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评价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和2000年目标

全面评价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和2000年目标

一、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及2000年目标的综合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许宪春,刘婉琪,彭慧,张钟文[1](2021)在《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辉煌成就及新征程展望——基于“中国平衡发展指数”的综合分析》文中认为建党100周年之际,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本文紧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内涵,深入学习理解"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纲要,结合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一些新情况新变化,基于清华大学中国平衡发展指数,重点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期间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文化建设、脱贫攻坚、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等核心内容进行统计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党的十八大确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接续奋斗、攻坚克难,2020年我国实现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需要牢牢聚焦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本文进一步结合监测结果展望新征程,深入剖析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玉玉[2](2021)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石健[3](2020)在《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的演进与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社会治安状况的稳定与否能够体现国家治理能力的高低。在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有必要对我国的社会治安评估及其指标体系的发生发展进行系统梳理,了解其发展脉络,为构建完整、系统、科学的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提供理论借鉴,并为实践中构建科学、全面的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提供历史镜鉴。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是能够综合反映社会治安状况的指标集合,是犯罪预警与治安防控的重要依据。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制度分析法梳理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的演进过程,并按照历时——共时的框架总结其演进规律。根据我国治安制度和治安政策的发展变化,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的演进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978-1990年为初步探索阶段。这一阶段,发轫于社会指标理论的治安评估指标体系以刑事案件发案量等静态指标为主,出现了主观性指标和地方性评估,并且“严打”推动了指标体系的细化。1991-2003年为规范发展阶段。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本方针推动下,公安部设置了较为统一的分类标准,地方公安机关在此基础上设置了符合自身实际的分级指标体系。2004-2011年为多元发展阶段。随着平安建设的提出,这一阶段的评估主体、评估指标体系等出现了多元化的特征。2012-至今是科学完善阶段。伴随着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型,平安中国战略的推进,社会治安评估的功能定位由静态评估向动态监测转变,第三方评估更加稳固,评估方法更加科学,公众安全感成为衡量治安状况的重要指标。回顾我国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的发展,不同阶段的评估主体、指标选取、评估方法、公众安全感在指标体系中的权重等要素有所差异,但也显现出鲜明的内在逻辑。主要特点和规律表现为:评估指标的发展变化与社会治安政策调整相同步,社会治安评估指标范围向“大治安”拓展,公众安全感逐渐成为核心评估指标,社会治安评估主体由单一转向多元,社会治安评估方法逐步科学化,社会治安评估的功能重心由评价转向预测。上述演进规律将指引未来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合理构建。

杨春香[4](2020)在《民族地区精准脱贫人口“获得感”研究 ——以黔东南Z镇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消除贫困和反贫困是人类共同的理想,也是世界各国为之奋斗的目标。时至今日,中国扶贫工作取得了显着成就,并为世界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我国,伴随着“共享发展成果”理念的深入与实践,“获得感”不仅成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而且成为检视精准扶贫工作成效与质量的重要尺度。众所周知,贵州不仅成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更成为全国脱贫攻坚的“省级样板”,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既具有全国的一般共性,又具有多民族省份典型的本土属性。鉴于此,在中国脱贫攻坚进入决胜之际,深度聚焦贵州这类西部多民族省份的精准脱贫人口“获得感”问题,无疑具有特定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其不仅有利于客观审视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精准扶贫任务完成的“量”,更有利于科学检视我国农村地区尤其民族地区精准脱贫的“质”。基于“社会认知理论”“资源配置理论”视角,本文主要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对“获得感”问题进行探究。通过对“获得感”“精准脱贫”内涵及外延的操作化过程,本文以自行构建的一套“获得感”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1项、三级指标23项)为度量工具,以“精准脱贫人口获得感”抽样调查数据为实证支撑,经过经济获得感、政治获得感、文化获得感、社会获得感和环境获得感“五位一体”的综合考量,全面、客观的反映民族地区精准脱贫人口“获得感”程度的真实形态,并为进一步优化“获得感”路径提供一定的可行性参考及依据。研究表明,当前民族地区精准脱贫人口“获得感”程度的总体水平较高,明显高于国内同类研究的指标测量值,并呈现出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之间的一致性特征。从指标测量看,当前民族地区精准脱贫人口客观“获得感”程度的综合指标值为69.58分,主观“获得感”程度的综合指标值为72.68分,彼此差异不大;但两者内部指标(一级指标)之间的差距却各不相同,其差值介于2.09-9.75分区间。从现实困境看,民族地区在精准脱贫人口“获得感”上仍面临着经济指标尚需“突破”、政治指标尚求“改进”、文化指标尚需“给力”、社会指标尚可“提升”、环境指标尚能“优化”的五重形态及挑战。由此,指出今后应在遵循共享发展成果理念、尊重精准脱贫人口主体地位“两大原则”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优化“四条路径”:一是展开特色技能培训,增加就业机会;二是强调主体性与自觉性,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三是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效公共服务;四是加强政策宣传,提高社会认知水平。

史含宇[5](2020)在《内蒙古全面决胜小康阶段的短板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79年,邓小平对国内经济社会未来的发展构建蓝图时,指出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伟大战略。此后,中国共产党的整体的奋斗目标就是全面构建小康社会。基于“小康”这个定义的被指出,一直至国内召开的党的十八大中进一步明确的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接着后来的党的十九大的召开进一步指出已经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本文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十六大以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分析、内蒙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评价指标核算、社会公共的满意度调查三个角度对内蒙古整体构建小康进程从主客观方面结合进行科学研判,总结经验、发现短板,从补齐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短板、补齐民生短板、补齐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不健全的短板、补齐区域发展短板、补齐生态环境短板上精准发力,明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进努力的方向。并为内蒙古实现精准脱贫、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理论依据。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课题组,魏后凯,于法稳[6](2020)在《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后小康时期乡村振兴研究》文中指出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系统分析了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成就,剖析了在农村环境、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和政治民主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及弱项,以及后小康时期实现乡村振兴需要持续加强的关键性领域。在此基础上,围绕紧抓一个核心、补齐两大短板、强化三个弱项,提出了农村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基本策略,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路径选择。

王利利[7](2020)在《甘肃省定西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度测评分析》文中认为目前,我国已经步入小康社会建设的最后决胜期,作为小康社会建设短板的边远贫困地区如何如期实现"全面小康"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以甘肃省典型的贫困地区——定西市为例,采用综合加权评分法对定西市2012—2017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进行测算。发现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生活质量子系统是该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社会和谐、民主法治、资源环境子系统基本实现小康,但仍需巩固小康成果。最后,从抓重点、补短板以及巩固小康成果角度出发,提出几点建议来加快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巩固小康社会建设成果。

陈佳滨[8](2019)在《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综合实力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了扶持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进而带动西部内陆地区发展的非均衡发展策略,取得了显着成就,推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但是,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日趋严重,主要体现在城乡发展、行业发展、地区发展等各方面,尤其体现在地区与地区间的经济差距日益增大,经济发展的成果分配不甚理想。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至关重要。为解决该问题,首先需要对区域经济发展综合实力进行科学合理的测度与评价。而福建省自推动厦门经济特区、海西沿海经济带发展以来,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趋势日益明显,适合作为该问题的研究对象。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主要包括县域经济概念内涵与综合评价模型两方面,了解这方面的研究并整理本文的整体研究思路与框架。然后,本文依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构建一套具有3个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的区域经济发展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选用2018年《福建省统计年鉴》中的福建省84个区县相关数据,通过熵权—TOPSIS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对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实证分析,主要通过经济发展综合实力的总体分析、空间比较、近5年纵向比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综合得分指数可知,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地区差异大,发展水平与空间分布上的不平衡趋势十分明显。具体来讲,主要有如下特征:一是区县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双失衡”现象,即空间失衡、城乡失衡;二是东部区县经济基础良好且发展强劲,区县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高于西部;三是西部区县(尤其是西北部区县)经济发展落后但内部差距不大,农业仍占主导地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然后通过分析各二级指标了解福建省各区县在这三方面的发展现状,主要有:一是闽东地区经济实力水平总体优于闽西地区,主要原因是东部沿海福州、厦门、泉州三大核心城市的经济辐射效应。二是闽西、闽北地区投资与消费水平较低,而东部沿海地区投资与消费水平较高,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对于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影响显着,并以建筑行业为例印证上述结论。三是人民富裕水平(即居民经济收入水平)在区域经济发展评估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人民富裕水平相较前两个二级指标省内差异较小。最后分析近5年区县综合得分指数,可知福建省经济不平衡趋势有所缓解,原因有经济欠发达区县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经济欠发达区县接受经济发达区县部分产业转移、进出口贸易对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影响趋于平缓而对西部地区影响日益显着、西部区县劳动力回流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推动力等。最后,本文在总结上述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主要有如下几点:一是推动省内区县协调发展,主要依靠完善区县间经济合作机制与调整区县间产业分布;二是东部加快中心城市与周边区县的融合,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区县的辐射效应;三是西部区县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县应有不同发展模式。本文的主要创新有:一是研究视角上,基于县域层次对区域经济发展综合实力进行研究,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后,利用数十个区县的经济数据进行分析。二是研究方法上,采用熵权—TOPSIS模型进行综合评价,以区别于大部分研究所采用的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有效克服人为主观因素的不利影响,使综合评价过程更加客观、科学,得到的结果可信度更高。

杨勇[9](2019)在《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测度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用习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一句话说:“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中国发展的奇迹有目共睹,但发展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人们对发展的反思也从未停止。发展是什么?中国是怎样实现经济发展的?中国的经济发展用什么来测度?中国怎样才能实现更好的经济发展?本文的研究正是基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反思而开展,并在一定的发展理论模型基础上,对发展状态进行较为客观的描述和评价。(1)发展是什么?不同学科对发展的理解和认识不同,但一般而言,发展被认为是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经济学对发展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过程,从片面强调经济增长到逐渐考虑社会变化、从重视发展的短期效应到注重发展的长期效应、从物质财富的积累到人本身的发展等。基于传统发展理论对发展的认识,李忠民教授提出“发展是可选择性的增多”的新认识,将发展置身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中,中国特色经济发展则是在市场化、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三维空间中的发展。本文正是基于这一创新性认识,从发展经济学视角对发展及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内涵、特征进行较为完整的阐释,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测度与评价指标体系。(2)中国是怎样实现经济发展的?对中国经济发展奇迹原因的解释有多种观点,如一种认识是制度变迁的原因,即改革开放是制度的变革,而制度本身对增长产生积极作用;也有认为是资源与要素禀赋产生的比较优势带来的增长效应,等等。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本文较为详细的论证了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的“三维九化”中国经济发展模型,并将其总结为中国特色经济发展,即独具特色的中国发展道路与发展经验,并从发展经济学理论角度分析了市场化、工业化与城市化如何共同推动可选择性增多的内在机理,从而为正在形成与发展的中国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进行了完善与补充。(3)中国经济发展用什么来测度?GDP虽然从目前来看不可替代,但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测度显然不能仅靠GDP来衡量,从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逻辑和模型框架出发,本文构建了一维指数(中国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指数)、二维指数(中国市场化与工业化、工业化与城市化、市场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指数)、三维指数(中国市场化、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指数)的测度模型,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整个总体以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发展进程分别进行了测度。在对指数的分析方面,分别从指数发展演变的时间趋势与特征、指数发展变化的空间相关与分异入手进行了时空分析,从而从总体上对中国特色经济发展进行了描述和评价。(4)中国怎样才能更好的实现发展?发展是可选择性的增多,将人力资本作为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在已有传统计量方法基础上,构建了基于邻接关系、地理距离与经济地理权重矩阵为基础的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人力资本的空间集聚与溢出效应,以及人力资本对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指数(MIU指数)的增长和发展效应,直接与间接效应。在发展是可选性增多的基础上,构建了市场化、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中国与各地区2000-2015年的中国特色经济发展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1)从一维空间看,无论是市场化、工业化还是城市化的发展均经历过较快发展后面临发展增速的减缓。市场化指数方面,商品化维持较高水平,市场化(狭义)稳定增长,而金融化快速上升;工业化指数方面,工业化(狭义)有所下降,而信息化(知识化)发展迅速,生态化面临挑战;城市化方面,城镇化发展最快,国际化缓慢发展,社会化面临困难。从区域特征看,西部呈现出低低集聚特征,而沿海的高高集聚空间溢出作用发挥有限;不同区域内部也有热点与冷点,如西部的重庆、四川、贵州、陕西省等省区,东部的河北、海南等省区。发展的不充分与不平衡表现明显。(2)从二维空间看,市场化与工业化(MI)、工业化与城市化(IU)、市场化与城市化(MU)协调发展指数均呈现上升趋势,但指数增幅和发展速度不一。相对而言,工业化与市场化协调发展水平逐渐上升,市场化与城市化下调发展水平逐渐下降,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但三个指数间的相对差异在逐渐缩小。地区特征呈现出三种状态,北京、天津、上海与江苏为三个指数均高;海南、贵州、云南、青海和新疆三个指数均低;浙江、广东、福建与内蒙古三个指数各不相同,区域发展的空间异质性特征明显,如浙江、广东与福建的市场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而市场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水平较高。ESDA分析结果表明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尤其是西部大部分地区处于低低集聚状态。(3)从三维空间看,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指数呈现上升趋势,但增速下滑。从四大区域看,东部发展指数最高,东北最低,且差距在增大,东部与中西部的指数差距有倒“U”性特征。空间关系看,无论是基于邻接关系、地理距离,还是经济地理的空间权重矩阵检验的结果表明,各地区间的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指数具有典型的空间自相关性,局部特征表现为京津冀与长三角的正相关性和西部地区部分省区的负相关性同时存在。泰尔指数的计算结果表明,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绝对收敛,且指数的差异较多来自组内差异。(4)人力资本的增长效应基本形成共识,而基于可选择性增多的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指数中人力资本的贡献是否显着?基于传统面板模型和空间面板模型的人力资本的发展效应以及空间效应及其分解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的发展效应也较为显着,从空间角度得出的结论是,无论是从邻接关系、地理距离还是经济地理构建的空间权重矩阵测算的人力资本直接效应更为明显,间接效应或溢出效应不显着。相关结果还表明,物质资本对发展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较为显着,产业结构有直接效应,间接效应不显着,自然资源对发展存在“资源诅咒”。

晋玉芳[10](2019)在《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综合评价研究》文中提出现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十九大以及十三五规划都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一些新要求,河南省也提出了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的历史任务,对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跟踪研究,分析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和难点,对推进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状,其次是以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和河南省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为参考依据,根据河南省的实际情况和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经济发展、民主法治、人民生活、文化建设和资源环境五个子系统共31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参考国际通用标准、河南省十三五规划、国家规划、国情省情确定各指标的目标值,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综合指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在逐年提高,从2013年的71.21%提高到2017年的91.26%,提高了20.05个百分点,但距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一定差距。为更准确地说明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情况,利用2017年的各项统计数据,将河南省各个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水平进行比较,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各地区的建成水平进行分类,结果表明河南省各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水平参差不齐,郑州的实现程度最高,为92.47%,周口的实现程度最低,为60.82%,两者相差31.65个百分点,河南省需要加强薄弱地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同时对河南省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进行预测,到2020年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预计可达93.89%,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较大差距。基于此,分析出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约因素,并提出加快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对策。本文从河南省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了一套能够体现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内涵和新特点的指标体系,对河南省2013-2017年及2017年18个地级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进行分析,探讨出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约因素,并对此提出对策建议,对推进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对其他地区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具有借鉴意义。

二、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及2000年目标的综合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及2000年目标的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辉煌成就及新征程展望——基于“中国平衡发展指数”的综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沿革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的理论方法
    (一)小康社会监测体系的文献回顾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内涵与“中国平衡发展指数”理论框架的内在联系
    (三)“中国平衡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及测算方法
        1.指标体系的构建
        2.测算方法
        (1)发展指数的测算。
        (2)平衡发展指数的测算。首先,需要测算地区和城乡不平衡程度(1)。
        (3)发展损失的测算。
        (4)指数汇总测算。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辉煌成就
    (一)经济发展持续向好
    (二)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三)文化软实力日益凸显
    (四)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五)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
    (六)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面临的挑战
    (一)区域差异有待进一步缩小
    (二)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
    (三)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
    (四)居民可支配收入不平衡不充分现象还较为突出
    (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六)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六、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政策建议
    (一)坚持推进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二)有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我国城乡融合发展
    (三)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和扩散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国家创新能力
    (四)完善收入分配政策,进一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五)深化养老、医疗和教育等领域改革,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六)促进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3)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的演进与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3 研究结构及方法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概念界定
        1.3.1 社会治安评估
        1.3.2 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
    1.4 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演进阶段的划分
2 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的初步探索(1978—1990)
    2.1 以刑事案件发案量为主要评估指标
        2.1.1 社会治安评估的背景
        2.1.2 社会治安评估指标的出现
    2.2 主观性评估指标
        2.2.1 安全感指标出现
        2.2.2 公安部“公众安全感”抽样调查
    2.3 社会治安评估的拓展和延伸
        2.3.1 地方性社会治安评估出现
        2.3.2 “严打”推动社会治安评估指标的细化
    2.4 小结
3 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的规范发展(1991—2003)
    3.1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动社会治安评估的发展
        3.1.1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政策的提出
        3.1.2 社会治安评估指标范围的扩展
    3.2 社会治安状况分类评估的出现
        3.2.1 公安部分类评估
        3.2.2 地方性分类评估
    3.3 治安评估理论研究深入推进
        3.3.1 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
        3.3.2 社会治安的影响因素
    3.4 公众安全感备受重视
        3.4.1 安全感的相关理论研究
        3.4.2 持续的安全感抽样调查
    3.5 小结
4 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的多元发展(2004—2011)
    4.1 平安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4.1.1 平安浙江
        4.1.2 其他地方性平安建设考核评价
        4.1.3 第三方评估的出现
    4.2 社会治安评估指标系统化研究
        4.2.1 理论研究的丰富
        4.2.2 指标的命名与分类
    4.3 公众安全感得到进一步重视
        4.3.1 专门的公众安全感理论研究
        4.3.2 实践中得到普遍应用
    4.4 小结
5 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完善(2012—至今)
    5.1 社会治安评估实践的常态化
        5.1.1 平安珠海指数
        5.1.2 平安浙江指数
        5.1.3 上海闵行平安指数
        5.1.4 西宁社会治安分色评估
    5.2 学术成果融入评估实践
        5.2.1 理论研究与评估实践的融合发展
        5.2.2 第三方评估的壮大
        5.2.3 研究视角的拓展
    5.3 社会治安评估方法的科学化
    5.4 小结
6 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的演进规律
    6.1 评估指标的发展变化与社会治安政策调整相同步
    6.2 社会治安评估指标的范围向“大治安”拓展
    6.3 公众安全感逐渐成为核心评估指标
        6.3.1 公众安全感指标自身不断完善
        6.3.2 公众安全感指标的重要性持续提升
    6.4 社会治安评估主体由单一转向多元
        6.4.1 评估主体多元化
        6.4.2 三种社会治安评估模式
    6.5 社会治安评估方法逐步科学化
    6.6 社会治安评估的功能重心由评价转向预测
        6.6.1 由描述功能向监测功能转变
        6.6.2 由监测功能向预测功能转变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一、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二、 在学期间所获的奖励
    三、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民族地区精准脱贫人口“获得感”研究 ——以黔东南Z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成果评价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中外成果评价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视角与研究设计
    一、理论视角
        (一)概念界定
        (二)相关理论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二)指标体系
        (三)指标量化
第三章 精准脱贫人口的基本现状
    一、贵州省及黔东南精准脱贫人口的总体性概况
        (一)贵州省精准脱贫人口的整体状况
        (二)黔东南精准脱贫人口的基本状况
        (三)Z镇精准脱贫人口的具体状况
    二、民族地区精准脱贫人口的群体构成及家庭状况
        (一)精准脱贫人口的自然构成
        (二)精准脱贫人口的社会构成
        (三)精准脱贫人口的家庭状况
第四章 民族地区精准脱贫人口获得感的实证分析
    一、精准脱贫人口客观“获得感”程度的指标测量
        (一)客观“经济指标”
        (二)客观“政治指标”
        (三)客观“文化指标”
        (四)客观“社会指标”
        (五)客观“环境指标”
        (六)客观“综合指标”
    二、精准脱贫人口主观“获得感”程度的指标测量
        (一)主观“经济指标”
        (二)主观“政治指标”
        (三)主观“文化指标”
        (四)主观“社会指标”
        (五)主观“环境指标”
        (六)主观“综合指标”
    三、精准脱贫人口主客观“获得感”程度差异比较
        (一)“综合指标”比较
        (二)“五项指标”比较
第五章 民族地区精准脱贫人口获得感的现实困境
    一、经济指标尚须“突破”
        (一)工作改善程度不理想
        (二)经济地位评价度较低
    二、政治指标尚求“改进”
        (一)基层民主公平性美中不足
        (二)政治参与整体程度仍偏低
        (三)政治参与性别差异化明显
    三、文化指标尚需“给力”
        (一)文化水平限制个体发展
        (二)文化建设重视程度偏低
        (三)技能培训参与程度不高
    四、社会指标尚可“提升”
        (一)医疗保障供给有待夯实
        (二)医疗保障制度仍需改善
    五、环境指标尚能“优化”
        (一)文体娱乐设施滞后
        (二)环境卫生仍需优化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讨论
    一、研究结论
        (一)基本结论
        (二)不足之处
    二、讨论
        (一)提升精准脱贫人口“获得感”的基本原则
        (二)提升精准脱贫人口“获得感”的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5)内蒙古全面决胜小康阶段的短板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3.研究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文献综述
        2.国内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内涵及本文理论基础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沿革
    (三)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发展理论
        2.政府角色理论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及内蒙古经济发展成效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1.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目标
        2.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目标
    (二)内蒙古全面小康经济发展成效
        1.从“建设”到“建成”十年间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
        (1)综合实力明显提高
        (2)“三农”政策再次被提到新的高度
        (3)城镇化水平显着提高,城镇化呈现加速趋势
        (4)民生领域有着非常大力度的改革
        2.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1)自治区对经济结构做出及时调整
        (2)自治区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
        (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
三、内蒙古自治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评价
    (一)从中央层面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四个刚性指标分析
        1.生产总值翻番目标(以2010年不变价为基数)
        2.城镇居民收入翻番目标(以2010年不变价为基数)
        3.农村牧区居民收入翻番目标(以2010年不变价为基数)
        4.脱贫目标
    (二)基于内蒙古自治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综合分析
        1.指数计算方法
        2.内蒙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测定
    (三)基于内蒙古自治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满意度调查基本情况
        1.调查目的
        2.调查范围和对象
        3.调查方法
        4.调查内容和问卷设计
    (四)结合指标体系和满意度调查分析得出结论
        1.相辅相成的发展趋势
        2.互为补充的形势研究
四、内蒙古决胜全面小康的优势与短板
    (一)内蒙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机遇
        1.西部大开发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机遇
        2.丰富的资源优势
        3.壮阔的沿边优势
    (二)内蒙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与弱项
        1.在产业方面,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2.在富民方面,居民增收还需加力
        3.在领域方面,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4.在区域方面,东中西发展差距仍然存在
        5.在环境方面,生态文明建设短板突出
五、补齐当前内蒙古全面小康短板的对策
    (一)客观认识全面小康进程中发现的短板和弱项
        1.时刻保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心和信心
        2.充分认识到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短板弱项的迫切性
        3.勇于树立解决短板弱项问题的担当意识
    (二)自治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补短板强弱项对策建议
        1.补齐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短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补齐民生短板,增进人民福祉
        3.补齐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短板,加快以共享发展为目标的民生建设
        4.补齐区域发展短板,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5.补齐生态环境短板,打造“绿富美”的内蒙古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满意度调查问卷

(6)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后小康时期乡村振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评价
    (一)实现程度的总体评价结果
        1.总体实现程度逐年提高。
        2.不同方面的实现程度差别较大。
        3.不同指标的实现程度相差悬殊。
    (二)实现程度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二、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程度评价
    (一)农业农村现代化分阶段实现程度评价
    (二)农业农村现代化分指标、分阶段实现程度评价
三、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就分析
    (一)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1.农业经济结构逐步优化,综合生产能力快速提升。
        2.农村基础设施显着增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
        3.农业科技进步不断加快,农业现代化人才队伍建设日益加强。
        4.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劳动就业结构显着优化。
    (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
        1.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城乡发展差距逐步缩小。
        2.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3.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脱贫攻坚成就显着。
    (三)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稳步发展
        1.农村教育事业投入加大,大部分县域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
        2.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农村居民健康程度大幅提高。
        3.农村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社会救助制度不断完善。
    (四)农村政治民主化进程不断推进
    (五)农村环境与生态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1.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初步进展,农业绿色发展不断推进。
        2.生活垃圾与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四、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短板与弱项
    (一)农村环境:亟待补齐的短板
        1.农村环境指标的实现程度及其预测。
        2.农村环境指标难以实现的原因分析。
    (二)社会发展:重点关注的短板
        1.社会发展指标的实现程度及其预测。
        2.农村社会发展指标难以实现的原因分析。
    (三)人民生活:有待巩固的领域
        1.人民生活指标的实现程度及其预测。
        2.农村居民生活指标存在弱项的原因分析。
    (四)政治民主:仍需健全的板块
五、后小康时期仍需加强的关键性领域
    (一)农村居民持续稳定增收:突出短板
    (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关键因素
    (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工程
        1.城乡基础教育存在差距。
        2.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存在差距。
        3.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存在差距。
    (四)农民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提升:重要支撑
    (五)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艰巨任务
六、农村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基本策略
    (一)紧抓一个核心
        1.加大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力度。
        2.加大就业扶贫和产业扶贫力度。
    (二)补齐两大短板
        1.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
        2.实施化肥农药减量行动计划。
        3.加快提高农民整体文化素质。
        4.加强关键地区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资源供给。
    (三)强化三个弱项
        1.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
        2.提高农村住房安全保障水平。
        3.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四)落实一大保障
七、后小康时期促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路径
    (一)分阶段、分地区稳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1.加快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2.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
    (二)做好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
        1.政策体系的出台要由特惠性向普惠性逐渐过渡。
        2.各种资源和机制要逐步对接乡村振兴战略。
        3.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三)加快构建乡村现代产业体系,夯实乡村振兴之基
        1.推进以农业为基础的三产融合,实现农业的纵向融合和一体化。
        2.建立乡村现代产业体系。
    (四)推进健康乡村建设,不断增进农民福祉
        1.强化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保障耕地和水生态系统质量。
        2.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3.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生活环境质量。
        4.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五)推进智慧乡村建设,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1.推进智慧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应用能力。
        2.分期分批开展智慧乡村试点示范工作,激发乡村发展新动能。
        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提高农业竞争力。
    (六)推进善治乡村建设,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1.坚持党对基层工作的绝对领导。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3.强化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七)深化改革,激发农村内生动力和活力
        1.深化人口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劳动力优化配置。
        2.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城乡地权平等交易。
        3.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7)甘肃省定西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度测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相关文献回顾
    (一)小康社会的内涵
    (二)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三)如何实现小康社会
二、定西市小康社会建设现状
    (一)经济实力有所提升,但与全国水平差距悬殊
    (二)脱贫攻坚持续推进,但贫困程度仍然较深
    (三)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但基础设施仍显薄弱
    (四)社会文化事业得到改善,但发展仍然落后
    (五)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但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三、定西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度测评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指标的选取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计算方法
    (三)定西市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评价
        1.经济发展实现程度。
        2.社会和谐实现程度。
        3.生活质量实现程度。
        4.民主法治实现程度。
        5.文化教育实现程度。
        6.资源环境实现程度。
四、加快定西市小康社会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努力做大经济总量,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
        1.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以特色优势产业推动经济发展。
        2.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增加科研经费投入,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3.加快发展服务业,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提升发展质量。
    (二)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拓宽收入渠道,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8)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综合实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经济发展理论的研究
        1.2.2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的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县域经济的概念与内涵
    2.2 综合评价模型
        2.2.1 层次分析法
        2.2.2 TOPSIS法
        2.2.3 熵值法
        2.2.4 灰色关联度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区域经济发展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
    3.1 区域经济发展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2 区域经济发展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3.3 区域经济发展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3.3.1 经济实力水平评价指标
        3.3.2 投资与消费水平评价指标
        3.3.3 人民富裕水平评价指标
    3.4 熵权—TOPSIS模型的分析原理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综合实力的实证分析
    4.1 数据收集与处理
    4.2 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综合实力总体评价
    4.3 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比较
        4.3.1 经济实力水平分析
        4.3.2 投资与消费水平分析
        4.3.3 人民富裕水平分析
    4.4 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纵向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对策与建议
    5.1 福建省推动区县间协调发展
    5.2 东部加快中心城市与周边区县的融合
    5.3 西部区县经济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1.3.1 研究思路
        1.3.2 论文结构
    1.4 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工具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2.1 经济发展理论
        2.1.1 西方发展经济学的发展理论
        2.1.2 中国发展经济学理论
        2.1.3 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2.2 发展测度的实践
        2.2.1 西方发展指数的测度实践
        2.2.2 国内发展指数的测度实践
    2.3 述评
        2.3.1 对发展的理解
        2.3.2 对发展测度的认识
第3章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及其测度分析
    3.1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型
        3.1.1 发展与中国特色经济发展
        3.1.2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型
    3.2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机制分析
        3.2.1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三个层次
        3.2.2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机制体系
    3.3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测度方法
        3.3.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3.3.2 综合评价方法
        3.3.3 指数分析方法
第4章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一维测度:市场化指数
    4.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4.2 中国市场化进程的基本内涵
    4.3 中国市场化进程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度方法
        4.3.1 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数据的说明
        4.3.2 测度方法
    4.4 中国市场化进程的测度与评价分析
        4.4.1 中国市场化进程的测度结果
        4.4.2 中国市场化进程的趋势分析
        4.4.3 中国市场化进程的阶段划分与特征描述
    4.5 中国地区市场化进程的测度与评价分析
        4.5.1 中国地区市场化进程的测度结果
        4.5.2 中国地区市场化进程的空间特征
    4.6 小结
第5章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一维测度:工业化指数
    5.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5.2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基本内涵
    5.3 中国工业化进程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度方法
        5.3.1 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数据的说明
        5.3.2 测度方法
    5.4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测度与评价分析
        5.4.1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测度结果
        5.4.2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趋势分析
        5.4.3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阶段划分与特征描述
    5.5 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测度与评价分析
        5.5.1 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测度结果
        5.5.2 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空间特征
    5.6 小结
第6章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一维测度:城市化指数
    6.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6.2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基本内涵
    6.3 中国城市化进程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度方法
        6.3.1 指标体系建立和数据的说明
        6.3.2 测度方法
    6.4 中国城市化指数的测度与评价分析
        6.4.1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测度结果
        6.4.2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趋势分析
        6.4.3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阶段划分与特征描述
    6.5 中国地区城市化进程的测度与评价分析
        6.5.1 中国地区城市化进程的测度结果
        6.5.2 中国地区城市化进程的空间特征
    6.6 结论和启示
第7章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二维测度
    7.1 测度和分析方法
        7.1.1 指数测度
        7.1.2 指数的聚类分析
    7.2 市场化与工业化发展指数测度
        7.2.1 市场化—工业化发展水平测度评价与分析-全国的视角
        7.2.2 市场化—工业化发展水平测度评价与分析-地区的视角
    7.3 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指数测度
        7.3.1 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水平测度与评价分析-全国的视角
        7.3.2 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水平测度评价与分析-地区的视角
    7.4 市场化与城市化发展指数测度
        7.4.1 市场化—城市化发展水-平测度与评价分析-全国的视角
        7.4.2 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水平测度评价与分析-地区的视角
    7.5 小结
第8章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三维测度
    8.1 测度和分析方法
        8.1.1 指数的测度
        8.1.2 指数的评价与分析方法
    8.2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指数的测度结果-基于全国的视角
        8.2.1 指数的测度结果
        8.2.2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指数的时间趋势与阶段划分
    8.3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指数的测度结果-基于地区的视角
        8.3.1 指数的测度结果
        8.3.2 指数的聚类分析
        8.3.3 指数的空间分析
    8.4 指数发展的不平衡分析
    8.5 小结
第9章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指数:一个应用分析
    9.1 问题的提出
    9.2 文献述评
    9.3 模型构建、变量与数据
        9.3.1 计量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
        9.3.2 变量说明和特征事实
    9.4 实证结果与分析
        9.4.1 模型的选择与分析
        9.4.2 SDM的偏微分分解
    9.5 结论与进一步的思考
第10章 结论与思考
    10.1 主要结论
    10.2 政策建议
    10.3 研究的局限性和改进的方法
    10.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综述
        二 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特色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特色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河南省经济发展现状
        一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二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第二节 河南省民主法治现状
        一 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
        二 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加强
    第三节 河南省文化建设现状
        一 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二 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
    第四节 河南省人民生活现状
        一 基础能力不断增强
        二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三 公共事业加快发展
    第五节 河南省资源环境现状
        一 环境状况得到改善
        二 百城提质初显成效
第三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的选择
    第一节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二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二节 评价指标标准的确定
        一 目标值的确定方法
        二 指标的目标值
    第三节 评价方法的选择
        一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二 综合评价方法的确定
第四章 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分析
    第一节 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分析
        一 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实现程度分析
        二 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系统实现程度分析
    第二节 河南省18个地级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分析
    第三节 2020 年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的预测
第五章 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第一节 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约因素
        一 地区发展不平衡
        二 产业结构不合理
        三 民主法治不完善
        四 生态环境压力大
    第二节 加快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对策
        一 充分利用区域优势,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二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三 健全法律服务体系,完善民主法治建设
        四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提升生态环境水平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附录
致谢

四、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及2000年目标的综合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辉煌成就及新征程展望——基于“中国平衡发展指数”的综合分析[J]. 许宪春,刘婉琪,彭慧,张钟文. 金融研究, 2021(10)
  • [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研究[D]. 关玉玉.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的演进与规律研究[D]. 石健.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2)
  • [4]民族地区精准脱贫人口“获得感”研究 ——以黔东南Z镇为例[D]. 杨春香. 贵州民族大学, 2020(07)
  • [5]内蒙古全面决胜小康阶段的短板与对策研究[D]. 史含宇.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6]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后小康时期乡村振兴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课题组,魏后凯,于法稳. 经济研究参考, 2020(09)
  • [7]甘肃省定西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度测评分析[J]. 王利利.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8]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综合实力研究[D]. 陈佳滨.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9]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测度研究[D]. 杨勇. 陕西师范大学, 2019(12)
  • [10]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综合评价研究[D]. 晋玉芳. 郑州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全面评价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和2000年目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