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麻黄山山地果园效益的调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詹谟萱[1](2020)在《阿拉善艾勒斯游乐园及文创产品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家全域旅游向纵深发展,沙漠旅游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与此同时,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以及我国振兴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政策的推进下,基于地域自然特征和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创设计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沙漠是地球上的一种典型的地貌特征,是由干旱气候和风力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任何地形地貌都有令人向往观光和活动体验的旅游价值。本课题正是基于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从设计学视角,运用生态学、旅游管理、文化创意、园林规划、游乐设计等方面的研究方法,以阿拉善沙漠旅游为研究对象,对沙漠旅游的概念、研究现状、沙漠景观营造做了分析梳理,提出了沙漠游乐园的规划思想、原则和方法。通过分析比较可知,目前国内沙漠旅游景区正在由“大众观光型”向“深度体验型”的方向发展,现有沙漠旅游形式多着重于由构建丰富吸引物的“人造景观”,而不再单纯的开发内容单一、体验简单的“自然景观”,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沙漠旅游核心应以富有“沙漠特色文化”的体验式、探险式、研学式旅游为主,以“沙漠特色景观”游览为辅。本课题在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当前成功的国内、国外沙漠旅游地的发展经验,将本地能源环境和旅游资源有效整合,以阿拉善艾勒斯游乐园(“艾勒斯”系蒙古语意为“沙漠”)的规划设计为例进行实证性规划研究,使理论和实践相互支撑。阿拉善艾勒斯游乐园设计以市场发展为导向,融入地域文化,为打造地方特色名片奠定基础,有效促进阿拉善沙漠旅游文创产业经济发展。
温胜强[2](2018)在《宁南生态移民安置区生境景观连接度分异研究 ——以原州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景观连接度反映了景观对物种或某种生态过程在生境斑块之间运动的促进或阻碍作用,对维持景观格局及生态过程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具有重要指示意义,也是解决景观破碎化问题,维护、重建和恢复景观功能的有效方法,景观连接度的评价、模拟与应用已成为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热点。目前对于景观连接度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景观指数上,难以在空间上有很好的展现,而利用最小耗费距离模型不仅可以在空间上分析景观连接度的变化规律,而且使评价结果相比景观指数的方法更加直观合理。生态移民是为了缓解区域生态承载容量和减轻迁出区生态环境压力,改善贫困人口生活状态,对迁出区生物多样性进行有效保护而开展的有目的、有规划、有组织的集体型人口迁移。随着生态移民安置区的建设、开发和发展,安置区的建设用地面积不断扩展、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迅速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对安置区的生境产生了一定的扰动,使安置区的生境破碎、景观连接度大大降低,安置区的景观破碎化、孤岛化现象严重,对区域生态安全产生了威胁和挑战。原州区是宁夏最早开始移民搬迁的地区之一,也是宁夏县内生态移民的主战场,既是迁出区也是安置区,移民搬迁和安置对景观造成了较大的扰动和影响。因此,本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原州区为研究区域,结合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选择4个生态移民样本村,以2010年和2016年高分影像解译数据为基础,利用Fragstats软件分析两个时期景观格局时空特征,然后运用最小耗费距离模型计算安置区景观连接度,并探究安置区景观连接度分异的驱动力,根据景观连接度分异结果,结合研究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在景观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安置区土地利用优化的建议。主要研究如下:(1)2010-2016年,原州区生态移民安置村整体景观格局变化明显。安置村的耕地面积由2010年的2365.67hm2下降到2016年的1956.50hm2,园地面积由326.65hm2下降到2016年的年273.32hm2,而建设用地面积由2010年的472.17hm2增加到2016年的820.60 hm2,林地、草地和水域虽然有增长,但变化幅度不大。总的来看,安置区耕地和园地大幅减少,建设用地显着增加,但每个移民村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速率具有差异性。(2)基于最小耗费距离模型的景观连接度评价结果显示:安置区2010年—2016年总体上景观连接度降低,景观破碎化加剧,但每个村景观连接度分异存在差异。(3)在安置区景观格局剧烈变化和连接度降低的情况下对生态空间的绿化将是景观优化的重点,在保证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对原有景观进行优化调整,借鉴乡村空间重构的原理将安置区的主要景观划分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和生态廊道,并针对不同功能区提出不同的优化对策;然后结合原州区今后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绿色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发展背景,提出了景观连接度优化建议:一是避免建设用地的继续扩张,统筹安排相邻区域的土地资源,加强与周边区域景观的整体构建;二是严格实行人口政策,适度控制人口过快增长,鼓励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三是在维持现有景观水平的基础上,鼓励庭院绿化,并对周边闲置土地进行生态保护,进而提高土地利用率;四是通过技术投入和市场需求选择更适宜本地的经济附加值高的作物类型,鼓励和引导移民成立农业合作社和养殖合作社,提高土地集约度;五是通过落实“三农”政策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移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今后安置区土地开发必须树立生态优先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王蕾[3](2017)在《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中国酿酒葡萄气候区划及品种区域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迅速发展,葡萄栽培越来越多元化,对葡萄气候区划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中国气候类型复杂,葡萄栽培品种多,区划难度大,以往的区划研究大多是针对某一个区域,小范围的区划较多,且大多数研究仅仅针对欧亚种葡萄,还没有形成结合多个葡萄种属并细致到各产区的区划研究。并且由于数据获取难度大,计算复杂,区划精度普遍不足。本研究旨在选取正确的区划指标、恰当的区划方法,以提高中国葡萄气候区划研究的精确度。本研究对国内各地区、各葡萄种类区划指标进行筛选,选取无霜期(FFP)作为中国葡萄气候区划的热量指标,干燥度(DI)作为水分指标,并加入生长季活动积温(AAT)这一热量指标对区划结果进行修正,以年极端低温、最热月平均温以及埋土防寒线作为辅助指标,在ArcGIS平台支持下,以中国2294个气象站点19822011年30年逐日气象数据为基础,并导入了中国全境90 m(3〞)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显着提高了对山地、峡谷、高原、盆地等地理因子以及高程的分辨率,同时也极大地改善了对地形因子如坡度、坡向以及遮蔽度的模拟精度。采用多元逐步回归与残差插值相结合的混合插值法对AAT和FFP进行模拟,分别建立其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利用交叉验证法对不同插值方法的误差大小进行对比,对各指标选取误差最小的插值方法,分别选用普通克里金法和反距离权重法对AAT和FFP空间回归残差进行插值,选用普通克里金法对DI进行空间内插,分别得到AAT、FFP、DI的栅格图层;在3个图层叠加的基础上绘制了高精度的中国葡萄气候区划图。与以往绝大多数仅针对欧亚种葡萄的气候区划不同,此次中国葡萄气候区划适宜区包含了山葡萄栽培区、欧亚种栽培区、欧美杂种栽培区和避雨栽培区,并根据山葡萄、欧亚种葡萄以及欧美杂种葡萄抵御极端最低温的不同能力,分别绘制了埋土防寒线。随后,针对适宜栽培区中的酿酒葡萄栽培区,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气候区划及品种区域化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近30年生长季AAT分布整体上呈现由南向北、由东向西热量逐渐减少的分布格局。青藏高原、川西高原、东北地区以及内蒙古中部、东北部终年冷凉,AAT<2500℃,不适宜葡萄种植;2500℃≤AAT≤2700℃的区域较小,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内蒙;2700℃<AAT≤3200℃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北、内蒙,陕北、甘肃,宁夏和新疆也有少量分布;3200<AAT≤3500℃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辽宁、内蒙、陕西、宁夏及新疆;而整个华南、长江中下游、华北地区、西南地区的热量都十分充沛,AAT>3500℃。(2)中国近30年生长季FFP分布整体上呈现由南向北、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分布格局。中国西部的青藏高原及川西高原、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中部、东北部终年低温,FFP<160d,热量条件不佳;西北东部及东北的部分地区热量条件基本满足葡萄正常生长所需,160≤FFP≤180;180<FFP≤200的地区热量条件非常适宜葡萄的生长,主要分布在新疆、辽宁及西北西部;新疆中部分布着面积广袤的沙漠区,致使绝大多数地区的FFP>200d;整个华南、长江中下游、华北地区、西南地区的热量都十分充沛,FFP>220d。(3)选用葡萄生长季DI为水分指标进行气候区划,将中国划分为8个区域:DI<0.6;0.6≤DI<1.0;1.0≤DI≤1.6;1.6<DI≤3.5;3.5<DI≤10;10<DI≤20;20<DI≤60;DI>60。中国近30年平均DI反映了中国南湿北干、东湿西干、沿海湿、内陆干的整体气候特点,并且由南至北,由东至西,干旱程度的增加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性、规律性。(4)以生长季FFP为中国葡萄气候区划的热量指标,生长季DI为水分指标,加入生长季活动积温(AAT)这一热量指标对区划结果进行修正,以-35℃极端低温作为辅助指标,对AAT、FFP、DI的栅格图层进行叠加后,通过ArcGIS软件绘制高精度中国葡萄气候区划图,将适宜栽培区划分为山葡萄栽培区、欧亚种栽培区、欧美杂种栽培区和避雨栽培区4个大区。(5)以生长季FFP为中国酿酒葡萄气候区划的热量指标,生长季DI为水分指标,加入生长季活动积温(AAT)这一热量指标对区划结果进行修正,以-35℃极端低温作为辅助指标,对AAT、FFP、DI的栅格图层进行叠加,绘制中国酿酒葡萄气候区划图,将中国酿酒葡萄适宜栽培区划分为4区12亚区,大大提高了中国西南和东北等气候、地形特殊区域区划的准确度。(6)在中国酿酒葡萄气候区划的基础上,对适宜栽培区划分的12个不同气候类型的亚区分别进行酿酒葡萄品种区域化,以不同成熟期葡萄品种对生长季AAT的需求范围为指标,绘制12幅针对每个亚区的酿酒葡萄品种区域化图,将12个亚区进一步细分为36个不同类型的小产区;以最热月平均温度为辅助指标,对每个亚区进行了适宜栽培品种的推荐,并对不同亚区的品种引进及栽培时的注意事项给出了建议。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酿酒葡萄栽培区类型多样,在不考虑土壤等其它因素的情况下,中国酿酒葡萄适宜区类型可细化至36种之多。与以往研究相比,此次区划结果的精确度和准确度以及制图的分辨率均有极大提高,对全国酿酒葡萄适宜栽培区进行了更加细致精确的分类,对栽培品种的建议更有针对性,绝大部分地区引种时可直接参考区划结果,这对中国各产区未来葡萄种植及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刘梦昕[4](2017)在《基于植被特征的晋江灵源山生态修复与景观改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灵源山植被多方面特征的调查研究,分析了灵源山生境退化的程度,进行了生态修复与植物景观改造两方面的研究讨论,具体结果如下:(1)本区调查得维管束植物118科363属507种,其科、属、种数分别仅占福建省维管束植物252科1632属4984种的46.83%、22.24%和10.17%,物种较贫乏,含种数和属数多的优势科、含种数多的优势属所占比率很小,而单种科、属和寡种科、属所占比率大。≥20种或≥20属的科仅3个,≥5种的属仅4个,而单种科和单种属分别达31.6%和75.21%,各类群所含物种数差距悬殊,植被总体特征体现为物种丰富度较低。(2)根据灵源山种子植物地理区系成分分析可知,灵源山植物区系联系广泛,热带性质极其显着,其中热带成分共计205属,占61.56%,而泛热带分布及其变型又占其中的48.29%(占全部属的29.73%),可见本区与热带区系,尤其是泛热带区系存在紧密联系。温带成分共计84属,仅占25.23%。热带成分与温带成分比值约为7.1:2.9,温带分布属所占比重偏低,正常比例应为6:4左右,温带分布属所占比重偏低原因推断为灵源山生境退化导致的物种组成变化。(3)依照群落物种数量特征统计方法,计算了不同植物群系中各植物种类的重要值、均数及其和值,经数据分析可发现调查范围内多数植物群落存在因生态退化导致的"绝对优势种"现象。(4)灵源山共有外来入侵植物有18科45属49种,占总科、属、种数的比例分别为15.25%、12.40%和9.66%,从种类组成、外来途径、生活型、生境等方面的调查数据总结可知,灵源山49种外来入侵植物大部分为草本,达40种,灵源山49种外来入侵植物中有16种是人为有目的引入的,占总数的32.66%。有33种是随着人类活动无意传入或自然传入的,占总数的67.34%。经野外调查与数据分析可知灵源山地区入侵植物普遍存在且分布广泛,已对本地生态造成一定影响,应注意监控防范,及时治理。(5)通过灵源山生境正常区植物群落与生态退化区植物群落各方面植被特征相对比,分析了灵源山生态退化的程度,划分了不同程度与不同类型的5类的生态退化区域,根据灵源山生态待修复区环境现状及修复类植物特性,运用指数和法,以贫瘠环境生存能力(H)、再生能力(R)、抗干旱能力(D)、固沙固土能力(S)、抗污染能力(P)5个评估指数建立了灵源山生态修复类植物评估与选择体系,总结了以灵源山本地植物为主的修复植物推荐名录,针对不同退化程度、不同类型的生态退化区,总共设计了 11套生态修复方案,并以各类修复植物特性为基准,从整地技术、植物配置模式以及后期抚育管理的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方案说明。针对入侵植物对植物群落的入侵威胁提出了加强植物检疫、普及入侵植物防范意识、以生物防治为核心三条主要防治建议。(6)根据灵源山的植被景观现状与分布情况,以灵源山各级交通线路为基准,以各类景观节点为链接,以不同区域的大面积植被景观斑块为核心,在点线面三个维度上对灵源山进行了植被景观的改造与规划,根据灵源山植物种类构成,建立了灵源山景观植物适用性评估体系,总结了适用于灵源山植物景观改造的植物推荐名录,针对灵源山不同地域的植被景观现状与景观改造需求,设计了不同景观规划区域的植物配置改造方案,对规划范围内灵源山地区的整体植被景观进行了规划上的重构、配置上的改造。
燕宁娜[5](2015)在《宁夏西海固回族聚落营建及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宁夏西海固地区是我国西北典型的生态环境恶劣、经济落后、民族关系复杂、政治敏感的区域。西海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包括固原(原州区)、海原县、西吉县、隆德县、彭阳县、泾源县、同心县、盐池县,共7县一区,占宁夏土地总面积的58.8%。西海固地区资源的显着特征是光、热能源、土地资源丰富,回族特色宗教文化资源丰富多样;但与地区人类生产、生活以及人居环境建设密切相关的森林、耕地、草地等资源短缺,水资源极度匮乏。由于资源禀赋的约束,以及历史上人类与自然气候、自然灾害的频频作用,目前,西海固地区面临着水资源、耕地资源承载力接近临界值、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土地沙化、荒漠化加剧、风沙灾害频繁等严重的生态问题。从历史与现实的教训来看,西海固地区人居环境不断恶化的人为原因在于:对该地区气候、自然资源以及丰富的回族特色宗教文化资源条件没有清晰的认识,对自然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当,对地域民族宗教文化的承传与发展不够。在当前城市化、生态移民进程加快的形势下,西海固地区的乡村聚落建设过程不但没有继承与发展传统聚落营建智慧和优势,反而脱离地域资源条件的约束、不顾民族地域文化传承,盲目套用城市人居环境的建设模式,导致资源损毁与人居矛盾的加剧。使得原本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传统聚落失去本真,带来了地区居住形态的衰落与良好民族社区氛围的丧失,更为严重的是将会激化该地区的民族矛盾。宁夏西海固回族传统乡村聚落营建规律及当前乡村聚落的发展策略研究,能够缓解宁夏西海固地区人居环境的矛盾,同时对于引导西北地区普遍存在的少数民族地区乡村聚落建设具有启示意义。本研究以特定区域自然生态环境、人文宗教与聚落营建的内在关联作为研究切入点,综合运用人居环境学等理论、方法作为指导,通过广泛的调查与资料的收集,将西海固地区的乡村聚落、乡土建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揭示其中影响回族聚落分布格局、聚落选址、聚落空间结构、聚落形态中心、乡土建筑营建技术、宗教建筑的审美艺术及装饰技术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具体特征与特定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代西海固地区地域资源特征,生产、生活特点,提出当前西海固回族聚落的发展策略。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如下:(1)历史时期西海固传统乡村聚落演变历程及特征以宁夏地区社会历史、自然环境变迁的轨迹为线索,研究西海固地区各个历史时期聚落形成、发展、演变的特征,关注聚落分布格局、聚落选址特征、聚落形态与空间结构、传统乡土建筑形态与营建技术以及营建材料的变化特征,挖掘传统聚落的演变机制,探寻应对地区资源、自然条件的生态文化理念、人居环境建设策略及传统聚落营建的规律性因素。(2)西海固回族聚落营建与自然环境、回汉文化融合的深层关系研究针对西海固地区回族乡村聚落生态环境的恶劣、自然资源的极度匮乏、人文宗教思想的丰富多样、社会经济的落后等特定条件,以人居环境科学、建筑学、城乡规划学、人文地理学、宗教学、民族学等学科为理论指导,结合少数民族地区聚落研究已有成果,从自然环境、回汉文化融合两个方面深入研究提取聚落应对自然资源环境的营建智慧以及受到回汉文化融合影响的聚落特征,进而探讨其相互关系,探寻聚落营建与发展的关键点。(3)自然环境约束下、人文宗教影响下的聚落营建规律研究研究通过剖析不同时期、不同尺度的西海固传统聚落应对地区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建材资源等方面的营建实例,对回汉文化融合下西海固传统回族聚落的宗教建筑特征、“寺坊”形态特征以及民居空间进行了深入研究。系统总结回应地域资源、适应地区文化的聚落营建规律与适宜技术。(4)西海固回族聚落发展策略研究整合以上研究成果,结合回族传统聚落面对今天的快速城市化、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剧烈变化的前提下,在认真分析原有乡土聚落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传统营建技术的提升与优化途径,为当前西海固地区回族乡村聚落的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移民新村的科学建设提供借鉴。
王海星[6](2012)在《西北半干旱区湿地植被群落特征研究及其LUCC评价体系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基于宁夏盐池县四儿滩湿地的独特气候特征和生态特征,从群落尺度和景观尺度下分析研究湿地的动态变化,分析并讨论得出湿地动态变化的原因。为区域湿地气候研究和湿地植被保护、湿地过程研究和退化湿地修复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群落尺度下的研究,通过生态学相关知识对这些植被数据进行整理并分析,对四儿滩湿地的植被群落进行植被特征指数的研究、植被群落聚类分析研究、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分析研究。通过这3方面在群落尺度下对湿地植被的动态波动变化进行分析并讨论。在景观尺度下的研究,从两方面入手:1.拍摄和整理样方的数码照片,得出各个样方的植被盖度。下载相应的遥感影像,提取各个样方对应的NDVI值。对植被盖度和NDVI值进行对比拟合分析,并讨论出两种湿地植被盖度调查方法的结果的相关性。2.选取了1999、2004、2010三期遥感卫星影像,运用马尔科夫链来预测2015年和2020年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英文简称LUCC),对宁夏盐池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研究,本研究主要侧重于湿地,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研究区四儿滩的四条样线中东样线和北样线的植被各项指数要比南样线和西样线的植被各项指数高。影响样线植被各指数的主要因素是土壤含水量和生长季降雨量,除此之外,还有地势抬升程度不同和人类活动,造成了研究区四条样线间各植被指数的差异。(2)根据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结合湿地实地调查经验,总结出研究区四儿滩湿地的“三带”的主要植被。湿生带的3种主要植被分别为: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碱蓬(Suaeda salsa)和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交错带的植被分别为:西伯利亚蓼(Polygonum sibiricum)、多裂骆驼蓬(Peganum harmala)、雾冰藜(Bassia dasyphylla)等8种。旱生带的植被分别为阿尔泰狗哇花(Heteropappus altaicus)、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等8种。(3)分析“三带”主要植被的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可知:在湿生带内,碱蓬、白刺和盐爪爪生态位宽度大;在交错带内植物种类较多,它们大部分既稍喜湿润,又颇耐干旱,如雾冰藜、刺沙蓬(Salsola ruthenica)和沙鞭(Psammochloa villosa)生态位宽度大。旱生带中的植被阿尔泰狗哇花、苦豆子、披针叶黄华(Thermopsis shischkinii)等生态位宽度均有所增加。研究表明:生态位宽度大的植被,其与其它植被的生态重叠度不一定大,因此植被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的线性关系不明显。(4)利用数码照片对研究区湿地的植被的盖度值进行测度,与遥感卫片上的NDVI的值就行了回归分析,数码照片反映的植被盖度和INDVI值的拟合度较好,表明了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湿地生态系统中,数码照片方法可以很好的反映植被盖度。(5)1999年-2004年研究区的湿地主要转出量为草地和耕地,转化为其它土地利用类型的相比之下较少。在1999年-2004年间湿地的转入主要也是由草地和耕地。1999年-2004年间湿地转出量大于转入量。2004年-2010年研究区的湿地主要转出量大部分足草地,2004年-2010年研究区湿地的转入量主要也是由草地和耕地。2004年-2010年间湿地转入量大于转出量。湿地的增加归功于近几十年国家对西北地区草地和湿地的保护政策。(6)研究区总生态服务价值从1999年到2020年呈先增后减的演变趋势。一级类型服务项中调节服务的生态价值最高,占总价值的50%以上,其次为支持服务、供给服务和文化服务;二级类型服务项中9个单项生态服务价值从多到少依次为: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持、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废物处理、气体调节、景观调节、食物生产和原材料生产。不同土地利用的二级类型的生态服务主要以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持和气候调节3项为主。食物生产和原材料生产的生态服务价值最低。总体各年间的林地和草地的贡献率是最大的,湿地在西北半干旱区的生态服务价值次之。
刘法[7](2012)在《毛乌素沙地油蒿格局分析及对地表结皮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在宁夏盐池毛乌素沙地,选取混播的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和天然油蒿地设置样方进行调查,应用Ripley’s K函数的双变量点格局分析方法,研究分析:1)飞播条件下油蒿、羊柴和花棒种群的点格局;2)天然样地油蒿的不同生长状态的格局;3)油蒿植株在不同条件下对结皮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固定沙地上的油蒿集聚性强于半固定沙地,这主要是由于固定沙地上的土壤水分较少,集群生长是油蒿为抑制其他种群的繁殖,从而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来而采取的方式;而半固定沙地的土壤水分相对充足,油蒿集聚性相对较弱。2、羊柴在半固定沙地上集聚性强于固定沙地,由于固定沙地土壤水分较差,导致羊柴个体相对于半固定沙地有所减少,数量的降低会引起集聚性下降;羊柴还是一种克隆性游击植物,羊柴种群植株间的分株间距一般会很大,羊柴的根系可以伸入地下2m获取水分,这种特性也会导致羊柴在水分条件较差的固定沙地中,为了减少竞争,分株距加大引起集聚性下降。半固定沙地上的羊柴数量明显大于固定沙地,这可能是由于固定沙地有明显的土壤结皮,在降雨量稀少的毛乌素沙地,结皮的大面积出现可以影响到土壤水分的传导,有限的降水在分配上出现变化,根系较深的灌木会因为得不到足够的土壤水分而衰退。3、花棒在固定沙地与半固定沙地中的都表现为集群分布,可以集中飞播或种植,在半固定沙地上,龄级较小的油蒿与花棒有竞争关系。4、在沙地上飞播种植油蒿将经历三个阶段。首先当油蒿生长将沙地固定使之成为半固定沙地,之后演替为固定沙地,最后完全由自然条件所决定成为自然演替中的油蒿(天然样地)。在天然样地中,自然生长的活油蒿、半死油蒿、死油蒿都呈集群分布;其中活油蒿与半死油蒿龄级相差越大竞争越明显,因此对于油蒿种群来说,龄级较大的油蒿会抑制龄级较小的油蒿生长。5、油蒿植株对结皮厚度有显着影响,油蒿的冠幅越大,附近的结皮也越厚。
耿秀华[8](2012)在《宁夏农业干旱风险评价及区划》文中研究说明宁夏由于地处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且变化大,干旱发生频率极高。宁夏是一个以农为主的省区,农业对自然条件的依赖严重。随着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多,给宁夏农业带来的损失越来越大。以干旱为主要气候特征的宁夏对气候变暖的响应非常敏感,干旱已成为制约宁夏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农业干旱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与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及粮食生产的丰歉息息相关,研究农业干旱风险对指导宁夏政府布设防灾工程、科学指挥抗旱救灾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灾害学理论,旱灾系统一般包含致灾因子、承灾体以及孕灾环境三个子系统。本文利用宁夏1979-2008年气象资料、地理信息、农业数据、灾害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隶属函数等方法,分析了宁夏当地气象干旱发生规律,并应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分别评价了宁夏农业干旱的危害性、农业干旱的脆弱性和农业干旱的敏感性,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降水、社会经济状况、土地利用类型、地形以及土壤类型等多个因素对宁夏四季和全年的农业干旱风险进行评价及区划。研究结果表明:(1)宁夏气象干旱发生的平均频率南部山区>中部干旱带>引黄灌区。干旱强度平均值冬季>夏季>秋季>春季,春、冬季节干旱强度呈现略微上升趋势,而夏、秋季节干旱强度则呈现下降趋势,且秋季下降较为明显。(2)宁夏年尺度农业干旱危害度在空间上表现出较为显着的西北-东南分异,从西北向东南,危害度不断降低。四个季节的干旱危害度分布在空间上呈现出不同的规律。(3)宁夏干旱脆弱性分布呈现南北分异规律,其中低脆弱性地区主要包括宁夏中北部的大部分地区,中等脆弱性区域主要涉及盐池大部分地区以及中卫、中宁、固原部分区域。中部干旱带的同心、海原,以及南部山区的广大地区处于高脆弱性地区。(4)农业干旱敏感性考虑了坡度、坡向以及土壤持水能力三方面因素的影响,总体呈现出北部各敏感性等级分布较为集中,南部地区破碎度较高的特点,但敏感性等级高低并无显着差异。(5)宁夏地区农业干旱风险呈现明显南北差异,低干旱风险地区主要位于经济发达、灌溉条件良好、地势平坦的青铜峡灌区,其次是卫宁灌区,而高风险地区则涵盖了以早作地为主的生态环境脆弱的黄土丘陵区及降水量较多、但经济落后的南部山区。
秦树高[9](2011)在《柠条林草带状复合系统地下竞争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柠条(Caragana)林草带状复合系统是我国西北地区广泛存在的一种林草复合经营模式,主要应用于退耕还林、防沙治沙和草牧场防护林工程之中。由于长期以来一直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致使系统配置规格随意性较大,主要表现为柠条种植密度过大,林草资源竞争激烈,系统生态服务功能和经济效益低下。本文主要通过样方调查法对林地植被分布状况进行研究,挖掘法和根钻法对系统林草根系进行研究,运用土钻法对林地土壤进行采样,运用种子萌发试验等方法对柠条化感作用进行初步研究,进而分析带距因素对林地植被分布的影响,林草对土壤资源利用的空间格局,系统土壤水分养分状况,以及柠条枝叶水提液对草本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以了解柠条对地带性草本植物生长和分布的潜在影响,分析二者之间的地下竞争程度与系统配置规格之间的关系,确定在本地区进行柠条林草带状复合系统建设的适宜带距,为此种系统的合理配置和高效管理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柠条林草带状复合系统中,随着系统带距的增大,林地植被盖度、物种数、饲用植物种数、物种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有所增加,而最主要优势种的重要值有所降低。(2)对于带距为4m、6m和8m的系统而言,随着系统带距的增大,样地中部土体和0-40 cm土层中柠条细根分别趋于减少,柠条与地带性草本植物之间的竞争以及柠条种内竞争趋于缓和。与带距为4m、6m、8m和10m的系统相比,12m带距系统中柠条细根表面积密度空间分布状况受到季节变化的较大影响,在生长季中期0-40 cm土层中分布的数量和比例相对较低;在同一个时期,随着系统带距增大,林地中部土体与0-40 cm土层中柠条细根表面积密度及柠条细根表面积累计百分比均呈现降低的趋势,因此在带距较大的系统中林草地下竞争以及柠条种内竞争趋于缓和。(3)对于带距为4m、6m、8m、10m和12 m的柠条林草带状复合系统而言,在旱季,0-20 cm土层内水分含量极低;带距为10 m和12m的系统中,20 cm-80 cm土层内,土壤含水量均显着高于4m、6m和8m带距系统,林地旱季土壤水分状况较好。带距为10 m和12m的系统中,土壤养分含量相对较高,能够为植物提供相对较多的养分供给。(4)通过对柠条化感作用的初步测定,发现柠条枝叶水提液具有抑制植物种子萌发的作用,表现出高浓度柠条枝叶水提液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显着抑制作用。基于以上结论,带距为10m和12m的柠条林草带状复合系统中,柠条与地带性草本植物间的土壤资源竞争较为缓和,尽管其具有相对较小的林木覆盖度,但依然能够有效防止林地发生风蚀,因此在研究区或类似地区进行柠条林草带状复合系统建设时,系统带距选用10 m-12 m比较适宜。
杨文[10](2008)在《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各地区的共识。农业作为直接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生产的基础性产业,在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中扮演者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是人类对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影响和依赖最大的产业,其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整个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乃至决定性的作用。循环经济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范式。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已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股潮流和趋势,也是宁夏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研究根据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相连、更易于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的特征,将循环经济引入经济落后与生态环境脆弱并存的宁夏的农业发展中,在对循环经济、农业循环经济理论阐述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宁夏各地区自然环境、气候、资源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提出各具特色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并对之进行结构、功能和效益分析,进而提出促进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最终目的在于使宁夏农业发展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有效地利用农业资源和环境容量,促进农业生产资源的重复循环利用,推动农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统一,实现宁夏农业可持续发展。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导论。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了阐述,提出了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并对可能创新之处作了说明。第二章循环经济与农业循环经济理论研究。本章是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对循环经济、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内涵、实施原则和运行模式、主要特征、发展层次、与传统农业经济的区别等基本内容进行理论探讨和阐述,形成研究工作重要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宁夏农业发展现状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战略分析。采用SWOT分析法对宁夏农业发展现状进行识别,定性分析宁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战略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结果表明:宁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具有地理区位优势、农业资源优势、农产品质量品质优势和区域特色农业优势等四大优势;劣势是经济实力和科技力量较弱、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水资源严重短缺、科学管理基础薄弱;宁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机遇是,传统农业中的循环思想和实践为宁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农业的自然属性使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具有天然的适应性,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所处历史阶段的特点,为宁夏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宁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威胁是,农业循环经济存在外部性与市场机制失灵问题,缺乏利益驱动机制,存在成本、价格障碍和认识障碍,法律法规政策及规划、标准建设比较滞后,农业投入不足、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对宁夏社会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定量化界定表明,宁夏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偏前阶段;运用克拉森分类方法,对宁夏在全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定位定量研究表明,宁夏在全国范围内属于处于扩张过程中的欠发达区。从而对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社会经济现实背景做出了比较完整的分析。第四章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提出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原则和构建方法,建立了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对障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98~2007年10年间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2007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值是1998年的1.5倍,年均增长速度为4.61%。从各分类评价指标的变化情况来看,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源循环利用和人口系统3类指标的评价值均高于1998年的水平,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环境安全指标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从2006年起评价值高于1998年的水平。而资源减量投入指标的评价值呈现出先下降后平稳的趋势,所有评价值均低于1998年的水平,2007年的评价值是1998年的58%。说明1998年至2007年间,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经济社会因素和资源循环利用因素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推动作用明显,而资源减量投入和环境安全成为制约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障碍度分析表明,2007年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主要集中于资源减量投入和环境安全方面,与前面的分析正好吻合。第五章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提出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思路、构建内容、构建方法与步骤。运用统计软件SPSS对宁夏22个县(市、区、开发区)进行聚类分析,分为山地农业区、旱作农业区、沙化地农业区、黄河水灌溉农业区和盐碱地农业区5大分区。在此基础上,根据各分区自然、气候、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农业产业结构的差异,构建出经济作物综合开发模式、“种植业—沼气—畜牧业”模式、“温棚—畜舍—沼气”三位一体模式、稻田养殖立体模式、“粮—薯—菌—畜—沼”模式、荒漠牧业和生态沙产业模式及“粮—菜—瓜果—牧”模式等宁夏应当重点推广的农业循环经济具体模式。第六章宁夏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试验定量分析。以“温棚—畜舍—沼气”三位一体模式为例,对构建的模式进行结构分析、功能分析和综合效益预分析,验证所拟方案的合理性及可行性。通过温室内小气候测量、土壤肥力测定、猪生长及饲料、排泄物调查、沼气量及蔬菜产量和营养测定,结果表明:与露天猪舍相比,生态大棚中的猪生长快而粮食饲料消耗少;与户用沼气池相比,生态大棚中的沼气池可运转更长天数,生产更多沼气,尤其是在冬季;与普通大棚蔬菜相比,生态大棚中的黄瓜和番茄不仅产量显着提高,而且其维生素C含量也增加了。结构分析表明,这是一种形式上三位一体(沼气池、畜舍、生态大棚),内容上五结合(种植、养殖、生态、环保和能源综合利用相结合)的新型生产模式。家畜的粪尿及时为沼气池填料,沼气池随时提供沼气、沼渣和沼液,沼气用于生活能源和为温室增温,沼渣和沼液为蔬菜提供优质肥料,沼气池上面建畜舍为家畜保温退湿,家畜呼出的二氧化碳为蔬菜光合作用提供物质条件,蔬菜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又清新了畜舍内的空气。功能分析表明,在由种菜、养猪和沼气生产连接而成的良性循环系统中,各种营养物质、生物能和太阳能都得到了有效利用。全系统辅助能产投比为0.51:1;种植亚系统能量投入的产投比为6.30:1,光能利用率为2.15%;饲养亚系统的能量产投比为0.55:1;沼气亚系统能量产投比为0.42:1。综合效益分析表明,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七章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实施途径和保障措施。从加大宣传力度、加强领导、建立政策体系、健全法律法规、完善运行机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强化科技支撑、加大资金投入、加强载体培植力度、鼓励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完善农业循环经济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实施途径和保障措施,以保证农业循环经济系统能够按预期目标发展。
二、麻黄山山地果园效益的调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麻黄山山地果园效益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阿拉善艾勒斯游乐园及文创产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梳理及理论研究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第二节 沙漠景观建设理论研究 |
第三节 沙漠景观资源理论研究 |
第三章 阿拉善艾勒斯游乐园设计理论研究 |
第一节 艾勒斯游乐园建设的必要性 |
第二节 艾勒斯游乐园规划的原则 |
第三节 艾勒斯游乐园的建设目标 |
第四节 艾勒斯游乐园的功能 |
第五节 艾勒斯游乐园的景观设计规划分析 |
第六节 艾勒斯游乐园的创建环境分析 |
第七节 阿拉善沙漠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分析 |
第八节 艾勒斯游乐园主要旅游资源分析 |
第九节 阿拉善艾勒斯游乐园发展模式分析 |
第四章 阿拉善艾勒斯游乐园设计方案 |
第一节 艾勒斯游乐园设计背景 |
第二节 艾勒斯游乐园定位策略 |
第三节 艾勒斯游乐园项目设计总体规划 |
第四节 艾勒斯游乐园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规划 |
第五节 艾勒斯游乐园沙漠旅游资源保护与规划 |
第五章 阿拉善艾勒斯游乐园文创设计 |
第一节 沙漠精灵系列 ----- 沙包游戏礼盒 |
第二节 沙漠精灵系列 ---- 岩羊公仔 |
第三节 沙漠精灵系列 ---- 植物沙画 |
第六章 结论与未来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宁南生态移民安置区生境景观连接度分异研究 ——以原州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进展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3 理论基础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
3.1 自然地理概况 |
3.2 社会经济概况 |
3.3 生态移民概况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4.1 研究样本选择 |
4.2 访谈与调查方法 |
4.3 遥感数据处理与解译 |
4.4 景观连接度指数分析 |
第五章 生态移民安置区景观格局分析 |
5.1 生态移民安置区景观格局时间演化分析 |
5.2 生态移民安置区景观格局空间演化分析 |
第六章 生态移民安置区生境景观连接度分析 |
6.1 生态功能区的判别 |
6.2 生态服务价值的估算 |
6.3 障碍影响指数的计算 |
6.4 生态移民安置区生境景观连接度分析 |
6.5 生态移民安置区生境景观连接度优化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中国酿酒葡萄气候区划及品种区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我国葡萄栽培及产量概况 |
1.2 影响葡萄生长的气候因素 |
1.2.1 光照 |
1.2.2 温度 |
1.2.3 水分 |
1.2.4 二氧化碳 |
1.3 影响葡萄生长的其他因素 |
1.3.1 土壤 |
1.3.2 架式 |
1.3.3 行间生草 |
1.3.4 品种 |
1.3.5 其他因素 |
1.4 葡萄气候区划及品种区域化研究进展 |
1.4.1 国外葡萄气候区划及品种区域化研究概况 |
1.4.2 中国葡萄气候区划及品种区域化研究概况 |
1.5 数字高程模型的概念、优点及应用 |
1.6 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2 我国葡萄气候区划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
1.6.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中国近30年活动积温分布研究 |
2.1 引言 |
2.2 气象数据 |
2.2.1 数据时段的选取 |
2.2.2 全国气象站点逐日气象数据 |
2.2.3 高精度中国全境 90m(3〞)分辨率DEM数据 |
2.2.4 数据处理程序 |
2.3 区划方法 |
2.3.1 宏观地理因子及微地形因子的提取 |
2.3.2 混合插值法的选用 |
2.3.3 生长季AAT模型的建立 |
2.3.4 非相关性因子的剔除 |
2.3.5 空间内插法的选择 |
2.3.6 残差ε栅格图层的建立 |
2.3.7 AAT栅格图层的建立 |
2.3.8 AAT阈值范围的选取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中国近30年生长季AAT分布状况 |
2.4.2 中国8大区域生长季AAT整体状况 |
2.4.3 中国8大区域近30年生长季AAT变化趋势分析 |
2.5 讨论 |
2.5.1 生长季AAT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
2.5.2 中国10大优质葡萄产区生长季AAT现状 |
2.5.2.1 东北产区 |
2.5.2.2 胶东半岛产区 |
2.5.2.3 京津产区 |
2.5.2.4 河北产区 |
2.5.2.5 山西产区 |
2.5.2.6 宁夏产区 |
2.5.2.7 甘肃产区 |
2.5.2.8 新疆产区 |
2.5.2.9 云南产区 |
2.5.2.10 黄河故道产区 |
2.5.3 生长季AAT独立作为葡萄气候区划热量指标的局限性 |
2.6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中国近30年无霜期分布研究 |
3.1 引言 |
3.2 气象数据 |
3.3 区划方法 |
3.3.1 宏观地理因子及微地形因子的提取 |
3.3.2 混合插值法的选用 |
3.3.3 生长季FFP模型的建立 |
3.3.4 非相关性因子的剔除 |
3.3.5 空间内插法的选择 |
3.3.6 残差ε栅格图层的建立 |
3.3.7 FFP栅格图层的建立 |
3.3.8 FFP阈值范围的选取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中国近30年生长季FFP分布状况 |
3.4.2 中国8大区域生长季FFP整体状况 |
3.4.3 中国8大区域近30年生长季FFP变化趋势分析 |
3.5 讨论 |
3.5.1 生长季FFP变化对各区域选择葡萄品种的影响 |
3.5.2 生长季FFP独立作为葡萄气候区划热量指标的局限性 |
3.6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近30年干燥度分布研究 |
4.1 引言 |
4.2 气象数据 |
4.3 计算方法 |
4.3.1 DI的计算方法 |
4.3.2 ETO的计算方法 |
4.3.3 葡萄作物系数Kc的确定 |
4.3.4 DI插值法的选择 |
4.3.5 DI阈值范围的选择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中国近30年生长季DI分布状况 |
4.4.2 中国8大区域生长季DI整体状况 |
4.4.3 中国8大区域近30年生长季DI变化趋势分析 |
4.5 讨论 |
4.5.1 不同时段及环境下作物系数KC的确定 |
4.5.2 南方部分地区生长季DI的取值时段 |
4.5.3 世界与中国代表性地区不同时段水分指标的比较 |
4.5.4 世界与中国代表性地区不同时段DI的聚类分析 |
4.5.5 中国代表性地区 7、8、9 月降水量分析 |
4.5.6 中国代表性地区成熟季水热系数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中国葡萄气候区划 |
5.1 引言 |
5.2 气象数据 |
5.3 区划指标及方法 |
5.3.1 活动积温(AAT) |
5.3.2 无霜期(FFP) |
5.3.2.1 东亚种群葡萄的FFP范围 |
5.3.2.2 欧亚种葡萄的FFP范围 |
5.3.2.3 欧美杂种葡萄的FFP范围 |
5.3.3 干燥度 |
5.3.4 辅助指标——埋土防寒线(soil bury line,SBL) |
5.3.4.1 山葡萄埋土温度的确定 |
5.3.4.2 欧亚种葡萄埋土温度的确定 |
5.3.4.3 欧美杂种葡萄埋土温度的确定 |
5.3.5 区划方法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中国葡萄气候区划结果 |
5.4.2 中国现有葡萄产区分布与气候区划结果对照 |
5.5 讨论 |
5.5.1 对中国南方进行气候区划的灵活性 |
5.5.1.1 日照时长 |
5.5.1.2 无霜期 |
5.5.1.3 降雨量 |
5.5.2 小气候对区划的影响 |
5.5.3 规避有害自然气象因素 |
5.5.4 利用有利自然气象因素 |
5.5.4.1 地形地势的有利影响 |
5.5.4.2 大面积水域的有利影响 |
5.6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中国酿酒葡萄气候区划 |
6.1 引言 |
6.2 气象数据 |
6.3 区划指标及方法 |
6.3.1 AAT、FFP及年极端最低温取值的确定 |
6.3.2 DI取值的确定 |
6.3.3 区划方法 |
6.4 结果与分析 |
6.5 讨论 |
6.5.1 中国十大酿酒葡萄产区在区划结果12个亚区内的分布 |
6.5.2 对边缘地带DI的模拟 |
6.5.3 对特殊区域的辅助区划指标 |
6.5.4 适宜栽培区的埋土防寒问题 |
6.6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酿酒葡萄品种区域化 |
7.1 引言 |
7.2 气象数据 |
7.3 区划指标及方法 |
7.3.1 不同成熟期葡萄品种的生长季AAT |
7.3.2 最热月平均温度 |
7.3.3 区划方法 |
7.4 结果与分析 |
7.4.1 中国酿酒葡萄品种区域化结果 |
7.4.2 各气候亚区内最热月均温的分析 |
7.4.3 对12个亚区内不同成熟期葡萄的品种区域化 |
7.4.3.1 凉温区 |
7.4.3.2 中温区 |
7.4.3.3 暖温区及暖热区 |
7.5 讨论 |
7.5.1 中国酿酒葡萄产区的分布及生态条件 |
7.5.2 中国特殊地区的品种区划 |
7.6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基于植被特征的晋江灵源山生态修复与景观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生态修复与景观改造研究进展 |
1.2.1 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
1.2.2 景观改造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调查地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与面积 |
2.1.2 地质与地貌 |
2.1.3 水文 |
2.1.4 气候 |
2.1.5 土壤 |
2.1.6 植被 |
2.2 社会经济概况与土地资源 |
2.2.1 社会经济状况 |
2.2.2 土地资源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野外植物与群落调查 |
3.1.1 植物调查 |
3.1.2 样地设置与植物群落调查 |
3.2 植被特征分析 |
3.2.1 植物区系 |
3.2.2 群落物种重要值 |
3.2.3 植被类型 |
3.2.4 灵源山外来入侵植物评估 |
3.3 生态修复 |
3.3.1 生态现状分析与修复方案制定 |
3.3.2 修复植物选择体系构建与应用 |
3.4 植被景观改造 |
3.4.1 植被景观现状分析与植被景观改造方案制定 |
3.4.2 景观改造植物选择体系构建与应用 |
第四章 灵源山植被特征 |
4.1 植物物种与分布 |
4.1.1 物种结构 |
4.1.2 科属种数量结构 |
4.1.3 优势科属 |
4.1.4 物种分布 |
4.2 植物区系 |
4.2.1 种子植物属的区系地理成分 |
4.2.2 植物区系特征 |
4.3 群落物种重要值分析 |
4.4 植被类型 |
4.5 主要植物群系概述 |
4.6 外来入侵植物 |
4.6.1 外来入侵植物组成 |
4.6.2 外来入侵植物特征 |
第五章 灵源山生态修复研究 |
5.1 灵源山生态现状与问题分析 |
5.1.1 灵源山植物物种丰富度现状与问题 |
5.1.2 基于重要值分析的生态现状评估 |
5.1.3 生态退化区主要类型及状态评价 |
5.1.4 群落对比分析 |
5.2 生态修复指导思想与原则 |
5.2.1 生态修复指导思 |
5.2.2 生态修复原则 |
5.3 修复植物种类选择与应用 |
5.3.1 灵源山修复植物选用评估体系 |
5.3.2 灵源山修复植物评估与推荐 |
5.4 整地技术 |
5.4.1 整地原则 |
5.4.2 整地技术设计 |
5.5 植物修复方案设计 |
5.5.1 植物配置原则 |
5.5.2 修复植物方案配置 |
5.5.3 抚育管理 |
5.5.4 针对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治建议 |
第六章 灵源山植被景观改造 |
6.1 灵源山植被景观现状 |
6.1.1 主要植被景观类型 |
6.1.2 植物种类数量分析 |
6.2 灵源山景观改造的目标与原则 |
6.2.1 景观改造的目标 |
6.2.2 景观改造的原则 |
6.3 灵源山植被景观改造植物选择与应用 |
6.3.1 景观改造植物种类适用性评估体系 |
6.3.2 景观改造植物种类选择 |
6.3.3 景观改造植物种类评价与应用 |
6.4 灵源山植被景观规划与配置改造 |
6.4.1 "景观斑块"层面的植被景观改造 |
6.4.2 "路线"层面的植被景观改造 |
6.4.3 "节点"层面的植被景观改造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致谢 |
(5)宁夏西海固回族聚落营建及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2.1 乡土聚落与乡土建筑研究综述 |
1.2.2 西北人居环境与西海固研究综述 |
1.2.3 伊斯兰教建筑与回族聚居区研究综述 |
1.2.4 既往研究的评述 |
1.3 关键词辨析 |
1.3.1 “西海固”概念辨析 |
1.3.2 “寺坊”与“回族聚落” |
1.4 研究意义 |
1.4.1 现实意义 |
1.4.2 理论意义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 |
1.6.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6.2 论文的研究框架 |
2 西海固地区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环境 |
2.1 地区生态环境变迁 |
2.2 地区生态环境现状 |
2.3 地区社会经济环境 |
2.3.1 农业生产类型 |
2.3.2 贫困问题 |
2.4 西海固地区人文环境 |
2.4.1 历史沿革 |
2.4.2 人.与民族 |
2.4.3 风俗与文化 |
2.5 小结 |
3 历史时期西海固乡村聚落的演变历程 |
3.1 石器时代的聚落 |
3.1.1 原始聚落群呈带状分布 |
3.1.2 原始聚落选址近水向阳 |
3.1.3 原始房屋生土构筑 |
3.2 西周至秦汉时期的聚落 |
3.2.1 游牧部落依随水草,居无定所 |
3.2.2 城、乡聚落的分化 |
3.2.3 军事聚落的雏形 |
3.2.4 板屋土墙民居 |
3.3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聚落 |
3.3.1 各民族杂居地区 |
3.3.2 农牧移民聚落 |
3.3.3 土坯瓦房民居 |
3.4 宋、金、西夏时期的聚落 |
3.4.1 “城—寨—堡”的军政体系 |
3.4.2 军事堡寨聚落成熟 |
3.5 元、明、清时期的聚落 |
3.5.1 屯堡聚落——点的集中 |
3.5.2 散居村落——面的扩散 |
3.5.3 回族聚居区的形成与重构 |
3.6 西海固地区乡村聚落演变特征 |
3.6.1 城—寨—堡体系下的聚落分布格局 |
3.6.2 移民迁徙、宗教文化影响下的回族聚落空间格局 |
3.6.3 回应自然资源的乡村聚落营建 |
3.7 小结 |
4 自然环境、资源制约下的传统聚落营建 |
4.1 西海固自然环境概述 |
4.1.1 地形地貌 |
4.1.2 气候 |
4.1.3 水资源 |
4.1.4 植被 |
4.2 地形地貌影响下的聚落特征 |
4.2.1 地形地貌特征解读 |
4.2.2 地形地貌与聚落空间布局特征 |
4.2.3 地形地貌与聚落类型及特征 |
4.3 气候影响下的聚落营建 |
4.3.1 降雨与屋顶形态 |
4.3.2 气温与民居保温 |
4.3.3 日照与采光遮阳 |
4.3.4 风沙与聚落抗风 |
4.4 自然资源影响下的聚落营建 |
4.4.1 水资源与聚落营建 |
4.4.2 土地资源与聚落营建 |
4.4.3 建材资源与聚落营建 |
4.5 小结 |
5 回汉文化融合下的聚落营建 |
5.1 宁夏地区的人文宗教 |
5.1.1 多宗教(民间信仰)、军事文化并存 |
5.1.2 历代人.迁移及各民族分布 |
5.1.3 回族人.的分布格局 |
5.2 回汉文化融合下的宗教建筑 |
5.2.1 伊斯兰教礼仪、西海固地区教派与门宦 |
5.2.2 伊斯兰教建筑的本土化 |
5.2.3 伊儒合璧的清真寺 |
5.2.4 中国化的拱北与道堂 |
5.3 回汉文化融合下的回族聚落 |
5.3.1 回族聚落的―寺坊‖形态 |
5.3.2 聚落营建礼仪与禁忌 |
5.3.3 居住空间的宗教要素 |
5.3.4 回汉聚落的比较研究 |
5.3.5 回汉混居区的聚落 |
5.4 小结 |
6 回族传统聚落的营建规律研究 |
6.1 传统聚落空间形态规律 |
6.1.1 回汉文化融合的生态智慧 |
6.1.2 顺应自然的聚落选址与空间结构 |
6.1.3 宗教文化限定的聚落形态与功能空间 |
6.2 传统聚落民居营建规律 |
6.2.1 回族民居形态与院落空间 |
6.2.2 就地取材的生土民居 |
6.2.3 简便易行的建造技术 |
6.3 传统回族建筑的装饰规律 |
6.3.1 回族建筑雕刻艺术 |
6.3.2 回族建筑的阿文书法艺术 |
6.3.3 回族民居装饰的宗教化 |
6.4 小结 |
7 西海固回族聚落的发展策略 |
7.1 回族聚落面临的困境 |
7.1.1 人居环境不断恶化,传统聚落特征淡化 |
7.1.2 传统民居安全性差,聚落抗震问题突出 |
7.1.3 生态移民新村规划建设的潜在问题 |
7.1.4 关于回族聚落发展策略的思考 |
7.2 回族聚落发展策略一: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 |
7.2.1 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的引导原则 |
7.2.2 以回族聚落人文、自然资源利用为核心的保护与发展 |
7.2.3 以循环农业为核心的农村绿色社区规划 |
7.2.4 以土地资源、水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的聚落更新 |
7.3 回族聚落发展策略二:乡土建筑技术优化与提升 |
7.3.1 生土建筑选址的优化 |
7.3.2 生土建筑设计的改进 |
7.3.3 生土建筑材料的改性 |
7.3.4 生土建筑构造、施工技术的改进 |
7.4 回族聚落发展策略三:回族新村规划与建设 |
7.4.1 回族新村规划建设的前提 |
7.4.2 结合产业布局的村庄规划与建设 |
7.4.3 回族新村的空间形态组织 |
7.4.4 民居设计中适宜技术的应用 |
7.5 小结 |
8 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1.1 结论一 |
8.1.2 结论二 |
8.1.3 结论三 |
8.1.4 结论四 |
8.1.5 结论五 |
8.1.6 创新点 |
8.2 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工作 |
8.2.1 建议一 |
8.2.2 建议二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A 经堂常用语汉语对释 |
附录B 调查问卷 |
附录C 西海固回族聚落村庄整治规划实例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6)西北半干旱区湿地植被群落特征研究及其LUCC评价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湿地的概念与分类 |
1.1.2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湿地生态环境的紧迫感 |
1.1.2.1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湿地的分类 |
1.1.2.2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湿地现状与地位 |
1.1.3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湿地植被动态学研究现状与进展 |
1.1.3.1 湿地植被动态相关概念 |
1.1.3.2 湿地植被动态学的研究方法 |
1.1.3.3 植被群落波动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
1.1.3.4 基于数码照片的植被群落覆盖度的反演提出与发展 |
1.1.4 LUCC及其引起的生态服务价值的研究 |
1.1.4.1 LUCC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前沿 |
1.1.4.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 |
1.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2.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2.3 创新点与要解决的问题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环境条件 |
2.1.1 地质地貌条件 |
2.1.2 气候条件 |
2.1.3 植被状况 |
2.1.4 水资源状况 |
2.2 社会经济条件 |
2.2.1 土地资源利用状况 |
2.2.2 人口经济状况 |
2.3 研究区湿地概述 |
3. 数据的收集和预处理 |
3.1 研究区湿地植被数据的收集及处理 |
3.1.1 基础数据处理与分析 |
3.1.2 群落多样性结构特征指标 |
3.1.3 群落分类方法 |
3.1.4 生态位测度 |
3.2 遥感影像的收集以及处理 |
3.2.1 遥感影像的选取 |
3.2.2 遥感影像的处理 |
3.2.3 归一化植被指数 |
3.3 数码照片的拍摄及处理 |
3.4 马尔科夫预测原理及生态服务价值 |
3.4.1 基于马尔科夫(Markov)过程的预测模型模拟 |
3.4.2 生态服务价值 |
3.5 气象数据的获取及处理 |
4. 研究区湿地植被群落特征研究 |
4.1 研究区湿地植被群落结构特征波动 |
4.1.1 各年各样线的群落结构指数的对比和分析 |
4.1.1.1 2007年各样线的群落结构指数分析 |
4.1.1.2 2008年各样线的群落结构指数分析 |
4.1.1.3 2009年各样线的群落结构指数分析 |
4.1.1.4 2010年各样线的群落结构指数分析 |
4.1.1.5 2011年各样线的群落结构指数分析 |
4.1.2 2007-2011年各年的整体的植被指数进行对比分析 |
4.1.3 分析与小结 |
4.2 研究区湿地植被群落分布格局波动 |
4.2.1 研究区植被群落分布动态分析 |
4.2.1.1 2007年的各样线不同的植被群落分析 |
4.2.1.2 2008年的各样线不同的植被群落分析 |
4.2.1.3 2009年的各样线不同的植被群落分析 |
4.2.1.4 2010年的各样线不同的植被群落分析 |
4.2.1.5 2011年的各样线不同的植被群落分析 |
4.2.2 分析与小结 |
4.3 研究区湿地植被的生态位研究 |
4.3.1 研究区的植被生态位研究 |
4.3.1.1 2007年“三带”植被生态位宽度和生态重叠度 |
4.3.1.2 2008年“三带”植被生态位宽度和生态重叠度 |
4.3.1.3 2009年“三带”植被生态位宽度和生态重叠度 |
4.3.1.4 2010年“三带”植被生态位宽度和生态重叠度 |
4.3.1.5 2011年“三带”植被生态位宽度和生态重叠度 |
4.3.2 分析与小结 |
4.4 研究区湿地植被覆盖度的动态监测 |
4.4.1 基于数码照片和遥感影像研究区湿地植被盖度的反演 |
4.4.1.1 覆盖度反演模型建立前的准备工作 |
4.4.1.2 植被盖度与NDVI反演的回归方程的建立 |
4.4.2 分析与小结 |
5. 研究区湿地的LUCC及其引起的生态服务价值的研究 |
5.1 研究区不同LUCC类型间的转移分析 |
5.1.1 1999-2010年研究区LUCC的面积 |
5.1.2 2015和2020年LUCC预测的面积 |
5.1.3 分析与小结 |
5.2 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的生态服务价值的研究 |
5.2.1 生态服务价值评价方法 |
5.2.2 1999-2020年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 |
5.2.3 分析与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7)毛乌素沙地油蒿格局分析及对地表结皮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荒漠化防治植被恢复研究状况 |
1.3 毛乌素沙地固沙植被恢复重建中存在的问题 |
1.3.1 毛乌素沙地人工固沙植物种的选择及配置 |
1.4 油蒿生态学研究进展 |
1.4.1 油蒿对沙地生境的适应性 |
1.4.1.1 油蒿的形态特征与适应性 |
1.4.1.2 生理特征的适应性 |
1.4.1.3 繁殖特性的适应性 |
1.4.2 油蒿群落对沙地生境的生态作用及经济价值 |
1.4.2.1 促进土壤发育 |
1.4.2.2 生态水文作用 |
1.4.2.3 经济价值 |
1.5 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研究方法 |
1.5.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5.2 植物种群空间格局分布类型 |
1.5.2.1 随机分布 |
1.5.2.2 均匀分布 |
1.5.2.3 集群分布 |
1.5.3 空间分布格局的成因 |
1.5.4 点格局分析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气候与气象 |
2.3 水文地质 |
2.4 地形地貌 |
2.5 土壤状况 |
2.6 植被状况 |
2.6.1 灌丛 |
2.6.2 草原 |
2.6.3 草甸 |
2.6.4 草原带沙地植被 |
2.6.5 荒漠植被 |
2.6.6 植被分布格局 |
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样方调查 |
3.3 技术路线图 |
4 混播样地点格局分析 |
4.1 油蒿群落龄级划分 |
4.2 混播样地三种植物的个体分布图及残差分析图 |
4.2.1 样地1中三种植物的个体分布图及残差分析图 |
4.2.2 样地2中三种植物的个体分布图及残差分析图 |
4.3 混播样地单种分布格局 |
4.3.1 样地1未划分龄级的单种分布格局 |
4.3.2 样地2未划分龄级的单种分布格局 |
4.3.3 样地1划分龄级的单种分布格局 |
4.3.4 样地2划分龄级的单种分布格局 |
4.4 混播样地群落种间分布格局 |
4.4.1 样地1未划分龄级的群落分布格局 |
4.4.2 样地2未划分龄级的群落分布格局 |
4.4.3 样地1划分龄级的群落分布格局 |
4.4.4 样地2划分龄级的群落分布格局 |
4.5 天然油篙样地点格局分析 |
4.5.1 天然样地中油蒿个体分布图及残差分析图 |
4.5.2 天然样地单种分布格局 |
4.5.2.1 样地5未划分龄级的单种分布格局 |
4.5.2.2 样地5划分龄级的单种分布格局 |
4.5.3 天然样地种间分布格局 |
5. 油蒿植株个体对结皮厚度的影响 |
5.1 调查取样 |
5.2 数据处理 |
5.3 结果 |
5.4 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8)宁夏农业干旱风险评价及区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农业干旱风险评价研究概述 |
1.2.1 风险评价中的基本概念 |
1.2.2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
1.2.3 干旱的定义及分类 |
1.2.4 农业干旱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3.1 宁夏农业干旱危险性评价 |
1.3.2 宁夏农业干旱脆弱性评价 |
1.3.3 宁夏农业干旱敏感性评价 |
1.3.4 宁夏农业干旱风险性评价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特点 |
2.1.3 地形、土壤状况 |
2.1.4 农业状况 |
2.1.5 社会经济状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气候倾向率的计算 |
2.2.2 标准降水指数(SPI)的计算 |
2.2.3 干旱识别指标 |
2.2.4 层次分析法 |
2.2.5 模糊数学隶属函数 |
第三章 宁夏农业干旱危害性评价及区划 |
3.1 宁夏气象干旱特征研究 |
3.1.1 降水变化特征 |
3.1.2 宁夏气象干旱特征分析 |
3.2 宁夏农业干旱危害性评价 |
3.2.1 农业干旱危害性评价方法 |
3.2.2 宁夏农业干旱危害性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宁夏农业干旱脆弱性评价及区划 |
4.1 评价指标选取 |
4.2 权重确定 |
4.3 宁夏农业干旱脆弱性评价 |
4.3.1 宁夏土地利用类型干旱脆弱性评价 |
4.3.2 宁夏社会经济干旱脆弱性评价 |
4.3.3 宁夏农业干旱脆弱性评价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宁夏农业干旱敏感性评价及区划 |
5.1 指标及其权重确定 |
5.2 地形干旱敏感性 |
5.2.1 地形因子分级及权重确定 |
5.2.2 地形因子干旱敏感性结果分析 |
5.3 土壤类型干旱敏感性 |
5.3.1 权重确定 |
5.3.2 土壤类型干旱敏感性结果分析 |
5.4 宁夏农业干旱敏感度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宁夏农业干旱风险评价及区划 |
6.1 宁夏农业干旱风险空间特征分析 |
6.1.1 年尺度农业干旱风险空问特征 |
6.1.2 季节尺度农业干旱风险特征 |
6.2 宁夏各等级干旱风险发生面积比较 |
6.3 结果验证 |
6.4 宁夏农业干旱适应性对策 |
6.4.1 合理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
6.4.2 调整种植结构 |
6.4.3 采取工程措施,积极抗旱 |
6.4.4 改善农业环境 |
6.4.5 建立农业干旱预警体系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特色与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柠条林草带状复合系统地下竞争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地上部分种间互作关系研究现状 |
1.3.2 地下部分种间互作关系研究进展 |
1.3.3 林草复合系统化感作用研究现状 |
1.3.4 结语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状况 |
2.1.1 气象条件 |
2.1.2 地形、地貌及土壤条件 |
2.1.3 水资源条件 |
2.1.4 植被状况 |
2.2 研究区社会经济状况 |
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3.1 研究内容 |
3.2 技术路线 |
3.3 研究方法 |
3.3.1 实验地位置 |
3.3.2 实验材料 |
3.3.3 实验方法 |
3.3.4 数据分析 |
4 柠条林草带状复合系统对植被分布的影响 |
4.1 结果与分析 |
4.1.1 柠条林草带状复合系统中柠条与草本植物地上部分生物量 |
4.1.2 柠条林草带状复合系统林地草本植物分布状况 |
4.2 小结与讨论 |
5 柠条林草带状复合系统根系分布特征 |
5.1 结果与分析 |
5.1.1 柠条根系生物量分布特征 |
5.1.2 柠条细根长度分布特征 |
5.1.3 柠条细根表面积分布特征 |
5.1.4 地带性植物根系分布特征 |
5.2 小结与讨论 |
6 柠条林草带状复合系统柠条细根分布的季节变化特征 |
6.1 结果与分析 |
6.1.1 柠条细根表面积分布特征 |
6.1.2 0-40cm土层中柠条平均细根表面积密度 |
6.1.3 0-40cm土层中柠条细根表面积累计百分比 |
6.2 小结与讨论 |
7 柠条林草带状复合系统旱季土壤水分状况 |
7.1 结果与分析 |
7.1.1 不同带距柠条林草带状复合系统林地水分在同一土层中的差异 |
7.1.2 不同带距柠条林草带状复合系统林地水分的垂直变化差异 |
7.2 小结与讨论 |
8 柠条林草带状复合系统土壤养分状况 |
8.1 结果与分析 |
8.1.1 柠条林草带状复合系统土壤有机质分布状况 |
8.1.2 柠条林草带状复合系统土壤全氮分布状况 |
8.1.3 柠条林草带状复合系统土壤速效钾分布状况 |
8.2 小结与讨论 |
9 柠条林草带状复合系统化感作用初步研究 |
9.1 结果与分析 |
9.1.1 柠条枝叶水提液对紫花苜蓿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9.1.2 柠条枝叶水提液对紫花苜蓿种子发芽势的影响 |
9.1.3 柠条枝叶水提液对紫花苜蓿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 |
9.1.4 柠条枝叶水提液中化感物质的初步检测结果 |
9.2 小结与讨论 |
10 结论与讨论 |
10.1 结论 |
10.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10)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关于循环经济 |
1.3.2 关于农业循环经济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循环经济与农业循环经济理论研究 |
2.1 循环经济基本理论 |
2.1.1 循环经济的提出与发展 |
2.1.2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
2.1.3 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特征 |
2.1.4 循环经济的实施原则及运行模式 |
2.1.5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比较 |
2.2 农业循环经济理论 |
2.2.1 农业循环经济的涵义及与传统农业经济的区别 |
2.2.2 农业循环经济理论基础 |
2.2.3 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 |
2.2.4 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 |
2.2.5 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层次 |
2.2.6 物质流分析与农业循环经济 |
第三章 宁夏农业发展现状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战略分析 |
3.1 宁夏社会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基本情况 |
3.1.1 自然环境特征 |
3.1.2 经济发展水平 |
3.1.3 资源禀赋 |
3.2 宁夏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
3.2.1 宁夏农业特色产业布局情况 |
3.2.2 宁夏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的主要进展 |
3.2.3 宁夏农业发展趋势 |
3.3 宁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SWOT分析 |
3.3.1 宁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优势(Strengths) |
3.3.2 宁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劣势(Weaknesses) |
3.3.3 宁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机遇(Opportunities) |
3.3.4 宁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威胁(Threats) |
第四章 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
4.1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的目标 |
4.2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 |
4.2.1 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 |
4.2.2 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2.3 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 |
4.2.4 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的确定与说明 |
4.2.5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6 对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4.3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诊断方法 |
4.4 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
4.5 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障碍因素分析 |
4.5.1 单项指标障碍度分析 |
4.5.2 分类指标障碍度分析 |
第五章 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 |
5.1 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
5.1.1 模式应遵循农业自身发展规律,发挥农业自身优势 |
5.1.2 模式应因地制宜,具备良好的区域适宜性 |
5.1.3 模式应坚持技术驱动,以市场为导向 |
5.1.4 模式应坚持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统一 |
5.1.5 模式应注重整体性、稳定性,实现"三效统一" |
5.2 宁夏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构建的内容 |
5.2.1 时空结构构建 |
5.2.2 食物链构建 |
5.2.3 环境与生态形象构建 |
5.2.4 物质与资金投放和输入输出构建 |
5.2.5 技术体系构建 |
5.2.6 面向对象(农民)的构建 |
5.2.7 系统集成与优化 |
5.3 宁夏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构建的方法与步骤 |
5.3.1 系统环境辨识 |
5.3.2 系统诊断 |
5.3.3 系统综合分析 |
5.3.4 系统优化设计 |
5.3.5 系统决策、方案实施与反馈 |
5.4 宁夏可供借鉴的主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述评 |
5.4.1 以沼气发酵为纽带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
5.4.2 以食物链组装为核心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
5.4.3 以农林牧复合为特征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
5.4.4 以生态位立体开发利用为重点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
5.5 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建设分区 |
5.5.1 分区原则 |
5.5.2 聚类分析 |
5.6 宁夏各分区主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选择与设计 |
5.6.1 山地农业区(分区Ⅰ) |
5.6.2 旱作农业区(分区Ⅱ) |
5.6.3 沙化地农业区(分区Ⅲ) |
5.6.4 黄河水灌溉农业区(分区Ⅳ) |
5.6.5 盐碱地农业区(分区Ⅴ) |
第六章 宁夏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试验定量分析—以"温棚-畜舍-沼气"模式为例 |
6.1 试验设计 |
6.2 试验结果 |
6.2.1 种植亚系统结果 |
6.2.2 饲养亚系统结果 |
6.2.3 沼气亚系统结果 |
6.3 结构分析 |
6.4 功能分析 |
6.4.1 种植亚系统能量输入与输出 |
6.4.2 饲养亚系统能量输入与输出 |
6.4.3 沼气亚系统能量输入与输出 |
6.4.4 全系统的能量输入与输出 |
6.5 综合效益预分析 |
6.5.1 经济效益预分析 |
6.5.2 生态效益预分析 |
6.5.3 社会效益预分析 |
第七章 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实施途径和保障措施 |
7.1 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 |
7.2 加强对农业循环经济的领导 |
7.3 建立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 |
7.4 健全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 |
7.5 完善农业循环经济运行机制 |
7.6 大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
7.7 强化科技支撑 |
7.8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
7.9 加强农业循环经济载体培植力度 |
7.10 鼓励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农业循环经济建设 |
7.11 完善农业循环经济社会化服务体系 |
7.12 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大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麻黄山山地果园效益的调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阿拉善艾勒斯游乐园及文创产品设计研究[D]. 詹谟萱. 北方民族大学, 2020(12)
- [2]宁南生态移民安置区生境景观连接度分异研究 ——以原州区为例[D]. 温胜强. 宁夏大学, 2018(01)
- [3]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中国酿酒葡萄气候区划及品种区域化研究[D]. 王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2)
- [4]基于植被特征的晋江灵源山生态修复与景观改造[D]. 刘梦昕. 福建农林大学, 2017(01)
- [5]宁夏西海固回族聚落营建及发展策略研究[D]. 燕宁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1)
- [6]西北半干旱区湿地植被群落特征研究及其LUCC评价体系构建[D]. 王海星. 北京林业大学, 2012(10)
- [7]毛乌素沙地油蒿格局分析及对地表结皮的影响[D]. 刘法. 北京林业大学, 2012(10)
- [8]宁夏农业干旱风险评价及区划[D]. 耿秀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2(09)
- [9]柠条林草带状复合系统地下竞争关系研究[D]. 秦树高.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9)
- [10]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 杨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