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事评论说国企改革要抓大放小

国事评论说国企改革要抓大放小

一、国事评说国有企业的改革要抓大放小(论文文献综述)

萧冬连[1](2014)在《国有企业改革之路:从“放权让利”到“制度创新”》文中研究指明国有企业改革被认为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之役。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放权让利和1992年以来制度创新两个阶段。大批国有中小企业改制对产权多样化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公司化改造使国有大中型企业走上了市场化道路,尽管对此仍然存在诸多争论。

张周鹏[2](2018)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研究(1992-2002)》文中研究表明国有企业以其身份的特殊性,承担着推进国家战略的任务,在我国经济中占据核心地位。新中国诞生初始,受苏联模式的影响以及为了能够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于是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国家主管资源的分配大权,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是政策指令,因此形成了政企不分的问题。计划经济体制配置资源,能够整合社会合力,集中力量实现国家战略,因此计划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具有积极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政企不分带来的效率低下,一直是国有企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为了提高效率,国家进行了放权让利的改革,国有企业效率逐步得到了提升。但是放权让利由于缺乏整体制度规划,而且这种改革方式只是在计划经济框架内进行的局部调整,所以导致国有企业改革陷入一个放乱收死的恶性循环之中。为了解开这个僵局,国家进行了理论上的突破,探索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经过长期的探索和论证,19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政治定位,直接影响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以此为指导,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出台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思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此之后,市场的重要性不断凸显,逐渐成为了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因为它以效率的最大化为特征。因此1992-2002年这十年的国企改革从宏观上来说就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换,即从政府权力转向市场调节;从微观上来说就是国有企业探索与市场的结合方式的过程。本文重点是梳理和研究这一曲折的探索过程,分析影响这一过程利益阻力,尽量客观公允的探究这一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就和不足,总结经验启示。

刘靖[3](2014)在《摸着石头越洋:国家资本走出去 ——以坦桑尼亚中资国有农场为例》文中指出本研究以发展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坦桑尼亚某中资国有农场进行田野调查,从微观的企业层面来探讨国家资本是如何“走出去”的,又是在海外如何运营和发展的,通过对于农场管理者的日常生活、管理实践的呈现,重点分析海外国有企业在生产之外如何构建社会关系网,在海外管理实践上又是如何处理劳资关系,进而探究在此过程中国家资本“走出去”的独特文化模式。本研究依据现有文献以及田野体验,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阐释。第一,国有企业的“改革”和“走出去”。本章系统回顾和梳理了当代国有企业改革历史和国家资本“走出去”的历史及模式。中国政府在处理经济转型、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问题上,并没有向西方一样完全采用私有化和市场化,而是选择了一条国家干预和市场竞争相结合的道路,让大型国有企业迅速崛起,从而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号召下,国有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在海外投资建厂,从早期的依靠“海外华商网络”到现如今国家建立“境外经贸合作区”,国家资本正以“摸着石头越洋”的方式探索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能与东道国互惠互利的发展道路。第二,案例农场及其管理者的海外历史。通过对于案例农场在海外的建立、开荒、发展以及改革重组来反映国家资本“走出去”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是曲折复杂的,是艰苦卓绝的。它并没有像西方舆论所想象的那样在国家力量的支持下长驱直入、所向披靡。此外,海外企业的管理者有着不同的个人经历,他们远赴海外的目的也是各有不同,他们的命运随着国家政策的改革和社会的变迁而跌宕起伏。同时,随着企业管理层的新老更替,新一代管理者受到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而表现出的不确定性和流动性,将导致其对企业归属感的降低和海外身份认同的困惑,这些问题无疑将成为今后国家资本“走出去”的心理障碍。第三,案例农场的社会关系网络。通过分析农场生产之外的社会关系网络的构建,来反映国家资本在海外运营的独特方式。本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在海外的社会关系网络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纵向关系网络,包括中央企业直属网络、中国政府关系网络和坦方政府关系网络;二是横向关系网络,包括企业间关系网络和协会关系网络;三是社会关系网络,包括科研关系网络、媒体关系网络和社区关系网络。企业管理者把中国人的“关系”嵌入到在海外的经营管理之中,利用国有企业与政府的特殊关系和代表国家资本的特殊地位通过中间人、人情交换和契约等形式不断地扩大企业和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第四,案例农场的管理实践。主要围绕着国有企业如何平衡经济效益与国家利益、遇到冲突寻求法律还是权力,以及如何处理海外的劳资关系等三个主要问题展开讨论。劳资关系是海外企业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本章以三个翔实的案例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来探讨中国企业管理中处理劳资关系的三个文化特征,分别是人情伦理,知恩图报;信任为本,忠诚尊重;坚持原则,恩威并济。

曹洋[4](2016)在《基于建筑伦理的中国建筑设计协作机制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建筑设计是建筑行业活动的核心环节,围绕其构建的制度体系是行业运转秩序的基础。建筑设计及其实现不仅是建筑设计从业者的主体工作,更是建筑工程各个利益相关方博弈的重要平台。当前,我国的建筑设计协作机制尚不完善,各利益主体的价值立场冲突严重,致使本应投入于工程的社会资源蒸发于行业内耗之中。因此,有必要客观审视建筑行业现行制度环境的问题,并对其改进方式提出建议,进而构建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行业新秩序。西方的经验证明,建筑师的职业天性决定了其作为建设项目的核心角色最有利于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然而,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和现实环境的制约,中国建筑师的业务水平尚无法支撑其新的角色定位,普遍存在的激愤情绪也使其对其他利益主体的价值诉求存在偏见。中国建筑师必须拓展视野并提升自己,才能与新的制度环境相匹配。本文在客观还原中国建筑行业生态的基础上,探讨了行业新秩序的可能性及其概貌,以期增进建筑师对其他利益主体的理解,并正视自身的不足,进而在制度调整和自我提升的双重作用下,形成建筑行业基于伦理的价值共识和善意的协作氛围。全文分四部分。首先,文章从秩序的概念出发,重新勾勒了作为本文理论支撑的建筑伦理学的学术框架,简要介绍了其中与本课题密切相关的学术成果和理论工具,借此帮助读者建立起观察建筑行业现象的伦理视角。其次,基于大量的访谈调研,文章对建筑活动各相关群体(行政管理方、建设方、设计方、施工方、使用方)的建筑伦理观和职业困境进行了较详尽的阐述,由此呈现出建筑行业生态的现实场景。在第三部分,文章就行业内的一些焦点问题展开讨论,通过对各方真实态度的分析,揭示出建筑活动伦理判断的矛盾性与复杂性,并由此引发对问题背后制度根源的思考。在结论部分,文章以西方建筑师负责制为蓝本,结合中国现实提出了以建筑师为核心的行业新秩序的构想,讨论了其制度支撑,并从伦理学角度进行了合理性证明。最后,文章还对新机制环境下建筑师的自我调整提出了建议。

郭年顺[5](2019)在《工业体系和民营企业兴起?——基于252家中国最大民营制造业企业的经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主流经济学家把改革开放后民营企业的大规模兴起,主要归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企业家精神和遵循比较优势的必然结果。但是这无法解释为什么民营企业在兴起之初就广泛和快速地进入到各个工业,尤其是技术和资本密集型工业。基于中国工业史和252家中国最大民营制造业企业创业发展史的历史证据,文章找回"工业体系"这一被主流所忽略的重大历史现象和学术概念,从而首次提出一种理解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独特性的结构性解释。文章发现:从计划经济时期继承而来的门类齐全和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解释民营企业创业和发展独特性的关键变量;已有的由国有企业和科研院所组成的工业体系,从市场机会、技术能力和组织资源等方面塑造了民营企业的创业选择和发展路径。所以,中国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不是仅凭自由市场就会自动出现的普遍现象,而是在市场条件下充分利用工业体系提供的技术和市场条件才得以出现的特殊现象。

何易[6](2011)在《产权理论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的制度转型与创新始终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城市改革的核心。自1978年10月国有企业扩大自主权至今已有三十多年头,国有企业制度相继经过扩权、利改税、拨改贷、租赁制、承包制、两权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公司制、股份制等改革阶段。本文旨在构建理论框架来解释、分析以上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过程。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必然受到市场约束,而市场是以价格为竞争规则的抽象交易场所。根据现代产权大师阿曼·阿尔钦的观点:一切定价问题均是产权问题。故而本文着力建立产权理论以解释中国国有企业三十年的发展历程。本文分为理论与实践两部,共六章。前四章为理论部分,后两章为实践部分。第一章前言,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方法与意义。第二章探讨“产权”的概念。由于中国理论经济学界关于产权概念的理解大多从新制度经济学家们的着作中引析而来,继而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过程并逐渐意识到产权的重要性,其中不乏部分经济学家从中国经济史中搜寻产权概念之史络,但这并不影响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对产权理论之把握。由于英译的问题,故本文在第一部分探讨了“产权”二字的翻译,并逐渐缩小定义范围。根据“产权”的中文含义,笔者认为“产”(property)须从“财富、资产和财产”中寻找恰切释义,选择标准须以经济内涵丰富、不易产生歧义为轴,经笔者研究而将“产”认作“经济稀缺品”(或财产)。关于“权”(rights)本文首先区分了“权利”(rights)和“权力”(power)。由于权利、权力的概念均并非理论经济学所内生,故而要经由经济学、法学和政治学的考辨中得出适于经济学使用的“权”,继而得出"property rights "的适用的中文释义:财产权利。但“财产”一词不能局限于有形物上,还应包含各种无形物可以带来未来预期收益的property。产权的本质是property背后的权利,故而它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制度。第三章为产权理论述评。本章节主要论述第二章未涉及的其他产权概念与观点。本人根据学界的统一划分而将“产权理论”分为“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又称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与“现代产权经济学”。前者以马克思的逻辑分析为基础,后者以马歇尔的新古典经济学至萨缪尔森建立的新古典综合为基本前提假设。对于后者本文仅研究五位现代产权经济学大师——罗纳德·科斯、阿曼·阿尔钦、哈罗德·德姆塞茨、张五常和约拉姆·巴泽尔——的相关观点与理论。马克思的产权理论是马克思对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关系关于所有制关系的一个推论,当然这是后学们的“观点”。但从马氏一贯的逻辑来看,他对于所有制概念的理解离不开唯物历史分析,笔者认为在这点上他具有一定的先见性。现代产权经济学以科斯提出的“科斯定理”为思想先河。经笔者考证,在科斯定理提出之前,他本人不仅明确了产权的概念,还提出了产权研究的三个方向:管制与自由市场、法权与经济效率、资源配置与财富的比较关系。这三个方向显然被其他现代产权经济学家们所继承与发展。阿曼·阿尔钦首先给出了产权的定义:经济品使用的权利,之后提出产权概念的两个特点:可分割性和可交易性。阿尔钦重点分析了四种产权形式,即共有权、公有权、民主形式的政府产权与非实在产权。每种产权形式都各有其利弊、特点。德姆塞茨认为产权是一种社会契约,它有助于形成和把握交易中的理性预期,并且这些预期可以通过习俗、法律而实现。产权意味着对该权利的所有者或者他人有益或有害。产权的基本功能是在更大程度上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德姆塞茨对产权出现原因给予了一个逻辑线索,最后也分析了三种产权形式:共有权、私有权和国有权。但德姆塞茨关于三者的定义与阿尔钦略有不同。张五常则从更广的角度来定义产权,即认为产权与交易费用是同一硬币的两面,只是经济产权是抽象物而交易费用可见,当然现实中后者变动的研究也不易。张五常的另一个产权分析的角度是“产权结构观”:他认为产权是一个结构,由资源的使用权、收入享受权和自由转让权三部分组成。其中所有权不重要,因为所有权对生产和收入并无影响,只需足够的年期保障。他认为社会中只存在三种产权制度:根据等级划分权利、根据管制法例划分权利和根据资产划分权利。中国正在从第一种方式向第三种方式转变。巴泽尔是第一位从新古典微观角度考察产权问题的现代产权经济学家,他为产权研究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分析框架。巴泽尔认为“个人对资产的产权由消费这些资产、从这些资产中取得收入和让渡这些资产的权利或权力构成”。其中收入权和转让权都与交换有关,所以巴泽尔认为“交换是权利的互相转让”。显然巴泽尔对产权的定义与张五常如出一辙,但巴泽尔更强调产权的转让。巴泽尔在产权分析中的创见是提出产权“公共域”理论:交易成本对产权最重要的影响是导致产权不能完全界定,继而使财产权利部分流入“公共域”。他认为交易费用存在的原因是“交换”,即交换使买者与卖者相互分离,交换的前提是商品权利的分割。最后他给出产权方法与瓦尔拉一般均衡方法的差别与联系。综上所述,产权是基于财产的限定性权利。产权是一种制度安排,明晰的权利界定具有经济效率。产权概念与所有制、合约、外部性等问题联系起来共同构成了现代产权经济学的理论主线。而制度经济学中关于产权制度的研究可以扩展到法学、社会学与政治学领域,当然关于制度的价值观研究也渗入哲学领域。第四章为科斯定理证明与科斯猜想。科斯不仅开创了产权思想,还在新古典模型中进行了两次论证。笔者根据科斯的研究思路对一种方法引述,对第二种方法根据科斯本人思想构建含有经济租值的理论模型予以证明。科斯世界的“科斯定理”后被约瑟夫·菲尔德利用消费剩余模型来证明,现实世界的定理假说被菲尔德所“歪曲”,因为菲氏在现实约束中提出了新的未证明的假说:即菲氏认为交易费用仅包括交易双方的沉淀成本,并且未曾考虑不同行权者因具有不同的交易控制力而导致的交易费用变化。科斯深知在交易费用为正的世界中经济行为分析困难故避而不谈。综合来看菲尔德的证明方法也不及科斯,如存在经济租值时科斯充分考虑到了谈判效率而菲尔德在证明中不言谈判。根据陈郁、盛洪归纳的科斯第二定理:在交易费用为正的前提假设下,产权的初始配置对经济效率有影响。笔者认为从逻辑学的角度这不能称之为“定理”,而只能作为具有可证伪性的“假说”存在于科斯研究中。但由于该假说至今未曾在现实中被证否,故而笔者将其称作科学研究中的“猜想”,并且利用该猜想对中国国企改革历程有所解释。第五章则高度压缩中国国有企业三十年改革史。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与农村生产经营方式改革具有局部相似性,本章详细阐述我国国有企业发展的六个阶段:扩大企业自主权阶段(1978年12月-1984年9月),经营承包责任制推行阶段(1984年10月-1989年4月),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阶段(1989年-1992年),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1992年-1997年),国有企业脱贫与大力推进股份制阶段(1997年9月-2002年9月)和国有企业改革深化阶段(2002年10月至今)。第六章则为用产权理论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史的分析性解释。笔者根据对历史事实的压缩结论,认为中国自1978年开始进行的经济改革走的是一条产权明晰的路线,逐步渐次分离产权权束,明确、规范权利主体的路。自1978年四川国有企业扩权试点到2003年对国有企业股份交易权的确立,国企产权合约无时无刻不发生变化。变化博弈的结果则形成了当下现代产权制度与具有相对竞争性的市场环境,两者具有相互促进作用,共同组成了具有渐进发展特点的中国特色的国企制度演化模式。

朱庆跃[7](2012)在《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研究 ——基于政治生态环境变迁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运用政治生态学研究中国共产党反腐败实践的演进源由、经验教训、内在规律,这既在理论上有助于拓宽有关中国共产党反腐败历史实践研究的深广度;同时也有利于推动现实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研究--基于政治生态环境变迁的分析》这篇论文,就是试图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前提下,着重以政治生态学研究法为主,融合系统方法、结构功能方法、历史方法和比较方法等,力求从生命系统工程建设(即中国共产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与环境系统(其分为外环境系统和内环境系统两种,前者为引发和促使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变迁的外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条件,后者为党的权力运行的政治体系内各子系统,如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和政治行为等方面之间协调运行的核心环境)变迁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来探寻如何实现与保持两者之间动态平衡的生态化发展(即揭示有效有序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内在规律)。根据党的权力运行所处政治生态环境在具体化变迁中呈现出的特征,本论文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90多年的历史分为革命、建设和改革新时期三个长时间段。相应地,论文在布局上主要分为上(革命时期,有4章)、中(建设时期,有3章)和下(改革新时期,有3章)三篇,共10章内容和一个结束语。上篇:主要具体考察在革命时期的不同阶段针对内外生态环境的变迁,尤其是变迁中所滋生的劣变生态因子对权力异化如腐败现象和行为的诱发,党如何从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以构建动态平衡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特别是由革命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所经历的从1921-1927年构建的开启、1927-1937年初步探索、1937-1945年的成熟以及1945-1949年的继续完善化这一构建的历程,概观出革命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所呈现的特征并给予原因阐释。具体来说,这种政治体系构建体现出了一种“正向性”发展轨迹:在政党文化方面经历了从理想化趋向现实化、价值理性到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统一的转化;政治社会化方面经历了从轻视到重视、行为规范到人格塑造的转化;政治制度方面经历了遵循到创新、分散到系统的转化;政治关系方面经历了从服从到指导、混杂到分工的转化;政治行为方面经历了从自在到自为、支持到规导的转化。而对构建提供指导的理论武器的中国化发展、对外部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科学化分析、对党的权力异化主要发生源的正确性判断以及对政治体系构建中几对关系的辩证性处理等多种积极因素共同作用,是革命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呈现这种“正向性”发展轨迹特征的原因所在。第一章重点考察1921-1927年党的成立和创建期,党如何开启了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构建,以预防和遏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外部生态环境系统中劣变生态因子侵袭所诱发的种种腐败现象和行为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外部生态环境系统中影响党的权力运行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劣变生态因子。第二节阐述了党围绕生态环境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而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开启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并给予客观的历史评价。第二章重点考察1927-1937年土地革命时期,党如何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初步化发展,以预防和遏制新旧转变中的根据地和苏维埃区域这一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以根据地和苏维埃区域处于新旧转变为分析立足点;而内环境系统以党内“左”、右倾错误思想及其错误化实践为分析对象。第二节阐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初步化发展的历史实践,并给予了客观的历史评价。第三章重点考察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党如何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成熟化发展,以预防和遏制抗日根据地这一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以根据地处于新旧社会特点并存这一情状为分析的立足点;而内环境系统主要分析党的权力在适应因党的合法性被承认和民族战争所赋予的特殊性任务过程中所产生的诸多“杂质”。第二节阐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成熟调构的历史实践,并给予相应的历史评价。第四章重点考察1945-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党如何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的继续化发展,以预防和遏制解放区这一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以解放区处于新旧社会急促替换这一情状为分析的立足点;而内环境系统主要分析党的权力在适应党的地位、任务转变过程中所出现的诸多弊端。第二节阐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继续调构的历史实践,并给予客观的历史评价。小结:重点从纵向方面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几个具体层级,在28年革命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历史实践中的演变逻辑轨迹及其总体原因进行了阐述,以此说明革命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构建体现出一种“正向性”发展的轨迹特征。中篇:主要具体考察在建设时期的不同阶段针对内外生态环境的变迁,尤其是变迁中所滋生的劣变生态因子对权力异化如腐败现象和行为的诱发,党如何从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以构建动态平衡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特别是由建设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所经历的从1949-1956年为初步构建、1956-1966年为曲折化以及到1966-1978年处于失误化这一构建的历程,概观出建设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所呈现的特征并给予原因阐释。具体来说,这种政治体系构建体现出了一种“逆态化”发展轨迹:在政党文化方面经历了从革命精神内核到革命行为理念的转化;政治社会化方面经历了从共产党员政治人格的塑造到领袖人格的盲崇的转化;政治制度方面经历了从良性构建到总体缺失的转化;政治关系方面经历了从政党主导到政党主宰的转化;政治行为方面经历了从有序到无序的转化。而对构建提供指导的理论武器的教条化理解、对外部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错误化定性、对党的权力异化主要发生源的失误判断以及对革命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一些成功经验的绝对化运用等多种消极性因素共同作用,是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呈现这种“逆态化”发展轨迹特征的原因所在。第五章重点考察1949-1956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的准备阶段,党如何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在全面执政条件下的初步构建,以预防和遏制社会主义建设准备期下这一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分析变革中残存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因素、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半旧因素对党的权力运行的消极性影响;而内环境系统主要阐述伴随党的地位、党建所处的环境和党面临的任务等方面全面转变时,党的权力运行系统在某些环节和领域的不能科学判断和正确操作所滋生的诸多劣变生态因子情状。第二节论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实现全面执政条件下反腐败政治体系初步构建的历史实践,并给予了客观的历史评价。第六章重点考察1956-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探索时期,党如何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在全面执政条件下的继续式调构,以预防和遏制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探索期下这一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分析以1957年反右派扩大化为标志所逐渐形成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而指引下的错误化趋向,如在宏观的社会变革实践中所产生的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和实践经验,对党的权力运行的消极性影响;而内环境系统主要阐述“左”倾错误在党建中逐渐成为指导思想对党的权力运行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式的风险。第二节论述了党围绕具体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实现全面执政条件下反腐败政治体系调构的历史实践,并给予了客观的历史评价。之所以用“曲折化”来定义这一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调构的特征,在于党的权力运行中本身还隐藏着一套在错误思想指导下所调构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并与正确的进行不断交锋和冲突,乃至最终取代正确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第七章重点考察1966-1978年十年“文革”时期和两年“徘徊”期,在支配全局或占主导性地位的“左”倾错误思想指导下,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的失误化调构,并从现实中所存在的诸多腐败现象和行为说明这套反腐败政治体系只是将腐败现象和行为压制到较低限度,体系本身的缺陷和弊端决定了它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达到预防和遏制腐败的目的。另外,本章还对党内健康力量在正确思想指导下从党的权力运行的指导思想、党的权力人民性宗旨的发展性程度、党的权力运行的规范和党的权力运行的主体建设等方面,对失误化反腐败政治体系尝试性“纠错”状况进行了具体论述。小结:重点从纵向方面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几个具体层级,在1949-1978年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中各自演变逻辑轨迹及其总体原因进行了阐述,以此说明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构建体现出一种“逆态化”发展的轨迹特征。下篇:主要具体考察在改革新时期的不同阶段针对内外生态环境的变迁,尤其是变迁中所滋生的劣变生态因子对权力异化如腐败现象和行为的诱发,党如何从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以构建动态平衡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特别是由改革新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所经历的1978-1992年属于初步构建,1992-2002年属于继续调适性构建,而2002年以来新时期则属于深度化调构这一构建的历程,概观出改革新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呈现的特征;同时就这三个具体阶段中腐败滋生状总体呈现出“两头低、中间高”的趋势以及腐败的遏制与反遏制还处于一种均势状态这一奇怪现象给予原因阐释。具体来说,这种政治体系构建体现出了一种“深度化”发展轨迹:在政党文化方面经历了从坚持指导思想的科学性到科学性与人本性的统一;政治社会化方面经历了从坚持廉政文化建设的工具性到合工具性与目标性的统一;政治制度方面经历了从坚持制度的保障功能到保障与预防功能的统一;政治关系方面经历了从坚持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民主法治化到与民主法治化与科学化的统一;政治行为方面经历了从坚持惩处腐败到惩处和预防腐败的统一、群众参与反腐制度建设方面的渠道拓宽到渠道拓宽和权利保障的统一。但是由于生态环境变迁和政治体系本身存在着诸如变迁化的政治生态环境中诱发权力异化的劣变生态因子在种类和体制上的复杂性、调构的反腐败政治体系与政治生态环境变迁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同步性等原因,而致使改革新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呈现出“深度化”特征同时,还表现出与环境互动“非完全耦合性”的一面。第八章重点考察1978-1992年改革新局面的开创期,党如何初步构建新条件下的反腐败政治体系,以预防和遏制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中劣变生态因子主要表现为新旧体制在初步转化中因不完善化新体制和残存旧体制所诱发的劣变生态因子;而内环境系统劣变生态因子主要体现为“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所形成的“病变化”党的权力运行体系“遗毒”、复归的传统的党的权力运行体系本身所具有的弊端以及复归的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在与生态生态环境调适中所形成的不成熟、不完善的部分和环节等。第二节论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初步构建改革新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状况,并进行了客观的历史评价。第九章重点考察1992-200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全面确立期,党如何继续调构新条件下的反腐败政治体系,以预防和遏制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以不成熟、不完善化的新体制所带来的大量劣变生态因子为重点考察对象;而内环境系统方面主要揭示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在不同步地适应变迁化新生态环境中所滋生的新劣变生态因子。第二节论述了党围绕具体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继续调构改革新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状况,并进行了客观的历史评价。第十章重点考察2002年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巩固完善期,党如何深度化调构新条件下反腐败政治体系,以预防和遏制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呈现出新体制因素已处于“大立化”状态却尚未达到“大固化”和“至善至美”的境地,旧体制因素总体上虽处于退出状态但一些环节和部分依然存在着残余因素的状况;而内环境系统着力揭示不成熟、不完善的新体制因素以及旧体制的残余因素对党的权力运行异化的诱发情境。第二节论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深度化调构改革新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并给予了客观的评价。小结:重点从纵向方面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几个具体层级,在1978年以来改革新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中各自演变逻辑轨迹及其总体原因进行了阐述,以此说明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构建体现出一种与环境互动的非完全耦合性的“深度化”发展轨迹特征。结束语:通过上述的上、中和下三篇90多年来党基于政治生态环境的变迁而构建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历史实践的考察,重点从政治体系构建与政治生态环境的变迁之间,以及政治体系构建的本身等方面抽象或概括出来一些具有共性或者称之为“规律”的东西,以为正确认识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乃至更加科学地指导现实实践中的反腐败,提供一些现实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这些“规律”集中表现为富于变化的政治生态环境决定了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构建不是一劳永逸的、反腐败政治体系调构正确与否关键取决于对特定时期政治生态环境内容的科学判断、后一个阶段的政治体系构建是对前一个阶段相关内容的积极性“扬弃”以及每一个阶段反腐败政治体系调构的本身也是个处理诸多辩证关系的逐渐深入化过程。

乔惠波[8](2015)在《所有制结构演变与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研究》文中提出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的制度表达。基本经济制度建立在所有制结构演变的基础上,是历史发展合乎规律的结果。基本经济制度属于生产关系范畴,必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是对所有制结构的继续调整,也是对其包括的各项具体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唯有如此,才能继续促进经济的发展。研究所有制结构和基本经济制度问题需要以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为指导,在比较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和西方新制度经济学派制度理论的基础上,对产权、所有制、基本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进行阐释,从而概括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内涵。所有制结构演变是基本经济制度形成的历史前提,所以解答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问题需要分析从苏联到俄罗斯所有制结构演变的过程,探寻苏联从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演变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线索,总结其中可供借鉴的经验教训;还需要分析中国建国前新民主主义思想中的所有制设想,分析建国后所有制结构演变的脉络,并对之进行合理的解读,为完善中国基本经济制度提供合理的历史逻辑。完善基本经济制度需要明确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首先,需要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涵义,为基本经济制度确定历史方位。其次,要确立衡量基本经济制度的生产力标准。最后,要正确认识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合理性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必然性,并在分析国有经济布局的基础上总结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完善基本经济制度需要探寻影响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的因素。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必然要受到制度体系内各种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影响。政治制度、市场经济体制、传统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因素必然要影响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这些因素如果同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就会促进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如何使这些因素同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就成为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解决的问题。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是对基本经济制度实现形式的不断探索,也是对构成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三条主要路径。总结解决这三个问题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破除体制和机制的障碍,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选择。

王敏[9](2012)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产权的认识与政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绩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大量关于产权的认识与政策。优化产权配置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产权的认识与政策的核心逻辑是:通过优化不同所有制性质产权配置和优化产权权能配置两条有效路径,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从而降低交易成本,缓解“外部性”问题的存在。深入研究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产权的认识与政策,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的重要基础工作。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产权的认识与政策的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和对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借鉴。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包括产权起源和内涵、“权利束”思想与产权的可分解性、产权形态要求与生产方式相适应和公有产权实现形式的多样性等内容。西方产权理论包括交易成本、科斯定理、产权制度的功能和产权制度变迁等内容。西方产权理论是对发达国家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关系变革和制度创新实践的高度概括与系统总结。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产权的认识与政策的历史条件是新民主主义产权关系的确立和产权关系的社会主义改造。应当从对新民主主义产权形态的设计和新民主主义产权政策的形成来认识新中国建国前后新民主主义产权关系的确立,国有产权的建立和土地改革的推行是其中的两项重大实践。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随后用三年多时间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产权的社会主义改造。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产权的认识与政策可以从所有制性质视角认真分析。中国共产党发展公有产权的认识与政策分为三个阶段:1978年至1992年,强调公有产权主体地位的认识与政策;1992年至2002年,对公有产权及其主体地位做出新解释;2002年以来,巩固和发展公有产权的认识与政策。与上述内容相适应,中国共产党发展非公有产权的认识与政策也是分为三个阶段:1978年至1992年,允许非公有产权存在和发展的认识与政策;1992年至2002年,对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公有产权的新论断;2002年以来,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产权发展的认识与政策。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产权的认识与政策可以从产权权能视角深入考察。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关于产权权能的认识创新。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企业自主权、企业经营权的认识与政策,构成了中国共产党运用物权对产权变革的推进。关于“拨改贷”、企业承包权、租赁权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认识与政策,构成了中国共产党运用债权对产权变革的推进。中国共产党大力倡导国家所有权的股权化,运用股权优化产权配置。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提出了若干关于知识产权的认识与政策。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产权的认识与政策的成效与启示值得深入研究。“归属清晰、汉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关于产权的认识与政策的直接成效。中国共产党关于产权的认识与政策的启示有:客观认识公有、非公有产权各自优势,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优化物权、债权、股权及其内部权利配置,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面对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提出新思路,把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中国化推进到了新的境界。我们党适时提出关于产权的认识与政策,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形成了多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创新。这将使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更大提高,有利于实现本世纪中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产权的认识与政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权理论及其实践的重要内容,对于我们探索社会主义产权制度的实现形式,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具有理论意义,对于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李文思[10](2017)在《朱镕基对外贸易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朱镕基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重视和发挥对外贸易的战略作用。不论是在地方任职期间,还是调任国务院副总理、总理期间,朱镕基都力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与改革。从1983年到2003年的二十年间,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重大发展。在这伟大的历史进程中,朱镕基对对外贸易问题作出了一系列理论阐述和政策指示,其中蕴含着颇具特色的对外贸易思想。这些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与中国改革开放实际相结合过程中的继承与发展,是在我国外贸经济发展和全方位对外开放进程中形成的宝贵思想资源和理论智慧指导。本文主体结构为:一是从朱镕基对外贸易思想的形成背景入手,分别论述了其对外贸易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实践经历。二是重点分析朱镕基对外贸易思想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由三部分组成:1、探讨朱镕基关于外贸政策所阐述的观点;2、从中国“入世”来分析朱镕基的对外贸易思想;3、通过朱镕基以外交促外贸的方式展现其独特的外贸思想观点。三是总结评述,在对朱镕基对外贸易思想的背景、内容进行论述的基础之上,总结朱镕基对外贸易思想的理论特色与现实意义。朱镕基的对外贸易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国事评说国有企业的改革要抓大放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事评说国有企业的改革要抓大放小(论文提纲范文)

(1)国有企业改革之路:从“放权让利”到“制度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扩权、改组与利改税
二、普遍推行承包制
三、突破产权改革的瓶颈
四、“抓大放小”与“三年解困”
五、国有企业的公司化改造

(2)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研究(1992-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概念界定
        1.3.1 国有企业的概念阐述
        1.3.2 改革的内涵阐述
    1.4 时间段截取缘由阐述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和研究的难点
        1.6.1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1.6.2 研究的难点
    1.7 研究意义
        1.7.1 理论意义
        1.7.2 实践意义
第二章 1992-2002年国有企业改革的社会历史条件
    2.1 理论溯源: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2.1.1 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
        2.1.2 我国“两权分离”理论
        2.1.3 邓小平改革思想
    2.2 他山之石:对西方产权理论的借鉴和批判
    2.3 时代背景:1992-2002年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背景
        2.3.1 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竞争压力
        2.3.2 顶层设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4 历史经验: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探索
        2.4.1 改革开放前国有企业改革历程(1949-1978年)
        2.4.2 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改革历程(1978-1992年)
第三章 “转机”到“建制”:1992-2002年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
    3.1 转换机制:为制度创新做好铺垫(1992-1993年)
        3.1.1 全新视角:股份制的引入
        3.1.2 打破坚冰:“破三铁”触及深层次利益
        3.1.3 《转机条例》: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3.2. 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探索(1993-1997年)
        3.2.1 推进股份制试点
        3.2.2 部署现代企业制度试点
        3.2.3 优化资本结构试点
        3.2.4 实施“抓大放小”战略
    3.3 国有企业改革的三年脱困与攻坚阶段(1998-2000年)
        3.3.1 脱困缘由:内外交困导致国有企业遭遇瓶颈
        3.3.2 大胆突破:1998年重点突破与保障制度并行
        3.3.3 攻坚克难:1999-2000年债转股与社会保障体系走向规范化
    3.4 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化阶段(2001-2002年)
        3.4.1 《基本规范》为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规范
        3.4.2 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剥离政策性负担
    3.5 改革阻力:国有企业改革的利益困境
        3.5.1 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想观念的阻碍
        3.5.2 政企既定利益格局的阻力
        3.5.3 国有企业承担的社会负担过重
    3.6 改革成果:1992-2002年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果
        3.6.1 国有企业整体实力增强
        3.6.2 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起来
        3.6.3 推进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
第四章 历史反思:1992-2002年国有企业改革的不足和经验启示
    4.1 改革不足:1992-2002年国有企业改革有待完善之处
        4.1.1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制度有待继续完善
        4.1.2 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有待解决
        4.1.3 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依然任重道远
    4.2 经验启示:1992-2002年国有企业改革的理性思考
        4.2.1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反对私有化
        4.2.2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需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4.2.3 国有企业改革需要不断提高监管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3)摸着石头越洋:国家资本走出去 ——以坦桑尼亚中资国有农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有关国有企业“走出去”的研究
        1.2.2 有关民营企业“走出去”的研究
        1.2.3 社会网络及海外华商网络研究
        1.2.4 海外企业的实地运营研究
        1.2.5 文献评述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方法论
    2.2 研究方法
        2.2.1 进入田野
        2.2.2 资料收集方式
    2.3 田野地点和案例农场
第三章 乘风破浪:改革与“走出去”
    3.1 面向市场的国企改革
        3.1.1 释放企业经营自主权:1978-1986
        3.1.2 政企分开:1987-1992
        3.1.3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国企重组:1993年至今
    3.2 国家资本“走出去”的图景
        3.2.1 国家资本“走出去”的历史
        3.2.2 国家资本“走出去”的模式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潮起潮落:农场与个人的海外史
    4.1 农场的中国历史
        4.1.1 购买:“中国人来了”
        4.1.2 拓荒:牺牲在所难免
        4.1.3 发展:中非发展基金与农场的“新蓝图”
    4.2 “新移民”:个人的海外历史
        4.2.1 “老坦桑”:从援助专家到企业管理者
        4.2.2 “第一代拓荒者”:农业技术专家
        4.2.3 “是去是留”:新时期的管理者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海外存知己”:农场的社会关系网
    5.1 社会网络:概念及界定
        5.1.1 社会网络研究:社会资本、“关系”
        5.1.2 国有企业的社会网络
    5.2 农场的纵向关系网络
    5.3 农场的横向关系网络
    5.4 农场的社会关系网络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农场的管理实践
    6.1 经济效益还是国家利益
        6.1.1 国家的代言人:两难的选择
        6.1.2 海外的党旗:控制与激励
    6.2 “找法院”还是“找政府”
        6.2.1 当地工人:“找法院”寻求法律
        6.2.2 中方管理者:“找政府”寻求权力
    6.3 人情、信任、恩威:劳资关系的管理
        6.3.1 人情的故事
        6.3.2 信任的故事
        6.3.3 恩威的故事
        6.3.4 劳资关系处理的文化特征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讨论与思考
    7.1 摸着石头越洋:改革与“走出去”的意义
    7.2 社会关系网络的作用
    7.3 华人及其企业管理实践的含义
    7.4 思考:国家资本海外扩张的文化价值
        7.4.1 作为一种文化模式的中国资本主义
        7.4.2 新殖民主义?抑或中国的资本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过程摘要
作者简历

(4)基于建筑伦理的中国建筑设计协作机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缘起:从几个案例说起
    2 问题的提出:建筑设计协作进程如何从多方博弈走向共享共赢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4 论文框架
    5 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建筑伦理视角的建立
    1.1 建筑伦理既有研究概述
        1.1.1 何为建筑伦理
        1.1.2 建筑伦理学的发展概况
        (1)西方建筑伦理学发展概况
        (2)中国建筑伦理学发展概况
    1.2 建筑伦理的秩序解读
        1.2.1 中国传统文化对伦理概念的解读
        1.2.2 建筑伦理的本质内涵:关于秩序的建筑学说
    1.3 建筑伦理视角对建筑设计机制优化研究的现实意义
        1.3.1 作为一门道德哲学的现实意义
        (1)西方规范伦理学对建筑设计机制优化研究的启示
        (2)中国传统伦理观对市场活动的影响
        1.3.2 作为一种秩序学说的现实意义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建筑设计协作利益相关方的建筑伦理观
    2.1 建筑行政管理方的建筑伦理观
        2.1.1 建筑行政管理方的内涵
        2.1.2 建筑行政管理方职业行为的基本逻辑
        (1)建筑行政管理方的市场角色
        (2)经济视角下建筑行政管理方的职业行为逻辑
        2.1.3 建筑行政管理方的建筑伦理观
        (1)建筑行政管理方的建筑价值观
        (2)建筑行政管理方的职业立场
        2.1.4 建筑行政管理方的难处
    2.2 建筑建设方的建筑伦理观
        2.2.1 建筑建设方的内涵
        2.2.2 建筑建设方职业行为的基本逻辑
        (1)不同类型建设方职业行为逻辑的共性
        (2)不同类型建设方职业行为逻辑的差异
        2.2.3 建筑建设方的建筑伦理观
        (1)建筑建设方的建筑价值观
        (2)建筑建设方的职业立场
        2.2.4 建筑建设方的难处
    2.3 建筑设计方的建筑伦理观
        2.3.1 建筑设计方的内涵
        2.3.2 建筑设计方职业行为的基本逻辑
        2.3.3 建筑设计方的建筑伦理观
        (1)建筑设计方的建筑价值观
        (2)建筑设计方的职业立场
        2.3.4 建筑设计方的难处
        2.3.5 小结:在市场规则与专业理想间徘徊的建筑设计方
    2.4 建筑施工方的建筑伦理观
        2.4.1 建筑施工方的内涵
        2.4.2 建筑施工方职业行为的基本逻辑
        2.4.3 建筑施工方的建筑伦理观
        (1)建筑施工方的建筑价值观
        (2)建筑施工方的职业立场
        2.4.4 建筑施工方的难处
    2.5 建筑使用方的建筑伦理观
        2.5.1 建筑使用方的内涵
        2.5.2 建筑使用方的建筑伦理观
        (1)业主的建筑伦理观
        (2)客户的建筑伦理观
        (3)一般使用者的建筑伦理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筑设计协作进程中典型矛盾的伦理解读
    引论:忧郁的职业性
    3.1 认知层面的建筑伦理摩擦
        3.1.1 技术价值层面的建筑价值观摩擦:以“功能”为例
        (1)建筑相关群体对建筑功能的不同理解
        (2)与功能相关的建筑伦理摩擦
        3.1.2 社会文化价值层面的建筑价值观摩擦:以“文化态度”为例
        (1)投资与建筑文化价值观摩擦
        (2)纯利率与建筑文化价值观摩擦
        3.1.3 感性认知价值层面的建筑价值观摩擦:以“创新”为例
        (1)建筑师:创新的维度
        (2)工程师:创新的标准
        (3)施工方:创新的成本
        (4)行政管理方:创新的价值
        (5)开发商:创新的风险
    3.2 职业活动层面的建筑伦理摩擦
        3.2.1 策划与设计阶段的建筑职业伦理摩擦
        (1)关于“任务书”
        (2)关于“调研”
        (3)关于“专项设计前置”
        3.2.2 施工阶段的建筑职业伦理摩擦
        (1)关于“施工招投标”
        (2)关于“变更”
        (3)关于“监理”
        (4)关于“完成度”
        3.2.3 使用阶段的建筑职业伦理摩擦
        (1)关于“非法改造”
        (2)关于“使用”
        3.2.4 与“推进速度”相关的建筑职业伦理摩擦
        3.2.5 与“职业道德”相关的建筑职业伦理摩擦
        (1)行政干预是“合理的犯规”吗?
        (2)开发商的社会责任
        (3)公众能否为城市建设负责?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秩序重构:基于建筑伦理的建筑设计协作机制优化建议
    引论:市场经济环境下制度、契约与道德的统一
    4.1 中外建筑师职业权责的比较
        4.1.1 中外建筑师在建筑生产活动中职业权责的比较
        (1)中国建筑师执业制度的现状及其历史成因
        (2)西方建筑师的执业制度概貌
        (3)中国现行工程管理制度的问题
        4.1.2 中外建筑师在城市建设决策中职业权责的比较
    4.2 以建筑师为核心的行业秩序重建
        4.2.1 建筑行业新秩序概貌
        (1)参照系:西方建筑师与建设工程其他利益主体的关系
        (2)符合中国国情的中间路线
        4.2.2 建筑行业新秩序的伦理学支撑
        (1)道义论路径的辩护
        (2)目的论路径的辩护
        (3)契约论路径的辩护
        4.2.3 建筑行业新秩序的制度支撑
        (1)建筑师对建设工程的全程业务
        (2)支持咨询服务业的发展
        (3)建筑师的职业风险控制
        (4)城市建设决策中专业话语权的提升
        (5)建筑行业协会管理与监督职能的强化
    4.3 新的设计协作机制环境下建筑师的自我调整
        4.3.1 价值认知层面的调整:设计价值观的伦理回归
        (1)当代中国建筑创作价值观的迷失
        (2)建筑创作是否需要价值标准
        (3)基于建筑伦理的建筑创作价值观初探
        4.3.2 职业活动层面的调整:建筑师职业伦理准则的制定
        (1)自省:建筑师的社会责任
        (2)自治:建筑师职业伦理准则探索
        4.3.3 业务水平层面的调整:建筑师业务水平的提升
        (1)市场意识的提升
        (2)沟通能力的提升
        (3)图纸质量的提升
        (4)施工知识的补足
        (5)后期服务意识的加强
    本章小结
结语:制度与善意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采访记录
    建筑行政管理方采访
    建筑建设方采访
    建筑设计方采访
    建筑施工方采访
附录三 美国建筑师学会(AIA)伦理与职业行为准则
附录四 西方建筑学固有的伦理维度
附录五 规范伦理学主要分支概述
附录六 中国传统伦理观的基本内容及特征
致谢

(5)工业体系和民营企业兴起?——基于252家中国最大民营制造业企业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和问题提出
二、文献综述和分析框架
    (一) 解释需求和能力的来源
        1. 市场需求从哪里来?
        2. 能力从哪里来?
    (二) 找回历史:民营企业兴起的结构性解释
        1. 被忽略的工业体系
        2. 需求和能力的结构性来源
三、研究设计
    (一) 研究方法、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二) 样本企业初步分析
四、研究结果:252家最大民营制造业企业的历史证据
    (一) 组织起源:改制型企业和创业型企业
    (二) 核心团队:职业经历和工业资源网络
    (三) 市场需求:工业体系中的大规模“商机”
    (四) 技术来源:“史前”能力基础和低成本知识扩散
    (五) 并购国有企业:能力继承和组织扩张
五、结论与讨论
    (一) 基本结论
    (二) 讨论和贡献
    (三) 政策启示
    (四) 研究不足

(6)产权理论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前言
    1.1 研究问题的背景、意义与论文基本逻辑结构
    1.2 本文使用的理论工具与逻辑方法
    1.3 基本思路
    1.4 创新与不足
2. "产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2.1 产权概念的对象:"产"
        2.1.1 对"财富"(wealth)概念的考察
        2.1.1.1 西方经济学中对"财富"的理解
        2.1.1.2 国内经济思想史对"财富"的理解
        2.1.2 对"资产"(asset)概念的考察
        2.1.3 对"财产"(property)概念的考察
    2.2 产权概念的对象:权
        2.2.1 对"权力"(power)概念的考察
        2.2.2 "权利"(right)概念考察
        2.2.2.1 法学中的权利概念
        2.2.2.2 经济学中的权利概念
        2.2.2.3 法学权利与经济学权利的关系
    2.3 小结
3. 产权理论述评
    3.1 马克思产权理论述评
        3.1.1 马克思产权理论的研究方法
        3.1.2 马克思的产权理论
        3.1.2.1 产权定义
        3.1.2.2 产权理论
    3.2 现代产权经济学中的产权理论述评
        3.2.1 罗纳德·科斯的产权理论
        3.2.1.1 侵害与社会成本问题
        3.2.1.2 关于产权的概念
        3.2.1.3 科斯引出的若干个研究方向
        3.2.2 阿曼·阿尔钦的产权理论
        3.2.2.1 产权的定义与内涵
        3.2.2.2 产权的特点
        3.2.2.3 产权研究的两个问题
        3.2.2.4 所有制(产权制度)的作用
        3.2.2.5 产权结构的形式
        3.2.2.6 产权结构的变化:共有权利、私有权利和国家权利的转变
        3.2.2.7 权利侵犯
        3.2.3 哈罗德·德姆塞茨的产权理论
        3.2.3.1 关于产权的定义与作用
        3.2.3.2 产权出现的原因
        3.2.3.3 所有权(产权)形式
        3.2.4 张五常的产权理论
        3.2.4.1 交易费用理论
        3.2.4.2 产权概念
        3.2.4.3 合约与界外效应
        3.2.4.4 三种产权制度
        3.2.5 巴泽尔的产权理论
        3.2.5.1 产权定义
        3.2.5.2 交易成本理论
        3.2.5.3 产权分割
        3.2.5.4 合约与个人行为
        3.2.5.5 关于产权模型的特点
        3.2.5.6 公共域理论
    3.3 小结
4. 科斯定理证明与科斯猜想
    4.1 科斯定理证明
        4.1.1 证明方法一
        4.1.2 证明方法二
    4.2 约瑟夫·菲尔德论述及其证明
    4.3 张五常论述科斯定理
    4.4 科斯问题与科斯猜想
5. 国有企业改革历程
    5.1 扩大企业自主权阶段(1978年12月-1984年10月)
    5.2 经营承包责任制推行阶段(1984年10月-1989年4月)
    5.3 转换企业经营模式阶段(1989年-1992年)
    5.4 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2年-1997年)
    5.5 国企脱困、国退民进与大力推进股份制阶段(1997年9月-2002年9月)
    5.6 国有企业的继续深化改革阶段(2002年10月至今)
6. 对中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历程的解释
    6.1 扩大企业自主权阶段(1978年12月-1984年10月)
    6.2 两权分离阶段(1985年-1993年)
    6.3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1994年-1999年)
    6.4 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与制度创新(1999年至今)
    6.5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7)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研究 ——基于政治生态环境变迁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论文选题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及其意义
        一、 论文相关的几个概念和关键词的释义
        二、 论文研究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三、 论文研究的学术和社会价值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一、 关于“腐败”内涵的研究
        二、 关于“腐败”本质和表现形式的研究
        三、 关于“腐败”根源和功能的研究
        四、 关于腐败的遏制与根除的研究
        五、 关于特权与腐败尤其是权力腐败的关系研究
        六、 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反腐败思想研究
        七、 关于中国共产党反腐败的历史与理论的研究
        八、 关于中国社会转型期的腐败现象及反腐败的研究
        九、 关于政治生态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方案和研究方法
        一、 论文研究的实施方案
        二、 论文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三、 论文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一、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二、 论文的不足之处
上篇 革命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与调适的历程、特质
    第一章 1921-1927 年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开启
        第一节 1921-1927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一、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下的外部环境
        二、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第二节 1921-1927 年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开启及其评价
        一、 开启状况
        二、 历史评价
    第二章 1927-1937 年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初步探索
        第一节 1927-1937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一、 新旧转变中的密切层外部环境系统状况
        二、 党内“左”、右倾错误削弱了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反腐败的“免疫力”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第二节 1927-1937 年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初步正确化调构及其评价
        一、 初步正确化调构状况
        二、 历史评价
    第三章 1937-1945 年革命时期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与调适的成熟
        第一节 1937-1945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一、 新旧社会特点并存下的密切层外部环境
        二、 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内环境的“杂质”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第二节 1937-1945 年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成熟化调构及其评价
        一、 成熟化调构状况
        二、 历史评价
    第四章 1945-1949 年革命时期党反腐败政治体系继续完善化的构建与调适
        第一节 1945-1949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一、 新旧社会急促替换下的密切层外部环境
        二、 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内环境中出现的弊端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第二节 1945-1949 年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继续完善化调构及其评价
        一、 继续完善化调构状况
        二、 历史评价
    小结:革命时期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轨迹特征及其原因探析
        一、 轨迹特征:呈现出“正向性”发展的趋势
        (一)、政党文化:从理想化趋向现实化、价值理性到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统一的转化
        (二)、政治社会化:从轻视到重视、规范到人格的转化
        (三)、政治制度:从遵循到创新、分散到系统的转化
        (四)、政治关系:从服从到指导、混杂到分工的转化
        (五)、政治行为:从自在到自为、支持到规导的转化
        二、 原因探析:多种积极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对构建提供指导的理论武器的中国化发展
        (二)、对外部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科学化分析
        (三)、对党的权力异化主要发生源的正确性判断
        (四)、对政治体系构建中几对关系的辩证性处理
中篇 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与调适的历程、特质
    第五章 1949-1956 年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初步构建
        第一节 1949-1956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一、 社会主义建设准备期下的密切层外部环境
        二、 全面执政条件下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内环境中隐藏的风险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第二节 1949-1956 年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初步构建及其评价
        一、 初步构建状况
        二、 历史评价
    第六章 1956-1966 年建设时期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曲折化的调构
        第一节 1956-1966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一、 社会主义建设全面探索期下的密切层外部环境
        二、 “左”倾错误指导下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内环境中所隐藏的风险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第二节 、1956-1966 年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曲折化调构及其评价
        一、 曲折化调构状况
        二、 历史评价
    第七章 1966-1978 年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失误化调构
        第一节 1966-1978 年建设时期“左”倾错误指导下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失误化构建及其评价
        一、 失误化构建状况
        二、 历史评价
        第二节 1966-1978 年建设时期正确倾向对失误化反腐路径的尝试性纠错
        一、 在党的权力运行的指导思想上,力求实行由“庸俗化”向“科学化”的转变
        二、 在党的权力人民性宗旨的发展性程度上,力求实行由“外部保障” 向“内涵发展”的转变
        三、 在党的权力运行的规范上,力求实行由“无序”到“有序”的转变
        四、 在党的权力运行的主体建设上,力求实行由“斗争清除”到“教育整顿”的转变
        五、 在党的权力运行的监督方式上,力求实行由“群众运动”到“群众路线”的转变
    小结:建设时期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轨迹特征及其原因探析
        一、 轨迹特征:呈现出“逆态化”的趋势
        (一)、政党文化:从革命精神内核到革命行为理念
        (二)、政治社会化:从共产党员政治人格的塑造到领袖人格的盲崇
        (三)、政治制度:从良性构建到总体缺失
        (四)、政治关系:从政党主导到政党主宰
        (五)、政治行为:从有序到无序
        二 原因探析:多种消极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对构建提供指导的理论武器的教条化理解
        (二)、对外部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错误化定性
        (三)、对党的权力异化主要发生源的失误化判断
        (四)、对革命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一些成功经验的绝对化运用·378
下篇 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与调适的历程、特质
    第八章 1978-1992 年改革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初步构建
        第一节 1978-1992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一、 改革开放新局面开创期下的密切层外部环境
        二、 转轨期下党的权力运行政治体系内环境中隐藏的风险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第二节 1978-1992 年改革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初步构建及其评价
        一、 初步构建状况
        二、 历史评价
    第九章 1992-2002 年改革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的继续调适性构建
        第一节 1992-2002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一、 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下的密切层外部环境
        二、 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内环境中滋生的错误化倾向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第二节 1992-2002 年改革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继续调适性构建及其评价
        一、 继续调适性构建状况
        二、 历史评价
    第十章 2002 年以来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深度化调构
        第一节 2002 年以来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一、 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下的密切层外部环境
        二、 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发展条件下权力运行体系内滋生的劣变生态因子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第二节 2002 年以来改革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深度化调构及其评价
        一、 深度化调构状况
        二、 评价
    小结:改革新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轨迹特征及其原因探析
        一、 轨迹特征:呈现出“深度化”趋势
        (一)、政党文化:从坚持指导思想的科学性到科学性与人本性的统一
        (二)、政治社会化:从坚持廉政文化建设的工具性到合工具性与目标性的统一
        (三)、政治制度:从坚持制度的保障功能到保障与预防功能的统一
        (四)、政治关系:从坚持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民主法治化到与民主法治化与科学化的统一
        (五)、政治行为:从坚持惩处腐败到惩处和预防腐败的统一、群众参与反腐制度建设方面的渠道拓宽到渠道拓宽和权利保障的统一
        二 非完全耦合的原因探析: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变迁化的政治生态环境:诱发权力异化的劣变生态因子的种类和体制原因的复杂性
        (二)、调构的反腐败政治体系:与政治生态环境的变迁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同步性
结束语: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规律和现实启示
    一、 历史规律
        (一)、富于变化的政治生态环境决定了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构建不是一劳永逸的
        (二)、反腐败政治体系调构正确与否关键取决于对特定时期政治生态环境内容的科学判断
        (三)、后一个阶段的政治体系构建是对前一个阶段相关内容的积极性“扬弃”
        (四)、每一个阶段反腐败政治体系调构本身也是个处理诸多辩证关系的逐渐深入化过程
    二、 现实启示
        (一)、要把进一步深化内外政治生态环境的变革,视为有效而彻底地反腐败的基本途径
        (二)、要科学把握和分析当下变迁化政治生态环境的特质和性质,从而理性地选择反腐败的路径
        (三)、要清醒地认识到当下诱发腐败的劣变生态因子的复杂多样性,务必将反腐败斗争视为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8)所有制结构演变与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几个热点问题的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所有制与基本经济制度的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
    2.1 制度和经济制度
        2.1.1 马克思主义和西方新制度经济学派对制度概念的不同认识
        2.1.2 马克思主义和西方新制度经济学派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
        2.1.3 经济制度的内涵及分层
    2.2 产权概念
        2.2.1 马克思对产权概念的认识
        2.2.2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派对产权概念的认识
        2.2.3 马克思主义和西方新制度经济学派关于产权概念的异同
    2.3 马克思所有制理论及其对未来社会的设想
        2.3.1 所有制的内涵
        2.3.2 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发展过程
        2.3.3 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
        2.3.4 未来社会的所有制形式——个人所有制
    2.4 所有制、产权和基本经济制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3章 从苏联到俄罗斯的所有制结构演变及启示
    3.1 苏联时期所有制结构的演变过程
        3.1.1 列宁时期经济政策的变化和所有制结构的演变
        3.1.2 斯大林时期单一公有制的形成及对苏联模式的评价
        3.1.3 苏联经济体制和所有制改革的进展及苏联解体的原因
    3.2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所有制结构的转变
        3.2.1 俄罗斯所有制结构转变过程
        3.2.2 俄罗斯所有制结构转变的原因
        3.2.3 俄罗斯所有制结构转变的影响
    3.3 从苏联到俄罗斯所有制结构演变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的启示
第4章 我国所有制结构的演变历程及理论分析
    4.1 新民主主义所有制结构的确立
        4.1.1 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中的所有制设想
        4.1.2 建国初期的所有制结构
        4.1.3 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和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比较分析
    4.2 单一所有制结构的确立及长期存在的原因
        4.2.1 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向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过渡的原因
        4.2.2 八大前后对所有制结构新的认识
        4.2.3 单一公有制所有制结构形成和长期存在的原因
    4.3 改革开放以后所有制结构演变的历程
        4.3.1 非公有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4.3.2 农村基本土地制度的改变
        4.3.3 国有企业制度改革的起步及进展
        4.3.4 改革开放以后所有制结构演变的阶段划分
    4.4 当代中国所有制结构演变的理论分析
        4.4.1 我国所有制结构演变的主要特征
        4.4.2 我国所有制结构演变与经济体制转型的关系
        4.4.3 我国所有制结构演变的发展线索
        4.4.4 我国所有制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
第5章 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前提和依据
    5.1 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基础和评价标准
        5.1.1 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
        5.1.2 关于“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争论
        5.1.3“三个有利于”标准是衡量基本经济制度成败得失的重要标准
    5.2 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
        5.2.1 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合理性分析
        5.2.2 正确认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5.2.3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必要性
    5.3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5.3.1 关于“国进民退”和“国退民进”的争论
        5.3.2 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理论依据
        5.3.3 正确处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第6章 影响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的因素分析
    6.1 政治制度对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的影响
        6.1.1 政治制度和所有制结构的内在关系
        6.1.2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决定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的方向
        6.1.3 政治体制改革对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的重要作用
        6.1.4 政府对于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的重要影响
    6.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的作用
        6.2.1 经济体制和所有制结构的互动关系
        6.2.2 市场经济体制和公有制的统一性
        6.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基本经济制度协调发展
    6.3 非正式制度对基本经济制度的影响
        6.3.1 意识形态对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的影响
        6.3.2 传统文化对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的影响
第7章 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路径
    7.1 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7.1.1 混合所有制的涵义及其发展过程
        7.1.2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需要明确的基本问题
        7.1.3 如何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7.2 积极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7.2.1 现阶段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双重属性
        7.2.2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的理论难题
        7.2.3 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因素及相应的对策
    7.3 完善农村基本土地制度
        7.3.1 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简述
        7.3.2 现行农地集体所有制的制度安排存在的缺陷分析
        7.3.3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案比较
        7.3.4 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产权的认识与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学术界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与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产权的认识与政策的理论来源
    2.1 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
        2.1.1 产权的起源和内涵
        2.1.2 “权利束”思想与产权的可分解性
        2.1.3 产权形态要求与生产方式相适应
        2.1.4 公有产权实现形式的多样性
    2.2 对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借鉴
        2.2.1 西方产权理论的基本思路
        2.2.2 交易成本
        2.2.3 科斯定理
        2.2.4 产权制度的功能
        2.2.5 产权制度变迁理论
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产权的认识与政策的历史条件
    3.1 新民主主义产权关系的确立
        3.1.1 对新民主主义产权形态的设计
        3.1.2 新民主主义产权认识与政策的形成
        3.1.3 国有产权的建立
        3.1.4 土地改革的推行
    3.2 产权关系的社会主义改造
        3.2.1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确立
        3.2.2 生产资料私有产权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四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产权的认识与政策:所有制性质视角的分析
    4.1 发展公有产权的认识与政策
        4.1.1 强调公有产权主体地位的认识与政策:1978年——1992年
        4.1.2 对公有产权及其主体地位的新解释:1992年——2002年
        4.1.3 巩固和发展公有产权的认识与政策:2002年以来
    4.2 发展非公有产权的认识与政策
        4.2.1 允许非公有产权经济存在和发展的认识与政策:1978年——1992年
        4.2.2 对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公有产权经济的新论断:1992年——2002年
        4.2.3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产权经济发展的认识与政策:2002年以来
第五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产权的认识与政策:产权权能视角的考察
    5.1 关于产权权能的认识创新
    5.2 运用物权推进产权变革的认识与政策
        5.2.1 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认识与政策
        5.2.2 关于企业自主权的认识与政策
        5.2.3 关于企业经营权的认识与政策
    5.3 运用债权推进产权变革的认识与政策
        5.3.1 关于“拨改贷”的认识与政策
        5.3.2 关于企业承包权、租赁权的认识与政策
        5.3.3 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认识与政策
    5.4 运用股权推进产权变革的认识与政策
        5.4.1 股权的概念和内容
        5.4.2 关于企业国有产权股权化的认识与政策
    5.5 关于知识产权的认识与政策
        5.5.1 知识产权及其现实意义
        5.5.2 知识产权方面的相关政策
第六章 成效与启示
    6.1 成效
        6.1.1 现代产权制度的基本建立
        6.1.2 经济社会的巨大进步
    6.2 启示
        6.2.1 客观认识公有、非公有产权各自优势,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6.2.2 优化物权、债权、股权及其内部权利配置,深化体制机制创新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朱镕基对外贸易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一)选题的目的
        (二)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朱镕基对外贸易思想的形成背景
    一、社会历史背景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外贸发展成就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外贸发展面临的挑战
        (三)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二、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的对外贸易理论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外贸易理论
    三、实践基础
        (一)朱镕基的地方工作经历
        (二)朱镕基的中央工作经历
第二章 朱镕基论对外贸易政策
    一、朱镕基论外贸管理体制改革
        (一)简政放权
        (二)优化汇率改革
        (三)完善外贸政策协调机制
    二、朱镕基鼓励外贸发展
        (一)培育外贸企业发展新优势
        (二)促进加工贸易发展
    三、朱镕基论完善外贸服务环境
        (一)改进金融保险市场对外开放
        (二)建立全国统一的外汇管理市场
        (三)加强外贸人才培养
第三章 朱镕基论中国“入世”
    一、“入世”有利于进出口贸易
        (一)“入世”有利于进口贸易
        (二)“入世”有利于出口贸易
    二、中国能够成为外商投资的乐土
        (一)提高国内企业的竞争力
        (二)进一步改善国际外贸环境
    三、积极应对“入世”的机遇和挑战
        (一)紧紧抓住“入世”的机遇
        (二)有效应对“入世”的挑战
第四章 朱镕基论对外贸易合作
    一、朱镕基论与发达国家的外贸合作
        (一)与美国的经贸合作
        (二)与日本的经贸合作
        (三)与欧洲的经贸合作
    二、朱镕基论与发展中国家的外贸合作
        (一)与非洲国家的经贸往来
        (二)与亚洲国家的经贸往来
第五章 朱镕基对外贸易思想的理论特色与现实意义
    一、朱镕基对外贸易思想的理论特色
        (一)问题导向:以开放促改革
        (二)包容共享:以人民为中心
        (三)承前启后:以创新促发展
    二、朱镕基对外贸易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与时俱进加强外贸体制改革
        (二)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三)运用经济外交推动外贸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国事评说国有企业的改革要抓大放小(论文参考文献)

  • [1]国有企业改革之路:从“放权让利”到“制度创新”[J]. 萧冬连. 中共党史研究, 2014(03)
  • [2]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研究(1992-2002)[D]. 张周鹏. 北京化工大学, 2018(02)
  • [3]摸着石头越洋:国家资本走出去 ——以坦桑尼亚中资国有农场为例[D]. 刘靖.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4]基于建筑伦理的中国建筑设计协作机制优化研究[D]. 曹洋. 天津大学, 2016(12)
  • [5]工业体系和民营企业兴起?——基于252家中国最大民营制造业企业的经验研究[J]. 郭年顺. 南方经济, 2019(12)
  • [6]产权理论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研究[D]. 何易.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8)
  • [7]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研究 ——基于政治生态环境变迁的分析[D]. 朱庆跃.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2(03)
  • [8]所有制结构演变与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研究[D]. 乔惠波. 清华大学, 2015(08)
  • [9]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产权的认识与政策[D]. 王敏. 西南交通大学, 2012(03)
  • [10]朱镕基对外贸易思想研究[D]. 李文思. 安徽工业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国事评论说国企改革要抓大放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