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HPMBP与N_(1923)协萃钯(Ⅱ)的性能和动力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艳玲,廖伍平[1](2020)在《稀土萃取剂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稀土分离是衔接稀土资源与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的关键过程,目前主要采用溶剂萃取技术.稀土萃取剂的性能是决定溶剂萃取过程中稀土提取与分离效率的关键.本文简要评述了近10年来我国新型稀土萃取剂,如二烷基膦酸类、含胺基有机膦类以及羧酸类萃取剂等的研究进展.
左文娟[2](2020)在《N263-P507体系协同萃取轻稀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消除传统萃取体系萃取过程中存在的水相酸度过高问题和皂化对环境污染问题,本文寻求了一种绿色新型协同萃取体系,先探讨了几种协同萃取体系萃取轻稀土中镧铈镨钕的效果,N263-P507萃取效果优于单一P507、皂化P507、N1923-P507、TBP-P507体系,选择N263作为合适的协萃剂。同时,为了评价协同萃取的实际效果,研究了N263-P507体系中P507摩尔分数、振荡时间、Vo/Va、pH、稀土浓度对镧铈镨钕分配比的影响。研究表明:萃取剂N263与P507单独萃取稀土的分配比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507与N263混合后萃取轻稀土的能力大于其任一萃取剂单独萃取稀土的能力,镧铈镨钕协同系数R均大于1,说明N263-P507体系具有正协同作用,且在P507摩尔分数约为0.5(体积比为1:1)处可获得最大协同系数,镧铈镨钕的最大协同系数值分别为5.1、3.3、2.2、3.2。在振荡时间为7min,萃取Vo/Va为1/2,料液pH为3.5,得到La、Ce、Pr、Nd的最大分配比为1.2、1.2、1.3、1.35。研究了振荡时间、Vo/Va、pH、稀土浓度对分离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分离系数与稀土浓度呈正比,振荡时间与分离系数之间无规律,且当稀土浓度为0.52mol/L,pH值为3.5,振荡时间为7min,Vo/Va以1/1时得到最佳分离条件,Ce/La、Pr/Ce、Nd/Pr的最大分离系数分别为7.4、4.1、3.2。探讨了N263-P507体系下稀土的分离系数与P507体系、皂化P507体系、N235-P507体系下分离系数的比较,结果表明,N263-P507体系相比与传统P507体系,Ce/La、Nd/Pr的分离系数分别增加了3.32和1.63,Pr/Ce相差不大。N263-P507体系对Nd/Pr的分离效果较其他体系略增加,其他无明显规律。随后,研究了N263-P507体系反萃性能的影响。反萃实验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用5 mol/L盐酸作为反萃剂进行反萃,反萃时间8min,Vo/Va为1/1,镧铈镨钕反萃率较高。最后,通过红外光谱详细分析萃取过程变化,探讨协同作用机理。N263作为协萃剂具有很好的萃取氢离子的能力,在P507基体系中可以解决水相酸度升高难题,N-H键的出现说明萃合物结构中存在R4NH+,P=O键与RE3+的反应,P-O-RE基团的形成以及P507二聚体的破裂都说明了P507在萃和物中的形式。N263-P507体系对镧铈镨钕的配合方式一致。萃取机理为N263-P507体系中的P507释放氢离子,之后季铵盐先结合P507中的质子成为阳离子,再与稀土络阴离子加合生成萃合物R4NH+·RECl-。
吉万顺[3](2020)在《盘北粉煤灰浸出液中多金属离子下稀土元素的选择性萃取》文中提出稀土的过度开采,导致稀土资源面临日益枯竭的困境,而燃煤电厂燃烧产生的大量粉煤灰是一种可以再回收利用的二次资源,其中含有丰富的稀土元素。从粉煤灰中提取稀土元素可以解决稀土日益枯竭问题。本论文主要研究了粉煤灰稀土元素和常量元素的浸出,萃取剂对稀土元素钇和常量元素铝铁的选择性萃取,粉煤灰浸出液中稀土元素的选择性萃取,稀土元素萃取机理以及萃取的热力学过程和动力学过程。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研究了粉煤灰稀土元素和常量元素的浸出规律。利用3mol/L的盐酸,浸出时间1.5h,液固比(v/m)为10,搅拌转速300r/min,浸出温度80℃下,粉煤灰中的La、Ce、Pr、Nd、Y、Al、Fe的浸出率为88.45%、81.44%、89.57%、82.12%、32.13%、31.90%、52.01%。元素浸出率随着盐酸浓度、浸出时间、液固比和浸出温度的增大先增大后保持不变,而搅拌转速对元素浸出率影响较小,浸出率几乎不随搅拌转速的变化而变化。而Y的浸出率基本保持在稳定的范围内,因为Y与重稀土元素性质相似,不容易被浸出,其浸出率较轻稀土元素低。通过XRD分析,粉煤灰浸出渣中大部分石英和硬石膏没有被破坏,而磁铁矿和莫来石等结晶体被破坏。通过SEM和EDS分析,粉煤灰浸出渣中主要元素是氧、碳、铝、铁、硅等。研究了萃取剂P204(2-乙基己基磷酸酯)和P507(2-乙基己基磷酸单-2-乙基己基酯)对稀土元素Y和常量元素Al/Fe的选择性萃取。两种萃取剂对Y3+均变现出良好的萃取效果,同时两种萃取剂对Y3+和Fe3+分离系数βY/Fe(Ⅲ)远高于Y3+和Fe2+分离系数βY/Fe(Ⅱ),表明Fe3+与Y3+更容易分离。同时萃取剂P204对Fe3+与Y3+分离效果比萃取剂P507对Fe3+与Y3+分离效果好。Y3+与Al3+、Fe3+、Fe2+的分离系数βY/Al(Ⅲ)、βY/Fe(Ⅲ)、βY/Fe(Ⅱ)依次降低,表明Y3+与Al3+、Fe3+、Fe2+分离效果依次降低,P204和P507对稀土元素和常量元素表现出了良好的选择性萃取。通过物理化学手段处理后,除去绝大部分铝铁,浸出液中稀土元素得到初步富集。研究了单一萃取体系P204和协同萃取体系P204-P507对粉煤灰浸出液中的稀土元素La、Ce、Pr、Nd、Y选择性萃取。在单一萃取体系下,溶液pH2.1,油水比(O/A)为1,萃取时间25min,萃取剂体积浓度6%,温度30℃,La、Ce、Pr、Nd、Y的萃取率分别达到89.16%、94.11%、95.56%、96.33%、99.80%。在协同萃取体系下,几种稀土元素的萃取率几乎达到100%。La、Ce、Pr、Nd的萃取率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原子序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越容易萃取。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单一萃取体系P204对Y与稀土元素La、Ce、Pr、Nd的分离系数βY/La、βY/Ce、βY/Pr、βY/Nd比协同体系P204-P507的分离系数高,表明单一萃取体系下Y与四种轻稀土元素更容易分离。同时,分离系数βY/La、βY/Ce、βY/Pr、βY/Nd呈现依次递减的规律,稀土元素序数相差越大,越容易分离。研究了单一萃取体系P204和协同萃取体系P204-P507下Y的萃取机理。在单一萃取体系和协同萃取体系中萃合物分子式分别为Y(HA2)Cl2和Y(HA2)(HB2)Cl。通过研究萃取的热力学过程,发现单一萃取体系和协同萃取体系都是吸热过程,其ΔH分别为86.68kJ/mol和11.11kJ/mol。研究了Y的萃取动力学过程。在盐酸体系中,Y3+的萃取速率均随搅拌速率、界面积、温度、萃取剂浓度、盐酸浓度、Y3+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其萃取过程为化学反应与扩散混合控制。萃取反应的活化能Ea为22.45kJ/mol。盐酸萃取体系中,萃取速率方程对Y3+、P204、HCl的反应级数分别为1.04、0.93、0.42。速率常数k为6.65(mol/L)-1.39?min-1,化学反应速率方程为r(28)k[Y3(10)]1.04[P204]0.93[HCl]0.42。
邝圣庭[4](2019)在《不同位阻胺基膦萃取剂的合成及其对稀土的萃取》文中提出本文合成了三类含胺基有机磷萃取剂,即α-胺基膦酸酯、α-胺基膦酸和β-胺基膦酸酯,研究了它们对稀土的萃取分离性能,比较了具有不同位阻结构的萃取剂对稀土的萃取性能。此外,还研究了α-胺基膦酸和酸性磷萃取剂P204混合体系对RE3+的协萃效应。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α-胺基膦酸酯萃取剂1-(2-乙基己基胺基)-1-甲基乙基膦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AMEP,B)在硫酸介质中对Ce(Ⅳ)、Th(Ⅳ)和RE(Ⅲ)的萃取分离性能,并和其它中性膦萃取剂如DEHEHP、Cyanex 925和Cyanex 923对Ce(Ⅳ)的萃取性能进行了比较。DEHAMEP对Ce(Ⅳ)具有良好的选择性萃取能力,生成中性络合物Ce(HSO4)2SO4.2B。当硫酸浓度低于1.5 mol/L时,不同中性磷萃取剂对Ce(Ⅳ)的萃取性能次序为:DEHAMEP>Cyanex 925>Cyanex 923>DEHEHP。由于萃取剂DEHAMEP分子在N、P原子之间的亚甲基上增加了位阻,因此与Cextrant 230在低酸度下能对四价铈和钍实现共萃不同,DEHAMEP除对Sc(Ⅲ)有微弱的萃取能力,对其它RE(Ⅲ)和Th(Ⅳ)几乎不萃取。进行了萃取剂DEHAMEP从氟碳铈矿硫酸浸出液中分离回收Ce(Ⅳ)的串级模拟实验,获得了纯度大于99.5%的CeO2,铈中钍的含量低于0.063%,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2.研究了α-胺基膦酸萃取剂1-(2-乙基己基胺基)-1-乙基丙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HEHAEPP,H2A2)在盐酸介质中对RE3+的萃取分离性能。发现HEHAEPP的萃取能力优于P507和Cyanex 272,即使在高酸度下仍然对重稀土保持着较高的萃取能力和选择性,表明HEHAEPP适合在高酸度下萃取分离重稀土离子。同时,与N、P原子之间的亚甲基上没有位阻的萃取剂相比,位阻的增加不仅增加了萃取剂对稀土的萃取能力,而且增强了对稀土的萃取分离性能。萃取反应按阳离子交换机理进行,生成萃合物 REA3。3.研究HEHAEPP(H2A2)与P204(H2B2)的混合萃取剂体系在盐酸介质中对RE3+的萃取和分离,发现混合体系对稀土的萃取能力具有明显的正协同效应,但是对稀土的分离性能比单一 HEHAEPP体系弱,却优于P204体系,基本与其它协同体系相当或稍好。氯离子参与了混合萃取剂萃取稀土的反应,生成萃合物REC12H4A3B2。4.比较了 4种具有不同空间位阻的β-胺基膦酸酯萃取剂在盐酸介质中对RE3+的萃取分离性能,发现该类萃取剂在高酸度下对重稀土离子有较好的分离性能,增加空间位阻可提高其对重稀土的选择性。在相同条件下,β-胺基膦酸酯萃取剂对RE3+的萃取能力远高于α-胺基膦酸酯萃取剂Cextrant 230。
孙启[5](2017)在《有机酸/羟肟协同萃取复杂体系中铜镍钴锌镉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冶金工业的迅速发展伴随产生大量重金属废水,其中含有铜、镍、钴、锌、镉等众多重金属离子,对环境构成潜在的威胁,同时造成重金属资源的严重浪费。研究重金属废水中有价金属回收与分离,一方面可减轻环境压力,另一方面可实现资源综合利用。然而,重金属废水成分复杂,金属离子浓度较低,化学性质相似,因此重金属离子的逐一分离与回收面临很大困难。本论文以含铁铜镍钴锌镉钙镁的重金属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协同萃取的方法,实现了铜镍锌镉的分离与回收,解决了复杂硫酸体系下金属离子的逐一分离与回收这一难题;进行了镍钴协同萃取机理的研究,探讨了有机酸/β-羟肟体系协同萃取镍钴的微观机理;开展了有机酸/β-羟肟体系下Co2+对β-羟肟萃取剂的毒化研究,推断出了毒化机理及有机酸对毒化的抑制机理,为多金属复杂硫酸溶液中镍钻的萃取与分离提供了理论依据。首先,制备了 CL-P204萃淋树脂,以含铁铜镍钴锌镉钙镁的复杂硫酸溶液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温度、平衡pH等条件对CL-P204吸附铁的影响,得到了 CL-P204分离铁的工艺参数,并通过上柱实验对参数进一步优化,实现了铁与其他金属离子的分离。针对除铁后的复杂溶液,选取了典型有机磷(膦)酸和羧酸与β-羟肟组成的协同萃取体系,研究了不同萃取体系对铜镍钴锌镉与钙镁杂质的分离和铜镍钴锌镉逐一分离的性能,遴选出了对铜镍钴锌镉分离性能最佳的Cyanex272/Mextral84H萃取体系。在此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该体系下萃取剂浓度、平衡pH、温度和混合时间等条件对铜镍锌镉萃取性能的影响,得到最佳萃取工艺参数,制定了一次萃取、分步反萃的工艺流程,开展了Cyanex 272/Mextral 84H体系下铜镍锌镉的连续萃取试验,优化了连续萃取工艺参数,分别得到了含铜镍锌镉的富集液,实现了铜镍锌镉的高效分离与回收,铜镍锌镉的回收率分别为:99.8%、99.8%、98.2%和 98.3%。其次,对比研究了 P204/Mextral 84H和Versatic 10/Mextral 84H协萃体系对镍钴的萃取机理。利用等摩尔法研究了典型有机磷(膦)酸/β-羟肟、有机羧酸/β-羟肟协萃体系对镍钴的协萃效应,计算协萃系数大小,结果表明P204/Mextral84H体系对镍钴均具有明显的协萃效应,Versatic 10/Mextral 84H对镍钴协萃效应较弱。通过斜率法、红外吸收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等方法,着重研究了 P204/Mextral 84H和Versatic 10/Mextral 84H体系下镍钴萃合物的组成和配位结构。结果表明,P204/Mextral 84H体系下镍钻萃合物的分子式为MA2B2,P204的P=O键的氧原子、Mextral 84H的C—OH键氧原子和N—OH键氮原子共同参与镍钴的配位,镍钴的配位数可能为6;Versatic10/Mextral84H体系下镍萃合物的分子式为NiB2,配位数可能为4,钻萃合物的分子式为CoB2·2H20,配位数可能为6,Mextral 84H的C—OH键氧原子与N-OH键氮原子参与镍钴的配位,未发现Versatic 10参与镍钴配位的红外特征吸收峰。最后,研究了 Co2+对β-羟肟萃取剂毒化的机理及有机酸对毒化的抑制机理。围绕钴对羟肟萃取剂毒化的问题,研究了典型有机磷(膦)酸及其浓度对毒化的影响,总结了其对毒化的影响规律。利用元素分析法和可见光吸收等方法研究钴萃合物的组成及空间结构,并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不同体系下钻萃合物的氧化峰电位,依据杂化轨道理论探讨了 Co2+对Mextral84H的毒化机理,分析了有机酸抑制毒化的原因。结果表明,Co2+与Mextral 84H可能形成了具有内轨型d2sp3杂化的萃合物,使得Co2+易于被氧化而形成非常稳定的萃合物,难以被反萃,导致毒化产生,而有机磷(膦)的引入影响或改变了Mextral 84H萃取剂中Co2+的杂化方式及配位结构,使得萃合物中Co2+的氧化电位升高,不易被氧化,从而抑制了 Co2+对Mextral 84H的毒化。
陈胜[6](2016)在《新型萃取剂萃取电子垃圾中贵金属的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贵金属因具有许多不可替代的优良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化工、电子、汽车等工业领域,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维他命”。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贵金属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的同时,电子垃圾的产量也在急剧增加。电子垃圾中含有多种高品位的贵金属元素,因此,从电子垃圾中回收贵金属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环境意义。溶剂萃取法因具有选择性好、金属回收率高、成本低、有机试剂可以循环利用等优点,在电子垃圾中贵金属的回收领域受到广泛关注。萃取剂是溶剂萃取的主要限制因素,传统萃取剂具有不耐酸、萃取容量小、不易反萃等缺点,酰胺萃取剂则在上述方面表现出显着优势,并且燃烧后没有二次污染,因此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合成了三种新型酰胺萃取剂并对其萃取贵金属的性能进行了详细探讨,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通过N-烷基化和N-酰基化反应合成三种新型酰胺萃取剂N,N’-二甲基-N,N’-二癸基-3-氧戊二酰胺(MDDGA)、N,N’-二甲基-N,N’-二癸基-3-硫戊二酰胺(MDTDGA)和 N,N’-二甲基-N,N’-二苯基-3-硫戊二酰胺(DMDPhTDGA),并使用红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对三种萃取剂的合成成本进行简单核算,分别为9.45元/gMDDGA、5.81 元/gMDTDGA、2.54 元/gDMDPhTDGA。(2)以正十二烷:异辛醇=4:1(体积比)为稀释剂,研究MDDGA对金属Au(Ⅲ)、Pd(Ⅱ)、Pt(Ⅳ)、Cu(Ⅱ)的萃取效果。盐酸浓度≤3mol/L时,四种金属的最高萃取效率分别为 99.60%、6.72%、12.71%、0.54%,MDDGA 能够将 Au(Ⅲ)从含有Pd(Ⅱ)、Pt(Ⅳ)、Cu(Ⅱ)的混合液中分离出来。重点研究盐酸浓度≦3mol/L时,MDDGA对Au(Ⅲ)的萃取性能:萃取的平衡时间为30min;萃取分配比D随着盐酸浓度、水相氢离子浓度、水相氯离子浓度和萃取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MDDGA对Au(Ⅲ)的萃取符合离子缔合机理,萃合物组成为(MDDGAH+)AuCl4。(3)以三氯甲烷为稀释剂,研究MDTDGA对金属Au(Ⅲ)、Pd(Ⅱ)、Pt(Ⅳ)、Cu(Ⅱ)的萃取效果,四种金属的最高萃取效率分别为99.87%、93.77%、10.03%、1.62%。MDTDGA对Au(Ⅲ)的萃取效果最好,Pd(Ⅱ)次之,低酸条件下基本不萃取Pt(Ⅳ)、Cu(Ⅱ)。重点研究盐酸浓度在0~3mol/L时,MDTDGA对Au(Ⅲ)、Pd(Ⅱ)的萃取性能:Au(Ⅲ)、Pd(Ⅱ)的萃取效果随水相盐酸浓度、水相氯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不随水相氢离子浓度的增加而改变,随萃取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得到MDTDGA对Au(Ⅲ)、Pd(Ⅱ)的萃取符合配位取代机理,Au(Ⅲ)、Pd(Ⅱ)均同时与两个萃取剂分子配位,萃合物组成分别为MDTDGA2AuCl3、MDTDGA2PdCl2。(4)以三氯甲烷为稀释剂,研究DMDPhTDGA对金属Au(Ⅱ)、Pd(Ⅱ)、Pt(Ⅳ)、Cu(Ⅱ)的萃取效果,四种金属的最高萃取效率分别是99.90%、98.91%、1.31%、1.20%。DMDPhTDGA基本完全萃取Au(Ⅲ),对Pd(Ⅱ)的萃取效果次之,基本不萃取Pt(Ⅳ)、Cu(Ⅱ),说明DMDPhTDGA是Au(Ⅲ)、Pd(Ⅱ)的高选择性萃取剂。重点研究盐酸浓度在0~3mol/L时,DMDPhTDGA萃取Au(Ⅲ)、Pd(Ⅱ)的影响因素:Au(Ⅲ)、Pd(Ⅱ)的萃取效果随水相盐酸浓度、水相氯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不随水相氢离子浓度的增加而改变,随萃取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DMDPhTDGA对Au(Ⅲ)、Pd(Ⅱ)的萃取符合配位取代机理,Au(Ⅲ)与两个萃取剂分子同时配位,Pd(Ⅱ)与一个萃取剂分子配位,萃合物组成分别为DMDPhTDGA2AuCl3、DMDPhTDGAPdCl2。
王永伟[7](2016)在《新型膦酰胺萃取剂的合成及其在铈、钍萃取分离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针对氟碳铈矿中稀土元素的萃取分离,基于课题组多年的溶剂萃取及配位化学研究的基础,创新性地提出了在中性磷萃取剂中引入氮元素以增强和金属离子的配位的思想,设计、合成含氮中性磷萃取剂,通过改变P,N原子之间碳原子的数目,碳原子的异构化程度,N原子上支链的异构化来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反应性,设计合成出分离效果好,选择性高,合成方法简单,操作简便,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分离稀土元素的萃取剂,研究萃取剂的萃取机理等,从而实现对环境污染小,资源合理化利用,降低生产价格。本文合成了一种含氮中性膦酸酯萃取剂(N5),并研究了其对铈(Ⅳ)、钍(Ⅳ)、RE(Ⅲ)等的分离性能和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甲醛、正丁胺和亚酯进行反应,合成了萃取剂二(2-乙基己基)(丁胺甲基)膦酸酯,采用核磁、气相色谱等方法对其纯度进行了表征。2、研究了含氮中性膦酸酯萃取剂(N5)在硫酸介质中对铈(Ⅳ)、钍(Ⅳ)、RE(Ⅲ)等的萃取分离性能,通过斜率法及红外光谱等方法确定了N5萃Ce(Ⅳ)、Th(Ⅳ)是中性络合机理,其萃合物结构式分别为Th(HSO4)2SO4·N5和Ce(HSO4)2SO4·2N5。3、考察了萃取酸度、萃取剂的浓度、温度、相比、不同稀释剂等因素对Ce(Ⅳ)、Th(Ⅳ)萃取的影响,酸的种类、反萃剂酸度等因素对Ce(Ⅳ)、Th(Ⅳ)反萃的影响,结果表明,铈可通过还原反应进行反萃,钍可用稀盐酸进行反萃,其单次反萃率达到90%以上;0.12mol/L N5对Ce(Ⅳ)、Th(Ⅳ)的饱和容量分别为4.5 g/L和5.8 g/L。
曾文赛[8](2015)在《P507-LA-HCl体系萃取分离镧铈的研究》文中提出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在高新技术材料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镧铈元素是地壳含量最多,工业储量和产量最大,使用范围最广的两种稀土元素。目前工业上镧铈的分离主要采用以皂化P507为主体萃取剂的溶剂萃取工艺,该体系存在含氨氮皂化废水量大和酸碱消耗高、非稀土杂质乳化、三相等问题,进而造成生产成本高和环境污染。因此,开发一种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的萃取新工艺代替原有的皂化工艺已迫在眉睫。本文采用P507-LA-HC1体系分离镧铈,从源头上杜绝皂化废水的产生,采用TBP对络合剂乳酸进行回收。首先研究了 P507-LA-HCl体系萃取分离镧铈的性能,得到了以下主要结果:(1)La、Ce的分配比随水相酸度升高而下降,随络合剂乳酸浓度增加而提高,并遵循“正序萃取”的规律,且明显高于P507-HC1体系;萃取容量随着水相酸度增加而降低,随络合剂乳酸浓度增加而增大,且明显大于P507-HC1体系的萃取容量,其中镧、铈的最大萃取容量 SLa=40.06g/L、SCe=44.88g/L,高于 P507 皂化体系 S=28g/L。表明 P507-LA-HCl体系对镧铈有较好的萃取性能。(2)镧铈分离系数随着平衡酸度增加而增大,随络合剂乳酸浓度增加而降低,P507-LA-HCl体系β(Ce/La)为7.45~12.92,明显高于P507-HCl体系与P507皂化体系β(Ce/La)=6.6。表明P507-LA-HCl体系对镧铈有较好的分离性能。(3)采用斜率法确定了 P507-HCl体系、P507-LA-HC1体系萃取镧铈的萃取机理为阳离子交换机制,同时证明乳酸没进入有机相。计算平衡常数得知,乳酸体系K(La-HCl)>纯盐酸体系K(HCl),铈的平衡常数KCe>镧的平衡常数KLa。(4)红外分析表明,在萃取过程中RE3+同时与P507分子中磷羟基P-OH的H+发生置换作用、并与磷酰基P=O上的氧发生配位。其次研究了 P507-LA-HC1体系萃取分离镧铈的工艺,通过单级萃取测得不同镧铈组分下的分离系数,建立了镧铈分离系数与组成关系的数学模型,并结合此模型建立了恒定混合萃取比逐级递推模型,得到了有机相进料的最优工艺方案与各级槽体镧铈纯度、浓度曲线并进行了简单实验验证,其中最优工艺为LA:RE=1:1,平衡酸度pH=2.5,经过理论级数14级萃取7级洗涤,可得镧的纯度99.995%,铈的纯度为99.991%。最后对该体系中的络合剂进行了回收,得到了如下主要结果:(1)TBP萃取乳酸的正交实验方差分析表明:LaC13浓度、TBP浓度和料液酸度对萃取率的影响高度显着,萃取温度具有一定的影响。(2)TBP多级萃取乳酸实验表明:当相比1:1,萃取温度20℃、料液pH=1.0、乳酸浓度0.6mol/L、LaC13浓度0.2mol/L,采用75%TBP-25%煤油时,经过10级错流萃取后,萃取率达到99.98%,COD值为11.57mg/L,达到工业排放要求。以镧铈分离工艺出口水相为料液,采用13级逆流萃取,乳酸的萃取率达到99.97%,COD值为57.6mgL/,达到了稀土工业排放标准。(3)TBP萃取乳酸的反应式:TBP+LA=TBP.LA,属于放热反应,TBP萃取乳酸是通过分子间氢键与乳酸分子缔合萃取。(4)负载LA有机相的反萃取实验研究表明:相比对乳酸反萃取率的影响显着,温度影响较大。采用去离子水在90℃温度下对负载乳酸的有机相进行错流反萃取,当相比为1:1、1.5:1、2:1、2.5:1时分别需要6级、8级、10级、12级才能反萃完全;McCabe-Thiele图解法得到相比1:1、反萃取率为99.5%逆流反萃取的理论级数为11级,实际级数14级。乳酸还须进一步的蒸发浓缩,才能循环利用。总之,P507-LA-HC1体系萃取分离镧铈的实验实现了非皂化络合萃取体系分离镧铈的可能性,是一种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的可循环分离工艺。
张峰[9](2015)在《P507-HCl-酒石酸体系萃取分离轻稀土元素的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稀土行业的发展愈来愈快,其应用也变得日趋广泛,稀土元素已成为各国的重要战略资源。分离稀土元素的方法种类繁多,如今我国工业分离高纯单一的稀土元素的方法有很多,绝大多数采用皂化的P204或P507等酸性磷萃取剂分离稀土元素,该方法虽然萃取性能好,但有一个明显的弊端就是会产生大量的氨氮废水,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针对此缺点,本论文通过研究在有机萃取剂P507中加入一种名为酒石酸的配合剂,研究了在该体系下的三个重要参数分配比、分离系数、萃取饱和容量与酸度、酒石酸浓度和稀土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与不含酒石酸的P507—盐酸体系的分离效果进行对比,最后研究了该体系下轻稀土从有机相到水相的反萃过程。本文采用单级萃取实验,研究了在不同的稀土浓度、酸度和酒石酸浓度条件下,该体系四种轻稀土元素的分配比、分离系数和萃取饱和容量的变化情况。主要结论如下:当料液酸度PH值控制在1.0、酒石酸浓度和稀土浓度均为0.25mol/L、萃取剂浓度为1.5mol/L时,分配比以及分离系数达到最大,分别达到DLa=0.1966、DCe=0.7781、DPr=1.6215和DNd=2.4899,βCe/La=4.08、βPr/ce=1.98和βNd/Pr=1.62;并且随着酒石酸浓度的升高,P507萃取四种轻稀土的饱和容量也逐渐增大,可以达到29.7g/L,比单一盐酸体系提高约50%。最后做了稀土的反萃实验,串级反萃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当反萃盐酸浓度5mol/L,在相比O/A=2:1下,经过5级反萃后,稀土的反萃率可达到98%以上,并且出口稀土浓度较大,出口酸度较低,负载有机相中残留的酸量较小,约为0.8mol/L,反萃效果好。P507—HCI—酒石酸体系无需皂化过程,工艺简单,萃取效果较好、分离系数高、反萃容易。由于该萃取体系不需要加入皂化剂,可大大降低氨氮废水的产生,同时节约了成本,是一项颇具特色的稀土萃取分离工艺。
尹少华[10](2013)在《P204-LA-H3cit络合体系萃取分离轻稀土元素的研究》文中提出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在高新技术材料应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高新技术应用领域对稀土材料需求量的快速增长,刺激了稀土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目前工业上单一稀土分离主要采用以P507为主体萃取剂的溶剂萃取工艺,由于该体系存在氨氮皂化废水量大和酸碱消耗高而造成生产成本增高和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开发一种绿色环保的萃取分离技术势在必行。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研究了乳酸(LA)和柠檬酸(H3cit)协同络合作用下非皂化P204萃取分离轻稀土元素的新工艺路线,文中以La、Ce、Pr、Nd为研究对象,研究了P2O4-REC13-LA和P204-RECl3-LA-H3cit两种体系中萃取稀土的过程及机理,并讨论了络合剂的回收问题,其研究结果可为萃取分离稀土清洁工艺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红外光谱法对REC13-LA-H3cit体系的水溶液进行了研究,发现REC13-LA水溶液中稀土离子与乳酸根同时生成了1:1和1:2型配合物,即RE(Lac)2+和RE(Lac)2+; REC13-LA-H3cit三元体系中主要存在RE(Lac)2+, RE(H2cit)2+和RE(Lac)(H2cit)+配合物,并推测了以羧基氧桥式双齿配位的RE(Lac)(H2cit)+配合物的结构。研究了P2O4-REC13-LA和P2O4-RECl3-LA-H3cit两种体系中萃取稀土的萃取参数,其中P2O4-REC13-LA体系实验结果表明:稀土分配比随水相平衡酸度升高而下降,相同料液酸度条件下,其分配比随络合剂乳酸浓度增加而提高;在料液pH为3.50和乳酸浓度为0.60mol/L时,Ce/La、Pr/Ce、Nd/Pr的分离系数分别为3.42、2.04和1.60,与皂化P507体系结果相当;P204的最大萃取饱和容量达到28.85g/L,与工业萃取中皂化P507的萃取容量相近。P204-RECl3-LA-H3cit体系实验结果表明:稀土分配比在相同料液酸度和乳酸浓度下,随柠檬酸浓度增加而提高;当料液pH为2.50、乳酸浓度为0.60mol/L和[H3cit]:[LA]=1:10时,Ce/Pr的分离系数为5.78,优于皂化P507萃取体系中结果;P204的最大饱和萃取容量达到27.08g/L,高于相同条件下P2O4-REC13-LA萃取体系中的24g/L;协萃系数(R)随pH的增加而增大,La、Ce、Pr、Nd的最大协萃系数分别是1.44、1.79、1.98和2.09,均表现出明显的正协同效应,协萃系数随着原子序数增加而增大,这将有利于提高稀土萃取分离效果。采用斜率法研究了两种体系的萃取过程,结果表明稀土离子与P204中羟基上的氢原子进行了交换反应,加入的络合剂乳酸和柠檬酸都未被萃取到有机相中;计算了三种萃取体系中的平衡常数,其大小关系为:协同体系>单一乳酸体系>纯盐酸体系;萃取过程是吸热反应,稀土分配比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但影响不大;P204-RECl3-LA-H3cit体系中镧铈镨钕混合溶液中Ce/La,Nd/La和Pr/La的分离系数分别是3.92,4.56和3.41,远高于单一乳酸萃取体系中的分离效果,进一步证实了该研究体系在La分离方面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法从萃取剂分子结构的变化上研究萃取稀土离子的过程,结果表明:二聚体形式存在的萃取剂在未饱和萃合物中P=O官能团与稀土离子的配位作用随着乳酸浓度提高逐渐显着,其反应过程是稀土离子取代以二聚体形式存在的萃取剂羟基中的氢,并与P=O官能团配位,最后形成以稀土离子为核心的多聚体萃合物;对于饱和萃合物而言,有机相中不存在未反应的P204和二聚体P204分子;乳酸和柠檬酸在萃取过程中主要影响P204中的P-OH和P=O基团的反应活性,1HNMR和31P NMR分析进一步表明萃取反应除阳离子交换外,还存在稀土离子与P=O官能团的配位作用。采用层流恒界面池对P204-RECl3-LA-H3cit体系中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发现萃取La、Ce、Pr、Nd的正向萃取速率随搅拌速度、温度和比界面积的增大而提高,萃取过程属于扩散控制,且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液-液界面上;La、Ce、Pr、Nd的正向表观活化能分别是17.66kJ·mol-1、13.57kJ·mol-1、10.01kJ·mol-1和9.61kJ·mol-1;建立了萃取速率方程,得出了速率决定步骤,并推测了萃取界面机理和建立了界面模型。对该体系中络合剂的综合回收进行了研究,发现当相比为1:1,萃取温度t=20℃、料液pH=0.60和有机相为75%TBP-25%煤油时,经过10级逆流萃取,乳酸和柠檬酸的回收率均达到99%以上,当萃取级数增加到11级时,萃余液中乳酸和柠檬酸的COD值分别是57.78mg/L和8.14mg/L,总的COD值为65.92mg/L,达到了稀土工业排放标准要求(COD≥80mg/L);负载乳酸和柠檬酸有机相的反萃浓缩实验结果表明,采用pH=13的碱性水溶液对其进行反萃和浓缩,在相比O/V=5:1、温度t=-50℃和10级错流反萃时,乳酸和柠檬酸反萃完全,浓缩浓度分别达到1.40mol/L和0.54mol/L,这为络合剂回收利用即直接返回进行稀土矿物的溶出提供了可能性。总之,P204-RECl3-LA-H3cit萃取体系的实验结果证实了该非皂化络合萃取体系是一种清洁的分离稀土工艺。
二、HPMBP与N_(1923)协萃钯(Ⅱ)的性能和动力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PMBP与N_(1923)协萃钯(Ⅱ)的性能和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稀土萃取剂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二烷基膦酸萃取剂 |
3 含氮有机磷(膦)萃取剂 |
4 羧酸类萃取剂 |
5 其他萃取剂的开发研究 |
6 总结与展望 |
(2)N263-P507体系协同萃取轻稀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稀土元素概述 |
1.1.1 稀土简介 |
1.1.2 稀土应用 |
1.1.3 稀土资源分布 |
1.2 稀土元素分离方法概述 |
1.2.1 分级结晶法和分布沉淀法 |
1.2.2 氧化还原法 |
1.2.3 化学气相传输法 |
1.2.4 离子交换法 |
1.2.5 萃取色层法 |
1.2.6 溶剂萃取法 |
1.3 协同萃取体系研究进展 |
1.3.1 中性萃取剂与酸性萃取剂协同萃取 |
1.3.2 酸性萃取剂与酸性萃取剂协同萃取 |
1.3.3 酸类萃取剂与胺类萃取剂协同萃取 |
1.3.4 胺类萃取剂与中性萃取剂协同萃取 |
1.3.5 其他协同萃取体系 |
1.4 选题的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
1.4.1 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本课题创新点 |
2 实验原料、设备及方法 |
2.1 主要原料与试剂 |
2.2 主要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有机相的配置 |
2.3.2 稀土料液的配制 |
2.3.3萃取实验 |
2.3.4 实验的相关参数 |
2.4 实验分析方法 |
2.4.1 稀土浓度测定 |
2.4.2 pH的测定 |
2.4.3 皂化度的测定 |
2.4.4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
3 N263-P507协同萃取轻稀土萃取性能研究 |
3.1 萃取体系的选择 |
3.2 N263-P507协同萃取轻稀土的分配比研究 |
3.2.1 P507摩尔分数对萃取轻稀土的影响 |
3.2.2 振荡时间对萃取轻稀土分配比的影响 |
3.2.3 V_o/V_a对萃取轻稀土分配比的影响 |
3.2.4 pH对萃取轻稀土分配比的影响 |
3.2.5 稀土浓度对萃取轻稀土分配比的影响 |
3.3 N263-P507协同萃取轻稀土的分离系数研究 |
3.3.1 振荡时间对轻稀土分离系数的影响 |
3.3.2 V_o/V_a对对轻稀土分离系数的影响 |
3.3.3 pH对轻稀土分离系数的影响 |
3.3.4 稀土浓度对轻稀土分离系数的影响 |
3.3.5 不同体系分离系数比较 |
3.3.6 小结 |
4 N263-P507协同萃取轻稀土反萃性能研究 |
4.1 反萃时间对体系反萃率的影响 |
4.2 V_o/V_a对体系反萃率的影响 |
4.3 盐酸浓度对体系反萃率的影响 |
4.4 稀土浓度对体系反萃率的影响 |
4.5 小结 |
5 N263-P507体系协同萃取机理研究 |
5.1 N263萃取盐酸的研究 |
5.2 pH对N263萃取能力的影响 |
5.3 N263-P507体系红外光谱表征 |
5.4 Cl-对萃取的影响 |
5.5 萃取机理 |
5.6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研究成果 |
致谢 |
(3)盘北粉煤灰浸出液中多金属离子下稀土元素的选择性萃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稀土元素 |
1.2 粉煤灰的危害及利用 |
1.3 稀土元素分离方法概述 |
1.4 溶剂萃取体系的分离及特点 |
1.5 研究意义及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试剂和仪器 |
2.2 研究方案 |
2.3 溶液配制 |
2.4 实验方法 |
2.5 分析方法 |
2.6 实验数据分析 |
3 盐酸浸出粉煤灰稀土元素和常量元素研究 |
3.1 实验原理 |
3.2 盐酸浓度对粉煤灰稀土元素和常量元素浸出的影响 |
3.3 浸出时间对粉煤灰稀土元素和常量元素浸出的影响 |
3.4 浸出温度对粉煤灰稀土元素和常量元素浸出的影响 |
3.5 液固比对粉煤灰稀土元素和常量元素浸出的影响 |
3.6 转速对粉煤灰稀土元素和常量元素浸出的影响 |
3.7 粉煤灰浸出渣XRD分析 |
3.8 粉煤灰浸出渣能谱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4 萃取剂P204和P507对Y/Al/Fe的选择性萃取 |
4.1 萃取剂的选择 |
4.2 萃取剂P204和P507萃取Y3+的行为 |
4.3 萃取剂P204和P507对Y3+/Fe3+的选择性萃取 |
4.4 萃取剂P204和P507对Y3+/Fe2+的选择性萃取 |
4.5 萃取剂P204和P507对Y3+/Al3+的选择性萃取 |
4.6 中和除杂 |
4.7 本章小结 |
5 粉煤灰浸出液中稀土元素的选择性萃取和机理研究 |
5.1 单一萃取剂P204对浸出液中稀土元素选择性萃取 |
5.2 协同萃取体系对浸出液中稀土元素选择性萃取 |
5.3 协同萃取稀土负载有机相中稀土元素的反萃 |
5.4 协萃机理研究方法 |
5.5 单一萃取剂P204萃取Y3+的机理研究 |
5.6 协同萃取体系萃取Y3+的机理研究 |
5.7 Y3+的萃取动力学研究 |
5.8 Y3+分级数的求算 |
5.9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不同位阻胺基膦萃取剂的合成及其对稀土的萃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稀土分离进展 |
1.1 引言 |
1.2 稀土萃取分离体系 |
1.2.1 稀土(Ⅲ)的萃取体系 |
1.2.2 铈(Ⅳ)的萃取体系 |
1.2.3 钇的萃取体系 |
1.3 稀土萃取剂研究进展 |
1.3.1 有机磷类萃取剂 |
1.3.2 螯合型萃取剂 |
1.3.3 羧酸类萃取剂 |
1.3.4 离子液体 |
1.4 课题设计 |
第2章 α-胺基膦酸酯DEHAMEP从硫酸溶液中萃取分离铈(Ⅳ)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2.3 α-胺基膦酸酯萃取剂DEHAMEP的合成 |
2.2.4 萃取实验步骤与数据处理 |
2.2.5 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振荡时间对萃取Ce(Ⅳ)的影响 |
2.3.2 不同中性膦酸酯萃取剂对Ce(Ⅳ)萃取性能的比较 |
2.3.3 稀释剂对萃取Ce(Ⅳ)的影响 |
2.3.4 萃取剂DEHAMEP萃取分离Ce(Ⅳ)、Th(Ⅳ)RE(Ⅲ) |
2.3.5 Ce(Ⅳ)与H_2SO_4的竞争萃取 |
2.3.6 萃取剂DEHAMEP对H_2SO_4的萃取 |
2.3.7 萃取剂DEHAMEP萃取Ce(Ⅳ)的机理 |
2.3.8 温度的影响 |
2.3.9 硫酸介质中萃合物的红外谱图 |
2.3.10 萃取剂DEHAMEP的饱和容量和再生 |
2.3.11 从氟碳铈矿硫酸浸出液中选择性萃取分离Ce(Ⅳ) |
2.4 小结 |
第3章 α-胺基膦酸HEHAEPP从盐酸体系中萃取分离重稀土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和仪器 |
3.2.2 α-胺基膦酸萃取剂的合成 |
3.2.3 萃取和反萃步骤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α-胺基膦酸萃取剂对单一RE(Ⅲ)的萃取 |
3.3.2 HEHAEPP对混合RE(Ⅲ)的分离性能 |
3.3.3 HEHAEPP萃取RE(Ⅲ)的机理研究 |
3.3.4 HEHAEPP的饱和容量和反萃 |
3.3.5 HEHAEPP的再生 |
3.4 小结 |
第4章 α-胺基膦酸HEHAEPP与P204从盐酸体系协同萃取分离稀土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和仪器 |
4.2.2 萃取和反萃步骤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HEHAEPP与P204协同萃取Lu |
4.3.2 HEHAEPP与P204协同萃取体系对混合稀土的分离性能 |
4.3.3 HEHAEPP与P204协同萃取体系对Lu的萃取机理 |
4.3.4 HEHAEPP与P204协同萃取体系负载有机相的反萃 |
4.4 小结 |
第5章 β-胺基膦酸酯在盐酸介质中萃取分离稀土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和仪器 |
5.2.2 萃取和反萃步骤 |
5.2.3 β-胺基膦酸酯的合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β-胺基膦酸酯萃取剂对RE的萃取分离性能 |
5.3.2 L_1对盐酸的萃取 |
5.3.3 RE的萃取机理 |
5.3.4 RE的饱和容量及反萃 |
5.3.5 萃取剂L_1的循环稳定性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5)有机酸/羟肟协同萃取复杂体系中铜镍钴锌镉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重金属废水及处理方法概述 |
1.1.1 重金属废水的组成及危害 |
1.1.2 重金属废水处理与回收方法 |
1.2 协同萃取技术研究进展 |
1.2.1 协同萃取技术简介 |
1.2.2 协同萃取体系分离重金属的研究现状 |
1.2.3 复杂溶液体系中铁的分离研究现状 |
1.2.4 钴对羟肟萃取体系的毒化 |
1.3 协萃机理的研究现状及方法 |
1.3.1 协萃图以及协萃系数的研究 |
1.3.2 萃合物组成的研究 |
1.3.3 萃取体系平衡及热力学的研究 |
1.3.4 萃合物结构的研究 |
1.3.5 协萃效应成因分析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5.1 有机酸/β-羟肟体系萃取分离铜镍锌镉的工艺研究 |
1.5.2 不同有机酸/β-羟肟体系下镍钴的协萃机理研究 |
1.5.3 钴对有机酸/β-羟肟协萃体系的毒化及机理研究 |
2 有机酸/β-羟肟体系协同萃取铜镍锌镉的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2.3 分析测试方法 |
2.3 CL-P204萃淋树脂分离复杂硫酸体系中铁的研究 |
2.3.1 不同条件下CL-P204对金属离子的静态吸附性能 |
2.3.2 CL-P204萃淋树脂的上柱吸附性能 |
2.4 不同有机酸/β-羟肟对铜镍钻锌镉的分离性能研究 |
2.5 Cyanex 272/Mextral 84H萃取铜镍锌镉的工艺研究 |
2.5.1 不同萃取条件对铜镍锌镉萃取性能的影响 |
2.5.2 pH值对杂质洗涤率及重金属离子反萃率的影响 |
2.5.3 Cyanex 272/Mextral 84H萃取铜镍锌镉的工程化试验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3 不同有机酸/β-羟肟体系下镍钴的萃取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2.3 分析测试方法 |
3.3 不同有机酸/Mextral 84H体系对镍钴的协萃效应 |
3.4 不同有机酸/Mextral 84H下镍钴的协萃系数 |
3.5 不同有机酸/Mextral 84H下镍钻的萃合物组成研究 |
3.5.1 P204/Mextral 84H |
3.5.2 Versatic 10/Mextral 84H |
3.6 镍钴的萃合物结构表征 |
3.6.1 红外吸收光谱 |
3.6.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3.7 不同体系下镍钴的萃合物结构分析 |
3.7.1 Mextral 84H/Versatic 10 |
3.7.2 P204/Mextral 84H |
3.8 本章小结 |
4 钴对β-羟肟萃取剂的毒化及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2.3 分析测试方法 |
4.3 Co~(2+)对β-羟肟毒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
4.3.1 典型有机磷(膦)酸和羧酸对毒化的影响 |
4.3.2 有机磷(膦)酸浓度对毒化的影响 |
4.4 钴对β-羟肟毒化的毒化机理及有机酸对毒化的抑制机理研究 |
4.4.1 不同萃取体系下钴萃合物的元素分析 |
4.4.2 钴萃合物的可见光吸收 |
4.4.3 钴萃合物的循环伏安曲线 |
4.4.4 钴对羟肟毒化机理分析 |
4.4.5 有机酸对毒化的抑制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及创新点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6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新型萃取剂萃取电子垃圾中贵金属的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电子垃圾中贵金属的回收方法 |
1.2.1 机械处理 |
1.2.2 火法冶金 |
1.2.3 湿法冶金 |
1.2.4 生物冶金 |
1.3 溶剂萃取法回收贵金属金、钯、铂 |
1.3.1 含氧萃取剂 |
1.3.2 含磷(膦)萃取剂 |
1.3.3 含硫萃取剂 |
1.3.4 胺类萃取剂 |
1.3.5 螯合萃取剂 |
1.3.6 酰胺萃取剂 |
1.4 研究工作的提出及目的 |
第二章 三种新型酰胺萃取剂的合成 |
2.1 引言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分析测试方法 |
2.3 N,N'-二甲基-N,N'-二癸基-3-氧戊二酰胺的合成与表征 |
2.3.1 N-甲基癸胺的合成 |
2.3.2 N-二甘酰氯的合成 |
2.3.3 N,N'-二甲基-N,N'-二癸基-3-氧戊二酰胺的合成 |
2.3.4 N,N'-二甲基-N,N'-二癸基-3-氧戊二酰胺的精制 |
2.3.5 N,N'-二甲基-N,N'-二癸基-3-氧戊二酰胺的红外表征 |
2.3.6 合成N,N'-二甲基-N,N'-二癸基-3-氧戊二酰胺的成本核算 |
2.4 N,N'-二甲基-N,N'-二癸基-3-硫戊二酰胺的合成与表征 |
2.4.1 N-甲基癸胺的合成 |
2.4.2 硫代二甘酰氯的合成 |
2.4.3 N,N'-二甲基-N,N'-二癸基-硫戊二酰胺的合成 |
2.4.4 N,N'-二甲基-N,N'-二癸基-硫戊二酰胺的精制 |
2.4.5 N,N'-二甲基-N,N'-二癸基-3-硫戊二酰胺的表征 |
2.4.6 合成N,N'-二甲基-N,N'-二癸基-3-硫戊二酰胺的成本核算 |
2.5 N,N'-二甲基-N,N'-二苯基-3-硫戊二酰胺的合成与表征 |
2.5.1 硫代二甘酰氯的合成 |
2.5.2 N,N'-二甲基-N,N'-二苯基-3-硫戊二酰胺的合成 |
2.5.3 N,N'-二甲基-N,N'-二苯基-硫戊二酰胺的精制 |
2.5.4 N,N'-二甲基-N,N'-二苯基-3-硫戊二酰胺的表征 |
2.5.5 合成N,N'-二甲基-N,N'-二苯基-3-硫戊二酰胺的成本核算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DDGA对金、钯、铂、铜的萃取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实验步骤 |
3.2.3 萃取反应机理 |
3.3 MDDGA萃取金、钯、铂、铜的性能研究 |
3.3.1 萃取时间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3.3.2 水相盐酸浓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3.3.3 水相氢离子浓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3.3.4 水相氯离子浓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3.3.5 萃取剂浓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DTDGA对金、钯、铂、铜的萃取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2 实验步骤 |
4.3 MDTDGA萃取金、钯、铂、铜的性能研究 |
4.3.1 水相盐酸浓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4.3.2 水相氢离子浓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4.3.3 水相氯离子浓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4.3.4 萃取剂浓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DMDPhTDGA对金、钯、铂、铜的萃取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2.2 实验步骤 |
5.3 DMDPhTDGA萃取金、钯、铂、铜的性能研究 |
5.3.1 水相盐酸浓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5.3.2 水相氢离子浓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5.3.3 水相氯离子浓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5.3.4 萃取剂浓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7)新型膦酰胺萃取剂的合成及其在铈、钍萃取分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0.1 溶剂萃取概述 |
0.1.1 溶剂萃取分离研究进展 |
0.1.2 溶剂萃取分离原理简介 |
0.1.3 溶剂萃取中络合剂对分离系数的影响 |
0.2 溶剂萃取分离在工业中的应用 |
0.3 稀土的溶剂萃取简介 |
0.3.1 酸性萃取体系 |
0.3.2 中性络合萃取体系 |
0.3.3 胺和季胺盐萃取体系 |
0.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章 实验仪器、试剂和方法 |
1.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1.1.1 实验主要仪器和用途 |
1.1.2 实验主要试剂和用途 |
1.2 实验方法 |
1.2.1 铈(Ⅳ)及总铈的测定:硫酸亚铁铵法 |
1.2.2 混合稀土的测定 |
1.2.3 萃取方法和数据处理 |
1.2.4 负载稀土离子的有机相的反萃 |
第2章 α-胺基膦酸酯的合成及对稀土元素的萃取 |
2.1 萃取剂合成与表征 |
2.1.1 萃取剂N5的合成 |
2.1.2 萃取剂N5的表征 |
2.2 实验结果和结论 |
2.2.1 硫酸溶液中N5对Ce(Ⅳ)、Th(Ⅳ)、F(Ⅰ)和RE(Ⅲ)的萃取 |
2.2.2 萃取剂N5萃取铈、钍的机理 |
2.2.3 萃取剂N5在硫酸介质中萃取铈、钍的机理 |
2.2.4 温度对萃取剂N5萃取铈,钍的影响 |
2.2.5 负载有机相的反萃 |
2.2.6 稀释剂种类对萃取剂N5萃取铈的影响 |
2.2.7 相比对萃取剂萃取Ce的影响 |
2.2.8 N5对Ce~(4+)和Th~(4+)的萃取容量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萃取剂Cextrant 230的合成及放大实验 |
3.1 萃取剂的合成 |
3.2 萃取剂的放大实验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8)P507-LA-HCl体系萃取分离镧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稀土概述 |
1.2 稀土资源概况 |
1.2.1 世界稀土资源分布 |
1.2.2 我国稀土资源分布 |
1.3 稀土溶剂萃取概述 |
1.3.1 溶剂萃取体系 |
1.3.1.1 离子缔合萃取体系 |
1.3.1.2 中性萃取体系 |
1.3.1.3 酸性萃取体系 |
1.3.1.4 协同萃取体系 |
1.3.1.5 配位络合萃取体系 |
1.3.3 皂化萃取技术 |
1.3.3.1 NH_4~+、Na~+皂化技术 |
1.3.3.2 非NH_4~+、Na~+皂化技术 |
1.3.4 非皂化萃取技术 |
1.3.4.1 非皂化萃取分离技术 |
1.3.4.2 P204(P507)-N235体系相转移催化技术 |
1.4 络合剂乳酸的回收 |
1.4.1 络合剂乳酸的性质与应用 |
1.4.2 络合剂乳酸的回收 |
1.5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实验过程与方法 |
2.1 实验设备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2.3.1 萃取剂的配制 |
2.3.2 料液的配制 |
2.3.3 萃取操作 |
2.3.4 萃取分配比、分离系数的计算方法 |
2.4 化学分析及测试方法 |
2.4.1 化学分析方法 |
2.4.2 分析检测手段 |
2.5 实验数据处理 |
2.5.1 正交实验的设计 |
2.5.2 正交表的方差分析 |
第三章 P507-LA-HCl体系萃取分离镧铈的性能研究 |
3.1 P507-LA-HCl体系镧、铈分配比的研究 |
3.1.1 实验条件的确定 |
3.1.1.1 稀土浓度确定 |
3.1.1.2 料液酸度确定 |
3.1.1.3 乳酸浓度选择 |
3.1.2 料液酸度对镧铈分配比的影响 |
3.1.3 乳酸浓度对镧铈分配比的影响 |
3.2 P507-LA-HCl体系镧铈分离系数的研究 |
3.2.1 料液酸度对镧铈分离系数的影响 |
3.2.2 乳酸浓度对镧铈分离系数的影响 |
3.3 P507-HCl-LA体系中P507萃取容量的研究 |
3.4 P507-HCl-LA体系中萃取RE(Ⅲ)的机理研究 |
3.4.1 P507-HCl体系萃取RE(Ⅲ)的机理研究 |
3.4.2 P507-HCl-LA体系萃取RE(Ⅱ)的机理研究 |
3.4.3 萃取平衡常数的研究 |
3.5 萃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3.5.1 络合剂LA对P507有机结构的影响 |
3.5.2 萃合物的有机结构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507-LA-HCl体系萃取分离镧铈的工艺研究 |
4.1 P507-LA-HCl体系镧铈分离系数随组成关系变化的研究 |
4.1.1 P507-LA-HCl体系镧铈分离系数随组成关系变化的研究 |
4.1.2 P507-LA-HCl体系镧铈分离系数随组成关系变化的回归分析 |
4.2 P507-LA-HCl体系萃取分离镧铈逐级递推模型 |
4.2.1 P507-LA-HCl体系萃取分离镧铈逐级递推模型的建立 |
4.2.2 P507-LA-HCl体系萃取分离镧铈最优串级萃取工艺 |
4.3 P507-LA-HCl体系萃取分离镧铈的最优工艺 |
4.3.1 最优工艺物料分布及实验验证 |
4.3.2 最优工艺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TBP回收LA的研究 |
5.1 TBP萃取乳酸的影响因素研究 |
5.1.1 TBP萃取乳酸的正交试验及方差分析 |
5.1.2 正交试验方差分析 |
5.1.3 TBP萃取乳酸影响因素研究 |
5.1.3.1 温度对乳酸萃取率的影响 |
5.1.3.2 LaCl_3浓度对乳酸萃取率的影响 |
5.1.3.3 TBP浓度对乳酸萃取率的影响 |
5.1.3.4 酸度对乳酸萃取率的影响 |
5.2 TBP萃取回收乳酸的工艺研究 |
5.2.1 错流萃取实验 |
5.2.2 逆流萃取回收LA的研究 |
5.3.2.1 逆流萃取探索实验 |
5.2.2.2 逆流萃取实验 |
5.2.3 萃取过程的COD分析 |
5.3 TBP萃取LA-La溶液的热力学及机理研究 |
5.3.1 萃合机理和热力学分析 |
5.3.2 红外分析 |
5.4 TBP负载LA的反萃取研究 |
5.4.1 TBP负载LA的反萃取影响因素研究 |
5.4.1.1 温度对TBP负载LA反萃取的影响 |
5.5.1.2 相比对TBP负载LA反萃取的影响 |
5.4.2 TBP负载LA错流反萃取实验 |
5.4.3 TBP负载LA逆流反萃取浓缩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P507-HCl-酒石酸体系萃取分离轻稀土元素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稀土概述 |
1.2 稀土元素分离方法概述 |
1.2.1 氧化还原法 |
1.2.2 分级结晶法和分步沉淀法 |
1.2.3 化学气相传输法 |
1.2.4 离子交换色层法 |
1.2.5 萃取树脂色层法 |
1.2.6 溶剂萃取法 |
1.3 稀土溶剂萃取中的新技术 |
1.3.1 非平衡溶剂萃取 |
1.3.2 液膜萃取 |
1.3.3 双水相萃取 |
1.4 溶剂萃取体系的分类及特点 |
1.4.1 单一萃取剂萃取体系 |
1.4.1.1 中性萃取体系 |
1.4.1.2 离子缔合萃取体系 |
1.4.1.3 酸性配合萃取体系 |
1.4.2 协同萃取剂萃取 |
1.4.2.1 中性萃取剂为主体的协萃体系 |
1.4.2.2 酸性萃取剂为主体的协萃体系 |
1.4.2.3 其他类型萃取剂协同萃取 |
1.4.3 配合萃取体系 |
1.4.3.1 EDTA配合萃取 |
1.4.3.2 DTPA配合萃取 |
1.4.3.3 醋酸盐配合萃取 |
1.5 稀土分离的无皂化技术 |
1.6 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萃取平衡实验方法 |
2.1 实验仪器 |
2.2 化学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P507萃取剂的配制 |
2.3.2 稀土氯化物溶液的配制 |
2.3.3 萃取操作过程概述 |
2.3.4 分配比和分离系数计算 |
2.4 分析方法 |
2.4.1 化学分析方法 |
2.4.1.1 稀土含量的测定 |
2.4.1.2 萃取剂P507浓度的测定方法 |
第三章 P507-HCI-酒石酸体系中萃取分离稀土的基本参数研究 |
3.1 引言 |
3.2 P507-HCl-酒石酸体系萃取轻稀土分配比的研究 |
3.2.1 实验条件的确定 |
3.2.1.1 稀土浓度的确定 |
3.2.1.2 酸度的选择 |
3.2.1.3 酒石酸浓度的选择 |
3.2.2 酸度、酒石酸浓度和稀土浓度对轻稀土分配比的交互影响 |
3.2.3 酸度对轻稀土分配比的影响 |
3.2.4 酒石酸浓度对轻稀土分配比的影响 |
3.2.5 稀土浓度对轻稀土分配比的影响 |
3.3 P507-HCl-酒石酸体系中轻稀土分离系数影响因素的研究 |
3.3.1 酸度、酒石酸浓度和稀土浓度对轻稀土间分离系数的交互影响 |
3.3.2 酸度对轻稀土分离系数的影响 |
3.3.3 酒石酸浓度对轻稀土分离系数的影响 |
3.3.4 稀土浓度对轻稀土分离系数的影响 |
3.4 酒石酸对P507萃取饱和容量的影响 |
第四章 P507-HCl与P507-HCl-酒石酸体系萃取稀土元素性能的比较 |
4.1 引言 |
4.2 P507-HCl与P507-HCl-酒石酸体系中轻稀土分配比的比较 |
4.2.1 P507-HCl与P507-HCl-酒石酸体系酸度对分配比影响的比较 |
4.2.2 P507-HCl与P507-HCl-酒石酸体系中酒石酸对分配比影响的比较 |
4.2.3 P507-HCl与P507-HCl-酒石酸体系稀土浓度对分配比影响的比较 |
4.3 P507-HCl与P507-HCl -酒石酸体系轻稀土分离系数的比较 |
4.3.1 P507-HCl与P507-HCl -酒石酸体系中酸度对分离系数影响的比较 |
4.3.2 P507-HCl与P507-HCl-酒石酸体系中酒石酸对分离系数影响的比较 |
4.3.3 P507-HCl与P507-HCl-酒石酸体系中稀土浓度对分离系数影响的比较 |
第五章 P507-HCl-酒石酸体系稀土的反萃实验研究 |
5.1 实验方案及方法 |
5.2 分析检测手段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P507-酒石酸体系及P507体系稀土的单级反萃率对比 |
5.3.2 错流反萃模拟实验 |
5.3.3 逆流反萃串级模拟实验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10)P204-LA-H3cit络合体系萃取分离轻稀土元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稀土概述 |
1.2 世界及我国稀土资源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
1.2.1 世界稀土资源概况 |
1.2.2 我国稀土资源概况 |
1.3 稀土元素分离方法概述 |
1.3.1 分步法(分级结晶法、分级沉淀法) |
1.3.2 离子交换法 |
1.3.3 氧化还原法 |
1.3.4 萃取色层法 |
1.3.5 乳状液-中空纤维膜萃取法 |
1.4 稀土溶剂萃取特点及分类 |
1.4.1 萃取剂及萃取剂的选择 |
1.4.2 新型萃取体系 |
1.5 络合剂柠檬酸与乳酸的性质及应用 |
1.5.1 络合剂柠檬酸的性质及应用 |
1.5.2 络合剂乳酸的性质及应用 |
1.6 络合萃取体系展望 |
1.7 研究意义及内容 |
1.7.1 研究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研究方法 |
2.1 实验设备 |
2.2 实验原料 |
2.3 实验方法 |
2.3.1 萃取剂配制 |
2.3.2 络合剂溶液配制 |
2.3.3 稀土料液配制 |
2.3.4 萃取操作 |
2.4 化学分析方法 |
2.4.1 煤油中P204萃取剂浓度测定 |
2.4.2 煤油中TBP萃取剂浓度测定 |
2.4.3 稀土含量的测定 |
2.4.4 乳酸浓度的测定 |
2.5 分析检测方法 |
2.5.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
2.5.2 红外光谱分析法 |
2.5.3 核磁共振分析法 |
2.5.4 液相色谱分析法 |
2.6 实验数据处理 |
2.6.1 萃取机理分析 |
2.6.2 萃取动力学分析 |
2.6.3 正交实验分析 |
第3章 RECl_3-LA-H_3cit水溶液中配合物研究 |
3.1 引言 |
3.2 稀土配合物存在的依据 |
3.2.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3.2.2 红外光谱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P204-RECl_3-LA-H3cit体系萃取分离RE(Ⅲ)的基本工艺参数研究 |
4.1 引言 |
4.2 P204-RECl_3-LA体系中萃取基本参数的研究 |
4.2.1 水相平衡酸度对分配比的影响 |
4.2.2 络合剂乳酸浓度对分配比的影响 |
4.2.3 分离系数的研究 |
4.2.4 萃取饱和容量的研究 |
4.3 P204萃取RE(Ⅲ)时的LA-H_3cit协萃系数研究 |
4.4 P204-RECl_3-LA-H_3cit体系中萃取基本参数的研究 |
4.4.1 水相平衡酸度对分配比的影响 |
4.4.2 络合剂柠檬酸浓度对分配比的影响 |
4.4.3 分离系数的研究 |
4.4.4 萃取饱和容量的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P204-RECl_3-LA-H_3cit体系萃取稀土(Ⅲ)的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P204-RECl_3-LA体系中萃取RE(Ⅲ)的机理研究 |
5.3 P204-RECl_3-LA-H_3cit体系中萃取RE(Ⅲ)的机理研究 |
5.3.1 LA-H_3cit协同络合作用下P204萃取RE(Ⅲ)的机理研究 |
5.3.2 萃取平衡常数的研究 |
5.4 P204-RECl_3-LA-H_3cit体系中萃取RE(Ⅲ)的热力学研究 |
5.5 络合体系中混合稀土分离的可行性 |
5.6 萃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5.7 萃合物的核磁共振光谱分析 |
5.7.1 ~1H NMR分析 |
5.7.2 ~(31)P NMR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P204-RECl_3-LA-H_3cit体系萃取稀土(Ⅲ)的动力学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原理及装置 |
6.3 实验方法 |
6.3.1 萃取平衡实验 |
6.3.2 动力学实验 |
6.3.3 水相稀土离子浓度测定 |
6.4 萃取La、Ce、Pr、Nd的动力学研究 |
6.4.1 搅拌速度对萃取速率的影响 |
6.4.2 温度对萃取速率的影响 |
6.4.3 比界面积(Q/V)对萃取速率的影响 |
6.4.4 酸度对萃取速率的影响 |
6.4.5 有机相浓度对萃取速率的影响 |
6.5 萃取机理的探讨 |
6.5.1 初始萃取速率方程 |
6.5.2 萃取机理的推测 |
6.5.3 界面几何模型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乳酸和柠檬酸的回收研究 |
7.1 引言 |
7.2 TBP萃取LA-H_3cit的正交实验及方差分析 |
7.2.1 正交实验方差分析 |
7.3 TBP萃取乳酸和柠檬酸的影响因素研究 |
7.4 TBP逆流萃取回收络合剂的研究 |
7.4.1 逆流萃取中的萃取率研究 |
7.4.2 逆流萃取过程的COD分析 |
7.5 TBP萃取乳酸和柠檬酸的机理及热力学研究 |
7.6 负载乳酸和柠檬酸有机相的反萃取研究 |
7.6.1 反萃取的正交实验方差分析 |
7.6.2 负载有机相的反萃取研究 |
7.7 乳酸和柠檬酸的反萃取浓缩研究 |
7.7.1 去离子水反萃浓缩乳酸和柠檬酸 |
7.7.2 碱性水溶液反萃浓缩乳酸和柠檬酸 |
7.8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HPMBP与N_(1923)协萃钯(Ⅱ)的性能和动力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稀土萃取剂研究进展[J]. 李艳玲,廖伍平. 中国科学:化学, 2020(11)
- [2]N263-P507体系协同萃取轻稀土的研究[D]. 左文娟.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1)
- [3]盘北粉煤灰浸出液中多金属离子下稀土元素的选择性萃取[D]. 吉万顺.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4]不同位阻胺基膦萃取剂的合成及其对稀土的萃取[D]. 邝圣庭.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2)
- [5]有机酸/羟肟协同萃取复杂体系中铜镍钴锌镉及机理研究[D]. 孙启.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2017(12)
- [6]新型萃取剂萃取电子垃圾中贵金属的技术研究[D]. 陈胜. 东南大学, 2016(12)
- [7]新型膦酰胺萃取剂的合成及其在铈、钍萃取分离中的应用[D]. 王永伟. 辽宁大学, 2016(02)
- [8]P507-LA-HCl体系萃取分离镧铈的研究[D]. 曾文赛. 东北大学, 2015(01)
- [9]P507-HCl-酒石酸体系萃取分离轻稀土元素的基础研究[D]. 张峰. 天津大学, 2015(03)
- [10]P204-LA-H3cit络合体系萃取分离轻稀土元素的研究[D]. 尹少华. 东北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