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侯纯纯[1](2021)在《胶东经济圈农业生产结构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胶东经济圈的农业生产结构也在不断调整,探测农业生产结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动趋势,有助于深化对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认识,进一步分析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有助于促进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合理优化,对提升农业产业的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及提出因势利导的对策建议提供依据。本研究基于胶东经济圈2003-2018年39个县市区的面板数据,从时间和空间维度探讨了胶东经济圈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特征以及农业部门间生产结构变动的趋势,并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探究了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胶东经济圈农业生产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显示:(1)在时间维度上,胶东经济圈农业生产结构的总体特征表现为:2003-2018年间种植业和渔业产值占比上升、畜牧业产值占比下降,这与全国的农业生产结构变动趋势基本保持一致;阶段特征分为平稳变动和缓慢调整两个阶段;趋势特征体现为种植业依旧是农业内部四部门中的重要支撑产业,渔业的增长势头最强劲,林业的增长优势不明显。农业部门生产结构变动表现为:在种植业部门: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相对稳定,粮经作物产量及比例变化在2003-2009年间总体上呈增长状态,2010-2018年呈现不断下降状态,反映了随着时间增加人们渐渐由更多种植粮食作物转为种植经济作物;在畜牧业部门:以猪和家禽的养殖为主,牛和羊的养殖不占优势,畜产品的存栏与产量变动相一致,猪肉和禽肉的产量呈波动上升趋势,牛肉和羊肉的产量呈波动下降趋势;在渔业部门:随着人们对渔产品需求的上涨,水产品的养殖面积持续扩大。(2)在空间维度上,胶东经济圈农业生产结构的地域差异表现为:各县市区农业生产内部的4部门在2003-2018年间,林业集聚的优势县市区数量变动最小,其次是种植业和渔业,牧业的变动最大;种植业优势集聚区相对增加,林业优势集聚区相对减少,牧业优势集聚区相对增加,渔业优势集聚区相对减少。农业生产结构地域部门差异表现为:在种植业部门各县市区种植经济作物的扩展趋势,说明种植业内部生产结构正积极调整;在畜牧业部门养殖牲畜的存栏总量占比下降的县市区虽然比上升的县市区要多,但是肉类总产量占比上升的县市区要大于肉类总产量占比下降的县市区,畜牧业的发展越来越具有规模化;在渔业部门水产品总产量和水产养殖面积上升和下降的占比情况相当,具有相对稳定的渔业发展优势。(3)通过对面板数据的计量回归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对胶东经济圈农业产业结构变动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城镇化率、非农GDP占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胶东经济圈农业生产结构优化的正向促进作用较为显着,工业化率和人均GDP对农业生产结构优化的正向促进作用较弱;农业生产条件是胶东经济圈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重要推动力量,种植业劳动效率和农业机械总动力对农业生产结构优化的正向推动作用较大,农村用电量对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推动作用不突出,化肥使用量和有效灌溉面积对农业生产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较弱。(4)基于对胶东经济圈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分析以及影响胶东经济圈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农业生产条件两大因素的探讨,提出了农业生产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因地制宜,突出农业各部门生产特色;完善农业科技支撑,提高劳动生产率。
刘显[2](2021)在《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发展灌溉、提高复种指数和增加农药化肥投入等措施,我国目前达到了FAO(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规定的粮食安全标准,但这种发展是以过量的资源投入和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不符合绿色化发展理念(资源高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已难以为继。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给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和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单纯通过开发本区域的粮食生产潜力来达到粮食安全的目的较为困难。本研究在国际化(国际粮食贸易)绿色化背景下,分析了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现状;借助农村调研数据和统计数据,全面评估了城市化和老龄化对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预测了2025-2050年区域粮食供需平衡。为了满足区域未来粮食供需平衡,实现粮食国际化绿色化生产,借助水足迹和虚拟水理论、水资源负载指数、耕地压力指数和耕地质量指数等,明确了水资源、耕地资源和粮食贸易对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机制;立足“一带一路”倡议、粮食贸易和比较优势理论,以西北地区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为上层目标,以各省(区)粮食蓝水利用效益、绿水占比和粮食净效益为下层目标,以各省种植面积、粮食可用水资源量、最低粮食需求为约束条件,构建开放式双层多目标种植结构优化模型。有望在提高粮食安全水平的基础上,促进粮食国际化和绿色化发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西北地区粮食安全未来存在较大威胁与挑战。城市化和老龄化增加1%,农户粮食产量将分别增加26.0和-9.4 kg(P<0.05)。城市居民对于动物性食品的消费以年均2.7%的速率增长,动物性产品的生产需要更多的粮食,给区域粮食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两个因素的提高降低了农户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农业劳动力数量以及质量,阻碍了粮食绿色生产。劳动力减少又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发展。在城市化和老龄化进一步提高的基础上,预计2025、2035和2050年的粮食消费量至少将需要7.99×107吨、8.79×107吨和9.30×107吨,较2016年分别增加21.0%、33.1%和40.9%,粮食安全指数分别降低了15.6%、20.7%和22.9%。预计自2040年始,仅依靠本区域的粮食产量将无法满足粮食消费需求。为保障未来粮食供需平衡,提出加强对农户的技术指导、机械设备投资、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等措施来保障区域粮食安全。(2)2000-2016年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潜力在大幅减小,粮食消费水足迹逐步增加。水资源负载等级由Ⅲ级转变为Ⅰ级,已不具备进一步开发的潜力。农业用水量占用水总量的比例以年均0.2%的幅度减小。随着人口增长,粮食消费水足迹增加了3.7%,其中灰水足迹增加了40.1%,不利于粮食绿色化生产;牛奶、水产品和肉类的消费水足迹分别增加了311.2%、59.3%和46.0%。能源水足迹增加了4.0倍,这导致了能源-粮食产业对水资源的竞争指数增加了1.2倍。2000-2016年虽西北地区耕地压力在减小,但耕地质量较差。耕地压力指数年均减幅为1.6%,这主要源于粮食单产和复种指数的提高(P<0.01)。然而,虽耕地资源丰富但低等耕地占耕地总量的57.4%,耕地质量指数为0.2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逐年增加的水资源压力和较低的耕地质量决定了较低的粮食生产潜力,给区域粮食的绿色化生产带来威胁。因此,必须采取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科学施肥、研发抗旱高产作物品种、发展智慧农业等措施来实现区域粮食安全和粮食绿色化生产。(3)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水平与国际间粮食贸易紧密相关。2000-2016年,西北地区粮食进口年份为8个,期间穿插着粮食出口年。出口粮食数量比进口高67.9%,说明西北地区对于保障全球的粮食安全具有积极作用。同样,该地区不稳定的粮食贸易状态,也说明了其粮食安全水平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国际粮食贸易。(4)种植结构优化后粮食安全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同时提高了生态安全水平、粮食蓝水利用效益和净效益,降低了粮食种植面积。调整后,西北地区粮食种植面积为1.74×108 ha,相较于2016年减少了2.0%。小麦、玉米、薯类和大豆种植面积的变幅分别为-28.2%、-15.9%、6.1%和1.8%。西北地区粮食作物提供的热量增加7.5%,粮食灰水足迹减小6.6%,粮食蓝水利用效益和净效益分别增加23.4%和18.3%,种植面积减少2.0%。粮食安全指数提高2.2%,预计2025、2035和2050年粮食安全指数将分别提高4.7%、4.5%和3.2%,促进未来粮食供需平衡。这在缓解区域水资源和耕地资源压力的同时,提高了粮食产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粮食绿色化生产。本文从城市化和老龄化的角度,在系统分析了西北地区粮食供需平衡现状并进行预测的基础上,以绿色化和国际化为导向,选取指标量化了水资源、耕地资源和粮食贸易对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将国际粮食贸易和比较优势纳入考量,构建了“开放式”种植结构优化模型。最终提出适于国际化绿色化背景的粮食种植结构优化建议。这对于保障该区域粮食安全,实现粮食国际化和绿色化生产意义重大。
郭鹏鹏[3](2021)在《中国农业转型的动力机制研究 ——基于陇中李村农业结构变迁的田野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孟德拉斯曾直言,在任何时候,农业问题始终都是一个无法消除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因此,农业成为政策对象被顶层设计者关注是国家实现公共治理的目标之一。而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地方政府农业治理领域中的行政任务,被认为是农政转型研究中最重要的主题。本文以拓展的个案研究方法为工具,以农业结构政策演变为主线,主要回答“中国农业结构转型的过程与动力机制”问题。在深度的田野调研中,作者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研究:一是,以农业结构调整政策为切入点,研究地方政府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治理行为;二是,以家户为视角,研究农民基于家户利益考量,在农业转型实践中的行动逻辑。在结构安排上,基于研究主题的需要,作者主要从四个层面展开论文的叙事:一是,首先以全国农业的宏观数据梳理了中国农业结构调整和变迁的历史进程,其次选取陇中A区作为田野调研点,系统介绍了中观层面的农业结构变迁背景,最后以李村为案例点深入地考察了推动当地农业结构转型的动力机制(第四章);二是,论文以粮食作物马铃薯为例,探讨了地方政府在农业治理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总结出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政策动力(第五章);三是,以经济作物芹菜为例,揭示了小农户在推动农业结构转型中的阶层动力(第六章);四是,从具有公共价值的“多功能性农业”出发,对发展工业化资本主义农业进行了反思(第七章)。应该说,这对于农政研究中的转型过程、动力机制和地方性知识的理解都是有意义的。在深入的田野研究基础上,作者得出如下结论:(1)基于田野点的地方性经验证据发现,当地的农业结构已然发生了转型,即资本进入农业,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关系,实现了农业的资本化转型。(2)基于田野点的实证研究,证实了农业政治经济学关于国家农业政策在驱动农业结构转型中的作用。在李村,基于项目制的规模化农业,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农业结构转型现象。这种追求规模化、统一化的农业,是受政策驱动在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下形成的。(3)田野点的实证研究也揭示了更加彻底的农业结构转型。受家庭资源库的约束,农户在实现家庭积累的过程中所采用的生计策略存在明显的差异,成为推动农业资本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这种由小农户驱动的作物繁荣为我们深入认识农业的资本化转型提供了重要的微观视角。(4)论文进一步得出农业结构转型所表现出的两种进路:一种是以规模化、统一化为特征,通过政策工具的干预而完成的简单的农业转型;另一种是以资本化为本质特征,同时兼具规模化与专业化,由小农户因经济分化而推动的农业转型。本文将农业结构变迁的外在动力总结为政策动力,将农业结构变迁的内在动力总结为阶层动力。农业结构的变迁是受政策与农户双重动力驱动的结果。作者认为,在农业现代化的转型过程中,政府作为重要的参与主体,对农业的扶持和引导不可或缺,但是其干预不宜过多越界。农户作为农业实践活动的真正承担者,要发挥其能动性,不断培养调整农业行为的能力,以便应对市场和自然风险,成为繁荣乡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农业资本化转型造成的后果是多面向的。乐观地讲,农业作为一切生产活动的基础,发展现代化农业不仅对于农业产量的持续增长,对于消解全球饥荒,对于提升农村社区及农民群体的福利,以及在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均功不可没。但同时又面临诸多问题:首先,于农业生产本身而言,从本质上来讲农业是多种生命形式互动的过程,而单一作物的规模种植将逐渐丧失“传统农业”所蕴含的多功能性,使得农业变得不可持续。一个纵容浪费和污染从而破坏地力的农业体系,不可遏制地损耗着全球的环境公地;其次,土地是创造财富的源泉之一,在没有国家福利规划的情况下,对于农民家庭来说,即使是很小的一块土地,也是至关重要的安全网;第三,对于农民而言,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商品化程度加剧,各类经营主体和资本进入农业,使得小农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和竞争压力;最后,传统村庄被认为是由共同体成员居住的家园村落,是一种具有特殊文化价值、互惠原则、个人关系的的固定场域。农业、农地和农民作为一个互动共生的体系,都依托村庄这样一个地理空间而发生各种关系。然而,在过去几十年,世界范围内的农村地区已经被市场化进程和实质性的商品化所改变。
王洁梅[4](2020)在《武鸣区农业结构变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农业结构优化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武鸣区作为广西传统农业大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武鸣区围绕农民增收主题,积极推进农业供给测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大幅度提升,但武鸣区粮食种植面积缩减、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基础建设落后、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畜牧业发展缓慢,产业转型升级困难、渔业发展水平低等问题突出,制约了武鸣区现代农业的发展。因此,如何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是武鸣区亟需探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采用文献查阅及实地调查等方法,从广西统计年鉴、南宁市统计年鉴及武鸣区政府各部门获取相关资料,全面了解武鸣区农业结构现状及农民收入现状,研究武鸣区农业结构变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武鸣区以种植业为主导,畜牧业为辅;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长,家庭经营性收入是武鸣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稳居农民增收的主导地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最大;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成为武鸣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远高于广西农民。接着通过对武鸣区农业各部门内部结构构成分析,种植业中粮食作物以稻谷为主,经济作物以甘蔗为主;蔬菜和水果特色产业对农民收入影响显着;畜牧业中肉类产量以猪肉为主,猪饲养产值最高,生猪养殖在畜牧业中是武鸣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在实证分析武鸣区农业结构变化与农民收入变化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武鸣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一是优化种植业结构,发展名特优产品,提高农民收入;二是加强现代农业特色示范区建设,提高农业高新技术辐射带动力;三是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四是发展畜牧业,加快畜禽养殖业转型升级;五是提高立体养殖技术,发展水产生态养殖,提高渔业经济效益。
李明文[5](2020)在《要素禀赋、结构升级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基于县域面板数据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也要适应并遵循这一趋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而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减少贫困发生率、缩小城乡差距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仍然依靠资本、劳动力和资源等要素的投入,通过投入规模的扩大来实现农业产出的增加,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终究会后劲不足、难以为继,因此,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急需找到一个新的推动力,来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可使要素配置趋优化,提高要素生产效率,是农业经济增长新的动力源泉。新结构经济学认为要素禀赋是分析产业结构问题的逻辑起点,同样也是决定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基础因素。“人多地少”是我国农业要素禀赋的基本状况,但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出现和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农业的要素禀赋结构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同时,在耕地面积减少、农业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持续流失的现实约束下,如何突破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各种瓶颈,来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等突显问题?农业结构升级作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可通过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来改善要素结构,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是破解上述难题的有效路径。基于以上分析,提出本文的科学问题:在农业劳动力要素不断转移、资本要素快速替代及土地要素稀缺程度升高的趋势下,农业要素禀赋变化是否会促进农业结构升级?而农业结构升级是否可以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带来的效应如何?这些问题都亟待研究及解答。本文基于2003-2017年中国1743个县域的农业面板数据,首先运用要素禀赋理论测度农业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的要素禀赋系数,利用空间SARAR模型实证分析要素禀赋对农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其次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度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揭示农业结构升级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与作用路径;最后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带来的效应进行分析。本文一共分为九个章节,主要研究内容提炼如下:第一,要素禀赋、结构升级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分析框架。首先,运用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构建理论分析框架,从理论上分析农业要素禀赋结构变化成因、要素禀赋变化对农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农业结构升级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其次,利用数理模型推导,尝试理论推导要素禀赋变化对农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农业结构升级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第二,要素禀赋变化对农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分析。首先,运用要素禀赋理论测度县域农业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的要素禀赋系数,并测度县域农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和服务化指数,分析其动态演变趋势;其次,利用空间SARAR和SEM模型实证分析要素禀赋变化对农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最后,基于技术进步偏向视角分析要素禀赋对农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理。第三,农业结构升级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首先,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度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指数,并分析其动态变化趋势;其次,采用Moran’s I指数检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指数的空间溢出效应,利用空间SARAR和SDM模型实证探索农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服务化指标对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指数的影响与作用路径;最后,利用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农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服务化指标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指数的非线性影响与作用路径。第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效应分析。从增长效应和收入效应两方面来分析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带来的正向效应;首先,运用增长速度模型测度农业全要素生产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而揭示其影响因素;其次,实证验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本文的主要研究发现有:第一,2003-2017年资本要素在农业要素禀赋结构中所占份额逐年快速上升,而劳动力要素在农业要素禀赋结构中所占份额逐年下降,且2003-2009年中国县域要素禀赋结构出现固化迹象;县域农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化,而农业结构高级化在2008-2015年出现恶化情况之后得到缓解。资本要素禀赋系数的提高可以促进农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服务化水平,土地要素禀赋系数的提高可以促进农业结构合理化和服务化水平,而劳动力要素禀赋系数升高阻碍了农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服务化水平的提升,即农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适当提高资本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而适当降低劳动力要素的相对丰裕度;县域农业要素配置与技术进步偏向相匹配,两者共同作用可以促进农业结构的升级。第二,2004-2017年中国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波动中下降的趋势,而县域整体的技术效率水平相对较低,且技术进步是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主要源泉;不同区域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差异,中、东、西部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呈现出依次递减的趋势,中部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最快;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均未呈现出显着的δ收敛趋势,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却存在显着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现象。第三,农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水平的提高均有利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农业结构服务化反而阻碍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其中农业结构高级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主要通过提高技术进步来实现,而农业结构合理化和服务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通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共同作用完成。农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提高均促进了东、中、西部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对东部县域的促进作用最大;农业结构服务化对东、中、西部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均形成了阻碍作用,且对西部的阻碍作用最大;而农业结构高级化仅促进了东部和西部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对中部县域的提升作用不明显;农业结构升级对东、中、西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均通过技术进步途径实现,技术效率实现途径不明显。第四,农业结构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非线性的影响,当劳均耕地作为门槛变量时,存在单一门槛,且随着劳均耕地面积的增加,农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指数的提升作用均不断增强,且农业结构服务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指数的影响由阻碍转变为促进作用;当劳均资本作为门槛变量时,存在双重门槛,且随着劳均资本量的增加,农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指数的提升作用均不断增强,而农业结构服务化在第一、二区间时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指数形成阻碍作用,当跨过门槛值0.2070时,其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指数的影响由阻碍转为促进作用。第五,2004-2017年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和农业资本要素是农业产出贡献率的主要推动力,且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农业产出的贡献率呈现出先降后升的“U”型趋势,而农业资本要素对农业产出的贡献率呈现出不断升高的态势;县域农业经济增长对资本要素投入的依赖程度有增强的趋势,这不利于农业经济转向效率和质量型增长;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增加可以有利于农业经济增长转型升级;2004-2017年县域整体及东、中、西部县域城乡收入差距均呈现出倒“U”型规律,且东、中、西部县域的城乡收入差距呈依次递增的规律,实证验证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可以显着减小县域的城乡收入差距。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有:第一、研究对象的创新。本文从县域层面出发,利用2003-2017年中国县域农业面板数据,分析要素禀赋、结构升级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县域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体,以其作为研究对象更真实且更具代表性;而现有相关文献多从省级或市级层面进行研究,缺乏县域层面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经验证据。第二、研究视角的创新。探索要素禀赋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把新结构经济学相关理论引入农业领域,把要素禀赋作为农业结构的研究起点,要素禀赋变化是否带来农业结构升级,而农业结构升级是否促进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农业层面,未有学者从此思路进行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研究。第三、研究思路的创新。已有文献并未过多的关注农业结构升级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本研究在揭示农业结构升级可以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门槛效应模型发现农业结构升级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非线性的影响机理。
于佳兴[6](2020)在《质量兴农战略下的孙吴县耕地利用评价与优化研究》文中指出耕地作为我国最宝贵的资源,在任何地区、任何时候、任何经济发展水平下,都是农业发展与粮食保护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等对农产品生产的总量和品质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耕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更深层次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只有实现对耕地资源利用的优化,才能真正实现质量兴农。质量兴农内涵的丰富性要求耕地资源利用要具有多层次性。因此,需要进行多层次多尺度的耕地利用评价,从多角度开展耕地利用优化,以便更好推动优质高效的耕地利用活动,促进质量兴农的顺利实现。本文以孙吴县为研究区,以促进质量兴农为目标,开展耕地利用优化研究。首先阐明质量兴农的内在逻辑及其对耕地利用的要求,然后构建耕地利用多层次评价理论框架,利用Arc 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分析探究基于地块、行政村、乡镇三个层次的耕地利用特征,最后面向质量兴农提出耕地资源优化配置途径和方案,为系统地解决耕地利用管理问题提供参考,为实现质量兴农奠定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质量兴农的基本要义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是优化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农业结构布局质量、农产品质量和农业产业发展质量,通过“耕地结构→要素结构→利用结构→产出结构→产业结构”各层级的相互联系、逐级影响,最终表现出整体结构和功能特征。而耕地资源优化配置是一个多目标、多层次的系统工程,与质量兴农之间存在较高的协调性。耕地质量的提升和种植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了劳动力、农用物资、技术、资金等供给要素投入的不断调整,并在涌现机制的作用下,进一步改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推进农业产出结构的多元化,从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2)不同层次的耕地利用特征。微观层面上,孙吴县耕地自然质量总体呈现中等偏上水平,且耕地质量较高的区域在空间上显着聚集;中观层面上,孙吴县主要农作物综合优势区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其中,规模优势区空间分布差异较大,效率优势区空间分布差异不明显;宏观层面上,孙吴县耕地利用集约程度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但全县区域差异比较显着,孙吴县中部及东北部耕地利用集约水平整体较高,该区域地势平缓、资源丰富,利于农业发展。耕地利用集约水平与耕地自然质量、主要农作物平均综合优势指数呈现显着的相关性。(3)耕地资源利用优化配置方案。1)以政府为主导开展耕地自然质量提升。将孙吴县耕地划分为4个类型区:一般整治区面积最大,占耕地总面积的38.66%,在各乡镇均有分布;合理利用区和重点整治区面积较大,多以带状或片区形式分布;优先整治区面积最少,零散分布在各乡镇。2)以农民为主导进行耕地利用结构调整。将种植业划分为6种不同的种植类型区:大豆+杂豆+玉米、大豆+杂豆、大豆+玉米、亚麻+大豆、亚麻+其他、杂豆+小麦。其中,大豆种植范围最广,分布在孙吴县大部分乡镇。3)以新型主体为主导丰富耕地经营模式。将孙吴县划分为4个经营模式区:农业复合经营模式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为主;联合服务经营模式以规模经营为主;生态农业经营模式以生产附加值高的农产品为主;山地特色经营模式以生产特色化农产品为主。
安晓宁[7](2020)在《粮食主产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12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6亿吨以上;2018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7.21千克,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水稻、小麦、玉米三大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8%以上,粮食主产区功不可没。但是,长期以来,我国主要通过增加粮食产量、增强产粮能力来确保粮食安全,忽视了粮食主产区的产值能力及其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综合竞争力对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作用。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越来越高,但是农业经济效益较低,经济水平相对于非主产区越来越落后,产粮大县常常是财政穷县。在粮食主产区农民增产不增收、农产品供需矛盾、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尤为突出。着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现代化二者协调发展,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一项重大发展战略。农业现代化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在本质上是内在统一、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农业现代化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基础保障,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是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助推剂,能有效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协调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在农业现代化发展,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满足消费者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河南省地处我国中原地区,是传统农业大省,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河南省农业发展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以河南省作为典型省份,对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进行研究;首先对粮食主产区整体与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现状进行研究;其次,将农业产业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融合作为评价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程度的子系统,选取农业生产现代化、农业产出现代化、农村社会经济现代化与农业生态现代化作为评价农业现代化的子系统,在此基础上,以变异系数法确定权重,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方法,对粮食主产区整体及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程度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再次,运用协调度模型,对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进行测度与评价,总结粮食主产区与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特点,探究粮食主产区与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粮食主产区整体层面和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
周凌[8](2020)在《农地流转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挑战。为应对挑战,国家作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部署,深化农业制度改革,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这其中的关键在于补齐农业发展短板,推动农地流转的同时,细分农地经营权,进一步深化社会分工,促进农地规模经济与服务规模经济融合。在农地流转深入推进的同时,我国农业领域出现一系列结构性变化,存在要素活力不足、生产结构不能完全适应消费需求等问题,农地流转也面临“小农复制”、“内卷化”、“非粮化”等挑战。讨论农地流转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机理,实证分析产业结构效应的大小,提出扩大农地流转的产业结构效应对策,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围绕“农地流转——农业产业结构变动——农业经济增长”主线,从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农业生产结构、农业产业融合结构三个方面,以及数量比例关系、技术效率关系两个维度,构建一个农地流转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变动、进而作用于农业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分析框架。通过对农地流转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农地流转引起农业资本和劳动力在农户间以及农业和非农部门间转移,导致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发生变化;农地流转对农业要素投入的数量比例变动具有重要的正向影响,对农业要素投入技术效率变动部分产生显着正向影响;农地流转对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变动的影响总体较弱;农业要素投入结构数量比例变动较明显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但技术效率变动存在弱的负向影响。(2)农地流转扩大农地经营规模,有助于推高粮经比,对农业生产结构数量比例变动有显着影响;促进农业要素优化配置,有助于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对提升农业生产结构技术效率具有较显着正向影响;农业生产结构数量比例变动对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促进作用不显着,技术效率变动对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存在弱的负向影响,对高度化形成较显着正向影响。(3)农地流转对农业产业融合结构变动存在显着影响;对效应的进一步分解发现,农地流转能够增强农业产业融合结构的市场驱动力,提升农业产业融合结构的技术支撑力,增强农业产业融合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农业产业融合结构变动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提高,与农业产业结构高度化呈现弱的反向趋势。(4)农地流转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较弱的直接促进作用;通过农地规模经营对农业经济增长形成正向影响,但效应较弱;通过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间接影响,其中通过合理化产生弱的负向效应,通过高度化产生明显的正向效应,即农地流转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产业结构效应。本文主要的创新在于:第一,从产业结构视角构建一个分析农地流转结构效应的理论框架,讨论农地流转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变动、进而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机理和效应,将农地流转的经济影响分析推进到产业结构变动及农业经济增长领域;第二,理论研究方面,运用结构主义经济增长理论来解释农地流转的产业结构效应,实证研究方面,借助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农地流转经由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的作用;第三,从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农业生产结构、农业产业融合结构三个方面,以及数量比例关系、技术效率关系两个维度,分析农地流转对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深化了农业产业结构效应的研究。
文家军[9](202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江汉平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了全面部署,提出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2018年湖北省提出打造江汉平原振兴发展示范区。这一战略的提出为传统农业产区——江汉平原农业产业调整提供了良好机遇。但目前江汉平原传统农业优势逐渐丧失,农业效益上不去,农民收入缓慢。因此,如何科学地构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评价指标体系,揭示江汉平原农业发展与衰退的原因,评价农业产业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为江汉平原农业产业结构提供调整方向,并加快打造江汉平原振兴发展示范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运用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关概念及理论,阐述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并分析江汉平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及制约因素。以乡村振兴战略20字中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为江汉平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级评价指标,利用Esteban-Marquillas拓展模型和投影寻踪模型对江汉平原2003-2017年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看,江汉平原江汉平原农业整体发展速度较慢,资源分配不合理,农业产业成长性较差,而且缺乏竞争优势,除渔业具有竞争优势外,其他三个产业竞争力均较弱。从乡村振兴战略看,研究期间江汉平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效果均逐步提升,对乡村振兴发展起到积极正向作用,同时江汉平原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较重视农业技术服务,并且农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但仍存在市场导向性差等问题。针对评价结果发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本文给出以下五个对策建议:第一、调整种植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牧渔产业;第二、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产品品牌;第三、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第四、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第五、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支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温燕红[10](2020)在《惠州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国内的农业发展改革已收获了非常卓越的成绩,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显着的提升,然而目前国内在发展农业方面还面对着结构不均衡、环境限制性强和消费水平提升等诸多困难。十九大会议报告当中提出,“三农”问题仍然是我国民生问题的根本,需要将“三农”问题始终当作全党的工作重心进行解决。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既有有利条件,也面临着不少难题。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在经济发展中适应经济新常态,必须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我国农村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目前,惠州市农业产业结构仍有较大的调整空间,所以积极推进惠州市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具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本文采用三种研究方法:(1)统计分析法(2)文献分析法(3)实地考察法。论文以惠州市为研究对象,在文献分析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惠州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际状况,并对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所具有的特性、问题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在借鉴国内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可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以供决策参考。论文包括七部分:前言部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对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第二部分是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在界定概念的基础上,并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展开了综述;第三部分分析惠州市农业结构开展调节的实际验证分析,并着重分析了惠州市农产业结构开展相关调节的现实状况,主要从农业发展现状开展了精炼分析;第四部分着重对惠州农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工作中所具有的问题及成因进行了总结及归纳;第五部分是国内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借鉴,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美国、日本的成功经验;第六部分针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原因提出对策和建议;第七部分是结语,通过对惠州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归纳出了调整农产业结构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影响因素,并对相关的完善对策及建议进行了提出。
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胶东经济圈农业生产结构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农业生产结构定义研究 |
1.2.2 农业生产结构评价研究 |
1.2.3 农业生产结构变动规律研究 |
1.2.4 农业生产结构变动影响因素研究 |
1.2.5 胶东经济圈研究必要性 |
1.2.6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农业现代化发展理论 |
2.1.1 农业现代化内涵的演变 |
2.1.2 农业现代化发展核心理论 |
2.2 产业结构理论 |
2.2.1 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 |
2.2.2 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 |
2.3 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
2.3.1 农业规模结构 |
2.3.2 农业市场结构 |
2.4 小结 |
第3章 胶东经济圈农业生产结构变动分析 |
3.1 胶东经济圈农业生产结构时间变动 |
3.1.1 农业生产结构总体变动 |
3.1.2 农业部门生产结构变动 |
3.2 胶东经济圈农业生产结构空间变动 |
3.2.1 农业生产结构地域总体差异 |
3.2.2 农业生产结构地域部门差异 |
3.3 典型案例 |
3.3.1 寿光 |
3.3.2 莱州 |
3.4 小结 |
第4章 胶东经济圈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农业生产结构变动影响因素 |
4.1.1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
4.1.2 农业生产条件 |
4.2 指标选取与模型设定 |
4.2.1 指标选取 |
4.2.2 数据来源 |
4.2.3 模型设定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4.3.1 平稳性检验 |
4.3.2 相关性检验 |
4.3.3 协整检验 |
4.3.4 实证结果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5.2.1 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 |
5.2.2 因地制宜,突出农业各部门生产特色 |
5.2.3 完善农业科技支撑,提高劳动生产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粮食安全内涵及发展 |
1.2.2 城市化、人口老龄化和粮食安全 |
1.2.3 水资源与粮食安全 |
1.2.4 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
1.2.5 国际化与粮食安全 |
1.2.6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和粮食安全 |
1.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思路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人口概况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2.5 主要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2.5.1 主要数据来源 |
2.5.2 生产水足迹 |
2.5.3 水资源负载指数 |
2.5.4 耕地压力指数 |
2.5.5 多元及固定效应回归 |
2.5.6 农业投入产出效应分析 |
2.5.7 种植结构优化模型 |
第三章 西北地区粮食供需平衡分析及预测 |
3.1 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现状分析 |
3.1.1 西北地区粮食生产现状 |
3.1.2 西北地区粮食单产的时空变化 |
3.1.3 西北地区粮食消费需求量 |
3.2 西北地区粮食供需平衡预测 |
3.2.1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函数关系 |
3.2.2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对粮食消费量之间的关系 |
3.2.3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对粮食安全及粮食绿色生产的负面影响 |
3.2.4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对粮食安全的积极影响 |
3.2.5 2025-2050年西北地区粮食安全预测 |
3.3 讨论 |
3.3.1 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 |
3.3.2 粮食消费量影响因素 |
3.3.3 减少城市化和老龄化对粮食绿色生产负面影响的措施 |
3.3.4 粮食国际化促进区域粮食安全 |
3.3.5 本章节存在的局限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绿色化背景下水资源对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的影响 |
4.1 西北地区水资源禀赋差异 |
4.1.1 西北地区水资源总量时空分布特征 |
4.1.2 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潜力分析 |
4.2 西北地区农业可用水量的动态变化 |
4.2.1 西北地区用水结构时空特征 |
4.2.2 西北地区农田灌水量的时空变化分析 |
4.3 从水足迹和虚拟水视角看西北地区粮食安全新挑战 |
4.3.1 人口增长对粮食消费水足迹的影响 |
4.3.2 人口城市化对粮食消费水足迹的影响 |
4.3.3 膳食结构转变对粮食消费水足迹的影响 |
4.3.4 能源-粮食产业对水资源的竞争 |
4.3.5 国内粮食贸易对粮食水足迹的影响 |
4.3.6 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未来西北地区粮食消费水足迹增长预测 |
4.4.2 促进水资源绿色化发展来应对粮食消费水足迹增加 |
4.4.3 区域粮食虚拟水流动调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绿色化背景下耕地资源对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的影响 |
5.1 西北地区耕地面积时空变化 |
5.1.1 耕地随时间变化特征 |
5.1.2 耕地空间分异特征 |
5.2 西北地区人均耕地面积 |
5.2.1 人均耕地面积随时间动态变化 |
5.2.2 人均耕地面积空间差异性 |
5.3 西北地区耕地压力指数 |
5.3.1 耕地压力指数随时间的变化动态 |
5.3.2 耕地压力指数空间分异特征 |
5.4 西北地区耕地质量空间分布特征 |
5.5 讨论 |
5.5.1 耕地数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
5.5.2 耕地质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
5.5.3 缓解西北地区耕地压力的有效应对措施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际粮食贸易对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的影响 |
6.1 西北地区粮食贸易动态变化 |
6.2 粮食贸易时空变化特征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种植结构调整改善粮食安全的潜力 |
7.1 粮食作物水足迹和碳足迹 |
7.1.1 各区域间粮食作物的相对比较优势 |
7.1.2 各区域内粮食作物的绝对比较优势 |
7.2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潜力 |
7.2.1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优化 |
7.2.2 结构调整后各目标函数值对比分析 |
7.3 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潜在效益 |
7.3.1 结构调整提高了粮食Calories数量 |
7.3.2 结构调整促进了生态安全 |
7.3.3 结构调整促进了蓝水利用效益 |
7.3.4 结构调整对粮食绿水足迹影响分析 |
7.3.5 结构调整提高了粮食净效益 |
7.4 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中国农业转型的动力机制研究 ——基于陇中李村农业结构变迁的田野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农业转型研究 |
1.3.2 中国的农业转型研究 |
1.3.3 农业转型的驱动力研究 |
1.3.4 中国农业转型的动力研究 |
1.3.5 农作物种植结构变迁的研究 |
1.3.6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 |
1.4.1 核心概念界定 |
1.4.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方法 |
2.2 研究思路 |
2.2.1 数据获取 |
2.2.2 数据分析 |
2.3 “地方政府与农户”动态分析框架构建 |
2.3.1 农业结构专业化转型的外部动力:农业政策 |
2.3.2 农作结构专业化转型的内生动力:阶层分化 |
2.3.3 农业结构专业化转型的内外动力及运作机制 |
第三章 田野点概况 |
3.1 A区概况 |
3.2 A区农业生态与作物种植概况 |
3.2.1 A区农业生态环境 |
3.2.2 A区传统农作物种植 |
3.2.3 A区旱作农业耕作制度 |
3.3 研究的村庄 |
3.4 村庄家庭的生计策略与经济分化 |
3.5 样本农户的聚类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农业结构及经营主体的变迁与地方经验 |
4.1 中国的食物安全与农业结构 |
4.2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演化路径及阶段特征 |
4.2.1 以粮为纲阶段(1978~1984) |
4.2.2 农业单一结构调整阶段(1985~1999) |
4.2.3 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阶段(2000~2014) |
4.2.4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2015~至今) |
4.3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意图 |
4.3.1 对粮食的关注贯穿于整个农业结构调整的变迁 |
4.3.2 增加农民收入始终是政策关注的焦点 |
4.3.3 居民膳食结构的改善得到回应 |
4.3.4 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得到强调 |
4.4 中国农业经营主体变迁的政策意图及其演变路径 |
4.4.1 中央一号文件的地位及作用 |
4.4.2 文本分析方法 |
4.4.3 农业经营主体的变迁过程 |
4.4.4 研究发现 |
4.4.5 农业经营主体关注点变迁的政策意图 |
4.5 田野点农业结构变迁 |
4.5.1 田野点农业结构的演变过程 |
4.5.2 三种不同的农业模式 |
4.6 小结 |
第五章 农业结构转型的外部动力:农业政策 |
5.1 农业政策影响农业结构演变的实现机制 |
5.1.1 农业政策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
5.1.2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经营主体 |
5.2 案例介绍 |
5.2.1 农业产业化背景描述 |
5.2.2 李村马铃薯“千亩”示范基地项目 |
5.3 成为一种治理现象的李村马铃薯产业 |
5.3.1 地方政府行为面临的结构约束 |
5.3.2 镇政府在马铃薯产业中的行政协调 |
5.3.3 村干部在马铃薯产业中的嵌入式表达 |
5.4 农户参与马铃薯示范项目的行动逻辑 |
5.4.1 家户制传统与生计策略选择 |
5.4.2 农户的理性顺从 |
5.5 小结 |
第六章 农业结构转型的内生动力:阶层分化 |
6.1 农业资本化转型的国际经验 |
6.2 农业资本化转型的地方经验:李村的芹菜种植 |
6.3 农业资本化转型的阶层动力 |
6.4 农业资本化转型的实现机制 |
6.4.1 作物繁荣的参与主体:芹菜种植农户 |
6.4.2 对土地的控制:土地流转 |
6.4.3 对劳动过程的控制:工资支付方式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经验语境下农业结构转型的动力机制 |
7.2 主要结论 |
7.3 讨论 |
7.3.1 农业的多功能性与公共价值 |
7.3.2 农地的商品化与安全网功能 |
7.3.3 小农的前景与农业现代化 |
7.3.4 村庄的活力与乡村振兴 |
7.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武鸣区农业结构变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
1.5.1 创新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业结构 |
2.1.2 农民收入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产业结构理论 |
第三章 武鸣区基本概况 |
3.1 地理历史概况 |
3.2 经济发展概况 |
3.2.1 武鸣区地区生产总值情况 |
3.2.2 武鸣区财政收入情况 |
3.2.3 城乡居民收入情况 |
第四章 武鸣区农业结构变化与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
4.1 武鸣区农业结构变化分析 |
4.1.1 武鸣区农业总产值变化分析 |
4.1.2 武鸣区农林牧渔业产值变化分析 |
4.2 武鸣区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
4.2.1 武鸣区农民人均纯收入 |
4.2.2 武鸣区农民收入结构 |
4.2.3 武鸣区农民收入结构与广西农民收入结构对比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武鸣区农业结构变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制 |
5.1 武鸣区农业内部各部门结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
5.1.1 种植业 |
5.1.2 畜牧业 |
5.1.3 林业 |
5.1.4 渔业 |
5.2 农业结构变化与农民收入变化间关系的分析 |
5.2.1 数据来源和指标选取 |
5.2.2 实证分析 |
5.2.3 结论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讨论和结论 |
6.1 讨论 |
6.1.1 武鸣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
6.1.1.1 武鸣区农业发展的优势 |
6.1.1.2 武鸣区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6.1.2 .建议 |
6.1.2.1 优化种植业结构,发展名特优产品,提高农民收入 |
6.1.2.2 加强现代农业特色示范区建设,提高农业高新技术辐射带动力 |
6.1.2.3 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
6.1.2.4 发展畜牧业,加快畜禽养殖业转型升级 |
6.1.2.5 提高立体养殖技术,发展水产生态养殖,提高渔业经济效益 |
6.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要素禀赋、结构升级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基于县域面板数据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概念界定及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概念界定 |
1.3.3 数据来源 |
1.4 分析框架、论文结构及技术路线 |
1.4.1 分析框架 |
1.4.2 论文结构 |
1.4.3 技术路线图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要素禀赋理论 |
2.1.2 要素稀缺诱致性技术进步理论 |
2.1.3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
2.1.4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有关要素禀赋与产业(农业)结构的研究文献 |
2.2.2 有关产业(农业)结构变迁与升级的研究文献 |
2.2.3 有关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文献 |
2.2.4 有关产业(农业)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文献 |
2.3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数理模型构建 |
3.1 要素禀赋对农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
3.1.1 理论分析 |
3.1.2 数理推导 |
3.2 农业结构升级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
3.2.1 理论分析 |
3.2.2 数理推导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县域要素禀赋与农业结构升级的动态演变 |
4.1 测度方法与数据处理 |
4.1.1 测度方法 |
4.1.2 数据处理 |
4.2 农业要素禀赋动态演变趋势分析 |
4.2.1 农业要素禀赋系数动态演变趋势 |
4.2.2 农业要素禀赋结构动态演变趋势 |
4.3 农业结构升级动态演变趋势分析 |
4.3.1 县域整体农业结构升级动态演变趋势 |
4.3.2 不同区域农业结构升级动态演变趋势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要素禀赋对农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
5.1 研究方法与变量设定 |
5.1.1 研究方法 |
5.1.2 变量设定 |
5.2 空间相关检验 |
5.2.1 空间相关关系检验 |
5.2.2 多重共线性检验 |
5.2.3 BP及 Hausman检验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3.1 县域整体实证结果分析 |
5.3.2 不同区域实证结果分析 |
5.3.3 稳健性检验 |
5.4 影响机理讨论——基于技术进步偏向视角 |
5.4.1 指数测度 |
5.4.2 匹配分析 |
5.4.3 实证检验 |
5.4.4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变化及收敛分析 |
6.1 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 |
6.1.1 研究方法 |
6.1.2 数据处理 |
6.2 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动态演变 |
6.2.1 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 |
6.2.2 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动态演变趋势 |
6.3 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收敛检验及分析 |
6.3.1 δ收敛及分析 |
6.3.2 绝对β收敛及分析 |
6.3.3 条件β收敛及影响因素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构升级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
7.1 研究方法与变量设定 |
7.1.1 研究方法 |
7.1.2 变量设定 |
7.2 空间相关检验 |
7.2.1 空间相关关系检验 |
7.2.2 多重共线性检验 |
7.2.3 BP及 Hausman检验 |
7.3 实证结果分析 |
7.3.1 空间计量模型的估计结果 |
7.3.2 门槛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 |
7.4 稳健性检验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效应分析 |
8.1 研究方法 |
8.2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效应分析 |
8.2.1 贡献率测度 |
8.2.2 贡献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8.2.3 稳健性检验 |
8.3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分析 |
8.3.1 变量设定 |
8.3.2 空间相关检验 |
8.3.3 实证结果分析 |
8.3.4 稳健性检验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情况 |
(6)质量兴农战略下的孙吴县耕地利用评价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耕地评价相关研究 |
1.2.2 耕地优化相关研究 |
1.2.3 研究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质量兴农战略 |
2.1.2 耕地资源 |
2.1.3 耕地利用系统 |
2.1.4 耕地利用多层次性 |
2.1.5 耕地资源优化配置 |
2.2 理论基础 |
2.2.1 土地系统理论 |
2.2.2 供给侧改革理论 |
2.2.3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
2.2.4 土地区位理论 |
2.2.5 比较优势理论 |
2.3 小结 |
3 耕地资源利用优化理论框架 |
3.1 质量兴农理论模型 |
3.1.1 质量兴农的科学内涵 |
3.1.2 质量兴农结构的内在逻辑 |
3.2 质量兴农对耕地资源利用的要求 |
3.3 耕地资源利用优化理论框架 |
3.4 小结 |
4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准备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地理位置 |
4.1.2 自然地理条件 |
4.1.3 社会经济条件 |
4.1.4 种植业概况 |
4.1.5 土地利用现状 |
4.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数据预处理 |
5 耕地资源利用多层次评价 |
5.1 基于地块的耕地自然质量评价 |
5.1.1 评价单元的确定 |
5.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3 评价模型的确定 |
5.1.4 评价结果与分析 |
5.2 基于村域的耕地利用结构评价 |
5.2.1 评价单元的确定 |
5.2.2 评价方法的确定 |
5.2.3 评价结果与分析 |
5.3 基于乡镇的耕地集约水平评价 |
5.3.1 评价的模型框架 |
5.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3.3 评价方法的确定 |
5.3.4 评价结果与分析 |
5.4 内在联系分析 |
5.5 小结 |
6 面向质量兴农的耕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案 |
6.1 优化思路 |
6.2 耕地资源利用优化方案 |
6.2.1 耕地自然质量提升优化方案 |
6.2.2 耕地种植结构调整方案 |
6.2.3 耕地利用经营模式方案 |
6.3 面向质量兴农的耕地利用优化保障措施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粮食主产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拟解决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
2.1 理论基础 |
2.1.1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相关理论 |
2.1.2 农业现代化相关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农业产业结构 |
2.2.2 农业现代化 |
2.3 概念界定 |
2.3.1 粮食主产区 |
2.3.2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
2.3.3 农业现代化 |
第三章 农业产业结构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
3.1 粮食主产区农业产业结构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
3.1.1 农业投入 |
3.1.2 农业产出 |
3.1.3 农业产业结构 |
3.1.4 农村经济发展概况 |
3.2 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
3.2.1 农业自然资源状况 |
3.2.2 农业总体发展概况 |
3.2.3 农业产业结构 |
3.2.4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2.5 农业产值结构 |
3.3 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与农业现代化现状存在问题 |
3.3.1 农业大而不强 |
3.3.2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 |
3.3.3 区域优势发挥不充分 |
第四章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程度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 |
4.1 指标的设计原则 |
4.2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程度与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2 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 模型、方法 |
4.3.1 数据来源及说明 |
4.3.2 数据标准化处理——极值法 |
4.3.3 变异系数法确定权重 |
4.3.4 评价模型——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 |
4.4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评价 |
4.4.1 粮食主产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综合评价 |
4.4.2 河南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程度评价 |
4.5 农业现代化发展评价 |
4.5.1 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综合评价 |
4.5.2 河南省农业现代化评价 |
4.6 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薄弱点 |
第五章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评价 |
5.1 协调度模型选择 |
5.2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度评价 |
5.2.1 协调度评价 |
5.2.2 综合发展度评价 |
5.2.3 协调发展度评价 |
5.3 农业产业结构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特点 |
5.3.1 时间特点 |
5.3.2 空间特点 |
5.4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 |
5.4.1 粮食种植区域比较优势不突出 |
5.4.2 畜牧业发展不足 |
5.4.3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调增不足 |
5.4.4 不合理的农业价格支持政策 |
5.4.5 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粮食主产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 |
6.2.3 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农地流转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动态与述评 |
1.3.1 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研究动态 |
1.3.2 农地流转的经济影响研究动态 |
1.3.3 农地流转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动态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地 |
2.1.2 农地流转 |
2.1.3 农业产业结构 |
2.1.4 农地流转的产业结构效应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结构主义经济增长理论 |
2.2.2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2.3 规模经济理论 |
2.2.4 农业发展方式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5 农业技术进步与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地流转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机理分析 |
3.1 农地流转影响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 |
3.1.1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 |
3.1.2 农地流转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
3.2 农地流转影响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变动的机理 |
3.2.1 农地流转与农业技术进步 |
3.2.2 农地流转与农业要素相对价格变化 |
3.2.3 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变动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
3.3 农地流转影响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机理 |
3.3.1 农地流转与农产品需求变化 |
3.3.2 农地流转与农业生产条件改善 |
3.3.3 农业生产结构变动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
3.4 农地流转影响农业产业融合结构变动的机理 |
3.4.1 农地流转与农业产业融合市场需求 |
3.4.2 农地流转与农业产业融合技术创新 |
3.4.3 农地流转与农业产业融合主体利益 |
3.4.4 农地流转与农业产业融合政策创新 |
3.4.5 农业产业融合结构变动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农地流转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现状分析 |
4.1 农地流转与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总体情况 |
4.1.1 农地流转情况 |
4.1.2 农业产业结构变动情况 |
4.2 农地流转对农业要素投入结构的影响情况 |
4.3 农地流转对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情况 |
4.4 农地流转对农业产业融合结构的影响情况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地流转的农业要素投入结构效应 |
5.1 农地流转影响农业要素投入结构的理论模型分析 |
5.1.1 模型假设 |
5.1.2 模型分析 |
5.2 农地流转影响农业要素投入结构的实证分析 |
5.2.1 模型构建 |
5.2.2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和模型检验 |
5.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2.4 进一步的讨论 |
5.3 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变动对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分析 |
5.3.1 模型构建 |
5.3.2 指标测算 |
5.3.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地流转的农业生产结构效应 |
6.1 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理论分析 |
6.1.1 需求因素对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影响 |
6.1.2 供给因素对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影响 |
6.2 模型构建、变量选取和数据检验 |
6.2.1 模型构建 |
6.2.2 变量选取和描述性分析 |
6.2.3 数据检验 |
6.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3.1 对农业生产结构数量比例的影响分析 |
6.3.2 对农业生产结构技术效率的影响分析 |
6.4 农业生产结构变动对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分析 |
6.4.1 模型构建 |
6.4.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农地流转的农业产业融合结构效应 |
7.1 农业产业融合的类型及结构特性 |
7.1.1 农业产业融合的类型 |
7.1.2 农业产业融合结构的特性 |
7.2 模型构建、变量选择及描述性分析 |
7.2.1 PVAR模型构建 |
7.2.2 变量选择与数据测算 |
7.2.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7.3 模型检验及实证结果分析 |
7.3.1 模型检验 |
7.3.2 脉冲响应分析 |
7.3.3 方差分解 |
7.4 效应的进一步分解 |
7.4.1 模型构建 |
7.4.2 实证结果分析 |
7.5 农业产业融合结构变动对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分析 |
7.5.1 模型构建 |
7.5.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农地流转、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经济增长 |
8.1 研究假设 |
8.2 模型构建、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
8.2.1 模型构建 |
8.2.2 变量选取 |
8.2.3 数据处理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
8.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加强制度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农地市场化流转 |
9.2.2 适应消费升级趋势,加快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9.2.3 夯实市场化改革基础,提升农业要素配置效率 |
9.2.4 改善融合发展条件,加快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乡村振兴背景下江汉平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
第3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江汉平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分析 |
3.1 江汉平原基本概况 |
3.2 江汉平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 |
3.3 江汉平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
第4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江汉平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评价指标体系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说明 |
第5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江汉平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评价分析 |
5.1 评价模型的介绍 |
5.2 数据来源 |
5.3 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6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江汉平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建议 |
6.1 调整种植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牧渔产业 |
6.2 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产品品牌 |
6.3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6.4 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
6.5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支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10)惠州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5.1 研究内容 |
1.5.2 创新之处 |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农业 |
2.1.2 农业产业结构 |
2.1.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2.2 主导产业扩散效益理论 |
2.2.3 比较优势理论 |
2.2.4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惠州市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3.1 惠州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2 惠州市农业产业结构分析 |
3.2.1 农业经济运行平稳 |
3.2.2 惠州农业产业发展主要特点 |
3.2.3 种植业结构分析 |
3.2.4 畜牧业结构分析 |
3.2.5 林业结构分析 |
3.2.6 农业装备设施分析 |
4 惠州市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存在的问题 |
4.1.1 对农业产业结构理解不够 |
4.1.2 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
4.1.3 农业科技支撑力量较弱 |
4.1.4 农业劳动力供给结构失衡 |
4.1.5 畜牧业发展受限 |
4.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对农业发展重视不够 |
4.2.2 财政金融支持力度不足 |
4.2.3 农业科技人员结构不合理 |
4.2.4 农业劳动力供给不足 |
4.2.5 畜牧业发展影响因素多 |
5 发达国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经验 |
5.1 美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经验 |
5.2 日本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经验 |
5.3 国外经验借鉴与评价 |
6 惠州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及建议 |
6.1 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
6.2 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
6.3 促进农业融合发展 |
6.4 强化科技引领支撑 |
6.5 抓好农业绿色发展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 [1]胶东经济圈农业生产结构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侯纯纯.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2]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研究[D]. 刘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中国农业转型的动力机制研究 ——基于陇中李村农业结构变迁的田野考察[D]. 郭鹏鹏. 兰州大学, 2021(12)
- [4]武鸣区农业结构变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D]. 王洁梅. 广西大学, 2020(07)
- [5]要素禀赋、结构升级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基于县域面板数据的分析[D]. 李明文.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6]质量兴农战略下的孙吴县耕地利用评价与优化研究[D]. 于佳兴.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7]粮食主产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D]. 安晓宁.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8]农地流转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D]. 周凌. 湖南农业大学, 2020(01)
- [9]乡村振兴背景下江汉平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评价研究[D]. 文家军. 长江大学, 2020(02)
- [10]惠州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 温燕红.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