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议得气与针刺补泻之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薛进旭,毛慧芳,李东顶,葛开发,梁永林[1](2021)在《《黄帝内经》“泻必用方”与“补必用方”刍议》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学习《黄帝内经》和"泻必用方"与"补必用方"的相关研究,笔者认为"泻必用方"与"补必用方"其本质内涵相同,都是强调把握人体气血以因时针刺的重要性。《素问·八正神明论》"泻必用方"后详细举出了"用方"针刺以泻邪的实例,而《灵枢·官能》"补必用方"后则明确描述了"用方"针刺以补正的操作方法,二者只是分别从补、泻角度,用不同的论述方法来论述因时针刺以调人体气血的目的。
陈煌[2](2021)在《针刺结合督脉灸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比针刺结合督脉灸与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差异,以及两种方法对中医症状积分、VAS疼痛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及彩超髌上囊积液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提供一定参考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1年1月期间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针灸科,符合课题研究标准的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针刺加督脉灸组)和对照组(玻璃酸钠注射组),每组各31例。观察组:予针刺结合督脉灸治疗,针刺治疗每日1次,每次30分钟,连续治疗5天后休息2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5个疗程。每个疗程进行1次督脉灸治疗,即于疗程首日先行督脉灸治疗后,再行针刺治疗。针刺取犊鼻、内膝眼、阳陵泉、血海、梁丘、足三里(以上穴位均取患侧)、关元穴;督脉灸为大椎至腰阳关之间,向两侧膀胱经延伸宽约10cm的灸治带。对照组: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7天注射一次,5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VAS疼痛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及彩超髌上囊积液的变化,并对两组进行疗效评定。所有数据统计分析均使用SPSS24.0软件处理。结果:1.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积分、VAS疼痛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及彩超髌上囊积液量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中医症状积分比较:组内比较,两组均能有效降低中医症状积分(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在改善中医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3.VAS疼痛评分比较:组内比较,两组都能有效降低VAS疼痛评分(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在改善VAS疼痛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4.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疼痛、僵硬、活动功能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观察组在改善疼痛、僵硬、活动功能积分及总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5.彩超髌上囊积液比较:组内比较,治疗后两组髌上囊积液均较治疗前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髌上囊积液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6.临床疗效评价: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3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针刺结合督脉灸及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均能有效降低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医症状积分、VAS疼痛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及减少髌上囊积液量。2.针刺结合督脉灸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疗效优于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
唐露霖[3](2021)在《引火下行法在内科疾病中的用药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引火下行法源流进行梳理,根据古代涉及引火下行法的医籍,总结研究进展、治则治法及用药规律,以期对引火下行法能够有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方法:收集整理古代文献(先秦~近代)有关引火下行的条文,建立数据库,总结用药规律,对医案数据库中的各家用药进行分类、总结及分析,依照功效、四气、五味、归经等各方面,运用频数及聚类的统计学方法分析,再依据中药学进行讨论引火下行方的组方特点、用药规律等。结论:1、引火下行法是从针灸“上病下治”理论过渡到中药治疗的治法。其治疗对象主要是以火热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其治法多种,主要分为温肾助阳、清热泻火、润下攻下、利水渗湿、养阴降火以及重镇安神六种模式。2、引火下行法在古代最主要应用于治疗发热与吐血,此外,常用于咽喉痛、喘证、癫狂、烦躁、消渴、口疮、眼病、痢疾、咳嗽、呕吐以及中风。3、根据引火下行常用方剂药物聚类分析的结果,可以推断引火下行法常见的模式包括:温肾助阳、清热攻下、清热利湿、养阴清热、益气清热以及补血清热。4、引火下行常用药以寒性药为主;引火下行常见药物中,以苦、甘、辛三类药最为常见;常见归经为心经、肾经、脾经;常用药以清热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以及泻下药为主。
伍怀芝,杨佳[4](2021)在《脉诊在针刺治疗中的现状及研究进展》文中认为脉诊是中医诊断中的重要手段,针刺是中医治疗里的重要方法,为了解脉诊在近代针刺治疗中的运用情况,并了解近代临床针刺运用脉诊的适应范围及临床意义,检索"针刺+脉诊"相关文献后发现近代针刺治疗中配合诊脉的文献较少,然而诊脉对临床针刺的指导意义有理论依据可循,脉诊对针刺得气的重要性确有依据,脉诊指导针刺的原则多源于《黄帝内经》,针刺运用的脉法丰富多样,未涉及临床实践内容的文献占近1/3;针刺治疗配合诊脉有理论依据并具有临床意义,目前现代针刺治疗中诊脉不受重视是事实,《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言之"凡将用针,必先诊脉",是目前中医传承中被忽视的珍贵内容,亟需继续传承发展,利用现代科研技术与先进的设备,期望可促进脉诊的中医科学研究。
邢潇,齐丛会,袁世伟,崔林华[5](2021)在《浅析窦汉卿针灸理论中的时间因素》文中认为窦汉卿的针灸理论对时间因素非常重视,他认为针刺的深浅、针灸的部位禁忌、针灸的选穴、针灸补泻的时机与禁忌等方面均与时间因素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方面涉及针灸学的各个领域。时间因素在针灸学中的应用与现代科学对生命节律的认识和应用有异曲同工之处,值得深入研究。
陈瑶[6](2020)在《压敏点穴区不同刺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血瘀气滞型)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对比观察压敏点穴区单针刺、齐刺、恢刺三种刺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血瘀气滞型)的疗效差异,从中优选疗效最佳的刺法。方法:1.分组:利用SPSS软件将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血瘀气滞型)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单针刺组、齐刺组、恢刺组三组,每组20例。2.压敏点探查:用右手大拇指沿斜方肌、菱形肌、小圆肌和冈下肌等肌肉走行探查,余四肢握拳状,大拇指均匀向下用力按压,由轻到重,由浅到深,当按压局部出现疼痛感、或疼痛减轻、或疼痛向远端放射,或局部有痛性条索样结节处标记为压敏点,尽可能探查多的压敏点。3.治疗:3.1.基础针刺治疗:选大椎、天柱、后溪、颈椎夹脊、膈俞、合谷、太冲等穴采用单手进针法进针,施以平补平泻手法使其得气,得气后留针。3.2.单针刺组:在基础针刺的基础上,同时选取两个压敏点,在每个压敏点上都选用单针刺法,采用单手进针法将针刺入0.5-0.8寸后,施以平补平泻手法使其得气,得气后留针,留针30分钟后拔针,消毒棉签按压针孔。3.3.齐刺组:在基础针刺的基础上,同时选取两个压敏点,在每个压敏点上都选用齐刺法,先在压敏点中心直刺一针,施以平补平泻手法使其得气,再在其左右旁开0.5寸45°斜刺两针,使针尖朝向第一根毫针的针尖,三针的针刺深度大致相同,施以平补平泻法使其得气,针下得气后留针,留针30分钟后拔针,消毒棉签按压针孔。3.4.恢刺组:在基础针刺的基础上,同时选取两个压敏点,在每个压敏点上都选用恢刺法,先在压敏点中心直刺一针,施以平补平泻法使其得气,得气后将针尖提至皮下筋膜层,更换针刺方向,分别向左右针刺入肌肉间隙间,提插捻转,感觉局部酸胀麻木,刺激量以患者耐受为度,后提针至皮下,再次直刺入针,施以平补平泻手法使其得气,留针30分钟后拔针,消毒棉签按压针孔。4.疗程:三组患者均每天治疗一次,七天为一疗程,共针刺两个疗程。5.统计方法:三组治疗前后采用田中靖久20分量表及SF-MPQ量表进行评估,并判定其疗效,最后运用SPSS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前对三组资料60例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2.田中靖久20分量表评分的比较:(1)三组治疗前的20分量表评分经方差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三组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三组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单针刺法、齐刺法、及恢刺法均能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症状体征。(3)治疗前后差值经组间比较,恢刺组与单针刺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恢刺组对CSR患者症状及体征改善程度优于单针刺组。齐刺组与单针刺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齐刺组与恢刺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SF-MPQ评分的比较:(1)三组治疗前的SF-MPQ评分经方差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三组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三组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单针刺法、齐刺法、及恢刺法均能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不适指数。(3)治疗前后差值经组间比较,恢刺组与单针刺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恢刺组对CSR患者疼痛不适改善程度优于单针刺组。齐刺组与单针刺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齐刺组对CSR患者疼痛不适改善程度优于单针刺组。齐刺组与恢刺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临床疗效的比较:单针刺组愈显率为50%,齐刺组愈显率为60%,恢刺组愈显率为90%,经统计学分析,三组愈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刺组明显优于齐刺组和单针刺组(P<0.05)。结论:1.压敏点穴区三种刺法(单针刺、齐刺、恢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血瘀气滞型)均有良效,且三组均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2.恢刺(单针多向刺)与单针刺(单针单向刺)比较,疗效优于单针刺;恢刺(单针多向刺)与齐刺(多针多向刺)比较,疗效也优于齐刺,体现了单针多向刺的优势。
吴娇娟,纪智,梁靖蓉,张旭东,刘清国,蔚鹏程,薛艳君,吴小丽,曾天笑,郝晓敏,孙娇,黄佩怡[7](2019)在《针刺单式补泻手法探微》文中研究指明梳理争议较大的4大类单式补泻手法操作及其可能本义,探讨针刺补泻手法中的几大要素,以单要素对单式补泻手法分类。通过梳理总结,认为单式补泻手法定义应尽量不参入其他非手法要素,按照单要素可将其分为:针向迎随补泻、捻转补泻、提插补泻、徐疾补泻、呼吸补泻、开阖补泻,另外在考量生成数补泻效果及原理后,可以考虑将其纳入。
马强[8](2019)在《新安代表医家对《内经》针灸学术思想的发挥》文中认为目的:梳理《内经》针灸学术思想体系,整理提炼新安代表医家对《内经》针灸学术思想的发挥,归纳总结新安医家发挥经典的特点及相关理论之间的异同点。方法:1.确定目标、范围:一是《内经》针灸学术体系,二是一定历史时期(元明清)、一定范围内(新安地区)中医文献(针灸)对《内经》发挥之处及其异同。2.搜集论文研究对象(着作):《黄帝内经》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汪机《针灸问对》、《外科理例》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吴崑《素问吴注》、《针方六集》郑梅涧《重楼玉钥》吴亦鼎《神灸经纶》3.运用查阅专着法、文献检索法对上述着作进行研究,首先整理、筛选《内经》针灸条文,总结出《内经》针灸学术体系,其次阅读六位医家的着作,整理出每位医家针灸学术思想,再对其针灸学术思想进行溯源,找出每位医家发挥《内经》针灸学术思想之处,最后进行横向(医家之间)对比,找出医家认识之间的异同。结果:1.《内经》针灸学术体系大致可以分为脉穴、诊断、刺灸及证治四类,其中,经络腧穴方面:十二经脉循行呈首尾循环流注,附属有经别、经筋、皮部,奇经八脉重视冲、任、督、跷脉,腧穴分类以实用性为主。经络诊断方面:形成了经络色诊、按经脉虚实等诊断方法。刺法灸法方面:针具主要使用九针,刺则、刺法及刺禁已形成完整体系,灸法凡寒、热、瘀、虚皆可用。病证论治方面:可分六淫、形体、脏腑、妇人、官窍及外科诸证而分别论治。2.六位新安医家对《内经》针灸学术思想均有发挥,主要为:王国瑞:透刺法是对《内经》部分刺法的发展;将“巨刺、缪刺”这种相对取穴的方法运用于临床;37对应穴多源于《内经》中“标本根结”为代表的远端取穴法;飞腾八法是对因时而刺的发展;多使用针刺放血疗法。汪机:在阐发《内经》迎随、呼吸补泻中,贯穿着气血充盛时方可用泻法的思想;针刺无补法,所言“补”者实则为“通”;重视治疗前的辨证过程;对《内经》治疗痈疽脓肿多有临床阐发。徐春甫:对《内经》气血量的多少、开阖枢作了阐释;重视经络防病养生以及刺灸前的诊察过程;在对厉风、牙痛、中寒、善太息、咳嗽等疾病的治疗均依《内经》作为指导。吴崑:注解《素问》时,常以经络循行阐释相关病症;论九针偏重于临床应用;阐发《内经》五腧穴为“五门针方”理论;发展《内经》针药同用而创“针药一理,,说。郑梅涧:依《内经》风邪理论创“郑氏三针”;针药并用贯穿于喉风三十六症的治疗中;对热证壅滞认为可用灸法发挥宣散作用;在临床实践中多使用刺络放血法。吴亦鼎:对“知脏腑血气之诊”进行阐发,重视灸治前的辨证审因;对20多种病证均依据《内经》治法取穴作为指导。3.六位医家发挥《内经》针灸学术思想之间互有印证及争鸣,主要为:相同处 差异处针药同用(徐春甫吴崑郑梅涧)按时取穴(王国瑞√汪机×)刺络放血(王国瑞郑梅涧)艾灸保健(徐春甫√汪机×)热证可灸(汪机郑梅涧吴亦鼎)针刺无补(汪机√ 吴崑、郑梅涧×)诊察需详(汪机徐春甫吴亦鼎)捻转补泻(郑梅涧√汪机、吴崑×)结论:《内经》脉-穴-诊-治(针、灸)理论体系完善;六位新安代表医家从理论探讨、临床实践对《内经》针灸学术思想均有发挥,且有着偏向于临床的特点;相互之间部分学术理论认识的差异繁荣了针灸理论的发展,并启发后人思维。
谢子妍[9](2019)在《小议“泻必用方,补必用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补泻之法是中医临床治疗大法之一,临床应用时多遵从虚证用补、实证用泻的总原则。《素问·八正神明论篇》提出的"泻必用方,补必用员"应用指导,历代医家多从针刺时机的选择、针刺手法的不同进行补泻应用理解。笔者通过《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的学习,对其中"泻必用方,补必用员"进行相关查证,认为补泻员方不但是针刺补泻原则的说明,更是临床补泻治疗时机的选择总则:即泻之用方,以气盛方泻,补之用员,以血气更替得神而员,谨守其机补泻方能不失。并进一步提出对临床学习的启示与思考:在经典学习当中应更注重医理原理的把握,而非具体字句的拘泥不化。
韩厚明[10](2018)在《张家山汉简字词集释》文中研究说明1983年底至1984年初,湖北江陵张家山M247号汉墓出土大批竹简,其中包含大量汉初法律文书,这是继睡虎地秦简之後法律简牍的又一重大发现。经过初步清理之後,这批竹简包括《历谱》、《二年律令》、《奏谳书》、《脉书》、《算数书》、《盖庐》、《引书》、《遣册》八种,共1200余枚竹简。《历谱》共18枚竹简,记录时代爲汉高祖四年(前203年)至吕后二年(前186年)後九月,其中简二记录有“新降爲汉”四字,是汉王朝创立过程中的真实写照。《二年律令》共540枚竹简,是汉初吕后二年的律令摘抄,共有汉律27种、《津关令》1种,这是汉代成体系法律简牍的首次发现,弥补了汉代法律史研究资料不足的遗憾。《奏谳书》共228枚竹简,内容爲秦及汉高祖时期奏谳文书摘录,保留了奏谳文书的基本格式,对研究秦及汉初司法审判制度有重要意义。《脉书》共66枚竹简,以病候及阴阳十一脉经、脉法等爲主要内容,大部分见於马王堆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比後者保存更完好。《算数书》共190枚竹简,是实用算题合集,内容形式与传世数学文献《九章算术》类似,比後者时代早二百余年。《盖庐》共55枚竹简,以申胥(伍子胥)与盖庐(吴王阖闾)的对话爲文本形式,具有浓厚的兵阴阳色彩。《引书》共112枚竹简,是首次发现成篇的汉代导引术文献,可与马王堆《导引图》相参照。《遣册》共41枚竹简,爲随葬物品清单,其中记录有书一笥,正与出土竹简相合。值得一提的是,墓葬还出土鸠杖一枚,这说明墓主人年事已高。张家山M247号汉墓自发掘至今已有34年,全部竹简释文公布於2001年,迄今已有16年,因其竹简内容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相关论文总计上千篇,着作数十部,相关研究纷繁复杂,因此有必要对以往研究历史进行综合梳理,同时结合学者的研究成果,对竹简文本进行重新校勘,对疑难词汇进行辨析考证,这也是本论文的写作目的所在。本论文共分上下两编,上编有三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介绍M247号汉墓的发掘情况,墓葬的形制及随葬物品,墓主身份,论述出土竹简的主要内容及其释文公布情况,以及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重点内容是对张家山汉简各部分的研究综述,以期把握既往学界的研究概况。第二章张家山汉简释文校注,这部分以《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释文修订本)》、《二年律令与奏谳书》所刊布的释文爲底本,吸收学界对竹简文本的校勘成果,参照整理者原图版及红外綫图版,对张家山汉简释文进行再校勘,对重点难点词汇进行校注,以疏通文意。第三章相关问题研究,包括《二年律令》编联整理与研究、重点词汇研究梳理与考证,如“颇”、“毋害”、“出入罪人”、“完刑”、“行钱”、“以上、以下”。下编主要内容是字词集释和参考文献。字词集释首先列举字词条目,其次选取有代表性的辞例1-5条,最後以时间爲序摘录学者研究成果,对其中需要补充及辨析的词条以按语形式说明。最後是本论文的参考文献。
二、小议得气与针刺补泻之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议得气与针刺补泻之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黄帝内经》“泻必用方”与“补必用方”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泻必用方”与“补必用方”争论简述 |
1.1以《素问·八正神明论》“泻必用方”为准绳 |
1.2以《灵枢·官能》“补必用方”为准绳 |
1.3《黄帝内经》“泻必用方”与“补必用方”二者并存不悖 |
2“泻必用方”与“补必用方”详论 |
2.1“泻必用方”释义 |
2.2“补必用方”释义 |
3小结 |
(2)针刺结合督脉灸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研究对象的选择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脱落和剔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分组方法 |
3.2 盲法 |
3.3 治疗方法 |
3.4 不良事件处理 |
4 观察指标 |
4.1 量表 |
4.2 彩超髌上囊积液 |
5 临床疗效判定 |
6 数据分析 |
研究结果 |
1 病例完成情况 |
2 一般资料比较 |
3 各量表观察指标对比 |
3.1 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
3.2 VAS疼痛评分对比 |
3.3 WOMAC骨关节炎指数各因子比较 |
3.4 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总积分比较 |
4 客观观察指标对比 |
彩超髌上囊积液比较 |
5 疗效评估 |
6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讨论与分析 |
1 祖国医学对KOA的认识 |
1.1 病名 |
1.2 病因病机 |
1.3 KOA的中医外治疗法 |
2 现代医学对KOA的认识 |
2.1 病因 |
2.2 发病机制 |
2.3 KOA西医治疗方法 |
3 证型选择依据 |
4 针刺结合督脉灸治疗方法的选择依据 |
4.1 针刺的选择依据 |
4.2 督脉灸的选择依据 |
4.3 针刺结合督脉灸的选择依据 |
5 选穴依据 |
6 对照组药物的选择依据 |
7 观察指标的选择依据 |
7.1 中医症状积分 |
7.2 VAS疼痛评分 |
7.3 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 |
7.4 彩超髌上囊积液 |
8 研究结果分析 |
8.1 一般资料分析 |
8.2 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分析 |
8.3 VAS疼痛评分比较分析 |
8.4 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比较分析 |
8.5 客观指标比较分析 |
8.6 临床疗效分析 |
9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中医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引火下行法在内科疾病中的用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引火下行法源流考究 |
1 四大经典时期的理论萌芽 |
1.1 《素问》“阴阳五行”对火热的思考 |
1.2《灵枢》“上病下治”的理论 |
1.3 《伤寒论》治疗火热的归纳 |
2 魏晋隋唐火热理论的发展 |
2.1 针灸治疗火热的具体化 |
2.2 三焦理论与火热联系 |
2.3 上病下治方式的转变 |
3 宋金元时期引火下行雏形的形成 |
3.1 南方两宋对火热的“守旧” |
3.2 北方金元对火热的“创新” |
4 明清时期引火下行的问世 |
4.1 外治法引火下行 |
4.2 引火下行内科证治 |
5 现代引火下行法的运用情况 |
6. 结语与讨论 |
引火下行方药分析 |
1 引火下行方剂分析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方法 |
1.3 方剂统计分析 |
2 引火下行药物分析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方法 |
2.3 用药统计分析 |
3 讨论 |
3.1 引火下行法的古代应用 |
3.2 引火下行方剂的组方特点 |
3.3 引火下行药性分布特征 |
3.4 引火下行药味分布特征 |
3.5 引火下行药归经分布特征 |
3.6 引火下行中药类别特征 |
3.7 引火下行古方今用探讨 |
引火下行法在内科疾病中的运用探讨 |
一、引火下行法在围绝经期综合征中的运用探讨 |
1 对于“心-肾-子宫”理论的认识 |
2 HPOA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联系 |
3 基于“心—肾-子宫”理论探讨HPOA与MPS的联系 |
4 基于“心—肾-子宫轴”理论采用引火下行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 |
5 总结与讨论 |
二、引火下行法在糖尿病中的运用探讨 |
1 引火下行法的概述 |
2 火热为糖尿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
3 引火下行法治疗糖尿病 |
4 总结与讨论 |
三、引火下行法在其他内科疾病中的运用探讨 |
结论 |
典型医案处方分析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脉诊在针刺治疗中的现状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脉诊在针刺治疗中的现代研究概况 |
1.1 近代针刺治疗中配合诊脉的文献较少 |
1.2 诊脉对于临床针刺的作用有深厚理论依据 |
1.3 脉诊对针刺得气的重要性确有依据 |
1.4 脉诊指导针刺的原则多源于《黄帝内经》 |
1.4.1 补虚泻实为《灵枢》针灸治疗原则 |
1.4.2 针刺配合脉法偏重于三部九候及人迎气口脉法 |
1.5 文献中针刺运用的脉诊方法丰富多样 |
1.6 未涉及临床实践内容的文献占近1/3 |
1.7 现代针刺治疗中诊脉文献缺乏的可能原因 |
1.7.1 脉诊在现代中医治疗中的重要性普遍降低 |
1.7.2 缺乏脉诊研究数据的采集设备 |
2 分析与讨论 |
2.1 针刺治疗配合诊脉有理论依据并具有临床意义 |
2.2 现代针刺治疗中诊脉不受重视是事实 |
2.3 针刺结合脉诊治疗的文献,阐述理论多于临床实例 |
3 总结与期望 |
(5)浅析窦汉卿针灸理论中的时间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时间因素对针刺深度的影响 |
2 时间因素对选穴的影响 |
3 时间因素对针灸补泻时机的影响 |
4 针灸时间的禁忌 |
5 讨论 |
(6)压敏点穴区不同刺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血瘀气滞型)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历史回顾 |
1 中医治疗方法 |
2 西医治疗方法 |
3 小结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选择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脱落与中止标准 |
1.6 剔除与脱落病例的处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算及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 |
2.4 安全性观察(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
2.5 质量控制 |
2.6 医学伦理原则 |
2.7 统计方法 |
3.研究结果及分析 |
3.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3.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田中靖久20分法量表评分比较 |
3.3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SF-MPQ评分比较 |
3.4 三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分布及愈显率比较 |
3.5 试验结果分析 |
4.讨论 |
4.1 中医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
4.2 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
4.3 压敏点的探析 |
4.4 针刺理论及取穴依据 |
4.5 压敏点单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机理探讨 |
4.6 压敏点齐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机理探讨 |
4.7 压敏点恢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机理探讨 |
4.8 结果探析 |
4.9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7)针刺单式补泻手法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1 迎随补泻 |
2 提插补泻 |
3 捻转补泻 |
4 平补平泻 |
5 小结 |
(8)新安代表医家对《内经》针灸学术思想的发挥(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内经》针灸学术思想概述 |
1 脉穴类 |
1.1 经络概述 |
1.2 十二经脉 |
1.3 奇经八脉 |
1.4 络脉 |
1.5 经筋经别皮部 |
1.6 腧穴 |
2 诊断类 |
2.1 望诊 |
2.2 闻诊 |
2.3 按诊 |
3 刺灸类 |
3.1 针具 |
3.2 刺则 |
3.3 刺法 |
3.4 刺禁 |
3.5 灸法 |
4 证治类 |
4.1 六淫病证 |
4.2 形体病证 |
4.3 脏腑病证 |
4.4 妇人病证 |
4.5 官窍病证 |
4.6 外科诸证 |
二、新安代表医家对《内经》针灸学术思想的发挥 |
1 王国瑞对《内经》针灸学术思想的发挥 |
1.1 从“短刺、输刺、直针刺、恢刺、合谷刺”到“透刺” |
1.2 “巨刺、缪刺”的临床应用 |
1.3 从“标本根结”到“应穴” |
1.4 从“四时取穴”到“飞腾八法” |
1.5 针刺放血 |
2 汪机对《内经》针灸学术思想的发挥 |
2.1 阐迎随、呼吸斥捻转、流注 |
2.2 针刺无补法少灸可散热 |
2.3 五要需明审辨证分经络 |
2.4 锋针取脓血灸火治痈疽 |
3 徐春甫对《内经》针灸学术思想的发挥 |
3.1 阐六经气血重经络防病 |
3.2 施治多遵经针药常同用 |
4 吴崑对《内经》针灸学术思想的发挥 |
4.1 详经络循行重九针刺法 |
4.2 倡五门针方明针药一理 |
5 郑梅涧对《内经》针灸学术思想的发挥 |
5.1 倡刺络放血创郑氏三针 |
5.2 热证壅滞可灸针药并用典范 |
6 吴亦鼎对《内经》针灸学术思想的发挥 |
6.1 明证审穴热证可灸 |
6.2 证治取穴依经而行 |
讨论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内经》针灸学术思想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小议“泻必用方,补必用员”(论文提纲范文)
1“泻必用方, 补必用员”是针刺补泻原则说明 |
1.1 方员以论针刺补泻时机 |
1.2 方员以论针刺补泻手法 |
2“泻必用方, 补必用员”是临床补泻总则 |
3“泻必用方, 补必用员”对临床启示与思考 |
3.1 气未盛, 神未至时该如何处理 |
3.2 把握临床治疗时机的重要性 |
3.3 掌握医理而不拘泥于字句 |
(10)张家山汉简字词集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上编 |
第一章 张家山M247号汉墓的发掘及竹简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张家山M247号汉墓的发掘及墓主身份 |
第二节 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的公布与研究 |
一、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释文发布前的研究状况 |
二、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释文及图版公布 |
三、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三节 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研究综述 |
一、《二年律令》研究综述 |
二、《奏谳书》研究综述 |
三、《脉书》研究综述 |
四、《算数书》研究综述 |
五、《盖庐》研究综述 |
六、《引书》研究综述 |
七、《遣册》研究综述 |
第二章 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释文校注 |
第一节 历谱 |
第二节 二年律令 |
第三节 奏谳书 |
第四节 脉书 |
第五节 算数书 |
第六节 盖庐 |
第七节 引书 |
第八节 遣策 |
第三章 相关问题研究 |
第一节 《二年律令》编联探讨 |
第二节 汉代副词“颇”浅论 |
第三节 “毋害”词义辨析 |
第四节 “出入罪人”释义及相关问题探讨 |
第五节 完刑的再认识 |
第六节 “行钱”本义考 |
第七节 秦汉户赋缴纳对象分析 |
下编 张家山汉简字词集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四、小议得气与针刺补泻之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帝内经》“泻必用方”与“补必用方”刍议[J]. 薛进旭,毛慧芳,李东顶,葛开发,梁永林. 中医药通报, 2021(03)
- [2]针刺结合督脉灸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陈煌.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引火下行法在内科疾病中的用药分析[D]. 唐露霖.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脉诊在针刺治疗中的现状及研究进展[J]. 伍怀芝,杨佳. 世界中医药, 2021(02)
- [5]浅析窦汉卿针灸理论中的时间因素[J]. 邢潇,齐丛会,袁世伟,崔林华. 上海针灸杂志, 2021
- [6]压敏点穴区不同刺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血瘀气滞型)的疗效观察[D]. 陈瑶.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5)
- [7]针刺单式补泻手法探微[J]. 吴娇娟,纪智,梁靖蓉,张旭东,刘清国,蔚鹏程,薛艳君,吴小丽,曾天笑,郝晓敏,孙娇,黄佩怡. 中国针灸, 2019(11)
- [8]新安代表医家对《内经》针灸学术思想的发挥[D]. 马强.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小议“泻必用方,补必用员”[J]. 谢子妍.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05)
- [10]张家山汉简字词集释[D]. 韩厚明. 吉林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