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茅盾儿童文学评论

论茅盾儿童文学评论

一、论茅盾的儿童文学评论(论文文献综述)

迪理努尔·奥布力喀斯木[1](2020)在《茅盾文学理论视域下的文学创作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茅盾是中国文学史上“重量级”作家,也是成就斐然的文学理论家。茅盾的文学理论成果不仅对当时的文学创作和文学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今天的文学创作同样有着无法替代的的价值。在茅盾的的文学理论中,在不同时代背景下所做的文学实践是非常值得我们去重新认识和了解的。茅盾文学理论指导下的文学实践具有独树一帜的理论内涵和文学内涵,同时带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突出表现为对文学的艺术、思想价值的关注,兼顾了文学性和政治性,以及与时代同行的先进性。茅盾的文学理论凸显出的文学实践是具科学性和先进性的,茅盾的文学理论定位是为个体,为社会,为时代服务,这些特质毫无疑问是其文学理论的本质。对于本质属性和文学创作实践的双重追求,也代表了茅盾作为文学理论家和文学家的双重身份,其代表作《子夜》就是文学理论与文学创作实践结合体,是社会剖析小说的经典范例,在那个时代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风貌,影响了那个时代的小说创作实践,代表着社会分析小说的最高成就。当下我们审视茅盾的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可以对现代文学历史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回到历史原点客观审视茅盾的历史地位。本论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阐述茅盾在五四运动时期、革命文学时期以及建国以后的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第二部分分析了茅盾在文学理论指导下所创作的社会剖析小说,探讨他的代表作《子夜》与文学理论的关系,论述了《霜叶红似二月花》等作品中创作实践与文学理论的结合。第三部分是茅盾文学理论在儿童文学、报告文学、乡土与城市的实际运用。最后一部分是总结茅盾文学理论在我国文学实践中的卓越贡献,他的文学理论不仅填补了文学实践上的一大空白,还丰富了文学实践的发展和运用,对我国的文学理论和文学实践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大的意义。

刘璐[2](2020)在《茅盾“十七年”(1949~1966)文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茅盾“十七年”文学理论与批评为研究对象,研究茅盾在1940-1950年代的思想转变、多重身份和多元立场,以期对他“十七年”时期的文学主张有更为明晰的认知。引言部分,介绍选题缘起和意义,以“茅盾十七年(1949~1966)”为核心对茅盾研究现状进行述评,针对现有研究的缺憾提出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以1942年的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至1949年的时代转折为切入点,考察茅盾在社会变革之际的行动线索,考察国统区文人思想立场分化背景下茅盾对《讲话》的接受状况,从而认识茅盾1940-1950年代文学理念和文学批评的演变情况。第二章,讨论“茅盾文学思想的复杂性”。“茅盾后期”主要从事理论工作,鲜活的生命个体身份被显要的文化官员身份遮蔽,理论批评家身份比作家身份更受关注。在政治文化意识压倒启蒙主义思潮的语境中,探讨茅盾文化官员身份后潜隐的生命个体意识、理论批评家身份下潜隐的作家意识,以及时代共名主题下潜隐的启蒙意识。第三章,对茅盾“十七年”(1949~1966)的主要理论批评文本进行解读,包括《夜读偶记——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其它》《关于历史和历史剧——从<卧薪尝胆>的许多不同剧本谈起》和茅盾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评论。结语部分,从现代文学向当代文学的转折关系、茅盾复杂的话语体系和多重身份等角度来对茅盾“十七年”文艺思想进行新的解读,重新厘定“茅盾后期”的文学贡献和学术价值,从而考察茅盾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地位和价值,以“同情之理解”走近茅盾、理解茅盾。

王僡蘐[3](2020)在《作家专论·文学现象·文学史建构 ——论孙中田的现代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孙中田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第二代学人的代表人物,从五十年代开始致力于现代文学研究,在茅盾研究、鲁迅研究、东北沦陷区文学研究、色彩的诗学研究、文学史编纂等领域有突出的学术贡献。目前,学界对孙先生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开掘。本文通过对孙先生现代文学研究成果的细读,以及对孙先生与其他现代文学研究者的比较,将孙先生放置在现代文学学术史中评析孙先生的现代文学研究。同时,本文通过对孙先生进行的个案研究来以点窥面,对现代文学研究几十年来在社会、历史、文化进程中发生的变化加以探讨。论文主体共分为五部分进行论述。绪论部分:阐明论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论题的研究现状、论题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论文在论题的研究现状一节对论文的研究框架进行了说明,将孙先生的学术研究分为作家论、文学现象研究、文学史建构三个维度,三个维度紧密相连,层层递进,由点及面至体构成孙先生的学术研究世界。第一部分,“孙中田先生的学术历程”。本部分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简要介绍了孙先生的生平。“少年宏志:时代纷繁里潜心学业(1928-1950)”叙述孙先生的少年时代;“响应呼唤:百废待兴中重任在肩(1950-1980)”叙述孙先生在八十年代前的学术经历;“兼容并蓄:学术转型时融汇中西(1980-2000)”叙述孙先生在八十年代后到新世纪前的学术经历;“多元一体:学科交叉启学术新篇(2000-2015)”叙述孙先生晚年的工作与生活。论文的第二、三、四部分是论文的重点,从点、面、体三个角度完成对孙先生文学研究框架的建构。第二部分,“作家论:孙中田先生文学研究的基点”。本部分首先概述作家论的概念内涵与文学史意义,然后论述孙先生的作家论,认为作家论是孙先生的研究基点。其中,茅盾研究是孙先生作家论的核心,经历了从革命意识形态向历史与审美视角转换的过程;鲁迅研究是与孙先生的茅盾研究形成对照的重要维度。在八十年代前,孙先生的鲁迅研究与他同时期革命意识形态色彩浓烈的茅盾研究风格迥异,专注于审美品评。八十年代后,两者的研究方式变得相近,这从侧面体现出了时代社会背景对文学研究的影响。本部分还论述了孙先生对沈从文、戴望舒、穆木天等作家进行的研究,最后总结了孙先生的作家论从革命意识形态到审美视角解读的范式转换。第三部分,“文学现象研究:孙中田先生文学研究的‘面’”,论述孙先生的东北沦陷区文学研究与色彩的诗学研究。孙先生的东北沦陷区文学研究体现了亲历者的学术还乡倾向,孙先生是东北沦陷区文学研究的引领者与开拓者;孙先生的色彩的诗学研究则体现了孙先生强烈的学术个性,站在色彩学的角度回望文学,本质还是落在文学的审美特点上。第四部分,“文学史建构:孙中田先生独特的文学史观”,论述孙先生的文学史书写与孙先生的文学史观。受限于种种因素,孙先生参与编写的四套文学史都没有跳脱出革命意识形态的影响,与他理想中的“心灵史”有一定的距离。而从孙先生整体的文学研究来看,孙先生抱持着在多元互补的文学世界中从作家心理的视角去发掘文学价值的文学史观。另外,孙先生的研究风格偏向理性,孙先生心中的文学价值不仅包含审美价值,还包括着政治、历史、文化等多重价值。第五部分,“孙中田先生的学术贡献”,对孙先生在学科建设、史料研究、学术方法三个方面的学术贡献进行了总结。论文结语评述了孙先生在与其他学者的对比中彰显出的学术研究个性与共性,总结了孙先生文学研究整体上的稳健风格。论文附录列出了孙先生生平与创作大事记与孙先生指导的博士生名单及学术状况简介。

李逸津[4](2017)在《开启茅盾研究的新阶段——第七届远东文学研究暨纪念茅盾诞辰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七届远东文学研究暨纪念茅盾诞辰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6年6月30日-7月3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召开。会议收到由中国大陆、澳门、台湾地区学者和泰国、斯洛伐克、俄罗斯等外国学者撰写的茅盾研究论文25篇,内容涉及"时代社会政治环境对作家的影响""茅盾的思想倾向与文学主张""茅盾作品艺术形象与表现手法赏析和评论""茅盾作品的比较视野和国际影响研究""茅盾的翻译编辑及其他文化活动""茅盾与儿童文学""茅盾作品版本研究"等七个方面。在异域邻邦俄罗斯召开的这次茅盾研究盛会,不仅有助于俄罗斯茅盾研究的深入,同时也必将促进中国本国的茅盾研究上升到一个新阶段。

芦娟[5](2016)在《文学研究会儿童文学译介及其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学研究会是中国现代着名的文学社团,他们的文学实绩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历来学界重视对文学研究会的文艺主张、文学活动和成员创作的研究,课题多集中在成人文学方面。近些年来,随着儿童文学在当前文化语境中的快速发展态势,不少学者开始关注文学研究会在儿童文学领域的成就,尤其是在译介外国儿童文学方面。本文试图运用历史文献查考的研究方法,重返“历史现场”,立足于20世纪初“西学东渐”的时代语境,收集整理文学研究会同仁的儿童文学译介成果,并结合他们的创作实践及相关理论着述,尽力还原文学研究会创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历史轨迹,并进一步研讨文学研究会儿童文学译介对创作及理论建构的影响,探究其儿童文学译介工作之于“五四”思想启蒙及新文学创作实践的独特贡献。论文主体分为三章:第一章探究文学研究会积极译介外国儿童文学的历史根源。从“五四”文学启蒙思潮的文化传承以及“为人生”的社团文艺宗旨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系统总结文学研究会儿童文学译介的成就。文学研究会不仅配合白话文的推广,灵活运用“信达雅”的翻译策略,为中国儿童译介了相当数量的世界经典儿童文学作品,而且还有力推动了中国儿童报刊、丛书的繁荣发展。第二章论述文学研究会儿童文学译介对创作的影响。译介激发了文学研究会作家的儿童文学创作,启发其可选的儿童文学体裁形式。对比译介过来的西方儿童文学主题,文学研究会作家们创作出观照中国现实语境的新主题——民族性格的自然主题、追求真善美的童心主题和批判现实的苦儿流浪主题。在充分借鉴西方儿童文学经典的基础上,文学研究会的儿童文学创作,着力探索创作视点的聚焦模式,形成简洁而富于变化的语言风格。第三章论述文学研究会译介过程中的理论建构,探讨“儿童的发现”与国民意识启蒙的时代价值,揭示文学研究会现代儿童文学观的深层蕴涵。

王敏[6](2016)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儿童小说的现实主义走向》文中研究说明三四十年代的儿童小说与晚清、“五四”相比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不仅体现在译介中,也体现在本土作家的创作中。译介方面,三四十年代儿童小说在题材上延续了晚清和“五四”时期的方向,包含冒险、教育、成长、苦难等主题,但是在晚清和“五四”很少见的战争题材的儿童小说译介增多,现实苦难和政治性因素也越来越多;在源语国别上,晚清和现代时期一直以欧美为主,但三四十年代源语国内部比例发生变化:晚清和“五四”时期欧洲的源语国以英国、法国为主,到三四十年代则以苏联为主。晚清传入的贫苦孤儿形象在三四十年时代儿童小说中依然存在,但不再等待救援而是靠勇敢和智慧寻找出路。创作方面,三四十年代儿童小说在题材上接受外来现实主义儿童小说影响,展现革命战斗和现实生活,形象塑造上也赋予儿童政治身份,儿童形象从晚清和“五四”时期软弱无助的小可怜,转变为经历苦难成长起来的小英雄。即使在政治性因素较少的儿童小说中,也可见作家对现实生活的另一种方式的关注,如凌叔华和张天翼不同于主流风格的作品。三四十年代儿童小说呈现出现实主义走向。考察这一时期儿童小说译介和创作不同于晚清和“五四”的发展态势,可以发现译介中源语国、题材内容和人物形象的变化,和创作中题材和形象的变化,都与现实性因素尤其是政治文化因素有关。这一时期功利性的儿童观、儿童文学观对儿童小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四十年代儿童小说创作中的现实主义走向更加鲜明。三四十年代儿童小说的现实主义走向并不是典型的现实主义,在表达思想和塑造人物方面存在一定局限,而这种关注现实、将政治因素介入儿童小说的创作倾向对建国后的儿童小说创作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

肖迪[7](2016)在《新世纪以来茅盾研究资料索引(2000-2009)》文中研究指明

郭文华[8](2019)在《抗战时期(1931—1945)儿童小说中的中国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抗战儿童小说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本源于其与时代主题的融合关系,这鲜明地体现在作家对于儿童形象的塑造上。本论文旨在通过“儿童形象”与“中国形象”的相互融通关系来探究抗战儿童文学所内含的民族国家想象实践。概而论之,这一时期的儿童形象大致上有三种类型:“觉醒的儿童”“苦难的儿童”与“战斗的儿童”。由此表征了三类文化特征,即对“启蒙中国”的延续、对“伤痕中国”的揭露,以及“抗战中国”的希望。抗战时期儿童小说之所以建构中国形象,其缘由有三:一是在“战争”语境中,儿童文学被纳入了拯救民族危亡的洪流之中;二是苏联儿童文学在中国的传播,给抗战时期中国儿童文学带来了“文学突入时代”的范式;三是儿童“新人”身份与民族国家想象之间的深微关系。抗战儿童文学所开启的中国形象书写表征了文学参与现代中国社会文化的话语努力,扩充了其思想、内容、形式等方面的视域。在拓展其社会性、时代性、思想性的同时,也存在着忽视或遮蔽儿童自然性的问题,由此塑造的儿童形象也出现了同一性的倾向。

唐丽君[9](2009)在《论茅盾的外国儿童文学翻译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茅盾(1896-1981)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作家。他同鲁迅、郭沫若一起被誉为中国以“五四”为标志的新文学的三大开拓者和奠基人。其小说创作成就和文学评论理论令世人瞩目,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茅盾也是一名着名的翻译家,尤其在五四时期翻译了不少外国儿童文学作品。数十年来,评论界关于茅盾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以《子夜》为代表的长篇小说及其他小说作品的创作方法及文学价值上,而茅盾的外国儿童文学翻译活动一度成为茅盾研究中的“盲区”。根据功能翻译理论,翻译是一项有目的的交际活动,翻译的目的大致可分为三种:译者的目的、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交际目的以及某种翻译方法或策略所要达到的目的。这种目的论要求翻译的过程应以译文在译语文化中达到其预期功能为标准。本文拟以此翻译目的论为指导,将茅盾的外国儿童文学翻译策略置于五四时期中国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中,探讨茅盾外国儿童文学翻译策略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文学背景,并从翻译目的、文本选择、翻译方法等方面讨论其策略在其翻译活动中的再现。本文主体共分三章。第一章从五四时期的中国经济、政治、文化语境三个方面论述茅盾当时的政治和文化观。第二章从五四时期中国新文学运动,儿童文学观,儿童文学翻译的现状和茅盾的儿童文学观等探讨五四时期形成茅盾外国儿童文学翻译策略的中国文学语境。第三章引用具体例证分析茅盾儿童文学翻译策略在其译本中的体现。文章认为茅盾的外国儿童翻译策略与五四时期的社会文化语境密切相关,体现了茅盾作为翻译家对于社会的责任感。茅盾是在坚守中国传统文学和本位文化的基础上,把外国儿童文学翻译作为中国儿童文学更新和发展的基本资源,一方面体现了中外儿童文学的历史性融合,另一方面他的这些翻译策略推动了中国儿童文学乃至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刘江[10](2019)在《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研究 ——理论建模与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济全球化、资本市场和现代科技的冲击下,文学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困局和困惑。然而,与文学有关的评奖却大行其道,经久不衰。究其原因,乃在于各利益相关方对文学奖声誉“红利”与“祝圣权力”的觊觎。文学奖不仅具有社会学和文化学的形而上功能,其催生的多重效应也潜藏着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一般规律。文学奖声誉的创建、积累、维护与传播过程也体现和反映了管理学、传播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与智慧。遗憾的是,传统的文学奖研究大多关注其制度性的一面和经典化功能,或聚焦文学奖个案的评奖机制,缺乏对文学奖的经济学和管理学意义的思考。虽有个别学者论及文学评奖的声誉经济现象,但其切入视角仍归属于传统的文学社会学或文化学范畴,更遑论就文学奖声誉影响力进行系统的跨学科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另一方面,现有的声誉研究对象仅囿于企业或一般社会组织,长期忽略了作为一种特殊组织行为的文学评奖活动所蕴含的声誉管理思想及其所产生的声誉经济,也忽略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与文学奖多元效应之间的逻辑关联等理论性与现实性的问题。为此,本研究以文学奖为研究对象,从“声誉”这一文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最大公约数出发,借助案例分析、调查研究、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之法,对文学奖声誉影响力进行系统的跨学科考察。本研究基于跨学科的视角,首次提出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系统性研究课题,既致力于该议题的理论与模型建构,也注重对其进行科学的实证分析与量化测评,以期拓展文学奖研究和声誉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视域。概而言之,本研究的贡献或创新之处涉及理论、方法与实践等三个层面。理论上,本研究尝试就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理论体系进行了创建,主要涵盖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本体性问题,如概念、内涵、特征、利益相关者网络、构成因素等进行了理论界定;二是厘定了文学奖声誉管理概念的特定内涵与外延,剖析和构建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路径、管理模型和实践机制;三是分析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效应表征,指出资本化和经典化是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两大核心效应,并以莫言为例对其分别进行了实证考察;四是从声誉测量的角度构建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指数测评的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对其效度和信度进行了检验。方法上,本研究试图实现三个融合:一是跨学科研究方法、理念与思想的融合,即将声誉理论、文化资本理论、文学经典化理论等涉及经济学、管理学、传播学、文化学、社会学和文学等跨学科的理论融为一体;二是将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相融合,在以定性分析为主的传统文学研究模式中,引入了定量统计分析,从而将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入文学研究之中;三是理论建构与案例分析相融合,即在进行理论建构的同时,既注重理论探讨围绕案例分析展开,也注重通过案例分析反向检验理论建构之合理性与科学性。在实践中,本研究的预期贡献可概括为三个维度:一是对国家而言,可以为我国文学评奖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从而有助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跨文化传播;二是对文学奖管理机构而言,有助于其发现相关文学奖项在声誉创建、维护、提升、传播、管理等方面的短板,从而为其提供理论与经验借鉴;三是对文学奖各利益相关群体来说,基于本研究创建的文学奖声誉影响力指数模型的评价结果,能为其在评奖参与、赞助捐赠、市场介入等决策上提供较为科学、可信的参照标准。本研究由八个章节构成,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引言,提出本研究的选题要义和研究意义,并就本文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和预期创新等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对国内外有关文学奖及其声誉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缜密的爬梳,回顾了经济学与管理学等多学科框架下的声誉理论研究进展,并对其进行了述评。第三章,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理论构念。探讨了文学奖声誉的定义和内涵,总结了其六大特征及利益相关者网络。第四章,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构成因素。从奖项身份特征、管理策略和利益相关者三个层面,分析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14种主要构成要素。第五章,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管理。聚焦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管理之道,对文学奖声誉管理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界定,剖析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路径,构建了文学奖声誉管理模型,并从准入管理、过程管理、后期管理等三个维度探讨了文学奖声誉管理的实践经验与启示。第六章,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效应表征。总结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五大效应表征共性,指出资本化和经典化是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两大核心效应表征,并以莫言以为例,对这两大核心效应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实证考察。第七章,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实证测评。建构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指数测评的动态模型,结合国内外文学奖项样本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基于该模型得出的评价结果,梳理了国内文学奖在声誉创建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第八章为结语,就全文的主要发现和贡献进行了总结提炼,并对研究中有待改进之处和后续研究的努力方向进行了相应的说明。

二、论茅盾的儿童文学评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茅盾的儿童文学评论(论文提纲范文)

(1)茅盾文学理论视域下的文学创作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意义
    二、研究内容目标
    三、研究方法研究路线
    四、本选题创新点
    五、国内外关于茅盾文学的研究及发展
第二章 不同时期茅盾文学理论
    一、五四时期文学理论
    二、革命文学时期茅盾文学理论
    三、建国后茅盾文学理论
第三章 茅盾文学理论下的文学创作实践
    一、茅盾文学理论下的文学创作实践概论
    二、茅盾文学理论下的文学作品分析
        (一)《子夜》
        (二)茅盾其他文学作品
第四章 茅盾文学理论的其他向度
    一、茅盾文学理论下的儿童文学
    二、茅盾文学理论下的报告文学
    三、茅盾文学理论下的乡土与城市
结语
参考文献

(2)茅盾“十七年”(1949~1966)文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0.2 研究述评
    0.3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时代的转折与茅盾的文学思想的演变
    1.1 时代的转折与对《讲话》的接受
        1.1.1 茅盾对《讲话》的接受
        1.1.2 转折时期的文化选择与国统区文人的分化
    1.2 茅盾文学理念的转向
        1.2.1 论文学的目的和文学家的使命
        1.2.2 论“民族形式”
    1.3 文学批评转型
        1.3.1 话语类型的转换
        1.3.2 原因探析
第二章 大时代下官员/批评家复杂的内心世界
    2.1 文化官员身份后潜隐的生命个体意识
        2.1.1 官方话语
        2.1.2 私人话语
        2.1.3 知识分子角色考察
    2.2 理论批评家身份下潜隐的作家意识
        2.2.1 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双栖现象
        2.2.2 作家意识的具体表征
    2.3 时代共名主题下潜隐的启蒙意识
        2.3.1 茅盾的实践型启蒙观
        2.3.2 茅盾的启蒙意识表征
第三章 “茅盾后期”文学思想的文本解读
    3.1 再解读《夜读偶记——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其它》
        3.1.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知识谱系
        3.1.2 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的公式
        3.2.1 历史剧的发展历程
        3.2.2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有机结合
        3.2.3 古为今用的历史观、文学语言
    3.3 再解读茅盾的作家作品论
        3.3.3 对《百合花》的评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作家专论·文学现象·文学史建构 ——论孙中田的现代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论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论题的研究现状
        1.孙中田先生的三个学术维度
        2.研究孙中田先生的文献概况
    (三)论题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1.论题的创新点
        2.论题的研究方法
一、孙中田先生的学术历程
    (一)少年宏志:时代纷繁里潜心学业(1928-1950)
    (二)响应呼唤:百废待兴中重任在肩(1950-1980)
    (三)兼容并蓄:学术转型时融汇中西(1980-2000)
    (四)多元一体:学科交叉启学术新篇(2000-2015)
二、作家论:孙中田先生文学研究的基点
    (一)作家论的概念内涵及其文学史意义
    (二)孙中田先生作家论研究的核心:茅盾研究
        1.革命意识形态下的茅盾研究
        2.历史与审美视角下的茅盾研究
    (三)与茅盾研究形成对照的重要维度:鲁迅研究
    (四)对沈从文、戴望舒、穆木天等其他作家的研究
    (五)范式的继承与转换:从革命意识形态到审美视角解读
三、文学现象研究:孙中田先生文学研究的“面”
    (一)东北沦陷区文学研究:亲经历史的在场阐释
        1.地域文学研究的历史及文学史意义
        2.孙中田先生的东北沦陷区文学研究
        3.东北沦陷区文学的引领者与开拓者
        4.文化还乡:孙中田先生的东北沦陷区文学研究
    (二)色彩的诗学研究:张扬个性的双重奏唱
        1.新世纪跨学科研究文学的历史及文学史意义
        2.孙中田先生的色彩的诗学研究
        3.对于跨学科研究文学的启示
        4.大音希声:孙中田教授的色彩的诗学研究
四、文学史建构:孙中田先生独特的文学史观
    (一)时代浸染下的文学史书写
    (二)多元互补与作家中心的文学史观
五、孙中田先生的学术贡献
    (一)现代文学学科的奠基人
    (二)现代文学史料研究的先行者
    (三)学术方法与理念的探索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孙中田先生生平与创作大事记
    (二)孙中田先生指导的博士生名单及学术状况简介
后记

(4)开启茅盾研究的新阶段——第七届远东文学研究暨纪念茅盾诞辰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时代社会政治环境对作家的影响
二、茅盾的思想倾向与文学主张
三、对茅盾作品艺术形象与表现手法的赏析和评论
四、对茅盾作品的比较视野和国际影响研究
五、茅盾的翻译编辑及其他文化活动
六、茅盾与儿童文学
七、茅盾作品版本研究

(5)文学研究会儿童文学译介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研会儿童文学译创工作
    二、文研会儿童文学的研究现状
    三、本文研究思路与选题价值
第一章 文研会的儿童文学译介
    第一节 文研会儿童文学译介的历史场域
        一、“五四”文学启蒙思潮的推动
        二、“为人生”创作主张的践行
    第二节 文研会儿童文学译介的成就
        一、世界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
        二、优秀外国儿童文学译作的出版传播
        三、“信达雅”翻译策略的灵活运用
第二章 文研会儿童文学译介对创作的影响
    第一节 文研会儿童文学译介对创作的激发
        一、创作原力驱动
        二、多种体裁并进
    第二节 文研会儿童文学创作主题的变奏
        一、重塑民族性格的自然主题
        二、追求真善美的童心主题
        三、批判现实的苦儿流浪主题
    第三节 文研会儿童文学创作艺术的探索
        一、创作视点的聚焦
        二、简洁而富于变化的语言风格
第三章 文研会儿童文学译介过程中的理论建构
    第一节“儿童的发现”
        一、意识形态中的“儿童”
        二、“他者”特性的“儿童”
        三、现代中国“儿童的发现”
    第二节 塑造“爱”与“自由”的国民意识启蒙
        一、现代国民意识的教育启蒙
        二、重返“爱”与“自由”的儿童世界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登于报刊杂志上的文研会儿童文学相关篇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20世纪三四十年代儿童小说的现实主义走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三四十年代儿童小说译介的现实化选择
    第一节 三四十年代儿童小说译介新趋势
    第二节 战争与苦难题材比重上升
    第三节 从贫苦孤儿到“政治儿童”的形象转变
第二章 三四十年代儿童小说创作的现实化表现
    第一节 题材主旨的政治化取向
    第二节 儿童形象的革命化身份
    第三节 另一种现实书写:凌叔华和张天翼的儿童小说
第三章 三四十年代儿童小说现实化的动因
    第一节 时代政治文化的导向作用
    第二节 儿童观的教育工具化
    第三节 儿童文学观的功利化
第四章 三四十年代儿童小说现实化的弊病及其影响
    第一节 畸形的现实主义
    第二节 文学经典性的缺失
    第三节 对后世儿童小说的影响
结语
附录A 1898—1949年外国儿童小说译介书目
附录B 1919—1949年重要原创儿童小说书目
附录C 1898—1949年儿童文学理论书目
参考文献
后记

(8)抗战时期(1931—1945)儿童小说中的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抗战时期儿童小说建构中国形象的缘由
    (一)儿童文学在时代的潮流中前行
    (二)前苏联儿童文学的范式作用
    (三)儿童形象与国家形象的映照
二、抗战时期儿童小说中所建构的中国形象
    (一)觉醒的儿童——启蒙中国的延续
    (二)苦难的儿童——伤痕中国的揭露
    (三)战斗的儿童——抗战中国的希望
三、抗战时期儿童小说建构中国形象的价值与局限
    (一)儿童天性的忽视与“被社会化”
    (二)儿童小说的思想显效与艺术审美的缺失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论茅盾的外国儿童文学翻译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0.1 Literature Review
    0.2 The Significance and the Method of this Research
    0.3 The Framework
Chapter 1: The Socio-cultural Context of Mao Dun’s Strategy for Translating Foreign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the “May Fourth Period”
    1.1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Industry
    1.2 The Surge of National Patriotism
    1.3 The Open Mind of Chinese Intellectuals
Chapter 2: The Literary Context of Mao Dun’s Strategy for Translating Foreign Children’s Literature
    2.1 An New View on Literature
    2.2 The Collective View on Children’s Literature
    2.3 The Situation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the “May Fourth Period”
    2.4 Mao Dun’s Viewpoint on Children’s Literature
Chapter 3: The Reflection of Mao Dun’s Strategy in his Translation of Foreign Children’s Literature
    3.1 Mao Dun’s Translation Aim
        3.1.1 To Enlighten Chinese Masses
        3.1.2 To Construct Modern Chinese Children’s Literature
    3.2 Mao Dun’s Choice of Text
        3.2.1 The Scientific Fiction
        3.2.2 The Literary Works of the Small and Weak Nations
        3.2.3 Children’s Novels and Plays
    3.3 Mao Dun’s Translation Method
        3.3.1 Domestication
        3.3.2 Utilization of Vernacular Chinese
        3.3.3 Adaptation
Conclusion
Notes
References
Acknowledgements
Informative Chinese Abstract
Résuméand Publications since Entering the Program

(10)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研究 ——理论建模与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方法
        1.4.1 跨学科研究法
        1.4.2 案例分析法
        1.4.3 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法
        1.4.4 调查研究法
    1.5 研究思路及框架设计
    1.6 预期创新之处
    1.7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文学奖及其声誉相关研究进展
        2.1.1 文学奖相关研究述评
        2.1.2 文学奖声誉相关研究述评
    2.2 声誉理论相关研究述评
        2.2.1 声誉概念界定
        2.2.2 声誉管理研究
        2.2.3 声誉测评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理论构念
    3.1 文学奖声誉的界定
        3.1.1 文学奖声誉的定义
        3.1.2 文学奖声誉定义的内涵
    3.2 文学奖声誉的特性
        3.2.1 积累的长期性
        3.2.2 存续的稳定性
        3.2.3 形成的综合性
        3.2.4 影响的广泛性
        3.2.5 价值的溢出性
        3.2.6 管理的制度性
    3.3 文学奖声誉的利益相关者
        3.3.1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3.3.2 文学奖声誉利益相关者网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构成因素
    4.1 声誉影响因素概述
    4.2 奖项身份因素
        4.2.1 奖项名称
        4.2.2 奖项历史
        4.2.3 奖励范围
        4.2.4 奖励强度
        4.2.5 奖励人数
        4.2.6 颁奖周期
    4.3 奖项管理因素
        4.3.1 评审制度
        4.3.2 颁奖规格
        4.3.3 宣传造势
        4.3.4 信息披露
    4.4 利益相关者因素
        4.4.1 颁奖机构
        4.4.2 获奖作家
        4.4.3 其他利益相关者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管理
    5.1 文学奖声誉管理的界定
        5.1.1 文学奖声誉管理的含义
        5.1.2 文学奖声誉管理的内涵
    5.2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机制与管理模型
        5.2.1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机制
        5.2.2 文学奖声誉管理模型
    5.3 文学奖声誉管理的实践环节
        5.3.1 准入管理
        5.3.2 过程管理
        5.3.3 后期管理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效应表征
    6.1 奖励声誉影响力的共性效应
        6.1.1 增强效应
        6.1.2 马太效应
        6.1.3 晕轮效应
        6.1.4 时间效应
        6.1.5 整体效应
    6.2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经典化效应
        6.2.1 学术期刊接受
        6.2.2 学术论着接受
        6.2.3 学术会议接受
        6.2.4 研究课题接受
        6.2.5 官方体制接受
    6.3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资本化效应
        6.3.1 文学奖与出版经济
        6.3.2 文学奖与旅游经济
        6.3.3 文学奖与“周边经济”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实证测评
    7.1 测评方法与指标确立原则
        7.1.1 测评方法
        7.1.2 指标确立原则
    7.2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指数测评模型
        7.2.1 文学奖声誉影响因素结构模型
        7.2.2 判断矩阵的建立与一致性检验
        7.2.3 模型建构与赋值说明
    7.3 实证检验与分析
        7.3.1 样本来源及筛选
        7.3.2 描述性统计
        7.3.3 相关性分析
        7.3.4 定性分析
    7.4 国内外文学奖声誉影响力对比分析
        7.4.1 奖项身份特征指标对比分析
        7.4.2 利益相关者指标对比分析
        7.4.3 管理策略指标对比分析
        7.4.4 对策建议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语
    8.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8.2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
    8.3 本研究有待改进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1:国内外主要文学奖声誉影响力指数排行榜
附录2:中国文学奖项样本及基本信息
附录3:世界各国知名文学奖项样本及基本信息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论茅盾的儿童文学评论(论文参考文献)

  • [1]茅盾文学理论视域下的文学创作实践研究[D]. 迪理努尔·奥布力喀斯木. 喀什大学, 2020(07)
  • [2]茅盾“十七年”(1949~1966)文学思想研究[D]. 刘璐. 西北大学, 2020(12)
  • [3]作家专论·文学现象·文学史建构 ——论孙中田的现代文学研究[D]. 王僡蘐.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开启茅盾研究的新阶段——第七届远东文学研究暨纪念茅盾诞辰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评[J]. 李逸津.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 [5]文学研究会儿童文学译介及其影响研究[D]. 芦娟. 江南大学, 2016(02)
  • [6]20世纪三四十年代儿童小说的现实主义走向[D]. 王敏.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3)
  • [7]新世纪以来茅盾研究资料索引(2000-2009)[A]. 肖迪. 《茅盾研究》第15辑——纪念茅盾诞辰120周年论文集, 2016
  • [8]抗战时期(1931—1945)儿童小说中的中国形象研究[D]. 郭文华.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9]论茅盾的外国儿童文学翻译策略[D]. 唐丽君. 湘潭大学, 2009(S2)
  • [10]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研究 ——理论建模与实证分析[D]. 刘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论茅盾儿童文学评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