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兰县重视抓村级组织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黄家周[1](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王怡琪[2](2019)在《G省产业精准扶贫研究》文中认为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考察扶贫开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随后在多次会议和讲话中,逐步完善相关内容,形成了以“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为内容的六个精准,和“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的原则,确立了扶贫工作理念和方式的转变。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精准扶贫战略,G省也根据自身实际,出台《关于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的实施意见》,延续2009年开始的“双到”扶贫战略的对口帮扶模式,在全省开展对相对贫困户的帮扶。产业精准扶贫作为精准扶贫中的非保障性模式,是变“输血”为“造血”的关键,尤其是G省贫富差距现状与全国东中西部的发展差异相似,使其更值得研究。本文在我国精准扶贫战略的政策背景下,对国内外关于产业精准扶贫的研究进行梳理,明确了当前的研究范围。对产业精准扶贫的相关概念和内容进行界定,基于产业发展理论和反贫困理论,通过文献分析、数据分析等方法,宏观地对G省产业精准扶贫进行研究。客观阐述G省产业精准扶贫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出其存在扶贫产业的类型与规模的确定不够精准、资金投入结构与使用效率亟待改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贫带动作用不充分、以及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的问题。究其原因是产业发展的风险防范能力较弱、扶贫资金审批使用程序复杂、扶贫干部能力难以适应产业扶贫的需求、部门间协作沟通机制不完善。借鉴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反贫困经验,以及国内不同地区类型丰富的产业精准扶贫做法,建议提升扶贫干部精准扶贫选择扶贫产业的能力、强化部门之间的协同沟通、完善产业精准扶贫资金筹集管理机制、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产业扶贫带动作用、优化产业精准扶贫的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各级地方政府部门间的扶贫沟通机制。
邓克鹏[3](2019)在《广西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成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西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在全国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广西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成效进行研究,探寻其中的规律性,有利于广西贫困地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有利于深化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认识。本文深入对广西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成效进行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2011-2017年广西贫困地区及其社会发展扶贫指标、教育扶贫指标、重要经济扶贫指标、贫困数值指标、健康扶贫指标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数据处理后,运用线性加权和法计算得出广西贫困地区及其33个县的得分,并综合对比得分情况。采用理论分析和实地调研相结合法,以广西贫困地区33个贫困县中的昭平县作为典型案例,通过入户访谈、实地查看、查阅台账资料、座谈等方式深入研究。分析研究的结果主要表明:广西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成效明显,主要体现在综合得分持续攀升、重要民生指标高速增长、经济发展较快、社会保障领域稳步增长、脱贫成效显着。但是,也暴露出了不少薄弱点和不足之处,包括发展不均衡、教育和网络发展滞后、机关事业和民营企业结对帮扶有待完善、健康扶贫存在短板、产业扶贫工作滞后、金融扶贫隐患难除等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加以重视,研究解决。为了提升广西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成效,提出了对策建议:一是加强开发规划,增强工作前瞻性;二是推进统筹协调,促进均衡发展;三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积蓄持久长远发展的源动力;四是加大“互联网+扶贫”力度,助力扶贫脱贫;五是培育多元扶贫主体,健全结对帮扶制度;六是聚焦健康扶贫薄弱环节,因势利导推动医疗改革;七是发挥自身优势,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调整产业布局;八是创新金融体制机制模式,确保扶贫资金效率与安全“双赢”;九是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发展边境贸易活力;十是注重文化传承,搞活文化经济。
朱杰[4](2018)在《广西红水河流域贫困测度及空间格局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发展。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直强调“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那么如何做到精准是识别贫困的关键。区域贫困空间格局研究是发现贫困问题的重要环节,是反贫困政策制定的基础。开展区域贫困测量及空间格局研究,探究区域贫困空间分异规律,有利于快速精准定位贫困区,找准贫困原因,进行精准扶贫精准施策,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采取定量、定性和GIS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以县级和乡镇行政单位为基本研究单元,从流域尺度和县域尺度,对广西红水河流域进行贫困测度及空间格局分析,旨在找出区域贫困空间分异分布规律以及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地方政府扶贫开发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通过本研究,取得如下主要认识和结论:(1)广西红水河流域大部分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落后,贫困人口众多,是广西贫困人口最为集中分布的区域之一。因此,红水河流域的反贫困对广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该区域的贫困测度及空间格局分析,可为区域科学制定差异化的反贫困政策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2)以县级行政单位为基本研究单元,遵循普遍性、主导性、发展性、特殊性和可操作性的指标选取原则,结合系统科学方法,根据研究区域的实际,选取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干燥度、峰丛洼地面积占比、地形起伏度、植被覆盖率、人均耕地面积、常住人口密度、城镇化率、贫困发生率、万人拥有中学教师数、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数、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公路网密度、人均地区GDP、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第一产业占比和粮食单产量等18个指标,构建红水河流域自然-社会-经济三维耦合的贫困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求取客观的指标权重,再结合综合评价模型,对区域综合贫困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采用自然断点法将红水河流域划分为重度贫困区、中度贫困区和轻度贫困区三种贫困类型区。研究结果显示,从流域中游以及上游西南部,向上游东北部及下游流域,贫困程度总体呈现由重变轻的趋势。重度贫困区分布在中游以及上游西南部,中度贫困区大体位于下游西部及上游东北部,轻度贫困区位于下游东部;重度贫困区全为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和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自然条件恶劣,石山广布,岩溶发育,峰丛洼地众多,地形崎岖不平,耕地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3)运用同样方法,以乡镇级行政单位为基本研究单元,选取植被覆盖度、地形起伏度、河网密度、人均耕地面积、水田占耕地比例、人口密度、贫困村占比、农村贫困发生率、百户拥有电视机数、万人拥有教师数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劳动力比例、公路网密度、区域交通便捷度、粮食单产量和农村人均用电量等17个指标,以东兰县为例,构建县域自然-社会-经济三维耦合的贫困测度指标体系,对区域综合贫困进行评价,将东兰县划分为重度贫困区、中度贫困区和轻度贫困区三种贫困类型区。研究结果显示,综合贫困程度总趋势是:由西南部到中部再到边缘区域增加。其中,区域交通便捷度是影响区域综合贫困的最重要因子。(4)对比流域和县域尺度的研究结果可以发现,不同的尺度,区域综合贫困的主要影响因子和影响大小有一定的差异,这主要是影响因子在不同的尺度中其差异不同所致。在流域尺度综合贫困测度评价中,峰丛洼地面积、地形起伏度和常住人口密度的指标权重最大,其次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贫困发生率、人均地区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耕地面积、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数、城镇化率;而在县域尺度中,区域交通便捷度占了指标权重的29.08%,是县域尺度综合贫困测度中权重最大的因子,其次为农村人均用电量、水田占耕地比例、农村贫困发生率、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人均耕地面积、常住人口密度等,地形起伏度所占指标权重则较小。
黄家周[5](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秦岭[6](2013)在《在水一方——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纪实》文中研究表明前言:一次宿命的行走我穿行在荒山枯岭之中,却恰似一叶小舟,独行水上。水在哪里?抬望眼,到处都是旱地。安全的行走,却在考察中国农村饮水的安全与不安全。水,生命之源,它是在呼唤我吗?我宁可相信,给我安排这样一次行走的,是水,更是命运。二者必然是兼而有之的。水既然能成为生命之源,必然与命运有关。我的行走,由北国到江南,由内地到边陲,因水而来,为水而去。中国农民与安全的饮用水之间,撼动我的,是缺一口水而遭遇的死亡、流血以及满脸泥石流一样的眼泪;是得到一口水
班振[7](2013)在《东兰县旅游扶贫开发研究》文中指出东兰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共有29.6万人口,其中贫困人口多达8.9万人,占全县人口的30%以上。而东兰县受区位、交通、自然环境等众多条件的制约,不仅发展传统工业基础较为薄弱,而且发展农业经济潜力也显不足。选择何种途径进行发展,如何发展才能减少当地贫困人口数量、使当地居民逐步摆脱贫困逐步走向致富的道路,成为了东兰县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旅游扶贫是一种新颖的、较为便捷的扶贫模式。这一模式的基本做法是在旅游资源条件较好的贫困地区通过扶持旅游发展以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进而脱贫致富。旅游业投资少、见效快,既有利于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又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贫困区域的产业发展水平。旅游扶贫既“可繁可简”又可“繁简并存”,便于群众参与,既有利于调动群众自我扶贫的积极性,又有利于群众通过自身的实践学习市场经济,培育参与现代社会经济活动的意识,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东兰县具有较好的旅游发展条件,走旅游发展的道路,将旅游扶贫作为实现脱贫致富的突破口,是实现东兰经济快速发展的一项重要途径。本论文首先从旅游扶贫的背景和意义出发,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程;其次,介绍了旅游扶贫的相关概念、功能以及本论文所运用到的相关理论基础;接着,以东兰县作为实例,分析了东兰县旅游扶贫开发的背景条件;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东兰县旅游扶贫开发的对策和建议,主要从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性、有效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完善扶贫机制、东兰旅游扶贫应多种方式共同发展四个方面来阐述。
中共广西区委党校课题组,凌经球[8](2020)在《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县脱贫攻坚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少数民族聚居贫困县是广西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县贫困的主要原因为生存条件比较恶劣,发展生产比较困难,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比较低,产业发展后劲不足。近年来,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县在发展经济"保脱贫"、搞好保障"助脱贫"、产业扶贫"解穷困"、易地搬迁"挪穷窝"、基础建设"通富路"、教育发展"拔穷根"、医疗保障"防返贫"等方面综合精准施策,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明显。但仍存在贫困发生率依然较高的主要困难,以及面临部分贫困群众可持续增收仍然比较困难、一些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薄弱环节、易地移民搬迁工作仍需加强、村级集体经济比较薄弱、部分乡村"控辍保学"难度极大和一些特殊困难亟待解决等突出问题。因此,站在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县脱贫攻坚巩固提升的新起点上,必须通过精准对标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各项指标要求,以"补短板""强弱项"为指向,重点抓好贫困人口的可持续增收、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易地移民搬迁安置的巩固发展、村级新型集体经济发展、少数民族聚居县特殊困难的解决,更加扎实有力地把广西脱贫攻坚工作向前推进,才能确保到2020年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的目标。
潘正伟,韦振懂,覃兰淞,韦孝海[9](2019)在《油茶惠万家 精准早脱贫——东兰县创建现代特色林业示范区纪事》文中研究指明东兰县围绕"生态立县"的战略目标,积极创建自治区级板栗、油茶核心示范区——东兰县隘洞镇东兰板栗核心示范区、东兰县江洞油茶核心示范区,并组织创建1个县级示范区、2个乡级示范园、8个村级示范点等现代特色林业示范区(园、点),覆盖了东兰名优特色林产业,以点带面推动林业产业发展。
韦毅[10](2020)在《民族地区返贫风险及防控研究 ——以广西东兰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推进,作为民族地区深度贫困县的广西东兰县,贫困人口基数不断缩小,潜藏在脱贫工作中的返贫问题不断凸显,成为威胁脱贫攻坚成果的隐患,亟需建立一套系统的风险识别和评估机制,以及针对性的返贫风险管理体系。本研究通过知网等线上手段收集、阅读与本研究相关的电子文献;利用学校图书馆或购买等渠道,浏览脱贫攻坚相关书籍;与东兰县扶贫办公室联系,获取了扶贫相关汇报文件材料等,为论文写作奠定基础。以东兰县的返贫风险及防控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30个贫困村作为调查样本,通过对贫困村第一书记进行半结构性访谈,并走访贫困户,收集大量基础资料作为论文的分析依据。文章从风险分析角度,利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分析东兰县返贫风险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探索东兰县返贫现象的形成机理。通过访谈了解东兰县现有的返贫风险防控手段,并参考贫困户与第一书记的诉求,从信息管理、乡风建设、异地搬迁、产业结构、风险分摊,五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希望能够为东兰县的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帮助。本文旨在增添关于贫困村返贫风险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反映东兰县贫困农户面临的返贫风险和防控现状,为县政府防控返贫风险工作提供实践层面的借鉴,并为其他民族地区贫困县的返贫风险分析和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本研究认为构成东兰县返贫风险的因素主要是“贫困户的脱贫能力、扶贫人员的工作能力、政府脱贫引导”三大影响因素,并且能够具体体现出15个相互影响的因素原子,在不同因素原子的组合影响下能够形成不同的返贫类型。从各类返贫类型中探究返贫风险防控需要解决的痛点,进而依症施策,精准施策。研究发现,东兰县贫困户对于风险管理手段的选择极为有限,并且风险管理意识不足,提高整体返贫风险防控水平还存在较大困难。笔者给出的政策建议是:(1)贫困信息掌握进一步详细化;(2)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激发内生动力;(3)完善异地搬迁脱贫机制;(4)优化产业发展模式;(5)鼓励风险分摊机构的农村业务开展。对于研究的扩展,笔者认为对脱贫困难群体的扶贫与返贫防控路径会是值得深入的研究方向。
二、东兰县重视抓村级组织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兰县重视抓村级组织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选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 |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
2.1 有关概念阐释 |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
5.3.1 物质保障 |
5.3.2 组织保障 |
5.3.3 人力保障 |
5.3.4 制度保障 |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
5.4.1 多样化态势 |
5.4.2 综合化态势 |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
6.1.1 主要问题 |
6.1.2 制约因素 |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
(2)G省产业精准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简要评述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
一、概念界定 |
(一)产业精准扶贫的概念 |
(二)贫困与反贫困的概念 |
二、产业精准扶贫的内容 |
(一)科学确定精准扶贫特色产业 |
(二)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 |
(三)合理确定产业精准扶贫模式 |
(四)制定合理的产业精准扶贫考核体系 |
三、相关理论 |
(一)产业发展理论 |
(二)反贫困理论 |
第三章 G省产业精准扶贫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G省产业精准扶贫的现状 |
(一)科学确定精准扶贫特色产业 |
(二)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三)合理选择产业精准扶贫模式 |
(四)制定产业精准扶贫考核体系 |
二、G省产业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 |
(一)扶贫产业类型与规模的确定不够精准 |
(二)资金投入结构与使用效率亟待改善 |
(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贫带动作用不充分 |
(四)产业精准扶贫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 |
三、G省产业精准扶贫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产业发展的风险防范能力较弱 |
(二)扶贫资金审批使用程序复杂 |
(三)扶贫干部能力难以适应产业扶贫的需求 |
(四)部门间协作沟通机制不完善 |
第四章 国外反贫困及国内产业精准扶贫的经验借鉴 |
一、国外反贫困的做法及其经验借鉴 |
(一)发达国家反贫困的做法 |
(二)发展中国家反贫困的做法 |
(三)国外反贫困的经验借鉴 |
二、国内产业精准扶贫的做法及其经验借鉴 |
(一)农业产业精准扶贫的做法 |
(二)其他形式产业精准扶贫的做法 |
(三)国内地方政府产业精准扶贫的经验借鉴 |
第五章 优化G省产业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 |
一、提升扶贫干部精准选择扶贫产业的能力 |
(一)加强培养扶贫干部的专业能力 |
(二)丰富培训扶贫干部的形式和内容 |
二、完善产业精准扶贫资金筹集管理机制 |
(一)优化财政转移支付方式 |
(二)完善社会资金的长效投入机制 |
(三)简化项目申报和资金使用程序 |
三、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产业扶贫带动作用 |
(一)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 |
(二)提高贫困户参与农业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
四、优化产业精准扶贫的考核评价体系 |
(一)统筹多种考核手段 |
(二)优化考核指标体系 |
(三)发展民意测评方式 |
五、完善各级地方政府部门间的扶贫沟通机制 |
(一)加强地方政府部门间的协商沟通 |
(二)提升部门间协作的回应效率 |
(三)通过“数字G省”建设加快扶贫信息共享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广西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成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扶贫开发成效的影响因素研究 |
1.2.2 扶贫开发成效的模式研究 |
1.2.3 扶贫开发成效的实现路径研究 |
1.2.4 广西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及其成效相关研究 |
1.2.5 述评 |
1.3 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的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贫困与贫困地区 |
2.1.2 扶贫开发 |
2.1.3 扶贫开发成效 |
2.2 扶贫开发成效的影响因素及评价研究 |
2.2.1 扶贫开发成效的影响因素 |
2.2.2 扶贫开发成效的评价 |
2.3 依据的主要理论 |
2.3.1 新增长理论 |
2.3.2 贫困陷阱理论 |
2.3.3 大推进理论与不平衡发展理论 |
2.3.4 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
2.3.5 习近平扶贫论述 |
第3章 广西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背景和现状分析 |
3.1 广西贫困地区概况 |
3.1.1 贫困地区界定 |
3.1.2 贫困地区特点 |
3.1.3 贫困人口与贫困户贫困分析 |
3.2 广西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历程 |
3.3 广西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实践 |
3.3.1 加大扶贫资金投入 |
3.3.2 提升扶贫管理水平 |
3.3.3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
3.3.4 坚持产业扶贫开发 |
3.3.5 夯实粤桂扶贫协作 |
3.3.6 筑牢经济建设基础 |
第4章 广西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成效的评价与分析 |
4.1 扶贫开发成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1.2 指标体系的选取 |
4.1.3 指标的解释 |
4.2 数据来源及指标权重 |
4.2.1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4.2.2 构建判断矩阵并确定指标权重 |
4.3 扶贫开发成效评价结果 |
4.3.1 目标层扶贫开发成效评价结果 |
4.3.2 第一指标层扶贫开发成效评价结果 |
4.3.3 第二指标层扶贫开发成效评价结果 |
4.3.4 各贫困县扶贫开发成效评价结果 |
4.4 扶贫开发成效的评价结果分析 |
4.4.1 取得的主要成效 |
4.4.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5 扶贫开发成效的案例研究 |
4.5.1 昭平县“4+4”扶贫新模式 |
4.5.2 昭平县扶贫开发成效评价 |
4.5.3 案例研究评述 |
第5章 提升广西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成效的对策建议 |
5.1 加强开发规划,增强工作前瞻性 |
5.2 推进统筹协调,促进均衡发展 |
5.3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积蓄持久长远发展的源动力 |
5.4 加大“互联网+扶贫”力度,助力扶贫脱贫 |
5.5 培育多元扶贫主体,健全结对帮扶制度 |
5.6 聚焦健康扶贫薄弱环节,因势利导推动医疗改革 |
5.7 发挥自身优势,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调整产业布局 |
5.8 创新金融体制机制模式,确保扶贫资金效率与安全“双赢” |
5.9 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发展边境贸易活力 |
5.10 注重文化传承,搞活文化经济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4)广西红水河流域贫困测度及空间格局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理论层面 |
1.2.2 方法层面 |
1.2.3 小结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方法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贫困的概念 |
2.1.2 贫困线的确定 |
2.2 贫困相关理论 |
2.2.1 区位理论 |
2.2.2 空间贫困理论 |
2.2.3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
2.3.1 数据处理 |
2.3.2 贫困测度研究方法 |
第三章 流域尺度贫困测度及空间格局分析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红水河流域贫困特征 |
3.2.1 贫困县密集,贫困人口众多 |
3.2.2 自然环境恶劣 |
3.2.3 经济发展水平低 |
3.3 综合贫困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
3.3.1 综合贫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3.2 综合贫困测度指标体系 |
3.4 综合贫困测度及类型划分 |
3.4.1 综合贫困测度 |
3.4.2 贫困类型划分 |
3.5 贫困空间格局分析 |
3.5.1 重度贫困区 |
3.5.2 中度贫困区 |
3.5.3 轻度贫困区 |
3.5.4 小结 |
第四章 县域尺度贫困测度及空间格局分析——以东兰县为例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自然条件 |
4.1.2 社会经济条件 |
4.2 东兰县贫困特征 |
4.2.1 贫困人口多 |
4.2.2 自然条件恶劣 |
4.2.3 经济发展水平低 |
4.2.4 基础设施滞后 |
4.3 贫困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
4.4 综合贫困测度及类型划分 |
4.4.1 综合贫困测度 |
4.4.2 贫困类型划分 |
4.5 贫困空间格局分析 |
4.5.1 重度贫困区 |
4.5.2 中度贫困区 |
4.5.3 轻度贫困区 |
4.5.4 小结 |
4.6 尺度效应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5)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选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 |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
2.1 有关概念阐释 |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
5.3.1 物质保障 |
5.3.2 组织保障 |
5.3.3 人力保障 |
5.3.4 制度保障 |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
5.4.1 多样化态势 |
5.4.2 综合化态势 |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
6.1.1 主要问题 |
6.1.2 制约因素 |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
(7)东兰县旅游扶贫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旅游扶贫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旅游扶贫的相关概念 |
2.1.1 旅游扶贫 |
2.1.2 旅游扶贫开发与一般旅游开发的区别 |
2.1.3 旅游扶贫开发的特殊功能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旅游乘数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增长极理论 |
2.2.4 社区参与理论 |
第三章 东兰县旅游扶贫开发的背景分析 |
3.1 东兰县县情及扶贫现状 |
3.1.1 东兰县县情 |
3.1.2 东兰县扶贫现状 |
3.2 东兰旅游资源状况 |
3.3 东兰选择旅游扶贫开发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3.3.1 东兰县旅游扶贫开发的可行性 |
3.3.2 东兰发展旅游扶贫开发的必要性 |
3.4 东兰县旅游扶贫开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3.4.1 东兰县旅游扶贫开发的现状 |
3.4.2 东兰县旅游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东兰县旅游扶贫开发的潜力分析 |
4.1. 东兰县旅游资源总体评价 |
4.1.1 东兰县旅游资源的特点鲜明 |
4.1.2 东兰县旅游资源的集群情况 |
4.1.3 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
4.2 东兰县旅游开发条件评价 |
4.2.1 东兰县地理区位条件 |
4.2.2 基础设施条件 |
4.2.3 客源市场条件 |
4.2.4 政策优势条件 |
4.2.5 人力资源条件 |
第五章 东兰县旅游扶贫开发的建议与对策 |
5.1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性 |
5.1.1 战略上重视旅游扶贫的作用 |
5.1.2 政策倾斜吸引投资 |
5.1.3 坚持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
5.1.4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丰富旅游产品 |
5.1.5 建立起培训与吸引人才机制 |
5.2 有效整合区域旅游资源 |
5.2.1 组建“东巴凤”区域旅游联盟 |
5.2.2 推进“东巴凤”品牌整合 |
5.2.3 整合区域旅游线路 |
5.3 完善旅游扶贫机制 |
5.3.1 建立全面的贫困人口参与机制 |
5.3.2 建立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 |
5.3.3 建立完善的利益分享机制 |
5.3.4 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 |
5.4 东兰旅游扶贫应多种方式共同发展 |
5.4.1 依托景区扩大就业 |
5.4.2 依靠农旅结合增加农民收入 |
5.4.3 政府引导农民自主开发 |
5.4.4 农企合作互利共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县脱贫攻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县脱贫攻坚情况 |
(一)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县的基本情况 |
(二)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县贫困的主要原因 |
1.基础设施薄弱,生存条件比较恶劣 |
2.自然资源匮乏,发展生产比较困难 |
3.民生短板突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比较低 |
4.缺少主导产业,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
(三)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县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 |
1.发展经济“保脱贫” |
2.搞好保障“助脱贫” |
3.产业扶贫“解穷困” |
4.易地搬迁“挪穷窝” |
5.基础建设“通富路” |
6.教育发展“拔穷根” |
7.医疗保障“防返贫” |
8.脱贫攻坚工作各项指标发展情况 |
二、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县脱贫攻坚存在的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
(一)存在的主要困难:贫困发生率依然较高 |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
1.部分贫困群众可持续增收仍然比较困难 |
2.一些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薄弱环节 |
3.易地移民搬迁工作仍需加强 |
4.村级集体经济基础比较薄弱 |
5.部分乡村“控辍保学”难度极大 |
6.一些特殊困难亟待解决 |
三、打赢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县脱贫攻坚战的对策与建议 |
(一)要突出抓好贫困人口的可持续增收 |
1.对少数民族聚居县的贫困人口进行分类 |
2.分类施策探索贫困可持续增收的路径 |
(二)要突出抓好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 |
1.给予少数民族聚居县更多的政策和资金保障 |
2.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县基础设施建设 |
(三)要突出抓好易地移民搬迁安置的巩固发展 |
1.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
2.多管齐下破解旧房拆除难问题 |
3.分类施策拓宽就业创业门路 |
4.创新移民搬迁社区管理制度体系 |
(四)突出抓好村级新型集体经济发展 |
1.提高对发展新型集体经济的认识 |
2.制定实施集体经济“空壳村”突破工程 |
3.探索多种举措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
(五)重点解决少数民族聚居县的特殊困难 |
1.保护和扶持民族文化发展 |
2.加强扶持少数民族教育 |
3.继续加大对危房改造的支持力度 |
(9)油茶惠万家 精准早脱贫——东兰县创建现代特色林业示范区纪事(论文提纲范文)
油茶产业政策好 |
科技支撑效益高 |
示范带动脱贫早 |
(10)民族地区返贫风险及防控研究 ——以广西东兰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返贫问题一直存在于扶贫工作中 |
1.1.2 东兰县返贫问题逐渐凸显 |
1.1.3 东兰县返贫应对机制不健全 |
1.2 研究意义 |
1.2.1 增添关于贫困地区返贫风险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 |
1.2.2 为东兰县防控返贫风险、进一步推动精准脱贫工作提供参考 |
1.2.3 为县政府防控返贫风险工作提供借鉴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相关名词解释与理论基础 |
1.5.1 相关名词解释 |
1.5.2 理论基础 |
1.5.3 技术路线 |
1.6 创新与不足 |
1.6.1 创新之处 |
1.6.2 不足之处 |
2 东兰县精准脱贫现状及返贫风险分析 |
2.1 贫困状况 |
2.1.1 产业发展难点 |
2.1.2 基础设施建设难点 |
2.1.3 健康扶贫难点 |
2.1.4 住房保障难点 |
2.1.5 教育扶贫难点 |
2.1.6 贫困人口内生动力问题 |
2.1.7 村集体经济发展难点 |
2.1.8 资金保障和使用管理问题 |
2.2 精准扶贫成果 |
2.2.1 基础建设方面 |
2.2.2 产业开发方面 |
2.2.3 教育扶贫方面 |
2.2.4 医疗扶贫方面 |
2.3 返贫情况 |
2.4 返贫风险分析 |
2.4.1 贫困户脱贫能力因素 |
2.4.2 扶贫人员的工作能力因素 |
2.4.3 政府脱贫引导因素 |
2.5 返贫风险类型建构 |
2.5.1 发展动力不足导致返贫的因素特点 |
2.5.2 劳动力不足导致返贫的因素特点 |
2.5.3 经济收支差距陡增导致返贫的因素特点 |
2.5.4 扶贫工作不畅导致返贫的因素特点 |
2.5.5 发展困难导致返贫的因素特点 |
2.5.6 扶贫工作纰漏导致返贫的因素特点 |
2.5.7 贫困文化感染导致返贫的因素特点 |
2.6 本章小结 |
3 贫困农户对返贫的风险管理及分析 |
3.1 贫困户对返贫的风险管理及防控现状 |
3.1.1 贫困户对风险管理手段的选择 |
3.1.2 贫困户自身风险管理意识 |
3.2 总结分析贫困户返贫风险管理不足的动因 |
3.2.1 内部动因:风险管理意识缺失 |
3.2.2 外部动因:脱贫帮扶的非选择性 |
4 完善返贫风险防控的政策建议 |
4.1 贫困信息掌握进一步详细化 |
4.2 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激发内生动力 |
4.3 完善异地搬迁脱贫机制 |
4.4 优化产业发展模式 |
4.5 鼓励风险分摊机构的农村业务开展 |
5 结论与展望 |
5.1 本研究的结论 |
5.2 对返贫风险管控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的情况 |
四、东兰县重视抓村级组织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2]G省产业精准扶贫研究[D]. 王怡琪.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3]广西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成效研究[D]. 邓克鹏. 广西大学, 2019(06)
- [4]广西红水河流域贫困测度及空间格局分析[D]. 朱杰. 广西师范学院, 2018(01)
- [5]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6]在水一方——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纪实[J]. 秦岭. 中国作家, 2013(06)
- [7]东兰县旅游扶贫开发研究[D]. 班振. 广西大学, 2013(03)
- [8]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县脱贫攻坚问题研究[J]. 中共广西区委党校课题组,凌经球. 改革与战略, 2020(04)
- [9]油茶惠万家 精准早脱贫——东兰县创建现代特色林业示范区纪事[J]. 潘正伟,韦振懂,覃兰淞,韦孝海. 广西林业, 2019(06)
- [10]民族地区返贫风险及防控研究 ——以广西东兰县为例[D]. 韦毅. 广西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