台
    4.1 事件语义学
        4.1.1 戴维森分析法:关于行为句的理论
        4.1.2 新戴维森分析法:Parsons的亚原子语义学
    4.2 词汇语义的分解方法
    4.3 事件类型
    4.4 事件的表层实现方式
    4.5 事件语义学视角下的语言对比研究
        4.5.1 对比基础的设定
        4.5.2 事件语义学视角下的语言研究
        4.5.3 英汉SOE对比研究的事件语义视角
    4.6 小结
第五章 英汉“言说行为表达”对比分析
    5.1 SAE的性质和分类
        5.1.1 SAE的性质
        5.1.2 SAE的分类
    5.2 SAE表达的概念语义
        5.2.1 施事指向的言说行为表达
        5.2.2 表方式/精确程度的言说行为表达
    5.3 英汉语编码方式
        5.3.1 施事指向的言说行为概念的编码方式
        5.3.2 表方式/精确程度的言说行为概念的编码方式
    5.4 英汉SAE编码差异的解释
    5.5 英汉SAE的语用差异
    5.6 小结
第六章 英汉“评价类表达”对比分析
    6.1 EVE的属性和类型
        6.1.1 EVE的属性
        6.1.2 EVE的类型
    6.2 EVE表达的概念语义
    6.3 英汉语编码方式
        6.3.1 编码方式相同
        6.3.2 编码方式相异
    6.4 英汉EVE编码差异的解释
        6.4.1 心理影响类评价概念的编码方式
        6.4.2 认识类评价概念的编码方式
        6.4.3 定性类评价概念的编码方式
        6.4.4 汉语词汇式评价类表达的特点
    6.5 不同形式EVE的句法表现
    6.6 英汉语EVE语用化的差异
    6.7 小结
第七章 英汉“认识类表达”对比分析
    7.1 EPE的分类
        7.1.1 言据类表达
        7.1.2 情态类表达
    7.2 EPE表达的概念语义
    7.3 言据类EPE
        7.3.1 言据概念的编码方式
        7.3.1.1 感知类言据概念的编码方式
        7.3.1.2 报告类言据概念的编码方式
        7.3.2 言据概念编码差异的解释
        7.3.3 汉语词汇式言据表达的特点
    7.4 情态类EPE
        7.4.1 情态概念的编码方式
        7.4.2 情态类表达编码差异的解释
    7.5 不同形式EPE的句法表现
    7.6 英汉语EPE语用化的差异
    7.7 小结
第八章 语用化和词汇化:SOE的历时演变
    8.1 词汇化、语法化和语用化
        8.1.1 词汇化
        8.1.1.1 词汇化的定义
        8.1.1.2 词汇化的典型特征
        8.1.1.3 本研究对词汇化的界定
        8.1.2 语法化
        8.1.2.1 语法化的定义
        8.1.2.2 语法化的特征
        8.1.2.3 本研究对语法化的界定
        8.1.3 语用化
        8.1.3.1 语用化问题的提出和概念界定
        8.1.3.2 本研究在语用化问题上的观点及对语用化的界定
        8.1.3.3 语用化的特点
        8.1.4 词汇化、语法化和语用化的关系
        8.1.4.1 词汇化与语法化
        8.1.4.2 语法化与语用化
        8.1.4.3 语用化与词汇化
        8.1.5 话语/语用标记的归属
        8.1.6 词汇化-语法化-语用化关系假设
    8.2 英汉语SAE的词汇化
        8.2.1 英语SAE的形成
        8.2.2 汉语SAE的形成
    8.3 形态特征与英汉SAE的词汇化程度
    8.4 SAE的词汇化、语法化、语用化
    8.5 小结
第九章 语言的形态特征与SOE的词汇化:多语言证据
    9.1 相关语言的基本语言类型特征
    9.2 相关语言中的SOE
        9.2.1 言说行为概念的编码
        9.2.2 评价概念的编码
        9.2.3 认识概念的编码
    9.3 语言的形态特征与词汇化
    9.4 小结
第十章 结论
    10.1 研究发现
    10.2 研究创新
    10.3 研究启示
    10.4 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设想
参引文献
附录

(4)概念驱动的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视角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概念研究综述
        一、概念的哲学本源
        二、西方学界对概念的研究
        三、中国学界对概念的研究
    第二节 词汇研究综述
        一、西方学界对词汇的研究
        二、中国学界对词汇的研究
    第三节 词与概念关系研究综述
        一、西方学界对词与概念关系的研究
        二、中国学界对词与概念关系的研究
    第四节 词汇习得策略研究综述
        一、西方学界对词汇习得策略的研究
        二、中国学界对词汇习得策略的研究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词及其与概念的研究单位—语元
    第一节 语元
        一、语元的提出
        二、语元的涵义
        三、对语元的语言学分析
        四、语元的心理现实性
    第二节 概念
        一、概念的定义
        二、概念的特征
        三、概念的语言表征形式
    第三节 概念—语元—词的内在关联性
第三章 概念—语元—词的学理分析
    第一节 原像与形象—洪堡特语言哲学中的概念与词
        一、语言与精神的关系
        二、人类概念的一致性特征
        三、母语概念与外语概念
    第二节 单元—维果茨基心理学中概念与词的有机单位
        一、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二、儿童概念的形成过程
        三、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
    第三节 对比分析与单元分析—概念研究的方法论
        一、对比语言学的方法论
        二、思维与语言关系的单元分析方法
    第四节 启示与借鉴
        一、洪堡特关于概念与词的语言哲学观点之启示
        二、维果茨基关于概念与词的心理学思想之价值
        三、研究方法论的借鉴意义
第四章 基于平行语料的概念—语元—词的驱动性分析
    第一节 研究方案的设计
        一、研究假设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内容
    第二节 研究方案的实施
        一、研究工具的编制
        二、数据收集与结果分析
    第三节 结论与启示
        一、汉语词感调查
        二、语元形态调查
        三、德语语元形态调查
第五章 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现状分析
    第一节 研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第二节 访谈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一、专家访谈结果
        二、青年教师访谈结果
    第三节 总结与讨论
        一、对德语词汇学习的基本认识
        二、词汇学习内容
        三、词汇学与教的方法及策略
        四、余论
第六章 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调查
    第一节 问卷编制
        一、问卷设计
        二、预试施测
    第二节 实测概况
        一、调查对象
        二、问卷发放与回收
        三、信效度检验
    第三节 统计分析
    第四节 讨论
        一、词汇学习策略的总体特征
        二、不同群体间的词汇学习策略差异
        三、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的总体水平
第七章 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体系建构
    第一节 建构德语词汇学习策略体系的现实基础
        一、德语词汇的特点
        二、中国德语教学特色
    第二节 词汇学习策略体系的观念系统
        一、以概念为驱动
        二、以语元为内容
        三、以词为归宿
    第三节 德语词汇学习策略体系的方法系统
        一、“用”的维度
        二、“义”的维度
        三、“形”的维度
    第四节 概念驱动的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体系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词感测量所用外文文本
    附录2 汉语词感调查问卷
    附录3 语元形态调查问卷
    附录4 有争议德语语元汇总表
    附录5 德语语元形态调查问卷
    附录6 语元形态调查结果汇总表
    附录7 德语语元形态调查结果汇总表
    附录8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9 专家访谈转写文本
    附录10 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调查问卷
    附录11 题项与策略倾向对应表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5)认知构式语法视阈下的致使移动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
表目
1 绪论
    1.0 引言
    1.1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本研究的组织安排
2 研究历史与现状
    2.0 引言
    2.1 空间移动问题
        2.1.1 引言
        2.1.2 空间移动的语义研究
        2.1.3 小结
    2.2 致使范畴研究
        2.2.1 致使范畴的哲学与心理学研究
        2.2.2 致使范畴的语言学研究
        2.2.3 小结
    2.3 致使移动研究综述
        2.3.1 句法语义接口研究
        2.3.2 致使移动的概念整合和语法整合研究
        2.3.3 致使移动的习得研究
        2.3.4 致使移动研究述评
    2.4 本研究创新和突破点
3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与基础
    3.0 引言
    3.1 认知构式语法
        3.1.1 构式的定义和范围
        3.1.2 构式语法的特征和原则
        3.1.3 动词与构式的互动
        3.1.4 构式与构式的关系
    3.2 认知构式语法述评
    3.3 本研究的其他理论架构
        3.3.1 框架语义学
        3.3.2 认知识解
        3.3.3 压制
        3.3.4 动词本原构式与超动词构式
    3.4 本章小结
4 致使移动概念及语义范畴
    4.0 引言
    4.1 致使移动概念的认知基础
        4.1.1 致使移动概念的经验来源
        4.1.2 致使移动事件图式
    4.2 致使移动语义范畴
    4.3 致使移动概念的内在要素
        4.3.1 致事(Causer)
        4.3.2 使事(Causee)
        4.3.3 致使力(Driving Force)
        4.3.4 移动
        4.3.5 路径
    4.4 英汉致使移动事件的词汇化模式
    4.5 总结
5 致使移动事件框架系统
    5.0 引言
    5.1 移动域语义框架的层级系统
        5.1.1 移动域移动框架定义与原则
        5.1.2 移动图景与框架特征
    5.2 致使移动动词词元调查
        5.2.1 国内外移动动词研究综述
        5.2.2 致使移动动词特征和分类
        5.2.3 英汉致使移动动词分类说明
        5.2.4 致使移动词元库
    5.3 英汉致使移动框架式描写
        5.3.1 安置类框架式
        5.3.2 运送类框架式
        5.3.3. 去除类框架式
        5.3.4 投掷类框架式
        5.3.5 联接类框架式
        5.3.6 分离类框架式
        5.3.7 所有权转移类框架式
        5.3.8 伴随移动类框架式
    5.4 本章小结
6 英汉致使移动构式及网络
    6.0 引言
    6.1 构式化与致使移动构式化
    6.2 英语致使移动构式探讨
        6.2.1 英语致使移动构式群
        6.2.2 英语致使移动构式网络
    6.3 汉语致使移动构式探讨
        6.3.1 汉语致使移动构式群
        6.3.2 汉语致使移动构式网络
    6.4 英汉致使移动构式的语义限制
        6.4.1 Goldberg对英语致使移动构式的语义限制
        6.4.2 构式压制要旨
        6.4.3 致使移动构式与动词的整合
    6.5 英汉致使移动构式对比
        6.5.1 英汉致使移动构式对比
        6.5.2 英汉致使移动构式网络对比
    6.6 英汉语言差异和思维方式探讨
    6.7 本章小结
7 对其他语言致使移动表达的调查
    7.0 引言
    7.1 日语致使移动表达的调查
    7.2 韩语致使移动表达
    7.3 德语致使移动表达
    7.4 法语致使移动表达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
    8.0 引言
    8.1 主要研究成果
    8.2 主要创新点
    8.3 本研究不足及对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英语致使移动动词分类表
    附录2 汉语致使移动动词分类表
    附录3 致使移动表达中的英语介副词和汉语趋向动词

(6)德语为母语的汉语中高级水平学习者动宾式离合词偏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离合词研究综述
        1.2.1 离合词本体研究综述
        1.2.2 离合词教学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4 理论依据
        1.4.1 对比分析假说
        1.4.2 偏误分析理论
        1.4.3 中介语理论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动宾式离合词测试情况概述
    2.1 测试对象
    2.2 测试问卷的选词情况
    2.3 测试问卷的题型设计
    2.4 离合词测试结果统计
第三章 动宾式离合词偏误类型及分析
    3.1 离合词中插入补语的偏误
        3.1.1 动量补语
        3.1.2 时量补语
        3.1.3 趋向补语
        3.1.4 可能补语
        3.1.5 结果补语
        3.1.6 情态补语
    3.2 离合词插入定语的偏误
        3.2.1 离合词中插入形容词
        3.2.2 离合词中插入代词
        3.2.3 离合词中插入数量词
        3.2.4 离合词中插入名词、偏正短语
    3.3 离合词插入助词的偏误
        3.3.1 离合词插入动态助词“了”
        3.3.2 离合词插入动态助词“过”
        3.3.3 离合词插入动态助词“着”
        3.3.4 离合词插入结构助词“的”
    3.4 离合词重叠形式的偏误
    3.5 离合词前置B的偏误
    3.6 离合词加宾语的偏误
    3.7 德国学习者动宾式离合词偏误的特点
第四章 德国学习者动宾式离合词偏误产生的原因
    4.1 母语的负迁移
        4.1.1 从词的层面看母语负迁移
        4.1.2 从语序的角度看母语负迁移
    4.2 目的语规则的负迁移
    4.3 学习者心理的影响
第五章 针对德国学生的动宾式离合词教学建议
    5.1 突出汉字的特点进行教学
    5.2 利用德语的框架思维进行总结
    5.3 利用语境教学法和语块教学法进行教学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7)现代汉语副词及类副词的功能层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0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对象和工作假设
    1.4 研究的方法和语料选择
    1.5 全文的结构
第二章 研究现状和文献回顾
    2.0 引言
    2.1 现代汉语副词研究现状
        2.1.1 宏观研究
        2.1.2 微观分析
    2.2 国外副词研究动态
        2.2.1 副词的一般研究
        2.2.2 副词的层级研究
    2.3 述评
    2.4 小结
第三章 现代汉语副词的层级性:第一、二个工作假设
    3.0 引言
    3.1 现代汉语副词的层级性
    3.2 假设之一:副词分属语言单位的不同层级
        3.2.1 语素层副词
        3.2.2 词层副词
        3.2.3 短语层副词
        3.2.4 小句层副词
        3.2.5 句子层副词
        3.2.6 语篇层副词
    3.3 假设之二:副词可以跨层使用
        3.3.1 跨层副词的类型
        3.3.2 讨论和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现代汉语副词的层级性:第三、四个工作假设
    4.0 引言
    4.1 假设之三:副词的范畴语义类型与副词的层级形成对应
        4.1.1 语义-层级对应概况
        4.1.2 讨论和分析
    4.2 假设之四:跨语言比较可以进一步揭示副词的层级特性
        4.2.1 副词的层级功能
        4.2.2 副词的跨层表现
        4.2.3 副词的历时语义演变
    4.3 小结
第五章 副词的层级性及其理论解释
    5.0 引言
    5.1 个体发生学、认知图式与副词层级变化的心理现实性
    5.2 副词的语义内涵与副词层级的语义变化
    5.3 篇章语法与副词层级的功能变化
    5.4 语用原则与副词易位
    5.5 韵律动因与单音副词的层级性
    5.6 文化模式与副词层级变化的类型学共性
    5.7 语言接触与不同层级上副词的产生
    5.8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0 引言
    6.1 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6.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8)汉语平比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1.3.1 研究意义
        1.3.2 主要创新
    1.4 语料来源
        1.4.1 论著类语料
        1.4.2 线上语料库资源
    1.5 比较范畴和平比句研究综述
        1.5.1 比较范畴的建立
        1.5.2 现代汉语平比句的句法语义研究
        1.5.3 汉语平比句的历时研究
        1.5.4 平比句的类型学视角研究
        1.5.5 比较句的语篇功能研究
        1.5.6 平比句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1.5.7 小结
    1.6 有关术语、符号及句式说明
2 比较范畴的界定
    2.1 比较范畴的语义界定
        2.1.1 比较范畴的语义要素
        2.1.2 比较范畴的成员
    2.2 比较范畴的句法问题
        2.2.1 比较目标和比较基准的句法特征
        2.2.2 基准标记的句法特征
        2.2.3 比较结果的句法特征
        2.2.4 平比结构的句法功能
    2.3 小结
3 汉语平比范畴的句式类型
    3.1 形容词类结果标记平比句式
        3.1.1 平比基准标记与“一样”的互选
        3.1.2 “一样”的句法性质和语法化程度
        3.1.3 其他形容词类结果标记
    3.2 指称代词类结果标记平比句式
        3.2.1 平比基准标记与代词类结果标记的互选
        3.2.2 代词类平比结果标记成员的句法性质和语法化程度
        3.2.3 其他代词类结果标记
    3.3 助词类结果标记平比句式
        3.3.1 平比基准标记与“似的”的互选
        3.3.2 “似的”的句法性质和语法化程度
    3.4 小结
4 汉语平比范畴的编码类型
    4.1 语言结构编码的类型学研究介绍
    4.2 世界语言平比结构的编码类型
        4.2.1 仅有基准标记型
        4.2.2 仅有结果标记型
        4.2.3 基准标记+结果标记型
        4.2.4 结果标记双指向型
        4.2.5 等同/达到义谓语型
        4.2.6 等同/达到义谓语双指向型
        4.2.7 等同/达到义次谓语型
    4.3 汉语及周边民族语言平比结构的编码特征
        4.3.1 平比结构和差比结构编码类型的混同与分化
        4.3.2 平比结构单标记和双标记的编码类型共存
        4.3.3 平比结构与相似、比拟结构标记编码的同形性
    4.4 小结
5 汉语平比范畴的语序类型
    5.1 语序类型学理论介绍
    5.2 汉语及周边民族语言平比结构语序类型调查
        5.2.1 世界语言平比结构语序特征的蕴含共性
        5.2.2 汉语及周边民族语言并列介引型平比结构语序类型调查
        5.2.3 汉语及周边民族语言象似型平比结构语序类型调查
        5.2.4 汉语及周边民族语言“有”字达到型平比结构语序类型调查
    5.3 平比结构与差比结构之间的语序关系
        5.3.1 世界语言差比结构语序特征的蕴含共性
        5.3.2 平比结构和差比结构语序类型的不对称现象
    5.4 汉语平比结构语序类型的特殊性
        5.4.1 现代汉语共时层面平比结构语序的特殊性
        5.4.2 汉语历时层面平比结构语序演变的特殊性
    5.5 小结
6 汉语平比范畴的概念演化类型
    6.1 类型学视角下比较和平比概念的来源
        6.1.1 来源于空间概念的比较范畴
        6.1.2 来源于领有概念的比较范畴
        6.1.3 来源于方式概念的比较范畴
    6.2 类型学视角下平比与相似概念的衍生
        6.2.1 衍生为比拟和差比标记
        6.2.2 衍生为推断义副词
        6.2.3 衍生为话题和例举标记
        6.2.4 衍生为从句引导标记
    6.3 小结
7 汉语平比基准标记的多功能语义类型
    7.1 语义地图研究方法介绍
    7.2 并列介引型平比基准标记的多功能语义类型
        7.2.1 并列、伴随与平比三种概念的关系
        7.2.2 并列介引型平比基准标记的成员
        7.2.3 平比标记功能与并列、伴随概念的语义域关系
        7.2.4 民族语言中并列介引型平比结构的区域化复制机制
    7.3 象似型平比基准标记的多功能语义类型
        7.3.1 象似型平比基准标记的成员
        7.3.2 象似词的兼用功能调查及语义地图
    7.4 达到型平比基准标记的多功能语义类型
        7.4.1 达到型平比基准标记的成员
        7.4.2 领有动词的兼用功能调查及语义地图
    7.5 小结
8 结语
    8.1 本文主要结论
    8.2 本文主要创新点
    8.3 本文主要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中国德语专业大学生作文中的篇章衔接与连贯 ——一项基于语料库与潜伏语义分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目录
1. 前言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 语料的选择
    1.4 研究现状
        1.4.1 篇章衔接与连贯的研究现状
        1.4.2 基于语料库的研究现状
        1.4.3 基于潜伏语义分析的研究现状
    1.5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1.6 论文结构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篇章语言学
        2.1.1 篇章定义
        2.1.2 篇章衔接与衔接手段
        2.1.3 篇章连贯
        2.1.4 衔接与连贯的关系
    2.2 语料库语言学和语料库
        2.2.1 语料库语言学
        2.2.1.1 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
        2.2.1.2 语料库语言学的学科定位
        2.2.1.3 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2.2.1.3.1 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
        2.2.1.3.2 语料库驱动的研究方法
        2.2.2 语料库
        2.2.2.1 语料库的组成
        2.2.2.2 语料库的发展
        2.2.2.3 语料库的分类
        2.2.2.4 学习者语料库
    2.3 潜伏语义分析理论
        2.3.1 潜伏语义分析的基本原理
        2.3.1.1 潜伏语义分析的理论背景
        2.3.1.2 潜伏语义分析的特点与局限性
        2.3.2 潜伏语义分析的实现
        2.3.2.1 创建原始矩阵
        2.3.2.2 权重处理
        2.3.2.3 奇异值分解
        2.3.2.4 语义空间维度和相似度的计算
        2.3.3 潜伏语义分析的应用
        2.3.4 篇章衔接和连贯与潜伏语义分析
        2.3.4.1 篇章衔接与潜伏语义分析
        2.3.4.2 篇章连贯与潜伏语义分析
    2.4 计算机辅助德语写作教学
        2.4.1 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
        2.4.2 篇章语用学视角下篇章与人和世界的关联
        2.4.3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2.4.4 计算机辅助教学、篇章语用学、建构主义与德语写作教学的关联
    2.5 本章小结
3. 中国德语学习者和德国母语者语料加工处理技术与原则
    3.1 语料的标注
    3.2 语料的切分
        3.2.1 句子的切分
        3.2.2 段落的切分
    3.3 数据分析软件及数据统计
        3.3.1 软件PowerGREP以及正则表达式编写
        3.3.2 软件Text to SVD
        3.3.3 数据统计
    3.4 本章小结
4. 中国德语学习者和德国母语者语料之实证分析
    4.1 衔接
        4.1.1 中国德语学习者和德国母语者作文中衔接手段使用差异性研究
        4.1.1.1 中国德语学习者和德国母语者作文中衔接手段使用总体分布
        4.1.1.2 重复
        4.1.1.3 替换
        4.1.1.4 替代
        4.1.1.5 关联词
        4.1.1.5.1 并列连词
        4.1.1.5.2 从属连词
        4.1.1.5.3 连接副词
        4.1.2 中国德语学习者和德国母语者作文中各种衔接手段使用评析
        4.1.2.1 重复
        4.1.2.1.1 完全重复
        4.1.2.1.2 部分重复
        4.1.2.2 替换
        4.1.2.3 替代
        4.1.2.4 关联词
        4.1.2.4.1 并列连词
        4.1.2.4.2 从属连词
        4.1.2.4.3 连接副词
        4.1.3 中国德语学习者作文中衔接手段使用与作文质量之间相关性检验
    4.2 连贯
        4.2.1 中国德语学习者和德国母语者作文中连贯性差异性研究
        4.2.1.1 局部连贯
        4.2.1.2 整体连贯
        4.2.2 中国德语学习者和德国母语者作文连贯性评析
        4.2.2.1 局部连贯
        4.2.2.1.1 相邻句子间LSA余弦值
        4.2.2.1.1.1 中国德语学习者作文相邻句子间LSA余弦值
        4.2.2.1.1.2 德国母语者作文相邻句子间LSA余弦值
        4.2.2.1.2 相邻段落间LSA余弦值
        4.2.2.1.2.1 中国德语学习者作文相邻段落间LSA余弦值
        4.2.2.1.2.2 德国母语者作文相邻段落间LSA余弦值
        4.2.2.1.3 中国德语学习者和德国母语者作文中局部连贯性评析
        4.2.2.2 整体连贯
        4.2.2.2.1 全部句子间LSA余弦值
        4.2.2.2.1.1 中国德语学习者作文全部句子间LSA余弦值
        4.2.2.2.1.2 德国母语者作文全部句子间LSA余弦值
        4.2.2.2.2 全部段落间LSA余弦值
        4.2.2.2.2.1 中国德语学习者作文全部段落间LSA余弦值
        4.2.2.2.2.2 德国母语者作文全部段落间LSA余弦值
        4.2.2.2.3 中国德语学习者和德国母语者作文整体连贯性评析
        4.2.3 中国德语学习者作文连贯性与作文质量相关性检验
    4.3 本章小结
5. 计算机辅助德语写作教学之建议
    5.1 对实证分析结果的思考
    5.2 从本研究对德语写作教学得出的启示
        5.2.1 德语专业教师层面
        5.2.1.1 自建微型文本
        5.2.1.2 探索中国德语学习者语言特点
        5.2.1.3 德语测试之启示
        5.2.1.3.1 德语测试试题的自动设计
        5.2.1.3.2 德语作文自动评判之思考
        5.2.2 德语学习者层面
        5.2.2.1 借助计算机技术建构语言层面知识
        5.2.2.2 借助计算机技术建构文化层面知识
        5.2.2.3 借助第四代语料库工具进行自主学习
    5.3 本章小结
6. 结束语
    6.1 本研究内容概述
    6.2 研究结论
    6.3 本论文的创新尝试
    64 本论文的局限性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德国母语者语料库建设——写作指南

四、德语的功能动词和功能动词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德语学习者篇章写作中的词汇错误分析 ——一项基于语料库和三语习得的研究[D]. 陈鹤.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4(09)
  • [2]德国汉学家甲柏连孜(Georg von der Gabelentz)《汉文经纬》(Chinesische Grammatik)研究[D]. 柏寒夕(Michael Bauer). 上海师范大学, 2013(05)
  • [3]事件语义视角下的英汉“言者导向语”对比研究[D]. 孔蕾.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07)
  • [4]概念驱动的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研究[D]. 赵志勇.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5]认知构式语法视阈下的致使移动句研究[D]. 骆蓉. 浙江大学, 2015(08)
  • [6]德语为母语的汉语中高级水平学习者动宾式离合词偏误分析[D]. 李怡霏.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9(03)
  • [7]现代汉语副词及类副词的功能层级研究[D]. 毛帅梅.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1)
  • [8]汉语平比范畴研究[D]. 魏阳阳.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9]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10]中国德语专业大学生作文中的篇章衔接与连贯 ——一项基于语料库与潜伏语义分析的研究[D]. 刘磊.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4(09)

标签:;  ;  ;  ;  ;  

德语功能动词和功能动词结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