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新探(论文文献综述)
苏红[1](2004)在《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外汇储备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也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要问题,它关系到各国调节国际收支和稳定货币汇率的能力,一直受到国际金融机构和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我国自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外汇储备增长迅速,目前其规模已达4032.51亿美元,仅次于日本,位于世界第二位。足够的外汇储备表明一国干预外汇市场和维持汇价的能力,它对稳定汇率具有一定的作用;然而,如果一国外汇储备规模过大,往往会抑制经济增长,阻碍经济发展。因此,适度的外汇储备规模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至关重要。我国应保持适度外汇储备规模,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确定已成为外汇储备总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文是以外汇储备规模为研究对象,从外汇储备规模的基本理论入手,研究当前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确定以及政策选择。论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的基本情况,进而对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原因、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剖析。并以外汇储备的需求为理论依据,以直接影响因素为核心,加上一些可以量化的间接因素,构建了一个新的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界定模型。然后运用该模型对1990—2002年我国外汇储备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整体上偏大。最后指出了在当前形势下,尽管外汇储备规模偏大,但不宜使用极端的政策调整外汇储备规模,当前的政策重点要放在外汇储备资产的管理和运用上,不断降低外汇储备的负面影响,缩小机会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差额。并展望了浮动汇率制下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管理的发展方向。
夏甜[2](2012)在《关于中国适度外汇储备规模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外汇储备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意义重大,它作为对外贸易的主要支付手段、偿还外债的主要偿债手段、稳定外汇市场的主要工具以及对外投资的主要支付手段在一国的对外关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一个国家需要持有足够的外汇储备来满足上述要求,但是,如果外汇储备过多,则会形成外汇储备资源的浪费,会对国内的货币供应造成影响进而加重国内的通货膨胀水平,因此,确定一个适度的外汇储备水平至关重要。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外汇储备总量开始增加,从1997年的139.89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3月的33049.71亿美元,外汇储备总量位居世界第一。除此之外,外汇储备持有量增速在不断加快,从2001年起更是有加速趋势,年均增长率达到37%。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迅速扩张己经使得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大大超过了适度外汇储备规模。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分别利用比例法、回归分析法、成本收益法对我国适度外汇储备规模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在充分的借鉴了国内外关于适度外汇储备规模理论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国近年来对外贸易、对外偿债、对外投资以及现行汇率政策的最新国情,对相关模型的参数、结构进行了相关的修改,以确定中国适度外汇储备规模,进而通过对比我国实际外汇储备规模水平,以确定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现状,最后在结合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之上,给出了外汇储备规模管理的相关政策建议。
石嘉琳[3](2016)在《B-G模型视角下的中国外汇储备最优规模研究》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迅猛增长,成为外汇储备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的增长是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象征,也是对外开放水平的风向标。总体上看,外汇储备规模的扩大提高了中国经济的抗风险能力。然而,经济宏观调控、央行资产负债风险管理、外汇储备经营、持有外汇成本等面临新的挑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由于特里芬难题的存在,全球过多的外汇储备会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同时威胁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200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金融委员会要求其成员国减少外汇积累,降低外汇储备需求。已经融入世界经济的中国,对抗本国通货紧缩的最佳手段就是人民币主动贬值——央行巨量的外汇储备在战略上是人民币汇率稳定的依托,但绝不是汇率政策丧失主动性的托词或累赘。随着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全球货币博弈进入下半场,我国外汇形势也陡然发生逆转。资本流出、人民币出现贬值压力、外汇储备减少,成为当前棘手的经济问题。为此,各种对策建议满天飞,甚至外国投行和政客也热情出谋划策。本文以最优外汇储备理论为基础,对相关理论进行全面剖析及综合动态评述,将传统外汇理论与社会现象相联系;选取中国2002年以来外汇储备规模、GDP、外商直接投资、外债余额、财政赤字占GDP的比率、利率水平为指标,以“B-G”模型为理论模型,运用H-P滤波、ARCH模型、协整的ARDL测试方法进行实证研究,估计违约成本、违约概率,得出中国外汇储备的最优规模,为规避外债风险、维护经济安全、弥补和完善外汇管理措施提供政策建议。
杨凯[4](2015)在《我国外汇储备多元化投资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外汇储备作为国际储备的主要形式,对于一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外汇储备的变化和发展始终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由于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不断降低,给我国外汇储备造成了很大的贬值风险。国内普遍认为多元化投资能够降低我国外汇储备的风险,所以研究如何运用我国外汇储备进行投资,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国外外汇储备的多元化投资管理经验,寻找可行的资产投资路径。并结合我国外汇储备的投资现状,发现了我国外汇储备总量过多,并且资产主要集中在美国国债资产等问题。通过对外汇储备金融资产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高评级企业债和股票投资能够提高资产组合收益率的有效途径。并对外汇储备资产证券化、投资黄金、投资战略石油和投资能源效率的优点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且将黄金和石油投资放入资产组合模型,发现黄金资产较股票投资能获得更好的收益,但是石油实物资产的投资并不是一个提高收益的很好的选择。所以,处于战略角度出发,应当适时的增加石油实物的投资,增加石油勘探类企业的股权投资,降低实物资产投资的风险。但是实物资产的投资能在总量上减少国家持有的外汇储备,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做出贡献。由于不同经济环境下资产的投资策略也不同,其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而不同的投资策略的资产组合也不相同,所以进一步研究积极的投资策略、稳健的投资策略和保守的投资策略的资产组合。并且根据国内外的经济环境,提出现阶段,我国应该采取稳健的投资策略。随着国内经济发展放缓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复苏,我国应该逐渐实行积极的投资策略。并且通过对中投公司运用外汇储备的境外投资进行案例分析,分析中投公司的收益与风险,并且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中投公司进行分析,认为中投公司在加强内部人员能力的基础上要充分利用资产低估的机会,拓宽投资领域,充分实现外汇储备投资的多元化。最后根据我国外汇储备可行的投资路径,提出我国外汇储备未来投资的发展趋势。
王磊[5](2009)在《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是一国外汇管理当局持有的对外流动性资产,是一国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如果外汇储备过多,就会形成外汇资源的闲置及浪费,还会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大货币政策实施的难度,甚至会遭受因外汇汇率贬值、投机资本冲击等原因而带来的损失,就会给一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或危害。因此,探讨一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截止到2008月,我国的外汇储备额已攀升到1.9万亿美元之巨。虽然目前还没有对中国到底需要多少外汇储备存在定论,但中国目前的巨额外汇储备的负面影响已经日益显现。中国到底需要多少外汇储备,现在的外汇储备是否适度?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在对国外储备理论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的外汇储备适度规模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适合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进而分析了造成我国外汇储备过多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外汇储备管理的政策建议。具体而言,第一章简要介绍了文章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第二章外回顾了我国外汇储备的发展历程和特点,阐述了外汇储备的基本功能并确定了界定外汇储备是否适度,以及归纳了学术界对外汇储备适度的争论第三章介绍了学术界关于外汇储备规模适度的分析模型,并用比例分析法简单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第四章根据中国国情,修改了阿格沃尔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是否适度,并计算出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区间。第五章则提出了外汇储备过度对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以及我国外汇储备过度的原因并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
张博[6](2009)在《中国外汇储备管理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外汇储备作为一国政府持有的可兑换外国货币和外币金融资产,是调节国际收支平衡,稳定货币汇率、保证国际信誉以及增加国家财富的主要物质基础。1994年中国外汇体制改革以来,中国外汇储备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外汇储备规模越来越大,2008年12月底成为世界外汇储备量最多的国家。但是在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迅速增大、对外支付能力不断加强、综合国力显着提高的同时,外汇储备的增长也给国内物价、货币政策以及人民币汇率的升值方面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不利于中国经济长期持续、稳健发展,对中国和谐、稳定提出了挑战。更为严峻的是,在2007年爆发并蔓延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以美元为主要储备资产的中国外汇储备大幅缩水,外汇储备资产的保值面临巨大压力。外汇储备承载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物质财富,也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巨大动力和货币基础,外汇储备庞大的规模、快速增长的势头和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对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思路和政策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当务之急,对外汇储备的管理策略,应该上升到国家宏观经济战略的一部分。因此,在力保外汇储备安全性的同时,优化外汇储备结构,合理拓展外汇储备运用渠道,化解外汇储备风险,提高中国外汇储备收益成为当前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重要课题。如果能够设法优化外汇储备的管理,那么储备充当预防手段的效率就会相应提高。本文围绕外汇储备管理优化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本文对国内外外汇储备规模管理理论、结构管理理论以及运营管理论做以简要述评,结果发现,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对规模管理和结构管理的研究相对全面,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进行了外汇储备管理问题的讨论,而关于外汇储备运营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现阶段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现实为基础,在已有的理论体系基础上,提出优化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思路。其次,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对中国外汇储备的规模管理、结构管理、运营管理及管理模式的现状进行了简要评述,认为,中国外汇储备现有规模虽然巨大,但与经济增长速度、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有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即虽然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巨大,但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结构管理上的问题表现为,储备资产结构单一、资产收益率低下等;运营管理的绩效喜忧参半,前景不容乐观;本文认为,形成以上管理局面主要是由于多年来中国遵循的外汇储备管理模式的弊端所至。因此,现有的管理体系和机制与新形势的要求不相适应,亟待改善。第三,本文对中国外汇储备管理困境进行了定量分析和定性讨论。结合实证检验结果,认为,高额外汇储备存量除了会给国家经济带来高成本、高风险外,还会给经济的稳定带来威胁。在对CPI、货币供给、汇率与外汇储备之间的关系运用先进的计量方法(协整检验、脉冲分析)进行的分析和实证检验中,本文发现中国高额的外汇储备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在不同程度上确实是存在的,即存在外汇储备规模管理上的困境。同时,受主权国家意识形态及近年来全球经济走势影响,外汇储备结构及运营管理过程中,收益率低下,同样困难重重。第四,针对中国外汇储备管理中的困境,本文提出优化外汇储备管理的构想。在规模管理方面,由于实证检验表明虽然目前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外汇储备量出现波动,但中国外汇储备长期上涨趋势难以改变,因此,防止规模的剧烈波动应为外汇储备规模管理的主要任务,从外汇资金来源着手,严格监控,同时实行对外汇储备存量的分档管理。本文认为,在规模管理上应本着疏导为主,而不是一味的采取强硬的控制手段。在结构优化方面,本文认为,在世界金融危机、美元贬值等国际、国内形势多变的背景下,多元化管理是当前外汇储备结构管理的首要任务。本文从币种组合构成、储备资产构成两个角度提出结构优化设想。首先得出了中国外汇储备的币种合理构成,同时,从储备资产安全性的角度考虑,中国外汇储备的资产构成中应增加黄金、石油等商品储备。在外汇储备资产“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下,随着外汇储备规模的增加,外汇储备资产管理的难度也随之加大。因此,为了保证外汇储备收益性,积极探索有效的外汇储备运营方式、策略等具体事项,成为当前化解中国高额外汇储备难题,优化外汇储备运营的当务之急。借鉴国际经验及中国外汇储备运营现状,本文认为中国应采取适度积极的、市场化运营模式和策略。在外汇储备运营的实践方面,虽然中国政府已有所突破,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收效甚微,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在拓宽中国外汇储备运用渠道方面,本文总的思路是要积极利用政策性金融业务,在提高外汇储备收益的同时,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为了取得较好的运营成效,具体实施过程中要配以有效的监管及绩效评价手段。最后,完善的体制是保证实践成功的关键所在。针对目前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国内、外宏观环境,参照国外成功体制改革经验,提出改革中国现有外汇储备管理体制、完善外汇储备立法的构想。
高丁丁[7](2019)在《马克思的货币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马克思的经济哲学思想体系中,货币思想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在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冲击下,马克思的这一重要思想往往被人们所忽视,面对现实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对马克思的货币思想进行全面的梳理并认识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马克思的货币哲学思想聚焦于研究与分析货币的起源、本质、作用功能以及形态的逐渐变化等问题,并将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其思想的重要基础,所以远远超过了传统政治经济学的范畴(1)。在研究过程中,马克思一直将货币放在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范围内来研究和探讨货币问题,同时,在马克思看来,货币可以分为两种形态,一种形态是货币本身,另外一种是以资本的形式存在的货币;后者相较于前者来说,具有更根本的价值意义。正是由于经历了形态上的转变与延伸,货币逐渐以资本的形式出现,才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的核心,构成了资本主义瓦解传统封建社会的强大力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金本位退出了社会经济体系之中,货币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虚拟形式也成了货币的一种表现形式,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经济体系的运行方式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由此导致整个市场中货币的流通方式也有了较大的转变,但是货币本质不会因此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马克思指出的个人与个人之见、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经济联系依然是货币关系的真实内涵。在我们看来,马克思的货币思想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代表性思想可概括为:货币本质思想、货币价值思想、货币运行思想和货币控制思想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深入研究马克思的货币思想,有助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进一步分析和理解货币现象,把握货币运行的规律,对货币实施有效控制,从而推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积极贡献。本文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立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力求深化对马克思货币思想的研究,细致地探寻马克思货币思想的发展脉络,根据马克思的紧密关联社会经济发展和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货币研究路径,归纳其货币思想发展阶段,研究马克思关于货币的本质、价值、运行以及控制等思想,了解马克思货币思想中的货币起源理论、货币本质理论、货币职能理论和国际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明晰虚拟货币和虚拟资本的发展及表现形式,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阶段与趋势,明确马克思货币思想的借鉴意义。本文绪论对马克思货币思想的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文本梳理,竭力刻画出马克思货币思想的全貌。第一章全面介绍了重商主义、古典主义等马克思货币哲学的思想渊源,第二章对货币思想的新发展进行了研究,以便更好的认识马克思货币思想的实践意义。第三章至第六章是本文的重点,分别从本质、价值、运行、控制等四个方面阐述马克思货币思想。第七章阐述了发展马克思货币思想在理论和现实方面的深刻意义以及在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作用。绪论对马克思货币思想的发展史进行了梳理,从马克思的早期着作《论犹太人问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其思想成熟期的着作《资本论》中的主要的货币思想作了简要介绍,初步描述出马克思货币思想的整体面貌。接着概括、梳理出马克思货币思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展现出马克思货币思想理论在国外理论界受到的重视以及在国内研究的缺失,更进一步的揭示出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后提纲挈领地描绘出马克思货币思想的核心理念,包括货币起源理论、货币的本质理论、货币的职能理论、货币流通规律等,并由此进一步阐明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第一章介绍了马克思货币哲学的思想渊源。马克思的货币哲学思想就是马克思批判性的吸收自重商主义时代以来各个主义流派及代表人物的思想基础。重商主义的代表人威廉·配第的主要货币思想如货币流通速度、初步的劳动分工理念、土地的剩余是地租、原始的劳动价值论、资本的重要性对马克思货币思想的重要影响作用,古典主义学派大卫·休谟的货币流通理论、国际贸易理论也对马克思货币思想体系的完善有着贡献。亚当·斯密对货币职能的研究以及对国家债务的看法也深刻的影响了马克思,而且马克思在其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了货币与资本的关系,最后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对纸币价值的研究也为马克思货币思想体系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方面的支持。第二章描述了货币理论的新发展。费雪、庇古等人的货币数量说成为古典货币理论成熟时期的代表;威克赛尔提出了累积过程理论,认为利率影响具有累积效应,指出货币对经济过程拥有实质性的影响,同时将货币理论与经济理论融合在一起,打破了传统的“两分法”;凯恩斯深刻的认识到了货币对经济的巨大作用,深入分析了货币供求、利率变动与扩大就业、增加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了货币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使货币理论突破了古典货币学说只研究货币与物价关系的狭隘界限,创立了以产出和就业为中心的货币经济理论。文章还对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对我国货币需求变化的影响机理和传导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凯恩斯之后,货币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日趋受到各类经济学派的关注,由此产生了一系列货币理论,影响力较大的主要有:费里德曼的货币主义理论、内生货币供给理论以及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等,这些理论都对马克思主义货币思想的当代发展有着内在的关联。第三章探讨了马克思的货币本质思想。主要是从人本视角出发,阐述了货币的社会性的本质和货币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指出货币具有普遍性、力量性、转化力、颠倒性等四种特性。同时,马克思对货币属于私有财产的这一属性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私有财产到货币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深刻的指出商品交换的媒介并不是货币的本质,商品交换双方的劳动和劳动的社会化属性才是货币的本质。更进一步的分析了劳动异化和货币异化的关系,指出劳动异化是货币异化的基础,商品从劳动中发展而来,进一步发展为货币,最终成为资本,同时从多个方面对货币的异化对人的影响做了深入的分析。第四章研究了马克思的货币价值思想。马克思认识到对货币的分析离不开对商品的进一步认识,因此,对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最为典型的单位商品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揭示了商品内包含着的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内在矛盾,而这个矛盾来源于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即劳动的二重性,分析了货币产生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的根本原因,论证了货币的起源。在此基础上,其首次分析了价值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实现形式,从个别的或偶然的到扩大的高级价值形式,最后到一般的价值形式及货币的价值形式,也总结了货币的五大职能,也就是在经济学界广泛认可的价值尺度职能、流通手段职能、贮藏货币职能以及支付手段职能和世界货币职能,这为进一步认识货币的流通规律和必然向资本发展的趋势,对揭露并批判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五章阐述了马克思的货币运行思想。马克思在他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货币的本质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流通是为商品流通提供服务的,同时表现出一定的社会关系。货币流通规律就是商品流通过程中货币量需求总规模的规律,因此,流通中货币需求量和流通中的实际的商品的总量息息相关,同时货币的流通次数也就是周转快慢对流通中货币的需求量也有着明显的影响。通过对货币流通规律的研究,马克思研究出货币向资本转化的不可违背的历史潮流,认识到货币向资本的转化的原因及本质,同时对资本和虚拟资本的表现形式做了研究和分析。本章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出发,分析现实对社会经济体系发生重大影响力的数字货币的发展历程、形式、职能以及应用。第六章探讨马克思的货币控制思想。在对货币的本质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揭示出了货币拜物教是比商品拜物教性质更隐蔽和明显的本质。马克思指出,金属货币如黄金能够成为货币,不仅仅是只依靠其自然属性,更本质的原因是蕴含在商品内部的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发展以及黄金对社会关系本质的颠倒的结果。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剖析了货币拜物教的本质,同时对其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同时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世界市场在对外贸易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货币也将走出国门,货币在世界市场中的应用,马克思在深入研究后,得出了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也就是国际价值,即各国的国别价值在世界市场上的转化形态。本章也对货币国际价值的应用以及货币对国家的效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第七章主要分析了研究马克思货币思想的科学意义。马克思的货币思想深刻揭示了隐藏在货币内部的异化问题,深刻理解马克思的货币思想有利于从根本上消灭货币拜物教,同时有助于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同时能够指导我们从本质上认识全球货币金融危机的根源,指导我们采取多种措施,建立健全现代货币金融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金融宏观调控框架,完善货币政策目标和手段,妥善采取货币政策,加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构建,更好地促进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最后一部分是结语。主要是表明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出发,揭示了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形式的发展过程,本质上代表了一种社会关系,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形成了以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的货币思想,从而对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的本质特征做了系统的说明。本文在整体研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和解读了马克思的货币哲学思想体系,系统呈现了其货币思想的全貌,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马克思专门思想的研究范本。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角度,全面界定了马克思主义货币思想的的本质特征,围绕马克思货币思想中唯物史观的理论维度进行具体的铺陈,系统、准确、详实地把握马克思货币思想的内在脉络,厘清国家信用货币思想对马克思货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之处,同时与新时代数字货币的发展紧密相连,揭示了马克思所要倡导和达到的社会愿景与政治目标,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对于人实现自由、平等、解放的根本作用。
周莹莹,刘传哲[8](2008)在《外汇储备规模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介绍国内外有关外汇储备规模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概括和评述。从国际趋势看,探寻更优的检验外汇储备规模的方法将是今后的研究方向;对于我国来说,采用合理的方法和模型检验外汇储备规模的适度性,研究超出适度规模的储备资金流向、外商直接投资与外汇储备规模之间的具体联系是目前重要的研究内容。
韩继云[9](1996)在《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选择问题新探》文中研究说明在研究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问题上,有必要借鉴国外流行的一些外汇储备规模理论,但更重要的是从实际出发,结合本国国情,合理选择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保持适度的外汇储备规模意义重大深远。当前不但要管理好用好国家外汇储备,而且要将超规模的储备使用出去,为此,笔者提供对策思路。
王必锋[10](2013)在《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自1978年底中国开始渐进式改革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1978年到2012年,在扣除价格因素后,中国GDP年均达到了9.88%的持续高增长速度。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外贸易无疑是其中的亮点。虽然1978年之后历经了多年的逆差,但自1994年开始,中国对外贸易开始连年盈余,到2007年货物贸易顺差突破了2000亿美元大关,达到2643.4亿美元,2008年进一步上升为2954.6亿美元。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这一数值下降为1960.6亿美元,2010和2011年进一步收窄为1815.1亿美元和1551.4亿美元。2012年货物贸易差额重新上升为2311.1亿美元。不断增加的贸易顺差虽然在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和增加外汇储备等方面功不可没,但也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中国的贸易不平衡问题已日益为世界各国所关注。以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为特征的中国经济外部失衡及其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影响近年来一直是国际经济政策争论的焦点。尽管国内外学者从各个角度对中国经济外部失衡及其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开出了各种“药方”,中国政府也做了各种努力,但成效不大。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经济的外部失衡,它的趋势将会如何?本文认为中国要素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土地市场、能源等自然资源及环境等市场)都存在着严重的扭曲现象,这些扭曲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最终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了中国经济的外部失衡。中国要素市场扭曲的表现有其深刻的体制性根源。要素市场扭曲始于建国后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种制度性安排;改革开放后,在经济的市场化过程中,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改革存在非对称性,产品市场基本市场化,要素市场化进程则显现出明显的滞后性,这主要是因为影响要素价格扭曲的各种体制性因素依旧存在并持续发挥惯性作用。这些体制性因素(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与土地制度密切结合的财税制度以及以GDP为主要指标的干部考核晋升机制等)最终“锁定”了我国的要素市场扭曲。因此,我国的要素市场扭曲呈现出一定的路径依赖特征。本文就是基于中国经济外部失衡和要素市场扭曲的特征事实来分析、建立两者间的理论传导机制并进行相应的经验分析。本文认为要素市场扭曲与外部失衡之间存在直接或者间接关系。为了探讨两者间的传导机制,理论方面建立了要素扭曲和外部失衡之间的微观和宏观理论基础,在实证方面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要素扭曲和外部失衡之间的关系,并且将内部失衡也纳入分析框架。具体研究框架如下:第1章为绪论,主要包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相关文献综述,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及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2章为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主要表现及风险分析。随着中国对外贸易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快速发展,中国自2004年后表现出越来越凸出的外部失衡问题,即经常账户顺差和金融资本账户顺差的“双顺差”外部失衡格局。在分析经常账户和金融资本账户“双顺差”的形成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长期外部失衡的风险。第3章为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深层次原因分析。本章首先对扭曲及要素扭曲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界定了扭曲及要素扭曲的涵义。然后对要素市场扭曲的表现分劳动力、资本、土地、能源等自然资源及环境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现状描述,认为在这五个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要素扭曲现象,这些扭曲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最后对要素市场扭曲的形成机制做了分析,认为中国要素市场扭曲的表现有其深刻的体制性根源。第4章为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影响机理分析。劳动力、资本、土地、能源、环境等要素扭曲降低了初次分配中的居民收入份额,加剧了收入不平等;社会保障不健全,因此需要进行预防性储蓄;同时,由于金融市场改革滞后,居民无法实现消费的跨期选择,因而降低了整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最终降低了国内居民消费需求,内需不足。要素价格的扭曲降低了生产的成本,相当于是给企业补贴,使得企业的投资有利可图,提高了企业的投资积极性,扩大了产能;也正是由于中国要素市场的扭曲现象,FDI持续流入中国进行投资逐利,国内产能进一步扩大。产能增加而消费不足造成产能过剩,供过于求,内部结构性失衡。由于中国要素价格低,生产成本低,产品的价格比较低,外国需求增加,企业通过出口解决剩余产能,最终导致贸易顺差过大。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带来结汇压力和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国际投机资本趁机流入,加上持续流入的FDI共同导致了资本项目顺差,最终导致了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形成了中国经济的外部失衡。第5章为要素市场扭曲与中国经济外部失衡关系的实证分析。本章首先采用了C-D生产函数测定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在2000-2011年资本和劳动要素价格的扭曲程度。其次,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要素扭曲、内部失衡、外部失衡之间的传导效应。最后,研究结论表明要素扭曲对经常项目顺差产生显着负向边际效应;而在资本项目顺差方程中,资本扭曲也对资本项目顺差产生显着负向作用力,但劳动力扭曲产生正向效应统计上是非显着的;相对于外部失衡而言,内部失衡对要素扭曲效应相对较强。资本项目顺差对要素扭曲影响统计上非显着,而经常项目顺差则在一定程度上对要素扭曲产生统计上显着的正向效应。中国日益严峻的内部失衡、外部失衡、要素扭曲之间的恶性循环致使中国经济陷入难以解脱的困境,表明推进要素市场化进程的紧迫性。第6章为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调整策略,认为只有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内外经济均衡发展,转变政府职能、改变政绩观才能为继续理顺要素价格,消除要素市场扭曲提供政策和体制环境;而改革户籍制度、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加快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流转制度,进一步推进能源和水等自然资源价格市场化改革,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实行绿色发展及加快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改革则是理顺要素价格,消除要素市场扭曲,从而调整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可行途径。
二、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新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问题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文章的结构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外汇储备概述 |
2.1 国际储备与外汇储备 |
2.1.1 国际储备与外汇储备的涵义 |
2.1.2 外汇储备的作用 |
2.2 外汇储备规模理论综述 |
2.2.1 比例分析法 |
2.2.2 成本收益法 |
2.2.3 回归分析法 |
2.2.4 因素分析法 |
2.2.5 “衣柜效应”分析法 |
2.2.6 定性分析法 |
第三章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现状分析 |
3.1 我国外汇储备发展状况的简单历史回顾 |
3.1.1 我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的发展 |
3.1.2 我国外汇储备的变动趋势 |
3.2 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长的原因分析 |
3.2.1 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直接原因 |
3.2.2 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深层原因 |
第四章 外汇储备增长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
4.1 外汇储备增长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
4.2 外汇储备增长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
4.3 外汇储备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
4.4 外汇储备增长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
4.5 外汇储备增长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
第五章 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界定 |
5.1 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内涵 |
5.2 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测算方法比较与选择 |
5.2.1 定性分析法 |
5.2.2 定量分析法 |
5.3 我国外汇储备需求的影响因素 |
5.3.1 对外经济交往的交易性需求 |
5.3.2 维持经济外部均衡的预防性需求 |
5.3.3 用于偿付长短期负债的偿债性需求 |
5.3.4 获得更高收益的盈利性需求 |
5.3.5 其他影响外汇储备水平的因素 |
5.4 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定量分析 |
5.4.1 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模型建立 |
5.4.2 对上述模型的实证检验 |
第六章 加强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管理的思路 |
6.1 现阶段调整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管理的思路 |
6.1.1 认清我国目前外汇储备规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6.1.2 加强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管理的整体思路 |
6.1.3 加强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管理的具体对策 |
6.2 浮动汇率制度下外汇储备规模管理的新视角 |
6.2.1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取向 |
6.2.2 新形势下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管理的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关于中国适度外汇储备规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的框架结构 |
1.4 论文的创新 |
第二章 在国外汇储备的现状 |
2.1 外汇储备的概念及职能 |
2.1.1 外汇储备的概念 |
2.1.2 外汇储备的职能 |
2.2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现状 |
2.2.1 外汇储备规模现状 |
2.2.2 外汇储备规模增长情况 |
2.3 巨额外汇储备规模的影响 |
2.3.1 有利影响 |
2.3.2 不良影响 |
第三章 适度外汇储备确定理论 |
3.1 比例分析法 |
3.1.1 储备/进口比例法 |
3.1.2 储备/债务比例法 |
3.1.3 其他比例分析法 |
3.2 回归分析法 |
3.2.1 弗兰克尔模型 |
3.2.2 埃尤哈模型 |
3.2.3 武剑的回归分析模型 |
3.3 成本收益法 |
3.3.1 海勒模型 |
3.3.2 阿格沃尔模型 |
3.3.3 改进的阿格沃尔模型 |
3.4 定性分析法 |
3.5 “衣柜效应”理论 |
3.6 协整分析法 |
第四章 我国适度外汇储备规模的实证分析 |
4.1 比例法 |
4.1.1 储备/进口比例法 |
4.1.2 储备/债务比例法 |
4.2 回归分析法 |
4.2.1 模型建立 |
4.2.2 参数取值 |
4.2.3 实证分析 |
4.3 成本收益法 |
4.3.1 阿格沃尔模型 |
4.3.2 改进的阿格沃尔模型 |
4.3.3 两模型实证结果对比分析 |
4.4 实证结果对比分析 |
4.4.1 各方法实证结果对比分析 |
4.4.2 各方法确定的适度外汇储备规模上下限对比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5.1 我国巨额外汇储备形成的原因 |
5.2 对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管理的建议 |
5.3 对超额外汇储备管理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3)B-G模型视角下的中国外汇储备最优规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2 外汇储备最优规模的理论基础 |
2.1 传统外汇储备最优规模理论 |
2.1.1 比率分析法 |
2.1.2 成本——效益模型 |
2.1.3 缓冲存货模型 |
2.1.4 B-G模型 |
2.2 外汇储备最优规模理论的新发展 |
2.2.1 Jeanne和Ranciene的理论 |
2.2.2 Bamichon理论 |
3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现状分析 |
3.1 中国历年外汇储备规模变化基本情况 |
3.1.1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变化情况 |
3.1.2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变化特点 |
3.1.3 中国外汇储备来源结构变动趋势 |
3.2 中国外汇储备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
3.2.1 国民经济对外汇储备规模的影响 |
3.2.2 国际收支对外汇储备规模的影响 |
3.2.3 人民币汇率对外汇储备规模的影响 |
3.3 中国外汇储备对经济的影响研究 |
3.3.1 中国外汇储备对经济的正面影响 |
3.3.2 中国外汇储备对经济的负面效应 |
4 中国外汇储备最优规模的实证分析 |
4.1 模型的选取 |
4.1.1 理论模型 |
4.1.2 违约的成本(C_0)的测度 |
4.1.3 违约概率(π)的测度 |
4.2 数据搜集与处理 |
4.3 实证分析 |
4.3.1 H-P滤波方法 |
4.3.2 ARCH模型 |
4.3.3 ARDL协整约束测试方法 |
4.4 实证结果 |
4.4.1 违约成本(C_0)的估计 |
4.4.2 违约概率(π)的估计 |
4.4.3 最优外汇储备 |
4.5 研究结论 |
4.5.1 定性研究结论 |
4.5.2 定量研究结论 |
5 中国建立最优外汇储备规模的政策建议 |
5.1 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 |
5.2 加大外债余额监管力度 |
5.3 提高外商直接投资效率 |
6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成果 |
(4)我国外汇储备多元化投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国内外研究不足 |
3 外汇储备投资多元化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
3.1 挪威:积极主动的多元化投资 |
3.2 日本:保守的多元化投资 |
3.3 新加坡:分类管理的多元化投资 |
3.4 香港:有限的多元化投资 |
4 我国外汇储备与投资现状 |
4.1 外汇储备规模 |
4.2 外汇储备投资 |
4.3 面临的主要问题 |
5 我国外汇储备多元化的投资路径 |
5.1 研究说明 |
5.2 投资路径—基于资产多元化视角 |
5.3 投资路径—基于币种多元化视角 |
6 外汇储备投资路径的适应性及风险控制 |
6.1 研究说明 |
6.2 外汇储备投资路径的适应性 |
6.3 投资策略及风险控制—基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案例分析 |
7 我国外汇储备多元化投资趋势 |
7.1 建立权责明确的外汇储备多元化投资体系 |
7.2 调整金融资产投资结构,保持“三性”的动态平衡 |
7.3 积极增加非金融资产投资,充分实现投资多元化 |
7.4 加快推行外汇储备资产证券化,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内容 |
1.3 结构安排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2 中国外汇储备发展的历程与适度规模的争论 |
2.1 我国外汇储备发展历程、现状和特点 |
2.2 外汇储备的基本功能 |
2.3 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界定 |
2.4 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争论 |
3 国际社会关于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测算方法 |
3.1 确定一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分析方法 |
3.2 基于比例分析法下的实证分析 |
4 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测算 |
4.1 根据中国实际构建适度外汇储备模型进行的实证分析 |
4.2 高额外汇储备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
4.3 造成我国外汇储备过高的因素 |
5 加强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管理的政策建议 |
5.1 积极有效的实施外汇储备的投资策略 |
5.2 尽快实施意愿结售汇制度 |
5.3 变"藏汇于国"为"藏汇于民" |
5.4 加强外债管理并建立偿债基金 |
5.5 逐步推行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可自由兑换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外汇储备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0.2 研究方法及分析框架 |
0.3 本文的主要贡献及创新 |
1 外汇储备管理相关理论述评 |
1.1 外汇储备规模管理理论 |
1.2 外汇储备结构管理理论 |
1.3 外汇储备运营管理理论 |
2 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现状 |
2.1 外汇储备规模管理 |
2.1.1 外汇储备规模管理概况 |
2.1.2 外汇储备规模管理评价 |
2.2 外汇储备结构管理 |
2.2.1 外汇储备结构管理概况 |
2.2.2 外汇储备结构管理评价 |
2.3 外汇储备运营管理 |
2.3.1 外汇储备运营管理概况 |
2.3.2 外汇储备运营管理评价 |
2.4 外汇储备管理模式 |
2.4.1 外汇储备管理模式概况 |
2.4.2 外汇储备管理模式评价 |
3 中国外汇储备管理困境分析 |
3.1 外汇储备规模管理困境 |
3.1.1 高额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 |
3.1.2 高额外汇储备与货币供给 |
3.1.3 高额外汇储备与汇率 |
3.2 外汇储备结构管理困境 |
3.3 外汇储备运营管理困境 |
4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管理优化对策 |
4.1 外汇储备来源分析 |
4.2 外汇储备规模稳定性分析 |
4.3 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外汇储备规模预测 |
4.4 规模管理优化对策 |
4.4.1 经常项目的管理对策 |
4.4.2 资本项目的管理对策 |
4.4.3 误差项目的管理对策 |
4.4.4 外汇储备规模分档管理 |
5 中国外汇储备结构管理优化对策 |
5.1 外汇储备多元化管理 |
5.1.1 外汇储备多元化管理的涵义 |
5.1.2 实现外汇储备多元化管理的途径 |
5.1.3 典型国家(地区)的多元化管理 |
5.2 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管理优化 |
5.2.1 储备货币影响因素分析 |
5.2.2 基于因子分析的最优外汇储备币种结构选择 |
5.3 外汇储备资产结构管理优化 |
5.3.1 优化外汇储备金融资产管理结构 |
5.3.2 优化外汇储备商品资产管理结构 |
5.3.3 基于极值-离差模型的最优外汇储备资产结构选择 |
6 中国外汇储备运营管理优化对策 |
6.1 外汇储备运营管理国际经验 |
6.1.1 外汇储备管理模式 |
6.1.2 外汇储备运营管理经验 |
6.2 中国外汇储备管理模式及运营策略选择 |
6.2.1 外汇储备管理模式选择 |
6.2.2 外汇储备运营策略选择 |
6.3 外汇储备运营的绩效评价及风险管理 |
6.3.1 外汇储备运营绩效评价 |
6.3.2 外汇储备运营风险管理 |
6.4 中国外汇储备运营路径现实选择 |
6.4.1 非储备性资产转出的具体方案 |
6.4.2 非储备性资产运营路径选择 |
7 中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优化对策 |
7.1 优化中国现行外汇储备管理体制 |
7.1.1 国际外汇储备管理体制借鉴 |
7.1.2 中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的改革方向 |
7.2 加快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立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7)马克思的货币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货币思想发展阶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 |
(二)国内 |
三、核心思想 |
四、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货币哲学的思想渊源 |
1.1 重商主义-威廉·配第 |
1.2 古典学派先驱-大卫·休漠 |
1.3 古典学派-亚当·斯密 |
1.4 古典学派-大卫·李嘉图 |
1.5 小结 |
第二章 19世纪以来货币思想的发展 |
2.1 古典货币理论 |
2.2 累积货币理论 |
2.3 凯恩斯货币理论 |
2.3.1 流动性偏好理论 |
2.3.2 流动性理论发展阶段 |
2.3.3 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机理分析 |
2.3.4 流动性偏好的影响 |
2.4 货币理论的新发展 |
2.4.1 费里德曼的货币主义理论 |
2.4.2 内生货币供给理论 |
2.4.3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马克思的货币本质思想 |
3.1 马克思早期货币思想研究 |
3.1.1 人本视角下的货币理论 |
3.1.2 私有财产与货币的关系 |
3.1.3 劳动与货币的关系 |
3.2 商品与货币的关系 |
3.3 劳动和货币的异化 |
3.3.1 劳动异化是货币异化的基础 |
3.3.2 货币与人的异化 |
3.4 聚焦货币本质的社会批判思想 |
3.4.1 货币是人类的外化能力 |
3.4.2 货币是代表一切商品的交换价值的特殊商品 |
4.4.3 货币是流通活动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价值形式 |
3.5 小结 |
第四章 马克思的货币价值思想 |
4.1 货币的起源 |
4.2 价值表达形式 |
4.2.1 个别的或偶然的初级价值形式 |
4.2.2 扩大的高级价值形式 |
4.2.3 一般的价值形式 |
4.2.4 货币的价值形式 |
4.3 货币的职能 |
4.3.1 价值尺度 |
4.3.2 支付手段 |
4.3.3 流通手段 |
4.3.4 贮藏手段 |
4.3.5 世界货币 |
4.4 小结 |
第五章 马克思的货币运行思想 |
5.1 货币的流通规律 |
5.2 货币的发展趋势 |
5.2.1 货币的虚拟化过程 |
5.2.2 货币到资本的飞跃 |
5.3 资本表现形式 |
5.3.1 生息资本 |
5.3.2 股份资本 |
5.4 虚拟资本表现形式 |
5.5 数字货币的发展 |
5.5.1 货币形式发展历程 |
5.5.2 数字货币的产生及职能 |
5.5.3 数字货币的应用 |
5.6 小结 |
第六章 马克思的货币控制思想 |
6.1 马克思对货币拜物教理论的批判 |
6.2 马克思的货币国际价值思想 |
6.3 马克思货币国际价值思想的应用 |
6.4 货币对国家的效用 |
6.4.1 增强经济凝聚力 |
6.4.2 强化集体意识 |
6.4.3 提高国家宏观管理能力 |
6.4.4 货币超国家趋势 |
6.5 小结 |
第七章 发展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的科学意义 |
7.1 理论意义 |
7.2 马克思货币理论对应对金融危机的现实意义 |
7.2.1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简介 |
7.2.2 金融危机爆发原因分析 |
7.2.3 金融危机应对措施 |
7.2.4 金融危机的经验与教训 |
7.2.5 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建议 |
7.3 马克思的货币思想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指导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英文 |
(二)中文 |
博士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外汇储备规模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一) 一般理论分析 |
1. 比例法。 |
2. 成本收益法。 |
3. 需求函数分析法。 |
4. 质量分析法。 |
(二) 亚洲地区的具体研究 |
1. 影响因素研究。 |
2. 影响研究。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一) 比例分析法 |
(二) 成本收益法 |
(三) 需求函数分析法 |
(四) 质量分析法 |
三、对现有文献的评析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
(一) 现有研究的贡献 |
(二) 现有研究的不足 |
(三) 今后的研究方向 |
(10)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特点研究 |
1.3.2 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成因研究 |
1.3.3 中国经济外部失衡调整路径研究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结构安排 |
1.5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5.1 研究的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6.1 论文的创新 |
1.6.2 论文的不足 |
第2章 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主要表现及风险分析 |
2.1 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简单回顾 |
2.1.1 货物贸易总量名列世界前茅 |
2.1.2 货物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
2.1.3 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
2.1.4 利用外资水平不断提高 |
2.1.5 对外直接投资取得较大进展 |
2.2 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主要表现 |
2.2.1 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突出特征是“双顺差” |
2.2.2 货物贸易顺差是经常账户顺差的主要来源 |
2.2.3 FDI 是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的主要来源 |
2.2.4 巨额储备资产项目差额主要来自外汇储备的累积 |
2.2.5 错误和遗漏项目主要是管制外资金的短期流动 |
2.3 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风险分析 |
2.3.1 加剧了与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摩擦 |
2.3.2 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 |
2.3.3 累积巨额外汇储备威胁到经济金融稳定 |
2.3.4 大量实际资源让渡影响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 |
2.3.5 受外部冲击的风险加大 |
2.3.6 阻碍服务业快速发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深层原因:要素市场扭曲 |
3.1 要素市场扭曲的相关文献 |
3.1.1 扭曲的定义及其类型 |
3.1.2 生产要素市场扭曲的涵义 |
3.1.3 要素价格扭曲形成的原因 |
3.1.4 中国要素价格扭曲的资源配置效率 |
3.2 中国要素市场扭曲的现状 |
3.2.1 劳动力市场扭曲状况 |
3.2.2 资本市场状况 |
3.2.3 土地市场扭曲状况 |
3.2.4 能源和水资源价格扭曲状况 |
3.2.5 环境成本扭曲状况 |
3.3 中国要素市场扭曲的形成路径 |
3.3.1 要素市场扭曲的初始制度安排 |
3.3.2 中国传统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过程 |
3.3.3 要素市场扭曲的制度变迁 |
3.3.4 要素市场扭曲的形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经济外部失衡影响的机理分析 |
4.1 无要素市场扭曲的情况 |
4.1.1 要素市场完全竞争与帕累托最优 |
4.1.2 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 |
4.1.3 宏观经济均衡 |
4.1.4 完全竞争市场与宏观经济均衡 |
4.1.5 要素市场扭曲与宏观经济失衡 |
4.2 要素市场扭曲的定义 |
4.2.1 劳动力市场扭曲定义 |
4.2.2 资本市场扭曲定义 |
4.2.3 能源等要素市场扭曲定义 |
4.3 要素市场扭曲与消费不足 |
4.3.1 劳动力市场扭曲与消费不足 |
4.3.2 资本市场扭曲与消费不足 |
4.3.3 其它要素扭曲与消费不足 |
4.4 要素市场扭曲与投资过度 |
4.4.1 要素扭曲与投资过度的数理模型 |
4.4.2 要素扭曲与产业选择 |
4.4.3 其它要素扭曲与过度投资及产业选择 |
4.5 要素市场扭曲与外部失衡 |
4.5.1 要素市场扭曲与经常项目顺差 |
4.5.2 要素市场扭曲与金融和资本项目顺差 |
4.5.3 经常项目顺差与金融和资本项目顺差 |
4.6 本章小节 |
第5章 要素市场扭曲与中国经济外部失衡关系的实证分析 |
5.1 要素价格扭曲的测度 |
5.1.1 扭曲测度定义 |
5.1.2 扭曲测度方法比较 |
5.1.3 扭曲测定 |
5.2 要素市场扭曲与外部失衡关系的实证分析 |
5.2.1 模型设定 |
5.2.2 变量及数据说明 |
5.2.3 经验检验 |
5.2.4 研究结果说明 |
5.2.5 研究结论 |
5.3 本章小节 |
第6章 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调整策略 |
6.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内外经济均衡发展 |
6.1.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6.1.2 大力发展服务业 |
6.1.3 努力增加消费以扩大内需 |
6.1.4 加快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6.2 转变政府职能,改变政绩观 |
6.2.1 转变政府职能 |
6.2.2 改变政府官员政绩观 |
6.2.3 确立中央与地方的新型关系 |
6.3 继续理顺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消除要素市场扭曲 |
6.3.1 完善劳动力市场建设,提升人力资本质量 |
6.3.2 加快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
6.3.3 进一步推进能源和水等自然资源价格市场化改革 |
6.3.4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促进绿色发展 |
6.4 推动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 |
6.4.1 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
6.4.2 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形成机制改革 |
6.5 本章小节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四、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新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问题研究[D]. 苏红. 河海大学, 2004(03)
- [2]关于中国适度外汇储备规模的研究[D]. 夏甜.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1)
- [3]B-G模型视角下的中国外汇储备最优规模研究[D]. 石嘉琳.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6(02)
- [4]我国外汇储备多元化投资路径研究[D]. 杨凯. 中国矿业大学, 2015(03)
- [5]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研究[D]. 王磊. 厦门大学, 2009(11)
- [6]中国外汇储备管理优化研究[D]. 张博. 辽宁大学, 2009(01)
- [7]马克思的货币哲学思想研究[D]. 高丁丁. 山西大学, 2019(01)
- [8]外汇储备规模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进展[J]. 周莹莹,刘传哲. 金融发展研究, 2008(02)
- [9]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选择问题新探[J]. 韩继云. 南方经济, 1996(10)
- [10]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影响研究[D]. 王必锋. 辽宁大学,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