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印尼逐渐放宽外资限制(论文文献综述)
岳圣淞[1](2021)在《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中的中国与东南亚:比较优势与政策选择》文中提出在多重因素影响下,近年来以制造业为主的部分在华企业逐步将产能转移至生产成本更具优势的东南亚国家,由此开启了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的序幕。对比发现,尽管当前东南亚在人力和物料成本方面较中国具有一定竞争力,但仍存在诸多短板。鉴于域内国家经济水平和承载能力有限,未来产业转移如何影响地区整体产业发展与经贸合作,在很大程度取决于中国与各国的互动模式。可以预见,新一轮国际产业进程将在后疫情时代的亚太经济复苏中延续,并为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复苏持续发挥重要作用。对于参与其中并扮演关键角色的中国而言,应当审慎评估区域发展合作形势并精准施策,在不断完善国内营商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平台优势,深化同东南亚国家基于优势互补的产能合作,着力构建更具风险抵抗能力、集约化和协调性更强的区域产业集群,促进产业转移良性发展并惠及各方。
王玥[2](2021)在《佐科政府经济外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陈悄悄[3](2021)在《东盟国家采用BBC汇率制度的路径构建》文中认为
张聪[4](2021)在《我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外商投资作为世界经济中极为活跃的部分,为不断自由化的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国际投资规则的建立与完善也成为了全球经济活动的主流,因此,我国外资准入的理念必须紧跟国际经济规则与国际接轨。我国以往采用的正面清单管理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国家经济的高速开放发展。2013年中国首次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引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我国在外商投资领域进行大刀阔斧地法制改革,制定了外商投资领域的基本法,并确定了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立法上的肯定更是说明了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在外商投资领域是一项重要制度,也是我国对标国际贸易规则高标准的重要举措。尽管有所成就,但我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仍不成熟。为了更好地理解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有必要从该制度的法理基础进行分析。无论是从“私法自治”、“法无禁止即自由”或是“法律保留”角度分析,都显示出了该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此外,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可以说是国际间资本流动和国家经济主权碰撞的产物,一方面,国家需要加大对外开放,吸引国际资本,促进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另一方面,国家又要提防外国资本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威胁。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在国际上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常常在国际条约和协定中使用负面清单这一管理模式,而以菲律宾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比较习惯通过国内立法的方式确定负面清单制度。通过比较研究负面清单在不同类型国家立法状况以及具体运用,可以得出发展中国家在投资准入领域保持谨慎的态度,发达国家在负面清单的利用上比较灵活。上海自贸区正式引入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外商投资法》的出台则赋予其一定的法律地位。经过几年的实践,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优越性和先进性越来越明显。但与此同时,我国也必须认识到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新兴制度还可以更完善。《外商投资法》取代“外资三法”,传统的正面清单和审批制度被负面清单和备案制度取代,这无疑给事中事后监管提出了新要求。外资安全审查制度也存在与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衔接不当的问题。负面清单内容设计上存在透明度不高、开放度不够、法律依据不明确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我国应当完善相应的监管制度以及与负面清单相配套的外资安全审查制度,从制度上最大程度保证和保障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实施。在负面清单内容上,我国应汲取国际经验,提高负面清单中特别管理措施的明确性,增加制定措施的法律依据。与此同时,我国要综合考察国内产业发展状况,制定负面清单时要兼顾扩大开放与产业保护,善于运用“过渡期”这一安排,为我国未来潜力产业预留发展空间。
徐曼[5](2021)在《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文中提出北极问题在21世纪伊始就已成为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以及国际能源价格持续走高使该地区凸显出的经济价值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对北极地区巨大经济潜力和地缘政治地位的再认识使环北极国家和域外国家开始围绕北极发展勾织蓝图。在经济发展仍然处于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北极地区的发展是环北极国家整体实力的综合表现,国家能否采用合理开发政策来适应经济变化趋势、充分发挥本国的要素禀赋优势是北极开发的关键问题。俄罗斯作为北极地区面积最大、拥有最长海岸线的国家,在北极开发问题上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出台了积极的开发政策,在某些领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效果。实际上,俄罗斯北极开发在21世纪初的酝酿阶段到至今的强化运行阶段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本文试图对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北极开发进行宏观性研究以窥探其开发路线与逻辑,并将重点放在21世纪以来的开发政策,主要研究对象为具有代表性的航道通行、油气资源开发以及“支撑区”建设领域。本文以要素禀赋、“增长极”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对俄罗斯北极地区十多年的开发演变进行归纳与剖析。本文发现,俄罗斯北极开发是在北极战略背景下进行的,它的核心实质上是安全与发展两大主题,两者之间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其中,北极地区核战略威慑的军事安全、北极大陆架划分的领土安全、北方航道通行控制的航道安全、自然资源开采的能源安全、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社会安全以及对气候环境进行保护的生态安全,都与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在这种战略逻辑下,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路径主要表现在开发动因和现实目标指导下的经济、社会、生态以及安全的政策实施。在这一路径下,俄罗斯北极开发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由笼统向重点领域展开、开发范围由宽泛向某些具体项目展开,开发方式由粗放向可持续发展展开,开发措施由单边管控向寻求国际合作展开。目前,北极开发的某些领域向良好的态势发展。21世纪以来,俄罗斯联邦在采取投资和税收等优惠经济政策,数字化医疗、住房安置和教育等社会保障政策,加强生态监控、消除积累污染物和保护居民传统生活方式等环境保护政策以及强化军事力量部署和应对开发中的紧急事故等地区安全政策的背景下,对北方航道通行、油气资源开采以及“支撑区”建设三个方面采取了既具共性也具特性的领域开发。共性主要体现在,首先,三个领域的开发与本国经济水平、世界格局和整个全球经济发展相关,经济的繁荣程度决定着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效果;其次,由于北方航道运输的主要货物集中在能源资源领域,能源资源开采程度以及“支撑区”项目建设的进展直接影响了航道通行的效率,三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特性则主要表现在,航道通行、油气开采和支撑区建设的模式、方向和评估的方法完全不同。首先,在开发模式和方向上,根据资源禀赋的特点,俄罗斯对航道进行了管理框架的构建、通航法律制度的规范以及发展一切与运行相关的运输工具、基础设施以及信息支持。利用资源禀赋的特点对北极地区陆上和大陆架的油气资源进行分析,总结了油气综合体战略管理模式和国际勘探开发模式,并探究油气未来发展的方向。运用增长极理论方法继续对推进北方海航道建设和能源资源开发两个战略目标而规划出的重点建设区域,虽然区域轮廓模糊,但也是旨在实现俄罗斯北极战略利益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前瞻区域;其次,在评价方法上,北方航道采用了总货物运输量、过境货物运输量及货物、重要港口货运量以及破冰船运行时给俄罗斯带来的经济收入分析了航道的利用率。油气资源开发从北极地区资源开采所占份额、开采量、对主要合作伙伴国的运输量以及促进本国技术和设备进口替代化的角度分析开采效率。因“支撑区”概念落实较晚,仅取得了一些效果,而它是以总体规划的实施阶段和项目开发进程以及是否建立以矿产资源为核心的产业集聚为评判标准。通过对航道、油气和支撑区建设三个层面的开发过程和成效分析,俄罗斯北极的主要开发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与取得的成果相比,实际上面临的阻碍因素更多,这些因素主要由整体上存在的短时间难以解决或调和的矛盾以及各领域在开发中面临的问题所组成。从整体来看,国际经济制裁的延长、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投资环境的持续恶劣、劳动力资源的不断减少、爆发地区冲突的预期以及生态环境的脆弱,这些都加大了俄罗斯北极开发难度,影响了北极开发进程。从重要领域来看,在航道通行方面,国际航运业危机、油气价格下跌、与传统航线的竞争以及气候条件的恶劣等降低了北极航道通行的红利;在油气资源开采方面,油气项目开采风险高以及俄联邦为保障能源安全而限制国内外企业参与油气使原本规划好的项目举步维艰;在“支撑区”建设方面,俄联邦对各支撑区投入的融资结构差距大、项目建设的资金筹措难度大和地区间发展水平差距太大使“支撑区”难以均衡发展。俄罗斯北极地区开发对本国经济的重要作用为其他国家发展进行北极活动提供了依据,为了最大限度地营造有利于北极开发的国际环境和氛围,俄罗斯以和平、开放的姿态加强同北极域内外国家的合作,可以说,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效果和克服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取决于国际合作的发展。但受西方制裁影响,俄罗斯与美欧开发合作的项目或推迟或停滞。在此情况下,中俄北极合作存在着利益诉求的一致性和互补性、实现全方位战略对接的可行性以及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的必要性,虽然两国合作存在一定的制约,但从长远来看,中俄北极合作不仅有利于成为两国关系中合作的新亮点,更有助于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时,树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以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念、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大国典范。
张晓芳[6](2021)在《中国制造业GVC分工地位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RCEP成员视角》文中研究表明经济全球化下世界各经济体因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而紧密地结合为一体,近十几年来的全球产业调整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巨大变革,使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区域性特征日益明显。2020年签署的RCEP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区域价值链分工网络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如何在RCEP良好的合作环境下,尽快确立GVC的核心地位显得非常迫切。客观分析中国制造业目前在RCEP范围内的分工地位和参与程度,剖析影响中国制造业GVC分工地位的因素,探索提高中国制造业在成员国中价值链核心地位的途径非常重要。本文运用GVC分工地位和参与程度两个指标,从国家和制造业不同视角分别,对比测度了中国与其他成员国参与国际分工现状,并对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参与GVC分工进行具体分析,发现中国制造业GVC参与程度指数较高,尽管制造业分工地位指数呈不断上升趋势,整体中国GVC分工地位指数高于同期东盟大多数国家,但日本、文莱和印尼分工地位指数也较高,中国制造业在成员国中并不处于“绝对主导”位置。本文进一步通过构建影响制造业GVC分工地位影响因素理论分析框架研究发现,要素禀赋通过影响国内资本积累,进而影响制造业在GVC中的位置;技术创新通过影响企业生产效率和比较优势,进而影响制造业出口规模;此外,制度质量通过影响制造业企业交易成本和生产利润,改善制度质量会减少企业生产成本;扩大对外开放和外商直接投资通过影响国内资本积累和技术外溢,进而影响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条件;市场规模通过影响制造业市场份额和产业集群化发展,对国内制造业增长产生一定的影响。理论假设各影响因素对制造业GVC分工地位存在正向影响的前提下,运用计量工具分析表明,提高要素禀赋、技术创新水平、改善制度质量和扩大市场规模对GVC分工地位存在显着正向影响,而提高对外开放度对GVC分工地位有显着负向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结果不显着。因此,本文认为通过增加高端要素投入和加强技术创新力度,同时改善制度质量、扩大市场规模和提高制度型对外开放有效性有助于提升中国制造业GVC分工地位,促进中国与RCEP范围内其他成员国之间的分工合作。
高重阳[7](2021)在《云南省与东盟地缘经济联系的时空演变及驱动机制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云南省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条件和一衣带水的文化禀赋资源,造就了它与东盟国家情同手足,相辅而行的地缘关系。随着我国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扩大沿边与内陆市场,西南地区经济增速领跑全国,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得到日益加深,西南地区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新机遇中云南省根据其自身区位条件与发展优势做出新的定位与思考,云南省要建设成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在此背景下,如何在新一轮对外开放、区域经济合作中赢得机遇,如何建立与东盟良好的地缘经济联系将是云南新时代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经济学、地理学、国际关系等诸多学科,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梳理,选取云南省与东盟的贸易额及各类产品的贸易额数据,采用贸易结合度、贸易依赖度、产品结构分析和产品显性比较优势度等方法,从时间与空间维度,分析了云南省与东盟地缘经济联系上的演变过程。同时地缘经济联系的时空演变是由传统经济利益和非传统经济利益的综合诉求下,并通过地缘优势、生产要素、地缘约束、贸易自由、睦邻富邻的推动以及行动主体间贸易资金流、产品流的相互作用下所形成的。最后根据其驱动机制并结合实际提出云南省与东盟未来在地缘经济联系上的对策与建议。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展开当前研究。第一部分绪论,包含研究背景、意义、内容、方法、国内外研究的综述、相关理论支撑等,并重点介绍了地缘经济的概念与理解;第二部分从地理环境视角出发对研究区概况进行整体性的描述,并对当前云南省与东盟的地缘经济联系现状展开简要陈述;第三部分通过整理历年来云南省与东盟贸易额和各类产品的贸易额,计算出贸易强度、贸易依赖度、贸易产品结构、产品显性比较优势度等,进行时空演变上特征分析;第四部分云南省与东盟地缘经济联系时空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第五部分根据云南省与东盟地缘经济联系时空演变的驱动机制,对双方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通过研究结果表明:(1)地缘经济联系强度大体可划分为兴起(1999-2007年)、繁荣(2008-2014年)、改革创新(2015-2019年)三个阶段,空间上整体呈现由北至南,由邻近到远离的递减特点,强度较高的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的缅甸、越南和老挝等,强度较低的主要分布在远离云南的岛屿国家文莱、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2)地缘经济联系依赖度整体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空间上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且多集中分布在中南半岛地区,格局呈现由单核心向双核心演变的特征,联系依赖度最高的国家由单一的缅甸,到后来越南的兴起,逐步形成双核心模式发展。(3)产品结构上进口产品主要集中在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资本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进出口产品结构整体差异性较大,但仍呈现相对集中的演变态势。云南对东盟新四国进口资源密集型产品上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出口由资源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上升趋势明显;云南对东盟老六国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出口由资本密集型转向资源、劳动密集型。(4)产品结构优势度上,云南对东盟出口资源密集型产品保持较强的竞争力或比较优势;在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开始逐步转为较差竞争力或比较劣势;在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存在一定的优势,但并不显着;在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上,优势性与劣势性波动性明显。资源密集型产品具有比较优势的有泰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比较优势的有新加坡、缅甸和文莱,技术密集型产品具有比较优势的有老挝和柬埔寨。整体上云南对东盟国别出口的产品结构趋于优化,比较优势产品结构趋于合理化。(5)地缘经济综合联系度上,与东盟整体处于强联系水平,按国别划分为经济联系强国(缅甸和越南),经济联系较强国(老挝),经济联系一般国(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和马来西亚),经济联系较弱国(柬埔寨),经济联系弱国(文莱)。总体呈现极为不均衡的态势,一是存在于东盟新四国与东盟老六国的之间的不均衡,二是存在于区域内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国家之间的不均衡。(6)云南省与东盟地缘经济联系时空演变的驱动机制是由传统经济利益和非传统经济利益的综合诉求下,并通过地缘优势、生产要素、地缘约束、贸易自由、睦邻富邻的推动以及行动主体间贸易资金流、产品流的相互作用下所形成的。(7)针对云南省与东盟地缘经济联系的发展现状,并结合驱动机制提出充分发挥云南地缘优势,加强交通、口岸等基础设的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技术创新力;进一步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全方位构建贸易平台,拓宽贸易渠道;加强区域合作与治理,共同营造良好的地缘政治安全环境等对策与建议。
董文婷[8](2021)在《RCEP对我国金融服务业影响的经济效应分析》文中指出在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现象越来越频发,包括美国在内的国家通过使用各种贸易限制措施以强化对本国企业的保护。亚洲地区也因此频繁受到来自发达国家的贸易调查与限制。在这一背景下,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的国家着手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该协定致力于共同打造一个跨区域、宽领域、高质量的贸易和投资环境,经过近十年的谈判后,终于达成了一致协议。由于印度一直以来态度摇摆,其认为加入RCEP可能会使本国脆弱的产业受损,因此,在此次签署中,印度暂缓加入RCEP,不论印度最终会不会加入RCEP,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都会对世界经济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同时,21世纪以来,世界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迅速,服务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与体量也在不断上升,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产业部门。服务贸易的发展也成为各国重点关注的对象,尤其是科技含量较高、对一国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金融服务业,加快金融服务业发展对一国有重要意义。RCEP就超越世界贸易组织标准的金融服务贸易协议达成了一致,目前除新加坡外,东亚各国的金融服务业发展较为缓慢,有较大的成长空间,我国也在不断加大金融服务业的开放力度,探索RCEP签署对我国金融服务业的经济效应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政策指导作用。本文通过GTAP模拟,从宏观经济、进出口以及产出等方面分析了RCEP金融服务开放的经济效应,并放入印度加入RCEP以及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定签署两大冲击,分析其可能带来的收益与损失。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现有文献对RCEP区域整合、金融服务贸易壁垒关税等值测度、金融服务开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其次,通过结构特征、总量特征以及竞争力三个方面对我国及RCEP其他成员国的金融服务贸易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本文使用GTAP10.0数据库,模拟分析不同情景带来的影响,并尝试给出政策建议。研究发现:总体看,RCEP国家间金融服务业开放为我国宏观经济带来正向经济影响;金融服务业的开放对该行业进口、出口及产出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对金融服务业出口的促进作用最显着;印度加入RCEP可以大幅提升本国经济福利,而如果不加入可能面临处于亚洲经济一体化的边缘、丧失大量机会的负面影响,RCEP谈判应向更大范围推进;中美经贸协定的签署对双方都有利好,且对RCEP成员国影响程度比较小,总体来看利大于弊,在推进我国主导的RCEP谈判上应考虑适当区外因素的影响。
宋艳静[9](2021)在《银行业开放对我国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 ——基于商业银行的微观证据》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金融业双向开放的稳步推进,我国银行业开放的步伐持续加快。面对更加深层次、更加全面的开放局面,我国银行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将迎接新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银行业对外开放与银行风险的关系成为意义重大和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主要以我国银行业“引进来”和“走出去”为切入点,基于商业银行的微观证据,探究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对银行风险的影响。首先,本文系统的梳理了银行业对外开放和银行风险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了银行业开放对银行风险的影响机制。其次,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基于我国157家商业银行2009-2019年的微观数据,以外资参股和境外投资分别作为银行业“引进来”和“走出去”的代理变量,检验了银行业对外开放对银行风险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其一,外资参股和境外投资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其二,银行业开放与商业银行风险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呈现非线性特征。具体来看,对于大型商业银行来说,外资参股与银行不良贷款率呈正“U”型关系;境外投资与银行风险Z值呈倒“U”型关系,与银行不良贷款率呈倒“N”型关系。对于中小型商业银行来说,外资参股与银行风险Z值呈倒“U”型关系;境外投资与银行风险Z值呈正“U”型关系,与银行不良贷款率呈倒“U”型关系。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其一,有效化解和管理银行自身风险。包括要处理好银行业开放与银行风险的动态关系,正确看待银行业开放对不同类型银行风险影响的差异性,有效应对银行业开放对银行风险的负面影响。其二,持续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管。包括鼓励中小型商业银行“走出去”,关注中小型商业银行的稳健发展,监管部门要做好银行业“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的风险防范措施。
唐菁菁[10](2021)在《基于文化特征的企业金融行为与国家金融发展研究》文中提出
二、印尼逐渐放宽外资限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印尼逐渐放宽外资限制(论文提纲范文)
(1)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中的中国与东南亚:比较优势与政策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一 国际产业转移:研究评述 |
二 国际产业转移:发展历程、动因与模式 |
(一)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历程与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 |
(二)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 |
(三)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模式:美日经验与中国路径 |
三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当前产业转移中的比较优势与短板 |
(一)人口及劳动力资源 |
(二)工业基础设施 |
(三)政策制度与营商环境 |
四 后疫情时代的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的政策选择 |
(一)理性评估,精准施策,审慎应对产业转移影响 |
(二)完善产业政策,优化营商环境,建立产业转移信息预警和舆情处置机制 |
(三)以“一带一路”为平台,以产业转移促进优势互补的产能合作 |
结 语 |
(4)我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思路 |
(四)本文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
二、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概述 |
(一)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界定 |
1.负面清单的来源 |
2.负面清单的概念 |
3.负面清单的特点 |
(二)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法理基础 |
1.私法自治 |
2.“法无禁止即自由” |
3.法律保留 |
(三)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发展趋势 |
1.成为国际投资合作的主流机制 |
2.建立国家安全审查多边规则的趋势 |
3.全球投资法制的统一化趋势 |
三、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国际实践 |
(一)发达国家关于负面清单的实践 |
1.美国关于负面清单的实践 |
2.日本关于负面清单的实践 |
(二)发展中国家关于负面清单的实践 |
1.菲律宾关于负面清单的实践 |
2.印度尼西亚有关负面清单的实践 |
(三)域外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启示 |
1.经验之借鉴 |
2.不足之避免 |
四、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国内实践与问题分析 |
(一)我国外商投资法律制度的发展历程 |
1.外商投资立法“空白期” |
2.“外资三法”时期 |
3.《外商投资法》逐步取代“外资三法” |
(二)国内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具体实践 |
1.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初尝试 |
2.20 14-2019 负面清单统计概况 |
3.最新版负面清单变化 |
(三)我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问题分析 |
1.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仍需改善 |
2.与外商投资安全审查机制的衔接问题 |
3.相关争端解决制度不够完善 |
4.负面清单的内容设计瑕疵 |
五、完善我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建议 |
(一)完善配套的法律机制 |
1.完善立法与监管体系 |
2.细化事中事后监管措施 |
3.完善相配套的外资安全审查机制 |
4.完善投资争端解决方式 |
5.制定负面清单解释规则 |
(二)优化我国负面清单的内容设计 |
1.细化负面清单具体内容 |
2.兼顾扩大开放与产业保护 |
3.预留尚未出现的产业的保护空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北极地区开发的研究 |
1.2.2 关于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总体研究 |
1.2.3 关于俄罗斯北极开发具体领域的研究 |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相关概念 |
2.1.1 北极地区范围及开发概念 |
2.1.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范围 |
2.1.3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范畴 |
2.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增长极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历史进程与现实动因 |
3.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历史沿革 |
3.1.1 探索发现-奠定基础阶段(1917-1990) |
3.1.2 机制重组-机制转型阶段(1991-1999) |
3.1.3 政策酝酿-实际启动阶段(2000-2011) |
3.1.4 政策强化-全面开展阶段(2012-至今) |
3.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现实动因 |
3.2.1 北极开发的经济利益动因 |
3.2.2 北极开发的社会环境动因 |
3.2.3 北极开发的政治安全动因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目标与政策 |
4.1 俄罗斯北极开发目标 |
4.1.1 促进俄罗斯北极地区经济增长 |
4.1.2 推动俄罗斯北极地区社会发展 |
4.1.3 保护俄罗斯北极地区生态环境 |
4.1.4 保障俄罗斯北极地区国家安全 |
4.2 俄罗斯北极开发政策 |
4.2.1 北极开发的招商引资政策 |
4.2.2 北极开发的财政税收政策 |
4.2.3 北极开发的社会保障政策 |
4.2.4 北极开发的环境保护政策 |
4.2.5 北极开发的地区安全政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重点领域及推进措施 |
5.1 挖掘地理禀赋:完善北方海航道运营管理体系 |
5.1.1 构建联邦、区域、公司三级管理架构 |
5.1.2 遵循无害通行和过境通行的法律制度 |
5.1.3 建设“北方海航道”通行的运营模式 |
5.2 利用资源禀赋:加强油气资源开发 |
5.2.1 北极陆上及大陆架的油气资源开发现状 |
5.2.2 俄罗斯北极油气资源的开发模式 |
5.2.3 俄罗斯北极油气资源的开发方向 |
5.3 培育新增长极:建设“北方发展支撑区” |
5.3.1 “支撑区”构想的政策出台 |
5.3.2 基于经济地理方法探究的“支撑区”内项目选择标准 |
5.3.3 “支撑区”的规划:打造北极开发增长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成效及制约因素 |
6.1 俄罗斯“北方海航道”通行的效果评估 |
6.1.1 “北方海航道”的物流运输成效显着 |
6.1.2 “北方海航道”开发面临的困境 |
6.2 俄罗斯北极地区油气开采的效果评估 |
6.2.1 北极油气资源开发占比逐年提升 |
6.2.2 北极油气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
6.3 俄罗斯北极“支撑区”建设的效果评估 |
6.3.1 北极“支撑区”建设实施效果尚未明显体现 |
6.3.2 北极“支撑区”建设面临的局限性 |
6.4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制约因素 |
6.4.1 投资环境较差影响北极项目运行潜力 |
6.4.2 劳动力潜力弱难以支撑北极开发力度 |
6.4.3 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加大“资源诅咒”风险 |
6.4.4 生态环境脆弱增加可持续发展难度 |
6.4.5 西方国家制裁严重延缓北极开发进程 |
6.4.6 对北极地区爆发冲突的担忧降低合作意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 |
7.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国际化趋势 |
7.1.1 俄罗斯北极开发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
7.1.2 俄罗斯北极开发国际合作的可行性 |
7.2 中俄北极开发的重点合作领域 |
7.2.1 依法并合理利用北极资源的合作 |
7.2.2 建设并开发北极航道通航的合作 |
7.2.3 开拓并实现北极旅游休闲的合作 |
7.2.4 保护北极气候与生态环境的合作 |
7.2.5 积极探索并认识北极科考的合作 |
7.3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的制约因素 |
7.3.1 中俄关于“冰上丝绸之路”概念的分歧 |
7.3.2 航道通行问题制约合作项目的收益 |
7.3.3 积极寻求北极合作的国家间竞争带来的压力 |
7.4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的模式探索 |
7.4.1 本国资金投入与多方资本参与相结合 |
7.4.2 北极项目开发与生态理念相结合 |
7.4.3 选择可行建设项目与模块化架构相结合 |
7.4.4 支撑区建设与中俄“冰上丝绸之路”相结合 |
7.4.5 中俄北极“公域”合作与参与俄罗斯国内建设相结合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中国制造业GVC分工地位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RCEP成员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GVC理论与测算方法研究 |
1.2.2 中国制造业参与GVC分工研究 |
1.2.3 GVC分工地位影响因素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2章 中国参与GVC分工现状分析 |
2.1 全球价值链测算方法 |
2.1.1 分工地位指数 |
2.1.2 参与程度指数 |
2.1.3 数据来源 |
2.2 中国和其他成员国参与GVC分工现状比较分析 |
2.2.1 国家层面 |
2.2.2 制造业层面 |
2.3 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参与GVC分工现状分析 |
2.3.1 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
2.3.2 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 |
2.3.3 知识密集型制造业 |
2.4 小结 |
第3章 制造业GVC分工地位影响因素分析 |
3.1 内部因素 |
3.1.1 要素禀赋差异与制造业分工地位 |
3.1.2 技术创新水平与制造业分工地位 |
3.2 外部因素 |
3.2.1 制度质量与制造业分工地位 |
3.2.2 对外开放度与制造业分工地位 |
3.2.3 外商直接投资与制造业分工地位 |
3.2.4 市场规模与制造业分工地位 |
3.3 小结 |
第4章 制造业GVC分工地位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1 模型设定和数据说明 |
4.1.1 模型设定 |
4.1.2 数据说明 |
4.1.3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 变量平稳性检验 |
4.3 实证检验 |
4.3.1 对解释变量LnRCAPL回归结果分析 |
4.3.2 对解释变量TECH回归结果分析 |
4.3.3 稳健性检验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提升中国制造业GVC分工地位的对策建议 |
5.1 增加高端要素投入 |
5.2 加强技术创新力度 |
5.3 改善制度质量 |
5.4 提高制度型对外开放有效性 |
5.5 扩大市场规模 |
5.6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
(7)云南省与东盟地缘经济联系的时空演变及驱动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顺时代应发展,共建世界经济的新模式 |
1.1.2 抓机遇迎挑战,共创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
1.1.3 建设好发展好西南经济窗口的迫切需要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研究内容 |
1.2.2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理论意义 |
1.3.3 现实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5.1 理论与实证相结合法 |
1.5.2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法 |
1.5.3 比较分析法 |
1.5.4 数据来源 |
1.6 地缘经济联系研究的相关概念 |
1.6.1 地缘体 |
1.6.2 地缘关系 |
1.6.3 地缘经济 |
1.7 理论基础 |
1.7.1 地缘政治理论 |
1.7.2 国际分工理论 |
1.7.3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理论 |
1.7.4 国家利益理论 |
第2章 云南省与东盟地缘经济联系的基本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环境 |
2.1.1 地理位置条件 |
2.1.2 自然环境状况 |
2.1.3 社会经济发展 |
2.2 地缘经济联系的概况 |
2.2.1 贸易规模 |
2.2.2 商品贸易结构 |
第3章 云南省与东盟地缘经济联系的时空演变分析 |
3.1 地缘经济联系强度的时空演变 |
3.1.1 地缘经济联系强度的时间演变 |
3.1.2 地缘经济联系强度的空间演变 |
3.2 地缘经济联系依赖度的时空演变 |
3.2.1 地缘经济联系依赖度的时间演变 |
3.2.2 地缘经济联系依赖度的空间演变 |
3.3 地缘经济联系产品结构的时空演变 |
3.3.1 地缘经济联系产品结构的时间演变 |
3.3.2 地缘经济联系产品结构的空间演变 |
3.4 地缘经济联系产品结构优势度的时空演变 |
3.4.1 地缘经济联系产品结构优势度的时间演变 |
3.4.2 地缘经济联系产品结构优势度的空间演变 |
3.5 地缘经济联系的综合分析 |
第4章 云南省与东盟地缘经济联系的驱动机制分析 |
4.1 驱动机制的分析思路与框架 |
4.2 对传统经济利益的诉求 |
4.2.1 地缘优势 |
4.2.2 生产要素 |
4.2.3 地缘约束 |
4.3 对非传统经济利益的诉求 |
4.3.1 贸易自由 |
4.3.2 睦邻安邻 |
4.4 地缘经济联系驱动机制的综合分析 |
第5章 云南省与东盟地缘经济联系未来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5.1 充分发挥云南地缘优势,加强交通、口岸等基础设的建设 |
5.1.1 国际大通道的建设 |
5.1.2 加强交通、口岸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
5.2 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技术创新力 |
5.2.1 立足比较优势,谋划未来产业发展 |
5.2.2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
5.3 进一步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 |
5.3.1 打造西南对外开放的最前沿 |
5.3.2 为云南经济腾飞注入推进剂 |
5.3.3 制度与机制为经济保驾护航 |
5.4 全方位构建贸易平台,拓宽贸易渠道 |
5.4.1 信息平台建设 |
5.4.2 交易平台建设 |
5.4.3 金融平台建设 |
5.4.4 科教平台建设 |
5.5 加强区域合作与治理,共同营造良好的地缘政治安全环境 |
5.5.1 共治共建共享良好的地缘安全环境 |
5.5.2 营造“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命运共同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相关研究的结论 |
6.2 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RCEP对我国金融服务业影响的经济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问题 |
1.2.3 研究方法 |
1.3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1.3.1 创新之处 |
1.3.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RCEP 成员国间开放发展的相关文献 |
2.2 金融服务业开放经济影响分析的相关文献 |
2.2.1 金融服务开放促进经济增长 |
2.2.2 金融服务业开放带来外源性风险 |
2.2.3 金融服务业开放与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关系 |
2.3 金融服务贸易壁垒关税等值测度的相关文献 |
2.4 对已有文献的评价 |
2.5 小结 |
第3章 RCEP金融服务条款解读及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3.1 RCEP金融服务条款主要内容解读 |
3.2 中国参与RCEP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3.2.1 机遇 |
3.2.2 挑战 |
3.3 小结 |
第4章 中国与RCEP成员国金融服务贸易特征与竞争力分析 |
4.1 中国及RCEP成员国服务贸易结构特征分析 |
4.1.1 各类型服务贸易占比分析 |
4.1.2 各类型服务贸易增长率分析 |
4.2 中国及RCEP成员国金融服务业贸易总量特征分析 |
4.2.1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规模分析 |
4.2.2 RCEP成员国金融服务业出口规模对比分析 |
4.2.3 RCEP成员国金融服务业进口规模对比分析 |
4.3 中国及RCEP成员国金融服务竞争力分析 |
4.3.1 贸易竞争力指数 |
4.3.2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4.3.3 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 |
4.4 小结 |
第5章 RCEP对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金融服务关税等值估算与比较 |
5.2 GTAP模型的基本原理及设定 |
5.2.1 GTAP基本原理 |
5.2.2 部门选择 |
5.2.3 情景设定 |
5.3 宏观经济效应模拟分析 |
5.4 贸易效应模拟分析 |
5.4.1 对金融服务业进口的影响 |
5.4.2 对金融服务业出口的影响 |
5.5 产业效应模拟分析 |
5.6 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1.1 RCEP金融服务贸易壁垒的消除可以使中国及其他RCEP成员国获利 |
6.1.2 RCEP对金融服务业出口的影响大于进口 |
6.1.3 印度加入 RCEP 能够实现互利共赢 |
6.1.4 中美间消除金融服务贸易壁垒利大于弊 |
6.2 政策建议 |
6.2.1 落实RCEP金融服务条款,寻求更大程度的贸易自由化 |
6.2.2 吸收借鉴国际经验,提升金融服务业国际竞争力 |
6.2.3 推动印度回归RCEP,构建东亚经济一体化网络 |
6.2.4 加快中美间经贸协议谈判议程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银行业开放对我国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 ——基于商业银行的微观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我国银行业开放的历程和现状 |
2.1 我国银行业开放的历程 |
2.1.1 起步阶段 |
2.1.2 快速发展阶段 |
2.1.3 曲折发展阶段 |
2.1.4 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
2.2 我国银行业开放的现状分析 |
2.2.1 银行业“引进来”发展现状 |
2.2.2 银行业“走出去”发展现状 |
第三章 银行业开放对银行风险影响的理论分析 |
3.1 银行业“引进来”对银行风险影响的理论分析 |
3.1.1 “引进来”降低银行风险的作用机理 |
3.1.2 “引进来”增加银行风险的作用机理 |
3.2 银行业“走出去”对银行风险影响的理论分析 |
3.2.1 “走出去”降低银行风险的作用机理 |
3.2.2 “走出去”增加银行风险的作用机理 |
3.3 研究假设 |
第四章 银行业开放对银行风险影响的实证研究 |
4.1 数据来源、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
4.1.1 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
4.1.2 变量的选取与说明 |
4.1.3 模型的构建 |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 回归结果分析 |
4.3.1 银行业开放对大型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效应 |
4.3.2 银行业开放对中小型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效应 |
4.3.3 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分析 |
4.4 稳健性检验 |
4.4.1 控制双向因果关系 |
4.4.2 解决遗漏变量问题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有效化解和管理银行自身风险 |
5.2.2 持续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管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印尼逐渐放宽外资限制(论文参考文献)
- [1]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中的中国与东南亚:比较优势与政策选择[J]. 岳圣淞. 东南亚研究, 2021(04)
- [2]佐科政府经济外交研究[D]. 王玥.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3]东盟国家采用BBC汇率制度的路径构建[D]. 陈悄悄. 广西大学, 2021
- [4]我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法律问题研究[D]. 张聪.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5]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D]. 徐曼. 吉林大学, 2021(01)
- [6]中国制造业GVC分工地位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RCEP成员视角[D]. 张晓芳.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7]云南省与东盟地缘经济联系的时空演变及驱动机制分析[D]. 高重阳.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8]RCEP对我国金融服务业影响的经济效应分析[D]. 董文婷.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9]银行业开放对我国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 ——基于商业银行的微观证据[D]. 宋艳静. 河北大学, 2021
- [10]基于文化特征的企业金融行为与国家金融发展研究[D]. 唐菁菁. 广西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