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星同曜 《水浒》与《红楼梦》之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彦霖[1](2021)在《论沙汀创作中的“江湖社会”》文中研究表明自1932年茅盾在《小说月报》上对沙汀的文学创作发表评论以来,从地域文化角度和民俗文化角度研究沙汀的文学作品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沙汀作为具有“江湖身份”的左翼作家,却少有研究者将沙汀的文学作品与江湖社会相联,探讨江湖社会对沙汀创作机制的影响。因此,本文试以沙汀“革命者”与“江湖人”的双重身份为中心,还原江湖文化对沙汀创作机制的影响过程。除此之外,“江湖”原指游民群体组成的秘密社会——即主流社会之下的次生社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江湖在明清时期得以成熟,并在晚晴民国时期达到巅峰时代。江湖如何从秘密社会发展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沙汀又如何利用他的江湖背景反映川西北江湖社会,沙汀笔下袍哥形象为何多且出彩,沙汀为何采用一种客观戏谑的讽刺手法描绘袍哥形象……如何回答这些问题,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其中正文分为三章。在绪论部分,笔者从社会学角度出发,梳理“江湖”的含义、范围及其流变,并总结出沙汀笔下江湖的含义,以确立研究范围,并以时间为线,梳理有关沙汀的研究历史,阐述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意义。正文第一章梳理了江湖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和江湖社会在四川萌芽、发展到壮大的诸多因素。并从典型人物形象出发,归纳出沙汀笔下江湖社会反权威与实力至上的生存原则、圆滑与利益至上的生存方式、享乐到纵欲的绝对利己主义、赤贫状态下的卑微与坚韧、绝对权力下的霸蛮的五种生存法则。讲述镇民江湖如何对“侠儒思想”进行实用性、功利性地创造性转化和山民江湖如何还原原始丛林,激发人类浓厚的求生欲望和人性本恶的破坏性。第二章则重点分析江湖社会的聚集空间。完整的文化系统一般由权力文化形态、精英文化形态和民间文化形态组成。茶馆、祠堂、学校分别从民间文化、权力文化、精英文化入手,呈现江湖社会对社会价值体系的影响。茶馆、祠堂和学校凭借其特有的社会功能与江湖社会相辅相成。一方面,茶馆、祠堂和学校因为江湖组织的加入扩大了他们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茶馆、祠堂和学校也因江湖组织的入侵放大了江湖痼疾对巴蜀社会的破坏力。第三章结合沙汀的个人经历明确沙汀“退却”的历史意义,通过解读沙汀“革命者”与“江湖人”的双重身份,分析沙汀理性戏谑的创作风格,还原江湖文化对沙汀创作机制的影响过程。并从新时期、新世纪层出不穷的“江湖幻想”的文学作品以及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江湖情怀、侠客梦看江湖社会在新世纪的生存余波。
钟闻[2](2020)在《《水浒争鸣》第一辑至第十七辑文章总目》文中研究指明
钟闻[3](2020)在《《水浒争鸣》第一辑至第十七辑文章总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辑(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湖北省水浒研究会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年4月出版。)1."不读《水浒》,不知天下之奇!"——《水浒争鸣》案头语(《水浒争鸣》编委会)2.《水浒》的真人真事(王利器)3.修绠山房梓《宣和遗事》跋(周绍良)4.《水浒传》与《宣和遗事》——口头文学所奠定的《水浒》基础之一(高明阁)
胡邦炜[4](1983)在《双星同曜 《水浒》与《红楼梦》之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古典文学名着中,《水浒》与《红楼梦》是最为引人注视的。如果把这两部作品拉在一起来分析、比较,就不难发现,这两部作品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胡邦炜[5](1983)在《双星同曜 《水浒》与《红楼梦》之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古典文学名着中,《水浒》与《红楼梦》是最为引人注视的。如果把这两部作品拉在一起来分析、比较,就不难发现,这两部作品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二、双星同曜 《水浒》与《红楼梦》之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星同曜 《水浒》与《红楼梦》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论沙汀创作中的“江湖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对象的确立及材料来源 |
二 沙汀作品研究现状与本文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沙汀小说中的“江湖社会” |
第一节 从江湖到江湖化 |
一 沙汀笔下江湖社会的历史发展渊源 |
二 天府之国与江湖之地 |
第二节 镇民江湖:侠义思想的异化 |
一 “老子大家乱整”:反权威与实力至上的生存原则 |
二 “糊得圆”:圆滑与利益至上的生存方式 |
三 “说是要说的,吃是要吃的”:享乐到纵欲的绝对利己主义 |
第三节 山民江湖:丛林社会的还原 |
一 赤贫状态下的卑微与坚韧 |
二 绝对权力下的霸蛮 |
第二章 “江湖”的空间聚集 |
第一节 茶馆——“江湖社会”的“窗口” |
第二节 祠堂——江湖痼疾的“助燃剂” |
第三节 学校——知识分子的“受难所” |
第三章:江湖社会与沙汀的小说创作 |
第一节 江湖社会对沙汀戏谑风格的影响 |
第二节 “退却”对沙汀创作道路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水浒争鸣》第一辑至第十七辑文章总目(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辑(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湖北省水浒研究会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年4月出版。) |
第二辑(湖北省《水浒》研究会《水浒争鸣》编委会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8月出版。) |
第三辑(湖北省《水浒》研究会《水浒争鸣》编委会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1月出版。) |
第四辑(湖北省《水浒》研究会《水浒争鸣》编委会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7月出版。) |
第五辑(张国光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8月出版。) |
第六辑(张国光、佘大平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2月出版。) |
第七辑(张虹、喻斌主编,武汉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 |
第八辑(张虹、刘启方主编,崇文书局2006年6月出版。) |
第九辑(张虹、康传忠、曹先锋主编,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 |
第十辑(张虹、刘春龙主编,崇文书局2008年10月出版。) |
第十一辑(张虹、马成生、王益庸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 |
第十二辑(张虹、浦玉生主编,团结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 |
第十三辑(张虹、浦玉生主编,团结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 |
第十四辑(张虹、浦玉生主编,团结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 |
第十五辑(张虹、王益庸主编,万卷出版公司2014年11月出版。) |
第十六辑(张虹、浦玉生、窦应元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 |
第十七辑(景遐东、浦玉生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 |
四、双星同曜 《水浒》与《红楼梦》之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沙汀创作中的“江湖社会”[D]. 陈彦霖.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水浒争鸣》第一辑至第十七辑文章总目[J]. 钟闻. 水浒争鸣, 2020(00)
- [3]《水浒争鸣》第一辑至第十七辑文章总目[A]. 钟闻. 《水浒争鸣》(第十八辑), 2020
- [4]双星同曜 《水浒》与《红楼梦》之比较研究[J]. 胡邦炜. 水浒争鸣, 1983(00)
- [5]双星同曜 《水浒》与《红楼梦》之比较研究[A]. 胡邦炜. 水浒争鸣(第二辑),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