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下长输管线的震害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刘明,赵超,多依丽,郑亚明[1](2021)在《地震载荷作用下石油管网系统可靠性分析》文中提出为研究石油管道在地震灾害下的可靠性预测问题,基于多次地震资料和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对供油管线和供油管网系统的地震可靠性进行分析。考虑地震作用下管线的震害特征和破坏形式,建立管道的概率预测模型,通过理论分析法和经验统计法研究了不同地震烈度下各条管道的可靠度。并基于图论理论,将管网系统简化成为由节点和边组成的边权网络图,结合实例确定每个节点之间的连接状态。最后运用蒙特卡罗法模拟得到管网系统的连通可靠性。结果表明:管道的管径、管长和地震烈度对石油管网系统可靠性影响较大,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有必要加以考虑。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2](2021)在《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文中指出为了促进中国桥梁工程学科的发展,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桥梁工程领域(包括结构设计、建造技术、运维保障、防灾减灾等)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首先总结了桥梁工程学科在新材料与结构体系、工业化与智能建造、抗灾变能力、智能化与信息化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然后分别对上述桥梁工程领域各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桥梁结构设计方面重点探讨了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高性能材料与结构、深水桥梁基础的研究现状;桥梁建造新技术方面综述了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预制装配技术以及桥梁快速建造技术;桥梁运维方面总结了桥梁检测、监测与评估加固的最新研究;桥梁防灾减灾方面突出了抗震减震、抗风、抗火、抗撞和抗水的研究新进展;同时对桥梁工程领域各方向面临的关键问题、主要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北京工业大学韩强老师提供初稿)
袁野[3](2020)在《基于流固耦合的严寒地区埋地输油管道地震响应数值分析》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管道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输送系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埋地输油管线在东北等严寒地区的冻土层中,不仅受管线与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受到管线与土体的相互作用以及周围冻土的温度变化影响,因此考虑冻土—管—液的相互作用,开展埋地输油管道流固耦合及其地震响应的研究,对社会发展和工程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创建的土—管—液相互作用的三维实体模型,进行热流固耦合分析,并在考虑热流固耦合作用基础上进行埋地输油管道的地震响应分析,主要工作如下:1.采用Soild Works软件建立模型,运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埋地输油管道进行热流固耦合分析,并研究温度场对严寒地区埋地输油管道的影响,得出温度载荷对管道内力有较大影响。并通过改变管道的管径、壁厚、埋置深度和液体压力四个参数来研究对管道热流固耦合的影响。结果表明:管道在热流固耦合作用影响时,轴向应力随着壁厚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管径、液体压力的增大而增大,管道埋深对轴向应力影响不大。2.对热流固耦合的埋地输油管道进行模态分析,并与空管模态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考虑热流固耦合时管道的各阶段固有频率明显降低,固有频率平均降低9.74%,相比较而言,对管道各阶频率的振型没有太大影响。其次,对考虑热流固耦合的埋地输油管道模型进行静力分析,运用时程分析法分别从X、Y、Z三个方向输入EL-centro地震波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地震波沿X方向输入时,对热流固耦合的埋地输油管道破坏影响最大。3.建立了寒区温度场作用下管道分析有限元模型,分析在地震作用下温度场对埋地输油管道的影响。随着温度的降低,地震作用下管道的最大位移和最大应力逐渐增大,因此考虑温度场对埋地输液管道的抗震设计非常重要。并研究管道的管径、壁厚和埋置深度3个参数对管道抗震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为:管道的轴向应力随着管径和壁厚的增大而减小,随埋置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任雪振[4](2020)在《弯曲作用下承插式管道柔性接口基本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埋地管道是生命线系统组成部分,保证埋地管道的正常运行对于城市财产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对分段连接管道来讲,管道接口是其薄弱环节,接口破坏是主要破坏形式。由于柔性接口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近年来,橡胶圈柔性接口已广泛应用于城市的供水、燃气等压力管道。因此,研究地震作用下胶圈柔性接口的反应特性和失效机理,对于地下管道抗灾设计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目前,给水管道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管道接口的抗震性能以及正常供水性能,国内外尚缺少管道接口在受弯状态下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鉴于此,本文以球墨铸铁管道柔性接口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横向荷载作用下的受弯力学性能及使用性能开展了相关试验研究:(1)基于管道两端外接一组短管的端部约束,实现了管道两端有限转动约束的试验设计理念,对DN150mm、DN200mm和DN300mm三种管径在无水压工况下进行接口横向单调加载和往复加载的受弯试验,考虑了加载速率及加载模式等因素影响,分析得到三种管径的接触转角位移值为4.7°、5.2°和5.8°,建立了不同加载速率下的弯矩-转角-轴向位移三者的相互关系的数学模型;(2)进行了DN150mm、DN200mm和DN300mm三种管径的使用性能试验,试验水压为0.2MPa,分析得到三种管径的接触转角与无水压试验结果基本相同。提出加载速率对接口性能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接口转角超过接触转角之后,加载模式对管道供水功能性能基本影响较小,建立了不同加载速率下的转角-轴向位移-水压三者空间数学模型;(3)基于试验结果,并结合胶圈的受力过程,分析了管道柔性接口在横向加载下受弯变形的三个阶段,给出了考虑加载速率影响的逐级往复加载模式下的接口滞回模型,模型结果与试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温瑞智,马强,张格明,潘蓉,孙明烨,许令顺[5](2020)在《重大工程地震紧急处置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文中指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核电站、大型水坝等重大基础设施不断涌现,高速公路、轨道交通、长输管线、城市管网等生命线工程日趋密集、复杂,一旦遭遇强烈地震,可能产生极为严重的次生灾害和难以估量的间接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重大工程地震紧急处置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的主要进展。目前已提出面向点、线状重大工程的地震动输入方法,以及基于复杂地形数值模拟的面状地震动输入。给出了新一代基于性态的工程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开展了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车—轨—桥耦合地震反应,小区燃气调压站房、管线、阀门和土相耦合的地震反应分析及核电站结构与设备地震耦合作用研究。建立了重大工程紧急处置专用的震级、震中距、紧急处置范围估算公式,研究了基于P波段双参数阈值的现地地震警报预测方法,建立了地震动参数的风险概率模型。对重大工程地震紧急处置信息发布技术系统进行了顶层设计,对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终端的协议进行了解析,搭建了地震预警信息接收技术系统。研制了行业定制化的地震紧急处置接收与报警装置、电梯开关装置、燃气切断阀门。地震破坏场景虚拟演示内融合地震信息、风险评估信息、地理信息系统,有力地推进城市重大工程地震紧急处置平台的建设。研发的城市轨道交通地震预警紧急处置系统开始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城轨试验线开展示范;多参数核电站地震仪表系统开始在红沿河核电站开展示范;城镇燃气地震信息监测控制系统在北京平谷区峪口镇开展示范。
贾晓辉[6](2019)在《城市地下燃气管道抗震分析及地震灾害情景构建》文中研究指明地震灾害情景构建是通过建立地震灾害场景,构建地震灾害应对任务模型,依据应对模型计算应急需求并对灾害预防、应急准备不断优化的防灾减灾手段,是一种情景式的应急准备模式,为相关决策部门所采用。本文围绕城市地下燃气管道抗震分析及地震灾害情景构建的研究目标,完成埋地燃气管道抗震的理论分析、经验分析和动力有限元分析,燃气管道功能失效研究等内容,在建立河北地区随机地震动预测模型作为示范区地震动场输入基础上,实现研究区城市地下燃气管道地震灾害情景构建。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系统地研究了地下管道在地震动作用下变形反应的理论法和经验法。考虑面波的影响,推导了瑞利波作用下地下管道地震反应的计算公式;统计分析了基于PGV的埋地管道震害率经验公式;综合考虑影响管道地震破坏的各种因素,引入突变级数法,提出了埋地燃气管道地震破坏等级综合评价分析方法。结果表明:(1)在沉积平原或盆地等面波发育地区,面波对管道所产生的轴向应变要高于剪切波,面波破坏作用建议给予重视;(2)突变级数法可减少埋地燃气管道地震破坏等级计算中的不确定性,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用价值。2、开展地震动作用下埋地连续管道和分段管道的动力有限元分析。采用接触单元模拟管土相互作用,建立埋地管道动力有限元分析模型,在有限元模型中采用了粘弹性人工边界,以消除从无限场地土中切取有限尺寸场地进行分析引起的人为误差。同时建立了埋地分段管道动力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地震动输入方向、管土相互作用、管材类型、接口结构对埋地管道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地震动作用下埋地管道的地震反应受到周围土体应变的传导和约束,管道的应变要小于场地土,且埋地管道的地震反应和土体应变受到地震动输入方向的影响;(2)管土摩擦系数越大、管材越柔,地震动作用下管体反应越大;(3)承插式接口结构会造成应力、应变在接口两侧分布的不连续变化,从而形成应力、应变的间断面,接口强度越弱,不连续现象越明显。论文同时开展了近断层地震动输入下埋地管道地震反应分析。选取具有向前方向性效应速度脉冲、滑冲效应速度脉冲、近断层无脉冲地震动、近断层区外速度脉冲和远场面波的10条地震动记录,开展地震反应数值计算,分析不同类型地震动对埋地管道地震反应的影响,并重点讨论不同类型地震动对埋地管道地震反应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1)速度脉冲型地震动因具有较大的速度和位移峰值,会增大埋地管道反应;(2)速度脉冲会使埋地管道地震反应较大,与PGA相关性比较,管道的变形反应与地震动的PGV、PGD相关性更强;(3)在集集地震中,滑冲效应的速度和位移峰值比向前方向性效应的速度和位移峰值大,造成埋地管道的反应变形也更大;(4)发育在沉积平原或盆地地区的大振幅、长周期面波会增大埋地管道的地震反应。3、基于动力学拐角频率的随机有限断层法,开展了适合河北地区地震地质区域特点的地震动场模拟研究,为示范区提供比地震烈度输入更精细的地震动场输入,并以张家口市为例,进一步开展了城市地下燃气管道地震灾害情景构建。基于32个场地钻孔数据,建立河北地区II类和III类场地的土层场地模型,并计算得到平均场地放大系数;分区计算河北地区的场地κ0高频衰减模型,并探讨κ0的分布规律;确定了近年来河北地区中小地震拐角频率和应力降;在震源滑动分布方面,采用凹凸体滑动分布模型的建立方法。基于本文建立的河北地区地震动预测模型参数,分别以邢台平原地区和张家口山区为例,完成考虑震源凹凸体分布和随机分布对比分析的邢台地震近场强地面运动模拟;选用不同的局部场地放大系数和高频衰减κ0模型组成的联合效应,完成张家口山区近场地震动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局部场地放大系数具有很强的区域特点;(2)场地κ0高频衰减模型受到高程、场地条件、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一般而言,场地越硬、高程越高、地形起伏越剧烈,κ0越小;平原地区使用本文κ0模型计算结果与真实记录具有很好一致性;(3)与震源随机滑动分布比较,使用本文方法建立的震源凹凸体分布能有效改善近断层区的地震动强度分布;(4)场地效应为局部场地放大和地震动高频衰减的联合效应,其中高频衰减模型κ0控制着场地反应的峰值和拐点;随机有限断层法在山地地区使用中,应考虑山地地区场地放大系数模型和κ0模型受地形起伏影响的特殊性。本节建立的地震动预测模型可适用于河北地区的相关地震灾害情景构建,符合河北地区地震地质环境的区域特点。基于河北地区随机有限断层法地震动场预测模型,结合研究区本地地震地质特征,计算近断层地震动场,为网格化的示范区地下燃气管网地震反应分析提供加速度、速度等地震动输入,对埋地管道地震作用分析的经验法、突变级数法做比较;对于燃气管道功能失效分析,采用两态破坏准则,提出基于结构破坏的燃气管道功能失效分析方法,并完成示范区燃气管道功能失效分析。结果表明:(1)与以往基于地震烈度所给出的埋地燃气管道震害结果相比,采用本文提出的基于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的经验法和突变级数法给出的结果更加细化;(2)环状管道拓扑结构设计、两条以上输气干线设置等措施,能有效提升管道供气功能可靠度,可以为城市燃气管道规划设计和抗震优化改造提供参考。
吴旸剑[7](2019)在《城镇燃气管网安全供气鲁棒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大力调整,加上国务院关于加快天然气发展的政策的推行,我国城镇燃气管网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城镇燃气管网是城市的生命线,其管道具有较高的压力,管网管道多位于人口稠密地区。城镇燃气管网管道失效会对城镇居民以及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生命威胁。因此,国内外学者对于城镇燃气管网的安全都极为关注。本文针对城镇燃气管网的安全评价方法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可靠性理论和结构鲁棒性理论构建了城镇燃气管网鲁棒性评价模型。主要技术路线如下:首先针对城镇燃气管网采用图论的方法建立其拓扑结构,采用深度优先的遍历法的寻找该管网的最小路集,利用改进的不交化最小路集计算方法计算城镇燃气管网的连通可靠度,然后利用连通可靠度求解各管段的连通重要度;其次,根据实际搜集的数据建立满足实际情况的TGNET管网水力模型,并利用管段故障的思想求解管网的实际需求供气量和管网实际供应供气量,从而求解出管网中各管段的供气重要度,利用连通重要度和供气重要度求解出管段的综合重要度;然后,根据结构鲁棒性的概念和公式,提出以管段综合重要度作为反映管网中个体性质的指标,以管网的网络全局效率作为反映管网整体性质的指标,从而构建出基于网络全局效率和管段综合重要度的城镇燃气管网的鲁棒性计算公式,并进行了验证;最后,利用MATLAB软件编程,并以某城镇燃气管网为例,进行可靠度、管段重要度、鲁棒性计算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城镇燃气管网安全管理建议。根据对某城镇燃气管网连通可靠度、管段连通重要度计算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无论是在正常工况还是非正常工况下,城镇燃气管网各节点到气源点的可靠度基本呈现随距离增加可靠度减少的趋势;非正常工况下,管道破坏对于临近的节点可靠度影响更大。并且,遭到破坏的管道距离气源点越近,对城镇燃气管网各节点可靠度影响越大,对管网整体连通可靠性影响也越大;不论破坏管道距离气源点的远近,其余节点距离该管段越远受到的影响程度越小;枝状管网的重要度要高于环状管网,因此其自我调节能力较弱。根据构建的鲁棒性模型分析某城镇燃气管网,得到相关结论:该城镇燃气管网的鲁棒性数值整体呈现随着破坏管道距离气源点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这和城镇燃气管网可靠性分析结果一致,表明该鲁棒性模型的合理性;城镇燃气管网鲁棒度取为管网鲁棒性数值计算过程中的最小值,鲁棒度可以用于燃气管网设计阶段的管网对比,以选取更安全可靠的管网设计;在城镇燃气管网某一环状管网中,如果某一管道的破坏与否会影响到后面连接的用户节点与气源点的连通路径长度,则该管道破坏时整体管网的鲁棒性数值较低。并利用鲁棒性相反的概念脆弱性对构建的鲁棒性模型进行验证,根据两种数据呈相反趋势,证明该模型的正确性。
梁隆杰[8](2019)在《储运设施衍生的多场景灾害评价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截至2016年,我国已经建设了10万公里的油气管道,大型油库、储气库及LNG接收站等油气储运设施也大规模的建设服役,输油管道及储运设施发生事故不仅仅会造成企业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对周边环境及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伤害。对储运设施衍生灾害评价技术进行研究就是为了提高对事故及隐患部位的预测能力,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发生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和对环境的破坏。因此衍生灾害评价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我国输油管道与储运设施的特点,结合定量风险评价技术和自然灾害评估方法,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建立了一套系统的对储运设施周边地区的衍生灾害评估方法。本文主要形成了以下的研究成果:1.定义油气储运设施衍生灾害评价基本概念,明确了其研究流程。确定了衍生灾害评价研究目的,分析衍生灾害评价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衍生灾害评价计算模型和求解思路。2.构建油气储运设施衍生灾害评估模型。以定量风险评价技术为核心,结合自然灾害评估流程、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和重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判断事故灾害可能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分析影响因素和灾害特征,建立事故灾害评价体系框架。3.构建衍生灾害后果计算模型。分别针对衍生灾害评价所涵盖的内容,结合事故后果模型,给出了不同类型承灾体影响程度的推导过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衍生灾害后果损失和灾害强度的量化关系,使得灾害评估模型具有可操作性。4.编制衍生灾害评价软件并进行工程应用。借助.NET平台利用C#语言,以灾害评价模型为基础,编制了衍生灾害评价软件,并在示范工程处进行了工程应用试验。本文主要创新如下:1.提出了油气储运设施衍生灾害评价概念,并给出了评价模型。2.结合自然灾害损失计算模型,给出了事故灾害下不同类型承灾体的灾害损失计算方法,初步提出了评价标准。3.编制了衍生灾害评价软件用于工程示范。
郑倩[9](2019)在《断层作用下埋地油气管道的可靠性分析与评价》文中认为活动断层是长输管道最大的威胁之一,断层两盘相对移动引发的地面永久变形使得管道在断层面附近产生较大的应变,从而对管道结构安全性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开展断层区管道的可靠性计算十分必要。基于断层作用下管道力学计算的梁壳耦合-土弹簧单元的有限元模型,采用Python语言参数化地生成了不同影响因素(管道几何尺寸、管道内压、断层参数和土壤参数)下管道设计应变计算的.inp文件,经批量计算和结果提取后,得到管道设计应变数据库。基于该应变数据库,建立了三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断层作用下管道设计应变的预测模型,包括BP神经网络模型、支持向量回归(SVR)模型和非线性回归公式(RF)模型。以上模型均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度和较低的时间成本;尽管RF模型的预测效果不如前两者好,但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管道设计应变与各影响因素间的显式关系,具有一定的工程价值。总结并对比了目前常用的管道极限拉、压应变的计算模型,结合以上管道设计应变预测模型,建立了基于应变的断层位错下管道的极限状态方程,采用Monte Carlo法或FOSM法计算断层作用下管道结构的可靠性。经对比后表明,基于BP预测模型的Monte Carlo法兼顾计算准确性和时间成本,最适于断层作用下管道的可靠性计算,并采用该方法对断层区管道的可靠性开展了参数影响分析。结合断层位移概率危险性分析(PFDHA),给出了新疆地区新粤浙管道穿越博罗科努-阿其克库都克断裂(Bo-AF)的地表位移超越概率。基于管道结构的条件失效概率,得到该穿越段管道在未来10年、20年、30年的失效概率。结果表明,管道服役年限越长,越需注意地震的发生:管道在未来20年内满足CSA Z662规定的目标可靠性要求,但若服役年限超过20年,管道的失效概率就会超过最大允许失效概率,需对该穿越处管段进行抗震设防。
周培[10](2019)在《地震作用下埋地供水管道伤损形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我国处在地震频发的地震带上,供水管道埋设在地下,当地震发生后,无法立刻了解到管道的损坏情况,从而对管道的维修造成困难。因此研究管道在地震作用和土-管-水耦合作用下的伤损形成,对管道的伤损情况进行准确判断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综合考虑地震作用和土-管-水耦合作用,对管道进行全面的受力分析。应用ADINA建立埋地供水承插管、直管、弯管的计算模型,分析管道的应力应变情况,根据管材的材料特性,基于应力应变判断管道伤损形成情况并分析伤损处应力应变情况。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如下:1、根据地震作用理论、管土作用理论和流-固耦合理论建立埋地供水管道理论计算模型,提出管道轴向位移、轴向拉伸应力、轴向弯曲应力和环向应力计算公式。通过比较轴向位移和允许位移,组合应力与屈服强度,提出管道的伤损判定准则。2、利用ADINA建立地震激励下埋地承插管模型,计算不同管径、埋深、烈度下,承插管轴向位移。发现承插管道的伤损位置首先出现在接头处。管道轴向位移随着管径的增大而减小,几种常见管径均发生了伤损;管道轴向位移随着埋深的增加而减小,当埋深达到1.8m后,管道轴向位移处于允许位移范围内,认为管道处于完好状态;管道轴向位移随着烈度的增加显着增大,只有当烈度为6度时,承插管处于完好状态,当烈度为8度(地震基本加速度为0.3g)时,管道发生破坏。3、利用ADINA建立地震激励下埋地供水直管模型,计算不同管径、埋深、烈度下,直管段组合应力。发现直管伤损位置主要在出口端。管道产生伤损的时间随着管径的增大而增大,当管径为DN500时,管道未发生伤损;伤损时间随着埋地的增大而增大,当埋深达到1.8m后,管道处于完好状态;伤损时间随着烈度的增加而减小,只有当地震烈度为7度(地震基本加速度值为0.15g)时,管道处于完好状态。4、利用ADINA建立地震激励下埋地弯管模型,计算不同管径、埋深、烈度下,弯管的组合应力。发现弯管的伤损位置主要在弯头部分。弯管的伤损时间随着管径的增大而增大,当管径为DN300、DN350时,弯管发生破坏;伤损时间随着埋深的增加而增大,埋深达到1.8m后,弯管处于完好状态;当烈度达到7度后,弯管均迅速发生伤损然后破坏。5、对比分析地震作用下承插管、直管和弯管伤损情况,发现当管径达到DN500后,管道的一般不易发生破坏,管道在伤损情况下能正常运行;当埋深达到1.8m后,管道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说明埋深对于深埋管道的伤损形成影响细微;管道对地震的反应剧烈,大多数管道在强地震作用下都易发生伤损破坏。6、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利用ADINA软件分别计算了两地区承插管道轴向位移和直管道组合应力,通过伤损判定准则判断管道伤损形成,发现计算判定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从而验证了伤损判定准则的可行性。
二、地下长输管线的震害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下长输管线的震害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地震载荷作用下石油管网系统可靠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下输油管道的地震破坏特征及破坏形式 |
2 地下管道抗震可靠性分析方法 |
2.1 理论分析法 |
2.2 经验统计法 |
3 石油管网系统的连通可靠性分析 |
4 结语 |
(2)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
1 桥梁工程研究新进展(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
1.1新材料促进桥梁工程技术革新 |
1.2桥梁工业化进程与智能建造技术取得长足发展 |
1.3桥梁抗灾变能力显着提高 |
1.4桥梁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
1.5跨海桥梁深水基础不断创新 |
2桥梁结构设计 |
2.1桥梁作用及分析(同济大学陈艾荣老师、长安大学韩万水老师、河北工程大学刘焕举老师提供初稿) |
2.1.1汽车作用 |
2.1.2温度作用 |
2.1.3浪流作用 |
2.1.4分析方法 |
2.1.5展望 |
2.2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
2.2.1新型桥梁用钢的研发 |
2.2.2焊接节点疲劳性能 |
2.2.3钢结构桥梁动力行为 |
2.2.4复杂环境钢桥服役性能 |
2.2.5组合结构桥梁空间力学行为 |
2.2.6组合结构桥梁关键构造力学行为 |
2.2.7展望 |
2.3高性能材料 |
2.3.1超高性能混凝土(湖南大学邵旭东老师提供初稿) |
2.3.2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张锐老师提供初稿) |
2.3.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北京工业大学刘越老师提供初稿) |
2.3.4智能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2.3.5展望 |
2.4桥梁基础工程(同济大学梁发云老师提供初稿) |
2.4.1深水桥梁基础形式 |
2.4.2桥梁基础承载性能分析 |
2.4.3桥梁基础动力特性分析 |
2.4.4深水桥梁基础工程面临的挑战 |
3桥梁建造新技术 |
3.1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
3.1.1钢结构桥梁工程建设成就 |
3.1.2焊接制造新技术 |
3.1.3施工新技术 |
3.2桥梁快速建造技术(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提供初稿) |
3.2.1预制装配桥梁上部结构关键技术 |
3.2.2预制装配桥墩及其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
3.2.2.1灌浆/灌缝固定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
3.2.2.2无黏结预应力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
3.3桥梁建造技术发展态势分析 |
4桥梁运维 |
4.1监测与评估(浙江大学叶肖伟老师、湖南大学孔烜老师、西南交通大学崔闯老师提供初稿) |
4.1.1监测技术 |
4.1.2模态识别 |
4.1.3模型修正 |
4.1.4损伤识别 |
4.1.5状态评估 |
4.1.6展望 |
4.2智能检测(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4.2.1智能检测技术 |
4.2.2智能识别与算法 |
4.2.3展望 |
4.3桥上行车安全性(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
4.3.1风荷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1.1车-桥气动参数识别 |
4.3.1.2风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
4.3.1.3风浪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1.4风屏障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 |
4.3.2地震作用下行车安全性 |
4.3.2.1地震-车-桥耦合振动模型 |
4.3.2.2地震动激励特性的影响 |
4.3.2.3地震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
4.3.2.4车-桥耦合系统地震预警阈值研究 |
4.3.3长期服役条件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4冲击系数与振动控制研究 |
4.3.4.1车辆冲击系数 |
4.3.4.2车-桥耦合振动控制方法 |
4.3.5研究展望 |
4.4加固与性能提升(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4.4.1增大截面加固法 |
4.4.2粘贴钢板加固法 |
4.4.3体外预应力筋加固法 |
4.4.4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法 |
4.4.5组合加固法 |
4.4.6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 |
4.4.7其他加固方法 |
4.4.8发展展望 |
5桥梁防灾减灾 |
5.1抗震减震(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
5.1.1公路桥梁抗震研究新进展 |
5.1.2铁路桥梁抗震性能研究新进展 |
5.1.3桥梁抗震发展态势分析 |
5.2抗风(东南大学张文明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陈文礼老师提供初稿) |
5.2.1桥梁风环境 |
5.2.2静风稳定性 |
5.2.3桥梁颤振 |
5.2.4桥梁驰振 |
5.2.5桥梁抖振 |
5.2.6主梁涡振 |
5.2.7拉索风致振动 |
5.2.8展望 |
5.3抗火(长安大学张岗老师、贺拴海老师、宋超杰等提供初稿) |
5.3.1材料高温性能 |
5.3.2仿真与测试 |
5.3.3截面升温 |
5.3.4结构响应 |
5.3.5工程应用 |
5.3.6展望 |
5.4抗撞击及防护(湖南大学樊伟老师、谢瑞洪、王泓翔提供初稿) |
5.4.1车撞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
5.4.2船撞桥梁结构研究进展 |
5.4.3落石冲击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
5.4.4研究展望 |
5.5抗水(东南大学熊文老师提供初稿) |
5.5.1桥梁冲刷 |
5.5.2桥梁水毁 |
5.5.2.1失效模式 |
5.5.2.2分析方法 |
5.5.3监测与识别 |
5.5.4结论与展望 |
5.6智能防灾减灾(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鲍跃全老师提供初稿) |
6结语(西南交通大学张清华老师提供初稿) |
策划与实施 |
(3)基于流固耦合的严寒地区埋地输油管道地震响应数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输流管路流固耦合研究现状 |
1.2.1 经典水锤理论 |
1.2.2 流固耦合模型 |
1.2.3 国外研究现状 |
1.2.4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地震作用下输流管路振动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埋地输油管道的数学模型构建 |
2.1 土—管—液耦合场偏微分控制方程 |
2.1.1 温度场控制方程 |
2.1.2 管—液耦合控制方程 |
2.2 地震作用下管-液耦合控制方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严寒地区埋地输油管道热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分析 |
3.1 ANSYS Workbench仿真模拟软件 |
3.1.1 ANSYS Workbench简介 |
3.1.2 CFD基本理论 |
3.2 ANSYS Workbench热流固耦合仿真设计步骤 |
3.2.1 几何模型创建 |
3.2.2 网格划分 |
3.2.3 FLUENT流体部分求解 |
3.2.4 温度场及静力场后处理 |
3.3 有限元热流固耦合模拟 |
3.3.1 物理模型 |
3.3.2 网格划分 |
3.3.3 基于FLUENT的流体仿真 |
3.3.4 基于Steady-State Thermal的温度仿真 |
3.3.5 基于Static Structural的静力分析 |
3.4 温度场对埋地管道的影响 |
3.5 不同参数下的热流固耦合分析 |
3.5.1 管径对轴向应力的影响 |
3.5.2 壁厚对轴向应力的影响 |
3.5.3 埋深对轴向应力的影响 |
3.5.4 压力对轴向应力的影响 |
3.6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严寒地区埋地输油管道地震响应分析 |
4.1 随机荷载分析方法 |
4.1.1 谱分析方法 |
4.1.2 弹性时程分析方法 |
4.2 地震波的选取 |
4.3 有限元模态分析 |
4.3.1 Workbench Model模块简介 |
4.3.2 空管模型建立 |
4.3.3 频率与振型 |
4.4 地震波输入方向对抗震的影响 |
4.4.1 EL-CENTROL地震波X向输入 |
4.4.2 EL-CENTROL地震波Y向输入 |
4.4.3 EL-CENTROL地震波Z向输入 |
4.5 不同地震波在不同烈度下的地震反应时程分析 |
4.5.1 EL-CENTROL波 |
4.5.2 TAFT波 |
4.5.3 人工波 |
4.6 温度场对埋地输液管道的地震响应影响 |
4.7 不同参数下的地震响应分析 |
4.7.1 管径对轴向应力的影响 |
4.7.2 壁厚对轴向应力的影响 |
4.7.3 埋深对轴向应力的影响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4)弯曲作用下承插式管道柔性接口基本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试验研究 |
1.2.2 理论研究 |
1.2.3 数值模拟研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与方法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方法 |
2 弯曲作用下承插式管道柔性接口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概况 |
2.2.1 试验管件 |
2.2.2 试验设备与测量仪器 |
2.2.3 试验方案 |
2.3 试验结果 |
2.3.1 管径150mm无水横向加载试验结果 |
2.3.2 管径200mm无水横向加载试验结果 |
2.3.3 管径300mm无水横向加载试验结果 |
2.4 分析与讨论 |
2.4.1 加载速率的影响 |
2.4.2 单调加载与往复加载对比分析 |
2.4.3 管径的影响 |
2.5 弯矩-转角-轴向位移相互关系 |
2.6 小结 |
3 弯曲作用下承插式管道柔性接口功能性能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 |
3.2.1 测量仪器 |
3.2.2 试验方案 |
3.3 试验过程及试验结果 |
3.3.1 管径150mm有水压试验结果 |
3.3.2 管径200mm有水压试验结果 |
3.3.3 管径300mm有水压试验结果 |
3.4 分析与讨论 |
3.4.1 加载速率的影响 |
3.4.2 单调加载与往复加载对比分析 |
3.4.3 管径的影响 |
3.4.4 管内水压的影响 |
3.5 转角-轴向位移-水压相互关系 |
3.6 小结 |
4 承插式柔性接口受弯滞回模型 |
4.1 引言 |
4.2 基于无水压试验数据的柔性接口模型 |
4.2.1 单调加载下接口弯曲刚度方程 |
4.2.2 往复加载下接口滞回模型 |
4.2.3 接口弯曲滞回模型适用性验证 |
4.3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5)重大工程地震紧急处置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项目研究目标与内容 |
1.1 研究目标 |
1.2 项目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 |
2 项目研究进展与主要成果 |
2.1 点、线、面状重大工程地震动输入方法 |
2.2 重大工程安全运行地震风险评估关键技术 |
2.2.1 考虑场址危险性的新一代性态地震工程易损性分析 |
2.2.2 复杂系统地震耦合作用分析方法 |
2.2.3 重大工程紧急处置多水准地震动参数及其阈值确定 |
2.2.4 重大工程紧急处置信息的应用策略调研和顶层设计 |
2.3 重大工程安全紧急处置软硬件系统 |
2.3.1 重大工程紧急处置信息发布-接收系统关键技术 |
2.3.2 重大工程地震紧急处置信息发布-接收关键装置 |
2.3.3 核电站紧急处置软硬件平台开发 |
2.3.4 城市轨道交通地震紧急处置平台开发 |
2.3.5 城镇燃气紧急处置软硬件系统开发及用户侧示范应用 |
2.3.6 城市重大工程地震灾害紧急处置平台及基于虚拟现实的跨平台应用 |
3 结语 |
致谢 |
(6)城市地下燃气管道抗震分析及地震灾害情景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埋地燃气管道抗震分析研究现状 |
1.2.1 经验分析 |
1.2.2 理论分析 |
1.2.3 试验分析 |
1.2.4 动力有限元分析 |
1.3 近断层地震动模拟研究现状 |
1.4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5 本文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埋地燃气管道的震害等级评估 |
2.1 引言 |
2.2 理论分析法 |
2.2.1 公式对比 |
2.2.2 瑞利波作用下管道应变反应分析 |
2.3 经验分析法 |
2.3.1 燃气管道地震破坏等级评定标准 |
2.3.2 燃气管道震害率分析 |
2.3.3 经验公式对比分析 |
2.3.4 基于PGV的地下管道震害率经验模型 |
2.4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燃气管道震害等级评估 |
2.4.1 方法原理 |
2.4.2 实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埋地管道动力有限元分析 |
3.1 引言 |
3.2 埋地管道动力有限元模型 |
3.3 埋地连续钢质管道动力有限元分析 |
3.3.1 选取地震动时程 |
3.3.2 地震动输入方向影响 |
3.3.3 管土相互作用影响 |
3.3.4 管材影响 |
3.4 埋地承插式铸铁管动力有限元分析 |
3.4.1 计算模型简介 |
3.4.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3.5 基于动力有限元分析模型的认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特殊地震动作用下埋地管道反应分析 |
4.1 引言 |
4.2 埋地钢管动力有限元模型 |
4.3 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埋地钢管地震反应分析 |
4.3.1 近断层地震动输入选取 |
4.3.2 近断层有无速度脉冲地震动输入对比分析 |
4.3.3 向前方向性效应与滑冲效应作用下对比分析 |
4.3.4 近断层区外速度脉冲作用分析 |
4.4 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埋地钢管地震反应分析 |
4.4.1 远场长周期地震动输入选取 |
4.4.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地下燃气管道地震灾害情景构建 |
5.1 引言 |
5.2 河北地区随机地震动预测模型 |
5.2.1 随机有限断层法 |
5.2.2 河北地区地震动随机预测模型参数分析 |
5.2.3 邢台平原地区的近场强地面运动模拟 |
5.2.4 张家口山区的近场强地面运动模拟 |
5.3 示范区地下燃气管道结构破坏分析 |
5.3.1 经验分析 |
5.3.2 突变级数法分析 |
5.4 示范区地下燃气管道功能失效分析 |
5.4.1 基于结构破坏的燃气管道功能失效分析 |
5.4.2 案例分析 |
5.5 燃气管道地震应急对策分析与震后修复 |
5.5.1 地震应急对策分析 |
5.5.2 燃气管道震后修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文章 |
(7)城镇燃气管网安全供气鲁棒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及关键问题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关键问题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可行性分析及创新点 |
1.6.1 可行性分析 |
1.6.2 创新点 |
第2章 城市燃气管网的拓扑结构 |
2.1 城市燃气管网的结构类型 |
2.2 城市燃气管网中的主要设施 |
2.2.1 门站 |
2.2.2 储配站 |
2.2.3 输配管网 |
2.2.4 调压站 |
2.3 城市燃气管网拓扑结构模型的简化 |
2.3.1 城镇燃气管网内管段及单元设备的简化 |
2.3.2 城镇燃气管网的节点以及管道编号 |
2.3.3 城镇燃气管网的拓扑结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燃气管网的管段连通重要度 |
3.1 城市燃气管网系统的数学表达 |
3.1.1 拓扑结构的概念 |
3.1.2 基本假设 |
3.1.3 连通特性 |
3.2 单气源最小路集数学表示 |
3.3 基于改进的不交化最小路集矩阵的连通可靠度计算 |
3.3.1 向量与矩阵的特殊运算 |
3.3.2 基于改进的不交化最小路集连通可靠度解析表达式 |
3.4 连通可靠度的算法实现 |
3.4.1 最小路集的计算 |
3.4.2 逻辑事件的运算与算法实现 |
3.4.3 改进的连通可靠度的算例演示 |
3.5 拓扑结构系统的模型简化 |
3.5.1 计算单元的合理选择 |
3.5.2 最小路径的合理选择 |
3.6 城市燃气管网的管段连通重要度 |
3.7 matlb编程计算方法 |
3.8 管网连通可靠度与管段连通重要度的实例分析 |
3.8.1 管网正常工作 |
3.8.2 管网非正常工作 |
3.8.3 管段重要度 |
3.8.4 管道破坏对管网可靠性的影响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供气可靠的城镇燃气管段重要度计算 |
4.1 城镇燃气管网的水力分析 |
4.1.1 管网水力模拟基础理论 |
4.1.2 管网故障水力计算方法 |
4.2 基于TGNET的某城镇燃气管网水力模拟 |
4.3 管段供气重要度计算分析方法 |
4.4 某城镇燃气管网管段重要度的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镇燃气管网的鲁棒性 |
5.1 城镇燃气管网鲁棒性分析的相关指标 |
5.1.1 城镇燃气管网的度与网络平均度 |
5.1.2 城镇燃气管网的介数 |
5.1.3 城镇燃气管网的平均路径 |
5.1.4 城镇燃气管网的网络全局效率 |
5.1.5 城镇燃气管网的综合管段重要度 |
5.2 城镇燃气管网鲁棒性 |
5.2.1 城镇燃气管网中管段的角色分类 |
5.2.2 鲁棒性模型的建立 |
5.2.3 公式准确性验证 |
5.3 城镇燃气管网鲁棒度的算法实现 |
5.4 某城镇燃气管网鲁棒度计算与分析 |
5.4.1 鲁棒度计算 |
5.4.2 计算结果验证与分析 |
5.5 管网优化方案计算和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提高城镇燃气管网的安全性的措施 |
6.2.1 管网设计阶段 |
6.2.2 管网施工阶段 |
6.2.3 管网运行管理阶段 |
6.3 创新性描述 |
6.4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8)储运设施衍生的多场景灾害评价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衍生灾害概念的引出 |
1.2 可供参考评价方法 |
1.2.1 安全评价技术研究 |
1.2.2 区域风险评价与土地规划研究 |
1.2.3 环境污染经济损失研究 |
1.2.4 生命线工程损失研究 |
1.2.5 自然灾害评价系统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油气储运设施衍生灾害评价模型提出 |
2.1 基本概念 |
2.1.1 油气储运设施基础事故 |
2.1.2 油气储运设施衍生灾害 |
2.2 衍生灾害系统分析 |
2.2.1 孕灾环境子系统指标分析 |
2.2.2 致灾因子子系统指标分析 |
2.2.3 承灾体子系统指标分析 |
2.2.4 灾情子系统指标分析 |
2.3 油气储运设施衍生灾害案例统计 |
2.3.1 事故案例统计 |
2.3.2 灾害系统指标体系的确定 |
2.4 油气储运设施衍生灾害致灾机理分析 |
2.4.1 衍生灾害形成机理 |
2.4.2 致灾机理数学模型 |
2.5 油气储运设施衍生灾害评价体系 |
2.5.1 衍生灾害评价体系模型 |
2.5.2 衍生灾害评价流程 |
2.5.3 衍生灾害评价可接受准则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油气储运设施衍生灾害评价模型展开 |
3.1 衍生灾害评估准备 |
3.1.1 数据资料收集 |
3.1.2 区域网格划分 |
3.1.3 衍生灾害评价步骤 |
3.2 衍生灾害概率的确定 |
3.3 衍生灾害后果的计算 |
3.3.1 事故后果计算模型的确定 |
3.3.2 事故后果损伤概率的确定 |
3.3.3 事故后果损伤数量的确定 |
3.4 衍生灾害可接受准则的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油气储运设施衍生灾害评价软件开发与应用 |
4.1 引言 |
4.2 软件开发环境 |
4.3 总体设计技术路线 |
4.4 软件运行 |
4.4.1 使用界面介绍 |
4.4.2 用户操作 |
4.4.3 计算结果和输出 |
4.5 工程示范应用 |
4.5.1 园区概述 |
4.5.2 气候状态 |
4.5.3 承灾体分布 |
4.5.4 泄漏场景与参数 |
4.5.5 灾害后果计算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断层作用下埋地油气管道的可靠性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断层作用下埋地管道的力学响应计算 |
1.2.2 震害作用下埋地管道的可靠性分析 |
1.2.3 现阶段研究存在的不足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断层作用下埋地管道的应变预测模型 |
2.1 断层作用下埋地管道的有限元模型 |
2.1.1 数值模型的建立 |
2.1.2 模型数据库参数取值 |
2.1.3 模型数据库的建立 |
2.2 管道设计应变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
2.2.1 BP神经网络预测原理 |
2.2.2 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构建 |
2.2.3 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泛化性能测试 |
2.3 管道设计应变的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 |
2.3.1 支持向量回归预测原理 |
2.3.2 SVR预测模型 |
2.3.3 SVR预测模型的泛化能力测试 |
2.4 管道设计应变的回归公式预测模型 |
2.4.1 数据处理 |
2.4.2 RF预测模型 |
2.4.3 RF预测模型的准确性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断层作用下埋地管道的可靠性计算方法 |
3.1 管道的极限应变 |
3.1.1 极限拉伸应变(TSC) |
3.1.2 极限压缩应变(CSC) |
3.1.3 极限应变模型的对比分析 |
3.2 断层作用下埋地管道的可靠性计算流程 |
3.2.1 断层作用下埋地管道的极限状态方程 |
3.2.2 结构可靠性计算的一般方法 |
3.2.3 断层作用下管道的可靠性计算流程 |
3.3 断层作用下埋地管道的可靠性计算 |
3.3.1 参数分布及取值 |
3.3.2 管道可靠性计算模型对比 |
3.3.3 可靠性方法计算结果对比 |
3.4 断层作用下管道可靠性的参数影响分析 |
3.4.1 穿越角度的影响 |
3.4.2 管道尺寸的影响 |
3.4.3 工作压力的影响 |
3.4.4 土壤弹簧的影响 |
3.4.5 填埋深度的影响 |
3.4.6 回填土壤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的断层区管道的可靠性计算 |
4.1 场点永久位移的概率计算方法 |
4.1.1 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简述 |
4.1.2 断层位移概率危险性分析基本型 |
4.1.3 断层位移概率危险性评估流程 |
4.2 算例分析 |
4.2.1 参数分布及取值 |
4.2.2 新粤浙管道结构可靠性分析 |
4.2.3 Bo-AF断层位移超越概率分析 |
4.2.4 博-阿断层区新粤浙管道的安全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非线性回归公式参数 |
附录 B 极限应变模型参数取值 |
附录 C 精河县附近地震目录 |
致谢 |
(10)地震作用下埋地供水管道伤损形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
1.2.1 供水管道受地震破坏情况的调查研究 |
1.2.2 地震对管道作用模型研究及模型参数的研究 |
1.2.3 管道伤损形成机理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地震作用下埋地管道伤损形成原因及判定准则 |
2.1 埋地供水管道的震害影响 |
2.1.1 埋管道的震害 |
2.1.2 埋地供水管道的伤损模式及原因 |
2.1.3 管道伤损的影响因素 |
2.2 地震作用下埋地供水管道反应分析 |
2.2.1 地震作用下管道轴向拉伸应力和轴向弯曲应力计算 |
2.2.2 流-固耦合作用下管道应力分析 |
2.2.3 埋地供水管道土-管-水耦合作用下受力分析 |
2.3 管道伤损形成过程 |
2.4 管道伤损判定准则 |
2.4.1 承插管伤损判定 |
2.4.2 直管、弯管伤损判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震作用下埋地供水管道有限元建模 |
3.1 ADINA软件介绍 |
3.2 地震作用下埋地供水管道模型建立 |
3.2.1 埋地供水直管模型的建立 |
3.2.2 埋地供水弯管模型的建立 |
3.2.3 埋地供水承插管模型的建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ADINA的埋地供水管道伤损形成研究 |
4.1 承插管伤损形成影响参数分析 |
4.1.1 管径对轴向位移的影响 |
4.1.2 埋深对轴向位移影响 |
4.1.3 烈度对轴向位移的影响 |
4.2 直管伤损形成影响参数分析 |
4.2.1 管径对组合应力的影响 |
4.2.2 埋深对组合应力的影响 |
4.2.3 烈度对组合应力的影响 |
4.3 弯管伤损形成影响参数分析 |
4.3.1 管径对组合应力的影响 |
4.3.2 埋深对组合应力的影响 |
4.3.3 烈度对组合应力的影响 |
4.4 三种管道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程案例分析 |
5.1 工程案例一情况分析 |
5.2 工程案例二情况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本文的研究成果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地下长输管线的震害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 [1]地震载荷作用下石油管网系统可靠性分析[J]. 刘明,赵超,多依丽,郑亚明. 制造业自动化, 2021(02)
- [2]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J].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中国公路学报, 2021(02)
- [3]基于流固耦合的严寒地区埋地输油管道地震响应数值分析[D]. 袁野.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4]弯曲作用下承插式管道柔性接口基本性能试验研究[D]. 任雪振.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1)
- [5]重大工程地震紧急处置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J]. 温瑞智,马强,张格明,潘蓉,孙明烨,许令顺. 地震科学进展, 2020(02)
- [6]城市地下燃气管道抗震分析及地震灾害情景构建[D]. 贾晓辉.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9(02)
- [7]城镇燃气管网安全供气鲁棒性分析[D]. 吴旸剑.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8]储运设施衍生的多场景灾害评价技术研究[D]. 梁隆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9]断层作用下埋地油气管道的可靠性分析与评价[D]. 郑倩.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10]地震作用下埋地供水管道伤损形成研究[D]. 周培.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