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党员进行分级教育

对农村党员进行分级教育

一、对农村党员应当实行分层次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杨邓红,胡锦波,赵垚[1](2021)在《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建设的百年历程与经验启示》文中研究说明廉洁文化建设是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对廉洁文化建设进行探索,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奠基与初步探索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开拓与曲折演进,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创新与积极发展到新时代的进一步升华,证明廉洁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新时期廉洁文化建设需要牢记完善法治体系建设,提供制度保证;进行理论和实践活动教育,培育优良作风;坚持党的领导,形成根本保证,保障廉洁文化建设稳步健康发展。

梁罗秀[2](2021)在《家庭资本对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教育意愿的影响》文中认为

熊英[3](2021)在《马克思主义在农村地区的传播现状与推进路径研究 ——基于湖北省部分农村的调查》文中提出

闵岚[4](202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茜[5](2021)在《改革开放初期妇女政治参与研究(1978-1995)》文中研究说明

史林波[6](2021)在《农村低保政策执行偏差及矫正研究 ——以宜宾市J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杨洋[7](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以临沂市M镇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农村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指出如何走好乡村振兴之路,其中,人才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是农村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新产业、新业态的不断出现,新农村的建设更加需要各类优秀人才支撑,既需要有号召力的“领头雁”、有创造力的“主力军”,也需要善经营的“致富人”、懂技术的“田秀才”、传文化的“乡土艺术家”。长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实用人才工作,各级政府就该项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收获了大量成功经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逐步壮大,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引擎。然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人才资源短缺问题十分严重,技术水平还不过关,整体素质有待提升,管理服务机制还不完善,政策的制定和落实还不到位……因此,研究和探索如何建立一支高标准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对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带领广大农民奔赴小康意义重大。本文结合临沂市M镇实际情况,对M镇农村实用人才进行了统计数据分析,运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并针对突出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本文共有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选题背景和意义,对乡村振兴战略关于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要求进行了分析,对国内、国外研究情况进行了梳理汇总,明确了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根据中央出台的关于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文件,对农村实用人才进行了概念界定、类型划分,将人力资本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本管理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从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和农业生产等方面介绍了 M镇基本情况,分析了 M镇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现状,总结了在推动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主要做法与各级政策支持;第四部分从农村实用人才整体素质、发挥作用情况、体制机制建设、相关人才政策内容设置及执行落实等方面,综合分析了 M镇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对产生这些诸多问题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政府重视程度不够、有效管理服务体制未形成、乡镇支持力度有限、基层环境吸引力低等因素;第六部分从加强领导营造良好氛围、完善管理服务平台、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优化农村发展环境等方面给出了意见建议,以加强M镇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激发农村发展的勃勃生机。

彭德取[8](2021)在《滇南农村地区村规民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村规民约在我国乡村社会治理中具有悠久的历史,现代村规民约既接续了乡村社会优良的村规民俗和德治教化的好传统,又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大背景下乡村社会的新特点得到了创新发展。面对国家全面脱贫后乡村社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在多民族的边疆农村地区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实现村规民约在乡村社会治理中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正向作用发挥,急待我们深入研究。针对滇南农村地区地处边疆,环境复杂,教育水平落后,教育资源匮乏,村民文化程度低等情况,本文旨在研究村规民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期帮助滇南农村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挖掘本土教育资源和载体,帮助村民树立正确的家国观念、政治意识和法治理念。本文正文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我国乡村治理的简要历程和乡村振兴对创新村规民约、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分析了研究滇南农村地区村规民约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时代价值。第二部分根据村规民约的作用、对象和影响范围,阐述了村规民约主要发挥的五个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第三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滇南农村地区村规民约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现状,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剖析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从村规民约、村规民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关系、教育队伍、村民及保障机制多维度提出解决滇南农村地区发挥村规民约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对策。

左洋洋[9](2021)在《新时代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及积极推动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从试点探索逐步过渡到全面展开,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赋活新时代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指明了发展方向。其发展壮大不仅是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富裕的必然选择,更是立足新发展阶段,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内循环的重要引擎。本文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归纳分析法、历史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遵循“文献综述-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历史沿革-现实背景-发展现状-成因分析-解决对策”的基本思路,对新时代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进行了一定研究。首先,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对新时代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基本内涵进行了界定,指明产权关系明晰与股份合作是其核心特征。其次,分析了新时代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历史沿革及现实背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国共产党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有关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思想,夯实了发展的理论根基;曲折探索、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构成了发展三阶段;助推经济内循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二次飞跃”则是发展的重要现实背景。再次,归纳分析了新时代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存在问题及成因。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成效显着、实现形式日趋多元、发展模式日趋多样,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内在活力得到有效激发,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尚未突破的发展困境,具体表现在总体发展水平低且区域发展不平衡、组织运营水平低、持续盈利能力不强等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是受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运行管理不规范、发展保障机制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基于上述问题,本文有针对性提出了包括激发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内在动力、完善运行管理体制机制、优化发展保障路径在内的相应对策。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是一项久久为功的事业,需要多主体、多要素等的协同发力。要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调动广大农村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促进制度、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向农村的倾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以最终实现业兴民富村美。

曹源洮[10](202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减贫历程、成效及经验研究》文中指出贫困是全球每个国家都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减贫是每个国家实现稳定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难题。1990年,联合国发布了“千年发展目标”,自此全球减贫事业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中国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并且在经历了近代抵抗外国侵略战争和国内解放战争后,国家发展落后,人民生活匮乏,贫困问题亟待解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坚持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带领中国人民在减贫实践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总结中国减贫事业历程、成效及经验对中国和世界反贫困斗争都有深远意义。通过阅读文献发现,国内外学者已有大量与贫困和反贫困相关的研究。但现有研究中将西方贫困理论与中国减贫实践联系起来,系统梳理中国减贫历程和成就,总结经验并将经验运用到乡村振兴工作中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因此,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方法,通过对文献的阅读、比较分析和归纳研究了以下内容。一是梳理了对中国减贫工作起到启示和指导意义的西方理论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贫困的论述;二是从不同时期推动减贫工作的经济社会动力因素和政策演变为出发点划分中国特色减贫历程;三是总结中国减贫取得显着成效的经验并运用到巩固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工作中。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从不同时期推动减贫的经济社会动力因素出发,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减贫历程分为五个阶段:1949-1978,1978-1985,1986-2000,2001-2012,2013至今。回顾减贫历程,中国扶贫脱贫工作取得成功的经验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和基层组织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方针,坚持依据不同阶段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定实施扶贫战略,坚持在减贫中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坚持全党全社会全行业共同参与扶贫。在取得脱贫攻坚胜利之后,党和政府要继续带领全社会共同参与巩固脱贫成果高效衔接乡村振兴,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打好基础。党要加强对农村人才的领导并且强化对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脱贫攻坚成果要得到有效巩固,防止贫困再发生。推动乡村振兴要靠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实施乡村建设和持续提高脱贫人口内生动力来实现。本文在研究中存在不足。一是对于中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各阶段扶贫政策的理论背景以及治理实践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二是研究方法比较单一,缺少对贫困地区的实地研究。三是对于脱贫后如何巩固现有成果以及如何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的建议不够科学具体。经后的研究要弥补这些不足,通过实地调研掌握更多一手资料,为乡村建设提出更具体的建议。

二、对农村党员应当实行分层次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农村党员应当实行分层次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建设的百年历程与经验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1921—1949: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建设的奠基与初步探索
二、1949—1976: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建设的拓展与曲折演进
三、1978—201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建设的创新与积极发展
四、2012—至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建设的境界开新
五、中国共产党百年廉洁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7)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以临沂市M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农村实用人才的概念界定及类型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力资本理论
        2.2.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2.3 人本管理理论
第三章 临沂市M镇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3.1 临沂市M镇基本情况
        3.1.1 地理条件
        3.1.2 经济社会和农业生产情况
    3.2 M镇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现状
    3.3 M镇推动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支持与主要做法
        3.3.1 政策支持
        3.3.2 主要做法
第四章 临沂市M镇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4.1 农村实用人才整体素质不能满足乡村振兴需要
        4.1.1 农村实用人才数量不足
        4.1.2 农村实用人才质量不高
        4.1.3 农村实用人才结构不合理
        4.1.4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不稳定
    4.2 农村实用人才作用发挥不能满足乡村振兴需要
        4.2.1 意识落后作用差
        4.2.2 吸收传播新技术速度慢
    4.3 农村实用人才发展机制不能满足乡村振兴需要
        4.3.1 工作机制设置有缺陷
        4.3.2 人才引进机制不到位
        4.3.3 培养开发机制效果差
        4.3.4 人才评价机制不科学
        4.3.5 扶持与激励机制不完备
    4.4 农村实用人才政策不能满足乡村振兴需要
        4.4.1 农村实用人才政策内容需进一步丰富
        4.4.2 农村实用人才政策执行力需进一步提高
第五章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1 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5.2 有效管理服务体制未形成
        5.2.1 管理服务合力不足
        5.2.2 以市场为主导的宏观调控机制不健全
    5.3 乡镇支持力度有限
        5.3.1 专业技术支撑不足
        5.3.2 财政资金受限
    5.4 基层环境吸引力低
        5.4.1 社会环境吸引力低
        5.4.2 生产环境吸引力低
第六章 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6.1 加强领导营造良好氛围
        6.1.1 提高政府重视程度
        6.1.2 增强宣传推广力度
    6.2 构筑高效管理服务平台
        6.2.1 构建多元服务体系
        6.2.2 提升乡镇服务能力
    6.3 建立健全长效体制机制
        6.3.1 优化人才引进机制
        6.3.2 加强人才培养机制
        6.3.3 创新人才评价机制
        6.3.4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6.4 优化农村发展、聚才环境
        6.4.1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6.4.2 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结论
附录A: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查问卷(针对村民)
附录B: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查问卷(针对农村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滇南农村地区村规民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简要述评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功能
        (二)村规民约和乡村治理
        (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村规民约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创新点
        (一)选题视角的创新
        (二)研究内容的创新
第一章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村规民约
    一、传统到现代的伟大跨越
        (一)历史上的中国乡村治理
        (二)创新村规民约助力美丽云南建设
    二、滇南农村地区村规民约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的时代价值
        (一)滇南农村地区村规民约概况
        (二)滇南农村地区村规民约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的价值分析
第二章 村规民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引导村民思想行为的导向功能
    二、约束村民行为举止的规范功能
    三、激发村民精神动力的激励功能
    四、提升村民个人素质的育人功能
    五、促进村域文明和谐的调节功能
第三章 滇南农村地区村规民约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现状分析
    一、调查问卷与访谈
        (一)调查问卷
        (二)相关人员访谈
    二、滇南农村地区村规民约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存在的问题
        (一)村规民约自身存在的问题
        (二)利用村规民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制约滇南农村地区村规民约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原因
        (一)村规民约自身的建设不够完善
        (二)对于利用村规民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度不够
        (三)村干部利用村规民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不足
        (四)受教育群体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
        (五)滇南农村地区村规民约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机制缺乏
第四章 滇南农村地区村规民约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对策
    一、优化滇南农村地区的村规民约
        (一)按程序制定高质量的村规民约
        (二)增强村规民约的吸引力
        (三)加强村规民约的宣传和实施
    二、推进村规民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
        (一)村规民约内容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二)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村规民约全过程
        (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用好村规民约
    三、加强滇南农村地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一)优化和充实滇南农村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二)加强滇南农村地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培训和教育
        (三)提高教育者运用村规民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
    四、提高滇南农村地区村民的综合素质
        (一)提升村民的文化知识水平
        (二)培育村民的民主参与意识
        (三)提高村民的农业生产技能
    五、建立运用村规民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
        (一)加强相关制度建设
        (二)构建监督考核体系
        (三)建立反馈评价机制
        (四)助力乡村振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新时代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农村集体经济
        1.3.2 传统农村集体经济
        1.3.3 新时期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1.3.4 新时代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2 新时代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与现实背景
    2.1 新时代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思想
        2.1.2 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思想
        2.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集体主义和互助合作思想
    2.2 新时代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历史沿革
        2.2.1 传统农村集体经济的曲折探索阶段(1949-1978 年)
        2.2.2 新时期农村集体经济转型发展阶段(1978-2012 年)
        2.2.3 新时代农村集体经济创新发展阶段(2012-至今)
    2.3 新时代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实背景
        2.3.1 助推我国经济内循环的重要引擎
        2.3.2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2.3.3 实现农业“二次飞跃”的基本要求
3 新时代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3.1 新时代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3.1.1 新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效显着
        3.1.2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日趋多元
        3.1.3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显着增强
    3.2 新时代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总体发展水平低且区域发展不平衡
        3.2.2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营水平较低
        3.2.3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持续盈利能力不强
    3.3 新时代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3.1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
        3.3.2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运行管理不规范
        3.3.3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保障机制不完善
4 新时代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4.1 激发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4.1.1 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
        4.1.2 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4.1.3 深入开展群众宣传动员工作
        4.1.4 充分挖掘自身发展基础优势
    4.2 完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运行管理体制机制
        4.2.1 建立健全组织发展相关法律
        4.2.2 完善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体制
        4.2.3 健全集体“三资”监管机制
        4.2.4 优化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机制
    4.3 优化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保障路径
        4.3.1 强化地方部门统筹规划保障
        4.3.2 健全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度
        4.3.3 强化财税金融多元政策支撑
        4.3.4 多措并举优化农村人才队伍
5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减贫历程、成效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2.文献回顾与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2.1.1 国外学者对贫困内涵和贫困治理的探索
        2.1.2 国外学者对中国反贫困政策和实践的探讨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国内学者关于什么是贫困以及为什么产生贫困的探索
        2.2.2 国内学者关于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和减贫道路的研究
        2.3 研究评述
    3.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3.1 研究方法
        3.2 研究技术路线
    4.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4.1 研究内容
        4.2 创新点
第二章 贫困与贫困治理的理论探源
    1.西方主要贫困和反贫困理论
        1.1 经济增长视角的贫困理论
        1.1.1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1.1.2 冈纳·缪尔达尔对贫困的认识
        1.2 文化视角的贫困理论
        1.3 个人视角的贫困理论
        1.3.1 阿马蒂亚·森的贫困理论
        1.3.2 西奥多·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1.4 西方主要贫困和反贫困理论给中国扶贫的启示
    2.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贫困及贫困治理的论述
    3.列宁关于贫困及贫困治理的论述
第三章 中国特色减贫历程及成就
    1.中国特色减贫历程
        1.1 1949 年-1978 年,生产关系变革推动下的减贫探索
        1.2 1978 年-1985 年,制度改革带动下的减贫
        1.3 1986 年-2000 年,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带动下的减贫
        1.4 2001 年-2012 年,社会发展推动下的减贫
        1.5 2013 年至今,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
    2.中国特色减贫成就
第四章 中国特色减贫经验
    1.坚持党的领导和基层组织建设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坚持依据不同阶段国情创新改革减贫战略
    4.坚持以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为主的可持续扶贫
    5.坚持多主体、多维度和多层次的减贫方略
第五章 中国特色减贫展望
    1.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
        1.1 加强党对农村人才队伍的领导
        1.2 强化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2.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1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贫困再发生
        2.2 推动乡村振兴
        2.2.1 推进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
        2.2.2 实施乡村建设
        2.2.3 持续提高脱贫人口内生动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四、对农村党员应当实行分层次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建设的百年历程与经验启示[J]. 杨邓红,胡锦波,赵垚.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5)
  • [2]家庭资本对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教育意愿的影响[D]. 梁罗秀.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3]马克思主义在农村地区的传播现状与推进路径研究 ——基于湖北省部分农村的调查[D]. 熊英. 长江大学, 2021
  • [4]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闵岚. 西华大学, 2021
  • [5]改革开放初期妇女政治参与研究(1978-1995)[D]. 张茜. 三峡大学, 2021
  • [6]农村低保政策执行偏差及矫正研究 ——以宜宾市J镇为例[D]. 史林波.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7]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以临沂市M镇为例[D]. 杨洋. 山东大学, 2021
  • [8]滇南农村地区村规民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 彭德取.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9]新时代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D]. 左洋洋.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减贫历程、成效及经验研究[D]. 曹源洮. 甘肃农业大学, 2021(10)

标签:;  ;  ;  ;  ;  

对农村党员进行分级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