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探索 1990(第九卷)第 1-4 期(总第 31-34 期)总目录

自然探索 1990(第九卷)第 1-4 期(总第 31-34 期)总目录

一、大自然探索1990年(第九卷)第1-4期(总第31-34期)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袁耀辉[1](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提出《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张军辉[2](2013)在《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研究》文中指出野生药材资源是指在一定区域或范围内分布的非人工种植、圈养或养殖的各种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及其蕴藏量的总和。本文中,药材是广义的概念,包括传统中药、民间药(草药)和民族药。我国药材资源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历史上诞生了《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医学名着。不仅中药资源源远流长,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也发展出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医药,包括藏医药、蒙医药、维吾尔医药、傣医药、壮医药等。西部民族地区由于独特而多样的自然条件,具有丰富的药材资源,其中许多着名的地道中药材在全国占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近年来,由于人口增长、药材需求量大,乱砍滥伐、盗猎现象严重,资源生境破坏,群众保护药材资源意识薄弱等原因,西部民族地区的药材资源呈现出减少和枯竭的态势,保护民族地区的传统医药资源迫在眉睫。保护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有利于保持民族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及其生态环境;有利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维持自身民族特色;有利于发展中药和民族医药产业、提高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有利于再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在分析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及法律保护状况的基础上,借鉴国际条约和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在立法、执法、守法及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本文共分七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介绍本文的选题意义、理论基础,对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明确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在界定野生药材资源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其特点、分类、历史沿革及重要性。结合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情况,对西部民族地区的中药资源和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资源进行全面梳理;第二章从立法、执法、守法和公众参与等角度介绍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现状,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是实证研究,通过对云南省文山自治州的调研,分析该地在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第四章对涉及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国际条约及有关国家的做法进行介绍,提出对西部地区的借鉴意义;第五章就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从立法、执法、守法和公众参与等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建议;第六章是结语。本文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全面梳理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资源保护及研究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比较研究,在梳理国内和西部民族地区药材资源状况的基础上,比较研究国际有关条约、国外有关立法和体制在保护药材资源方面的差异,为西部地区完善立法提供借鉴;专题调研,选取一个省区内某个典型地区进行保护药材资源方面的调研,分析其有益经验及需要改进之处。本文力图实现的创新之处:一是选题的创新,论文首次从法学角度出发研究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问题。二是研究范围的创新,首次全面关注西部12省区市的野生药材资源及保护状况。本文结合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情况,全面介绍了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野生药材资源种类、分布及保护状况。在中药资源外,本文还关注了西部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资源,对其历史沿革、药材资源以及与中药的关系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二是研究内容的创新,论文以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为基础,在关注国家层面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对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立法、执法、守法等状况进行全面梳理,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在立法中,提出要确立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对全部野生药材资源和各个管理环节进行规范;要发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立法权,体现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要挖掘整合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发挥非正式制度的支撑作用。在执法层面,建议实行保护管理部门垂直管理,引入环境非强制行政行为。在守法层面,建议发展环境非政府组织、探索环境公益诉讼,进一步推进公众参与。

周新年[3](2018)在《顺德地方社会与集体空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的地方社会不同于西方的公民社会。公民社会概念18世纪才产生,来自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国家形成的历史经验,强调下层社会积极限制上层的国家权力的过程,社会精英、市场原则、公共舆论起关键的作用[1]。黑格尔认为中国由“一种终古如此的固定的东西代替了一种真正的历史的东西”,中国的历史是静止的,中国的社会“客观存在与主观运动缺乏一种对峙”[2],乃至于认为中国是一个没有社会的国家[3]。这其实都是基于公民社会的视角。但孔飞力(Philip Alden Kuhn)认为公民社会只是一个理论“模式”,并非在西方真正出现过[4]。中国传统的王朝国家及近现代的国家,其社会不同于西方公民社会基于法的关系的普遍一致性,而在于自然和传统关系的地方性。本论文地方社会强调的是在国家的权力下,通过横向联系而自发形成的社会组织过程。顺德作为一个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心(新老三角洲的结合部)、因境内发生惊动明王朝的“黄萧养起义”而在明中期设立的县级地域,经历了近600年的历史。在此过程中,顺德的地域社会先后创造了历史性的变革:在明清时期,同西、北江三角洲自然环境变迁(主要是洪水与沙田的淤涨)的适应、改造和利用过程中,形成了地域性的农业生产模式——桑基鱼塘等基塘农业;在晚清,因中法战争而组织的顺德地方团练发展成为领导广东省团练的领导机构;在清末,又成为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先发地域;1970年代末开始,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率先成为乡村工业化和“自下而上”城镇化的典型地域。顺德的地方社会中是否存在一种内生的地域社会力量在起作用?本论文对顺德地方社会的历史考察,通过顺德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形成来尝试作出回答。论文分析了顺德自然和社会环境变迁中的几类关键性的要素:堤围等水利设施、宗族、乡村墟市、社与村庙的民间信仰等地方社会要素;以及明清的里甲与保甲、清末与民国的地方自治、建国后的乡村集体化、改革开放后推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帝制时期和近现代国家的制度要素;明清时期的基塘农业、乡村手工业、原工业化、近代工业化、全球化时代的工业化等经济要素。通过这些地方社会及国家层面关键制度要素的互动,总结出顺德乡村社会水利、墟市、信仰、产业等集体空间及其内部的权力(支配)、资源(资本)的积累和集中机制,以及地方习惯、地方文化的地域特征和乡村公共品的供应机制,并进一步尝试构建社会空间的分析框架——以集体空间为核心的地方社会空间与国家政治空间的尺度互动。通过此分析框架,来检讨在资本全球化的背景下顺德(政府的和乡村的)空间行为的得失。论文的结构共分九章:第一章,分析研究的背景,提出研究的问题,确定研究的对象、范围,界定关键概念,运用的研究方法,简述论文的结构。第二章,通过梳理社会空间基础理论、中国乡村社会研究的主要范式及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理论分析框架,及集体空间权力、资源积累和集中机制与城市化和全球化研究领域的理论衔接。第三章,重点对顺德地域自然环境变化进行历史分析,围绕以堤围、闸窦、沙田围筑等水利公共产品供给的集体行动机制,总结自明至建国以来水利建设的历史谱系:村庄的简易村围——防护田土的挡水堤——合围的堤围——跨村的联围、闸窦、排涝等综合水利系统——地域性大联围,并分析在乡村地域社会内部的水利组织形成过程中,集体空间中不同主体的利益冲突与协作对乡村聚落空间产生的深刻影响。人与自然的互动推进了水利社区的形成,并对顺德社会空间的演变形成空间的反作用机制(由非精确的自然领地边界向清晰的产权边界转化)。水利集体空间中权力、资源积累和集中机制的形成过程表征了水利公共产品与水利地域社会规则形成的过程。第四、五章,通过分析珠江三角洲区域及顺德民间信仰的发展过程,分析地方社会民间信仰的历史特征。重点分析:不同神灵的地域分布反映了乡村社会内部和外部自然环境特征;通过里社制度、宗族制度对村庙的影响,考察国家礼制、宗族组织对民间信仰的双向互动关系;对乡村聚落社、村庙、不同类型祭祀圈和信仰活动圈的考察,得出顺德的社会空间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民间信仰通过神灵的设立和祭祀仪式等实现乡村社会权力、资源的积累和集中机制,在整合地域内的不同社群、应对水灾和匪患、促进聚落共同体及跨村联盟的形成、影响墟市的演化及地域精神的形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传统乡村社会里,神的存在就是树立了韦伯所说的卡里斯马(charisma),是建构乡村社会秩序及社会空间的权威之隐喻。民间信仰是顺德地方社会最为突出的特征,是所有社会活动的纽带。第六章,重点考察乡村“市”和周期性“墟”形成的历史过程,分析影响“墟”与“市”的转化因素。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段墟市的管理机制,墟市与水网、宗族、村庙的关系,以及原工业化和近代工业化对促进墟市性质改变的综合分析,总结乡村墟市所构成的市场交易空间的历史演变。顺德乡村墟市市场圈的形成,推动乡村以人际社会交往为主向跨村落的地域经济交往活动的转化。墟市集体空间的出现,从满足日常生活的服务演变到促进乡村地域经济的分工。明清顺德乡村“墟”与“市”角色的转化,先后经历了“早晚市和日墟——周期性旬墟和固定市——专业性墟和专业性市——商业性市和周期性墟”的历史谱系,实际代表了乡村地方社会经济交往活动中消费和生产的主导地位的变化。论文通过对顺德乡村墟市进行分类、发展演变及墟市竞争与冲突的历史考察,分析乡村墟市演化过程中权力、资源积累与集中机制的变化,认为乡村墟市的不断升级与墟市封建性不断减弱是一个相互关联的过程。专业性墟市向近代市镇的演化,权力集中机制是必要条件,由此产生墟市资源的集中机制共同主导了顺德墟市的市镇化过程。第七章,重点考察不同历史时段关键性制度对乡村地方社会的影响,及乡村地方社会如何主动适应和建构集体空间的机制。即从国家在场的视角,考察乡村社会集体空间的权力、资源的积累和集中机制,得出:(1)明朝里甲制重点以黄册的人户为管理对象,促进了乡村聚落认同的形成;清朝图甲制以土地管理为主,促进了乡村社会内部自我管理机制的形成和走向成熟。(2)通过对明清的卫所、巡检司、保甲、乡约、公约等国家在地方的军事或安全控制体系、村落自我防卫体系的考察,探求跨自然村地域社会的形成路径。(3)清末至民国的地方自治,第一次将乡村社会从韦伯所说的实质理性(Substantive Rationality)或价值理性(Value Rationality)引向形式理性(Formal Rationality)或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乡村社会由地方习俗推动的自组织向被制度所建构转化。(4)建国后,经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等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制度、改革开放后政策的不断调整,顺德的社会空间经历了制度性的变革:土地改革时期,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乡村社会通过农会和区代表大会确立了县下的区和乡准行政机构,乡村第一次被行政化;农业合作化时期,高级社使乡村第一次进行集体大生产和实施社会主义公有化体制;人民公社时期,先后经历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为核算单位的转变,乡村地域社会的内部组织单元,最终被生产队生产组织所重组;改革开放后,乡村经过短暂的自治后,通过“再集体化”再次被纳入行政的管控之下,农村股份合作社及村委会最终在管理区层次上的成立使乡村通过“再集体化”转化为经济性为主的自治组织,乡村社会再次面临整合。制度化的空间区划对乡村社会空间是刚性的规束和重组,但乡村社会内部在政社分离后,其地域的自组织性再度起到关键作用。如改革开放后的1990年代村庙重建高潮、乡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设立、宗族活动的重新加强等等,社会空间再次逐步获得自主性。第八章,重点考察了顺德基塘农业促进的农业商品化、手工业与原工业化、社队企业与乡镇企业、乡村工业化的过程,认为顺德地方社会的集体空间促进了农业商品化、原工业化及工业化过程中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实现,最终经历漫长的时段完成了工业化进程。主要内容包括:1、顺德基塘农业的出现与自然环境的变化(洪水危害增加)、应对洪水威胁而采取的水利设施建设之间的关系,在明中期开始蚕丝国际贸易的拉动下,最终促使顺德乡村手工业进入原工业化过程;2、清末引进机器缫丝业,引起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乡村社会的冲突,改变了地域社会的诸多因素,引起农业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乡村墟市的专业化、工商业资本的出现等,从原工业化走上近代工业化;3、建国后,进入社会主义公有制,原有的民族工业和手工业分别纳入到国家工业体系和人民公社的农业生产体系。顺德的基塘经济作物体系为人民公社的社队企业的发展准备了与以粮食作物为主地域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社队企业得到较好发展,进而为顺德在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准备了坚实基础;3、1992年顺德推进产权改革和城乡一体化策略,使得乡镇企业的发展获得新的机遇,但也同时留下了产业层次不高和土地粗放利用的后果。顺德乡村集体组织在改革的初期积极投资乡镇企业,为农村工业化打下了基础;产权体制改革后,逐步演变成为集体资产的管理平台,乡村集体失去经济的活力。改革开放后,乡村社会在参与工业化的进程中,出现分化——一部分在工业化过程中成为改革的“赢家”,而一部分成为“输家”,其实质就是集体组织“再集体化”过程的差异。总结改革开放后,顺德不同乡村工业化的差异,得出集体组织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巨大作用:集体组织强的,工业化的进程更为顺利;而弱的乡村,基本维持农业生产的局面。从一个层面来看,就是集体空间的权力、资源积累和集中的差异,决定了乡村工业化的成功与否,也决定了其发展的路径。第九章,通过对前几章的内容进行总结,进一步阐释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分析框架,并由此总结顺德改革开放后空间政策的得失,提出乡村社会空间发展的建议。

张露[4](2019)在《现实关怀与自由立场 ——徐訏文学编辑出版事业研究》文中指出近代报刊业兴起之后,知识分子具有了多重身份,编辑与作家不再是毫无联系的职业,有些文人甚至集二重身份于一身,这种现象在近现代文学史上十分常见。不同文化身份不仅为不同领域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同时,多重身份的融合与映照,也有利于全面审视他们的文学思想、编辑理念以及精神思想的变迁。本文从编辑角度梳理徐訏办刊与出版活动,探究其编辑理念与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之间的关系,在编辑活动与文学创作的互动中,考察徐訏作为一个自由知识分子的精神轨迹和思想嬗变过程。徐訏虽曾师从林语堂并协助其编辑《论语》和《人间世》,但当他创办第一个刊物《天地人》时,却一改《人间世》的“闲适”格调,将社会现实与救亡作为刊物的着眼点。自《天地人》始,徐訏确立了现实主义办刊理念,这与其早年受马克思主义影响有关。徐訏不仅关注现实,关注战争,而且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国民政府。批判性的增强,令徐訏办刊风格具有了浓重的现实意味。虽然《读物》《人世间》与《作风》等刊物将文化启蒙作为主题,但刊物内容都以抗战为背景,且其目的也是为抗战服务的。在徐訏看来,救亡并未中断启蒙,从个人自由与民族独立角度来说,启蒙也应是救亡的一部分。此时,徐訏的办刊理念与思想也发生了变化,自由主义思想开始萌芽,个人自由与社会现实开始成为他办刊的聚焦点。徐訏创办夜窗书屋时,由于“三思楼月书”计划需要,其对旧作的改写势在必行。改写或续写后的作品与之前的版本相比,故事情节基本未变,只是在原有情节基础上进行删减或增添,但改作中明显的变化就是对现实的怀疑以及自由意识的增强。徐訏为摆脱多方政治势力的干扰,以“幽默”为挡箭牌,摆出一副“中立”态度。尽管其欲与政治隔绝,但他关注现实的姿态仍未改变。虽不像上海时期那样强烈,但也表现出关注社会底层的倾向,并与其同时期文学主张和审美取向趋同。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徐訏一改前期隐忍的态度,自由主义完全占据其思想内核,对国际局势以及大陆和港台的政治生态进行批评或批判,成为其办刊与文学创作的重心,他对自由的理解与感悟,已由个人层面上升到国家层面,干预现实的姿态也愈加明显。本文从编辑角度将徐訏办刊理念与思想发展脉络呈现出来,在时代与环境的变化中,考察徐訏思想以及精神的发展变化轨迹,探究以徐訏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时代与政治浪潮中的思想变化,从而浓缩出一类知识分子的时代缩影。徐訏所办刊物的主张、办刊理念与其创作风格和思想存在一致性,因此,通过研究其编辑事业,可以将他的编辑活动、文学创作以及思想嬗变历程结合起来。尽管前人业已提及现实主义在徐訏创作以及思想中的重要性,但大家却依旧认为徐訏是浪漫主义作家,并将浪漫主义作为其创作风格和思想倾向的代名词。本文从编辑与文学互动的角度发现,现实主义不仅在徐訏思想以及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且贯穿于其文学创作和编辑活动的始终。可以说,现实主义是徐訏创作风格的基础,他的目光始终是直面现实的,他干预现实的姿态和力度,是很多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无法与之相比的。在现实与政治的矛盾冲突中,如何处理现实与理想的关系,则成了徐訏需要面对的问题。当现实无法满足其理想需要时,在现实的困境中,徐訏也会寻找新的思想出路,而自由主义则成了其苦痛困境中的一剂良药。徐訏自由主义思想的发展过程,在其编辑活动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徐訏一直关注现实,但又无法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冲突,现实、政治以及自由等思想交织在一起。从编辑角度入手,将徐訏的编辑思想、文学主张以及思想变化呈现出来,在对“现实主义”、“雅俗观念”以及自由主义的探究与辩证中,呈示出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嬗变过程和心路历程。

林建华[5](2010)在《论朱熹教育思想体系的生成与建构》文中研究指明朱熹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代宗师,长期以来吸引了人们的关注和研究。围绕着他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产生了许多研究成果。本文主要对朱熹的教育思想进行研究。在文献的疏理过程中,笔者发现尽管有关朱熹教育思想研究的着作很多,但也存在需要进一步拓展的研究空间。一是关于朱熹教育思想的研究大多是附着于教育史、教育思想史的通史性或者断代史的研究中或者是附着于朱熹哲学思想的研究中进行的,而专门研究朱熹教育思想体系的专着却并不多见,这对于朱熹这样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来说显然是不够的。因此,需要用专着的形式以足够的篇幅,从容地研究朱熹教育思想体系;二是在朱熹教育思想的研究中,对其生成的客观基础和朱熹创建庞大的教育思想体系的主观条件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这样就影响到人们亲切、具体、生动地来把握它的教育思想体系。三是对何为朱熹教育思想体系在许多的研究中并为深入探讨,往往作为不证自明的前提,在阐述朱熹教育思想时一笔带过。正如熟知并非真知。人们经常谈论朱熹教育思想体系,但究竟朱熹教育思想体系是什么并未见到多少全面深入的研究。基于上述的体会,笔者在本文中重点阐述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朱熹教育思想体系生成的客观基础。一方面从宏观的视角考察两宋之际由于政治文化的丕变而形成的右文重教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从南宋时期闽北的文化地理来考察其当时所具有的独特的人文环境,力图从南宋时期闽北所具有的多重优势的叠加聚焦中来说明为何在这偏远的山区中会产生朱熹这样一位继孔子之后的伟大的教育家的深层原因。二是深入探讨朱熹创立其教育思想体系的主观条件,特别是他的全面而生动的教育生活史,包括求学、自学、游学、访学、办学、教学、劝学等方面以及朱熹独特的精神气质,力图亲切、具体、历史地说明朱熹的教育思想体系与他的丰富的教育实践的内在联系。三是对朱熹教育思想体系的建构进行深入的研究,从朱熹教育思想体系何以可能?朱熹教育思想体系集大成的特点、朱熹教育思想体系的全面性、层次性、规律性、逻辑性等方面对朱熹教育思想体系的建构进行方法论的探索,力图为朱熹教育思想体系的建构提供方法论的基础。

黄涛[6](2007)在《大德是钦:记忆深处的福建协和大学》文中认为在闽基督教(新教)四差会联合创办的福建协和大学,在短短的四十年间(1911-1951),历经福州仓山观音井、福州魁岐、福建邵武、复校魁岐四大阶段的辗转办学,最后走向中国特色的民族化高等教育。福建协和大学的发展历史大抵上是由以林景润先生为代表的五任校长先后所谱写的。福建协和大学以西方大学为榜样,建立了高效率的学校管理体制,设置了综合性的院系机构,培养了一大批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产生了很大而积极的社会反响,赢得了福建社会和中国教会大学界的认同。福建协和大学以人格教育为立校之本、以教学科研为办学之基、以服务社会为教育之光,不仅使“博爱、牺牲、服务”的校训精神得到发扬光大,营造了健康、和谐、向上的校风,而且以实事求是的教育信仰,从事高深学问的研究,构建了适应社会、服务人群的学风。这样的办学模式和因之培育出来的英才是福建协和大学贡献给中国社会的一笔丰富的遗产,是当前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历史借鉴。福建协和大学在闽办学的过程,是宗教教育为主向世俗教育为主的转变过程,是基督文化对华传布向中西文化交流为主的转变过程,更是基督化和中国化不断“协和”的过程。这种过程,不仅使协大将东西方社会联系在大学校园里和周边地区,也使协大将东西方文化“协和”在大学教育内容中和人类进步的服务事业中。因此,福建协和大学不仅是一所教育机关,为福建近现代教育乃至中国近现代教育做出了应有的历史性贡献,更是一所中西文化“协和”的园地,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了积极而重大的促进作用。

邓雷[7](2017)在《简本《水浒传》版本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呼吁简本《水浒传》研究以来,迄今已有三十余年,然而关于简本《水浒传》的版本研究依然很少,不少简本《水浒传》未得到相应的关注,更不必说对简本《水浒传》版本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在将京本忠义传、种德书堂本、插增本、评林本、英雄谱本、二刻英雄谱本、刘兴我本、藜光堂本、慕尼黑本、李渔序本、十卷本、汉宋奇书本、征四寇本、百二十四回本、八卷本、三十卷本等十六种简本基本收集齐全的情况下,对诸简本进行系统划分,诸如刘兴我本、藜光堂本、慕尼黑本、李渔序本属于嵌图本系统,十卷本、汉宋奇书本、征四寇本属于嵌图本后续本系统,基本以系统为单位,以系统底本的刊刻时间为轴,对诸种简本逐一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坚持点面结合的原则,不仅对单一的简本《水浒传》版本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同时与其他的版本进行比对,力求将其置于整个《水浒传》版本链条中进行研究。通过细致的文字校勘、精确的数据分析以及详尽的文本比对等方法,对诸简本的版本系统进行判别,梳理版本源流,归纳版本特征。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其一,对之前不少未受关注的简本《水浒传》进行了研究。如慕尼黑本、李渔序本、十卷本、汉宋奇书本、征四寇本、百二十四回本等。其二,对所有的《水浒传》简本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与研究。其三,使用传统文字比勘法的同时,还使用了数据统计分析法。

徐海涛[8](2016)在《周易象数美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从美学的角度系统的研究了《周易》中的象数思想,这种系统性包括《周易》象数本身的概念、思想以及《周易》象数与中国的文学艺术美(主要从音乐、书法、绘画、文学四个角度展开论述)和中国人的诗意居住美之间的复杂的关系。其次,本文还分析了《周易》象数思想的美学化或者形象化的思维特征,这种美学化或者形象化的思维特征也是中国哲学区分于西方哲学数理逻辑思维的最主要标志,它形成了中国文化独有的思想模式和独有的审美文化传统,对后世影响深远。于是相应地,文章也分为以下五个部分。分别为第一章的《周易》中象的思想概念的研究和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的相关美学思想的研究;第二章和第一章的结构对称,研究的是《周易》中数的思想概念和运数比类的思维方法的相关美学思想的考察;第三章则在前面两章分析的基础之上展开《周易》象数思想和各门具体艺术门类之间的复杂的美的关系的考察。这里,笔者主要采取了音乐、书法、绘画和文学四种艺术门类来展开相关研究。第四章则研究分析《周易》象数思想和中国人的诗意居住之间的美的关系,这就涉及到传统的中国建筑风水学和生态环境美的研究;最后一章则在之前所有章节的基础上,综合而深入的分析《周易》象数思想的思维特征美,并将这种中国特有的思维特征美和西方的数理逻辑哲学思维展开对比研究。具体如下:第一部分关于《周易》象数思想中象的思想的考察可以分为三小节,一是首先要理解《周易》中象的地位,这就关联到《周易》中的卦爻与爻辞。在对卦象、卦爻和爻辞展开对比和深入的分析之后,文章就接下来就是关于《周易》中象的寓意美的研究,这种象的寓意美包括《周易》卦象所带来的各种象征寓意美。例如坤卦,就可以代表阴柔顺从,厚德载物的寓意。因此可以说是一首上古时代人们关于大地的赞美诗。最后是分析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美。所谓的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美,主要就是指通过取大自然中的象或者说八卦的卦象来展开类比和想象以及思考,从而达到认识事物内在本性的目的。由于这种思维方法坚持从事物本身的形象性、直接性和生动性出发,故而天然的具有美学的特征。第二部分则和第一部分对称,主要研究《周易》中数的思想,也分为三小节。首先是分析数本身的概念,这里就要把《周易》中的数和西方意义上的定量的实测数作出区分,指出《周易》中的数实际上就是一种特殊的“象”,是“象”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接着就是分析《周易》中数的寓意美。这种寓意美主要包括对后世影响甚大的太极、阴阳、五行、八卦数之美,以及与传统易数思想相区别的宋朝图书派的河图洛书数之美。最后就是分析运数比类的思维方法美,指出《周易》象数思想中的运数的思维方法,和西方源自古希腊以来的形式逻辑思维方法不同,是体现中国古人独特思维能力的一种思维方法。这种独特的思维方法是与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如出一辙的。因此,它超越了一般所谓的形式化思维方法的空洞的毛病,是一种包含着内容的逻辑思维方法。这样一种独特的运数的思维方法,在理性思维中直接包含了直观化、感性化和形象化的因素,因而其首先就是美学的,然后才是理性的。第三部分则在前两章分析的基础上,主要考察《周易》象数思想和中国艺术美之间的复杂关系,这里的艺术主要指的是音乐、书法、绘画、文学四种艺术。首先是音乐艺术,开篇就指出音乐艺术的表达也离不开“乐象”,并分析这种“乐象”与“易象”之间的关系。然后是具体到《周易》象数思想的各个层面和音乐美之间关系的分析。包括音乐美和阴阳、五行、八卦之间的关系,音乐美和天人合一思想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就是指出中国音乐中的五音、六律,八风,八音,十二律的思想和易学中的象数思想之间的紧密联系,并指出当音乐的思想和易学中的阴阳、五行、八卦以及天人合一的思想结合后,就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哲学意义上的美。然后就是书法领域,和音乐美一样,文章也分析探讨了书法美和周易象数思想之间的审美关系,这包括和周易象数思维、阴阳五行、通变思想和天人合一思想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书法中的笔法、墨法、章法所蕴含的的阴阳对称之美,创造变易之美以及天人合一之美等等。绘画领域也是一样,分别论述了绘画之美和周易象数思维方法以及太极、阴阳、五行之间的复杂的美的关系。最后是文学美,首先指出《周易》象数思想与文学美之间的亲缘性,然后分别从取象,阴阳、通变的象数思想角度论述文学美和《周易》象数思想之间的关系。第四部分则是论述《周易》象数思想与中国古代的诗意居住的思想,这里就涉及到周易象数的思想与中国古代的建筑风水美的关系。本章主要从风水美与阴阳、五行、八卦以及河图洛书数、天人合一的思想角度阐发中国风水美中的易学象数思想。然后在这种分析的基础之上,论述中国古代的传统风水美与现代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这里着重要指出的还是《周易》象数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因为在笔者看来,建筑风水美的最高境界就是《周易》象数思想中所说的“天人合一”的美的境界。也只有深入的理解了《周易》象数思想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我们才能让那“天人合一”的美的建筑重新绽放在这个大地上,我们也才能真正的像古人一样在这片大地上达到诗意的美的居住。最后一部分则是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深入和系统的分析了《周易》象数的思维特征美。这包括取象运数的思维方法美,重象与变易的生命之美,重整体功能的结构之美三个部分。文章中指出《周易》象数思维特征中的重整体、重功能、重变易、重结构的思想倾向,使得中国哲学走上了一条和西方哲学截然不同的道路。从此,中华文明在另外一种形式中开出了累累硕果。虽然这样一种硕果中没有形成西方意义上的所谓现代逻辑数学和科学,但是却在形象化和美学的各个领域结出了非常喜人的硕果。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代表着中国最高哲学的《周易》的象数思想特征集中体现的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形象化思维特征,而这种思维特征首先是美学的,然后才是科学的。

王宏超[9](2008)在《学科与思想:中国现代美学的起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探讨了现代中国美学学科形成以及其中所包含的重要思想论域。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首先,返溯中西交流史的起点,以确立此后讨论的必要知识和思想的背景:其次,尽力搜罗与现代中国美学形成有关的文本,注意考察学科关键术语和理论的起源和变化;其三,注意考察美学学科创生的制度性要素以及其历史变化;其四,对与现代中国美学思想相关的重要论域(科学主义、宗教、道德及马克思主义思想等)进行比较性研究。本论文坚持以下的途径和方法:注重文献资料的积累,注重从原始资料出发展开论述;坚持以历史分析为起点,在此基础上建立逻辑分析的理路;关注相关学科之成果,开阔研究视野:围绕问题为中心展开探讨,以求展示历史和思想本身的连续性。希望达到以下的目标:梳理中国现代美学史基本文献,并拟编写相关文献汇编;研讨中国现代美学学科形成之历史,以补学界原有研究之缺;探究中国古典美学之现代转向,及其与西方美学思想之会通:揭示中国现代美学史之中审美与宗教、科学、道德之复杂关系;反思美学与当下生活之关系,重塑美学之现世关怀。

王宝莅[10](2003)在《断了线的等价交换?!——合同的伦理分析》文中认为一、傻子理论笔者是一个台湾的法律实务工作者,在台湾从事律师实务工作多年,主要的职务就是代人草拟合同、代理诉讼,多年的工作经验让笔者感触很多,不吐不快。多年以来笔者心中一直盘桓着一个问题:合同到底保护了好人还是聪明人?合同法的宗旨是保护好人,可是往往适得其反。现代经济理论乃是假定着人是“理性人”、“经济人”,在经济活动中可以对自己的利益了如指掌。但是真相往往是好心人变成被讥笑的傻子。优质的合同规范不该只是让傻子鼻青脸肿以后,愈变愈聪明;能去保护傻子的合同规范才是优质的合同规范。这里所谓的傻子其实可以广义来讲,包括“心太软”而作出允诺;专业分工社会涉及专业领域的合同,一般人无法了解(例如医疗合同、律师合同、科技方面的合同等),致生的“无知状态下作出允诺”;还有,就是双方都“傻”而作出允诺。所以,在社会分工细密、私利驱动性强的情况下,人人都可能在某一个合同时空下成为“傻子”,对傻子的保护遂成为迫不及待之事。传统合同法显然有一个根本的缺陷,它先假定着每个人都是“理性人”,对自己的利益可以作有效率的掌握;而且合同是建立在一个单调的基础上,即双方(或多方)“对立”的意思发生合致时,合同就成立了,合同的内容亦于焉“一体成型”。在这种“既理性又对立”的梦幻组合之下,弱者自然是溃不成军。我们可以很容易发见,一个合同的诞生并不当然等于它就此可以完全履行,一个瓜瓜落地的婴儿绝不可能立时站起来走路,合同的履行往往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而非一蹴可几。当然我们可以试着把合同预先定得详详细细,然后“照表操课”,可是,实践中发现,完完全全可以照表操课的合同,几乎未之有也,合同过程中的大大小小事先未预料到的事,比比皆是,碰上一个死脑筋的债权人,肯定让债务人苦头吃尽。所以,“照表操课”绝非唯一的履行模式,合同中显然还有其它的东西。每一个合同都有一个根,那就是合同当事人“共同”欲达成的“目的”,如果缺了这个根,合同,其实是非常脆弱的,问题往往不全是在于谁欺骗了谁,或谁隐瞒了谁,往往也不全是信息不对称或者是任何一方存心想占对方的便宜,现在的问题往往是缔约双方的信息都缺乏,也都欠缺经验,甚至对于欲缔结合同上的根,只有理想,没有实际操作模板,对于欲缔结的合同,只有想象, 都没有很多经验,就算是规划,也只能说是对将来尚未发生的事物想象。缔结合同之后,实际操作的时候,理想不见了、规划失灵了,想象的事情也许根本没有发生,却反而接二连三出现许多新生事物,这些新生事务直接挑战着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智能。不幸的是,浅碟式的意思合致主义,造就出来的合同和合同上的“经济人”,不过是各自顺着利己思路将本求利罢了,至于合同的根,那个共同目的,此时没有人会把它当一回事,什么远大理想?什么合同目的!总是被忽略的时候多,看来,合同的本质是到了该调整的时候了,合同的内部似乎应有一种机制,与当事人的自由完全分离,“意思合致”其实正意味着个体意思脱离当事人,形成了客观的“共同意志”,所以,合同在相当程度上已是一个客观的实体。正因如此,为了符合合同目的,单方的合同条款变更权遂成为可能 。二、看不见的合同秩序合同其实就是两个部分组成的,一个是看得见的部分,另一个是看不见的部分。合同秩序不光是来自看得见的部分,还有看不见的部分。德国十九世纪末的法学家Bernhard Windscheid曾谓:<WP=6>“你把‘默示的预想’(tacit presupposition)理论从门里扔出去,它还会从窗户再进来。”其意概指行为人所欲追求的合同状态持续存在的假定,虽未被作成合同条款,如相对人已意识到且已根本性影响了行为人的意思,这种情况如果被刻意忽略,从对合同效力的影响上予以排除,它还是会自动跑回来,纠缠着合同的当事人。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由于时间和本身能力的局限,本文打算只从两个部分切入;一是合同主体的相对性;一是合同的弹性。前者打算为合同的拘束力找到一个外延比较容易掌握的理论基础,乃是以合同和共同体的交互比照,对映出合同作为以“共同目的”为基础的客观“意志”。合同本身不无共同体的性质,其拘束力(对当事人的拘束)的外延亦只能以“共同目的”的解释范围以内为限,债权人对债务人的无尽需索只能到此为止,为债务人的牺牲找到边界。同时推得“相互设想原则”与“债权人的债务”两项概念。后者(即合同的弹性)系以相互设想原则与债权人的债务的概念将债务人的合同上“地位”与债权人完全拉齐,同时以“目的失焦”理论描述合同关系上当事人的“意思合致”与“合同目的”发生的“不对焦”现象,提出“对焦”的具体操作规则,并介绍其它立法例或学界对类似问题的解决方式。本文仅是抛砖引玉,为解决等价交换断线的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个问题挥之不去,套句Bernhard Windscheid的话,你把它从门里抛出去,它还是会从窗户再进来。王宝莅 谨识2003年4月26日

二、大自然探索1990年(第九卷)第1-4期(总第31-34期)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自然探索1990年(第九卷)第1-4期(总第31-34期)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2 选题缘起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说明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2.7 小结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4 小结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4.1 俗语词概述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4.5 小结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5.8 小结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7.3 小结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8.1 语言学价值
    8.2 文化学价值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概况
    第一节 野生药材资源概述
        1.1.1 野生药材资源的界定
        1.1.2 野生药材资源的特点
        1.1.3 野生药材资源的种类
        1.1.4 药材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沿革
        1.1.5 保护野生药材资源的重要性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的种类及分布
        1.2.1 中药资源普查及野生药材资源状况概述
        1.2.2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的分布
        1.2.3 西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资源状况
第二章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现状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立法现状
        2.1.1 国家层面关于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
        2.1.2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立法现状
        2.1.3 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
        2.1.4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立法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执法现状
        2.2.1 执法依据欠完善
        2.2.2 执法部门权限划分不明确
        2.2.3 环保部门执法能力不足
        2.2.4 执法体制外制约因素较多
    第三节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守法现状
        2.3.1 西部民族地区守法现状
        2.3.2 西部民族地区守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实证研究
    第一节 文山州野生药材资源现状
        3.1.1 文山州的生物多样性状况
        3.1.2 文山州的野生药材资源种类
    第二节 文山州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措施
        3.2.1 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
        3.2.2 促进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立法与执法
        3.2.3 探索实行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
        3.2.4 多方筹措自然保护区管护资金
        3.2.5 开展野生药材资源产业科研攻关
        3.2.6 提高全民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第三节 文山州野生药材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3.3.1 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专门立法缺失
        3.3.2 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机构职责交叉
        3.3.3 资源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之间矛盾比较突出
        3.3.4 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困难较多
    第四节 文山州新一轮中药资源普查开展情况
第四章 国外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的借鉴
    第一节 国际条约中有关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规定
        4.1.1 生物多样性公约
        4.1.2 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
        4.1.3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4.1.4 国际重要湿地公约
        4.1.5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第二节 部分国家野生药材资源的保护措施
        4.2.1 美国
        4.2.2 欧盟
        4.2.3 澳大利亚
        4.2.4 印度
    第三节 国外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对西部地区的借鉴意义
        4.3.1 详细阐述立法指导思想
        4.3.2 明确规定执行机构及其职责
        4.3.3 及时更新法律规定
        4.3.4 积极推进公众参与
第五章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的完善
    第一节 健全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
        5.1.1 完善野生药材资源相关立法
        5.1.2 提高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立法质量
        5.1.3 突出自治立法特色
        5.1.4 挖掘整合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
        5.1.5 定期进行野生药材资源保护领域法律法规的清理
    第二节 强化野生药材资源法律法规的执法效果
        5.2.1 完善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机构的执法依据
        5.2.2 理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体制
        5.2.3 加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机构执法能力建设
        5.2.4 协调野生药材资源执法与发展经济的关系
    第三节 促进公众守法及对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参与
        5.3.1 加强宣传教育
        5.3.2 完善规章制度
        5.3.3 发展环保非政府组织
        5.3.4 探索环境公益诉讼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顺德地方社会与集体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域的设问及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对象和范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的范畴
    1.3 概念的界定
        1.3.1 空间、场所与社会空间
        1.3.2 公共空间、公共领域与集体空间
        1.3.3 公有、共有与公共池塘资源
        1.3.4 共同体与社区、社会与地方社会
        1.3.5 权力
    1.4 研究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
        1.4.1 学术价值与理论价值
        1.4.2 应用价值和实践价值
    1.5 研究思路、方法
        1.5.1 历史文献与田野调查相结合
        1.5.2 借鉴多学科理论研究地方社会
        1.5.3 历时与共时、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1.6 论文的框架
第二章 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理论分析框架
    2.1 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回顾
        2.1.1 新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理论
        2.1.2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与时空思想
        2.1.3 布尔迪厄实践理论的场域
        2.1.4 福柯的空间理论
        2.1.5 小结
    2.2 关于中国地方社会研究的相关理论范式
        2.2.1 施坚雅的市场关系模式
        2.2.2 弗里德曼的宗族关系模式
        2.2.3 黄宗智的内卷化经济模式
        2.2.4 杜赞奇的权力文化网络模式
        2.2.5 小结
    2.3 国内外关于中国地方社会研究综述
        2.3.1 历史人类学视角
        2.3.2 水利视角的地域社会学、地域社会史、历史地理的相关研究
        2.3.3 小结
    2.4 尺度与集体空间分析框架
        2.4.1 尺度及相关的概念
        2.4.2 尺度的相关理论
        2.4.3 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分析框架
第三章 自然环境变迁、水利集体空间与地方社会
    3.1 珠江三角洲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
        3.1.1 珠江三角洲自然地理环境变迁
        3.1.2 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简史
        3.1.3 小结
    3.2 顺德水利设施建设简史
        3.2.1 宋朝及之前以局部挡水堤建设为主阶段
        3.2.2 明朝、清朝的堤围闸窦系统的建设阶段
        3.2.3 民国时期的堤围小范围并围建设阶段
        3.2.4 建国后跨区大联围综合水利建设阶段
        3.2.5 小结
    3.3 顺德沙田垦殖与聚落格局的形成
        3.3.1 珠江河道口门发育与沙洲沉积
        3.3.2 顺德河涌淤积成沙的地域分布
        3.3.3 顺德沙田的围垦
        3.3.4 顺德乡村聚落分布格局的演化
    3.4 沙洲的自然特征与聚落的空间组合类型
        3.4.1 岛洲型聚落
        3.4.2 沙洲型聚落
        3.4.3 新沙洲型聚落
        3.4.4 小结
    3.5 水利集体空间的冲突、协作机制与聚落社区的融合
        3.5.1 水利集体空间冲突与协作过程中的国家与地方社会
        3.5.2 水利集体空间重构过程中的政府、士绅与宗族
        3.5.3 小结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间信仰空间分布特征与乡村集体空间基础单元
    4.1 民间信仰的概念
    4.2 珠江三角洲的民间习俗与四大水神信仰
        4.2.1 珠江三角洲的民间习俗
        4.2.2 珠江三角洲四大水神信仰及其传播
    4.3 顺德民间信仰的发展阶段
        4.3.1 历代顺德民间信仰与儒释道的互动发展过程
        4.3.2 明代“禁淫祀、毁淫祠”与民间信仰的正统化
    4.4 顺德民间信仰空间地域分布特征
        4.4.1 顺德民间信仰的基本情况
        4.4.2 顺德民间信仰的空间分布
        4.4.3 顺德主要民间信仰形成与时空演化
        4.4.4 顺德主要民间信仰空间特征
        4.4.5 移民带来的信仰与本地的融合——以康公信仰为例
        4.4.6 小结
    4.5 社公、土地公的信仰与乡村基础社会空间单元的形成
        4.5.1 社公信仰的演化
        4.5.2 关于社坛、社主、社公、土地公
        4.5.3 顺德社的类型
        4.5.4 以社公为单位形成的村域共同体——龙江沙田五社“菩萨巡街”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域信仰共同体与集体空间的边界认同
    5.1 村庙、乡主庙与乡村聚落空间的融合
        5.1.1 宗族与乡庙,血缘组织的衍生与信仰地缘组织的组合——以桑麻村为例
        5.1.2 一庙多神信仰与村落的融合——以乐从镇的乡村为中心
        5.1.3 从迁民到聚落,从社公到乡庙——均安镇南沙的个案分析
    5.2 祭祀圈与乡村地域共同信仰空间的形成
        5.2.1 以宗族为单位的祭祀圈——以林头村为例
        5.2.2 以祭祀组为单位的祭祀圈——以麦朗医灵庙为例
        5.2.3 以水利堤围为单位的祭祀圈——以众涌安乐围内天后巡游为例
        5.2.4 以一条河上下游地域形成的祭祀圈——以东头、南坑的观音巡游为例
    5.3 信仰活动圈与乡村地域共同体
        5.3.1 以个人参加为主的观音开库信仰圈
        5.3.2 以村庄祭祀联盟形成的祭祀活动圈——以均安帝王巡游为例
        5.3.3 以龙舟队为单位参加的龙船点睛信仰活动圈
    5.4 民间信仰的隐喻与乡村聚落空间的权力支配关系
        5.4.1 体现宗族的空间支配关系
        5.4.2 基于风水观念的空间支配关系
        5.4.3 基于社群认同的空间支配关系
    5.5 本章小结
        5.5.1 民间信仰与村庄外部边界
        5.5.2 民间信仰与村庄内部认同
第六章 墟市集体空间与地方社会
    6.1 珠江三角洲区域及顺德明清墟市空间格局
        6.1.1 珠江三角洲贸易的发展
        6.1.2 明清珠江三角洲区域市场体系
        6.1.3 明清区域贸易网络及变化
        6.1.4 明清顺德墟市空间格局
    6.2 墟市活动与乡村聚落社会空间的流动网络
        6.2.1 墟市圈与乡村聚落社会空间
        6.2.2 墟市圈与地域乡村聚落结构分析
        6.2.3 墟市对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6.3 明清顺德墟市的类型
        6.3.1 城郭型墟市
        6.3.2 乡村传统墟市
        6.3.3 专业性墟市——以陈村、容奇和桂洲墟市为例
        6.3.4 小结
    6.4 顺德墟市的演化
        6.4.1 桥梁建设、内河航运与墟市空间的变迁
        6.4.2 墟市功能性质的演化与墟市空间的迁移
    6.5 墟市的权力支配与资源积累机制
        6.5.1 墟市的权力支配机制
        6.5.1.1 明清乡村墟市发展的社会制度环境
        6.5.1.2 顺德乡村墟市权力积累机制
        6.5.2 墟市资源的积累与竞争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制度性集体空间与地方社会
    7.1 顺德区划沿革及立县边界考
        7.1.1 顺德区划沿革
        7.1.2 顺德立县区划边界考
    7.2 明清乡都堡下的里(图)甲制与自然村庄地域空间的形成
        7.2.1 明以前县下的乡
        7.2.2 明清县以下的都堡
        7.2.3 明清里(图)甲制的演化与自然村境域的关系
    7.3 明清至民国,防卫体系、巡检司、保甲制与跨乡村聚落社会共同体的形成
        7.3.1 清至民国顺德县以下的区划沿革
        7.3.2 明清两朝顺德的社会治安
        7.3.3 明清的营制、巡检司与乡村防卫地域的形成
        7.3.4 明中期以后、清至民国的保甲制、乡村自治与跨村的地域联盟
    7.4 解放后的区划与村庄聚落空间的内部再划分
        7.4.1 解放后县以下的区划沿革
        7.4.2 土地改革村庄空间的行政化和合作化时期村庄空间的经济化
        7.4.3 人民公社时期政社合——与村庄空间的再划分与经济再组织化
        7.4.4 镇村时期,城镇化与村庄社会空间的经济体化
    7.5 本章小结
        7.5.1 明清图(里)甲制促进了自然乡村空间地域的形成和内部的社会组织性
        7.5.2 明清保甲制及各种防卫体制与从乡村的乡约、公约相互作用促进了跨自然乡村地域空间的认同
        7.5.3 晚清至民国,从法制上促进了乡村地域的自治
        7.5.4 新中国成立后,乡村集体化空间的形成
第八章 工业化与乡村聚落社会空间的转型
    8.1 顺德农业经济商品化与工业化历史发展过程
    8.2 明至清中晚期,桑基鱼塘的商品农业、原工业化对乡村集体空间的影响
        8.2.1 关于原工业化理论
        8.2.2 明至清中晚期,水利建设过程中催生的商品化基塘农业及家庭手工业
        8.2.3 明至清中晚期,基塘农业生产方式形成独特的集体与个体社会关系
        8.2.4 明至清中期,顺德原工业化与乡村集体空间
    8.3 清末至民国,顺德乡村近代工业对乡村集体空间的影响
        8.3.1 近代依托民族资本的缫丝业对顺德乡村空间的影响
        8.3.2 以官僚资本带动的糖业发展对顺德集体空间的影响
    8.4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初期(1949-1983),顺德社队企业对集体工业空间的塑造
        8.4.1 工业化
        8.4.2 顺德社队企业的发展与农村集体工业空间的形成
        8.4.3 顺德社队企业的集体空间形成的内生因素
    8.5 1984年后,乡镇企业、工业园区对乡村集体空间的影响
        8.5.1 乡镇企业、农村体制改革与集体空间的“再集体化”和“资本化”
        8.5.2 顺德工业空间政策与集体空间的转型
    8.6 农村工业化过程中,空间规划的工具化与集体空间资本化逻辑
        8.6.1 国家政策的阶段性与工业化空间的表征
        8.6.2 集体土地利用合约的创新与集体空间的资本化逻辑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作为地方社会行动的集体空间
    9.1 1452-2010年,顺德乡村社会集体空间的历史变化
        9.1.1 顺德空间要素历史变化
        9.1.2 不同历史时期空间公共品供给的社会机制与集体空间形成
        9.1.3 从大时段历史看顺德空间的总体性及阶段特征
        9.1.4 小结:顺德集体空间权力、资源的积累与集中
    9.2 改革开放以来,顺德空间尺度管控的得失与集体空间管控建议
        9.2.1 顺德城乡空间的演化与城市规划的工具化
        9.2.2 现阶段顺德城乡空间尺度的特征
        9.2.3 基于顺德城乡空间尺度规律对未来空间利用与管控的建议
    9.3 理论总结与展望
        9.3.1 理论总结
        9.3.2 余论
附表
附录
参考文献
    一、地方志
    二、史书、古籍、史料
    三、族谱、碑刻
    四、中文专着、中译着作
    五、中文论文、期刊、会议、报告
    六、外文文献
    七、其它资料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现实关怀与自由立场 ——徐訏文学编辑出版事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4 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 立足社会:现实、救亡与启蒙
    2.1 “帮厨”编辑,缺乏主体地位
        2.1.1 系缘《论语》,初涉编辑
        2.1.2《人间世》——编辑生涯的开端
        2.1.3《论语》和《人间世》之于徐訏办刊的影响
    2.2 突破“闲适”与批判现实
        2.2.1 “比较少年”:突破“闲适”与直面现实
        2.2.2 匕首与投枪:救亡时代的揭露与批判
        2.2.3 透视现实:民间文艺隐含的世俗人生
    2.3 启救亡之蒙与自由理性
        2.3.1 “孤岛”期刊文学态势
        2.3.2 《读物》:启蒙与抗战的“教科书”
        2.3.3《人世间》:救亡——自由与理性的新归宿
        2.3.4 《作风》:文化启蒙与“作风”
第三章 上海夜窗书屋与自由意识萌芽
    3.1 “只出自己的书”——独特个性与自由体验
    3.2 “三思楼月书”版本改写——现实迷惘与乌托邦设想
        3.2.1 改写缘由——个体生命的执着追寻
        3.2.2 突破现实禁锢,追求自由人生
第四章 批判意识与自由价值立场
    4.1 曲折回归现实人生——现实性、文艺性与娱乐性的矛盾选择
        4.1.1 《幽默》的创刊缘由与时代坚守
        4.1.2 “中年人读物”的“幽默”与“个性”
        4.1.3 “小品”中的人生:讽刺与“幽默”
    4.2 个人意识与现实的策略化呈现
        4.2.1 “幽默”的个人性与现实人生结合
        4.2.2 拓展公共文化空间——通俗性、娱乐性的策略化趋向
    4.3 徐訏晚年办刊风格转向:时政批评与自由意识
        4.3.1 社会批判与个人意识觉醒
        4.3.2 《七艺》的自由意识:时代的荒诞与批评
第五章 徐訏编辑思想与编辑理念
    5.1 徐訏的编辑理念与原则
        5.1.1 有益于抗战、文化与社会
        5.1.2 启蒙精神:树立健全的社会意识、文学风格与价值观
        5.1.3 传记文学:真实的“人”与人性
        5.1.4 装帧精美:唯美自然
    5.2 徐訏编辑思想
        5.2.1 “自由主义”办刊理念
        5.2.2 立足现实、时代与社会
        5.2.3 编辑:综合的人才
第六章 结语徐訏编辑思想渊源:现实关怀与自由主义辩正
    6.1 突破浪漫藩篱,关注现实人生
    6.2 “雅”与“俗”的游离融合
        6.2.1 雅俗:文学观念和办刊理念的同步
        6.2.2 不一样的“俗”:“世俗”而不“媚俗”
    6.3 个人与时代自由的困境与思辨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5)论朱熹教育思想体系的生成与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Content
绪论 朱熹教育思想研究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朱熹教育思想研究的各个历史阶段
    第二节 朱熹教育思想研究状况的分析
第一章 进一步拓展朱熹教育思想研究的视野与空间
    第一节 进一步拓展朱熹教育思想研究的空间
    第二节 本课题任务的提出
第二章 朱熹教育思想体系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
    第一节 宋代政治文化的丕变与"右文"政策的形成
    第二节 宋代开明的政治文化拓展了文教事业繁荣发展的广阔空间
    第三节 宋代文教事业的繁荣发展与各家各派教育思潮、教育学说的涌现
    第四节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科技的兴盛与南宋教育的大发展大繁荣
    第五节 宋代文教事业的繁荣昌盛,为造就空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第三章 南宋时期闽北多重优势叠加聚焦的文化地理环境与朱熹教育思想体系的形成发展
    第一节 闽北在古代福建的区位优势——福建吸纳先进文化的前沿
    第二节 作为福建最早开发地区的优势
    第三节 文化碰撞的优势
    第四节 文化积淀的优势
    第五节 文化发达的优势
    第六节 交通的优势
    第七节 物产丰富、经济发达的优势
    第八节 生态的优势
    第九节 战略后方的优势
    第十节 靠近政治中心的优势
    第十一节 文化性格的优势
    第十二节 移民与人口的优势
    第十三节 中原理学南移,"道南理窟"落脚扎根的优势
    第十四节 刻书与藏书的优势
    第十五节 福建文化全面兴盛,推动闽北发展的优势
    第十六节 小结
第四章 朱熹的教育实践
    第一节 求学
    第二节 自学
    第三节 游学
    第四节 访学
    第五节 办学
    第六节 教学
    第七节 劝学(教化)
    第八节 朱熹的精神气质与他的教育思想体系的创立
第五章 朱熹教育思想体系的建构
    第一节 朱熹教育思想体系何以可能
    第二节 朱熹教育思想体系集大成的特点
    第三节 朱熹教育思想体系的全面性
    第四节 朱熹教育思想体系的层次性
    第五节 朱熹教育思想体系的规律性
    第六节 朱熹教育思想体系的逻辑性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大德是钦:记忆深处的福建协和大学(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一 中文提要
    二 英文提要
绪论
    一 中国基督教大学研究学术史回顾
    二 福建协和大学个案研究的题解
    三 本研究的一般意义与基本方法
    四 本研究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上篇 四十年岁月峥嵘:福建协和大学的发展概况
    引言
    第一章 福建协和大学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艰难筹建
        第二节 三迁校址
        第三节 历史归宿
        一 注册问题
        二 国有化问题
    第二章 福建协和大学的历任校长
        第一节 庄才伟校长
        一 申请办学许可
        二 筹措办学经费
        三 奠定办学永久校址
        第二节 高智校长
        一 "恰当地方的恰当的人"
        二 立校园基础 树协大精神
        三 "权力移交"先见之明
        第三节 林景润校长
        一 临危受命 有条不紊
        二 协大精神 光大发扬
        三 迁校深山 艰苦创业
        四 复归魁岐 抱憾辞世
        第四节 陈锡恩校长
        第五节 杨昌栋校长
        第六节 其他校长代理人
        一 徐光荣先生
        二 陈文渊先生
        三 陈景磐先生和校政委员会
    第三章 福建协和大学的组织机构
        第一节 校董事会
        第二节 行政机构
        一 校务会议和教授会
        二 教务处
        三 训导处
        四 总务处
        五 各部门行政负责人
        第三节 教学机构
        第四节 辅教机构
        一 各种委员会和研究会
        二 各种学生社团组织
        三 协大图书馆
    第四章 福建协和大学的学程规则
        第一节 招考与入学
        一 招生概况
        二 入学规程
        第二节 修业过程
        一 学分规则
        二 助学机制
        第三节 考核与毕业
        一 学业考核制度
        二 毕业标准
        三 毕业生就业概况
    第五章 福建协和大学的办学成果
        第一节 办学设施
        一 观音井校区
        二 魁岐校区
        三 邵武校区
        四 魁岐复校校区
        第二节 教师风采
        第三节 学生写真
        第四节 社会反响
中篇 博爱 牺牲 服务:福建协和大学的校训精神
    引言
    第六章 人格教育:福建协和大学的立校之本
        第一节 博爱思想
        一 宗教世界里的"博爱"思想
        二 世俗生活里的"博爱"行动
        第二节 民主革命信仰
        一 三民主义教育在协大
        二 新民主主义教育在协大
        第三节 协作自治精神
        一 学校主持下的学生协作自治教育
        二 学校指导下的学生协作自治教育
    第七章 教学科研:福建协和大学的办学之基
        第一节 教学实践
        一 课堂教学
        二 课外实践
        第二节 科研水平
        一 协大科研水平的一般发展状况
        二 《协大学术》开协大科研风气之先
        三 协大五大科研阵地
        四 协大其他科研团体
        五 协大学生毕业论文
        第三节 学术交流
        一 客自远方来
        二 外出讲学或研究
    第八章 服务社会:福建协和大学的价值之光
        第一节 爱国壮举
        一 爱国求民族生存当从反日开始
        二 爱国求民族进步当从反专制开始
        第二节 乡村改造
        一 开展农村服务
        二 推行民众教育
        第三节 忠守职业
        一 教员 坚守教岗
        二 学生 读书服务并重
        三 毕业生 风采照人
下篇 基督化与中国化的"协和":福建协和大学的历史地位
    引言
    第九章 福建协和大学与基督教(文化)
        第一节 协大是基督教文化东渐的产物
        一 基督教界资助在协大
        二 神学教育在协大
        三 基督教文化形式在协大
        第二节 协大对基督教(文化)的改造
        一 非基督运动和国人主校
        二 新中国对协大的改造
    第十章 福建协和大学与中西文化交流
        第一节 校内中外籍教工间的中西文化交流
        第二节 协大师生间的中西文化交流
        第三节 协大中西文化交流的一极:外语教育
    第十一章 福建协和大学和基督教教育中国化
        第一节 协大教育必然中国化
        一 国民政府立案与协大教育中国化
        二 抗日战争和协大教育中国化
        三 新中国国有化与协大教育中国化
        第二节 协大中国历史文化研究
        一 协大中国文化研究的条件
        二 福建(中国)文化研究会和《福建文化》
        三 协大其他会社的国学研究
        第三节 协大对中国近现代教育的贡献
        一 协大的两个教育特色
        二 协大对福建教育的贡献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档案文献
        二、英文档案文献
        三、报刊杂志
        四、相关专着
        五、相关论文
附录
    1、福建协和大学史略
    2、福建协和大学组织大纲
    3、福建协和大学训导规则(训导处1944年颁布)
    4、福建协和大学民国卅四学年下学期(1945年春)各院系课程学分表
    5、《私立福建协和大学学则》(1948年教务会议通过,1949年校务会议修正通过)
    6、《福建文化》历期目录
    7、福建协和大学历届毕业生毕业论文
    8、福建协和大学大事记
    9、私立福建协和大学迁邵以来大事记(1938—1942)
    10、福建协和大学的历届毕业生名录
    11、福建协和大学校友与福建协和大学
        (1) 母校校名词条刊入《辞海》增订版
        (2) 协大复校努力之始末(倡议书、致校友信、复校捐款退还情况)
        (3) 福建协和大学校友回忆录和访谈录(俞永受、林纪焘、金章岩)
后记(致谢)

(7)简本《水浒传》版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百年《水浒传》版本研究述略
第一章 简本《水浒传》祖本探考
    前言 材料的择取
    第一节 祖本引首诗与回末诗的问题
    第二节 祖本分回的问题
    第三节 祖本回数的问题
    第四节 祖本分卷以及卷数的问题
    第五节 简本祖本与繁本关系的问题
    第六节 祖本第九回的问题
    第七节 从引首诗看简本祖本田王故事的品质
第二章 《京本忠义传》的研究与思考
    第一节 前人关于《京本忠义传》的研究
    第二节 《京本忠义传》研究中的歧路与困惑
    第三节 《京本忠义传》研究中的版本启示
第三章 种德书堂本《水浒传》研究
    第一节 种德书堂本《水浒传》的概况
    第二节 种德书堂本与容与堂本比对研究
    第三节 种德书堂本中的田王故事
第四章 插增本《水浒传》研究
    第一节 插增本《水浒传》的概况
    第二节 插增本与种德书堂本、评林本卷数、回数、回目比对
    第三节 插增本与种德书堂本、评林本插图、插图标目比对
    第四节 插增本与种德书堂本、评林本正文比对
第五章 评林本《水浒传》研究
    第一节 评林本《水浒传》的概况
    第二节 轮王寺本与内阁文库本研究
    第三节 评林本中的余呈问题
    第四节 评林本的编辑问题
第六章 英雄谱本《水浒传》研究
    第一节 英雄谱本《水浒传》的概况与辨疑
    第二节 刘世德先生关于初刻、二刻英雄谱本的研究以及补遗
    第三节 钟伯敬本与英雄谱本研究
    第四节 评林本与英雄谱本研究
第七章 嵌图本《水浒传》研究
    第一节 嵌图本《水浒传》的概况与辨识
    第二节 嵌图本《水浒传》四种的研究
    第三节 嵌图本与种德书堂本、插增本、评林本的研究
    第四节 嵌图本与其后续本的研究
第八章 八卷本与百二十四回本《水浒传》研究
    第一节 八卷本与百二十四回本《水浒传》的概况
    第二节 陈枚与《水浒传》
    第三节 八卷本与百二十四回本《水浒传》回目研究
    第四节 八卷本与百二十四回本《水浒传》正文研究
第九章 三十卷本《水浒传》研究
    第一节 三十卷本《水浒传》的概况与辨识
    第二节 三十卷本《水浒传》图像与标目研究
    第三节 三十卷本《水浒传》正文研究
结语
附录
    一、简本《水浒传》版本知见录
    二、百年《水浒传》版本研究论文辑录
主要参考书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后记

(8)周易象数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难点创新点
第一章 易象审美研究
    第一节 象、爻、辞
    第二节 象的寓意美
    第三节 取象的思维方法美
第二章 易数审美研究
    第一节 象与数
    第二节 数的寓意美
    第三节 运数的思维方法美
第三章 周易象数与中国文艺美
    第一节 象数思想与音乐美
    第二节 象数思想与书法美
    第三节 象数思想与绘画美
    第四节 象数思想与文学美
第四章 周易象数与中国人的诗意居住
    第一节 象数思想与建筑风水美
    第二节 风水美与现代生态环境
第五章 周易象数的思维特征美
    第一节 取象运数的思维方法美
    第二节 重象与变易的生命之美
    第三节 重整体功能的结构之美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学科与思想:中国现代美学的起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词汇与语言:中国现代学术的形成
    第二节 名与实:"中国现代美学"释义
    第三节 学术史述论
上篇 学科史论
    第一章 西方美学学科的形成
        第一节 鲍姆加登与美学学科
        第二节 真善美的概念史
        第三节 感性与理性:两种传统
        第四节 西方艺术概念的演变
    第二章 西方现代学科思想和学术体制在中国的早期译介
        第一节 中西初会:耶稣会士与中西学术之会通
        第二节 自西徂东:马礼逊之后的西学东渐
    第三章 美学:从知识资源到思想资源
        第一节 《教育世界》时期的王国维
        第二节 蔡元培的早期美学思想
        第三节 严复及其他
        第四节 智情意分立思想的引入
    第四章 美学的命名:美学类术语的创制
        第一节 "美学"的早期译名
        第二节 西学自东来:中国现代美学形成中的日本因素
        第三节 从"技术"到"美术":中国现代美术思想的形成
        第四节 从"礼乐"到"音乐":中国现代音乐思想的形成
    第五章 中国现代学术体制之建立与美学学科之形成
        第一节 壬寅一癸卯学制
        第二节 王国维和张之洞的争论
        第三节 壬子一癸丑学制
        第四节 美育群伦:现代中国的美育思想
下篇 思想论域
    第一章 启蒙话题:科学与美学的思想张力
        第一节 科学和美学:思想纷争
        第二节 中国科学主义思想的起源
        第三节 中国现代思想语境中的科学话语与美学话语
    第二章 宗教审美化批判:"美育代宗教"研究
        第一节 智力的宗教:蔡元培的宗教观
        第二节 美育代宗教:理论和语境
        第三节 支持者与反对者
    第三章 美善之辨:中国现代美学思想的道德问题
        第一节 美善问题的源始发生
        第二节 融合论者:道德的美学
        第三节 再造斯文:现代新儒家的美学意蕴
结语
附录:
    中国现代美学大事及着述编年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10)断了线的等价交换?!——合同的伦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卷头语:断了线的等价交换?!——傻子理论
第一部分 序论──存在给自由带上镣铐
    第一章 导言:逆取顺守乎?──牺牲奉献的边界
    第二章 自由、伦理与合同──两个鲁宾逊的伦理:自我和环境的融合
    第三章 交换、分配与道德——合同里几个根本问题的初步探索
    第四章 合同拘束的形成与演变
第二部分 合同拘束及其边界——合同与共同体
    第一章 导论:合同自由还是合同拘束?───合同在实践上的几点感想
    第二章 跨越利己与利他──自发的合同秩序
    第三章 合同与个体的交错──合同共同体
    第四章 合同与家共同体的交错——以中国的家共同体内夫妻间权利义务为例
    第五章 合同与单位共同体的交错──合同的灭绝
    第六章 合同的特质——“中介”
    第七章 结论:血浇灌的道德与合作的产生
第三部分 合同拘束的解放?——合同的弹性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目的失焦
    第二章 相互设想原则:合同弹性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论典型合同的弹性──以长期合同、合伙合同与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合同为例
    第四章 合同变动规范的理论与实务
    第五章 伦理条目的法律化:代结论
第四部分 附论
参考资料
感谢辞

四、大自然探索1990年(第九卷)第1-4期(总第31-34期)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2]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研究[D]. 张军辉.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2)
  • [3]顺德地方社会与集体空间研究[D]. 周新年.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4]现实关怀与自由立场 ——徐訏文学编辑出版事业研究[D]. 张露. 河北大学, 2019(04)
  • [5]论朱熹教育思想体系的生成与建构[D]. 林建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8)
  • [6]大德是钦:记忆深处的福建协和大学[D]. 黄涛. 福建师范大学, 2007(01)
  • [7]简本《水浒传》版本研究[D]. 邓雷.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5)
  • [8]周易象数美学研究[D]. 徐海涛. 武汉大学, 2016(06)
  • [9]学科与思想:中国现代美学的起源[D]. 王宏超. 复旦大学, 2008(08)
  • [10]断了线的等价交换?!——合同的伦理分析[D]. 王宝莅. 中国政法大学, 2003(01)

标签:;  ;  ;  ;  ;  

自然探索 1990(第九卷)第 1-4 期(总第 31-34 期)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