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翻译丛书》1991年征集通知

《世界经济翻译丛书》1991年征集通知

一、《世界经济译丛》1991年征订启事(论文文献综述)

郑茹[1](2018)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文中认为学术期刊是以探索、积累和传播人类的科技知识、先进思想为基本目标的特殊出版物。学术期刊凝聚着学者的智慧,对科学研究具有导向作用,学者以期刊为阵地分化出动态聚合的论域,催化新的成果的产生。学术期刊的出版研究目的在于考察学术期刊出版活动的诸多环节以及出版要素,揭示学术期刊出版的演化历程,探索学术期刊出版规律,揭示出版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贯穿出版活动始终的准则和规范等。相比于自然科学期刊而言,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出版研究更容易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与制约。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具有为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独特功能,因此对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出版进行长时段研究,能够揭示不同历史阶段下社会对学术知识、先进思想的需求情况,以及不同时期的学术研究所呈现出的表现形态和差异性,可以镜观不同时期的学术发展情况。本研究采集1949-2016年CNKI近60年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征稿启事,作为研究的数据来源,并且有针对性的利用CNKI公开的期刊出版数据,作为征稿启事的补充,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历年期刊出版史料进行计量分析和内容分析。研究的时间跨度涵盖建国至今,涉及了人文社会科学19个一级学科,因此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面貌和学术期刊出版生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揭示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基本情况,梳理出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发展的概貌。包括期刊种类走势、地域分布、学科的基本分布等。(2)揭示建国以来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出版规范演变及完善历程。包括审稿制度、出版要求,如稿件类型以及论文格式(题名、摘要、引文)等方面的要求。(3)通过分期研究将建国后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分成四个阶段进行分析,揭示每个阶段期刊的发展特征;通过分层研究重点分析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以及网络期刊等特殊类型,揭示名刊工程期刊的示范作用、核心期刊的引领效应以及网络期刊的倒逼效应。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现有的研究中宏观层面、全景式、整体性研究较为少见。本研究从宏观层面对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出版演化状况所做全景式描摹,是对以往以单一期刊或某类期刊、某地区出版期刊为主的个案式研究的补充,能够从多维度揭示建国以来学术期刊出版演变的过程。同时,也能够从微观层面,揭示不同时期、不同学科、不同类型期刊的出版特征。(2)针对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进行长时间段连续性研究的方法、区别于节点研究。本研究的时间范围是建国至今,在一个较长时间跨度上考察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出版生态,既可以形成时间上的演化研究,也可以针对某一时间进行横向比较,在已有的期刊出版史研究中较为少见。本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其一,建国后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基本生态不断发生变化。表现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发展过程较为波折,全国范围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存在分布不均衡的现象,人文社会科学的不同学科的学术期刊的发展差距较大。其二,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规范受欧美影响,日益与世界对接,审稿制度、稿件类型以及论文的写作规范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完善。其三,从分期情况看,不同历史时期的期刊出版在种类、发展速度、学科组成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受复杂的社会环境、学术水平、科学技术的影响,期刊的出版呈现不同的状态。从分层情况看,核心期刊对学术期刊的规范具有引领效应,“名刊工程”对大学学报的发展具有示范效应,网络期刊对纸本期刊具有倒逼效应。本研究的价值主要在于呈现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出版的整体面貌和出版规范发展的完整过程,从学术期刊出版中出现的基本现象出发,涉及到学术期刊出版的诸多方面,揭示学术期刊发展中经历的低谷和浪潮,从而为本土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崔良晓[2](2018)在《“新中医”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 ——以“海上名医”秦伯来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医发展至近代,已然步入转型时代。在西方医学的冲击下,弊病丛生的传统中医面临了极大的生存危机。身处四面交困的窘境,中医界人士掀起了一系列抗争图存的救亡运动,构成了近代中医发展的主旋律。在这场跨越时代的救亡运动中,伴随着中西医激烈的论争,传统中医在“新中医”群体的努力下实现了知识体系的转型与建构。秦伯未作为当时“新中医”群体中的一员,积极接受西医知识,勇于变革传统中医,为中医发展摸索了多条路径。在中医学术研究方面,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这一新式院校中成长起来的秦伯未,接受中西医知识,形成了独到的衷中参西的中医观。他运用西医知识整理经典医籍,强调中医经典理论的研究,反对过激的西医化。他的学术观点连同其他学人观点,共同凝聚出近代中医学说理论新貌。在中医教育方面,秦伯未积极探索中医教育的多种形式。他投身院校教育,与医界同仁共同创办上海中国医学院,完善课程设置,培育中医人才;他发挥个人力量,依托医室形成“秦氏同门”的群体力量,凝聚专业人才;他创设函授、刊授的社会教育形式,更为广泛地传播中医知识。在中医出版方面,秦伯未形成了独到的期刊编辑思想,关注读者视角,凝聚编创团体,更成为期刊传播中的“把关人”。其主办了四份各具特色的期刊,整合了中医药资源,构建出公共学术空间。还依托中医书局,打造品牌效应,推动中医知识的生产和消费。在中医社团方面,秦伯未从参与者到创办者,加入许多不同类型的中医社团,参与到众多社团活动中。中医社团结群聚力,在中西医论争、保障同业、期刊互动等方面均发挥了群体效力。在秦伯未的医学人生里,他始终致力于中医事业的发展。尽管他不是当时中医界中影响最大的人物,但他摸索开创了多种发展方式,这是远远超过同时期中医人士的。他创新了中医发展的既有模式,实际上也为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提供了更多的路径。透过秦伯未极为广泛的各项活动,能够看到近代中医的新面貌。在近代,传统中医学说融汇西方学说,重新整理出新体系。中医知识的传承也脱离了传统的师徒相授、医派相承,转为进入科学化的学科体制。另外中医期刊的繁荣、中医专业社群的出现,都是中医知识体系转型的表征。在以秦伯未为代表的“新中医”群体的努力下,近代中医在救亡图存的抗争道路上突破了四面楚歌的窘迫,完成了知识体系的转型,实现了学科的进步与发展。

孙科[3](2013)在《新中国体育广告研究 ——基于《中国体育报》广告的分析》文中认为在国内广告史学的研究中,新中国体育广告的发展研究是个盲点。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以《中国体育报》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广告学的有关理论,系统总结了新中国体育广告的类型、特点,分析了新中国体育广告发展与体育、时代的关系,勾勒出新中国体育广告的发展状况,并对新中国体育广告进行了反思。研究结论表明:(1)目前,新中国体育广告的发展共经历了四个时期:改革开放以前(1949-1979)、恢复发展期(1979-1991)、快速发展期(1992-1999)和稳定发展期(2000-2008)。(2)生活资料的缺乏、教育的需求和文化热导致了体育图书报刊杂志广告是改革开放以前和恢复发展期广告数量最多的类型。在体育社会化政策的导向下,恢复发展期出现了体育赞助营销广告。快速发展期,受市场经济的的驱动,运动用品广告的数量最多。21世纪以后,体育广告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体育信息广告迅速增多。(3)从体育广告的演进来看,体育广告的标题、标题、插图、标语,开始以符合信息传递规律和广告目标要求的方式加以布局组合,体育广告的创意从“语言修辞的变化”向“形象及画面意境的营造”的手法转变。(4)从时代发展来看,体育赛事与赞助的紧密结合,感性诉求的理念的引入,碎片化营销时代的到来,影响了体育广告的发展,导致了体育广告在不同时代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也体现出了体育广告信息告知、售卖推介、品牌传播的不同功能。(5)名人体育广告经历了由厂长到集体形象、个人品牌过渡的阶段,80年代多以厂长形象为主,90年代体育明星创业集企业形象代言和企业运营为一体,是体育明星与运动队集体形象并存的时期。21世纪以后,体育明星代言成为主流。差异化营销背景下的体育名人广告,不仅有体育明星代言,娱乐明星代言体育产品也成为一种新的促销形式。(6)体育广告记录了体育的发展,反映了时代的风貌,引领了社会的风尚,影响了人们的着装、休闲娱乐的方式和审美体验。体育广告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文化需求、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方便人民生活和宣传国家体育的方针政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安静[4](2013)在《《小说新报》研究》文中认为《小说新报》于1915年3月在上海创刊,属月刊,经常脱期。16开本,厚厚一册。式样仿《小说丛报》,由国华书局出版发行。1921年停刊一年,1922年1月复刊,1923年9月终刊,共出版8卷9册,94期(第1年至第7年每年12期,第8年9期,另有第7年闰5月增刊1期)。为鸳鸯蝴蝶派期刊中出版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大型综合性文学刊物之一。内容设有说汇、传奇、弹词、文苑、香囊、笔记、艳牍、艺府、谐薮、花史、谜海、风俗、剧话、曲谱、译丛等栏目,拟与《小说丛报》相抗衡。《小说新报》的创刊内容主要以说汇部分为主,这也是历来研究期刊杂志的重点。该刊的发行起于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时期,中承帝制复辟,军阀混战的时代,下至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碰撞的政治时代,是考察政治动荡、经济衰落时期上海文学杂志的一份极具代表性的文学刊物,因而也是研究新文学蓬勃发展时期民初文学史发展的一份重要的文献史料。笔者主要研究文本为复旦大学胶卷影印版期刊,共计八卷82册,其中说汇部分的短篇小说共计841余篇,长篇小说48余篇。论文拟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着重整理《小说新报》办刊背景、停刊得以再刊的原因和总体面貌。《小说新报》创刊于1915年3月,上海成为其发生发展的温床,物质的繁荣,抵制日货带来的爱国热潮,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让上海那些“反袁救国”的活动如火如荼,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把爱国观念化为文字来救国,1919年五四运动的开展等等,这些条件促使《小说新报》的出版应运而生。第二部分介绍《小说新报》的编辑出版风格及特色,包括《小说新报》的封面设计,插画形式,广告样式,编辑作家群以及栏目设置等等。封面设计因时代的不同而有所调整;插画形式多种多样,画集,书画风格各异;广告样式、广告发布所在的位置因时代不同,价格不同有所调整;主要的编辑作家群体构成整个《小说新报》的核心;栏目设置门类众多,包括说汇、传奇、弹词、笔记、艳牍、艺府、文苑、香囊、剧话、曲谱、谐薮、花史、谜海、风俗、译丛等等栏目,随时代的不同栏目设置有增有减。第三部分探讨《小说新报》中小说的主要内容及艺术特色,首先了解小说栏目的设置及类型,具体分析长短篇小说的主题内容,总结小说的文本建构及艺术特色。在栏目设置上,“科学”与“民主”小说的呈现,在主题内容上言情的独占鳌头,家庭与伦理共处,社会与历史并存,同时也有新式侦探与古代义侠、科学宣教与神怪寓言的互动,显得异彩纷呈。而在小说中出现的对章回体小说的全新阐释、第一人称叙述中日记体与对话体等形式的合理编排、充满传奇色彩和无限想象力的寓言体,给作者和读者一种从未有过的新奇体验,处于变更中的中国给予他们新旧杂糅的写作方式。本文试图分析《小说新报》杂志文本的完整性,展现新文学盛行及现代文学发展影响下中国小说期刊杂志特别是鸳鸯蝴蝶派杂志的发展变化,立足于实际,以期挖掘这一阶段文学史更多的时代特色。

杨昇华[5](2012)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反乌托邦思想初论 ——从《地下室手记》出发》文中提出作为享誉文坛的不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一直给人以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仅来自于作家创作的如“小人物”、“地下人”、“圣愚”等诸多典型人物形象;更在于作家对矛盾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乌托邦理想的反思,创作于1864年的《地下室手记》虽然篇幅不大,却是作家反乌托邦思想的发轫之作。本文首先将对《地下室手记》的研究情况做一番梳理,然后从乌托邦与反乌托邦的历史流变中考察作家反乌托邦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因素。文章主要部分则把这部作品与作家的另一力作《宗教大法官》、以及与同时代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创作的小说《怎么办?》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比较揭示陀氏在历尽人生坎坷之后,思想上由同情小人物向对人性、对社会的深层思考的转变。本文力图通过对文本的梳理、考察和分析对作家身上潜藏着的反乌托邦精神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说明陀思妥耶夫斯基反乌托邦思想在启示人们调和人性自由与理想社会关系上的价值与意义。

张广海[6](2011)在《“革命文学”论争与阶级文学理论的兴起》文中提出1927年底到1928年初,因为大革命的失败,中国共产党的实际政治活动大受挫折,但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却借此获得了独立性,共产主义文人在大分化之后,也开始产生新的聚合,活力逐渐恢复;又由于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政治境遇的恶化等原因,“革命文学”和“无产阶级文学”的旗帜于是被隆重打开。但与此同时,面对声势凌厉的革命文学家的批判行为,不仅右翼文人(如梁实秋)、而且倾左翼文人(如鲁迅、茅盾),都对革命文学派展开了回击,于是产生“革命文学”论争。通过这一持续约两年的论争,阶级文学理论得到深化和宣扬,左翼文人对阶级文论的理解在某种程度上也渐趋一致,这为“左联”的成立提供了基本前提。本文通过细密分析相关文本,考索各派所依据的理论资源,紧密联系历史脉络,在纷繁的论争中挖掘出了若干基本问题,并做了集中探讨。论文主体分六章,每章围绕一到两个核心问题展开论述。第一章细致发掘出太阳社和创造社所依据的域外理论资源,尤其对创造社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做了更有证据的论证,对二社的论争获得了新的认识,并据此展开了透视“革命文学”论争的新视角。其后两章即从第一章的研究结果出发,通过考察后期创造社的“阶级意识”和“实践”概念,揭示出他们在展开“革命文学”批判活动时所依恃的理论的新鲜特质,于是较深入地阐发了那些围绕着这些问题的论争的主要意涵。第四章围绕处于阶级文学理论之核心的阶级性与人性的关系问题展开,探讨了“革命文学”的合法性论证路径的转变及左翼与梁实秋之间的主要分歧,并紧扣双方的理论资源,细致呈现出双方的合理性与偏颇。第五章则围绕着革命文学的现实维度展开,集中探讨了文学与宣传的关系,以及革命文学家对现实的崭新理解,辨析了历史必然性与现实的关系问题。第六章则从探讨知识分子和小资产阶级之间的关系出发,揭示出在阶级革命理论日益征服人心的情况下,知识分子如何因应自己的小资产阶级身份,在不同路径的比较中,对知识分子的自我理解机制也获得了更深入的认识。通过细致考察主要发生于1928-1929年的“革命文学”论争,论文拓宽并深化了对阶级文学理论的理解,更全面地呈现了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理论起源的图景;对研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此后的发展,也提供了一些有借鉴意义的视角和若干理论探讨的前提。

黄旦,肖晶[7](2009)在《走自己的路:新中国新闻教育改革的“先声”——1956年的复旦大学新闻系》文中认为本文具体勾画并分析1956年复旦大学新闻系的教育改革举措,从而表明,这些举措有着其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即为了探索如何构建适应新中国新闻教育的模式和路径。就探索本身看,显然是因应当时整个中国情势,但就其改革举措本身,明显带有复旦的特色,与当时担任系主任的王中有着极大的关系。复旦新闻系1956年的改革,既是中国新闻教育的一个历史缩影,同时也为中国新闻教育后续的改革,提供了经验和基础。

刘虹[8](1995)在《论期刊“征订启事”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论期刊“征订启事”的启示河北师范大学政教系(河北省石家庄市050016)刘虹期刊“征订启事”,似乎专为征集订户而作。经过长期实践发现,并不尽然。期刊“征订启事”中有许多学问值得探索。本文拟对期刊“征订启事”给予的启示发点小小的议论。一、期刊“征订启事...

《世界经济译丛》编辑部[9](1991)在《《世界经济译丛》1991年征订启事》文中研究表明 本刊1991年仍为自办发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经济期刊发行部"具体办理,敬请继续订阅或希望订阅本刊的读者,按如下办法订阅:1.通过邮局将款汇至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经济期刊发行部,并在"汇款附言"栏内写明本刊名称、订购期数(如1—3期,1—6期,等等),订购份数,并注明订阅者详细地址和邮政编码,不必另外写信。

《世界经济译丛》编辑部[10](1990)在《《世界经济译丛》1991年征订启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本刊1991年仍为自办发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经济期刊发行部"具体办理,敬请继续订阅或希望订阅本刊的读者,按如下办法订阅:1.通过邮局将款汇至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经济期刊发行

二、《世界经济译丛》1991年征订启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经济译丛》1991年征订启事(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存在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价值和创新点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重点与难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相关研究述评
    2.1 概念界定与辨析
        2.1.1 学术期刊与学术着作
        2.1.2 学术规范与出版规范
        2.1.3 出版、学术出版与期刊出版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人文社会科学的内涵与分类
        2.2.2.文献计量学与期刊统计
        2.2.3 核心期刊与期刊评价
    2.3 研究现状述评
        2.3.1 国外期刊研究前沿与热点
        2.3.2 国内期刊研究成果及研究态势
第三章 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总况
    3.1 研究史料的采集与处理
        3.1.1 史料的采集
        3.1.2 数据的处理
    3.2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出版基本分布情况
        3.2.1 期刊的种类、年发行数量以及期刊载文量的变化情况
        3.2.2 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更名、停刊情况
        3.2.3 期刊的版本分化情况
    3.3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地域分布研究
        3.3.1 期刊的出版地域整体分布
        3.3.2 强势期刊出版区域
        3.3.3 弱势期刊出版区域
    3.4 学术期刊出版的学科分布研究
        3.4.1 期刊种类的学科分布
        3.4.2 哲学人文和社会科学期刊的学科占比
        3.4.3 基础性学科与应用性学科期刊的差异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规范的演化
    4.1 审稿制度的演化
        4.1.1 三级审稿制
        4.1.2 双向匿名审稿制与同行评议制
    4.2 稿件类型的演化
        4.2.1 手稿
        4.2.2 打印稿
        4.2.3 电子稿
    4.3 论文结构规范的演化
        4.3.1 题名规范
        4.3.2 文章篇幅
        4.3.3 摘要与关键词
        4.3.4 引文规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分期与分层研究
    5.1 期刊的分期与分层
        5.1.1 期刊的分期依据
        5.1.2 期刊的分层依据
    5.2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分期研究
        5.2.1 七年过渡时期(1949-1956 年)
        5.2.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1966 年)
        5.2.3 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7 年)
        5.2.4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 年至今)
    5.3 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的分层研究
        5.3.1 CSSCI与“北大核心”期刊的基本情况
        5.3.2 核心期刊引入前后的出版情况比较
        5.3.3 核心期刊对规范的引领效应
    5.4 高校学报与名刊工程的分层研究
        5.4.1 学报的基本情况
        5.4.2 高校的更名情况
        5.4.3 名刊工程的示范效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新中医”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 ——以“海上名医”秦伯来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前史
    三、概念界定、研究方法与重难点
        (一) 概念界定
        (二) 研究方法
        (三) 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转型时代中的“新中医”
    第一节 步入转型时代的中医
        一、确立医疗地位的西医
        二、面临生存危机的中医
        三、中医界的抗争运动
    第二节 革新中医的“新中医”群体
        一、支持中西医汇通
        二、主张中医科学化
        三、维护传统中医
第二章 “衷中参西”:秦伯未的中医观
    第一节 秦伯未的中医之路
        一、成医历程
        二、职业生活
        三、日常生活
    第二节 秦伯未的医学主张
        一、崇尚医籍经典
        二、注重临床实践
    第三节 衷中参西的中医观
        一、整理中医,融会贯通
        二、中西汇通,改造传统
第三章 培植后学:秦伯未与中医教育
    第一节 从“医派”到“学院派”
        一、传统中医教育样貌
        二、近代中医教育生存环境
        三、走向学科建制的新式教育
    第二节 秦伯未的教育实践
        一、投身院校教育——以上海中国医学院为例
        二、创设其他教育形式
    第三节 秦伯未的中医教育思想
        一、衷中参西,革新教育
        二、躬身教育,指导后学
        三、关注社会,重视宣传
第四章 中医知识传播:秦伯未与中医期刊
    第一节 近代中医药期刊的创办
        一、振兴中医的“期刊热”
        二、秦伯未主办的中医药期刊
    第二节 完备期刊运营
        一、秦伯未的期刊编辑思想
        二、中医书局的期刊群效应
    第三节 期刊作用下的近代中医发展
        一、构建公共学术空间
        二、整合中医药资源
        三、形塑大众卫生观念
第五章 结群聚力:秦伯未与中医团体
    第一节 秦伯未参与的中医团体
        一、上海中医学会
        二、中医指导社与中医世界社
        三、全国医药团体总联合会
        四、上海国医公会
    第二节 中医团体的作用
        一、期刊互动,密切联系
        二、保障同业,敦促学术
        三、凝聚力量,抗争请愿
结语 秦伯未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转型
附录
    附录一: 秦伯未大事年表
    附录二: 秦氏着述一览
参考文献
致谢

(3)新中国体育广告研究 ——基于《中国体育报》广告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的需要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多学科视阈下体育广告的研究成果
        2.1.1 广告学角度
        2.1.2 文化学视角
        2.1.3 产业学切入
        2.1.4 文艺学视角
        2.1.5 符号学视角
    2.2 体育广告定义及分类的相关界定
    2.3 体育广告文献研究的总体评析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数理统计法
        3.2.3 专家访谈法
4 研究理论的相关界定
    4.1 体育广告的定义
    4.2 体育广告的分类
    4.3 体育广告研究的历史分期
5 分析与讨论
    5.1 新中国体育广告的现实镜像
    5.2 新中国体育广告的镜像重构
        5.2.1 改革开放前体育广告的发展(1958—1978)
        5.2.2 恢复发展期的体育广告(1979—1991)
        5.2.3 快速发展期的体育广告(1992-1999)
        5.2.4 稳定发展期的体育广告(2000-2008)
    5.3 新中国体育广告镜像的反思
        5.3.1 体育广告:广告与体育
        5.3.2 体育广告:功能的拓展
        5.3.3 体育广告:观念的演绎
6 研究结论与启示
    6.1 结论
    6.2 启示
7 研究的局限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小说新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小说新报》办刊背景和总体风貌
    1.1 创刊背景
    1.2 停刊-再刊原因分析
    1.3 《小说新报》报刊的整体风貌
        1.3.1 《小说新报》的创刊宗旨与发刊词
第二章 《小说新报》的出版编辑特色
    2.1 封面设计与插图形式
        2.1.1 封面设计
        2.1.2. 插图形式
    2.2 广告样式与营销策略
    2.3 编辑作家群
    2.4 栏目编排与读者参与
第三章 刊载小说的主要内容与艺术特色
    3.1 小说栏目的设置及类型
    3.2 小说的主题内容
        3.2.1 短篇小说
        3.2.2 长篇小说
    3.3 小说的创作特色及艺术分析
        3.3.1 小说的文本建构
        3.3.2 小说的艺术特色
    3.4 小说以外的其他栏目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5)陀思妥耶夫斯基反乌托邦思想初论 ——从《地下室手记》出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第一节 乌托邦思想源流
    第二节 俄罗斯的乌托邦与反乌托邦传统
第二章 陀思妥耶夫斯基思想中的反乌托邦主题
    第一节 来自“地下室”的反乌托邦思想
    第二节 《宗教大法官》中的“理想社会”
    第三节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性观与理想社会
第三章 乌托邦与反乌托邦之争:车尔尼雪夫斯基与陀思妥耶夫斯基
    第一节 “根基主义”与西欧派之争
    第二节 《地下室手记》与《怎么办?》的比较
    第三节 自由与幸福——鸡窝与水晶宫之间的抉择
结语:陀思妥耶夫斯基反乌托邦思想的当代意义
参考文献
攻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6)“革命文学”论争与阶级文学理论的兴起(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论
    一、"革命"与"革命文学"在近代中国的生成
    二、从战场回到文坛:大革命失败前后倾共产主义文人的处境和选择
    三、"联合战线"的失败和"理论批判"的酝酿
    四、"革命文学"论争研究的历史演进及本文研究策略
第一章 创造社与太阳社的"革命文学"论争再解读——兼论二社的理论来源
    一、论争过程考述
        1. 论争之发起
        2. 论争之中止
        3. 后期创造社主力新成员的入党问题
    二、后期创造社和前期太阳社理论探源
        1. 后期创造社的理论资源
        2. 前期太阳社的理论资源
    三、冲突:两种马克思主义诠释模式的遭遇
        1. 新的论争背景的引入
        2. 互相理解的艰难
    四、小结:理论和"情绪"的双重限制
第二章 后期创造社的实践观及导致的论争
    一、创造社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辨析及其"实践"之维的沦陷
        1. 创造社对"感性"实践的强调
        2. 实践的意义——对决定论的"战取"与"克服"
        3. 决定论对个人责任的推卸
    二、后期创造社与鲁迅围绕决定论问题的论争
        1. 鲁迅对"武器的艺术"的误解与"唯人主义"
        2. 对鲁迅"无知"的嘲讽及不期然的"统战"效果
        3. 当唯人主义遭遇决定论
    三、小结:反思后期创造社的实践观与文学观
第三章 阶级意识灌输论的诞生及导致的论争
    一、谁的阶级意识?——后期创造社的阶级意识理论
        1. 物质身份与阶级意识的分裂——后期创造社的理论阐释及与郭沫若的分歧
        2. 两种"阶级意识"异化说的遭遇——由后期创造社对周作人的批判看两种启蒙观的异与同
    二、如何把握阶级意识?——"留声机器"之争
        1. 隐藏在对立观点之下的同一性——李初梨与郭沫若的"留声机器"之争
        2. 不做"留声机器",但"留声"——一种为"留声机器"辩护的策略
    三、无产阶级文学应由谁来创造?——无产阶级文学的创作主体之争
        1. 后期创造社的"无产阶级文学"界定及内部张力
        2. "因为平民还没有开口"——鲁迅、郁达夫等人对阶级意识分裂论的反动
    四、小结
第四章 在人性与阶级性之间——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合法性建构及导致的论争
    一、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后期创造社的历史叙述谱系与起源合法性建构
        1. 从资产阶级到小资产阶级——文学革命兴起与衰落的社会依据
        2.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中介:小资产阶级的代表创造社
        3. 后期创造社提倡革命文学的权宜性
    二、革命文学的合法性论证——从人性路径到阶级性路径的转变
        1. 从人性路径论证革命文学存在的合法性
        2. 从阶级性路径论证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存在的合法性
        3. 两种论证模式之比较
    三、文学的普遍人性与阶级性之争——以左翼和梁实秋之争为考察中心
        1. 马克思主义对抽象人性的批判
        2. 左翼文学家与"新月派"论争的前奏
        3. 梁实秋对人文主义的认同与背离及与左翼的交锋
        4. 鲁迅对普遍阶级性的接受及与梁实秋的"天才"和"人性"之争
    四、小结:对人性的阶级性与共通性的辩证
第五章 关于革命文学"现实"维度的论争
    一、文学与宣传的关系——革命文学的效用之争
        1. 革命文学派对革命文学效用的强调及心理曲折
        2. 文学与宣传之关系辨析——解读后期创造社与鲁迅对辛克莱的接受及相关论争
    二、哪一种现实?——文学与现实真实性问题的论争
        1. 革命文学派与茅盾的"现实"观之争
        2. 如何越过阿Q时代?——国家主义派与革命文学派的异与同
    三、小结
第六章 "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话语的形成与论争
    一、何谓小资产阶级?——兼论其与知识阶级之关系
        1. 辞书中的小资产阶级定义辨析
        2. 知识分子如何进入小资产阶级?
        3. 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辨析
    二、小资产阶级原罪意识的诞生、规训与救赎
        1. 革命文学作家论述中的小资产阶级特性
        2. 对小资产阶级身份的忏悔及对规训方式的探求
        3. 阶级意识理论对小资产阶级身份的救赎
    三、茅盾与革命文学派围绕小资产阶级问题的论争
    四、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走自己的路:新中国新闻教育改革的“先声”——1956年的复旦大学新闻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
(二)
(三)
(四)

四、《世界经济译丛》1991年征订启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D]. 郑茹. 东南大学, 2018(05)
  • [2]“新中医”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 ——以“海上名医”秦伯来为中心[D]. 崔良晓.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6)
  • [3]新中国体育广告研究 ——基于《中国体育报》广告的分析[D]. 孙科. 北京体育大学, 2013(10)
  • [4]《小说新报》研究[D]. 安静. 济南大学, 2013(05)
  • [5]陀思妥耶夫斯基反乌托邦思想初论 ——从《地下室手记》出发[D]. 杨昇华. 苏州大学, 2012(10)
  • [6]“革命文学”论争与阶级文学理论的兴起[D]. 张广海. 北京大学, 2011(10)
  • [7]走自己的路:新中国新闻教育改革的“先声”——1956年的复旦大学新闻系[J]. 黄旦,肖晶. 新闻大学, 2009(03)
  • [8]论期刊“征订启事”的启示[J]. 刘虹. 河北图苑, 1995(02)
  • [9]《世界经济译丛》1991年征订启事[J]. 《世界经济译丛》编辑部. 国际经济评论, 1991(01)
  • [10]《世界经济译丛》1991年征订启事[J]. 《世界经济译丛》编辑部. 国际经济评论, 1990(12)

标签:;  ;  ;  ;  ;  

《世界经济翻译丛书》1991年征集通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