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西义敦地区上二叠统沉积相特征与环境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朝锋[1](2019)在《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纪沉积充填及构造演化》文中认为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是古特提斯洋演化的直接记录,通过对三叠系沉积充填、物质来源以及构造特征的研究,可以恢复青藏高原古特提斯洋三叠纪的演化过程,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以可可西里、不冻泉-治多和玛沁-甘孜地区三叠系剖面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岩石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等的综合研究,分析了巴颜喀拉盆地的沉积充填、物质来源以及构造特征,建立了盆地演化模型,初步取得以下认识。1.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纪沉积了巨厚的碎屑岩,可可西里地区沉积相为浅海相-半深海(深海)相-深海相-浅海(海陆交互)相,不冻泉-治多地区为深海相-浅海相-半深海相-深海相-浅海(海陆交互)相;Dickinson砂岩碎屑三角图中,三叠系砂岩位于碰撞造山物源区,地球化学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显示大陆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为主的特征,表明盆地三叠纪处于古特提斯洋俯冲消减,东昆仑陆缘弧与北羌塘被动大陆边缘碰撞造山的构造环境。2.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东昆仑造山带为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的重要物源区,古流向和碎屑锆石年龄谱系研究显示,盆地有四个物源区。木孜塔格-布喀达坂-不冻泉地区三叠纪古流向以SE和SSE向为主,碎屑锆石年龄谱系中前寒武纪和345300 Ma年龄不明显,表明物源来自东昆仑造山带。玛多-达日地区三叠纪古流向以SE和SW向为主,碎屑锆石谱系与东昆仑和西秦岭地区相似,物源来自东昆仑-西秦岭造山带。若尔盖-松潘-理塘地区古流向以SW向为主,物源来自扬子陆块西部。治多-玉树-甘孜地区古流向以NW向为主,下-中三叠统碎屑锆石1110820 Ma年龄突出,上三叠统21491750 Ma年龄不显着、1000±100 Ma年龄特征明显,物源来自羌塘陆块和义敦岛弧。3.依据航磁特征,可将巴颜喀拉盆地及邻区划分为塔里木陆块(南部)、羌塘陆块、扬子陆块(西部)、秦-祁-昆造山带和巴颜喀拉盆地五个磁性构造单元。盆地东部松潘-甘孜地区东缘显示为NE走向的高正磁异常区,异常强度、形态与西秦岭地区相似,中-西部为低的正磁异常,该区磁性基底可能由元古宇变质岩系构成;可可西里-不冻泉-玉树地区为正负变化的块状弱磁场区,磁性基底可能由中-新元古界变质岩系构成。4.根据沉积充填和构造特征,结合区域地质演化,将巴颜喀拉盆地划分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残洋盆地和中三叠世-晚三叠世边缘前陆盆地两个演化阶段;盆地三叠系经历了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喜山运动,早印支运动构造样式主要为紧闭褶皱、稀疏但普遍发育的韧性剪切构造和透入性强片理化带,晚印支运动主要为逆冲推覆构造、极为发育的韧性剪切带和褶皱构造,燕山运动以宽缓的开阔褶皱和稀疏的断层为特征,喜山运动主要表现为差异性、间歇式抬升。
阳伟[2](2019)在《盐源地区晚三叠世含煤地层沉积、层序及聚煤规律研究》文中指出盐源地区位于青藏特提斯构造域与扬子板块构造域之间,属四川盆地西南缘。三叠纪末四川前陆盆地形成时期,盐源地区发育一套海陆过渡相含煤地层,后经喜山期亚印板块碰撞,陆内造山作用形成了川西重要的聚煤盆地。以含煤地层沉积和层序研究为基础,结合盐源盆地形成机制的聚煤规律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四川盆地聚煤理论体系,指导川西地区煤炭勘探工作,对四川盆地形成过程、亚印板块碰撞等重大科学问题,也具有较大的学术研究意义。本文以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煤炭勘探开发实际,以沉积地质学、层序地层学、含煤地层沉积学、构造地质学等基础理论为指导,对盐源地区晚三叠世含煤地层开展了沉积、层序研究,结合盐源盆地形成机制,分析了聚煤规律。通过野外剖面系统、细致的观察,结合钻探、测井及区域资料的综合分析,在岩石类型、沉积构造、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区晚三叠世东瓜岭组和博大组沉积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共识别出曲流河、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潮坪共5类沉积相,详细论述了各类沉积相特征;并以单剖面和对比剖面沉积相为基础,对各含煤远景区沉积相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首次系统明晰了晚三叠世含煤地层聚煤环境为曲流河、三角洲及潮坪;其中,潮坪聚煤环境中煤层发育在潮上带的泥炭沼泽中,缓慢的海侵过程,使滨岸地带不断沼泽化,有利于厚煤层的形成;曲流河聚煤环境和三角洲环境中的煤层分别发育在泛滥平原和分流间洼地内,均属于陆相聚煤环境,厚煤层主要形成于水退期。运用Vail经典层序地层学的方法,在层序界面特征、界面的成因类型研究基础上,建立了盐源地区晚三叠世含煤地层层序划分方案,共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其中层序I对应于博大组,层序II对应于东瓜岭组下段,层序III对应于东瓜岭组中段,层序IV对应于东瓜岭组上段,并在每个三级层序中划分了相应的体系域,详细讨论了各级层序特征;并以单剖面和对比剖面的层序格架为基础,详细讨论了各含煤远景区各级层序发育特征。聚煤规律研究从古气候特征、古地理格局演化、层序体系域、后期构造运动4个方面分别对煤层形成的物质基础、聚煤环境变化、煤层分布特征及赋存状态进行研究,认为三叠纪末温暖潮湿气候古生物大量繁盛,是煤层形成的物质基础;东瓜岭组(曲流河、三角洲)和博大组(潮坪)聚煤环境的变化,是四川盆地形成过程中盆山格局演化的沉积响应。潮坪聚煤环境中煤层发育在潮上带的泥炭沼泽中,缓慢的海侵过程,使滨岸地带不断沼泽化,有利于厚层煤层的形成;曲流河聚煤环境和三角洲聚煤环境中的煤层分别发育在泛滥平原和分流间洼地内,均属于陆相聚煤环境,厚煤层主要形成于水退期。研究表明:水进体系域成煤最好,高位体系域次之。褶皱断裂控煤构造是喜山期亚印碰撞过程中,陆内造山挤压作用的结果,单斜断块控煤构造,是川滇块体构造逃逸中侧向挤出作用的伸张应力表现。最后建立了盐源地区晚三叠世含煤地层聚煤模式。
木红旭[3](2020)在《川西晚三叠世前陆盆地的形成与演化》文中研究说明川西地区包括扬子板块西缘和青藏高原东部,分别对应川西盆地和松潘-甘孜褶皱带。川西盆地东以龙泉山为界与四川盆地中部分隔,西以龙门山逆冲推覆带与松潘-甘孜褶皱带分隔,北接秦岭造山带,南到康滇古陆;松潘-甘孜褶皱带形如倒三角形,夹持于东昆仑-西秦岭造山带、龙门山逆冲推覆带和羌塘地块之间。晚三叠世以前,川西地区作为扬子板块西缘及其被动大陆边缘的一部分沉积了巨厚的海相碳酸盐岩和浊积岩。自晚三叠世起,伴随印支运动及华南板块与华北板块的碰撞,川西盆地结束了海相沉积历史,逐渐过渡为陆相前陆盆地,沉积了厚度较大的须家河组河流-湖相地层;晚三叠世松潘-甘孜地区则仍然为浊积岩沉积。长期以来的观点认为龙门山向南东方向的逆冲推覆形成了川西前陆盆地,并为须家河组提供了主要物源。然而,近年来对龙门山逆冲推覆带的平衡复原结果表明,晚三叠世并不存在NE向的龙门山逆冲推覆带,而是仅在其北段表现为向南的逆冲推覆活动,且该时期的隆升规模有限。而在新生代,伴随青藏高原的隆升,NE向龙门山逆冲推覆带发生了大规模的抬升。因此,晚三叠世川西前陆盆地与龙门山逆冲推覆带并不存在盆-山耦合关系。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本文以晚三叠世川西盆地的原型盆地为主要研究对象,聚焦于扬子板块西缘前陆盆地须家河组,并对松潘-甘孜褶皱带晚三叠世复理石进行了初步调查。从须家河组露头及钻井两方面资料入手,获得了须家河组沉积相带迁移及物源变化新信息;对松潘-甘孜褶皱带晚三叠世复理石进行了碎屑锆石测年,可借此分析其与须家河组在沉积时限与物源供给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晚三叠世须家河组自下而上可划分为5段,各段代表的川西前陆盆地轴向主体均呈东-西走向,从早到晚沉积中心具有向南迁移的趋势。来自须家河组的碎屑锆石年龄限定须二段沉积上限年龄为~221 Ma,须四段沉积上限年龄为~207 Ma,结合前人的测年结果,限定须家河组的沉积年代为228-200 Ma。对比碎屑锆石年龄分布,并结合指向南及南西方向的古水流数据,指示秦岭造山带为须家河组的主要物源。对松潘-甘孜褶皱带复理石碎屑锆石测年结果限定其沉积年代为225-222 Ma,其物源区也主要来自秦岭造山带。这一结果说明松潘-甘孜复理石盆地与须家河组在晚三叠世的大部分重叠的时间里具有相似的物源条件和前陆盆地特征,因此不可能是川西盆地的主要物源。在晚三叠世大部分时间里,川西前陆盆地与松潘-甘孜复理石盆地之间可能被早期的龙门山裂谷(晚二叠世拗拉槽)遗迹分割。综合以上新的结果和前人研究成果,我们认为晚三叠世川西前陆盆地与秦岭造山带具有很好的盆-山耦合关系,秦岭提供了须家河组的主要物源,秦岭造山带的前陆逆冲带渐次向南扩展,造成了川西前陆盆地沉积相带及沉积中心的南移。因此,提出了川西地区前陆盆地演化新的构造模式。
许国明[4](2010)在《川西地区中古生界海相油气地质条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区处于松潘-甘孜地槽和扬子地台西北大陆边缘槽台过渡带。自从晋宁运动扬子地台基底形成以来,古中生代海相(Z-T2)总体处于被动大陆边缘的构造背景下,加里东至印支早期构造大阶段中,在川西槽台过渡带,槽区形成克拉通边缘裂陷槽盆地,台区形成克拉通周边沉降盆地(台缘)和克拉通内坳陷盆地(台内)。这些不同性质的原型盆地在其形成演化过程中都曾形成过有利烃源岩发育的构造沉积背景。本次研究以深灰色以深的灰岩、泥岩作为烃源岩,编制的不同层系烃源岩平面展布图显示槽区、龙门山区和川西坳陷区烃源岩层系有所不同,槽区烃源岩依次为泥盆系(D)、志留系(S)、上三叠统(T3)和下寒武统(∈1);龙门山区为泥盆系(D)和中二叠统(P2);川西坳陷以中二叠统(P2)和下中三叠统(T1-T2)为主,此外有部分为下寒武统(∈1)。海相∈1、P烃源岩评价结果表明,下寒武统Ⅰ类烃源区位于绵阳、绵竹一线的西北地区,生烃强度30~130×108m3/km2。Ⅱ类烃源区位于绵阳、德阳、中江、金堂一带,生烃强度10~30×108 m3/km2。Ⅲ类烃源区位于什邡、成都以西地区,生烃强度小于10×108m3/km2。中二叠统Ⅰ类烃源区位于汉旺、彭州、雾1井以东地区,生烃强度30~55×108m3/km2。其以西地区为Ⅱ类烃源区,生烃强度24~30×108m3/km2。上二叠统烃源岩,以中江、新都、温江一线为界,其西部为Ⅱ类烃源区,生烃强度10~30×108m3/km2。其东部为Ⅲ类烃源区,生烃强度8~10×108m3/km2。对龙门前山源岩、油苗、沥青样品饱和烃色谱(GC)、色谱-质谱(GC-SQ)以及碳同位素等资料分析对比认为:陆相储层中的油苗、沥青具有海陆混源,海相储层具有海相多源供烃的特征;如在厚坝陆相油砂岩(J2s1)和中坝气田中46井T3x2储层内沥青的色谱-质谱具有典型的海相图谱特征,而与D2j源岩图谱近似,江油汉旺地区的沙窝子组(D3s)与武都镇飞仙关组(T1f)和鱼洞梁仙关组(T1f)储层沥青样品的GC-SQ高度相似;烃源岩演化分析表明:川西古生界台缘坳陷P3、D、∈、Z的源岩在安县运动(T3X3-4)之前均已成熟,可以向高处的斜坡和台内(即现今的龙门前山至川西坳陷一带)运移,因此预测在龙门前山至川西坳陷一带未遭后期构造运动破坏的层系可能找到“海生海储”、“海生陆储”的油气藏。通过川西龙门山地区北段江油-平武、中段汉旺-大火地和南段映秀-三江等地野外石油地质调查及相关样品分析化验以及龙深1井、川科1井样品成果和盆地内钻井地化样品成果的分析,指出了研究区海相古、中生界整体而言,主要发育3套区域性生储盖组合:①以盆地-下斜坡相Z1ds黑色页岩、深灰色微晶灰岩、∈1黑色页岩为烃源/以Z2dn暴露藻礁、藻屑滩孔缝性白云岩为储层/∈1、S泥页岩为盖层;②以Z2dn2、∈1及盆地相S1灰黑色页岩、D1-2盆地-深水陆棚相黑色页岩、黑灰色泥微晶灰岩为烃源/S1-2、D2-3砂岩、礁滩相灰岩、云岩为储层/D2-3与C1z泻湖-潮坪相泥页岩为盖层;③以外缓坡相和沼泽相P2-3暗色泥质泥微晶灰岩、黑色页岩为烃源岩/P2-3、T1-2滩相灰岩、云岩为储层/T1-2泥岩、膏岩、T3泥岩为盖层。这几套组合的存在是川西海相古油气藏和现今油气藏得以形成的基础。其中第一套组合在川西坳陷埋深大于8000米,第二套组合仅发育于川西西缘龙门山区,可能对川西第三套组合储层有一定规模补给,最具现实勘探意义的是第3套P-T的组合。区带综合评价认为:川西地区都江堰-江油断裂以西的龙门山构造带受印支晚期-喜山期多期构造运动影响,古中生代地层遭受强烈的抬升剥蚀、挤压推覆,构造变形严重,断裂通天,油气保存条件遭到严重破坏,整体成藏条件差;都江堰-江油断裂以东川西坳陷西缘,地震剖面揭示在坳陷西缘古中生界还保存有较完整的“原地体”构造带,在“原地体”构造带上沉积多套巨厚的印支中晚-燕山期海陆相盖层,西侧被江油-都江堰断裂之下多条未露头的低角度叠瓦逆冲断层封挡,保存条件相对较好,海相层系早期成藏的圈闭可能未遭印支晚期至喜山期的构造运动的严重破坏,只是被调整改造,印支晚期后深埋,油转化成气,在新的成藏条件下形成新的油气藏,因此,综合生储盖条件及构造演化分析认为:在江油-都江堰断裂以东、川西坳陷西缘古中生界“原地体”构造带内极可能寻找到大中型的天然气藏,应是川西海相油气勘探重要区带;另外,川西坳陷中部-川中隆起的区域地震剖面还揭示:古中生界还发育孝泉-新场-丰谷构造带、龙泉山构造带、中江-回龙鼻状构造带,它们保存条件优越,早中三叠统内可能发育台内滩相储层,可能寻找到大中型的构造-岩性或岩性油气藏,也是川西海相油气勘探重要区带。
朱民[5](2016)在《上扬子西南地区三叠系沉积记录及其对盆山格局的制约》文中提出晚古生代末期至早中生代期间,上扬子西部边缘地区经历了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构造岩浆热事件和古特提斯洋闭合相关的三江造山带形成事件,导致了扬子西南地区不同时期形成的独特的盆山格局及其各异的物源-沉积体系。本文基于对上扬子四川西南地区三叠纪期间的沉积盆地进行沉积地层的沉积学与岩相古地理特征、岩石学特征、全岩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碎屑锆石年代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追溯三叠纪期间研究区物源体系、沉积记录及其对造山带隆升形成事件的响应,建立三叠纪期间上扬子西南地区盆山格架并探讨其转换与演化过程。结合已有的相关研究数据和结论,本文取得了如下认识:1.实测剖面及区域地层柱对比显示川西南地区早三叠世为一套紫红色-粉红色滨浅海相碎屑沉积至碳酸盐台地相过渡,砂岩碎屑组分分析表明,下三叠统砂岩以含有较粗粒的火山岩碎屑和成熟度较低的碎屑组分指示火成岩物质来源;中三叠世为一套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碎屑岩多以较薄的夹层形式存在,为被动大陆边缘沉积,中三叠统砂岩样品以含碳酸盐岩和海绿石组分、低成熟度碎屑组分指示海相成岩环境;晚三叠世以一套陆相含煤碎屑沉积为主,砂岩以较成熟的石英-长石-岩屑为端元组分的碎屑组合,提示陆相再旋回造山带物质来源,为典型的前陆盆地沉积。2.碎屑锆石U-Pb定年数据显示早三叠世盐源盐塘地区川西南砂岩样品具备~261Ma单年龄峰锆石年龄谱特征;中三叠世盐源样品以257Ma,500-650Ma, 710-880Ma,900-1000Ma年龄峰为特征,美姑样品则以500-650Ma,710-880Ma, 900-1000Ma年龄峰为特征;晚三叠世三个砂岩样品年龄大部分在210-245Ma, 260-280Ma,410-460Ma,710-880Ma,1600-1800Ma,2400-2600Ma范围内,主年龄峰值与已报道四川盆地晚三叠世须家河组年龄谱一致。通过对研究区周缘岩体和沉积地层碎屑锆石年龄谱的对比显示,早三叠世样品的碎屑锆石年龄谱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高钛玄武岩类及扬子克拉通内前寒武-寒武纪岩体和再旋回沉积序列相一致;中三叠世样品的碎屑锆石年龄谱与扬子克拉通内前寒武-古生代岩浆事件序列相关岩体和再旋回沉积相一致;晚三叠世三个样品碎屑锆石年龄谱呈现多峰值特征。3.研究区周缘岩体和沉积地层全岩地球化学分析和对比数据显示,川西南地区早三叠世样品具有低成熟度、源区低风化,中基性岩浆岩来源的主量元素特征,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高钛玄武岩、扬子克拉通前三叠纪再旋回沉积具有近似的相关微量元素比值;中三叠世砂岩样品具有低风化、低成熟度、中基性岩浆岩来源的主量元素特征,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高钛玄武岩、扬子克拉通元古代-早古生代再旋回沉积和秦岭基底具有近似的相关微量元素比值;晚三叠世三个砂岩样品均显示为高成熟-旋回度,中酸性-酸性岩来源的主量元素特征,与秦岭造山带、松潘甘孜褶皱带、扬子北缘、康滇古陆、义敦岛弧、川中隆起以及江南雪峰造山带相关岩体与再旋回沉积具有近似的相关微量元素比值。4.结合已报道岩相古地理、传统物源指示数据,联合砂岩碎屑组分和碎屑锆石定年结论、全岩地球化学分析,提出早三叠世样品物源主要来自于康滇古陆上的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和扬子克拉通及其西南的康滇古陆,川西南地区没有接受来自西部的外来物源;中三叠世样品物源主要来自于扬子克拉通西部的康滇古陆和川中隆起,川西南地区没有接受来自西部外来的物源;晚三叠世川西南地区接受多重物源,卡尼期为北部的秦岭造山带和西南部的康滇古陆,诺利期为北部的秦岭造山带、西南部的康滇古陆、东南的江南雪峰造山带,义敦岛弧这一时期开始为川西南提供部分物源;瑞替期,物源主要来自三江造山带、松潘甘孜褶皱带,部分可能来源于秦岭造山带和江南雪峰造山带,表明晚三叠世诺利期开始,川西南地区开始接受来自西部造山带提供的物源。5.物源与沉积记录分析数据提示,早三叠世至中三叠世期间扬子克拉通板块的西南缘仍属被动大陆边缘,接受了来自扬子克拉通内部的康滇古陆及川中隆起为主的物源。晚三叠世开始,盆山格局发生了转变:卡尼期开始,扬子北部的秦岭造山带物源影响到扬子板块的西南缘;诺利期开始,以羌塘陆块为主体的多弧盆复合体与扬子板块汇聚,同时江南雪峰造山带抬升并开始影响扬子板块西部的物源;瑞替期,三江造山带、松潘甘孜褶皱带、秦岭造山带和江南雪峰造山带继续抬升共同为上扬子西部提供物源。晚三叠世诺利期开始,上扬子西南地区由被动大陆边缘向前陆盆地转换。
刘春平[6](2006)在《松潘—阿坝盆地构造演化与石油地质基本条件》文中研究表明对松潘—阿坝盆地沉积充填、构造变形、火成岩及变质岩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本论文,取得了如下主要认识与新进展:1、松潘—阿坝盆地存在4个重要区域不整合,相应地构造演化分为:基底形成、早古生代被动大陆边缘、晚古生代复合被动大陆边缘、三叠纪被动大陆边缘至前陆盆地和三叠纪后的陆内盆地构造演化5个主要演化阶段。2、提出在晋宁运动期间,松潘—阿坝古地块由北向南与扬子古板块碰撞、形成的岛弧型火山岩变质后成为本区刚性基底,若尔盖附近基底的刚性强于周缘地区。基底自形成以来,一直与扬子板块保持一体。龙门山造山带中的彭灌杂岩体是晚印支运动中被推出地表的基底,并提出了相应的运动模式。3、造山隆起带构造样式较复杂,发育大量的逆冲断裂与断块体;坳陷带构造样式相对简单,构造样式表现出较大的层次性,总体为盖层滑脱式逆冲褶皱型,滑脱面为三迭系与晚古生界之间的界面和震旦系与前震旦系界面。4、早古生代,本区为被动大陆边缘,沉积了高质量的烃源岩;晚古生代盆地主体为稳定克拉通盆地,广泛发育碳酸盐岩台地,形成了性能良好的储集岩,进入三叠纪,本区为克拉通盆地至前陆盆地演化阶段,由碳酸盐岩台地转换为海槽,形成逾万米浊积岩,是本区有效区域盖层;三叠纪末的晚印支运动形成现今地质格架并使本区抬升成陆;从侏罗纪开始本区进入受印支期断裂控制的陆内盆地演化阶段,推测喜马拉雅运动对本区构造格架的影响较小。5、提出二叠纪末期阿尼玛卿断裂带以南发生重力滑覆,在盆地主体部位形成收缩构造。计算了三叠系剥蚀厚度和残存厚度,并提出本区烃源岩的高成熟度受控于三叠系原始埋深、火成岩活动与地层层间滑动摩擦热能,三叠系变质作用类型以区域变质作用为主,变质作用程度极低。6、本区烃源岩已进入过成熟阶段,有过多次排烃过程,现今的油气状态以干气为主。两套生储盖组合中,三叠系封盖能力优于志留系,三叠系覆盖区的油气远景较好。二叠纪末期的重力滑覆运动形成圈闭,能够较早捕获油气,有利于本区油气成藏;三叠纪末期的晚印支运动对早期油藏有改造作用,但同时也为油气的再次聚集提供了圈闭条件。提出摩天岭下组合是可供勘探的现实区带。
谢云欣[7](2018)在《四川盆地雷口坡组油气聚集带特征及分布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受到印支运动的影响,雷口坡组地层在四川盆地在不同地区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剥蚀,其中在泸州古隆起雷口坡组已被剥蚀殆尽,在开江古隆起剥蚀到雷一2亚段。目前在四川盆地泸州古隆起北斜坡一带的雷口坡组发现了磨溪雷一段气藏、卧龙河雷一段气藏和若干个含气构造,在天井山古隆起带南缘发现了中坝雷三段气藏、龙岗雷四段气藏、元坝雷四段气藏和彭州-新场雷四段顶部气藏。本文通过对雷口坡组储层进行岩石薄片观察、主微量元素分析、碳氧同位素分析、阴极发光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结合了现今雷口坡组的勘探研究现状,研究了雷口坡组的生、储、盖特征。由于天然气分布是具有一定规律性和区域性,结合了油气聚集带的概念确定出雷口坡组的天然气聚集带范围,并对聚集带进行研究。对碳、氧同位素和主微量元素的分析,认为雷口坡组沉积环境为盐度较高、较温暖、较封闭的环境。沉积相为镶边(障壁)碳酸盐岩台地沉积,可分为局限-蒸发台地亚相、台地边缘滩亚相和潮坪亚相,在局限-蒸发台地亚相中又可以分为泻湖、泻湖边缘坪和台内滩。从野外剖面和岩心观察等中发现雷口坡组主要为一套白云岩、灰岩和膏盐岩沉积。储层以颗粒滩型储层、风化壳岩溶型储层和晶粒碳酸盐岩储层为主,储集空间以溶蚀孔、洞、缝为主,主要为中-低孔中-低渗储层。对储层成因进行分析,认为雷口坡组白云岩储层的形成主要受到了沉积微相、构造、白云石化以及溶蚀作用的控制。沉积相控制了储层时空展布,准同生溶蚀作用和构造作用是孔缝形成的关键,白云石化作用对早期孔隙的保存较为有利,表生岩溶作用和埋藏岩溶作用对储层进行改造。利用了常规测井参数资料结合岩心分析资料,并采用了机器学习中的集成方法对储层的碳酸盐岩岩性进行了划分并预测,随机森林算法和梯度提升树均具有较好的预测率。利用了测井特征、录井元素特征和地震反射特征来识别雷口坡组顶部的风化壳岩溶型储层,发现风化壳岩溶型储层在常规测井曲线上具有高伽马值特征,在录井元素特征上具有较高的锰、铁和铝含量,在地震反射上具有低波阻抗、弱反射、杂乱反射等特征。结合了油气聚集带的概念和目前的勘探实例,确定出雷口坡组有两个天然气聚集带:泸州古隆起北斜坡天然气聚集带和天井山古隆起南缘天然气聚集带。结合现今已发现的油气藏勘探实例,对天然气聚集带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泸州古隆起北斜坡聚集带为双源供烃(二叠系烃源岩为主,须家河组烃源岩为辅),垂向与侧向输导(断层、不整合面和孔隙-裂缝),和滩相叠加岩溶储层控藏的良好聚集模式。天井山古隆起南缘聚集带为多源供烃(须家河组烃源岩、二叠系烃源岩和雷口坡组烃源岩)、垂向和侧向输导(不整合面、断裂和裂缝),和古岩溶储层与滩相叠加岩溶储层控藏的天然气聚集模式。本文以类比法为理论基础,同时结合概率统计原理,采用地质类比-概率法计算雷口坡组天然气集聚带的油气地质资源概率分布,计算出的泸州古隆起北斜坡天然气聚集带和天井山古隆起南缘天然气聚集带的天然气地质资源量分别为10500?108m3和13700?108m3。
李国华[8](2003)在《川西地区北部上二叠统沉积相及其与油气关系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主要是以沉积学、古生物学、地层学、储层地质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运用点线面、野外与室内、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并借助普通显微镜、阴极发光显微镜等手段对川西地区北部上二叠统的地层、岩石、沉积相以及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尤其是对沉积相的类型及特征作了详细的划分与阐述。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一方面,通过单剖面和横剖面的详细研究,并综合考虑区域地质特征,重塑了研究区晚二叠世沉积相的纵向演化过程,另一方面,运用单因素分析法,按照沃尔索相律确立了吴家坪期和长兴期的沉积相平面展布,同时还建立了川西北晚二叠世吴家坪期和长兴期的相模式,并对控制沉积作用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综合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研究成果,本文建立了川西地区北部上二叠统生物滩(礁)储层演化模式。最后,还分别对储层的控制因素和有利储层发育区块作了阐述和预测。 综合以上,本文认为研究区上二叠统地层厚50—300m,颜色较深、生物含量多、富含有机质,并且该套地层自形成后,大多直接进入埋藏成岩环境,是一套十分有利于油气的形成与保存的地层;同时该套地层的局部层段具有一定的储集性能,在吴家坪期储层主要分布在北川通口—广元长江沟、河12井—射1井—剑阁—苍溪永宁铺—龙4井—扁1井一带,在长兴期储层主要分布在北川通口—江油水根头—剑阁—苍溪永宁铺—南江一线。
姜巽[9](2019)在《四川盆地主要不整合特征及其构造意义》文中认为不整合面限定了一个沉积盆地演化的主要阶段,只有正确认识了盆地内的主要不整合,才能更好地理解盆地的演化过程。在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多阶段变动过程中,在四川盆地沉积盖层内形成了多个不整合面。尽管前人对四川盆地不整合的发育特征已有较多阐述,但尚未从全盆地的角度出发对整个四川盆地不整合的性质、结构、规模等特征进行系统总结和论述。本论文利用露头、钻井及区域地震资料,对四川盆地14个主要不整合的结构性质、分布范围、时限及剥蚀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刻画和分析,确定了不整合的结构类型、发育规模、区域剥蚀方向、剥蚀时限和程度。在此基础上,对四川盆地不整合进行了分级,并据此划分了四川盆地的构造层序、探讨了四川盆地的构造演化阶段,进而对目前油气勘探取得重要突破并受到密切关注的川中-川西北地区加里东-海西期不整合和构造演化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为深入理解四川盆地形成演化和油气勘探提供参考。桐湾Ⅰ幕构造运动形成的灯三段与灯二段的不整合,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西部,分布面积约占盆地面积的2/3,主要发育平行不整合,川中地区发育微角度单斜不整合,只剥蚀了灯二段顶部地层,为NW-SE向剥蚀;桐湾Ⅱ幕构造运动形成的寒武系与震旦系的不整合为全盆地分布,不整合结构类型包括在近南北向“拉张槽”剥蚀带区域内发育的高角度超覆-削截不整合、槽缘的单斜不整合以及槽外区域的平行不整合,“拉张槽”区域剥蚀量巨大,最大剥蚀至灯二段顶部,由“拉张槽”区域向外剥蚀量减小;筇竹寺组与麦地坪组不整合为全盆地分布,盆地大部分地区缺失了麦地坪组地层,不整合结构类型以平行不整合为主;奥陶系与寒武系之间的不整合,主要分布于川中和川北古隆起区,约占盆地面积的1/2,发育中等角度-低角度超覆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川北广元地区剥蚀量最大,为NW-SE向剥蚀;志留系与奥陶系的不整合,分布于盆内及周缘均有分布,约占盆地面的2/3,发育中等角度-低角度超覆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川北广元地区剥蚀量最大,剥蚀方向由盆缘隆起区向川东坳陷区;早、晚古生界之间的不整合,全盆地分布,川中隆起区发育高角度-中等角度单斜不整合,外侧发育平行不整合,剥蚀量最大区域为川西龙门山南段,剥蚀至灯二段;二叠系与石炭系的不整合,全盆地分布,在川中-川西大片区域地区与广西运动不整合叠合,川东地区表现为平行不整合,普遍缺失了上石炭统和下二叠统叠层,剥蚀方向由川中向外侧;中、上二叠统之间的不整合,分布面积约占盆地面积4/5,在盆内形成了3个强剥蚀区,盆内以开江古隆起区剥蚀量最大,普遍发育平行不整合,剥蚀方向为SW-NE向;中、上三叠统之间的不整合,全盆地分布,发育高角度-中等角度超覆不整合、超覆-削截不整合和平行不整合,泸州古隆起区剥蚀量最大,剥蚀至嘉三段;须四段与须三段的不整合主要发育在川西地区,发育中等角度-低角度超覆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同构造渐进式不整合,只剥蚀须三段顶部;三叠系与侏罗系的不整合,主要发育在川西和川北地区,发育低角度单斜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剑阁地区剥蚀量最大,剥蚀方向为NW-SE;白垩系与侏罗系的不整合主要发育在川西地区,川东地区已经隆升为陆遭受剥蚀;上、下白垩统之间的不整合,主要分布于川西和川南地区,分布面积约占盆地面积的1/2;新近系-第四系与下伏地层的不整合主要分布于成都盆地,不整合结构类型以角度不整合为主,分布面积小于盆地面积的1/3.结合国内外对于不同沉积盆地的不整合等级划分标准,初步拟定一个关于四川盆地不整合分级的标准,将四川盆地所有不整合划分为三个级别。一级不整合包括:寒武系/震旦系、上古生界/下古生界、上三叠统/中三叠统;二级不整合包括:灯三段/灯二段、筇竹寺组/麦地坪组、奥陶系/寒武系、志留系/奥陶系、二叠系/石炭系、侏罗系/三叠系、白垩系/侏罗系不整合、上白垩统/下白垩统;三级不整合包括:上二叠统/中二叠统、须四段/须三段、新近系-第四系与下伏地层的不整合。在对四川主要盆地不整合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划分四川盆地的构造层序并探讨四川盆地的构造演化阶段。将四川盆地构造层序划分成了6个一级构造层序以及12个二级构造层序,一级构造层序包括:Ts1(AnZ)、Ts2(Z)、Ts3(∈-S)、Ts4(D-T2)、Ts5(T3x-E)、Ts6(N-Q);二级构造层序包括:Ts2-1(Z1l-Z2dn2)、Ts2-2(Z2dn3-Z2dn4)、Ts3-1(∈1m)、Ts3-2(∈1q-∈1x)、Ts3-3(O1t-O3w)、Ts3-4(S1l-S2h)、Ts4-1(D-C)、Ts4-2(P2)、Ts4-3(P3-T2)、Ts5-1(T3x1-6)、Ts5-2(J)、Ts5-3(K-E)。自埃迪卡拉纪以来四川盆地经历了8个演化阶段,在盆地的演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有着不同的盆地性质,即克拉通内裂陷阶段(Z)、克拉通内坳陷阶段(∈-O2)、前陆坳陷阶段(O3-S)、克拉通坳陷边缘裂陷阶段(D-C)、克拉通内裂陷阶段(P)、克拉通坳陷阶段(T1-T2)、前陆盆地阶段(T3-E)、地貌盆地阶段(N-Q)。川中-川西北地区加里东期-海西期主要发育了8个不整合面,包括:寒武系/震旦系、灯三段/灯二段、筇竹寺组/麦地坪组、奥陶系/寒武系、志留系/奥陶系、上古生界/下古生界、上二叠统/中二叠统。据加里东期-海西期不整合发育特征、剥蚀程度、地层厚度和相带分布,推测此期构造演化过程为:加里东期-海西期川中-川西北地区经历了4个构造演化阶段,包括:差异升降-拉张伸展阶段(Z-∈1m)、隆-坳阶段(∈1q-S)、联合抬升剥蚀阶段(D-C)和伸展拉张阶段(P)。
朱同兴,蒲心纯[10](1994)在《扬子台地西缘二叠纪深水碳酸盐沉积作用及其环境意义》文中指出扬子台地西缘二叠纪深水碳酸盐沉积作用及其环境意义朱同兴,蒲心纯(中国地质科学院特提斯地质研究中心)前言二叠纪是亚洲乃至全球板块构造最活动的时期之一,也是扬子台地西部边缘地区地质构造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二在纪之前,扬子台地西缘的大陆斜坡延伸很远,几...
二、川西义敦地区上二叠统沉积相特征与环境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川西义敦地区上二叠统沉积相特征与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纪沉积充填及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科学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4 工作概况和主要工作量 |
1.4.1 工作概况 |
1.4.2 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构造位置 |
2.1.2 区域演化 |
2.1.3 地层系统 |
2.2 周缘地质体特征 |
2.2.1 主要块体 |
2.2.2 主要缝合带(构造带) |
第三章 可可西里地区三叠纪沉积充填与构造背景 |
3.1 典型剖面和样品 |
3.1.1 下三叠统(T_1) |
3.1.2 中三叠统(T_2) |
3.1.3 上三叠统(T_3) |
3.2 古流向特征 |
3.2.1 下三叠统(T_1) |
3.2.2 中三叠统(T_2) |
3.2.3 上三叠统(T_3) |
3.3 分析结果 |
3.3.1 碎屑颗粒组成 |
3.3.2 地球化学 |
3.4 讨论 |
3.4.1 构造环境 |
3.4.2 沉积物源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不冻泉-治多地区三叠纪沉积充填与构造背景 |
4.1 典型剖面和样品 |
4.1.1 下三叠统(T_1) |
4.1.2 中三叠统(T_2) |
4.1.3 上三叠统(T_3) |
4.2 古流向特征 |
4.2.1 中三叠统(T_2) |
4.2.2 上三叠统(T_3) |
4.3 分析结果 |
4.3.1 碎屑颗粒组成 |
4.3.2 地球化学 |
4.3.3 碎屑锆石测年 |
4.4 讨论 |
4.4.1 构造环境 |
4.4.2 源岩特征 |
4.4.3 沉积物源 |
4.5 小结 |
第五章 玛沁-甘孜地区三叠纪沉积充填与构造背景 |
5.1 典型剖面和样品 |
5.1.1 下三叠统(T_1) |
5.1.2 中三叠统(T_2) |
5.1.3 上三叠统(T_3) |
5.2 古流向特征 |
5.2.1 下三叠统(T_1) |
5.2.2 中三叠统(T_2) |
5.2.3 上三叠统(T_3) |
5.3 分析结果 |
5.3.1 碎屑颗粒组成 |
5.3.2 地球化学 |
5.3.3 碎屑锆石测年 |
5.4 讨论 |
5.4.1 构造环境 |
5.4.2 源岩特征 |
5.4.3 沉积物源 |
5.5 小结 |
第六章 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与邻区的对比研究 |
6.1 早(中)三叠世洪水川组、闹仓坚沟组沉积演化特征 |
6.1.1 概述 |
6.1.2 典型剖面 |
6.1.3 地球化学特征 |
6.1.4 讨论与初步结论 |
6.2 晚三叠世巴塘群沉积演化特征 |
6.2.1 概述 |
6.2.2 典型剖面 |
6.2.3 地球化学特征 |
6.2.4 讨论与初步结论 |
6.3 小结 |
第七章 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构造与变形特征 |
7.1 巴颜喀拉盆地构造特征 |
7.1.1 构造单元 |
7.1.2 断裂系统 |
7.1.3 盆地基底 |
7.2 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变形特征 |
7.2.1 剖面概述 |
7.2.2 典型构造形迹 |
7.2.3 构造序列和变形特征 |
7.3 小结 |
第八章 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纪沉积与构造演化 |
8.1 盆地沉积 |
8.1.1 地层展布 |
8.1.2 沉积物源 |
8.2 盆地属性 |
8.2.1 基底属性 |
8.2.2 构造属性 |
8.3 盆地演化 |
结论与存在问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分析结果 |
(2)盐源地区晚三叠世含煤地层沉积、层序及聚煤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含煤岩系沉积学起源 |
1.2.2 层序地层格架下的聚煤规律 |
1.2.3 盐源盆地形成机制 |
1.2.4 研究区煤炭勘探现状成果 |
1.2.5 存在问题 |
1.3 研究主要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2 完成工作量 |
1.5 论文主要创新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 |
2.2 含煤系地层 |
2.2.1 三叠系上统博大组 |
2.2.2 三叠系上统东瓜岭组 |
第3章 含煤岩系沉积相划分及特征研究 |
3.1 沉积相标志 |
3.1.1 岩相特征 |
3.1.2 古生物学特征 |
3.1.3 测井相特征 |
3.1.4 地球化学特征 |
3.2 含煤岩系沉积体系类型及特征 |
3.2.1 河流相 |
3.2.2 三角洲相 |
3.2.3 湖泊相 |
3.2.4 潮坪相 |
3.3 各远景区的沉积相发育特征 |
3.3.1 盐塘含煤远景区沉积相特征 |
3.3.2 营盘山含煤远景区沉积相特征 |
3.3.3 大坡-白乌含煤远景区沉积相特征 |
3.3.4 巴折含煤远景区沉积相特征 |
第4章 含煤岩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
4.1 层序界面特征和成因类型 |
4.1.1 区域性不整合面 |
4.1.2 河流冲刷面 |
4.1.3 最大湖泛面 |
4.2 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
4.3 各远景区层序地层特征 |
4.3.1 盐塘含煤远景区层序地层特征 |
4.3.2 营盘山含煤远景区层序地层特征 |
4.3.3 大坡-白乌含煤远景区层序地层特征 |
4.3.4 巴折含煤远景区层序地层特征 |
第5章 聚煤规律 |
5.1 三叠纪末古气候特征 |
5.2 古地理格局对聚煤环境的控制 |
5.2.1 三叠纪末盆山格局演化 |
5.2.2 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
5.2.3 聚煤环境特征对比 |
5.3 层序地层格架内的煤层分布规律 |
5.3.1 东瓜岭组 |
5.3.2 博大组 |
5.4 后期构造运动对煤层分布的影响 |
5.4.1 盐源盆地构造成因 |
5.4.2 控煤构造特征 |
5.5 聚煤模式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3)川西晚三叠世前陆盆地的形成与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1.3 项目依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前陆盆地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前陆盆地研究现状 |
1.2.3 川西前陆盆地研究现状 |
1.3 研究对象、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关键科学问题 |
1.3.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1.1 秦岭造山带 |
2.1.2 松潘-甘孜褶皱带 |
2.1.3 龙门山逆冲推覆带 |
2.1.4 扬子板块 |
2.2 川西盆地演化过程及构造特征 |
2.2.1 盆地演化历史 |
2.2.2 川西盆地构造特征 |
2.3 川西盆地地层划分 |
2.3.1 盆地基底 |
2.3.2 沉积盖层 |
3 晚三叠世须家河组沉积特征 |
3.1 晚三叠世地层特征 |
3.2 沉积相标志 |
3.2.1 沉积岩的颜色 |
3.2.2 沉积岩结构 |
3.2.3 沉积构造 |
3.2.4 测井曲线特征 |
3.3 连井剖面对比 |
3.3.1 渔1井-雾1井剖面对比 |
3.3.2 元坝1井-大深1井剖面对比 |
3.3.3 川40井-关基井剖面对比 |
3.3.4 龙深1井-马深1井剖面对比 |
3.4 地层厚度及沉积相分布特征 |
3.4.1 须一段沉积特征 |
3.4.2 须二段沉积特征 |
3.4.3 须三段沉积特征 |
3.4.4 须四段沉积特征 |
3.4.5 须五段沉积特征 |
3.5 须家河组古水流分析 |
4 须家河组碎屑锆石U-Pb测年及物源分析 |
4.1 LA-ICP-MS工作原理 |
4.2 样品采集及处理 |
4.3 碎屑错石分析结果 |
4.3.1 锆石形态及成分特征 |
4.3.2 锆石U-Pb年龄测试结果 |
4.4 川西盆地周缘构造单元锆石年龄 |
4.5 须家河组碎屑锆石来源分析 |
5 松潘-甘孜褶皱带晚三叠世复理石沉积及碎屑锆石U-Pb定年 |
5.1 松潘-甘孜褶皱带地质背景 |
5.2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
5.3 分析结果 |
5.4 晚三叠世复理石碎屑锆石来源分析 |
5.5 松潘-甘孜晚三叠世复理石盆地的演化历史 |
6 晚三叠世川西前陆盆地演化 |
6.1 晚三叠世川西前陆盆地的性质 |
6.2 晚三叠世川西前陆盆地原型盆地的展布特征 |
6.3 川西前陆盆地演化历史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川西地区中古生界海相油气地质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技术研究现状 |
1.2.1 油气成藏研究现状 |
1.2.2 工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 主要完成的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川西海相油气基础地质条件 |
2.1 地层系统 |
2.1.1 上元古界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2.2.1 构造阶段划分 |
2.2.2 构造样式与构造平衡恢复 |
2.2.3 主控断裂特征及构造区划 |
第3章 川西海相地层成藏条件 |
3.1 烃源岩特征 |
3.1.1 加里东期-海西早期台缘烃源坳陷与主要烃源岩 |
3.1.2 海西晚期-印支早期烃源坳陷与主要烃源岩 |
3.1.3 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 |
3.1.4 主要烃源岩生、排烃史研究 |
3.1.5 烃源岩评价 |
3.2 储集条件与生储盖组合 |
3.2.1 储层特征 |
3.2.2 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
3.2.3 储层发育主控因素 |
3.2.4 储层地震预测 |
3.2.5 储层综合评价 |
3.2.6 生储盖组合 |
3.3 构造圈闭条件 |
3.3.1 断裂特征 |
3.3.2 重点构造圈闭特征 |
3.4 运移条件 |
3.5 保存条件 |
3.5.1 盖层发育层系 |
3.5.2 盖层封闭性能及有效性 |
3.5.3 断层封堵性评价 |
3.5.4 地层水化学特征与油气保存关系 |
3.5.5 油气保存区带评价 |
第4章 成藏主控因素 |
4.1 典型气藏解剖 |
4.1.1 中坝雷三气藏解剖 |
4.1.2 磨溪气田嘉二气藏解剖 |
4.1.3 龙深1 井解剖 |
4.1.4 川西地区典型气藏及重点井解剖的启示 |
4.2 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
4.2.1 龙门山推覆冲断前山带 |
4.2.2 川西坳陷西缘隐伏构造带 |
4.2.3 川西坳陷内孝新合构造带 |
4.2.4 川西坳陷东坡-龙泉山构造带 |
4.3 成藏模式探讨 |
第5章 有利区综合评价 |
5.1 评价原则及方法 |
5.2 有利区划分与综合评价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5)上扬子西南地区三叠系沉积记录及其对盆山格局的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四川及邻区三叠纪大地构造背景研究现状 |
1.2.2 四川及邻区三叠纪物源体系研究现状 |
1.2.3 四川及邻区三叠纪岩相古地理特征研究现状 |
1.2.4 存在问题分析 |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
2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 |
2.2 研究区构造单元及演化史 |
2.2.1 扬子板块 |
2.2.2 扬子板块北缘-秦岭造山带 |
2.2.3 扬子板块西北缘-松潘甘孜褶皱带、龙门山构造带 |
2.2.4 扬子板块西南缘-三江造山带(羌塘-昌都-思茅陆块、义敦岛弧、中咱地体) |
2.2.5 扬子板块东南缘-江南雪峰造山带 |
2.3 研究区三叠纪地层序列 |
2.3.1 峨眉川主剖面和柳田坝剖面 |
2.3.2 美姑牛牛坝剖面 |
2.3.3 盐源县盐塘乡剖面 |
3. 研究方法 |
3.1 砂岩碎屑组分分析 |
3.2 沉积岩碎屑锆石年代学特征分析 |
3.3 沉积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
3.4 沉积盆地物源综合分析 |
4 上扬子西南地区早三叠世沉积物源分析 |
4.1 砂岩碎屑组分特征及其源区分析 |
4.2 沉积岩碎屑锆石年代学特征分析 |
4.2.1 碎屑锆石年龄谱分析 |
4.2.2 碎屑锆石年代学特征对物源的提示 |
4.3 沉积岩全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
4.3.1 样品主微量元素特征 |
4.3.2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对物源的提示 |
4.4 综合物源分析及盆地演化 |
5 上扬子西南地区中三叠世沉积物源分析 |
5.1 砂岩碎屑组分特征物源分析 |
5.1.1 砂岩岩石学特征分析 |
5.2 沉积岩碎屑锆石年代学特征及其源区分析 |
5.2.1 碎屑锆石年龄谱分析 |
5.2.2 碎屑锆石年代学特征对物源的提示 |
5.3 沉积岩全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
5.3.1 样品主微量元素特征 |
5.3.2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对物源的提示 |
5.4 综合物源分析及盆地演化 |
6. 上扬子西南地区晚三叠世沉积物源分析 |
6.1 砂岩碎屑组分特征分析 |
6.1.1 砂岩岩石学特征分析 |
6.1.2 砂岩碎屑骨架成分物源分析 |
6.2 沉积岩碎屑锆石年代学特征分析 |
6.2.1 碎屑锆石年龄谱分析 |
6.2.2 碎屑锆石年代学特征对物源的提示 |
6.3 沉积岩全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
6.3.1 样品主微量元素特征 |
6.3.2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对物源的提示 |
6.4 综合物源分析及盆地演化 |
6.4.1 物源分析及结果 |
6.4.2 晚三叠世盆地演化 |
7. 上扬子西南地区三叠系物源体系对构造意义的启示 |
7.1 早三叠世盆地物源对演化及构造意义的启示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6)松潘—阿坝盆地构造演化与石油地质基本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研究区简介 |
1.2 松潘—阿坝盆地构造演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目的意义、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1.4 主要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特征及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构造单元划分和构造特征 |
2.3 区域断裂系统 |
2.4 构造样式 |
2.5 构造演化阶段划分 |
3 基底形成 |
3.1 基底地质特征 |
3.2 地球物理特征 |
3.3 彭灌杂岩体形成机制探讨 |
4 早古生代被动大陆边缘构造演化阶段 |
4.1 沉积充填特征 |
4.2 岩浆活动与构造环境 |
4.3 早古生代地质构造演化 |
5 晚古生代复合被动大陆边缘构造演化 |
5.1 沉积充填特征 |
5.2 火成岩特征 |
5.3 构造变形特征 |
5.4 晚古生代地质构造演化 |
6 三叠纪被动大陆边缘至前陆盆地演化阶段 |
6.1 构造背景 |
6.2 地层沉积充填特征 |
6.3 火成岩特征 |
6.4 构造变形特征 |
6.5 地质构造演化 |
7 三叠纪后的陆内盆地构造演化 |
7.1 三叠纪后的陆内盆地构造演化 |
7.2 盆地构造演化史小结 |
8 热演化史及变质作用 |
8.1 热演化史 |
8.2 变质作用 |
9 石油地质基本条件 |
9.1 烃源条件 |
9.2 储集条件 |
9.3 保存条件 |
9.4 生储盖组合与有利区带 |
10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四川盆地雷口坡组油气聚集带特征及分布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碳酸盐岩储层研究现状 |
1.2.2 烃源岩与气源研究现状 |
1.2.3 油气聚集带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已完成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与认识 |
1.7 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与成藏地质特征 |
2.1 构造与地层特征 |
2.1.1 构造特征 |
2.1.2 地层特征及分布 |
2.2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 |
2.2.1 沉积环境分析 |
2.2.2 沉积相特征 |
2.3 烃源岩特征 |
2.3.1 须家河组烃源岩 |
2.3.2 二叠系烃源岩 |
2.3.3 雷口坡组烃源岩 |
2.4 储层特征 |
2.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2.4.2 储层物性特征 |
2.4.3 储层孔隙特征 |
2.4.4 储层成因 |
2.4.5 储层识别 |
2.5 盖层特征 |
2.6 油气聚集带概念 |
第3章 泸州古隆起北斜坡天然气聚集带 |
3.1 天然气聚集带的划分 |
3.2 区域地质特征 |
3.2.1 构造与地层特征 |
3.2.2 聚集带分区 |
3.3 成藏地质特征 |
3.3.1 沉积相和储层特征 |
3.3.2 烃源岩特征及气源分析 |
3.3.3 源储关系 |
3.3.4 圈闭和盖层特征 |
3.4 天然气聚集模式及评价 |
3.4.1 天然气聚集模式 |
3.4.2 聚集带评价 |
第4章 天井山古隆起南缘天然气聚集带 |
4.1 天然气聚集带的划分 |
4.2 区域地质特征 |
4.2.1 构造与地层特征 |
4.2.2 聚集带分区 |
4.3 成藏地质特征 |
4.3.1 沉积相和储层特征 |
4.3.2 烃源岩特征及气源分析 |
4.3.3 源储关系 |
4.3.4 圈闭和盖层特征 |
4.4 天然气聚集模式及评价 |
4.4.1 天然气聚集模式 |
4.4.2 聚集带评价 |
4.5 形成天然气聚集带的主控因素 |
4.6 两个天然气聚集带之间的差异性 |
第5章 油气资源潜力评价 |
5.1 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资源评价方法 |
5.2 刻度区解剖 |
5.2.1 磨溪雷一气藏 |
5.2.2 中坝雷三段气藏 |
5.3 天然气聚集带的资源量评价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川西地区北部上二叠统沉积相及其与油气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区域地质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区域地质概况 |
2.2 盆地的基底与盖层 |
2.3 上二叠统地层对比 |
3 岩石 |
3.1 岩石的分类及命名 |
3.2 碳酸盐岩 |
3.3 硅质岩 |
3.4 其它岩类 |
4 沉积相 |
4.1 概述 |
4.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4.3 生物滩 |
4.4 沉积相平面展布及演化 |
4.5 沉积相模式 |
4.6 沉积作用的控制因素 |
5 沉积、成岩与油气 |
5.1 生油条件 |
5.2 储层条件 |
5.3 有利储层发育区块的预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图版 |
附图 |
(9)四川盆地主要不整合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不整合构造研究现状 |
1.2.2 四川盆地不整合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构造背景 |
2.3 区域地层 |
第3章 四川盆地主要不整合类型及特征 |
3.1 四川盆地主要不整合结构类型 |
3.2 四川盆地主要不整合的时代和分布 |
3.3 四川盆地主要不整合的发育特征 |
3.3.1 灯三段与灯二段不整合 |
3.3.2 下寒武统与上震旦统不整合 |
3.3.3 筇竹寺组与麦地坪组不整合 |
3.3.4 奥陶系与寒武系不整合 |
3.3.5 志留系与奥陶系不整合 |
3.3.6 上、下古生界不整合 |
3.3.7 二叠系与石炭系不整合 |
3.3.8 上二叠统与中二叠统不整合 |
3.3.9 上三叠统与中三叠统不整合 |
3.3.10 须四段与须三段不整合 |
3.3.11 下侏罗统与上三叠统不整合 |
3.3.12 白垩系与侏罗系不整合 |
3.3.13 上、下白垩统不整合 |
3.3.14 新近系-第四系与下伏层位间不整合 |
第4章 四川盆地主要不整合的分级 |
4.1 四川盆地不整合的分级方案 |
4.2 四川盆地主要不整合等级划分 |
4.2.1 一级不整合 |
4.2.2 二级不整合 |
4.2.3 三级不整合 |
第5章 四川盆地的构造层序划分与构造演化阶段 |
5.1 四川盆地构造层序划分 |
5.1.1 Ts_1 构造-地层层序(AnZ) |
5.1.2 Ts_2 构造-地层层序(Z) |
5.1.3 Ts_3 构造-地层层序(∈-S) |
5.1.4 Ts_4 构造-地层层序(D-T_2) |
5.1.5 Ts_5 构造-地层层序(T_3x-E) |
5.1.6 Ts_6 构造-地层层序(N-Q) |
5.2 四川盆地的构造演化阶段 |
5.2.1 克拉通内裂陷阶段(Z) |
5.2.2 克拉通内坳陷阶段(∈-O_2) |
5.2.3 前陆坳陷阶段(O_3-S) |
5.2.4 克拉通内坳陷边缘裂陷阶段(D-C) |
5.2.5 克拉通内裂陷阶段(P) |
5.2.6 克拉通坳陷阶段(T_1-T_2) |
5.2.7 前陆盆地阶段(T_3-E) |
5.2.8 地貌盆地阶段(N-Q) |
第6章 川中-川西北地区加里东期-海西期不整合及构造演化 |
6.1 加里东期-海西期川中-川西北地区主要不整合发育特征及构造意义 |
6.1.1 灯二段与灯三段不整合 |
6.1.2 上震旦统与下寒武统不整合 |
6.1.3 筇竹寺组与麦地坪组不整合 |
6.1.4 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 |
6.1.5 奥陶系与志留系不整合 |
6.1.6 二叠系与下伏地层不整合 |
6.1.7 中、上二叠统不整合 |
6.2 加里东期-海西期川中-川西北古构造特征 |
6.2.1 绵竹-潼南-合川格架剖面加里东期-海西期构造演化 |
6.2.2 苍溪-巴中-宣汉-开江格架剖面加里东期-海西期构造演化 |
6.3 加里东期-海西期川中-川西北地区构造演化 |
6.3.1 差异升降-伸展拉张阶段(Z-∈_(1m)) |
6.3.2 隆-坳阶段(∈_(1q)-S) |
6.3.3 联合抬升阶段(D-C) |
6.3.4 伸展拉张阶段(P) |
第7章 结论与存在问题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四、川西义敦地区上二叠统沉积相特征与环境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纪沉积充填及构造演化[D]. 张朝锋. 西北大学, 2019(01)
- [2]盐源地区晚三叠世含煤地层沉积、层序及聚煤规律研究[D]. 阳伟.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3]川西晚三叠世前陆盆地的形成与演化[D]. 木红旭.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4]川西地区中古生界海相油气地质条件研究[D]. 许国明. 成都理工大学, 2010(03)
- [5]上扬子西南地区三叠系沉积记录及其对盆山格局的制约[D]. 朱民. 浙江大学, 2016(02)
- [6]松潘—阿坝盆地构造演化与石油地质基本条件[D]. 刘春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08)
- [7]四川盆地雷口坡组油气聚集带特征及分布评价[D]. 谢云欣.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1)
- [8]川西地区北部上二叠统沉积相及其与油气关系的研究[D]. 李国华. 西南石油学院, 2003(02)
- [9]四川盆地主要不整合特征及其构造意义[D]. 姜巽.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10]扬子台地西缘二叠纪深水碳酸盐沉积作用及其环境意义[J]. 朱同兴,蒲心纯. 特提斯地质, 1994(00)