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施目标管理的几点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袁博[1](2020)在《国家、性别与生活 ——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建构(1949-1965)》文中研究表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使中国形成了以父权制为核心的性别制度。广大农村妇女更因性别和所在地而被“双重”边缘化。近代以来,有识之士、党派集团和国家政权号召妇女解放、开展女权运动,但仍未改变农村妇女地位低下的现状和传统家庭角色的定位。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妇女解放的思想和论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妇女解放运动,并对乡村传统性别制度和性别观念进行了改造和重塑。农村妇女在“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的政治动员下,被正式纳入国家体系。她们的主体身份和性别关系在国家的塑造下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婚姻家庭、经济活动、身体健康、政治参与、精神世界等五个方面。婚姻制度改革在妇女解放和社会解放事业中具有重大意义。1950年《婚姻法》是国家构建以男女平等为核心的性别制度的第一步,它有力地冲击了传统婚姻家庭制度和性别权力关系。因此它得到了女性农民的支持和男性农民的误解,在新旧性别观念的博弈中得到逐步贯彻。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妇女基本确立了婚姻自主权,婚姻观念发生了转变,且获得了婚姻自由的权利,自由恋爱现象增多,离婚和再婚也不再受社会的指责。在家庭关系中,团结民主与平等和谐成为主旋律,农村妇女的家庭地位明显提高,并在家庭事务中获得了话语权和独立人格。但除了改变,农村妇女的家庭角色也有延续,打老婆、漠视妇女合法权益的现象仍不时发生,新旧性别观念之间的拉扯与博弈依旧存在。发动农村妇女参加社会化大生产是建国后妇女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共根据新中国国情,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多种宣传方式,制定福利政策,运用国家力量使乡村妇女大规模地走出家门,进入公共领域,投入到生产劳动中。通过分析其参加劳动的工日、参与率等,我们发现农村妇女在生产劳动中撑起了“半边天”。在这一过程中,她们不仅获得了经济独立,而且确立了“劳动者”身份,形成了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实现了由“家庭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但是由于传统性别制度并未发生断裂,传统性别分工使参加劳动的妇女背负着双重责任,收入分配中也存在着两性关系的不平等。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农村妇女的身份转型,国家积极维护其健康权,利用政治话语对妇女进行身体改造,并突出强调了妇女解放的想象。作为传统社会对女性身体规训的标志,缠足被中共以政治权力严厉禁止,并使之在50年代走向消亡,为农村妇女的公共参与解除了身体束缚。国家对农村妇女健康的保护还体现在生育变革上,包括推广新法接生和建立妇幼保健网。这不仅使分娩方式发生变化,生育空间也发生了转移。生育的现代化以及生育之痛在一定程度上的“消失”,加深了农村妇女对国家的认同,并以积极参加生产来表达感激之情,加速了身份转换。但过度的劳动使妇女们的身体出现各种问题,妇女的生理问题和特殊时期的身体便在“保护”的政策下进入公共领域和大众视野。原本属于私领域的妇女身体被纳入公领域,成为农村妇女身份社会化的重要标志。国家为农村妇女参政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经济基础,因此建国后全国出现了妇女参政的第一次高潮。她们不仅参与基层民主选举,而且当选基层代表,参与地方政权管理。许多优秀农村妇女经过国家培养,走上了基层政权的领导岗位,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管理群体——农村妇女干部群体。她们成为党和政府在地方的代言人,活跃在各个基层岗位上。建国后,农村妇女组织伴随着国家权力不断下沉,以妇代会为主的基层妇女组织普遍建立起来。作为妇女“娘家”的妇代会既是党和国家联系妇女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也是妇女表达政治意愿、维护权益的重要平台,使“国家”不再是高高在上、与之无直接关联的存在。但遗憾的是,这一时期农村的政治权力参与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农村妇女的政治空间较为狭小,妇女干部和妇女组织并未打破以男权为中心的乡村权力结构而处在边缘位置。五十年代的集体化生活使农村妇女们感受到了“集体欢腾”,心灵受到了一次革命般的洗礼。她们不仅在识字运动中提高了自身文化素质,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精神振奋与文化自信。虽然国家以政治文化取代了乡村文化,但各种娱乐组织、娱乐活动使原本枯燥无味的业余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使农村妇女在公共场合有了合法身份并接受了国家的政治教化。同时,集体劳动、各种会议等为农村妇女提供了活动场所,给她们带来新鲜感,精神世界得到极大充实与满足。伴随各种教育运动的开展,她们的集体意识被逐渐建构起来,包括对中共和新政府的认同、爱国主义情感的深化和集体观念的树立等。与男性农民相比,农村妇女的集体思想似乎更加强烈。这也是农村妇女转变为“社会人”身份的最好证明。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通过一系列社会主义运动使日常生活不断政治化,也使农村妇女的身份得到了全新塑造。但是受传统政治文化和性别制度的影响,性别差异始终存在。可以说,国家和性别参与了新中国农村妇女的身份重构。它们相互糅合、碰撞,对农村妇女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妇女逐渐改变了传统角色定位,完成了从私领域的“家庭人”向公领域的“社会人”、“国家人”的身份转换,推动了农村妇女的解放进程。由于特殊的历史文化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转型较为彻底,但各地在完成时间和程度上略有差异。新中国农村妇女解放运动表现出的特点与问题应促使我们对中国妇女解放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力争真正实现两性平等的和谐局面。
高毓薇[2](2020)在《统计工作队伍建设与新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1949-1956)》文中认为统计工作队伍是党的干部队伍中的特定群体,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复苏和社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担负起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新生活的重任。在恢复发展国民经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中国逐渐走上了计划经济体制的轨道。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的一切工作,如果没有正确的数据便没有依据、无法开展;要获得正确的数据,就需要有统计工作。而要全面开展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各项统计工作,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建立起一支政治过硬、专业能力强的统计工作队伍。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完成了许多艰巨的任务,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党中央正确决策、苏联外部援助、人民群众甘于奉献等原因以外,统计工作队伍的贡献绝对不容忽视。本文基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统计工作的相关史料,从新中国成立后党的任务及统计队伍状况出发,系统回顾了统计工作队伍建设的开展情况,并通过考察第一次人口普查、“一五”计划实施、增产节约运动和社会主义改造中统计工作队伍的贡献,进一步地探讨在中国共产党由革命转向执政的过程中,统计工作队伍是如何为新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做出应有的贡献的。并且,本文还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统计工作队伍建设的经验与启示,探索新时代统计工作队伍建设的方向,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本文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党的任务及统计队伍状况。包括新中国成立之初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对统计工作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及当时统计工作队伍存在的许多问题,如数量严重缺乏、专业素质不足、统计工作队伍整体稳定性差、在机关单位地位不高,不得重视等。第二部分叙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统计工作队伍建设进行的实践探索。主要有统计工作队伍的建立与健全,教育与培训、管理与监督这三个方面。第三部分着重分析了统计工作队伍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深入考察统计工作队伍在新中国第一次人口普查、“一五”计划的编制与执行情况检查、增产节约运动和社会主义改造中的贡献,更生动地揭示统计工作队伍是如何为新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第四部分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统计工作队伍建设及服务进行了反思,并得出了启示。首先对统计工作队伍建设过程中政治性与专业性的平衡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然后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统计工作队伍建设的经验和启示,为新时期统计工作队伍建设提供借鉴,如必须实现政治性和专业性的统一,结合各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始终贯彻群众路线,加强教育与培训等。
许皓[3](2018)在《苏联经验与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研究(1949-1965)》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形成过程,不可避免地要从苏联经验的影响说起,它既是建国初期城市规划发展的一个外部动因,也是一条内在主线。“趋向”还是“偏离”苏联经验,是城市规划发展演变的核心主题。论文聚焦1949-1965年这个相对独立的历史单元,将城市规划职业实践活动的三个方面——指导理念、运作体制、工作框架作为研究重点,在阐释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形成脉络的基础上,考察其呈现的理论特征,以此把握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源流。除绪论与文献综述外,主体内容分为“历史阐释”、“理论分析”、“经验启示”三部分。第一部分“历史阐释”,提出四个历史阶段,用以阐释中国现代城市规划从起源、发生发展到形成的历史过程。首先是“源头认知”,追溯苏联社会主义城市规划的历史演变,认知苏联规划模式的基本特征。其次是“逻辑起点”,以除旧布新的思想改造为线索,探究中国现代城市规划从西方经验转向苏联经验的过程与缘由。再次是“基础模式”,阐释全面导入并接受苏联经验的阶段,中国现代城市规划是如何搭建了一个初始的框架体系。最后是“自立路径”,论证了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外部参照的转换,以及融合转化苏联经验过程中的本土探索。第二部分“理论分析”,深入解析了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在基本理念、运作体制、工作框架三方面的形成路径及其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关键因素,及其最终呈现的独特范型。第三部分“经验启示”,辩证考察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苏联经验,以及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若干特征,以此为今日城乡规划实践提供启示,并为行业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咨询。论文创新点:(1)研究视角上,以“苏联经验”的阶段性影响,切入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研究,展示了外来影响与本土实践的内在脉络;(2)研究内容上,追溯了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在基本理念、运作体制与工作框架三个方面的起源与形成,重点考察产生的时空背景与多方面影响因素,形成“何以然”式的阐释;(3)研究观点上,提出1949-1965年间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呈现的范型,是一个以苏联模式为主导,兼具西方经验与本土实践的“混合谱系”。这一谱系延续至今,变化只是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
窦金亮,邓山翔[4](2008)在《戈兰滩水电站项目建设管理的几点体会》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总结了戈兰滩水电站建设历程中的项目管理经验,并从项目立项、技术管理、招标管理、团队建设、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和造价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管理上的创新思路。
李建华[5](2000)在《贫困县(市)实现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几点体会》文中指出 贫困山区如何实现初保目标,仍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利川市实施初保达标的工作情况谈几点体会。 利川市位于鄂西南边陲,属老、少、边、穷的地区,是湖北距省城最边远的一个县级市,现有人口128.2万多人,199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70元,仍属尚未脱贫的地区。几年前利川市部分地方因贫致病,因病返贫现象较为严重,广大农民群众健康意识差,生活居住条件艰苦,政府财政吃紧,卫生投入小,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差,边远乡镇缺医少药,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实现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确实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但是,几年来,利川市始终坚持“政府负责、部门协作,重参与,量化管理,目标考核”的工作原则,克服重重困难,狠抓农村初级
王会玲[6](2022)在《罗平县油菜“三化”集成技术与成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9—2020年罗平县完成油菜示范样板86.67 hm2,样板采用"三化"集成技术平均单产达3246.3 kg·hm-2,比非样板平均产量2842.8 kg·hm-2增产403.35 kg·hm-2,增长14.19%,共增收油菜籽35 t;66.7 hm2"三化"集成技术,投入6860元·hm-2,与传统种植方式投入7960元·hm-2相比较,节约成本1100元·hm-2,节本13.82%,示范区共节约95337元,示范效果带动显着。
张宝江[7](2021)在《探索案防关键节点清单管理》文中指出案防案件是银行内控失效和操作风险的极端表现,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风险。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和社会环境中,银行案件易发多发,如何有效前移案防关口,将案件消萌于未发之时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们探索建立了案防关键节点清单管理"不能犯"机制。机制实施近一年来,全行案防的主动性有了较大提升,案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风险得到有效管控,没有发生案防案件。总结一年来的实践,笔者有以下几点不成熟的思考和体会。
于占海,刘福江,侯方安,林湛椰,康波,汪有土,孟海波,李文君,向世涛[8](2021)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学员笔谈》文中研究表明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脱贫攻坚政策要求,根据部党组工作部署,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以下简称"农干院")结对帮扶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四年多来,在部党组的正确领导和部扶贫办的指导支持下,农干院党组织抓扶贫和扶志、扶智结合,聚焦重点,整合资源,务实推进,举全院之力推进帮扶工作。崇礼的产业化程度低,要拔除穷根,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有高素质农民带动当地产业发展。
王延中,周辉[9](2021)在《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百年探索与基本经验》文中提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面对中国民族问题的极端复杂性,没有简单照抄照搬国外的道路与经验,而是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指导下,坚持从多民族国家保持统一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共同繁荣发展的总任务出发,紧密结合自己的国情实际进行了持续不断的艰辛探索。围绕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等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不断创新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又符合中国实际的民族理论政策,终于形成并不断发展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积累了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经验,同时也为世界其他国家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本文在回顾中国共产党解决中国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百年探索历程基础上,尝试归纳了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所遵循的五大基本理念,即坚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观,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增进一体的民族观,以各民族共创中华(四个共同)为主要脉络的中华民族史观,人民至上的政权观以及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文化观。文章认为,上述理念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探索积累的宝贵经验,也是今后民族工作的重要启示。
熊灿[10](2021)在《高中学生英语应用文写作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课改要求下为了检验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我们开展了写作课堂,然而许多学生对写作产生厌烦心理,甚至恐惧,这不仅和自身生活环境有关,也和教师的引导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因此,教育工作者们发现就如何在高中英语应用文教学中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这一领域进行研究十分符合现阶段教育背景。
二、实施目标管理的几点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施目标管理的几点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性别与生活 ——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建构(1949-196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论文概况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相关概念界定 |
(三) 研究综述 |
(四)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五) 创新与不足 |
二、新中国成立前山东农村妇女解放概述 |
第一章 婚姻家庭变革中性别关系的改变 |
第一节 性别观念下的1950年《婚姻法》 |
一、从父权制到男女平等性别观 |
二、《婚姻法》的性别解读 |
三、新旧性别观念的冲突与博弈 |
第二节 山东农村妇女婚姻自主权的确立 |
一、婚姻观念的转变 |
二、结婚:由包办婚姻到自主婚姻 |
三、离婚和再婚:由从一而终到男女平等 |
第三节 家庭关系中农村妇女性别角色的“变”与“常” |
一、“变”:新家庭性别观的形成 |
二、“常”:传统性别权力关系的遗留 |
第二章 农村妇女“劳动者”的性别分工 |
第一节 国家动员妇女参加生产的性别政策 |
一、开展思想教育 |
二、培养妇女干部 |
三、选树典型和劳模 |
四、解决妇女福利问题 |
第二节 传统性别分工的突破与延续 |
一、“劳动者”身份的确立 |
二、传统性别分工的延续 |
第三节 性别差异下的收入分配 |
一、劳动记工算账问题 |
二、男女“同工不同酬”问题 |
第三章 农村妇女健康权的国家维护 |
第一节 政治场域下的缠足问题 |
一、“缠”与“放”之间 |
二、50年代缠足的终结 |
第二节 生育变革 |
一、分娩方式的改变 |
二、接生人员身份的重塑 |
三、生育行为的组织化与规范化 |
四、日常生理卫生习惯的改变 |
第三节 妇女劳动者的身体与保护 |
一、身体的“去性别化” |
二、劳动妇女特殊身体问题的解决 |
三、记忆中的身体之痛 |
第四章 乡村政治空间内的性别参与 |
第一节 农村妇女的基层民主参与 |
一、参加基层民主选举 |
二、参加基层组织,当选基层代表 |
第二节 作为参政平台的妇代会 |
一、妇女组织的逐步下沉 |
二、农村妇女们的“娘家” |
三、乡村权力结构中的角色定位 |
第三节 山东农村妇女干部群体 |
一、崭露头角的妇女干部 |
二、群体特征 |
三、政治权力参与中的性别差异 |
四、性别差异存在的原因 |
第五章 “集体欢腾”与“心灵革命” |
第一节 教育中的性别:农村妇女的扫盲运动 |
一、农村妇女积极参与扫盲运动 |
二、知识的洗礼与精神的振奋 |
第二节 沉浸在集体文娱活动之中 |
一、节日期间的文化活动 |
二、日常文娱活动 |
三、电影、广播等新式娱乐的普及 |
第三节 集体化下的精神世界与集体意识 |
一、精神世界的充实 |
二、集体意识的建构 |
结语 |
一、“新”身份的确立 |
二、国家:农村妇女身份的塑造者 |
三、性别:无法抹去的身份标签 |
四、对中国农村妇女解放问题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统计工作队伍建设与新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研究现状 |
2.研究总体性评价 |
(三)概念界定、研究思路与方法 |
1.概念界定 |
2.研究思路 |
3.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研究重点 |
2.研究难点 |
3.创新之处 |
一、新中国成立后党的任务及统计工作队伍状况 |
(一)新中国成立之时社会状况及党的任务 |
(二)新中国成立之时统计工作队伍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
1.新中国成立之时统计工作队伍的人员及组织状况 |
2.新中国成立初期统计工作队伍存在的问题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统计工作队伍建设的探索 |
(一)统计工作队伍的建立与健全 |
1.国家统计局与各地统计局的成立 |
2.其他行业统计部门的配备与完善 |
(二)统计工作人员的教育与培训 |
1.参加统计干部学校或训练班 |
2.在职参加函授或进夜大学 |
3.在职自学 |
4.其他培训方式 |
(三)统计工作队伍的管理与监督 |
三、统计工作队伍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
(一)统计工作队伍与新中国第一次人口普查 |
1.统计工作队伍与第一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搜集 |
2.统计工作队伍与第一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审查 |
3.统计工作队伍与第一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综合 |
(二)统计工作队伍与“一五”计划的编制与检查 |
1.统计工作队伍与“一五”计划的编制 |
2.统计工作队伍与“一五”计划执行情况的核查 |
(三)统计工作队伍与增产节约运动 |
1.利用数据搜集指导生产 |
2.利用数据分析减少浪费 |
(四)统计工作队伍与社会主义改造 |
1.统计工作队伍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
2.统计工作队伍与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
3.统计工作队伍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
4.统计工作队伍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的作用 |
四、新中国成立初期统计工作队伍建设及服务的反思与启示 |
(一)统计工作队伍建设政治性和专业性的思考 |
1.统计工作队伍建设过程中的政治性问题 |
2.统计工作队伍建设过程中的专业性问题 |
3.关于政治性与专业性平衡的思考 |
(二)统计工作队伍建设的经验和启示 |
1.新中国成立初期统计工作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 |
2.新中国成立初期统计工作队伍建设的现实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苏联经验与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研究(1949-196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视角 |
1.3.2 时空界定 |
1.3.3 研究重点 |
1.3.4 分析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史料调查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史料调查 |
1.5 相关概念 |
1.5.1 苏联经验 |
1.5.2 现代城市规划 |
1.5.3 城市规划史 |
1.5.4 苏联城市规划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西方相关研究 |
2.1.1 城市规划史研究的发轫与发展 |
2.1.2 关于苏联城市规划史的研究 |
2.1.3 关于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史的研究 |
2.2 国内相关研究 |
2.2.1 中国城市规划史研究进展概述 |
2.2.2 关于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史的研究 |
2.2.3 关于苏联城市规划史的研究 |
2.2.4 关于中国现代城市规划苏联影响的研究 |
2.3 评述 |
第三章 苏联城市规划模式的形成及其特征 |
3.1 多元构想:列宁时期苏联社会主义城市规划的早期探索 |
3.1.1 社会主义理想从空想到现实 |
3.1.2 列宁时期开放包容的探索 |
3.1.3 重构欧洲城市分散主义 |
3.1.4 建构社会集体空间单元 |
3.2 国家规训:斯大林时期政治介入后的苏联社会主义城市规划 |
3.2.1 亟待明确的城市规划范型 |
3.2.2 物质空间领域的政治介入 |
3.2.3 城市规划基本原则的统一 |
3.2.4 《莫斯科改建规划》的示范 |
3.3 苏联城市规划模式的基本特征 |
3.3.1 指导思想:对人的普遍关怀 |
3.3.2 运作体制:全方位的计划性 |
3.3.3 工作方法:整合现代科学技术 |
3.3.4 设计手法:承袭传统空间形式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主动转向”苏联经验: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逻辑起点(1949-1952) |
4.1 近代城市规划的欧美渊源及其延续 |
4.1.1 近代城市规划的欧美渊源 |
4.1.2 城市规划欧美经验的延续 |
4.2 城市规划欧美经验与苏联经验的博弈 |
4.2.1 苏联城市规划作为思想的启蒙 |
4.2.2 外部参照转变带来的观念冲突 |
4.3 除旧布新:城市规划思想改造 |
4.3.1 规划思想改造的必要性 |
4.3.2 清扫欧美城市规划遗留 |
4.3.3 彻底转向苏联城市规划 |
4.4 缘由解析:城市规划转向苏联经验的历史逻辑 |
4.4.1 冷战两极格局的必然 |
4.4.2 中苏相同的制度与体制 |
4.4.3 苏联规划模式的示范性 |
4.5 小结 |
第五章 “导入接受”苏联经验: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基础模式(1953-1956) |
5.1 城市规划的“学苏热潮” |
5.1.1 参照苏联模式推行工业化 |
5.1.2 以苏为师作为一种社会信念 |
5.1.3 苏联城市规划专家的实践融入 |
5.1.4 苏联城市规划理论的全面导入 |
5.2 城市规划历史性的“发生” |
5.2.1 联合选厂中的综合协调作用 |
5.2.2 土地使用分配上的现实困境 |
5.2.3 苏联城市规划专家积极推荐 |
5.3 城市规划基本理念的初始确立 |
5.3.1 角色定位:工业为主导 |
5.3.2 计划属性:规划定额指标 |
5.3.3 蓝图属性:物质空间设计 |
5.3.4 形式布局:古典主义倾向 |
5.4 城市规划运行体制与工作框架的初步搭建 |
5.4.1 “重点建设城市”方针 |
5.4.2 规划权力集中的运作体制 |
5.4.3 初步适应的工作框架 |
5.5 小结 |
第六章 “融合转化”苏联经验: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自立路径(1957-1965) |
6.1 城市规划本土意识萌发的关联因素 |
6.1.1 社会政治环境的转向 |
6.1.2 城市规划行业危机的发生 |
6.1.3 苏联规划模式的“排异反应” |
6.2 城市规划外部参照坐标的转换 |
6.2.1 苏联城市规划专家境遇之变 |
6.2.2 波兰城市规划专家的中国行 |
6.2.3 面向更多国家的理论引介 |
6.3 对苏联模式城市规划的理念反思与方案修正 |
6.3.1 反思苏联城市规划定额 |
6.3.2 反思苏联形式布局美学 |
6.3.3 修订苏联蓝图式规划方案 |
6.3.4 从苏式街坊到三级结构小区 |
6.4 粗线条快速规划:运作体制的全方位改造 |
6.4.1 城市规划从重点城市到中小城市 |
6.4.2 中小城市开展城市规划的困境 |
6.4.3 城市规划运作体制的全方位改造 |
6.5 城市区域规划:工作框架的自主拓展 |
6.5.1 苏联专家“扩大既有市区”方案 |
6.5.2 现实困境:粮食危机与空间危机 |
6.5.3 前奏:外国专家意见与扩添用地 |
6.5.4 《上海区域规划示意草图》的编制 |
6.6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特征分析 |
7.1 正向演进:城市规划基本理念 |
7.1.1 城市规划作为动态的过程 |
7.1.2 城市规划定额的适时适地 |
7.1.3 古典主义形式美学的扬弃 |
7.2 两面性:城市规划运作体制 |
7.2.1 程序性、系统化的体制 |
7.2.2 应急性、反应式的体制 |
7.2.3 规划运作体制的两面性 |
7.3 三层次:城市规划工作框架 |
7.3.1 城市总体规划 |
7.3.2 近期建设规划 |
7.3.3 城市区域规划 |
7.4 混合的谱系:城市规划范型 |
7.4.1 范型转换:苏联经验取代欧美经验 |
7.4.2 范型确立:苏联经验的全面主导 |
7.4.3 范型流变:欧洲经验再次引入与本土探索 |
7.4.4 范型呈现:一个混合的谱系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苏联经验的辩证考察 |
8.1.1 作为体制性根系的苏联经验 |
8.1.2 苏联规划经验的消解策略 |
8.1.3 苏联规划遗产的有益借鉴 |
8.2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特征与启示 |
8.2.1 与工业化捆绑的城市规划 |
8.2.2 回归公共利益的价值属性 |
8.2.3 城市规划与政治的平衡 |
8.3 今日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经验借鉴 |
8.3.1 从“另起炉灶”到“渐进变革” |
8.3.2 基于本土情境的规划体系建构 |
8.3.3 回归地域文化的技术方法探索 |
8.4 后续研究展望与本研究的不足 |
8.4.1 可待开展的研究主题 |
8.4.2 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图表来源 |
参考文献 |
附录1:中国现代城市规划(1949-1965)大事记 |
附录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与科研获奖 |
后记 |
(6)罗平县油菜“三化”集成技术与成效(论文提纲范文)
1 示范效益目标 |
2 保障措施 |
2.1 政策措施 |
2.2 技术措施 |
3 主要技术 |
3.1 品种优质化 |
3.2 栽培轻简化 |
3.3 作业机械化 |
3.4 适时精量播种 |
3.5 采用平衡施肥原则 |
3.6 田间管理 |
3.7 病虫草防治 |
3.8 适时收获 |
4 成效 |
4.1 经济效益 |
4.2 社会效益 |
4.3 生态效益 |
5 经验与启发 |
(7)探索案防关键节点清单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案防案件的特点及管理难点 |
二、探索建立“不能犯”机制的几点做法 |
(一)梳理案防关键节点,着力解决不知道防什么的问题。 |
(二)围绕关键节点划定四道防线,着力解决不知道怎么防的问题。 |
(三)将关键节点落实情况纳入考核评价,着力解决不知道主动防的问题。 |
三、几点体会 |
(一)案防工作需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
(二)案防工作需要以防为主。 |
(三)案防工作需要抓关键环节。 |
(四)案防工作需要全员联动,齐抓共管。 |
(9)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百年探索与基本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百年探索 |
(一)革命时期(1921-1949年) |
(二)建设时期(1949-1978年) |
(三)改革开放时期(1979-2012年) |
第一,拨乱反正,全面恢复和落实党的民族纲领政策。 |
第三,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
第四,巩固加强各民族大团结,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
第五,推进民族工作法制化进程。 |
第六,积极应对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进行的分裂活动。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年以来) |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在守正中创新。 |
第二,开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工作主线。 |
第三,推动民族地区与全国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走向现代化。 |
第四,推进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
二、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实践经验和基本理念 |
(一)国家观:坚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延续 |
(二)民族观: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增进一体的历史传承 |
(三)历史观: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共创中华 |
(四)政权观:坚持江山就是人民的人民主权 |
(五)文化观:坚持“大一统”传统与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价值追求 |
三、结论与启示 |
(10)高中学生英语应用文写作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研究理论依据 |
三、高中生英语应用文写作常见错误类型 |
四、诱发高中生应用文写作常见错误的主要原因分析 |
五、提高高中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有效措施分析 |
结语 |
四、实施目标管理的几点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性别与生活 ——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建构(1949-1965)[D]. 袁博. 山东大学, 2020(08)
- [2]统计工作队伍建设与新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1949-1956)[D]. 高毓薇.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5)
- [3]苏联经验与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研究(1949-1965)[D]. 许皓. 东南大学, 2018(05)
- [4]戈兰滩水电站项目建设管理的几点体会[A]. 窦金亮,邓山翔. 2008年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 2008
- [5]贫困县(市)实现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几点体会[J]. 李建华.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0(07)
- [6]罗平县油菜“三化”集成技术与成效[J]. 王会玲. 云南农业科技, 2022(01)
- [7]探索案防关键节点清单管理[J]. 张宝江. 农业发展与金融, 2021(12)
- [8]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学员笔谈[J]. 于占海,刘福江,侯方安,林湛椰,康波,汪有土,孟海波,李文君,向世涛. 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1(03)
- [9]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百年探索与基本经验[J]. 王延中,周辉.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5)
- [10]高中学生英语应用文写作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研究[J]. 熊灿. 校园英语, 20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